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技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11 00:19: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穿刺技术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穿刺技术论文

篇1

中国传统陶瓷青花纹样是一种材质肌理的装饰,主要体现在雕、刻、划、印、釉色、彩绘等装饰手法与陶瓷造型相融合所呈现出的一种特有的美。然而青花纹装饰的布局、构图在陶瓷艺术中是十分讲究的,需要达到丰富而不繁杂,饱满而又分明的艺术效果。下面我们在造型、装饰、题材三个部分对青花纹样进行探讨。

1.造型

青花纹样的造型各异,我们需要基于不同的载体表现其艺术特色。由于现代陶瓷艺术载体的多样性,其装饰纹样也围绕载体的造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因此为了更好地表现现代陶瓷作品的意蕴美,我们需要注意青花纹样的造型与装饰之间的契合。众所周知中国传统装饰纹样在陶瓷艺术设计中构图设计严谨统一。从青花装饰的构图设计上来看,蓝色和白色的纹样穿插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使整个构图协调统一;从审美角度来看,为了装饰效果的需要我们还要选择合适的青花纹样造型。为了使造型富有动态美,形象层次清晰,青花纹样在组织图案造型的时候,一定要按照构图的主次、先后排列,这样才能使造型富有节奏的韵律美。

2.装饰

随着建筑陶瓷、生活陶瓷、陈设陶瓷、卫生陶瓷等多种现代陶瓷艺术注入人们的生活,青花装饰在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中的呈现是整个设计界对青花图案的再现和文化的继承。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各个民族时代的物质和审美文化的标志。下面我们主要在釉色和纹样上进行分析。(1)釉色青花纹样的色彩很美,是一种单色彩绘,高贵中有质朴。其艺术特点和水墨画相似,在装饰时多采用青白对比的方式,特别讲究青与白的和谐关系。在现代陶瓷艺术设计领域,青花纹样以不同浓淡的色调进行装饰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使整个图案细腻地跃然于面,并且极富层次感,呈现的效果甚至好过五彩。(2)纹样中国传统青花纹样种类有很多,大部分依然是线描的方式,可以分植物、动物、画配诗等纹样装饰元素。像龙、凤生动活泼的造型属于动态纹样,与其相反,植物、花草则属于静态的纹样。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青花的纹样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创新。传统的青花装饰纹样以及文化元素与现代陶瓷艺术相碰撞,产生一种时空感,形成一种新的艺术语言。

3.题材

青花纹样的题材众多,有花卉、龙凤、人物等。除此之外,戏曲和小说也对青花纹样有一定影响,并且在陶瓷纹样上出现了大量戏剧故事,这充分体现出了一种温润的人文精神。

二、陶瓷艺术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陶瓷艺术已经不同于传统陶瓷的表现手法,逐渐从“器”的概念中解脱出来,并且大量地运用在公共空间中。现代陶瓷艺术在公共空间中的运用已经成为社会上的一个热门话题,世界各国在建筑、陈设、生活等现代陶瓷领域逐渐得到了发展。特别是具有现代装饰风格的陶瓷界面,将现代生活中对陶瓷艺术美的感悟和体会很自然地融入到了公共环境中。由此看来,青花纹样有很强的生命力,那么依据现代陶瓷艺术特性,它介入公共空间是一种必然的可能。

三、传统青花纹样在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中的表现

青花纹样是现代陶瓷设计中不可或缺的装饰元素。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将其和现代设计元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赋予了它新的时代感和生命力。由于现代陶瓷涉及到陈设、卫生、建筑、生活等不同领域的陶瓷艺术,因此青花纹样需要在这种新的文化结构下延续它的审美价值。

1.陈设陶瓷

青花纹样在室内陈设陶瓷艺术上,一直是大众心中陶瓷的代表装饰。在陈设瓷中的应用多种多样,并且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通过了解青花装饰在现代陈设瓷中的应用,发现有不少文人的诗情画意在室内陈设陶瓷品中得到展现,给空间带来朴素而典雅的氛围。

2.卫生陶瓷

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青花纹样以其圆润的线条和简洁的造型用在卫生间的台盆、浴缸等陶瓷领域。在卫生陶瓷的外形和印花中可以看出浓厚的中国风,都散发着古老的中式韵味。青花纹样以其特有的艺术特性点缀着人们的生活,并且逐渐拉近了人与生活的距离。

3.建筑陶瓷

青花纹样在室内界面装饰中有所体现,在柱体、柱头等建筑结构节点部位也是很常见的。大多数的现代人追求的是简洁大方的装饰设计风格,而使用青花纹样,恰好能够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在现代化的室内设计中,青花纹样借助于现代设计技术,装饰出的空间往往使人眼前一亮,给人一种平静祥和之感。适当地将青花元素与新的艺术形式相融合,不仅能够给沉闷的空间带来一些凉爽和清新的气息,还可以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的空间。

4.生活陶瓷

不得不说青花瓷器最早起源于餐具的制作,如家中使用的青花盘、碗、茶具等。除此之外,像带有青花纹样的毛笔、砚台、笔架等一些文具类用品也属于生活陶瓷。其清淡的青花纹样增添了生活的情趣,它就像恢复人们身心疲劳的艺术品一样,可以使人的心情得以安宁。使生活陶瓷不单单只是以日用品为主,更是在青花纹样的造型上赋予现代陶瓷艺术品新的文化内涵。由此可见,青花纹样运用在陈设、卫生、建筑、生活等陶瓷艺术领域,都会使得人们的心灵得到抚慰。传统青花纹样与现代陶瓷艺术的碰撞,将随着中国陶瓷艺术家的思维和创作逐步发展,并且在提高质量的基础上赋予青花纹样新的内容,带着它独具中国特色的陶瓷装饰纹样在世界陶瓷艺术中展示独有的风采。

四、传统青花纹样在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中的发展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不断的加快,在现代化的陶瓷艺术设计中,青花纹样借助于现代设计与其他艺术形式相互融合,创造出富有民族文化的艺术作品,对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和文化的交流有很大的作用。

1.色彩的运用

色彩是设计的音符,并且色彩的情感语言对空间存在一定的指导作用。尽管青花纹样只有一青一白两种颜色,但是青花纹样运用在现在陶瓷艺术中不仅对各种装饰风格有很大的适应性,而且青花纹样以其典雅苍翠的色彩还可以营造出朴素、明净、光洁的艺术效果,深受人们的青睐。

