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言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3 11:07: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外国语言学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摘要摘要: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经历了博雅教育、近性人文主义和现代科学人文主义等阶段,以人为本的核心渗透了现代教育思想,语言教学也不例外。二十世纪是人文语言教学法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学思想从教师为中心转向了以学生为中心,涌现出大批的人文主义教学法,具体教学方式有所不同,但教育的核心都指向学生的自我实现。
一、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内涵和发展
在古希腊,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身心平衡发展而健全的人。古罗马继续并发扬了古希腊的文明,在教育上着重于利用文化来陶冶一个健康的人的理念。文艺复兴时期提倡的“喜好原则”、“亲身经历”、“适应个性”和“社会竞争”等教学理念和方法对后世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彼得拉克、维多里诺及荷兰的伊拉斯谟等教育家都提出了自己的教育理念,提倡自由教育,倡导博雅教育,尊重学生个性,关心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充分体现了教育的人文关怀。
近代人文教育思想伴随着自然科学的重大发展而发展,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理性的人。20世纪下半叶盛行于美国的“人本化教育”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主张教育应培养整体的、自我实现的和创造型的人。人本化教育家主张“课程人本化”,“强调学校应该创造自由的心理气氛”,提出“学校为学生而设,教师为学生而教”的学生中心理论。
在“人本化教育”逐渐走向极端并受到社会舆论质疑的时候,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出了“科学人道主义”的概念摘要:“科学人道主义”是人道主义的,因为它的目的是关心人及其福利;它又是科学的,因为它的人道主义内容要通过科学对人和世界的知识领域继续不断地做出新贡献而加以规定和实现[1]。
在历史的各个阶段人文主义思想带有显著的时代特征,但“以人为本”的核心没有变。目前,中国提倡素质教育,正是人本主义的体现。
二、人文主义语言教学法
1、人文主义和语言教学结合的基础——认知和情感的需求
语言教学和人文主义思想的结合不是偶然的。正如亨特所言,“人文主义跟英语教学的关系由来已久”[2]。16世纪闻名的英国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家阿卡姆就在语言教学中溶入了人文思想。他认为,教育中的人文主义就是用文学去铸成人的心智[3]。在阿卡姆看来,拉丁文学中的一些经典著作凝聚了人类思想精华,而且语言风格美丽典雅,是铸造儿童心灵的最好的材料。
当代科学探究更为二者的结合提供了科学依据。认知是情感发生的前提,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心理学界较为一致的肯定。实证探究表明,诸如记忆、思维等人类认知加工过程都受到各种情感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约翰·舒曼,情感和认知是可区分但不可分割的[2]。神经生物学家安东尼·戴马西也断言摘要:“我们的情感生活是理智机器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2]所以,语言学习作为一种认知活动,极易受情感因素的影响。语言教师要把学生当作有智力和情感需求的完整的人来对待,既要扩展学生语言知识,也要加强情商的培养。
人文主义心理学强调人际关系和个人情感因素对语言能力和语言习得的影响,认为在语言学习中,最重要的是学习环境和气氛,学习者只有在放松和协调的状态下才能最有效地学习和把握语言知识。这从心理学的角度进一步验证了语言活动中认知和情感紧密结合的必要性。
正是基于对认知结构的科学和心理的探究,现代语言学家积极推动人文思想和语言教学的结合,产生了不少人文主义教学流派。
2、人文主义语言教学流派
人文主义教学思想认为,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学生全身心的参和来提高外语教学水平。罗杰斯在1969年就于《学习的自由》一书中概括出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要素摘要:人类具有天然的学习潜能,但是真正有意义的学习只发生在所学内容具有个人相关性和学习者主动参和之势[4]。
较明确的人文主义外语教学法出现在二十世纪60-70年代。60年代,结构主义语言学家接受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反应论,开创了听说法。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人们熟悉到外语教学中学生本身因素起着很大功能,强调外语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最典型的教学流派是美国心理学家卡特罗的“沉默法”,美国的教育家库兰的“集体语言学习法”,保加利亚人罗扎诺夫的“暗示法”等。虽然他们所提倡的教学形式和课堂活动全然不同,但共同点是将学生看成既有聪明又有情感的完整个体,重视学生自我意识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功能,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常被统称为“人文主义流派”。从80年代起,教育从传授知识转向培养学生能力,90年代则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在这一背景下,人文主义心理学、人文主义外语教学法便又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根据教授观点的差异,人文主义教学流派又可以分为浪漫人文主义和实用人文主义。
