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设计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7 17:15: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低碳设计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低碳设计论文

篇1

随着绿色低碳理念被广大群众所熟知,住宅内部的设计也越来越注重主体和客体两者之间的平衡。室内设计师们也逐渐把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融入到室内设计中去,以使室内设计更生态化、节约化和人性化。同时,绿色低碳理念也能够很好地维护我们共同生存的地球。绿色低碳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主要分成三个部分:

1绿色低碳理念在室内装饰中的应用

室内设计逐渐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关注的焦点,其要求也随着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而提高,但在设计装修过程中,环境污染以及能源浪费却日益严重。作为社会这个大集体中的一员,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合理控制,绿色低碳理念便在这一严峻形势下应运而生。在室内装饰中使用绿色环保材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材料高消耗及高污染的问题,也是创造健康施工环境的必要途径。为了将绿色低碳理念应用于室内装饰中,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空间上

室内设计师应根据住户要求,结合周边环境进行规划,尽可能在不违背相关规定前提下扩大室内空间,以增加采光和通风的面积,让住户切身感受到空气的自然流通。在室内设计中,应遵循坐南朝北的规律,降低南面窗户的高度,这样不仅有利于空气的对流,还能让视野更加开阔。厨房设计是设计师要考虑的重点,厨房的油烟能否迅速排出与通风管道的位置息息相关,只有通风管道的位置相对较为合理,才能够更快地排出油烟。为了使室内布局更加合理,应采用一些相应的设计手段,合理的布置每个功能分区,比如采用一些嵌入式、悬挂式家具和镜面造型来扩大视觉空间,可以有效的节省空间,使住宅显得整齐宽敞。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句话十分生动地体现了合理布局在室内设计中的重要意义。

(2)装修材料上

在选择装修材料时,应始终遵循环境标准和人体健康要求,好的装修材料特征十分鲜明,使用寿命较长、污染较少。在装修材料的选择和运用过程中,首先应根据装修的具体情况进行筛选,选择性价比较高的材料;其次应尽量挑选无过多化学物质散发的材料,再加上就近选择,便于售后服务以及质量保障等因素,尽可能选择原生态且可循环使用的装修材料;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严禁将放射性物质应用于室内设计中,以免对住户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在目前的家装市场上,装修材料可谓是多种多样,在内墙装饰上,应选择不含苯、甲苯等化学物质的材料,例如水性木器漆,它是采用水代替有机溶液,具有很高的安全性,而在厨房和卫生间的装修中,防水材料的使用是关键,目前使用较多的是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性价比高且施工比较便捷。设计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寻找一些可循环利用的装修材料,譬如利用农业剩余秸秆等废弃物品制成的纤维板,不仅解决了我国化学地板的问题,还变废为宝,将已废弃的材料变成有用的材料,很好地体现了绿色低碳理念。

2绿色低碳理念在室内陈设上的应用

2.1装饰品

室内设计中,装饰品的摆放有锦上添花的作用。室内陈设主要是以装饰织物为主,譬如:不会过时的十字绣、风靡一时的各色吊坠等,多种多样的装饰织物能够有效调剂生活,增添生活情趣。室内设计师可根据住户需求,设计样式新颖的室内装饰品,给住户带来良好的视觉享受。另一种常用的装饰物是瓷器,很多住户对瓷器十分青睐,瓷器的摆放也是设计师应考虑的重点,在此过程中,应根据住宅内部整体情况合理布局,将室内的客观条件和户主的主观意愿相结合,自然而合理地对室内装饰物或者器物进行摆放。

2.2家具

室内设计中,家具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现阶段推出了绿色家具这一理念,它是在遵循可持续发展观的基础之上,尽量选用周围环境中的可利用材料进行打造。在设计师的不断努力下,目前已出现了低碳家具的概念,其性价比和防水耐脏的性能都很强,从而有效促进资源的回收再利用,使生态环境得以保持平衡。在挑选家具时,从原材料、技术加工及回收可利用率等环节中,都要以低碳绿色环保为基础。低碳家具具有绿色、节能、环保的特征,在设计家具时可以从这一特征入手,尽量采用藤条、秸秆、竹等天然且速生的材料,在经过高新科学技术的加工,用于室内陈设。以竹为例,我国盛产竹子,每年的竹产量十分可观,其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都很高,生长十分迅速,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同时,在家具的设计中,竹制品不仅经久耐用,其天然纹理还能带给住户清新自然的视觉效果。

3绿色低碳理念在室内环境中的应用

3.1采光

设计师应巧妙的把自然光运用到室内设计中去,既节约了成本也减少了对能源的耗损。在这一过程中,窗户的位置以及高度十分重要。在窗户材料的选择上也十分考究,应选择透明效果好的玻璃或者透明的屋顶材料进行装修,可以更好地让自然光渗透到建筑内部。

3.2照明

设计师在照明系统的设计上,可以利用智能控制系统,例如已经得到广泛使用的声控或者光控系统,更好地节约了电力资源。在室内设计中,对房建高度和深度应实地测量,并根据光线的亮暗程度做出相应调整。根据相关调查显示,部分住宅会因为天气、环境以及时间的关系,出现采光不足的情况,无法满足住户的需求。在这一问题上,人工照明和节能灯的设计使用是十分有必要的。

3.3通风

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新鲜的空气有利于身体健康。因此,在室内设计过程中应注重室内空气的流通。采用优良的通风系统是一项重要工作,特别是在相对密闭的空间中,通风装置的设计是保持空气良好流通的重要手段,从而为住户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二绿色低碳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前景

绿色低碳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顺应了时展潮流,它的广泛推广已是大势所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室内绿色低碳设计

标准化设计部件尺寸标准化。在室内空间上设计师应尽量对设计部件尺寸达成统一的标准,比较相似的设计空间应保持空间尺寸的一致,为部件尺寸标准化打好基础,从而不断完善室内绿色低碳设计过程的标准化作业。在室内设备的安装过程中,应考虑到设备的尺寸和装饰面积之间的关系,装修口、风口尺寸的统一需重点关注。设备安装标准化对装饰设计与设备设计的衔接有很高的要求,应注重两者之间的协调性,从而更好地实现室内绿色低碳设计标准化。

2室内绿色低碳设计通用化

低碳设计标准化是指在室内设计过程中的施工工艺、施工材料以及低碳指标日益规范化,尽可能在不同的项目中使用统一的材料,即把材料或者工艺方法合理运用到不同的项目中去,不仅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材料的循环利用,还大大减少了设计人员的工作量,为室内绿色低碳设计通用化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例如在厨卫、门窗、设备等系统都可以在不同的项目中使用,实现其在不同空间内的通用化。在室内设计中,绿色低碳设计将很快替代高耗能的设计方法,以其全新的规划和设计理念,实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设计宗旨,对能源结构进行调整,进一步加快绿色低碳节能建设的进程。

三结语

篇2

1.1问题设置和问卷结构

基于以上文献分析,本文集中在3个方面进行调研,即:假设一(低碳设计的意识)、假设二(低碳设计的现状)、假设三(低碳设计的期待)。希望通过这3方面的调研,对中国低碳建筑的设计现状有一初步的针对性了解。问卷由11个单项(11个问题)选择题构成,共分为4组(表1):①假设一包括问题1~3,主要针对建筑师的低碳意识来回答;②假设二包括问题4~6,主要测量低碳设计现状;③假设三包括问题7~9,主要调研建筑师对未来低碳设计的看法;④两个背景问题(问题10和问题11),以受测者的执业年限和单位类型作为变量,以便于分析获得的数据。

