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渠工程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4 15:09: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水渠工程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摘要]:从我国西北地区的水资源量着手,分析了当前该地区水资源特点。总结西北地区工程节水技术主要措施。
我国西北地区包括新疆、青海、宁夏、甘肃、陕西五省(区)的全部和的西部等地区,面积360万km2,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7.5%。西北地区特定的自然环境和水资源条件,决定了水在其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极端重要性。发展节水农业是西北地区农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保证。
西北地区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水土资源分布不平衡,水资源供需矛后突出;另一方面,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农业用水效率低,农田灌溉水利用率仅为0.3~0.4左右,浪费极其严重。在发展节水农业方面,问题表现在:节水认识上存在误区;节水灌溉技术水平低;灌区工程不配套,老化失修严重;节水资金投入不足;农业灌溉水价偏低,水费到位差;节水管理体制不健全;节水农业政策有待完善;农业生产结构不够合理;节水设备质量不高,产业化程度低。
1.工程节水技术
工程节水主要从渠系输水到田间灌水过程来考虑节水。渠系输水过程的主要措施有节水渠道防渗和改渠道输水为管道输水节水等;田间灌水过程节水主要是改进地面灌水技术,如大畦改小畦、长畦改短畦、平整土地,在缺水地区推广膜上灌或膜下灌,有条件的地方推广喷灌、微灌等灌溉新技术。
2.修建水利工程,对现有灌区工程进行技术改造和配套建设
在西北内陆河源流区,兴建必要的山区水库,拦蓄调控水资源,因地制宜的合并、改造、废弃平原水库,可减少蒸发造成的水资源浪费。同时,在有条件的支流兴建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和局部调水工程,科学配置水资源,解决局部地区缺水问题。对现有的大、中、小型灌区工程进行以高效节水为中心的更新改造,这是压缩农业用水的重要措施。
3.加强渠道防渗衬砌
渠道防渗工程节水效益明显,成本低廉,是诸多农田灌溉节水措施中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主要节水措施之一,同时又是当前农田灌溉节水工程改造中的关键环节。渠道采用防渗技术,一是能加快输水速度,缩短灌溉时间,能充分利用渠水,扩大灌溉面积,减少地下深层淡水的开采;二是与土垄沟相比,渠道防渗可节水40%~45%;二是灌区大部分为自流灌溉,节能效益显著。四是省去土渠每年维修费用、缩短浇地时间,可省工30%~50%。陕西、甘肃等地试验资料表明:渠道防渗可使渠系水利用率提高20%~40%,减少渠道渗漏损失50%~90%,此外,渠道防渗还具有加大过水能力、减小过水断面、加快输配水的速度、节省土地等优点。
4.铺设低压管道输水
管道输水具有节水、输水迅速、省地、增产和有利于抢季节等优点,与土渠相比较,利用管道输水水的利用系数可提高到0.95,节电20%~30%,省地5%~增产幅度10%左右。管道输水灌溉技术被认为是投资最省、节水最有效、管理最方便的一种输水灌溉技术[1],目前管道输水技术主要在井灌区推广应用,自流灌区也开始采用管道输水技术。低压管道输水已有于几年的发展历史,适用于各种地块、作物及种植方式,为群众所熟悉和接受,工程使用率高,是目前非常成熟的工程节水技术。
5.平整土地,沟畦改造,改进地面灌水技术
地面灌溉方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最主要的灌水技术[2]。据有关研究结果表明,畦田、沟的规格适宜,操作合理得当,田间水利用系数可达到0.8以上,灌溉定额可大幅度下降。膜上灌较一般地面灌溉可节水30%以上,高者可达50%以上,波涌灌(包括畦灌、沟灌)可节水10%~30%灌水均匀度及储水效率均明显提高,分根交替灌溉可节水15%~30%,这足以表明地面灌水改进提高应用后的节水潜力[3]。
平整土地是提高地面灌水技术和灌水质量,缩短灌水时间,提高灌水劳动效率和节水增产的一项重要措施。一般而言,渠灌区若不采取任何节水措施,采用田间大块划小和土地平整工程,可是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0.05~0.10。畦灌是耕地经平整后,利用畦埂将田块划分成小块进行灌溉;沟灌是在作物行间开挖灌水沟,灌溉水从输水沟进入灌水沟后,在水流动的过程中由沟底和沟壁向周围入渗湿润土壤的方式进行灌溉。畦灌要求的地面坡度以0.001~0.003为宜,最大不要超过0.01;沟灌要求地面坡度以0.003~0008为宜,最大不要超过0.02。
结合土地平整,进行田间工程改造,划长畦(沟)为短畦(沟),改宽畦为窄畦,设计合理的畦沟尺寸和入畦(沟)流量,可大大提高灌水均匀度和灌水效率。陕西洛惠渠的研究表明,在入畦单宽流量为3~5L/s时,灌水定额随畦长而变,当畦长由100m改为30m时,灌水定额减少150~204m3/hm2;当畦长30~100m时,畦单宽流量从2L/s增加到5L/s灌水定额可降低150~225m3/hm2。6.推广应用喷灌、滴灌、微灌、膜上灌、膜下灌节水新技术
喷灌可将水均匀地喷洒在作物上,它可以根据作物的不同生育期、不同需水量科学控制灌水定额,平均灌水定额30m3。喷灌工程不需平整耕地、修建田间毛渠和打埂,一般可以节省土地10%~20%。喷灌灌水均匀,节约用水,对地形的适应性强,与地面灌溉相比,大田喷灌一般可省水30~50%,增产10~30%。喷灌的主要缺点是一次性投资较高,受风的影响大,在多风的季节,会出现喷洒不均匀,蒸发损失增大。
滴灌工程是目前科技含量最高、起点最高的节水形式,是高效农业的首选。滴灌与一般的畦灌相比有很多优点,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省水,滴灌属局部灌溉,仅湿润作物根区附近的土壤,避免了输水损失和深层渗漏损失,地表湿润,减少了地面蒸发,节水率可达80%,能最大限度利用水源。二是省肥,在滴灌过程中,用施肥罐将可溶性肥料随水滴入作物根部发育区,可有效地使肥料利用率由30%~40%提高到50%~60%。二是省工,无须平地、筑埂、打畦。滴灌土壤不板结,垄间于燥,可减少中耕和除草等投工,省工50%~80%。四是适应性强,它对地形适应能力强,在坡度为50°~60°的陡坡上,也可以采用滴灌系统,由于滴灌是小水勤滴,适时适量,土壤理化性能好,一般可增产20%~30%以上[3],并可有效地改善蔬菜的品质。不过,滴灌投资大,因此,更适于经济作物,是温室大棚中最理想的灌水技术,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人和高产值、高效农业的推广,滴灌将得到更多的应用。
微灌将水和肥料浇在作物的根部,它比喷灌更省水、省肥。当前推广的主要型式有微喷灌、滴灌、膜下滴灌和渗灌等。膜下滴灌具有增加地温、防止蒸发和滴灌节水的双重优点,节水效果最好,近几年,随着产品国产化和价格的降低,在我国西北地区得到迅速推广。
1996年新疆石河子垦区在大田(棉花)应用膜下滴灌技术取得成功,1999年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力荐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据统计膜下滴灌单位面积平均用水量是传统灌溉方式的12.5%,是喷灌的50%,是普通滴灌方式的70%。采用膜下滴灌技术后,不需要修农渠,也不需要筑硬打畦。操作简便,节省机力费和人工作业费,并节省抽水电费和肥料费,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膜下滴灌