浪漫人文主义认为,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鼓励学生发展自我。课堂教学应主要关注学生情感,经历和观点。学生要学的东西就在他们自身,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即是所有的教学活动的目标,无论是语法练习,考试和翻译,都是基于学生的经验。但当教学过于关注学生个人经验,学生接触到的语域和语体相当有限,所以这一教学观点有一定的局限性。
斯戴威克是实用人文主义的代表。他认为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态度,调整自己教学方法。教师应让学生发展和展示创新和合作能力,学会表现的自我和批判的自我的协调。在斯戴威克最近的著作中强调了教师对学生需要的关注。另一方面,斯戴威克还认为,过分强调人文方法会带来负面影响。在关注学生自我发展的目标的前提下,教师决不能放弃自己的职责,即对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技巧的把握。除了情感因素外,学生最重要的还应发展语言能力、记忆、动机和认知能力。
现代外语教学实践中,人文思想已经渗透在教学过程中。除以上所述的人文流派外,许多教学流派也反映了人文思想,如认知教学法,交际法,任务型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法具体操作各不相同,但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从一定程度上暗合了斯戴威克的实用人文主义思想,是人文教育思想更理性化的表现。
三、人文主义语言教育对国内外语教学的启示
多年以来我过大学英语一直以大班为主,课堂教学多数以教师为中心。教学以考试为目标,尤其是全国性的
四、六级考试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风向标。这造成了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标准过于理性化,教学过程重知识传授,轻学生需求,尤其是个体发展的需求。这和人文思想和素质教育的目标相距甚远。外语教学中提倡人文教学势在必行。
加强课堂教学的人文性有助于打破英语教学的瓶颈,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道路。加强人文性,要注重摘要:
(1)正确理解人文教学法的含义。人性化不等于自由化。以学生为中心不等于放任自流。教师的指导功能必不可少,课程目标不能取消。人性化和语言教学不是格格不入的。语言技能的培养是在个体主观意志的调动下积极地语言习得。
(2)明确外语教育的目的。教师应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鼓励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在语言教学中融入人文观,指导学生意识到个体发展的需求,既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又能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3)恰当组织课堂教学。教师要勇于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变被动为主动。课堂形式要多样化,促使学生动手又动脑,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商和情商。要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得到表现自己、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机会。帮助学生形成探索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
参考文献摘要:
[1EdgarFaureetalLearningtoBe[CParis摘要:Unes
co,1972.26。
[2范琳,试论人文主义外语教学法.[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1)摘要:58-62。
篇2
一、字母词发展理论与发展
国内对于“字母词”是否是汉语词具有较大的分歧。主要有两种主流的话语。首先,字母词作为与国际语言发展相接轨的语言现象,具有一定合理合法性。在汉语语言环境中自发衍生的语言产物,应该加以引导和保护。如,曹学林认为,字母词是一个语与义相互结合的语言外来词,字母词的读音隶属于汉语语言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字母词的语义又通常被主体人所理解。因此,我们应该将其归为汉语语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此基础之上,美国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布鲁诺(Jerome Bruner)对该学说进行了深化,于20世纪50年代首次介绍了字母词教学理论(scaffolding)。“字母词教学”是从建筑行业借用的一个术语,本意是指建筑工人使用的脚手架。而用于教育学中,“脚手架”是指一种辅助物,学习者凭借这种辅助物可能完成其无法独立完成的任务。
二、字母词在外语教育教学中的现状审视
