治理方案范文
时间:2023-04-12 05:16: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治理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省政府“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和市政府清水工程新三年计划建设目标,按照保护、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规模养殖场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要求,着力在源头管理、过程控制和终端整治上下功夫,继续对畜禽排泄物进行综合治理,实现畜禽排泄物的资源化利用和对环境的达标排放,进一步提高畜牧业现代化水平,推进生态县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目标任务
按照省政府要求,对今年我县生猪存栏100头以上的22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进行排泄物综合治理,实现畜禽粪尿综合利用率95%以上。
三、治理模式
主要采用“能源生态型”处理模式。实行干湿分离、雨污分流、污水沼气工程处理,沼气作为燃气供养殖场育雏保温或生活用能;沼液、沼渣配套灌溉果园、茶园、农田等。通过沼气、沼液和沼渣的综合利用,开发可再生能源和安全有机肥料,促进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实现畜禽养殖场的“零排放”。
四、工作措施及要求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主体。涉及排泄物治理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是此项工作的责任主体(已签订责任状),各养殖场业主是项目的实施主体。各地特别是任务较重的乡镇(街道)要成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的畜禽排泄物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在实施工作中发挥组织和协调作用,同时,要落实联系人和责任人,做到各司其职,确保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地开展。
2.开展调研,制定治理方案。各有关乡镇(街道)要对列入治理计划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逐个进行调查,了解所处的位置、基本情况和在治理实施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坚持因地因场制宜原则,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和治理方案。
篇2
一、目的
通过认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和百日督查行动,进一步促进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以及“隐患治理年”各项工作部署的落实,促进民爆物品销售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检查隐患排查治理措施的落实,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和民爆行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二、范围
全市民爆物品销售企业。
三、内容
1.对《国防科工委关于2008年民爆行业进一步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科工爆﹝2008﹞204号)中排查治理内容的17项工作落实情况;
2.对辖区内民爆销售企业安全生产状况的检查情况;
3.民爆物品销售企业自查自纠情况。
四、方式
(一)企业自查自纠阶段(5月底前完成)
企业按照上述范围和内容,采用《民用爆破器材企业安全检查方法》(科工爆〔2007〕481号,以下简称《检查方法》)进行排查治理,并对前一阶段的工作进行小结。
(二)市经贸局督查阶段(5月至6月底完成)
在企业自查自纠的基础上,由市经贸局领导带队,组织有关人员和民爆专业人员(由省经贸委统一安排)对辖区内民爆物品销售企业进行100%的督查。
(三)省经贸委(省国防科工办)抽查督查阶段(6月到7月底完成)
根据省经贸委(省国防科工办)的部署和安排,接受和配合省经贸委(省国防科工办)对我市及民爆销售企业进行督查。
五、工作要求
(一)严格要求,认真督查。要严格按照《检查方法》对企业进行检查和打分评估,参加督查的人员要严格、细致地查找企业的安全隐患,关键工序和场所一个不漏、问题和隐患一个不漏,严禁放松要求、降低标准。对存在严重问题的,要提出明确的整改意见和停产(业)整顿建议。
篇3
一、工作内容和目标
通过调查,全面掌握全镇废弃矿井基本情况,制定出切实有效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彻底根除由废弃矿井引起的安全隐患。
二、工作安排
第一阶段:调查阶段(年11月10日—11月15日)。
各村委会及有关矿业权人一定要充分认识这次废弃矿井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抓,镇政府将组织相关人员对镇域内所有废弃矿井进行拉网式摸排,根据废弃矿井的位置,埋藏深度,影响范围等情况,逐一统计造册,形成调查成果图。确保集中整治工作任务按期完成。
第二阶段:全面整治阶段(年11月15日—12月5日)。
对排查出来的各类废弃矿井,根据《区废弃矿井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各责任单位和个人要按照权属负责的原则,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废弃矿井进行填埋或封盖,并做好警示标志。治理完成后,对每个废弃矿井拍照存档。镇政府将安排专人对填埋或封存的废弃矿井进行监管,并形成长效机制。
第三阶段:检查验收阶段(年12月5日—12月11日)。
此次整治工作由镇新农办牵头,国土所等部门参与,于12月5日开始,不定期进行巡回督导,推动整治工作深入扎实地进行。整治工作结束后,镇废弃矿井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按完成时间开展检查验收。凡是在验收环节达不到要求的单位,责成立即按要求达到整治标准。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镇政府成立废弃矿井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专项治理的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废弃矿井的整治工作是各村委会和矿业权人的责任和义务,各责任单位要高度重视,落实责任,对各废弃矿井要落实领导、责任到人。
(二)突出重点,全面推进
对重点废弃矿井安全隐患区,要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整治方案,成立专门的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各责任单位要及时自筹资金,落实整治任务,确保整治工作顺利完成。
(三)健全制度,强化监督
篇4
在认真分析当前我县特种设备安全形势,认真研究制约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强化领导、分级负责、真抓实干、严处,采取果断措施,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重点部位的在用特种设备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治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以深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构建安全风险防控体系为主要目标,以加强基础建设、加强责任落实、加强依法监督为重点任务,继续深化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继续深化特种设备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为全县转型升级、跨越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二、组织领导