可使作物根系经常维持适宜{水分、通气和养分状态,因此,作物增产显著。
参考文献
篇2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是由振动碾与装运工具结合发展的产物,它最早出现在上世纪60年代,不仅技术较为成熟,还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因此,在我国的水利水电建设中应用较为广泛。为了使寒冷地区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更为成熟,经过长时间的应用实践研究,推出了一种新型的寒冷地区的面板堆石坝技术,包括防冻止水技术、防裂混凝土技术及坝坡垫层施工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还对寒冷地区的水利水电工程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1.1面板抗冻配套施工技术
由于受冬季气候条件的影响,寒冷地区的面板坝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橡胶板与混凝土不能紧密结合的现象,使止水结构不能发挥其作用,其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当角钢与橡胶板、橡胶板与混凝土的结合处遇到水后,会产生冷冻膨胀,增大拉拔力,对止水结构发挥作用产生很大的干扰;二是角钢与橡胶板止水盖受冰面沉降的影响,使止水结构的冻部在拉力及剪力的影响下对自身产生破坏。要对止水结构的材料及止水结构进行优选与优化,还要注意对橡胶盖板端头进行处理,同时还要拓展橡胶板的功能使用范围。这些技术的优化,不仅降低了来自寒区冰面的膨胀力与拉拔力,提升止水结构的抗渗性及防冻能力,还能延长止水结构的使用期限,对寒区坝体的长久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
1.2混凝土面板石坝固坡技术
在传统的垫层料坡的施工过程中,通常用超填、削坡及碾压等方式完成对料坡的处理。具体操作为在垫层料坡超出设计线30厘米的时候进行碾压处理。在垫层料坡填土15米左右时进行削坡与碾压处理。但由于采用这样的方式不仅施工工期较长,操作工序繁琐,而且对料坡的坡面也无防护设施处理,在受到雨水冲击的情况下,容易对料坡的垫层密度造成影响,从而不能保证寒区面板的稳定性。因此,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可将固坡砂浆与垫层料施工紧密结合,使面板形成一个均匀稳定且高强度的工作面,这种工作基面的形成不仅能缓解汛期压力,发挥挡水的性能,还能提高寒区面板混凝提的抗裂、抗渗性能,增强设备的实用性。通过这项技术的实施,不仅能缩减施工工期、简化施工工序,还能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过程的灵活性。
1.3可控补偿防裂技术
由于混凝土堆石坝技术不仅具有取材简易、操作方便等特点,还能简化工期,降低施工成本,对寒区面板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保障,因此,在国内外应用较为广泛。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因素对寒区面板的防裂、防渗性能造成影响,这主要是由于堆石坝的面板是一种通过混凝土浇筑形成的薄板,由于在施工期间内受环境的温度、湿度及自身密度不均匀的影响,会使面板的混凝土产生干缩变形,对面板密度较小的部位产生较大的拉力应变,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对面板的防渗效果造成严重的影响。通过采用膨胀剂及减缩剂的制配,实现对混凝土收缩的补偿,从而提升混凝土石坝的抗渗与抗裂心性能。
2寒区土石坝防渗心墙施工技术
2.1冬季低温施工技术
新型的冬季低温施工技术主要是指通过对铺布碾压及对金属罩的覆盖利用等措施,实现对冬季施工的保温。碾压式沥青混凝土技术打破了施工规范对环境温度的要求,使其最低施工温度达到-17℃。而沥青混凝土防渗心墙的碾压施工能使芯样的孔隙率小于3%,且满足抗渗试验无渗漏的要求。该项技术通过提模施工工艺的使用,采用土工无纺布对混凝土砌块副墙的代替,不仅能解决寒区冬季低温施工造成的困难,降低施工成本,还对提高防渗心墙整体的防渗性及变形稳定性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2.2振捣式防渗心墙的施工技术
振捣式防渗心墙技术最早应用在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中。由于传统的防渗心墙技术主要采用沥青混凝土碾压式及浇筑式,虽然具有一定的施工效果,但操作工序较为复杂,且施工成本较高,因此应用并不广泛。但振捣式防渗心墙的出现不仅填补了国内外防渗心墙技术的空白,还具有很好的施工效果。它与其他产品不同,不受沥青材料产品的制约,且具有设备简便,造价低廉的特点,在国内外防渗心墙技术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结语
篇3
关键词:渠道;滑坡;成因;处理;防止
水利工程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其中渠道又是水利工程中重要组成部分。渠道和渠系建筑物运行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渠道的正常输水和灌溉效益的充分发挥。山区地面起伏,坡度大,灌溉渠道多,渠线长,位置分散,渠道滑坡是渠道工程危害大,最常见的水毁形式。因此,探讨渠道滑坡的原因及对其处理和防止对搞好农业生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渠道滑坡的成因分析
渠道滑坡是具有滑动条件的斜坡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结果,但对某一特定滑坡总有一或两个因素对滑坡的发生起控制作用,我们称它为主控因子,在滑坡防治中应着力找出主控因子及其作用的机制和变化幅度,并采取主要工程措施消除或控制其作用以稳定滑坡,对其他因素则采取一般性措施达到综合性治理的目的,如地下水作用引起者以地下截排水工程为主,因削弱坡体支撑力引起者则以恢复和加强支挡工程为主。具体的原因有:
(1)由于渠线经过地段地质、土壤条件较差,如有软弱土层、断层、风化土层,岩层倾向渠内,沿层面容易产生滑坡。
(2)改变滑带土的性状减小抗滑阻力的因素,如地表水下渗、地下水位变化、灌溉用水下渗、潜蚀和溶蚀作用等降低滑带土强度的因素。
(3)既增加下滑力又减小抗滑力甚至造成滑带土结构破坏(如液化)的因素,如地震和爆破震动等。
(4)施工方法不当,加大了边坡的滑动力,容易引起滑坡,或采用不适宜的爆破。
(5)新、老土(石)结合质量不好,引起结合料的滑动。
(6)改变坡体的应力状态,增大坡脚应力和滑带土的剪应力(即下滑力)的因素,如渠道坡脚人为大量挖土或水流冲刷淘空,导致滑坡等等。
2.渠道的滑坡处理
渠道滑坡的处理,首先应通过地质勘查,找出滑坡的原因,判断滑坡的稳定程度。提出滑坡的施工方案,因地制宜,寻找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容易实施的处理方法。整治滑坡处理贵在及时,力求根治,以防后患。
渠道滑坡的处理,常用的方法有排水导渗、削坡减载、支挡、暗涵(或埋管)、渡槽及改线等。
2.1排水导渗。排去地表水,疏干地下水是整治滑坡的首要措施,应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排水方法。
(1)地表排水:对滑坡体以外的地表水应以拦截旁引为主,即在滑坡围界5米以外修筑环形截水沟。要注意截水沟的深度和质量,力求做到滑坡体外的水不再渗入滑坡体内。对滑坡范围以内的地表水,应以防止下渗和引出为准。首先要把滑坡体内的多种裂缝回填夯实,防止地表水继续下渗,然后利用滑坡范围内的自然排水沟或新建的排水沟,把地表水迅速汇集排出滑坡体外。
