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法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3 15:54: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汉语语法学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汉语语法学论文

篇1

关键词:句法平面 中学语文教学 实践

一、句法平面的分析观和方法论

句法平面是讲显层结构(或“表层结构”)的,着重研究词的功能类别、词语组合时所形成的成分关系和层次关系以及语型(短语的结构类型)、句型(句子的结构类型)等。词的功能类别具体而言是指词类的划分、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叹词、拟声词)的分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的分类以及不同词类在句子中充当的功能成分等等。传统语法学重视句子成分分析,忽视句子的层次分析。现在的句法分析是既讲层次,也讲成分,主张把两者结合起来。从句法角度分析,句法成分有主语、谓语、述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中心语等八个成分,此外,还有一个独立语。独立语是游离于句法结构之外的语用成分。短语的结构类型包括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补充短语、复指短语等等。句子的结构类型包括句子的结构分类(即主谓句和非主谓句)和句子的语气分类(即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1]

二、学习句法平面理论的意义

“句法平面”的内容更接近于传统语法教学的内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附录中有关于语法知识要点的描述:“一、词的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叹词。二、短语的结构:并列式、偏正式、主谓式、动宾式、动补式。三、单句的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四、复句(限于二重)的类型:并列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因果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这些都是句法平面所涵盖的范围。

学习句法平面的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至少有助于中学生解决三类实际问题:一是辨析和修改病句,规范地使用现代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二是辨别和分析文言特殊句式,更好地理解和翻译文言字句;三是通过学习掌握句法平面中的句法分析方法,可以考察并说明词组、句子和句群的结构成分、结构方式和结构关系,从而能更深一层次地更准确地理解特定语言环境定词、词组、句子、句群的含义。[2]

1.辨析和修改病句

在各级各类的语文考试中试卷的基础知识部分都会出现辨析病句的题目,学生在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也在所难免地遇到辨析和修改病句的情况,这时就需要教师和学生了解和把握句法平面的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从而解决语病类的问题。例如下面的题目:

例: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C )(2009年高考全国1卷语文试题)

A.引起世界关注的甲型流感病毒虽然不易致命,但传播速度快,如果不想办法找到它的演变原理,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B.3月5日那天,我市万名青年志愿者走上街头学雷锋活动,这次活动的总口号是“弘扬雷锋精神,参与支援行动,服务青年创业,建设和谐城市”。

C.社区主任接受采访时表示,去年大家做了很多调解工作,今年会更多地为受到情感和生活困扰的人提供帮助,让他们不再那么痛苦、那么不知所措。

D.这次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参加论坛的中外各界人士在论坛期间就环境保护、人才培养、普及教育等众多议题为期两天发表意见并进行各种交流。

解决上面的高考题仍然需要用到句法平面的知识。根据句子成分分析法,找出句子的主干,这道题目就会迎刃而解。A选项“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被偷换主语造成句子搭配不当,原来的主语是“甲型流感病毒”可在后一分句“不想办法找到它的演变原理,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的关联词“如果”前应加上“我们”;B项缺谓语导致“学”与“活动”不能搭配,应该为“开展学雷锋活动”;D项语序混乱或句式杂揉,将“为期两天”提至“这次”之前作定语,或将“为期两天发表意见并进行各种交流”改为“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意见交流”。

学好句法平面相关的语法知识,可以解决大部分病句问题(作文中的病句、考试中的修改病句)。病句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语法错误,一类是逻辑问题,而前者占了大部分,如句子成分残缺或赘余,词语搭配不当等,出现这类语病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对句子结构认识不清,对词语的性质和语法功能不了解。学好句法知识,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类问题。

2.辨别和分析文言特殊句式

只有熟练地把握句法平面的成分分析方法,才能辨别和分析文言特殊句式,更好地理解和翻译文言字句。比如下面例句,如果没有相关的语法知识做支撑的话,很难做出正确的理解。

例1.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宾语前置,应为“莫肯顾我”)

例2 .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宾语前置,应为“吾欺谁”)

例3.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

(主谓倒装,应为“汝之不惠甚矣”)

例4.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段于鄢》)

(被动句,“蔓草”被“除”)

因此,可以说学习必要的句法平面的语法知识和分析方法是我们进行文言文学习、阅读和翻译的必要条件。文言学习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等)和文言句式(如:宾语前置、省略句等)等等,要学好这些内容,都需要句法知识的支撑。

3.掌握句法分析方法

句法平面的句法分析方法有句子成分分析法、直接成分分析法、转换分析法等等。与中学语文学习语文教学最为密切的是句子成分分析法和直接成分分析法。成分分析法也叫中心词分析法,是一种传统的句法分析方法。主要是把句子成分分成主要成分(主语、谓语)、连带成分(宾语、补语)和附加成分(定语、状语)。成分分析法便于归纳句型和便于检查病句,但这种分析法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层次不清。直接成分分析法也叫层次分析法或二分法。直接成分分析法认为,句法结构都是由两个直接成分构成的(多项并列结构例外),复杂的结构是由多层次的直接成分构成的。分析的时候,按每个层次都有两个直接成分这一原则,从大到小地逐层分析下去,一直分析到简单的基本单位为止。[3]

直接成分分析法具有许多功用,它可以揭示复杂结构的不同层次,能够把形式和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准确地揭示句子的思想内容,避免了成分分析法那种只挑中心词不管表达的缺点,而且最为重要的是,直接成分分析法适用于各种复杂的句法单位,能够将多层次的合成词、词组、单句、复句和句群的层次分析清楚,便于对各种语言单位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掌握直接成分分析法分析句子结构的基本技能,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某些长句的意思。也会出现分析的层次不同,反映出的句子的语境义和强调的重点不同。例如针对下面复句的分析:

例: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

(转折关系) (因果关系) (转折关系)

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整个句子给人一种朦胧的境地朦胧的意境,总觉得有一层淡淡的模糊,一如作者的心绪,心头拥堵的淡淡的愁,但这是恰恰到了好处,酣眠和小睡都各有妙处。整个句群整个意境都是分层展现的。所以说,学会掌握句法平面的句法分析方法,把握直接成分分析法等等对于中学的语文教师和学生都有莫大的好处。

结语:

汉语语法分析的句法平面的语法观使汉语语法研究走向科学化、系统化和精密化。事实上,它已经成为汉语语法研究的一种趋势。我认为,它也可以为中学语法教学摆脱困境,拓宽思路和视野,为中学语文语法教学带来新的启示和突破。理论研究和实践教学从来都是一对矛盾体,二者既对立有统一,汉语语法分析的句法平面的理论指导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使学生对语法理论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同时理论也要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附,文炼.句子分析漫淡[J].中国语文,1982,(3)

篇2

关键词:商务英语函电教学方法教学实践

一、引言

商务英语,作为一门专门用途英语,涉及到国际贸易,进出口业务,国际金融等多个领域。商务英语函电是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已成为高校对外经济贸易专业或国际商务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必修课程。该课程旨在将商务知识和英语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如何在不同的商务环境下撰写出表达准确、得体的商务英语函电,从而能够达到不同的商务目的。

二、扩充学生商务英语知识和外贸业务知识

“由于专门用途英语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因此,基础阶段的英语教学是外贸函电教学的基础,外贸函电教学实际上是基础英语教学的扩展和延续。”学生通过一定时间段的基础英语的学习,基本都达到了一定的英语水平,所掌握的单词量,语法和句型,以及对于篇章的理解已经达到了较高的程度。此外,学生通过相应的外贸专业课的学习,例如,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法等,对于整个国际商务业务的各个环节都已经理解和掌握。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商务英语函电这门程。“根据对外经贸商务活动的实际运作过程,函电内容会涉及到建立贸易关系,询盘,报盘,还盘,订单,支付,包装,运输,保险,索赔与理赔,等各个业务环节。”在教学过中,教师在学生掌握词汇基本意义和实用熟练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商务专业术语的含义和用法,这些与之前所学习的基础英语词汇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的。例如,(1)offer在基础英语中作为名词使用是“提供”的意思,而在商务英语中表示“要约”或“发盘”(“一方当事人向特定的他人作出的以一定条件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并标明一经对方承诺受该意思表示的约束。”),(2)order在基础英语作为动词使用,表示“命令,指示,”但在商务英语中表示“下订单,订购”。此外,在商务函电撰写中,还会用到一些缩略语,例如,FOB(贸易术语),S/C(SalesConfirmation销售确认书),L/C(LetterofCredit信用证),A/R(AllRisks保险险别,一些险)等,这些缩略语涉及到商务交往中各方面的信息,也是从事外贸工作人员在实际操作中熟悉的。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的商务英语函电使用的商务环境,教师有必要对外贸业务环节和学生一起进行复习回顾,补缺和巩固学生的外贸业务知识。如果由于学校课程设置,学生之前没有学习过相关的外贸专业课程,教师还应该让学生了解有关的国际贸易知识,为函电撰写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在商务英语函电课程中有“支付”的函电,其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用信用证支付时如何撰写相应的信函,这就需要教师对其基本知识进行复习或概括性地讲解,包括信用证的定义,用途,特点,有关当事人,内容,流程,种类等。学生在了解熟悉上述内容后,才能更好地理解各种信用证的信函内容,从而进一步地学习和独立写出有关信用证支付的信函。