成立县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县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进行统一领导,组织制订全县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总体工作方案,认真贯彻执行上级监管部门和县政府的工作安排。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县质监局,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全县特种设备专项整治工作的总体安排,跟踪了解全县专项整治进展情况,逐步完善全县特种设备档案,协调解决特种设备专项整治中的有关问题。
三、整治范围
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及其特种设备的安全状况。
四、工作步聚
(一)自查阶段
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按照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方案的要求认真开展自查。对发现的问题立即组织整改,对一时难以整改到位的,要制定限期整改计划,落实责任人员、资金和物资,并制订有效的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对不能确保安全运行的设备,必须立即停用封存整治。
(二)排查摸底阶段
对本辖区内相关企业开展特种设备专项整治自查和隐患排查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不留盲区和死角,与本辖区相关企业签订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必须让相关企业负责人明确自己的职责,清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专项整治中发现的隐患逐一落实措施,明确责任,督促整改。并对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特种设备隐患进行梳理,重大隐患或需政府挂牌处理的问题要及时报告县政府,果断处置,防止发生事故。
(三)总结巩固阶段
县质监局将对各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排查出的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是否治理到位,隐患排查监管机制是否建立健全等进行再一次全面检查,要通过对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进一步建立起“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的隐患整改长效机制,确保隐患排查,整治活动逐步走向深入。
五、工作方式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认真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和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制,牢固树立“有患必除、确保安全”的思想,做到全面彻底不留死角,一要落实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的主体责任;二是要落实质监部门对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的监管责任;三是要落实安全隐患排查、整改领导责任。
(二)严格执法,强化监察。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指导督促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做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及时帮助企业解决排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要立令整改,对整改不到位,违反《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的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将依法严厉查处。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大力做好特种设备安全防范的宣传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全社会特种设备安全意识,广泛深入地对此次特种设备安全整治活动进行宣传报道,根据特种设备使用的特点,组织开展教育培训等活动,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六、工作要求
(一)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各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要把专项整治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分管负责人密切配合。专项整治领导组,要迅速行动,精心组织,认真落实专项整治的每一个步骤和每一项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各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国发23号文件精神,企业法定代表人和实际控股人是特种设备安全第一责任人,必须自觉履行特种设备安全职责。一是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生产和使用标准化。二是继续推行法定代表人特种设备安全承诺制。三是严格落实特种设备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台帐,落实治理责任。四是要严格特种设备现场管理,杜绝“三违(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违规指挥)”现象。五是要全面加强特种设备从业人员培训,严格执行上岗资格制度。六是要做好作业场所危害的辨识、申报、控制、综合治理和统计上报工作。同时,县质监部门要加强安全监管,督促企业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安全生产制度措施,切实从根源上消除各类事故隐患。
(三)进一步加大隐患整改督办力度。要对特种设备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对发现的重大隐患根据情况责令企业全部或局部停产进行整改并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切实做到治理目标任务、治理方法措施、治理经费物资、治理机构人员、治理时限要求、安全措施应急预案“六落实”,做到企业分管领导、整改责任部门、具体责任人“三落实”。要加强对隐患整改过程的监督。对整改无望、拒不整改或逾期未能按要求完成整改的生产经营单位,要依法严处;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要依法予以关闭。
篇5
一、杨扇舟蛾的分布、形态及生活习性
(一)分布与危害。
杨扇舟蛾分布在我省各地,据报道,华北、华东、西北、西南、辽宁等地均有分布,主要危害杨树及柳树等。大面积发生时,能吃光整株叶片。市卧虎林场1971年有2000亩八年生杨树发生杨扇舟蛾,第二代幼虫危害严重,虫口密度达50头∕株,几天时间,整株树叶被吃掉一半。
(二)形态特征。
成虫:淡褐色,雌虫体长16毫米,翅展35毫米;雄虫体长15毫米,翅展31毫米。触角双齿节状,雄虫较雌虫发达,体灰褐色,头顶有一椭圆形黑斑,前翅灰褐色,有4条灰白色横带,翅的顶角处有一暗褐色三角形大斑,约占前翅面积的三分之一,后翅灰白色,中间具一横线,雌虫腹部较粗大,末端具毛束。
卵:扁圆形,直径1毫米,初产橙红色,后变紫红色,孵化前为紫黑色。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25-35毫米,头部黑褐色,身体上有褐色细毛,胴部背面灰白色,亚背线黑绿色,每节有横列的红色肉瘤9个。胴部第4节和第11节背面,各有大型红褐色肉瘤一个。
蛹:红褐色,长约15-18毫米,茧椭圆形,灰白色,淡丝状。
(三)生活史及习性。
杨扇舟蛾在本地区一年三代,以蛹在枯叶内越冬,5月上中旬出现成虫,为第一代。5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第一代幼虫期。7月上旬出现第二代成虫。9月上旬见第三代成虫,10月上旬第三代幼虫作茧化蛹越冬。杨扇舟蛾生活史不整齐,有世代交替现象,同一时间,卵、幼虫、蛹、成虫同时可见。
