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保险业务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9 00:56: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银行保险业务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银行保险业务论文

篇1

银行保险业务开展的现状及国际比较

目前,欧洲是世界上银行保险发展最快的地区,而法国尤为突出。经过30多年的发展,法国无论在经验、管理、技术还是银行保险的市场成熟度上都处于领先地位。有统计数字表明,1997年银行保险占欧洲寿险市场的22%;在欧洲银行保险寿险市场中,法国占46%.在美国,由于受《1916年国家银行法》和《1956年银行控股公司法案》的影响,银行保险业务开展得比较缓慢,直至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通过,清除了银行保险业务开展的法律障碍,才使得银行保险业务迅速发展。

与国外银行保险相比,我国的银行保险业务仍处于国外80年代以前的初级阶段。除少部分业务外,银行仅仅是简单的兼业人,其所代售的产品也是保险公司的人可以销售的;还未达到保险公司根据不同的单位所面对的不同顾客,设计有针对性的产品,也就是那种在国外被称为“因人而异”的产品的阶段。另外,由于我国实行严格分业经营的宏观政策,更没有形成银行下设保险公司或保险公司下设银行,同时提供保险和银行的产品的模式。目前,国内保险公司和十几家银行签订了保险协议,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从各国银行保险业务开展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法国银行保险的成功开展,最主要得益于一些特定保险产品的税收优惠和国家的大力支持。如美国受本国立法的限制,银行保险业务发展比较有限,而法国1988年“资本化契约”的税收优惠政策取消后,其银行保险的增长率便迅速下降了。由此可见,银行保险与各国的立法、历史或税收因素有很大关系,其发展水平并不平衡,也没有统一的模式可以遵循。对于我国来讲,由于金融市场的秩序还没有完全建立,金融监管的力量和技术也有待加强和提高,暂时不能取消分业经营的限制,从而决定了银行保险的发展不具备足够的灵活性。

银行保险业务效用分析

银行保险业务之所以经过短短30年就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是因为这种服务机制在最大限度上满足了银行、保险和客户三方面的利益,实现了三赢原则。

(一)银行方面:作为经营特殊商品——货币的企业,银行也必然遵循这样一条经济法则: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最佳途径就是在收入逐渐增加的同时,成本可以不断降低,银行保险正是为实现这一目标而产生的金融业务工具之一。一方面,银行业具有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分布广泛的营业网点和高科技设备,而银行保险业务是利用银行已有的营业网点及员工开展业务,银行不仅可以大量回收网点成本,提高高科技设备的利用率和员工的工作效率,而且可以获得大量的收入。另一方面,通过保险业务的开展,可以扩大并稳固银行自身的客户群,增强客户忠诚度,从而增加同业存款,增强银行资金实力,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二)保险方面:保险业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传统的营销手段已经不能给保险公司带来业务上的突飞猛进,必须开拓新的营销渠道,而银行庞大的客户网络无疑成为最好的业务资源。一方面保险公司利用银行网点作为保险销售渠道,较高效率地覆盖市场与客户,可以解决目前保险公司分支机构不足的问题,使保险公司有机会接触数量巨大的潜在客户,因而有可能大幅度地扩大营业规模。另一方面借助银行与客户之间已有的信任关系,保险公司将有效缩短其产品和广大客户之间的距离。银行代收保费或销售保险产品也可以避免普通人的欺诈行为,提升客户对保险公司的信任度。银行网点可把银行储户作为准客户进行主动联系进行保险展业,不需要在社会上随机去找潜在的客户和准客户。这样,保险公司利用银行的柜台和职员,不仅可以使保险公司降低大量的产品营销成本,还可以减少设立分支机构,避免新机构所需的房屋设备、办公用品支出;同时减少投入于销售人员管理的人力和财力,从而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三)客户方面:客户是保险创新的动力和源泉,更是保险创新的最大赢家。因为在银保合作中,随着银行和保险公司双赢局面的实现,客户也必将得到越来越多的服务。一方面银行和保险公司经营成本的降低、赢利水平的提高,客户获得价格更加低廉的服务。另一方面,银行保险业务这种“一站式”服务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对不同金融产品的需要以及对投资增殖的关注。保险产品可以帮助客户解决退休金储蓄、住房投资、子女教育投资等多种问题,使客户享受便利快捷的服务。显然,银行保险业务在最大限度上可以达到银行、保险和客户三者的三赢原则,但随着银行与保险业务融合的进一步深入,有可能产生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有三个:

第一,金融风险蔓延,是指一笔业务或一家成员公司的损失可能会影响到整个金融服务集团。例如,一家银行拥有一家财产责任保险公司,如果该保险公司损失严重,银行则很可能将大量资本转向保险进行财务救援,从而使整个集团面临金融风险。

第二,搭配出售,是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家提供多种金融产品的金融机构,在提供一种产品时,很有可能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强制搭售别的产品,而这往往不符合客户的最佳利益。例如,一家有权销售保险的银行,在向客户提供一笔资金贷款时有可能会附加条件,如必须购买某种保险,也就是将购买保险作为提供其他产品的条件。这实际上是一种对消费者不公平的行为。

第三,监管规避,也是银行保险可能带来的一个潜在问题。这里的监管规避指的是实现银行保险之后的金融集团有可能通过内部的业务转换,全部或部分地规避金融管制。例如,如果一个集团认为政府的保险管制要比银行管制宽松一些,就可能把一种储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转移到其保险子公司去,这样,这方面的业务就可以避开严格的银行管制了。因而,银行保险加大了金融监管的难度。

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方向及对策

从世界金融服务市场的发展看,银行保险和金融服务一体化的趋势会进一步加强。随着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和市场开放进程的加快,银行保险在中国也将是大势所趋。但从我国的具体情况看,目前要求银行、保险、证券三块严格分业经营,加之我国的保险人体系已比较发达,人们已经接受了从人处买保险的概念,所以银行的介入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在实践中,银行保险、金融服务一体化已经初现端倪。寿险公司与银行合作,通过银行网络销售保单已是普遍之举,有的企业集团麾下更是银行、保险、证券门类齐全,如光大集团,不仅有光大银行、光大证券,还有与外资保险公司合资组建的寿险公司;中信集团也是如此。这些有可能成为中国今后银行保险和金融服务一体化的雏形。可以预见,中国今后在银行保险及金融服务一体化方面也会有较大发展。为了保证银行保险业务健康有序地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对银保合作的监管。国内银行保险的发展主要以推销保险和代收代付保险金为主,为此,保险监管部门一方面要扶持银行保险业务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制订相关的管理规则,加强对银行保险业务的监管。

(二)加强银行和保险公司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银行不能将保险销售仅仅放在的位置上,而需要各级银行和保险公司进一步加强领导,主动互相接触,以交流情况、研究对策,使银行销售保险形成规模。一方面要普及保险知识,同时要提高银行职工的保险理论水平,正确理解保险的内涵,充分调动员工保险的积极性。

篇2

关键词:银行保险;产业组织;技术升级;政策租

中图分类号:F840.6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972(2012)02-0063-07

一、有关银行保险研究的角度

综观银行保险的研究文献,其实质是一个角度选择与确立的过程,期间经历了渠道说,瑞上再保险公司的:“从最简单的形式来看,银行保险就是通过银行渠道来销售保险产品”。OECD的“银行保险用于描述银行通过其分支网络交叉销售保险产品的现象”。小哈罗德·斯凯博的合作说,将银行保险定义为银行和保险人之间为通过银行推销保险而做出的一种安排,如购并、合资、市场联盟,其中保险人主要负责制造、生产保险产品,银行则致力于销售。Michael.D.White从战略融合说上将银行保险定义为由银行或其分支机构、银行和保险公司交叉持股的机构,经营具有资产管理功能的保险类产品、交叉营销或销售银行和保险产品所能带来的任何产品或服务。三种不同学说的演进是人们对银行保险认识逐渐深化的表现,具体到我国是在金融分业经营的基础上探讨银行与保险两个行业的合作,而且就目前银行保险所呈现的问题还主要表现在市场运作方面而言,笔者认为渠道说更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并预示着我国银行保险的合作也会沿着金融分业到混业的程度而不断提升。即渠道说更能够顺藤摸瓜地推导出中国银行保险发展的路径与国外银行保险发展路径之间的异同和根植于中国经济背景下的依据。

二、问题的提出

自从2001年中国寿险业开始推动银行保险业务以来,银行保险规模呈现跨越式发展,2004年银行保险业务已经占到当时保费总收入的30%。2009年末,市场最大的前七大寿险公司统计,银行保险收入已经达到3239亿元,占寿险总保费46%,从保费规模和占比看,我国银行保险仅用了八年时间就走完了欧洲银行保险市场30年走过的路程。在中国,银行已经成为寿险产品最重要的销售渠道,推动中国保费收入的快速增长。然而,目前中国保险产品的种类、复杂程度以及客户服务的整体质量却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结果便形成了这样一个既“高速发展”但又“极度落后”的市场。

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表现为几乎所有中资银行都以收取手续费的方式代销保险产品,寿险公司竞争银行保险业务几乎变成竞争银行销售保险意愿的手续费竞争。2003年,监管政策解除银行保险“一对一”的限制,允许银行同时与多家保险公司开展合作,产生了“一对多”模式。无论大保险公司还是中小保险公司都能迅速与银行总行签署协议,与分支行制定保险的政策,与储蓄网点落实保险的具体措施。“一对多”政策变成了市场中的“政策租”效应引发了寿险公司“扎堆”银行。由此,我们不得不产生了这样一个思考:政策租是银行保险的起点还是终点?是政策对市场效应的简单封闭性循环还是螺旋开放式循环?也就是说,如果政策租成为寿险公司与银行合作的唯一条件,那么寿险公司在与银行的合作中始终被动最终因严重不平等而退出。如果政策租不是寿险公司与银行合作的唯一条件,那么寿险公司一定要通过银行对寿险公司形成依赖来获得主动。哪怕是部分、间歇性的依赖也会使寿险公司因获得主动而带来经营上的收益,使银行保险业务内生出持续发展的路径探索。

因此,我们通过对目前市场上各家寿险公司总部银行保险从业人员调查寿险公司入驻银行的动机、入驻银行的愿望、人驻银行后对银行的投入及投入的技术升级与经营绩效的问卷调查与实证检验,试图揭示以银行为载体的银行保险共赢在初始阶段为什么呈现“扎堆”的特征;后期的发展是否形成依赖效应,从而对寿险公司入驻银行的事实做出客观评价和发展建议。

