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建筑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5 19:51: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古代建筑文化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国建筑一直以来以土和木为主要建筑材料,后来又伴随加工石料、烧制的砖瓦等材料构建而成,故中国又把建筑工程称为土木工程。建筑艺术则是为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应运而生的。在阶级社会,建筑艺术无疑打上了统治阶级审美的烙印,而众多民居则更多表现出了老百姓的喜好和追求。建筑艺术的产生首先来源于实用,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基础上,加上匠师们的美化处理,产生了建筑艺术。比如中国建筑的坡形大屋顶就是为了排水和遮阳的实际用途。被称作“飞檐翘角”的屋盖也是由于使排水抛远、多纳阳光的需要而创造的优美形象。在这技术与艺术构成的文化综合体中,建筑是由人创造的,作为文化,建筑的主角是人。所以,当我们认识中国建筑文化的本质时,必然要考虑处于一定建筑环境中的人的意识、观念、思想、情感和行为。因此,我们研究中国古代典籍,不仅能帮助我们探究建筑的形式和技艺,同时发掘形式后面的哲学现象,还能使我们真正了解中国的建筑文化,掌握中国建筑的主体价值,从而在现代化浪潮中才不致失掉民族的特质。
二、中国先秦典籍中的建筑文化现象
源远流长、自成体系、独树一帜的中国历史,以及中国文化脉络的渐进历程,构成了中国建筑伟大的文化旋律。在漫长而灿烂的历史长河中,作为东方文化与哲学的物质载体,中国建筑的崇高形象,在世界建筑史中丝毫不亚于历经许多世纪业已发展成熟的西方建筑。在高超的土木结构技术与迷人的艺术风韵中,中国建筑文化,铸就了高雅的理性品格与深奥的哲思境界,这一切毫无疑问全部折射在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中。
(一)中国建筑文化之“天人合一”的时空观
中国人最早提出了道德这样的东西,用来约束人类的兽性。然后把它投射到天上,这就是“天人合一”哲学观的开始。古代中国人在文化观念中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对应的,即所谓“天人合一”。这在中国先秦典籍《周易》与老庄的著述中表现很突出,《周易》关于“天地人”三才之说与老庄的“道法自然、我自然、返璞归真”等思想莫不如此。董仲舒甚至说:“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阴阳义》);而程明道则说:“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语录》二上)。因而,中国建筑文化,令人深为感动地体现出“宇宙即是建筑、建筑即是宇宙”的宏大的时空意识。从自然角度看,天地是一所庇护人类生存的“大房子”,所谓“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为宙”。从人工建筑角度看,建筑象征宇宙,“天地入吾庐”也。中国建筑文化的时空意识,是一种自古就有的、人与自然合一的有机论。
(二)中国建筑文化之伦理观
中国建筑文化之伦理观是与人和自然相亲和、天人合一时空意识相一致的,是中国人所一向独具的淡于宗教、浓于伦理的文化传统。中国人头脑中的神大多是自然神,并且神人不分,很多神是我们尊敬的人,没有绝对服从与崇拜的宗教主神,释迦牟尼、上帝、真主这些宗教主神。都是舶来品。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在中国建筑文化史上的影响,远不及作为哲学文化的老庄道学。自古以来,中国人崇尚现实主义,对于宗教没有真诚的信仰,处理一切精神问题时,都给人以务实的感觉。中国人不是宗教民族,也不是内省的民族,所以内省性的精神生活不是中国人的专长。相比来说,日本民族把握禅宗精神,开拓了一套精神生活方式,包括茶道、花道。而中国人喝茶是为了解渴,插花是为了美观,并没有进一步的精神价值。反映在建筑上也是如此,现实主义精神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西方建筑追求表里如一,使用材料以及外观构造表达了一定的建筑精神。而中国建筑则不同,没有人注意材料的品质和建造的方法。通常外观是加上去的,或用瓷砖、或用面砖、或用石片;木材结构亦如此,外表上漆、加彩。这都是中国人务实精神所促成的发明。然而,这种淡于宗教所留下的历史空白必须得到填补。淡于宗教者,容易浓于伦理。以伦理代替宗教,正是整个中国文化的基本品格之一。因此,城市、宫殿、陵墓、坛庙、民居、寺观、坊表、园林建筑以及屋顶、斗拱、门牖、台基、装饰形制等,无一不是或者强烈、或者平和、或者显明、或者隐约地体现一定的伦理文化主题。比如中国建筑为了覆盖有缺陷的材料,使用表面的装饰,这本来是物质上的需要,但因此使表面的装饰成为制度,象征了社会地位,维护了伦理制度。
(三)中国建筑文化之生命观
中国建筑文化的主要物质构架是以土木为材。有的学者以为中国古代少有石材建筑,认为所谓用石方法的失败,是中国古代阴阳五行哲学只有金木水火土而独缺石之故。事实上,所谓阴阳五行学说,一般认为起于周代,成于战国时期的邹衍。在周代之前,中国建筑的土木构制早已形成,如果说,中国建筑少用石、多施土木的文化传统与阴阳五行说缺石有关,那么周人之前许多世纪的中国土木建筑文化传统又如何理解呢?从另一角度分析,阴阳五行说实际是包含了石的。周易有云,八卦中的坤为地,为土,艮为山、为石。土者,五行之一。艮卦的母体是坤,表示艮卦所象征的山石原是大地的一部分而,比平原大地更富于刚性罢了。因此,建筑文化主要以土木为材而少用了石材,与阴阳五行说没有必然联系。有学者认为,中国人选择土木而少用石材只是代表了一种生命观。中国古代墓室几乎全是用石材砌成,墓室是向下的,暗示着死亡。而木材是向上生长的树木,代表着生命。五行说中的木象征生气,以青龙为标志,方位为东。土也是吉象,居中央,主方正。土木配合,相辅相成。而石材质地近金,有肃杀之气。事实上,木材的建筑是亲切近人的,手触之有温暖的感觉,而室内的柱子也暗示了树林之象。生命的感觉对中国人而言比永恒更重要。除了在环境上感受到生命之气,在材料的使用上执着于土木之外,造型的生气尤其重要,石材太厚重,缺少飘逸感。唯有土木,采用木柱支撑系统,翼角起翘,才可以建构出一种生动的气韵。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中,石是重要的材料,但也不是厚重、坚实又自然的山石,而是合乎“瘦、漏、透、皱”原则的怪石。起初这样的造型与仙山有渊源,到后来,文人们对这种弱不禁风的怪石产生了直接的感情,不但成为画家笔下之宠,一般文人案头也少不了它了。
(四)中国建筑文化之人本精神
在殷周之间,逐渐产生的人文精神,以礼制为代表,即儒家数千年的正统中国文化的标志。这种以礼为代表的人文精神,建立了中国文明的伦理秩序,而秩序的目的是和谐。儒家把人世用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的关系设定了行为道德标准,就是用著名的五伦。这种秩序反映在建筑的空间上,形成中国特有的空间观。第一个特色是均衡、对称。我们知道自古中国人就不相信神,宗教意识淡泊。很多事物都很能务实,以人为本,视人为性灵的整体。古人对人体形态的看法产生了对称的观念,把世界上的一切返回到人体去解释,这是中国文化里的重要观念。由于人体是对称的,以人为本的建筑也是对称的,从而产生了中轴线。因此,对称的空间与人的环境感受是相配合的。而欧州在文艺复兴之前,没有对称的建筑。也可以说,中国建筑自始即应合自我的形象,从而建立了空间秩序。第二个特色是建筑配置的井然有序。中国的个体建筑都是极其简单的长方形匣子,因此,凡建筑皆成组。四合院几乎是最起码的组合;每一个组合都反映了天命的观念,都是一个小的宇宙。在北方,建筑都要坐北朝南,左右厢房围护。如果是大型建筑,则有数进、重复合院的组合。在成组的建筑中,从个体建筑的高低大小,可以看出何者为主,何者为从,建筑群因此可视为人间礼制的反映。在住宅建筑中,按身份分配居住空间,有前后之分,左右之别,秩序井然。中国传统建筑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要寻找其根源,必从先秦典籍透露出的哲学观及美学思想出发。不读这些典籍,就不能深刻知晓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起源。比如儒家的“真”、“善”、“仁”的美学思想在《论语》、《国语》、《孟子》、《荀子》等散文中得到全面体现,道家“虚无”、“意境”的美学思想也在《老子》、《庄子》等文学作品中体现,这些美学思想在中国古代建筑中都有所体现。中国先秦典籍不仅是研究中国传统建筑起源的重要依据,其所蕴含的文化思想也影响中国后代的建筑营建活动,无论是宫殿、陵墓、祭祀建筑还是住宅、园林等。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离不开对中国古代典籍的解读与研究。
三、结论
篇2
关键词:文化 建筑
中图分类号:K928.71
有人说建筑是凝固了的诗,其实,建筑比诗更华美,更厚重,更感人至深。建筑不仅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还渗透着由历史积淀而来的人文情怀。任何建筑,反映的不仅是那个时代的建筑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水平。还折射出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风貌与审美情趣,立体的反映出时代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古代帝王与宫殿的恢宏精致凸显了皇权的威严与伦理的咄咄逼人;陵墓与坛庙的庄严肃穆昭示着古人对“慎终追远”的重视;叠山理水的山庄、园林,把山、水、石、树融汇一体,又是中国文化追求适意自然与诗意自然的表;中国古代建筑不张扬的个性,而以建筑群体的和谐为至境,也是中国文化追求有序、和谐的绝佳体现。
人类的文明是以人们学会使用工具为起点的,从此之后,人们学会发明使用各种工具,各种技术,并且逐渐拥有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文化。随着人们文明的发展,人类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不能忍受风餐露宿的生活,所以使用工具制造供人们进食,休息,并且能够遮风挡雨的场所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所以建筑也就随之产生了。