成虫傍晚活动,有趋光性,白天潜伏叶背,卵多产在叶面上,也有产在枝条上,呈块状,排列整齐。每雌平均产卵450粒左右。幼虫5龄喜群集,2龄后吐丝綴叶成饺子形叶苞,取食叶肉,阴天或夜间外出取食。3龄后取食叶片,仅剩粗叶脉和叶柄。老龄幼虫分散取食,常一个或二、三个吐丝卷叶在一起,白天潜伏,夜间取食。老熟幼虫吐丝綴叶做薄茧化蛹。
二、灾害面积及发生区域范围
根据调查,全市现发生面积200公顷。轻度发生150公顷,中度发生50公顷。
目前杨扇舟蛾主要分布发生区域在:柳条乡、东明镇、向阳乡、双山林场、实验林场等少数林分内。
三、治理措施
(一)治理方式。
加强组织领导,统一协调,严格管理,完善措施,全面启动实施林业有害生物治理工程,采取生物、人工、化学等综合防治措施,从根本上遏制杨扇舟蛾的危害势头,保护环境,达到控灾减灾的目标。
(二)治理原则。
1.坚持系统管理、计划抗灾、大面积种群控制的原则;
2.坚持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维护和促进森林生态平衡的原则;
3.坚持突出重点、分别施策、因林施治的原则;
4.坚持运用先进防治技术和实用技术,紧紧依靠科技进步解决技术难题的原则;
5.坚持可持续控灾,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三)采取措施。
1.人工采摘:因为幼虫吐丝结成叶苞并化蛹在叶苞内,因此,人工采摘叶苞或用手捏挤叶苞,可以消灭大量幼虫和蛹,同时可采摘卵块(初产卵颜色鲜艳,易发现)。
2.秋末冬初,清除落叶可以消灭一部分越冬蛹。
3.化学防治:在幼虫3龄期前,喷25%灭幼脲800至1000倍液,或1.2%苦参碱乳油1000-2000倍液,或喷80%敌敌畏800至1200倍液,或2.5%敌杀死6000-8000倍液。
4.生物防治:应用赤眼蜂防治杨扇舟蛾卵,寄生率达80%左右,复寄生为5-7头∕粒。
保护和利用天敌,据调查,杨扇舟蛾卵期还有黑卵蜂寄生。蛹期有寄生蝇和一种寄生蜂,一个蛹中寄生40-50头寄生蜂。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成立组织,落实工作责任。为确保杨扇舟蛾防治工作顺利进行,市政府决定成立杨扇舟蛾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林业工作的副市长担任,副组长由市林业局局长担任,成员由相关乡(镇)、街主要领导和国有林场负责同志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市林业局主管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工作的副局长兼任,办公地点设在市林业局。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全市防治工作总体规划,组织力量开展防治工作。各乡(镇)、街和各国有林场也要成立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真正把防治工作的各环节落实到位,确保防治工作取得实效。
(二)加强资金、物质和人员方面的支持。各乡(镇)、街要给予治理工作必要的资金支持,调配专用车辆、药品,抽调精干力量,在市林业局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抓住有利时机,全面开展治理工作。
篇6
一、总体要求
以乡镇和农村液化气市场整治为重点,以行业质量安全规范为抓手,按照“属地管理、标本兼治”的原则,建立符合当地实际的液化气供应模式,切实消除小液化气行业存在的质量安全隐患和突出问题,并逐步建立部门联动、点面结合、综合治理的长效监管机制。
年目标:摸清全县液化气行业的基本情况,建立完善监管档案;编制完善液化气专业规划;开展典型乡镇示范整治试点;全面推进各乡镇整治工作。在此基础上,摸索具有代表性的整治规律。
年目标:全面实施液化气行业整治活动,充分发挥示范点的典型引路作用,大力推进我县城乡液化气供应市场的规范化。在有条件的乡镇推行“预约配送”式供应体系;其他乡镇则通过扶持一批基础条件较好的专业公司直营站、提升改造一批基础条件一般的供应站、查处一批经营条件恶劣且整治不到位供应站和销售点以规范市场。
年目标:通过对液化气经营企业的城乡经营市场的安全专项整治,达到基本消灭违法经营液化气现象,液化气储配站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要求;各供应站安全管理组织,安全管理制度健全,日常安全管理有序;液化气行业的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明显提高。确实做到为城乡居民提供量足、质优、价格合理的燃气产品、优质的服务和安全的燃气使用环境。
二、整治重点
1、整治范围:各乡镇范围内,根据《省瓶装燃气经营许可管理办法》规定划分的从事瓶装燃气综合经营或瓶装燃气供应经营单位和个人;
2、整治重点:不按照规划设置站点的行为;站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违规倒灌充气现象;从业人员无证上岗的。
三、工作步骤
根据县政府对全县“十小”行业整治工作的总体部署,我县液化气行业的整治将分三年组织实施,分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1、调查摸底:各乡镇根据整治范围对小液化气行业进行一次调查,以行政村(街道)为单位,摸清小液化气行业的分布、数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2、优化布点:编制完善城乡燃气专业规划。按照《条例》的规定,根据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县市域总体规划,和十小行业整治与规范的要求,做好燃气专业规划的修编工作。要按照城乡统筹、合理布点的原则,明确燃气事业的发展目标,优化布局,提出控制性的规划方案,为燃气设施、瓶装燃气供应站点的建设、管理和行政执行法提供规划依据。今后凡不符合规划的燃气项目和供应站点一律不得批准建设和设置;按照规划预留的燃气设施建设用地,未经法定程序批准一律不得挪作它用。
3、严格标准、控制源头:年月底前,根据省燃气管理条例、省瓶装燃气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燃气专业规划,对瓶装燃气综合经营单位所属的供应站和瓶装燃气供应经营单位进行许可审核。对不符合燃气专业规划的,实施关停;
对符合燃气专业规划,达不到《条例》和整治标准要求的瓶装燃气综合经营单位所属的供应站,要改造提升,整改后达不到要求的,实施关停;
对符合燃气专业规划,达不到《条例》和整治标准要求的瓶装燃气经营单位,整改后达不到要求的,实施关停;依法注销相关证照。
4、规范服务:在调查摸底、整合站点设施的基础上,统一服务标准,确保连续、安全、标准量化供应,未经批准,不得停止供应液化气。进一步加强(瓶装燃气综合经营单位)管理,销售的液化气实瓶应标注以下内容:
(一)企业名称(委托充装的还应有液化气充装企业名称)。
(二)液化气充装量。
(三)气体质量承诺。
(四)服务投诉电话号码和主管部门的监督电话号码。
实施职业资格制度,进一步加强从业人员的管理。
5、依法加强监管:年下半年,确保落实,会同整治成员单位全面推进,确保落实。
6、总结提高,健全制度:在总结基础上,针对存在问题,建立长效机制(包括各点的档案、制度、日常监管制度、应急制度等)。
五、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县建设局牵头成立小液化气供应点质量安全整治领导小组,组长由县建设局张铧局长担任,配合单位为县工商局、公安局、安全监督局、质量技监局、发改委(物价局)。各乡镇要落实联络员并制定整治本乡镇整治方案。
篇7
一、整治目标
(一)总体要求
按照“检查排查要严密、专项整治要严格、处理打击要严厉”的要求,在前期开展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清理工作基础上,开展全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飓风行动”。要边整治、边总结、边探索,创新管理体制和执法手段,建立完善长效监管机制,变被动应对为主动出击,努力形成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相关部门齐抓共管、行业企业诚信自律、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食品安全工作格局,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长效监管机制进一步健全,食品安全形势明显好转。通过典型示范一批、取缔打击一批、整顿规范一批,促进食品产业转型升级,显著提升我区食品安全水平,有效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按照“统一协调、责任明确、齐抓共管、高效运行”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机制要求,强化监管力度,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犯罪行为,通过专项整治,集中解决我区当前食品安全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规范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资格和经营行为,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责任意识,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各环节监管责任,规范节日食品市场经营秩序,提升全区食品安全整体水平,确保全区食品安全,社会和谐稳定。