(2)地下导渗:为了防止滑坡范围以外的地下水渗入滑坡体内,常用设置截水盲沟,将地下水导出滑坡体外。对滑坡外的排水,可以在坡面砌筑多种形式的导渗沟,或采用干砌石护坡,水泥砂浆勾缝,底层设导滤层或排水管。
(3)防止水下渗:对滑坡体大,又是深层的,无法治理,建筑物无法避开滑坡体,就采用减少地表水及杜绝渠道下渗水入渗,采用滑体上设排水沟,渠道水用钢管过渡。
2.2削坡减载。对推移式浅层滑坡,则采取“削坡减载”的方法。减小引起滑坡的滑动力,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有效的办法。一般采用削缓边坡,当渠道外滑坡时,还可将上部削下土体反压在坡脚,从而达到稳定的滑坡的目的。当削坡减压后仍不能达到稳定滑坡的同时,常采用减压与支挡相结合的处理措施。
2.3支挡。在渠道已经塌方或将要塌方的地段,如受地形限制,单纯采用削坡方量很大的,则可根据具体条件,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支挡护坡措施。如加固坡脚砌挡墙,干砌护坡等,如渠道经过小溪岸坡,坡脚受洪水冲刷,可采用加固坡脚、浆砌石挡土墙,防止冲刷淘空;对渠道上侧滑坡可采用削坡减载重力式挡墙支挡的办法处理。另外当渠床为基岩时,可采用拱式或连拱式挡墙处理滑坡,等等。
2.4暗涵(或埋管)。由地上转为地下。当地质条件差,山坡又陡峻,或渠段穿过覆盖很厚土质层,岸坡难于稳定而出现严重滑坡时,从外面治理难度大的,应尽量避开滑体或转入地下,可考虑将原有明渠段改为暗涵或埋管形式较为安全可靠,同时可减少工程量。
2.5渡槽。山区渠道常在陡峻的山坡上开渠,往往容易产生山岩崩塌。因限于地形条件,要维护渠道稳定十分困难,可采取改建渡槽输水。
2.6改移线路。一般小型渠道工程,在选定渠线时基本上未做地勘工作,致使有的渠道修筑在滑坡体上,建成后渠道极不稳定,一旦雨水入渗,整个渠床都要发生大的位移和沉陷。当采取上述多种处理措施很难奏效时,最后只有采取改线,以避开滑坡地段。
上述是山区渠道滑坡常用处理措施,滑坡处理方法可因地制宜单独或综合采用。做到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施工简单,彻底整治。
3.渠道滑坡防止
(1)渠道滑坡防止应从设计规划入手,摸清渠线地质结构情况,避开地质不良地段,无法避开时应采取切实可行工程措施以予防止。选择合理渠道结构和边坡,确保渠道稳定安全。
(2)施工阶段,应平台开挖后抽沟,开挖坡度根据开挖后地质情况,对设计边坡过陡给予修正,确保边坡稳定。对施工中发现可能滑坡的地段要及时处理,减少损失。
(3)在渠道日常维护管理中,渠道应严格控制在正常水位运行,要加强渠道巡视检查,检查排洪设施是否运行正常,渠道杂草淤积要及时清理,对局部渗漏破坏和集中漏水,应查明原因,堵死通道,做好渠道防渗处理。对于渠道裂缝,应查明裂缝类型并进行处理。对不太深的表层裂缝可采用开挖回填的办法处理,对较深的内部裂缝可采用灌浆法处置。
篇4
1.1喀斯特山区土地整治概况
我国的喀斯特地形面积分布为世界之最,其中尤以西南岩溶地区为代表,包括贵州、云南、广西、重庆、四川、湖南、湖北、广东8个省(区、直辖市)。据统计其的碳酸盐类岩石面积约130万km2,“石多土少、雨多地漏、土薄易旱”的地质状况严重制约了喀斯特山区的农业发展。云贵高原区土壤涵养能力低、蓄水保水能力差,再加上喀斯特山区地质漏水严重,其工程修建难度较大,很容易造成工程性缺水。同时贵州还是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土地整治工程不仅涉及传统的土地平整、道路和水利工程,还应该将生态环境治理融入其规划设计中,达到土地整治和石漠化治理双重目的。自然条件差,加之人为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活动,使得我国石漠化地区人口多,人均耕地资源少,粮食作物产量低,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更加凸显,进行以生态恢复和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土地整治工程显得尤为重要。
1.2喀斯特山区农田水利工程的定位
“水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喀斯特山区传统的农业用水只能靠雨水,而以云贵高原为主的喀斯特山区雨水分布很不均匀,冬天雨水少而夏季雨水多,且小区域内气候变化差异较大,谷底下雨山头晴热,隔山天气不同等局布气候差异极为常见,这些都严重地制约其农业发展。众所周知,以云贵高原为主的喀斯特石漠化区域每年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干旱发生,其中春旱尤为严重。因此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工程,强化农田水利工程的布局和设计,充分结合喀斯特山区现有的特殊地势地貌优势,构建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为主的整治模式,最大限度地兼顾喀斯特山区农业生产用水和农村人畜饮用水是农田水利工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3目前农田水利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喀斯特山区土地整治工程农田水利的布局和设计应充分结合其地形地貌实际,最大限度地发挥水利工程的蓄水、灌排水功能。经过对喀斯特山区土地整治规划设计的调查,笔者认为喀斯特山区农田水利工程规划及设计存在以下几点问题:首先是工程布局不尽科学合理,布局没有充分考虑喀斯特地质实际。喀斯特区域的地表植被覆盖率较低,其地表保水蓄水能力差,雨水形成地表径流后在地表的流动时间和距离均较短,而修建多座低标准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不具备短时间蓄大量水的能力,则易造成次生地质灾害;其次,工程设计标准过低,影响工程质量,如沟渠底层设计用C10打底、C15砌筑,这直接导致部分工程修筑后还未经验收,仅雨水冲刷、土壤吸水膨胀便可将其毁坏,给土地整治工程带来负面影响;再者,土地整治宣传力度不够,农民对其缺乏了解,农民参与程度不高,参与愿望不强。农民未参与规划使得部分规划不尽合理,且给工程后期管护带来一定影响。农民作为农村土地整治工程的主要受益者,其参与的积极性高低是影响工程综合效益大小以及效益能否实现的重要因素;最后,规划设计没有很好地兼顾农业生产和人畜用水问题,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农业用水和人畜用水难问题已成为社会问题,而实际在规划设计中存在重农业用水轻农民生活用水的现象。
2喀斯特山区农田水利工程的优化布局
2.1农田水利工程优化布局理念
“优化”即为追求更高的效益,首先是社会效益。因此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农田水利工程要以解决农业生产用水和农村人畜饮用水为使命,规划设计时要结合具体项目区实际地形、地质条件,做到因地制宜科学合理。2014年中央1号文件继续关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并提出“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口号,这为继续促进农村、农业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政策。喀斯特山区人口密度大,要实现农民的持续增产增收,农田水利工程的属性作用更加突出。优化布局农田水利工程有一些具体的要求,如规划设计要以因地制宜为原则,要加大土地整治工程宣传力度,提升农民参与土地整治的积极性,加强规划设计人员的设计培训,提高设计的合理性和实用性,兼顾农业生产用水和农民人畜用水,实现工程效益最佳化。
