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制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7 23:56: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科制度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第一条为推动我市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科技人才的成长和提高,市人民政府设立**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每两年评选一次。
为保证评选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参照《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评选条例》,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的评选,坚持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并重,以及公开、公平、择优的原则。
第三条**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
第二章组织
第四条**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评审委员会是本奖评选工作的领导机构(下称市评审委)。市评审委主任由市政府联系科协的副市长担任,成员由市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
第五条市评审委下设若干个专家评审组,由相关学科、专业领域中学术造诣高、公道正派的专家组成。专家评审组的成员不作固定,每次从专家库中选定。每个专家评审组人数不少于5人,其中至少3人应具有高级职称。专家评审组设组长、副组长各一名。
第六条市评审委下设办公室(简称市评审办),负责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评审的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市科协,办公室主任由市科协分管该项工作的领导担任。
第三章申报
第七条凡在**市的科技工作者和自然科学学会会员的论文均可申报。与市外人员合作的论文,我市作者必须是第一作者。外市作者受我市有关单位委托,承担我市有关项目的研究成果也可以申报,但需提供委托方的证明。
第八条申报评选的论文必须是在市级以上公开出版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或在省级以上学术会议上交流并被选入学会正式刊印论文集的论文。
第九条申报评选的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可靠、结论准确、文字简炼、逻辑严密。凡属综述文章、考察调研报告、工艺文件、翻译文章及出版的书籍等均不列入申报。
第十条申报评选的时间应为该次评选年限范围的第一年1月1日至次年的12月31日。
第十一条申报评选的论文必须由第一作者提出申请,填写《**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申报评审表》(一律用中文书写),申报论文文种为中文(外文版的须翻译成中文)。市级自然科学学会会员的论文由所在学会汇总后统一向市评审办申报;县区自然科学学会会员的论文经县区科协汇总后统一向市评审办申报;没有参加自然科学学会的科技工作者论文可以送同一专业的自然科学学会或市级主管部门汇总后向市评审办申报;高校、省市科研单位科技人员的论文经所在单位推荐后直接向市评审办申报。
第十二条数人合作的论文,申报作者最多不超过5人,署名次序应与时一致;以协作组、课题组名义申报的论文,必须署主要完成人名字,人数不超过5人。
第四章标准
第十三条**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设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设奖数量比为1:2:3,原则上一等奖设10篇,二等奖设20篇,三等奖设30篇。实际评奖数量根据申报论文质量情况具体确定,可以少于上述奖项数,但不能超过。
第十四条评奖标准:
(一)凡在理论上、学术上处国内先进、省内领先地位,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能产生重大影响或产生重大经济社会效益的论文;在科学实验手段或技术上有重大革新或有发明创造的论文;对本学科发展有重大突破或在推动学科发展上有较大贡献的论文为一等奖。
(二)凡在某一研究领域中有创新的观点,其学术水平属省内先进、市内领先地位;或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有较大影响的论文为二等奖。
(三)凡具有一定的学术理论观点,其水平属市内先进、行业领先地位;或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能产生一定影响的论文为三等奖。
第十五条在坚持评选标准的前提下,要兼顾工、农、医、理、综合交叉等学科的论文分布。对同一作者、同一研究领域的多篇论文,一般只可获一项奖。第一作者为40周岁以下(含40周岁,指时的年龄)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同等条件下应优先入选。
第五章评选
第十六条评选工作按专家评审组初评和市评审委终评两级进行。
第十七条专家评审组对论文进行评审,并对每篇论文进行评分(评分标准和办法由市评审办另行制定)。
第十八条市评审办根据各专家评审组对论文的评分情况,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后向市评审委提出评奖建议。
第十九条市评审办向市评审委推荐一、二、三等奖建议论文时,应附下列材料:
(一)参评论文目录清单;
(二)专家评审组人员名单;
(三)专家评审组评分汇总表及推荐为一、二、三等奖论文的名单。
一等奖论文原则上须附检索报告。
第二十条市评审委对市评审办提出的评奖建议进行审定。
第二十一条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拟奖作品应当在市级主要媒体公示,公示期一般为10天。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拟奖作品有异议的,可以在公示期内向市评审办提出,由市评审办组织进行调查,并提出处理建议,报市评审委作出处理决定。
评选结果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并发文公告。
第六章奖励及经费
第二十二条评选工作经费和奖励经费由市政府拨款。一、二、三等奖的奖金额度由市评审委确定。
第二十三条市评审办向获奖者所在单位书面通报获奖结果,存入个人档案,作为论文作者考核、晋升、评定专业技术职称等的依据。
第七章纪律
第二十四条获奖者如有弄虚作假、剽窃他人成果的,一经查实,市评审办报请市评审委撤销获奖者有关奖励,收回证书和奖金,并通知其所在单位给予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
第二十五条获奖者因著作权等引发的纠纷,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解决。
第二十六条参加评审工作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评审纪律,认真执行评审标准,团结协作,秉公尽职,按时完成评审工作。
第二十七条评审人员如有等违反评审纪律的行为,一经发现立即给予其取消评审资格等处理。
第八章附则
篇2
1.有利于促进教师队伍建设
学分管理制的开展,使学生在自主选课的同时也对老师也有挑选权,这从客观上要求和鼓励教师结合自己的专长,及时把科学领域中的最新成果介绍给学生,这就必然促使教师不断更新已有的新知识,拓展学生更广、更宽的视野,使教师并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扩展文化修养,扩大学术影响力,努力提高教学水平。这样有利于教师竞争意识的增强和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教师队伍建设。
2.有利于充分利用教育资源
学年制时期,大学的人、财、物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部分多媒体教室、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仅为少数专业的学生服务,某专业名师也局限于本专业的授课。学分管理制的实行将大大提高了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使师资、图书、实验设备等一切教育资源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得到充分利用。
3.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
在教学管理制度上采用灵活的学分管理制,可以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选课制的实行,学生可以跨专业、跨系自主选修最喜爱的课程,学生还可以选择辅修第二专业,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多选修一些课程,并可提前毕业,从而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学分管理制规定学分总分是学生各方面考核评奖的主要依据。学分管理制突破了以统一考试的成绩论学生优劣的单一评价模式,成为高校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一种激励机制。实践证明,它能激励学生追求高层次的发展价值,促进了学生潜能的开发与个性特长的发展.