三、以银行为载体的寿险公司“扎堆”:理论假说

寿险公司投资银行的先决条件是制度许可,金融严格分业经营是我国一贯坚持的政策,寿险投资银行只能走政策空隙,因此,银行保险的宽松度取决于保险监管给出的政策。由此,我们给出一个“政策租”假设:银行作为保险发展的载体,最初是通过保险监管提供制度许可、降低保险公司准入门槛等政策——“政策租”来实现保险的保费规模增长。就“政策租”的具体形态包括:监管部门把银行兼业保险的门槛由“一对一”降低到“一对多”,寿险公司竞争银行网点不受先来先得的限制;银行寿险公司产品,对寿险公司没有做出任何资质、大小、经营绩效上的规定,寿险公司人驻银行只问意愿不问能力。任何寿险公司都可以开发针对银行平台的趸交型分红产品,对寿险公司的监管不分渠道与产品,偿付能力的监管上体现出粗线条。监管部门及市场管理部门没有给出寿险公司产品开发上的保护措施,寿险市场上产品模仿不受约束。

在该假设下,决定寿险公司能进驻银行的变量空间增加了。由于政策宽松,足够大的“政策租”将导致寿险公司“扎堆”银行往往不具有自发演进的效应。于是,我们提出假说,假说1:保险监管以“政策租”为砝码所进行的保险规模化发展,由此导致寿险公司“扎堆”银行没有形成传统意义上的企业收益。

寿险公司因追逐“政策租”而进驻银行。一旦进入银行,寿险公司将不可避免地与银行各种利益相关者(要素所有者)发生交易关系。寿险公司一旦“落地”银行,就意味着进行了各种形式的“专用性投资”,其中包括固定资产、员工招聘和企业特定能力的培训等等。换言之,寿险公司不可能无成本地退出。由于寿险公司与银行业务往来(产品价值链)产生的交易关系。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各种技术、管理以及市场等方面的溢出效应。但是,在寿险企业进驻银行的主要动机是“政策租”的情况下,一个可能的结论是,寿险公司只问在银行平台上取得的保费规模不问银行保险投入成本的影响。假说2:在“政策租”假设下,寿险公司与银行及其相关主体之间的联系必然增加,但是,这种交流并不必然形成产业组织为条件。

上面两个假说主要是研究“政策租”假设下,寿险公司与银行之间的博弈关系。由于寿险公司与银行合作中,寿险公司入驻银行的经营条件中存在“政策租”而大大降低了寿险公司进入银行的门槛,寿险公司与银行之间的博弈更多演变为不同寿险公司之间为争夺银行网点的竞争。然而,在加入WTO的外在压力与寿险公司市场化经营中确立利润指标为立足之本的大背景及趋势下,寿险公司对银行的技术投入与管理能力可能是其获取银行保险业务良好绩效从而增强竞争力的主要途径。这种途径包括两种:一种是政府行为的结果,即政府通过制定选择性竞争政策提高行业准入门槛,降低寿险公司“扎堆”银行的可能性,保护整个行业在银行平台上的经营绩效。另一种途径则是寿险公司利用与银行业务合作中内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所进行的技术升级活动。因此,如果说在既定的政策框架下尚未消耗的“政策租”是寿险公司银行保险绩效的共同来源,那么,寿险公司的技术投入、管理能力提升则是寿险公司企业绩效的特定来源。假说3:“扎堆”在银行的寿险公司通过技术投入、管理能力提升活动,显著促进其银行保险经济绩效和竞争力的提高。

总之,寿险公司“扎堆”银行是寿险公司在发展中遇到“政策租”而得到发展,是政府的政策空间给予寿险公司在竞争中的超越竞争门槛而得到超常规发展的条件,而非寿险公司在积累了自身能力具备与同业公司竞争的前提下入驻银行展开银行保险争夺的自发演化过程。这种寿险公司的同业竞争先天的不具有一般产业竞争优势的外部经济特征:即差异化优势、成本优势或集中化优势。政策租以及政府对各种寿险公司产权保护及寿险公司与银行签署合约执行的承诺实际上是政府和各种寿险公司之间博弈的均衡。当寿险公司进驻银行之后,出于技术投入和管理能力提升的需求,会在寿险同业之间、寿险企业与银行企业之间、寿险公司与劳动力、技术与管理人员之间产生各种相互作用,银行保险的企业效应、产业效应逐步体现,提高银行保险的经济绩效和寿险公司与银行合作中的竞争力,最终可能演化成一个银行保险的产业组织。

基于以上分析得出的基本假说,我们运用各类寿险公司经营银行保险的调研数据通过计量回归和样本分析对其逻辑上的一致性进行实证检验。为了对银行保险做定性问题的研究,所采用的样本都集中在各家寿险公司总部的银行保险从业人员,保证了解的信息平台一致及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一致。

四、数据及变量说明

(一)数据

我们采用的调查问卷分为三个部分:寿险公司基本情况、银行保险业务开展状况以及银行保险的竞争优势。寿险企业基本情况包括:公司年限、银保部门人员数量、银保业务规模以及寿险公司的股东结构。银保业务开展状况包括:开拓银行渠道业务的政策是否比其他渠道宽松,同业竞争中是否会提高员工待遇,是否提高对银行的技术投入,是否加强对银行操作人员的培训,是否开拓除柜面的其他银行岗位或安排更多的人力,银行在银保业务中在设备、客户营销、客户服务、人力支持、设备处理、信息处理是否依赖寿险公司等等。银行保险的竞争优势从保费规模、利润水平及市场占有率中体现。

被调查的寿险公司包括截止2008年底开办寿险银行保险业务的各类公司,既有大公司也有小公司,既有中资公司也包括外资、合资公司。虽然这项研究工作起始于2010年,考虑到银行保险业务的发展要持续2年以上才谈得上公司是否适应于该项业务的开展,因此,选取样本的依据是公司2008年底前开办银行保险业务。

(二)变量

1 外生潜变量。寿险公司人驻银行的主要手段。寿险公司入驻银行主要是在“政策租”的前提下,通过寿险公司单方意愿基本就可以决定是否要进入银行平台,是否要开拓银行渠道。寿险公司与银行初步合作后,投入的深入合作手段。由于假设1,寿险公司很容易人驻银行,本来是寿险公司与银行之间的博弈被各个寿险公司之间的竞争取代。基于假设1、假设2,我们预期这两个变量对银行保险的绩效影响不显著。

2 内生潜变量。银行对寿险公司的依赖(因素)。寿险公司在银保合作中能否掌握主动?寿险公司“扎堆”银行后,对银行操作平台上投入了设备、人力、服务等,使银行与寿险公司的合作加深逐步演变到银行依赖寿险公司。根据假设3,我们预期寿险公司对银行的设备、技术、人力、服务等的投入对银行保险绩效影响为正。随着银行对保险公司的依赖性加大,保险公司在银保合作中取得一定的主动性(见表1)。

变量指标说明:本研究着重从变量之间的关系说明问题的性质,因此变量都是通过问卷获得,同时,考虑到业务单位的操作,问题的设计更通俗及接近实际。政策租变量主要有:总公司给出开拓银行保险业务的政策比其他渠道宽松(X1),寿险公司对银行渠道志在必得(X2),同业竞争中我们会调高银行开拓费用(X3)。寿险公司的投入主要有:同业竞争中寿险公司会提高员工待遇(X4),同业竞争中寿险公司会加强在银行的设备投入(X5),同业竞争中我们会加强对银行操作人员的培训(X6),同业竞争中寿险公司会提供银行很多市场开拓的技术措施(X7),同业竞争中寿险公司会开拓银行除柜面外的更多岗位协作(X8),同业竞争中寿险公司会在银行安排更多的人力(X9)。银行对寿险公司依赖的主要通过5方面指标衡量:随着银行保险业务的开展寿险公司现在可以逐步影响客户(Y1),随着银行保险业务的开展银行在技术设备上越来越依赖寿险公司(Y2),随着银行保险业务的开展银行在客户营销上越来越依赖寿险公司(Y3),随着银行保险业务的开展银行在客户服务上越来越依赖寿险公司(Y4),随着银行保险业务的开展银行在人力支持上越来越依赖寿险公司(Y5)。寿险公司在银保业务中通过以下6方面体现出主动性:寿险公司提供给银行的设备技术处理能力上创新(Y6),寿险公司提供给银行的设备信息处理能力上创新(Y7),寿险公司提供给银行的设备便于银行掌握上创新(Y8),寿险公司经常提供储蓄网点销售保险的物质激励措施(Y9),寿险公司经常提供储蓄网点销售保险的销售技术(Y10),寿险公司经常提供自己销售队伍的软性投入(Y11)。

篇3

关键词:金融危机;财务公司;发展;业务创新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4-0051-02

一、财务公司概述和发展现状

财务公司(Finance Company、Finance Services、Treasury Company或者Treasury Center),相应的中文译名有“金融公司”、“金融服务公司”、“融资公司”、“资金中心”等等。中国财务公司的改革发展进程(从1987年中国第一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东风汽车财务有限公司成立至今)大体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根据中国财务公司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 [1],截至2008年6月末,中国共有财务公司85家,资产规模为11 966亿元,资本总额为1 096亿元, 2007年财务公司实现利润总额276亿元。其中,资产规模和利润总额最大的均为中油财务公司。这些财务公司遍布全国40多个不同的行业,在提高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水平,推动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等方面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财务公司发展契机和金融危机的挑战

2004年新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给财务公司发展带来巨大的发展契机,首先,它对财务公司的政策定位作了调整,取消了吸收成员单位三个月以下存款的限制,其次降低了财务公司的机构准入门槛,另外还鼓励新设财务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新办法》使财务公司的业务经营更适应企业集团的金融服务要求,极大地促进了财务公司的发展。

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爆发,中国宏观经济运行风险加大,企业经营环境普遍趋紧,房地产市场和股市低迷,国内一些重要行业如电力、化纤、有色、石油加工、钢铁煤炭、炼焦业也受到重大不利影响,财务公司所在集团多属于上述行业,财务公司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达尔文曾说:“能够成功生存下来的并非是最强壮或最聪明的,而是最能对环境的改变作出反应的物种。” 因此,对于财务公司而言,应该以“开放”的姿态来应对挑战,在金融危机环境下实现自身发展。

三、当前财务公司的发展问题和建议

1.财务公司资金来源有限。目前中国财务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集团内部成员企业存款(不允许吸收公众存款)和同业拆借。2004年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虽然取消了吸收成员单位三个月以下存款的限制,但在长期资金问题上,财务公司仍然很难吸收到集团内企业的长期闲置资金,同时财务公司不能上市、向中央银行再贷款、向商业银行贷款、事实上也很难发债(必须符合严格的标准和复杂的审批手续),影响了财务公司的深入发展,因此财务公司应积极拓宽融资渠道。目前财务公司发行公司(金融)债券需要银监会和人民银行的双重批准,手续流程复杂,容易错失良机,建议人民银行支持财务公司直接融资,简化审批核准流程,提高财务公司为集团公司提供筹融资服务的能力。

2.财务公司整体发展不平衡。一是行业发展不平衡,企业集团实力不一。目前,全行业资产、注册资本和利润基本上集中分布在前10家,比如中石化、中国电、中油、宝钢等。二是目前89家财务公司中仅有6家民营集团财务公司,所有制分布状况极不平衡。三是目前财务公司在地域分布上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武汉及广东等地区。要解决财务公司整体发展不平衡性问题首先是财务公司的市场准入问题。建议对于业务种类较多、风险较大、不易监管的财务公司类型,提高注册资本金;反之,则降低注册资本金,降低门槛,这种分层选择设立的制度安排将更接近各行业对专业金融服务的实际需要。