2.2喀斯特山区农田水利优化布局类型
喀斯特山区土地有着田坝少,梯田多,旱地多水田少,且旱地多为分散的坡地等特点,这种特殊的地理条件决定了喀斯特山区农田水利工程具有以蓄水和排水为核心,以小型水利工程为主的特征。喀斯特山区土地整治农田水利工程主要包括蓄水、排水和附属工程3类,其中蓄水工程为蓄水池,排水设施包括排水沟、拦山堰等,附属设施有涵板、沉沙凼。喀斯特山区用水包括农业用水和农户人畜饮用水两部分,蓄水和排水工程相互衔接构成排蓄水体系。可根据水利工程的功能将喀斯特山区蓄排水分为农业用水、农户人畜饮用水、农业用水和人畜用水兼顾3种类型,再结合实际地形地貌,其工程布设主要有4种类型。第一种为农业用水型,布设在旱地集中连片,地形变化比较统一的坡地山腰。旱地集中连片,坡面汇水面积足够时,可修筑容积较大的蓄水池,保证农户平时急需施肥打药时用水;同时需在坡面中上部修建拦山堰将坡面径流汇至与等高线垂直的排水沟,再经沉沙凼将水流中较大石子沉淀后排入蓄水池,蓄水池蓄满后可通过排水沟将多余的水排往低处。第2种农业用水型水利工程布设在旱地集中区域,且充分利用道路系统形成汇水面,使得道路和蓄水、排水工程与地形很好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保证旱地农业用水。第3种为农户生活用水型,布设在离居民点较近的位置,或是现状已有水井,该位置有稳定的地下水源,修建蓄水池能很好地将地下水储存,便于农户人畜饮水。第4种为农用和农户生活用水兼顾型,在自然条件较好的“田坝”区,可充分利用现有的水资源,选择恰当的位置布设能兼顾农业用水和农户生活用水的水利设施。喀斯特高原地区有很多“高原盆地、田坝”,且其多数有溪流汇集,因地制宜布设排蓄设施及其附属设施,形成更加丰富的水利网络体系,可在满足农业灌排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居民生活用水,实现水利工程效益最佳化。
3喀斯特山区利水型社会构建
在资源困乏的21世纪,走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发展之路已成为共识。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物质之一,水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人均淡水占有量偏少早已是我国国情,加之存在农业用水浪费、污染等问题;地下水位下降使淡水的使用成本不断加大;所需的技术科技含量不断增加;工业用水的不断加大;城镇化的加快使得城市生活用水急剧增加这些问题都成为当今社会的负面因素。因此构建利水型社会成为今后发展的必由之路。喀斯特山区利水型社会的构建可以从农业和农村两个方面出发,结合喀斯特地区农村面积广、人口多的特点,构建喀斯特山区利水型农业和利水型农村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大对农民节约用水观念的宣传力度,使得农民逐渐树立利水农业和利水社会的价值观。在倡导人与社会、生态和谐发展的背景下,逐步构建人与水和谐相处的理念;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的原则,增强农民“爱水、护水、利水”的风尚,减少农民生产生活对水的浪费和伤害。(2)加大对农村利水型农业和利水型社会的投入,构建利水社会科技体系。加强对利水农业和利水社会的人力和财力投入,寻找适合山区农民节约集约用水方式,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利水科技体系。(3)构建利水型社会发展的政策体系。利水型社会的发展需要各种层面的政策作支撑,如建立鼓励利水社会发展的政策,利水社会基础支撑体系,以及构建长期投入机制等。总之,构建喀斯特山区利水社会是一项服务于“三农”发展的系统工程,主要从农业生产用水和人畜饮用水两个角度出发,建立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水体系,实现人—土地和水—环境的协调统一。
4结论与讨论
篇5
在山丘区水厂建设中,选择水厂位置十分重要,在本工程建设中综合考虑了供水水源的位置、农村水厂规模、管理及建后运行费用等因素。首先根据不利点用水户设计管网供水压力要求推算出设计高程,在青龙山上合适位置建设了600m3高位水池,设计中充分利用山丘地形高差靠重力输送来满足本工程各项目村的服务水头要求。另外工程考虑到高位水池与3眼水源井的位置和距离关系,选择在距离较近的高地建设水池。这样可选择较小的供水水泵功率,由于水池调节容量较大,水泵可采用间歇运行供水的方式,减少了水泵的运行时间。通过上述措施降低了建设工程的造价和工程运行管理费用。
2科学配置管网及附属设施
2.1管网的选线及合理布置
工程施工前期进行了详细的勘察测量,根据项目区村庄分布大都在青龙山南部的情况,结合村镇相关建设规划,管网的布局采用环、树结合的管网。由于是在山丘区长距离管道施工,地形变化大,工程建设中合理选择管线走向,主管道尽可能在地势较高并顺着等高线敷设,支管道尽可能沿现状或规划中的道路两侧敷设,便于施工和维护检修,保证管网中水头压力变化不会太大。
2.2管道过障碍物和管道附属设施设计
山丘区管道穿越河流、沟谷、陡坡等易受洪水冲刷地段较多,距离远。所以对过河、过沟应做专门勘察设计,对管件及管道附属设施施工要求较高。本工程管道避开了跨度大的沟谷,但必须过河施工中时,工程特别注意了在管段两端都设置镇墩,河道中间设置钢管管箍以固定管道的施工方法;管线尽量沿现有道路和规划道路路边布设,过生产桥时主要用三角钢架支撑,同时采用外包铁皮、保温材料等防冻措施。当管道敷设高差变化较大时,本工程在输水主管道和支管道最高点处设置进气阀和排气阀,以便及时排除管内空气,在放空时引入空气。在干管与支管的连接处设置手动蝶阀,以便于管道检修,在各村村头设置分水表井,设置闸阀、水表,用于控制和计量收取水费。
3自动化管理系统建设
本工程结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的实际需要,建设了一套实用、先进、高效、可靠的自动化管理系统。主要进行了水厂实时图像监控、安全监控功能的自控系统的建设和管网压力监测点的建设。实现了3台加压水泵电机的电流、电压、电量和管道的出厂水压力、流量自动控制监测和各项目村头管网压力、流量监测。本自动化系统实现了对供水工程实时进行生产调度,准确掌握供水运行状态的管理,降低了供水管理成本,保障了农村供水工程安全。
4结语
篇6
论文摘要:文章对抗旱灌溉站出水池的滑坡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滑坡的性质及其成因,同时提出了合理可行的滑坡处理方案。
一、前言
安徽省定远县地处江淮之间,为江淮分水岭缺水地区,同时也是该区也是膨胀土分布地区;三和三级站位于定远县三和乡境内,属女山湖灌区抗旱灌溉站,为IV等小(1)型泵站,设计流量3.20m3/s,总装机960kW,设计扬程19.9m,水泵安装高程41.7m,出水池底高程为58.0 m。三和三级站进水渠、出水建筑物土方工程由附近乡镇于1997、2001年冬修组织民工人工施工,当年土方填筑工作基本完成,2002年6月泵站建筑工程开始施工至次年2月份进水池、泵房、出水池施工基本完成。2003年春夏期间,天气长期连续阴雨,出水坡出现多次土方滑坡现象,已建出水池发生倾斜,滑坡体下部危及电灌站厂房安全。
二、滑坡情况简述
1.第一次滑坡情况简述及性质
2003年3月中下旬,由于连续阴雨,泵房和出水池连接的出水坡(面向泵房方向)及右侧距出水池70~150m段发生大面积滑坡。根据3月27日现场勘察资料,出水坡滑坡体下部脚线距机房约6.0m,上部在距坡面下部约1/3高度处,东西方向长约25.0m,南北方向宽度宽约35.0m,形成圆弧形状。之后,由于连续阴雨,滑坡情况不断加重。4月28日土方下滑坡体顶部滑裂面跌差已超过2.0m,最大处约3.0m。6月中旬按处理方案施工坡脚挡土墙,6月29日挡土墙完工,但滑坡土体未作任何处理。
第一次滑坡体按滑坡体厚度可确定为浅层滑动。滑坡体在滑动过程中,滑坡体上部先变形滑动,下部受挤压而向下滑动,按滑坡各部分滑动的先后顺序可确定为推动式滑动。
