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竞争力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2 22:54: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核心竞争力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核心竞争力论文

篇1

宁波市设有私人经济实体,包括中小企业达到370,000户,占各类经济主体总数的96%。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排名,在2005年的全国“城市的金融生态排名”排名第二,宁波市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国家银行业的竞争之地。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宁波银行对宁波地区市场进行细分,并根据自身条件以及宁波市经济发展的特点,与国有银行及其他股份制银行所不同,制定了以中小企业为目标客户的发展战略。中小型企业在宁波市不仅数量极多而且还拥有显赫的地位,这一特色不仅是宁波经济发展的特色,也为微观基础的蓬勃发展带来活力。宁波银行将业务的主营对象瞄准中小型企业。宁波银行流动资金贷款(主要是中小企业贷款)从上一年度的79.2%上升至84.4个百分点,比一些大银行的固定资产贷款比重大且有鲜明的特色。据宁波银监局的数据,宁波银行在宁波个人贷款市场约有15.6%的份额,占据了宁波市所有银行的领先优势。就目前而言宁波银行80%以上的客户是中小型企业、民营企业,且银行也将70%以上的贷款投向了这些企业。这些业务主要面向本土经营,以宁波企业为优先,为宁波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于此同时这一举措也使得宁波银行拥有一批忠诚度高、信誉良好的中小企业客户群体,既促进了中小企业在银行的快速发展,银行业可以让自己也保持一个较好的资产容量以及经营效果,达到互利共赢的最终目标。同时宁波银行也选择将中高端零售客户和个体经营业作为零售业务的目标客户。以“个人VIP“”白领通“”贷易通”等独具特色的金融产品为载体,在满足不同目标客户的融资需求的情况下,全力打造一个拥有市场竞争力的零售业务产品体系,在宁波市建立一个较强大的品牌知名度和客户忠诚度,为个人和个体私营业主提供了便捷的融资通道。宁波银行将主要的消费人群定位在中小企业上面,这个举措是一把双刃剑,虽然能够因地制宜开展业务,但同样带来了一系列的困扰。首先中小型企业跟大型企业比较规模、资金、抗风险能力肯定是相对弱些。考虑到出台相关国家政策或者是经济危机等等因素,会使得中小型企业的经营状况出现显著的衰退。因此,他们面临超出大型银行以及其他银行的风险,思考一下为何中小企业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大银行为何不愿贷款给中小企业,其主要症结在于他们的风险太大,大银行怕会得不偿失,尤其是当下这种金融环境很不稳定的情况下,宁波银行一直标榜自己有服务中小企业这样一个特色,恰恰也暴露了他们角逐竞争时,缺乏大公司、高品质的客户,所以宁波银行不得不做没有人愿意做的中小企业,不断增加了风险,2008违约率的大幅上升也说明了问题所在。而宁波是作为一个著名的海港城市,很多的中小企业都做出口生意,他们同样受到国际形势和货币涨幅的影响,货币的涨停直接影响到了出口,从而间接影响到了贷款的及时归还。

二、从替代品的威胁来看

如果替代品能够为之取代,从一个侧面也反应出宁波银行没有一个价格低、质量好、用户转换成本低的产品。由于银行在贷款方面普遍存在着贷款额度低,贷款利率高,要办理的手续复杂繁琐不能一步到位,申请时间长等等的缺陷;类似余额宝之类的新型网上储蓄系统的出现使得个人理财产品门槛更加低额度,更加容易操作,利率更加高,使得中小额贷款公司以及类似余额宝的新型网上储蓄系统能都一进入资本市场就得到大众用户的一致青睐。贷款利息作为一个银行的主营业务近年来也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竞争压力,近几年中小额贷款公司的不断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逐渐弥补了我国金融体系存在的不足,将充沛的民间资本引向合法化,但是它对银行业的冲击力度也是可想而知的。还有各种私人贷款和民间贷款也瓜分了不少银行的贷款收入。令人担忧的是各种网上贷款以及类似余额宝之类的新型网上储蓄系统的建立,使得这一竞争变得更加激烈而残酷。

三、新进者的威胁来看

宁波东海银行是将城市信用社设立为城市商业银行的最后一次成功的转型。到现在为止,宁波东海银行已累计提供服务小微企业超过65,000家。显然,无论是从发展历史还是目标客户群,东海银行和宁波银行都有太多的相似之处和交集,这无疑给予宁波银行一个直面的竞争对手。但站在另一个角度来分析,仍然会有越来越多的非城市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迅速发展的宁波安家落户,比如东亚、渣打等新进入的外资银行就是有力的竞争对手。通过对宁波银行相关资料的查阅和分析发现,宁波银行的主要资产和公司业务的贷款客户都集中在宁波,宁波银行所拥有的资产将近有一半集中于宁波本市,而且市场的密度很高。这样的状况,一个想得到长远利益并扩大规模发展的股份制银行来说是很不利的。对于其他银行进入宁波市发展的抵抗风险的能力降低,也会引起宁波银行市场份额较大的变化。

四、从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来看

篇2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创新企业文化

序言

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国家之间的竞争最重要的是经济实力的较量,而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就是要有参与国际竞争的大型企业集团;大型企业集团的竞争力和实力,则取决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成长正推动着国家竞争力的飞升。在这个全球竞技场中,为了迎接全球经济竞争日益加剧的挑战,各个国家纷纷完善和加强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培养,通过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营造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的培养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

随着我国加入WTO,企业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越来越白热化的竞争中,国内企业要想获取竞争优势,不仅要关注外部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机会和挑战,更要发现积累企业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形成有别于其它企业,为本企业所特有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获得长久的竞争优势,才能抢占21世纪国际竞争的制高点。

一、核心竞争力的相关基本理论解析

(一)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核心竞争力(CoreCompetence),又译作核心能力或核心竞争能力。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提出来的,是指企业(或企业集团)在竞争中获取、配置关键资源,能使企业形成并保持长期稳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及稳定的超额利润的能力。

(二)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及表现形式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多元和复杂的系统,表现为一定的层次结构,包括核心业务(主营领域)、核心制造(主导产品)、核心技术能力(优势技术与专长)、核心管理能力(成长能力)、核心营销服务网络、以及战略管理与创新能力等。

核心竞争力按其具有相对垄断性,在企业中占有核心地位,且能独立运作的竞争优势分类,有六种表现形式:

1、技术型企业。其竞争优势是拥有生产核心产品的技术设备、核心专利技术、垄断性原材料和技术、知识、技能领先的人才。

2、文化型企业。其优势体现在富有不断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及其带领的团队形成的独特的企业文化。

3、渠道型企业。其优势是拥有遍布销售区域的网络渠道。

4、品牌型企业。其优势是基于信誉基础上的强势品牌。

5、资金型企业。其优势是拥有可供运作的雄厚资金。

6、规则型企业。优势体现在拥有门槛很高的技术标准、市场运作规则、独占的生产、经营许可。

(三)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1、价值性。企业核心竞争力在提高企业效率、降低成本和创造价值方面能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同时也应给企业的目标顾客带来独特的价值和利益。

2、积累性。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活动过程中,以特定方式、沿着特定的技术轨迹由小到大,通过学习、消化、吸收、合成逐步积累整合形成,往往要通过较长时间实现和培育。

3、独特性。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的组织结构高度融合,是相关管理理念的复合体,是建立在企业内部长期学习、经验积累的基础上的专长,稳定性较强,是独一无二的,具有独特性。

4、难以模仿性。核心竞争力难以与企业分离,它所包括独特的技术技能、生产技巧、操作诀窍等技术特性,深深地印上了企业的特殊的组织组成、经历经验、企业文化、管理理念、市场营销的烙印,是企业技术特性与组织特性的复合体,难以轻易被当前或潜在的竞争对手所了解、冒牌、仿制或获取。

5、不可交易性。核心竞争力与特定的企业相伴生,虽然可为人们所感知,但难以用语言、文字、符号来描述或表征,更无法象其他生产要素一样通过市场进行买卖或交易。

6、延展性。在企业能力体系中,核心竞争力是母体、是核心,有溢出效应,可使企业在原有竞争领域中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也可围绕核心能力进行相关市场的拓展,通过创新获取该市场领域的持续竞争优势。

7、动态性。从客观上看,核心竞争力总是与一定时期的资源、产业、组织管理模式及环境动态等因素高度关联,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和时间形势的变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然会发生动态发展演变。

8、整体性。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系统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单一的基本要素,不管它多么重要,都不可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只有构成核心竞争力所有基本要素协同动作,相互配合,才有可能形成核心竞争力。

(四)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发展的意义

核心竞争力对企业的现实生存和长远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核心竞争力决定其产业发展的深度。关注核心竞争力比局限于具体产品和业务单元的职能发展战略,能更准确地反映企业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使企业免于为求短期利益而导致陷入战略性误区。

2、核心竞争力可以增强企业在相关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其意义远远超过单一产品市场上的胜败,对企业的长远持久发展具有更为深远的战略意义。

3、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建立是在企业内部长期知识、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独特专长,因此,它不象某项具体技术或产品那样很容易被对手模仿、仿冒,对企业来说,具有较强的持久性,而且会对其它企业造成较高的进入壁垒或门槛。

4、核心竞争力对目前全球持续的企业再造、兼并、合并浪潮及动态联盟(包括虚拟企业)具有特殊、关键意义。企业只有在重组、联盟过程中积极优化组合各自的关键资源和核心能力,并将其综合集成为企业的整体核心竞争力,才能使双方或多方盈利,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5、核心竞争力是21世纪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武器。企业一旦拥有了核心竞争力,就能够建立长期可持续竞争优势,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就可以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WTO背景下培育国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迫切性

我国加入WTO后国外名优产品的大量涌入,国内企业市场流失相当严重,造成了对整个企业群体巨大的冲击和压力。积极培育和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对处于复杂环境条件下的国内企业的生存发展意义重大。

(一)国内企业要做大做强形成竞争优势迫切需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从企业外部环境来看,入世后,我国企业将改变以往国内单一的不同类别企业之间的竞争,直接在国内市场上同国外企业展开竞争。在这种情况下,核心竞争力较强的企业会抓住有利的发展机遇,直接与国外企业合作,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相比而言,众多企业特别是传统的国有、集体中小企业,会遇到国外名优产品和国外资本进入的冲击,尤其是在高新技术领域的企业,将会在“内销不利、外销不能”的逆境中承受不住国外同类企业的重撞而出现相当一部分企业破产倒闭。

从企业内部环境来看,与国外企业相比,国内企业不仅在技术水平上落后,在经营理念和管理创新方面也存在着相当的差距,特别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尚未培育起来。为此,积极培育和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已成为目前我国企业界一项紧迫的任务。

(二)国内企业要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必须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经济效益一直成为制约我国企业生存发展的“瓶颈”问题,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造成的。加入WTO后企业要想继续保持在一定领域内生产、经营的特色和优势,拥有相当数量的市场占有率,就必须从现在做起,经过一个阶段的不懈努力,全面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否则,企业将会在今后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显示出自身的弱点和不足,在较量中迅速衰败下来。

(三)国内企业要想有效地应对我国“入世”后新的环境,必须下大气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入世”后国外跨国公司及相关企业的大量涌入,国内企业不仅面临与国内同类企业之间的竞争,同时还要同国外企业进行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国内企业依托原有产品、技术、服务等方面的优势显得十分微弱,自身在产品质量、功能、技术、服务等方面的缺陷表现得相当突出。为此,要想使国内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强化产品的质量、技术、服务外,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要迅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

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有些企业虽然是世界500强,但名次比较靠后而且有些是在政府的保护之下,还有的是我国历史形成的垄断行业。一旦我国向国际完全打开市场,关税减到零,这些企业恐怕就难以与世界真正的强手较量,小企业所表现出的弱点就更加突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严重不足。