2.意境的创造

自古以来,传统青花纹样的本土特色在陶艺界独树一帜。它所营造的自然朴实风格一直符合人们的审美心理。仅用两种颜色和优美的线条即赋予了青花装饰深刻的内涵。随着载体不断的创新,人们对意境美的要求不断提升,在现代陶瓷领域,传统青花纹样所创造出的反璞归真的艺术特色一直深受大众的喜爱。不论是历史故事、戏曲、吉祥图案,还是水墨画,不一样的主题运用在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中,都拥有原始的自然情调,并且传递出了不同的意境之美。

3.文化的传承

传统青花纹样运用在现代陶瓷艺术中可以传达出不同时间、地点的文化意蕴,地域的延续性不被空间、距离所阻隔。它不仅具有实用、欣赏的功能,还融入了中国人的精、气、神。例如吉祥图案运用在青花纹样中,它作为一种装饰手法与同样有历史渊源的陶瓷相结合,更有了象征特性。青花纹样的文化是具有连续性的。它的装饰性格特点将会影响整个空间气氛带给人们的感受。文化延续性越好的装饰元素,其文化、经济反哺效果就会越好,互动性就会越强,反之其反哺性就会越差,互动性也会越差。所以青花纹样运用在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中能否传达给用户所追求的感受,是青花纹样设计语言在各种现代陶瓷艺术表达模式中能否成立的关键因素。

篇2

论文关键词:18例多胎妊娠经阴道B超下选择性减胎的护理

 

目前由于在辅助生殖技术中行多个胚胎的移植以及移植后单卵双胎的发生,导致多胎妊娠发生率较高。多胎妊娠容易发生流产、早产、宫内发育迟缓及孕产妇并发症增加,严重威胁母婴安全,随着胎数的增加,围产儿病死率及发病率也明显增加[1]。为提高存活儿的成熟与质量,降低孕妇妊娠合并征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行早期选择性减胎术非常必要的。我院生殖中心2009年1月~2009年12月对18例多胎妊娠在孕早期行经阴道减胎术,术前后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2009年12月18例多胎妊娠者。年龄26~36岁,均为不孕症患者,原发不孕4例,继发不孕14例,不孕年限3~10年,平均6.3年,均为在本中心经超促排卵行IVF―ET术后妊娠者。本组病例中有14例宫内见3个孕囊,4例宫内见2个孕囊,所见孕囊均见胚芽和原始心管搏动。在孕后7~8周时择期手术。

1.2 减胎方法

B超扫描确定待减胚胎,B超引导下将17G穿刺取卵针刺入胚胎胎心搏动处,以20ml注射器回抽,吸取胎心医学论文,也可用绞杀法毁坏胎心,至胎心停搏。

1.3 结果

18例多胎妊娠者经阴道减胎术,手术过程顺利,均一次操作成功,手术时间l0―20min。术后1周再次B超扫描确认14例为双胎,4例为单胎,全部存活,被穿刺的胚胎胎心完全消失。均无母体凝血障碍现象及流产发生。18例病人中,12例足月剖宫产分娩,早产6例。共娩出32个活婴,男婴20个,女婴12个。32个新生儿健康状况良好,体查无畸形。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不孕症患者经辅助生殖技术获得妊娠是十分可喜的,但维持多胎妊娠危害甚大,医务人员必须向孕妇及家属说明,多胎妊娠可能发生各种并发症,胎数愈多,并发症的种类与程度均增加小论文。本组18例病人多年不孕,心理压力较重,患者得知多胎妊娠,既高兴已怀孕,又要承受减胎的痛苦,担心减胎是否对胎儿有影响及引起流产。针对患者矛盾的心情,采取与之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真诚与其交谈,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多胎妊娠的危险性、不良结局和减胎术可能出现的产科并发症,并简单介绍减胎的过程,从而消除焦虑、恐惧心理,主动配合手术治疗。

2.2 术前及术中护理

术前检查记录病人的生命体征,做好各项化验检查。外阴皮肤准备,术前阴道准备及适当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和子宫平滑肌松弛剂。为使减胎术顺利进行,医生护士需配合默契,在手术开始之前首先将B超探头及穿刺架消毒好并放在固定位置,穿刺针及药物准备齐全,为医生顺利手术做好充分准备。术中监视孕囊及胎心的变化,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疼痛情况,及时给与适当的安慰。注意回抽液的性状及颜色,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2.3 术后护理

术后患者留手术室观察半小时,观察有无腹痛及阴道出血,无特殊情况可送回病房卧床休息。护士主动关心体贴病人,告知患者手术成功,以减轻其心理压力。绝对卧床休息3d医学论文,密切观察有无腹痛及阴道流血,注意出血量、血的颜色、有无血块和组织排出,排出前有无腹痛加剧。间断吸氧,提高母体血氧饱和度,预防和纠正胎儿宫内缺氧,有利于存活儿的发育。定期检查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所有患者均无羊膜炎、羊水栓塞及严重感染并发症的发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保持外阴清洁,使用无菌垫巾。并注意体温的变化,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给予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同时保持大便通畅。

2.4 出院指导

嘱注意加强营养,合理调配膳食,适当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1个月内禁止盆浴,妊娠前3个月禁止性生活,定期B超监测了解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加强产前检查的管理。

3 体会

通过对18例选择性减胎术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我们体会到减胎术的成功与穿刺定位准确、技术娴熟密切相关,但护理工作对稳定患者情绪,防止流产、感染等并发症,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牛志宏,冯云.多胎妊娠早期选择性减胎术[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0,9(2):134.

2.董悦芝.妊娠中期应用经腹选择性减胎术的护理体会[J].中国计生杂志,2006,14(7):439―440.

篇3

1临床资料

本组323例患儿采用头皮静脉穿刺输液,其中新生儿178例,1~2岁76例,2~5岁69例。323例中有240例因病情需要,采用留置头皮针输液。

2操作前的心理护理

首先,护士要给患儿良好的第一印象。仪表端庄、语言温和、笑容甜美等都能让患儿产生亲切感;使家属和患儿产生信任感、安全感,能接受配合护士,并进行输液操作。同时应进行解释工作,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给予适当的安抚和支持,减少孩子的恐惧感,使患儿主动配合。其次,护士本身应必须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调整好心理压力,静脉穿刺技术要过硬,尽量做到一针见血。

3头皮静脉穿刺的方法

3.1血管选择:小儿从出生至3岁这一时期,头部皮下脂肪少,静脉清晰表浅,呈网状分布,血液可通过侧支循环回流,因此,这个时期的小儿宜选用头皮静脉穿刺。从解剖位置看,额正中静脉表浅,血管中粗,易穿刺lunwen. 1KEJIAN. COM提供写作论文和发表服务,欢迎您的光临,但输液过程易渗漏,主要用于药物刺激性小,短时间内输液;眶上静脉表浅、清晰,输液时不易渗透漏;颞前静脉及颞静脉粗大,位置深,适用于大量输液及注射刺激性大的药物时使用。因此静脉留置穿刺宜选用额正中静脉、颞前静脉、颞静脉和骨缝静脉。

