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建设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7 09:43: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镇化建设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创建城市文化时尚品牌随着城镇化的发展,现代文化的新兴方式和模式给城市注入了充满时代气息的文化血液及活力。广大人民群众尤其城镇居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呈现出生活文化化,文化生活化的趋势。人们已不再满足于看电视、电影和简单的旅游方式,而是喜欢通过更多的方式和渠道、层次和品位,来参与并体会个体文化情趣的爱好和享受,以此来陶冶文化艺术情操,提高现代生活品质。由于参与的群众性和广泛性,继而促进了社区文化、企业文化、社会团体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广场文化、群众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使城市充满了时代生机和活力。很多城市不但依托多彩的文化活动增强广大市民的文化凝聚力,还通过举办各种各样的文化节和文化赛事吸引客商。吉林市的社区文化、社会团体文化特别是广场文化在全国打出了特色品牌,已经连年举办十五届的“松花江广场文化周”在全国范围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得到了开创性的赞誉,荣获了国家文化部颁发的群众文化最高奖“群星奖”。松花江十里长堤沿江文化风景线的群众性日常文化娱乐活动,给美丽的城市夜晚点亮了城镇化文化生活霓虹。具有国际规模的“中国.吉林市松花江河灯文化节”的成功举办,达到了文化聚友、文化会友、文化交友、共谋发展的目的,极大地繁荣了时代文化,创建了城市文化时尚品牌。
二、培育和提升文化生活
崇尚城市人文精神城镇化的文化生活需要与时俱进,需要不断地培育和提升。城市人文精神是一种文明素养和道德理想的综合反映,是一种意志品格与文化特色的精确提炼,是一种生活信念和人生境界的高度升华,是城市市民认同的精神价值和共同追求。一座城市没有人文精神就等于没有灵魂。城市精神譬如一面旗帜,凝聚着一座城市的思想灵魂,代表着一座城市的整体形象,彰显着一座城市的特色风貌,引领着一座城市的未来发展。培育和崇尚城市人文精神,要充分发挥地域文化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文化的作用,是以文明教化、思想传承、历史保护、现代创新、节庆典礼、场所建设、行为示范等形式实现的。一座城市所有的文化行为,都是为了积极聚起这个城市的人文精神。城市的地域特色提供了自然与人文精神的个性特征,城市精神崛起于世世代代人们不断的努力与实践。吉林市依江而居,亘古不变、源远流长的松花江对城市人文精神有着诗意的象征,市中心广场的摇橹人城雕,也寓意了这个城市激流勇进的人文精神。
三、总结
篇2
主要表现:国有商业银行惜贷限制了城镇化的资金借贷、农村信合的三农功能定位使资金流向与城镇化建设错位,农村金融服务手段单一,服务意识淡薄、服务水平较低、金融创新缺乏等。这些既限制了新型城镇化的资金供给和流动,也使地方金融服务发展受到制约。
2.新型城镇化金融困境的原因分析
2.1缺乏与城镇化匹配的金融工具创新农村金融排斥使服务于农村城镇化的金融工具很少,服务仅限于资金借贷,资金量非常有限。同时,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就业、居住、消费、理财等更深层次的金融服务,但金融机构并没有随需求的变化而做出适时调整,提供多样化产品和服务。再者信贷之外的基金、信托、保险等金融手段少之又少,融资体系还非常单一,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2.2监管执行不力导致城镇化资金滥用现象严重城镇化建设中的财政拨款本应专款专用,确保资金使用高效。但我国大多数城镇建设资金用款单位缺乏专业的投资意识,将城建资金挪用、滥用,资金多部门投放。监管部门对资金下拨、项目效率、工作检收等环节比较随意,注重款项下拨而忽略监管工作。投入散乱,无规划、无重点、无法集成合力,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2.3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目前,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已经基本实现了社会全面覆盖,建立起个人、企业、国家共同承担的统筹模式。但农村现行的医疗、养老保险改革试点仅仅是在有条件的区域进行尝试,且保障水平仅在养老、医疗和生活保障的最低水平。经济落后地区仍没有具体的规划和安排。要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就要求政府加大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资金投入,设计出更适合城镇化居民的医疗、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障方式,防止因城镇化而带来社会不稳定的问题。
2.4商业银行在城镇化中缺乏主动性商业银行对于城镇化的支持仅限于地方政府的资金借贷,将其作为单向收益的项目,没有意识到城镇化带来的金融需求变化而主动研究金融衍生产品来满足城镇化建设需求。同时,商业银行追求资产的规模效益而一味将资金更多地贷放给工商企业,工程项目,却忽略对城镇化建设的资金供给,影响了银行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服务力度。
3.解决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金融困境的策略建议
3.1加快金融创新,探索多元化的融资途径在城镇化建设中,改变仅靠政府财政、银行贷款融资的模式,把信托、基金、债券等金融工具引进来,或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吸纳各种类型的民间资金,或根据需要适当地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等,多管齐下促进投资主体和融资渠道多元化发展,为城镇化建设筹集资金。
3.2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资金的监管力度首先,设置项目资金专用账户,做到专款专用,账项清楚,信息透明,定期审核,坚决杜绝挪用、滥用现金。其次,可通过民主选举公信人士成立项目监管委员会,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地监督。
3.3完善城镇化建设中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方面,要加强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与公共安全、群众利益相关的保障。如安全生产、责任保险、食品安全、意外事故等领域的保障,使其有法可依,以解决城镇化过程中的社会纠纷。另一方面,完善居民生活社会保障体系。政府应逐步加大对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投入力度,并根据城镇化的进程和发展水平,居民的收入变化调整政府投入保障金的比例。最终使城乡保险一体化。
3.4调整金融机构定位,促进金融衍生工具创新,推动城镇化建设和发展首先,可将中国农业银行、农村银行和中国信合等金融机构定位于城镇化骨干金融机构,规范资金的筹集、投放、使用监管及效益衡量等程序。确保资金透明。其次,根据城镇化的进程开发、拓展相应的金融衍生工具,加快城镇化过程中资金流动及高效率、低风险的使用。如在建设资金中,可以通过银行贷款的证券化实现风险转嫁及资金的高效运作。在城镇居民经济能力越来越强时开发相应的理财产品,增强农村金融市场的活跃度,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和发展。
篇3
1、缺少对失地农民的保障性政策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对部分耕地进行征用。随着近些年来农村城镇化发展的不断提速,失地农民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对于这些失地农民而言,失去土地就是失去了重要的收入来源,必然会给失地农民带来巨大的生存压力。而与之对应的就业、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政策的建立并不完善,严重影响到失地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不仅限制了农村城镇化的建设发展,甚至对社会的稳定造成了影响。
2、城镇化建设与土地使用之间存在矛盾一方面,由于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需要,必然会造成耕地面积的减少,从而对我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农业产业化经营造成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农民只拥有对土地的使用权、收益权及转让权,使土地只能用于农业用途,大大限制了土地的资产功能。尤其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农民只能处在被动的地位,很难在土地价值上受益。再加上征地现象的出现,使得农民的利益更加难以保证。根据国土部的相关资料显示,我国2012年全国耕地面积13515.85万公顷,而到2013年全国耕地总面积减少至13507.83万公顷,相较于2012年净减少8.02万公顷。由此可见,保护耕地,刻不容缓。
3、城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农村城镇化建设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投入。但由于缺少合理的投融资机制等原因,使得各地的城镇化建设多是依靠政府主导和包办。尤其是在资金的投入方面,往往是由财政垫支,再寻找开发商进行开发,最后通过建筑、设备的转卖和租赁回收资金。这不仅给地方财政增加了困难,也使得资金难以尽快回笼。进而造成投入资金不足,限制了城镇化建设的发展速度。
4、认识不足,片面追求城镇规模的扩大由于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起步相对较晚,所以部分地区在进行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例如部分地区片面的将城镇化建设理解为扩大城镇规模,只是通过调整行政区域等措施扩大城镇区域面积,对地区内的二、三产业的发展不够重视。这不仅会造成城镇的融合力和吸引力的下降,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消减就业能力。
二、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1、建立完善的配套政策,提高对失地农民的保障对于失地农民,政府应通过建立完善的配套措施,从多个方面保障他们的生活水平。一方面,由于大部分农民的技能缺失,在失去土地后难以保证经济收入,政府应有针对性的给予一定的技能培训,使失地农民能够凭借一技之长寻找工作。对于不愿意离开本地的失地农民,政府应鼓励他们从事二、三产业或寻求创业,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政策。尤其是对于年事已高的农民,很难再从事其他产业,医疗保障及生活保障对他们而言极为重要。
2、提高土地使用率,协调建设用地和耕地的关系耕地面积的急剧减少已经严重威胁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进行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出现大肆征用耕地、耕地分散的情况。政府应发挥其主导作用,对土地进行统一规划。不仅要根据土质的优劣将土地分为耕地使用和建设使用,还要避免出现大面积的耕地分散的情况。并做到严格保护耕地,对于非法强占耕地的行为进行严惩。另外,还要号召农民节约用地,尽量使零散土地形成规模,提高土地利用率。
3、建立多元化融资机制,加大城镇化建设资金投入资金短缺是限制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想要加大城镇化建设资金的投入,不仅要依靠地方财政的努力,更重要的是建立完善的多元化融资机制。政府投入应起到导向作用,争取引入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内涵,增加城镇对企业、个人、外资等社会资金的吸引力。并通过不断强化财政来提高城镇化建设中的聚财、生财能力,以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农村城镇化建设当中来。