二、现阶段本科院校学分制中存在的若干弊端
学分管理制纵然有这么多的优点,但现阶段,学分制还有好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大量选修课的开设,新生把握不住方向,盲目选课,选课失衡,造成教学管理混乱
国家提倡教学要因材施教,而推行学分管理制也正可以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选择喜欢的科目就读,但是,也正因为如此而导致大多学生盲目选科,专业冷的更冷,专业热的更热,重量不重质,使得冷门专业的高素质人才越来越少。通识课的开设,使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学生难以尽快适应,加之选课在某种程度上缺乏科学指导,盲目选课,错选、漏选现象严重。选高水平教师的课程爆满,导致一部分学生选不到该教师的课,一部分新开课教师的课又没被选上,这样选课失衡。
2.选修课的开设,使教师的课堂管理陷入困境
选修课来至不同专业、不同院系,教师精力有限,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约束力很小,容易使学习组织松弛。一方面学分制给了学生选课的自由,另一方面也给了学生是否去上课的自由,学习过程全靠自觉,纪律无法保证。有的课程选课人数,导致任课教师考勤难以实现。
3.个别专业个别院系开设的选修课不多,学生自由选课的余地不大
规定学生毕业所修的最低学分太多,绝大多数同学都不可能提前毕业,使得弹性学制行同虚设,没有真正实现。课堂管理过严,学籍管理过细,课外活动管理过死,使学生不可能自由学习。主动性、创造性难以发挥。特别是创新实践学分的实行,只是顶几门课程,没有证书,缺乏重视力度。
4.后勤保障跟不上,各种配套制度不完善
有限的多媒体设备经常处于瘫痪状态,教师无法授课,学时无法完成。实验设备不足,图书资料有限,限制了部分课程的开设和教学活动的开展。再如收费问题,目前地方高校同一个院系不同专业的不同年级的学生收费标准不一样,国内高校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学分收费标准,学校大都各自为政。
三、本科院校现阶段采取必要措施保证学分制管理的完善
1.试行学分制必须完善与规范教务管理
学分制的实行使教学管理的职责和范围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对教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跨系、跨专业的系内选修、通识课的选修与必修课程之间在时间安排上有可能冲突,这样课表安排、成绩考核及学籍管理的工作量与工作难度将会较原来成倍增加。这就要求建立一套符合学分制特点的教务管理制度,使管理工作条例化、规范化,提高管理工作效率。该制度要明确课程选修的原则,规定每学期的选课时间、选课门数、选课类别、选课程序等等。
2.开设足够数量和高质量的选修课是完善学分制的基础
开设一定数量的选修课,是学生选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有利于拓展学生选课空间。离开足够数量和高质量的选修课,学分制将失去赖以生存的基础,这一点,已被国际惯例所证实。目前许多地方院校鼓励本科生去国学习交流学习,实践证明,这些学生一年的交换学习,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3.实行淘汰制是完善学分制的重要保证
从某种意义上讲,学分制为淘汰制提供客观依据,而体现“优胜劣汰”精神的淘汰制则赋予学分制以动力,两者相辅相成。有的高校在实行学分制的同时,坚持实行淘汰制,达不到规定标准的学生就进行淘汰,打破过去“大学好混”的铁饭碗,把学生直接推向竞争领域。当然,实行淘汰制主要是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被淘汰者可以降级,但尽量不劝退。结合我国国情,在实行学分制的同时,采用淘汰制已势在必行。
4.推行教考分离制度
实行学分制后,由于每个教学班由不专业、不同院系的学生组成,学生的到课率将大幅下降。针对这一难题,许多高校实行教考分离制度。教考分离强化目标管理,抓紧考试环节,虽然学生逃课老师不容易发现,但是严格的考试迫使我们留在课堂上,少听一节课考试成绩就会受影响。”
四、总结
篇3
关键词: 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 “课堂朗读”训练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其中学生的朗读环节是需要重点探究的问题,对学生的朗读加以指导,才能培养学生用普通话交流的能力。经过多年的教学实验的摸索,我对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课文朗读有了一定的认识。要找到切入点,找到学生的特长,使其有特色地发展。同时,教师是一种有其风格的教育资源,其幽默的谈吐、丰富的教育背景、广博的知识底蕴、温暖的人文关怀、特别的人生感悟经历,都是学生收益终生的精神食粮。
一、小学语文课堂朗读要融入社会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是发音教学,因为识字之后就能够朗读课文。一般来说,小学课文一般篇幅较短小,主要目的是掌握更多的知识,这种知识的学习通常来自于社会生活。课堂朗读同样如此,要将生活中的感情运用到朗读中,因此学生在课堂朗读中把握感情非常重要。例如,学生朗读《再见了,亲人》时,首先要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叙述,让他们明白整篇文章的感情脉络。学生开始可能没有办法对此完全接受,但是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场景引导:让学生回忆自己和亲人离别的场景,这样学生就能在第一时间理解课文,把握课文的情感基调。这样学生的情感就被完全调动了,逐渐融入了朗读中。只有当自己的感情被激发出时,才会融入自己的感情。小学阶段,对任何事物都会有一个认知的过程,教师应加以引导,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课堂朗读能力。
二、课堂朗读方式的调整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但是现在,学生转变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作为一个引导者进行辅助,同时帮助学生提高对课堂朗读的兴趣,并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语文这门学科,能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能加强学生的感情交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第一时间感知学生的情感,帮助他们解决难题。在课堂朗读训练过程中,学生的朗读总会出现不和谐的现象,教师可以采取比赛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朗读技能。《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通过对鲁迅先生的回忆,引发对子女的关心和教育,所以一定要认真分析其中的对话。教师进行朗读之后,学生跟着朗读,在读课文的过程中体验文本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深厚感情,然后同学互相评论,找出对方的不足,扬长补短。这样能提高学生的课文朗读能力,而且能加深学生对鲁迅思想的了解。
学生和学生之间也可进行课文朗读比赛。即使是小学生,他们的自我表现意识也是比较强烈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组织生生比赛。通过互相纠错,积极提高学生的上进心。如教学《草原》这一课时,可对草原的整体场景进行叙述,然后进行朗读比赛。这时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在朗读比赛的过程中,学生的主导地位进一步落实,情感交流更流畅。
三、角色扮演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学环节是聆听学生的朗读。但是在倾听的过程中,一定要有针对性地指出学生朗读中的不足,并进行改正,最大限度地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和记忆力很强,基本能够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固定的朗读的“模式”。在教师富有感情的朗读之后,学生就能够对具体的过程形成一个认知。学生天生爱玩,教师的组织能力一定要强。如教学《军神》这一课时,首先要求学生对将军和沃克医生的性格进行分析,对比他们性格中的不同之处,进而更深刻地理解他们的对话内容,然后通过分角训练,了解课文更深层次的含义。
小学生各方面学习条件不成熟,所以不能强硬地让学生学习他们不能接受的事物,只能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逐渐接受内容,在朗读的过程中体验朗读所带来的情感变化,感受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唯有朗读,学生与美文之间才能产生交流和沟通,才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的职责是创造条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教师的引导,学生与课文之间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近。教师应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升朗读热情,在语文学习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毛益明.谈如何创设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情境[J].成才之路,2009(13).
[2]李奉军.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成才之路,2009(33).
篇4
[关键词]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指导策略
一、中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
关于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许多语文教育的老前辈都有过重要论述。叶圣陶先生在《<略读指导举隅>前言》里说:“学生在校的时候为了需要与兴趣,须在课本或选文以外阅读旁的书籍和文章;他日出校之后,为了需要和兴趣,一辈子须阅读各种书籍和文章;这种阅读就是所谓的应用”。他认为“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了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工夫便于工作只做了得一半。其弊害是想象得到的。”尤其是在当今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更不应该是游离于语文教育体系之外的“点缀”,更不是可有可无的“软任务”,而是语文教育的一个得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1.学生课外阅读的盲目性
中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缺乏甄别力,读物良莠不齐,一项调查显示46.7%的初中生和35.8%的高中生课外阅读以消遣为目的,在中学生购买的报刊图书中,知识类书刊占55.6%消遣类占44.3%。中学生由于受年龄、阅历、阅读水平的制约,审美能力较差,搞拒诱惑的能力差直接造成了读物的优劣不等。他们读的书大多不是有意识的选择,大多数都是无计划无目的,无选择,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2.学生课外阅读缺乏指导
由于学生的课外阅读得不到教师的理解和支持,也就很难获得有益的指导;由于教师认为课外阅读占用了时间,耽误了学习,所以反对或限制他们的课外阅读,使多数学生不能光明正大地进行课外阅读,更顾及不上阅读的效益和质量,不能充分发挥兴趣阅读的作用。
3.缺少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
目前,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就是图书资源匮乏,难以得到优秀读物。这也是制约中学生健康的课外阅读的一个重要原因。真正投资于语文学科的并不太多,大多集中在“习题集”、“题典”上,很多的课外读物是仅仅有几本“作文选”。
三、中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中学生正是形成阅读习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时期。然而受年龄和思维的限制,学生迫切需要指导。调查显示有72%的学生希望教师在课外阅读方面给以指导。然而不少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还只是停留在一般性的“号召”上,而缺乏切实有力的措施,少数教师甚至放任自流。因此,如何加强指导,使学生课堂学习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1.激发兴趣策略,让学生爱读书
课外阅读兴趣指对自身从事课外阅读活动的主动性心理倾向和对阅读材料及意义进行积极探究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常表现为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课外阅读兴趣受阅读者的年龄阅历、知识、爱好及阅读目的的制约,读物本身的内容形成也会直接影响课外阅读的兴趣。
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主要靠语文教师的培养和引导。要从认识着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辅以及时的鼓励和表扬,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用古今学者劝人博览群书的名言警句启迪学生,以酷爱书籍,通晓各学科间的生动事例教育学生,体会广泛涉猎的必要。
2.推荐书目策略,让学生多读书
我们提倡的课外阅读。绝不是“放羊式”的阅读。也不是只要数量不要质量的任务式阅读,学生由于年龄、认识水平等原因,许多学生在书籍的选择上具有盲目性。这就要求教师推荐阅读书目给学生,明确阅读内容与范围。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多读书。在书目内涵的把握上要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文化的弘扬;注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渗透,注重借鉴与学习外国优秀文化。既有广度,又有深度,还要有梯度。
(1)结合课堂教学推荐,读物的内容和形式要尽可能和课内阅读取得某种程度联系,内外联动,相得益彰。
(2)结合课程标准推荐。《课文课程标准》的课外阅读推荐书目是人类文化的精品。文质兼美,又结合了学生的学力、智力、心力等实际,要逐步让学生阅读。
(3)结合时尚热点推荐。教师只要善于引导,必能让学生在轻松的阅读中了解开放的世界,愉悦身心。
3.掌握技巧策略,让学生会读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让学生顺利地进入阅读的成功之门,教师要进得方法指导,教会学会开启阅读之门的技能。读书之法,因人而异。但就目前中学生的课外阅读,仍要把握一些基本东西。
(1)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在一学年开端就要订立本学年的读书计划,一学期、一个月、一星期读多少书,有个合理的安排。读书须思考。
(2)读书方法点拨。教师在指导课外阅读时要系统地对学生阅读方法进行点拔,三大读书方法:精读法。略读法、快读法相结合,要让学生明白“精读是准备,略读、快读是应用,是人生阅读活动的主体”,课外阅读应以课堂教学为基础,着重培养略读和快读能力。
(3)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阅读作为精神产品的消费和再生产活动,要展现阅读主体的本质力量。课外阅读极富个人特点的学习结果,使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反应呈现多元化趋势,事实上,这也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积极提倡的语文教学效果,强调学习是学生的个性活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通过个人的选择、感知、理解和深悟,得出“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结论。作为教师,要特别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如果对学生的独特见解不假思索地加以否定,就可能泯灭了学生智慧的火花,后果将不堪设想。教师要做一个充满激情的导游,引导我们的学生走进他们富有个性的阅读世界中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篇5
——略论文学阅读在医学生沟通课程中的应用优势
周乔木 谷昕 车志远 吴海燕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
项目基金:本文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2012年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文学阅读在医学生沟通课程中的应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面对日益复杂紧张的医患关系,国内医药院校普遍加强了沟通课程的建设力度。然而,另一个倾向也值得警惕,即过分强
调沟通技巧的传授,而忽视了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多年的教学改革实践证明,文学阅读在这方面或许能发挥独到的优势。
关键词:文学阅读;沟通课程;医患沟通
近年来,社会上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促使国内许多医药院校
都开设了针对医学生的沟通课程,也陆续出版了结合临床实际的
沟通教材,其中多数偏于讲授具体的沟通技巧。比如,处理患者
投诉的技巧,应对媒体质询的技巧,与各类特殊病人的沟通技巧
等。 在近期卫生部批准的全国高等院校中医药类专业 (本科) “十
二五”规划教材中,提到沟通,列出的题目仍然是《医患沟通技
巧》。但强调技巧就足够了吗?