3.2光线的强弱和穿刺台的高度:光线的明亮及照射角度,直接影响穿刺的成功率。光线太强可使瞳孔缩小,太弱的光使瞳孔增大。因此明亮的自然光其亮度是最理想的光线,静脉显得清晰,操作者眼睛不易疲劳。所以建议选用2~3根无灯罩的30W日光灯,来保证充分的照明,而穿刺台的高度距离地面1米左右为宜。

3.3针头的选择:原则上是根据静脉大小及深浅部位而定,一般选用41 2-51 2号大小的头皮针,留置针选用22-24号;而且使用前要对针的质量进行检查:针头有无倒钩、套管有无断裂、开叉及起毛边等现象。

3.4进针手法:进针时针头与皮肤成10~45°夹角,夹角的大小应根据静脉的深浅作调整,针头斜面向上,右手持针,左手绷紧穿刺方向前后的皮肤,直接通过皮肤刺入静脉。头皮针见回血后不宜再进,直接固定;如未见回血,可轻轻挤压头皮针的连接管,如穿刺成功,即可回血。留置针穿刺,使针头斜面向上,以右手拇指和食指夹紧留置针护翼,进行穿刺,穿刺时速度宜慢,见回血后,降低角度再将穿刺针推进0.2cm,左手固定针的护翼,先将针芯退入导管0.2cm~0.5cm后,再将导管全程送入血管,打开调节器,拔出针心后固定。

3.5肥胖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方法: (1)根据静脉解剖位置,在额正中静脉、颞前静脉和耳后静脉等血管的相应部位,用手指横向触摸时,可触及"沟痕"感,触摸"沟痕"时可感觉静脉的走向及深浅,穿刺时进针角度15~20°,进针速度宜慢,进入静脉会有落空感,如无回血,可轻轻挤压头皮针连接管见回血,穿刺成功。(2)小儿头颅沿额缝、冠缝、矢状缝、人字缝均有静脉走行。穿刺时摸清骨缝,进针角度45~60°,针头斜面进入皮内后,平行向前刺入,见回血,即可固定。(3)留置针穿过血管的补救方法 由于肥胖儿的血管深浅不易掌握,且不易显现,凭手感血管的深浅和走向,易出现穿过血管的现象。因此,穿刺时,见回血后,退回针芯到导管,导管内已无回血,证明穿过血管,这时可将外导管慢慢一起退回,并观察回血,见回血后,降低留置针的角度轻送全程导管无阻力,挤压头皮针的软管见回血,再放开调节器,点滴通畅,导管针前端也无肿胀,证明穿刺成功。

3.6针头的固定:穿刺成功后,左手拇指固定针柄,用3~4条胶固定,头皮针小辫绕圈后用1条短胶布固定于耳廓上,范围不宜过大,以免在输液过程中被牵拉或碰掉,特别注意的是在穿刺前要剃掉穿刺点周围毛发,以利于胶布固定。留置针的固定 ,将透明的无菌贴膜固定在穿刺部位,贴膜一端紧贴在进针点前上方旁2cm处,从左向右将贴膜与肤贴拉紧,使皮肤显现轻度皱纹为宜,将贴膜另一端紧贴在皮肤上,拉紧进针时松弛的皮肤,使留置针牢固固定,为了便于每日更换输液器,贴膜勿将肝素帽与输液器针头连接处盖住,可采用一条胶布固定在输液器针头的皮肤上,防止患儿活动时连接部脱离。

4静脉lunwen. 1KEJIAN. COM提供写作论文和发表服务,欢迎您的光临穿刺及输液时的注意事项

4.1在静滴含钾溶液时,会引起刺激性疼痛,要注意防止液体外渗。大环内酯类药物容易引起胃肠道反应,患儿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导致躁动不安,针头易移位脱出、液体外渗。因此,此类药物最好放在最后一组液体中静滴,以避免反复穿刺。

4.2穿刺周围皮肤异常的防护,在早期应用3M胶带固定穿刺针输液的153例中,有6例穿刺周围皮肤出现发红、水疱,我们分析可能为患儿皮肤娇嫩,对胶带过敏及胶带透气性不良所致。因此,我们随后在小儿输液中改用通气性好、粘贴牢固、无菌的专用敷贴,效果较好。

4.3如需留置输液,封管为重要环节,一般采用12.5μ/ml肝素液或生理盐水,冲管间隔时间为6~8h。取2~3ml封管液,缓慢推进1.5ml后边退针边注入,以免因血液返流而增加堵管率。注意避免推液速度过快。夹闭留置针延长管近端,可减少回血率。

4.4如无静脉炎发生,留置针一般可留置7d,留置期间注意检查固定是否牢固,如有松动及时固定好,一般头部在输液结束后,可带头网保护,以免患儿抓挠针头[3] 。留置针周围注意保持清洁、干燥,预防感染。观察穿刺血管有无红肿、渗出,如有异常应及时给予相应处理。

4.5输液时应注意无菌观念,认真做好患儿局部皮肤清洁,睡眠时防止异物压迫穿刺血管并防止穿刺针脱出。如出汗较多时,及时更换敷贴。

4.6做好宣教工作,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告知患儿家长在进行静脉穿刺前不要喂奶喂水,以免在穿刺过程中患儿因哭闹引起呕吐,造成窒息,发生意外。进行穿刺操作前告诉家长协助约束患儿头及腿部的方法,可采取一人约束头部,一 人约束膝部的方法,穿刺成功后可采用喂奶的姿势抱患儿,并适当约束患儿双手,以免患儿抓掉针头。

5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

5.1提高自身修养,理解家属心情: 患儿哭闹时,患儿家长心情紧张,心疼孩子,遇事易冲动,激动的 情绪会干扰护士的操作,因此,做为护士,要理解家长的心情,用自己博大的爱心和宽容心,理解和宽容患儿家长的过分语言及行为,用温和的语言化解家长的不安情绪。

5.2克lunwen. 1KEJIAN. COM提供写作论文和发表服务,欢迎您的光临服急躁情绪,提高应变能力: 护士在操作时一定要保持平稳的心理状态,集中精力,沉着镇静,从容不迫,排除干扰,工作忙而不乱,尽力做到一次穿刺成功。