(二)具体目标
1.强化镇街属地管理职责,强化监管部门全程监管职能,分区划片、包干负责的食品安全工作责任网建成率达到100%。
2.发动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力量,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对辖区内每家企业负责人培训一次、约谈一次、签订一份承诺书的“三个一”活动开展率达到100%。
3.畅通食品安全投诉举报途径,有诉必应、有报必查,投诉举报案件查办率达到100%。
4.进一步排查食品安全隐患和问题,对辖区内排查发现的食品安全突出问题100%开展整治。
5.各部门密切配合,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行政监管部门对涉嫌食品犯罪的案件向公安机关移送率达到100%。
6.采取综合措施,严防各类食品安全事故,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及时处置率达到100%。
二、整治工作原则
(一)统一领导,落实监督和管理责任的原则。由区食安办统一领导、指挥、协调“飓风行动”,建立监督和管理责任制。各镇街、各相关部门要严格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制定本区域、本部门的“飓风行动”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强化措施,认真组织、部署“飓风行动”工作,并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资金和技术装备保障,创造良好的行政执法环境。要充分利用网络、电视、电台、报纸等媒体,加强食品安全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将专项整治行动与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宣教活动相结合,发挥群防群控的社会监督体系的作用,全面落实食品安全监督和管理责任。
(二)部门监管和协调配合相结合的原则。在区食安办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分环节监管的原则,农业、畜牧、水产部门牵头负责农产品、畜禽产品、生鲜乳、水产品生产环节质量安全的整治工作;质监部门牵头负责食品加工环节的整治工作;工商部门牵头负责流通环节食品质量安全的整治工作;食药监部门牵头负责餐饮服务环节的食品安全的整治工作;卫生部门牵头负责生活饮用水和消毒餐具环节的整治工作;商务部门牵头负责定点屠宰和肉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整治工作;公安部门负责配合各执法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做好执法保障并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其它有关部门按照已明确的职责开展相关工作。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积极调配执法力量,充分发挥整体合力,共同做好食品安全整治工作。各镇、街道办事处食安办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整治工作。
(三)食品生产经营者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原则。继续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和市场开办方作为第一责任人的主体责任。食品生产经营者必须守法经营、诚信自律。通过各种宣传培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自律意识。
三、整治重点
(一)重点品种:月饼、糕点、蔬菜水果、畜禽产品、米面及其制品、豆制品、食用油、饮料、散装食品、肉及肉制品、水产品、儿童食品、保健食品、食品包装材料等与群众生活和节日市场密切相关的食品。
(二)重点单位: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小餐饮单位、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城乡结合部小型商店(超市)、小食杂店、小餐饮店、学校食堂、工地食堂、食品集中交易市场、食品销售网络平台、药店(经营保健食品)。
(三)重点环节:食用农产品种养殖、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畜禽屠宰等五个环节。
(四)重点区域:学校及周边、食品生产加工比较集中的区域、农村和城乡结合部、旅游景点附近区域等。
(五)重点行为:生产经营河豚鱼等国家明令禁止的有毒有害食品的行为;用非食用物质生产经营食品的行为;生产、销售、使用禁用农药、兽药、渔药的行为;非法收购、屠宰、经营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的行为;无证生产经营食品的行为。
(六)新兴业态:鲜奶吧作为一种新兴经营业态,目前在监管上存在着职能不明确、无序经营、无证照经营等问题,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牵头,畜牧兽医、工商、质监等部门各负其责,共同做好监管工作。
四、整治的重点措施
(一)严厉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要在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基础上,继续做好相关工作,将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纳入日常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加强监督抽查和重点监测,及时发现问题,避免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造成伤害。
(二)加强对城乡结合部及外来人口聚集区生产经营食品行为的整顿。一是加大对城乡结合部及外来人口聚集区等重点区域内无证照生产经营行为的查处力度,取缔制假、售假食品的黑窝点。各相关部门要结合实际情况,整顿和规范市场上食品生产经营行为。二是加大城乡结合部和外来人口聚集区各类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个体摊贩、小商店、小食杂店、小摊点、小餐馆监管力度,规范进货渠道,健全索证索票制度和食品标识管理制度,严格规范各类食品储存条件,杜绝食品保质期内腐败变质现象发生。坚决取缔“三无”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有效遏制生产加工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行为。三是严格规范行政许可,切实提高小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从业门槛。
(三)规范餐饮经营行为,加大对餐饮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一是继续强化餐饮企业量化分级管理,增加对餐饮单位的监督检查频率,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规范餐饮器具消毒操作。对餐饮单位执行索证索票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情况进行检查,餐饮单位要严把进货关,并按要求登记进货台账。二是强化对集体单位食堂及“农家乐”餐厅的监督检查,特别是规范建筑工地食堂和学校食堂操作程序,落实生熟分开规定,对腐败变质的原料要严禁使用,严防各类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三是加强对露天经营场所的管理,对重点街区及校园周边进行整治。对露天经营严格审查把关,进一步规范露天经营行为,完善露天经营食品的防尘、防蝇设施,杜绝经营不合格食品的行为,依法取缔违法露天餐饮、烧烤的行为。四是加强餐饮器具消毒的监督管理工作,监督检查和规范消毒程序,落实相关卫生要求,取缔无证无照餐饮器具消毒行为,确保群众就餐饮食安全。