一、教学中的挑战
自 2006 年至今,课题组教师在国内医药院校中较早地开出
了《沟通艺术》、《商务沟通》、《跨文化沟通》等公选课和专
业限选课。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和相关科研的深入,我们越来越
认识到片面强调沟通技巧的肤浅和局限性。沟通的本质是什么?
显然,稍有人生阅历的人都知道,沟通是我们与他人共同经历的
过程,其关键在于人际之间的相互信任。而比起一般强调技巧,
尊重而主动的态度更有利于建立信任的关系。如果我们只是教会
学生熟练地运用一些伦理原则和法律条款来进行自我保护,或者
仅仅实现了“对病人和颜悦色”,那是远远不够的。另外,具体
的技巧总是有局限的,而临床的工作情境又往往是复杂而多变
的。在此情况下,就可能出现实际操作中的各种问题。从黑龙江
“哈医大一院血案”到浙江“温岭杀医案”,每一幕惨剧的发生
过程中,都暗藏着种种医患沟通的深层次问题,绝非简单的“技
巧”二字能够涵盖的。因此,我们认为,医学生的沟通课程还是
应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为基本要义。这就是要切实培养学生
“换位思考”的能力:真正地理解病人的处境和痛苦,尊重病人
(及家属)在生命的重要时刻所作出的决定。
在教学中,我们面对的挑战是:多数年轻健康、没有经历过
巨大的病痛折磨、更没有经受人生重大挫折、乃至至亲好友死亡
的医学生,如何能体会这些人类原始而神秘的感情和身体经历
呢?在对未来职业生涯尚处于朦胧想象的过程中,他们如何能体
会做医生的艰难险阻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逐渐发现:借助优
秀的涉医题材文学作品的阅读,学生可以达到学习一般沟通技巧
所难以企及的深度。
二、文学阅读的优势
当我们从简单地在课堂上举一些像《扁鹊见蔡桓公》这样的
小案例,到指定学生课下阅读部分文学作品来讨论“性别与沟
通”、“语言与沟通”等议题时,发现许多学生逐步有了对沟通
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种种人生、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从中不同程
度地获得了批判性思维、分析能力以及移情的能力。
周国平《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曾被国外医学院校列
入医学伦理学参考书目,也是最受学生们欢迎的一部纪实文学作
品。一位学生在上交的读书报告中写道“死神并没有停下凶残的
脚步,妞妞终于还是死了。我仍记得她死前挣扎那一瞬,自己仿
佛也感同身受。那是生命最后的谢幕,永远没有所谓的完美,也
没有所谓的遗憾,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样的,在尽头,你只能认
输。于是,我不禁开始叹惋每一个人,每一个终会成为‘妞妞’
的人。
活在当下,每个人都不得不随波逐流,然而,我们的一生究
竟是为了什么?我们从呱呱坠地开始,就背负了莫名的责任,踏
上了莫名的人生旅程。我们在父母的催促下学习,在不断的竞争
中渡过漫漫岁月,而到头来呢?唯有面对同一归宿。或许你可能
会说诸如实现人生目标之类的话,但请看一看妞妞,这个可怜的
小女孩,在她的生命中最快乐的事就是有爸爸妈妈陪在身边。她
的一生都在与病魔斗争,抒写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而我们呢?是
否在父母、学校亦或是社会的鼓励下丢掉了快乐,反倒背上了不
必要的负担。若是那样,到头来只会两手空空,也许还不如妞妞,
在临终前,或许会后悔,而不是像妞妞一样毫无牵挂地走完这一
生。”
美国米奇•阿尔博姆的《相约星期二》,则教给医学生们关于
“宽容”的一课。一位女生在讨论课上反思说“我时常陷入到沟
通苦恼的陷阱。原因很简单,因为性格问题,制造出许多烦恼。
内向的秉性,长此以往的纠缠在身边,最终形成一种特殊标志,
融入到自我意识当中。我不知道该去关心别人还是该关心自己的
内心世界。所以当辗转反侧难以成眠的时候,我只能去对着一台
冷冰冰的电脑发泄情绪。生活中应该有许多的拥抱、交谈、欢笑
和道别, 可我们的话语却越来越少, 整天面对着一堆堆的书发呆。
因此,我记下来这本书中最打动我的一些话:
“‘什么是人生最困难的事,学生问。与生命讲和。一个平
静而有震撼力的结论。’‘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施爱于人,
并去接受爱。在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产生一种爱的关系是十分
重要的,因为我们文化中的很大一部分并没有给予你这种东西。
要有同同情心,要有责任感。只要我们学会了这两点,这个世界
就会美好得多。’”
而陈蔚文的报告文学《阴性之痛》,则引发了医学生们对妇
科诊疗环境和来自医患双方不同立场的争论。多数学生表示了对
女性患者弱势处境的同情,特别是一些女生认为“文章揭示的真
相让人不堪忍受”、“医生的冷漠刺的人难受”,确应改善妇科
的就诊环境和加强对病人的人文关怀;但一些参加了学校教学实
习的学生也怀疑文章的表述有所夸张,个别同学甚至认为,病人
是过分敏感了,来医院治病不应计较过多其他的东西。
应该说,在沟通课堂上听到这些热烈的讨论是令人欣慰的,
因为正是阅读的过程,使学生们受到了文学作品“熏、浸、刺、
提”不同审美功能刺激,才自然而然地超越了“技巧”层面,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感悟。而我们相信,这些源自主动思考和积
极感悟获得的、对病人和医者自身真诚的人文关怀的种子,会被
他们带到将来长久的临床实践中,在合适的时机下,会萌芽、生
根、生长、开花和结果。
三、文学教育之补充
将文学阅读引入医学生的沟通课程,实际上是文学教育在医
学院校课程建设中的一种具体应用。“文学与医学”结缘在国外
并不是一件新鲜事,自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美国的学者就开始
多方面探讨文学与医学的关系。国内学者郭丽萍在《美国医学院
的“文学与医学课程”》 一文中介绍说:“通过文学作品的阅
读,可以培养医学生的想象力、批判性思维、分析能力以及移情
能力;通过阅读病人叙事,可以增加对病人的理解,理解病人感
受的‘illness’(对疾病的主观感受)和医生所认识的‘disease’
(作为独立客体存在的疾病)是不一样的。病人对疾病的感受与
其经历有关,受其文化、经济、宗教和种族背景影响。未来的医
生因此可以对医疗界、病人的态度、疾病的治疗等进行反思;文
学和文学技巧可以让医生学会对医学中的道德问题进行思考,如
关于医生辅助死亡、使用医学技术延长生命、稀缺医疗资源的分
配等伦理问题。使这些未来的医生在面对真实的病人、需要做决
定时,能够做出人道的、尊重病人价值观的决定,能够把病人看
作一个完整的人,而非仅对疾病或患病部位进行治疗。”
在西方,文学越来越被认为是医学生职业教育中一门重要的
学科。有学者指出,目前美国有超过 1/3 的医学院开设了文学课,
主要用来深度研究医患关系、女性、艾滋病、衰老、死亡和濒死
等内容。在我国,尽管一些学者已开始关注文学与医学的密切关
系,但当前医学院校对学生所进行的文学教育主要局限在部分专
业之中。如医古文、大学语文等课程主要针对语言文字等方面,
在医学课程中加入文学艺术知识仍仅限于起到活跃课堂气氛、赋
予授课以“优雅的气息”的功用。国内医药院校尚未形成对“文
学与医学”这个医学人文学科群中非常有特点的学科的广泛关注
与深入研究。
在医学生的沟通课程中适度引入文学阅读,是我们试图超越
传统“技巧”讲授的一种尝试,而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尚需每位
从业教师深入思考、精心设计和积极实践,本文不过是抛砖引玉
之论了。
参考文献:
[1]郭丽萍.美国医学院的“文学与医学课程”[A].见:张大庆.
