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进程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7 14:51: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化进程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现代化进程论文

篇1

根据大家普遍接受的现代化定义,现代化是指以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为推动力,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方面。现代化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一个全球性的进程。它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大约1780~1860年),它从英国的工业化开始,然后向法国、德国等西欧国家和北美扩散。第二阶段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工业化继续向波兰、俄国等中东欧国家和日本扩散。第三阶段从20世纪下半叶起,工业化在广大的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普遍展开。

俄国的现代化进程经历了两个阶段:1861~1917年是资本主义现代化阶段,1917~1991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现在俄罗斯正面临着艰难的第三次现代化转型阶段。前两个阶段的工业化和现代化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1913年,俄国工业生产总值在美国、德国、英国、法国之后居世界第五位,但国民生产总值仅为美国的39%。1985年,苏联工业产值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但是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仅为美国的40%。[1](p249~250)俄国和苏联现代化的目标都没有实现。旧俄国在1917年被革命,苏联也在1991年瓦解了。两阶段不同的现代化模式都以失败而告终。这是为什么?本文主要就俄国资本主义现代化(1861~1917年)的障碍机制谈些浅薄的看法。

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一般是由内部自下而上自发的渐变过程,是由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自由市场相结合的结果,资产阶级在现代化进程中起主导作用。俄国的现代化则是在1853~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中被英法两个资本主义国家打败后通过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启动的,沙皇政府在现代化进程中扮演主角。由于市场发育不足,俄国的现代化带有国家行为和赶超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特点。但是,沙皇是贵族地主阶级利益的代表,改革不得不照顾贵族地主的利益,所以俄国的现代化一开始就处于无法克服的矛盾之中。

在俄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农奴制始终是主要的障碍机制。当14~15世纪农奴制在西欧各国消失时,农奴制却悄悄地在中东欧国家兴起。俄国是农奴制延续时间最长、表现形式最为野蛮的国家。1807年,拿破仑在华沙公国(1815年后称波兰王国)颁布宪法,废除农奴制,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同年,普鲁士政府废除农奴制。1848年,奥地利政府废除农奴制。唯独俄国的农奴制延续到1861年。在农民获得人身自由和份地时,农民却被迫交纳远远高于当时土地的市场价格的高额赎金。对于农民来说,支付赎金是一场掠夺,它夺走了农民多年积累的资金,阻碍了农业经济按市场原则改组的过程,使俄国农村长期处于贫困状态。这种掠夺农民的暴行在易北河以东的农奴制国家和地区的确是罕见的。1861年改革不仅没有废除中世纪的村社组织,反而加强了村社的经济职能。农民赎买份地,地主不是同农民而是同村社签订契约。村社限制农民离开农村,遏制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农民获得的份地通常低于改革前拥有土地的数量,地主占去了一部分农民的好地。俄国农民的不自由和任人宰割的状况在欧洲是独一无二的。

在改革后的40年里,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农民的份地不断减少,从1861年的4.8俄亩(1俄亩等于1.09公顷)减少到1905年的2.6俄亩。农民缺乏土地的现象日益严重。农民小生产者的地位限制了他们与市场的结合,妨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

1861年改革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是农奴制残余的主要表现。根据1900年的资料,在私人所有的土地中,贵族占有79.8%,而农民只占有5.5%,商人和市民占有12.8%;20世纪初,拥有500俄亩以上大地产的地主占有很大比重,甚至形成了拥有5万俄亩的土地寡头集团。155个大地主的土地面积达1620万俄亩,几乎占全国私有土地的20%。[2](p494)由于农民缺乏土地,农村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地主可以通过工役制继续奴役农民,他们让农民用自己的农具和耕畜为其耕种土地。工役制妨碍了地主用先进农具和雇佣劳动者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业。根据列宁的统计,在欧俄43个省中,有19个省的地主经济资本主义制度已占优势,这主要是波罗的海和西部各省;有17个省的地主经济工役制度占优势,这主要是黑土省;还有7个省是混合经济占优势。

俄国的工业革命和工业化几乎是同步发生的,它涵盖了19世纪50~90年代。改革后的20年是工业革命进程的扩展或粗放阶段。工业革命从纺织业开始,然后扩散到食品业和机器制造业、五金加工业。莫斯科是纺织工业的中心,彼得堡是机器制造工业和五金加工业的中心。国家全力扶植重工业的发展,而由市场推动轻工业的发展。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不得不大量吸收外国资本,进口外国机器。与此同时,俄国大量出口谷物。俄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融于一体。从19世纪80年代起,工业革命进入集约和结束阶段。90年代,俄国工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现代资本主义冶金、燃料工业基地和石油工业基地在顿涅茨和巴库建立。工业生产年均增长9%。从1893年至1900年,共修筑了2.2万俄里铁路,比前20年修筑的总和还多。到1901年,全国铁路增至5.6万俄里,形成了完整的铁路交通网。在国民经济总额中,工业生产总额和农业生产总额持平。城市化程度达到15%。俄国艰难地由农业国向工业—农业国转变。但是,俄国远未达到现代化的目标。

19世纪90年代的工业高涨为1900~1903年的工业危机所打断。发生危机的重要原因是农业落后和国内市场狭窄。在危机之后,俄国进入了战争和革命的年代,经济长期萧条。从1910年起,又进入经济高涨时期。1910~1913年,工业生产增长45%,年均增长11%。[3](p22)其中轻工业增长32%,重工业增长67%。[4](p7)工业生产广泛采用电力和内燃机,俄国工业的生产技术现代化达到新的高度。这次工业高涨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打断。

俄国工业化的设计师是谢尔盖·维特(1849~1915年)。他在1893年制定了《工商业发展纲要》,提出了加速工业发展战略,即以国家干预为主导,以财政稳定为杠杆,以保护关税、出口粮食、引进外资、征收重税为手段,以缩小与西欧国家间的经济与技术差距为目标的发展战略。但是这种战略是建立在剥夺农民基础上的一种牺牲农业来换取快速工业化的发展战略。重工业的发展和铁路的建筑是在与农业市场几乎完全脱钩的情况下进行的。在快速工业化的背景下,农业的落后状况进一步恶化了。工业化和落后农业之间的矛盾,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现代化工业与农奴制残余和中世纪村社的矛盾。随着1900~1903年经济危机的到来,维持的工业化政策受到批评,1903年他被免去财政大臣职务。

为了改变农业的落后状态,实现农业现代化,1906年升任大臣会议主席的彼得·斯托雷平(1862~1911年)着手实行。斯托雷平改革的基本思想是消灭村社,扶植富农经济,扩大土地私有制,保卫地主土地所有制,使农业适应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此,他拟订了1906年11月9日法令和1906年3月4日土地规划条例,该法令和条例经国家杜马、国务会议审议通过和尼古拉二世批准后成为1910年6月14日法律和1911年5月29日法律。

斯托雷平的实施情况如下:截止1916年1月1日,共有2478224户(占村社农户的22%)和15919208俄亩的耕地(占村社耕地的14%)脱离了村社。一共建立了154万个独立田庄和独家农场(占全体农户的12.5%),拥有耕地1510万俄亩(占全部份地的11%)。[5](p199,p250~251)斯托雷平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谷物的收获量从1909年起(除1911年外)呈上升趋势。1913年达54亿普特。1909~1913年,全俄谷物年均总产量为50亿普特,人均谷物产量500千克。地主和富农的谷物产量占一半,其余一半由中农和贫农生产。谷物的商品率为26%。[5](p440)所以,革命前的俄国农业,自然经济还占优势。斯托雷平摧毁村社的目的没有达到,还有近90%的农民仍在村社生活。改革没有触动半农奴制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继续为土地而斗争。农民和地主的矛盾仍然是俄国农村的主要矛盾。与此同时,俄国农村无产阶级和半无产阶级反对农村资产阶级的斗争正在展开。

专制制度是俄国现代化的第二个障碍机制。俄国现代化进程是由专制国家来推动的。维特的工业化方针也是借助专制国家的作用来强制推行的。但是随着工业化、现代化的推进和资产阶级的成长以及资本主义企业自主精神、资本主义自由市场机制的发育,又使专制制度面临挑战。专制制度和资产阶级的冲突不可避免。

俄国专制制度具有根深蒂固的传统。早在基辅罗斯时期,就接受拜占廷帝国的政治传统。众所周知,拜占廷帝国是君主专制国家,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集政治、经济、军事和宗教权力于一身。13~15世纪,东北罗斯遭受鞑靼蒙古统治达240年。15世纪末建立的莫斯科中央集权国家,深深打上了亚洲专制主义的烙印。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1533~1584年)自称沙皇,享有拜占廷皇帝的权威。沙皇专制制度代表贵族地主阶级的利益,这个阶级属性在300多年的历史中不曾有任何改变。沙皇俄国是欧洲独一无二的专制集权国家。彼得大帝(1682~1725年)实行改革,把俄国引向西方,开始了俄国的西化进程。叶卡捷琳娜二世(1762~1796年)的“开明专制”,大量引入法国启蒙文化。但是,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二世没有实行全盘西化政策,而是把农奴制度和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19世纪60~70年代的“大改革”,标志着俄国由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的转变。但是,政治的民主化、法制化比经济的现代化更为滞后。“大改革”竟没有把建立俄国式的代议机构即国家杜马提上议事日程。在各地建立的地方自治会议、地方自治局和城市杜马,却成为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大学校,在这所大学校里,培育了一批立宪主义者。1905年革命才迫使沙皇政府真正走上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轨道。《10月17日宣言》赋予人民有人身不可侵犯的权利及信仰、言论、集会和结社的自由,赋予国家杜马以立法职能,使它同国务会议一起成为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被拖延100年的国家杜马终于召开。1905年的《10月17日宣言》和1906年的新版《国家根本法》是俄国政治现代化和国家法制化的转折点。但是,沙皇仍有任命官吏、解散杜马的权力。沙皇专制制度仍是旧生产力的代表,是资本主义发展和政治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障碍机制。

东正教是俄罗斯传统文化的核心,因其对皇权的依附性和保守性,成为统治阶级维护农奴制度和专制制度的精神支柱,是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第三个障碍机制。