2.第二次滑坡情况简述及性质
2003年6月30日后,天气连续降雨,滑坡加剧,滑坡面上部发展到距坡脚2/3处,局部接近出水池基础,巨大的滑坡推力压向挡土墙,由于挡土墙砌筑砂浆未到龄期,7月3日出现裂缝,部分墙体倾斜。7月8日,降大到暴雨,软化的泥土下滑推向挡土墙,墙体断裂,局部倾覆。在7月中旬的阴雨期间,出水池基础附近的土体又滑动,将出水池下1m厚的灰土基础部分带走,出水池产生倾斜至使钢筋混凝土出水池与出水渠浆砌石扭曲坡裂开,止水橡皮破坏。9月26日“三和三级站出水池滑坡处理技术方案讨论会”确定现有的出水池已破坏,不能使用,应予以拆除,以免滑坡体向前发展,倾倒滚落影响泵房安全。
根据滑坡体勘测成果分析,两次滑坡形成的滑坡体周界纵向长约40m,横向长约60m,滑弧最大深度为3.7 m。泵房基础高程位于39.8高程处,坐落于④层泥岩泥岩上,滑坡对泵房基础未产生扰动,对泵房没有影响。第二次滑坡剖面示意图见图2-2。
第二次滑坡较第一次加剧,滑坡面距坡面上面1/3处,局部接近出水池的基础,滑坡深度地表以下最大深度不超过4m;由于第一次滑坡使上部失去支撑,而使上部土体相继滑下。故第二次滑坡可认为是浅层,牵引式滑动。
三、滑坡段工程地质与成因分析
1.滑坡段工程地质条件简述
测区位于江淮丘陵区,在该区二级及二级以上阶地或岗地上广泛分布着具裂隙性、胀缩性和超固结性的硬塑至坚硬状态的晚更新世冲洪积粘土;滑坡段地层主要为填土层和第四系冲洪积物所组成的粘性土、下第三纪泥岩,于泵房北侧③层粘土层内见暗绿色薄层蒙脱石层(产状280°∠11°)。滑坡地段分层地质条件总述如下:①层素填土,杂色或棕红;不均匀;湿;软塑;土质为混杂,主要为黄褐色粘土、紫红色泥岩;夹浅灰色高岭土,植物根茎、铁锰结核。③层粘土,上层为褐黄色粘土,硬塑状态,含直径1~3mm的球状铁锰结核,露头剖面上可见夹有厚度2~l0cm的水平层状淋滤铁锰富集层,裂隙发育,裂隙一般无充填或被淋滤铁锰质浸染;下层为红褐色粘土,呈硬塑状,近垂直或水平的两组裂隙发育,将土体切割成矩形或方块状,裂隙面被次生青灰色粘土充填。裂隙面极光滑.油腻状,具腊状光泽,裂隙多呈闭合状。③1层粘土混砾砂,红棕褐;湿;硬塑;夹铁锰结核;混杂砂砾、卵石,粒径2mm~100mm,含量35~80%;层厚0.70~2.70m;本层渗透性强,渗透系数3.5×10-3cm/s,可形成出水池顶部的出水渠内积水的排泄通道。④层泥岩,紫红色;稍湿;坚硬,包含有黄绿色砂状风化物,局部裂隙发育,裂隙面光滑,具油脂光泽;该层未揭穿,部分钻孔于孔底发现白色块状石膏晶体;对比三级站附近的三和石膏矿地层知,该层为下第三纪定远组(Ed)陆相碎屑沉积泥岩。
2.滑坡成因分析
根据安徽省工程勘察院的膨胀土试验成果:①层素填土的自由膨胀率平均值(δef)为46.1%;③层粘土自由膨胀率平均值(δef)为45.7%;④层泥岩自由膨胀率平均值(δef)为48.4%;上述各层均属膨胀(岩)土,膨胀潜势弱。我队根据静探孔所反映出来的滑动面进行,选取埋藏较浅的滑动面进行槽探验证。剥离浅部滑坡体后,发现滑动面分布于①层素填土和③层粘土交接面附近,①层素填土是滑坡体的主体,③层老粘土未发生滑动;在滑动面上有薄层黄褐色流塑状粘土泥浆,有潜水自该层面缓缓渗出。
据调查在施工过程中,出水池及出水渠高填方回填土主要是由民工将进水渠道、进水池及泵房开挖出来的红色泥岩未经夯实直接堆筑而成;没有按规范分层碾压,填土质量极差。从钻孔所揭示的地层来看,①层素填土的干密度最小值为1.22g/cm3,平均值为1.43g/cm3,平均压实度为88%,反映出堆筑时未能做到分层碾压。填土的填筑质量,对出水池高填方段的安全尤为重要,该段平均压实度仅为88%,说明填筑时碾压不密实,不满足有关规范的要求。土质结构松散、土质杂乱,部分地段夹有灰色淤泥质土,包含树根、麦秸;说明填筑时土料控制不严;填土与天然地面接触带均有一层厚薄不均的软塑状的耕作层,该层的存在说明填筑前未清基或清基工作不彻底,接触带构成地下水渗流通道。从剖面图中可看出滑坡体的上部,出水池附近即原始地形的坡顶,分布有中薄层状的③1层粘土混砾砂层(混卵石,渗透性强,形成地下排泄通道),该层在原出水池底板下方尖灭;地下水直接排入位于坡下的素填土内;压实度不足的素填土裂隙发育,不仅破坏了原本土质混杂的填土整体性,而且裂隙为雨水的渗入提供了方便,使水分快速进入土体中并特别使在裂隙周边的土体迅速软化,并逐渐向周围扩展,大大地降低了土的抗剪强度,使土体容易沿薄弱面滑动,形成出水池附近的膨胀土质素填土发生滑坡。
综上所述,塌方区的填方高、填土为膨胀土质,同时填土的压实度小,雨季地下水位高,是造成三和三级站出水也滑坡的主要原因。
四、结论与建议
1.通过槽探和工程地质剖面图揭示:出水池附近的滑坡体的滑动面分布于①层填土和③层老粘土交接面附近,①层素填土是滑坡的主体,③层粘土未发生滑动。
2.滑坡区的填方高,填土压实度偏小,地下水沿粘土混砾砂层通入素填土层,饱和填土抗剪强度下降,是造成滑坡的主要原因;
3.通过比拟工程区附近,工程地质条件相同的该站出水渠、大官塘水库坝坡及三和二级站的出水池的稳定情况,均未发现滑坡现象;滑坡区虽有膨胀土分布,但滑坡的主要原因不是膨胀土引起,而是由未碾压密实的膨胀土组成的素填土引起滑坡的内因。
4.建议全部清除滑坡体及被扰动过的土体(尤其是红色泥岩),换填适宜干密度控制的土料,采用接近天然坡角的1:4的放坡连接泵房和出水池的方法进行处理。由于区域地质条件的限制,可采用弱膨胀土(黄褐色粘土)重塑后重新回填,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回填土的质量要求,并做好坡面防渗排水工作。
5.按以上方法处理后的三和三级站泵房和出水池连接段,已经历过2个旱雨季的考验,未出现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水库 除险 加固 设计
中图分类号:TV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4(c)-0111-02
1 工程概况
某水库的总库能容纳1.25亿 m3,主要用于地方的灌溉与防洪,并利用水能进行发电的综合大型水库。水库的库区主要建筑物有括主、副两个坝、发电站、溢洪道等。水库投放运行至今,在发电、灌溉、养殖、防洪等方面发挥了它的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
2 水库建筑中主要出现的问题
主坝采用粘土实心墙的砂壳土坝,该坝顶宽3 m,底宽25 m,由于建坝过程中财力的限制加上施工技术的薄弱、建筑材料的不足,使坝体建筑存在很多遗留的问题,再由于水库的运行时间比较长因此出现的问题更加突出直接危机到主坝的安全,影响了水库的正常安全的运行。
2.1 不能满足主坝坝体的规范要求
①主坝心墙和壳体填筑压实度不满足。为查清主坝坝体的填筑现状,采用探井、钻孔、物探等多种方法在2009年对主坝采取地质勘察。坝体填筑土压实度平均值心墙为0.86、坝壳土为0.91,均未满足规范要求。同时坝体土均匀性差、局部压实度严重不足而引起坝体塌陷,心墙土和坝壳土均为中等透水性和压缩性,阻水性差,水库运行期间主坝心墙渗透比大于允许渗透的比降,由于渗透导致变形的安全隐患存在。
②近坝库岸不稳定。老虎头水库近坝库岸边坡为花岗岩残坡积和全风化土质边坡,土体厚度一般大于5 m,花岗岩残坡积或全风化土在库水的浸泡作用下强度降大,边坡岩性条件差;坝体建于山丘间低垭处,近坝岸坡基本呈凸状三面临水,库岸地形条件不利于岸坡的稳定。
2.2 主坝坝基和坝肩清基不彻底
坝基岩土体主要为弱风化黑云长花岗岩,局部清基不彻底存在河流冲积形成的粗砂粘土透镜体;左坝肩顶部表层覆盖薄层花岗岩残坡积形成的含砂粘土,中部和下部表层为花岗岩全风化土和强风化层;右坝肩表层为花岗岩残坡积形成的含砂粘土,局部存在有松散耕植土往下主花岗岩全风土和强风化层。花岗岩残坡积形成的含砂粘土呈可塑~硬塑状态,中等压缩性;花岗岩全风化土和强风化层为一般裂隙很发育,岩体破碎、属碎块状结构。通过现场压水试验,该层的透水率亦比较大,多数段大于40Lu。由此可见,坝基和坝肩清基不彻底,存在严重渗漏,严重不利于大坝的稳定和安全。
3 除险加固设计
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如图1所示。