中国医学人文评论(第二卷)[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8:80-86.
[2][美]罗纳德•阿德勒, 拉塞尔•普罗克特.沟通的艺术[M].北
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0.
[3]申逸彬.医学院校中的文学教育[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
册),1996.
作者简介:
篇6
[关键词]西南联大 学术纯粹性 改革 教师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9-0026-03
一、问题的提出
钱学森老先生关于人才培养的世纪之问由来已久,而我们现在的教育似乎并不能给钱老交一份满意的答卷。为什么我们现在的高校培养不出大师呢?笔者结合盛产大师的西南联大,并比照当下教师的评价制度,对原因略析一二。
尽管处在内忧外患的环境中,但西南联大能够在短短的八年时间,为社会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在各个领域都有建树的人才,这和当时联大的师生们秉承着将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学术精神分不开的。在联大的校园,这种浓烈的爱国情感使得联大的知识分子深刻意识到,只要文化不灭亡,那么我们的民族就是有希望的。他们以文化的创造和传播来维系中华民族的血脉,坚定地投入用学术救国的行列中,以自己的知识和才华报效祖国。然而,这种纯粹的学术精神恰恰是当下高等教育所缺乏的,尽管现在环境远远好过抗战时期,但我们的教育成就却无法超越西南联大。
广东在全国的经济地位与京沪是可以分庭抗礼的,但是在文化和学术上却没有这种抗衡的资本。学界有京派和海派之说,但学界并没有岭南学派,倘若广东要在学术风气和治学风格上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打造学术界独树一帜的岭南学派,那么广东的高等教育改革应该重点考虑如何重新构建健全的制度来保障学术的纯粹性。
二、西南联大的学术概况
(一)宽松的晋升制度
联大的教师职称评定并不注重所发表的论文或出版物的数量,其规定:“国内大学毕业助教。助教三年,可升教员。国内研究院毕业得有硕士学位者,为教员。教员三年得升专任讲师。讲师三年得升副教授。副教授三年升得教授”。[1]同时,教师职称升任一级所需的三年也包括不在同一所学校的教龄。这表明教师的学术评价和职称评定方面,主要偏重于职业操守和授课能力。联大的助教和教员在评讲师职称时必须开出两门以上的课程,且授课受到学生的欢迎,效果良好,这是主要的条件。同时还要具有能够独立进行科研的能力,发表过著作或多篇论文,但这只是次要的条件。讲师,在教学中取得突出成绩,被全院或全系师生公认,并在科研方面有学术专著或创造发明,都可提升为副教授。同等道理,副教授可提升为教授,且手续简便公开,准备好所需的材料,上报校常务委员会,经教师聘任委员会审议通过即可。[2]教授或副教授的评审,没有名额限制,为一切优秀的人才敞开大门。
可见,联大教师的晋升制度主要以任教的时间长短和授课效果为参考标准,不会因为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达到数量上的硬性指标而对其职称和待遇做相应的调整。众所周知,学术并非一蹴而就,很多学科都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是几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
(二)官员兼任制
联大纯粹学术氛围的形成,除了在聘任和晋升制度上赋予教师极大的自由外,其学科官员兼任制的实行也是重要原因。学校官员不会有特权,更不会因此增加薪资,而使教师获得额外的收益。(见表1)
表1:西南联大改定教职员俸给标准(1944年8月9日)
■
资料来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四)第485页
以上是联大规定的不同职位最低薪资和最高薪资,行政职务的工作人员和教师之间的差距非常大。不同层次的教师又有差别,教授最高可以拿到每月600元,但普通教员最高也只有240元。全校薪资最高的是三位常委:梅贻琦、蒋梦麟和张伯苓均,他们的薪资为每月710元。[3]而联大的其他行政官员都属于兼职,虽然有官职在,但并不增加薪酬。如算学系教授兼主任杨武之的薪额是590元,而教授姜立夫是600元,教授江泽涵是590元。从统计数据来看,600元是最高的薪酬,做官不一定拿得到,不做官能拿最高薪酬的大有人在。
1942年10月,联大的教授们集体拒绝了一笔特别办公费,这放在今天,等同于行政津贴,理应得到,但他们却拒绝了。“……盖同人等献身教育,原以研究学术,启迪后进为天职,于教课之外兼负一部分行政责任,亦视为当然之义务,并不希冀任何权利……”[4]这封拒绝信后附上了冯友兰、张奚若、陈岱孙等25位兼职行政教师的签名。实际上,在抗战后期,由于通货膨胀,很多教授的生活举步维艰,他们典当衣物及书籍,卖稿卖文,停止子女教育,实属不易,很多老师都要申请其他补助,但是他们却拒绝了理所当然的行政费补贴。可见当时的教授将学术研究和学生教育视为教师的天职,并不追逐行政职务,反而将其作为一种义务。
三、广东高等教育存在问题
(一)过于量化的学术评价标准
广东省高等学校教授、研究员职称评审条件,除了达到基本的学历要求、外语要求,专业技术工作条件、业绩成果条件和论文、著作条件都已经量化。教授或研究员的评审,其论文或著作应该达到以下条件之一:(1)年均授课240计划学时以上者,论文、著作要求:理工类5篇(部),文科类6篇(部);(2)年均授课120-239计划学时以上者,论文、著作要求:理工类6篇(部),文科类7篇(部);(3)年均授课60-119计划学时以上者,论文、著作要求:理工类7篇(部),文科类8篇(部);(4)年均授课59计划学时以上者,论文、著作要求:理工类9篇(部),文科类10篇(部)。[2]从以上的规定中可以得出,教授的评定主要看课时量和论文的完成,并且没有详细的分类,而是笼统规定理工类和文科类。但实际情况是,学科之间的差别很大,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并不适用于所有的科目,单纯的论文数量并不足以说明学者们学术功底的深厚。高校的教师本来是学术自由的主体,现在他们不仅要授课,还要进行科研,因而教师们是十分疲惫的。短期内,为了达到所规定论文的数量,可能会导致大量的文字垃圾出现,从而造成虚假的学术繁荣。
(二)“以刊论文”负面影响加剧
广东高校在教师职称论文的评定中,除了上述的授课量和论文数量给出了具体的规定,同时也对所发表的论文刊物作出了限定。“论文”是指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独立完成或第一作者),其中应有二分之一在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3]
以刊论文,其目的是促使高校教师们努力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实际情况是,大部分的期刊,并不是某一学科的专业平台,而是多种学科交杂在一起,学科边界并不清晰,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在CSSCI1998-2006年的600余种来源期刊中,刊登单一学科论文的期刊只有4种,刊登1到3个学科论文的期刊只有29种,刊登10个或10个以上学科论文的期刊占总数的72.3%。[5]这些数据表明,大多数学术期刊不是专业期刊而是综合期刊,在审核投稿者的论文时,可能无法区分学者的真正研究水平。此外,为了评价方便,在高校教师的绩效考核、职称评定和项目申报等方面,行政部门常常依据学者们所发表的论文进行评定,这直接导致了恶性循环。实际上,广东各高校都对核心期刊和非核心期刊实施不同的奖励,如广东商学院规定核心刊物的科研计分为4-5分,非核心的一般期刊则为2分,然而深圳大学则只奖励核心期刊,对于非核心期刊的论文无奖励。[6]如此造成的直接后果是高校教师为了在核心期刊上,量体裁衣,只注重发表在哪里,而忽视了他们真正应该写什么。
(三)官本位现象愈演愈烈
现在的高校,越来越多的学者热衷于做官,因为做官带来的效益显而易见。不同级别的官员在学校的地位、待遇和话语权不尽相同。在项目申报、评奖评优方面,有行政级别的教师比普通教授更具有优势。行政级别将高校教师分成三六九等,在某些学校,行政工作人员的工资比一线教职员工要高很多。更何况,教师成为官员后,要忙于事务性工作,忙于上级领导的考核,忙于各种应酬,他们哪有时间去做研究?而现实的情况下,高校的官员不仅仅是官员,他们还要继续当教授,做科研,带研究生,其结果可想而知。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但科研成果含金量少却不会给他们的职位晋升带来不利。高校的校长一般都是任命制,很少进行公开选拔,31所副部级大学校长职务由中央直接任命,这也是因为行政级别的存在而导致的直接结果。并且,不同学校的校长的行政级别不同,中山大学是985高校,校长的行政级别为副部级。普通本科一般为正厅级,与地级市的书记、市长级别相当。试想,当高校的教师都热衷于做官时,又有多少人可以在这种风气中保持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学术精神?有多少可以拒绝成为行政的附庸呢?又有多少教员可以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自己的一片净土,以期若干年后将自己打造成大师呢?