4、提高对二、三产业的重视,增强城镇化的综合功能农村城镇化并不单纯的意味着城镇规模的扩大,还必须增强城镇的综合功能。只有城镇的综合功能增强,才能对社会资金有更大的吸引力,才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所以,为提高城镇的综合功能,必须提高对二、三产业及龙头企业的重视。不同的地区应因地制宜,根据自身的资源或地理位置的优势,结合自身发展规模选择适合自身的产业类型。并根据选择产业类型的不同有针对性的制订相应的招商引资策略,先建立一批要求高、规模大、综合能力强的龙头企业进行重点发展。
三、总结
篇4
人们的生活、交往及经济关系的发生中心是城镇,不断的集聚人口、资金等各生产要素到城镇中,这样可以优化城镇的产业结构,推动城镇的经济发展,使城镇具有一定的规模经济效应,推动金融业的创新改革,提升金融市场的效率,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支持条件;农村城镇化使农业人口逐渐向非农人口转移,金融服务因为城镇人口的增加而加大需求,金融业产生了更多的业务需求;城镇化的发展使各类信息交换更通畅,使得金融机构进行公平竞争有了必要条件。总之,农村城镇化的发展给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经济基础。
二、农村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支持方略
1.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持。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给予农村和农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性的金融支持,它具备产业扶持及救济的性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具有商业性的金融机构信用中介的职能,它执行有偿借贷,不过它的业务对象指向明确,一般只针对农业、经济的开发等方面,有明显的政策性倾向。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且农村的商业性金融机构因为基础设施的投资具有回收周期长、公共性质、报酬率低等因素容易造成金融资金供应不足,所以这些农村建设需要有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服务,来添补商业性金融机构的资金供应短缺。
2.商业性金融机构的支持。在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中,商业性的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中国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及农村信用社的营业网点。为适应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对金融服务的要求,农业银行通过实践探索和总结出新时期服务“三农”的方法,已经在一些地区开展了面向“三农”的金融服务试点工作。目前邮储银行的定位是坚持服务“三农”、服务广大城乡居民、服务中小企业;依靠邮政的网络优势,不断丰富金融产品,积极地拓宽营销渠道,加速完善服务功能。农村商业银行是由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大部分农村商业银行定位于服务“三农”、扶持农村中小企业及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农村金融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合作制的金融机构的金融支持。农村信用社是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上具有合作性质的正规的金融机构,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自成立之初就以服务“三农”,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是支持“三农”发展的主力军。其分支机构差不多遍布所有的农村和乡镇,分支机构的数量众多,农村信用社如此庞大的经营机构网络为农村的金融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农村其他金融机构及小贷公司的的支持。近几年来,国家提倡放开农村金融市场,以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更好服农、助农,在此背景下,村镇银行、小贷公司、贷款公司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增加农村的劳动就业率,提高农村落后地区的劳动生产力水平,符合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经济战略方针。
三、总结
篇5
第一:与土地的关系密切。与传统的民间纠纷相比,城镇化建设中的民间纠纷大都与土地发生着密切的联系。以土地为核心,土地流转,房屋拆迁补偿等。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在如今农村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建立的情况下,更是承载着一种社会保障的功能。对于农民来说,安定有序的生活秩序受到了冲击。第二:调解难度加大,内容复杂且易激化。由于城镇化建设对农村原有的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产生的纠纷大都涉及到人们的根本利益,以调解为主的纠纷解决方式已不能有效的化解纠纷双方主体之间的矛盾。同时,农村民间纠纷所涉及到的社会关系日趋复杂,这些纠纷一旦解决不好,很容易造成严重的后果。如,集体上访等,有的甚至酿成刑事案件。第三:纠纷牵涉的主体多元化。以往的纠纷的主体大都是公民与公民之间的纠纷。但现在的纠纷主体的另一方往往涉及到村干部,企事业单位,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等。纠纷的主体范围不断扩大,而且大都与政府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民间纠纷解决机制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以调解为主的纠纷解决机制有待提高
农村的实践表明,现有的以调解为主的纠纷解决机制是有效的。但是,随着城镇化建设的逐步推进,农村纠纷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调解这种纠纷解决方式也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其一,农村纠纷调解组织不健全,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其二,调解人员素质不高,调解制度不规范,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同时,专职调解人员的比例相对较低。
(二)法律援助制度不健全
法律援助事业的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法治建设的文明程度。但是,我国的法律援助事业却发展缓慢,尤其在广大农村地区,法律援助更是不为广大群众所熟知。有限的法律援助资源不能满足社会对其的需求,且自身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法律援助工作宣传力度不够,而且存在方向性的错误,在收入水平较高,信息接受渠道较广泛的城市地区宣传的较为到位,在经济收入较少,信息来源较为闭塞的广大农村地区却较为糟糕。第二,法律援助标准不符合实际。经济困难是申请获得法律援助的基本条件之一。经济困难的标准主要适用于社会最低生活保障线来衡量,这样的标准不符合实际,致使许多经济收入徘徊在最低生活保障线边缘的群众得不到援助。第三,法律援助经费不足。援助经费是实行法律援助制度的重要物质保障。没有充足的援助经费做后盾,法律援助制度设立的目的就很难实现。
(三)相互衔接的系统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尚未建立
我国现阶段的纠纷解决方式有多种,但是各种纠纷解决机制之间缺少必要的衔接,处于一种松散的状态,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的结果大都得不到法律的认可。此外,纠纷解决的法律适用依据相互之间存在矛盾,司法程序不够严谨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种纠纷解决机制的效率和整体功能的发挥,很难满足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日趋增多的民间纠纷对有限的法律资源的需求。
三、建构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民间纠纷解决机制的设想
(一)进一步完善以调解为主的纠纷解决机制
调解是目前农村最重要的纠纷解决机制,要逐渐使调解的制度规范化,调解人员的专业化,要提高调解人员的素质。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农村纠纷大都涉及到人们的核心利益,要逐渐转变以前的“能人”调解的方式,要对调解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调解解决纠纷的能力,提高调解的质量和效率。同时,还可以积极探索建立有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各种调解相结合的“大调解”制,充分发挥各种调解的优势,彻底化解纠纷。要不断发展和完善人民调解制度,使其更加规范化,调解人员更加专业化。
(二)健全和完善法律援助制度
首先,加强法律援助的宣传力度。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广泛,加强法制宣传的力度,要充分利用电子刊物、网络等新兴传播媒介,让更多的人们了解法律援助,尤其是在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要让需要法律援助的人们能够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其次,制定科学合理的法律援助标准。法律援助的标准应更加科学,实际。我们应该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和经济发展水平来衡量。同时,也可以在广大农村地区放宽适用法律援助的条件,让更多的群众能够得到法律的援助。最后,建立法律援助资金保障制度,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法律援助作为一项惠民工程,国家应考虑设立法律援助基金,专门用于支持法律援助工作的开展。
(三)建构相互衔接的系统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
首先,要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纠纷解决机制,保证各种纠纷解决机制的科学化,规范化,克服以往的随意性,无序性。要制定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规则体系,逐步促进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规范化,保证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不偏出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的最低要求。其次,要确保诉讼与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相互衔接,完善对司法救济以外的纠纷解决机制处理结果的确认制度。例如,修订的民事诉讼法规定了人民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制度,就有效地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各种纠纷解决机制之间的有效衔接。最后,要建立和完善合理的纠纷分流机制。因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农村民间纠纷数量激增,而且,各种纠纷解决机制又有各自的独特优势。这就需要我们建立一套既能合理分流,又能相互衔接的纠纷分流机制。第一,要科学划分各类纠纷解决机制的适用范围,实现纠纷解决资源的优化配置。如仲裁具有专业性,诉讼则具有强制性等,要发挥其各自的优势。第二,在制度规范的前提下,要充分发挥各种民间组织,行业组织,协会的纠纷自我调处机制,并且赋予其一定的法律约束力;第三,要建立诉讼机制内的分流机制,如建立纠纷处理方式甄别机制,诉前辅导制度等机制,促进各类纠纷的分流。