3.财务公司上交存款准备金制度的负面影响。财务公司上交存款准备金制度,无异于冻结了财务公司相当一部分流动资金,加重了企业集团负担,同时影响财务公司功能作用的发挥。据中国财务公司协会粗略统计,2005―2007年,财务公司因上交存款准备金减少企业集团效益累计近75.16亿元,2007年一年就减少效益40亿元。因此,建议适当调整对财务公司的存款准备金政策,在商业银行执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基础上下浮50%作为财务公司的存款准备金率,并按照与资本充足率和资产状况“双挂钩”原则,建议对财务公司实行差别准备金率,实现存款准备金制度和资本充足率要求的优势互补和协调配合,更好的激励金融机构提高整体资产质量 [2]。

4.财务公司业务经营范围上的诸多限制。财务公司目前在业务经营范围上存在很多限制,比如为集团成员单位办理内部转账结算,没有银行同城结算系统的交换号,业务只能挂靠在其他商业银行。此外,受传统体制影响,财务公司不能像金融机构一样,拥有人民银行的清算行号,从而制约了财务公司对票据业务的参与程度。因此,我们建议为财务公司开放央行清算行号,以适应电子票据交易要求和企业集团票据管理需求。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向财务公司开放清算行号,不仅有助于提高财务公司的金融服务能力,更有利于央行对票据交易和融资行为的监管。

5.财务公司控制金融风险。2009年5月12日,国资委李伟副主任在中油财务有限责任公司调研指导中指出财务公司加强金融风险控制的特殊性。他指出,财务公司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具有受行业风险影响、涉及领域广、集中程度高等特点,因此,中国财务公司应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利用金融创新手段降低风险,并采取全面的风险管理模式。中国财务公司可以借鉴美国通用电气财务公司的模式,将各种风险以及承担风险的各个业务部门纳入统一的体系中,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测量加总,依据全部业务的相关性对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

四、财务公司业务创新

(一)财务公司发行商业票据

商业票据是一种短期的无担保证券,商业票据融资优点在于低成本和发行上的灵活、便利性。目前,国内一些具备实力的财务公司已经开始尝试发行商业票据等融资方式。因此,支持财务公司发行商业票据,应主动推动商业票据市场的完善。

(1)信用评级制度的建立。商业票据的发行需要十分完善的商业信用制度,应该大力发展信用评级机构,保证信用评级的准确性和公正性。(2)提高证券市场的效率,降低商业票据的发行成本。目前应该简化严格的审批程序,尝试建立财务公司自己的商业票据发行和销售网络,提高商业票据的发行效率。(3)鼓励商业银行为财务公司提供贷款承诺和信贷额度,提高商业票据的信用等级,客观上为财务公司发行商业票据创造有利条件。

(二)财务公司发行金融债券

财务公司发行债券融资具有许多优点,金融债券的利息支付可以享受税收优惠,从而降低融资成本,如果债券资本的所得收益超过利息成本,还可以增加财务公司的每股收益或净资产收益率。2007年7月13日,中国银监会下发了《关于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发行金融债券有关问题的通知》,对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发行金融债券的条件、程序和资金用途等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2009年1月10日,中国银监会印发《关于调整部分信贷监管政策促进经济稳健发展的通知》。该通知将进一步扩大发行金融债券财务公司的范围和发债规模,同时要求严格审查发行金融债券的用途。

2007年10月18―22日,中石化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成功发行了总额为40亿元人民币的金融债券,中石化财务公司金融债券的成功发行在业内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体现了:(1)财务公司金融债券是一个金融创新品种,对机构投资者具有巨大的吸引力;(2)发行人主承销商――中金公司、交通银行和光大银行具有很强的承销能力,为该金融债券的成功发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财务公司应及时抓住这次融资渠道拓宽的有利机会,通过使符合条件的财务公司发行金融债券,促进财务公司投行业务的发展,满足企业集团的发展需要。

(三)财务公司发展消费信贷业务

根据《财务公司管理办法》规定,消费信贷是财务公司为个人消费者购买财务公司所在集团产品而提供的贷款。与商业银行相比,财务公司开展消费信贷业务具有以下优势:(1)财务公司拥有更多的信息、资源和专业人才等优势;(2)财务公司提供消费者信贷是谋求集团产品的销售而达到集团利益最大化;(3)财务公司可提供包括住房贷款、零售汽车贷款、旅游贷款、家用电器贷款等各种类型的消费贷款。

个人消费信贷是一项风险高、收益大的业务,随着个人信贷规模的不断扩大,个人贷款的违约比例也逐渐上升,因此加强个人信贷风险管理成为财务公司开展该项业务应高度重视的问题。第一,应完善个人贷款保证制度。第二,应建立以资信评估为基础的消费贷款决策机制。第三,建立客户信息档案库,一旦发现客户资信下降,立即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

(四)财务公司开展内部保险业务

内部保险业务,是指由企业集团成立的保险公司(captive insurance company),主要为集团内部成员承担全部或部分保险业务,以替代外部保险市场。内部保险的优点在于在两方面降低了成本,一是一般保险公司所收取的保费除了抵补出险后的赔偿,还会有大约35%~40%作为经营费用及利润 [3],建立内部保险公司,就可以减少保险经纪人佣金和顾问费用支出,将利润留在集团内部。二是内部保险公司在承保本集团风险后,可以以批发方式进入国际保险市场进行再保险,此时的成本会大大低于零散保险的成本。由此观之,对于那些行业特点适宜内部保险,集团和自身财力雄厚的财务公司而言,内部保险是一项理想的业务。而2004年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仅仅允许保险业务,距离开展内部保险业务相距甚远,本文建议法律允许大型企业集团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以财务公司为骨架成立自己的专项保险公司,开展内部保险业务。

参考文献:

[1]中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年鉴(2007―2009)[K].

篇4

关键词:银行保险;银保合作;制度环境;业务创新

文章编号:1003-4625(2008)04-0088-04 中图分类号:F840.685 文献标识码:A

一、欧美学者对“银行保险”的理论界定

银行保险(bancassurance)这个词来自于20世纪80年代的法国,具有明显的结合“银行”与“保险”的特征。在一些欧洲国家,由于对金融业的管制较少,银行销售保险产品或者通过设立保险子公司经营保险业是早已有之的事情,只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银行经营保险产品已经颇具规模,银行保险也就引起业界和学界的广为关注。有代表性的观点大体有渠道说、产品服务说和经营策略说三种。

渠道说是对银行保险最为直观的理解。从银行保险的最初形式来看,所谓的银行保险指的就是利用银行的网络来销售保险产品(主要是寿险产品),“透过银行”将保险产品销售给“银行客户”。在世界著名的瑞士再保险公司2002年发表的《亚洲的银行保险》报告中也认为,从最为简单的形式上看,银行保险就是经由银行销售保单。

产品服务说将银行保险界定为银行和保险公司联手所能提供的所有产品和服务,美国学者Michale,Dwhite将银行保险定义为由银行或其附属机构、银行与保险公司交叉持股机构和银行经营具有资产管理功能的保险类产品、银行雇员交叉营销或销售银行和保险产品所能带来的任何产品或服务。

经营策略说将银行保险定义为银行或保险公司采取的一种与保险公司或银行联合经营的商业策略。瑞士再保险公司1992年发表的《银行保险:关于银行业和保险业竞争的调查》中,将银行保险界定为银行或保险公司采取的旨在金融服务市场以一种或强或弱的一体化方式经营的策略。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在2001年发表的《银行保险实务》中也将银行保险视为一种商业策略,认为银行保险是经由共同的渠道或向共同的客户群提供银行和保险产品及服务。经营策略说强调银行和保险公司两个不同的金融部门联手共同进行产品的开发、营销和分销。

相比较而言,经营策略说比渠道说、产品服务说更为全面地反映了银行保险这一现象的本质属性。渠道说还只是停留于对银行保险现象的表面特征和初期表现的归纳,无法反映银行保险所具有的建立策略联盟(strategic alliance)、合资企业(ioint ven-ture)和集团化(financialgroup)经营的高级阶段特征,而且还容易使人产生银行保险就是在保险人、经纪人销售以外的第三条补充性渠道的误解,银行保险作为企业的经营策略,可以创设和包容更多的保险产品销售渠道,而不单单是借助银行的分支机构销售这种银行保险早期的模式。产品服务说注重的是银行、保险两大部门联手开发的具有针对性的、适合银行柜台、网络销售的保险产品和服务。银行、保险联手开发适销的保险产品固然是成功的银行保险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还不是全部,一个成功的银行保险经营还包括诸如文化、技术、渠道整合等其他因素,因而产品服务说也失之偏颇。经营策略说强调的是,银行、保险的结合是双方的一种策略选择,根据不同的市场条件,双方问的策略选择可以有不同的模式,策略选择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双方能否有效地实现各自资源的整合,这就要求双方不仅要在渠道、产品方面实现整合,而且还要在技术、文化等方面实现整合,因而经营策略说比渠道说、产品服务说更为全面地反映了银行保险这一现象的本质属性。

二、欧洲银行保险的发展阶段和背景分析

(一)欧洲银行保险的发展历程

银行保险发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欧洲,之后便迅速发展起来,现已成为欧洲保险业的主要销售方式。从欧洲银行保险的发展历程看,银行保险经历了不断深化的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销售阶段。在80年代初的萌芽时期,银行保险只意味着在银行的柜台销售人寿保险产品,是银行保险的初级形式。银行与保险公司签订产品分销协议,银行利用自身的经营网点保险产品,通过关系获取手续费收入。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协议合作关系,合作内容只是单纯的销售,但这一阶段为银行以后介入保险领域积累了经验。

第二阶段:战略联盟阶段。银行与保险公司以各自的利益需要为基础形成更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双方不仅在保险产品的销售方面,而且在产品开发、服务配套、销售渠道的管理和客户资源共享等方面进行紧密合作。而在组织结构上,两家公司没有任何联系,互相独立。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独立主体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合作走向长期化、稳定化,它也为更高层次的合作创造了条件。

第三阶段:股权渗透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银行为应付保险公司的激烈竞争全面拓展银行保险业务,并采取了各种措施(如新设、并购、合资)等等,将银行业务与保险业务结合起来,保险公司为了进一步分享利益,也加快向金融领域渗透,银行保险的组织形式更为复杂,包括银行与保险合并、银行购买保险、银行和保险成立合资公司。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以资本利益为基础的合作,股权渗透,风险共担,使得银保合作具有持续的推动力。