三、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1.理论教学

商务英语函电是以文字为载体,对国际贸易中各实践环节进行展开。它是一门涉及面广,内容繁多,针对性强的课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层层递进,首先,要向学生介绍商务英语函电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函电的各种写作格式,组成部分,撰写函电的7“Cs”原则(Courtesy,Consideration,Completeness,Clarity,Conciseness,Concreteness,Correctness)。其次,以国际贸易流程为主线,让学生学习各个环节函电的撰写,在涉及到每个重要的商务活动环节的信函教学时,教师应该让学生回顾了解有关的商务知识,学习商务专业术语,英语句型,习惯表达和信函撰写的内容。并通过商务函电实例分析,帮助学生对函电内容的吸收,理解和运用。例如,在讲解有关询盘(enquire),发盘(offer)和还盘(counter-offer)的信函前,要让学生理解它们的含义分别是什么,以及在发盘中实盘(firmoffer)和虚盘(non-firmoffer)的区别。学生在掌握了这些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阅读,翻译和撰写有关的商务信函。

2.实践教学

商务英语函电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能够独立地阅读、翻译和撰写各类函电,因此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巩固学生的函电学习是必不可少的,让学生可以做到“熟能生巧,应用自如”。

(1)巩固商务专业术语

前文提到掌握外贸专业术语是学生在学习商务英语函电课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教师可以用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复习所学过的专业术语,或者可以用口语练习的形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采用角色扮演模拟每个商务往来的情景。这样,既可以让学生练习专业术语,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2)理解和翻译商务英语信函

在独立撰写出商务英语信函之前,学生要能够准确地理解和翻译各种信函。教师可以结合书本上的信函实例,以各种商务环节为基础,分析信函的语篇结构,归纳出常用的句型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并且可以用提问的形式检验学生对信函的理解。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分析其他重要信函的结构,进行句子和信函的英汉互译练习,掌握商务信函的专业表达方式。(3)撰写商务英语信函

书写出得体的商务英语信函,需要进行大量的反复的写作练习。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书上函电例子撰写,或者写回复信函,还可以给出具体的商务交往的情景,让学生根据所学习的内容独立地写出相应的商务英语函电。此外,教师要对学生信函写作的错误及时地给与反馈和纠正,帮助学生提高商务英语信函的表达能力。

四、突出教学内容的系统性

商务活动环节多,情况复杂。因此,商务英语函电涉及的信息量大,内容繁多,商务用语表达更是不计其数。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逐一列出商务活动环节,词汇和句型,学生会觉得没有系统性,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学习,不能够举一反三。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教学情况,系统地进行归纳,总结。

1.商务知识总结

如前文所提到的,在具体教授每个商务环节使用的函电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先列出整个商务活动实际运作流程,涉及的内容,让学生认识到每一个商务环节是环环相扣,相辅相成的。

2.句型和习惯表达的总结

在教授商务英语函电时,教师可以把有相同意思表达的词组给学生进行归纳,或者先让学生总结,教师在进行补缺。例如,以下常用的函电句式:

(1)告知对方信函的内容:Withreferenceto…/Referringto…/Regarding…

(2)在信函中向对方提出请求:Couldyoupossibly…?/Iwouldbegratefulifyoucould…/Iwouldappreciateitif…

(3)信函中结束语:Wearelookingforwardtoyourearlyreply./Weappreciateyourearlyreplyandlookforwardtoyourvisit./Yourfavorablereplyisrequested.

总结归纳这些常用句型以后,不仅方便学生掌握和记忆,而且可以让学生在撰写信函时,可以用不同的表达来丰富信函的内容。

3.信函语篇结构总结

商务英语信函的种类较多,如询盘信函,还盘信函,支付信函,等等。虽然信函种类繁多,专业词汇和句式的使用更是不计其数,但是从写作角度来看,还是有一定规律的,一封商务信函的语篇结构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破题部分,承接部分和结尾部分。例如,在撰写询盘信函时,首先,在破题部分介绍获得对方产品的途径和本公司的详细信息。E.g.Wesaw(引用)yourIBM-compatiblePCsattheInternationalTechnologyExhibitionheldinBonninJune.Wearewholesale-dealersofelectronicproductsinourcountryandinterestedinpurchasingyourcomputers.其次,在承接部分向对方询问产品的具体信息,包括产品目录单,价格单,报价,交易条款,折扣等。E.g.Wouldyoupleasesendusdetailsofyourcomputersincludingthefunctionsandthenecessarysoftware?Whenquoting,pleasestatetermsofpaymentanddiscountyouwouldallowtopurchasenotlessthan500sets.最后,在结尾部分可以告诉对方,如果我方对产品满意的话,就会购买产品。E.g.Shouldyoucomputersbeofgoodqualityandcompetitiveprice,weshouldplacealargeorderwithyou.这样,学生在撰写适合不同商务背景的信函时就不会感到无从下手,而是能按照相应的结构写出表达准确,立场合理的信函了。

五、加强和其他课程的协调

对学生来说,任何课程的学习都不是独立的,而应该和其他的课程形成一个系统,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商务英语函电的学习也是一样的,首先,在前文中提到学生学习这门课程,最好是在完成大学英语和外贸基础专业课学习之后,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商务英语函电所学内容。其次,教师可以把这门课程和学生所学的其他专业英语课相结合。例如,货代英语,外销员英语,物流英语等,让学生融会贯通,加强对外贸活动各环节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综合的外贸业务操作能力。

六、结语

商务英语函电课程因其在商务领域中突出的实用性,已经成为高校对外贸易和国际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对于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笔者相信还有新的领域需要去探索和实践。作为高校专业英语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丰富自己的外贸知识,使商务英语函电教学的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刘法公.论基础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关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

篇3

    论文关键词:文化导入;文化比较;文化词汇教学法 

    随着汉语在世界上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加入到汉语学习的队伍中来,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也变得越来越重大。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习者自身的汉语基础参差不齐,对他们使用的教学方法就也要因人而异。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全世界和我国的众多学者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其研究成果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促进了了我国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发展,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对外汉语的教学过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的传授过程,它还涉及到许多方面的潜在的问题,这些都是需要我们继续进行探索的。在诸多的问题当中,如何高效、快速地进行词汇教学时影响对外汉语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 

    一、词汇在语言中的重要作用呼唤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理念的改变 

    作为语言三大构成要素之一的词汇是语言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也是构成一种语言的基础,词汇教学应该贯穿语言教学的始终。词汇教学的效果会直接影响学习者语言水平的高低。在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大多数的学者都看到了词汇教学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但是与此同时,由于汉语词汇系统本身数量的庞大、系统的复杂和用法上的交叉,导致了外国人学习汉语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又普遍认为它也是汉语教学中的难点和薄弱点。 

    在语言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快速而又牢固地记住词语、准确掌握词的意义与用法是教师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众多的学者在过去的许多年间在汉语国际教育的理论和教学法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研究的速度却远远跟不上现实的需要,尤其是在现今社会,国际间的交往日益增多,不同语言、不同文化间的人群的交流日益频繁,如何使更多的学习者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尽可能高效地学习汉语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词汇是语言中对社会外界变化最为敏感的一个因素,也是一种语言中最能够反映其文化特征的一个因素,注意到文化因素对词汇教学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手段可以帮助减少这种差异对语言学习的负面影响,这需要我们对传统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做出相应的转变。 

    二、从隔离到融合,形成对外汉语文化词汇教学法 

    对传统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转变不是简单的改变课堂教学的模式或者简单的增加文化课的比重,表面上的变化并不能真正彻底解决在词汇教学上的困境,我们需要从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上进行重新思考。 

    (一)教学思路的转变——从词汇与文化隔离到词汇与文化相融合 

    过去,学者多注意到对汉语的实际有用性的探索,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开设精读、阅读、听力、写作等课程,词汇教学渗透在各门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没有单独开课。这样让词语在不同的课程中反复出现,让学生在重复中加深记忆、学会词语的用法,这种教学方法是值得肯定的且经实践证明是有效的,学生可以较快记住某个词汇并掌握课本示例中给出的用法。但问题是学生对记住的词只是掌握了读音和最浅显、最基本的含义,一旦语境有变化或某个语素被替换,这个词就又成了陌生的新词,在交流时往往存在词语的误用。 

    经分析,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只是字面的理解,大多数课堂上在讲授新词汇时所进行的词汇释义只是就词论词,并没有达到词义内涵的高度。因此不少学校开设了针对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的中国文化课程,力求通过文化的普及来提高汉语的学习效率。这种思路本身并没有错,但是社会的变迁、习俗的传承都会在文化中得到体现,固态的、凝滞的文化是死的文化,是对语言学习没有帮助的,只有让文化动起来、活起来才是有意义的。词汇作为语言中最积极活跃的因素,最能够体现文化的传承性和活力,如果把文化和词汇割裂开来进行教学,无疑是拿死的文化进行教条式的灌输,对词汇学习、语言学习是无益的,自然也就不可能达到预想的目标。

    针对这样的情况,对教学思路进行改革是迫切的要求。从语言与词汇、文化与词汇的关系来看,过去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效果的不佳从根本上讲是由于把语言和文化、词汇和文化割裂开来进行教学,没有考虑文化因素对词汇发展和使用的影响,也没有考虑动态的词汇使文化更好、更迅速地深入人心,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词汇和文化的关系,改变词汇与文化割裂的局面,利用词汇进行适当的文化导入,利用文化导入提高词汇学习效果,使词汇与文化相融合,彼此促进、彼此作用。 

    (二)教学方法的转变——注重文化导入,在词汇教学中融入文化的因素,形成独特的文化词汇教学方法 

    在意识到教学思路的转变之后,更重要在于根据新的教学思路设计词汇教学新方法。既然把词汇融合如其他课程和单独开设文化课对词汇教学和语言学习的作用不明显,那么我们可以把词汇课与文化课融合,即把那些具有明显民族文化色彩和地域特征、容易被学习者误解误用的文化词汇和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结合具体词语,向学习者传授其文化根源,利用中西方文化间的异同之处,帮助学习者深刻理解词语的深层含义和内部的文化因素,彻底掌握这些文化词汇的使用方法。 