当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在988年从拜占廷接受基督教时,罗斯被纳入统一的欧洲文明之中。1054年,基督教发生东西教会分裂,欧洲文明分为以使用拉丁字母为主的西方罗马天主教文明和以使用希腊文字为主的拜占廷东正教文明两部分。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兴起,新教从天主教脱颖而出。随着1453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莫斯科逐渐取代君士坦丁堡的位置,成为东正教的中心。1510年由普斯科夫修道院院长费洛菲向莫斯科大公瓦西里三世(1505~1533年)提出的“莫斯科—第三罗马”的理论成为东正教会的意识形态。西方天主教—新教文明同东正教文明从此长期处于对抗状态。

天主教—新教国家实行二元领导,教会和国家是平等的伙伴关系。东正教国家则实行政教合一,皇权凌驾于教权。教会靠国家和地主赐予的地产维持生活。俄国东正教会适应国家的需要,向广大教徒灌输虔信上帝、忠于沙皇、服从地主的思想,成为沙皇政府统治人民的驯服工具。东正教会还因其墨守陈规而成为沙皇政府反对改革、镇压革命的重要力量。东正教会的依附性和保守性逐渐削弱了它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反官方教会的旧礼仪派和各种教派纷纷崛起,无神论思想在群众中广泛传播。东正教官方教会随着沙皇政权的衰落而衰落。

当然,东正教在历史上也发挥过积极作用。每当国难临头、外敌入侵,东正教会表现出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在14~15世纪摆脱鞑靼蒙古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统一的斗争中,在17世纪初的“混乱年代”反对波兰和瑞典武装干涉的斗争中,在1812年反对拿破仑入侵的战争中,在1941~1945年反对法西斯德国的卫国战争中都发挥了宣传、动员和组织作用。

【参考文献】

[1]陆南泉,姜长斌.苏联剧变深层次原因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萨哈罗夫.俄国通史:从18世纪初到19世纪末(СахаровА.Н.ИсторияРоссиисначалаⅩⅤⅢдоконцаⅩⅠⅩвека)[M].莫斯科,1997.

[3]舍佩列夫.1904~1914年的沙皇政府和资产阶级。工商业的政策问题(ШепелевЛ.Е.Царизмибуржуазияв1904~1914гг.:Проблемыторгово—промышленнойполитики)[M].列宁格勒,1987.

篇2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国内外关于“现代化”这一进程的研究,通过比较“现代化”与“人的现代性”两者的概念和外延之间的异同,认为:(1)提升人的现代性是加快现代化进程的内在要求;(2)提升人的现代性是加快现代化进程的迫切需要。

一、现代化的内涵

现代(Modern),通常作为一段时间的概念来定义。主要指当今这个时代,可以涵盖“当代”和“近代”两个时期,古今对于“现代”一次释解各异。我国著名的现代化理论研究专家北京大学教授罗荣渠就曾对“现代”一词做过这样的解释:“Modern是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者最先使用的,是相对于Medieval即中世纪而言的,即把文艺复兴看作一个与中世纪相对立的新时代。”今普遍的看法是:现代不是一个绝对时间概念,而是一个相对于传统而言的词语。

“现代化”一词来源于现代,主要是用以概括人类社会近期发展急速转变的一个过程。因此,“现代化”一词是表示一个动态的,不断进步的过程,而非固定的、静止的状态。

1.国外学者对现代化的释解

国外对于现代化的研究可追溯到二战以后,但较集中的研究还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自美国兴起。当时的研究中心主要是传统社会如何向现代社会过渡;发展中国家如何向现代化国家过渡,研究认为不发达国家落后的主要根源是社会内部的传统性矛盾。对于现代化的研究学者们的研究方面各有侧重。部分学者从历史发展纵的方面对现代化进行说明,如学者戴维·波普诺说:“现代化指的是发生在一个传统的前工业社会的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的内部变革。”部分学者却认为现代化是一个整体,是整个社会的全面变化。

从上述国外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普遍的共识是从十六世纪以来,伴随着工业化所发生的一系列深刻的、全面的、总体性的社会变革包括着社会的各个方面。然而由于各学者关注的焦点及所站的立场不同,故强调的方面也不尽相同。

二、人的现代性

对于人的现代性目前缺少统一、标准的定义的。从人的现代化角度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1)人的现代化是人自身生产、综合素质以及实践活动能够适应并推进社会进步的要求,也是传统人像现代人全面转化的过程:(2)人的现代化也就是人的文化素质的现代化;(3)人的现代化主要指的是人的社会关系和人的价值观的现代化;(4)人的现代化是人的观念、素质、能力、活动、交往等各方面表现出的同现代化社会相适应的普遍而深刻的变化;(5)人的现代化是指与现代化科技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人的素质的普遍提高和全面发展。从以上的观点可以看出,学术界对人的现代化、现代性的理解存在着的角度是多样的。

一般来讲,人的现代性的内涵主要是相对于传统的人的品质而言的,表现为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现代人所具有的一系列的品质和属性;人的这种现代性的外延包括多种不同内容和形式,如人的社会意识的现代性、观念形态的现代性、心理状况的现代性以及行为方式的现代性等等。

三、现代化与人的现代性的关系

现代化的社会是一种经济系统、政治系统、文化系统充分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社会形式。现代化社会的基础就是现代文明建设的核心,即人的现代性。马克思所言:“社会产生人”,“人产生社会”。一方面,“社会产生人”。因为人的活动时时、处处受到社会制约,人们的活动形式上是个人的而实质上却是社会的。

(一)提升人的现代性是加快现代化进程的内在要求

首先,现代化进程中经济体系的健康快速发展要求人的发展。市场经济把追求最大利润作为目标,经济活动就是为了满足需求从而调动一些因素去追求最大的经济价值。生产是追求价值的过程,生产过程中人的体力和智力以及整体素质的提高是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直接影响着产出、利润以及经济的增长。

其次,快速发展的经济体系要求配备发达的政治体系。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现代化的政治体系的支持和协调,具有现代性的高素质的人才对于现化化的政治体系的建构同样是不可缺少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公益性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市场经济的不足,而充分就业、稳定的货币购买力,稳定的经济增长等问题又对政治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现代化政治体系这种高要求必须需要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去建构。

(二)提升人的现代性是加快现代化进程的迫切需要

现代化进程中对人的现代性也提出了要求,21世纪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人的竞争、国民素质的竞争。提高国民素质实现人的现代性已成为我国现代文化建设的迫切要求。

首先,人的全面提高要求国民具有伦理道德素质,这是市场经济体制得以顺利运行的前提。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法治精神的基础是人的自律能力。而市场经济也需要人们必须有高度的自觉性,只有自觉地遵守社会中的各种规则,市场经济才能实现高效、有序的运行。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更是伦理道德经济,伦理道德经济指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规范以及相应的意识、信念和行为活动。我国经济社会中大到假冒、劣质产品,小到乱丢垃圾等现象都是非常严重的。因此,道德规范的建设和价值观的建构都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迫切需要。

其次,人的全面提高更要求人们具有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是具有现代性的现代人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是人文科学、人文教育在教育身上所体现的成果,较全面的文化知识素养、较高品位的艺术鉴赏能力是构素质的基础。在生活中,我们总是批评大众文化的低俗、缺乏艺术感,但我们往往忘记了大众文化来自于国民文化素质的反映。随着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的对文化品位以及鉴赏力将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直接表现为综合国力的强大,一个拥有强大的综合国力的现代化国家同时也是稳定发展的社会,它里面综合了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换句话说,他拥有强大的经济力量,拥有民主政治体系下的社会稳定,高度发展的社会文化体系,不仅经济的发展要求国民素质的提高,而高度发展的社会文化体系和稳定的政治体系,较高的艺术鉴赏力都需要人去建构。因此,现代化与人的现代性是一个内在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的现代性是现代化进程的内在要求和迫切需要。两者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整体。

参考文献:

[1](美)A·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篇3

今年1月,海南农垦认定乐光、红明、南海、东昌、乌石、南滨6个农场为率先引进GAP示范推广单位,紧接着5月8日在红明农场进行垦区首家引进GAP示范推广挂牌仪式,会上省农垦总局副局长王任飞明确指出要强力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给6个率先引进GAP示范推广农场设定了实现示范目标的时间表,要求6个农场2015年农业生产标准化达到100%,示范生产者普及率和安全意识普及率达到100%,这是海南农垦创建以来,在实现农业生产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方面采取的刚性措施,意味着海南农垦农业“三化”进程提速,它的全面实施,必将有力推进海南农垦农业现代化进程。

海南农垦创建60多年来,农业开发规模已经超过40万hm2,成为全国最大的热带农业生产基地。但由于体制和科学技术水平局限等多种原因,传统农业特色非常明显。2012年亩均地区生产总值只有1 302元,这也是海南农垦目前仍处于发展滞后相对贫困的主要成因。同全省地方发展对比,农垦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只及地方的45.3%,农垦的地区生产总值只占全省的5%,同资源占有比例很不相称。近几年,海南农垦进行体制改革,历届领导都十分重视农业现代化问题,先后采取了许多旨在加快农业“三化”的重大措施,先是决定建立10个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目前开局良好取得了明显效果,集茶叶、绿橙2个示范生产基地的乌石农场,把原先创立的“白马岭”茶叶品牌,扩大到绿橙、养蜂、活水溪鱼等多个领域,成为垦区第一个一牌多品的创新单位,抢占市场高地,取得了明显的经营效益,茶叶平均售价比创立品牌前提高了20多倍;承担荔枝标准化生产基地的红明农场,唱响了“红明红”荔枝品牌,今年生产荔枝2 080万kg,平均每公斤售价7.45元,平均每个种植户收入近5万元,该场今年还同乐光农场签订1 000万kg荔枝购销合同,使品牌优势在统一整合资源中发挥积极作用,为垦区最终实现资源专业整合探明了路子。承担胡椒标准化生产基地的东昌农场,原本就是农业部胡椒生产示范基地,除了设立滴灌示范基地外,还在产品加工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去年就首次开发300 t绿胡椒出口欧美。紧接着就认定为乐光、红明、东昌、乌石、南海、南滨6个农场为率先引进推广GAP的单位,并为实现目标制订出刚性时间表,表明总局领导强力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坚强决心。