3.1 主坝加固设计
风化的岩层中的造孔非常困难,右坝的坝基的风化岩石厚度采用5~20 m的帷幕进行灌浆的处理。混凝土塑性防渗墙坝轴线的中心线与中轴粘土心墙,粘土心墙在防渗墙施工的之后不能破坏。塑性混凝土全长360 m防渗墙、高程为71.31 m的墙顶、水位高于70.81 m,主河床墙底为33.21 m的高程、38.1 m的墙高。风化岩石的厚度比较小左坝段是主河床段,混凝土防渗墙塑性在弱风化岩石层为0.5 m,风化岩石右坝段厚度为5到20 m,风化岩石为1.0 m的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帷幕灌浆处理主要采用对墙底风化岩石层并且为单排孔的2 m孔距,弱风化岩层为5 m的灌浆孔深入岩石,设计水头防渗墙设计为37 m,防渗墙深度与现有的施工机械性能必须要考虑到,很多年在国内建设的类似工程防渗墙基础上有效的厚度是0.8 m左右。塑性混凝土防渗墙主要性能指标为:弹性模量小于800~1000 MPa,28 d抗压强度不低于10.0 MPa,防渗墙渗透系数小于1×10-7cm/s,允许渗透比降为60~80。
(1)计算防渗墙的结构
防渗墙的结构在计算中运用假定:①防渗墙和坝体土之间采取文克尔的假定,受荷载作用防渗墙主要直接支撑坝体土上,防渗墙与坝体土之间的变位必须要协调的处理,该点的变位与各点墙上的反力成正比,反力系数坝体土随着深度直线的变化随不同的地层进行变化。②外荷载在土坝坝体自重与水压力都在作用墙上,由于水库运行时间非常久,基本完成对主坝体的变形,因此墙体两侧的变形摩擦力产生小,防渗墙的主要工作条件的水平荷载的情况要多加注意。③取单宽等厚度墙作为计算简图,顶端视为自由端,底部视为铰接,采用有限差分法进行计算。
(2)施工工艺的主要防渗墙设计
防渗墙的塑性混凝土建筑的施工主要采取膨润土浆液固壁、两钻法的造孔、混凝土泵送浇注。首先在施工过程中在槽段的两端来冲击钻主孔,冲击钻入岩0.5~1.0 m到达基岩。在造孔的过程中,槽内浆液面必须保持导向槽顶面下面的30到50 cm,当浆液出现泄露的时候要采用堵漏与补浆的方法。
(3)施工工艺的主要帷幕灌浆设计
右坝段防渗墙的底部出现风化的岩石主要采用帷幕灌浆处理方法,帷幕灌浆与上部混凝土不产生分叉从而连成在一体,在混凝土的防渗墙里面的钢管通过预埋钢管的底部产生风化岩层来进行灌浆的处理。10 cm的预埋钢管的管径处在防渗墙的中间,其中的间距之间与孔距一样为2 m。钢管预埋主要在清孔、造孔完成混凝土浇筑之前进行,采取定位的安装架进行固定。直径为20 mm的定位架由钢筋连接而成,垂直方向上间距定位架在是10 m。钢管安装固定之后主要对槽孔进行混凝土的浇注,浇筑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百分之八十采用钻孔灌浆。
3.2 灌溉发电隧洞的建筑加固设计
洞壁剥落的混凝土受到环境的程度进行破坏由于周围受到疏松、侵蚀混凝土存在缺陷没有得到彻底的清除,清理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加大;当外露的钢筋出现破损情况加大的实际情况;外露钢筋的锈蚀性比较严重因此对钢筋要予以进行清除,对新的钢筋进行焊接补漏,防锈处理那些锈蚀不严重的钢筋;当对混凝土的清理与锈蚀钢筋进行清理之后,用环氧砂浆进行坚固处理和找平;隧洞的出口锈蚀的衬砌钢板处进行粘贴环氧玻璃丝布的方法修补来进行加固。
(1)施工工艺的环氧砂浆建筑设计
保证环氧砂浆与混凝土以及露筋部位加固粘结力,应该对基底的混凝土露筋表面进行施工处理,将混凝土表面乳皮清除,外露出新鲜糙率面,不能产生扰动,无污物、露筋无锈。在施工中采用凿毛机对该修补的位置进行凿毛,用钢丝刷反复进行清晰在露筋上锈斑和污物。用棉纱浸渍丙酮对基面进行擦试,等待丙酮进行挥发使混凝土变白在涂刷部分基液。将拌制好的基液运用毛刷进行均匀的涂刷基面上,约0.5 mm的厚度。根据气温与环境情况的变化,刷后的基液需要静停10~30 min后进行涂抹环氧砂浆。
(2)施工工艺的环氧玻璃丝布建筑设计
清理隧洞出口锈蚀的钢板,清除钢板表面锈斑及污物并进行凿毛,按照环氧砂浆进行施工工艺涂抹一层10 mm的厚环氧砂浆进行找平。在环氧砂浆面上用环氧粘结剂粘贴玻璃丝布,玻璃丝布采用0.25 mm厚无碱平纹布,使用前用皂液法脱腊处理。粘贴四层玻璃丝布,不小于1 mm的厚度。粘贴面要求无油,无污,平整,干净采用丙酮进行擦洗。在粘贴面的部位涂刷环氧基液,越薄越好保证每个部位有完完全全的涂刷基液,然后粘玻璃丝布,残留在布中的气泡进行赶除与压实。
3.3 溢洪道加固设计
溢洪道位于六副坝与七副坝之间,为正槽溢洪道,由进水渠、宽顶堰、泄槽、消力池组成,由于现状溢洪道陡坡段和消力池结构布置存在不合理,水流流态混乱,加地基渗漏扬压力的作用,导致结构出现安全隐患。
(1)进水段
溢洪道进水渠段总长28.0 m,宽47.6 m,两侧采用直立式导墙。前段18 m导流设置为下潜式;后段接控制段的导墙长10 m,顶部高程为71.6 m;两侧导墙均采用C20埋石砼,导墙顶宽0.8 m,墙背坡比为1:0.5。进水渠底板为现浇C20钢筋砼,底板高程为65.1 m,厚0.5 m。底板设置有纵横缝。
(2)控制段
溢洪道控制段长35.0 m,宽47.6 m,溢流堰堰型为宽顶堰,宽顶堰坎高1.0 m,斜坡式进口,堰顶高程66.1 m。两侧边墙为C20埋石砼重力式挡墙,顶高程71.6 m,顶宽0.8 m,墙背坡比1:0.5,导墙迎水面层布钢筋网。堰底板为现浇C20砼钢筋砼,厚1.0 m。底设置有纵横缝及纵横排设施。
(3)泄水段
泄槽段采用矩形断面,长100.00 m,宽为47.6 m,纵坡i=0.196,泄槽边墙为C20埋石砼重力式挡墙,顶宽0.8 m,墙背坡比为1:0.5。泄槽中段边墙高3.5 m,边墙上端接控制段边墙,下端接消力池边墙,底板为现浇C20钢筋砼,厚1.0 m。底设置有纵横缝及纵横排设施。
(4)消力池
消能防冲设施型式为底流消能,经水力计算,结合现状、地质条件确定消力池长度为41 m,深度为3.8 m。底板为现浇C20钢筋砼,底板面高程为46.5 m,厚1.2 m,迎水面层布钢筋网。底板纵横分缝和设置排水设施,缝间设置止水。消力池两侧墙挡墙采用C20埋石砼衡重式挡土墙,墙顶高程式55.7 m,顶宽1.8 m,台宽1.8 m,底宽4.3 m,底部采用桩基础。消力池尾坎顶宽4.0 m,底宽4.0 m,高3.8 m。
(5)出水渠
结合现状,出水渠断面采用梯形断面。在消力池后由矩形断面渐变为梯形断面,渐变段长度为28.0 m,出水渠总长220.0 m,底宽30.0 m,纵坡i=1/200,边墙高5.4 m,边坡坡比为1:2.0。渠道底接消力池尾坎,顶高程50.3 m,底板为现浇C20钢筋砼,厚1.0 m,迎水面层布钢筋网。底板纵向每隔15 m分一条缝,横向设置3条缝分为2块,缝间设置止水。底板设置有纵横排水设施。
4 结语
(1)这个水库维修建立在60年代由于在建库时候不可改变的条件限制,粘土心墙为主坝的建设,在经过40多年的运行与使用中粘土心墙根本不能满足现在很多主坝的防渗要求,因此成为了很多水库中最大的安全隐患。(2)水库除险加固的建筑工程完成之后,主坝可以彻底灌溉发电隧洞、溢洪道等等建筑物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来保证水库的正常运行与运作更大的发挥水库在社会上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刘武,李晓强.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处理方案与水库利用探讨[J].陕西水利,2009(1).
篇8
论文摘要:优秀的成本管理是投资者盛而不衰的关键,现浅谈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在工程成本管理中的运用。
1成本管理需要中国传统文化的引领
对于“人”,我们可以学习易学,用幽默和谐家庭;用道家的相术知人善用;用中医的医术保护身体;用儒家的心态,感恩生命,深刻、谦和而又自信。
但在房产业——这个巨大的人居环境产业中,如何借鉴和应用传统文化思想,却通常只有一些“阳春白雪”在酝酿思考。修身、齐家、然后治天下,仿佛总是走不到普通的“下里巴人”。是不是真的只能这样呢?