    所谓汉语文化词汇,就是在汉语的词汇系统中,能够从某一个或某几个角度反应汉民族社会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审美心理等方面特征的词汇。它包括如四合院、旗袍、重阳节等汉语知识文化类词汇和如汉语称呼、寒暄语等汉语交际文化词汇,以及如颜色词、动植物词汇象征意义等汉语心理文化词汇。 

    继续使用以往的教学方法进行文化词汇教学肯定是收效甚微的,以往的教学方法侧重于词汇表层意义的传授,而新的文化词汇教学应该是独立开设的一门新课程,课程的目标应该定位在中国特色词汇文化意义的掌握。针对这个目标,编写合适的教材,在教材中不是要把所有汉语词汇中与文化有关的词语都一一列举,而是有选择地择取具备强烈中国文化特色、与学生母语国家文化具有极大差别的词语为例,比如汉语中的龙文化、红色文化和称谓文化等进行重点讲授。以往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对比两种文化间的差异,在文化词汇课中,可以先分析文化间的共同之处,唤起学习者的文化认同感,为他们较快接受中国文化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防止因民族差异引起的文化反感。在两种文化共同点的基础上,逐步展示差异之处,借助具体词语进行分析,便于学习者的理解。同时在课堂上,教学者可以辅以各种的教学工具如多媒体、录像片等,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模拟语言环境,让学习者在具体的语境中学会使用这个词语,真正掌握词汇的文化含义和使用方法。 

    在进行汉语文化词汇教学的过程中要掌握适度原则,即内容适度、教材适度、知识量适度和文化含量适度。汉语词汇意义丰富、包含的文化信息很多,但不是所有涉及文化的词汇都要讲,必须有所选择,要对其他课程的内容理解有帮助和对语言使用有益处的;所选取的词汇应该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实际情况,与现实生活脱节的词语不应该在讲授的范围之内;所教授的词汇及其文化含义并不是越多越好,文化的传授应该是输入积极地正面信息,与时代精神和事物发展大趋势相违背的文化现象应该予以摒弃。 

    三、利用文化词汇教学法,促进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篇4

【关键词】《马氏文通》;虚字;研究;述评

《马氏文通》(以下简称《文通》)认为实字有事理可解,虚字无事理可解,并且将虚字分为介字、连字和助字。历来对《文通》的虚字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具体虚字的研究以及总结归纳上,陈月明的《虚字学说》发表使语言学领域对《文通》的虚字研究达到一个顶峰。本文主要集中概述《文通》出版以来对虚字研究的一些代表性观点,间或表明笔者的看法。

一、关于《文通》虚字的借鉴问题

马建忠在创作《文通》的时候主要借鉴了西方语言学理论和方法,主要是对拉丁语等印欧语系的借鉴,然而,由于拉丁语没有类似汉语的虚字,在印欧语系中没有多少现存的可模仿的处理方法,简单的“模仿”二字无法解释《文通》的虚字学说。可以说《文通》中的虚字学说是马建忠的独创的部分,具有许多创意和独到的见解。

赵君、王灵芝的《从看的助字》认为,助字是《文通》中没有西方语法为依傍的“华文所独”,并且文章以《论语》中的助字用例为基本语料对《文通》的助词进行研究,发现马建忠对助词的分类有一定的正确性,但是也有分类不当的地方,如“传信”、“传疑”远不能概括助词的语气意义。

代玲的《马氏文通与助词辨略》认为《助词辨略》是一部研究我国古代虚词的专著,对《马氏文通》有着方方面面的影响,但她同时也指出二者之间的区别。她提出,《助词辨略》很简单地解说,而《文通》的解说比较详细而具体。大体上,《文通》在对实字和虚字的分类上,在对虚字的解说上都是先定义后分类甚至举例说明。

常俊之的《试论对的影响》认为《虚字说》的虚词理论及阐释方法对《文通》产生十分深刻的影响,二者都反对“缘词生训”的阐释方法,同受文气论影响,并指出《文通》之所以会接受《虚字说》虚词理论的重要原因是“皆为蒙童所作”。

姚权贵的《从助词看先秦汉语语气词系统》通过《文通》的助词研究成果查看先秦汉语的语气词系统,最后参借学界已有陈国,初步探得先秦汉语语气词包括:单纯语气词32个以及符合语气词62个。

笔者认为,《文通》在借鉴西方理论上具有重要的成就,虽说虚字理论基本上借鉴不了拉丁语等印欧语系的理论方法,但是在创作过程是都会或多或少地吸收前人的经验。其对《助词辨略》写作形式上的吸收、对《虚字说》创作背景上的类似本无可厚非,但是单纯认为《文通》借鉴一两部前人研究的成果也是不妥的说法。《文通》在一定程度上本身就借鉴了前人的成果,再用《文通》来反看古代助字的研究方法仍然值得商榷。

二、关于《文通》的连字问题

连字在语法系统中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类别,它和介字、动字等都有所关联,在句子中也较难区分。马建忠在《文通》中将连字分为提起、乘转、转捩和推拓四类,依据为,连字是“用以提乘推转字句”的虚字。提起连字是指用以劈头提起的连字,“本无定字,而塾师往往以‘夫’、‘今’、‘且’、‘盖’四字,为提起发端之辞”;承接连字是指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字,“而”、“则”两个字最为常见;转捩连字是指“反上文而转申一义”的连字,“然”字最为常用;推拓连字是“推开上下文而展拓他意”的连字,有“虽”、“纵”等。

邵霭吉的《的“其余连字”问题》主要探讨的是《文通》中的“其余连字”的问题,“其余连字”有“用以较量者”和“用以递进者”两小类,它在《文通》中归为“推拓连字”的次类。他认为,语法学家因为发现“其余连字”跟“推拓连字”有本质区别,所以将“其余连字”归为“推拓连字”的次类,但是他在文中提到“其余连字”应该是“推拓连字”之外的两小类连字并做了两种推测,一是“其余连字”跟“推拓连字”平级,同是“推展连字”的次类,二是“其余连字”是同其它连字分类一样,属于“连字”的此类。笔者同意第一种看法,因为《文通》虚字连字开始时说明的连字第四类是“推展连字”,但在描写时却写为“推拓连字”并加上“其余连字”,说明马建忠在创作《文通》时可能因为未分清而导致归类模糊。

毛志刚的《的承接连字及相关问题》中提出“承接连字”的一些问题,探讨了《文通》在研究汉语词类连接功能、词类区分标志、符合虚词研究、汉语语法化等问题对现代语法研究的启示,如在研究时需要注意历时和共时相结合的观点,如汉语词类区分的标志,如语法化研究的推动等等。笔者认为,历时和共时相结合是可以借鉴的,对语法化研究的进行目前语法界也取得一些进展,这一部分将在第四部分介绍,但是对汉语词类区分的标志这一问题在语法学界已有众多探讨,文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略显老套。

王彦珺《的连词分类分析》认为《文通》对连词的四种分类方法与现在通行的连词类别有些不同,文章从连词的分类目的、标准、渊源等方面论证这个观点。古代汉语语法和现代汉语语法本身就有差别,现代汉语的一组连词基本上只代表一种逻辑语义关系,古代汉语则不同,如“而”字可以作并列连词、转折连词、顺承连词、递进连词、假设连词。

曾娜《论中论连字界说的几个问题》从《文通》连字判断标准、连字的分类和连字假借三个方面指出《文通》自相矛盾的问题。连字的语法意义是表示上下文之间“提乘推转”,联结的是“字句”,这和介字有纠葛,介字联结实字,而连字可以联结字句,这样看来,《文通》中连字的判断标准有模糊之处。连字的分类问题上,马建忠以承接、转捩、推拓概括复杂的上下文语义关系显得粗略、笼统,未能具体落实各字的语法意义。连字假借的问题上,假借是马建忠模仿西方语法时遇到困难时的变通方法,马建忠认为连字假借“繁不悉载”,所谓连字假借包括实字虚化的连字和把句读间起关联作用的状字、代字,这之间都有相互关联的部分。

笔者认为,四类连字虽然简陋,但是对指导集字成句有着积极意义,连字造成的种种混乱与《文通》借鉴对汉语虚字研究不合适的西方语法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它在对各连字的语法意义的描述却是十分详尽的,在连字假借问题上的实词虚化的列举方法对现代汉语研究语法化问题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三、关于《文通》的实字虚化

《马氏文通》作为我国第一部较为系统的语法学著作,提出了一些有创建性的理论,尤其是在解释虚字的时候提出了实字虚化的问题。实字虚化是指汉语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存在着有实字向虚字转换的过程。实字虚化(即语法化)也是现代语法学的研究热点,目前各语法学家在对普通话及各方言的考察中逐步印证着实字虚化这一语法演变事实。

刘永耕的《对实字虚化的研究》中认为马氏为了更好地描写“难释”的虚字语法意义而对一批虚字的来源和烟花进行了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全面系统的自觉的考察,积累了实字虚化的大量实例。他认为《文通》中关于实词虚化的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连字的假借,二是一批“各抱其本解而为助”的助字,三是一批句式发的来源。通过对这三方面的分析,刘永耕指出《文通》实字虚化研究对古汉语虚字教学的意义,同时也对20世纪的汉语语法史研究有着极大启示。