四、广东高等教育改革的对策
高等教育培养不出大师,不在于硬件条件。想当年,联大的师生们,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外部环境是何等恶劣。现在各方面硬件要比过去好很多,而教师们都忙于,评职称,上课念课件,内容人云亦云,少有创新。行政化现象愈演愈烈,高校官本位主义导致许多学者无法安心教学,却争着竞争各种行政岗位,以寻求相关利益的实现。这些现象的出现,归根结底还在于我们的评价考核标准不恰当,直接导致了学术纯粹性的缺失。主要应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尊重学科差异,合理设置考核标准
高校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授课和科研,因此应该分为两个部分分别考核。授课部分,应该积极推动学生评价。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授课的好坏,理应由学生进行打分,促使教师努力提高授课水平。对于不同年龄的和不同职称的教师设定相应的授课量,如青年学者主要是完成授课任务,应把更多的精力投入科研中;而中年学者由于其拥有长期的教学经验,则可以重点进行授课,传播知识,减少科研任务。科研考核方面,由于学科之间的巨大差异,各个学科应该采用适合本学科评价的标准,分二级学科甚至三级学科,重点是学科内的比较,不同的学科应该有符合其学科特性的指标体系和评价重点。对于人文学科,由于其研究成果的现实价值存在潜在性,更应该采用和自然科学不同的方法,例如可以采用论著代表制度。如果该学者的论著是其学科内最具有代表性的成果,那在一定的时期内可以免除量化考核,也许在这一时期没有发表其他论文,但他相应的待遇不应该有变动。应依据不同学校的学科特色,制订更加详细和更具可行性的考核标准,逐步降低对论文数量的要求。
(二)推动同行评审,营造宽松学术氛围
同行评审是利用同行专家在其擅长的学科,对某一成果的价值做出判断。由于专业的类似性,使得同行的专家们对相似的问题,在评审过程中更客观,能够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建议,因此同行评审的效果是直接的。对于高校的教师来说,同行评审形成的舆论压力对其工作更具有约束力。同行评审的质量主要取决于评审委员会的成员,因此,选择合适的评审员非常关键。而成为评审员的首要标准是在其研究领域内具有十足的公信力,选择的成员也可以包括国外的同行,以增加评审的宽度。评审员的选取和评审规则应该透明化,对外界公布评审的流程和结果。此外,应当采用双向匿名制,对于利益相关者,要进行回避,采取不记名投票制,定期更换专家库,建立专家信誉档案等。
(三)学术回归原点,去除行政化
为了让高校的教师单纯地追求学术,行政化现象势必要得以纠正。去行政化,并不是单纯地去行政,行政是必要的,对于日益庞大的高校来说,行政工作人员不仅是为学生服务,也应该是为忙于授课和科研的教师们服务的。去行政化只是去除行政权力在教育氛围内的过度作用,有能力的教授可以成为学校的行政官员,但不能将各种利益和官职挂钩。因此,不仅仅要淡化学校的官本位色彩,而更要加强学校在科研和教学方面的管理。要加强大学内部建设,保障教师的地位和权益,强调学术的价值要高于行政权力,让学术主导高校的运转。应从实行校长遴选制度开始,取消行政级别,改变以往的政府任命制,真正由教授选出职业化的校长。如此程序产生的校长能够首先实现高校的独立,让校长根据学校的特色,组建行政工作团队,在校长的带领下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使得教师们真正有时间和精力去做纯粹的学问。
五、结束语
在大学做学问的教师们,不缺乏对其学科真正有兴趣者,但由于现行的各种考核制度,扭曲了他们的本意,疲于奔波各种不恰当的考核,浪费了很多时间。一个国家的强大,需要一批真正做学问的人淡泊名利,潜心治学,这样才会培养出独立精神的人才来为社会服务。广东省应改革当下不合适的评价制度,维护学术的纯粹性,赋予教师学术自由的权利,让教师醉心于授课和研究,还校园一片宁静。
[ 参 考 文 献 ]
[1] 西南联大改定教职员俸给标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四)[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485.
[2] 黄晓通.大学贵在有大师——回望西南联大教师聘任[J].文化学刊,2010(2):48-53.
[3]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三十四年四月份俸薪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四)[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488.
[4] 西南联大25名教授拒受特别办公费致常委会信.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四)[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537.
篇7
网络科学传播模式是对通过互联网进行科学传播一般规律的抽象和总结,其传播内容主要是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以及科学公共事务等,传播渠道主要是互联网。对学科层次的学术交流,很难选择“科学共同体专业集团内部的科学传播”、“科学共同体子集团内部的科学传播”等概念,类似说法比较冗长,难以理解。考虑到学科层次的学术交流主要采用同行评议的方式,我们可以称之为学科同行内部的科学传播。之所以没有选择科学同行这样的字眼,主要是因为在当下的语境中,科学同行容易被理解为科学共同体。学科同行的确定,一般依据它的最高课题、专业团体的成员情况和所读期刊。
一、学科同行内部网络科学传播模式简析
学科同行内部的科学传播,主要指学术交流,而学术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为,论文的传播模式对会议报告、开放课件等具有参考意义。学科同行内部网络科学传播模式,主要要素包括论文、网络、学科同行,公众也可以参与其中。本文提出学科同行内部网络科学传播模式见图1。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学科同行内部网络科学传播模式其实是一个开放的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是一个拥有反馈机制的循环模式,学科同行以网络为载体,在同行内部和公众之间进行科学传播。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种传播模式中的各个要素。对论文而言,无论是纸质出版还是网络传播或者其他传播途径,要想在作者、读者、资助者间建立互信,必须保证传播信息的高质量。在各种质量保证体系中,同行评议依然是最基本并且最重要的手段。因此,在网络科学传播模式中,同行评议将是一个重要环节。同行评议在传播模式中的位置并无定规,既可以在于网络之前进行,也可在于网络之后进行。该模式中的网络,一方面指论文在网络上实时发表,另一方面指论文在网络上进行典藏,即论文仓储数据库。学科同行需要了解同行的工作,论文得以典藏并能实时查阅,是学科同行内部网络科学传播模式顺利进行的条件之一。该模式中的学科同行,是指能看懂论文并能进行反馈交流的科研工作者。该模式中的公众,除了非科学共同体成员还包括非学科同行科学共同体成员———他们也难以对论文进行反馈,与非科学共同体成员并无太大区别。图1是对学科同行内部科学传播模式的抽象概括,这其实是一种无阻碍的理想描述———论文生产完毕,快速发表典藏于网络,学科同行阅读使用并进行反馈。在实践中,相关工作者正努力实现这种理想状态,其中以开放获取模式(OpenAccess)为代表。
二、开放获取思想与其特点
学科同行内部的科学传播也即专业交流,除去面对面的交流,一开始是通过写信等方式来完成,后来随着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展与普及,以发表学术成果为目的的学术期刊出现。1665年在英国出版的《哲学会刊》(PhilosophicalTransactions),是最早的同行评议的科学期刊。同行评议是一种科学的专家决策制度,到目前为止仍被公认为最好的一种决策制度。以同行评议为基础的学术期刊,几百年来为科学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贡献。但是一些问题也开始暴露。第一,学术期刊体量有限,一些很好的科研成果、科学思想等未必都能得以发表。由于成本等方面的原因,学术期刊每期不可能登载太多文章,科学共同体的一些工作和努力毫无疑问就被浪费。第二,时效性不强,不能及时捕捉科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在科学高速发展的当代,论文写作到发表之间的周期过长,会影响科学信息的快速共享。有研究者对2006年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因子300名排行中的249名进行了统计,审稿时间不低于2个月的超过50%。第三,期刊价格快速升高,读者不堪重负。纸质期刊价格升高,出版商又通过IP和密码等控制电子版,信息费用被抬高。据LibraryJournal的统计,2004年到2008年,平均价格相对上涨最高的为哲学与宗教领域的期刊,上涨幅度达到178%,最低为数学与计算机学科领域,上涨幅度也达到27%。第四,传播价值无法最大化。学科同行之外的公众,基本不可能订阅学术期刊,当其对某论文有需求时,路径依赖导致其不知也难以查阅。纸质期刊数量有限,不易保存,后来者很难继续利用。20世纪90年代开始,学术期刊涨价与图书馆经费减少、网络使用范围扩大与学术期刊电子版访问受限、学术研究速度加快与学术期刊出版滞后等一系列矛盾逐渐凸显,并导致学术交流危机,于是开放获取(也称开放存取)得以提出并逐渐得到认可。开放获取是一种全新的文献出版模式,它由作者付费而用户免费,在全球任何地方都可获取该学术资源。通过开放获取,科研成果可以直接与公众见面,避开了出版商和其它中介机构,促进了信息传播。在网络作用下,文献检索更方便,典藏也更有技术保证。
三、开放获取案例研究———以PLoS、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为例
在美国的开放获取政策中,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NIH)的政策出现最早,得到了美国政府机构的认可和支持,对其他国家或机构相继制定出更加合理的开放获取政策起到了重要作用,该政策要求得到NIH全部或部分资助的科学家所完成的科研成果,在发表时应将作者最终手稿的电子版提交到国家医学图书馆管理的一个网络化知识库PubMedCentral(PMC),以便公众可以免费获取。本文总结论文纸质出版后的网络开放获取模式见图2。这种模式下出版商认为,若论文内容的复制版在别处可以免费获得,出版商将没有能力收回投资,也无法对科技出版持续投入。最后的妥协结果是,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论文提交到开放获取仓储数据库时,其文本只能是作者接受同行评议后的文本,而不是期刊编辑加工后的出版定稿。这虽有遗憾,但期刊编辑改变不了论文的科学思想、实验数据,只能在文字上进行润色或者统一格式等,对学术价值几乎没有影响。因此,图2仍然使用论文字眼。