在世界不同的地域,由于不同气候,地理条件,以及各种偶然或必然的事件的发生,形成了几乎全然不相同的技术,文化。归结起来,就成为了我们所说的四大文明古国。我们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同时,中国的建筑也是世界建筑三大体系(中国建筑,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之一。
中国古建筑在其千年的发展史中,以中华文化为脉络,逐渐形成了中华文化特色的建筑体系。可以说,中国古建筑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徜徉,你又不仅流连在精美的楼台殿阁、亭榭廊阙中,还在与古人进行着无言的交流,他不动声色地告诉你:几千年来,帝王权贵是如何展示自己的无上权威,富商大贾是如何追求自己的逸乐奢侈,布衣隐士又是怎样装饰自己的精深家园,平民百姓又是怎样营造自己的斗室蜗居……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悠久的历史和众多的民族,又使得中国建筑异彩纷呈,别具特色。藏族建筑粗狂豪放,傣族建筑玲珑纤巧,侗族建筑古拙质朴,苗家的吊脚楼别具风情,等等,都各有千秋,而又不同程度的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即使是汉族建筑,南北东西又风韵独具。北京四合院像中规中矩的士子,温文尔雅;山西的晋商大院,敦厚拘谨;江南水乡宛如处子,清新秀丽;天井式民居白墙青瓦,明朗而素雅;聚族而居的各家圆楼,亲切祥和。多元一体的文化,造就了和而不同的建筑,如繁星点点,共同组成了中国建筑的灿烂银河,使中国建筑以独特的风姿独立于世界之林。
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又被称为世界奇观的万里长城,有造福后世的京杭大运河,有独奇千古的都江堰,有巍峨壮丽、气魄非凡的古都西安,有富丽堂皇的紫禁城,有代表天受神权的天坛,有千军万马之势的秦始皇兵马俑,有秀丽婉约的江南园林,有亲切祥和的四合院…….他们不但代表了中国的古老建筑文化,同时也记录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与科学,是古代社会的全面载体。
大楼让人抬头看着很是压抑,我问学建筑的同学,为什么要把建筑设计成这样。他回答道为了更大的节省成本和创造效益,我默然。现代城市中的建筑大抵都是如此,在有限的土地上高高的树起钢筋水泥铸就的摩天大楼,生活其间忙碌的人们也许已经习惯这样的建筑,并且更多的人把建筑的高大宏伟作为财富的象征。
在一个文化系统里面,建筑无疑是最具有特色的表现形式。比如中国南北建筑最大的区别就是北方多为砖石结构,南方多为木结构;北方多为平屋顶,南方多为斜屋顶。这是中学教科书上内容,笼统而概括,并不见得详实。而这段时间,通过对《中国建筑史》的学习,让我认识到了瑰丽华美的建筑有着深深地文化内涵,让我感受了一次不同建筑和文化的冲击。
文化是建筑的灵魂。那究竟什么才是中国文化的建筑呢?中国的建筑文化的精髓又是什么呢?怎样用现代的材料去表现中国的建筑文化呢?
现在建筑界的大师们对中国建筑文化有很多的看法。一些人认为中国建筑文化就是一种形式,主要是大屋顶、廊子、院子;不了解中国这些特殊建筑形式形成的内涵和人文精神,只会在现代建筑的楼体上硬搬某种廊子、亭子。我个人认为在现代的一些西方建筑上面强加一些中国的建筑元素上去很可笑。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济南洪楼周围的一些建筑群,都是在现代的一些建筑的边上加一些中国建筑的屋檐之类的。也许建筑的设计者是想要与周围的环境协调,但是那样一做后不是协调了,而是别扭了。所谓和谐,就是和而不同,和而同了就没有协调可言了。一些认为中国建筑文化已经过时了,感觉不够时尚气派。他们承认中国建筑文化很有特色,但认为这些传统已经与现代的技术和材料不相适应,是过时的文化;因此,在是否需要发扬传统的问题上犹豫不定。其实,梁思成先生早就提出,历史上每个民族的文化都产生了它自己的建筑,随着文化而兴盛、衰亡。任何新的文化,包括建筑文化,都离不开历史的沉淀和积累,只是我们怎样去把握和传承的问题。
作为一个建筑师,不但满足人们对建筑的物质要求,而且给人类精神提供丰富的空间感受。文化,也就是要“人化”,每一种文化都是靠人的活动和思想来支撑的。
中国的建筑不仅有外观的瑰丽华美,更具深深地文化内涵。无论是小桥流水的庭院,还是巍巍高耸的殿堂,无论是斑驳陆离的雕饰,还是长河落日的雄关,都能于其中品味到历史的沧桑,与古人进行精神的沟通。
中国建筑往往把和精华放在最里面、最后面,而前面则是质朴的墙,庭院深深深几许,精彩之处全在这一层层的本论文化解之中,农耕文化内向型的特征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必然要选择这种重感悟、重内涵的建筑布局方式。正因为如此,体现了中国人基本精神之一――中庸,“中”为适应之谓,“庸”为经久不渝之意,中庸,即适用而经久不渝。中国建筑造就了人们在人格思想上不注重强烈的自我表现,而是追求执两端而用中的温顺谦和的君子之风。
整个中国古代建筑史,就是中国历史文化,艺术与技术的映射。学习中国古代建筑史是理解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一个很好途径,同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是学好中国古建筑史的必要条件。建筑与文化相辅相成,共同谱写了中华历史的伟大篇章!
参考文献
[1] 罗哲文.再读梁思成《中国建筑史》[J].中国书画.2005(01)
[2] 刘大平,李晓霁.中国建筑史与文化地理学研究[J].建筑学报.2005(06)
篇3
关键词:文化;趣味性;专业;延伸性
中外建筑史是建筑学、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但是在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主要还是以遵照教材为线索,着重对每个时代具有代表建筑做着重讲解,就建筑的造型特征,风格特点等方面做主要讲解,学生虽了解古建筑的表象却很难进一步理解建筑与其当时的文化传统,政治历史的联系,难以理解建筑文化的内涵。建筑史是研究建筑发展的历史,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印射出社会发展的历史,建筑所反映出来的不仅仅是结构、材料、空间,它又以特定的艺术形象反映出时代特征、地域风貌,人文历史等因素。若在教学中只是对建筑结构、空间特点等内容进行讲解,而忽视对建筑所处年代的社会背景、历史人文等知识的融入,则会使学生无法认识到建筑的历史性和时代性,无法认识到与建筑相关的文化传统,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建筑史的课程中处于盲目无序、被动接受的状态,久而久之失去了对此课程的兴趣,而又由于较多的文字理论讲解,使学生觉得教学内容枯燥乏味,上课没有积极性。在严肃的建筑史教学中增加学习趣味,丰富完善知识体系,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之一。
一、文化与建筑史实的融合
一座伟大建筑的产生,一种建筑风格的形成与建筑当时当地的文化传统,地域风俗以及政治历史等方面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建筑所涵盖的文化层面非常广泛。单方面围绕着建筑主体结构,建筑造型,风格特点等问题展开研究则显得教学思路比较单薄,缺乏知识体系的完善性。学生往往只是被动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知识,很难多层面、多角度地去理解去思考建筑与文化传统的关系,难以理解一种建筑风格的产生与那个时代的渊源,以及建筑背后所折射出的某种文化,某种意志,某种精神。缺乏了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和学习的趣味性。这与单薄的教学思路的影响有一定的关系。建筑史教学虽不能主动扩展为文化史,但可以将一段时间的建筑成就,发展特点融入当时文化传统的框架之中。以教材为主线索,将有关的文化背景、意识形态、艺术人文甚至名人轶事等等丰富的内容灵活有序地贯穿于教学之中,以便有助于了解建筑文化的内涵。这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层面,完善知识体系,辅助学生对建筑造型,结构特点等建筑本体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学习此门课程的积极性,对于史实理论自然也能轻松接受。
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介入
书本中虽有大量文字史实的介绍和建筑结构图样的分析,但仍有许多学生难以理解和想象建筑的真实效果,利用多媒体对主体建筑进行直观的图片赏析,来引入课程的主要内容,配合运用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以丰富的建筑文化为背景,将理论学习与图片欣赏结合一体,将文化传统与建筑史实有序融和,将轻松的文学语言与建筑结构分析的严谨讲解相结合,有效增加建筑史课程的趣味性。化枯燥为生动,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其教学效果比直接生硬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要好得多。
三、理论与设计的关联
建筑史作为建筑学、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其对专业的重要作用自然不必多说。每个专业又根据其专业特点在教学重点上又各有偏向,怎样在教学内容上与所属专业紧密联系,做好理论讲解向专业设计的延伸,这又是在教学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主要课题之一。就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而言,在建筑史与专业设计的联系上需体现具体化与细致化的特点。在教学中只是提到相关内容与设计的关系是不够的,需在教学内容上和教学过程中配合设计实例进行讲解,启发学生主动从所学内容中吸取精华,并且灵活运用于设计之中。如讲到古典柱式时,不妨有意识的延伸到欧式风格的室内设计中,分析西方古典柱式作为一装饰元素在欧式设计风格中的体现,引导学生对建筑与室内设计关系的思考,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灵活地运用设计元素,以及设计元素的运用与室内风格体现上的思考。又如在讲解中国建筑史部分内容时同样可以有目的地延伸到中式风格的室内设计中。中国古代建筑以其鲜明的特点而自成体系,无论是建筑群体的空间形象还是建筑单体的外观,还是建筑各个部位的造型都具有多彩的艺术形象,在引导学生认识了解不同的屋顶型制,以及屋顶上塑造出来的鸱吻、保顶、走兽等装饰形象,引导其认识门窗上多样的窗格花纹,以及梁枋柱础的巧妙处理后,有意识地将这些建筑中的元素与中式风格的室内设计相结合,引用中式装修中灵活运用此类装饰元素的成功实例,启发学生活学活用的意识,将建筑史理论教学延伸到室内设计之中,让基础理论课程与专业紧密联系。再如讲解中国传统民居时,对于各地特色建筑如北京四合院,安徽徽派民居,大理白族民居等传统建筑,其独特的空间组合方式,墙面的装饰处理手法以及建筑细部的巧妙装饰等方面,会给室内设计的内部空间划分,空间形象的塑造以怎样的启迪,大理四合院照壁的装饰处理和北京四合院影壁的装饰形象,相对于室内的界面处理有何借鉴之处等等问题可以在学生中展开讨论,选择一两个专题组织学生收集资料,准备论文,对于所研究的结论,提出的观点展开集中讨论,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探究历史,思考建筑文化的兴趣,同时在共同探讨中改变以往灌输式教育的沉闷气氛,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重要的是将史实理论与室内设计联系更加紧密。
