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30 21:19: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合作学习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合作学习论文

篇1

1.1情境教学符合教学目标、内容的要求情境教学在数学课堂进行应用时,要符合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要求,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有效情境的建立,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表现手段进行合理使用。从课堂反馈效果来看,教师要不断调整心态,积极学习新的表现形式,不断以新鲜的教学情境来对原有设定进行优化。只有这样,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情境创设才能不断发展、深入,才能更加合理科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1.2课堂讨论内容需创意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者,知识的重点、难点,教学目标都是教师在准备课程时要考虑和把握的东西。现代教学手段很多,主要以多媒体和教具为主,如何使得谈论内容有创意,充满趣味性、实用性和故事性,则是教师准备的重点和难点。好的课堂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力和表达力,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地回答问题。小组合作的目的之一就是将这种积极的表现规范在组织纪律之下。

2掌握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的配合

教师在小组合作中处于一个引导、观察、控制、评价的位置,不是直接参与者,但却是控制的组织合作研究的关键点,因此,教师要在出示讨论题目后有效地掌握研讨节奏,以及时间和空间的配合。

2.1设定独立思考时间学习数学须要独立思考的空间,须要进行验算,不可浮躁。小组合作与学生独立思考不是相互排斥,而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灵活运用才能实现最佳效果。不能因为盲从合作学习而丢弃独立思考,首先应该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出示讨论题目后,要留给学生读题审题的空间,让学生看清讨论内容、明白题意,诱导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合作学习热情,诱发对问题思考,让学生做好小组合作讨论的心理准备。

2.2建立合作探讨的空间探讨交流是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教师或者学生要挥组织者的职能,以合作小组为单位进行有序的交流讨论、实践操作,最后还要进行总结,其他组员选出总结者,并对总结内容进行补充。教师在讨论期间要进行巡视,及时给学生解疑释难、把握进程,及时了解掌握第一手信息,并适时进行调控。

2.3留出组织交流的时间在每个小组讨论交流之后,可以由组长向全班同学汇报讨论成果。当学生听取别人发言时,要集中精力细心听,在出现分歧时,大胆发表补充意见或者不同见解,学会评价自己和他人。教师应时常运用鼓励的话语、欣赏赞同的眼神,适时地基于学生肯定,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师的信任和期望,增强信心。

3组内成员相互检验、相互帮助

马斯洛的心理需求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欲望和需要。如果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和计算,正确地解决了一个对于自己来说能有挑战的问题时,他会有一种很大的成就感,并且有动力继续追求这种成就感。教师则可以利用学生的荣誉感和成就感。在数学课堂上,开展合作小组挑战赛。两个组相互挑战,A出题,B解答。相反,B出题,A解答。例如A:为失学儿童C捐款,丽丽捐3元,比涛涛多捐0.5元,丽丽比涛涛多捐几倍的钱?例如B:水果摊进了480斤水果,已卖3天,每天卖20公斤。剩下的需要在7天内全部卖完,则平均每天卖多少公斤?通过这样的训练,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不熟练或者理解困难的知识拿出来进行比赛、探讨,可以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能够听取别人的意见,培养了一种良好的学习心态。再加上老师的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小组合作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使得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发挥无限的潜能。

4教师进行科学评价,及时鼓励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过程,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得到了一定锻炼,尤其是在后期,需要教师以评判者的形象出现时,学生的精力和注意力都会非常集中,教师需要将观察到的学生情况以评价的方式进行叙述。包括评价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创新思维、交流意识、合作秩序等。同时对于讨论结果须要肯定和鼓励。向学生灌输合作学习等额成果是团队合作的结果,这样经过周期性的学习之后,学生会对学习内容有全面的理解,对于个人兴趣有一定的认可,对于竞争和团结互助有一定的认识。由此,通过小组互助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5总结

篇2

要想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就必须做到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特性,为他们进行合理地分组,保证每位成员在小组学习当中都能够学到知识,做到互相帮助、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小组之间交流频率的增加,对于学生化学能力的强化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性格以及个人爱好等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分组,也要尊重学生本身的意愿,让学生跟自己关系不错的同学在一组。坚持这样的分组原则,会让小组内部更加和谐,也有利于学生交流质量的提高。在建立合作学习小组时,要明确小组当中每个成员的角色,让学生在小组学习的合作当中充分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在教学当中,教师要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和实际掌握知识的程度出发,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组人数在4~6人,而且每个小组当中都要有一两名能力较强的学生,对其他同学起到引领作用。教师要让小组成员自主选择出自己的组长、小组讨论员以及记录员,并要求学生定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角色的变换。合理的小组安排是合作学习当中的重要保证。