杨柳婷《从看“或”的语法化》主要从具体的虚字演变来展开讨论,《文通》中对具体虚字的解释是很明确的,但是其语法化的历程并没有太清楚地展示。“或”是古代汉语中的常用词,其使用范围颇广,应用方式也多种多样,词性问题也一直争议颇多。针对《马氏文通》中提及的“或”字的用例,杨柳婷主要梳理了其语法化过程,视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或”的词性发展历程及原因。她认为“或”的语法化过程是由代词到时间副词到语气副词再到连词。

侯月明的《从看“最”的语法化过程》也是介绍具体虚字的演变过程。文章从《文通》中所提供的关于“最”的用法及其用例作为切入点,从语义的变化、词性的变化以及句法功能的变化三个方面探讨“最”的语法化过程,同时从句法位置、语义的转变以及认知心理三个方面分析了促成“最”的语法化原因。他认为,“最”是由动词“积聚”转化为名词最后变为副词“程度高”的意义。

侯月明在2011年发表了《论马建忠的语法化意识——兼论连字的虚化问题》。在该文中,侯月明主要谈论了马建忠的语法化意识,认为马建忠在论述虚字用法的同时也追溯其来源,出现类似于现代语法化的研究,这种朴素的语法化意识在《文通》连字章中体现得十分充分,主要表现在马建忠从句法位置,词义虚化两个角度对实字虚化的过程进行阐述。文章主要选取了“盖、夫、既、又、至、及、然、使”八个典型的连字辅以证明马建忠的语法化意识。马建忠对这些虚词溯源的过程中紧紧抓住了句法位置和词义虚化这两条主线,不仅仅在连字部分,在助字、介字部分也有语法化的表现,但是这部分作者并没有讨论。

【参考文献】

[1]赵君、王灵芝.从《论语》看《马氏文通》的助字[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6(4).

[2]代玲.马氏文通与助词辨略[J].安徽文学,2009(8).

[3]常俊之.试论《虚字说》对《马氏文通》的影响[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4]姚权贵.从《马氏文通》助词看先秦汉语语气词系统[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2,24(2).

[5]邵霭吉.《马氏文通》的“其余连字”问题[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2(2).

[6]毛志刚.《马氏文通》的承接连字及相关问题[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1).

[7]王彦珺.《马氏文通》的连词分类分析[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研究生论文专刊,2008,35.

[8]曾娜.论《马氏文通》中论连字界说的几个问题[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8(1).

[9]刘永耕.《马氏文通》对实字虚化的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30.

[10]杨柳婷.从《马氏文通》看“或”的语法化[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4).

[11]侯月明.从《马氏文通》看“最”的语法化过程[J].科教文汇,2007(10).

[12]侯月明.论马建忠的语法化意识——兼论连字的虚化问题[J].求索,2011(2).

[13]陈月明.《马氏文通》的虚字学说——纪念《马氏文通》出版100周年[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8,11(4).

篇5

关键词: 配价性质定价原则辨价方法

1.配价的性质

配价的性质是配价语法理论研究的基础,只有明确该问题以后,才可进一步展开后续研究。

1.1配价属于语义范畴。

配价是一种语义范畴,属于三个平面语法中的语义平面。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有廖秋忠、范晓、张国宪、周国光、金立鑫、杨宁。廖秋忠(1984)指出:“支配成分主要是语义即认知上的概念。支配成分的从缺,指的是句中某些语义成分的从缺。”范晓(1991、1998)分别阐述了其他三种观点的不合理性,再次论证了配价属于语义范畴。周国光(1994)从谓词同配价成分的联系是语义上的,配价成分可隐含于句法结构中,配价成分的句法不定位性,语义决定了配价成分的数量和性质等几个方面论证了配价属语义范畴,配价是语义平面的概念这一命题。金立鑫(1998)结合汉语语法的客观实际论证了从纯粹的句法形式出发,用位置关系来确定配价关系,或通过句法形式来确定价语,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意义上都难以达到系统内部一致的要求,并且还会引出一些矛盾现象。

1.2配价属于句法范畴。

袁毓林(1993)认为,“‘向’是建立在句法基础上的语法范畴,是动词的组合功能的数量表征。应当承认,动词的‘向’是有相当的语义基础的。……但是,动词的这些语义要求(涉及个体数目)一定要在句法结构中得到实现,才能计入‘向’的指数。……所以作为句法概念的‘向’和作为语义概念的动作所涉及的个体数量并无直接的对应关系。”并将“价”或“向”称为“动词的组合功能的数量化”。

沈阳(1994)指出:“任何动词总是支配着一定数量的名词性成分。因此所谓动词句位就是由某个动词(V)和该动词分布性质所要求的必有数量、固定位置的名词性成分(NP)所构成基本结构形式的语法抽象。”他把抽象的动词句位记作SP,把出现在SP中的NP作为动词的“价”。

1.3配价属于句法―语义范畴。

胡明扬(1992)认为,“事实上,形态不那么丰富或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的语言的词类,还有动词的‘价’,动词的及物和不及物,动作动词或状态动词等等都是语义句法范畴”。他还建议把“选择限制”称为“语义―句法范畴”。

吴为章(1993)指出:“逻辑―语义‘向’是认知上的概念,接近于深层‘格’。它是各种语言所共有的,是难以准确确定其数量的,是无序的。……任何句法的‘向’都是‘形式―意义’的结合体,它是逻辑―语义的‘向’在具体语言中的实现,是因语言而异的,是有确定数量的,是有序的。”他还指出,之所以采用“句法―语义向”这个术语,旨在强调语义因素对于作为句法概念的“向”的指派和确定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2.定价的原则

对配价性质的不同认识直接决定了配价原则的选取,主要涉及以下四个原则问题。我们发现,即使对配价性质持同一观点的人,在同一配价原则上看法也不一。下文将以[句法/语义/句法―语义]来标注不同学者对配价性质的不同认识,以便读者阅读。

2.1是否在最小主谓结构中定价。

范晓(1991)[语义]和吴为章(1993)[句法―语义]都认为要按照最小的意义自足的主谓结构中动词联系的名词性成分的数目来定价。

而袁毓林(1993)[句法]和周国光(1994)[语义]则都认为“应选取与谓词同现成分最多的配价形式来提取配价指数”。周国光(1994)从“主谓结构作谓语是汉语里最常见的重要句式之一”和“配价形式的任务是表达配价结构,而不是限制配价结构。当配价形式未能表达配价结构时,我们也就能确定其中隐含的配价成分”两方面论证了其观点。

2.2配价成分是否为强制性成分。

范晓(1991)[语义]认为所谓“强制性句法成分”即动词构成主谓结构时必须共现的句法成分,可称之为“必有成分”或“动元”,动元的个数决定动词的价量。吴为章(1993)[句法―语义]提出“同现限制规则”,认为同现是依存关系的体现,同现限制具有强制性。王玲玲(1995)指出动词必用论元的数目决定了动词的“向”。

周国光(1994)[语义]则明确提出不能根据配价成分在配价形式中的必有性来确定谓词的配价。袁毓林(1998)认为,“强制性”对有严格形态变化的印欧语系适用,但若用它来区分汉语的“必现成分”则过于主观,没有实际意义。

2.3是否排除介词宾语。

吴为章(1993)[句法―语义]提出“无标记形式规则”,认为由介词引进的有标记名词性成分尽管与动词有语义联系,但在结构中不是动词的直接支配成分,因此不能成为动词的“价”,并把配价成分限制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

袁毓林(1993)和周国光(1994)[语义]也认为,不应该把介词宾语一律排斥在配价成分的范围之外,而应在语义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其是否为配价成分。持相同观点的还有韩万衡(1995)和杨宁(1996)。

2.4是否排除时间、处所、工具等成分。

多数学者认为时间、处所、工具等成分起补充说明句义的作用,是非强制性成分,应排除在配价成分之外。范晓(1998)将时间、处所、工具划入状元的语义角色,不影响谓词的配价。

周国光(1994)指出,谓词同工具成分、处所成分、时间成分联系的紧密程度是不同的,某些谓词本身甚至是由名词演变而来,上述成分影响谓词的价质和价量,因此应该看作配价成分。朱景松(1998)也持相同观点,分别从语义和句法角度论证了工具成分、原材料成分跟施事、受事、与事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3.辨价的方法

3.1从句法形式入手。

范晓(1991)认为,语法研究应遵循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原则,但是从汉语的情形出发,应该从形式上给动词定价。按照最小的意义自足的主谓结构里动词所联系的强制性句法成分来定价,并借助动元的标记(介词),采用提问的形式定价。吴为章(1993)提出辨价的三套规则,即简单句确认规则、同现限制规则、无标记形式规则。

3.2从语义分析入手。

张国宪(1994)用“消元测试”区分必有不足语和可有补足语、自由说明语,不可删除的为必有补足语,又进一步用“隐含测试”和“可找回原则”区分可有补足语和自由说明语,消元后的句构成分依据价载体的意义可找回的是可有补足语,反之为自由说明语。周国光(1994)根据熙先生歧义指数和自指、转指的理论来确定谓词的价:“VP的”表示转指,且可以指称若干语义成分C,则成分C是V的配价成分,成分C的个数是V的价。王玲玲(1995)也利用“VP的”表转指对单向动词、双向动词、三向动词设计了不同的提问模式以确定其价量。

参考文献:

[1]吴为章.汉语动词配价研究述评[A].配价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C].北京:语文出版社,2000.

[2]吕叔湘.从主语宾语的分别谈国语句子的分析[A].汉语语法论文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

[3]朱景松.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读后[J].语文研究,1998.VOL67,(2).