今年2月18日召开的农垦工作会议上,省农垦总局、省农垦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周公卒在工作报告中强调了如下几个咄咄逼人的观点:“合理布局产业发展,深度整合农垦资源,培养一批具有农垦特点和优势的产业集团”。“举非常之策,兴非常之力,尽非常之责”“只有杀出一条血路,才能造就农垦美好的未来”。上述精辟论点,方向明确,责任重大,困难很多,措施非常。省农垦总局局长吕勇在工作报告中提出率先引进良好农业操作规范,探索“海垦农联”组建工作,为农垦农业“三化”探明了路子和指明了方向。5月25日吕勇局长到东路、南阳农场调研,提出了把田间地头变成大市场的“生产车间”,建立职工卖原料,农场卖产品的双赢机制,这就是对所有农场实现农业“三化”的普遍要求。把田间地头变成大市场的“生产车间”,就是农业生产标准化,把原料变成产品就是国营农场的职责所在,这是对二次创业中难有作为思想的直接鞭挞。上述论述,集中标明2014年是海南农垦改革攻坚年,发展实干年。笔者认为改革攻坚就创新驱动发展在农业“三化”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发展实干不是过去的开荒大会战,而是创新思维把劲使在农业“三化”上面。

5月14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院长王庆煌同省农垦总局局长吕勇等相关领导,共同探讨了加强合作加快推进科技成果的现实生产力转化,以科技支撑农垦热带现代农业升级,共同建设高水平研发转化平台和产业化载体等问题。笔者认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是中国热带农业的最高学府和技术权威,海南农垦是全国最大的热带农业生产基地,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院长王庆煌提出把论文写在海南的大地上,省农垦总局局长吕勇则提出,把田间地头变成大市场的“生产车间”。如果把2位领导的主张放在同一个合作研发平台上,科学院首先应该把论文写在农垦大地上,才能使海南农垦的田间地头变成“生产车间”。就是说海南农垦要加快农业现代化,应该全方位地争取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科技支撑。

综上所述,海南农垦强力推动农业“三化”并定出明确的实现目标刚性时间表,表明了总局领导攻坚年实干年的坚定信心,同时说明通过近几年的发展改革,海南农垦实现农业“三化”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提速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海南农垦已经向社会和百万农垦人郑重宣布,海南农垦农业现代化提速时机已经到来,结束传统低效农业现状的时间已经为时不远了。此时此刻,百万农垦人一定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和创新精神,书写好农业现代化的新篇章。

篇4

关键词:流通 现代化 理性标准

进入21世纪,世界流通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跨国境流通所具有的强大渗透力和辐射力,使得任何一个国家的市场都无法避免相对先进的流通方式所带来的剧烈冲击。入世两年来,中国流通产业正成为受外资冲击与损害最为严重的产业之一。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于2003年3月的调查统计,截至2002年底,22家外资零售企业的年销售规模共1010亿元,几乎是同期中国百强销售额2465亿元的近一半,其中占据家居建材市场前五名的分别是百安居、好美家、东方家园、欧倍德和宜家。那么,依据什么标准对流通现代化推进成效进行判断?依据什么对流通发展状况与流通现代化目标之间的相对距离进行测度呢?要回答这两个问题中的任何一个,都无法回避流通现代化的理性标准问题。选择什么样的标准对流通现代化进行研究,实际上这是现代化研究中十分重要而又无法回避的问题。

流通现代化研究需要理性标准

理性标准问题是在流通现代化研究中准确运用现代化这一概念的合理前提 对于什么是现代化,国内外尚无统一定义,这一词因此已成为世界上学者们广泛争论的重要概念之一。尽管学者们普遍认为现代化的含义十分含混和庞杂,甚至有学者试图用发展研究代替现代化研究,但现代化概念的广泛包容性,以及该概念使用的高频率,已经使它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概念。对于这样一个争议颇多的概念,如果没有明确的含义界定,就无法把握和分析现代化的性质、进程和基本状况,无法理解现代化所具有的,与不同民族的特殊文化模式密切相联的多样性特征,也就无法进一步去探讨现代化的目标及其实现问题。

将现代化理论应用于流通现代化的研究,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事实上,我国对流通现代化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94年。有学者把以往对流通现代化的研究归纳为状态说、动态说和综合说,并认为这三种观点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流通现代化的内涵,但仍不完善、不系统。其共同的缺陷在于主要是从流通的角度而非现代化的角度来探讨流通现代化问题,因而导致了对流通现代化内容的描述虽然较为具体,却忽视了流通现代化的“现代化特点”。也就是说,我们对于流通现代化中的“现代化”,不能仅从流通本身发展规律去认识,而应通过对社会现代化过程、本质去认识,即通过现代化的内涵去模拟流通现代化的内涵。因此,在研究流通现代化的过程中,想要把握和分析一个国家和地区流通现代化的性质、进程和基本状况,就必须有一个相对明确、稳定和可靠的标准或尺度,即以一些什么标准去衡量现代化。没有标准,就失去了使用流通现代化这一概念的全部合理性。

理性标准是对流通现代化发展程度进行评价的基本依据 带着现代化基本的和共同的属性,流通现代化过程因而具有系统性、复杂性、渐进性、相对性、革命性和趋同性等特征。对流通现代化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进行测度的难度不言而喻,因为“将一种社会状态、一种经济体制或经济环境,用数量化的方法以至用某种‘指数’加以度量和表现,是对理论和理论应用的一种挑战”。借鉴国内外已经有对社会状态、经济体制或经济环境用数量化研究的多个先例,比如洛桑国际学院进行的国际竞争力研究,台湾经济研究院进行的产业国际发展监视指标、制造业升级指标研究,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进行的中国地区市场化进程研究,中科院等进行的中国现代化进程研究以及有关城市化进程的研究,我们发现,这些研究无一不是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确立一定的理性评价标准,逐步分解和量化各项具体评价指标,再借助定量分析的方法将研究对象的发展状况以直观的形式表达出来。而且,直观的表达形式并没有损害对研究对象的本质反映,恰恰相反,这些研究内容与形式的结合方式,使我们逐步对模糊的、不准确的定性分析有了较清晰的、相对明确的认识。

这给了我们一定的启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确定流通现代化理性标准的研究就好比在流通现代化漫长的道路上设立了一个可以明确识别的、方向性的标志。或许这标识不那么尽善尽美,甚至可能是粗糙不堪的,但它毕竟提供了可衡量的、基本的相对参照物。依据它,我们就可以大致划分出流通现代化发展道路的阶段性。而这有助于让我们了解到:在流通现代化发展的同一道路上,我们与竞争者(或者是合作者)到底相距多远,我们自己正处于流通现代化的哪一个阶段。

确定流通现代化的理性标准就是为流通现代化的建设确定奋斗目标 流通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是我国发展流通产业的最终努力方向。流通现代化没有终极目标,它是我国(或我国某一地区的)流通产业追赶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或者具有现代世界先进水平和满足现代经济需要的产业状态。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发展目标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它需要我们在限定的时间,明确地提出参照系和定性目标,并将各项具体指标进行分解和量化。而提出战略目标的依据正是流通现代化的理性标准。如果没有这样一个理性标准,流通现代化建设就会失去合理、明确、具体的方向,同时也缺少了对流通现代化的目标是否实现进行检验的一个必要工具。

流通现代化的六个理性标准

通过分析已有的现代化理性标准,结合自己对流通现代化的研究,笔者认为流通现代化的理性标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判别准则一:流通水平指数是否实现了上凸型曲线从左侧向右侧的转移是衡量流通现代化进程的第一宏观判据

假如我们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流通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代表其流通水平指数,可以发现随着人均GDP的增长,流通水平指数不断提高,当达到最高临界点后,再随着人均GDP的增加,流通水平指数呈现相对稳定的趋势。库兹涅茨、钱纳里等人通过大量的实证性研究分析,发现当国民平均收入增加时,从三次产业国内生产总值(GDP)结构的变动看,以商业、服务业为基础的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步升高,超过一、二产业,达到其上凸型曲线的顶点后,然后保持相对稳定。研究表明,当今世界上流通比较发达的国家,其流通指数已经超过这条曲线的顶点,而发展中国家仍处于曲线的上升阶段。

判别准则二:社会就业是否实现了流通业中劳动力就业指数在劳动力结构中超过一、二产业,成为吸纳劳动力最多的部门,是衡量流通现代化进程的第二宏观判据

可以用流通产业劳动力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来表示流通业劳动力就业指数。库兹涅茨研究发现,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并在人均达到588美元(1958年美元)时,以商业、服务业为基础的第三产业逐渐在劳动力结构中占据首位。历史上,美国1977年零售企业数占全国企业总数的18%,零售商业成为美国第三个容纳就业人数最多的行业。由此可见,流通产业所具有的吸纳劳动力的功能是否能够发挥,可以通过这个标准来判别。

判别准则三:流通产业产权结构比例是否实现角色由政府为主转向私营企业为主的转换,是流通现代化的又一宏观判据

流通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应该包括所有制结构的内容。对于流通产业这个竞争性产业,只有在民营经济兴起并在产权结构中的比例由降到升,才能说是基本实现了经济制度层面的流通现代化。流通主体在具有多样性的产权形式之间所作的最终取舍,取决于哪一种形式能够得到最大的效益,能够节约交易费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从产权上来看,整个流通的构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到2000年,个体私营商业企业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已经超过国有商业企业达39.47%。据统计,目前发达国家非国有经济所占比重均占80%以上,流通领域的比重则更高,中国目前非国有经济也正在发展,但整体比重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如今,民营经济在全球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极大适应性,进一步证明了他们将在流通领域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按照目前的速度,在全国消费品零售总额中,预计到2005年,国有经济所占的比重将在20%左右,到2010年,将不足10%。

判别准则四:边际消费倾向由递增向递减转化过程中,流通产业是否呈现出产业素质逐步提高的变化趋势,是判断流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另一个宏观判据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居民可支配收入每增加一元,可增加的物质性消费额。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随着居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会出现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规律。与此同时,流通产业发展水平与居民生活质量之间的高度相关性,会表现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流通服务业提出更高的要求,这进而会推动流通业提高产业素质,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与服务。因此,在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流通产业所表现出的相应素质变化应该可以成为流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志性的判据。