四、结语
篇6
(一)昆明市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不完善近年来,昆明市为城镇化的建设把土地作为主要的资源进行扩大,土地的收入管理存在制度上的不规范。被征土地的补偿费用没有按规定留在地方财政用于土地的开发,而是大部分被用在城市的开发;土地出让金的预算管理不完善,监督体系不健全,农民得到的补偿费用与出让金存在很大的差距,使得农民的利益受损。加之对失地农民的补偿及安置途径单一,对其就业及保障制度考虑不够充分,使得农民向城镇的转移受阻,也加大了“三农”问题的难度。
(二)昆明市城镇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当前,昆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关规划还不够完善,政策的实施存在相应的难度,导致实施的效果不容乐观,相应的建设资金被挪用到城市开发与扩张。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城镇赖以发展与持续成长的基础。但是,昆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没有同步于城镇化的进程,其中资金的投入较为缺乏导致环境的承载力过大也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因素。如果不全面的健全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应投资体制,昆明市的城镇化在受阻的同时会出现交通不完备、环境污染的问题。
(三)公共服务的覆盖面窄公共服务的提供需要地方财政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在发展过程中昆明市政府更加注重于经济的发展,追求昆明市在经济发展上的高速增长,而对居民的医疗、社会保险、文化建设等经济效益产出不明显的公共产品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由于制度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虽然昆明市的经济长期以来保持着一定速度的增长,对公共服务的投入也在不断的提高,但是也造成了公共服务覆盖窄的局面,大量高效优质的文化、发达科技、医疗卫生等资源主要集中在昆明市区,导致了市区与农村地区之间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的差距扩大。
(四)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由于长期的二元制社会体系的发展,城乡发展一直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城镇居民的收入长期高于农村地区,随着城镇化的逐步推进,使得人才及各种资源不断向城镇集中,导致城乡的经济水平及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城镇资源的集中及经济的快步发展,使得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寻求就业机会,农村人口的大量进入增加了昆明市生产生活的压力,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承载加大,不利于城镇化的进一步建设。
二、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
(一)完善保障制度,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对现有的财税政策进行深入的改革与优化,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保障机制。现行的土地征收补偿机制应经一部改革,制定统一的补偿标准,健全补偿的机制,避免出现高价征地与低价征地同时存在的现象。同时,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失地农民的就业及创业提供政府支持。基于昆明市情,应将失地农民及农民工纳入管理范畴,逐步建立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及其他社会救助,给予独立的核算与管理,并制定相应的法规进行管理监督,为失地农民建立健全保障制度,为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提供良好的社会基础。
(二)增加可支配财政资金,为公共服务提供资金保障地方财政的增加对于在城镇化进程中实现其职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城市财政为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支持,使其满足城镇化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城镇化建设中公共产品的提供,以匹配经济的发展。昆明市政府应满足财权事权统一的原则,在不违背中央政策的情况下,合理增加政府的可调配财政资金,充分保证政府的经济职能作用,确定市一级政府的职责和权力,改革现行不匹配经济体系的财税政策,为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完善的财税政策。
(三)促进昆明市城乡居民福利水平的公平化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以此来完善转移支付政策,实现昆明市城乡一体的福利政策,提高昆明市城乡文化、科技、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首先,提高失地农民及农民工的社会福利,使其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福利政策;为失地农民及农民工的就业及创业提供政府支持。其次,提高“三农”的支持力度,增加农民的财政补贴,使其留在农村以发展农村的经济,不能为了实现城镇化而放弃农村的改革与发展。再次推进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强农村的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四)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机制促进农民增收转移农村的劳动力以提供就业机会是完善城乡就业一体化的核心。昆明市应深化“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全方位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及职业素养,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转,建立农村人口的自由流动、城乡就业一体化的就业机制,扩大就业的渠道,增加就业岗位,为农村居民创造更丰富的就业机会以及适合的岗位。加快建立完善的城乡就业服务机制和公共职业介绍机构,推行就业信息的共享机制,促进城乡就业网络信息的建立;政府要大力支持与发展全方位的农民教育及就业的培训工作,提供农民的素质与服务水平。建立建全农村的社会保障及劳动保障机制,为农民的劳动及生活提供保障;对税费的减免、社会保障的补贴进一步落实,同时鼓励外出就业的农民工在学到先进的技术后回农村进行创业,促进农村地区的工业化发展,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生活,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的共同发展。
三、结论
篇7
(一)实现公平、正义,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必要途径
弱势群体的人权保障毋庸置疑的应当成为人权保障的核心,而法律援助制度的定位,本身就是为了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得以实现的一种司法救济制度,同时,法律援助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司法公正,其所具有的司法救济性,决定了国家在通过立法确认公民的权利后,为了保证公民特别是经济困难或者某些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得以顺利实现,其有义务和责任为公民提供法律援助。因此,法律援助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必要途径。在社会转型期新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基层社会法律援助的价值内容,更加体现了其作为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终极追求,以及主体对其客体的人权价值期盼。当前,农民仍然是我国穷困人口的大多数,与城市相比,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民往往缺乏维权法律意识,在权利受到侵害或者发生纠纷时,仅凭借一己之力很难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合理解决问题。而法律援助的出现则满足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渴望,在诉讼或非诉讼领域,它均以无偿的法律服务形式提供救助,不仅让穷人打得起官司,同时,也实现了人们普遍向往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现代法治原则,体现了公正、正义的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二)有效化解矛盾,建设和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十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努力改善社会关系和劳动关系,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各种社会矛盾,完善各项工作的法治化,建立一个更加幸福、公正、和谐、节约和充满活力的小康社会。作为实现这样一个宏伟目标的重要载体,新型城镇化建设如何完善自身的法治化,以加快促进和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笔者认为,法律援助是一个优选。当前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不断增多,如农民工维权、劳动纠纷、土地承包纠纷、征收拆迁补偿纠纷等,且矛盾的群体性突出。而法律援助作为法治的合理、有效手段之一,其不仅具有提供协助的法律专业性,同时还具有提供服务的无偿性和优惠性,因此,在帮助贫弱群体解决矛盾和纠纷时,便于运用专业化的法律知识为其提供法律咨询、诉讼、非诉讼等法律服务,让其能够理性化、制度化地表达自己的诉求,使矛盾最终在法律框架内得以解决,最终有效化解了矛盾,保障了社会的稳定、和谐。由此看来,法律援助和和谐、小康社会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一致的,均是社会安定有序、讲求法治、公平正义的稳定结构状态,只不过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
二、介入的问题与困境
(一)实践中受理范围过于狭窄,非诉讼援助被忽视
2003年国务院颁布了《法律援助条例》,根据第二章的规定,将我国法律援助的受理范围主要限定为民事案件的以及刑事案件的辩护。其中,法律援助受理的民事案件范围为: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请求给付赡养费、抚育费、扶养费的;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民事权益的。而受理的刑事案件的范围为:公诉案件或自诉案件当事人因经济困难而没有委托律师的,可以申请法律援助;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人。综上,法定的提供法律援助的范围主要还是集中在民事、刑事案件等诉讼领域,且受案范围狭窄,对于非诉讼领域关注过少。而在乡村社会,其所体现出来的矛盾则更多的是诸如财产、买卖、借贷、财产损害赔偿等经济纠纷,人身伤害、医疗事故等侵权纠纷,婚姻、赡养等家庭纠纷或其他邻里纠纷,以及土地承包等与政府之间的纠纷等,这些远超过法定的法律援助的受案范围,且有些可能需要通过咨询、调解等非诉讼方式进行解决。因此,实践中受理范围过于狭窄,造成了法律援助较难被农村受援群体所接受和支持,群众基础不广泛,从而在农村城镇化建设中也较难得以施展,陷入“无用武之地”的境况,且由于对非诉讼领域实行援助较少,也极大影响了农民群体依靠、诉诸法律援助的积极性,削弱了其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有效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稳定效用的发挥。