[4]周国光.确定配价的原则和方法[C].第八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苏州,1994.10.

[5]金立鑫.动词的语义域及其价语的推导[A].配价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C].北京:语文出版社,2000.

[6]袁毓林.准双向动词研究[A].现代汉语祈使句研究[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7]沈阳.动词的句位和句位变体结构中的空语类[J].中国语文,1994,(2).

[8]胡明扬.再论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J].中国语文,1992,(5).

[9]吴为章.动词的“向”札记[J].中国语文,1993,(3).

[10]周国光.确定配价的原则和方法[C].第八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苏州,1994.10.

[11]袁毓林,郭锐主编.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第二辑)[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2]吴为章.动词的“向”札记.中国语文,1993,(3).

篇6

【论文摘 要】汉语作为母语难免对英语语法学习产生影响。许多英语语法错误都是因为汉语的负迁移所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正确引导学生学习英语语法。

一、 语言迁移的本质及其理论

语言迁移(language transfer)是指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学习者在使用第二语言时,借助于母语的发音、词义、结构规则或习惯来表达思想这样一种现象。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有意义的学习中一定有迁移。中国学生学习英语,不能不受来自汉语的影响。因为汉语作为原有的经验,是新的语言学习的一种认知上的准备,不可避免地参与到新的语言学习中。无论语间迁移,还是语内迁移,都存在着正负两种同化性迁移。而汉语向英语各个层面上的正负迁移更是为人们所熟知。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是指如果母语的语言规则和外语是一致的,那么母语的规则迁移会对目标语有积极的影响,也叫助长性迁移 ,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则是指如果母语的语言规则不符合外语的习惯,对外语学习产生消极影响,也叫抑制性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阻碍作用。如掌握了汉语语法,在学英语语法时,总是出现用汉语语法去套英语语法,如,“他每天都学习英语”说成英语“He every day study English.”再如,汉语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英语经常说成“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等都属负迁移。

外语学习者在学习外语的时候会习惯性的把母语语言习惯强加于外语上,于是母语的负迁移现象便层出不穷。这些负迁移现象通常表现在文化因素、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汉语作为母语,对于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干扰是多方面的,涉及语音、语义、句法结构等各个层面,在语法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受母语负迁移影响,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较多侧重于词法和句法的学习和使用,而缺少对语法整体结构的认识和理解。

在英语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掌握不了句子的主要意思和分句本身所存在的逻辑关系,导致其主次不分;汉语中很少使用被动语态,且被动句中通常含有被动标志词如“被”“由”等,而英语中被动语态的使用十分普遍,且被动意义有时是单纯的通过句子的形式所表现出来的;英语中用“it ”做形式主语是一个非常普遍的句型,而汉语中则缺少这一现象。这些语法错误都是因为汉语的影响即汉语的负迁移所导致的。

汉语对英语语法学习负迁移主要包括:名词、主谓一致、代词、介词、时态、被动语态等几个方面。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因汉语负迁移所产生的语法错误的具体表现及出错原因,笔者又对每一种语法错误进行了分析,下面是分类后的一些典型的语法错误及可能的原因分析:

汉语中对代词的使用很简单,主格和宾格一样,所属格在词尾直接加一个“的”就可以实现,名词性物主代词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一样,反身代词也是通过在词尾加“自己”就可以实现;而英语中每一种格对应着不同的形式。

在形容词和副词比较级的使用方面,汉语和英语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汉语是通过在某个形容词前面加个“更”字来实现,而英语则是通过对形容词本身变形来实现,而且形容词变比较级也有几种不同形式。

至于主谓一致,英语和汉语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汉语可以说,我是一个学生,你是一个学生,他也是,但英语必须用不同的be动词形式。换句话说,汉语中主谓一致并不影响语言的表达形式,而英语中主语的变化则会导致谓语形式的变化。

动词时态方面,汉语对时态的表现形式并无严格的格式限制,如:昨天当他到达车站的时候,火车已经开走了。但在英语中对时态的表示有严格的格式要求,此句从句须用一般现在时,主句用过去完成时。

二、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

随着大学英语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类高校英语教材在内容上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由原来以体现语言知识为编写宗旨转向了现在以提高学生听说技能为主。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越来越多的使用交际教学法和听说教学法激发学生开口说英语的兴趣,这就阻碍了以语法知识为中心的语法翻译教学法的实施,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语法教学。交际法和听说法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但是在进行语言交流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却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是因为大学英语对学生的词汇量和信息量有很高的要求,只注重听说训练,忽视语言点(词汇、语法)的教学不能很好地牢固学生英语基础。

并且据不完全统计:大约80%的大学生坦言其英语考试成绩不理想,主要是由于句法结构的概念模糊再加上词汇量少,到考试时一遇到阅读、词汇、语法、翻译或写作时就会方寸大乱。在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今天,我们强调的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便只能是空中楼阁。因此“还语法教学本来面目”“让语法教学重返课堂”的呼声在英语教学上越来越强烈。

三、避免汉语语法负迁移,加强英语语法学习的主要策略

(一)中英文语法对比法

由于中英文的语法结构在某些地方的相似和不同之处比较多,教师应时常对中英文的语法表达进行对比以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即促进汉语语法正迁移, 减少负迁移。教师讲解语法不一定非得把一个问题的所有方面都讲全讲细,相反要尽可能用简洁清楚的语言,使学生容易理解、消化、记忆和运用。语法讲解应该用学习者的母语,有些人反对英语教学中使用汉语,笔者却认为用汉语给学生讲授语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语法与词汇揉和法

把语法与词汇揉和在一起,学习语法以动词为纲。张道真(1995)说:“有人把语法比作树干,词汇可说是枝叶。根深叶茂才能长成大树。”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深深感到语法和词汇密不可分。可以说几乎每个词汇中都有语法问题,语法体现在整个词汇之中。因此不要把语法作为一种孤立的知识来传授,孤立学习语法不可能真正掌握语法。干巴巴的讲语法不会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语法要在活生生的语言中体现才能富于时代气息,语法和词汇是血肉关系。

(三)创造情境教学,提高语篇情景意识

教师在英语语法教学中应坚持“优化而不是淡化语法教学”的原则。目前较为广泛应用的两类语法课堂教学模式是演绎语法教学模式和归纳法语法模式。除此之外,还应创设趣味性强、贴近学生生活、适合目标语的语境,让学生在语境中探索语法规律,运用语法规则,内化语法知识,真正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情景教学法还意味着教师应为学生学习语法创造语篇情景。教师应当在语篇层面进行语法教学,帮助学生树立单句是语篇有机组成部分的观念,培养学生把单句放入语篇中来选用适合语境的语法形式的意识,并引导学生关注语境如何决定语言形式的选择。

四、对今后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的思考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本研究中出现的语法错误大多是汉语负迁移导致,这种错误如果不经过教师的指引和一些教学策略的帮助,学生很难通过自己改正这些错误。本研究使笔者得到以下启示: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首先让学生认识到存在于英语语法和汉语语法之间的不同点,意识到汉语对英语学习所存在的干扰,并努力找出解决办法来消除和避免因汉语负迁移所导致的英语语法错误。

参考文献

[1]甘利. 母语负迁移问题与英语语法教学[J]. 山东外语教学,2004(4):28-30.

[2]王蔷. 英语教学法教程,A Course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邓炎昌,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 [M ].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4]黄和斌. 认知试英语语法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

篇7

【关键词】动词;配价

“配价”这一语法概念借自化学。化学中提出“价”的概念为的是说明在分子结构中各元素原子数目之间的比例关系。取氢原子为一价,某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能和多少个氢原子相化合,或者能置换多少个氢原子,那么该元素就是多少价。1953年,法国语法学家特斯尼耶尔在《结构句法概要》一书中首次将配价概念引入语法学,并在《结构句法基础》中做了进一步阐发。1978年熙先生在《“的”字结构与判断句》一文中运用配价理论分析“的”字结构中的中心语和修饰成分间的潜在关系,率先将这一理论方法引入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指出“只能跟一个名词性成分发生联系的动词叫一向动词”,“能够跟两个名词性成分发生联系的动词叫双向动词”,“能够跟三个名词性成分发生联系的动词叫三向动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关于 “VP的”结构歧义指数理论,总结出了公式P=n-m,P指的是“VP的”能不能指称事物,会不会有歧义,n代表V的配价数,m代表在 “VP的”里出现的V的配价成分的数目。

此后配价语法越来越受到我国语法学界的重视,汉语配价语法的研究也日益广泛深入,各种有关配价问题的专著和论文层出不穷,特别是在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这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本文即是运用动词配价理论来分析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中动词配价情况,把文章中的动词分类为一价动词、二价动词、三价动词以及共价进行分析。

一、一价动词

一价动词只能关联一个从属成分。《项羽本纪》中的一价动词例子如:①籍大喜;②士卒恐;③大司马怒;④左右皆泣;⑤嘉死,军降。

以上的例子中,一个动词只能支配一个名词,所以它们是一价动词。①②③的动词“喜”、“恐”、“怒”都是心理动词。它们的施事格分别是“籍”、“士卒”、“大司马”,在语义上隐含了一个受事格,即“什么”,但它们在句法上都是没有实现的,所以这些动词应看做是一价动词。④⑤动词“泣”、“死”、“降”都是只有一个主语,只支配一个名词,所以也是一价动词。

二、二价和准二价动词

(一)二价动词

二价动词只能关联两个从属成分,其中一个是施事或主题,另一个是处所或受事或结果。《项羽本纪》中二价动词的例子如:①项梁杀人;②士卒食芋椒;③楚骑追汉王;④臣活之;⑤沛公军霸上;⑥沛公欲王关中;⑦是时桓楚王在泽中;⑧沛公安在?