(二)明确小组的学习主题

明确的学习主题,对于引导学生开展化学知识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指示作用。初中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应当围绕一个主题开展,只有科学合理的学习主题,才能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化。教师要根据实际的教学进度来制订学习主题,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水平,只有合理的、紧贴课本和生活的知识主题,才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化学,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当中。在确定了学习主题后,教师还要为小组内的学生分工,根据个人知识水平的高低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让每位学生都能在团队中找到归属感和责任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参与到互动当中,让课堂讨论的气氛更加轻松。比如,在讲解“水的净化”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水净化的方法与意义”作为合作学习的主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主题性探究。一些学生说可以用渗透法进行水的净化,水的净化有利于人们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一些学生说可以用加热的方法进行水的净化,水的净化可以杀菌。这样的主题可以让初中学生在思考之后有观点可以表达,促进初中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在合作学习活动中的参与,会使课堂氛围更加轻松,也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加强小组合作学习评估的合理化

篇3

所谓的合作学习就是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学习相互帮助,共同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同时以小组总体成绩作为激励机制,提高团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小组合作学习其实将学生分成是一个个小组,但是它的实质并不是在于“分”,而在于“合”,所谓的“分”,其实是力求把多个单体化作一个整体,也就是以小团队的形式进行合作。“团队合作学习”如果没有有效地合作,就像是一盘散沙,如果把人数减下来,其合作起来就相对比较简单。“小组合作学习”其实就是让学生在小组只可以共同完成教师下达的任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职责,小组成员在承担共同责任的同时,还需要进行详细分工,然后相互配合,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在小组学习过程中,一般情况下一个小组是以4-5人,然后在布置座位的时候,可以体现出每个小组的“独立性”,但是每一个小组成员可以相互之间进行相应地讨论,然后学习。

二、小组合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小组合作要注重教学的实质而不只是形式。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很多学校的教学模式就是“满堂灌”,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得到真正的思考。即便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已经听明白课堂的内容,但是在下课后因为缺乏实质的操作,而很快忘记。高中地理教学合作学习就是让他们在课上课后以小组的形式真正去思考,主动去学习。首先,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并没有让小组成员要进行明确分工。这就导致有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些性格外向、地理基础相对比较好的学习就会表现得更加积极,而一些地理基础相对比较差的学习,因为缺乏主动性,当需要进行实质操作的时候就会置身事外,这样就大大影响了小组合作教学的效率。因此,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有明确的分工,强化个体责任,从而形成组只之间的相互之间地依赖,保证每个学员能感觉得到自己的重要性,从而真正增强自信心。比如,在提供“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案例中,我们可以要求小组分别对黄土的“地貌、气候、土壤和生物”进行分析,然后得到水土流失的原因。各个小组可以带领相关的组织负责探究的活动,然后每一个组员可以分别去分析地貌、气候、生物、土壤等多个内容进行演化分析。其次,开设小组合作的方式,我们知道在班级中开设相应的专题讲座,其核心就是让组员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才能,然后学习可以既产生自主、合作以及探究学习的欲望。同时又能够懂得小组合作学习的流程。在小组开设讲座的时候,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学习,然后认真去倾听对方的相方和意见,当对方说完之后,可以提出自己的独特的观点,真正做到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

三、采用合作学习的好处

(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和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相比,学生进行交流的机会会增多,师生之间的交流也会更多,平时上课,学生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在课堂当中如果没有安静听课就会受到相应地惩罚。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加强学生和同组同学的交流,交换各自的看法,然后综合自己的意见,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也会得到真正加强。课堂中,老师一定要把自己当作是合作学习中的“导演”,然后直接对话,而不是单纯的个人,老师也可以在学生发表的一些错误学习方法,提出纠正和评价。

(二)有利于后进生的进步

后进生的转化向来都是老师需要面对的问题,有些学校和老师对于后进生的问题的重视也相对不够,他们认为学校的中心其实把优秀学生培养成才,对于后进生则不闻不顾。这就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理念相违背。高中地理教学合作学习可以帮助后进行进行学习思考,摒弃自己是一个后进生的自卑心理,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随着时间的变化,后进行能够在“合作”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真正含义,他们的成绩也可以真正好转起来。

(三)强化学生思维的训练

我们知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意性思维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找到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模式是无法真正提高学生学习动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根椐学生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方式,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同时运用已学的知识,对基本的概念和基础知识,对一章甚至是几章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不断加强求异的思维培养,让学生能够从给定的信息出发,然后让新知识进行强烈的辐射,产生系统性的知识,同时需要经常训练学生找缺点和挑毛病的能力,从一些貌似荒诞的观点找到一些亮点,从而鼓励学生去大胆地去思考。比如针对课堂当中的地理知识,比如说地理对交通路线的影响,我们可以让学生组团去了解当地的交通路线,分析当地的地理环境,然后分析地理对交通路线的影响程度,对于当地的交通路线的建设有哪些更加好的建议。反省思维实际上批判性的思维,所以学生要学会批判,需要反省去深入思考问题,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地开阔,保证学生能够灵活学习知识,见解能够更加深刻和新颖,所以学生的创造思维并不是教师所创造的,在教师的引导下,需要通过实际的问题进行思考。然后让学生回来做一个分析报告。对于学生的一些错误做法和方式,教师也不需要对其批评,而是采用询问和评价的方式,让学生可以更加有信心地学习接下来的学习内容。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学习的思维,同时也解决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会闭门造车的思维模式。