第四阶段:一体化阶段。90年代以来的几轮银行业兼并浪潮进一步推进了银行保险的一体化进程。如2000年,英国大型银行与保险集团公司――劳埃德集团公司收购英国第六大人寿保险与养老保险――苏格兰威德斯保险公司,从而形成英国最大的集银行、保险、养老金和单位信托基金为一体的金融集团公司。随着欧洲银行保险的发展,其他国家纷纷仿效,尤其是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掀起银行保险发展的浪潮,而1998年11月美国花旗银行兼并旅行者集团更将银行保险推向了。可以说银行保险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这些重组后的金融“巨头”在机构规模、资金实力、业务水平、市场份额等方面均占有绝对的竞争优势,在进行银行保险业务时,就可以低成本地利用已有的市场份额、内部资源和专业优势,通过产品开发和业务创新不断扩大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实现优势互补及集团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这一阶段的特点是集团内一体化经营,集团通过股权控制来对子公司进行资本调度,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整体竞争力。这既是银行保险业务融合的最高形式,也是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的具体体现。银行保险的一体化,使银行保险在深化产品、服务创新及拓展市场方面取得巨大成绩,具体表现就是银行所占保费收入的份额占保费总额的比例不断上升。

(二)欧洲银行保险发展的背景分析

1.金融业的激烈竞争是银行保险迅速发展的内在动力。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洲许多国家出现了储蓄率和存款下降的趋势,而随着新的金融产品的不断涌现,以及银行搜寻存款成本上升,银行在金融领域的竞争地位不断恶化,在金融市场的份额日益缩小。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银行开始主动寻找新的市场,开拓新的业务领域。银行保险的拓展,使银行将业务范围扩展到保险领域,分享保险利益,开辟了新的利润来源,为客户提供全面化的金融服务,并且能够利用现有的人员、设施、网点,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比起银行而言,保险公司显得被动些。为迎接各种金融创新以及银行对保险行业的挑战,保险公司不得不推出了一系列与储蓄、投资具有可比性的新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保险公司也主动向银行网络渗透,由竞争走向合作,实现了优势互补。

2.监管的不断放松和混业经营为银行保险迅速发展提供了制度环境。虽然各国对银行保险的关注与探讨越来越多,但世界上很多国家对银行保险还存在法规限制,银行保险的发展水平表现得各不相同。在这方面,欧洲发达国家实行的都是混业经营,它们以综合业务和规模优势使其金融业国际地位和国际竞争力迅速攀升。由于监管的放松和制度的优势,银行保险在欧洲得到充分发展,这是欧洲的银行保险比其他国家发展更早、规模更大的主要原因。相比之下,美国的分业经营体制限制了其金融机构的规模扩张和多样化发展,削弱了国际竞争力,因而在1999年11月通过了《财经现代化服务法案》,从而在法律上结束了分业经营的历史。国家放松管制和混业经营制度的建立,一方面使银保融合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也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使银行和保险业在强烈的扩张动机下加速融合过程。

3.保险产品储蓄化为银行保险在寿险市场上取得的份额奠定了基础。在欧洲银行保险中占据个人金融市场半壁江山的,是被称为“契约资本化”的简易标准寿险产品,这些两全型趸交产品采取长期合同的性质,更像储蓄产品,而非寿险产品,并且享受了税收优惠,迎合了人们对长期性稳定收益的资本产品的追求,因而对顾客具有很大吸引力。而且产品设计简单,保单标准化,银行职员无需培训便可以操作,推广非常迅速。

三、我国银行保险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现状

与欧洲银行保险发展的特点相比,我国银行保险起步晚,2000年银行保险才在我国出现,但发展很快,2001年我国银行保险的保费收入只有47亿元,到2002年则达到388.4亿元,在寿险保费收入中的占比达17.1%;2003年达816亿元,增幅高达110%,占当年寿险保费收入的31%。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探索阶段。为了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增强各自的竞争优势,从1995年开始,国内各大银行和保险公司普遍加强了合作,签署了以保险、资金结算、资金融通和电子商务等为主要内容的全面合作协议。二是高速发展阶段。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的银行保险进入新一轮的高速发展时期,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除了在客户服务和业务发展上进一步合作外,在组织形式上也有所突破。如2002年3月中国工商银行利用其控股的工行亚洲收购中保国际旗下的太平保险2409%的股份,并计划入股太平人寿保险公司,这类收购兼并活动为我国银行业和保险业以股权方式进行融合进而推进银行保险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开了个好头。三是缓慢发展阶段。进入2004年后,由于保险公司之间出现了以降低手续费为主的恶意竞争,导致保险公司的低利润或无利润运行,于是一些保险公司大幅度削减银行保险,银行保险的增幅放缓,进入缓慢发展阶段。

(二)我国银行保险目前存在的问题

1.银行保险主要以“协议合作”经营模式为主。激烈的市场竞争使银行和保险公司根据各自利益的需要建立合作关系的步伐也越来越快,大多数保险公司或银行都有一个以上的合作伙伴,银行保险对银行网络的覆盖率已经超过50%的比例。在合作的层次上,银行保险已经从单一的银行作为保险公司机构向多方面发展,合作范围也已经涵盖了代销保险产品、代收保费、协议存款、资金汇划、网络结算、联合发卡、保单质押贷款、客户信息共享等方面。但由于政策层面上我国银行、保险实行的是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模式,所以银行与保险公司的这些业务合作仅停留在松散型“协议合作”的模式上,其他经营模式如双方成立合资企业,或银行设立自己的保险公司,或保险公司成立下属银行机构,或兼并收购等,目前在我国国内还没有出现。

2.银行保险产品种类单一,多为储蓄分红型或投资联结型,片面强调并宣传投资分红。产品种类单一,消费者缺乏选择;变为投资工具的分红保险由于过多地强调了分红的预期,使保险公司面临了相当的分红压力;加之我国银行保险的激烈竞争引发了银行手续费的恶性竞争,手续费从2%-3%,攀升到5%-6%,极大地削弱了银行保险产品的成本优势,保险公司的营运费用极有可能超过预订费用,造成费用差损。由此而来,银行保险一方面迫使保险公司维持无利润或低利润运行,另一方面投保户实际得到的分红也达不到预期水平,引发了公众对银保产品的信用危机,致使2004年以来银行保险在银行柜面方面的销售陷入困境。

3.监管的政策和水平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保险法》中只有兼业方面的条款适用于银保业务,但随着银保业务的发展以及银行和保险公司合作的进一步加深,合作范围进一步扩大,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显然已经不仅仅是兼业的关系,而国内目前还没有关于银保业务方面更为全面和系统的法规,这对于银保业务的监管是一个重大的潜在风险。

四、欧洲银行保险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银行保险的产生与发展,充分发挥了银行和保险公司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及利益均享的特点,其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联合发展是必然之路,银行业和保险业由竞争走向合作,是经过充分发育了的成熟的金融市场的客观要求。中国保险市场作为世界保险市场的一部分,应顺应世界保险发展的大趋势。既要吸取欧洲发达国家成熟的银保合作经验,又要根据我国国情,完善银行保险运作模式和外部环境,进一步加快银行保险的发展。

1.营造有利于银行保险发展的制度环境。银行保险是金融一体化过程中混业经营的产物,没有相应的制度环境,银行保险难以有大的发展。在全球特别是西方国家放松金融监管、积极推动金融自由化的大趋势下,我国目前仍然实行金融分业经营的管理体制,1995年颁布的《商业银行法》和2002年10月修改通过的《保险法》都确认了这一原则。考虑到我国金融业并未经过充分发展,银行和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及风险控制能力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目前大规模修改金融法律体系、确立金

融混业经营制度的条件还不成熟,坚持分业经营的金融体制符合我国现阶段的金融发展实际。但是,我国金融业以迅猛的速度在发展,银行与保险在加速融合,随着银行业与保险业一体化程度逐步提高。银行保险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必然要求相关的法律制度进行相应的调整,在这一进程中有关部门应根据金融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要求对不合时宜的有关规定及时进行修改和调整,破除阻碍金融发展的制度约束,不断进行制度创新,营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从而促进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

篇5

摘要: 由于国有商业银行收缩战线,导致农村金融机构的缺失,使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几乎无处可贷,严重影响了我国新农村建设。本文比较详细地分析了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抑制 新农村 民间金融

“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包括二十字的基本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新农村,必须夯实物质基础。没有生产力的提高,没有农民生活的改善,新农村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失去了经济基础,农民也会失去积极性。因此,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生产力为中心任务,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促进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当前,资金严重短缺困扰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基本原因是:农村金融改革滞后,农村金融资源供给不足,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现象特别严重。麦金农和肖于20世纪70年代初较系统地提出了“金融深化”理论,尖锐地指出了金融抑制的危害,并严密地论证了金融深化与储蓄、投资及经济增长正相关。该理论主张:在发展中国家不完全的市场环境中,必须扩大金融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充分利用国内闲置资金,提高国内金融资本存量,并使之向生产性投资转化;在金融领域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减少政府对货币金融体系过多管制,放开金融市场,让利率及时反映金融资产的供求状况,又反映替代现实消费的投资机会和消费者延迟消费的机会成本,沟通储蓄和投资,增加投资的总量和效率,以促进经济发展。我国经济存在着金融抑制现象,而且这一现象在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格局下的农村,尤其突出。如何消除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制约因素,发挥金融的核心作用,已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金融服务对象看,我国的农村金融需求主体是农户和农村企业,此外还有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等。由于农户和农村企业的性质、活动内容和规模不同,其金融需求又表现出多层次性特征。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以下问题相当突出:

(一)金融机构单一或缺失,农村缺乏金融服务

在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呈现二元化结构特征,即我国农村金融的供给包括正规金融组织和非正规金融组织。正规金融组织主要是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边缘,国有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也为农户和农村企业提供一些金融服务,但这是少量的。非正规金融组织主要包括私人钱庄、高利贷组织和各种行会等。

近几年,由于国有商业银行为控制金融风险,纷纷收缩战线,集中力量争夺城市数额有限的大客户,大规模地撤并地县以下基层机构,1999-2003年,四年撤并数高达31000家,农村合作基金会被取缔,而多数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又十分高,资金规模十分有限,直接导致了农村金融服务的缺乏。现在依靠正规金融渠道,农村地区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基本无处可贷。

(二)现行贷款制度和担保制度严重制约了涉农贷款的发放

主要表现在:(1)抵押物难选择。农业贷款扶持的农业、林业等产业,其资产多为农产品、在产品、林业资源,若作为借款抵押物其自然风险大。(2)龙头企业寻找保证担保难。许多龙头企业在当地农村都是最大的企业,很难在当地找到合适的企业为其提供担保。(3) 农户申请大额贷款难以提供相应的抵押担保。

(三)资金大量外流

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其中邮政储蓄是主要渠道,2001年该系统存款余额为5911亿元,其中3781亿元是从县及县以下吸收的,因其不发放贷款,这部分资金直接流出了农村,另外国有商业银行吸储流出的资金估计在2000-3000亿元。另一方面,现在能对农村提供贷款的实际上只有农村信用社,缺口非常明显。