很显然,图2描述的论文出版模式,本质上仍是期刊电子版,但它与电子版仍有区别,区别体现在两点:其一,用户免费使用;其二,论文进入开放获取仓储数据库,典藏更有保证。在图2中,开放获取仓储数据库的购买、维护等费用由机构或者政府等资助,但这里的论文仍然是同行评议后的论文,其质量与纸质版没有区别。图2模式的缺陷是明显的:其一,中间多了期刊(出版商)这一环节;其二,期刊的出版体量决定了开放获取的论文的数量;其三,论文的出版仍然需要纸质期刊读者订阅付费。虽然只要有纸质期刊出版,这一模式就可以维持,但这种模式是比较被动的模式。开放获取的另外一种形式是开放获取期刊,其中作者付费取代读者付费,该模式的初衷是减少论文获取障碍、增强论文交流性,其代表是科学公共图书馆(PublicLibraryofScience,PLoS)。在PLoS模式下,科学家提交论文的同时也要支付一定费用,这笔费用主要用于同行评审、存档以及编辑费用等。PLoS强调,向作者收取出版费,其目的并不是把出版费作为额外的经济负担转嫁给科学工作者,而是基于这样的理念:科学研究成果的出版是科学研究过程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而出版成本只是研究成本很少但又必须的一部分。论文经过同行评审后,就进入开放获取仓储数据库,用户可以免费长期使用。PLoS于2003年10月创办的第一份开放获取期刊PLoSBiology定位于学科领域的高端期刊,实施严格的同行评审制度。然而,对这样高成本的运作来讲,仅仅靠论文作者的版面费是难以维持下去的,于是,PLoS推出一种高级的科学出版模式———依靠较低质量论文的大批、廉价出版来资助和养活少数高质量旗舰期刊,甚至在某些期刊上采取了轻度同行评审体系,可发表任何在方法学上合理的文章,但其接受率高、发行文章的量较大,因而版面费远远高于其运行成本。除了版面费,PLoS类开放获取期刊其实还应通过广告等各种模式来增加收入。有学者曾担忧开放获取期刊文章的质量不高,但目前已有一些研究证明,开放获取论文比传统论文更容易被引用和使用。有研究者通过对PLoS旗下期刊影响因子的研究得出结论:PLoS的质量认证机制是健全和有效的。#p#分页标题#e#
在开放获取实践中,还有一种免同行评议的预印本模式,这种模式以1991年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建立,现由康奈尔大学维护和管理的arXiv为代表。在这种模式下,不用同行评议,作者只须按照一定格式将论文排版后就可以自由上传到网络,满足了且快速发表的要求。作者在论文上传的同时,也可以将其提交给学术期刊,如果论文在期刊上正式发表,文档库相关信息中就会加入论文正式发表期刊的卷期信息。arXiv论文在开放获取前并没有同行评议环节,即没有质量控制措施,其质量控制体现在论文在正式期刊发表后的补充信息环节,这种同行评议前就开放获取的模式在中国也存在,创办于2003年,由教育部主管的“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是其中的代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的特点可以归纳总结为以下几点:
其一,速度快。作者提交论文后,“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的编辑只进行简单的格式调整后就将其到网上,该时间周期缩短至7天以内,可以满足科研成果快速的目的。
其二,同行评审体系在后有效运行。中国科技论文在线聘请专家担任同行评议专家并形成专家库,只要作者同意,后可自动分配给评审专家库中的专家进行评议,并根据评审情况给论文标注星级,对一些质量优秀的论文,“中国科技论文在线”还结集出版专门的电子期刊和纸质期刊。
其三,采取强制性开放获取。2006年,中国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对由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的课题实行强制性存取政策,规定所有在研课题结题前课题承担人必须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发表2篇以上论文,并注明“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及编号,结题时认定与其他刊物等同。
其四,完全的公益性。据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主编李志民介绍,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的评审费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提供,在网站上论文不收取任何费用,查阅、下载论文也不收取任何费用。
其五,有效保证作者的知识产权。“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为其作者提供打印刊载证明的服务,列明论文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发表的时间,可有效确认科学发现优先权,保护作者的知识产权。在发展过程中,“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它没有采用开放获取运动所提倡的开放档案计划(OAI)协议,开放获取资源至今未被任何数据提供商(SP)收割,影响论文在线学术资源的使用和共享。10并且承认“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发表的论文为学术成果的研究机构尚不够多,权威度也需要提高。
篇8
1.1构筑高水平学科平台
南方医科大学现有医学、理学等7大学科门类,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9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和5个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师资力量雄厚,拥有院士、“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全国模范教师和全国优秀教师等一大批在国际国内有影响的著名学者、专家,形成了一批人才济济、特色鲜明的优势学科和学科群,并以优势学科、重点学科建设与博士、硕士学位点建设两条线提高学科平台水平,以精品学科为龙头,探索多学科协同创新培养的路径,创建开放、创新、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构筑起高水平研究生教育学科平台和学位授权体系.
1.2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导师是研究生教育的关键.近年来,南方医科大学大力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研究生导师的师德水平、业务水平、创新能力和指导水平.为适应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南方医科大学实行导师分级分类制度,将导师分为两级五类,即学术学位博导、专业学位博导、学术学位硕导、专业学位硕导和兼职导师.分级分类制定导师遴选标准和条件,学术学位导师侧重科研项目级别、经费等条件,专业学位导师侧重专业技能和应用特色技术指导能力.近年来,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模不断扩大的实际情况,南方医科大学加强了与校外医疗单位深度合作与实质性融合,建立了40余家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并在基地聘请德才兼备的专业技术能手为南方医科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目前,南方医科大学拥有学术学位博导315名,专业学位博导95名,学术学位硕导258名,专业学位硕导379名,其中203名专业学位硕导来自联合培养基地.为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南方医科大学加大了对研究生导师队伍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了导师聘任培训制度、任期考核体系和导师招生资格年度审核制度,切实明确导师在研究生指导过程中的责、权、利,既能加强导师在研究生招生、培养和奖助学金申请等方面的主导地位,又能引导和规范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指导行为.
2注重质量监控与多元评价探索,强化协同创新与成效
2.1深化研究生招生改革
一是实行多元化人才选拔机制,选拔有科研潜质、综合素质高的优秀研究生.加大优秀本科生推免招生比例和提前攻博、硕博连读、本硕博连读研究生的招生比例.二是实行大学科集中复试,加大按一级学科和跨学科招生力度,加大复试所占比重,采取双向选择和内部调配相结合的原则确定导师,尊重培养单位的录取自,尊重导师和考生的双向选择权[3].三是优化研究生招生资源配置.研究生招生名额在院系、学科、导师间的分配是一项关系到研究生培养结构质量、指导质量的全局性工作,学校在招生资源配置方面要有明确的导向来调控[4].近年来,南方医科大学招生计划分配采取了“三重一扶,分类下达”的基本原则,即:向重点学科、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导师倾斜,同时扶持重点发展或具有良好科研发展潜力的学科.
2.2科学把握研究生培养质量标准
为积极引导和推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近年来,南方医科大学结合学科发展实际,充分发挥校院两级学位评定委员会的能动性,探索出多样化的学位标准和评价办法.为体现不同学科专业、不同层次以及培养目标的差异,学校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根据所辖学科、专业具体情况,制定不低于学校标准的硕、博士学位授予条件,学位授予标准呈现出多样化.另外,个别优秀学生因学科或导师科研工作需要,不能按学校要求发表学术论文,通过一定程序的学术评价,两级学位委员会通过评审也可以准许其毕业并授予学位,使学位评价体系在内容上具有差异性,评价标准上具有科学性,评价结论上具有权威性.