四、结论

篇4

一、“合作学习法”的产生及涵义

1.合作学习法产生的必然性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教学研究永恒的课题。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目前盛行于世界各国的“合作学习法”,可以说是最具合作性特点的一种现代教学方法。合作是人类组成社会的基本方式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合作与竞争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社会在人们进行激烈竞争的同时,又需要进行广泛的多方面的合作。比如,一个企业要和另同类企业展开竞争,无论哪一家,如果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和它的原料供应单位、新技术开发单位、销售单位等建立最密切的合作关系。因此,有竞争,就必然需要合作,合作与竞争是互为依存的。教育应当体现社会发展的特点,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但是现有的教育理念过多地强调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而对合作意识与技能的培养却重视不足,这种指导思想下的教育往往只能培养成学生片面的竞争意识和与之相伴的利己行为。学校传统意识上十分注重的个人作业和考试,分数是唯一重要的,每个人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个人在考试中的成绩。在现实生活中,几乎很少有一项工作是个人可以完成的,绝大多数工作都需要集体完成。几乎所有工作项目的核心人员都是协力配合,处理问题等。总之,协力配合,相互交流,有效调节与分工是大多数现实生活情境的特征。实践也证明,片面地强调培养学生竞争意识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不利于学生身心的正常发展,不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教育应当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处。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一些学者意识到这一问题,开始着手研究教育中的合作问题,在教学中提倡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由此来提高学业成绩、习得合作技能、增进同伴友谊、关心和理解人等。合作学习不仅能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合作观与竞争观,达到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合谐发展,顺应教育社会化的需求,因而备受世界各国教育工作者的欢迎与喜爱,很快就成为一种主流教学方法。

2.合作学习法的基本涵义合作学习的内涵至少涉及到以下几个层面的内容:(1)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2)合作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活动。(3)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4)合作学习是以各小组在达成目标过程中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5)合作学习是教师分配学习任务和控制教学进程的过程。王坦教授将合作学习表述为:以异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促进学生的学习。我国的一些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合作学习的另一种涵义:(1)形成和改变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增进合作技能。(2)创立紧密结合与整合学习为一体的学习方式。(3)发展批评性思维、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学习方法的共同目标是:增强合作能力,建立自信心,体验学习成就感,促进组织与交际能力的发展和提高。3.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合作学习以现代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等理论为指导;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改善班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是一种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合作学习的理论有以下几类:(1)相互依赖论。认为群体是成员之间相互依赖可以。变化的动力整体,各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且有其差异性。(2)选择理论。是一种需要满足理论,学校则是满足学生需要的场所。依照此理论,不爱学习的学生,绝大多数不是“脑子笨”,而是“不愿意学”。(3)发展理论。来源于维果茨基本的发展区理论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4)重组理论。认知学的研究证明,如果要使信息保持在记忆中,并与记忆中已有的信息相联系,学习者必须对材料进行某种形式的认识重组。重组的最有效方式之一是向他人解释材料。(5)接触理论。认为人际间的合作能提高小组的向心力及友谊。(6)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罗杰斯认为合作教学是促进学习的一种有效的方式。(7)自控理论。威廉•格拉塞博士认为人的行为内驱力来自人的固有的需要。学生有三种需要:对爱的需要;对力的需要;对自由、娱乐的需要。(8)建构主义学习论,认为个体是在与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积极建构,改组自己的认识结构而进行学习的,学习涉及到学习者之间的相互效仿、协助和激发。4.合作学习法的一般程序合作学习法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形式,较好地调动了学生思维积极性、主动性。其组织程序是:(1)学生自愿组成学习小组,每组4~8人,根据学科特点确定人数。(2)教师讲单元教学的要求,再提出本次课教学要求、主要掌握内容、重点、难点,提出思维引导题目,提供参考书目录。(3)各小组准备,找参考资料,看书,共同研究如何理解教学内容,根据思维引导题目认真思考、回答并提出自己小组在全班汇报总结的题目。(4)教师课上、课下巡回指导检查,根据各小组研究学习情况,平衡汇报题目。由各组去进一步准备。(5)小组总结汇报。根据小组研究情况和课程本身特点,可采用代表发言,其他人补充形式,采用小话剧形式,可采用实验演示形式,可采用对话讨论或反驳立论形式等等。因为学生作了充分的准备且形式活泼,一般都可以取得很好效果。(6)教师点评和给各小组打集体分数,点评内容包括总结内容及特点,创新精神团队协作情况及不足之处。(7)3~4周该学习单元结束时,进行单元总结,并设立小组先进奖和个人勇敢奖、最大进步奖、刻苦努力奖、优秀协作奖等。每个人奖项发给橡皮、尺子等小奖品并给小组加分,激励校组和个人积极性。

二、“合作学习法”在实践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合作学习法”在教学形式上一改过去陈旧的单一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把教师从教与学的矛盾漩涡中解脱出来,这无疑是件好事。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出现合作学习并不合作的情况:有的小组个别学生“一言堂”,多数学生往往一言不发,心甘情愿当听众;有的小组你说我说,大家抢着说,谁也不听谁的,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造成课堂秩序混乱;有时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准备不足,无从下手,好长时间课堂鸦雀无声;有时小组代表汇报时说“我觉得……”、“我认为……”而不是说“我们觉得……”“我们小组认为……”等等。这就会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交流能力等的培养无法构建起来。天津工业大学高职学院英语课在尝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时,也碰到了如上的种种困难,产生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与实际教学不合拍的困惑。他们英语课在进行了合作教学尝试实践后,进行了认真的反思,总结出实施合作教学法时应当注意几方面:

1.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天津工业大学高职学院对学生进行学习情况的摸底调查。全班42位学生,经常进行预习的约占12%,有时进行预习的约占50%,从来就没有预习约占38%。预习—听课—复习—作业是学生学习的基本环节,没有预习的课堂学习是完全被动的学习,它总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老师怎么讲,他怎么听,特别是学习基础差的学生,经常囫囵吞枣、吃夹生饭,因此对教师上课提的思维引导问题,有时不知所云或者无从下手。这样就会出现个别学生“一言堂”或“鸦雀无声”,需要教师不断启发、引导的局面。课后复习的目的是加强对当日学习内容的理解,并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知识都是承前启后的,没有旧知识的积累,新知识的获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可见复习是何等重要。因此,要针对高职学生不良学习习惯,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特别是抓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巩固,就显得尤为重要。

2.加强课堂纪律的调控,培养学生具有倾听的意识和习惯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不善于倾听他人,唯我独尊,是现在孩子的通病。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你说,我也说,课堂乱糟糟,不仅影响讨论效果,还无法使讨论深入。因此,要求学生在讨论中要相互尊重,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就是尊重他人。同时,应告诉学生这也是人际交往的必备素质。这样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在相互尊重中把合作学习搞得更加融洽,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完成教学的目标的同时学会交流与合作。

3.加强激励机制,让不善言谈的学生打开话匣子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羞于开口,久而久之,只听不言,就达不到通过合作学习,实现生生互动,互帮互学的教学目的。要改变这种现象,首先,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给那些平时不善言谈的学生留有独立思考、大胆发言的时间与空间。如:在提出问题后,可先不急于讨论,允许学生独立思考一会,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参与讨论。其次,要给这部分学生开小灶,有意识地多提问他们,多给他们锻炼机会,同时,利用各种形式抓住时机、善于应用积极、肯定、鼓励的语言激励他们,使他们尽早树立信心,大胆发言。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又能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

4.调节活动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培养学生与人合作意识,让他们通过合作学习各取所需,各得所需。学会与人合作,对学生的成长,无疑铺设出了一条捷径。在英语实践中,他们以英语口语、泛读课为例,教师提前将下节课要讨论的内容告诉学生,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丰富有趣,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好进行练习。上课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发言。英语泛读课教师把文章语法、单词、大意讲过之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历届原文基础上自编自演小话剧等。同学在准备小道具、自选角色过程中充分进行了互帮互助,并为演好角色占用了大量课下时间背句子、编剧本、查资料,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业的到了提高,融洽了师生感情,达到了复习与巩固的目的。

5.加强对小组长的培养,应用综合评价,培养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分组时,教师先选定几位学习基础较好、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让组长自由组合成立学习小组(教师适当调整),然后明确小组长的职责并实施学习综合评价方案。学习综合评价方案如下表:从学习综合评价方案表可以看出:⑴该方案关注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把学习态度与学业成绩挂钩;⑵把小组的整体表现情况与个人的学业成绩挂钩,鼓励学生合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⑶加强对小组长的培养,充分调动他们积极性,使他们真正成为教师教学的小助手。同时,必须注意培养他们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交往能力等。

6.加强合作的延伸,实现信息共享小组合作,使得每个人的思想都得到了交流,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信息共享。提倡、鼓励组与组之间交流与合作。划分实验小组的目的是使学生的不同想法得到有益补充,从而节省时间,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在这个过程中,要避免“小集体意识”的极端想法,因此,要鼓励组与组之间的交流,提倡互相“串串门”,或是争论、或是借鉴、或是合作都行,既重视小组作用又要突破组的束缚,最终形成全班范围内的合作学习氛围。当然,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教学的优势,教师还要在其他很多方面作好工作,如:关注组队技巧: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实施不同的学习策略;课堂提问的技巧;学生兴趣点的激发;师生关系的处理等多方面还需进行探讨。总之,只要教师用心去探索、去总结,就能让进一步合作学习更有效,让这种教学法在不同课程中不同特点的学生中,不同教师的个性化教学中结出硕果。超级秘书网

三、“合作学习法”的展望

现代心理学的认为,课堂上有三种学习情境,他们分别是合作、竞争和个人学习,其中最佳情境就是合作的学习情境。著名合作学习理论家约翰逊等人指出“合作学习是这三种学习情境中最重要的一种学习情境”,从研究中可以清楚看到,课堂活动的主流应当是学生的合作活动。环顾我们目前的教学情境,大多数课堂上师生共同研究的情境和学生团体活动的情况还不多见,占主流的依然是竞争与个人的活动。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不利于集体凝聚力的形成,也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竞争观、合作观和养成良好的社会协作能力。合作学习以小组合作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不仅强调生生,师生合作,而且还要求教师与教师也就所授课题进行合作设计,从而显示了令人瞩目的实效。现代社会日趋多元化和民主化,需要培养能与别人和谐共处,通力合作的新时代公民。充分开发与利用教学中的合作性活动,对于达成这一目标无疑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坦.教育学[M].济南:山东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王坦.借鉴国外教学理论进行教学实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教育研究,1994,(3).