判别准则五:二元经济结构中流通产业的城乡结构

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城市以工业为主的现代部门与农村的传统农业部门并存的经济结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对这种相对落后的国民经济进行改造,使异质的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为同质的现代化一元经济结构。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二元经济结构长期是国民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工业化的过程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这使得城乡市场结构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尽管全国消费品市场在农村市场的绝对数量目前要超过城市市场的绝对数量,但农村商品流通量份额逐步萎缩,城市的商品流通量则不断上升,城市市场比重也不断提高。2001年,社会零售商品总额中城市的比重已经达到62.6%。可以预测的结果是,随着城市流通业的进一步发展,流通的城乡结构将愈加表现出典型的城强乡弱的特点。这在流通现代化进程中应该是城市流通业不断发展的一个佐证。

判别准则六:流通产业组织的集中度与企业规模

从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不同国家和历史时期的流通企业规模和规模结构都表现出从小到大、大规模企业的地位日渐主要的趋势。美国在1950年-1969年出现了企业的联合和集中趋势,共发生了17000多起企业兼并,其中商业界的西尔斯-罗巴克公司销售额高达100亿美元(同期,销售额在10亿美元以上的工业大公司也不过129家)。在1993年,美国50家最大零售企业的销售总额集中度占全美当年零售总额的比重(即CR50)为21.34%。我国流通产业集中度总体上仍处于较低的水平,1999年,以商业百货零售业计算的流通业产业集中度CR4为0.57,CR8为0.81,CR100为2.81,显然极为分散。我国流通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即使是位居中国零售百强之首的联华超市,其销售额2000年才超过100亿人民币大关,其中的差距显而易见。随着流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流通产业组织的集中度应该会不断提高,企业规模也将会逐步扩大,这些变化,既是流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又是流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标志。

参考资料:

1.马崇明,中国现代化进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2.晏维龙, 交换、流通及其制度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篇5

摘要:在采取的节水灌溉工程措施中既符合当地实际,又有一定效益,因此在论说各地水资源状况、经济条件、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生产方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节水灌溉中应重点考虑的几种问题。

关键词:节水灌溉节水工程选择

莆田市各县区的土壤类型、作物种类、气候条件、水资源状况、经济条件、生产力水平等均不相同,在选择节水灌溉工程类型时,因各种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均有各自的特点,应按照“因地制宜、技术先进、循序渐进”的原则,着重考虑以下几种问题。

1不同工程的水源状况

水源是节水灌溉工程中首要考虑的问题。对具体工程来讲,水源条件对工程类型选择影响很大,如山区中的一些果树种植区,大部分为微型水源工程,水资源量非常有限,若推广地面灌溉成大水漫灌,水量严重不足,控制面积很小,因此,推广果树喷灌、滴灌、水量出流灌等灌溉技术,尽量投入较大,但效益高,农民积极性高,应用就很成功。

2灌区的经济条件,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

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节水灌溉工程应由政府和农民共同投资,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投入是有限的,投资和受益的主体是农民,因此,要通过示范推广,提高农民的认识水平。政府要引导农民推广节水灌溉新技术,在选择工程形式时,要考虑农民的收入水平,投资方面,不能在大面积推广中片面追求投资的工程形式。比如秀屿区丘峻地带,农作物多采用渠道防渗技术结合应用灌或沟灌技术,推广节水灌制度,按照规范要求确定防渗工程和田间工程标准,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会有大的提高,投资低,农民容易接受。但农村劳动力,又能使其他行业创造更高的效益。莆田市的节水灌溉工程形式的选择,不应当超越历史发展阶段和当地经济条件,在没有进行技术经济条件论证的情况下,不能简单地把两种不同的工程类型进行比较。

3与当地的生产方式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相适应

进行九十年代以来,灌溉工程建设已引起了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的高度重视,水利投入的加大,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尖锐化,促进了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农业机械化、现代化进程加快。为了保证农民的利益,中央制定了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政策,这为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使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与现有的农业生产方式相适应?同时又要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相协调?比如大田喷灌技术,如果不解决种植多样化的问题,不形成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的条件,是难以大面积推广的。要解决种植多样化的问题的方法是统一规划,适度规划经营和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或供水公司进行管理,解决了某些类型的节水灌溉技术与生产方式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不适应的问题。

4必须搞好效益分析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过程中,经济效益成为建设节水灌溉工程的敏感性问题,农民注重的是自身的经济效益,灌区注意的是管理单位的整体效益,国家在重视经济效益的同时,更重视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在节水潜力最大的粮食作物中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由于水价低、粮食作物的对比效益低,选择灌溉工程形式应慎重。同时,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必须多方筹集资金,实在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的统一。

5参考成功的经验,考虑技术的成熟程度

不管哪一种节水灌溉工程形式,都有其工程技术特点,也有其使用范围,对于类似条件的地区应优先采用应用成功的技术,对于应用不成功的技术,要分析总结原因,慎重采用。同时,在选择工程形式时,要重视设备水平,技术成熟程度,有些不太成熟的技术如嘇灌技术等要先试验,后推广应用。

6非工程节水措施和农业种植结构

节水灌溉的目的是提高水的利用率扣水分生产率,但仅靠节水灌溉工程提高水分生产率是很有限的,灌溉和农业措施的结合,不仅是提高水分生产率的需要,也是农民增收增效的需要。除滴灌和地下灌溉形式外,其余节水灌溉形式都难以减少作物的棵间蒸发,特别在作物生产前期,作物的遮阴率低,棵间蒸发量大。通过农业节水措施减少这部分蒸发,在相同产量水平下水分生产率会大有提高。通常推广的农业节水技术有:耕作保滴技术,如“虚实并存”耕作技术。吉秆、地膜覆盖技术。不同的农业种植结构,要采取不同的节水措施,同时要考虑扣非工程措施的结合。

篇6

(一)会计职业能力是会计人才标准的重要内容。知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而能力则是人做事的本领。知识和能力是相互关联的两个不同范畴。一个人有能力,必定有知识,当然这种知识不完全是书本知识,也包括实践知识。但有知识并不等于就有能力。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前提,只有在有知识的情况下,经过实践训练,亲身体验,知识才能转化为能力。学习知识是为了形成做事的能力,只有知识,没有能力,不会做事就毫无意义。高校会计教育,说到底就是要为社会培养能够胜任未来会计职业专业技术工作的专门人才。从人才的专业标准看,这种人才不仅应具备会计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应具备在会计理论知识支持下,从事会计职业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和素质。用人单位聘用人才是用来做事的,如果高校培养的会计人才是有知识但能力不足的“书呆子”,不能“顶班上岗”,迅速胜任会计职业实际工作,用人单位是不会欢迎的。这种人才充其量也只能是“半成品”,而不是一个符合人才标准的合格人才。

(二)能力培养是就业导向办学宗旨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会计教育普遍重知识教学,轻能力培养,高校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动手能力差,用人单位反映强烈。这种状况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由于国家包分配,学生到工作岗位,即使能力不足,不能立即“顶班上岗”,用人单位也只能接收,并在接收后再由师傅带徒弟,重新进行能力培养。这实际上是用人单位对学校转嫁能力培养的无可奈何的承受,而在市场经济后,国家不再包分配,由学生自主择业,而且在人才市场总体供过于求的新形势下,自主招聘的用人单位必然选择那些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能够立即“顶班上岗”的合格人才,而绝不愿再选择那些存在能力缺陷的“半成品”人才。这样,如果高校还继续原有“半成品”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就会影响学生就业,进而影响学校的声誉。也就是说,在以就业导向为办学宗旨,视学生就业如同产品销售的今天,高校会计教育再不注重能力培养,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必将影响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二、高校会计教育能力培养的内容

关系会计人才质量的会计职业能力,从适应未来工作需要的不同侧面来看,有不同组成内容。探讨高校会计教育能力培养内容,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一)会计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能够“顶班上岗”的会计职业工作者,首先必须具备胜任未来工作岗位的专业技术能力。这种能力主要表现为:

1•会计核算能力。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复式记账科学方法,通过凭证、账簿、报表等手段,连续、系统、全面反映核算单位经营活动过程和成果的工作。因此,会计核算能力具体表现为按一定会计核算程序,通过手工或计算机将核算单位经济业务在会计凭证和账簿中进行登记,进而进行成本计算、财产清查、会计报表编制,最终向有关方面提供核算单位会计信息的能力。

2•价值管理能力。市场经济下,企业经营活动从价值方面看,表现为资金筹集、使用、耗费、收入、分配活动。企业经营活动的价值管理就是对企业资金筹集、使用、耗费、收入、分配进行管理,以实现以收抵支,提高经济效益的工作。因此,价值管理能力具体表现为营运期前的财务分析能力,财务预算编制能力,长期和短期投资决策能力,筹资决策能力;营运期中的销售收入管理能力,成本管理能力和资产管理能力;营运期末的利润分配能力;以及对伴随整个财务活动同时产生的企业与外部关联单位的财务关系和企业内部委托关系下的财务关系进行协调的能力。

3•审计工作能力。市场经济中由于委托关系的存在,资源所有者并不直接管理资源,而是将资源委托给人进行管理。这样,受托人必须在一定期间后向委托者证明自己管理责任的完成情况。应运而生的审计就是由具有专业知识,并能独立于委托和受托责任双方的第三者,对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所进行的客观、公正的检查和评价。因此,审计能力具体表现为对受托者可计量信息证据的收集能力;信息符合既定标准程度的确认、鉴证能力;以及将审计结果向利害关系人的报告能力。

(二)会计社会应变能力的培养。会计社会应变能力的培养是现代会计教育“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有能力”的复合性特征所决定的。尽管高校会计教育力求理论联系实际,而社会实践是复杂丰富的,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和技能难免会与未来就业的工作实际发生差异。因此,为了提高就业适应性,除了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会计专业技术能力外,还应要求学生具备必要的社会应变能力。这种能力主要表现为:

1•行业差异适应能力。学生毕业可能到制造企业、商品流通企业、施工企业、交通运输企业、对外贸易企业、对外经济合作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各种企事业单位工作,而这些具体的企事业单位都有着鲜明的行业特征。只有不仅精通会计核算和价值管理的共同特征,而且熟习会计核算和价值管理的各种行业特征的学生,才能尽快“顶班上岗”,胜任未来的工作。因此,行业应变能力就是一种让学生熟悉不同行业会计核算特征,以提高适应性的能力。