6总结

小儿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抢救危重患儿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儿科护理工作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基本操作,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医护质量、患儿康复及护患关系。同时在工作中不断提高护士自身的心理素质及自身修养,不仅可以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提高护理质量,而且还可以改善医患关系。

篇4

【关键词】B超引导下PICC置管;扩皮;并发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355-01

使用微插管鞘技术(MST),即改良塞丁格技术,在血管超声(US)引导下进行PICC操作穿刺可减少反复穿刺对血管带来的损伤,并更好运用于临床。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现因扩皮技术不当而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并对其并发症进行分析及护理。

1 临床资料

收集整理2013年8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成功置入PICC患者35例,年龄8―70岁,病种有胶质瘤、脑出血、颅脑损伤。

入选标准:(1)、年龄在8―70岁、导管保留时间15―120天;(2)无明显上肢及胸廓畸形,无其他已存在的胸腔内或血管内留置器材或肿瘤压迫;(3)有X线显示导管定位,导管尖端显示清晰;

排除标准:成功置管并带管至治疗结束无并发症发生的患者。

选择静脉:贵要静脉19例,肘正中静脉11例,头静脉5例。 所发生的并发症:穿刺点渗血渗液16例、穿刺点伤口不愈合10例、送管困难9例。

2 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2.1 穿刺点渗血渗液

2.1.1 原因:凝血机制异常;穿刺位置不好;位置压迫不正确;扩皮范围过大。

2.1.2 护理对策:穿刺后24小时内有少量出血是正常现象,渗血量不能被敷料所吸收时是不正常的,如果出血不止,应该立即通知医师。置管后24小时内减少置管侧手臂的活动,避免手臂过度活动,提拉重物;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施压于穿刺点上方而不是恰好位于穿刺点处;妥善固定导管,置管期间做好健康教育。

2.2 穿刺点伤口不愈合10例

2.2.1 原因:扩皮技术不规范,扩皮范围过大;个体差异,自身愈合情况差。

2.2.2 护理对策:掌握熟练的扩皮技术,规范扩皮范围,

2.3 送管困难

2.2.3 原因:选择的血管细小,静脉瓣多;血管痉挛;静脉屈曲、分支,解剖异常;置管时患者摆放不当;由于以前静脉置管、静脉手术或静脉损伤导致的瘢痕或管腔缩窄;插管鞘脱出静脉;导管误进入侧支。

2.3.2 护理对策:置管前先了解相关信息;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选择贵要静脉穿刺,穿刺时妥善固定插管鞘,使之不脱出血管,当导管尖端到达肩部时,嘱患者头转向穿刺侧,下颌靠近肩部;送管遇阻力时,向后退出导管少许后再送,调整送管的角度和方向,边送管边推进生理盐水,送管时动作要轻柔;判断导管是碰到静脉瓣还是进入了侧支。

3 结果

本组35例PICC置管患者的并发症全部得到有效改善,并成功带管至治疗结束后顺利拔管。

参考文献

[1] 袁宝玉,郑炎,夏冬梅.PICC置管改良方法与理想深度的探讨.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2011,6(5):62-63.

[2] 吴建珍.影响静脉穿刺成功的因素与体会.吉林医学,2010,31(2):269-270.

[3] 3袁忠 30例血管超声导引下微插管鞘技术行PICC置管的临床实践[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年09期

篇5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 并发症 观察 护理

我科是急诊观察病房,患者多,病种复杂,上呼吸道感染、哮喘、肺炎患者最为常见,观察患者128例,对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均取得满意效果。

1 临床资料

128例患者均为我科患者,留置成功的120例,留置时间≥1d,成功率为94%,其中男66例,女54例,年龄32~65岁,哮喘患者29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53例,肺炎患者38例,选择上肢静脉81例,下肢静脉39例,静脉留置针成功穿刺后留置静脉输液。因导管堵塞拔针51例,因液体外渗拔针6例,因静脉炎拔针1例。

2 穿刺方法

2.1 用物准备 静脉留置针、输液器、一次性针头、无菌透明敷贴、胶布等。

2.2 穿刺过程 打开一次性输液包装,将输液管插入瓶塞至针头根部,进行排气,排气时将莫非氏滴管倒立提高,待液面到达莫非氏滴管2/3时,放直莫非氏滴管,拉直输液管并放松,排尽输液管内空气,选择静脉,在穿刺上方10cm处扎止血带,嘱患者握拳,以穿刺点为中心常规消毒皮肤,消毒范围在5cm以上,旋转松动外套管,调整针尖斜面向上,绷紧皮肤,在血管上针头与皮肤呈以15~30°角进针,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顺静脉走向将留置针推进0.2cm,穿刺成功,将穿刺针固定妥当,嘱患者松拳,松开止血带,打开调节器,抽出针芯,用无菌透明敷贴固定导管,使病人肢体处于舒适位置,根据病情、年龄、药物性质调节滴速;在敷贴上记录穿刺人姓名、日期、时间。

3 静脉留置针的观察及护理

3.1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在留置针使用期间要注意保持局部穿刺部位皮肤清洁、干燥等,防止导管脱出、污染,预防感染、堵管、液体渗漏等并发症的发生,输液期间将远端肢体抬高,避免肢体下垂,以防血液回流阻塞针头,促进静脉回流。

3.2 每日监测患者体温有无发热,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肿胀及局部炎症反应等,留置针放置时间最好3-5天,以防药液长期刺激血管造成静脉炎。

3.3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连续24小时输液患者,每日更换输液器,长期输入浓度较高、刺激性强的药物应充分稀释,点滴速度应慢,输液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以利保护血管,治疗结束后,用肝素稀释液行正压封管,防止血液凝结,阻塞输液通道,并妥善固定。

3.4密观输液速度及快速输液后滴空,在输液过程中,应加强病房巡视,勤观察、勤问候,注意患者用药后的反应,穿刺部位情况,发现药物渗出到皮下组织时能及时处理。

4 效果评价

根据观察,120例成功穿刺静脉留置针患者在输液期间均取得了比一般输液的满意效果,患者反应良好。

5 常见并发症

5.1 感染 在护理操作中,护士穿刺留置针的时候,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另外,患者日常生活中没有做好防护措施。

5.2 静脉炎 由于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的药液,或留置针留置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静脉壁发生化学性炎症反应,延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出现红、肿、热、痛,重者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5.3 药液渗漏 血管选择不当、固定不牢、患者烦躁不合作、穿刺未成功等原因均可导致液体渗漏。轻者出现局部肿胀、疼痛,重者可引起组织坏死,增加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出现此种现象给予(1)局部封闭,患肢抬高制动;(2)局部用50%硫酸镁溶液冷湿敷;(3)取土豆切成片状贴敷于皮肤红肿部位。