篇5

在课程研究不断深化的今天,时常看到以下的情况:部分老师为了彰显合作形式,把课桌椅摆放的方式变一变,五六个同学围坐在一起就成了合作学习;也有老师在上教研课时故意安排同学进行合作学习,其实,数学教学的内容没有合作的必要,同学们接受了老师的命令,实现了“被合作”;还有的看似在合作学习,其实就是班级里学习优秀的学生的各自表演,他们完全不考虑后进生的情况,后进生没有机会发言,也不用思考问题,完全成了看客。例如,在一次教研课上,老师布置大家小组合作,探讨圆的直径和周长之间的关系,有个小组中的“尖子”十分能干,课外知识丰富,虽然在上课前对小组都进行了学习任务的安排,但是,这个尖子生在小组里吃了其他同学的饭,他们眼睁睁看着尖子生一个人“合作”到最后的小组交流。另外,有的小组事先安排不到位,行动迟缓,看到别的小组讨论结束,也匆忙收场,导致全班交流时,说话颠三倒四,不着边际,白白消耗了很多宝贵的时间。因此,要让学生可操作,要使每个学生有事做,每个学生知道应该在小组中做哪些事,不能让小组合作变味。作为老师要知道,数学教学中不管运用什么组织形式都必须为数学教学目标服务,学生的全面成长才是硬道理。

二、合作学习要合理组织

在安排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首先要联系学科的特征,同时还要关注数学教学内容是否有开展合作的需求。上课时,老师不要为了形式热烈而要求同学间开展合作,而是依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合作交流。在安排同学合作学习的前期,老师必须开展策划和挑选,真正达到合作学习的数学教学效益。例如,学习内容比较容易的问题,老师就不应该安排合作学习;全班学生中多数同学已经掌握的问题也不需要进行合作学习;在一堂课中间不适宜反复开展合作学习,不然,大家会产生合作倦怠,数学教学效果就不尽人意了。因此,老师在上课前就要把握好数学教学内容,把握好合作学习的时机,控制好合作学习的次数,调节好合作学习的时间,掌握合作探究问题的价值。另外,老师对班级的学习小组要调控,开展活动时老师也必须直接加入到同学中去,一起发现、分析、讨论。

三、合作学习要科学指导

在平时的课堂上,部分老师把同学们在交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留给学生各自去处理,老师对这些问题不予理睬。学生的合作学习就如同演出,老师当导演,同学们扮成各种角色,结果老师把自己的位置弄错,造成如此又导又演,最后不少同学云里雾里,看似学会了,一做就错,合作学习成了走过场。所以,教师要做好合作学习的预案,组织要精细,把握好时间的节点,科学制定合作学习内容,提高整体数学教学质量。在班级建立合作学习小组的时候,老师一定要把全班同学按照能力、水平、个性特长等等进行排队,大致均衡地分配到各个小组,一般情况下,4~6人组成一个小组,组长、统计员、发言人等等按照一定的次序,轮流做。同时,要明确分工,组长的工作就是管理该轮次的小组活动,是老大;统计员就是负责该轮次中的情况记录和整理数据;发言人要依据该小组交流的结果向全班报告。在轮流的过程中,组员之间要互相帮助,大家取长补短,共同促进,共同成长。

四、合作学习要警惕误区

篇6

合作学习既是教师实现有效教学的教学模式,又是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学习方式。为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科学、合理、有效地运用合作学习,本人就“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合作学习”进行了课题研究,并在教学中进行拓展运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本人认为,在合作学习的运用过程中,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科学分组

合作学习强调教学各动态因素之间的多项合作性互动,特别强调生生之间的多项互动合作。而实现生生互动的最佳方式就是把学生分成一个个合作小组。分组并非是把前后或左右几个学生临时拼凑在一起,而要讲求科学性。因为唯有进行科学分组,方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潜力,方能在生生互动中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那么,如何分组最科学呢?

通过实践,我发现科学的分组既要讲求“质”,又要讲求“量”。所谓“质”,指异质,就是把成绩、特长、性格、爱好等不同的学生分在同一个合作小组。在相处的过程中,这些异质的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互相学习,从而实现从外部活动向内部智力活动的转化。在合作的过程中,每个人充分发挥个体的作用,可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异质组合还会使每个合作小组处在同一水平线上,一旦互相竞争就不失公平性。所谓“量”,是指数量。在研究中,我尝试过四人小组、六人小组和八人小组。结果发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四人小组合作省时、方便、效果佳。这样的分组还可以使小组成员除参与讨论之外人人有任务:调控(组长)、检查(检查员)、记录(记录员)、汇报(汇报员)。在课本剧表演等语文实践活动中,八人小组效果最佳。人多智慧多,把大家的智慧汇集起来,可以优化表演过程,使表演获得更大的成功,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