(二)机构建设与受援需求不平衡,政府调控待加强
我国司法部1994年建立法律援助制度,并建立各级管理机构和实施机构。2003年国务院颁布了《法律援助条例》,其中明确规定“法律援助是政府责任”,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尤其需要由政府来建立调控保护机制,进行合理资源配置,其中首要的就是机构建设问题。1995年,司法部设立了法律援助中心,而后各省、市、县也纷纷成立相应的法律援助中心,但农村地域广博,贫困人口较多,各种涉及生存利益的矛盾也较为突出,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大规模的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田地连片开发,周围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也促使矛盾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使得基层农村社会对法律援助实际需求进一步增加,但县级法律援助中心距离乡村较远,且宣传力度不够,很少能涉及那些偏远地区的农民,加之乡村“礼俗”社会固有的特点以及矛盾解决的方式,其对法律援助的了解和支持并不到位,造成了农村社会对法律援助的客观需求与法律援助机构的现实建设之间的不平衡,影响了法律援助服务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积极作用的发挥。
(三)资金和人员紧张、保障不足,援助质量需提高
就我国基层农村社会来讲,法律援助资金不足的问题尤为突出。当前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农村相对贫困、落后的现实情况决定了国家把资金主要还是投入到农村的经济建设以及农民的现实生存问题中去,法律援助的服务对于那些徘徊在温饱边缘的农民来说,显然是一件奢侈品。依据《法律援助条例》第一章第三条的规定,县级以上政府应当采取积极措施推动法律援助工作,为法律援助提供财政支持,保障法律援助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法律援助经费应当专款专用,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但许多基层政府“负债累累”,不会拨出太多的资金支持法律援助工作,而法律援助办案补贴与其他行政办公经费“打捆”拨付的问题,造成了有限的经费被侵吞、挪作它用的现象。此外,人员的缺乏也是法律援助发展的掣肘。法律援助的提供主体是律师和法律工作者,但由于职业回报率在城市与农村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故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决定了律师及法律工作者主要还是在城市地区,很少愿意到农村。加之法律援助案件办案补贴过低,甚至未能及时发放,更打击了其从事农村法律援助工作的积极性,造成了农村基层法律援助从业人员的缺乏、援助水平受限,影响了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法律援助工作的发展。
三、理性介入的方式与路径
(一)加强法律援助立法研究,适当扩大援助的受理范围
英国、法国均有法律援助法,且都是由最高立法机关制定,而我国《法律援助条例》只是国务院颁行的行政法规,使得其规范化缺乏立法保障,特别是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专门的法律援助立法迫在眉睫。对法律援助的任务、宗旨、职能、机构设置、援助范围、援助程序、经费保障与管理等方面均应予以明确规定,并适当扩大农村法律援助的受理范围。首先,一般性的农村社会较常出现的诸如赡养、婚姻、抚养、继承等各种家庭纠纷或其他邻里纠纷、财产纠纷、人身伤害纠纷、土地承包纠纷等。其次,由于城镇化新形势所引发和连带的一系列特殊的矛盾和问题,例如,农民工进城打工的愈来愈多,而随之劳动关系领域也会出现一些新的变化,集体劳动争议和多发,劳动关系矛盾复杂。再如,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一些诸如土地征用补偿、环境污染等问题。实践中,应将上述新矛盾、新问题纳入农村法律援助的受理范围内,引导广大农民群体依法、理性、有序表达利益诉求。
(二)建立多元化援助机构和机制,满足日益增长的受援需求
2012年,“加强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被列在“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标题之下。笔者认为,应当建立多元化的法律援助机构和机制:首先,针对基层农村社会农民对法律援助客观需求的增长与法律援助机构现实设置不足的矛盾,可在乡镇一级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在行政村设立法律援助联络员,主要承担开展法律宣传、法律咨询、调处解决纠纷、联络法律援助中心等工作职责,通过分级设置,扩大法律援助服务农村基层社会的范围。其次,针对农村地域广阔,人员居住较为分散,农民文化程度相对较低,法律知识欠缺的特点,可建立巡回援助工作制度,轮流从县级法律援助中心或乡镇级法律援助工作站中的法律援助工作从业者中抽选一定比例的人员组成巡回援助工作队,定期或不定期的下到农村最基层进行巡回的上门式的法律援助服务,主要职责是以巡援工作队为平台和媒介,主动掌握基层村民的法律需求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律宣传、提供咨询服务、指导村民申请法律援助,通过这种流动式的法律援助服务机制,尽量营造一种农村社会支持、法律服务人员参与、农村群众了解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经费保障和人员竞争,为援助工作夯实基础
篇8
论文关键词:山东省,城镇化,中等城市群
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陆地总面积15.71万平方公里,近海域面积17万平方公里。山东经济主要指标居全国前列,是中国经济大省。总人口9417.23万,辖17个市140个县(市、区)。从山东省的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看,明显呈现出东、中、西三个地域特征,发展水平整体上自东向西逐次递减。目前,我国已处在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笔者认为,推进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至少应在如下两点上达到共识:一是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确立不同的城镇化发展目标和战略,不能以一种模式来指导不同地区的城镇化实践;二是中央强调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并不意味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上都要齐头并进,没有重点。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实施中等城市群战略是山东省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有效途径和战略选择。
一、山东实施中等城市群战略的可行性分析
所谓实施中等城市群战略,就是要在积极发展中心城市、合理建设小城市的同时行政管理毕业论文,以县城为重点,通过大力膨胀县级城市规模,推动县级城市尽快向中等城市发展,更大规模地实现农村人口和产业的有效聚集,使其成为连接城乡、推进城镇化的重要载体。从山东的实际出发,依托县城积极发展中等城市,实施中等城市群战略,有其现实可能性。
(一)现实性分析
1. 实施中等城市群战略是构建合理城镇体系的需要
目前,山东省主要城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已经有相当的规模,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城市土地、水资源、交通、环境、住房等客观因素限制了人口城镇化的发展规模。由于发展方式转变还没有到位,发展速度愈快的地区,物质消耗比重增长的也就愈高。可以说,城市的规模发展越大,对外部环境的依赖性也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照搬西方国家人口向大城市集中的城镇化发展战略,必然会带来城市环境的日益恶化,交通和生活空间拥挤等一系列“大城市病”,不利于城市自身的持续发展。另外,山东省中心城市与小城镇发展不均衡。一方面,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密集,另一方面,改革以来尤其是1985-1991年,在乡镇企业和城市改革双重推动下,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新兴的小城镇。但由于乡镇企业的分散,导致了城镇集聚能力的下降。相当数量的郊县小城镇零落分散、发展缓慢,构成两极不平衡的城镇体系结构,制约了城镇化进程。因此,在当前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应该把中心城市和各郊县通盘考虑,在促进中心城市成为增长核心的同时,要大力推动建设若干人口规模在30万人以上的中等城市,同时有重点地发展中心镇,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多层次、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在这个城镇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依托县城大力发展中等城市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因为县城处在上接大城市、下连小城镇及广大农村的特殊位置,以此为重点发展中等城市,对上能够充分承接大城市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对下可以依次传递大城市的辐射效应,发挥自身的带动力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城乡经济的良性互动和一体发展。
目前,一些东部沿海省区在发展中等城市方面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比如,广东省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最快的省份,其原因之一,就是有一大批县级城市迅速发展为中等城市。江苏省目前以县级市为主的中等城市发展势头也非常强劲。浙江省大力实施以县城和中心镇建设为重点的城镇化战略,拉动了县域经济发展。从而使以义乌、东阳、永康等为代表的中等城市迅速崛起, 成为以城带乡的主导力量,由此形成了浙江省大中小城市合理分工、互为补充的发展格局。
2. 实施中等城市群战略是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的需要
经济学家断言,21世纪国际经济竞争的基本单位不是企业,也不是国家,而是城市群。从城市“点状拉动”转变到城市群“组团式发展”,这是未来几十年内中国经济发展必然面临的历史选择。事实上,靠建设城市群带动区域经济隆起已经是成熟经验了。从国外看,象美国北至波士顿、南至华盛顿的世界第一大“波士华城市带”,日本以东京为中心的“三湾一海”世界第二大城市带,我国的长三角、珠三角城市带等,都大大拉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正是在这种背景和理性思维下,山东省作出了加快半岛城市群发展的重大决策。“半岛城市群”是指由济南、青岛、烟台等8座城市组成的城市带。但是,这8个城市相距大多在100公里到200公里之间,中间地带不少“凹陷”。要使这些地带迅速隆起,目前靠这8个城市通过扩张相互衔接还不现实,这样重任就历史地落在了县级市身上。在“半岛城市群”的范围内有22个县级市,如果这些县级市能发展成为中等城市,以四五十公里的间距分布在半岛上,那么,“半岛城市群”的概念会丰富很多,将使人真正置身于“城市群”的感觉。“长三角”、“珠三角”的城市分布就是高密度的、繁荣的。随着行政资源作用的淡化和市场资源作用的显现,有些县级市已经呈现出超越地级市的势头。从某种意义上说,所谓“长三角”、“珠三角”,很大程度上是靠这些县级市支撑着。所以,实施中等城市战略,也是顺应构建“半岛城市群”这一区域经济发展趋势而作出的战略决策。