(四)农业保险制度严重落后

目前,我国对农业灾害损失主要依靠国家提供灾害补助的方式进行救助,这种救助方式在实践中表现出对农户援助力度不足、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较低问题。国际上较为通行的、且为WTO规则所允许的农业保险体系在我国还未建立起来,农业保险业务逐年萎缩,在农业生产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自1982年承办农业保险业务以来,由于农业保险的高赔付率(1982-2001年,综合赔付率为108%),导致农业保险业务极度萎缩,承保率不足5%,该公司2002年农业保险收入仅占公司保费总收入的0.6%。从整体上看,目前中国农业保险收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仅0.043%,平均每个农民缴纳的农业保费为2.6元,获得的农业保险赔款仅1.8元,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

(五)民间金融发展迅猛,但风险不可调控

民间信用和融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担保抵押借贷、民间票据贴现、互助会等。在资金紧缺而银行信贷无法满足的情况下,这些金融方式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民间借贷以其融资速度快,信息费用低,利率具有弹性,服务态度好,渠道广,回收快,经营方式灵活等优点经久不衰。但民间金融活动又有一定的风险性,甚至会出现诈骗和恶意逃废债务的行为,高利贷,高风险,隐蔽性强,不可控制等,有时也会影响农村正常金融秩序。

二、我国农村金融深化的方向

(一)在民间金融领域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努力

1.开放民间金融市场,允许成立金融合作社、股份制银行、投资公司、财务公司等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民间金融,它补充了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不足,在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不能到达的地方发挥了作用。发展民间金融,可以有效地利用乡土信用的担保作用,缓解农户和龙头企业的资金困难。其次,民间金融的存在也活跃了市场,加强了金融市场的竞争,推动了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同时规范的民间金融市场也可以抑制民间的高利贷活动。促进民间金融市场的资金平衡,利率走势趋于稳定,从而在发展经济和繁荣金融市场之间形成良性循环。2.在开放的同时还应降低市场进入门槛。目前,地区性的金融机构在成立公司制企业时要求过高,如《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0亿元,农村合作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5000万元,这对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要求过高。其实发展有一个过程,让民间金融慢慢积累,慢慢壮大。只要监管措施有力,民间金融的风险并不像我们想像中的那么大。3.开放民间融资市场的利率。民间资金市场价格本来是灵活的,所以利率的市场化可在民间资金市场上首先实行,在官方利率的指导下,民间金融企业可以自由地调整利率浮动幅度,使利率真正成为金融市场上最重要的经济杠杆,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从调查来看,民间资本利率是国家银行利率的5倍至8倍,但依然有人愿意承受,如果规范的民间金融市场在国家银行基础上适当提高利率,这也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因为资本既然是稀缺的,它的价格就应该高于市场价格。正如陆雷(2002)所发现的“农村社区的高息所对应的,往往并不是高额的坏账风险准备,而是一种对可能面临的法律制裁的保险性补偿”。况且,民间金融的服务对象,往往是小额贷款者,难免交易成本高,因此利率偏高有其合理性,目前正规金融系统对于发展民间金融,持批评态度的人较多,这里面有一些既得利益因素,害怕民间金融的竞争,当然也有担心监管不力,给金融秩序带来混乱。不过,要发展市场经济,民间金融问题是回避不了的。4.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有利于民间金融健康发展的政策,既符合民间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小银行符合规范的商业银行运作要求,又应该适应民间金融机构借贷过程中所具有的完全信息、交易成本低和灵活方便的特性,实现民间金融经营制度创新和金融当局监管制度创新。

(二)转变国有银行经营机制,增加支农服务

1.把农业银行办成真正的商业银行。农业银行要按照国有银行改革的要求,办成真正的商业银行,主要着眼于发挥大型商业银行的系统性优势,以市场原则为导向,重点支持商业化程度高、资金需求量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城镇化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县域以上工商企业。对农行剥离的扶贫贷款业务,国家采用招标方式由多家金融机构平等竞争贴息优惠。鼓励农业银行在改革中,通过市场化手段,整合农行多余的机构和人员,或改制成农村信用社、试办农村小额贷款机构和农村保险机构。2.改善农发行经营机制,拓宽农发行业务范围。在确保农发行粮棉油购销储备信贷业务的同时,逐步适当拓宽农发行的业务范围,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开发推广、农业综合开发等政策性金融业务,试点开办农业保险业务和办理其他金融机构、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转贷、委托业务,探索农村开发性金融的路子。3.分类指导农信社改革。

(三)加强金融创新,满足农村发展的金融需求

1.大力发展农业保险。 建议中央财政出资建立中央级农业巨灾保险基金; 鼓励地方政府、农业大企业、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个人各出一点资金,各级政府补一点资金的办法办保险;对经办农业政策性保险的保险机构适当减免所得税;对农业政策性保险实施再保险。2.发展大宗农产品期货市场。在规范发展原有交易品种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小麦期货市场体系,适时恢复花生、早籼稻期货交易,允许油菜籽等粮油品种进入期货市场交易等,引导农户调整种植结构,规避农产品市场风险。

[参考文献]

[1]姜长云.从乡镇企业融资看农村金融改革.经济学家,2002.6.

[2]郭卫.农村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问题研究.金融理论与实践,2002.11.

[3]中国社科院课题组.农民金融需求与金融服务供给.中国农村经济,2000.7.

[4]陆雷.不完全产权的经济分析―――应用于农村高息借贷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2.

[5]成思危.对发展我国农村金融的几点浅见.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6.01.

篇6

内容提要:资本经营是企业与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增强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对保险业而言,通过资本经营可以增强保险业承担风险的能力,迅速扩张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存量资本的流动,实现保险业内部企业间与其他行业企业间优势的互补,从而提高行业整体效应。资本经营对保险业的具体作用表现如下:有利于资源在保险业的优化配置;解决保险公司所有制形式不适应经济环境的问题;可以解决保险业在发展过程中资本投入不足的问题;是企业实现经营战略的重要手段;有利于金融资产的合理配置,实现负债管理的科学性;有利于建立共有的信息平台,降低运营成本。

从国内与国际的角度来看,在银行、保险及证券业的发展中,先进的数据处理和电信设备以及政府对金融行业管制的放松将会创造新的统一金融服务业,这加剧了金融各个行业间与行业内企业之间的竞争。保险业发展的主导方向逐渐被资产规模巨大、资本雄厚、经营领域宽泛又不失竞争力的以保险为主业的金融服务集团所掌握,这些保险集团作为“金融超级市场”经营各类金融产品与服务,既包括寿险、非寿险、再保险等保险业务,也包括资产管理、信用卡、证券承销和经纪等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业务。而这一切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资本经营。

资本经营是保险经营中最重要的方式之一,既是保险公司在困境中进行企业再造的有力手段,也是保险公司成长壮大的必由之路。资本经营是通过产权的变更与交易实现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以及公司治理结构的变革,最终提高产业的竞争力,以增加所有者权益。通过资本经营研究如何调整现有不合理的资本配置,启动存量资本,吸纳闲散资本,激活呆滞资本,聚集优势资本,甚至引进外来资本,在增加资本的同时,扩大保险业的经济效益。

资本经营的制度基础是较为完善的公司制与发达的资本市场。现代公司制明晰的产权关系使产权的变更与交易成为可能。资本市场是企业为进行资本经营而筹集资本和进行投资的场所,一个结构完善、竞争有序、规范严密的资本市场,可以促进资本经营的顺利进行,可以发挥市场对资本的配套功能,资本市场的不发育和不完善,将是资本经营的制约因素。

资本经营的对象是所有者权益,以及由所有者权益所产生的一系列权利的制度安排。这些制度安排从根本上决定了保险公司的经营效率。正如哈佛大学商学院凯斯教授所认为的,不存在最佳的公司产权制度与治理结构,应根据环境的变化与行业的特点,及时调整公司产权制度与治理结构。而企业产权制度的重新设计,则属于资本经营的范畴。资本经营的突出特点是资产的扩张,保险业通过资产扩张,可以实现效率和竞争力的提高。

一、保险资本经营的形式和目的

资本经营是对所有者权益的经营和管理。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权益,企业所有者权益依其组织形态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独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称为“资本益”,合伙组织所有者权益称为“合伙人权益”,公司组织的所有者权益称为“股东权益”。对于国有独资公司而言,所有者权益自然被称为“政府权益”。保险资本经营是资本所有者及其人依据出资者的所有权经营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以实现资本的保值与增值目标。

在“资本称王”的时代,保险业资本经营是优化资本结构,解决资本金短缺的重要途径。资本经营不仅满足产权主体和监管政策的需要,同时为跨业经营与收购活动提供重要的战略手段。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美国保险业2600多家公司中有70多家破产,尤其是排名在前25名的加利福尼亚执行保险和共同受益保险的破产,动摇了客户对整个保险业的信心。投保人的需求已转向对利率敏感型的保险产品,同时金融业内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种趋势导致了对更具有竞争力的经营方式的研究。1992年,美国的保险公司如安塔那、旅行者保险公司和公平人寿采用直接从外界输入资本或出售部分资产的方式,使保险业的困境得以扭转。1990年前后,美国保险业由于“垃圾债券”市场与不动产市场的暴跌,引起了政府和公众对其的信任危机。为了提高投保人的信心,10大保险公司都分别从其控股公司接受资本注入,改变股权结构,以防止评级机构发表的信用级别滑坡和提高投保人和人的信心。这里美国保险业所倚重的主要就是资本经营的方式。

保险的资本经营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改变企业的所有制形式,进行融资。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保险业所采取的组织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现代保险业发达的国家与地区,股份制和相互制是最常见的两种商业保险所有制形式。此外还有相互保险社、保险合作社、劳合社等形式。

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与保险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对企业的发展更为有利。按照解释经营组织方式和管理人员行为方式的企业理论,在一个特定行业竞争中取得成功的企业是其所有制形式有利于其压缩总成本至最低限度的企业。通过改变企业的所有制形式,进行融资,使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不仅实现了资本的增加,降低成本,为未来生产经营的发展奠定基础,而且可以重塑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

第二种方式是兼并与收购。并购是产权流动最主要的方式之一。企业并购的实质是一种产权转让或交易行为,由此引起企业对可控制与支配资产权力的转移。保险行业的特点以及大多数保险产品和其他金融产品之间的可替代性和竞争性使保险业与其他金融服务业之间相互进入的成本较低,使并购成为现代保险业扩张业务领域的重要手段。生产经营、投资经营是企业实现内部成长逐步扩大规模的途径与手段,而并购是企业实现外部成长的主要途径。

转变所有制形式和兼并与收购,都是保险业依托资本市场利用多种金融工具与手段,进行扩张经营领域,增强企业财务基础,适应金融混业趋势,组建金融服务集团的手段。组建多元化的金融控股集团是保险公司资本经营的最终目的。对保险业而言,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具备市场竞争力。根据美国A.M.Best对美国以资产计最大的200家保险公司连续4年的调查研究表明,保险公司的规模与经营业绩呈正相关。这200家保险公司在数量上只占美国保险公司的13%左右,但保费收入所占比例却高达88%,资产占比更高达93%,税后利润占比为86%。在1998年按营业收入排名的“全球500强”的企业中,保险公司共有52家,超过企业总数的10%,其中寿险公司多达34家,拥有绝对优势。因此,资本经营是保险公司最终实现资产扩张、集团化经营的必由之路。