目前对着书本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越来越不受学生的欢迎,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建筑史课程中融入相关的传统文化、历史人文等内容,丰富学生知识层面,将建筑欣赏与理论讲解相结合,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同时有意识的将理论学习延伸到专业设计中,从教学的趣味性和对专业的延伸性方面入手打破单调的教学思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化枯燥为生动,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教学品质的提升。
作者:潘文敏 单位: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旅游学院
参考文献:
篇4
1.了解作者有关情况,掌握科学小论文的有关常识。
2.了解中国建筑的特征,热爱传承中国建筑文化。
3.锻炼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了解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提高筛选概括能力。
【设计说明】
这篇自然科学小论文,其核心是介绍我国建筑的特征。然而,时下高楼林立,古迹难觅,再加上一些陌生的建筑专业名词,学生阅读理解文本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讲解本文要拉近学生与古建筑的距离,尽可能直观地展示建筑图片或模型,激发他们了解古建筑的兴趣,注重建筑与文化的融合,进而达到对建筑科学文化的关注、热爱和传承的教学目标。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给大家看两张图片,你能猜出这是哪里吗?(幻灯片展示开封著名古建筑图片)开封是个历史悠久的城市,被称为“七朝古都”,建城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一个古老城市的一个重要的符号,就是它独具魅力的古代建筑。这些美丽而典雅的古建筑,有什么不为我们所知的特征和文化内涵呢?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建筑大师梁思成走近中国传统建筑,了解中国建筑的特征。
板书:《中国建筑的特征》?摇 梁思成
二、走进文本
(一)文章的标题是《中国建筑的特征》,文章哪些段落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特征呢?
明确:课文3—13自然段
(二)中国建筑具体有哪些特征?请用尽量简洁的语言来描述这些特征。(投影出示要求,温馨提醒:挂住关键词,关键句)请同学针对导学案小组交流,比一比,谁的更简洁,谁的更准确,3分钟以后,请3名同学上台展示交流成果。
教师配以实物模型,幻灯片重点图解一些特点(如2、3、4、5),以更利于学生理解。
1.立体构成
单个的建筑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部分构成的。
2.平面布局
(请学生从文本中找具体特征)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有“户外的空间”。
(四合院小模型展示)
最能体现这种特征的典型建筑就是北京四合院,坐北朝南的是正房(堂屋),正房两侧有耳房,正房前左右两侧各有东西厢房(东屋西屋),坐南朝北的叫做倒座房(南屋)。正房住长辈,东西厢房住晚辈,(《西厢记》小姐莺莺就住在西厢房),那么倒座房谁来住呢?有句熟语“热东屋,凉堂屋,傻瓜媳妇儿住南屋”,倒座房是仆人住的。这也正体现了儒家文化强调的“贵贱有等,长幼有别”的礼制。
3.木材结构
中国民间有句俗语“墙倒屋不塌”,这种结构以梁柱承重,墙壁只作间隔作用,不承重,因此墙壁位置可以按所需室内空间的大小而安设。墙壁上的门窗也可以按需要开设,可大可小,可高可低,甚至可有可无,如四根柱子支撑的凉亭。
4.斗拱
让学生划出课文中解释斗拱的句子,找一个同学读,提醒其他同学仔细听的,同时根据他的表述想象一下,能不能想象出斗拱的造型。
有的同学撅着小嘴摇摇头,真难为你们了。(出示幻灯片营造法式图解和3Dmks建筑设计立体效果图)
接着让学生从文中找到斗拱作用:不但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还具有装饰作用。
(幻灯片展示“九州烟雨”)你能从这张照片上找出斗拱吗?
我在清明上河园拍这张照片的时候,也并不懂得什么叫做斗拱,之所以拍下这张照片,也是觉得好看,学习了这篇文章后才知道,它是集实用与美观于一体的。
关于斗拱,你还知道它的其他作用吗?我咨询了一位建筑师,了解到,在古代,斗拱的尺寸,斗拱的多少,直接决定了房屋的面积,小小斗拱,不可小觑。
5.举折,举架(教师画图展示)
宋代称举折,清代称举架,其作用是为了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
6.屋顶
《诗经》描述为“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骄傲的成就”。
7.颜色
大胆使用朱红色,并用彩绘来装饰。(幻灯片展示)
8.部件
大到结构部件,如梁头、额枋、斗拱,小到脊吻、瓦当、门环都具有很鲜明的装饰形状或图案。(幻灯片展示)
9.用材
有色的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等。
(三)根据学生板书,请学生总结顺序,
板书:总体—局部
结构—装饰
提醒学生写作时,也要学习这种手法,理清思路,不可杂乱无章,胡乱堆砌。
(四)了解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我来考考大家。(出示一组图片)请同学们比较分辨,哪是中国的?哪是西方的?说一说你的理由。
看图片,根据你的了解,西方建筑有什么特征呢?东西方建筑有什么不同呢?
东西方建筑的异同:
材质,外形(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竞技场,凡尔赛宫的花园,大量几何图形的运用,体现一种改造自然为我所用的一种强权意识。)
(五)中国建筑之所以被称为中国的建筑,因为它体现了中国建筑的这些特征和风格,那么作者在本文中是用哪个词语来称呼这种风格和手法的呢?
从课中画出关键句,并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
明确:“文法”、“词汇”。作者用语言文字作比喻,借此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即中国建筑的法式或惯例。
(六)虽然东西方建筑风格不同,表现的文化不同,但是,作者提出了一个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怎样理解“可译性”?(投影问题)
教师提示:在语言文字上,就是指不同民族的语言,语言形式虽不相同,但却表达同一个意思,可以互相翻译。比如,汉语表达,你好,翻译成英语:hello;日语:こんにちは。
那么,建筑上所谓的“可译性”又指什么呢?(请同学们阅读19段,划出关键句子,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其他同学补充)
(投影)明确:建筑上的“可译性”,各民族建筑的风格,手法不同,但其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
(七)作者详尽的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特征,并把它放在了中西方建筑文化的比较的层面为我们解读了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目的何在呢?请看文章最后一段,找到答案。(请一学生来读)
明确:最后一段第一句。古为今用,继承优良传统,建造今天的建筑。
教师小结:
正如梁思成在他的《中国建筑史》中所说,“中国建筑的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投影),我们只有继承了优良的传统,我们的建筑才有了自己的特点,我们的民族才有了灵魂。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应该是这种建筑文化的继承者和创新者。
三、拓展探究
创新是必须以继承为前提的,我们不妨把目光聚焦于现在,请大家仔细想想,你所了解的哪些建筑继承发扬了哪些中国建筑元素?
(这一环节让学生发散思维,先讲给同桌听,然后讲给大家听,教师参与学生小组探究,了解学生探究方向。)
【课后补充】学生探究大致为以下三个方面:
*老家的房屋:主房坐北朝南 有独立空间 举折 举架 脊吻
*所在城市主建筑或仿古建筑:濮阳四牌楼,开封御街、延庆观
*中国知名古建筑:天坛 故宫 人民大会堂
(“东方之冠”模型展示)
斗拱造型和“故宫红”色调;展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教师小结:
说实话,暑假里,我第一次来开封,是为了“开封有个包青天”的故事来的;是奔着早就令我垂涎三尺的开封小吃来的。但是,通过学习梁思成的这篇文章之后,我一直在遗憾,没有用心品味中国古建筑的魅力。我希望同学们,在观察你身边的古建筑,或有机会寻访祖国名胜的时候,要用心去感受中国建筑的艺术魅力和文化蕴涵。
四、课外延伸
(投影展示)一位旅美作家这样写道:“一样的星巴克(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一样的玻璃大楼,站在家乡的路边,我却分不清这是北京、东京,还是纽约……”
思考:看了上面这段话,你有什么感想?