合理分工

合作学习的优点在于人人参与,大家共同完成任务。要想使小组成员在合作中尽善尽美地完成任务,分工明确是基石。在实践中,我发现合理的分工就是:合作小组长——对合作小组各成员在课外进行管理、在课内进行调控,记录员——对合作小组各成员的讨论结果或实践过程进行记录,检查员——检查合作小组各成员在活动中是否各尽其责,报告员——在课堂反馈或交流时对本合作小组的讨论结果等进行汇报。在这四个角色中,合作小组长由老师委派有管理才能的学生担任,一学期中固定不变,别的三个角色由合作小组长委派,起初一周轮换一次,随每个同学对自己角色的熟悉,三天轮换一次。当每个人对每一种角色的分工都能够胜任时,就可以每节课甚至每次合作轮换一次。通过合理分工,减少了合作过程中的混乱和费时,尤其是让每个成员对每种角色进行了体验,充分地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篇7

合理分组是分组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有着紧密的联系,也关系到美术教学的整体质量。分组的主要目的是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使之形成协作精神。教师应利用科学的方式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类型,综合考虑其性格、接受能力、学习态度、成绩等,分为A、B、C三类,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进行分组搭配,并保障各组中均有该三类学生,使其能够相互扶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教师对小组进行分析,根据小组成员的特点及长处进行相应的指导。小组成员可以相互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充分表现自己的个性,并了解其他成员的想法,这有利于细化成员的各项分工,保障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及质量。教师可以任命手工能力较强或者组织能力良好的学生担任组长,其能够带动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或者很好地组织小组的各项活动。但是组长也需要轮换,才能使得小组成员学习积极性更高,更有责任感,且不会出现内部矛盾。

二、小组竞争

在各小组之间设置合理的竞争,是构建小组评比激励制度的重要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小组学习的效果。在该方法的实践过程中需要避免出现个人主义,而重视团体的综合实力能够让学生各方面均有所提升,如语言表达、自律性、色彩表现、创新设计、对学习内容的安排等。各小组成员应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荣誉感,更积极地参加小组学习的各项活动,与其他成员积极讨论,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为小组合作活动积极思考对策,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蔬果的剖面》一课时,学生均需要参与该课题的小组学习,对各类蔬菜进行观察与分析,包括颜色、形状、造型等,每位小组成员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任意选择蔬菜进行绘画,或者发挥想象力,采用夸张的方式表现自己想象的蔬菜。成员将完成的作品交给组长,由组长将其贴到指定的位置进行展示,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蔬菜世界。最后进行小组之间的评比,利用这种竞争方式,能够提高小组成员的团结程度,也使得美术课程充满了乐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课题选择

每位学生的性格、接受能力、美术基础、兴趣等差异较大,且各个学校的条件也不同,美术教学的课堂效率及质量也会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分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及学校的实际情况科学选择课题,合理安排课程内容,这样不仅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也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元宵节里挂彩灯》一课的教学,就可以运用分组合作的学习方法。教师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小组成员对教材内容进行探讨,并根据各自的优势与特长进行细致的分工,包括研究彩灯的形状、结构、色彩,利用各种工具进行制作、结构拼装等,最后制作成品。在该过程中,教师需要给学生充分的自,在关键环节则需要进行一定的点拨、引导,如彩灯的拼装,教师可以教授一些技巧等。学生在分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操作的乐趣,提高了学习热情,积极参与活动。教师需要做好活动的组织及指导工作,适当调节课堂气氛,并及时巡查各组的活动情况及学习效果,鼓励学生,及时帮助其克服困难,解答疑问,指点方向,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科学评价

科学评价分组学习的效果,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前一阶段的学习情况,总结经验,分析和反思不足,对于自身小组及其他小组的优势、缺点等有更多的了解,在今后的活动中弥补不足,充分发挥优势。对于小组的评价,需要先制定评价标准,学生美术作品创作的速度、质量、数量、色彩搭配、创新情况,学生对于作品内涵的理解,各小组的合作情况,等等,均可纳入评价机制。对学生的评价要公平、公证、客观,教师不仅需要适当指出其不足之处,更应对于其特点及优势进行说明、鼓励,使其不骄傲、不气馁,在今后的学习中扬长避短,优化学习效率,使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五、结语

篇8

【关键词】:合作学习教学反思

本文主要从各科目的共性方面来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教学进行反思,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任何新的教学方式要真正得到老师和学生的认可和接受,必须与日常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使老师发现用新的教学方式教学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成绩提高了,日子过得更快乐了。我对一些新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很感兴趣,也乐于尝试,但效果总是不理想,究其原因,在于理论脱离实际,即在尝试新的教学方式的时候,往往把学生真正要学习的知识内容给忽略了,只搞一些花架子,使得学生在热热闹闹的一堂课下来后,感到脑子一片空白,没有收获。由此不难看出,无论进行何种教学方式的尝试,都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学生感到学得轻松、收获丰富。