2.3鼓励团队协同创新
建立并完善以创新精神和创新成果为评价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新标准[5].为激发研究生创新激情,提高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使研究生及时了解最新科研信息,拓展视野,并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协调能力,南方医科大学大力倡导和鼓励研究生在导师组指导下开展跨学科专业的联合攻关,其研究成果归研究团队共享.为鼓励研究生参与高层次团队协作攻关,南方医科大学规定凡共同发表的高水平论文,视影响因子可以使几个人同时获得学位.
2.4严把研究生学位论文关
为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南方医科大学主要采取两项措施严把“出口关”,一是为避免论文完成后出现统计方法错误或统计分析错误,学校要求所有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都必须先过统计审核关,才能提交评审、答辩.二是加大学位论文双盲评审力度,在职申请学位及全日制博士学位论文盲审率达100%,并规定研究生只有通过论文盲审才能申请论文答辩.
3注重激励机制与育人环境建设,提升创新动力与活力
3.1以研究生为本,建立了多层面、全方位的奖助体系
研究生奖助分为国家、省级、学校、培养单位(科室)、导师五个层面,院士奖学金(优秀奖学金)、普通奖学金(生活补贴)、“四助岗位”助学金和科研奖金四大类别.优秀奖学金奖助级别分国家级、省级、校级奖励三个等级,奖助标准为10万至5000元不等;普通奖学金(生活补贴)非在职全日制研究生普通奖学金覆盖面为100%,费用实行导师、培养单位、学校共同分担制;“四助岗位”助学金面向所有全日制研究生设立“助管、助教、助研、助医”岗位;科研奖金主要为学校科研部门针对有突出科研贡献的研究生的科研奖励.新的奖助体系实施以来,对研究生教育起到了很好的保障激励作用.一是实现全覆盖,即确保每名没有生活来源的研究生得到不低于同类院校的生活补贴;二是保证重点,即重点向基础科研和博士研究生倾斜,较大比例提高奖助金水平;三是注重创新,集中资金重点扶持创新项目,重奖创新成果.
3.2健全学校、培养单位、导师、研究生四级管理体系
改革研究生管理模式,做到责任明确,重心下移,重点发挥培养单位、导师和研究生自我管理作用.公共课程学习结束后,学生移交培养单位管理,由培养单位负责研究生的行政管理和党团组织建设;科室、导师将研究生纳入科室集体管理,对业务学习、思想道德建设、心理健康、文体活动等负有全方位管理义务和责任;研究生充分利用研究生党团组织、研究生会的凝聚力,发挥研究生骨干的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和调动研究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3尊重研究生的主体地位,逐渐摸索出“一二三四”德育工作新模式
研究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6],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即以学生为中心;紧抓“两个重点”,重点改革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重点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建设“三个阵地”,一是研究生党建工作阵地,二是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三是网络舆论阵地;发挥“四方力量”,一是研究生工作部的决策指导和监督控制作用;二是导师育人关键作用;三是研究生辅导员促进作用;四是党团组织、研究生会的自我管理作用.
4结语
篇9
博士论文是博士生学习生涯的一个总结。英国大学对博士论文的要求一般都有明文规定,核心的内容是对博士论文创新性的要求。博士论文必须是博士生独立完成的科研成果,必须具有相当程度的学术价值。论文正式提交前主要是导师把关。多数学生是逐章地将论文交给导师,由导师认真负责地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后,再由学生修改,一般要经过数次修改,直到导师满意后论文才能正式提交。
答辩委员会的组成比较简单,通常由两个评委和一个主席组成,但必须有一个校外评委。校外评委由系主任推荐,学校决定。校外评委在英国是一种通行制度,同一专业的硕士论文通常由校外评委统一评分。当校外评委在英国是荣耀的,他在本学科领域有较高的造诣。主席是中立的,在答辩过程中不偏向任何一方,他可能不是本学科的专家,但熟知规则、程序和政策,他的作用是确保答辩过程严格、公正、可信和一致。任何人都可以参加博士生论文答辩会,但仅评委和学位申请人参加辩论。答辩会没有固定的议程,一般在论文提交后1—3个月答辩会才能举行。学生不用宣讲论文内容,因为评委已仔细研读,并准备了大量问题。答辩会一开始就是提问,有的评委可能按论文顺序提问,另外一些评委则按主题来提问,也有个别按页进行提问。论文答辩时间则视评委的感觉和博士生的表现而定,通常3—4小时,也有进行1整天的。导师一般不参加论文答辩,如果需要他提供一些事实,在被邀请的情况下才能参加。
可见,博士生要掌握有关专门技能,对研究领域有较宽知识面,了解研究方法,对学术有原创性的贡献,论文答辩就是要证实博士生是否符合这个标准。因此,论文答辩对学生来说是一次非常严峻的考验,但答辩也给博士生提供就论文与专家交流、解释和辩论的机会。论文答辩主要考查三个方面:是不是你自己的工作;你所做的工作有什么价值;是否应该授予博士学位。虽然不同评委将采用不同方法检查论文,但有一些常规评价标准,如论文各章节要有严密的逻辑性、完整性;论文工作量至少要相当于核心刊物上全文发表的两篇论文;论文版面要符合专著出版的要求,等等。但是,最核心的内容是创新点和学术贡献,以及论文必须是自己的工作。
论文答辩实际上是面试,主要是测试博士生的知识面,考查博士生对论文的理解,确定选题的深度和学术价值。一般答辩都要提几十个问题,一些常规答辩问题可分以下几类:
(1)对文献和研究现状的了解。对论文第一章的文献综述要求非常高,博士生必须对本领域的理论、方法和研究现状有详细的了解,对本领域的关键文献要进行综述。这方面的问题如:你的工作与学科有什么联系?你的发现与文献报道有何联系?该领域的代表性人物有哪些?能否列举出本领域三篇最重要文章?你对本学科发展史有哪些了解?本领域最新进展是什么?
(2)方法的合理性。恰当的研究方法是完成研究工作和取得创新成果的关键。评委对此非常关注,提出的问题有:本学科的常用研究方法是什么?你如何描述你的方法,为什么你决定采用这种方法?你为什么没有用别人常用的方法?为什么别的方法不能成功?你如何知道你的方法是正确的?如果你能重做你的工作,你会采用哪些不同的做法?
(3)论文创新点和学术贡献。这方面的内容是评委考查的核心,所提出问题包括:你如何评价自己的工作?你为什么认为这个问题值得你研究?你凭什么去获得博士学位(要求学生总结自己的新发现)?你的工作创新点是什么?你的论文对学术有什么贡献?你将在哪里发展你的工作?你论文的,哪个部分可能发表(鼓励学生上学期间发表文章,但不强调数量)?
(4)应用价值。常见问题有:你研究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是什么?谁是你想像中的用户?谁是你最直接的竞争对手?你的工作在什么情形适用?你的工作如何推广到更大范围?
(5)工作展望。常见问题有:通过做博士论文你学到了什么?什么是你工作的薄弱环节?你将如何改善你的工作?你预计本学科今后五年会有哪些发展?你如何对本学科的长期发展做出你的贡献?