①②③动词“杀”、“食”、“追” 语义中包含了施事和受事,即 “谁杀了谁?”、“谁吃了什么?”、“谁追谁?”。动词后面必须跟一个宾语成分才能构成一个自足的句法结构,不能说“项梁杀”、“士卒食”、“ 楚骑追”,这几个动词能直接关涉两个名词成分,因此是二价动词。动词的宾语也可以是代词,如④,-“活”是使动用法,有致使义,所以它可以带受事,意思是“使之活”,“活”的施事是“臣”,受事是“之”,即“项伯”。

⑤⑥两个动词“军”、“王”是名词做动词,⑦“在”是一个存现动词,它们强调的都是“在某处所”。施事格是“沛公”、“沛公”、“ 桓楚王”,这里的处所格“霸上”、“关中”、“泽中”都是句法结构中一个不可省略的部分,它通过语义上受事化和语法上的述题化而化作宾语,同样是动词直接关涉的名词性成分。

比较特殊的是⑧,是“名词+名词+动词”的结构。它是宾语前置句,还原为正常语序为“沛公在安?”。动词“在”的施事格是“沛公”, 而“安”做宾语表处所。

(二)准二价动词

现代汉语中有一类动词,它要求两个名词性成分与它发生强制性的句法联系,并且当这两个名词性成分与之共现时,其中一个名词性成分必须用介词来引导,这样的动词配价层级体系称之为准二价动词。古代汉语中也有这样的情况。《项羽本纪》中的准二价动词,如:①楚兵已破于定陶;②今卒困于此;③楚起于彭城。

这几个句子都是名+动+介+名的框架。句首的名词性成分“楚兵”、“卒”、“楚”是施事格,由介词“于”引导的名词性成分“定陶”、“此”、“彭城”是处所格,是自足的句法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动词“破”、“困”、“起”直接关涉这两个名词性成分。

三、三价动词

(一)三价动词

《项羽本纪》中的三价动词不多,从语义上看,大多表示教授、赏赐和给予的意义,它能关联施事、与事和受事三个语义格,受事和与事以双宾格的形式出现在动词之后,形成施事+动词+与事+受事这种结构。如:①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②项王曰:“赐之彘肩”;③汉使张良徇韩,乃遗项王书曰:“汉王失职,欲得关中,如约即止,不敢东。”

(1)中涉及三个要素:教授者(A)〔项梁〕,被教者(D)〔籍〕,所教之物(P)〔兵法〕。这三个动词都是“教”这个动词直接关涉的名词性成分,所以“教”是三价动词。

(2)中涉及三个要素:赐予者(A)〔项王〕,被赐者(D)〔之,即樊哙〕,所教之物(P)〔彘肩〕。“赐”动词强调A使D获得了P,A和P之间有所属关系,所以A的赐予意义和P的获得意义是很明显的,表明了A和D的领属关系。

(3)中“遗”所支配的三个名词:张良(A),项王(D),书(P)。“遗”有给予的意义,施事A使与事D获得受事P,动词“遗”所表示的动作是有偏向的,是施事针对与事发出的动作,与事被动的接受和参与。

(二)准三价动词

还有一种三价动词的一个配价项一定要借助介词的引入,我们称之为准三价动词,框架结构为:施事+动词+受事+介词(于)+处所。《项羽本纪》中的例子有:①项梁自号为武信君,大破秦军于东阿;②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得复见将军于此;项羽为天下宰,不平,今尽王故王于丑地。

准三价动词“破”关联三个必有补足语,这三个必有从属成分分别是:施事〔项梁〕,受事〔秦军〕,处所〔东阿〕。处所“东阿”既表示谓语动词“破”所表示的动作发生的地点,也表示受事格“秦军”的处所。“王”是名词做动词,关联“项羽”、“故王”及由介词“于”引导的“丑地”三个名词性成分。

四、共价

一般情况下,在一个句子中,某一个配价成分只与一个动词相关联。但也有一个配价成分同属于多个动词的情况,根据这个配价成分在句子中充当的角色是否一样,又可以分为同格共价和兼格共价。

(1)同格共价:一个配价成分同属于多个动词,对于这几个动词,这个配价成分的角色是一样的。如:①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②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③名词“秦始皇帝”对于动词“游”、“渡”来说都是施事格;④中名词性成分 “我”对于动词“怜”、“王”来说都是受事格。

(2)兼格共价:一个配价成分同属于多个动词,对于这几个动词,这个配价成分的角色是不一样的。如:①梁召籍入;②乃使宋义使于齐。

篇8

关键词: 述宾短语 述语 宾语 研究综述

引言

现代汉语述宾短语的研究自《马氏文通》以来逐步发展,本文力图勾勒出述宾短语研究的发展轨迹,以及研究中已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通过对相关论文的收集,《马氏文通》至建国前的论文约有5篇,建国后至约40篇,大部分论文都出现在后至今的几十年来约有千余篇。由此可见,述宾短语的研究逐渐被研究者所重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马氏文通》至建国前的研究

这一时期的述宾短语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述语和宾语的名称及其在句中的地位

《马氏文通》指出了句子的基本结构模式:“起词――语词――止词”。其中“语词”大多由“动字”充当,动字又可分为“内动字”和“外动字”,“外动字”相当于述语,外动字之后是止词,止词近似于现代汉语的宾语。《国文法之研究》里把述语称为“外动词(Transitive verb)”,把宾语称为“客词(object)”,这两项都包含在“表词”中,并认为“客词”“必在特种动词之下而后有”,所以不是“表词”的主体,只是一种附属品。《新著国语文法》最早使用“述语”,“述语”是句子的主要成分,“宾语”是“述语”的连带成分,是外动词后面一定要带的一种实体词,吕叔湘认为“宾语”这个名称是通过《新著国语文法》得到广泛流传的。《中国文法要略》围绕动词把动作的止点称为“止词”,这与《马氏文通》止词的含义是不同的。《中国现代文法》认为及物动词可以带目的位者,即把述语认为是及物动词,宾语为“目的位”。

述语和宾语的名称和含义在这一时期是不统一的,与我们现代的名称也是有区别的。如《马氏文通》和《中国文法要略》都把宾语称为“止词”,但前者认为“止词”是“外动字”所及者,后者认为“止词”是动作的止点;述语都认为主要由“外动词”即及物动词充当,但各家的称谓又有所不同。对于述语和宾语的地位,大都认为述语是句子的主要成分,然而宾语的地位各家看法不一:有的认为是独立的,如马建忠;有的认为是附属于述语的,如金兆梓、黎锦熙。

(二)述宾短语的语义关系

《马氏文通》中认为止词位于外动字之后并又说“凡受其行之所施者,曰止词”。这就从语义关系和语序关系两个方面对止词下了定义:首先止词的位置应该在动词之后,其次止词是动作的受事。《中国现代语法》称短语为“仂语”,述宾短语被归在主从仂语里,王力认为主从仂语是一种修饰关系,修饰是对于意义范围的限制。《汉语语法论》中把述宾关系描述为“引导关系”,“当两个有关系的词语放在一起时,如果其中的一个表示一个事物,而这事物是历程所归止的方向”,分为“引导者”和“受导者”,“引导者必得是一个具有名词功能的词语,相当于一般语法学家所谓的宾语”。

由此看出,对于述宾短语的语义关系也是各持一词,从不同的角度对述宾短语的语义关系进行了分类:马建忠认为述宾短语的语义关系为施受关系,王力把它归在修饰关系里,而高明凯将它放到引导关系中,宾语是引导者。

(三)主语宾语判定标准

吕叔湘(1946)《从主语宾语的分别谈国语句子的分析》就对主语和宾语的辨别标准进行了研究。文章指出,和印欧语相比,汉语判别主语和宾语的标准只有位置和施受关系这两项,但这两项标准分析出的结果却不总是一致的。通过十几种句式的分析,讨论了各种分析方法后,作者没有下最后的结论,在文章最后提出确定主宾语的最好标准是“简明、具体、容易依据。还要有些弹性,能辨别句子的多种类型”[1]。

二、建国至时期的研究

建国初期,国内语法研究深受美国结构主义的影响,建立了新的语法体系,述宾短语的研究也随着潮流建立了新的体系。

(一)《现代汉语语法讲话》的研究

1952年至1953年连载于《中国语文》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受美国结构主义的影响,把述宾短语称为动宾结构,认为动宾结构属于句法结构的一部分,认为“动词后头可以有宾语”“动词、次动词加宾语”是动宾结构,“拿位置作标准定主语和宾语”就可以解决问题。书中分析动词可以分为带宾语和不带宾语的,带宾语的动词也不总是带宾语,而次动词总是带宾语的。有时候动词还可以带双宾语。充当宾语的成分大多是名词和代词,另外还指出形容词、动词、动宾结构和主谓结构都可以作宾语。对于动词和宾语之间各种语义关系分出了很多种类[2]。

(二)主宾大讨论中的宾语研究

1955年7月到1956年4月,由《语文学习》编辑部发起了主宾大讨论,参加讨论的有几十人,在关于如何确定宾语的问题上主要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偏重于意义,认为确定宾语应以意义为主。傅子东(1956)《主词和宾词》、王宗炎(1956)《怎样分辨主语和宾语》、颜景常(1956)《从意义与形式的关系上看汉语动句的主语和宾语》等人持这种观点,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岑麒祥(1955)《讨论主语宾语问题的几个原则》中也认为完全用位置来确定主语和宾语,就否定了汉语的倒装句,取消了修辞学,把汉语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简单地列成了几条死板的规律。