(二)可能性分析
1.依托县城加快发展中等城市具有强大的动力机制
从世界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来看,城镇化发展主要有两种动力,一是城市“拉力”,二是农村“推力”。山东省城镇化的这种推拉机制十分明显。首先,山东省是我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稠密、工业化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所以,也是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的地区。人地关系高度紧张,使农村产生大量剩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强烈的转移需求,形成了城镇化的巨大推力。其次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拉力来自于比较利益驱动。城市的发展、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非农业部门劳动力的需求,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可能。同时,非农业部门较高的劳动报酬和城市作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中心所形成的良好便捷的服务机制,对农民来说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而县城靠近广大农村,为农民所熟悉,在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方面,具有特殊优势。因为,县域的特色文化是以血缘、地缘、人情关系和共同的文化为基础的。这种地域文化特色使不同的县在语言、服饰、饮食等方面各有不同,甚至在方言上,大多数是以县为单元的。山东人的家乡观念较深,一般不愿远离家乡。但是现代化和城镇化是大势所趋,乡村居民向城镇迁居不可避免,因而县城作为家乡的“大城市”就成为迁居首选。
2. 依托县城加快发展中等城市具有规模比较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关于我国的城镇化道路,一直是理论界和政界所关注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积极发展大城市无疑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巨大动力,但在整个城镇体系中,大城市的数量毕竟是少数,且容纳人口有一定限度。另外,其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能力也有限。根据测算,像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其辐射半径为180公里,北京的辐射半径是150公里,超过了这个范围,其辐射、影响、带动作用就明显弱化。而前些年我们把小城镇作为大战略,使之如雨后春笋般地兴起。客观地讲,这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农村人口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有积极意义。但农民离土不离乡、职工进厂不进城的小城镇战略,在实践中所带来的生产力布局分散、基础设施配套难、企业管理成本高、城镇化过程对经济增长的投资拉动力和带动力弱等弊端也日益显现了出来。一般结论认为,城市人口达到25万才能显现出规模效应。按照这一标准,目前绝大部分小城镇都存在资源浪费问题。相比较而言,依托县城积极发展中等城市具有规模比较优势。因为中等城市具有规模适度、人口适中等特点,容易克服大气、噪音等环境污染,缓解交通堵塞、居住拥挤等矛盾,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自然与城市、人与城市的和谐发展,用生态、用环境创出城市品牌。中等城市既可以有效解决分散发展小城镇带来的资源浪费、生产力布局不合理问题,又可以避免一系列“大城市病”。而且县城作为传统县域经济中心,具备向中等城市发展的良好基础。
3. 依托县城加快发展中等城市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率先实施对外开放政策的区域是东部沿海的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目前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已基本完成了自南向北开放重点不断拓展的过程。经过30多年的发展,这3个区域已经成为人口和城市相对集聚,经济相对发达且潜力较大的区域。由此,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山东省作为环渤海地区的重要省份,其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在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中,山东省占26个,县域经济的快速膨胀是县城膨胀的强大经济基础。
二、山东省实施中等城市群战略的路径选择
实施中等城市群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应重点抓“三个结合”。
(一)把园区建设与城区建设结合起来,以园扩城
按照建设城市新区的思路建设园区,既可以有效扩大城市空间规模,又可以提升城市产业支撑能力,一举多得,这是近年来很多城市的一条重要发展经验。按建设城区的思路发展园区应当包括三方面含义:一是以县城为中心布局园区。一个县可以有功能不同的多个园区,但除资源加工型和旅游开发型园区外,每个园区都应紧密依托县城。二是按照城市新区的标准规划园区。园区的规划和建设一定要紧紧围绕中等城市发展战略,将园区的规划与县城的发展规划统一起来,融为一体。三是顺应形势发展及时整合园区资源。有条件的地方,应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加快园区融合,发展带状经济、网状经济或环状经济,以此把中心城市与中等城市、中等城市与小城市、城市和乡村更加紧密地连为一体,从更高的起点上带动中等城市建设。
(二)把调整城乡布局结构与调整产业结构结合起来,以产兴城
城镇化与产业发展有着内在互动关系,没有产业的支撑,城镇化就是无源之水。县城在向中等城市发展中,面临的重要任务就是要迅速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在这方面应坚持如下三个原则:
一是充分借助外力的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地方的发展不仅在于自身拥有多少优势,更重要的在于能够调动和利用多少优势。与大城市比,县城自身发展优势是不足的,需要在借力、借势发展上深入研究、重点突破。具体到产业发展上,就是要紧紧抓住当前全球经济调整的机遇,走引进、联合、嫁接的路子,构筑产业发展新优势。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一些县级市能够获得奇迹般的发展,主要走的是这条路子。作为县级市,大多有着地价、劳动力便宜的硬件环境,软环境近年也有较大改善。只要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降低外资进入的行政成本,境外产业就会由低到高逐渐跟进。
二是集中发展主导产业的原则。和大城市相比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县级城市在人才、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不明显,所以,在产业选择上更应当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抓住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集中做大做强,形成区域经济的鲜明特色,切忌四面出击,力戒结构雷同。主导产业的选择主要应考虑两方面:一是产业的差异化,即要有特色、有市场前景、最能发挥比较优势、具有成长性;二是产业的关联性,产业的关联性强,就容易形成产业集群。目前,城市竞争的一个重要的着力点就是产业集群。从世界范围看,通过产业集群带动经济腾飞是一个规律。如美国的“硅谷”、加利福尼亚的葡萄酒业群、马萨诸塞的制鞋业都大大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从国内看,浙江的区域特色产业区比较典型。它在全国起步最早、规模最大,有点像意大利的专业化产业区。这种区域性块状经济,具有高度的社会化分工和专业化协作的产业体系,形成了浙江产品质优价廉、款式新颖的竞争优势。
三是推动生产力布局从分散到集中的原则。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山东也不例外。如2008年山东城镇化率47.6%,工业化率51.8%,两者相差4.2个百分点。这一方面说明,城市建设力度不够、扩展不快;另一方面说明,生产力特别是产业布局过散,没能形成聚集效应。目前,应采取有效手段,引导农村工业、乡镇企业向县城集中。企业进城一举两得,从企业自身看,可以获得一个加快膨胀发展的良好环境;从城镇化的角度讲,可以壮大城市的产业基础,加快城市发展步伐。
(三)把城市设施建设与资源整合结合起来,增强城市载体功能和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首先,县城应适应农村人口向县城转移的新形势,坚持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建设中,应充分考虑整个城市群、城镇体系的发展需要,主动依托区域性中心城市,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搞好与大城市、周边城市以及小城镇的设施对接,建立快速、高效“经济圈”、“通勤圈”。
其次,要注重现有资源的整合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增强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目前,重点应抓好教育资源的整合。农民的素质是影响城镇化的重要因素,所以,要让广大农民真正实现转移就业,还需加大投入,整合资源,不断完善农民教育体系,真正形成“政府统筹、行业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农民教育运行机制。要依托各类中专学校、技工学校及其它职校,积极探索“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储备”培训等培训模式,逐步建立起“先培训后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实践证明,这是一条促进农村劳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三、实施中等城市群战略需要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一)要用系统观念发展中等城市,正确处理发展中等城市与发展区域经济特别是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关系
实施中等城市群战略不是孤立地发展中等城市,相反,中等城市只有紧紧依托整个区域经济特别是区域性的大城市,才会获得更大的发展动力。在这个问题上需要把握好两点:一是中等城市要积极主动地承接大城市的扩散效应。区域经济开发理论和国内外的城市发展经验都表明,大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会通过城市郊区化等方式,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派生出许多“卫星城”,进而形成“城市群”或“城市带”。如美国北至波士顿、南至华盛顿的世界第一大“波士华城市带”,日本以东京为中心的“三湾一海”世界第二工业城市带,我国的长三角城市带等,都是大城市辐射带动的结果。目前山东省的绝大部分县城,一般都靠近一个或几个大城市,应自觉把自己摆到大城市的“卫星城”位置上,主动承接大城市的扩散效应,搞好基础设施和产业等方面的对接和分工合作,借势借力提升自己。二是中等城市的发展必须要体现特色。在县城的建设发展过程中,要从自身实际出发,深入开展城市特色研究,把产业特色与文化特色、传统特色与时代特色、自然特色与人文特色、地域性文化与外来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特色竞争优势。
(二)加大配套改革力度,充分发挥体制、政策的推动作用