(一)企业小而弱、大而散

由于地方宏观调控缺位,我国一些企业对新的项目形成了一哄而上的局面,其恶果是企业规模小而多,政府又无力注资,这些小企业不仅规模小而且拿不出自己的拳头产品,在竞争中各方面暴露出薄弱环节,一些在我国可以称之为大的企业,有些是政府保护的企业,长期受旧体制的影响管理流程相对显得比较散;有些是近几年新崛起的企业,由于急于并购一些企业、在管理流程方面显得也比较散。

(二)企业产品质量相对较差

我国产品和国际知名品牌比质量差、科技含量低、产品的附加值上不去,出口数量大、创汇低,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竟争主要靠低价格策略。随着市场由价格竞争转向产品质量、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的竞争,我国产品面临着新一轮竞争的挑战。

(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差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以国家投资为主的科研开发投资体制,科研经费大部分投向国家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对企业投入很少,影响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而企业自身由于受传统的科研开发投资体制的影响,尚未成为真正的科研开发投资主体,对科研开发投入很少,有的企业几乎没有任何投入。

(四)企业管理水平低

由于我国经济体制尚处于转轨时期,传统的管理思维方式仍在起作用。至今许多企业尚未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仅凭经验管理企业,管理方式、方法陈旧,对市场环境适应性差。另外,管理人员缺乏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经验,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知识、能力贫乏,企业不能按照市场规则运作,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与国外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水平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五)企业人员素质偏低

小企业人员素质较低,企业文化氛围基本没有形成。大企业人员素质相对较高,虽然形成了企业文化氛围但创新力度不够。人们学习的技术和知识固守几年甚至十几年,即使在发展过程中充实了一些知识,但远不能满足市场经济需要。

(六)企业战略定位不够准确

对企业未来几年、几十年发展方向把握不准;对市场竞争的变化准备不足;对潜在市场的预测不到位;围绕战略目标即满足顾客的需求设计有偏差等。

四、积极培育国内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成长最有力、最主要的驱动力,是提高竞争优势的源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方面需要加快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增强企业竞争的压力。而另一方面,企业自身也需要不断地重塑微观动力机制。

(一)积极打造人才资本

市场竞争的核心在人才,人才资本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就必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1)创造条件,努力提高企业家的素质。提高企业家的素质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前提。企业家直接参与企业的最高管理,制定企业战略,领导企业的未来发展,因而培养、塑造合格的企业家,健全企业家的独立人格就显得尤为重要。

(2)选拔和培养一批专业性、技术性人才,特别是市场开发、管理方面的人才。由于技术和管理知识与企业其他资源相结合可转化为具有平均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因此知识成为企业的利润源泉,人才成为企业核心能力的基础。

(二)培育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

核心技术是企业克敌制胜的杀手锏,因此必须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尤其要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要通过自主研究,与研究机构、高等院校联合开发和技术引进等方式形成一定的技术储备,为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奠定基础。

(三)形成有特色的管理模式

培育适宜的核心能力管理模式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只有加强管理,形成有自己特色的管理模式,才能把企业体制改革的活力和技术进步的威力充分发挥出来,保持企业不断发展和基业常青。由于各个企业所面临的内外环境不同,因此管理方式也有些差别,关键是要建立符合本企业实际的管理模式。

(四)打造品牌,实施名牌战略

在市场经济发达的今天,品牌已超越纯经济的范畴,成为企业竞争力、增值力、后续力的体现。品牌一般有可靠的质量、极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能给企业带来极大的市场占有率,使企业保持繁荣。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直接表现形式主要是市场占有率,这是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弱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因此要树立正确的品牌意识,积极实施名牌战略,即建立品牌发展战略管理体制,完善品牌发展的市场环境,重视知识管理、知识决策以及实施与品牌理念相配套的系统教育培训等。

(五)建立学习型组织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其持续性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在于创建学习型组织,在不断学习中增加企业专用资产、不可模仿的隐性知识等。积极进行全员学习、全程学习、团队学习。不仅重视个人学习和个人智力开发,更要重视团队学习和群体智力开发。

(六)培育先进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战略能产生核心能力。企业文化的本质是企业的“人化”。所以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注重培养、挖掘、发挥广大员工在企业生产、管理、营销等方面创新的积极性,同时要关注和服务企业所要面对的顾客群。在企业管理中充分运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把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创造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社会的需求,从而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实现企业的自身价值。

五、结语

在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下,中国的企业在加入WTO后能否最终获益,取决于企业是否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地提高应对能力。重视企业自身核心竞争能力的培育与创造,是企业得以在国际大市场中生存与发展的根本。

参考文献:

[1]Prahlad,C.KandGaryHamel,G.”TheCoreCompetenceoftheCorporation"[J].HarvardBusinessReview,MayJune1990.

[2]王方华,吕魏主编.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3]西林.核心能力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N].中国企业报.2002,02.

[4]和炳全.企业竞争优势与核心能力的培育和提高[J].经济问题探索,2001,(3)

[5]马璐,黎志成.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竞争力[J].经济管理,2000,(7).

[6]郑传锋.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J].经济师,2002,(9)

[7]张凤巧.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企业发展模式的选择[J].企业研究,2003,(4).

[8]李兴旺.核心能力的培育模式[J].企业经济,2003,(4).

[9]赵顺成.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思考[J].管理世界,2001,(6).

[10]蒋文挥.关于我国国有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思考[J].企业经济,2002,(7).

篇3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指一种基于战略性资源的、由企业长期积累而形成的知识和技能的动态组织管理体系,通过适应于环境变动的不断创新和有效整合活动,进而延伸至企业产品和服务领域,使企业不断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这一能力体系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许多要素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统一体。能力体系组成要素与关系的集合最终决定了这一能力的结构与功能。外部环境影响因素与企业内部要素特征的特殊性决定核心能力体系结构差异性。

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其生产过程、产品和市场特征上,有其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殊之处。从产品特征看,表现为位置的固定性、耐用性、异质性、高价值性、供给有限性、投资与消费的双重性、实体构成的二元性等;从市场特征看,房地产市场具有区域性、供给与调节的滞后性、垄断竞争性、投机性、交易形式多样性、交易复杂性、受金融市场的强烈影响性、政府干预性等特点。由此,就房地产开发企业而言,其核心竞争力的要素构成除了具备其他行业企业所具有的共性之外,还具有不同于其他企业的特殊性要求。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特征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具有虚拟企业性质

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价值链出发,我们习惯上将房地产开发活动细分为:设想的提出;可行性研究;细节设计;合同与建筑施工;市场营销;市场化管理六个环节。在整个业务流程之中,房地产企业几乎将“提出设想”之外的全部环节都外包给专业化的公司进行生产和经营,将可行性研究外包给专业的咨询公司完成,将细节设计外包给专业的设计公司完成,将建筑施工外包给专业建筑公司完成,将销售外包给专业销售公司,最后将物业交由专业物业管理公司,而开发企业自身只是在各个环节之中起到协调与资源整合运用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各专业资源“虚拟”进自身内部,共同完成开发任务。从这一意义上看,房地产企业具有较为典型的虚拟经营性。可见,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关键业务环节是项目产品策划、资本运作和不同专业知识的“对接”。在这一过程之中,资源整合能力尤为重要。

(二)房地产开发企业规模经济的特殊性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虚拟经营特性,使其成为一个资源整合者,其固定成本的投入相对很少,使得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成本分摊效应变得十分有限。就房地产开发企业本身来说,由于房地产产品的区域性所导致的市场容量有限,加之土地供给的有限性,房地产也一般不会有大规模连续性生产,这些因素导致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规模效应并不明显。然而,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不明显,并不表示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具有规模经济,其中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具有较大规模的企业在管理上可能会形成规模经济效应,能够有相对合理与完备的人才结构体系。另外,规模较大的企业往往具有较强的开发实力,大规模开发会给企业带来生产成本、材料采购成本和广告成本的节约。由此可见,实现一定的规模化经营有助于提高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竞争优势。

(三)我国房地产业的垄断竞争与进入壁垒

房地产由于其位置的区域性和不可移动性,使房地产市场呈现显著的区域性特征,这使得房地产产品被打上了深深的区域文化烙印。除去区位差别之外,房地产产品同时也具有质量、品种、服务和品牌差异,这些均使得房地产产品具有不同于一般工业产品的特殊性,产品差异化特征非常显著。这一特征造成房地产市场竞争性有限,是事实上的区域性垄断竞争。

房地产业又是一个资本密集型行业,巨大的项目开发投入在理论上具有行业资本进入壁垒。然而,就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而言,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市场竞争结构中相对于建筑商的强势地位,加之政府的扶持,使其具有较强的市场力量,造成我国房地产行业的资本规模壁垒并不显著,但是可以预见,伴随国家政策的进一步完备和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天平正逐渐转向消费者一方,资本规模壁垒将逐渐得到加强。事实上,现阶段我国房地产行业的进入壁垒主要体现为政府的土地出让制度和区域内开发商的阻止进入。

(四)房地产开发企业与金融业的互益

对于任何企业来说,资金都很重要。但这一点对于资本密集型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尤为重要。投资所需的巨额资金是带动、同时也是制约房地产企业业务发展的极其重要的因素。这使得房地产的开发与经营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对于房地产的流通与消费,由于其支出数额大,同样也需要金融业的帮助。除融资之外,运用多种金融工具,通过信托、保险等业务,同样会对房地产商品的流通与消费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金融业的发展也需要房地产业开拓业务。金融政策与金融市场对房地产企业的影响深远。

(五)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知识密集性

通过价值链与供应链的分析,房地产开发企业具有虚拟企业的特征,其核心业务是根据城市规划要求及开发项目本身的特点,进行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协调。其涉及知识范围广泛,从社会、经济、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到土地利用、城市规划、市场调查分析、地质勘测、房屋建筑、资本运营、金融统计、信息处理、组织管理等。这与建筑企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比较而言,房地产开发企业具有相当程度的知识密集型企业特点。

(六)房地产产品的信息不对称与企业品牌

尼而森、达比和长尼把产品从质量的角度划分为三类:搜寻品(Searchgoods)、经验品(Experiencegoods)和信任品(Credencegoods)。搜寻品的质量情况可以在购买之前通过搜寻获得,经验品的质量情况只有在购买之后的消费中获得,而信任品的质量即使在之后的消费中也难以获得。由于房地产产品的质量构成因素较一般商品复杂,有些因素在消费一段时间之后才可以了解,而有的因素即使在消费很长一段时间之后也难以把握(如建筑物的隐蔽工程),因此,房地产产品介于经验品与信任品之间。这种信息不对称对于生产高质量产品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消费者来说均是不利的,甚至会导致消费者的逆向选择。而品牌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的手段,在此便显得尤为重要。品牌投入的沉没成本会使得具有高质量开发产品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具有相对持久的竞争优势,而对以信息不对称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开发商来说,最终结果将是在供求双方的重复博弈中失去市场。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素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最终表现为出色的资源整合能力、市场把握能力、客户价值创造能力、创新能力及其企业品牌价值。

(一)战略资源要素

作为三大资源的土地、资金、人才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同时也是企业实力的体现。土地资产的稀缺性、增值性、可持续性使其成为房地产开发企业之间竞争的主要对象。资金规模的大小将决定开发商的开发规模,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获取高质量土地资源的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而战略性人才要素则包括高素质的企业家人才要素和知识型员工要素。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是房地产开发企业持续发展的主导因素,而知识型人力资源要素则是企业财富之源。