(6)具体业务问题,这里不一一列举。
学生必须对提出的所有问题给出满意的回答,最后由评委决定学位授予的情况。这里有6种可能的决定:①立刻授予博士学位;②小的修改后授予博士学位(3个月内完成);③修改补充后授予博士学位〔6个月内完成);、④在12个月以内重新提交博士论文;⑤立刻授予硕士学位;⑥在12个月以内重新提交论文,授予硕士学位。如果你的论文需要修改,你会被告知如何修改,何时提交。在有些情况下需要重新面试。
(二)衡量博士研究生教育的成功与否,核心就是学位论文的质量。对照英国博士生培养模式,尤其是论文答辩过程中评委对论文质量的严格把关,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
(1)导师招生时必须有具体研究课题及足够的经费,因需而招,并不是因为有资格就招,因此学生一人学就有比较明确的研究方向和主攻目标。
(2)导师应对论文质量严格把关,指导学生认真修改,不符合要求者不能送审。
(3)导师可以建议论文送审的专家,但具体评审专家由系或学校学术委员会确定,甚至采用类似于自然科学基金的通讯评审办法进行匿名评审,杜绝论文评审中的人情风。
(4)改变论文答辩程式化模式,把论文答辩会开成对学生知识面和创新点的全面考核会,请本领域学术造诣高的专家在详细阅读论文后对学生进行面试式论文答辩。
(5)切实实行论文修改制度,除一些创新成果突出的论文可立即授予博士学位外,多数论文应按答辩中提出的问题分别给予3个月到1年的修改时间,并对修改情况进行严格检査。
篇10
【关键词】期刊;学术质量;选题;组稿;审稿;编辑加工
期刊作为承载社会重要的社会资源,在人类社会的文化知识传播、科技进步、社会进步,乃至国家经济发展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期刊以其特有的连续性、内容广泛、有限的容量承载着无限的内容、报道及时等特点决定了期刊在教学、科研中的重要作用。作为传递、交流学科与专业研究领域学术信息的媒介,期刊所的学术质量是保证期刊发展的关键。
一、选题
期刊是反映学科学术水平与发展方向,及时报道学科重大科研成果与科研进展的载体,也是传播学术成果的重要媒介。期刊刊登反映较强学术性与理论性的论文,将最新的学术成果真实、清晰、准确的及时传递给读者,同时读者又会转化为作者,为期刊撰写高质量、高学术水平的论文,促进期刊学术质量的提高。
期刊要反映较高的学术性,就要求编辑具备良好的学术鉴赏力,善于敏锐地捕捉学科与专业研究领域的学科前沿信息,始终将期刊的选题方向确定在学科与专业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积极发表反映学科与专业研究领域的科研成果、具有领先学术水平的论文,从而保持期刊的学术领先地位。
编辑所具备的学术鉴赏力直接影响着期刊学术质量的高低。编辑要随时掌握学科与专业研究领域的学术发展动态,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与研讨会,不断更新与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充分掌握学科与专业研究领域的现状,及时了解学科与专业研究领域的新观点、新理论与新方法,紧跟学科前沿信息,进行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选题策划,发挥期刊的学术宣传与导向作用。为弥补编辑对学科专业知识掌握不全面,对新观点、新理论与新方法无法及时充分理解与掌握的弊端,可通过作者与编辑的双向作用,邀请学科内具有代表性的专家和学者作为期刊编委,在为期刊撰写高质量、高学术水平论文的同时,还可参与期刊的选题策划,协助编辑策划出与学科研究趋势紧密结合、反映学术发展动态等高水平的选题。
二、组稿
期刊的学术质量主要体现在论文的学术水平上,论文能否反映学科与专业研究领域的学科前沿信息,直接关系着期刊的学术水平。论文依托期刊为载体进行传递知识,高学术水平的论文不仅促进了期刊学术水平的发展,还将通过期刊把学科与专业研究领域的前沿信息传递给读者,吸引更多的读者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与讨论,进而转化为作者为期刊进行供稿。期刊的发展离不开充足的论文,更离不开高学术水平、高质量的论文,只有期刊有了较高的学术水平才能吸引更多的读者选择阅读,也才能吸引更多的作者为期刊撰稿。因此,如何进行高学术水平、高质量论文的组稿是保证期刊学术质量的关键。期刊在做好选题的基础上进行组稿,可以从有计划地进行组稿和有目的性的进行约稿两个方面进行。
(一)有计划地进行组稿
编辑应善于敏锐地捕捉学科前沿信息,掌握学术发展动态,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与研讨会,充分掌握学科与专业研究领域的现状,及时了解新观点、新理论与新方法。可以利用期刊网页及期刊封底等刊登近期期刊所关注的选题方向、热点问题及征稿启事。编辑要及时更新期刊网页的基本信息,让作者与读者及时掌握期刊的动向、关注方向以及近期策划专题的动态等。同时,编辑还要关注作者与读者的相关留言,及时解答问询,认真分析作者与读者提供的学科与专业研究领域的前沿信息,进行新一轮的选题策划。
(二)有目的性的进行约稿
约稿要从选题和选作者两个方面进行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约稿。编辑在确定了选题后,可与选题所涉及的科研院所及高校进行联系,以科研院所或院系为单位进行专题约稿。同时,还可以就所确定的选题,邀请学科与专业研究领域内的专家学者进行特约撰稿。另外,编辑可以先选定学科与专业研究领域内的专家学者,与其共同进行学术交流,分析学科前沿信息、学术发展动态及现状等,进行专题策划并进行约稿。
编辑要善于利用学科与专业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研讨会、学术报告会以及一些学术活动,会议上通常会利用一些专业性、学术性、成果性都较高的优秀论文进行学术信息交流,而且还会涌现出一批有为的年青学者,这些都是期刊的宝贵财富,更是编辑需要及时挖掘的。编辑有义务、有责任去积极培养年青学者,引导他们走向成熟,逐渐成长为学科与专业研究领域的主力军,同时成长为期刊专题作者的后备军。
三、审稿
期刊的学术质量单靠充足的论文还不够,还需要刊登高学术水平、高质量的论文,这就要求期刊健全审稿制度,重视审稿工作,对论文学术质量严格把关。审稿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将具有高学术水平、高质量的论文从众多一般论文中挑选出来,这一环节是决定期刊学术质量的关键因素,更是编辑进行论文加工处理的基础。在审稿过程中,期刊要严格执行专家审稿和编审三审制,并结合期刊自身不同的情况,采用灵活的论文审稿原则,运用更适合期刊学术质量发展的审稿方式。
(一)严格进行初审
严格进行初审是把好论文审查的第一关,也是保证期刊学术质量的重要环节。期刊编辑要掌握学科与专业研究领域的学术发展动态及学科前沿信息,及时发现和了解近期出现的新观点、新理论与新方法。在对论文进行初审的过程中,编辑要围绕论文的政治性、学术性、成果性、创新性、科学性、准确性、严密性及可读性等进行严格审读,善于发现具有高学术性与高质量的优秀论文。
编辑在进行初审工作的过程中,还要善于发现自己在专业知识上的不足,对于自己看不懂、解释不清的论文,不能轻易给予否定,要及时与作者进行沟通,本着向作者学习的态度,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在专业知识上的不足。利用编辑所特有的职业敏感,及时发现具有抄袭、剽窃以及毫无创新性的论文,坚决予以剔除。在初审中,会发现有些论文具有新意和独到见解,利用全新视角、全新观点或全新研究方法对问题进行阐述,但在阐述过程中,写作水平欠佳,对观点存在表达不清、语序混乱等问题,编辑应与作者及时沟通,协助作者提高论文写作质量,培养符合期刊发展方向的作者。
(二)专家审稿
论文在通过初审工作后,编辑就要准确选取论文对应的专家进行论文送审。找准审稿专家,是实现高质量审稿、保证期刊学术质量的关键,也是决定论文是否采用的重要环节。审稿专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期刊论文学术质量的高低,优秀的审稿专家可以及时发现并肯定在学科与专业研究领域内具有学术性、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以及指导性的优秀论文,也会及时发现学术质量低劣、粗制滥造、内容或论点有错误的论文。
在审阅过程中,审稿专家应对论文的学术价值、成果价值、创新性、科学性、准确性及严密性进行评价,并要核实论文中所涉及实验资料的真伪,所选用的研究方法是否科学,所创建的模型是否严谨,所引用公式的书写、计算是否正确,所推导的公式是否严密,所使用的专业名词是否准确,并要仔细斟酌所引用理论与论文所述内容的相关性与逻辑性。审稿专家在对论文进行审阅后,要对论文进行总体评价,认真清晰的填写审稿单。明确论文是否可以发表,指出论文所具有的学术性、成果性及创新性等,还要指出论文中所提出的观点和方法、所推导的公式、所创建的模型等在学科与专业研究领域内所处的位置,是否位于前列。同时,审稿专家要在审稿单上列出论文在公式推导、数据计算、理论引用、模型创建等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建议与修改意见。
在对论文进行专家审稿的过程中,选准相关专家是相当重要的,专家只有在对口的专业研究领域内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发现论文的亮点以及细微问题,提出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修改意见。编辑要在日常工作中,有意识地搜集学科与专业研究领域内专家学者的相关信息,建立动态审稿专家数据库,充分了解审稿专家的专业研究方向、学术水平和审稿质量,按专业、学科及科研方向等信息进行分类,方便编辑日后按学科与专业研究领域选择论文所对应的审稿专家。在进行专家审稿过程中,逐步筛选认真负责、审稿意见明确、学术水平较高的审稿专家,建立一支知识渊博、学术水平与洞察力高、鉴别能力强、学风正派、具有高尚科学道德的审稿专家队伍。对于具有不同专家审稿意见的论文,编辑要仔细进行研读,客观公正的对论文进行细致分析,有鉴别地对审稿意见进行取舍,不可盲目的决定录用结果与修改意见。
对论文进行编辑加工,是以审稿工作为基础,也是审稿工作的继续,对提高论文学术水平和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是保证期刊学术水平的重要环节。经过审稿后,获取发表资格的论文在审稿过程中,专家与编辑都会针对论文的具体细节提出一些修改意见,编辑要综合分析修改意见,将意见进行分类整理后反馈给作者,请作者对论文进行修改,进一步完善论文的研究成果,以提高论文的学术水平与质量。有的作者在经过修改后,并不能达到审稿过程中提出的修改要求,这就要求编辑要与作者进行反复沟通,协助作者不断对论文进行修改完善,直到达到期刊的出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