1.2取样和发放

本问卷调查采用在线发放和填写的形式完成。具体的方法是:在问卷网()制作完成电子问卷后,通过邮件邀请建筑师,在确定后再把问卷的网络地址发给他们来回答。2014年9~11月之间,168位中国建筑师回答了我们的问卷。他们大部分来自上海、南京、杭州、北京、武汉、广州、昆明、兰州等中国各直辖市和省会城市。2.3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问卷网具有便捷的数据处理优势及其自带的数据分析工具。在受访者答题完毕之后,每个问题的回答会自动呈现为数据图表;在分析数据的过程中,我们使用交叉表格法,以不同的两个问题的回答情况为变量,来分析他们之间(比如工作年限和设计构思中低碳因素的影响两者之间)的分布状况和关联性。

2结果分析

在接受调查的168位建筑师中,大部分是工作年限在10年左右的青年建筑师,其中1~3年工作经验的61位,占总调查人数的36.31%,3~10年的57位,占33.93%;在拥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中,工作时间在10~20年的有36位(21.43%),20年以上的有14位(8.33%)。从所供职的单位类型看,来自大型设计院(100人以上)的建筑师共有113位,占调查人数的大多数,为67.26%;其余的调查对象分别来自于:人数在20~100人的专业设计咨询公司(11人,6.55%)、20人以下的设计事务所和工作室(18人,10.71%)、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19人,11.31%)、房地产等甲方单位(5人,2.98%)、其他(2人,1.19%)。综合这两项看,大型建筑设计院的中青年建筑师构成了本文调查对象的主体。目前中国的建筑设计市场仍然是以大型国有设计院为主导,一线设计师也以中青年设计师为主,因此,本次调查的人员构成是比较符合现实情况的。

2.1低碳设计的意识

调查数据说明:中国建筑师具有低碳设计的意识,具有较强的责任感。超过九成(153位)的建筑师认为在设计中引入低碳节能的理念是必要的,相反,认为不必要的只有8位,另有7位表示不置可否。但是与如此高的认识度形成反差的是,当被问到“建筑师应当在实现低碳建筑的目标中负有怎样的责任?”时,大部分的建筑师(67.86%)却认为建筑师只是一个重要的参与者,而不是作为项目负责人为低碳的目标全权负责,甚至有些调查对象认为建筑师只是一个不重要的参与者而已(8.93%)。交叉表格分析反映了年龄与低碳建筑设计意识强弱的关系:随着年龄的增大和经验的积累,建筑师们对自己在低碳建筑设计中的责任意识逐渐增强。相似地,在推动建筑低碳节能设计的原因中,最大的因素是国家的强制标准(64.88%),排在第二位的是甲方业主的商业要求占到16.67%,而只有少数的建筑师(14.88%)是出于对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而寻求建筑的低碳建筑设计方案。这个问题的目的是测试建筑师低碳设计的主动性,显然,情况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乐观。但反过来也证明了,设计法规对实现低碳建筑设计的重要作用。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总体来说,建筑师们在声称低碳建筑设计重要性的同时,却在不自觉地回避低碳设计的责任,至少并不主动寻求低碳设计创新。

2.2低碳设计的现状

在设计构思中,2/3的建筑师会把低碳建筑设计理念纳入考虑的因素,但并不认为这将成为设计的决定因素;认为自己把节能设计作为设计中的首要因素并以此作为设计创作的切入点的建筑师仅有26人,占15.48%;表示在方案构思设计中并不考虑节能设计的仍有30人,占17.86%。可以明显看出,建筑师在方案构思阶段对建筑节能问题的投入和重视程度,与其对建筑师在节能设计中的角色认识有直接的关系,可惜在调查中只有10位建筑师认为,建筑师是节能设计的主要负责人,并能将其贯彻到设计构思中去。接下来的问题反映的是建筑师达到低碳节能目标所采用的方法,虽然没有被直接问这个问题,但是由于在不同的设计阶段其设计内容有所侧重,也能反映这一点。一般说来,方案设计主要考虑建筑与基地、建筑内部分区、建筑造型等问题,大部分的被动设计也涉及其中;初步设计是在方案设计基础上的深化,包括设备选型等技术问题;而施工图阶段,建筑师会专注建筑构造和细节设计以及与相关专业的技术配合。也就是说,越到设计的后期阶段,建筑师依靠自身的、建筑学的设计手段的比重会逐渐下降,而更多地依靠技术手段和其他专业人员的帮助。调查显示建筑师对低碳设计投入精力最多的阶段,从大到小依次是:方案构思(39.88%)、初步设计(37.50%)、施工图设计(22.62%)。此外,那些愿意承担更多低碳节能设计责任并积极主动寻求低碳设计解决策略的建筑师,会在方案阶段投入得更多,也说明方案设计阶段对于建筑最终的节能性能表现的重要影响,这也将是未来建筑师更加大有可为的设计阶段。调查还发现,中国建筑师对自身在低碳节能设计上的能力并不自信:只有约3%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知识是非常全面的,在设计中运用自如;大部分人(54.17%)只能说了解一些,而且并不太会运用这些知识;仍有愈四成(42.86%)的建筑师认为自己的知识还不足以在实践中运用,设计出真正让人满意的低碳节能建筑。中,我们把受访建筑师和他们的供职单位类型做了对比研究,发现高校和科研院所中的建筑学教师对自己的能力评价最高,其次是设计事务所或工作室、专业设计咨询公司,大型设计院的建筑师最低。也就是说,越大型单位的建筑师对低碳设计能力越不自信。这可能与其设计工作组织方式有关系,小型设计公司的建筑师有更多的创作自由。通过对上述3个问题回答的分析显示,建筑师在设计构思中对低碳节能的理念和实践并不充分,更多地依靠其他专业技术人员或者技术的手段而非自身的设计技巧来实现这一目标。究其原因,可能是建筑师们对自己在低碳节能建筑设计方面的知识积累尚不自信。

2.3低碳设计的期待

第3部分的调查从设计工具和方法、设计难点、设计知识积累3方面,了解建筑师对实现低碳建筑设计的预期判断。5种设计方法和工具中,基本上被利用的程度都差不多。相对来说,借鉴成功设计案例(23.81%)与节能专家合作(22.02%)是最受欢迎的方式。剩下的3种方式:参考设计指标(17.86%)、借助BIM软件(17.26%)、遵循低碳节能的一般设计方法(17.86%)分别占据接近的比例。这反映了案例类比(casereasoning)的方式是比较符合建筑师思维特点的一种设计方法,在低碳建筑设计中也有较大的利用价值。但是,这不是说在设计过程中,建筑师只用其中的一种,而事实情况是,往往在不同的阶段利用不同的设计工具和方法,即使同一阶段也利用不同的工具来相互比较、映证、分析。一半左右的建筑师(51.19%)认为,实现低碳建筑设计的最大障碍是增加了设计周期而不被甲方接受。这也说明如何在设计中快速融入低碳节能的设计因素是今后的研究重点。约2/5的建筑师(43.45%)表示由于缺乏相关知识或者是具备相关知识却无法真正运用是最大的障碍。从这个比较中可以看出,多数建筑师认为外界因素是制约低碳设计发展的主因,而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或潜力充满信心。图6也佐证了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知识和工作协调能力越来越不成为低碳设计的障碍,但是设计难度、增加设计周期以及难以将低碳设计融入构思中却是所有年龄段的建筑师面临的共同问题。对接近一半的建筑师(48.81%)来说,讲座是最受欢迎的学习方式。这有可能与中国建筑师的日常工作都比较繁忙有关,没有时间进行关于低碳知识的全面学习。但是如果有时间的话,还是有20.24%的建筑师愿意钻研系统的理论书籍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另有14.29%和8.33%的建筑师把专业杂志和在线专业论坛作为他们学习的首先方式。