二、合作学习的实现方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进行任何新的教学方式或学生方式的实践,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和谐地发展,合作学习也不例外。但应该如何具体操作呢?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采取各种体现合作学习方式特征的方式,而不应拘泥于传统和权威。

因此,本人通过对龙州中学261班学生情况的分析,了解到他们在学习上主要表现为习惯性地各自为政、同学之间在学习上缺乏沟通与借鉴、看问题不够全面、学习效率不高等特点。在这样的班级如何进行合作学习呢?经过与学生的多次沟通与交流,共同决定让6-7个同学组成一个合作学习小组,围绕一个感兴趣的话题收集相关材料,然后运用所学的哲学常识的道理对其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并用文字表达出来。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活动,学生确实有了不少收获:学生更爱学习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了,学生之间的关系更融洽了、更乐于助人了。

三、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本文说要通过合作游戏、要在日常的生活与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但如何针对具体的学生进行合作意识的培养,这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漫长的摸索过程。比如合作游戏的设计怎样才能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如何在生活与教学中抓住各个细节和机会对学生进行合作意识的培养等,都需要进一步探索。

四、用程序公平来保证小组成员机会均等

小组分组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小组各成员是否得到了公平的对待,是否实现了机会均等,如何避免小团体主义的产生。这需要公平的程序设计,以保证小组构成的科学性、灵活性和小组成员流动性。保证公平、机会均等的程序设计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五、合作学习的方式与教师素质之间的矛盾

首先,教师的教学观念要加以转变。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意识,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和谐的教育环境,给学生提供公平参与的机会。要放下教师的架子,切实与学生做知心朋友。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参与,多探索,不怕失败。要真正地把每一位学生当作不同的个体,处处关注他们的人格发展。其次,要有敬业精神。不仅需要教师有较高的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还要做比“正常”教学更多的工作。如设计方案、准备材料、教学指导、实验观察、数据采集与处理等都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最后,要成为掌握现代教育手段的通才。教师要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学会运用多媒体等多种手段教学。

六、处理好集体教学、合作学习和个人学习三者之间的时间分配

合作学习方法在一定课堂上比其它的方法更有弹性、更有价值,但不需要也不可能所有的课堂学习内容都采用合作学习方式,更不要把合作学习看作是对传统的全班教学的全部取代。集体教学、小组学习与个人独立学习是三种基本课堂组织方式,其作用难以互相取代,应该依据教学任务、教学主体与教学环境条件等因素恰当地选择匹配。课堂教学时,应视合作学习为众多教学方式中的一种,无需一味地强行使用。

七、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质量是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基础

每个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正确的学习目标,自主选择、自主调控、自主反思。此外,合作学习活动应该建立在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扬每个学生的个性。

八、合作学习任务的难易要适度

合作任务应该是在小组成员合作努力的基础上能够完成的,任务太难,使学生对合作的力量失去信心;任务太简单,无需合作,个体就能容易地解决,也就失去合作的意义。但同时,任务也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小组学习活动的激情以及发挥学习共同体的创造性。此外,合作任务所要求的资源(信息、知识、技能、材料等)最好是个体学习者不可能全部具有的,最好是开放式的、答案不唯一的问题,这样才更能引起学习者深层次的沟通。

九、正确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仅有合作而无竞争,或引导不当,就会产生责任分散、‘社会阻抑’等现象,让一些学生养成依赖他人、坐享其成的思想和行为。因此,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措施,促进小组成员间的密切合作。同时又要适时、适度地引进竞争机制和激励性评价,让小组在组内合作的基础上展开组间的竞争,使小组通过竞争得到共同提高,共同分享成功的决乐,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促进他们共同发展。

尽管高中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开展过程中存在某些问题,但合作学习对提高教学效率的明显作用毋庸置疑。合作学习作为适应人类社会新的发展趋势和培养现代人的要求而兴起的一种重要教学理论,虽然诞生仅仅30余年,但其显示出的强大生命力已经为国际教育界所瞩目。我国教育改革正蓬勃进行,素质教育正高歌猛进,基础教育改革试点逐步推广,为合作学习的开展、推广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合作学习必将深人人心。

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而言,随着我国教育界对合作学习研究的深人,合作学习方式和该课程教学融合必将更加深人,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会更加扎实有效,也必将引发新一轮政治课教学教研的,推动合作学习方式与政治课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效结合,提高教学效益。

十、需要反思的其他问题

(一)有效地利用学生生活中的课程资源

合作学习的课程资源应多从学生生活中找,使学生有话可说。国内外大事、要事固然重要,但也要注意与学生实际结合起来。而我在这方面还做的不够,需要继续研究。

(二)将合作学习的话题引向深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合作学习中,有些话题本身是不错的,关键是如何将其引向深人,层层递进,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这方面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促进学生有效互动

在合作学习中,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必不可少,关键是如何保证互动的有效性,避免不必要的、偏离主题的互动。

(四)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要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和积极性

教学目标要切合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这样的目标如何与教学的知识性目标结合起来的问题有待继续探讨。