5.4 静脉血栓形成 长期卧床、瘫痪、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下肢静脉的血栓发生较多。多次在同一部位使用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也可导致血管壁损伤,也是血栓形成的因素。

6 体会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可以极大地降低对浅表静脉的损伤,也可降低普遍头皮针反复多次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既安全又能避免交叉感染的几率。为了更好地将静脉留置针应用于临床,护士在工作中,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对护士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使患者主动积极地配合治疗。做好健康宣教,并加强观察及护理。置管期间注意生命体征的监测,做好全面护理,讲解有关静脉留置针的知识、常见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同时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术,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质量。

参 考 文 献

篇6

采血技巧:临床上抽血一般多用5~10ml的一次性注射器,取下针头,套上5号半头皮针抽血,操作简单,成功率高。方法是将一次性空针的注射针头取下,把5号半头皮针套在空针上,穿刺操作同打输液针一样。穿刺成功后,左手只需固定好患儿的肢体,右手回抽血即可。由于头皮针是软管而且长,可以随患儿的肢体活动而活动,而不会因为强行固定针头在患儿活动时刺破血管。

采血部位的选择:对于婴幼儿或新生儿采血来说,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采血需要量10ml时(血培养、血气分析、抗凝试管、再干操)婴幼儿或新生儿静脉采血难以成功。现我科一般首选桡动脉,此位置在掌面正中外侧1/2桡关节处(是成人测脉搏处),因此位置较易暴露,患儿任何舒适卧位都可。操作者左手握住患儿拳头,顺着血管走向把轻轻拉直。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以动脉搏动最强点为圆心直径>5cm),同时消毒操作者右手示指、中指指腹。用已消毒好的示指、中指摸清动脉搏动点。左手拇指、示指背面绷紧皮肤。右手持5号头皮针连接注射器。在搏动点最强下约0.3cm处5°~45°角进针,见鲜红色回血,停止进针。左手固定好患儿穿刺手,防止针头移位。右手持注射抽吸,若抽吸有困难,稍转动针头位置,直至抽吸顺利。抽取所需血量后,用无菌干棉签按压穿刺点,迅速拔针。棉签按压约5分以上,凝血功能障碍者按压时间延长至10分,见无出血后,再用无菌医用胶布压贴针眼,防止针眼再出血及感染。采血后,按需要分别注入所需试管(先注入血培养、血气分析、抗凝试管、再干操试管等)。其次是头皮颞动脉,因头皮颞动脉能用肉眼看到其动脉搏动和走向,可沿其走向,由浅入深进针,使进入皮下及血管内针的长度较多,不易滑出,对不配合的患儿也便于固定,而且类似于头皮静脉输液法的手法及固定,易学易掌握,穿刺并发症少,减轻了患儿的痛苦,穿刺后便于观察有无供血不良及出血倾向,方便且安全,家长也易于接受。股动脉、静脉易滑动,一般不做穿刺采血,而且损伤性大,易出现瘀斑,甚至血肿,给患儿带来痛苦。

留置针采血:新入院的患儿需要急采血,在静脉输液时,选择较大,充盈度好、粗直、有弹性的静脉。用留置针接空针先采血后输液,可一举两得,既减轻了患儿2次穿刺的痛苦,又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同时增加了家属对护士的信任感,有利于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静脉穿刺输液的技巧

头皮静脉穿刺进针及潜行的角度:头皮静脉表浅,穿刺失败的原因大多是因为进针过深。正确的方法是:在距静脉最清晰点向后移0.3cm处将针头近似平行刺入头皮,然后将针头稍挑起沿静脉向心方向穿刺,关键就是进入头皮后潜行的角度,要有一种挑起头皮进针的感觉才行。

采用盐水针穿刺:小儿头皮穿刺,两三岁的婴幼儿以及周围循环不良的患儿,由于静脉管腔细,静脉压低,血管不充盈,穿刺成功后回血慢或不回血,往往误认为穿刺失败而重新穿刺,既增加了患儿的痛苦,又增加了护理工作量。这样的患儿可采用盐水针穿刺,方法是:输液器排气成功后关闭输液夹,分离头皮针与输液管,留置针连接抽有生理盐水的5ml注射器相接好、排气。选择穿刺部位后,常规操作、穿刺,感觉进入血管而无回血时,可缓慢回抽注射器,见回血后再进针少许后胶布固定,感觉进入血管而回抽注射器仍无回血时可轻注少量生理盐水,如果推注顺利,注射局部无渗出肿胀,患儿无哭闹,较大患儿自述无疼痛,说明穿刺成功,可胶布固定,连接输液管。但中间环节一定要保持无菌,同时防止进入空气。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如下:①头皮注射时,可在额头中间发际处或两侧颞部,按解剖位置体会血管走向,在这些位置用双手将患儿皮肤轻轻向中间挤压,可看到平行于血管走向的隆起或浅沟,血管即在其隆起或浅沟内,松开皮肤,用指尖或指腹垂直于血管走行触摸其隆起或浅沟位置,在隆起部位可触摸到隐约的血管弹性,在其浅沟部位就可摸到浅沟。这样的血管虽然不好观察和寻找,但一般管腔较粗而直,易固定。②选择手背静脉时,也可根据解剖位置体会血管走向或仔细观察血管的体表投影,然后左手握紧患儿手指根部及手指,绷紧皮肤,右手大拇指反复摩擦血管走向处局部皮肤或示指、中指、无名指轻轻拍打静脉数次,力度以患儿不疼痛为标准,等血管充盈后再进针,成功率较高。③留置针穿刺成功后,送针长度的问题。一般的留置针要求全部送至血管内。新生儿的头皮静脉较短而细脆分岔多,临床根据情况酌情送入,送入不当,经常可刺穿血管导致失败或送至血管分叉处或位置不当,导致输液不通畅。④留置针穿刺血管的选择:选用相对粗直、有弹性、血流丰富、避开关节、易于固定的血管。一般选择额正中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及分支较粗的血管,以及手背静脉、肘正中静脉等。

其他:头皮针去掉针头可代替鼻导管做新生儿或婴幼儿的鼻前庭导管吸氧用;还可代替肛管用于新生儿或早产儿生理盐水灌肠用,也用于药液量较少的(如水合氯醛、思密达等)保留灌肠用,由于这些患儿灌肠时,所用液量较少,一般用5~20ml空针抽吸灌肠液,接头皮针,空针内留有0.2~0.3ml的空气最后推入,即可灌入所有药量。

讨论

由于儿科患儿年龄小,体重轻,用药剂量也少,经常是只用一支药物的几分之几。所以儿科护士一定要不断的总结临床经验,如动脉、静脉穿刺,无痛注射,及吸取药液或稀释药物等技术。掌握这些经验与技巧(精确、娴熟、敏捷、高效),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护患纠纷。同时也满足了患儿及家属的要求,提高了患儿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论文关键字儿科低年资护士经验技巧入门

论文摘要总结儿科临床工作的经验与技巧,如动静脉采血的技巧、静脉穿刺输液的技巧等十余项护理操作技术。

参考文献

1刘淑娇,王华.头皮针穿刺输液不同持针手法患者疼痛程度比较.齐鲁护理杂志,2003,9(12):941.