3结语

篇3

低碳理念贯穿于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要求人与自然,通过研究开发和推广节能、环保、低碳能源等技术减少碳排放,减缓气候变化。依据低碳理念的居住环境设计以减少能耗为基础,注重室内装修过程中的节能材料的选用,延长材料及装修的使用周期,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为人类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绿色的生活空间。

2居住环境设计中现存的问题

2.1资源浪费非常严重

当前室内装修资源浪费非常严重,装修过程中的砸、扔、换现象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一般原始建筑配备的暖气片、马桶、洗漱盆、开关和电线等设施基本都在装修过程中拆除换掉。据统计每100平方米的毛坯房平均产生600公斤的装修垃圾,装修过程中折合每平方米至少70元的材料设备变成了垃圾,全国仅“敲敲打打”方面的浪费,每年的损失在300亿元以上。据调查每浪费1平方米的建筑陶瓷,多消耗约6千克标准煤、增加排放二氧化碳15.4千克,装修造成资源浪费与低碳经济发展是相违背的。

2.2室内装修环境污染比较严重

目前,室内有机污染、无机污染和放射性污染是我国装修污染的三个主要方面,主要超标的污染物是甲醛、苯、氨、氡等化学物质。室内装修使用的人造板材、胶黏剂、墙纸等材料是室内装修污染的主要来源,如果这些材料质量不合格,材料所含的有害和有毒的化学物质就会超标,这些有害物质混合在空气中,对人体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严重的可以致癌。此外,装修过程中产生各种粉尘、废弃物和噪声污染也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

2.3室内装修使用生命周期较短

我们国家室内装修的使用寿命比较短,娱乐场所装修更新周期一般在三年左右,公共场所在四年左右,家庭室内装修更新周期多数不会超过七年。频繁的装修更新缩短了室内环境使用时间,装修是一种利用有限资源消耗的过程,如果延长它的使用期限,就会减少消耗、节约能源,同时也会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

3低碳理念下的居住环境设计方法

3.1空间设计的低碳原则

低碳设计就是以设计为起点,通过设计原理、理念、方法、手段、技术等一系列的整合,创造出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物质或精神产品。室内环境空间低碳化设计要注重空间的充分利用,考虑空间的可变性和灵活性,对室内空间进行合理的布局,组织好内部空间的关系,尽量节省交通空间,让室内交通集中有序,增加居室空间的利用率,达到节省空间的目的,并且要尽量减少对原室内主体结构的更改。室内空间设计中还要考虑阴阳面相结合,使其起到冬暖夏凉,节约能耗,对于光照、通风、房门的朝向需要进行统筹安排,通过合理的设计,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室内自然通风要顺畅,自然釆光要合理。减少空间设计中对材料的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源,这是比较直接的低碳化设计手法。

3.2材料选用的低碳原则

低碳材料有低污染、低耗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低碳材料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有害物质,并且可以回收再利用。室内装修材料在生产、运输和施工阶段都会消耗能源,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在低碳环境设计中要选用一些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的新型材料,减少碳量的排放,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实现节能、节材和节水的低碳居住环境设计。装修材料可以优先选用本地材料,缩减运输距离,减少运输过程中碳的排放。在材料种类上可以用一些低碳替代材料,如选用竹材、藤材、棉麻和植物秸秆等天然材料,通过艺术设计和技术处理应用到室内装修上,也可以用硅藻泥代替墙壁涂料和壁纸;用竹地板替代实木地板;用水性木器漆替代装饰油漆;用复合石材替代天然石材等。在保证结构和安全的前提下尽量使用轻质隔墙材料,少用混凝土、水泥等材料。装修过程中也可以选用可回收再次利用的材料,把装修过程中废弃的一些材料进行筛选重新利用,比如利用多层板侧面木质纹理作为墙面的饰面材料,将数张多层板拼合压制在一起,从侧面裁切粘贴在装饰墙面上来减少材料浪费。

3.3施工方式的低碳原则

首先,低碳、环保的施工工艺需要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进行,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科学的施工工艺,合理组织施工工序,制定标准化的施工流程,这样不仅能够减少工程质量隐患,提升装修效果,还能避免重复施工、反复施工造成的能源浪费。其次,在施工环节可以采用工厂生产半成品或者标准配件,在现场安装的施工模式,减轻现场施工压力,减少施工现场产生的装修垃圾,提高效率,缩减施工周期。再次,对装饰垃圾进行妥善分类处理,使垃圾污染和有害物质排放最小化,将装修剩余材料采取保存或者提供给其它家庭使用的方式来减少资源浪费。

4结语

篇4

环保牛仔服装设计往往与快时尚的理念相悖。国内服装品牌很少综合考量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生产的服装生命周期为:从摇篮到坟墓(cradletograve):生产服装被废弃只能通过焚烧或填埋处理———服装生产制造完成后被消费者购买、使用,然后废弃(焚烧或填埋)。很少考虑对服装进行回收再利用。作为对环境影响和资源耗损严重的牛仔服装,设计师在设计阶段就应当全盘考量服装整体生命周期每个环节的碳排放量与环境影响,力求将时尚性与环保性有机结合。彰显设计伦理道德。实现从摇篮到摇篮(cradletocradle)产品生命周期:生产的服装不再被消费者使用后能够被循环利用,成为生产下一件产品的原材料。服装生命周期环境影响预设计是以控制服装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为目的,在进行服装设计活动之前可以实施服装环境影响预估,选择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原材料与加工技术来进行服装设计。生命周期理论虽然在许多行业有了深入的应用,但是在服装领域运用较少,尤其是污染较重的牛仔服装。美国牛仔巨头李维斯公司对此进行了有益尝试,积极扩展它的(E-valuate)供应商环境影响评估,这种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系统的确立最终将使李维斯能够对它的服装系列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估。李维斯一直低调地执行这项环境影响评估计划。李维斯有限公司传讯部总监凯利•贝纳德指出“这项计划是我们公司内部的举措,它将支持我们长期致力于建设可持续发展活动。”在接受EcotextileNews杂志的采访中,李维斯公司的环境可持续发展部高层经理科林•克萨特指出“此项环境影响评估计划(E-valuate)是在2008年伊始作为一个初步评估工具被推出的,它能帮助我们的设计师和产品研发人员研究牛仔服装的环境影响。他们认为这对牛仔服装是很有裨益的,但他们也开始质询我们其他类型的服装产品。因此,我们决定研发一个新的工具,最终它将在几天内完成产品的全面环境影响评估。”但要做到这一点,李维斯公司需要的信息样本必须做定量科学分析。因此,不同于其它数据库,他们转向自己的产品供应链,提供为实现这一目标所必需的原始数据。E-valuate和其它生态指标不同,因为它着眼于使用从我们的供应商处所获取的原始环境数据。