篇5
【论文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的同时,也带来了对地域建筑的冲击,通过探索地域建筑的创作因素,结合时展创造出以人为本的具有生命活力的地域建筑。
建筑,是一棵树,它们植根于这片土地,从这片土地上吸取养分,如果它与这片土地割裂开的话,实际上它的生命力也就跟着消失了。世界上没有两棵完全相同的树,每一棵树都有自己的灵魂,每一棵树都在历史的长河中年年更替新的枝叶,年年记载着历史的变迁。这就是我对地域建筑的理解,她就是一棵有生命力的树。
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各地的人们前所未有的被拉近,但是同时也带来了对地域文化的冲击,城市的市中心已经开始出现趋同化现象。旅行在城市建筑中的人们开始疑惑,我在哪里,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每一个城市都应具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地域文化特质,每个城市都应给人不同的感受,一片街区、一栋建筑、或厚重、或秀美、或人文、或休闲。大量的老建筑正在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冷冰冰,没有归属感的全球化的现代建筑,城市失去记忆,就像失去记忆的人一样苍白和迷茫。如同一棵大树被无情的砍伐,然后随意的嫁接新的枝条。
在具体的建筑设计创作中,我们应从以下方面综合分析,设计出真正意义上有生命的地域建筑。
充分结合当地地形、地貌、气候等自然条件进行建筑创作
特定自然环境是地域建筑最基本的要素之一。自然环境包括了气象气候、水源水流、地形地貌和物种资源等等, 在建筑中可表现为采光、通风、形体空间等。巧妙地结合自然环境, 才能创造出具有宜人空间和强烈地域特征的建筑形态。
回到建筑最初的功能,她是作为人类抵挡风雨的遮蔽物出现的,在物质生活比较贫乏的时期,无论在中国,还是欧洲,都是巢居或者穴居,都是有同类性质的建筑形式。后来由于自然气候、物质条件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文化习俗,不同地区的人们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地方物质条件,产生了不同的建筑发展之路。比如南方气候炎热潮湿的山区产生了底层架空的干阑式建筑;黄河中上游利用黄土断崖挖出横穴,我们称之为窑洞;东北与西南生长这旺盛的树木,他们利用原木垒成墙体的井干式建筑。
举一个尊重当地的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的例子,马来西亚建筑师在创作中注意结合热带雨林的气候条件,创造有地区特色的建筑。特别是杨经文成功地运用生物气候学进行高层建筑的生态设计,注重采用自然通风、屋顶遮阳格片、外墙绿化系统等防晒、隔热、通风等措施,节约能源,并保持了地区特色
又如汶川水磨新城的规划,以教育、人居、旅游为主,发展成为现代服务型城镇。依河发展的水磨新城,由于地形条件的制约,规划区一山临水,呈现出山水城市形态。
合理依据当地资源进行建筑创作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但同时我们还应认识现阶段国情,即我们仍然处于发展中国家,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仍然存在,我们应根据特定地区的实际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来选择适宜的建筑创作方式。
地域建筑创作最适宜的就是绿色建筑,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设计手法主要有三种,一是从建筑所在地域出发,提倡利用本地材料和传统技术的设计方法,二是既注重地方性,又适当引入适宜技术,三是利用最新理论和最近科技来设计。我们应在充分利用当地传统技术来创造经济节能的建筑,并非一定要通过高成本,高技术来刻意追求绿色建筑的标准。
例如,一次在媒体上看到了报道胶东半岛的海草房,海草房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民居之一。由于生长在大海中的海草含有大量的卤和胶质,用它苫成厚厚的房顶,除了有防虫蛀、防霉烂、不易燃烧的特点外,还具有冬暖夏凉、居住舒适、百年不毁等优点,深得当地居民的喜爱。
又例如简单、适用、有效、经济的山东交通学院图书馆生态设计。该建筑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是一座地上5层、地下1层的现代化校园建筑,总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通过包括遮阳、自然采光、中庭和边庭自然通风、围护结构高性能保温、水池替代冷却塔、地道风等各种节能技术的运用,在设计中采用普通建筑材料,普通适宜技术,降低材料与技术成本。
以人为本,关注时展进行建筑创作
纵观我国建筑发展史,从秦砖汉瓦到唐代的斗拱,再到宋、清的营造法式,每朝每代都在传承与创新中变化,都具有那个时代的历史文化和技术烙印,都是“新的时代建筑”。
如果建筑无法围绕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那么就将停滞不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发展带来社会观念的变化和思维模式的更新,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社会生活方式也发生很大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变化。而建筑的空间与形式,是人们某一种生活方式的直接物质与精神。
以人为本,就是设计者将自身融入到使用者的世界中,细心发掘特定区域的人们在时代的变迁中,他们的生活方式,心里感受和需求是什么。如今设计者经常缺乏的是对生活的体验,对当地生活的深入了解,对老百姓的追求的是什么,喜闻乐见的是什么,以及气候因素等等方面如果没有生活体验。实际上就很难创作出真正具有地方文脉、地域特点的建筑。
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建筑创作
中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有丰富深远的文化哲理,创作思维上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和谐观。中国又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地区地理条件、经济、科技和建筑文化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正是由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各具特色的地方建筑文化所组成。
一个有意思的例子,有人提出想要体会古代的唐诗宋词的韵味,就要用陕西话去读,同样的道理,如果在建筑创作中没有与当地传统文化很好的融合的话,在建筑创作中可能会忽略很多建筑中最本质的问题。
建筑属性就具有地域性,就是依托地域文化诞生的,建筑脱离不了文化属性。我国从南到北,从西到东,虽然气候、环境、民族各有不同,建筑都包含有当地地域特征和文化的背景,由于不同民族在生存的地理环境、历史渊源, 心理结构、伦理观念及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建筑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 其各方面都渗透着本民族的文化特点。
对地方建筑形式提取与变形, 传承具有艺术价值的建筑文化。比如美国SOM 事务所设计的上海金茂大厦通过对中国古代密檐式塔形象的成功抽象, 将高耸的体量分成几段来处理。每段的高度自下而上逐渐缩减, 形成了密檐式古塔的意象, 在表达中国建筑的地域特征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综上四点,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我们应以整体的思维方式去进行地域建筑创作,辩证的分析当地经济技术、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变化的差异,由宏观到细节,由表及里,深入思考。”建筑是地域文化的载体,特定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相对独特的地域文化。我们在设计创作时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制宜,尊重生活,强调品质,创造出既符合现代人们需要,又具有传统特色的、具有生命力的地域建筑。
参考文献
[1] 王振复.中华建筑的文化历程[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篇6
关键词:花腰傣;建筑特点;文化意义
Abstract: the HuaYaoDai building culture in the time of the mill has reveals its national unique charm, attract the tourists view, more and more people know the national, and to the nation's architectural culture, local conditions and customs, national clothes have a strong interest in.