篇7

论文关键词:老年,干部,整体护理

 

1 临床资料

从2010年3月1号至2011年5月31号,我科室共收治病人51例,男36例,女15例,最大年龄96岁,最小75岁,平均年龄82岁,级别:副厅级以上。

2 患者的主要特点

2.1我科室是老年干部科,患者都是80岁左右的人,多数患有一种或多种慢性病,处于疾病的慢性过程,是典型的三高人群,病程较长,住院时间久,往往通过药物维持平稳状态,有一定的药物依赖和抗药心理。

2.2 患者都是离退休老干部由于退休以后,角色地位发生了变化,造成心理上的变化,更需要我们的尊敬和关心。

2.3 患者都是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时间多在冬季。

3 整体护理方法

3.1整体护理就是指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工作模式。即根据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提供适合人的最佳护理。

3.2 规范护士的职业形象 我科室定期培训护理人员礼仪知识。第一次与患者见面的时候,我们坚持正确评估患者的年龄、职业、背景,恰当称呼患者;然后面带微笑介绍自己、病房环境、医院的相关规章制度和需要注意的事项;交流中围绕疾病相关问题、尽量避免有关隐私问题;动作应轻柔,并及时了解患者的身心需要并且尽量满足。

3.3 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 我科每月定期进行业务学习、业务查房、各种仪器的操作培训及考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①穿刺技术培训:老年病人由于常年输入各种药物的刺激加上生理上的原因,使得穿刺难度增加。.我们根据每一个患者血管的特点,选择合理的血管和穿刺的手法,尽量保护患者血管,减轻患者痛苦。②仪器操作培训及考试:我科不定期抽查护理人员对各种仪器设备的掌握程度。护士庄重大方、自然平静、良好的仪态行为有利于消除患者的恐惧,使患者在愉悦的情况下接受治疗。③护理操作培训及考试:老年干部病房的患者大多对护理技术要求高,所以护士必须娴熟的掌握各项护理操作,比如静脉穿刺、吸痰、口腔护理,雾化吸入等等。

3.4 病情观察能力的培养 老年干部科的病人大多患有多器官疾病,病程长,而且体征多不明显,要重视病人主诉,对任何疑点都要认真仔细观察,发现病情有微小的变化也应该立即通知医生,避免延误病情,酿成不良后果。积极拓展护士的知识面,提高他们观察病情的能力。

3.5 灵活运用沟通技巧进行健康教育

我科病人都是老年人,记忆力减退,我们从病人入院到出院要反复耐心的给病人做健康教育,也就是说健康指导,随时随地。

3.5.1 饮食指导饮食指导应该结合病人的饮食习惯、消化能力和宗教习惯等,与病人家属进行科学合理的食谱设计和安排。向病人说明饮食治疗的重要性。告知病人①进餐前要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对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应该协助生口腔护理。②进餐前适当休息,避免不良刺激。③提供舒适的就餐环境。④避免餐后平卧,有利于消化。⑤指导病人少吃多餐,细嚼慢咽,循序渐进养成良好的个人饮食习惯。

3.5.2 药物指导①定期为患者组织相关疾病知识讲座,讲解药物的副作用及自我观察注意事项。②发放资料。这种形式可以让患者反复学习,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③发口服药的护士讲解相关口服药的作用,并且准确评估患者服药的能力,对不能准确服药的该患者应该协助按时服药,注意观察用药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3.5.3 专科知识指导 我科病人主要是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病人肺功能很差,指导病人呼吸功能锻炼和掌握有效咳嗽的方法也是很重要的,比如腹式呼吸法、缩唇呼吸法以及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氧疗的护理。

3.6 心理护理如固执保守型,我们要多忍让,倾听其感受,让他发泄出来表示能够理解他的心声。而抑郁孤独型我们要多陪伴他们,用风趣幽默的语言缓和紧张的气氛,鼓励患者培养一两样兴趣与爱好,多与周围的病友交流,相互鼓励陪伴。

3.7 跌伤的预防和护理 跌倒至伤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一个严重问题。我科从以下三个方面避免跌倒:①告知病员注意避免跌倒并悬挂红色醒目避免跌伤的标识。②协助患者生活护理。③保持病房地面和卫生间的清洁干燥。

3.8出院指导老年病人出院以后都还有很多慢性病是靠药物来维持平衡,我们就做一个详细的出院指导,嘱咐预防感冒、按时吃药、健康饮食。每位病人出院后我们坚持了电话随访。

参考文献:

[1]陆小芳.优质服务在老年干部疗养期间心理护理中的运用[J].临床护理杂志,2004,3(4):50-51.

篇8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状态下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急诊腹腔镜手术治疗72例异位妊娠的临床资料。结果:72例急诊腹腔镜成功71例,中转开腹l例。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镇痛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为急诊治疗异位妊娠的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异位妊娠大出血不是腹腔镜手术的禁忌证。

异位妊娠为妇科常见急腹症之一,部分患者就诊时病情已很危重。我院自2005年1月~2006年12月在急诊状态下实施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72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腹腔镜组72例,年龄18~41岁,平均31.24岁;经产妇30例,未产妇42例。有腹部手术史者17例,有置节育环史者18例,盆腔炎7例,其中21例有休克症状。开腹组70例,年龄19~42岁,平均29.31岁,经产妇31例,未产妇40倒。两组术前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异位妊娠,主要表现为停经、腹痛及阴道不规则出血,尿HCG阳性,B超提示宫内无妊娠囊,附件区见妊娠囊和胎心及附件区肿块伴盆腔积液。阴道后穹隆或下腹穿刺抽出不凝血。