通过与供应商紧密合作来收集这些原始数据,李维斯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团队(SES)可以审查环境影响的关键要素,从面料生产到棉花原料生产,运输过程中的环境污染以及纺纱、染色、织布所耗损的能源和水。李维斯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团队(SES)还整体考虑方便投产的可再生能源、可循环面料和可持续种植的纺织纤维。目的是尽可能多地使用原始数据,秉承严谨的科学研究方法,以实现对每一个特定的面料种类的环境影响进行客观的评估。该公司反复强调,此项环境影响评估计划(E-valuate)并不对个别的公司企业进行评估。E-valuate不衡量某个特定的公司或品牌的环境影响,它指向我们在服装产品生产中所使用某种特定材料(如面料,辅料等)对环境影响评估。”科林•克萨特说过最理想的情况是,世界各地的李维斯设计研发人员都能够使用E-valuate这个科学统计工具来评估任何一种服装材料的环境影响度及可持续性程度。最初,李维斯试验研究了7种主要面料,现在补充研究了85种其它面料。这个数据库将能够为2012年春季服装系列产品提供采购建议。当E-valuate处于试点研究第一阶段时,它可以确切评估出李维斯全线服装产品的环境影响度,甚至是一条拉链,一枚铆钉的环境影响度都能计算出来。当E-valuate全面实施应用之后,它将结合李维斯产品季(春季和秋季)每年2次进行环境影响度的全面评估。这种在服装设计活动之前就能预估出服装原材料的环境影响数值,并且在设计活动中有意识地选择对自然环境影响最小的服装设计手法与面辅料。可以为设计低碳环保牛仔服装提供数据支撑。而将3R原则与服装生命周期环境影响预设计有机结合,就能更有效地设计低碳环保牛仔服装。

1.减量化设计:Reduce。与极简主义强调的“Lessismore”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减少物料的加工与处置。对繁复装饰的摒弃,以达到环保节约的目的。最好的例证就是nothing.cn的设计师董攀秉承着“简单生活”(lifeisnothing)的态度,用未经染色的粗胚棉布进行服装产品的制作。其小批量产品的手工制作过程避免了工业生产污染环境的过程,但更重要的是接受了品牌环保文化理念的消费者们会更频繁地使用该产品,而非废弃之后再购买更多服装产品。

2.循环再利用设计:Reuse&recycle。以重用为考量的设计。不再是年份古老几近残破垃圾的李维斯.斯特劳斯品牌的牛仔裤因为其历史价值和不菲的售价得到重生收藏。而是针对全球巿场总量将达18亿件的牛仔服装,从设计阶段开始,得到循环再利用的可能。运用环保再生纤维制成的环保服装面料配合无毒害的环保服装辅料(铆钉、拉链)等,在后消费领域完成之后可以重新作为生产原料进入市场。即使消费者将废旧牛仔裤填埋或者焚烧,也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相反可以通过生物新陈代谢和工业新陈代谢被大自然所消化,成为营养。

二建立升级循环体系

凭借其广泛的普及程度,环保低碳牛仔服装已然超越了人口、时尚和地域的限制。牛仔服装产业链在服装行业里占据重要地位。在这条产业链中任何一项环境改善举措都会产生深远的累积效应。当牛仔服装的面貌总是被时尚性、功能性所支配之时,愈来愈多的牛仔品牌寻求开发新的更加可持续生产方式,来补充其在有机化和生态环境关照方面的不足。使用循环再生的棉布是低碳环保牛仔服装无可避免的趋势之一。牛仔服装产品最理想的循环方式是以工业养分的形式进行闭合生命周期。工艺养分(technicalnutrient)指的是能够返回到工业循环,返回到工艺代谢中的材料或者产品。比如说我们曾研究过的普通的电视,它就由4360种化学物质组成。有些物质是有毒的,但是其他是对工业有价值的养分,在电视机最终填埋的时候被当作了废弃物。这是不科学的。最好是把它们与生物养分隔离开来,使得它们升级循环(up-cycled)而不是再循环,从而维持它们在封闭式工业循环中的高品质。举例来说,坚固的电脑塑料外壳可以继续当做坚固的电脑塑料外壳循环使用(或用作其他高质量产品,如汽车部件和医学设备),而不是被降级循环制成隔音障或花盆。升级循环(up-cycled)是我们预期达成的目标。环保低碳的牛仔服装的生命周期末端应该呈现出两种模式:

1.进入生物新陈代谢。制成牛仔服装所有材料不仅仅是对人体和自然无毒害,当其完成了历史使命后,消费者可以直接丢弃或者作为土壤堆肥填埋服装。因为这种服装产品是100%可以作为生物原料降解,为自然界提供营养。目前有机棉纤维制成的牛仔服装中的铆钉,铜扣以及拉链等金属辅料无法进入生物新陈代谢系统,自然只能通过拆卸的方式来进行工业回用。服装纤维的生物新陈代谢最佳参考案例是可降解聚乳酸纤维,它是一种可完全生物降解的高分子物,以玉米淀粉等天然生物资源为基础原料开发成功的新型纤维材料,PLA聚乳酸纤维是以玉米小麦等淀粉原料经发酵、聚合,抽丝而制成。PLA纤维具有很好的生物降解性。PLA纤维埋入土中2-3年后强度会消失;如果与其他废弃物一起堆埋,几个月内便会分解,降解为无害的乳酸及二氧化碳和水。PLA纤维是新一代的环保型聚酯合成纤维。纺织服装科技的发展终将使得此类的生物新陈代谢系统可消化的面料成为人人可及的牛仔服装原料。

2.进入工业新陈代谢。即是将牛仔服装产品的所有权和处置权移交给制造商或者牛仔服装品牌。消费者购买的仅仅是产品的使用权,或者是服装产品的穿用服务。顾客不再为服装的固体废弃物买单。牛仔服装的制造商将通过回收旧款、拆解面辅料并使用其中复杂材料作为新产品原料的方式来更新产品。顾客可以自行决定服装产品的使用时限,这样一来既避免了持续购买快时尚品牌牛仔服装累计造成的快速抛弃,又能使消费者的手中的牛仔服装始终处于流转的状态。但是这种模式原本发想是运用在电视机、汽车等可拆卸的耐久的工业制成品上的,低碳环保牛仔服装产品借鉴此种循环模式的弊端在于面料纤维的使用寿命有限,循环再造产品使用之后产生的应力磨损造成了面料纤维的疲劳度(疲劳失效;力学性能损耗;外观损伤)。导致再造服装产品无法被持续使用,即使树脂整理与一些后整理工艺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延长纤维疲劳寿命,牛仔服装的棉纤维寿命也很有限。所以作为低碳环保牛仔服装的流转途径,一旦牛仔产品纤维疲劳度加剧,寿命将尽之时,将其降级循环进入工业新陈代谢是更为合理的选择。在环保牛仔服装发展过程中许多的品牌和生产商、零售商都对循环模式进行过研究与摸索。典型的降级循环如Rock&Republic现在已经进行回收再利用牛仔服装生产阶段裁剪剩下碎布料,将它们转化为建筑项目中使用的绝缘材料。纽约的Gap主动加入了美国棉花公司最新的“从蓝色到绿色”的牛仔循环回收计划。这项计划将覆盖北美以及波多黎各近1000家Gap专卖店。当年三月起,这两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可将它们的废旧牛仔服捐赠给当地的Gap商店,转化成建筑用的超天然棉纤维绝缘材料,再捐赠给有需要的社区。最初“从蓝色到绿色”牛仔项目2006年在美国收集到14566件牛仔服,比预期数量翻了两番。从那时起该项计划得到了国内零售商和相关组织的支持,如服装零售商AmericanEa-gleOutfittersInc(AEO)、布鲁明戴尔百货、Nation-alJeanCompany和服装品牌ErnestSewn与GbyGuess亦共襄盛举。到目前为止由BondedLogic公司生产制造的超天然棉纤维绝缘材料已经循环回收了足够数量供540个家庭使用。这个为期两周的活动是Gap公司“循环你的蓝色”的一个项目,捐献121牛仔裤的消费者可享受七折优惠购买Gap公司或者副线品牌GapKids或babyGap的新款牛仔服装。Gap北美区总裁MarkaHansen表示“我们希望这项活动能培养消费者关于棉纤维的可循环性认识,使他们将废弃服装捐献给有需要的团体。”牛仔服装升级循环的途径很多。除了作为绝缘材质被打碎之外,纯棉纤维的牛仔服装产品还可以被制成生物乙醇。无印良品的母公司良品计划,[11]于2010年1月30日到2月14日的15天内,在大阪的无印良品专卖店实施名为“FUKU-FUKU”的旧衣回收再利用项目。收到的旧衣,用自然界中存在着的酶及微生物进行分解,将衣服中的棉成分转换为生物乙醇。生物乙醇可以代替工业乙醇及石油作为燃料来使用。尼龙、涤纶等棉以外的材质重新被还原成尼龙及涤纶等原料,实现资源再利用。剩余的材质进行热分解后作为燃料等来使用。由此,服装制品几乎100%可以实现回收再利用。