Key words: HuaYaoDai; Building features; Cultural significance
中图分类号:G2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花腰傣的历史文化
花腰傣是中国傣族的一个独特群体,主要居住在中国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元江县境内哀牢山下、红河岸边的亚热带河谷中。花腰傣与西双版纳、德宏等地的傣族一样,其最早的先民为“古越人”。
传说在古代,古滇国百越民族开始寻求更富裕的安居之所。在以部落为单位的迁徙队伍中,有一支贵族部落,因为其养尊处优,衣着华丽而行进缓慢,落在大部队的后面,当他们来到红河谷地一片芭蕉林前,发现这里水资源丰富,绿树成荫,是一处可以居住的好地方,于是他们放弃了追赶,在哀牢山的红河谷内定居下来,因为他们的腰间总是围着一条长长的彩色腰带,于是这个由皇族后裔组成的贵族部落有了以个好听的名字――花腰傣。而迁走的大部队最终落脚在西双版纳和德宏等地,逐步形成中国现今傣族主要聚居的两个民族自治州。
花腰傣现有7.2万人,分为傣雅、傣洒、傣卡等支系。除保存着古代傣族先民古朴原始的自然崇拜、祭祀、巫术、染齿、纹身等重要文化元素外,还信奉万物皆有灵的原始宗教崇拜,穿着艳丽多姿、内涵丰富的服饰,居住在依山伴水的地方。
2、形成原因
花腰傣的建筑,与其所处的亚热带干热河谷的自然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花腰傣世辈聚居于哀牢山下红河上游谷地戛洒江及漠沙江畔。那里常年气候炎热,最高气温可达38.9-40℃,是云南有名的“火炉”,有“天然温室”的美誉。雨量显多,但蒸发极快,形成了独特的亚热带干热型气候。很久以前,那里森林茂密,杂草丛生,昆虫繁多,烟瘴弥漫。人们在居室建筑上不得不考虑这些自然的原素。因此,花腰傣人在逐步认识和适应这种独特的热河谷自然生态中,创造了自己独有的建筑技艺。
花腰傣人充分利用山地地形,创造出平坦、使用的户外活动场所和休憩交流的外部空间,而内部空间属于封闭式平面布局,这样的布局既有利于防火防盗,同时也利于防风保暖,很好地调和了人的舒适生活需求与河谷地带亚热带干热型气候间的矛盾,使人与自然处于和谐相处的状态。
图一 花腰傣居住的地方
图片摘自网络照片
3、花腰傣民居的布局及建筑结构
土掌房是花腰傣独特的人文景观,集中分布在元江流域嘎洒、磨沙、元江等坝子。在傣乡,土掌房鳞次栉比,屋顶高低错落,呈现出整齐、端庄、朴实的风格。
花腰傣土掌房的平面构成与具体构成,因当地生活习俗与地域的影响而呈现出其自然的特色。
上栋下宇型平顶土楼新平花腰傣居住的传统主流住房平顶土楼,因其屋顶如手掌般平坦而得土掌房之名。傣家土掌房的建筑布局、结构、方法与相邻彝族土掌房相似。从其建筑的布局看,一般设正屋、两耳及大门,也有的没有设两耳,仅是一楼一底正屋加一底厦屋无论是那种形式,一般耳房与厦屋均与正屋结成一体,可以从正屋的楼房门走到各附加建筑的屋顶口三间两耳式的土楼,进入其大门后,中间自然形成一个天井,天井上方设有长宽约两米的天窗,主要用于室内采光。从其结构看,正屋一般设一楼一底,每层设三至四间房间;耳房多为一底,设二至三间。上楼的梯子多设在正层与耳房的结合部。
土掌房的上层是主人的,一般分内外两层三至四间,内间为长辈卧室,外间为小辈使用或待客。楼顶屋面作晒场,防牲口践踏,阳台既是上楼顶的通道,又是晾晒衣物,休息纳凉的理想场所。土掌房下层一般用来养家禽、牲畜、堆放农具、柴禾。
图二土掌房的平面布局
图片摘自《中国彝族》现代建筑研究图集
4、建筑工艺
4.1建房
花腰傣的建筑,以往没有事先设计方案、图纸等,基本上凭木匠的经验,依需建房所处的地势,拉线量尺寸平基,按主人家所需的构架立梁柱建盖。但在结构上、建盖的程序上等,都有一套完整的技术,只是没有形成文字或书面的东西记载下来。
由于花腰傣人建盖的房屋大多为土木结构的土掌房,屋顶均用粘土夯实而成,梁柱承受的压力大。房屋中部要有几棵粗实的柱子外,四周靠墙处的柱子也要十分牢固;有的梁甚至直接搭在厚实的墙体上。因此,技艺高的“摩美”(木匠)要能够准确计算出每棵柱的承受力,并根据每间屋的大小,屋顶上土的厚度、主人家存放食物的重量等,决定房柱的大小和数量。以往,傣家住房的墙体,多为垒粘土夯实而成。即根据每一面墙体的长度、厚度,架成木模,然后在模内倒人纯净的粘土,用木褪层层夯实,层垒夯土时,粘土的水分很讲究,参水多了,垒成的墙体容易开裂,反之则夯实不严,墙体垒成后易倒蹋,但只要垒得好,这种垒土墙体耐风吹雨打,坚固长久。除垒墙外,夯实屋顶的土,也是要一定技艺的活计。上的土要纯净,不能参杂石子、木棍等杂物。夯实时,木褪要敲打均衡,土层的厚薄一致,既不能夯得太厚,也不能太薄。屋顶的土夯厚了,梁柱承受力大,薄了则易开裂漏雨。
4.2装饰
花腰傣房屋装饰古朴典雅。外墙一般用土坯砌成,有的墙面上再糊上一层泥巴,再抹滑;有的则不作任何装饰,保持土墙古朴自然的原貌。以往,富裕人家室内装饰较讲究,门、梁、柱、窗都要雕刻上各种象征性的图案。粮仓四周的墙壁要用泥巴参合牛屎糊严,这种特制材料,不易裂开,可使粮仓一年四季保持干燥,谷物不易发霉变质。室内的地面一般夯实整平即可。平常人家的客厅、卧室、屋顶等不作装饰,土墙圆木,保持古朴的原貌,使人入室后有一种清凉的快意。
4.3风格
花腰傣人的建筑风格,主要吸收了相邻彝族的上陈下宇型土掌房的建筑风格。从整个房屋的外观上,与彝族的土掌房设有大的区别,只是内部结构、房间的布局、窗子的采光等方面略有不同。即彝族土掌房的主体布局一般由三间正房加两边的耳房、大门、天井组成,采光主要靠天井上方的天窗而花腰傣人的土掌房没有固定的模式,主要由一楼一底的正房和只有一底的通道房组成,二者一高一底,联为一体。大门有的设于正前方,有的则开在侧面,窗子小,一般开在正前方及两侧。
总之,不论在建筑物的整体布局,或是在内部的装饰等方面,花腰傣人的建筑风格受相邻彝族、哈尼族及中原汉族的影响较早。在长期的文化交融中,能够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精华的同时,也保留了白己独有的特征,这在花腰傣人的建筑风格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5、发展及演变
花腰傣的建筑文化在时间的磨砺中已彰显出其民族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中外游客的眼光,更多的人认识了这个民族,并且对这个民族的建筑文化、风土人情、民族服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建筑技术与建筑材料传入,不少傣族人家建起钢混结构楼房,室内贴上了瓷砖、铺上了地板砖,安上了吊灯等。房屋宽敞明亮,装饰一家比一家豪华。无论是彝族、傣族还是汉族,土掌房的材料和形状上都有相似性,较大的区别在于内部结构和装饰上。同样的发展趋势是,无论是哪一个民族,这种古老的建筑将被新型的钢筋混泥土结构所取代。因此,我们没法预料这种传统的建筑方式还能延续多长时间。土掌房有冬暖夏凉等优点,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漏雨、老鼠多、风吹雨打日晒之后老化快,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建筑物不再是富裕的象征,它更多的是代表了贫困,因此,很多人家有了钱之后就迫不及待地将土掌房换成平顶房,没有钱的人家也想方设法做同样的事。可以预料,在不远的将来,土掌房将被平顶房所取代。怎样保护和发展这独特的建筑文化,成为了众多学者与花腰傣文化拥戴者的重任。
6、继承与发扬
花腰傣传习馆、花腰傣研究基地的成立,对这个民族的文化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但使之延续才是根本所在。
2011年我有幸参与了公司在花腰傣的故乡-----嘎洒,做一个具有代表花腰傣特色的旅游商业中心的规划设计工作。旨在打造一个以花腰傣元素为主的现代傣园。围和的建筑方式是整个设计的核心,整个布局围绕花腰酒店来展开。酒店东南西北方向各有四个角楼,层高为六层,周围设施层高为五层,内廷采用天井,通风透气且光线良好,酒店内部小露台每隔两层设一个,屋顶露台借鉴花腰傣土掌房的做法,可以供人休息、娱乐。花腰酒店的是附属设施,层高均为三层,一层都设外挑长廊,以遮蔽嘎洒强烈的紫外线,二三层采用退台的方式,丰富了建筑的层次感,而三层上开的小窗正来源于花腰傣的土掌房,装饰的文案则是由花腰傣人崇信的装饰文案演变而来。整个设计采用的色彩比较艳丽,堪比花腰傣艳丽的民族服饰。现代的建筑材料与当地材料的巧妙结合更为建筑增色不少。
通过参与这个规划设计的工作,让我领略到了花腰傣这一种原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让我明白一个设计工作者的责任,不仅仅是设计,表现,更多的是在传递一种建筑的语言与文化,是在继承与发扬。我们应该吸取精华,丢弃糟粕,不断创新,让这一文化在建筑上得到展现与延续。
图三 设计效果图(正立面)
7、结语
花腰傣文化乃至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是需要我们大家积极保护和传承的。
当然我们还要防止认识误区,是积极传承传统,而不是固守、复旧或因袭传统,更不可以去刻意地追求假古董和伪传统。传统固然美但毕竟已成往昔,创新的本质是承旧立新,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实现再创造,这是维护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地区历史文脉的正确的文化态度。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是对历史负责,对环境负责,对后人负责。
参考文献
1.《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新平县志1993
2.《云南民居》编写组云南民居1986
3.张增祺云南建筑史 1999
篇7
本文通过对岭南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的梳理,从岭南建筑的立面设计方面进行分析岭南建筑的特点,阐述在民居建筑中的设计手法和装饰手法。
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绪论主要阐述岭南的发展,各时期的文化,人口的变化,对岭南地区的建筑有着很大的影响。
整体分析岭南园林建筑的特点,在布局、装饰等方面与北方、江南园林建筑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再对岭南建筑外立面整体做分析。
【关键字】传统建筑;立面;装饰
绪论
夏商周时期,中原及江淮至江南地区的华夏或少数民族诸侯国、部族受到压迫和征伐,纷纷南徙,迁人岭南地区,文化上受到了中原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战乱不断,南北战争加强两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有了较大发展。
岭南文化对于岭南地区的建筑有很大的影响,岭南建筑在我国建筑之林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几千年来,经过无数建筑匠师的辛勤劳动,在充分利用岭南的自然资源,并结合人民的生活特点,形成了独特的建筑艺术,在我国建筑之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 岭南园林建筑设计
岭南,位于五岭以南。从秦朝开始的不断迁徒过程中,形成了岭南园林。与北方园林似曾相识,却又迥然不同,透着瘴雨气息。
岭南地处北回归线两侧,为亚热带季风型气候,长年繁花似锦,又盛产观赏石材,具备良好的造园条件。又因气候特点,岭南人常在住宅中设庭园,以调节小气候环境。
1.1岭南园林特点
(1)通透
岭南园林的通透特征,是它与北方园林、江南园林截然不同的一个明显的特点。这主要是由岭南自然气候所决定。北方园林在建筑设计上,都要考虑气候特点,冬季的保暖尤为重要。但是在岭南,情况有所不同,气候炎热,冬天,也在零度以上。夏季酷热,周期长,所以,岭南的园林在设计上,充分考虑宽敞,通透,遮光聚荫的降温效果。
(2)兼蓄
岭南人,从中原迁徙来到岭南,又往海外其它地方谋生。他们在海外创业,然后衣锦还乡,不仅带回大量财富,同时也带回来海外文化。具体表现在建筑与园林上。例如广东开平的碉楼。
造园时,吸收传统园林特色,在布局形式和局部构件上,融入西方建筑文化。同时大量运用木雕、砖雕、陶瓷、灰塑等民间工艺。
(3)秀茂
秀,相对北方园林与江南园林而言,岭南园林总体秀气,轻盈,精巧。没有北方园林那样厚重,端庄,也不及江南园林那样繁密。岭南园林就是轻巧秀美。
1.2岭南园林建筑特点
(1)岭南园林建筑布局
在岭南园林中,园林建筑是庭园中重要内容,常为主体。岭南园林建筑重在选址,建筑体形简练,多无复杂的轮廓组合,屋面构造简单,檐口和山墙多用硬面硬檐。园林建筑的门窗等部件都精雕细刻,再镶上纹样图案的套色玻璃,显得极其绚丽。