(二)企业知识要素

米切尔·波兰尼(MichaelPolanyi,1966)首次将知识区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经抽象后储存于客观世界之中的知识,在无知识主体(携带者)的参与之下,也能被理解和共享。而隐性知识则无法被明确表达出来,体现为企业员工的技术专长、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管理层的领导能力和洞察能力、管理技巧、团队精神等等,在无知识主体参与之下难以被理解和共享,这种知识难以模仿,难以复制,甚至难以用语言来表述。对于企业而言,企业知识依存于企业的人力资本、结构性资本和关系资本之中,具有路径依赖性、互补性和隐含性。由此,企业知识的累积是一个长期的集体性学习过程。同时,企业现在和未来的选择往往取决于企业现有的知识存量,这使得企业所积累的互补性知识不仅具有专用性,而且具有整体性和模糊性,难以被模仿,就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知识密集性而言,其技术知识能否被很好的得以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开发企业所具有的制度性知识和管理性知识与其特定的技术性知识的匹配程度。简而言之,即制度与技术的匹配程度。

(三)组织学习要素

德鲁克认为,“创新是一种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波特指出,“公司通过认知或发现行业中更好的竞争新方法,并将其付诸实践来形成竞争优势,从而最终演变为创新”。可见,创新能力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之一,而实现组织创新能力(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的有效途径,则是通过组织学习。组织学习是指组织通过不断创造、积累和利用知识资源,努力改变或重新设计自身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从而保持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过程(陈国权,2002)。组织学习理论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如何分享、使用和储存现有知识;二是如何创造新知识,即广义的知识创新。在此基础之上,该组织提供了五种组织学习类型:边干边学、科学学习、搜索学习、边使用边学习和知识外溢学习。

(四)企业文化要素

部分专家将企业文化视作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三驾马车(战略,人才,文化)之一。作为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文化一方面减少了交易费用,提高了企业的专业化市场效率,又改善了组织成员的个体偏好函数,使员工倾向于企业的共同目标,在“共同愿景”之下,组织学习将从“适应型学习”向“创造型学习”转化,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企业文化仍然是推动学习和创新的重要力量。

(五)整合集成要素

房地产企业的战略资源的整合能力可细分为组合、协调、判断与决策能力。而企业则应通过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两方面的持续积累来获得能力的增强。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的创造性思维是形成整合集成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创造性融合,实现最适宜要素的配置组合,从而形成优势互补,达成一种更为合理的结构形式,实现能力的放大效应,从而形成竞争优势。值得关注的一点,全球化和信息化使得企业越来越依靠与其内部资源相互补充的外部关系网络生存和成长,形成所谓的“网络经济”,企业需要通过合作来赢得竞争。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虚拟经营要求其在传统整合方式下,更有效的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加强其资源整合能力,快速融入网络经济之中。

参考文献:

1.李政.企业成长的机理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篇4

关键词:广州市零售业核心竞争力战略构建

零售业核心竞争力是指零售业独具的、支撑零售业可持续性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零售业全面开放后,广州零售业如何通过增强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是亟需探讨的课题。

广州零售业的整体竞争环境

“六资”零售集团抢夺市场份额

各种资本挟不同业态抢占广州零售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外国零售业资本以扩大在中国零售市场的份额为战略目标,以其成熟的业态优势加快进驻步伐。与此同时,北京华联、上海联华、深圳万佳、台湾好又多、香港百佳纷纷抢滩登陆。广州本土零售业陷入了“外资”、“京资”、“沪资”、“深资”、“台资”、“港资”的六面夹击之中。

本土商业整合步伐加快

面对外来资本的强大威胁,广州零售企业加快整合步伐。广州本土企业中,通过对一批原国有商业企业进行整合,培育出“广州百货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和“友谊集团有限公司”两大集团。广百集团旗下有“广百百货”、“广百电器”、“新大新”等企业,并与家乐福合资组建“家广”超市公司。友谊集团的资产则集中于广州市内及中山市共3家销售门店。

民营商业迅速崛起

近年民营商业崛起成为本土商业的生力军,如宝鑫集团已经发展到拥有“岛内价”超级市场、七八十家便利店,并拥有农产品实业公司、物流配送公司,年销售额超过20亿元,成为广州最大零售集团之一。2005年8月1日,广州本土民营百货企业——中华百货全盘接手光明广场,正式入驻北京路商圈,成为广州首家全面接受购物中心经营管理的百货公司。

竞争走向全方位、系列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变化,消费者对商品需求,从求量到求质,从求品种转向求品牌,从着重物质消费转向商品、服务并重,服务产品比例迅速上升,零售市场凸现品牌价值、信誉价值和服务价值,完成从温饱型向小康型市场过渡,并出现部分富裕型的市场结构。竞争由单一的价格竞争推向全方位、系列化的竞争。物流配送逐步走出贪大求洋的误区,向务实发展进入讲使用、讲配套、讲社会效益的阶段,立足于区域发展、重在终端配送、重在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广州零售业核心竞争力状况分析

广州零售业核心竞争力的优势

尽管WTO三年过渡期之后的进一步开放带来白热化的竞争,但广州零售业的竞争优势不容置疑:本土零售商对我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偏好的了解程度远远高于外资零售商,还具有外资零售商无法比拟的诸多本土化优势(如政府支持、主场作战、门店地理位置优势、区域销售规模优势、企业文化优势等);广州零售业属于提前开放行业,早已习惯了与外商进行竞争共存的局面;外商在广州零售业中所占的比重仍然很低,外资商业企业的广州市场份额不超过10%。而且,除去超市、大卖场等业态,在电器连锁、专卖店等业态中本土企业占有绝对优势,几乎没有外资进入。随着我国市场准入门槛的进一步降低,取消外商在行业、地域、规模和股权比例等方面的限制,给广州商业的招商引资或走出国门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广州零售业核心竞争力存在的问题

宏观层面空间结构失衡。广州市商业网点等级长期以来按市级、次市级、区级进行划分,由于该等级划分以计划经济为基础,未能充分体现市场经济体制下商圈和商业网点的特质及辐射范围,具体的商业网点分布则明显不均衡,商业网点多集中于老城区、闹市区、市中心,过于密集,新城区、市郊商业网点开发不足。新型业态在零售经济中尚不占主导地位,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同业态竞争过度。近几年,由于百货商场数量、规模骤增,导致有限的购买力分流,各大商场在促销上都采取降价竞销策略,而不少商业行政管理部门忽视对商业企业的管理协调工作,未能发挥应有的协调作用,使价格战升级。政策法规不完善,宏观调控不到位。发达的国外城市不但有零售业发展的战略规划,而且在法律和行政方面也为零售业发展提供保证。而广州市目前还没有实施对零售业发展的系统规划。商业法规建设相对滞后,法律体系还未完善。部分行业管理缺乏法律依据,有关零售业的管理和统计制度还不规范。

微观层面广州市零售企业与国外跨国零售企业相比实力相差悬殊。零售业主体规模偏小,95%为单体经营的个体商户,行业零散度高达90%,而欧美国家只有40%左右;连锁化程度比较低,广州市连锁企业实现的零售额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仅为21.9%,而这一比例在美国达到60%;流通效率较低,体现在流通速度慢、毛利率低、库存率高和物流成本过高等方面。经营缺乏特色。在不同业态竞争上,百货公司失去规模优势后,在经营上缺乏明显的特色和优势,对消费者的吸引力逐渐减弱。在同业竞争中,广州几家大百货公司同样没有明显的特色。从商品来看,其经营的商品基本是一样的。在目标市场定位上友谊公司的消费层次比广百、新大新、天河城要高,但经营的主要商品品牌仍是基本相同的。只是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和商店所处的地理位置、商圈特点形成了购物层次的差异。缺乏系统性的管理流程和系统。企业信息系统落后,广州零售企业由于受规模和资金限制,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方面投入不够,即使有投入也存在资金缺乏和更新不及时等现象;商品组货渠道受限较多。国有转制企业在经营上的限制比较多,在货源组织方面供应商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运作,造成合作成本的提高,影响货源组织的竞争力;转制企业经营者在意识上强调经营的安全性,尽量以赊销、代销的方式与供应商合作,将风险让渡给供应商。既降低了商品利润率,又流失了优质商品货源。企业人员成本居高不下。广州几家转制国有零售企业从国有企业变成国有控股企业,其国有性质不变,在构架调整上受限较多,不创造经济效益的部门和人员占据了企业的大量资源,如外资、私营企业没有的党团机构及其领导职位;受国家政策保护的转制前老职工,为人员成本带来沉重负担;转制前的旧作风及故步自封的用工方式制约人力资本的使用,不能人尽其用。

广州零售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及战略应对

广州零售业在整体竞争能力和微观企业竞争力方面,都与国外有较大差距。在广州零售市场已经成为国际性竞争市场的情况下,这种竞争能力状况显然极不适应。因此,必须增强广州零售业竞争力。

广州零售业发展的战略取向

规模发展与综合效益兼顾2004年,广州年人均零售额高达20605元,遥遥领先于其它城市,成为中国购买力最强的城市。近几年,广州市零售业的快速发展确实适应了现时经济发展和购买力增长的需要。然而,这种规模发展必须有一个适度的标准,提出规模发展与综合效益兼顾就是基于这种考虑。综合效益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满足消费者需要的社会效益;能维持企业正常经营活动和生态环境平衡的生态效益;取得尽可能多的利润的经济效益。

业态结构与现代零售业发展状况相适应相对而言本土零售业的优势在于便利店、专卖店等服务相对比较重要的业态内,而外资零售企业的优势在于大卖场这种大批量销售,单品利润较低的业态。本土企业应发挥熟悉国情、适应本土消费习惯的长处,选择合适的业态,加强自身管理,完全可以在广阔的零售市场争得一席之地。各种业态必须互相适应,以合理的规模,自身的特色占据合理的市场份额,从而不仅促进零售业结构趋向合理,而且也保证自身得以良性发展。

商业网点结构布局与广州地域拓展配合根据广州市地域拓宽的发展前景,将广州市全区域以中心城区为内核向外分三级逐层展开,划为内圈层、中圈层和外圈层。商业网点形成拓展“内精、中厚、外实”的布局。“内精”是把不适应在内圈层发展的业态移出,发展内圈层成为具有独特人文环境的现代消费、高级商务及综合会展功能区。“中厚”是依托中圈层地缘优势,发展中高级批发市场和大型购物中心。“外实”是借助港口、机场辐射能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传统商业文化与现代商业潮流有机结合发挥交通线和商业街的橱窗展示功能和新、旧城市纵轴线的景观功能,构建广州商业文化景观轴,注重建设珠江岸线商业街,通过珠江水体廊道,展示从琶洲岛至百鹅潭一系列现代商业建筑景观、传统商业文化景观、公众休闲文化景观、自然水域生态景观,将广州市商业文化的特色和精华展现在最具南国风格的珠江岸线上。同时根据广州城区空间的多核心发展趋势,改造和建设一批零售主导型、服务休闲主导型、商务主导型的商业功能区。以商业功能区为平台,合理布局商业街和各种业态的零售、餐饮服务网点。构筑具备“商旅互动”的商业特征。促进商贸业和旅游业共同发展,反映广州古城、名城、商都的历史文化精髓。

构建广州零售业核心竞争力

强化资本运营广州零售企业应通过强强联合、收购兼并、优化组合、与跨国公司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壮大实力,扩大规模,大力发展和完善连锁经营,改变商贸流通企业“小、散、乱、差”的状况,推进传统百货走连锁的道路或向连锁专业店、特色店转型。要培育连锁龙头企业,鼓励连锁企业通过以资本为纽带,建立母子公司体制的直营连锁网络,发展特许经管网络。鼓励具备条件的连锁经营企业通过兼并、联合等形式进行重组,实现低成本扩张和跨地区发展。在一段时期内,广州零售企业不可能和沃尔玛比大,但是可以做强,做出特色。只要管理得当,追求适度规模,发挥灵活性,广州零售企业可以发展得很好。

促进行业结构合理化准确定位。根据消费者不同层次的需求认真搞好商品品种和档次定位,在经营中有所侧重,避免出现“大而全”的现象;树立自己的服务特色。零售企业的产品其实就是服务,如果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形成特色服务是零售企业能否立足于市场,站稳市场,提高市场份额的关键所在。