三结语

篇5

扩大实习企业资源,建设合适的实习基地

在建设实习基地的过程中,我们积极和各种企业联系,特别是中小企业,扩大实习企业资源.中小企业管理机制灵活,人才匮乏,对高校师生的实习有着浓厚的兴趣.此外,中小企业相对艰苦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有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为他们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提高对生物技术实习基地建设的重视度

实习基地的建设不是某一个部门的职责,需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5].首先,我们要积极呼吁政府制定企业接受实习生实习的各种优惠政策,为企业接受学生实习创造良好的基础.其次,学校应成立专门负责生产实习的机构,加强各专业生产实习基地建设.例如,建立校企合作发展联盟,从校级对实验基地进行规范和管理.尽管我系实习基地建设中得到了学校教务处大力支持和配合,但还缺乏专门的校企发展平台.第三,学校应该制定合适的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文件,明确目标、职责以及实习基地建设的各种要求.第四,我系应该结合生物技术专业实际规划好实习基地建设,努力促进其发展.例如,寒山啤酒厂实习基地就是按这样的要求建设的,厂里免费提供食宿,学生可以安心在企业实习,学校也节约了一大笔实习经费.

加强实习指导老师队伍的培养

实习指导教师由学校的带队教师与实习单位参加实习指导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4].学校带队教师主要按照实纲的要求组织实习计划的落实工作,督促学生完成各项实习任务;与实习单位积极配合解决实习中的问题,协调好实习基地双方关系.而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业务学习、生活安排、安全教育等负责.因此,指导教师必须具备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随着我系领导对实习工作的重视,一支高素质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正在建立起来.例如聘请寒山啤酒厂、洛阳亚洲啤酒有限公司、新春都生物制药厂、九九龄醋厂主抓技术的管理人员作为“双师型”指导教师,来学校做生产工艺及生产管理的报告,并协助做好学生生产实习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同时我们要求学生的班主任也参与进来,杜绝学生盲目请假、逃避生产实习.通过院系领导召开实习动员大会,使学生充分认识生产实习在学生专业培养中的重要性[5],通过两年的实习情况分析,取得了良好的实习效果.

加大实习基地建设的资金投入

生物技术实习基地建设需要一定的资金,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应加大投入.另外,还可以在实验室大胆探索,积极改革,建设校内实习基地;也可以将实践教学内容与周边企业需求结合起来,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自身科研人员缺乏,对和学校合作建立他们企业的研发基地很感兴趣,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企业资金,建立校企合作的研发基地,供给学生专业实习.这不但有利于稳定学校与校外实习基地的合作关系,而且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篇6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作为一个新建校区的图书馆,在近几年的建设中水、电能源消耗很大,资源浪费严重。而低碳经济作为一种高效利用能源和低污染排放的可持续发展方式,是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主要特征,也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流方向。在高校图书馆建设中,提倡低碳学习、工作,节能减耗,提升图书馆利用效率,可以更好地为高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服务。我们应该发挥自身的优势,推动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树立低碳图书馆的理念,从而为努力营造生态的图书馆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商丘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建设现状分析

首先,商丘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有的因为年久失修,资源浪费较大,比如期刊阅览室室外灯光明媚,走廊、厕所等地有长明灯的现象,卫生间龙头损坏,水流哗哗,浪费水资源;其次,图书馆文献资源浪费。盲目采购图书,不询问老师和学生的需求;最后,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过剩,缺乏专业人员,出现“大材小用”、“用材不当”等问题。进入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与图书馆专业无关,多是学校领导家属、博士家属、教师子女,而一些毫无经验的闲散人员被塞进图书馆造成编制超编,这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三、低碳经济视角下新型高校图书馆建设措施

(一)提高低碳意识,构建低碳图书馆

提高低碳意识是构建低碳图书馆的首要任务。高校图书馆具有普及知识、宣传知识和教书育人的智能,图书馆馆员亦是低碳型图书馆建设的主力军,因此让工作人员了解低碳相关知识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图书馆可以多采购关于低碳经济的图书,充分发挥图书馆在普及和宣传低碳意识的教育职能;通过举办讲座和论坛等活动,向入学新生宣传低碳理念,营造低碳氛围;通过举行图书宣传周、研讨会等活动接近读者,使低碳意识潜移默化地融入读者观念之中。

(二)促进节能减排,构建低碳读书环境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最重要的一个文化传输部门,对高校学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文化传输人则是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因此高校图书管理员作为高低碳经济发展的践行者和引导者,应该在工作中,加强信息化意识,采用信息化办公,提高效率和节约成本。一方面从点滴小事做起,比如养成节能降耗的好习惯,比如打扫干净卫生,多采用自然通透的光,减少电量的消耗;少开空调,尽量把空调温度定在一个固定的温度;下班及时关闭电脑主机和显示器;在图书馆可以多放置一些绿色植物,比如净化空气的绿萝和吊兰等植物,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阅读环境,体现低碳理念;最后,在图书采购方面,少做无用功,注意采购品质,尽量通过院系,让教师和学生自行决定,少采购精装、豪华包装的书目。

(三)改变阅读方式,加强文献资源建设

篇7

关键词:虚拟低碳社区 计划行为理论

引言

随着“低碳经济”概念的兴起,发展“低碳经济”已开始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一种新经济模式的兴起必然引发了社会生产与消费方式的变革。然而对于“低碳消费”,消费者普遍认为将会牺牲和降低现有生活质量并造成个人生活不便,因而不愿意改变现有生活方式和习惯。面对与环境有关的消费中,这种类似于社会规范的消费模式限制了个人选择余地(张浩,2012),并且成为阻碍低碳社会构建的重要原因。

加拿大环境心理学家Mohr提出了基于社区的社会营销理论(community-based social marketing,简称CBSM),它是指出通过基于社区的团队力量,加强个体之间的合作与监督,改变旧的行为方式与习惯,从而能够有效促进个体践行可持续性的生活方式。欧美国家一直领导着世界的低碳运动,而在web2.0时代下随着网络新媒体等技术的发展,虚拟低碳社区逐渐形成,并且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加入其中。相关的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比大众营销(mass marketing)更为有效。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分析影响消费者参与虚拟低碳社区的因素,以便能够深入了解消费者心理,为日后制定引导路径提供思路。

虚拟低碳社区

(一)虚拟低碳社区定义

一直以来在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都是从改变个体行为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然而近几年许多欧洲国家开始将注意力转向构建一个社区,将消费者联合起来视为一个“组织”,运用营销的思路来改变消费者行为。Moloney(2010)指出建立新的社会组织来形成新的社会规范,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以社区的形式来促进行为的改变更有效且可持续性强。低碳社区(low carbon community)提供了一种新的情景环境来解决促进低碳消费行为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从实践来看,有四类典型的低碳社区:基于地理空间的低碳社区(urban community);基于企业、行业内部的低碳社区(sector community);基于共同兴趣的低碳社区(interest community);以及利用网络技术的虚拟的低碳社区(virtual community)。