1.2术前准备

入院后尽快建立静脉通道,尤其是对危重或休克病人立即吸氧,快速补液,纠正休克、酸中毒。边抢救边做术前准备。

1.3手术方法

72例患者均给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取头低足高位,常规取脐上缘为第一穿刺孔,穿刺充气建立12-15mmk的CO2气腹,10mm套管针(Trocar)穿刺置人腹腔镜,明确病变部位后,于右下腹麦氏点和左下腹对称点分别取第二及第三穿刺孔,置人10mm和5mmTrocar。吸尽积血,全面探查盆腔情况,明确异位妊娠的部位和类型,决定手术方式。对于无生育要求及输卵管破坏严重无法修补者。用超声刀自患侧输卵管伞端系膜处边凝边切至宫角处,切除患侧输卵管,用勺钳或抓钳自第二穿刺口取出,术后送病理检查。对于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在输卵管病灶突出最薄弱处纵形电凝切开1-2cm,用勺钳清除妊娠组织和血块,检查有无绒毛组织,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创面,电凝止血,O/2可吸收线间断缝合2针,也可不缝合。操作完成后,反复冲洗术野和手术创面,彻底清理腹腔积血,必要时放置引流管。急诊腹腔镜大部分行输卵管切除术,其中中转开腹1例,为输卵管间质部接近官角部妊娠而行官角及输卵管部分切除术。急诊开腹手术组照常规进行。

1.4统计学处理

采X2用检验和t检验。

2.结果

2.1治疗效果

72例急诊腹腔镜手术成功71例,1例中转开腹,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其中21例为低血容量休克患者,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其中输卵管壶腹部妊娠59例,峡部妊娠5例,间质部妊娠l例,输卵管伞部妊娠7;输卵管妊娠破裂47例,流产16例,未破裂未流产9例。手术方式为输卵管切除52例,输卵管切开去胚15例,伞部挤压出胚胎4例。

2.2术中及术后情况

腹腔镜手术后恢复良好,疼痛轻,无需应用镇痛药;术后12h拔尿管下床活动,6h进流质,术后静脉应用抗生素3~4d,72例均痊愈出院。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

除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外,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最高体温及肠蠕动恢复时间均低于开腹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开腹组住院时间、术后镇痛,率明显高于腹腔镜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

2.3并发症的处理

腹腔镜手术中对其他妇科伴随疾病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卵巢囊肿剥除4例,子宫肌瘤剔除4例,对侧输卵管电凝结扎3例,盆腔粘连松解22例。

3.讨论

3.1急诊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优越性

近年来,腹腔镜对异位妊娠的诊断、治疗价值已得到广泛的公认,并有取代开腹手术的趋势。腹腔镜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探查和止血,对循环和呼吸系统干扰小,益于保持生命体征的平稳;同时缩短了保守观察的时间,对挽救病人的生命和术后恢复具有积极的意义。急诊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有盆腹腔干扰少、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疼痛轻、肠蠕动恢复早、住院时间短等优越性,并且腹腔镜手术的视野开阔清晰,易发现盆腔其他病灶,如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等。本文腹腔镜手术组和开腹组两组比较,其术中出血量、术后最高体温、术后镇痛情况、肠蠕动恢复时问及住院时间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急诊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可谓是首选的手术方式,其对异位妊娠诊治的独特的优越性已得到广泛公认。

篇9

论文关键词: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围手术期,护理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脑动脉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1]可见于任何年龄,以隐匿发生为主。动脉瘤破裂常以蛛网膜下腔出血为首发症状,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原因。目前介入栓塞术为颅内动脉瘤最新的一项治疗微创技术,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可极大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我科自2008年7月-2011年6月对5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行介入治疗,经过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8年7月-2011年6月共完成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54例,其中男34例,女20例,年龄平均36.5岁,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全脑血管造影后择期手术。其中前交通动脉瘤23例,后交通动脉瘤25例,大脑中动脉瘤4例,颈内动脉瘤2例

2术前护理

2.1做好术前准备 (1)协助患者做好术前各项检查;(2.)术前清洁会阴及腹股沟区,备皮。(3.)做碘过敏试验,术前禁食12h,禁饮4h。(4.).术前6h静脉泵入尼莫地平1-2mg/h扩张血管,预防术中血管痉挛。

2.2防止再次出血的护理(1)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15°-30°谢绝探视,避免声、光等刺激。保证患者休息,保持患者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确保呼吸道通畅,防止颅内压升高。

2.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血压的监测,防止血压升高,降低基础血压,第2次出血多发生在第1次出血2周内。动脉瘤破裂前的先兆有头痛、眼痛、睑痛、恶心、颈部僵痛、腰背痛等。动脉瘤破裂时可出现“裂开样头痛”、呕吐、畏光、烦躁不安并伴有意障碍,可有短暂性血压升高,体温上升至38°左右,护理人员要密切注意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及时发现动脉瘤破裂的先兆症状,一旦发生立即通知医生采取急救措施。

2.4防止颅内压升高 颅内压升高的常见因素有焦虑紧张、烦躁、癫痫、用力排便、打喷嚏等。本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焦虑、烦躁情绪,我们针对每个患者的不同心理进行交流,耐心细致地解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疑问,介绍动脉瘤栓塞手术,预防再次出血的意义,使之保持平稳的心态;同时向家属介绍手术潜在的风险及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可能及危害,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合作,主动配合治疗。合理调整饮食,预防便秘,控制和预防癫痫的发作。

3术后护理

3.1一般护理(1)术后绝对卧床休息6-24h,术侧下肢制动,健侧卧位,抬高床头15-30度,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防止脑水肿。若有出血和血肿,应延长卧床时间;(2)饮食:鼓励患者进食低盐、低脂、易消化饮食;(3)排便:保持大便通畅,防止用力排便,以免穿刺点压力增高而出血。对于排便困难者,术后给予缓泻剂;(4)指导患者有效咳嗽,避免腹压增加导致局部出血。咳嗽严重者,遵医嘱给予镇咳剂或对症治疗。(5)术后应多饮水,适量补液,促进造影剂的排泄。

3.2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1)股动脉血栓的形成 严密观察伤口敷料以判断穿刺部位有无出血,周围有无渗血机皮下血肿。严密观察足背动脉搏动及下肢皮温1次/h,瞩穿刺侧肢体伸直,不可弯曲,平卧6-24 h,如果出现肢端苍白、小腿剧烈疼痛和麻木,皮肤温度下降,提示动脉栓塞的可能,应及时通知医生采取措施(2)脑血管痉挛 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 术后24h内应15-30分钟记录一次,若出现持续头痛,多因栓塞刺激血管和脑膜等组织引起,需行CT检查排除颅内出血的可能。为防止脑血管痉挛常规给予尼莫地平泵入3ml/h,并应用20%甘露醇250ml静滴以降低颅内压。(3)动脉瘤破裂:动脉瘤破裂是介入栓塞术最为严重的并发症,多因血压急剧波动、术中机械刺激、术后抗凝治疗凝血机制改变所致(2)表现为血压急剧升高,意识丧失,甚至昏迷,应立即给予镇静、降压、吸氧来治疗,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中和肝素.本组患者未发生肿瘤破裂,这与严格遵医嘱执行各项治疗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有关。