篇9

【关键词】数学;初中;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是老师不容回避的责任。学习小组就是一个微型社会。不同背景、不同性格的人,为完成一个共同的学习目标而走在一起,势必有一个磨合过程,其中冲突与妥协在所难免,而这正是每个迟早要踏上社会的人所必经的磨炼。

初中数学课堂合作教学活动是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互动,积极合作来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1.合作教学的特征

合作教学是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教师恰当的组织和有效的调控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互动,积极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1.1合作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合作教学是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积极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角”,教师起“主导”“导演”作用。老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设计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全过程,使学生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2合作教学有利于学生认知的发展。在合作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沿着前人研究、探索数学问题的路子去思维、动脑、动口、动手,亲自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这样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学会怎样学习。这种方法的学习远远比被动地接受老师讲解要深刻得多,而且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2.合作教学的实施策略

小组学习是教学经常采用的一种组织形式。

首先,对组员构成研究。在小组分组中大多采用异质分组合作学习,即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个性差异,把全班同学分成好、中、差。分组时要均衡配置,每个小组学生在学习基础、能力水平等方面大致相同,另外男女混编,并根据学习学要、内容需要以及活动中小组活动实际状况及时调整,以确保小组活动始终处于良性发展状况,符合教学发展需要。

其次,小组教学一般采用:分组讨论、分组操作、分组交流。其教学进程为:个体自学——自愿结合、互帮互学——小组交流——个小组派代表汇报——展开全班范围的讨论雨交流——学生互评。在此要坚持小组内合作为主,竞争为次;小组之间以竞争为主,合作为次的原则。这样既能达到竞争的目的,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

第三,学生的座位要体现不同的组织形式,安排不同的座位,组合不同的小组,使学生对课堂教学产生新鲜感,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合作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不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在分析问题、讨论问题中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看法,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有“解放感”、“轻松感”。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形成大胆提出问题,畅所欲言,集思广益,逐步形成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成功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3.体会

3.1合作学习是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小组成员能够在小组内进行充分的语言、思维及胆量的训练。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他们能够大胆地将自己的见解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在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能主动与别人交往,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

3.2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为全体学生,尤其是为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课堂参与机会,增强了主体参与性。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篇10

(1)知识和能力并重原则

能力的发展是以知识为基础的,能力又是学习知识的条件,两者的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在是知识快速增长的时代,终生教育正在普及还有越来越高的社会竞争程度,使得学生的能力越来越被重视。倍受人们关注的是学生的一般能力、创造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这就要求教师传授知识与能力培养并重,尤其是自学能力、与人交流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培养。

(2)实事求是原则是指根据要实现的教学目标来建立课堂教学模式

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施用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模式的使用是要依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知识类型来确定的,这就要讲实事求是的原则。教学方法是灵活多变的,在固定的教学结构下,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其教学过程也可以是丰富多彩的。

(3)课内与课外互补原则

计算机课程学习要由封闭型转变为开放型,计算机课程学习和现实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计算机课堂教学要做到社会化、技术化,做好向社会生活的延伸,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能力、合作能力、交往技能都有帮助。

(4)照顾重点与面向全体相统一的原则

有时因为学生智力水平上的距离,以至于无法使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某些学生只好成为看客。运用合作学习的模式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可以获得相应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可以独立自主,并且能够合作活动、互帮互学。小组的成功可以激励每一位小组成员,共同收获成功的喜悦。

2计算机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实现

教师在对全体学生分组时,要全面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个人能力、性别以及家庭背景等方面,进行混合编组,使每个小组内的学生可以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1)合理创设情境,提出有效问题

教师在创设学习环境中的情境时,要考虑到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的意义构建。合作学习模式要先分析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来创设情境,创设的情境要利于学生的意义构建。其作为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的基础材料,更是后面意义构建的前提。创设的情境是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向,决定着意义构建的内涵和质量。教学目标和学习效果受到情境创设的好坏和问题提出的水平的直接影响,真实、实用的问题的提出,可以调动学生的已有认知结构,激起学习动机。

(2)对小组和个人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要予以明确

首先要明确小组的共同目标以及批判成功的标准,还要明确小组中每个成员合作学习水平的发展目标。然后对小组中每个成员的责任和小组共同目标进行讨论,制定出小组工作的进程及规则,对每个小组成员的角色进行分配,明确每个人的任务职责,要协调统一每个成员的个人成果和小组成果。对教学目标中的问题要按从易到难层层递进的原则进行划分,每解决一个小问题就让学生感觉有成就感,使学生有逐渐高涨的积极性来解决后续问题,最后将整个问题有效的解决。

(3)自主探究式的学习

合作学习模式是要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自主探究中完成,教师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来保证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要对学习资源进行搜索、分析、加工、整合等一系列探究活动来实现学习目标,形成知识的初步意义构建。

(4)通过合作交流来实现相互促进

整个的学习活动过程都要贯穿合作精神。学生的搜集和分析学习资料过程、对提出问题的假设并验证过程、自己对学习进程的反馈以及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过程、对最终意义的构建都离不开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合作。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实现思维、智慧和成果的共享,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得到逐步提高,实现学生交往能力的提高,达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5)整理并总结问题,实现创新应用内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