建立科学的企业营运系统战略性竞争转变。从低层次的价格竞争、独家采购、不系统的间断性促销,向以营销技术(包括市场调查、连锁店开发、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库存与配送、店内布局与商品陈列、营业沟通与市场促销、运营信息管理等)品牌战略(包括品牌延伸、品牌特许连锁和开发自有品牌)为核心的战略性竞争转变。建立、健全三大网络(信息网络、电子商务网络、配送网络)。三大网络连结成高效的信息流、商流、物流体系,将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制胜不可或缺的一环。

提高人才聚集能力在现代商战中,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因此,零售企业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建设学习型企业,在公司上下营造学习氛围,为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为公司今后的可持续发展积累雄厚的人力资源储备。“败不败在己,胜不胜在敌”。这个源于荀子的现代管理哲学的含义在于,与打击对手相比,企业更需要强调自身实力的积累,调动所有资源固本强身,让自己尽快强大起来。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非寿险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构建非寿险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非寿险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一是重要性原则。选取指标时应考虑对核心竞争力影响的重要性,即对核心竞争力的贡献程度,做到所选指标个数不很多,但严格区分主次,取舍得当,突出直接反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指标;二是可操作性原则。设置的指标体系必须适应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计算方法科学、操作简单、资料易取得;三是科学性。要求设计的各指标必须概念确切、含义清楚、计算范围明确,既能系统科学地反映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全貌,又能在某一方面提示对核心竞争力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四是可比性和相对稳定性。核心竞争力指标应在企业间普遍适用,其所涉及的经济内容、空间范围、时间范围、计算口径、计算方法应可比,同时为研究分析核心竞争力的发展变化情况,其指标前后时间不宜变化太大,具有相对稳定性;五是目的性原则。设计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在于,衡量企业竞争力的状况,找出企业竞争力弱的原因所在,指出改善企业竞争力的手段和方法,最终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六是全面性原则。核心竞争力的评价应该充分考虑企业的显在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不仅要反映企业竞争力的“硬”指标,还要考虑企业竞争力的“软''''指标;七是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原则。对定性的指标要明确其含义,并按照某种标准对其赋值,使其能够恰如其分地反映指标的性质;

(二)非寿险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第一,定量指标。一是盈利能力指标。资产利润率通常被用来衡量某一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是核心竞争力评价的重要指标。二是运营能力指标。只表明短期盈利能力,若评价持续盈利能力,还要看保费收益率和资金运用率。资本充足率反映了保险公司的抗风险能力。三是市场占有能力指标。市场集中度对保险企业竞争力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过高或过低竞争力都不强。赫芬达尔指数是衡量市场集中度的常用指标。四是偿付能力指标。保险公司负债经营风险产品的特征,使得偿付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其能否保持可持续竞争力。五是信用级别指标。信用级别指标对保险公司的经营因素、财务因素和管理因素三个方面进行评级,通过检验保险公司产品创新能力、销售能力、服务水平、管理效率等众多指标,综合反映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定性指标。一是产业创新能力:在产品开发方面,中国的非寿险险种多年来一直停留在车险及第三者责任险、企财险、家财险等有形财产险种的经营上,而保证险、信用险等无形利益险种处于较低的水平。二是企业管理能力:法人治理机制是核心竞争力评价的关键指标。三是合理的股权结构有利于实现公司的有效治理和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四是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是未来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五是销售和服务能力。

二、中国人保(PICC)与美国国际集团(AIG)运营的比较

中国人保(PICC)与美国国际集团(AIG)在组织架构、产品开发、市场运作、培训、监控体系、薪酬和激励制度等方面具有较大差距。同时根据标准普尔报告显示,近年人保财险的承保表现有所转弱,目前公司的承保表现一般。人保财险的整体利润率低于平均水平,过去五年的收入回报率(不包括已实现的投资收益)为2%至4%。人保财险的投资趋向属保守,但其投资资产素质较国际平均水平为低。2004年人保财险的总投资收益率由2003年的2%下跌至1%。在2003年11月首次公开招股后,人保财险的资产负债状况得到显著的改善。2004年底,该公司的股东资金总额为165亿元人民币,在首次公开招股前则为100亿元人民币。尽管在2004年由于高增长而未能令公司的资本充足率相应提高,但与其首次公开招股前偏弱的状况相比,其资本充足率已提高至较稳当的水平。这可反映于该公司2004年底的股东资金与净保费收入比率虽然由2003年底的38.2%下跌至31.3%,但与2002年底的27.7%相比已有改善。随着索赔模式的改变,人保财险可能需要以较资产增长为快的步伐扩大其理赔准备金规模,这将对该公司中期的整体利润率和资本充足率构成压力。PICC在目前我国保险市场上具有代表性,从以上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PICC与AIG竞争力的差距,因此,要想在今后的国内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提高核心竞争力迫在眉睫。

、培育我国非寿险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通过中国人保(PICC)与美国国际集团(AIG)的运营比较,可以看出制约我国非寿险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瓶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育我国非寿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第一,鼓励非寿险企业走专业化道路。促进市场主体走专业化道路是综合性经营的必要条件,是提升我国非寿险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从优化非寿险市场结构出发,应当注重培育和发展一批专业性的保险市场主体,大力促进管理人才、核心技能和产品服务的专业化。一是积极引导市场主体像专业化发展。在我国保险市场现有的市场格局下,应该培养各市场主体的专业化特色优势,注重在专业领域培育技术实力。二是根据结构调整和细分市场的需要,在市场准入方面给予政策倾斜,继续鼓励发展一批专业性的财产保险公司。三是推进非寿险产业价值链不同环节的专业化,发展一批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理赔公司、客服公司等中介主体,用市场交易取代内部分工,使市场主体更加关注专业化经营,增强行业竞争力。

第二,加强信息化建设。继续推进业务运营系统的重构、整合和改造,建设核心业务系统、数据仓库、渠道系统、交换系统、财务系统等多个系统;加快数据集中的步伐,以数据仓库为基础,借助OLAP、数据挖掘、模型库等工具,形成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提供多种形式的决策支持和分析,尤其是增强市场分析、客户分析、财务分析、风险分析等多种分析手段,加强信息技术在保险业风险管理、决策支持中的应用,带动企业组织架构按照信息化流程进行调整,提高保险经营管理水平,提升核心竞争力。

第三,完善资金运用体系。一是改善资金运用环境。推动资本市场改革,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拓展债券市场,进一步为保险资金运用开拓新的空间。二是加强保险资金运用监管;加强对财险公司资产负债匹配的监管;加强对保险公司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内控的监管;完善监管手段。三是开放中长期投资项目。从我国目前保险资金运用的情况来看,由于比较缺乏具有稳定回报率的中长期投资项目,致使无论资金来源何处、期限长短,大多用于短期投资。开放投资期限较长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允许保险资金参与基础设施产业投资。

第四,改善非寿险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一是优化股权结构是完善公司治理的坚实基础。优化股权结构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多远化方式进行融资,在优化股权结构、增资扩股的过程中,要谨慎选择保险公司的战略投资者,要选择那些势力雄厚、对保险公司业务经营能够产生协同价值、长期稳定的战略投资者。二是加强董事会制度建设是完善保险公司治理机构的关键环节。三是加强保险公司竞争性经理人市场的培育是完善治理结构的重要外部条件。四是加强保险公司内部的合规性制度建设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内部约束机制。五是明确公司监事会定位,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能。六是通过采用集团控股的组织模式来提高民族保险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种可取的有效途径。

第五,完善人才激励与约束机制。是否拥有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已成为决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之一。要留住人才,必须激励与约束并行。一是激励措施:采取绩效工资制;安排职业培训和晋升机会;创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二是约束措施:福利待遇的约束;培训和晋升机会的约束;劳动合同的约束。

参考文献:

[1]石新武.开放条件下的保险业竞争力[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2]邹平;刘虹.中国保险改革发展启示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王宪.核心竞争力与企业命运[J].中国保险.2005,(09).

[4]唐运祥.中国非寿险市场发展研究报告(2004)[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5]张胜;路风.企业竞争范围与竞争优势的源泉:企业能力范式的解释[J].世界经济.2003,(09).

[6]林江.引入外资后中国保险产业组织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篇6

关键词:现代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系统工程

一、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提出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美国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在1990年《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提出来的,后来成为“核心竞争力战略”的理论基础。“核心竞争力”理论一经提出,立即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认同,成为企业战略理论划时代的文献。他们把核心竞争力定义为“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怎样协调各种生产技能和整合各种技术的学识。可以说,核心竞争力是包含在企业内部,与组织融为一体的文化、技术与技能的组合。核心竞争力的本质是一种超越竞争对手的内在能力,是企业独有的、比竞争对手强大的、对手不能模仿的、具有持久力的某种优势。国内很多学者也是根据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的观点不断发展这一思想,并促进了这一理论的发展。

笔者认为:现代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基本涵盖了核心业务、核心客户和核心人才三大层面。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实质上就是如何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与效率的问题。核心竞争力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命运,而打造培育现代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二、强化质量管理,提高掌控风险能力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过去讲的质量管理往往是狭义的质量,偏重于资产质量的提升,现在强调的是全面质量管理,是广义的质量;即涵盖资产风险监控、业务操作、管理考核监督、人员素质提升等经营、管理、服务活动范畴,是全面质量管理概念。强化质量管理、提高掌控风险能力也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关键。

1.在资产分类认定中查质量。对资产分类要严格把关,对可疑类、损失类贷款风险要逐笔计算。针对风险管理要细化办法,要准确分类、提足准备、做实利润。合理暴露风险,实事求是反映资产质量。信贷人员要及时、按期收集客户信息,保证信息的连续性及系统分析的可比性,加强对客户的流量、市场环境的综合分析。进一步更新观念,逐步实现现代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认定与国际标准相接轨。坚决纠正为获取短期利益而人为估算风险的行为,尽量缩小权威认证与现代商业银行自身认定的偏离度。

2.在不良贷款清收中提质量。坚持降低不良资产余额与降低资产损失并重的原则,突出现金回收。以不良大户清收为重点,制定清收方案,落实责任与进度。要不断创新清收方法,积极运用减免息、资产重组、盘活转贷等办法,适当运用以资抵债等手段加快处置,力争在短时间内,重点不良贷款项目实现新突破。

3.在管理考核中重质量。要坚持激励与约束并举、奖励与处罚并重的原则,加大监督考核和奖惩力度,将业绩和绩效考核同资产质量控制情况挂钩。不断强化问责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彻底杜绝违规操作现象。

4.在核算管理中抓质量。要认真执行规章制度,“执行从我做起”。结合各部室及营业网点日常监督检查所发现的问题,逐个梳理原因,健全制度,弥补漏洞,进一步加大对重点部位和重点人员的检查力度,切实杜绝各类风险隐患发生。

三、拓展零售业务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中心内容

零售业务是现代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也是一项高增长、高回报、高盈利的业务。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是存差行,经营是以规模扩张为手段,以上存收入为主要盈利来源,具有中国银行业传统发展模式的典型特征。这种集中、单一的业务发虔和盈利模式适应了相对稳定的、封闭的和低层次竞争的市场环境。随着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传统业务遇到了强烈的竞争,也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是构建核心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应该把发展零售业务作为经营模式转变的重点之一抓好、抓实。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的经营理念,以发展创新为主题,调整经营策略,转变传统经营模式,把工作重心向商业化经营转变,把收入结构向多元化创收转变,把资源配置向支柱型业务转变,调整优化业务结构和存款结构,加大零售业务的营销力度,加快市场份额的争取和经营效率的提升,对传统资产负债业务,逐步实现高质量发展资产业务、低成本发展负债业务、超常规发展中间业务的目标。抓住信贷政策导向,积极稳妥发展个人消费额度贷款,切实提高个人信贷服务效率,推进个人资产业务快速发展。