虚拟社区是随着Web2.0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互联网上开始大量出现,并改变了社会的方方面面。Preece(2000)指出虚拟社区是由一群具有共同兴趣、相同目的的人组成的,他们彼此默认一定形式的规则、方案、仪式和法律,他们的互动遵循这种规则,成员借助计算机系统支持他们之间的互动,从而促进归属感的形成。针对参与者对虚拟社区需求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以下五类社区:兴趣型社区,如各类论坛;关系型社区,如人人网;幻想型社区,如网络游戏平台;交易型社区,如淘宝网;创作型社区,如新浪博客。而虚拟低碳社区(virtual low carbon community)正是基于虚拟社区平台上的,一种具备相同兴趣、相同社会经济特征的团体或组织,个人通过参与团队的方式彼此合作,旨在减少成员的生活方式的碳强度,最终目的是逐步形成整个社会可接受的一种低碳消费模式。

(二)虚拟低碳社区的发展

国外虚拟低碳社区中一个较为典型的案例是Carrotmob,一个虚拟性的组织,致力于通过联合消费者个体的力量以促进二氧化碳减排,利用借助新媒体宣传的线上线下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联合个体消费者开展社区活动,以减轻个体在实现低碳消费过程中的无助感。这些多变的交流传播方式的意义主要在于观点的分享、成员招新、活动协调组织、经历报道,以及各个活动间的互相鼓励。目前国内虚拟低碳社区主要形式为豆瓣小组、认证微博、人人网公共主页以及个别环保组织独立运营的网站及论坛,其中济溪环境交流网络由一群年轻的中国环境保护志愿者于2004年12月创立,目前已经成为中国最活跃的青年环境组织交流平台,组织主要结合在线平台建设,与其他机构开展交流合作,打造有针对性和专业性的线下活动。通过与国内虚拟低碳社区管理者深入访谈发现,参与者对于该类社区参与度尚处于较低水平,参与者较多扮演浏览者和潜水者角色。大部分参与者主要进行信息浏览,较少进行回复与互动,信息分享与传播不足。线上互动有限直接导致众多线下活动无法有效开展,因而使得虚拟低碳社区无法有效将个体集中起来,无法从本质上起到改变行为的作用。而有必要分析影响消费者参与虚拟低碳社区的因素,以寻找激发消费者参与的策略,从而更好地开展虚拟社区运作。

影响消费者参与虚拟低碳社区的因素

Ajzen(1991)提出的“计划行为理论”(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是基于“理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之上延伸拓展而提出的,被认为是行为领域研究的经典理论模型,广泛用于分析和预测亲环境行为、健康饮食、体育锻炼等。

计划行为理论TPB理论认为决定行为的最直接因素是执行行为的意向,而意向又由三个因素决定。首先是态度(attitude),指个人对某个行为赞成或反对的评价,包括认知评价以及情感评价。其次是主观规范(subjective norms),指个人考虑是否执行某个行为过程中对他人及社会态度的感知。而知觉行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是个人对执行某一行为难易程度的认识以及对自我行为控制能力的判断,Ajzen发现人的行为并不是百分百地出于自愿,而是处在控制之下。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便利条件(facility),反映了行为中需要的客观资源的便利性,比如时间、金钱、基本设施等;另一个是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指个人对执行某一行为对自我能力的自信程度。该理论同样可用于分析消费者参与虚拟低碳社区的行为,将影响行为的因素纳入到TPB综合模型中(见图1),从而更系统的认识和分析参与行为。

(一)态度

整体来说消费者对“低碳”的态度将影响是否会参与虚拟低碳社区,态度越积极越有可能参与其中。而影响态度的因素可以概括为两个,分别是个人利益于社会利益(刘宇伟,2008)。根据已有文献研究,个人利益可体现在参与虚拟低碳社区能够带来实际利益,包括消费者可获取的信息、经济利益、解决问题方法等;以及情感上利益,包括在虚拟社区中得到的分享与帮助的乐趣、社会价值感满足等。而社会利益则是通过参与者自身相关知识水平范围内感知到的低碳消费能够为社会带来的直接利益。认为利益越大,越能够产生积极态度。

(二)主观规范

影响参与虚拟低碳社区的规范可以分为社区外的社会规范以及社区内的组织规范。社会规范是通过社会成员的交互演变而来,并通过技术、营销和媒体等商业体系来强化的,最终形成一个社会的消费模式,可以称之为“社会消费习惯”。因而目前社会普遍的消费习惯以及信息宣传将影响消费者参与虚拟低碳社区的决策。而虚拟低碳社区是一个相对的组织,其内部成员之间也有内部规范,有效的内部规范能够促进社区内成员的认可感,加强成员凝聚力,提高参与意愿。当成员具有归属感时,会愿意遵守社区内规范(徐小龙,2012)。

(二)知觉行为控制

在消费者参与虚拟低碳社区的行为中,对参与难易程度的判断直接影响了消费者是否参与社区活动以及参与的程度。一方面体现在对虚拟低碳社区便利条件的感知上,Internet设备是否便利可及,虚拟低碳社区运行是否正常,界面是否友好,社区分享内容及资源是否容易理解且可靠都会影响消费者的参与。而便利条件作为外部因素并不必然引发行为,自我效能是对自我完成某种特定行为能力的判断。当消费者关心环境问题,同时认为通过加入虚拟低碳社区能够将自己与其他成员共同促进改变行为,将会更加积极投入社区贡献自己的力量。此外,针对参与虚拟低碳社区的消费者,还涉及到与社区成员间的线上线下合作,因而对社区成员和管理者的信任感也将影响消费者的参与,同时将有助于社区内的互动。

(四)个人习惯

此外,社会心理学家发现个人日常习惯在亲环境行为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研究的发展与深入,发现习惯具有无意识的、自动的特点,同时是在特定情境-反应连接中建立的。实证研究发现把过去行为加入到计划行为理论模型中时,过去行为加强了解释度。因而消费者过去参与虚拟低碳社区的行为习惯强度越强,参与程度越高,在行为意向到行为过程中起到调节作用。

结论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视角,影响消费者参与虚拟低碳社区的因素分别由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以及个人习惯。其中态度又受到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影响,主观规范受社区外的社会规范影响以及社区内的组织规范影响,知觉行为控制受社区便利条件、自我效能以及信任感影响,最后个人习惯具有调节作用。由于虚拟低碳社区概念出现不久,本文分别根据已有对虚拟社区以及环境行为两个领域的文献进行梳理,构建了理论模型,相关的实证研究还有待于下一步进行。虚拟低碳社区是全面构建低碳社会的一个有益尝试,从个体消费者角度转向“组织”的角度,深入分析影响参与行为的因素能够为制定干预行为的引导路径提供思路(段文婷等,2008),希望能够引起更多学者的兴趣和关注。

参考文献:

1.张浩.基于社区的低碳消费模式:国外的理论与实践[J].消费经济,2012.2

2.Moloney,Susie,Ralph E. Horne,and John Fien. "Transitioning to low carbon communities-from behaviour change to systemic change: Lessons from Australia."Energy Policy 38.12 (2010)

3.Heiskanen,Eva,et al. “Low-carbon communities as a context for individual behavioural change.”Energy Policy 38.12 (2010)