当然不是!普通的成本管理人员,同样也可以深入地研究各种要素对企业“健康”的影响,做到“人境合一”,于“无为”中管理企业这个“家”。
2儒、释、道的贯通
我们首先要先明白儒、释、道的精神加以融汇贯通。儒:以人世的姿态出世。儒学是“官学”,是培养领导与高参的教材。真正的儒士,热衷权势,却非为私欲,而是借助权势实现利国、利民、利天下的理想。他们身人名利之中,心却超越名利之外。
释:以出世的姿态人世。佛家不承担世俗工作,不追求世俗的名利,但他们积极介入社会,并承担一项特殊的工作,即抚慰人的心灵。
道:以人世的姿态出世,以出世的姿态人世。道家的人世,顺其自然;道家的出世,安然入梦。始终保持自由的心态,可出可入,无为无不为。
3房地产工程成本管理的“无为”
纵观房产业,工程成本管理从业者众多,它不仅需要丰富的工程造价、管理、财务、工程、法律、合同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执行决策层资金计划的实战操作能力。更深层次的优秀成本管理者,还需要一种与环境(企业)融合的心态,去面对日益激烈的成本控制挑战。量身订做、注重实战、学以致用,才是将传统思想融入成本管理的佳境。
《红楼梦》中云,“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时有还无”。只有体会到了“无为”,才开始接受了周易思想。“无为”也“无不为”,每一个管理的过程就是一个顺其自然的过程,都是一段“心的旅程”。以人世的姿态出世,以出世的姿态人世,是保持这种收放自如思想的基础。
怎样的成本管理才是最佳的成本管理呢?管“心”。让企业的“身心”都符合自然规律,也就“无为”了。
4天人合一和大道至简
“无为”即天人合一,既是周易的哲学基础,又是最后要实现的终极理想,也就是佛家所说的万本归
一、大圆满。
周易提出太极,然后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从无到有,成本管理出现了无数种可能。我们通常在管理中,出了问题,才去寻找“最”重要的关键所在。可这些最重要的关键,往往就在初期,我们最不在意的地方——“私心”。“大道至简”,事物的发展都有自然的规律,最初的也就是最重要的。
成本管理者要学会用这个理论来分析成本的基本要素,依照八卦卦象的基本特征,找出各系统的相互关系,将管理框架根据自然规律进行规整。
5成本管理贯穿财务金融、生产科研、纪检安全三个领域
根据易经的八卦,我们将企业分为管理系统。乾——决策指挥系统;兑——营销服务系统;离——企业文化系统;震——生产科研系统;巽——人事培训系统;坎——财务金融系统;艮——纪检安全系统;坤——群众监督系统。
在生产科研中,成本的核算要精确科学;在纪检安全中,成本的签证要奖惩分明。在财务金融方面,结算付款要及时有效。
杜甫的诗形容恰到好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早一点不好,晚一点也不好,恰恰在春天的雨才最好。成本管理就要做到“及时雨”。
6从易经中发现的成本管理的八种方法
1)坎卦——企业与他人的经济往来,避开陷阱是前提,即风险意识。水代表财,象征流动多变,周流不息,隐而不现;为江河、为险、为陷阱、为恐惧,这些与财务金融的许多性质对应。
水能载舟,在于它的柔顺与流动,而主动示弱、流动多变性恰好是商人的主要特点;根据坎卦的爻辞,企业成本出现危机后的管理方式应该为:惩洽,整治,外援,自救,勿贪,防御。实际成本管理操作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加强合同风险意识、对重要条款的法律、风险的慎重,这是成本管理的重中之重。.
2)需卦一成本管理的主管必须具有识时务者为俊杰的素质。欲望(投资者的需求)本身无所谓好与坏,如果能正确对待欲望不让它们无限膨胀,就能吉利。
需卦,象征等待。孤立无援下不得已之抉择;时机未到之前最明智的选择。当形势不利,或没有多少胜算把握之际,强行突破作战是下下策。等待是强者的自信,成本管理者如果发现时机未到,就应该及时站出来,提出等待的建议,以防止投资者的“需求”过度膨胀。
3)节卦一象征节约,所谓节制,是审时度势暂时的克制(休整),克制时间过长,就会失去原有的斗志,故而火候的把握非常重要。“苦节不可贞”,过份的节制或约束是不可取的。
优秀的成本管理者,要掌握火候,招标的火候,签证的火候,结算审核的火候。适当的安排竞争,却又不浪费过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是游刃有余的高手。这与前一卦,同样阐述了成本控制的关键点:适度的节制,观察对方的“心”,才是重点。
4)既济卦一象征长远策划,即成本管理的投资预算。有运筹帷幄的决策在战争开始之前,才有决胜千里之外的战争。
商场如战场,在项目运作前,一定要将投资预算做好。要充分考虑其潜在因素,多算则胜,少算则败。预算一定要考虑时间因素,货币的时间价值,应成为评价的基本标准。
如果一个项目立即开发可获利l亿,若五年后开发,由于价格上涨可获利1.6亿。如果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根据1.6亿>1亿,可以认为5年后开发更有利。但如果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现在获得1亿,可用于其它投资机会,平均每年获利15%,则5年后将有资金2亿,还是现在开发有利。(5年后获利=1x(1+15%)5—2亿)
5)屯卦一资金渠道要畅通。企业资金的再生产要像水渠一样畅通。修筑水渠艰难,维护其畅通无阻、保持水质纯洁也并非易事。这也印证了现在房产企业成本管理的重点,从纯粹的“利润”到保证“资金链”畅通的必然规律。新晨
6)井卦一代表企业职工的薪金发放。水乃生命之必需,财为生活之源泉。井水不枯的条件是供需平衡,企业保持效益的根本是员工薪赏发放要恰到好处。
7)蹇卦——代表财务审计,避免触礁的有效措施。航船触礁在于不能随时透视水下情况,企业触礁在于不能及时检查财务情况。成本结算的审核,是对企业生产过程的一次检验,优秀的成本管理者,必须从中找出企业的漏洞,并加以改进。
8)比卦一代表财务管理的财务报表,增加透明度是万众一心的前提。想营造一种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的人文环境,必须要公开资金周转和利润情况,增加经营透明度,做到让员工心中有数。
综述
投资者如何求得盛而不衰?优秀的成本管理者要想满足投资者这个要求,必须要保证利益各方比例关系的适当,协调不同利益方的损益。过则减之,不及则加之。根据易学的思路,大道至简的规律,顺应并协调就是最好的方法。如何顺应自然规律?首先要自损,孔子日“自损者益,自益者缺。”自损的根本是清心寡欲。让求功者得功,求名者得名,求胜者得胜,求利者得利,求权者得权,这为之得“心”。
篇9
论文摘要:随着东营市 经济 社会 的快速发展,水利工作的领域也在不断拓宽,水利 管理 的内涵也在不断拓展。本文分析了水利工程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提出了促进水利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新路。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和 农村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水利事业也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的提高和发展。如何搞好水利工作,提高水利工作的管理水平是摆在我们每个水利部门当前和今后的头等大事。纵观近十几年水利事业的发展,水利工程的建设和水资源的利用、管理等形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水资源的应用已由原来的小区域的水资源的应用,发展到现在的跨地区、跨流域、跨部门的综合协调开发和应用,由原来的粗管粗放型,转变成了今天的科学管理节水型,由过去的单一部门建设转变为其他部门及企业等多渠道 投资 的参与。经过近二十几年的建设和发展,东营市自行走出了一条水利事业发展的新路子。
1众览全局,统筹规划
如何做好水利建设与社会进步的协调发展,是事关某个地区、某个区域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东营市是一座新建城市,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较差,土质沙化,个乡镇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城乡工 农业 生产生活一切用水主要依靠黄河水提供保障,输水以渠道方式进入大小水库后加以使用,由于水利设施简单而落后,小型水利渠系年久失修,致使农田灌溉采取大水漫灌,造成了黄河水资源极大的浪费。针对上述情况,东营市采取渠系配套工程进行整修防渗、衬砌处理,小型水库进行防渗、加固处理,建设东营水城储蓄黄河水,通过一系列的工程措施,有效的节约了水资源,同时也给城市、乡镇工农业生产生活提供了用水保障,减少了用水造成的经济负担,已成为群众喜爱的水利工程,产生了“小工程、大效益”的效应。