负债业务是银行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要加快开展个人负债业务,加大负债业务的营销力度,鼓励吸收低成本、稳定性好的存款,确保存款平稳增长,力争实现快速增长目标。针对区域客户群体特点,充分发挥个人金融业务旺季营销效果,各业务部门协调联动,组织人力物力向社会大力宣传金融产品和优质服务,从而努力提高经营效率。

四、发展公司和机构业务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内,存贷利差收入仍是商业银行效益的主要来源。要把重点项目营销工作作为资产业务发展的重点,在积极营销公司和机构存款基础上,紧紧抓住存量优质客户的存款营销,配套以差别化的服务手段,为其量身设计产品组合,不断满足客户需求,保证现有份额不流失。积极促进新兴企业的发展,重点加强基本结算账户的营销工作。激励营销基本结算户、工资户,全力促进市场份额的持续快速增长。在拓展对公存款业务,保持对公存款持续增长上,把公存工作的立脚点放在维系优质客户上,以高端客户单位作为资产业务发展的重点,强化公关和竞争意识,建立为优质大客户服务的“绿色通道”,用诚实、真诚赢得彼此合作的基础更加牢固,以此带动其他单位存款的回归。

五、超常规发展中间业务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价值增长点

中间业务的发展水平决定着现代商业银行的整体竞争发展实力。应将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作为长期的战略任务,充分挖掘现有产品的潜力,进一步加强现有中间业务优质客户的合作关系,实行商品化、差别化服务,不断扩大银行与企业之间、银行与个人之间的合作领域。要向基本结算户要效益,向中高端客户要效益。加快柜员及客户经理对客户的引导与培训工作,有效地引导高层次客户广泛使用自助设备、银行卡、理财产品及电子银行等新兴业务,减轻柜面压力,拓宽中间业务收入渠道。积极发展国际结算、结售汇、外汇买卖等国际业务,保证现代商业银行各项战略性业务指标的顺利完成。

在大力发展传统资产业务的基础上,要超常规发展中间业务,积极开展中间业务的产品营销,要全员更新观念,逐步建立起中间业务的整体营销服务机制。一是从单方营销变为多方营销、由各专业营销变为银行上下联动营销,力争从源头、从上游抓客户。二是从单一化营销变为差别化营销。针对优质客户个性化、便捷化、效益化等特点,从机制、手段、效率、产品等各方面落实差别化服务。三是从分散化营销变为整体营销和交叉营销。四是从个人关系营销变为公共关系营销。

六、实施客户关系管理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保证

客户是银行的利润来源,拥有客户才能保证公司和股东的利益持续增长。为此,要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重视与客户的关系,实施客户关系管理,不断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客户关系管理(CRM)是银行与客户共同创造价值的一种先进的管理方法,通过建立客户档案,对银行的大量客户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识别在市场竞争中最有价值的黄金客户群,确定目标市场,将客户通过多种指标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的客户,实施不同的策略,为目标客户群提供一对一式的、符合客户需求的服务。国际上一些权威的研究机构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分别得出了这样一些结论:“把客户的满意度提高5个百分点,其结果是企业的利润增加一倍”;“一个非常满意的客户其购买意愿比一个满意客户高出6倍”;“2/3的客户离开供应商是因为供应商对他们的关怀不够”;“93%的企业CEO认为客户关系管理是企业成功和更有竞争能力的最重要的因素”。目前,商业银行的竞争和发展已经进入“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买方市场阶段。客户需求的差异化使客户不再被动地接受金融机构设计的金融产品,而是从自身需求出发对金融产品进行评价和选择,这也是商业银行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的动力之一。当前银行的数据库中积累了大量的客户信息,但是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数据挖掘系统进行信息分析,甚至连同一客户的不同账户也无从辨别,更不用说为客户提供一对一的服务。银行的各种数据不能有效结合,形成了很多“信息孤岛”,使金融机构很难将各种各样的客户信息统一起来,领导决策层也很难搞清楚数据系统的整体运作情况,不能有效地进行管理。这就要求基层客户经理必须了解客户真正的需求,通过有效的措施寻找真正的赢利客户,留住高端老客户,挖掘新客户的潜在价值,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创造银行价值和客户价值。

从实施客户关系管理以及关系营销角度看,商业银行产品的市场定位,实际上是银行与特定客户群体的关系定位。商业银行应专注于客户心中的希望,塑造出目标客户能感觉到的比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更好、更具有特色的差异性优势。首先,要对外部环境进行分析,正确估价自身优势和面临的挑战。要细致研究、分析市场带来的机遇,并据此设计出适合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其次,要进行市场细分,确立目标市场,对客户进行科学分类,确立目标客户群体,为不同层次的客户提供相应的具有特色的产品和服务。目前银行理财中心正在全身心地为目标客户制定理财产品组合方案,从而使该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确立了适当的位置,也提升了客户对银行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但是目前一些银行的客户和业务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一是低效业务占比高。这些业务占用了大量柜面资源,而且经常需要集中办理,结果造成网点排队问题严重,影响银行形象。二是低效个人客户占比高。低效客户群具有年龄高、收入和学历偏低的特征,难以有效分流,以致排挤了高端客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网点的经营效益。

七、再造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当前,银行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亟需扁平化以提高效率。为整合有限资源,合理布局,提升网点核心竞争力,应加强对金融业务发展的组织领导和战略策略的研究,统筹谋划,深入论证,进一步优化调整网点格局,积极筹划营业网点改造资金,坚持成本效益原则,撤并亏损网点,集中有限资源发展优势网点。切实加大网点综合化改造力度,推进网点经营转型。突破传统网点管理模式,把网点整合为多渠道销售中心,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清晰物理分区,对高端客户提供个性化和特色化服务,对普通客户提供标准服务,完善服务层次与体系。充分发挥物理网点与虚拟网点的协同效应。物理网点着重发展理财业务,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提高银行网点整体竞争实力。虚拟网点提供简单、重复和标准化服务,降低营运成本。合理规划和统一配置自助机具,提高标准业务的自动化服务水平。

八、实行人本管理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现代商业银行的竞争,是核心人才的竞争,它直接影着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积极实施全方位的人才战略和强有力的激励机制,实行人本管理,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通过加快推进优化结构、调整布局的步伐,改变单一的经营模式,合理配置有限资源,是为未来的市场竞争积蓄力量,努力锻造现代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银行上市,要求员工从思想观念、精神面貌、工作作风都要适应新体制的要求。目前还有许多员工自我竞争意识不强、服务意识不高、风险意识淡薄等等。这些现象和问题都直接体现在人浮于事、消极颓废、工作效率低下等方面,严重制约着银行的业务发展。因此,要让员工树立共同参与的意识,形成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共识,明确个人与企业命运的紧密联系;让员工了解银行的经营方向,认识到本职工作对银行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要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员工逐步从不适应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和发展要求的思想状态中解放出来,珍惜银行职业生涯,逐步树立起符合现代商业银行建设及发展要求的思想境界和新型观念,把所有智慧和精力凝聚到现代金融企业建设上来。

篇7

关键词:核心能力大型零售商顾客价值

截至2004年底,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已连续3年被美国《财富》杂志排在全球500强首位。沃尔玛为什么能在不到半个世纪内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地发展起来?这是因为它找到和培育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妨把沃尔玛看成一颗大树,树根就是其发达高效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发挥的作用是为其从核心服务到终端服务,再到服务的整个价值创造系统供给养分;沃尔玛天天平价的价值取向就是树干,而提供超值名牌商品的定位就是丫枝,这些树干和丫枝共同组成沃尔玛的核心服务。核心服务之下是四种终端服务:沃尔玛购物广场、山姆会员店、沃尔玛商店和沃尔玛社区店。这样,沃尔玛就以其核心服务为中心,以终端服务为渠道,为消费者开发和提供出众多的服务,如日落原则、超越顾客期望、三米微笑原则、无条件退货原则、服务当地社区等,不一而足。

沃尔玛虽然拥有核心竞争力,但其在欧盟和日本市场征战的经历说明,当地企业也拥有天时地利人和,能够开发出差异化战略来形成与沃尔玛的竞争均势。因此,面临零售业全面开放后沃尔玛们在中国的扩张,我国大型零售商要想稳住地盘,逐步做大做强,也应积极发现和培育自己的核心能力。为此首先要有一套核心竞争力战略,而制定这样一套战略,可以瞄准顾客价值、取舍经营活动、整合系统能力和创造持久优势。

瞄准顾客价值

顾客价值,就是顾客眼中的好处。顾客群的特点不同,其眼中的好处有别。高端顾客看重商品和服务满足自己偏好的有效性,而忽视其价格;低端顾客对价格高度敏感,却并不在乎商品和服务的针对性。至于中端顾客,往往既重价廉又要物美,因此沃尔玛能用“天天平价”加“超值名牌商品”打动他们。据此可知,瞄准顾客价值,就是盯住一类顾客群和他们眼中的好处,想方设法满足其需要。哈佛商学院管理学家麦克尔·波特,将瞄准顾客价值视为竞争战略的出发点,不过他使用的词汇是“战略定位”,意即找准企业应该创造的顾客价值何在。他认为可以利用三条渠道来进行战略定位:一是从企业提品的结构考虑,看能否利用产品结构创造范围效益和规模效益,从而满足顾客的个性需求和低价需要;二是从顾客的需求偏好出发,找准顾客最严峻、最迫切、最广泛、最持久的消费难题,迅速整合供给能力加以缓解,以此为顾客排忧解难;三是借助企业与顾客在地域空间或其他方面的联系,量身打造产品或服务,使顾客同时享受价廉、物美、方便的实惠。据此,零售商瞄准顾客价值,要善于发现沃尔玛们没能察觉的顾客偏好,将它作为本企业目标加以开发;或是从本企业具有的独特优势出发,将其开发成能给顾客带来明显利益的竞争优势;或是依据本企业接触顾客的便利条件,将其打造成沃尔玛们难以攻破的竞争优势。

瞄准顾客价值,就是要明确本企业该为什么样的顾客群服务,解决其什么难题,为其创造什么价值。我国零售市场潜力巨大,广阔的二、三级城市市场和已经富裕起来的农村市场,应是巨大的开发空间。在这些市场中,我国零售商可避开与沃尔玛们的正面交锋,发挥自己在本土文化﹑政府公关﹑贴近顾客方面的优势,瞄准某些顾客群的价值取向,开发自己独特的核心服务。如沃尔玛的天天平价,只能对价格敏感族发生作用,但消费品中有许多大类都并非靠低价取胜,因而可以这样错开沃尔玛们的核心服务:若靠近高档社区布点,可瞄准顾客群的健康追求,以绿色食品吸引顾客;如设立家电卖场,可突出随时上门服务抓住顾客。又如沃尔玛连锁店,多以有车族为目标客户群,建得规模大距离远,令步行族十分不便。于是,就可利用这种楔机紧贴新建小区布局中型连锁店,吸引买菜做饭的老年族为常客。再如,沃尔玛们规模大占地广,无法入住大学校园,更不能追随建设工地,我们就可将商场搬进校园,甚至建立流动商场转战工地。总之,我国零售商完全能瞄准和开发越来越多的顾客价值。

取舍经营活动

一旦瞄准顾客价值,也就确立了本企业的战略定位和核心服务,接下来就要大胆取舍经营活动和经营品种,以开发自己的终端服务。所谓取舍,就是要明确如果为此类顾客创造界定的价值,哪些经营活动是必不可少的,而哪些商品种类又是完全不必的,这叫有所为有所不为。战略定位和活动取舍是弱小企业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之策,有可能以小搏大,以弱胜强。但在取舍经营活动问题上,我国零售商大多存在着思维误区,简单地认为经营的品种越广,承诺的服务越多,招揽的顾客就越多。实际上,经营品种越广,企业形象越杂;承诺服务越多,经营纰漏就越多,结果往往将企业业务和名声搞砸。