2•关联职业沟通能力。会计只是企业整个管理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会计工作中不仅会与企业内部“人、财、物、产、供、销”各种职能管理部门和基层单位“打交道”,而且会与企业外部金融、税务、法律、供销等各种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发生频繁业务往来。只有不仅精通会计本职工作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而且熟悉各种与会计本职工作相关联职业(无论内部和外部)的知识和技能,具有与之沟通的能力,才能做好会计工作。因此,关联职业沟通能力就是一种让学生熟悉关联职业相关知识和技能,练就“知己知彼”的协调沟通能力,以提高学生未来就业适应性的能力。

3•会计现代化能力。会计现代化是会计方法和会计手段的现代化,其中会计方法的现代化是会计方法的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和国际化;会计手段的现代化是会计工具的自动化、网络化。21世纪是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将有更多的现代化科技成果运用到会计工作中。21世纪同时又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未来我国经济将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会计作为最基本的“商业语言”,在改革开放,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同样存在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任务。改革开放后,我国加快了会计现代化的进程,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一进程还将进一步加速。只有不仅掌握现有会计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够洞察我国会计现代化脉搏,跟上现代化发展进程的人,才能胜任未来会计工作。因此,会计现代化能力就是让学生掌握现代化会计方法和手段,紧跟我国会计现代化趋势,以提高未来就业适应性的能力。

(三)会计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当前,在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我国会计工作的一些老问题没有完全解决,新问题又层出不穷。那种只知道“照葫芦画瓢”的学生是不能适应未来不断变化的时代需要的。只有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人,才能担当起在新世纪实现会计现代化的伟大历史任务。因此,为了未来学生发展需要,除了要求学生掌握会计专业技术能力和会计社会应变能力外,还应该要求学生掌握会计开拓创新能力。这种能力主要表现为:

1•会计职业观察思考能力。这是一种能够在习以为常的会计实务中敏锐地发现问题,产生改善现有会计工作既定模式的冲动和“灵感”,进而思考提高会计工作科学性,更好完成会计任务新模式的能力。

2•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能力。这是一种针对发现问题,寻找和借鉴前人相关研究方法、研究成果,以获得启迪,进而丰富补充自己,开拓研究视野的能力。3•探索发现能力。这是一种针对发现问题,敢于冲破前人思维定势,以会计职业判断,科学地设计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措施,以创造和发展会计理论和方法的能力。

三、高校会计教育能力培养的途径

关系会计人才质量的各种会计职业能力,只有通过有效的培养途径,才能实现。探讨高校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途径,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一)会计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途径。

1•课程教学阶段运用练习。课程教学阶段运用练习是学生运用教学阶段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教学活动。在会计基础、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管理、审计等主要专业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各阶段,应对重点内容,不仅进行知识测评,更要以运用练习的形式,培养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2•模拟实训。模拟实训是让学生面对企业典型经济业务和财务、成本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未来会计职业岗位工作的模拟训练的实践教学活动。首先,应在“会计基础”课程教学后进行手工模拟实训,以扩大教学效果,并为后续开设的“财务会计”课程奠定良好基础。其次,应在“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后,进行手工和电算两种模拟实训,以培养学生会计核算能力,并为未来手工、电算两种情况下的就业提高适应性。最后,应在“财务管理”、“成本管理”和“审计学”等课程教学后,进行以“财务预算编制”、“投资决策”、“筹资决策”、“营运管理”、“利润分配”、“财务报表分析”等内容的财务管理模拟实训;以“成本计算”、“成本预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为内容的成本管理模拟实训,培养学生经营活动价值方面的管理能力;以及以“审计学”为内容的审计工作模拟实训。

3•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是学生到真实企业验证所学知识,并在教师指导下尽可能参加实际工作的实践教学活动,承担着让学生了解企业专业技术工作状况,锻炼工作能力,培养未来工作适应性的重要任务。市场经济新形势下,高校普遍存在“实习单位难找,实习效果难保”的问题,为此,应努力做到:①加强学校实习基地建设,对一些难以落实实习单位的学生,给予必要帮助。②做好实习动员,帮助学生提高实习的自觉性和掌握融入实习单位,扩大实习效果的方法。③以折合工作量的方法安排专业教师承担毕业实习的检查指导工作,以提高学生实习效果。

4•国家职业技能考试。国家职业技能考试不单是检验、认定考试者专业技术技能水平的方式,而且,参加职业技能考试的过程本身,也是培养学生专业技术技能的实践活动。学校应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积极协调,努力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参加诸如“会计电算化”、“会计资格”、“理财师”、“内部审计师”、“资产评估师”、“注册会计师”等专业技术证书考试,让学生从中锻炼提高专业技术技能,并通过获取证书,为将来就业创造更好条件。

(二)会计社会应变能力的培养途径。

1•多行业会计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这是对制造业外其他行业会计特点的学习。学校应在一般以制造业为例的财务会计学习后,开设“行业比较会计”、“预算会计”、“银行会计”等课程和进行必要技能实训,以帮助学生了解制造业以及其他行业会计核算特点,增强毕业后到制造业以外其他行业就业时的适应性。

2•关联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这是对与会计相关的企业内部各项管理和与企业会计相关的外部管理部门或单位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学校应在开设各会计专业技术课程的同时,开设“管理学”、“投资学”、“市场营销学”、“经济法”、“税制”等关联职业课程和进行必要实训。让学生学习这些课程的知识和技能不是为了将来他们从事这些职业工作,而是为了增强学生就业后与这些关联职业打交道时协调、沟通能力,提高就业的适应性。

3•会计现代化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这是针对会计现代化对会计方法“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国际化”要求和会计手段“自动化、网络化”的要求,而进行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会计方法的“规范化”是指会计具有“标准性、统一性、一致性”要求,而这种规范化,又必然与体现“客观性、有效性、先进性”要求的“科学化”和体现有关法律要求的“法制化”,以及体现国际间“相应性、可比性、适应性”的“国际化”相结合。因此,学校应在开设专业技术课程之外,开设“计算机基础”、“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与会计”、“会计理论专题”、“国际比较会计”等课程和进行必要实训,以增强学生在我国会计工作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潜力,提高就业适应性。

(三)会计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

1•在课堂教学中培养会计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会计创新能力,首先应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探索奥秘的兴趣,树立科研意识。为此,应要求教师在课堂讲清、讲懂教学大纲要求内容的前提下,努力联系实际,介绍有关问题的当前学术观点和研究方向,并通过学生参与式或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未知的科研意识。

篇7

一、高校会计教育能力培养的内容

(一)会计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 能够“顶班上岗”的会计职业工作者,首先必须具备胜任未来工作岗位的专业技术能力。

一是会计核算能力。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复式记账科学方法,通过凭证、账簿、报表等手段,连续、系统、全面反映核算单位经营活动过程和成果的工作。因此,会计核算能力具体表现为按一定会计核算程序,通过手工或计算机将核算单位经济业务在会计凭证和账簿中进行登记,进而进行成本计算、财产清查、会计报表编制,最终向有关方面提供核算单位会计信息的能力。

二是价值管理能力。市场经济下,企业经营活动在价值方面表现为资金筹集、使用、耗费、收入、分配活动。企业经营活动的价值管理就是对企业资金筹集、使用、耗费、收入、分配进行管理,以实现以收抵支,提高经济效益的工作。因此,价值管理能力具体表现为营运期前的财务分析能力,财务预算编制能力,长期和短期投资决策能力,筹资决策能力;营运期中的销售收入管理能力,成本管理能力和资产管理能力;营运期末的利润分配能力;以及对伴随整个财务活动产生的企业与外部关联单位的财务关系和企业内部委托关系下的财务关系进行协调的能力。

三是审计工作能力。市场经济中由于委托关系的存在,资源所有者并不直接管理资源,而是将资源委托给人进行管理。这样,受托人必须在一定期间后向委托者证明自己管理责任的完成情况。应运而生的审计就是由具有专业知识、并能独立于委托和受托责任双方的第三者,对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所进行的客观、公正的检查和评价。因此,审计能力具体表现为对受托者可计量信息证据的收集能力;信息符合既定标准程度的确认、鉴证能力;以及将审计结果向利害关系人的报告能力。

(二)会计社会应变能力的培养会计社会应变能力的培养是现代会计教育“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有能力”的复合f生特征所决定的。尽管高校会计教育力求理论联系实际,而社会实践是复杂丰富的,并且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和技能难免会与未来就业的工作实际发生差异。因此,为了提高就业适应性,除了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会计专业技术能力外,还应要求学生具备必要的社会应变能力。

一是行业差异适应能力。学生毕业可能到制造企业、商品流通企业、施工企业、交通运输企业、对外贸易企业、对外经济合作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各种企事业单位工作,而这些具体的企事业单位都有着鲜明的行业特征。只有不仅精通会计核算和价值管理的共同特征,而且熟悉会计核算和价值管理的各种行业特征的学生,才能尽快“顶班上岗”,胜任未来的工作。因此,行业应变能力就是一种让学生熟悉不同行业会计核算特征,以提高适应性的能力。

二是关联职业沟通能力。会计只是企业管理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会计工作中不仅会接触企业内部各种职能管理部门和基层单位,而且会与企业外部金融、税务、法律、供销等各种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发生频繁业务往来。只有不仅精通会计本职工作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而且熟悉各种与会计本职工作相关联职业(无论内部和外部)的知识和技能,具有与之沟通的能力,才能做好会计工作。因此,关联职业沟通能力就是一种让学生熟悉关联职业相关知识和技能,练就“知己知彼”的协调沟通能力,以提高学生未来就业适应性的能力。

三是会计现代化能力,会计现代化是会计方法和会计手段的现代化,其中会计方法的现代化是会计方法的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和国际化;会计手段的现代化是会计工具的自动化、网络化。21世纪是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将有更多的现代化科技成果运用到会计工作中。21世纪同时又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未来我国经济将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会计作为最基本的“商业语言”,在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同样存在实现会计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只有不仅掌握现有会计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够洞察我国会计现代化脉搏,跟上现代化发展进程的人,才能胜任未来会计工作。因此,会计现代化能力就是让学生掌握现代化会计方法和手段,紧跟我国会计现代化趋势,以提高未来就业适应性的能力。

(三)会计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我国会计工作的一些老问题没有完全解决,新问题又层出不穷。只有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人,才能担当起在新世纪实现会计现代化的伟大历史任务。因此,为了未来学生发展需要,除了要求学生掌握会计专业技术能力和会计社会应变能力外,还应该要求学生掌握会计开拓创新能力。