4.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激动。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改善睡眠状态,避免参加剧烈运动及危险性工作;需继续服药者严格遵医嘱服用,指导患者按时服药,说明用药的重要性;告知患者1~3个月来院复诊。

参考文献

【1】尹风云,陶秀波石秀丽.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29(7):7094-7095

【2】张丽萍,吴红彦,宋培珍,微弹簧栓塞治疗颅内动脉肿瘤18例并发症预防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8):62—63

篇10

【关键词】护护配合;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446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229-01

小儿静脉穿刺是一项基础的护理技能,对于需要实施该项治疗措施的患儿可以起到检查或者是直接治疗的作用,保证这一操作能够发挥有效的作用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丰富的理论知识以及成熟的技巧保证操作过程专业准确;二是默契的护护配合保证操作过程流畅且能及时沟通患儿及家属的心情,减少对方的心理负担提高穿刺的成功率[1]。因此成熟的技巧以及默契的护护配合可以保证操作过程流畅、有效的减少患儿和家属的痛苦。本研究通过对比有无默契的护护配合进行了回顾性临床分组研究,尝试分析阐述护护配合在提高小儿穿刺成功率方面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所纳入的198例患儿均经确诊需要行小儿静脉穿刺治疗或检查,所有患儿均为我院2011年3月到2013年3月收住入院的患儿。两组中的患儿均为足月儿,其中1岁以下的患儿96例,1岁到4岁的患儿102例,否认既往史、家族遗传史,无基础疾病干扰研究,在进行操作之前及时与患儿及家长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取得患儿及家属的信任和配合后,根据患儿血管分布的情况选择合理的穿刺。

12治疗方法对照组常规静脉穿刺;观察组行常规静脉穿刺的基础上加强护士与护士之间的配合实施护理干预,保证操作过程流畅、及时与患儿及家属建立有效的心理沟通,减轻患儿及家属压力。

13疗效观察比较两组患穿刺成功率,成功率判定标准包括:①行穿刺后立即回血,视作操作成功;②行穿刺后延迟回血,视作操作成功;③行穿刺后无回血,视作操作失败。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儿穿刺成功率的比较对照组成功率为8585%低于观察组的9797%,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3护理

31根据患儿的年龄与患疾病的不同针对性地选择穿刺血管足月儿至3岁的患儿宜选用头皮静脉;3岁以上至12岁小儿宜选用四肢静脉;慢性疾病宜由远心端选用;一般性治疗宜选用头皮和肢端静脉。

32穿刺前准备好一切必须物品,包括消毒液、选针头、备皮刀、胶布。选取合适穿刺的血管,采取合适的,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要求行穿刺术者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娴熟的操作技术,争取家长患儿的配合,术者在操作时应做到稳、准、轻,缓慢进入皮下不宜过深,找准血管后穿刺进入。穿刺前稳定患儿情绪,要求术者耐心和蔼,消除患儿紧张感,以避免患儿吵闹增加操作难度[2]。

33不同疾病的具体操作①腹泻:患儿丢失大量体液导致循环血流量减少,静脉塌陷,血管严重收缩,所以进针时要慢,突破血管后仍不见回血者,可挤压血管,必要时可试行静脉滴注。②营养不良:患儿肌肉松弛,血管容易滑动,选择头皮静脉可扬长避短,操作时将局部皮肤绷紧,使静脉不滑动,再刺入静脉。③水肿:皮下组织水肿,血管位置较深,血管易滑动,且血管充盈度差,应先按摩血管后,水肿在局部消失,应立即消毒以10-20度角进行快速准确穿刺,并边穿刺边抽回血[3]。④失血:血管塌陷,所以对待这种患儿要耐心,可让患儿活动肢体,或开始从末端按摩,或做热敷,轻轻拍打局部,待血管充盈好后,也可补充一些果汁或含糖盐开水。再固定静脉进行快速穿刺。

34辨别静脉穿刺是否成功一般针头进入血管后即见回血,或有阻力减少落空感,如果未见回血,可用注射器抽吸。如误入动脉则回血呈冲击状,推药阻力大且局部皮肤迅速呈枝丫状苍白,患儿哭闹尖叫时应迅速拔针,并压迫2min左右以防止出血过多。

4讨论

小儿静脉穿刺的难度在于婴幼儿不能自主的控制自我行为,在操作的过程中难以做到全面配合,相较于成年人增加了很大难度,另一方面,婴幼儿因为发育中,皮肤薄、肌肉松弛、血管细操作时难以控制。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认为除了加强工作责任心、提高自身素质,苦练穿刺基本功之外,应该增强操作过程中护护之间的配合,默契的配合可以保障操作过程中及时根据患儿的年龄与所患疾病的不同有针对性地选择穿刺血管及穿刺方法,减少因单独操作不能全面了解患儿血管特点而导致操作过程曲折给患儿增加不必要的痛苦,另一方面,护护配合保障操作的同时能及时对患儿及家属起到安抚疏导的作用,加强与患儿及家长之间的交流,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关键,这样才可以保障更好地为患儿服务[4]。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提高,不仅能减轻患儿的痛苦,尤其是提高患儿的治疗效率方面有着深刻的意义,因此在熟练掌握操作技巧的基础上应当辅以默契的护护配合,一方面可以安抚患儿的紧张感,降低操作难度,保证操作过程的流畅;另一方面及时与家长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减少情绪方面的干扰。本研究就护护配合在小儿静脉穿刺方面应用效果进行了临床回顾性分析,通过仔细的观察我们可知,行加强护护配合的护理干预后穿刺成功率为9797%、高于对照组的8585%,行小儿静脉穿刺常规操作辅以默契护护配合可以减少情绪方面的干扰,更好地完成操作。

综上所述,加强护护配合可以保障操作过程流畅的同时及时安抚患儿的紧张情绪,降低家长的顾虑,减少干扰穿刺成功的因素发生,有效地提高穿刺成功率。

参考文献

[1]田凤娥,改良与常规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方法的对比研究[J]现代护理,2010,5(03):31-33

[2]李秀娟,王艳,张玉红小儿静脉穿刺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2,5(03):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