所以,我国零售商在战略定位后,一定要抓住如何为顾客创造价值的核心问题,敢于取舍经营活动和经营品种。要坚决克服经营范围和经营品种毫无特色、千店一面的传统习惯,紧盯顾客群的需求偏好和消费难题来调整商品范围、添减商品种类、改变服务内容。在此基础上,才能旗帜鲜明地突出自己的服务对象、服务宗旨、服务品种和服务特色,才能由此树立企业形象和服务品牌,才能凭借鲜明的服务宗旨、服务品种和服务特色吸引服务对象,培养忠诚顾客,扩大口碑作用。取舍经营活动和经营品种要注意三点:选择品种不要随波逐流,即零售商要坚持自己的战略定位,拒受短期利润诱惑,不盲目经营那些容易混淆战略定位、败坏服务品牌的流行产品。不幸的是,这种现象在我国许多商场司空见惯,还美其名曰紧跟潮流,实则降档为个体摊贩。扩大品种可以挖掘潜力,意指零售商为强化自己的战略定位,有条件的服务品种要上,没条件的要创造条件上。如零售商场多无商品品牌,但为突出质量控制能力,可对重复消费率较高的日用品实行自有品牌策略,既可节省营销费用,又能强化对上游厂商的控制力。强化经营应重视同业并购,即利用资本运作手段,整合其他企业资源来强化自己的战略定位。我国零售商大多资金少而规模小,靠单打独斗,很难在短期内按其战略定位打造出为明确的顾客群服务的宗旨、品种、质量和品牌,所以同业并购应是大敌当前求生存的唯一出路。

整合系统能力

为打造自己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我国零售商在瞄准顾客价值、取舍经营活动后,还要整合系统能力,也就是把选取的经营活动和经营品种有机组织起来,形成一套卓有成效的供应链系统,以便多快好省地实现为既定顾客群提供既定价值这一重要任务。鉴于供应链管理是零售商最为核心和关键的环节,而我国零售商恰恰在这一环节凸现劣势,这就需要强化下述四方面管理。

紧跟顾客群的需求偏好。对于锁定的顾客群,要紧盯其需求偏好,想方设法加以满足,这是供应链中第一重要环节。应将“让顾客满意”、“顾客就是上帝”等理念贯穿于企业经营始终,落实到企业运作细节。紧跟顾客群需求偏好,所需的不仅是在日常细节上切实为顾客着想,例如按顾客购物规律布局商品、设定通道、安装灯光,或是表达热情、营造气氛、塑造形象,而且要敏感顾客动向,揣摩顾客心思,发现顾客不满,满足顾客所需。具体说来,管理人员要系统收集顾客信息,分析主流顾客群期望,并据此随时更新商品组合,改进商品陈列,营造方便环境,促进顾客满意。此外,把顾客利益放在首位,还要在采购中坚决维护顾客利益,确保商品质量,降低采购成本,杜绝假冒伪劣,防范质量失控。

强化与供应商的战略联盟。供应商构成零售商供应链的上游环节,对其经营成本和效益举足重轻。零售商与供应商结成战略联盟,可强化共享利益,降低中间环节,降低交易成本;也可激发供应商积极性,提高其长期合作的忠诚度;还可加强产销交流,加速存货周转,提高运营效率;甚至可建立起排他性供货渠道,应对来自其他零售商的竞争。零售商与供应商结成战略联盟,可首先规范合作信用,不拖欠货款,不借机扣款;继而及时准确地订货、收货和出货,并与制造商共享这些销售信息;三是与制造商休戚与共,共同维护市场价格体系;四是共同研究顾客需求,共同制定业务规划,密切协调产销衔接;五是开发零售商与制造商之间的OEM协作,降低双方营销成本;六是借鉴日本综合商社经验,打造集研发、生产到销售为一体的排他性大型产业集团。

加强对物流配送系统的管理。物流配送体系的效率,相当大程度上决定着零售商的盈利水平。沃尔玛独特的配送体系,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加速了存货周转,有效支撑着沃尔玛“天天平价”的核心服务。反观我国零售商,往往只顾高速扩张规模,却忽视物流配送的系统建设,结果严重制约规模效益的发挥,甚至整个企业成为高速扩张的牺牲品。因此,物流配送系统建设应是当务之急,为此可首先多渠道地利用“第三方”物流,形成卓有成效的配送系统,进而依靠雄厚起来的实力自建配送体系,量身打造核心竞争力。

加强对供应链信息流的管理。信息共享是实现供应链管理效益的基础。一条供应链要做到上中下游各环节协调,必须先在各环节主体间建立和运行高质量的信息传递与共享系统。当然,我国零售商目前尚不能象沃尔玛那样,投资4亿美元发射商用卫星,实现全球联网,即时监控和交流从收银台到生产线的整个物流状况,但也应尽快提高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尽快实现对各门店各种商品库存、上架、销量的信息化管理,减少缺货情况发生。要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与供应商的自动订货系统,据此向供应商发出采购指令﹑获取收据和装运清单,同时通知供应商其产品的销售情况,特别是分类销量﹑存货﹑缺货等。从这种基础出发,零售商应逐步做到商店销售与配送运营保持同步,配送运营与供应商生产保持一致。

创造持久优势

最后,为打造核心竞争力,我国零售商还必须创新服务,以创造持久优势。细节决定成败,沃尔玛非常重视提供超值的服务来强化其核心服务和核心竞争力,为此开发了一系列方便顾客、服务顾客的经营原则和规章,结果不断巩固和加强了与主流顾客的关系。相形之下,我国企业注重细节的服务开发,仍没提上议事日程。做得好的,无非提供一点微笑服务,而在要求退货、换货、认错时,表现往往大失水准,令顾客反感,遭舆论谴责。至于提供的超越顾客期望的服务,实在犹如凤毛麟角。按理说,像我国这样的劳动力便宜的国家,多雇些人,多为顾客着想,在与顾客接触面上多注重些服务细节,只需多用心思,是不会增加多少成本,但就是难得有企业想到。凡此种种,都在细节管理之列,值得零售商重视、改正和创新。

参考资料:

1.饶菲,供应链管理--沃尔玛的核心竞争力[J],商场现代化,2001

2.麦克尔·波特,《竞争论》[M],中信出版社,2003

篇8

关键词:现代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系统工程

一、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提出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美国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在1990年《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提出来的,后来成为“核心竞争力战略”的理论基础。“核心竞争力”理论一经提出,立即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认同,成为企业战略理论划时代的文献。他们把核心竞争力定义为“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怎样协调各种生产技能和整合各种技术的学识。可以说,核心竞争力是包含在企业内部,与组织融为一体的文化、技术与技能的组合。核心竞争力的本质是一种超越竞争对手的内在能力,是企业独有的、比竞争对手强大的、对手不能模仿的、具有持久力的某种优势。国内很多学者也是根据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的观点不断发展这一思想,并促进了这一理论的发展。

笔者认为:现代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基本涵盖了核心业务、核心客户和核心人才三大层面。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实质上就是如何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与效率的问题。核心竞争力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命运,而打造培育现代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二、强化质量管理,提高掌控风险能力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过去讲的质量管理往往是狭义的质量,偏重于资产质量的提升,现在强调的是全面质量管理,是广义的质量;即涵盖资产风险监控、业务操作、管理考核监督、人员素质提升等经营、管理、服务活动范畴,是全面质量管理概念。强化质量管理、提高掌控风险能力也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关键。

1.在资产分类认定中查质量。对资产分类要严格把关,对可疑类、损失类贷款风险要逐笔计算。针对风险管理要细化办法,要准确分类、提足准备、做实利润。合理暴露风险,实事求是反映资产质量。信贷人员要及时、按期收集客户信息,保证信息的连续性及系统分析的可比性,加强对客户的流量、市场环境的综合分析。进一步更新观念,逐步实现现代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认定与国际标准相接轨。坚决纠正为获取短期利益而人为估算风险的行为,尽量缩小权威认证与现代商业银行自身认定的偏离度。

2.在不良贷款清收中提质量。坚持降低不良资产余额与降低资产损失并重的原则,突出现金回收。以不良大户清收为重点,制定清收方案,落实责任与进度。要不断创新清收方法,积极运用减免息、资产重组、盘活转贷等办法,适当运用以资抵债等手段加快处置,力争在短时间内,重点不良贷款项目实现新突破。

3.在管理考核中重质量。要坚持激励与约束并举、奖励与处罚并重的原则,加大监督考核和奖惩力度,将业绩和绩效考核同资产质量控制情况挂钩。不断强化问责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彻底杜绝违规操作现象。

4.在核算管理中抓质量。要认真执行规章制度,“执行从我做起”。结合各部室及营业网点日常监督检查所发现的问题,逐个梳理原因,健全制度,弥补漏洞,进一步加大对重点部位和重点人员的检查力度,切实杜绝各类风险隐患发生。

三、拓展零售业务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中心内容

零售业务是现代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也是一项高增长、高回报、高盈利的业务。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是存差行,经营是以规模扩张为手段,以上存收入为主要盈利来源,具有中国银行业传统发展模式的典型特征。这种集中、单一的业务发虔和盈利模式适应了相对稳定的、封闭的和低层次竞争的市场环境。随着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传统业务遇到了强烈的竞争,也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是构建核心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应该把发展零售业务作为经营模式转变的重点之一抓好、抓实。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的经营理念,以发展创新为主题,调整经营策略,转变传统经营模式,把工作重心向商业化经营转变,把收入结构向多元化创收转变,把资源配置向支柱型业务转变,调整优化业务结构和存款结构,加大零售业务的营销力度,加快市场份额的争取和经营效率的提升,对传统资产负债业务,逐步实现高质量发展资产业务、低成本发展负债业务、超常规发展中间业务的目标。抓住信贷政策导向,积极稳妥发展个人消费额度贷款,切实提高个人信贷服务效率,推进个人资产业务快速发展。

负债业务是银行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要加快开展个人负债业务,加大负债业务的营销力度,鼓励吸收低成本、稳定性好的存款,确保存款平稳增长,力争实现快速增长目标。针对区域客户群体特点,充分发挥个人金融业务旺季营销效果,各业务部门协调联动,组织人力物力向社会大力宣传金融产品和优质服务,从而努力提高经营效率。

四、发展公司和机构业务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内,存贷利差收入仍是商业银行效益的主要来源。要把重点项目营销工作作为资产业务发展的重点,在积极营销公司和机构存款基础上,紧紧抓住存量优质客户的存款营销,配套以差别化的服务手段,为其量身设计产品组合,不断满足客户需求,保证现有份额不流失。积极促进新兴企业的发展,重点加强基本结算账户的营销工作。激励营销基本结算户、工资户,全力促进市场份额的持续快速增长。在拓展对公存款业务,保持对公存款持续增长上,把公存工作的立脚点放在维系优质客户上,以高端客户单位作为资产业务发展的重点,强化公关和竞争意识,建立为优质大客户服务的“绿色通道”,用诚实、真诚赢得彼此合作的基础更加牢固,以此带动其他单位存款的回归。

五、超常规发展中间业务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价值增长点

中间业务的发展水平决定着现代商业银行的整体竞争发展实力。应将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作为长期的战略任务,充分挖掘现有产品的潜力,进一步加强现有中间业务优质客户的合作关系,实行商品化、差别化服务,不断扩大银行与企业之间、银行与个人之间的合作领域。要向基本结算户要效益,向中高端客户要效益。加快柜员及客户经理对客户的引导与培训工作,有效地引导高层次客户广泛使用自助设备、银行卡、理财产品及电子银行等新兴业务,减轻柜面压力,拓宽中间业务收入渠道。积极发展国际结算、结售汇、外汇买卖等国际业务,保证现代商业银行各项战略性业务指标的顺利完成。