(四)整顿和规范农副产品市场、商场、超市,做好对重点食品的抽样检测。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制度,加大市场、超市内各类重点食品的监督检查和抽检的工作力度和频次,保证肉类、熟肉制品、豆制品、乳制品等易腐食品在各个环节的低温冷藏、冷冻。加强对外来畜禽及其产品的检疫,严厉打击场外交易行为。强化对“双节”期间消费量较大的水产品的监管,重点加强对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和氯霉素等药物残留的检测。
(五)加强对蔬菜基地的监督检查,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继续对农资产品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出售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制假售假行为。要引导农民使用低毒高效农药,杜绝使用甲胺磷等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的违法行为,规范农业的标准化生产,严厉打击虚假、冒用、超规范使用认证标志等违法违规行为。
(六)加强对生产加工、流通、餐饮等各个环节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包装材料的监督检查和抽检工作力度。针对食品用纸、塑料等食品包装材料、容器,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和质量安全检测方法、标准。依法查处生产加工、销售、使用不合格食品包装材料的行为,取缔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包装材料的“黑窝点”。
五、具体活动安排
此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要从整体上对全区的食品生产加工单位和经营单位进行质量监管,大力净化全区食品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时间为,共分四个阶段。
(一)方案制定、部署和调查摸底阶段。,牵头单位领导带队,镇街食安办配合,分组对辖区内食品生产小作坊、集贸市场、商店(超市)、餐饮业、学校食堂等进行拉网式检查,摸清底数,制作台账,确定工作重点、制定工作方案。
(二)重点整治阶段。集中治理重点问题,全面开展整治工作。工商、质监、食药监、农业、水产、畜牧、商务、卫生等职能部门要严格按照职责分工切实履行职责,加大整治力度,依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确保生产经营食品的质量和安全。要加大对城乡集贸市场和食品批发市场的整治力度,对“三无食品”(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无生产地点)要依法严厉查处;对无证无照非法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一律取缔;对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特别是熏蒸、浸泡过的有毒有害果蔬、水发产品等,要坚决予以查封、销毁,并对违法违规业主严厉查处,构成犯罪的,要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三)巩固提高阶段。巩固前一阶段工作成果,抽调各有关部门骨干力量,组织联合执法队伍,统一行动,集中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实行全面控制,做好应急准备工作,确保全区食品安全。
(四)总结回顾、成果展示阶段。各镇街、各有关部门将在“飓风行动”中查获的各类物品妥善管理并由专人负责,活动结束后区食安办组织集中销毁。在活动中各镇街、各部门要注意保存文字、影像、视频资料,并制作光盘,前向区食安办报送书面总结(加盖公章)及光盘,前由区食安办汇总编辑报市食安办。
期间,区食安办将成立督导组,对食品安全隐患排查、“飓风行动”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镇街和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节日期间食品安全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对专项整治工作周密部署。区政府成立区”飓风行动”领导小组,负责全区“飓风行动”的组织领导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食安办,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办公室下设综合组、宣传组、加工企业组、经营企业组、案件组。
综合组:组长单位区食安办,由食药监直属分局、公安分局、农业局、水产局、质监分局、工商分局、商务局、卫生局、城管局等有关单位组成,负责“飓风行动”期间的方案及相关文件的起草制定、与相关部门的协调联络、整治信息汇总统计、简报编印报送、会务组织、综合宣传材料准备、督查暗访等工作。综合组各成员单位每周上报一次上周工作进展情况及下周工作计划。
宣传组:组长单位区委宣传部,由区级主要媒体及区食安委主要成员单位组成,负责“飓风行动”期间宣传报道的组织和稿件审核、等工作。
加工企业组:组长单位质监分局,由区食安委各成员单位及行业协会组成,负责“飓风行动”期间食品生产企业培训、宣传和发动,牵头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等工作。
经营企业组:组长单位工商分局,由区食安委各成员单位及行业协会组成,负责“飓风行动”期间食品经营企业培训、宣传和发动,牵头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等工作。
案件组:组长单位公安分局,由农业局、水产局、质监分局、工商分局、商务局、食药监直属分局、卫生局、城管局有关单位组成,负责“飓风行动”期间各类违法犯罪案件的联合查办等工作。
“飓风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每周定期和不定期例会制度,加强工作协调。
(二)积极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各镇街、各部门要对突发事件保持高度警惕性,发生突发事件要及时向区食安办报告,并同时做好前期处置,杜绝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三)加强社会监督。大力宣传和推行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加大奖励力度,及时兑现奖励资金;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将有奖举报制度以通告形式张贴到每个村、每个社区、每个企业、每个车间,广泛发动群众、特别是知情人员积极举报。进一步扩大群众监督员队伍,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社会监督作用,鼓励社会各方力量参与食品安全工作,形成执法监督和舆论监督的良性互动,形成群防群控的强大社会合力。
(四)开展科普宣传教育。各镇街、食安委各成员单位要将宣传教育作为“飓风行动”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微博等新兴媒体,加大对“飓风行动”的宣传报道。宣传部门要制订“飓风行动”宣传方案,主动组织记者进村入企,到食品生产经营一线,报道工作进展,宣传正面典型,反映存在问题。要开辟专栏,开展专题报道,在“飓风行动”期间保持足够的宣传强度和频度,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各镇街、各有关部门要加强舆情监测,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五)加强督查指导。建立健全“飓风行动”督查考核机制。区“飓风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区级有关部门要加强对“飓风行动”的监督指导,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解决。对各镇街、各成员单位“飓风行动”进展情况和工作成效,区“飓风行动”领导小组将适时组织督查。对没有完成“飓风行动”工作目标的或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将追究责任;对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镇街和部门,在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各镇街、各有关部门要真抓实干,确保整治工作不搞形式,不走过场,不留死角。将本次“飓风行动”工作纳入今年对各镇街、各监管部门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内容。