传统的政策、体制制约了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因此,实施中等城市群战略,必须从制度创新上切入,加大配套改革力度。从目前情况看,县城的空间规模和人口规模增长潜力较大,应当在创新制度上积极试点行政管理毕业论文,率先突破:一是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尽快打破城乡二元结构,逐步放开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的各种限制。二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三是深化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改革。打破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力在政策上、制度上的界限,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重视搞好农民进城中介组织建设,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指导系统,及时掌握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技能、就业愿望等信息,分析和预测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形势和趋势,为搞好宏观决策提供依据。同时搞好城乡劳动力市场的沟通,定期交流城市劳动力就业信息和农村劳动力择业信息,为指导农民进城就业提供依据。
(三)突破二元经济形态下形成的领导思路制约,实现从“县长”到“市长” 的根本转变
有一种观点认为,在我国的一些地方,存在着简单的“地名城镇化”倾向,即大量“县”改成了“市”、大量的“乡”改成了“镇”,而领导方式和思维方式还没有随之相应转变。“市长”与“县长”的最大不同,就是应当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把研究城市问题摆上领导工作的中心位置,尤其应重视研究现代城市发展规律和理念,善于在城市经营中发展城市。城镇化不单是一个伴随着产业聚集而发生的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人口接受现代文明熏陶而提高自身及社会群体素质的过程。城市领导者应当像抓城市物质面貌改观那样,抓好城市精神面貌的改观。按照转移农民先“转化”农民的思路,切实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使更多的农民实现向市民的跨越。
参考文献:
1.山东统计年鉴2000--2008
2.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与规律冯治著人民出版社2004.4
3.城镇化与城乡可持续发展刘传江郑凌云等著科学出版社2004.5
4.关于推进城镇化进程的若干建议姚鸿明人民网2005年03月11日
5.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王梦奎冯井谢伏瞻主编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3
篇9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皖北城一体化建设研究
――以宿州市为例
欧晓倩章梦雪
(宿州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摘要】首先,在了解城乡一体化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建设意义的基础上,以宿州市为例,运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调研方法对宿州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其次,从社会层面、政府层面、城镇居民层面分析了宿州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现状,得出了有关于城乡一体化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最后,城乡居民层面、政府层面以及社会层面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二元结构;城乡差距
绪论
在城镇化进程中,社会矛盾更加突出,因此在城镇化发展中隐藏了愈多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但这并不能阻碍城镇化的步伐,在面对这些问题时,皖北地区给自身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即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还兼具和谐发展的目标,另外坚持在发展中体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可发展等。
同时城镇化进程中,它至少涵盖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人口城镇,二是经济城镇化,三是社会城镇化,在这三个层次发展中,社会的矛盾也尤为突出,例如人口不断的增多,但土地的使用率却低,这也是现在政府采取土地集中使用的原因,在面对这些潜在的风险和问题时,皖北地区采取一套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即与周边地区一起联合探索出适合皖北地区城乡发展的道路,以实现皖北地区城乡间的共同发展与富裕。
一、研究现状描述
(一)宿州市与安徽省其他直辖市的城镇化率情况
根据2014年安徽省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安徽省各个市的城镇化覆盖率中,合肥为69.10%,增福为1.31;淮南市为67.90%,增福为1.25;蚌埠市为50.91%,增福为1.24;淮北市为59.76%,增福为1.23;阜阳市为37.50 %,增福为1.27;宿州市为37.43%,增福为1.27。
单从城镇化率角度来看宿州城镇化率在不断的增长但城镇化水平还是相对较低的,增长幅度与其他城市相比并不突出。这样单一发展会使得宿州等一些城市城乡一体化建设无法持续发展,也无法从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多个角度来实现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皖北城乡一体化建设。
(二)宿州市近几年城镇化率情况
数据显示,宿州市近几年的城镇化覆盖率非别为:11年33.1%、2012年34.8%、2013年36.2%、2014年37.4%。可见城镇化率一直在提高,但增速却在减缓,增长幅度也十分微小。
(三)宿州各地区的城镇化覆盖率
数据显示,宿州市各区的城镇化率分别为:桥区为45.1%、砀山县为35.9%、灵璧县为25.3%、萧县为21.9%、泗县为18.5%。可以的初步得出:桥区的城镇化率最高,泗县的城镇化率最低;桥区的城镇化率比泗县高22.2%,各地区发展不均衡。
(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根据宿州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2014年间,城乡绝对收入差距从13190到18925。城乡收入差距比高达300%,而且每年都会增长。
从表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城镇居民收入与农村居民收入存在将近3倍的差距,这也体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发展失衡。但从这表中也可以看书,城乡收入差距也在不断的减少,但总体减幅不是很大。
二、研究结果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1.城镇化增速滞缓,县域城镇化水平不均衡
在城镇化的过程当中,随着各种问题的出现,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开始减缓。宿州市与安徽省其他地级市的城市化覆盖率对比也不是很突出,还是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这就说明人们应该意识到不能一味地走老城镇化道路,而是要寻求一种新的突破。
由图2 3可以清晰地看到,宿州市各地区的城镇化率差别非常大,县域城镇化水平不均衡。各个区域都在建设,但由于每个地方建设的力度、效度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不同等等原因,导致了城镇化水平不均衡。
2.城乡一体化建设不彻底,乡镇居民思想落后
从实地调研结果显示,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有些地方建设的不够完善;有的是建设完了之后,后期的工作却没有持续下去,导致已经建设好的成果毁于一旦;还有的是在建设途中就停滞不前。这些问题的出现与政府的政策实施的力度和绦辛τ泻艽蟮墓叵怠
还有就是城乡居民对城乡一体化概念没有深刻的认识,导致在建设中有些居民不支持政府的工作,导致建设中出现困难。还有许多农民思想文化水平达不到,使经济发展与人文发展脱节,有可能会导致造成只是建立了城镇,却没有可此续发展的动力的局面。
3.城乡差距明显
城乡之间在经济、教育、空间上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这些差距阻碍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如在空间方面,城乡之间存在着有形和无形的隔离,城市带和乡村带之间空间差的减少速度远跟不上近几年的发展形势。
通过调查研究数据显示,现如今城乡居民在个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近几年的产业发展虽迅速,但从数据中可得出农村居民远跟不上现代产业的发展。所以如何解决此类问题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成为我们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
城乡社会发展的程度差,农村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滞后性和保守性,这种文化上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从城乡的差距可以看出宿州的城乡一体化建设还有待提高,应该从多个角度多维的综合发展,使宿州在迎合发展政策的同时能结合自身的情况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让城乡一体化建设得到理想的效果。
4.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认识不足
宿州等一些地区近几年将改善重点放在扩大城市空间和城市数目增加方面,出现了“虚假城镇化”、“城镇化不彻底”的现象,在这种现象下城镇化率虽然得以提高,但是农民并没真正的享受到城镇居民的待遇,并没有从本质上得以改善从而致使城乡一体化建设改善不突出发展缓慢。
要想使城乡一体化建设能够全面、可持续的发展,要对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意义进行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5.单一发展,没有寻求新的突破
就研究结果显示,宿州地区在皖北城乡一体化建设方面还有很多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发展体系不够完善较为单一。这致使宿州的一体化建设速度较其他皖北地区相对比较缓慢。
纵观宿州近几年的城乡一体化建设主要将改善重点放在扩大城市规模和城市数量增长方面,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皖北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根本问题,没有从多维角度来发展宿州在新城镇背景下的皖北城乡一体化建设。没有解决阻碍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三农问题和二元化结构等主要问题。
(二)出现问题的原因
1.城乡二元制结构制约城乡一体化建设
城市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由农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即使实行户籍制度,可以缓解城市的就业压力,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却隔离了城市与农村,使得二者存在于相对封闭的空间中,这种情况对城乡一体化建设产生不利影响。