一是会计职业观察思考能力。这是一种能够在会计实务中敏锐地发现问题,产生改善现有会计工作既定模式的冲动和“灵感”,进而思考提高会计工作科学性,更好完成会计任务新模式的能力。

二是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能力。这是一种针对发现问题,寻找和借鉴前人相关研究方法、研究成果,以获得启迪,进而丰富补充自己,开拓研究视野的能力。

三是探索发现能力。这是一种针对发现问题,敢于冲破前人思维定势,以会计职业判断,科学地设计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措施,以创造和发展会计理论和方法的能力。

二、高校会计教育能力培养的途径

(一)会计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途径主要包括课程教学阶段运用练习、模拟实训、毕业实习、国家职业技能考试等途径。

课程教学阶段运用练习是学生运用教学阶段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教学活动。在会计基础、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管理、审计等主要专业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各阶段,应对重点内容,不仅进行知识测评,更要以运用练习的形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模拟实训是让学生面对企业典型经济业务和财务、成本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未来会计职业岗位工作的模拟训练的实践教学活动。首先,应在“会计基础”课程教学后进行手工模拟实训,以扩大教学效果,并为后续开设的“财务会计”课程奠定良好基础。其次,应在“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后,进行手工和电算两种模拟实训,以培养学生会计核算能力。并为未来手工、电算两种情况下的就业提高适应性。最后,应在“财务管理”、“成本管理”和“审计学”等课程教学后,进行以“财务预算编制”、“投资决策”、“筹资决策”、“营运管理”、“利润分配”、“财务报表分析”等内容的财务管理模拟实训;以“成本计算”、“成本预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为内容的成本管理模拟实训,培养学生经营活动价值方面的管理能力;以及

以“审计学”为内容的审计工作模拟实训。

毕业实习是学生到企业运用所学知识,并在教师指导下尽可能参加实际工作的实践教学活动,承担着让学生了解企业专业技术工作状况,锻炼工作能力,培养未来工作适应性的重要任务。市场经济新形势下,高校普遍存在“实习单位难找,实习效果难保”的问题,为此,应努力做到:加强学校实习基地建设,对一些难以落实实习单位的学生,给予必要帮助;做好实习动员,帮助学生提高实习的自觉性和掌握融入实习单位,扩大实习效果的方法;以折合工作量安排专业教师承担毕业实习的检查指导工作,以提高学生实习效果。

国家职业技能考试不单是检验、认定考试者专业技术技能水平的方式,而且参加职业技能考试的过程本身也是培养学生专业技术技能的实践活动。学校应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积极协调,努力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参加诸如“会计电算化”、“会计资格”、“理财师”、“内部审计师”、“资产评估师”、“注册会计师”等专业技术证书考试,让学生从中锻炼提高专业技术技能,并通过获取证书,为将来就业创造更好条件。

(二)会计社会应变能力的培养途径,包括多行业会计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关联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会计现代化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多行业会计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对制造业外其他行业会计特点的学习。学校应在一般以制造业为例的财务会计学习后,开设“行业比较会计”、“预算会计”、“银行会计”等课程和进行必要技能实训,以帮助学生了解制造业以及其他行业会计核算特点,增强毕业后到制造业以外其他行业就业的适应性。

关联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对与会计相关的企业内部各项管理和与企业会计相关的外部管理部门或单位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学校应在开设各会计专业技术课程的同时,开设“管理学”、“投资学”、“市场营销学”、“经济法”、“税制”等关联职业课程和进行必要实训。让学生学习这些课程的知识和技能不是为了将来他们从事这些职业工作,而是为了增强学生就业后与这些关联职业业务往来时协调、沟通能力,提高就业的适应性。

会计现代化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针对会计现代化对会计方法“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国际化”要求和会计手段“自动化、网络化”的要求,而进行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会计方法的“规范化”是指会计具有“标准性、统一性、一致性”要求,而这种规范化,又必然与体现“客观性、有效性、先进性”要求的“科学化”和体现有关法律要求的“法制化”,以及体现国际间“相应性、可比性、适应性”的“国际化”相结合。因此,学校应在开设专业技术课程之外,开设“计算机基础”、“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与会计”、“会计理论专题”、“国际比较会计”等课程和进行必要实训,以增强学生在我国会计工作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潜力,提高就业适应性。

(三)会计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在课余活动及毕业论文写作中也应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一是在课堂教学中培养会计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会计创新能力,首先应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探索奥秘的兴趣,树立科研意识。为此,应要求教师在课堂讲清、讲懂教学大纲要求内容的前提下,努力联系实际,介绍有关问题的当前学术观点和研究方向,并通过学生参与式或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未知的科研意识。

篇8

论文摘要:档案工作现代化,是要树立先进的管理思想,学习科学的管理理论,继而采用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组织行为、管理方法和手段,以达到预期目的。面对我国档案事业建设与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树立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管理的概念。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耗资巨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明确目标,抓住机遇,加强协调,统一建设,重视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队伍,确保档案资源的安全和保密,以实现档案信息化,推动档案工作的改革。

电子计算机技术是当今新技术革命的先导技术。电子计算机具有运算速度快,精确度高,存贮信息和逻辑判断能力强以及自动进行运算等特点,在文件的管理上,运用计算机进行文件的接收、查找、借阅、归还,以及辩认到期应销毁的文件等档案的归档利用和管理工作。在档案管理上,运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的收集、整理、编制检索工具、内容介绍和编制内目录,还可用于库房的管理。用于特殊的档案工作项目,如编制大型索引、为档案的编研工作提供服务以及档案统计等工作。

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一般具有输入、输出、修改、插入、打印、统计、检索、查询、删除等功能,同时计算机还具有判别、诊断、筛选的功能,利用这些功能可进行档案的鉴定工作。运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的现代化管理具有占用空间小、储存信息量大、应用能力强、传输速度快等特点,能及时、大量地提供档案信息,提高了工作效率,是档案管理史上的一大飞跃。电子文件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载体出现在档案领域,以磁性材料和光学材料为载体的电子档案,将逐步替代传统的纸质档案载体,在档案领域占主导地位,给档案工作注入生机和活力。

一、知识经济时代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

首先,知识经济时代,档案事业的内涵和外延将进一步扩大。以为档案是经济形态存在和发展的必然产物,原始记录性是档案的本质属性这一点永远都不会改变。在知识经济时代,能够以档案形式存在的信息,将是人类知识与信息高度浓缩的精华,也是档案能够得以存在的内在生命力。所以,信息属性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反映档案本质的重要特征,档案的信息含量已成为评估档案驾驶的主要参数,而以往的载体形式也不仅仅局限于目前的微缩、机读、光盘、网络等技术,新的载体形式将会不断涌现,况且载体形式只是在档案保管上有所不同而已。所以采用档案信息内用属性划分档案的外延,将不会使档案种类混杂,分类关系不清,这样建立起来的档案分类体系将日趋完善、科学、合理。

第二,依托先进的技术设备,知识经济将推动档案事业发展进程。知识经济是现代化科学技术智能化、信息化、高级化的结果。先进和技术设备是知识经济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没有先进的技术设备,任何思想和技术方法都无法落于实处。当今社会,先进的技术设备已运用于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档案工作也是如此:计算机广泛应用于档案管理、统计和检索;微缩技术在档案的保管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之,计算机、光盘、多媒体、现代通信技术、微缩复制技术的普遍应哟内个将大大加快档案事业的发展进程,使之进入现代化管理的先进行列。

第三,知识经济将为担案事业提供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知识经济不仅以为着知识的不断创新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它更代表着先进的、科学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在管理方法上知识经济更需要增强开放档案意识,树立依法治档的观念,注入批判继承精神,探索创新精神和学术自由精神。更需要引进图书馆学,情报学的相关理论,加强基础工作,调整供求关系,加强定量管理,提高利用效率,把完善档案部门的职能与改善档案管理相结合。

第四,知识经济时代,对档案工作蛇的素质将提出更高的要求。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内容。实质经济时代的档案人员一方面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和相关应用知识。这样,才能使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方法和优秀人才结合起来,发挥出最大的效能泥腿动档案事业发展。

二、加快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进程

在档案管理基础工作的各个环节中计算机数据的准备工作是一个大工程尤其是对于那些建馆时间较长的综合性档案馆来讲由于馆藏案卷多著录工作不仅量大而且复杂如果没有一整套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工作程序与方法会使计算机因数据准备不足而无法使用甚至直接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的进展速度。在著录工作中只要掌握了以下重点便基本可以取得著录工作“多”、“快”、“好”兼而有之的效果。

1、分清轻重缓急,循序渐进档案管理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使档案为社会所用而实现计算机管理档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档案的利用率。综合性档案馆在推进计算机管理的过程中应先根据各全宗的重要程度、价值大小、利用率高低和是否开放的情况对所有全宗进行排队将那些可以开放的核心档案和社会利用率较高的档案进行优先加工整理。这样就可以加快档案管理计算机化的进程和提高社会利用的效率。

2、分级次著录,省时省力在著录过程中可以将案卷分为三个层次进行著录即将那些反映问题单一或查考价值不高的档案进行案卷级著录对那些一卷内几个文件涉及同一个内容且又排在一起的档案进行文件组合级著录而对那些重要文件或反映问题庞杂的文件则进行文件级著录。这样处理不仅能将揭示档案的主题内容和特征而且也可以减少著录条目和录入条目既节约了时间、人力与财力又提高了效率。

3、分门别类,充分利用档案原基础对于那些案卷基础较好又具备全引目录的案卷在著录时可以直接在全引目录上面分类标引而对那些特殊形式的档案如“房档”、“案件”等则可用计算机程序将人名、地址、时间用案卷目录直接录入然后用计算机统一给出分类号。这样分门别类地充分利用档案目录的原有基础可以减少著录环节大大地提高著录速度。

4、要加强档案信息素质教育加快建立档案信息网络。要注意加强档案主体意识和获取意识教育,利用档案信息守法意识,加强档案工作者的档案信息保密意识,传播意识和更新转换意识。提高运用现代化技术和设备,获取档案信息技术和设施武装档案信息网络,不断提高档案信息的效益功能。

5、要科学地制定、贯彻和修订各项标准,使档案工作逐步实现标准化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是档案工作技术现代化的中心,而电子计算机的高效率是以档案管理业务标准化为基础的。以为对于杂乱无章没有系统整理的档案,计算机是无法进行管理的,即使可以管理也会因运算程序的复杂化而使其效率大大降低。因此,要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加快档案现代化管理就必须实现档案工作标准化。