篇8
一、工作目标
通过本次专项整治行动,依法查处一批违法违规生产经营与使用不合格淡化海砂的案件和企业,重组与提升一批淡化海砂生产经营企业,进一步完善建设用砂监管体制和机制,切实加强对淡化海砂生产、经营和使用等各个环节的全过程质量管理,实现未经淡化或淡化不合格的海砂在我市各类建设工程中的全面禁用,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同时,进一步合理规划布局,培育发展机制砂企业,为我市3至5年后实现全面使用机制砂奠定基础。
二、整治重点
(一)生产经营环节
切实加强源头管理,全面清理一般性海砂直接经营和以运带销的堆场(单位),加快建立并全面实行淡化海砂专营制度,坚决依法取缔并严肃查处无证无照违规生产经营淡化海砂行为,着力规范淡化海砂市场生产经营秩序。集中开展淡化海砂生产企业经营许可复评工作,对原已取得经营许可的现有淡化海砂生产企业重新进行全面检查评估。检点:一是规划布局是否合理;二是淡水资源是否充足;三是水体环境容量是否保证:四是生产设备及工艺是否先进;五是质保体系是否健全;六是内部管理是否规范。其中,经营许可条件已缺失、生产经营行为不规范、无法保证淡化海砂质量的,一律责令停业并限期整改;整改后仍未能达标的,一律注销、吊销行政许可资格;经复评或复查合格的生产企业名单,由市级地材主管部门分批次向全社会重新公布。切实强化淡化海砂生产企业监管,严把产品质量“出厂关”,依法查处直接对外销售未经淡化或淡化不合格海砂等违法违规行为;情节严重的,一律吊销行政许可资格。
(二)建设用砂环节
建设工程使用淡化海砂质量直接关系到建设工程结构安全,各施工企业、预拌混凝土(砂浆)生产企业、建设(监理)单位、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要充分认识到建设工程使用不合格淡化海砂的危害性,严格执行国家现行淡化海砂质量规范标准,禁止将未经淡化或淡化不合格的海砂用于建设工程。
1.施工企业必须承诺不得使用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淡化海砂,不得采购无淡化海砂经营许可证单位生产的淡化海砂。在采购淡化海砂时,必须与销售单位签订供需合同,要求销售方出具淡化海砂经营许可证和所购每批次海砂的产品合格证,并将上述证明资料存档备查。同时,要将上述证明送报建设质监部门登记,并按规范规定的批次将进场的淡化海砂送检,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淡化海砂不得投入使用。
2.预拌混凝土(砂浆)生产企业必须公开承诺不使用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淡化海砂,不得采购无淡化海砂经营许可证单位生产的淡化海砂。在采购淡化海砂时,必须与销售单位签订供需合同,要求销售方出具淡化海砂经营许可证和所购每批次海砂的产品合格证,并将上述证明资料存档备查,同时报送市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办公室(散装水泥办公室)登记。
预拌混凝土(砂浆)生产企业必须配备相应专业技术人员及相关检测仪器设备,每天逐批(600吨为一批次)对进场淡化海砂进行检验,建立淡化海砂进场验收、检验制度并建立台账。对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淡化海砂,应及时进行退货处理并做好相应的台账记录。
预拌混凝土(砂浆)生产企业必须安装实时监控系统,原材料尤其是淡化海砂等主要原材料进场验收、检测,混凝土(砂浆)的拌合、供货等环节的质量控制信息必须纳入政府监管系统进行实时监控,不得人为脱离监控系统进行生产。
3.建设(监理)单位不得明示或暗示施工企业使用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淡化海砂,严格落实对建设工程使用淡化海砂的进场检查,督促施工单位按规范规定批次对工程使用的淡化海砂进行送检,并同时配合建设质监部门实施见证检测。监理单位必须对大型工程及重要结构部位使用的预拌混凝土供应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监理,并对提供该项目预拌混凝土(砂浆)的企业生产所使用的淡化海砂进行每月不少于一次抽样送检,并将检测结果及时报送建设质监部门。
4.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应按规定对送检的淡化海砂进行检测,准确及时的出具检测结果,并建立不合格台账,及时将不合格材料信息上报建设质监部门,将相关预拌混凝土(砂浆)企业的信息反馈给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办公室(散装水泥办公室)。
三、组织领导机构及部门职责分工
(一)组织领导机构
为切实做好本次专项整治工作,决定成立市淡化海砂市场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二)部门职责分工
1.市建设局:负责承担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牵头组织制订相关政府规章,具体负责组织开展全市建筑、市政工程施工企业、预拌混凝土(砂浆)生产企业等单位建设用砂质量专项整治工作;查处违规使用未经淡化或不合格淡化海砂等行为;查处违规使用无海砂淡化经营许可企业的淡化海砂产品的行为;查处工程建设单位、工程监理企业对建筑、市政施工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审查、监督淡化海砂使用的职责缺失行为;对违规企业的不良行为进行公示,列入重点监管企业名单,直至实施行政处罚;建立淡化海砂使用信息化监管平台等长效机制。
2.市经济发展局:负责推进砂石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培育机制砂产业。
3.市发展改革局:负责整治有关重点工程建设不规范用砂行为;配合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查处有关重点工程建设违规用砂行为;负责工程造价计价依据的统一管理和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造价的技术监管;负责砂石市场淡化海砂等产品价格信息的采集,指导计价行为。
4.市财政局:负责落实专项整治工作经费。
5.市交通局:负责与协调整治查处公路、铁路、水路工程建设不规范用砂行为。
6.市水利局:负责整治查处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不规范用砂行为,对未获得取水许可企业的违规取水行为进行整治规范。
7.市供电局:负责整治查处重点电力工程建设不规范用砂行为。
8.市工商分局:负责查处未经注册登记、无照经营淡化海砂的个人和企业;依法吊销已经自行停业连续半年以上且未参加年检的企业;规范企业工商登记黄砂种类或品名,及早限期取消一般性海砂经营,实行淡化海砂专营。
9.市质监局:负责淡化海砂生产企业产品质量监督、检查;依法查处生产质量不合格产品的企业。
10.市环保局:负责加强环保执法,对超标排放的砂石生产企业,严格按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予以查处。
11.市国土资源局:配合海砂整治有关执法行动,做好机制砂石矿选址勘察和规划布局研究,加快推进机制砂产业发展。
12.市公安局:负责加强专项整治过程中违法抗法事件的处理,做好社会稳定工作。
13.市监察局:负责对各相关部门依法行政情况的监督,认真调查处理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等违纪违规行为。
14.市法制办:负责对各相关部门依法行政的指导和监督,负责审查有关地方性法规修订草案和政府规章草案。
15.市委宣传部:负责专项整治工作的舆论宣传和相关报道。
16.市编委办:负责牵头研究执法管理队伍建设工作,研究提出砂石管理机构建设及理顺管理体制的意见和建议。
四、进度安排
(一)第一阶段:调查发动阶段(月底前)