岭南建筑具有隔热、遮阳、通风的特点,屋顶常做成多层斜坡顶,外立面颜色以深灰色、浅色为主。岭南建筑的布局、装饰的格调十分自由。
(2)岭南建筑装饰
在装饰部位上,施饰的重点主要集中在门、脊、墙、窗、壁等。而装饰的重点因建筑类型的不同也有所变化。装饰题材或是传说故事或花木鸟兽,大部分源于生活,生动活泼、亲切自然。
从装饰手法上看,“三雕”、“三塑”及彩画等传统工艺被广泛使用的岭南民居的建筑装饰中。具有浓郁的岭南乡土气息,使人叹为观止。
岭南园林十分注重建筑的装饰,门洞口的楹联都要做浅浮雕造型。建筑装饰十分注意色彩的运用,装饰形式常敷以重彩,门窗的玻璃也大量使用彩色玻璃。因此,建筑显得十分鲜艳华丽。
2. 建筑立面综述
我们发现建筑立面构图,有着丰富的、变化甚多的外轮廓线,十分精巧的构造和装饰,适合近赏。大部分的建筑的立面基于为构成院内的景观而设计,受到院落的限制,近观梁、柱、隔扇、雀替、雕栏等精巧的形状肌理都能看得很清楚,所以装饰都做得很精巧
2.1 建筑立面形态
岭南地区遗留的古建筑中,立面上,可以见到在几根廊柱之间都有石枋相联结,这种石枋中间太高,两端向下,成一虾形。中国古建筑的梁枋多喜欢加工成月梁以求美观,月梁形式中间向上拱起,两肩下垂如弯月状。中央拱起的梁枋背上多有石料或木料的雕花垫木承托着上面的枋子,两端枋子下面还有雀替与柱子相联,这种构架与装饰形式在广东都能见到,成为一种有地方特色的式样。月梁位于入口立面上,与人视点很接近,它们与屋檐下的雕花封檐板,屋顶的陶塑屋脊,与大门的门枕石、门匾等组合在一起,装饰得华丽而细腻。
在厅堂建筑中常隔扇窗和隔扇门组合成通透的建筑立面。隔扇门以落地式给主,也有正面都是隔扇门,在开启的时候有很强的韵律感。建筑与建筑之间通过廊道连接,丰富建筑空间,灵活变通。
2.2 建筑立面
建筑可分为台基、屋身、屋顶三分。“下分”就是台基;“中分”就是屋身,包括墙柱和外檐装饰;上分”就是屋顶。
(1)台基
台基又称基座。在建筑物中高出地面的建筑物底座。以承托建筑物,具有防潮、防腐作用,并弥补中国古建筑单体建筑不甚高大雄伟的欠缺。
台基一般为砖石构筑,也有花岗岩的。在园林建筑和民居中常见的素平的普通台基。形成简单,整个台基构成简洁朴实、很不凸显的下分。
在岭南园林建筑中高度都很低,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现做法常为贴花岗岩片,在转角的地方砌花岗石。
(2) 屋身
屋身处理得十分平淡的,主要是柱子、隔扇和实墙,极少有非功能的装饰。在中国古建筑中,屋顶是建筑立面的特色。屋身高度,包括柱基、柱身、斗拱的总高。在屋身设计中主要是门窗、墙体之间的组合形式,
(3 )屋顶
曲线屋顶在单座建筑中较为常见,其高度可近似立面高度的一半。古代木结构的梁架组合形式,使坡顶形成曲线,坡面、正脊和檐端都可以是曲线,在屋檐转角上做翘起飞檐。大体量和柔和曲线,使屋顶成为中国建筑中最突出的形象。屋顶的基本形式简单,但变化多样。(图)华丽的吻兽和雕饰;陶土瓦、彩色琉璃瓦以至镏金铜瓦;曲线陡缓变化,出檐可短可长。屋顶的体量、形式、色彩上体现了建筑的等级和风格。
中国传统建筑景观几千年的洗礼,有完整的制度。岭南园林建筑在发展至今以其独特的特点,在园林建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岭南园林建筑发展较晚,在融合北方、江南园林建筑的同时也受到西方的外来文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余健华. 2006.岭南传统民营造技术研究.硕士毕业论文
[2]田永复. 2004.中国园林建筑构造设计.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刘大可. 1993.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楼庆西.李秋香. 2004. 南社村.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5]侯幼彬. 1997.中国建筑美学. 黑龙江.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6]冯钟平. 2000.中国园林建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7]陆琦. 2008.广东民居.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篇8
【关键词】古建筑 数字化 保护 三维建模
一、引言
当今世界都很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而古建筑都是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它们见证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岁月风雨的洗礼,人为的破坏因素等,使得这些古建筑正在逐渐消失。特别是现如今城镇化水平的加速提高,对古建筑破坏将更加严重。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和艺术手法对古建筑进行复原与保护,所以如何运用高科技手段来保护古建筑文化遗产,是当下政府应该非常重视和关心的事情。数字化复原技术在对古建筑的保护、展示、修复和复原等过程中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为古建筑文化遗产的复原和传承提供了全新的平台。
二、数字化保护系统的总体设计
古建筑保护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为古建筑数字化保护提供人财物力损失最小的方案以及相关的技术服务。该系统结合数据库技术、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监测分析以及保护评价技术等,进行古代建筑数字化保护系统的设计开发。其中数据库的建立主要有空间库和结构属性数据库两部分;数据采集与处理分为二维和三维数据采集与处理;并利用环境监测与分析对古建筑的保护进行实时评价与分析,达到立体式、全方位、时时的保护。系统的主要模块及功能结构如图1所示。
三、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一)研究对象概况
本文以位于浙江省浦江县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南第一家的“牌坊”为研究对象,将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等学科与建筑工程学科相结合,将计算机领域当前主要的二维数字化及三维建模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于古建筑的数字化保护,并为珍贵古建筑、遗迹等文物的修缮和复原工作提供更加准确的工程数据。
(二)二维数据采集与处理
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虚拟现实等信息领域最新发展技术,将现有保存下来的文物进行数据采集,如进行照片的拍摄,利用传统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再结合计算机图形学软件AutoCAD将测绘出来的数据进行绘制。如图2所示,就是某一牌坊的CAD图纸。
(三)三维数据采集与处理
将古建筑测绘的信息包含于三维模型中,数字三维模型比二维图形包含更丰富的信息,更接近人们的日常生活空问,能够精确、形象、丰富地记录建筑物的外形外观、建筑风格、内部结构等。三维数据采集的常用方法有“三维点云数据采集”。对工程图进行三维重建主要是指从工程图所提供的二维信息中提取三维信息,然后进行处理;根据绘制的牌坊标注草图,在AutoCAD中绘制出牌坊的正立面图、左立面图、背立面图以及右立面图的主要轮廓,并且将所有线条设为同一种颜色,以便于在3DMAX中编辑处理。
(1)三维点云数据采集。点云数据在采集过程中受到系统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借助后处理软件,进行去噪、平滑等操作后才能转化为有用的空间信息,为后面的曲面重构做准备。实验过程中采用软件对预处理后的点云数据进行三维建模,构造相关特征曲线,再根据所绘制的曲线绘制网格、绘制曲面等。具体实验流程如图3所示
(2)三维激光扫描数据的处理。传统的记录古建筑内部大木结构的方法,是用拍照和拉皮尺进行量测和记录。但是一般古建筑的大木结构比较复杂,使用传统方法获得大木结构的实体曲面模型是一件相当困难和耗时的工作。而运用三维激光雷达扫描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轻松解决这些技术难点。激光扫描仪通过运用激光束从被发射到激光束到达被测物体再被反射回扫描仪的时间差,得到扫描仪到被测物体的距离,再运用连续转动的用来反射脉冲激光的镜子的角度值得到被测物体的三维坐标。然后利用三维点云数据和相应的建模软件制作出三角网模型,最后利用这两种模型来提取古建筑的线性特征。用三角网模型来制作平面图剖面图和立面图。
(3)古建筑的三维模型重建。要将经过扫描得到的点云转化为通常意义上的三维模型,系统软件至少应该具备以下条件:常用的三维模型组件(如柱体、球体、管状体、长方体等立体几何图形);与模型组件相对应的点云匹配算法;几何体表面TI N 多边形算法。当进行三维建模时,可利用系统软件提供的自动分段处理工具从扫描的点云图中抽取出一部分,共同组成一个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点,以进行自动匹配处理,但这种自动匹配方式的处理只适用于那些与软件中所包含的常用几何形体相一致的目标实体组件。得到物体真实的三维立体影像。图4为建模、渲染后某一牌坊的效果图。
四、数据库的建立
(一)古建筑数据库的建立
古建筑信息是空间位置信息与属性信息的有机结合,一个完善的古建筑数据库必须以这两种信息源为基础,建立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前者有激光扫描图、二维平面图、照片、以及三维建模模型等空间数据组成;后者是空间数据的对应属性,如历史相关文献记载、描述、统计数据及与相应的建筑构成相关的材料、尺寸、类型等。
(二)古建筑空间数据库
空间数据适合于计算机存储、管理、处理的逻辑结构,是将图形数据、影像数据、统计数据等资料按一定的数据结构转换为适合计算机存储和处理的形式。主要由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组成,栅格数据主要包括激光扫描图等。矢量数据是利用点、线、面等几何要素精确表达建筑物的边界和内部体元;矢量数据主要包括由激光扫描得到的点云数据、三维模型等。
(三)古建筑属性数据库
根据古建筑保护工作的实际需要,本研究涉及的属性包括与空间数据相应的属性信息,如建筑的材料、几何构成、建筑面积、地理位置等;又包括其他的属性信息,如历史年份信息、相关的文化背景等。
五、古建筑监测分析
对古建筑需要进行环境监测与分析,通过周期性的测量,为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信息更新及评估依据。主要完成对古建筑所处环境以及古建筑构件、营造技术的监测与分析,担负古建筑复原方案的确定与实现,是整个系统的重要核心。古建筑室内外物理环境数据监测体系是进行可持续古建筑保护研究的基础和首要条件。环境监测功能应实现对太阳日照、风速风向、空气污染等情况的计算与分析。而对古建筑构件、营造技术或方式的监测与分析,就是在地理信息系统提供的虚拟环境中,根据已建立的数字化模型,对历史建筑构成进行比较、分析,并将模型数据与历史数据进行融合,建立古建筑修复评估体系,对细部和装饰残缺的或已经破坏的古建筑进行复原。
六、结语
总之:古建筑不仅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也有很高的科学价值,是研究历史科学的实物例证,也是新建筑设计和新艺术创作的重要借鉴,许多古建筑、园林等都是文化旅游的重要场所。我国在古建筑数字化保护方面还比较落后,还未能充分地体现现代技术对古建筑保护和开发的巨大作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和研究,不仅能够为古建筑、遗迹等文物的修缮和复原工作提供精细的、准确的、工程化的基础数据;减少人们对实物接触的同时,增加人们对细节的了解;对古建筑数字化及三维建模技术的研究,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参考文献:
[1]王茹,古建筑数字化及三维建模关键技术研究.西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2]贺斌,刘洋,张大为.三维激光扫描在古建筑物修缮中的应用.吉林地质,2009.