6、要强化服务意识,拓宽服务领域要从重管理、轻利用的传统模式中解脱出来,变“封闭型”为“开放型”,主动面向知识经济主战场,把档案工作的重心转到为知识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饿轨道上来。做到知识经济发展到哪里,档案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在提高党政机关档案工作整体水平的同时,要向企业和科技事业单位倾斜,在注重国有经济领域档案工作的同时,把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档案工作纳入服务范畴。

7、培养一批包层次的档案信息专业人才和新型化高层次管理人才要尽快培养既懂专业知识,有懂信息技术,具有综合工作能力的信息专业人才和新型的高层次管理人才,为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做好充分的准备。

总之,知识经济的兴起给档案界提供了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契机;赶上这次浪潮,我们就会缩短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在知识经济的发展中大显身手。相信经过全体档案界同仁的共同努力,我们定会在新世纪这张白纸上写出最新、最美的文章,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

参考文献:

篇9

论文关键词:中国,现代,世界

一、前言

近代的中国历史,也是社会逐步迈向“现代化”的历史,在这转型的过程中,许多仁人志士各自对“现代”及如何现代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不同时期的人们有不同的主张与回答。鲁迅留日时期的早期文言文孕育了他对中国现代化问题及国人命运的基本思考,“现代”的问题始终缠绕于鲁迅心里,他所提出的“立人”的思想,“比较”的方法,“自觉”的本根贯穿了他此后的文学活动,使其一开始就具备了世界性的眼光来思考中国的“现代性”。鲁迅对“现代”问题的思考当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从《斯巴达之魂》到《破恶声论》等早期文章中,我们可以发现鲁迅的思想是在不断批判、不断吸收中发展的,然而其基本的线索却是一以贯之的,“比较”的“精神”、“自觉”的“主体”不仅是鲁迅的“个性”要求,也是其文学、思想发生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基本精神。这使得鲁迅具有了与同时代人不同的超前意识,也构成了其思考中国“现代性”的起点。那么,“现代性”应如何理解呢?在鲁迅那里,“今之中国”需要“二十世纪之新精神”,笔者认为,“今”立足于“现在”,而“新”则依托于“现代”。“现代”之“新”不仅“新”在科学、技术等实用之学上,更“新”在精神、方法等“现在”态度上,“新”在“洞达世界之大势”后的“别立新宗”上。纵观历史,鲁迅所处的时代,是东方弱势文明被迫与西方强势文明进行不平等对话的时代,也是中国面临着向何处去的大抉择时代,因此,谁的现代、如何现代就成为鲁迅对于中国“现代化”问题整体构想的重要部分。

二、“比较既周,爰生自觉”的民族主体意识

鲁迅针对中国“抱残守阙,以底于灭亡”[1](p.45)的现状,针对弱势中国在世界大舞台中岌岌可危的现实国情,提出“今之中国“要“争存于天下”就必须实现现代化的“变迁”:“中国在今,内密既发,四邻竞集而迫拶,情状自不能无所变迁。夫安弱守雌,笃于旧习,固无以争存于天下。”[1](p.57)而如何在“世界之大势”中“图富强”,即实现怎样的现代化,就成为鲁迅迫切关注的命题。鲁迅提出了要首先培养具有“个性”的、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新的民族主体”,继而建立一个独立、统一、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的新设想:“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1](p.58)鲁迅对当时流行的追逐“实利”的主流学说发出责难,“聊震崇实之士,使知黄金黑铁,断不足以兴国家”[2](p.73),认为这些往往是“引文明之语”的“耳食”之说。不管是“竞言武事”,还是“制造商估立宪国会之说”,鲁迅认为这些是“近不知中国之情,远复不察欧美之实”[1](p.46),批评那些“有学于殊域者”[1](p.45—46)缺乏主体性的比较意识。他们或“假力图富强之名,博志士之誉”;或“诚痛乎外侮迭来,不可终日,自既荒陋,则不得已,故拾他人之绪余”[1](p.46),归其原因,都是“比较”与“自觉”意识的主体性缺失,在鲁迅看来,这也是“呼维新既二十年,而新声迄不起于中国”[2](p.101)的真正原因。“所谓文明者,将己立准则,慎施去取”[1](p.47),鲁迅强调通过“内省诸己”来进行自我反思,因此在鲁迅那里,中国的现代性问题也就直指民族主体性的问题。在“反观诸己”的要求下,鲁迅既反对“抱残守阙,以底于灭亡”的现状,更反对“言非同西方之理弗道,事非合西方之术弗行”[1](p.45),完全膜拜西方文明的做法,因为“心不受撄,非槁死则缩朒耳”[2](p.71),若本民族“本根剥丧,神气旁皇”,则整个民族将走向“心声寂寞”,以至“精神沦亡”[2](p.101)。鲁迅反思西方现代文明的弊病时说:“诸凡事物,无不质化,灵明日以亏蚀,旨趣流于平庸,人惟客观之物质世界是趋,而主观之内面精神,乃舍置不之一省。重其外,放其内,取其质,遗其神,林林众生,物欲来蔽,社会憔悴,进步以停,于是一切诈伪罪恶,蔑弗乘之而萌,使性灵之光,愈益就于黯淡。”[1](p.54)因此,民族文化的危机也是“人心”的危机、民族“精神”的危机,“心声也,内曜也,不可见也”,鲁迅因此呼吁:“今索诸中国,为精神界之战士者安在?有作至诚之声,致吾人于善美刚健者乎?有作温煦之声,援吾人出于荒寒者乎?”[2](p.102)可以说,“亡国先亡人,亡人先亡心”的认识导致鲁迅形成救国必先救人,救人必先救心的思想逻辑,而他后来弃医从文,就是为了利用文学来揭示病态社会不幸人们的精神病苦,以期引起疗救的注意。

基于这样的认识,鲁迅后来提出的“现今想要参与世界上的事业的中国人的心里的尺”[3](p.574)的命题,实际上就是如何重建民族主体性的问题。鲁迅认同尼采等“先觉善斗之士”张扬“主观”精神的做法,因而提出了“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1](p.47)的“立人”理念,在鲁迅看来,“人既发扬卓厉矣,则邦国亦以兴起”[1](p.47),而最关键的还是“国人之自觉”。

鲁迅说,人之“自觉”可使“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人国既建,乃始雄厉无前,屹然独见于天下,更何有于肤浅凡庸之事物哉?”[1](p.57)这一思想不仅表达了被压迫的东方落后国家追求富强的心声,更表现了鲁迅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对本民族命运的现实关注与责任担当,同时也体现了其现代化理念的内在精髓。显然,对于鲁迅来说,个人的主体性与民族的主体性是现代化最为首要的“本根”问题。鲁迅的思想深处挣扎着一种不轻易信从的自我怀疑因素,这一点早已为众多的鲁迅研究者达成共识,笔者认为,这种不断自我怀疑的精神也是一种“本根”和“尺度”的体现。有学者指出,“正是有感于日本这个‘亚洲优等生’在‘脱亚入欧’的现代化进程中民族主体失落的困惑与焦虑”[4],日本学者竹内好转而在鲁迅那里发现了落后民族在向西方文明学习的过程中最需要的一种态度——“抵抗”,并在《近代的超克》中将其视为东方落后民族实现自己的“近代化”最可宝贵的精神资源。[5]从这一点上看,鲁迅对现代化问题的思考在后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具备了一种普世性的意义。另一方面,这种主体自觉性还体现为鲁迅对汉唐时代“将彼俘来”气度的高度赞赏与“拿来主义”的高度自信。他说:“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以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绝不介怀。”[6](p.209)这种汉唐气魄实质上就是民族主体性意识高扬的反映,即以“我”为主,使中外资源为我所用。鲁迅坚决反对闭关锁国,闭目塞听;同时又反对匍伏人前,盲目搬用的态度,他认为,一个上升的民族决不应墨守固有的成法,而应该有魅力地取用外来的东西,“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绝不介怀。”因此,鲁迅主张“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7](p.40),大声疾呼要实行“拿来主义”。针对当时的实际情况,他提出必须要反对三种错误的“拿来主义”态度:一是不敢去“拿”,“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7](p.40)正如鲁迅在《看镜有感》中所列举的一些神经衰弱过敏的人那样,“每遇外国东西,使觉得仿佛彼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6](p.209),鲁迅称这些人为“孱头”。二是不愿去“拿”,这些人对中外资源采取虚无主义态度,一见它们便“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7](p.40)这种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否定的作法,鲁迅称之为“昏蛋”。三是采取全盘继承,统统“拿”来的态度,这些人“因为原是羡慕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7](p.40),这些人被鲁迅称为“废物”。因此,发扬个人“自觉”与民族主体意识,鲁迅认为正确的态度应该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去“占有,挑选”,并根据不同的情况“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7](p.41)。他用极其形象的语言说道:“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7](p.40);“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7](p.41)

可以说,鲁迅成为文化巨人的一个重要条件就在于他勇于吸收,善于创造,这也是他倡导民族“自觉”、重建民族主体性意识的内在选择。历史证明,只有勇于吸收,善于创造,中国的现代化才会走上“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成为新宅子”[7](p.41)的道路。笔者认为,鲁迅自己就是这种有择取、有改革的“拿来主义”的先驱,他对中国现代化问题的思考不仅高于他的同时代人,而且对百年后的今天也具有“原点”的意义。事实上,这一思考也始终贯穿着鲁迅自己的信仰,那就是以“精神界之战士”反虚伪、反虚假的求真精神及“反抗绝望”的韧性战斗精神为理想,“刚健不挠,抱诚守真;不取媚于群,以随顺旧俗;发为雄声,以起其国人之新生,而大其国于天下。”[2](p.101)在这个意义上,鲁迅对理想的持守,对于当下精神浮躁空虚、缺少信仰的国民精神仍具有不可估量的示范作用。

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的现代开放意识

历史已经表明,任何一种思想道德文化体系都是历史的产物,它需要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不断更新,否则就会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文明前进的枷锁。鲁迅既然指出民族主体性意识的“自觉”是实现现代化问题的首要“本根”,那么怎样“自觉”,也即如何现代就成为需要迫切回答的命题。鲁迅已经意识到,“夫国民发展,功虽在于怀古,然其怀也,思理朗然,如鉴明镜,时时上征,时时反顾,时时进光明之长塗,时时念辉煌之旧有,故其新者日新,而其古亦不死。若不知所以然,漫夸耀以自悦,则长夜之始,即在斯时。”[2](p.67)在这里,他严肃批评了“漫夸耀以自悦”的民族自大心理,指出要实现“国民发展”就必须“时时反顾”,即进行自我反思。