第二种,偏重于形式,认为确定宾语应以形式为主。如徐仲华(1955)《分析句子应该从语法标志出发》中认为分析句子以语法标志为主要标准在一般情况下,不管施事受事,在动词前面就是主语,在动词后面就是宾语。另外还有陈庭珍(1955)《分析主语宾语应该根据结构》、唐启运(1955)《语法结构决定主语和宾语》等人倾向于这一观点。

第三种,意义和形式并重,胡附、文炼(1955)《谈宾语》、张志公《关于汉语句法的几点意见》、周祖谟(1955)《关于主语和宾语的问题》、曹伯韩(1956)《主语宾语问题随感》、高名凯(1956)《从语法与逻辑的关系说到主语和宾语》等认为不能绝对化看问题,结构和意义是统一的。胡附和文炼《谈宾语》还结合意义和形式分析了宾语,认为确定汉语中宾语的范围最好是先把动词的后置成分通过分析分成若干类,然后再确定其中哪些类是宾语。

主宾大讨论最后在确定宾语的标准上取得了一致,即兼取意义和形式,但偏重于形式,这使宾语的研究更进了一步。

三、后至今的研究

如果说前的述宾短语研究提出了整体的框架和体系,那么后的研究就是在其基础上的充实和发展。

(一)视野不断扩大的述宾短语研究

视野的不断扩大在这一时期体现主要为两方面:

一方面新的理论被不断引进,为述宾短语的研究开拓了视野,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比如,配价理论的引进。动词作为述宾结构中述语的主要成分,配价理论从新的视角,运用新的方法研究了动词和名词之间的关系,包括和名词宾语之间的关系,解释了汉语语法事实。如周红(2003)《动宾式动词配价分析》运用配价理论对动宾式动词的语义和句法功能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探索了动宾式句法功能变化的内在原因。还有很多相关论文如张志英(2003)《从配价角度看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现象》、陈新义(2007)《二价动词组成的动宾结构》、张国宪和周国光(1997)《索取动词的配价研究》等。

还有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如沈家煊(1995)《“有界”与“无界”》一文由探究数量词对语法结构起制约作用原因入手,从认知角度分析了“有界”与“无界”对动宾结构的影响。黄洁(2009)《动宾非常规搭配的转喻和隐喻透视》、张建理(2008)《单宾语句的认知构式语法研究》、吴为善(2007)《述宾两字组的整合度高低及其层级分布》等,这些论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揭示了述宾短语组合背后更深层的认知支配机制。

“空语类”理论是乔姆斯基生成语法的课题,“空语类”在汉语中主要表现为“空主语”和“空宾语”,有许多专著和论文进行了空宾语的研究,如沈阳(1994)《现代汉语空语类研究》,徐烈炯的(1994)《与空语类有关的一些语法现象》,韩景泉(1997)《空语类理论与汉语空位宾语》。对空宾语出现的条件、形式、位置以及与英语中的空宾语的区别等进行了讨论,目前空宾语的研究还不是很成熟。

另一方面,开始同其他语言的比较研究。如姚继中(1997)《日汉动宾结构比较研究》、田文琪(1992)《动宾关系的俄汉对比》、李永燧(1984)《试论哈尼语汉语动宾词序的异同》、袁焱(2008)《汉越述宾结构对比研究》等。从比较语言学的角度对汉语和不同语言的述宾短语的形式和内涵进行的深入研究,不仅弄清了它们之间的异同及相互关系,还为高层次的教学提供了资料,更主要的是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

综观这一时期,述宾短语的研究受外国理论的影响很大,我国学者将新的理论与汉语实际结合起来,与建国前的研究比较起来,这一时期的学者在借鉴的国外经验的同时,更加理智和成熟,紧密结合汉语实际,促进了汉语的健康发展。不仅重视汉语本体的研究,更放眼世界,比较语言学的述宾短语研究也被人们所重视。

(二)不断加深的述宾短语研究

述宾短语研究不断加深,主要体现在:

一方面,对述宾短语的句法、语义、语用的全方位考察,主要体现在专著对述宾短语进行的细致分析。如熙的《语法讲义》把述宾短语分为“粘合式和组合式述宾结构两种”,根据带宾语的情况对动词进行了仔细的分类,并详尽地讨论了八类宾语[3]。徐枢的《宾语和补语》对述宾短语进行了论述,包括:什么是宾语、宾语的构成、从述宾的语义关系对宾语的分类、动词带宾语的情况、双宾语;在确定宾语时的一些问题、宾语的使用[4]。马庆株《动词和动词性结构》讨论了述宾短语的歧义,名词性宾语的类别,现代汉语双宾语构造等[5]。

另一方面,述宾短语中的小类研究不断深入。如“动宾式动词+宾语”是八十年代流行开来的,但对它的研究却相当充分,主要集中在它的结构特点,所带宾语的类型,动宾式动词的特点及带宾语的条件,流行的原因及规范化问题等。还有形容词带宾语的问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有四种观点:带宾语的形容词就是动词,如吕叔湘(1966)《单音形容词用法研究》、王启龙(1995)《带宾形容词的统计分析》等;形容词带宾语是活用,如吕冀平(1984)《现代汉语的意动句式》、邢福义(1988)《关于形容词短语》等;形容词带宾语后仍是形容词,范晓(1983)《关于形容词带宾语问题》、沈锡伦(1984)《关于形容词的宾语》等;一些形容词带宾语是汉语的特点,一些形容词带宾语是动形兼类:许德楠和董浩(1980)《谈形容词带宾语的几个问题》等。

述宾研究取得了不斐的成绩,不少问题达成了共识。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其中有不少问题尚待解决。对于述宾的名称及界定目前并未达成一致意见,如述语的内涵,述语的名称,宾语的位置。对于述宾的关系的类别仍处于开放状态,目前还很难将其遍举,语义关系千差万别,难以进行穷尽式描写。注重述宾共时的描写,忽视了历时和比较的研究。重视语法语义研究,忽视语用研究。述宾研究还有待于向更深更广的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叔湘.20世纪现代汉语语法家――吕叔湘选集[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535,第1版.

[2]丁声树等.现代汉语语法讲话[M].上海:商务印书馆,1961.12:12-39,第1版.

[3]熙.语法讲义[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2.9:110-124,第1版.

篇9

关键词:古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之”和“其”

代词在汉语的词类系统中成员不多,但确是争议最大、问题最多的一个词类。在句法功能上,有的代词与名词、形容词、副词、动词和数词的划分不明显。人称代词在古汉语的语法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成为许多语法学者研究的重点。许多语法论著和研究论文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讨论,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相比于第一人称代词和第二人称代词,对第三人称代词的研究不够全面,在学术界甚至对于古汉语中有没有第三人称代词都没有统一的认识。

1.古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概述

1.1 古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存在的争议

第三人称代词是古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许多语法学著作和古汉语教材都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也成为许多古汉语研究学者的重点研究内容。但是,大家对于古汉语中的第三人称代词仍然没有统一的认识,总体来讲,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分歧:

(1)古汉语中有第三人称代词的观点。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有马建忠、王力和杨树达等。马建忠在著作《马氏文通》中将代词“之”和“其”归类为“指前文者”,认为“彼”和“夫”表示第三人称代词[1]。杨树达在其《高等国文法》中将“其”和“之”纳入到指示代词中。同样,王力在《汉语史稿》中认为,“其”、“之”、“厥”是古汉语中的第三人称代词,在古汉语中用名词表示上文中的“他”或“他们”。

(2)古汉语中没有第三人称代词的观点。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有高名凯、郭锡良和吕叔湘等。高名凯在著作《汉语语法论》中认为,在我国古汉语中是不用第三人称代词的,用“彼”、“其”和“之”指代上文中的名词主语,其实他的观点是矛盾的,他在肯定“其”、“之”等代词可以用作第三人称代词的同时,又否认了它们第三人称代词的身份。

(3)另一种观点认为,古代没有第三人称代词,但是存在有些词用作第三人称。支持这种的观点的学者是姚振武,他在其著作《上古汉语第三身范畴的表达及相关问题》中给予了明确的阐述。

1.2 古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评判标准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国人对古代汉语中的第三人称代词存在很大的争议,像“其”、“之”这种具有多重指代性的代词更是争议的焦点。存在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语用频率统计标准是对语言进行定量的分析,可以较为公正地解决这类问题。“之”、“其”在古汉语中既有代词的功能,又有指示代词的功能,存在的争议也比较大,语用频率的统计可以兼具这类词本身的多种功能,根据它们的语法功能进行统计评判[2]。

2.古代汉语中第三人称代词“之”的句法功能及语义解释

2.1 人称代词“之”的句法功能

从句法成分方面讲,古汉语中的人称代词“之”通常用于宾位,与用于领位的“其”字相辅相成。下面我们将从“之”用作动词宾位、介词宾位和定语(同“其”)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之”用作动词宾语。“之”字用于动词宾语时,一般出现在句子中谓语的部分,主要有[动・之]、[动・之・补]和[动・之・名]三种结构。例如: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

知伯怒,投之以机,出于其间。(《左传・襄公十年》)

宋左师请赏,……公与之邑六十。(《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2)“之”用作介词宾语。“之”字用于介词宾语时,一般出现在动词或者动词结构之前,主要的句子结构是[介・之・动]。例如:

子家子曰:“君其许之!政自之出久矣。”(《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为之中者归之。(《毂梁传・桓公九年》)

(3)“之”用作定语。其用法与领语“其”相同。例如:

原思为之宰。(《论语・雍也》)