[3]王京卫,周亚飞,孟祥国-基于3DGIS的古建筑物的三维数字化保存研究.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1.
[4]周华伟,朱大明,瞿华蓥.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与GIS在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工程勘察,2011.
[5]范张伟,邢昱.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古建筑保护研究.北京测绘,2010.
[6]张笑楠.河南地区明清会馆建筑及其室内环境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博士论文,2007.
篇9
论文摘要: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史,在所属民族、地域的不同各种文化发展又各有差异,其中以汉族的文化为发展的主流方向,这里我就以汉民族文化发展的影响下,所产生的一种典型居住文化“四合院”的发展历史为主,来说明民族文化对于环境设施的影响。
中国民居由于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建造,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特征。以汉族为例,最典型的建筑就是——四合院。
我国最早的四合院建筑形式出现于西周时期。其典型特征是外观规矩,中线对称,用法极为灵活,四合院的大体分布为大门、第一进院、大堂、第二进院、书屋、住宅等,两侧有厢房。各房有走廊,隔扇门相连接。四合院是封闭式的住宅,对外只有一个街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具有很强的私密性非常适合独家居住。
自四合院问世以来,因其外封内敞的空间正符合中国传统的宗法观念,所以在各地普及开来。在漫长的历史中,其自身不论是从建筑外观还是到室内地格局分布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形式和内容,体现了中国建筑文化传统的深厚美学意蕴。其中以山西、陕西、北京、河北等地的四合院最具代表性。
从发源地陕西到荆楚的汉阳长沙;从巴蜀到燕赵故地,四合院的院落式住宅,几乎成为各地住宅的基本模式。只不过因环境,气候,生活习惯的差异而略有不同。如:东北四合院的常用单扇门,而不是我们常见的中国传统的双扇门、堂屋背后设“倒闸”作为贮物间。华北地区民用住宅中的一种组合建筑形式,是一种四四方方或者是长方形的院落。北京的胡同一般是东西走向的,主要以走人为主。四合院的院门,大都采用木板大门。四合院中,有正房,即北房。这是院中的主房,符合中国传统建筑学中做北朝南的说法 ,而且,一般四合院的走向也是坐北向南的。东西两侧,为东西厢房,一般都比较对称,建筑格式也大体相同。它的主要用途是来宾客或家中辈分较小的人用来居住。南面建有南房,与北房相对应。整个四合院,大都按照中国传统的习惯,采用对称的办法建筑成。当然,在南北、东西房形成的角落中,也有耳房。这种耳房,有的用来储存粮食,在北方还常常用来饲养牲畜,也有用来做厨房的,还有一个角落,一般是西南角为厕所,而东南角,则大都是院子的大门。
有些地方,为了使院落更加美丽大方,还专门点缀一番——在院落一进门处的正对面,修建一个“影壁”。在正对大门的这一面,一般都会有一些植物图案或者大幅的书法字样醒目地放置影壁正面,上书“福”、“禄”、“寿”等象征吉祥的字样,以达到装饰的目的。也有一部分影壁,上面绘上各种吉祥的图案,如“松鹤延年”、“喜鹊登梅”、“麒麟送子”等等,给四合院内制造了一种轻松写意的文化气氛。如果是在农村则多采用“五谷丰登”、“吉祥如意”的字样或图画。这种影壁,设在大门之内的迎门处。四合院院内,有用石板铺的,也有砖铺地的和鹅卵石铺地的。无论是怎样铺,院内总要留出几块地方做种树,栽花之用,以作为庭院的点缀装饰,这也正是四合院结构的一大特点 。
四合院内宅居住的分配是非常严格的,各个房间的的坐向决定了它们在宅中的地位。内宅中位置优越显赫的正房,都要给老一带的长辈们居住。 北房一般习惯建三间,其中仅中间一间向外开门,称为堂屋。两侧两间仅向堂屋开门,形成套间,成为一明两暗的格局。 堂屋是家人起居、招待亲戚或重大节日时设供祭祖的地方,每到此时总会在堂屋摆案起香,而另外两侧多做卧室。在封建社会的一夫多妻制度下,东侧为尊,是正室居住的地方,西侧为卑,则由偏房居住。 东西耳房--可单开门,也可与正房相通,一般用做卧室或书房。东西厢房则由晚辈居住,厢房也是一明两暗,正中一间为起居室,两侧为卧室。后罩房——中型以上的四合院还常建有后军房或后罩楼,主要供未出阁的女子或女佣居住。 这种后罩房的格局在古代的封建家庭中是常见的,但四合院这种居住形式发展到现在,后罩房这种分割已经被取代。
以北京的四合院来说,自从元朝正式建都于北京,元朝统治者开始了对都城的大规模规划和改造,可以说北京的四合院就从那时起与北京的宫殿、衙署、街区、坊巷和胡同同时出现了,并且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胡同文化”。据元末熊梦祥所著《析津志》载:“大街制,自南以至于北谓之经,自东至西谓之纬。大街二十四步阔,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街通”,这里所谓的街通就是老北京常见的胡同。从这段史料中可以看出四合院在当时的规模和基本形态。明清以来,北京四合院虽历经沧桑,但这种基本的居住形式不断完善且适合居住要求,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四合院形式。
一般的四合院都有二进院落,大型的有三四进院落和花院,这种大型院落一般是有些身份的人才可以住,一般的人大多是二进院落。二进院落一般是在东西厢房之间建一道隔墙,有内外宅之分。内外宅之间一般建豪华的垂花门,垂花门内有影壁,只在有重大活动时才打开,旧时人们常说的大户人家的小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那道门就是指的此门。大型四合院最后一排正房为后罩房。
在四合院的建造和居住当中,对于风水是极为讲究的,风水学说,实际是中国古代的建筑环境学。其中还包含着“五行相生相克”的迷信色彩。除去风水学说对四合院的影响外,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甚至主偏房的布局也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幸福生活、美好事物、富裕、吉祥的追求。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图案,寓意“福寿双全”,以花瓶内安插月季花的图案寓意“四季平安”,而置于门管、门头上的吉词祥语,附在檐柱上的抱柱楹联,以及悬挂在室内的书画作品,即是主人性格,抱负的表现,又使得整个庭院充满了文化气息。
四合院作为一种早期的住宅,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文化形式,它有其自身的文化价值和历史底蕴,是民族文化与建筑艺术结合的最好考证。
参考文献如下:
[1]庄裕光.古建春秋.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1
[2]王其钧 中国古建筑语言.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1
[3]萧默编著 《建筑意》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3.1
篇10
关键词:李家大院;建筑色彩;环境色彩;装饰色彩;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5-0173-02
一、李家大院的背景和布局
1.地理位置及环境
李家大院位于山西运城市北38公里处的万荣县阎景村。阎景村临万泉、猗氏、荣河、临晋四县的交汇地带,地理位置优越,是历史上的商业汇集之地。
2.历史及人文背景
万荣县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明清以来,山西的商业、票号等空前繁荣,万荣县也不例外。李家大院就是在这样背景下建立而成的。
3.历史沿革
李家大院始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1年),矩今200年。经过四代人营建,发展到现在的规模。