召开全市淡化海砂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座谈会,适时统一各相关部门思想认识;深入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切实掌握各地淡化海砂生产经营和使用情况;制订出台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建立组织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和整治重点。
(二)第二阶段:整治规范阶段(月上旬一月底)
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原则,突出重点区域、重点工程、重点环节,全面组织开展全市淡化海砂市场集中专项整治行动,确保完成各项既定目标任务,取得明显阶段性成果。
(三)第三阶段:巩固提高阶段(月份)
认真总结专项治理工作经验,巩固专项治理成果,建立健全淡化海砂市场监管相关制度和长效机制,争取制订出台相关政府规章,进一步完善我市建设用砂管理体制和机制。
篇9
一、组织领导
县政府成立县长江涛任组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陈廷剑任副组长,县府办、公安、安监、交通、建设、教育、卫生等安委会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县安监局,龙飞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具体的日常工作。
二、工作目标
在2007年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基础上,全面排查各行业领域、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狠抓隐患治理整改,推进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强化安全生产基层基础,落实安全管理责任,提高安全管理效率,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及重大危险源监控的长效机制,为实现我县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三、排查治理范围、内容和方式
(一)排查治理范围:全县各行业(领域)的所有生产经营单位。主要包括:
1﹒煤矿、非煤矿山、冶金、有色、石油、化工、烟花爆竹、建筑施工、民爆器材、电力等工矿企业及其生产、储运等各类设备设施;
2﹒道路交通、水运等行业(领域)的企业、单位、站点、场所及设施,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等;
3﹒渔业、农机、水利等行业(领域)的企业、单位、场所及设施;
4﹒商(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含水上游览场所)、旅游景点、学校、医院、宾馆、饭店、网吧、公园、劳动密集型企业等人员密集场所;
5﹒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厂(场)内机动车辆等特种设备;
6﹒易受暴雨、洪水、暴雪、雷电、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影响的企业、单位和场所;
7﹒近年来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单位。
(二)排查治理内容:在继续落实2007年隐患排查治理整顿行动有关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全面排查治理各生产经营单位及其工艺系统、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作业环境、防控手段等事故隐患,以及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制度建设、安全管理体系、责任落实、劳动纪律、现场管理、事故查处等薄弱环节。具体包括:
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程标准贯彻落实情况;
2﹒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及落实情况;
3﹒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交纳、安全与保险互动等经济政策的执行情况;
4﹒企业安全重要设施、装备和关键设备、装置的完好状况及日常管理维护、保养情况,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情况;
5﹒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和危险物品的存储容器、运输工具的完好状况及检测检验情况;
6﹒存在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以及重点环节、部位重大危险源普查建档、风险辨识、监控预警制度措施落实情况;
7﹒事故报告、处理及对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追究情况;
8﹒安全基础工作及教育培训情况,特别是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情况和生产一线职工(包括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情况,以及劳动组织、用工等情况;
9﹒应急预案制订、演练和应急救援物资、设备配备及维护情况;
10﹒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三同时”(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和使用)执行情况;
11﹒道路设计、建设、维护及交通安全设施设置等情况;
12﹒对企业周边或作业过程中存在的易由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的危险点排查、防范和治理情况等。
同时,通过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进一步检查各级各部门安全监管责任落实,打击非法建设、生产、经营行为,事故查处及责任追究落实,有关政策措施制定和执行,安全许可制度实施,长效机制建设等方面的情况。
(三)排查治理方式: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做到“四个结合”:
1﹒坚持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与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结合起来,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2﹒坚持与日常安全监管执法结合起来,严格安全生产许可,加大打“三非”(非法建设、生产、经营)、反“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治“三超”(生产企业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运输企业超载、超限、超负荷)工作力度;
3﹒坚持与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和技术进步结合起来,强化安全标准化建设和现场管理,加大安全投入,推进安全技术改造,夯实安全管理基础;
4﹒坚持与加强应急管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制度,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体系,落实隐患治理责任与监控措施,严防整治期间发生事故。
四、工作步骤
**年,我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时段(2—4月):围绕确保全国“两会”期间安全生产,做好排查治理和监督检查工作。
1﹒抓紧整改2007年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中排查出的重大隐患。3月底,县内较突出隐患,必须按期整治完成。暂时难以完成整改的,也要列出计划,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间、预案“五落实”,并加强“一对一”安全监控。
2﹒针对低温雨雪冰冻等极端天气以及冬春季用煤用电增加、春运高峰等因素,认真组织好交通运输、煤矿、电力等企业的安全生产,加强监督检查,严格安全管理,实施严管重罚。打“三非”、反“三违”、治“三超”、严密防范重特大事故。