城乡二元制结构加剧了社会经济增长的不均衡。近几年城镇人口数目增加和城镇空间的扩张使得城镇化率提高农村户口转化为城镇户口但只是伪城镇化。在消费的形式方面,农村人的消费属于没有城市人丰富多彩,他们解决温饱问题就可以,而城市人更懂得享受生活。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建设问题,使得城乡二元结构更加制约城乡一体化的建设。
2.三农问题突出
宿州近几年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皖北城乡一体化建设并没有解决三农问题。三农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民的收入低且增收难,导致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较大,解决三农问题主要就是缩小城乡居民贫富差距。
各部门通过采取一些措施,使三农问题在生产方式、生产结构等方面得到相应的改善,但是这个的发展速度远远跟不上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脚步。
3.政策的贯彻落实和乡镇居民的文化水平
由于人们对城乡一体化的认识不够深刻,导致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会受到多方面的阻碍。原城镇中的人会不接受农民,而农民也会适应不了城镇的生活,他们还是习惯于自己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这些都是政策能否彻底落实、落实到位的关键约束因素。
在调查的几个地方,我们发现虽然城镇建设中的基本设施都是齐全的,但是后期被损坏的程度非常的严重,居民们根本没有珍惜公共设施的意识。因此,在城镇化建设当中一定要坚强居民思想道德建设。让人们意识到建设城乡一体化最终都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那么才能可持续的发展、和谐的发展。
三、对策与建议
(一)贯彻新型城镇化对城乡一体化的指导作用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统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却带来了许多经济、社会方面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加剧了城乡二元分割。所以,宿州市城镇化路径也需要改变过去不够科学的城市化,而是要转向基于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首先,人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这个层面上就要求加速推进农村居民转化为市民的过程,比如现在对于农村居民的城市户口问题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问题。再者,产城的融合、城乡的协调、工农的协调等方面的发展一直都是新型城镇化要求。
可以看出,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指导思想都对解决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有着很大的指导作用,告诉我们接下来的城乡发展的新道路,那就是不但要走可持续、良性的发展道路,而且要在发展中考虑到人的重要性,建立一个经济、人文、环境都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城镇。
(二)加强小城镇的建设
发展小城镇,可消化农村劳动力,消除城市就业压力。小城镇建设是新型城镇化一个重要的部分,同样适用于城乡一体化建设。小城镇有较强的经济、科技、人才等优势,有利于带动周边乡村经济发展。但现实却是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对于小城镇的建设较弱,没有得到彻底实施。在此层面上,小城镇有必要作为城乡一体化战略的重要一步。
(三)改革户籍政策
城乡二元结构是造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的主要原因。想要减少这类收入分配上的差异,就必须转变城乡户籍管理制度。有很多地方的城镇化的有户籍人口市民率与非户籍人口绿的差别仍旧很大,这就要求我们改变这种现状,从而使城乡间的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实现平等就业。
(四)提高乡镇居民的受教育水平
我国一直强调“科教兴国”,并且一直努力建设为一个人才大国。因为只有有了人才,国家才能更好地发展。同样的在经济发达的地区,教育水平同样很发达。由此可见,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我们必须树立到“硬实力”重要,但“文化软实力”更重要的观念。在建设中大力发展教育,提高人们的受教育水平,培养出更多的实用型人才。
既然大力发展人才,那么就相应的要出台一些政策去留住人才,为家乡的建设做出贡献。
四、结论
宿州虽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较其他城市发展速度还是相对比较缓慢。其主要原因是城乡二元制和三农问题突出制约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只有在相关程度上减少二元制问题和三农问题对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影响和从根本上消除这两个问题,才能使宿州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格局。实现城乡共同发展,p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城乡一体化发展联系个社会的各个层面和人民的思想、认知、文化等方面。在建设城乡一体化时要全面协调,不可突出冒进,相互之间做加减法磨除棱角,实现全面现代化科学的发展。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和一体化的要求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在目前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背景下,通过城乡一体化来缩小城乡差距已刻不容缓,而新型城镇化立足于我国目前的大背景下,则更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其贴近经济发展本身,创造出新的投资需求,提高农民收入,利于城市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此论文主要围绕城乡二元制和三农问题来探索研究,了解发展现状、取得的相关成就和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是国家和人们的共同愿景,是促进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必要途径。各地省市应贯彻落实总体规划,也要在落实的同时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叶莲松.新型工业与城镇化[J].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3]曾赛丰.中国城市化理论专题研究[J].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06)
[4]李树踪.中国城市化与小城镇发展[J].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05)
[5]马海发.农村城镇化发展探索[J].新华出版社,2004,(01)
[6]姜伟新.城镇化既要积极又要稳定[J].求是,2011,(02)
[7]肖良武,张艳.城乡一体化理论与实现模式研究[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篇10
公共管理论文2300字(一):基于从公共管理角度探讨数字化城镇管理论文
【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字化城镇管理成为了公共管理领域内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促使城镇管理方法和技术发生了较大的变革,进一步推动了政府管理创新的发展。但在目前我国数字化城镇管理还存在一些不足,影响公共管理职能的发挥,因此本文通过阐述数字化城镇管理的重要意义,分析数字化城镇管理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基于公共管理的角度上,提出加强数字化城镇管理水平的相关措施,旨在促使数字化城镇管理向前发展,为城镇化进程加速前进奠定基础。
【关键词】公共管理;数字化;城镇管理
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正不断尽快,城镇管理在公共管理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为了保障城镇化政策结果的实效性以及顺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要求,必须要转变传统的城镇管理方式,发展现代化、数字化管理模式。因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明确数字化城镇管理的意义,分析其存在的不足,采取有效措施以实现高水平的数字化城镇管理,促进我国城镇可持续发展。
一、数字化城镇管理的重要意义
数字化城镇管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是基于数字化城市管理演变而来的一种新公共管理模式。其主要是利用先进的科学信息技术手段以及信息管理系统,对涉及到社会公共利益以及人民群众利益的城镇问题进行处理,变革城镇管理水平和体制,充分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因此数字化城镇管理有利于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城镇化发展,整合城镇资源,建设特色城镇。另外我国在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实行数字化城镇管理则有利于解决传统的城镇管理问题,同时能够实现精准定位管理目标的时间和空间,减少巡查及处置人员,降低管理成本,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
二、数字化城镇管理存在的不足
现阶段由于我国城镇化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对城镇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处于探索和实践期,并且在公共管理中对城镇管理的职能和观念有待转变和提升,所以在数字化城镇管理进程中,出现了以下不足:
(1)公共机构职能出现重叠,管理效率较低。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即是公共管理机构的职能划分存在不明确、公共管理机构改革不彻底以及上级机构管理不科学等造成的。
(2)城镇管理信息化发展不均衡,存在资金、人才短缺的现象。虽然我国已经开始了城镇信息化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从实际上来看,基层城镇管理机构的信息化水平仍然相对较低,而且由于管理专项资金以及公共管理人员的缺失,导致基层管理机构与上级机构信息化发展存在差距,导致数字化管理存在较大的难度。
(3)数字资源缺乏整合、统一规划。数字化城镇管理是一项较为庞大的管理系统,涵盖了大量的信息数据,并且与多个管理部门具有密切的联系。所以数字信息资源整合是非常重要的。不过在实际管理中,城镇公共管理对数字资源的整合力度不够,没有实行统一规划,就导致了数字信息相对独立,影响管理工作的协调开展。
三、基于公共管理角度提高数字化城镇管理水平的措施
(一)优化城镇公共管理机构职能
基于公共管理的角度实现数字化城镇管理即是要优化城镇公共管理機构的职能,针对当前城镇管理中存在的人员冗杂以及机构繁多等现状,要进行职能整合和重新划归,同时要在数字化城镇政府机构的基础上,明确各个职能机构的工作任务和职责,将城镇管理的各个方面落实到具体机构、具体人员,保障管理机构层次扁平化,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难题。比如针对城镇民众普遍关心的交通、商业发展以及农业用地规划等,进行信息公示,接收民众意见反馈,通过信息技术合理布设城镇格局等,提高公共管理水平。
(二)加强城镇公共管理队伍建设,培养数字化人才