4.现在的规模
从目前看,李家大院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原有院落20组,现在完整保存院落还有11组,房屋146间。李家大院部分建筑毁于1937年,在2006年12月,运城市政府对李家大院建筑进行了修缮、复建设计并对周边环境进行了保护规划。2004年6月由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李家大院的布局
李家大院建筑规模宏大,在院落布局上,古院落群布列有序,错落有致,层次分明;在材料上,用材肥硕,体量宏阔;在装饰上,雕琢精美,装饰考究,古朴典雅。李家大院是以北方传统四合院为主,整个建筑多为二进、三进四合院格局,但又不局限于四合院。
二、李家大院色彩形成的环境因素
1.地势、地形因素
纵观中国传统的民居建筑,大多为因势就行顺应该地区的地形地势而建,李家大院亦如此。李家大院所在的万荣县位于汾河与黄河交汇处的黄河东岸,位于冲积湖平原区,万荣县地势南北高中间低,两边高呈马鞍形状。由于这里地势平坦,传统四合院建筑空间形式更适应这种坡度起伏很小的平坦基地。因此,李家大院建筑在空间组织上自然形成一种四合院组成的大院空间布局形式。
2.材料因素
万荣县处于黄土平原地带,从古到今,河东大地上都长满了树木,同时当地的自然泥土也比较丰富、质地好、可塑性较强。适合运用传统工艺加工成砖、瓦、以及运用在建筑中的一些雕刻装饰等等。从大院建筑的材料来看,建筑材料为砖木混合结构体系。整个大院在材料运用上主要是砖、木、土、石四种材料,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就地取材”的原则在李家大院得到更好的体现。
3.天气因素
气候、气温是造成建筑色彩地域性的因素之一。李家大院所处的万荣县气温属温暖带大陆性季风高原气候,春干燥雨稀,夏多东南风炎热,降水不足,日照较短,建筑几乎无鲜艳色彩,而是以灰墙青瓦为主, 并尽量在局部应用较为浓艳色彩调节整体色调。
三、建筑色彩调查
1.墙、地面、台基
李家大院外墙都是用纯自然的灰色砖筑立而成。加之灰色墙体上面巧妙使用当地传统的石雕、砖雕、木雕,由此突出淡雅和谐之美。据调查李家大院敬义泰,同顺堂,同福堂,信溥堂,同德堂,庆禄堂,李氏宗祠厢房墙体借鉴皖南建筑的白灰“粉墙”,在北方地区大面积使用白色饰墙是不多见的。
2.屋顶
李家大院除了看护院的顶采用了攒尖式外,其他的屋顶采用了中国建筑屋顶中最朴素、基本的形式――硬山顶。屋顶是由瓦、瓦当、滴水装饰和屋面小装饰构成。屋面大体由灰色调的瓦组成,包括照壁、山墙、檐口、门头等墙面属于传统的灰色系清水装饰,灰色是最主面。衬托了皇家建筑色彩的鲜明。
3.柱及柱础
柱的颜色一般都是棕褐色、黑褐色或原木色,李家大院的檐柱是黑褐色,配以灰色的石雕作为柱础,这样的色彩搭配给人以庄严肃穆的感觉。柱础是灰色的,并用天然的石材进行雕刻装饰。柱础能防止木头的腐烂,是建筑结构的重要构件。所以对柱础的细节处理就尤为重要。李家大院的柱础花纹十分细腻。在细节上充分体现了当地的人文特色。
4.装饰色彩
(1)门楼。李家大院的门楼大多是用木雕装饰,除同福堂的防欧洲哥特式门楼是用砖雕外,木雕易加工,容易着色,色彩多姿多彩。每一个院的门楼装饰花纹都及其繁杂,花纹寓意不一样,然而所产生的颜色也不同,如庆禄堂的门楼,花纹寓意意在聚财。财在传统文化中代表的色就是黄色,黄色是该门楼的主导颜色,绿叶,红桃,青烟等为点缀色彩,以衬托出黄色的高贵,典雅,门楼纹样上的取色,主要源于自然。据调查在当时黄色由于其身份高贵,在建筑用色上,普通百姓是不可随便使用,根据笔者揣测,可能是后期为了美观,故意涂抹成大面积的黄色。(2)门。李家大院的门大部分以黑色和原木色为主,也有小部分跳跃式色彩,如嵌入朱红色门框的门。李家大院的大门上都以铁艺作为b饰极为精致,是以土铁拍成铁皮,画上图案,打制而成。(3)窗。李家大院的窗大致分为三种:长窗、半窗、窑洞窗,民居窗式的纹样大致分作平棂和菱花两种,木料的选择主要以常见的杉木、楠木、银杏、柳木。(4)马头墙。马头墙其实是徽州民居标志性的特征,徽州民居窄巷深院、建筑密度较大,不利于防火,马头墙则可应房屋防火、防风之需。出于安全的需要,李家大院在李大佐院和李道升院之间用灰色砖瓦修建了防火墙,这一做法是借鉴了徽式建筑中高低错落的马头墙。在增强安全因素的同时,使院与院落格局更明朗,给民居建筑色彩平添了层次感和韵律感。(5)墀头。李家大院是以灰色砖雕楼阁的形式装饰,色彩比较朴实单一,但也有个别的绿色琉璃砖雕刻而成的。琉璃装饰墀头,使得其装饰图案看起来比较生动,让李家大院小构件在色彩上又增添了绚丽的一笔。
四、陈设和小品调查
1.陈设
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明显受到了礼制文化的影响:比如,门、家中陈设以及钉的颜色、质地与数目均有严格的限制。普通百姓家的家具和陈设物品,以黑色,深褐色,木材原色呈现。
2.小品
(1)照壁。照壁就是传统四合院的很常见的处理手段,起到屏障的作用,占了很大一块面积。李家大院是一面小巧、精致的照壁,它的配色系统同样以灰色系为主,配以深青灰色或深灰色砖,加上当地的精美绝伦的砖雕手法,为照壁增添了不少色彩。(2)拴马P。拴马桩石雕是我国北方独有的民间石刻艺术品,是拴马、牛等牲畜的石雕桩。雕刻精美的拴马桩称“样桩”“看桩”。拴马桩所用石材多是灰青石、黑青石,少数用细砂石。据调查李家大院景区内部的栓马P是后期修缮而成的。(3)仪门。仪门是灰色的,灰色是李家大院中常出现的颜色,灰色空间的处理会让院落更为丰富,这种处理手法值得我们学习,并将其运用到现代建筑中去。这种空间在山西的晋南比较典型,像晋中、晋北没有利用。灰色空间的处理起到了很好的过渡转折作用,给人是非而非的感觉。灰色空间是具有空间模糊,具有过渡性。
五、总 结
本文以晋南李家大院建筑色彩为研究对象,以建筑色彩为切入点,通过归纳、分析、比较等方法,对李家大院建筑的色彩以及其背后的文化理念作以探究、分析得出如下总结。
1.李家大院建筑色彩的整体性
李家大院从建筑群的整体布局到单体建筑的具体构件都具有淡雅而脱俗的艺术形象。李家大院建筑总体上以青灰色调为主,与灰黄色的平原地区环境色调和谐一致。灰色是李家大院的主体色调,它同时将少量的鲜艳颜色运用到门窗等小的构件中去,形成很明显的主次关系,并且这种鲜亮颜色的点缀并不突兀,反而与大面积的青砖灰瓦形成强烈对比,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也不会给人疲劳和沉重感,很好的形成了对比中的调和统一。
2.李家大院建筑色彩的文化性
李家大院属于民居建筑,在当时受礼制文化的影响比较小。中国历史一直以礼制文化为中心的儒家文化贯穿始终,作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文化,深深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艺术创作。传统建筑受到了礼制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官式建筑,在其空间布局、结构形态、色彩装饰等方面都渗透着礼制文化的特点。
此外,建筑色彩的这种等级限制还表现在柱子、门窗、墙体等上。红色的柱子自古以来便是官式建筑所采用的,而把外墙涂成红色也只有在官式建筑上才能看到。而普通家庭来说,民居建筑色彩大部分都是自然生成的材料颜色,只在细节部位点缀部分色彩,整体上还是大自然的颜色。李家大院表现出质朴务实、崇尚自然、多元并存的特点。
3.李家大院建筑色彩的独特性
中国建筑自古南北方差异就很大,不仅仅体现在建筑色彩上,北方雕梁画栋,浓妆艳抹;南方清新淡雅,出水芙蓉。由于两地的地势、气候以及诸多因素造就了现在多样的建筑特点,二者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并且我们还可以汲各家所长,将其用到当代的设计中。建筑史学家梁思成先生说:“从世界各民族的建筑看来,中国古代建筑的匠师可能是最敢于用颜色、最善于用颜色的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色彩的装饰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标志之一”。
总之,论文以李家大院建筑色彩为切入点,通过调查与分析来探寻晋南李家大院建筑色彩的各种特性,使我们对李家大院以及更多的中国传统建筑有一个清楚的认知,并将其运用到现代建筑中。
参考文献:
[1]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天津:百花文艺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