2多方投资,共同建造人水和谐社会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水利建设的步伐加快,水利事业面貌已焕然一新,水利建设已得到社各界特别是农村的认可和赞同。但是,由于东营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地方 财政 的资金投入相对也少,仅仅靠单方面的资金投入是很难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相适应的。为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尽快改变东营市水利设施薄弱、资金短缺的问题,东营市积极引进其它方面的资金,大力发展地方水利,开发地方水资源,鼓励政府部门、乡镇积极参与水利建设。2005年东营市共开发大小水库30余座,新修输水渠道50余条,体现了水利工程“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社会各界相互参与共同打造一个人水和谐的东营。
3多种经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过去单一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方法已经不适应时展的要求。东营市通过对全市的大小水利设施 调查 和摸底后,于2006年对靠近黄河水源比较近的乡镇及利用黄河水种养殖业大户进行了重大改革,大胆尝试经营与管理和探索的新路子,发展到今天,已拥有寿光蔬菜大棚基地、龙居镇桑葚基地、懂集镇蟠桃基地、广南、南郊、耿井水库绿色供水项目等,一方面既解决了水利工程运行经费短缺的问题,同时改善了基层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职工的工资收入增加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也增强了,使东营市的水利事业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有效节水,保护水资源,推进东营市 经济 的可持续发展
虽然近几年已对水资源采取了保护,但对水资源保护力度不大,措施不够完善。面对日益严重的水资源危机,我们 水利 部门和水利工作者应把水资源作为事关全局的大事来抓,为此,再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1提高引黄渠首水费标准,减少水资源浪费
为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用合理的水价调整保护水资源,黄河渠首 管理 部门在目前执行供水价格的基础上,在提高 农业 和非农业供水价格,应把农业用水价格调整到0.05元每立方米;非农业用水价格调整到0.15元每立方米,并按引水量的100%征收水费。只有这样才能起到节约水资源的效果。
4、2降低 工业 用水量,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合理调整工业布局和工业结构,限制高耗水项目,淘汰高耗水工艺和设备。要严格控制用水量大的企业,如 电力 、造纸等;对重点行业推行节水工艺、技术、设备;加快节水设备、器具的研制;根据水资源条件,工业发展方向,对不同行业采取扶持或约束政策,合理制定水价标准,调整工业结构,通过 财政 补贴、 税收 优惠政策等,鼓励和支持工业企业进行节水改造和废水再次利用。
4、3回收利用城市生活污水,增强节水意识
4.3.1回收和重新利用废水,使其变为可用的资源是提高水的使用效率的方法。城市 公共 用水,如:冲厕所、喷洒道路、 环境 卫生、市政工程等用水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可是目前大多用自来水,如对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水达标后,经过中水管网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道路清洁、汽车清洗、居民冲厕及企业设备冷却用水等领域,一方面有利于减缓城市用水供需矛盾,另一方面有利于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有效提高环境质量。
4.3.2积极推广节水器具是节约用水、减少浪费的重要手段。从东营市的实际出发,随着城市的发展, 人口 越来越多,吸取各城市节水器具推广经验,切实做好节水器具的推广使用和改造应作为有关部门的重点工作之一。
5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水资源
水资源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由于水资源的稀缺性、所有权属性及水资源凝结着广义或具体的人类劳动,应该加大水 教育 ,改变过去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观念,重新认识水资源。
篇10
论文摘要:水闸在水利工程建筑中是十分常见的,当闸门关闭,可以拦洪、挡潮、蓄水抬高上游水位,以满足上游取水或通航的需要。开启闸门,可以泄洪、排涝、冲沙、取水或根据下游用水的需要调节流量。水闸多建于河道、渠系、水库、湖泊及滨海地区。本文对水闸的功用及组成做了详细的分析,为水利工作提供参考。
1 水闸的作用
控制水位、调节流量的低水头水工建筑物,是农田水利中龙头工程,常与堤坝、船闸、鱼道、水站、抽水站等建筑物组成水利枢纽,以满足防洪、排洪、航运、灌溉以及发电水利工程的需要。
2 水闸的分类
2.1 按水闸所承担任务分 节制闸。调节水位,控制流量。枯水期借以抬高水位,以利取水和上游航运,洪水期用以控制流量。渠系建筑物中节制闸一般建于支渠分水口的下游,用以抬高水位,满足支渠引水需要。
进水闸:建在河道、湖泊的岸边或渠道,用来引水灌溉、发电或其他用水需要。灌溉渠系中建于干渠以下渠道首的进水闸,作用上把上一级渠道的水分下一级渠道,分水闸、斗门、农门排水闸建在江河沿岸排水渠出口处,外河上涨时,关闸门防水洪水倒灌,避免洪灾。当外河水位退落时,开闸排水防止涝灾。具有双面挡水的作用。挡潮闸建在河流入流的河口地段,以防止海水倒灌。抬高内河水位,满足蓄淡灌溉。退潮排涝。有通航孔,还可平潮时通潮。具有双向挡水作用——挡潮闸、排水闸分洪闸:常建于河道的一侧,用来将超过下游河道安全洪量的洪水泄入预定的湖泊、洼地,即使消减洪峰,保证下游河道安全。
2.2 按闸室结构型式分
开敞式水闸和涵洞式水闸。
3 水闸的组成:上游连接段、闸室段、下游连接段
3.1 上游连接段作用 将上游来水平顺地引进闸室,同时起防冲、防渗、挡土等作用。
3.2 上游连接段组成 上游翼墙:引导水流平顺进闸。
铺盖:起防渗作用,并要起防冲作用。
护坡、护底:保护河岸和河床不受冲刷。
上游防冲槽:保护护岸头部,防止河床冲刷而护底方向发展。
3.3 下游连接段 包括消力池、海漫、下游防冲槽、下游翼墙及护坡等(使水流经有效消能后平顺流出闸室,与下游河床段连接)。
消力池:紧接闸室布置,具有形成水跃和保护水跃范围内河床允许受冲刷作用,是消能的主要措施。
海漫:布置在消力池后面,继续消除余能,调整流速分布,用块石砌成。
防冲槽:海漫的末端防冲措施,防止海漫后河床冲刷向上游发展。
下游翼墙:水流均匀扩散,并保护两岸免受冲刷。
护坡:布海漫和防冲槽范围内,一般用块石。
3.4 闸室段 是水闸主体,包括底板、闸墩、闸门、胸墙、岸墙、工作桥和交通桥。
底板:闸室基础,承受闸室全部荷载,较均匀地将荷载传给地基并利用底板与地基图摩擦来维持闸室稳定,还有防冲、防渗作用。
闸墩:分割闸孔、支撑闸门和桥梁。
工作桥:供安装启闭机和工作人员操作机器之用。
岸墙:闸室与河岸的连接结构,主要以挡土,并且有侧向防渗作用。
4 水闸选择的要求
节制闸或泄洪闸闸址宜选择在河道顺直、河势相对稳定的河段,经技术经济比较后可以选择在弯曲河段裁弯取直的新开河道上。进水闸、分水闸或分洪闸闸址宜选择在河岸基本稳定的顺直河段或弯道凹岸顶点稍偏下游处,但分洪闸闸址不宜选择在险工堤段和被保护的重要城镇下游堤段。排水闸或泄洪闸闸址宜选择在地势低洼、出水畅通处,排水闸闸址宜选择在靠近重要涝区和容泄区的老堤堤线上。挡潮闸闸址宜选择在岸线和岸坡稳定的潮汐河口附近,且闸址泓滩中淤变化较小、上游河道有足够的蓄水容积地点。
5 水闸消能防冲过闸水流特点
出闸流速较大,紊动强烈。上游水位差较小。岀流形式随闸门开启程序变化。
6 水闸的冲刷
波状水跃的产生:淹没水跃没有发生或水跃淹没过大。岀流扩散下均匀,产生折冲水流。上下游水位差较小,形成波状水跃,消能效率低。
基本消能方式:底流消能为主,有消力池,海漫,防冲槽等部分组成。其形式可根据水流情况,地形条件,施工能力消能效果等选用。
波状水跃的防止措施:总体布置时,尽量使用上游渠道有一段较的顺直段,确保来水顺均匀;控制下游翼墙的扩散角,扩散角宜7~12,使水流均匀扩散;制定合理的闸的开启程序,注意均匀起步,间隙对称开启原则,力避开启,关闭时大起大落和多孔闸部分闸孔泄流的运用方式。
7 常用防渗及排水设施
水平防渗设备:齿墙,板墙和防渗墙等排水体与反滤层,主要目的是为改善排水为了继续降压,并将渗流安全的导向下游。
板桩的作用:铺盖前端或室底板上游端时,降低压力,设在闸室底板下游侧的矩板主要为减小出口处的渗压力。
闸室结构布置:包括底板,闸墩,胸墙,闸门,工作桥和交通桥等部分
闸墩作用:分隔闸孔,支承闸及上部结构胸墙作用,减少闸的高度,减轻立门重和降低对启闭机重量的要求工作桥的作用:设置启闭机和管理人员操作启闭之用
水闸和河岸或堤,坝等连接时,必须设置连接建筑,包括:上,下游翼墙和便墩,有时还有防渗刺墙,其作用:
(1)挡住两侧填土,维持土坝及两岸的稳定。
(2)当水闸泄水或引水时,上游冀墙用于引导水流平顺进闸,下游冀墙使出闸水流均匀扩散,减少冲刷。
(3)保持两岸或土坝边坡不受过闸水流的冲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