4.Preece, Jenny, Diane Maloney-Krichmar, and Chadia Abras. "History of emergence of online communities."Encyclopedia of Community. Berkshire Publishing Group, Sage(2003)

5.Jackson, Tim. "Motivating sustainable consumption."A review of evidence on consumer behaviour and behavioural change. A report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search Network, Surrey: Centre for Environmental Strategies(2005)

6.刘宇伟.计划行为理论和中国消费者绿色消费行为[J].中国流通经济,2008.8

7.徐小龙.消费者参与虚拟社区动机研究[J].商业研究,2012.7

篇8

我们在查阅前人的学术劳动成果时可以获得他们的研究结果,同时也可以学习前人的方法和提供的相关信息,这是我们撰写参考文献信息的最大来源。以下是千里马网站小编整理的关于建筑论文英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建筑论文英文参考文献:

[1]孙礼军等,建筑的基本知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8

[2]刘先觉等著,生态建筑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冉茂宇,刘煜.生态建筑[M].北京: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11

[4]张俊.谈在建筑设计中综合考虑建筑节能与建筑噪声控制——以湖南(夏热冬冷)地区为例[J].中外建筑,2008(2).

[5]林宪德.绿色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6]开彦,王涌彬.绿色住区模式——中美绿色建筑评估标准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2

[7]姚润明,李百战等.绿色建筑的发展概述[J].暖通空调.2006.36(11):27~32

建筑论文英文参考文献:

[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洪雯.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对亚洲未来发展的重要性[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88.11

[3]万蓉,刘加平等.节能建筑、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建筑[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4.33(2):150

[4]仇保兴.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刻不容缓[J].金融信息参考.2005.4

[5]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6]邹晓周,曲菲.绿色节能主义之低碳建筑[J].建筑节能,2009.4

[7]龙惟定,白玮,梁浩,范蕊等.建筑节能与低碳建筑[J],节能经济.2010(2):38~40

[8]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9]俞允凯.中国城镇建筑能耗现状、趋势与节能对策建议[D].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5:11~14

[10]李启明,欧晓星.低碳建筑概念及其发展分析[J].建筑经济.2010.2:41~43

建筑论文英文参考文献:

[1]陈通,姚德利.基于全生命周期的低碳建筑发展研究[J].价值工程.2011.34:85~87

[2]张陶新,周跃云等.中国城市低碳建筑的内涵与碳排放量的估算模型.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1,1.25(1):77~80

[3]气候组织政策简报.2011年第2期.

[4]柳云状.中国发展低碳建筑的障碍因素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10

[5]TopEnergy绿色建筑论坛组织.绿色建筑评估[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6]颜廷珊,李春雷.建筑经济角度的建筑产品与建筑生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2(01):257.

篇9

关键词:低碳设计;城市发展;公共交通工具

1 城市公共交通现状分析

目前,我过城市公共交通主要以公共汽车及无轨电车为主,它们共同承担了80%以上的客运量;近年来,个别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速度在明显加快,但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约束,轨道交通仅限于省会城市及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每年有大量的务工人员涌入城市,城市交通需求的总量急剧增长,由此造成的城市交通问题日益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1)城市交通拥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为了改善出行状况,部分先富起来的那些人开始大量购置私人轿车,由于机动车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国内的大城市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交通拥挤的困扰。如北京目前在早晚交通流量高峰时期,全市90%以上的道路交通处于饱和或超饱和状态,城区道路基本处于拥堵状态,特别是二、三、四环等环线和环路之间的联络线,交通拥堵尤为严重,给市民的工作、生活带来极大不便。(2)城市交通秩序混乱。我国城市交通组成复杂,相互干扰严重。首先,部分市民经常无视交通法规沿街占道搞经营,迫使非机动车抢占机动车道,致使道路变窄,多处出现瓶颈,交通拥堵加重,其次,交通参与者特别是非机动车使用者和行人的交通安全意识淡薄,遵章率较低;再次,城市管道规划不合理,自来水公司、电力、电信等都各有自己管线系统,各部门之间缺少协调,无论哪个部门需要改造管线,都需要到处切割、成片挖掘,严重影响正常的交通秩序。(3)城市交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交通拥挤和秩序混乱带来严重的交通安全问题,随着城市道路等级的提高,特别是一些大城市快速路及一些交通干道等,机动化程度的提高导致了交通事故的增多,事故增多又加剧了交通拥挤。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大约70万人死于交通事故,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所以提高城市交通的安全性迫在眉睫。

2 低碳设计理念的必要性

(1)环境要求。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危机、环境恶化以及生态危机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据统计,每年数以亿计的汽车排放约2亿吨有害气体,占大气污染总量的60%。随着我国城市汽车的增加,据我国环境监测部门报告,我国的大多数城市城区主要污染源已由工业污染转为机动车尾气污染,而低碳设计的理念就是低排放、低消耗、低污染,最终实现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占用最少的资源并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2)能源要求。目前,我国目前燃油消耗中交通所占的比例为30%左右,与美国的 60%相比并不算高,但是考虑到今后二十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快速增加,道路系统将迅速发展,交通系统的能源消耗比重会逐年增加;预计2020年我国机动车将达到 1.2~1.5 亿辆,按目前油耗趋势,估计燃料消耗将达到 2~2.5 亿吨,所对应的石油需求将达到4.5~5.5 亿吨。由于我国人多地少,能源储备严重不足的特点,届时我国的石油进口依存度将超过60%,国家石油安全将面临严峻挑战。(3)人民居住要求。虽然无法量化衡量交通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程度,但是居住在城市中的人们无论是上班、上学、购物、娱乐等活动,无一例外都要与交通打交道。对生活在一个交通拥挤、事故频繁、空气浑浊的城市都具有厌恶情绪,相反,低碳设计理念可以创造一个交通畅通、空气洁净、安静的城市。(4)安全要求。医学专家研究表明: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被人体吸收后,会对造血机能造成破坏,造成贫血、神经衰弱,尤其是在太阳光照射下,由于光化学作用所形成的蓝色烟雾对人体的伤害更大,可致癌,使人视神经受到破坏,此外还有交通噪声污染也不容忽视,城市中交通噪声源仅次于生活噪声源居第二位。因此,为了降低噪声污染,需要将低碳设计理念融入现代交通工具设计里面,从而减低碳的排放,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3 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公共交通工具

传统交通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耗费大量的传统能源,是一种不可持续的交通方式,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导致城市交通系统面临的压力日益增大,因此,低碳城市成为了许多大型城市的发展目标,希望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占用最少的资源并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而低碳设计的核心就是低排放、低消耗、低污染,核心是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结构,优化经济结构,低碳交通工具应具备以下特征:(1)低碳城市交通工具的形态的简洁性。经典的产品往往倾注了设计师们全部的感情,充满了生活的气息,甚至会成为记录着一个时代的标志,被赋予灵魂,因此,低碳城市交通工具在形态上应体现简洁性,具备优异的结构功能特征和物理、化学特性,其设计不应该简单从具体形态的模仿入手,而应该着重研究表面张力对内在力和速度、敏捷等感性特质的表现原理,理解表面张力与内在结构的关系,需要提炼出能够感动我们的内在力量和特征。其中,对动力性和敏捷感的塑造是传达其简洁性的主要手段。(2)低碳城市交通工具的动力应具有环保性。随着新技术和新能源的出现,电动车与燃油车相比,从外形与内部结构,乃至使用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所以,需要从使用方式、功能、结构、人机工程学、形态色彩、环境等要素出发,重新设计新的交通工具,很好的体现出具有低碳设计特征的产品,从而推广电动车的使用。(3)低碳城市交通工具应考虑使用者的情感体验。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对于交通工具的使用不再满足于物质层面的使用需求,而开始关注非物质层面上的情感需求与心理体验,因此,低碳交通工具的设计中要体现生命的感性特质,充分考虑使用者与设计者、与周围环境、与社会情感的交流;具体在设计过程中要以体验为基础,强调与消费者的沟通,触动消费者内在情感和情绪。(4)低碳城市交通工具应体现地域文化。伴随着时展,追求文化多元论及其差异性的后现代主义思潮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人们开始关注设计的民族地域性,而低碳设计中地域风情,是指设计上吸收民族的、民俗的以及区域历史中所遗留的种种文化痕迹,并使之具有明显的可识别性,虽然现代化工业生产与全球化进程对于形式的自由表现有所约束,也导致了全球性的文化趋同现象,造成对原有文化的破坏,文化的多样性和地域特色逐渐衰萎消失,但不妨碍人文、地理、气候等环境要素对交通工具产品造型设计发挥影响,从使用状态、使用方式上表达地域文化精神。