二、保险资本经营产生的必然性

保险公司组织架构可以分为专业公司模式与集团公司模式。保险资本经营实际上是保险集团化在企业经营手段方面的表现,而集团化是保险公司发展到一定高级阶段的必然趋势。在全球前20家保险公司中绝大部分都是集团公司的形式。

单一经营保险业务的专业公司是保险业发展初期,在分业监管、精算与投资技术落后的背景下产生的,可分为专业分设模式与专业控股模式。在专业分设模式下,保险公司只经营保险业务,在绝大程度上侧重于生产经营,投资经营不是重点,投资方式与策略也非常简单。在专业控股模式下,保险公司开始重视投资经营,并投资设立提险产品与其他金融服务的子公司,母公司在经营保险业务的同时对子公司进行资产管理。母公司与子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彼此业务严格分开且对外独立承担责任。但其突出的特点是经营主体规模小,所能提供的服务单一,导致提供同样的产品成本高,竞争力弱,偿付能力低,经营风险高。这使得保险公司在放松对分业的监管情况下,随着金融领域各个行业间与内部竞争的加剧,集团化成为保险公司必然的选择。在集团公司的模式下,集团公司通过控股对专门进行生产经营的保险子公司与产险子公司以及专门进行投资经营的投资子公司进行管理,由集团公司对重大对策等方面进行统一管理。各个子公司经营与保险相关的业务范围给保险公司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开拓了除保险业务以外的多种收入来源,并通过资产多元化,使保险公司具有更大的整体稳定性。由于提高了竞争力,集团模式被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所采用。

资本经营实现公司的集团化,使保险业可以为客户提供包括投资在内的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既有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高、规模的扩大,又有利于建立更为密切的企业与投保人之间的关系。在市场化的经营环境中,保险公司在利润目标与竞争机制的作用下,有强烈的扩张资产规模的愿望,这需要通过跨国经营、规模经营、多元经营等方式来实现,而其中最核心的手段就是资本经营。

三、保险资本经营的作用

资本经营是企业与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增强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对保险业而言,通过资本经营可以增强保险业承担风险的能力,迅速扩张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存量资本的流动,实现保险业内部企业间与其他行业企业间优势的互补,从而提高行业的整体效应。

1.有利于资源在保险业的优化配置

不同的保险公司各有优势。例如,有的保险公司具有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与适应市场需求的险种,有的保险公司具有较大的市场规模和品牌优势。在某一方面优势的培养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在这期间公司将丧失掉很多成长的机会。通过资本经营,公司实现了资产重组,优势互补,并购前公司所具有的技术、管理经验、知识等生产要素能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传播与嫁接,劣势公司被优势公司所接管,优势公司得以扩张,使生产经营、投资经营形成规模,以实现规模经济。

2.解决保险公司所有制形式不适应经济环境的问题

转变所有制形式与组织架构,是企业在当今经济环境发生迅速变化时期所采用的重要手段。尤其对保险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组织形式与组织架构比较多样化,这就需要企业经营者与所有者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所有制形式。在美国,限制金融业跨行业经营的Glass-SteagallAct已经被废止,在1999年底,经克林顿签署通过的金融现代化方案的推动,使金融控股公司的组建成为可能。1996年,日本进行的“金融改革”开始促进银行、证券与保险的相互兼营。这使得组建以保险公司为核心的金融控股公司成为可能。

3.可以解决保险业在发展过程中资本投入不足的问题

根据保险公司的经营规律,在新市场上开业的保险公司其开业的前5、6年之内难以盈利。同时,在竞争性投资收益上升的情况下,保险公司难以吸引到新的投资。因此,保险业以较快速度发展时,存在增量资本不足的问题。一方面保险业在扩大增量时,缺乏资金;另一方面,保险业中存在着大量没有被有效利用的存量,用存量来弥补增量不足的基本方式就是并购。

4.是企业实现经营战略的重要手段

经营战略是企业在根据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而做出的长远规划,资本经营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其必须以企业的战略为指导。在企业选择进取型发展战略时,可采用兼并、收购、改制、控股等形式,形成资产规模的扩张与资本收益的增加。当企业选择转变或退却型战略时,可以采取拍卖等产权转让的形式,缩小企业规模或进行经营重点的转移,对某一类业务进行转让,从而调整企业的产品结构,提高资产经营的效率。

资本经营可以打破行业间、市场间的壁垒,实现经营重点的转移。保险公司要实现跨国家、部门、行业间的进入,利用资本经营打破壁垒比直接投资进入更为迅速和有效得多。

5.有利于金融资产的合理配置,实现负债管理的科学性

金融业的各相关行业的不同特性,归根到底是由其负债的不同特性所决定的,而负债的不同特性又决定了其不同的资产匹配属性和风险控制方法,进而决定了该行业的经营特性。当保险业的资本经营活动向金融行业的其他领域拓展时,可以充分利用不同特性负债的属性,在各种金融资产之间实现科学的配置,从而提高资产负债管理的科学性。

篇7

【关键词】保险人;发展;模式

一、我国保险人制度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保险人分为专业人、兼业人和个人人三种。1992年友邦保险公司将保险人制度引进我国之后,保险人制度在我国得以迅速发展。据保监会《2010年保险中介市场发展报告》显示:截止至2010年末,全国共有专业机构1853家,兼业机构189877家,其中银行59.85%,邮政13.08%,铁路0.23%,航空1.14%,车商12.57%,其他13.13%。保险营销员3297786人,其中产险营销员418746人,寿险营销员2879040人。专业公司实现保费收入481.68亿元,同比增长46.50%,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3.32%;兼业人实现保费收入5464.42亿元,同比增长22.50%,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37.68%;保险营销员实现保费收入4682.08亿元,同比增长13.45%,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32.29%。

可见,保险人在我国的保险市场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总的来说,目前保险人制度是我国保险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随着我国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保险人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对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因此,完善我国的保险制度显得越来越迫切,使保险人制度更好地服务于保险业,促进我国保险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我国保险人制度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保险人的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保险人的失信问题严重

许多保险人由于缺乏专业的、正规的训练,片面追求自身利益,夸大保险责任的宣传,回避除外责任,利用欺骗的手段骗保,致使保户在出险后,得不到经济补偿,严重影响了人的信誉和保险公司的整体社会形象。

(二)保险人制度的发展不均衡

保险人是我国保险市场上的一支生力军,其发挥的重要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不同的保险人模式对于一个国家保险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现阶段我国保险人的模式是以个人保险人发展最为迅速,兼业人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专业人则发展缓慢。截止至2010年末,全国共有专业机构1853家,而兼业机构189877家。

(三)个人人法律地位不明确

个人人虽然参加保险公司培训并接受保险公司管理,但他们不是保险公司的正式员工,他们一般没有底薪,收入就是推销保单所获得的佣金。因此导致一部分个人人出于眼前经济利益的考虑,不惜损害投保人和保险公司的利益,从而导致社会对个人人的印象整体滑坡。

(四)保险人缺乏约束机制

对于个人人来说,保险公司与人之间相对松散的“佣金制”关系,造成人队伍流动性比较大。人的频繁流动,导致产生了大量的孤儿保单,进而影响到寿险的售后服务。保险人对保险人的约束机制不够,保险人可随意退出保险市场,使得保险人只片面追求保险费收入并且频繁跳槽,随意变更职业,而保险人承担责任却很小。这种制度只鼓励收取保险费,忽略了保险人应承担责任的行为而导致的退保、投诉等风险。

其次,关于兼业人,目前我国的兼业人已经成为了保险市场中的主力军,许多保险兼业机构无证或越权现象严重,保险兼业人缺乏诚信意识违规展业操作,强制搭售保单,保险公司对兼保监会缺乏对兼业机构的管理,这些问题不仅扰乱了保险市场秩序,损害了保险人和投保人的利益,也影响了兼业人的健康发展。

(五)专业人的发展举步维艰

保险专业公司是我国保险人制度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其发展过程中却困难重重,发展缓慢。仅从专业机构的数量、发展速度以及所占保费收入就能明显看出我国专业机构发展缺乏动力。究其原因主要因为我国的保险公司实行大而全的策略,“包揽了保险经营的所有环节,且经营重点放在了保险产品的销售上,而非产品的设计、承保风险、资金运用等方面,保险公司的生存空间被大大压缩”,我国专业机构的经营缺乏特色,单纯追求业务量,竞争手段单一也是重要原因。

三、完善我国保险人制度的对策

(一)健全保险人培训体制,加强保险人素质的提升

我国虽然实行了保险人资格考试制度,但是保险人的学历和素质偏低,大多为待业和下岗职工,保险公司单纯注重业务量,对于保险人的培训还很不健全,针对目前保险人员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有待提高的现状,必须加强对保险人队伍的培训,并建立一套规范化、制度的培训体系。对保险人的培训除保险专业知识、保单条款外,还应重点加强对保险法规、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升保险人的综合业务素质。

(二)完善我国保险发展模式

我国的保险人制度是以个人人为主、兼业人和专业人的保险人为辅,其中专业人的发展最为缓慢。“十二五”规划中指出“积极推动专属保险机构和保险销售公司的建立和发展,促进汽车服务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保险业务的专业化、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因此,未来我国保险人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大力发展专业保险机构,规范发展兼业机构,专业公司是我国保险人发展的未来方向。随着专业人的发展,会逐步解决制度中的非诚信问题和管理混乱问题。

(三)加强对保险人的监管

为了提高保险人的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保险自律组织和保险公司等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实现对保险人的共同监管。

中国保监会应当加强监管力度,制定相应的保险人监管实施细则,规范实务程序,审核双方的合同内容及业务收入和财务收支情况,加大对人的稽核及惩处力度。对误导、欺诈消费者的人要进行严肃处罚。

保险人应加强对保险人的日常管理。保险公司应当加强对员工的全方位培训,不能仅仅局限于营销手段的介绍,更要着重进行职业道德、公司文化的宣传,使得保险人对自己服务的公司有归属感和认同感,提高人的责任意识。

总之,随着我国保险业的快速发展,我国保险人制度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对保险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改革现有的保险人模式显得越来越迫切,以此来提高我国保险业的总体实力和面对外企保险公司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任丽辉.中国保险业个人人制度研究[D].东北大学硕士论文,2005.

[2]保监会.2010年保险中介市场报告.

[3]谢振勇.我国保险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经济,2006,6.

[4]冯圆媛.浅析我国保险人制度[D].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9.