非夺之情也,所以安其情也。(《春秋繁露・天道施篇》)

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论语・子路》)

2.2 人称代词“之”的语义解释

在古代汉语中,“之”用做代词时一般称代第三人称,但在有的情况下偶尔也会称代第一、第二人称。例如: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雍也》)。这里的“之”就是指代孔子自己。“之”用做第三人称代词时没有单复数之分,既可以指代单数,也可以指代复数。比如: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日“寤生”,遂恶之。(《左传・隐公元年》)这里的“之”表示单数[3]。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孟子・梁惠王上》)这里的“之”表示复数。

3.古代汉语中第三人称代词“其”的句法功能及语义解释

3.1 人称代词“其”的句法功能

代词“其”在句子的结构中通常处于领位,也可以在句子中用做主语。“其”不仅可以用做主语,也可以作为主谓结构中的小主语和单复句中的分句主语。下面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1)代词“其”用作定语。在这种情况下,“其”通常作为句子的主语或者宾语,组成[其・名]、[动・其・名]和[介・其・名]三中结构,例如:

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其从者肃而宽,忠而能力。(《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君子爱其君而知其罪,不惮征缮以待秦命。(《左传・僖公十四年》)

公出,自其厩射而杀之。(《左传・宣公十年》)

(2)代词“其”用作主语。用作主语时,通常与后面的动词或者动词短语组成[其・谓]格式,主谓结构既可以担任句子的主语,也可以用做动词宾语和介词宾语。例如:

其为人也好善。(《孟子・告子下》)

恶莠恐其乱苗也。(《孟子・尽心下》)

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论语・泰伯》)

3.2 人称代词“其”的语义解释

人称代词“其”在称代对象方面与“之”相似,在大多数情况下称代第三人称,但有时也用来称代第一、第二人称。称代第三人称时,主要指代上文中出现的人或者物,例如:宫之奇以其族行。(《左传・僖公五年》)这里的“其”表示动作的实施。“其”用作第一人称往往表示说话者的自称。例如: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左传・成公三年》)

4.从修辞角度看“其”、“之”的特殊用法

在一般情况下,“其”、“之”在古汉语中用作第三人称代词时分别作为定语和宾语,但在有的情况下可以灵活地用作第一人称代词和第二人称代词。在这种情况下,“其”、“之”在修辞表达上更加委婉,因此也就使其具有了修辞的功能。

4.1“其”活用为第一、第二人称代词

“其”用作第一人称时,可以翻译为“我的”等,例如:足下哀其愚蒙.赐书教督以所不及,殷勤甚厚。(杨恽《报孙会宗书》)在这里“其”代指“我”,以避免稳重重复出现“我”字,使表达的语气更加委婉。“其”用作第二人称时,可以翻译为“你的”等,例如: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战国策・越策四》)这里的“其”表示第二人称,代指赵太后,这种表达减轻了责备的语气。

4.2“之”活用为第一、第二人称代词

“之”用作第一人称时,可以翻译为“我”等,例如: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左传・宣公二年》)这里的“之”相当于“我”。“之”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活用为第二人称代词,例如: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左传・宣公二年》)这里的“之”是用作第二人称,“莫之继”可以翻译为“没有谁能代替您去进谏了”。

5.总结

总而言之,像“之”、“其”这类第三人称代词在古汉语中一直存在比较大的争议,相比于“他”这种代词,“之”、“其”还不具备独立、自如承担第三人称代词的全部功能。但是,在古汉语的语言体系中我们发现,它们是分工合作、各司其职的,能够较为综合地表达第三人称的范畴,在古汉语的代词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孙素娟.中国古汉语第三人称代词浅论[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24(10):96-97.

篇10

关键词:个性,英语语法教学

 

我在英语教学中,时不时会有许多的新点子,有时,在课堂讲课过程中,说不定因为什么因素都会激发我的灵机一动。论文格式,个性。在这一点上,我真的而很感谢到我的最最亲爱的学生们,很多都是来源于他们。这让我真正体会到了教学相长的那句话。现在,将他们一并整理在一起,就叫做语法讲解秘籍吧!

秘籍一 语法学习简单化

一 顾名思义理论

在从事英语教学时,有时候确老是给学生们拽很多汉语的成语。论文格式,个性。“顾名思义”这本是个贬义词,说根据词的名字来思考这个词的意思。有时候,是指那些看问题不深入的人。在理解这个概念上,举例来说明:先来说说词,英语很多词吧,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数词、冠词、感叹词、等等吧!那什么是名词啊?表示名称的词就是名词呗。那什么是动词啊?是个动作的词就是动词呗。论文格式,个性。什么是形容词?形容修饰词的就是形容词呗。那什么是副词啊?附到词的词就是副词呗!这个时候我就问?什么是连词啊?同学们就会说:连接的词就是连词呗!我说对啊!那我在接着问?那什么事数词啊?表示数的词就是数次呗!那什么事感叹词?感叹的词就是感叹词呗!

同样,我在随意的问几个大家认为很不好理解的语法定义,让大家觉得。哦,英语原来是不难。然后我再掏出第二个秘籍

二 做题翻译抗干扰理论

在很多次教学过程中,我都试图让学生多做些翻译题。虽然,这在英语教学界甚至英语学习者当中,都不认为汉译英英译汉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说会限制我们习得者的思路,和影响形成英语式思维。但是,作为中学老师的我,认为,翻译,无外乎会让我们心不在焉的学生有效地来读,有效地来写,有效地来做题,甚至有效地得分。

所以,我就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让他们渗透翻译理论。我就给他们做个试验。让他们读一句英语,说一句汉语,因为毕竟他们是中国人吗?所以,在他们说汉语的过程中,他们无形中便加深了对这个文章的具体的理解。甚至,跑神的几率也会很大程度的减少!

语法关公第二秘籍 个性口诀

一 时髦用语用一用

比如:在我教情态动词时,我利用很多学生喜欢玩电子游戏的特点,引出话题。论文格式,个性。我说咱们班同学谁喜欢玩地下城?同学们一副好奇的眼神,而且眼神中会透漏一丝兴奋。老师怎么也和我一样,喜欢玩吗?这样无形他们就不会怎么排斥我了,尤其是那些程度非常差的学生!

我接着问:有没有漂亮妹妹也喜欢玩的啊?

他们就更加不理解了!怎么回事啊?

这个时候,我接着说:我知道有个妹妹很喜欢玩CS,你们想知道是谁吗?

她而且情感态度还很丰富呢!这个时候,我刻意的把情感态度说的很重。论文格式,个性。

今天我就给你讲讲她。论文格式,个性。她就叫做:情态动词!

哎呀!学生就会这样!我说什么呢?

你不想听听我这个秘籍吗?如果知道了,你就不用烦人的记有哪些情态动词了!

看看啊!看好了啊!

我就在黑板上写出来这个大写字母:

M M X H W C S OH NO

并且说着(妹妹喜欢玩CS )然后,加上一个夸张的语气:Oh, No!!!

这个时候他们会看到你的夸张的表情,会很有激情听你继续解释下去!

很显然,这个时候,估计他们会永远记得这个另类的语法讲解课!

二 相同东西串一串,编个网络更系统

比如有的时候,我会用顺口溜的形式,编一些有意思的东西。

有时候,英语课上最头疼的是讲解单词的用法,学生听着烦,老师讲着累,所以,没办法,就绞尽脑汁想些有意思的东西来串一串!

比如有一次,有个单元有这么几个单词,当时,我灵机一动,串在了一起,发现效果还蛮不错。

这几个词是:Urgent急迫的 intelligent聪明的 absent缺席的 innocent天真的punishment惩罚

我用下赤壁之战:我说:赤壁之战urgent孔明用兵是intelligent

帐下没有敢absent 唯有郑二哥innocent 捉放曹甘受punishment

还有,比如在讲一些单词时,如果比较长,学生很不容易记的时候,我会把这个单词给他拆开,也是应用的第一个秘籍中的复杂问题简单化理论。

比如:mysterious神秘的:

我的(my)儿子(er)拿着一块神秘的石头(st)在我们(us)家进进出出(io)

elementary 基本的:

饿(e)了(le)的人(men),他(ta)很容易(ry)满足基本的要求

有时候相同的几个词,词根一致,也可以串一串。比如:

depart离开 start出发part(v.)分开 apart分开地

出国前夜见男友,我已决定depart明天就要start

今晚和你part 从此远隔重洋apart

等等很多单词都可以这样拆着来记,有的时候根据谐音来记。但是,我还是一直主张让学生根据音标来记,实在是没什么意思的时候,也可以拿两个拆着玩玩.

2 把一些系统的东西扎成网络,打捆给学生,这样让他们觉得这更加具体,更加系统。更加有种成就感!

比如:在讲一些具体单词的时候,相关的一些词汇和用法,一捆一捆的出现,这样让他们更有系统性。比如说:way 的用法。我先举个例子

On my way to school, my bike was broken.以这个句子引出way 的基本含义表路,路途的时候,后经常跟to 另外,说一下其他的用法,并作出相关高考题型的练习:

总之,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我们要比学生细心,面面俱到,但是要学的比学生懒,让他们面面动手,在讲解的时候,要做到面面俱到,重点收网,全面、精细但不罗嗦,且不乏趣味性。只有这样,你才能不断有魅力吸引他们的眼球,勾起对知识的好奇心,以及对于知识的渴望。

就像英语的那句口诀一样,Only in this way can we teach English well.(只有以这种方式,我们才能教好英语),运用一下way的用法,让学生能更很好的利用“学以致用”的理念,我们也以身作则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