在大力发展传统资产业务的基础上,要超常规发展中间业务,积极开展中间业务的产品营销,要全员更新观念,逐步建立起中间业务的整体营销服务机制。一是从单方营销变为多方营销、由各专业营销变为银行上下联动营销,力争从源头、从上游抓客户。二是从单一化营销变为差别化营销。针对优质客户个性化、便捷化、效益化等特点,从机制、手段、效率、产品等各方面落实差别化服务。三是从分散化营销变为整体营销和交叉营销。四是从个人关系营销变为公共关系营销。

六、实施客户关系管理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保证

客户是银行的利润来源,拥有客户才能保证公司和股东的利益持续增长。为此,要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重视与客户的关系,实施客户关系管理,不断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客户关系管理(CRM)是银行与客户共同创造价值的一种先进的管理方法,通过建立客户档案,对银行的大量客户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识别在市场竞争中最有价值的黄金客户群,确定目标市场,将客户通过多种指标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的客户,实施不同的策略,为目标客户群提供一对一式的、符合客户需求的服务。国际上一些权威的研究机构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分别得出了这样一些结论:“把客户的满意度提高5个百分点,其结果是企业的利润增加一倍”;“一个非常满意的客户其购买意愿比一个满意客户高出6倍”;“2/3的客户离开供应商是因为供应商对他们的关怀不够”;“93%的企业CEO认为客户关系管理是企业成功和更有竞争能力的最重要的因素”。目前,商业银行的竞争和发展已经进入“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买方市场阶段。客户需求的差异化使客户不再被动地接受金融机构设计的金融产品,而是从自身需求出发对金融产品进行评价和选择,这也是商业银行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的动力之一。当前银行的数据库中积累了大量的客户信息,但是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数据挖掘系统进行信息分析,甚至连同一客户的不同账户也无从辨别,更不用说为客户提供一对一的服务。银行的各种数据不能有效结合,形成了很多“信息孤岛”,使金融机构很难将各种各样的客户信息统一起来,领导决策层也很难搞清楚数据系统的整体运作情况,不能有效地进行管理。这就要求基层客户经理必须了解客户真正的需求,通过有效的措施寻找真正的赢利客户,留住高端老客户,挖掘新客户的潜在价值,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创造银行价值和客户价值。

从实施客户关系管理以及关系营销角度看,商业银行产品的市场定位,实际上是银行与特定客户群体的关系定位。商业银行应专注于客户心中的希望,塑造出目标客户能感觉到的比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更好、更具有特色的差异性优势。首先,要对外部环境进行分析,正确估价自身优势和面临的挑战。要细致研究、分析市场带来的机遇,并据此设计出适合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其次,要进行市场细分,确立目标市场,对客户进行科学分类,确立目标客户群体,为不同层次的客户提供相应的具有特色的产品和服务。目前银行理财中心正在全身心地为目标客户制定理财产品组合方案,从而使该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确立了适当的位置,也提升了客户对银行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但是目前一些银行的客户和业务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一是低效业务占比高。这些业务占用了大量柜面资源,而且经常需要集中办理,结果造成网点排队问题严重,影响银行形象。二是低效个人客户占比高。低效客户群具有年龄高、收入和学历偏低的特征,难以有效分流,以致排挤了高端客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网点的经营效益。

七、再造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当前,银行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亟需扁平化以提高效率。为整合有限资源,合理布局,提升网点核心竞争力,应加强对金融业务发展的组织领导和战略策略的研究,统筹谋划,深入论证,进一步优化调整网点格局,积极筹划营业网点改造资金,坚持成本效益原则,撤并亏损网点,集中有限资源发展优势网点。切实加大网点综合化改造力度,推进网点经营转型。突破传统网点管理模式,把网点整合为多渠道销售中心,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清晰物理分区,对高端客户提供个性化和特色化服务,对普通客户提供标准服务,完善服务层次与体系。充分发挥物理网点与虚拟网点的协同效应。物理网点着重发展理财业务,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提高银行网点整体竞争实力。虚拟网点提供简单、重复和标准化服务,降低营运成本。合理规划和统一配置自助机具,提高标准业务的自动化服务水平。

八、实行人本管理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现代商业银行的竞争,是核心人才的竞争,它直接影着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积极实施全方位的人才战略和强有力的激励机制,实行人本管理,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通过加快推进优化结构、调整布局的步伐,改变单一的经营模式,合理配置有限资源,是为未来的市场竞争积蓄力量,努力锻造现代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银行上市,要求员工从思想观念、精神面貌、工作作风都要适应新体制的要求。目前还有许多员工自我竞争意识不强、服务意识不高、风险意识淡薄等等。这些现象和问题都直接体现在人浮于事、消极颓废、工作效率低下等方面,严重制约着银行的业务发展。因此,要让员工树立共同参与的意识,形成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共识,明确个人与企业命运的紧密联系;让员工了解银行的经营方向,认识到本职工作对银行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要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员工逐步从不适应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和发展要求的思想状态中解放出来,珍惜银行职业生涯,逐步树立起符合现代商业银行建设及发展要求的思想境界和新型观念,把所有智慧和精力凝聚到现代金融企业建设上来。

篇9

关键词:知识经济零售企业以专业知识为核心的循环强化模式核心竞争力

自加入WTO以来,外资零售企业加紧了在中国地区势力范围的扩张,到目前为止,国际上50家最大的零售企业已有三分之二进入中国。外资零售企业的拓展疆域正在从东部地区向东西部纵深发展。面对强大的国外竞争对手,国内零售企业积极应对,在加强管理、选择新业态等方面做了许多努力。针对国内外零售企业在规模上的差距,国内零售企业积极开设分店,实行联合、兼并。但是,我国零售企业在扩张中存在一个明显误区,即依然抱着对商业资本的盲目迷信。而国际零售业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商业资本的竞争优势呈逐步弱化的规律,尤其是在新的知识经济条件下,持续提升企业的综合素质、建立核心竞争力才是未来决胜的关键。

知识经济对零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出新要求

1.“知识”是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

1996年,由全球24个最发达国家组成的“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OECD)了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研究报告。它从经济的角度把知识视为一种可以市场化的资源,从而把“知识经济”定义为“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它又以知识含量为尺度把现代经济视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全新社会经济形态——“知识经济”。“知识经济”的出现对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决定创办企业的要素不再是资本,而是“知本”。土地、人力和资本等传统的固定资产和金融资产的重要地位让位于知识资产,这些资产主要表现为:信誉、服务、商标等体现企业品牌价值的资产;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资产;企业管理和经营方式、企业文化和企业信息系统等企业组织资本。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就是知识。

2.“知识及知识的创新和管理能力”是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发生了转移,核心竞争力的内容和重点也随之发生了转移。“核心竞争力”理论的代表人物巴顿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指具有企业特性的、不易外泄的企业专有知识和信息,是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构成核心竞争力的要素是员工拥有的技术技能、企业技术体系、管理体系和在企业中占主导能力的价值观念。巴顿的观点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表明知识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元素。所以在知识经济时代,核心竞争力的重点从核心产品和核心技术转向了以“核心知识”为主。

原有知识和创新知识常常分散在企业内部不同部门,竞争中,必须将这些知识在最短的时间内转变成企业内部共有的知识,这就需要信息管理技术的支撑。另外,在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中,企业如何比竞争对手早一步获得有效的市场信息并实现有效管理显得尤其关键,这就依赖于企业信息化的实现。所以,知识经济时代,建立在信息管理基础上的知识管理也是企业的一个核心竞争力。

总之,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及知识的创新能力和基于信息技术的知识管理能力取代产品及技术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具体表现

就零售企业而言,可能形成核心竞争力的知识包括:著名品牌及信誉、员工及其技能、与供应商的和谐稳定的关系网、对客户资料的掌握和反应能力、专利技术、技术知识和手段等。

如世界第一大零售企业Wal-Mart在竞争中表现出来的是其价格上的优势,而支撑这一优势的是其与供应商的关系。Wal-Mart突破传统的零售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创造性地与供应商建立了长久、稳定、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并通过强大的信息网络系统管理这种关系。Wal-Mart正是凭借其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得以建立起全球采购系统,不仅能以最低价格得到最好的产品,而且能以最快速度对市场需求变化产生反应,在竞争中形成明显的竞争优势。

建立以专业知识为核心竞争力的循环强化模式

由于自身的特殊性,零售行业是较晚进入国际化和全球化的行业。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交通等基本设施不断改善,使全世界的消费市场不断扩大,全球经济一体化又加快了消费者口味的认同和市场的趋同化。因特网使顾客更易接近,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减少了公司跨国、跨区域从事商务活动的成本。此外,世界各国不断开放本国市场,撤除贸易壁垒,使通向全球化的障碍不断消除,美国、欧洲等本土零售商开始了前所未有的收购和兼并行动,不断扩大其海外市场。当这些零售巨头拓展了在全球的立足领域之后,也就建立和驱动了以专业知识为核心竞争力的循环强化模式。

国外零售企业在其全球化进程中,不断进入新的国家和地区,不断增加其门店数目。随着零售门店数目的增加,企业实现了规模效益。规模的扩大,使企业的固定成本得到更大范围的分摊,提高了企业风险规避能力,企业在与供应商的讨价还价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从而在选择货源、获得信息技术和做广告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增加了企业的利润。利润的增加,进一步增大企业的投资能力,使企业识别和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专业知识等无形资产的增强,有利于企业寻找人才、合伙人和资产,从而可以更容易地进入新的市场,规模扩大变得更加容易。如图中的上半部分所示。

需要注意的是,国外零售企业在进入新市场的时候,始终以专业知识的增强为核心。首先,市场拓展并非进入所有的市场,而是选择自己有优势和专长的市场,即便是零售巨头Wal-Mart也不过以DiscountStores、Supercenters、Sam''''sClub三种业态为主,以充分利用和发挥专业知识的优势;其次,市场拓展并非完全利用自身的金融资本,而是凭借其在专业知识方面的强大优势,吸引合作伙伴,建立合作关系,从而降低市场进入的资本投入和风险,同时也削减了流动资金等日常开支。资金的节约使企业有能力向专业知识方面投入更多。专业知识的增强又有利于企业选择合作伙伴和增强对合作伙伴吸引力与凝聚力。如图中的下半部分所示。

图中上下两部分显示出以专业知识为核心形成了良性循环,该循环周而复始,而且每循环一次,都使企业的专业知识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增强。国外零售巨头的发展和强大正是建立和驱动了这一循环的结果。

2.模式的应用实例

以世界上最大和发展最快的零售商Wal-Mart为例。Wal-Mart上一财年销售总额为2445亿美元,比2001年同期增长11.6%,截止到2003年4月30日,Wal-Mart已在全球开设4719家分店,其中在美国以外开设1297家。随着规模的扩大,Wal-Mart实现了规模效应,获取了更多利润,使企业有能力在供应商关系管理方面投入更多,从而对供应商产生了更大的吸引力。对于供货商来说,能挤进Wal-Mart不仅是因为它不收进场费,也不仅是因为它能带动自身产品的销售,更重要的是因为Wal-Mart能帮助供应商改进工艺、提高质量、降低劳动力成本、分享Wal-Mart的信息系统。Wal-Mart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已突破了传统的购销关系,而创造性地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因此,国内有专家指出:“国内企业需要引起重视的不是Wal-Mart在哪里开店,开设多少门店,来自Wal-Mart的最大威胁出现在供应链上”。

同时,许多业内人士强调,Wal-Mart选择进入中国,其目的不在于从中国零售市场上获得多少市场份额,而在于构建它的全球采购网,满足全球市场对中国货物的需求。目前,Wal-Mart每年有100多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在分布于世界各地的Wal-Mart商场出售。如今,Wal-Mart的全球采购中心也从香港移入深圳,并且2003年的全球采购会将在厦门举办。从上述事例可以看出,Wal-Mart的每一步发展都是为了强化其业已强大的全球采购系统,真正意义上的全球采购系统正是企业与供应商关系网络的强化和发展。