[5]江生忠.中国保险业发展报告――2004年[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篇8

目前银行保险的兼业形式不符合金融市场混业经营的趋势。本文对制约银保业务发展的因素作了简要分析,提出了一些应对建议,如建立战略联盟、加强联合监管、加强创新和激励等。

【关键词】

银行保险;兼业;功能型监管

0 引言

银行保险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欧洲,如今已经发展到银行与保险公司的深层次合作所表现出的一种新制度。银行保险合作拓宽了银行和保险公司各自原有的服务范围,借助于此种模式,彼此双方充分整合资源、技术、经验和客户,取长补短,抢占到更大的市场份额。然而理论中的理想模式在我国的金融实践却是另外一种形态:目前的银保合作停留在回避权属融合的前提下谈银行或保险,主要表现为:银行作为一个独立的机构,以自身业务之便销售保险公司的产品,属于保险的兼业形式,不符合世界金融市场混业经营的趋势。现就制约我国银保业务发展的因素和应对方案浅析如下。

1 制约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因素

1.1 兼业模式使银保合作无法深入

目前我国的银保合作主要是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签订代销协议,银行拥有比保险公司更丰富的客户资源,作为分销渠道,通过保险公司的银保产品增加中间收入和完善产品线;而保险公司则无需寻找客户,直接依托银行销售产品,扩大自己的保费规模。这种兼业模式使双方在合作之初便形成了关注点的分歧,使银保合作停留在表面:银行并没有把与银保合作列为经营管理的议事议程,也有没有更深层面上的融合创新,包括营销机制和手段等等。银行只是单纯的考虑与哪家保险公司合作会获得更多的手续费、中间收入;而保险公司之间则可能陷入价格的恶性竞争。

1.2 银保产品品种没有考虑到客户基础需求

我国人均保险覆盖率较低,作为风险转移的重要手段,保障型保险的市场最为广泛。而在银行代销的保险产品中绝大部分为分红险,万能险、两全险,这类保险体现投资理财功能,保障功能较弱。从客户自身实际需求考虑,我们可以说每个人都至少需要一份关于人身保障的保单,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必须拥有一份投资理财型保险;从产品特性考虑,现有的各类投资型保险在设计上多是大同小异,不区分区域特性,不区分年龄特质,不能满足客户个性化和差异化的需求;从投资功能考虑,国内资本市场并不稳定,保险资金投向相对单一,加上银保合作本身要支付较高的成本,这些势必影响到产品的盈利。

1.3 销售人员专业培训不到位

由于保险精算原理的复杂性和独特性,一般的保险产品在学习和掌握上都具有一定的难度,而保险公司进行产品培训时大多避重就轻,采用揭示产品亮点、提炼营销话术的方式,致使银行销售人员对产品本身缺乏辨识度,对保险产品形态及内容掌握的不够到位,无法与客户需求匹配,更不能专业解答客户提出的问题。实际操作中,多数成交保单为保险公司协助完成,产生售后异议的概率较大。

1.4 没有科学有效的激励考核制度

银行在兼业的过程中占优势地位,绝大多数情况在签订合作协议的期间内,保险公司饰演从属与配合的角色,通过提供人员、资源和阶段性激励等方式推进保险业务销售目标,而无法真正干涉到指标的落实等具体执行问题。如果银行内部在宣导银保合作政策时选择规避任务指标和考核激励措施,或是银行将收入的手续费全部计入银行中间收入,不做二次分配或部分到营销个人,多少会影响到网点销售人员的营销动能。

1.5 分业监管弊端

银监会和保监会的《关于加强银行寿险业务结构调整促进银行寿险业务健康发展的通知》中虽然有对银行保险合作比较完善的监管规定:如手续费支付管理,协议签约主体限定,银行寿险兼业资格及销售人员资格,售后回访及风险评估等等,但规定的落实情况并不理想。实践中实行分业监管银保合作,银监会和保监会在各自的领域内发挥监管作用,无法“越权行动”。虽有规定,但没有明确跨机构跨业务该如何合作加强监管,无疑就可能出现多重监管和监管真空的情况。

2 应对建议

2.1 建立长期银保战略联盟,联手提品和服务

银行与保险公司应以更长远、战略性的合作为目标,双方平等共赢,联合参与人、财、物的投入,培养稳定且专业的销售团队,联合开发互利互惠的合作模式的银保销售体系,寻找建立双方的共赢点,维护银保渠道关系。合作的模式不是单纯签订产品的短期协议,而是银行只跟某一家或两家保险公司建立长期战略联盟,银行可以主动参与银保产品的创新,结合客户需求,联手开发集“储蓄性、保障性、投资性”于一体的特色银保产品,优化售前、售中、售后服务流程,实现共赢局面。

2.2 加强产品开发创新和人员专业培训

银行应该主动参与到银保产品的开发工作中,给保险公司提供思路和建议,丰富银保产品的内涵:如兼具保障和信托,投资和年金等特色;也可以根据银行所在地区实际情况,设计满足区域客户群需求的特定产品项目,划分市场,有针对性拓展银保业务。

保险公司对银行销售人员保险专业知识、银保产品销售策略、银行专业化销售流程、柜台营销等内容进行培训;销售人员必须具备保险人资格,并且按时进行继续教育及产品学习,使其对银保产品像掌握其他银行理财一样清晰;对台柜面人员培训积极主动转介绍客户及高效配合销售人员完成销售操作流程。

2.3 建立健全激励考核机制

银行和保险公司应共同协商,设立关于银保产品销售的考核办法,明确执行奖励与保险产品的销售业绩以及目标完成率相匹配。银行可以将收取的手续费收入按一定比例发放给到销售人员;而保险公司则可以再划出一部分因银保合作降低成本所得的利润,将这部分资金作为专项竞赛激励,奖励给集中推动中业务突出的销售人员。综上激励考核制度可以大大调动银行及其员工销售的积极性,而对于员工的激励和考核更可以不限于直接销售人员,还包括进行客户转介绍的柜员和其他条线的银行员工,对于他们参与团队营销给予充分的肯定,促进合力推动产品销售。

2.4 打破分业监管,强化监管力度

金融一体化是未来银行保险发展的必由之路,应逐渐突破分业监管的模式,实行功能型监管制度。根据金融产品的功能进行监管,不再强调业务由哪个金融机构发起,当出现金融业务交叉时,可以实施跨产品、跨机构、跨市场的体系化监管,扩大了监管机构对金融风险的监控范围。同时由于金融产品的基本功能相对稳定,功能性监管体系的规则更易于达成连贯和统一,进而避免混业经营下,一些金融创新产品的监管归属不清,产生无人监管或多重监管的问题。

【参考文献】

篇9

论文摘要:保险业作为一种非银行金融机构,它以即期购买承诺、远期承诺兑现为形式经营一种规避风险或风险投资业务,这有赖于企业实力和形象的支撑。目前,保险诚信的缺失已成为制约中国保险业发展的严重瓶颈。因此,加强诚信建设是应对我国保险业全面对外开放后竟争与挑战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作为处于开放前沿的保险业如何在深度改革与开放的条件下,更快地发展与壮大,是要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近年来,我国保险业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也暴露出来的许多问题,其中诚信向题显得尤为突出,做为以最大诚信为基本原则的保险业频频出现的“诚信危机”,已经成为制约其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树立童雯无欺、安全可靠的“诚信”品牌是保险公司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最优选择。

1.最大成信原则的内涵

保险业本身就是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一种经济活动,保险活动的首要原则与基本原则就是最大诚信原则‘The Princi-ple of the Utmost Good Faith)。保险合同是建立在最大诚信原则基础上的,保险合同双方应向对方提供做出签约决定的全部重要事实。由于投保人和保险人所处的位置不同,法律要求投保人向保险人充分告知有关重要事实,保险人也有向投保人正确说明保险条款的义务。最大诚信原则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

1. 1告知(Disclosure )。告知是指保险合同当事人一方在合同缔结前和缔结时以及保险合同的有效期内就重要事实向对方所作的口头或者是书面的说明。最大诚信原则要求的是如实告知,投保人与被保险人都有如实告知的义务。

1.1.1保险人的说明义务。保险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应按照最大诚信原则,对保险合同条款内容做出说明,使投保人正确理解保险合同内容,自愿投保。当然,对于保险人的询问,投保人也负有如实告知的义务。

1. 1. 2投保人的告知义务。投保人如实告知有关订立保险合同的重要情况,是投保人具有诚意的表现。投保人在订立人寿保险合同时,有关被保险人的年龄、性别、住所、职业、收入、健康状况、有无重大疾患、心理健康、家庭病史等事项,应当进行如实的说明。在订立保险合同时,投保人没能如实履行告知义务,属于违反最大诚信原则,将影响保险合同的效力。

1. 2保证(Warranty)。是指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间对某种事项的作为或者不作为、存在或者不存在的允诺,保证是保险人同意承保或承担保险责任所需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履行的某种义务。

2.我闯保险业发展中的成信问趁

从整个市场经济发展来看,“诚信”已成为市场中的黄金规则,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诚信以其特有的魅力成为银行、财务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金融体制运作及一切经济活动中的核心。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诚信,尤其在目前情况下,更应该以诚信为基础,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自我国恢复保险业至今,在我国保险业飞快发展的同时,暴露出了十分严重的诚信危机。中国保监会曾经对5000名北京市民进行了调查,发现许多人之所以不买保险,是因为对保险公司不信任;类似的调查也显示:“保险市场恶性竞争,给人们不保险的感觉;保险人、保险经纪人管理不规范;承保一套,理赔一套。”等因素都是导致人们对保险拒绝的原因。与此同时,保险公司也常受到被保险人“诚信危机”的侵害。因为保险公司对被保险人是采用抽样检验标的承保方式,被保险人中常常有逆选择、骗保、冒名顶替等违背诚信原则的现象。保险供求双方在诚信问题上的缩水,使民族保险业的竞争力面监严峻的考验。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2. 1保险供给方存在的诚信问题。保险供给方是保险业的主体,其诚信度直接影响到我国保险业的健康发展。由于我国保险业受过去计划经济影响很深,仍不同程度存在官商作风,而且服务理念、 服务手段、服务措施都比较落后,而这一 切在实际中更多地表现为供给方的不 诚信。

2.1.1观念与管理上淡薄。近几年来,我国保险机构受市场经济利益驱动的影响,过于强调业务导向,以业务量多少,保费收入多少论业绩,忽视管理与考核,重视宣传保险营销的事例多,介绍信用先进事件少,这种经营方式导致保险公司重视眼前利益,轻视长远发展;重视展业,轻视理赔;重视新保户,轻视老保户。保险商品供给方的重视程度的不平衡,导致保险商品的即期消费者和远期费者对保险的可信程度大打折扣,据调查表明,61.8%的北京市民希望保险公司提高信誉、积极理赔。

2.1.2保险企业的服务不规范。保险理赔,是保险公司向客户树立诚信的最关键时机。国内有些保险公司对赔款时限认识不够,一些保险理赔程序过于繁琐,导致“投保容易理赔难,收钱迅速赔款拖拉”的现象。有的投保人多次往返才从保险公司领到早该领到的赔款,使得投保人大为不满。同时一些保险理赔人员,在理赔工作中表现出了违反诚信问题,如有的理赔工作人员素质低下,接受投保人的好处,做出不利于保险公司的证明,破坏保险公司在客户中的形象,有的理赔员缺乏应有的专业能力,对于较复杂的理赔案不能科学的判断,使得投保人得不到较为公正的赔付。