数字化城镇管理是一项集合了技术、管理、人文以及经济的系统性工程,在公共管理角度上来看,需要进一步改革管理体制和机制,实现政府组织机构以及其运行方式、行政流程等有效重组和再造。这一过程则需要管理队伍具有高素质和高水平管理能力。因此政府要精简公共管理机构,节省资金,大力发展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并通过培训、教育学习、经验交流等方式提高管理人员的数字化、信息化技术能力,培养信息素质打破传统思维模式,积极协调业务工作,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数字化管理。比如公共管理机构要加强人才招聘和培养,从管理理念以及信息技术两方面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为数字化城镇管理提供人才支持,从而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
(三)建立科学的数字化城镇管理体系
数字化城镇管理涉及到的范围和内容相对较广,比如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政府组织机构、管理人员职能整合等。因此需要进行科学规划,建立完善的、可靠的数字化城镇管理体系。政府机构要发挥带头作用,建设完备的信息服务基础设施、明确公共管理机构的职能、任务,还要针对当前城镇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服务优化,如开展远程办公,打破时间、空间限制,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质量。同时管理人员可以采用信息技术,根据城镇建设特点科学划分管理范围,做到全方位的城镇公共管理,及时处理城镇管理问题和缺陷,管理人员要基于数字化信息的反馈功能,深入基层协调公共管理矛盾,强化管理职能。另外可以通过研发建立城镇管理软件,实现信息快速收集、信息共享等,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真实需求,为城镇管理决策提供有效依据和支持。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字化城镇管理是公共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现代城镇化发展的要求。因此需要政府机构发挥领导作用,带领各公共管理机构在公共部门体制改革的背景下进行职能转变、加强信息化建设、培养数字化管理人才、构建数字化城镇管理体系,从而推动我国城镇化可持续发展。
公共管理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论新农村经济建设中的公共管理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城市得到了发展,我国有关部门越发重视对于新农村的建设。新农村能够使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在一定程度上使民生得到了保障。而在对于新农村进行经济建设时,公共事业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支持。本篇文章分析了我国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公共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来进行解决,希望能够提升我国新农村经济建设公共管理水平,构建美好新农村。
【关键词】新农村;经济建设;公共管理
开展新农村建设是为了使农村适应社会发展新需要,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居住质量、经济水平、文化思想等,使农村焕发新面貌。但是,从现实情况来进行分析,目前我国新农村经济建设中的公共管理水平较低,不利于我国建设新农村的目标顺利实现,为此必须要提升公共管理水平。
一、新农村经济建设中的公共管理存在的不足
(一)农村基层政府并没有认识到公共管理的重要性
新农村建设是时展的必然,能够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需要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关注。为此农村基层政府应该明确自身的职责,科学合理的开展新农村经济建设工作。但是,目前部分基层政府并没有认识到开展新农村经济建设公共管理的重要性,对于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一知半解,导致于基层政府无法为新农村经济建设公共管理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为了改善这一情况,需要农村基层政府认识到公共管理的重要性,为新农村经济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
(二)农村经济建设中投入的资金有待进一步提高
开展公共事业管理最主要的目标是改善农村居民贫穷的现状,使农村居民的生活变得赋予,带有一定的扶贫属性。从目前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水平来进行分析,大部分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和城市依然有着较大的差异,为此我国农村的公共管理依然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目前,大部分农村的经济水平只达到了不用为生存犯愁的水平。而我国却已经降低了在农业发展中投入的资金,这导致农村的经济建设公共管理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我国在农村建设方面投入的资金降低,仅仅只能满足农村公共管理开展的需要,比如说铺设电网、修路等,只能提高公共基础设施的水平,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人民的生活质量得不到提高,不利于农村的长期稳定发展。
(三)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来为公共事业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第一,为了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使各行各业都能够有所提升,我国制定了一些法律来保障公共事业工作的顺利开展,但是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我国公共管理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这些法律法规已经不能够满足公共事业进一步发展的需求,有关的政策包含的内容也并不全面,这并不利于农村公共事业的顺利开展。第二,农村现有的法律法规体系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人们在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无法依靠法律来进行解决,并且农村居民的法制观念较低,对于法律的了解比较少,遇见事情不善于借助法律。第三,农村的市场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来进行就爱你督管理,大部分企业并不认为在农村内投入资金可以获得收入,再加上在农村投资相关的法律比较少,农村能够获得企业投资的概率比较低,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农村的经济发展速度始终较慢。
(四)专业人才数量较少
由于农村的环境、薪资待遇等和城市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大部分人才在进行就业时会选择城市而非农村,农村中的人才数量比较少,这严重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开展公共管理时没有足够的人才作为支撑。虽然地方政府出台了部分法律法规以及政策对于基层政府进行了扶持,但是这也仅仅只是提升了农村居民的基础设施和硬件条件,人才紧缺的现状并没有得到缓解。
二、提高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公共管理水平的措施
(一)政府要认识到公共管理的重要性
我国进行新农村经济建设离不开人民群众和当地政府的支持。为此,基层政府必须要对公共事业管理形成正确的认识,全面系统的了解开展公共管理需要进行的工作以及应该采取的工作方法。如果政府没有立足于农村的实际情况随意的规划建设新农村,在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问题,为此基础干部必须要真真正正的了解农村的情况,因地制宜的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并由人民进行监督,确保基础政府能够为人们提供公共质量的服务,使农村得到发展。
(二)加大对于农村公共事业的投入
我国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水平比较低,主要是因为政府部门投入的资金和资源不多,农村的观念比较落后,没有认识到公共事业的重要性,进行公共事业发展时流于形式。为了推动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必须加大对于农村公共事业的投入。这需要我国政府重视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农村有足够的资金为公共事业的发展提供支持,使公共基础设施能够真正的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帮助。除此之外,也要重视农村教育、文化、科学水平的提升,使农村更加全面的发展;国家要对于基层政府进行资金和政策上的扶持,我国农村地区经济水平较低,公共事业发展缓慢,基层设施不足,为此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工作的难点,只有加大对于农村公共事业的投入,才能够使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有足够的资金作为保障,改善每一个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从目前的情况来进行分析,我国的公共财政转移支付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为了缩短城市和农村的差异,就必须要加大力度进行公共财政转移支付体系的建设,使农村的公共物品水平得到提升。这需要政府发挥自身的作用,对于转移支付制度作出一定的整合。并增加对于农业发展的投入,使我国农村事业发展有种子的资金作为支持,有效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四)完善相关的制度
农村的公共管理事业必须要有完善的制度来进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农村的公共管理事业得到落实,真正的发挥出作用。完善的制度和颁布的法律法规能够为我国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引入更多的资金,从源头上改善我国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为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支持。
(五)提高农村公共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由于农村经济水平较低,导致我国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得不到提升。我国部分基层领导的文化水平不高,思想观念没有与时俱进,再加上农村领导层的年龄较大,并没有新的年轻人加入到农村基层政府之中,导致新农村的发展缺乏人才作为支持,无法适应新时代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此,必须要加大力度对于人才进行培养,提升农村公共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并使我国农村居民的文化素养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除此之外,政府还应该颁布政策鼓励我国高校毕业生参加到基层工作之中,为农村公共事业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城镇燃气管理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