信息管理技术在Wal-Mart核心竞争力的塑造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Wal-Mart正是凭借强大的信息网络系统将分布于全球的各个门店与总部、供应商联系起来,其目前Wal-Mart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中央数据仓库。今年,Wal-Mart宣布将与IBM合作,建立全球采购和物流控制的互联网统一标准平台。这意味着Wal-Mart从传统昂贵的放“卫星”的EDI信息交换方式改为更先进和便宜的互联网网络技术,Wal-Mart的网络系统将更加细微和发达。

Wal-Mart的规模越大,其管理和信息网络系统的优势就越明显,利润就越多。随着规模的扩大,对供应商的吸引力越强,从更多、更有利的渠道进货的可能性越大,对消费者需求的满足程度越高,选择合作伙伴、向新的市场开拓的成功率越高,从而使规模得到进一步扩大。Wal-Mart的发展正是对以专业知识为核心竞争力的循环强化模式的有力证明。

对我国零售企业的启示

1.规模差距依然很大。国外零售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竞争优势的加强,使其有能力、并且正在改变和重新制定零售行业的游戏规则。我国零售企业已意识到这种发展趋势,加快了自身的发展速度。近几年,我国零售企业扩张步伐加快,但是与国外零售巨头的规模差距依然很大。截至2003年1月31日,中国零售30强店铺总数为8988个,而Wal-Mart一家的全球店铺数就相当于中国30强总和的一半多,而中国30强的销售额加起来,却只有Wal-Mart一家的8%,可见,中国零售企业与跨国零售巨头之间的规模差距仍然很大。

2.发展核心竞争力的意图不明确。更需要注意的是,在发展规模的同时,我国零售企业的发展意图非常不清晰。许多企业只是单纯地扩大规模,而没有考虑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培养和塑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于是出现了国内大的零售企业,虽然已发展到100家分店,但还不能实现完全的连锁、配送,只学到了连锁的形式,而没有发挥连锁的优势。没能象国外零售企业那样建立以专业知识为核心竞争力的自我强化的有效循环,没有对专业知识等无形资产进行足够的投资,而总想用传统的方式向外拓展,如照搬原来的营业模式,保留全部所有权等。这样做既费钱,又不利于无形资产的培养和创造。

篇10

关键词:战略联盟核心竞争能力

战略联盟(strategicalliance)最早由美国DEC公司总裁简•霍普兰德(J•Hopland)和管理学家罗杰•奈杰尔(R•Nigel)提出。纵观近20年的发展,战略联盟表现活跃的领域多集中在资本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产业,究其原因,笔者认为,高技术领域的产业市场状况大都是分散的专业化公司,产业内部相互依存性和高速的产业扩张,使得高技术产业出现各种各样的战略联盟。高技术企业通过战略联盟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相当一部分高技术企业在自主知识产权、研究开发能力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许多企业还停留在运用、改进从发达国家引进的技术层面上,知识产权问题、创新能力不强问题成为困扰我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主要问题。中外企业战略联盟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化敌为友”,削弱外国企业的技术垄断和技术限制,缩短我国企业在高技术方面与国外的差距。

核心竞争力与战略联盟的关系

战略联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之间,出于对整个市场的预期和对企业总体经营目标、经营风险的考虑,为达到共同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和增强竞争优势等目的,通过各种协议结成的一种联合体。核心竞争力与战略联盟之间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有机整体。

核心竞争力是建立战略联盟的基础

由于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产品更新换代不断加快,对单一企业来说,仅仅靠自身的力量和资源很难在竞争中取胜,因此必须借助外部的力量。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角度来看,战略联盟的原理是通过控制外部独特的战略要素,强化企业的关键活动或者扩展价值链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核心竞争力的特性看,核心竞争力具有延展性,延展形式有多种,战略联盟就是其中之一。

战略联盟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根据西方企业和我国企业的实践经验,培养核心能力主要有三种途径:对企业内部资源进行战略性的整合,自主培养企业的核心能力;通过并购及企业外部市场交易活动来获得企业核心能力要素,进而培养核心竞争力;通过建立战略联盟,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更加重视自身核心能力的培养,而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大降低了协调成本,为企业寻求合作奠定了技术基础,因而许多企业把建立国际战略联盟作为跨国经营的最佳选择。战略联盟在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上具有灵活性、快捷性、战略性的特点,企业针对威胁和机会,根据拥有的资源和技能,通过有计划的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和弱点,建立独特的核心专长进而形成竞争优势,获取知识形态的核心竞争力,战略联盟是以双方核心专长为基础而建立的松散型合作组织,在构建核心竞争力方面具有较强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多样性。

核心竞争力主导的企业竞争力

对企业战略竞争力的分析,主要有两种观点:产业组织学派和资源学派。产业组织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迈克尔•波特。他从剖析产业结构和市场行为的角度,提出企业竞争时通常使用的三种战略,即成本领先、差异化和集中战略,得出一般性企业的竞争优势为低成本和差异化。

波特的分析方法,即通过分析产业市场结构的变化,寻找出企业应对这种变化的方式,也可以从价值链图形语言看出踪迹。因而,波特在80年代提出的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对于企业战略计划的制定,尤其是解决当时的经营问题,颇有帮助。不难看出,波特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的产业组织剖析,具有相对静态的属性。这主要是因为波特不自觉地忽略了产业的形式和概念在悄然发生变化。特别是随着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产业的边界日益模糊。在波特看来,竞争优势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决定因素。而竞争优势本质上是一种相对于竞争对手在最终产品和市场的先行力量和价值的增值,换句话说,竞争优势是由消费者决定的价值,特指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形式。

资源学派则认为,企业在针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内部资源进行整合,形成能有效实施企业战略的能力,如果这种技能是独特的,对手难以模仿和替代,并且是稀缺的,可赋予企业可延续的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通过核心竞争能力的进一步作用,能够形成企业的战略竞争力,即可使企业获得超额利润的能力。资源学派除了在思考方向上与产业组织学派相反外,主要的差别还在于用能力这一概念动态地描述企业经营活动环节的价值内涵。而克拉克•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加利•哈默(GaryHamel)就是从能力这一视角扩大企业竞争优势思想的。可以看出,企业能力理论从根本上来说衍生于资源学派,但在核心竞争能力这一思想内核上,既和一般的资源学派思想不同,又和波特的竞争优势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

从本质上看,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独特的知识和技能的集合,用动态的整合资源的能力,使企业与环境变化相适应。由于核心竞争能力的知识性,它使企业的优势更多地表现为知识或积累性技能的力量,因而,核心竞争能力不仅是竞争优势的根本,也是企业竞争力之源。在这种思想框架中,企业的竞争优势分为三个层次:基层是核心竞争能力,中层是核心产品,外层是最终产品和服务。因此,可以把企业竞争力看作是三个层次竞争优势的总和。

根据上述的分析,关于企业的竞争力,实际上是一种战略管理思想,它可以较好地用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加说明。战略联盟作为企业的一种合作战略,在配置资源时,既是一种制度供给又是一种组织形式。这种企业经营战略,带给企业超额利润的战略竞争力,在于它是制度优势和组织优势的整合。

战略联盟在制度和组织上的竞争力

战略联盟在制度上的竞争力

制度对于企业的发展,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影响企业资源配置的原则总和。但制度本质上是维持组织活动的平台,使企业的市场经营活动保持稳定。传统的企业制度是以产权交易为基础的,以产权明晰为前提。根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思想,产权的范围应包括企业在内部资源整合方面的能力。在战略联盟这种战略形式下,企业制度的表现并不是以产权交换,而是以产权共享,或者多数情况下以无产权交换为特征的,是一种制度供给。因而,战略联盟在制度层面上的这种能力,为企业进行跨国经营提供了获利的保障平台,通过合资经营或许可证经营等具体的运作形式,最大程度地缩小国与国之间的差距。另外,战略在制度层面上的竞争力,还表现在以知识体系作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机器,这是核心竞争能力的结果。因此,战略联盟在核心竞争能力的思想框架中,有助于企业降低制度交易成本,进行知识型扩张。

战略联盟在组织上的竞争力

根据核心竞争能力,企业的竞争力是以知识为基础形成的独特能力,这样的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既是专有技术,也是一种组织资本形式。如何有效组织企业内部资源的聚积能力,是企业管理中组织职能的主要内容。传统上,企业组织职能是由直线等级制提供制度基础,以企业员工的成本最小化与企业的经营绩效挂钩,这种组织形式有两大不足:间接忽视了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把员工仅仅看作是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品;阻碍了企业内部信息的有效沟通,尤其是员工与管理层之间的沟通。管理层做出决策,而基层的员工创造顾客认同的价值,因而两者缺乏有效的沟通,引起良性决策通道受阻。同时,轻视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和缺乏有效沟通,将使得企业竞争力培养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缺乏成长的基础。但是,在核心竞争能力思想框架中的战略联盟,在组织资源的形式上以松散型为特征,以长期互惠性为纽带,为企业提供了相互学习的机会。这种契约关系的组织形式,使企业更易于识别市场机会,增加了组织的灵敏度。因此,战略联盟在组织层面上的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为企业提供核心竞争能力发育的环境。组织结构应当趋于扁平化、虚拟化,要把员工或人力资源作为资源的最大化中心。这样,可以实现员工之间的知识共享,联盟企业之间的能力互补并相互转移,以形成各自所需的核心竞争能力的知识体系,并增强联盟企业各自的核心竞争能力。战略-[飞诺网]

此外,联盟的组织竞争力还表现在能有效地降低企业扩张的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从价值链方面来看,战略联盟可以在纵横两个层次进行,无论是纵向链还是横向链的联盟,组建的难度都相对较低。

战略联盟发展的制约因素

战略联盟是发展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但并非所有联盟都能朝着培育、强化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方向发展。战略联盟有成功的机会,也有失败的风险,对任何企业来说,为了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和保持在市场中的有利地位,必须把握联盟成功的关键因素,以形成企业的动态核心竞争力。

战略联盟的各个伙伴都是独立的利益主体,因而会在战略目标、组织文化、管理哲学和日常的政策、程序等方面存在不同的见解和做法,极大地阻碍联盟的持续性发展和成功。

目标差异的制约。在构建战略联盟时,联盟伙伴大都抱着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以最短的时间、最小的损失形成新的核心能力的心态,企业在选择联盟伙伴时,不仅要对伙伴的核心能力进行识别,更要对其进行综合评价。

信任方面的制约。信任是合作关系中的一项战略性资产。尤其是水平式战略联盟,信任就成为战略联盟成功的关键。对于伙伴信任关系的维持,可以建立多样化的、有效的沟通渠道,实现伙伴间的信息共享和传递,增强彼此的信任。还应建立公平、规范的制度,让各自独立的伙伴能够平等的合作,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明确各自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管理方面的制约。战略联盟的管理从形式上看,是组织结构问题,但实际上是人的问题,即伙伴关系的管理。这一制约因素现已成为战略联盟研究的新领域。由于联盟之间目标的差异性,容易引发信任危机,使得战略联盟的管理难度加大,协调成本升高。在战略联盟的发展过程中,控制职能尤为重要,加大事前控制力度,可以有效降低引发联盟解体的不利行为。良好的伙伴关系管理,不仅能使战略联盟各成员稳定的、以较低成本与风险获得互补性、异质性资源,而且能够使各成员有更多时间与精力专注于自身核心能力的培养。联盟的各个伙伴只有深入地了解伙伴关系管理的主要问题,并掌握相关的管理方法才能使联盟取得成功。

由于企业竞争力不是简单的产品市场上价格与绩效的比率关系,而是企业在各个层面上利用资源和能力表现的总和。因此,我国企业在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时,应根据产生竞争力的战略资源形式,运用能够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合作关系——战略联盟,加强企业在全球化竞争中企业资产的独立性,争取成为跨国公司价值链上相对牢固的环节,达到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