古语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因此,“欲扬宗邦之真大,首在审己,亦必知人,比较既周,爰生自觉。”[2](p.67)这里,“审己”是前提,只有先“审己”才能后“知人”;只有通过“比较”,才能“爰生自觉”。如果说“审己”是原则,那么“比较”则是方法,比较的方法论是建立在“审己”的主体性原则上的,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在“世界之大势”中“权衡较量,去其偏颇,得其神明,施之国中,翕合无间。”[1](p.57)在笔者看来,“比较”也好,“较量”也罢,归其目的还是在于“比较”中发现并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而对西方文明采取正确的“拿来主义”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利本民族的发展。鲁迅认识到任何文化都存在着“偏至”的一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比较”的现代性态度要求我们有原则的“审己”、有选择的“知人”。现代文明的发展既要摆脱过去“屹然出中央而无校雠”[1](p.45)的“以自尊大”,又要结束“言非同西方之理弗道,事非合西方之术弗行”[1](p.45)的盲目迷信,这种或“顽固”,或“膜拜”的心态,都是不能正视中西方不同文化的“偏至”,不注重“权衡较量”的结果。鲁迅曾不无担忧的说:“往者本体自发之偏枯,今则获以交通传来之新疫,二患交伐,而中国之沉沦遂以益速矣。”[1](p.58)因此,只有取当时社会现实之所需、取近代西方文明之新成果,“去其偏颇,得其神明”,才能避免“中国之沉沦”。鲁迅据此提出了“取今复古,别立新宗”[1](p.57)的命题,“新”就“新”在它是一种现代性的态度,是基于“审己”原则之上的“比较”创造。这就是说,现代中国的文化理想既非回到传统,也非复制西方,而是在两种模式的互质中创造出一种属于自己的独特样式。在鲁迅看来,要推进本国民族的现代化进程,就必须“取今复古”,而民族文化最根本的立足点就是与时俱进的现实人生。因此,只有在中西方两种文明模式的互质中“别立新宗”,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样式,才能“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1](p.57);也只有这样,本民族的原有文化才能得到发展延续,现代中国才可能既是“中国”的,也是“现代”(亦即“世界”)的。

鲁迅处在一个中国迫切需要文化、道德及思想更新的时代,作为一个处于现代社会转型时期的知识分子,鲁迅与其他有识之士一样都在努力寻求民族文化现代转换的新生之路。而历史已注定这种寻求会变得如此困难,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历史产物,在西方的价值参照下早已显出历史的颓势;另一方面,鲁迅这一代知识分子自身就内在于传统文化的结构中,与传统文化保持着无法割断的血肉联系。鲁迅深切意识到,任何文化的自我批判与更新都是其自身延续血脉、获得新生的前提,而中国传统文化本身的历史超越性又构成了其实现现代性转换的基础。面对这一历史困境,鲁迅以超前的主体性意识和深远的世界性眼光呼吁要“取今复古,别立新宗”,他深信只有这样,中国的传统文化才能在“世界之大势”中与时俱进,才能从历史迈向现代,从中国走向世界。而在这过程中,鲁迅所显示的那种执着现在,反思过去的韧性战斗精神,那种与绝望进行反抗的悲凉与寂寞,使鲁迅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个卓绝而有力的存在。更重要的是,他对中国现代化问题的整体构想不仅为当时特定的历史时期指明了方向,也为后世知识分子如何继承历史文化使命、“自觉承担历史责任”做出了具有启蒙意义的典范。“对于民族文化,历来有国粹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两种看似相反而实则皆谬的态度,至今仍应注意避免。正确的态度只能是批判地继承,在发展中继承。”[8]可以说,这些与鲁迅一脉相承的思想在不断现代化的今天仍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鲁迅.文化偏至论[A].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 鲁迅.摩罗诗力说[A].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 鲁迅.当陶元庆君的绘画展览时[A].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4 符杰祥.谁的“现代”、何种“现代”[J].东方论坛,2008,(1):47-51 .

5 竹内好.近代的超克[M].北京:三联书店,2005. 186.

6 鲁迅.看镜有感[A].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篇10

1.云南农业机械化领域全日制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与对策

2.农业硕士教育管理机制改革探讨——系统论视角下顶层设计与内外结合的变革

3.提升全日制农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若干思考

4.全日制农业硕士课程建设问题与思考 

5.农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及其提高措施  

6.农业推广全日制专业硕士就业意向分析

7.非全日制农业硕士开题报告质量影响因子分析

8.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培养现状评价研究 

9.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课程体系改革与探索

10.南疆地区农业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探讨——以塔里木大学为例

11.非全日制农业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改革建议

12.专业学位农业硕士实践能力校企联合培养运行机制探索——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为例

13.河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培养机制的探索 

14.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15.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评估体系研究 

16.提高食品加工与安全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初探

17.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路径识别 

18.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全日制养殖领域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的探讨

19.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实践培养环节设计的探析——以吉林大学为例 

20.农业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1.对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一些思考

22.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农业信息管理与利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3.农业推广专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24.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探析

25.农业推广硕士教育质量影响因素及其重要程度研究

26.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课程资源开发策略探讨 

27.在职攻读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学习需求实证研究 

28.关于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标准的思考

29.提高农业推广在职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对策 

30.农林院校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培养的研究——基于人才培养方案满意度调研

31.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探讨——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

32.全日制农业推广(养殖)专业硕士特色培养创新模式的探讨 

33.加快发展福建省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途径探讨 

34.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学位标准探索 

35.全国农业推广硕士招生现状分析 

36.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思考 

37.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现状分析 

38.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探索

39.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模式探析

40.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内蒙古农业大学为例

41.农业推广硕士培养问题的调查及分析

42.对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有关问题的探讨

43.农业机械导航技术发展分析 

44.案例教学在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45.提高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教育质量的实践与思考

46.农科院校硕士研究生就业状况的分析与研究——以沈阳农业大学为例

47.农业推广硕士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以华中农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人才培养为例 

48.全日制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实践和思考——以渔业领域远洋渔业方向为例

49.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选题情况调查及建议

50.农业推广硕士培养工作的调查及分析  

51.农业推广硕士与农学硕士教育比较研究  

52.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研究

53.农业经营制度:制度底线、性质辨识与创新空间——基于“农村家庭经营制度研讨会”的思考

54.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55.中国省域农业碳减排潜力及其空间关联特征——基于空间权重矩阵的空间Durbin模型

56.论农业面源污染的产生和应对

57.有机农业生产效率的三阶段DEA分析——以陕西洋县为例

58.西安市城市化与都市农业发展耦合关系研究  

59.基于产业关联视角的北京旅游业与农业融合研究

60.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功能定位及结构演变研究

61.农业生产者农药施用行为选择与农产品安全

62.贸易开放、经济增长、人力资本与碳排放绩效——来自中国农业的证据

63.农业用水效率与技术进步:基于中国农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64.农业贷款、农业保险对农业产出的影响——来自2004~2009年中国地级单位的证据

65.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困境的深层根源——基于福利经济学角度的分析

66.中国循环农业评价体系研究进展

67.中国省级区域农业碳排放公平性研究

68.农业劳动生产率区域差异与农业用能强度收敛性

69.中国“四化”协调发展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农业现代化视角 

70.中国农业碳排放研究:测算、时空比较及脱钩效应

71.中国农业碳排放分布动态与趋势演进——基于31个省(市、区)2002-2011年的面板数据分析 

72.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践  

73.农业机械自动导航技术研究进展 

74.中国农业生产净碳效应分异研究

75.美国和日本农业规模化经营进程分析及启示 

76.农业技术进步与要素禀赋的耦合协调度测算 

77.多元化、政府补贴与农业企业绩效——基于A股农业上市企业的实证研究

78.农业技术扩散动力及渠道运行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以河南省小麦种植区为例 

79.农民对资源性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价值感知及其影响因素 

80.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碳排放的动态演进与门槛特征 

81.后现代农业视角下的中国农业现代化效益水平测评

82.都市农业景观破碎化过程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以西安市为例 

83.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84.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理论与实践 

85.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86.结构变迁、要素相对价格及农户行为——农业补贴的理论模型与微观经验证据

87.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与农业治理转型——基于皖南平镇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的分析 

88.中国农业科技进步与农民收入增长 

89.面源污染减排增汇措施下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状态分析——以三峡库区忠县为例 

90.中国生态农业绩效评价与区域差异 

91.长江流域农业用水效率研究:基于超效率DEA和Tobit模型 

92.农业经营主体和经营规模演化的国际经验分析  

93.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以江苏兴化垛田为例

94.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演进、个案解析与现实选择

95.中国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现代农业视角

96.关于推进农业保险创新发展的理性思考 

97.中国农业生态效率评价方法与实证——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分析

98.我国农业生态效率的时空差异 

99.四川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100.自然灾害对我国农业的影响研究  

101.农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102.中国农业劳动力女性化:程度、成因与影响——基于历史宏观截面数据的验证

103.江苏省农业旅游发展演化研究 

104.劳动力转移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105.人为源因素对农业清洁生产的影响及政策分析

106.农业遥感研究与应用进展 

107.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研究展望 

108.三峡环库多业共生耦合循环农业生态系统初构  

109.大数据推动农业现代化应用研究 

110.中国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及其创新的探讨

111.入世以来我国农业和农产品贸易发展情况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 

112.我国农业人口老龄化对现代农业的影响及对策 

11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状、约束与发展思路——以浙江省为例的分析

114.中非农业合作的困境、地位和出路

115.如何发挥农业补贴促进农户参与农地流转的靶向作用——基于江苏、广西、湖北、黑龙江的调查数据

116.乡村旅游开发中农业景观特质性的保护研究

117.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的空间收敛与分异——基于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与空间计量的实证分析

118.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的现代农业规划理论探讨与案例分析

119.环境约束下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收敛分析

120.现代农业发展与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

121.山东省农业生产效率评价研究 

122.农业生态学的新视野

123.转型期农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