最后,中国城市化发展趋势已成必然,而且正呈加速状态,然而在能源危机及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现实背景下,节能减排成为了我国各级政府的中心议题,因此,需要构建高效低能耗的低碳交通体系来缓解交通拥堵以及降低能耗和减少有害气体排放量,最终创建一个干净、有序、和谐融洽的新型现代化城市。

参考文献:

[1]王峥.城市小型电动交通工具的设计方法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江南大学,2007.

[2] 王春伟.武汉交通可持续提案研究――构建基于电动车运用的交通辅助系统[D].硕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07.

[3] 马荣国.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发展问题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长安大学,2003.

[4] 王海涛.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现状浅析[J].管理视野,2010(07).

篇10

【关键词】低碳经济;绩效评价;煤炭企业;平衡计分卡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结合低碳经济下煤炭企业特点,本文希望通过平衡计分卡指标体系重构,以完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

一、煤炭企业特点及绩效评价现状

我国不少企业为盲目追求煤炭产量和节约成本,造成了煤炭开采企业安全事故居高不下、资源的严重浪费和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地质地貌和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现象。

我国现行的经营者绩效评价体系没有反映低碳经济下煤炭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特殊性。考核煤炭企业的绩效,必须有反映与一般工业企业相同的共性指标,而且要有体现煤炭企业特点的个性指标。国有煤炭企业具有煤炭资源的有限性、投资规模大、回收期长、生产成本逐年上升、安全事故居高不下和环境问题等特征。重新构建适合低碳经济下煤炭企业平衡计分卡综合评价系统,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势在必行。

二、平衡计分卡的概念与理念

平衡计分卡以企业战略为导向,寻求能够驱动战略成功的关键成功因素,建立与之密切联系的指标体系来衡量战略实施过程,并采取必要的修改以维持战略的持续成功。其主要是通过财务与非财务考核指标之间的相互补充,从战略层面上寻求短期收益与长期收益的平衡,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平衡。它是在传统的绩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保留了财务指标,并新添了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和成长三个方面。

三、低碳经济下煤炭开采企业战略经营业绩评价指标的设计

基于平衡积分卡的煤炭企业战略经营业绩评价方法以煤炭企业战略目标为核心,从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层面,利用财务和非财务数据,将结果考核与过程控制相结合,使煤炭企业战略目标具体化,促进企业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均衡。低碳经济下,煤炭企业战略经营业绩评价指标的重新设计应围绕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煤炭企业战略目标,在关注股东价值的同时,应增加衡量其安全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程度的指标,以有效引导和激励企业管理层对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开采的重视。我们结合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具体评价指标设计如下:

1.财务评价指标

财务评价指标是衡量企业对股东贡献的指标,其最终结果是实现股东收益最大化。财务目标是一切平衡计分卡方面目标与量度的交集,平衡计分卡选择的每一个量度,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因果关系链,终极目标为改善财务绩效。对大多数企业而言,增加收入、降低成本、 提高生产率、加强资产运用和减少风险是重要的财务主题。因此, 低碳经济背景下,煤炭开采企业的财务评价指标应包括反映盈利能力指标、 债务风险指标、 资产质量指标和经营增长情况指标。

2.顾客评价指标

对客户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交货期、质量、成本、产品和服务的属性;我国煤炭需求主要来自电力、建材、冶金、化工四大行业约占国内煤炭总需求的80%以上。资源化的目的是将废弃物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发展低碳经济要求煤炭开采企业不仅应关注顾客的满意度,也应关注政府等利益相关者和社会满意度。因此,可将顾客评价指标分为社会满意度指标和客户满意度指标。煤炭产品具有同质性,煤炭行业通过服务渠道可以给予客户更多的关怀,才能使企业客户群体日益壮大。低碳要求下,对煤炭流程进行改造需要投入大量成本,成本提高,在高成本的情况下如何留住顾客是客户关系维系的重点。这个层面上的主要指标:客户保持率、客户满意度等,形象和声誉是企业吸引客户购买产品的无形因素,对于煤炭企业其目标主要体现在:社会责任的履行,周边居民对矿区的满意。

3.内部业务流程评价指标

平衡积分卡吸收了业务流程的思想和理念,确定内部业务流程是影响股东和顾客满意度的关键过程,也是组织可控制的领域,必须不断自我评价并不断改善。内部业务流程的有效性评价应从技术创新、 安全性、 减量化、 再利用、 资源化四个层面进行。安全生产指标: 企业安全生产的实现必须以领导重视、经费投入、科技创新为保障,因此,我们可以用吨煤设备改造费、人均安全经费投资的指标衡量企业安全性程度。减量化指标:减量化包括物料投入的减量化和污染物排放的减量化,因此,我们将企业减量化指标设计为:物料投入的减量化、万元产值新鲜水耗、万元产值电量消耗量。污染物产生指标:万元产值废水排放量、万元产值废气排放量、万元产值固废排放量。再利用的目的是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因此再利用程度的评价指标应包括:土地复垦率、采区回采率。 资源化指标:资源化目的是将废弃物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因此,资源化程度的评价指标应包括:矿井水利用率(%)、抽采瓦斯利用率(%)、煤矸石综合利用率(%)。内部流程方面的绩效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经营者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以及其努力程度。

4.学习与成长评价指标

企业员工不断学习和成长是实现企业持续竞争力的有效保证。企业为促进员工的职业发展,提高工作满意程度,实现其自身价值,企业必须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和企业文化灌输,使员工在知识、技能、理念等方面适应企业的发展,形成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学习与成长指标是衡量企业现有和潜在的人力资源、系统建设的指标。该指标将为其他三个层面指标的实现提供基础框架, 是其他三个层面指标获得驱动因素。学习与成长层面可分为:员工能力、信息系统建设。因此, 可将学习与成长评价指标设计为:员工满意度、工程技术人员比重、 吨煤教育培训费。综上分析,煤炭开采企业战略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如表 1所示。

四、评价

平衡计分卡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全方位的战略思考,随着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它们绝大部分具备了平衡计分卡实施的基本条件,而平衡计分卡的实施能够大大缓解国有煤炭企业现行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不足之处。当然,如何使得新的企业绩效评价及其评价反馈更趋科学、合理,该评价体系尚需要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平衡计分卡战略性业绩评价体系的理论与应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沈阳:东北大学,2006

[2]王景波.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煤炭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青岛:山东科技大学,200

[3]王向华.基于平衡计分卡(BSC)的公司绩效管理体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6

[4]路世昌.煤炭企业流程再造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阜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