2.1.3经营方式不规范。有的保险公司机构不经审批就经营保险业务,为了争夺业务,擅自开办保险险种,有的保险公司变相降低保险费率,甚至不考虑成本核算,放宽对企业的承保条件。这种经营方式的不规范性给投保人感觉是保险业务具有随意性,无疑会让投保人产生对保险公司的不信任感,更为重要的是不利于保险公司自身长远的发展。

2. 1. 4同行业间恶性竞争。目前,我国保险市场中,保险企业多达几十家,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的条件下,这些保险公司在竞争过程中,彼此不信任对方,为了争夺业务,不惜采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比如保险人用不实说明使被保险人放弃原已向其他保险公司购买的保险单,而转向其投保;人以其所得佣金的一部分分给投保人,诱使其购买保险,这实际上等于变向降低了保险商品的价格;保险人利用分类标准的差异,故意错用低费率争取业务,致使保险价格分歧,这种情况极容易引起保险市场的混乱。

2. 2保险需求方存在的诚信问题。在保险关系中,保险消费者,即投保人、被保险人的信用度高低也同样对保险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保险需求方表现出的最大问题是轻视最大诚信原则。诚信原则是保险合同订立的前提,有些投保人在投保前或出险后,均不按照最大诚信原则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如在投保时故意隐瞒重要事实,在出险后又人为捏造虚假证据。更有些投保火为了谋取巨额赔款甚至制造事故,不但扰乱了社会的安定,更直接影响到保险业的健康发展。

2. 3保险中介方存在的诚信问题。保险市场运作不规范,最为突出是的保险、销售过程中出现的严重不规范性。 首先表现为营销人员素质普遍较低,而且保险公司缺乏一个有效的管理体制,导致营销员在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时,利用客户对保险条款理解不透,误导甚至欺骗客户。二是由于一些兼职中介机构和个人的短期操作行为,使得骗保费、擅自扩大承保范围、撕毁保险单以及埋单等现象层出不穷,很多人在与客户签单时,过分夸大其功能,盲目承诺服务内容,让投保人快快签单,在签单拿走钱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造成大量“孤儿保单”的出现。三是从事保险营销的人很多是想锻炼自己,并非当成终身的职业,保险业的淘汰率高达80%。保险营销员一旦离职,公司和客户就都找不到他,给客户的印象就是保险公司的营销员是骗子,难以信任。四是在理赔时由于缺乏独立的公估机构,更是对双方都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引起保险市场的混乱。

3. 如何树立保险企业的“诚信”品牌

长期存在的诚信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了我国保险业的健康发展。为此,要积极采取有效的多层次的信用监督与管理体系,才能解决我国保险业的诚信危机。

3. 1政府立法约束。市场经济是以诚信为基础的竞争性经济,客观上要求保险业的发展也必须以诚信为基础。鉴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要完善立法制度,加强保险监督管理机制刻不容缓。法律要对诚信原则给予明确的规定和保护,对不守诚信的行为严厉打击。目前对保险企业失信行为只能依照《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保险法》等相关法规来处罚,力度不够,也不能很好地使受损失的企业及经营者得到赔偿和保护。因此建立健全信用体系,首先要把立法、司法和执法放在重要地位,这样才能形成硬约束,使得诚信原则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 2社会道德教育。法律约束瞄准的是事后惩戒,道德教育强调的是事先预防。诚信意识是一个国家的宝贵资源,特别是在目前形势下,强化诚信意识更为重要。保险企业应以诚信为突破口,在依法治理的基础上强化道德教育,逐步建立起诚信社会、道德社会。对于保险企业来说,要树立诚信意识,要坚持以“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制定相关制度,对自己的广大干部员工,进行教育培训等,定期进行相关方面的考核。对于保险消费者来说,更要通过新闻媒体、报刊杂志等形式来宣传诚信与保险的相互关系,从而让投保人自觉维护诚信原则。道德教育尽管形成的是软约束,但是这种投入所带来的长期效应却是稳定的、持续的。

3. 3行业自律规范。市场经济条件 下,信用体系发挥作用的结果必然是诚信者生存、失信者受到惩处。保险企业要想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建立行业自律规范。保险公司之间竞争过程中,彼此不信任对方,有的甚至抵毁同行,这种恶性的竞争给人们保险不“保险”的感觉,严重损害了保险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通过行业规范的建立和实施,使每一家保险公司能在健康的市场里,展开公平的竞争,从而共同促进我国保险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3. 4信息披露透明。从政府角度来说,要求颁布的法律法规必须透明,市场操作必须公开,监督管理必须公正,市场准入必须平等。从保险公司的角度来说,更要加强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保险企业应定期将财务核算资料、精算报告及其相关的重要业务管理资料和工作计划与总结资料上报有关部门,并按要求进行公告。这样可以通过对保险企业信息的研究,降低保险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向投保人提供有效率的信息服务;同时可以提高保险企业的社会诚信度。

篇10

【论文摘要】纵观我国保险业20多年的发展,我国保险市场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一定差距。与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内在需求相比,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也显滞后。作为朝阳行业,我国保险业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就我国保险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前景作出分析,以期为我国保险市场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

保险业在我国发展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发展速度惊人。作为朝阳行业,我国保险业处于快速成长期,业务扩张非常快,加上国外保险公司的涌入,行业的繁荣,市场主体的增加,随着人口红利期的到来,投资理财观念的更新,保险业也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1.我国保险业的发展现状

1.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的发

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一个以国有保险公司为主体,中外保险公司并存,外资保险公司争相入市,多家保险公司竟争发展的保险市场新格局已初步形成。

自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我国的保险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体制改革进展顺利。部分股份制保险公司通过吸收外资和民营资本参股,股权结构得到优化,治理结构逐步完善,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保险业进入了有法可依、依法管理阶段。为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我国保监会积极清理了与世贸组织规则不符的法律法规和规章。2002年颁布实施了新的保险法,与此同时我国保监会依据新保险法的有关规定,先后制定、修改了保险公司管理规定等一系列配套的规章和制度。一个适合我国保险市场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已经逐步形成,保险监管逐步与国际接轨,偿付能力监管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颁布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建立了偿付能力预警指标体系,符合我国国情的偿付能力监督制度框架初步建立。与此同时,实施了《财产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监管指标》、《财产保险公司分险种监管报表》以及《人身保险新型产品精算规定》等一系列监管规章。

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有了新的突破。一是保险市场准入机制不断完善,新的市场主体相继产生。以前国内新成立一家保险公司是不太容易的,而且多年来新的中资保险公司基本没有批,但2004年批准了一批新保险公司筹建,包括批准设立第一家农业保险公司,第一家建筑保险专业公司,第一家养老金保险公司,在保险公司的专业化经济和组织形式创新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截止08年9月国内已成立寿险保险公司59家,财险保险公司161家,同时还增设了一批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促进了市场的竞争。

1.2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保险业就以下几个方面与之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1.2.1从保险业发展的规模上看

我国保险公司的数量、保费总收入和资产总量都相对很少。规模是行业和企业发展水平的基本标志,从各方面的统计数据应该看到,我国保险业还处在起步阶段。

1.2.2从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上看我国在这两方面都处于相当低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保险深度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年保费收入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目前,发达国家保险市场的保险深度已达12%左右。而我国2007年的保险深度为2.8%。保险密度指标是指人均保费。发达国家已达2000—3000美元,日本高达4600美元。而我国人均保费只有127.7元,约15美元,美国1600美元,人均保费是我国的107倍,日本是我国的307倍。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是衡量保险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1.2.3从我国民众对保险业认识的程度上看,保险观念还较差人们对保险在稳定社会经济,维护个人切身利益上的作用认识不够。主动买保险的个人寥寥无几,整个保险业,特别是人身保险是个买方市场,迫使百万保险推销大军四处奔波,推销保险产品。保险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作为社会的稳定器,必须让人们从切身利益上认识其作用。

2.预计未来我国保险业的发展趋势综观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国保险业正处于难得的发展机遇期。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保险业基础不断加强,改革向纵深推进,我国保险业正在转型,预计在未来一个较长时期内,我国保险业将出现以下发展趋势:

2.1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国有保险公司的成功改制标志着以现代股份制为主要特征的混合所有制成为我国保险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保险公司逐步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从1997年开始,人民银行从整顿人入手调整了航意险、机动车险的退费、手续费,大力整顿保险市场,许多违规行为被制止,我国保监会成立后,进一步强调要逐渐规范市场秩序,加大对违规机构和违规行为的打击处罚力度,取得显著成效。从1995年《保险法》颁布实施特别是1998年11月我国保监会成立以来的情况来看,建设和完善我国保险市场体系的步伐正在加快,一个体系完整、门类齐全、法规健全的我国保险市场体系正在建立。

2.2经营业务向专业化方向发展随着我国保险体制改革的深化,出口信用保险和农业保险等政策性保险业务将从商业保险公司中分离出来,由国家成立专门的政策性保险公司。与此同时,在未来几年也会成立专营诸如火险或机动车险业务的专营保险公司。

2.3保险产品品格化加强在逐渐成熟的市场里,产品要占领市场只能靠品牌+价格+服务,这就是品格化。就保险产品的品格化而言,它所包含的不仅是利益保障功能或投资功能、储蓄功能或产品的组合功能,更主要的是它的价格水平与服务水平。保险的功能作用逐渐向纵深方向发展。随着保险功能不断深化拓展使社会对保险的需求向更高层次发展。对政府来说可以运用保险这一市场经济手段,辅助社会管理,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对企业来说,保险作为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在提高其管理水平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对个人和家庭来说人们在医疗、保险、教育方面的保障更多地需要保险来解决。

2.4保险制度创新化涌现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我国的保险创新内容主要包括产品开发、营销方式、业务管理、组织机构、电子技术、服务内容以及用工制度、分配制度、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创新。通过上述内容的创新,促进我国民族保险业的发展,使国内保险公司在与国外保险公司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5经营管理日益集约化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国内各保险公司都已意识到原来只注重扩大规模、抢占市场的弊端,而纷纷寻求走效益型道路,向内涵式集约化发展,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

2.6行业发展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我国保险业与国际接轨是必由之路。越来越多的外资保险公司进入我国保险市场,外资公司在我国保险市场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全球范围内分散风险,使国际再保险市场对我国保险产品和定价的影响力加大。随着保险公司境外融资和保险、外汇资金的境外运用,国际金融市场对我国保险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结束后,我国保险市场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将逐步融入国际保险市场,成为国际保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资保险公司也会到国外设立分支机构,加强与国际保险(再保险)市场的技术合作和业务合作,积极开展国际保险业务。

参考文献

[1]张洪涛,郑功成.保险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