3﹒严把节日放假停产检修煤矿复产安全验收关,严禁停产煤矿未经验收批准擅自恢复生产,严防已关闭煤矿死灰复燃。深入开展烟花爆竹“打非”行动,加强对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检查,消除火灾等重大隐患。
第二时段(5—9月):围绕汛期和北京“奥运会”安全做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1﹒针对汛期安全生产特点,重点排查治理煤矿、非煤矿山、隧道和其他地下设施,存在山体滑坡、垮塌、泥石流威胁的露天采场和建筑施工工地,存在溃坝堤危险的病险水库、河流、尾矿库等隐患,建立完善自然灾害预报、预警、预防和应急救援等各项措施,严防各类事故发生。
2﹒迎接北京“奥运会”召开,重点突出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道路和水上交通、特种设备等夏季事故易发行业领域的排查治理。煤矿重点防瓦斯、防透水,非煤矿山要防冒顶、防爆破伤害,化工厂、加油站、危险物品运输要防火防爆、防泄漏防中毒,建筑施工要防坍塌垮塌,道路交通要防超载超限超速,水上交通要防碰撞防泄漏。
第三时段(10—12月):针对第四季度赶任务、抢工期现象增多和冬季雨、雾、冰、雪天气多发的特点,深入推进隐患治理,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
1﹒坚决查处生产企业和交通运输企业的“三超”行为,加大对无证勘查开采、以采代探、以掘代采、超层越界开采等违法行为和烟花爆竹“打非”工作力度。
2﹒督促各生产经营单位做好冬季安全生产工作,排查治理各类事故隐患,落实防火、防爆、防尘、防静电、防冰雪灾害、防冻裂泄漏,以及道路和水上交通防滑、防雾、防碰撞等措施。
3﹒认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回头看”活动,总结经验教训,健全企业、部门两个层面的重大隐患排查治理及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使隐患排查治理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严密组织。各级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按照“分级管理、属地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一岗双责”责任制要求,将隐患排查治理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内容。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安全生产实际,制订全面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同时,要全面落实各安全生产专项监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要组织隐患排查治理专项督查组,根据各阶段工作安排,开展阶段性督促检查工作,确保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稳步推进。县安监局、县监察局、县政府督查室要定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专项督查。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隐患排查要突出四个重点,即煤矿、金属和非金属矿山、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行业领域;事故多发、易发的重点地区;安全管理基础薄弱的重点企业;全国“两会”、汛期、“奥运会”期间、第四季度等重点时段,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坚决遏制安全事故发生。一般隐患要及时整改,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或者一时难以排除的重大隐患,要实行挂牌督办。重大隐患治理实行责任、措施、资金、时间、预案“五落实”,并加强“一对一”监控,对整改不到位和整改不力引发安全事故的企业,要依法严肃查处,直到予以关闭取缔。
(三)加强宣传,发动群众。要切实加强舆论宣传,广泛发动职工群众参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加大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围绕“治理隐患、防范事故”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开展交通、消防、危化、煤矿等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增强群众对事故隐患的辨识能力。要加强对职工的安全知识培训,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从业人员参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建立隐患举报奖励制度,对隐患排查治理不力的单位,要公开予以曝光并严肃查处。
篇10
一、工作目标
进一步规范全乡酒类市场秩序,加大市场检查力度,整治制售假冒伪劣酒类的行为,重点整治非法勾兑和生产假冒他人注册商标酒类的行为,全面清理不符合经营资质的酒类销售单位。严格落实酒类经营者备案登记制度、质量安全溯源制度、进货查验制度和记录制度,切实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酒类产业健康发展。
二、整治重点
(一)重点区域:乡驻地的消费集中地,农村、偏远地区等;
(二)重点品种:各类白酒、葡萄酒、啤酒、黄酒等;
三、整治安排
乡食安办负责本次行动的组织、协调、督导等相关工作,具体安排如下:
(一)整治范围:全乡各酒类批发市场、小超市、小卖部等
监督内容:要严格酒类经营主体市场准入,细化和完善相关流通许可制度,依法查处取缔无证无照酒类经营者。清理不符合经营资质的白酒、葡萄酒和啤酒销售单位。重点检查白酒、葡萄酒和啤酒经营者进货查验和查验记录制度;依法查处销售假冒伪劣白酒、葡萄酒和啤酒的违法行为;重点打击假冒他人注册商标酒类商品违法行为;对依法确认的假早伪劣和不合格的白酒、葡萄酒和啤酒,以及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和仿冒知名酒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的行为,依法严厉查处。
(二)整治范围:全乡各类餐馆、饭店、学校、工地等集体食堂
监督内容:要恶查餐饮服务单位落实主体责任情况,检查是否执行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和记录制度;检查餐饮服务单位自酿或调配、销售酒类,对自酿或调配酒类产品的餐饮服务单位所使用的原料进行重点检查;要对餐饮服务单位销售的酒类产品废旧酒瓶、瓶盖、外包装的流向加强监管,对销售给不具备再生资源回收资质的经营单位和个人、制售假冒伪劣酒类产品的单位和个人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
(三)要做好专项行动的检查配合工作,细化任务,责任到人,确保检查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整治时间
2011年9月6日-9月30日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此次酒类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要坚持“乡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司其责、企业负第一责任”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全乡酒类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领导,建立工作机制,明确工作机构,责任落实到人,周密组织。乡成立以政府乡长为组长的酒类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乡食安办,具体负责实施。对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要及时上报县食安办,做到目标明确,组织落实,责任落实,措施落实。
(二)加大检查力度。坚持专项整治与日常监管相结合,将监管的重点和工作重心下移,加大对区域范围内的酒类小作坊、批发市场、超市、餐馆等重点区域的监管检查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