外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的教学,还是技能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听与说处于先导地位。听是理解,说是表达,而理解又是表达的前提,只有掌握了良好的外语技能,才能逐步完善其他各种语言技能。但目前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中,外语课所占的课时比例通常是最少的,并且英语外语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机械单调。很多教师忽视了外语教学的技能性特点,仍采用传统的“三部曲”式教学方法:教师播放录音材料,学生听录音做练习,最后教师给出正确答案。这种传统的形式主义的教学手段容易使学生感到单调乏味,缺少师生间的有效互动,更没有同学间的交流沟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不佳。另外,大学英语等级考试(CET)、雅思(IELTS)、托福(TOEFL)等考试中多外语的考核使得大学英语外语课演变成了测试课。无可厚非,测试是检验学生能否理解外语材料的有效方法。但是不同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和对信息的感知速度不尽相同,测试往往会造成许多学生的疲惫与紧张,挫伤其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并且,课堂上频繁的外语测试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外语教学的真正目的,以考试选答案取代了指导学生如何听,忽视了对学生外语技能的培养,陷入了英语外语教学的误区。
三、字母词的语言辅助与语言检验
篇3
关键词:翻译策略;英语阅读;大学英语
1导言
目前,考研英语通过最低分数线的比率仅为1/5~1/4,四级的通过率由从前的30%~40%下降至20%~30%,这些都充分暴露了同学们英语基础薄弱这一根本问题。通过做题来打英语基础不是一个明智之举,考试就像一把尺子,是为测量水平,而不是为了提高水平而设计的。本次研究主要探索的目的是如何提高英语水平,主要针对大学英语阅读,本次研究主要从英语语义(翻译)角度,进行透彻钻研。
翻译对英语阅读的是十分重要的,对课文的理解很多同学目前处于只言片语的水平上。但在平时读精读课文的时候,,必须用准确、完整和通顺的汉语去理解英语,指的就是翻译。我们国内的英语教学由于过分的强调用英语思维,而忽视了翻译的教学。但结果却不理想,试问有几个人形成了英语思维?中国人学英语的几十年的实践经验证明,翻译是同学们提高英语水平的捷径。
翻译是影响英语阅读效果的一项重要因素,为了更好的发挥翻译策略的效能,根据大学英语阅读的实际情况,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几种适合学生学习特点,有利于提高英语水平的翻译策略,以使在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上得到提升。
2 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抽样方法:随机抽样,问卷调查。
随机选取2011级和2012级学生共计300名同学。一共发出问卷100份,收回85份,有效问卷50份。
研究时间:2014年9月。
研究地点:西华大学
2.2研究材料
(1)近两年大学四六级学生考试成绩单,期末考试成绩单;
(2)学生课堂表现成绩单,学生问卷调查表及其他英语教学研究资料,报告,杂志,期刊,调研报告等。
2.3研究过程
通过问卷、资料收集,参阅所写论题的相关文献等多种形式,首先了解国内外对该论题的研究状况和研究结果,同时针对研究方向进行科学性合理性调研――综合所有资料――初步确定论文题目及主要研究方向――撰写论文提纲――撰写论文初稿――论文数据分析――得出初步研究结论――针对研究问题寻求解决方法――-研究结论验证――研究修改――审阅――定稿。
2.4分析方法
5W1H分析法,ABC重点分析法,逻辑树分析法等。
3 研究结果
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对翻译策略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所采用的翻译策略比较少,大部分是一知半解;在学生所采用的翻译策略中绝大多数大都是凭感觉,大概意思。有的同学基础不好,有很多单词都不认识,在这篇课文中是这个意思,换一个语境就无所适从。为了让的在英语的阅读的过程中发挥翻译策略的有效作用,本次调研在客观调查,全面归纳,深入分析,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以下几种翻译策略,能够有效提高翻译水平,从而从整体上解决看不懂,读不懂的问题,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人学英语的英语翻译之路。
3.1 推理策略和语境策略
推理就是根据现有的证据进行联想和判断,最后得出结论。常用的推理技巧如从文本的整体结构进行推理,从作者的暗示及上下文线索进行推理,利用文本中的解释和定义对某些词句进行推理,根据逻辑指示词进行推理等,在运用推理策略时,一定要注意和正确的语言结构紧密的联系起来,不能主观猜测。语境是指语言文字一经使用后所处的言语环境,包括微观语境和宏观语境。翻译在表达上也必须紧密联系语境,准确,达意,传神。
3.2猜词策略
经过有效的科学调研,现归纳为一下几种:①根据词的构成猜测生词词义,首先我们一定要掌握一定的构词法,尤其是词根、前缀、后缀、单数形式、复数形式等;②根据原文意义上的联系猜测单词的意思,在此一定要结合语境,句子中的词语在一定的语境下,都有一定的特殊意义,上文与下文之间往往都会有某种联系,可以根据这种独特的联系进行猜测词语的具体特定意思;③通过换用词语推测生词的意思,在阅读过程中我们会经常性的发型文章作者会使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相同的意思,难词与易词交替使用,简单词汇与复杂词汇交替使用的现象,根据这一规律我们也可以推测生词的意思;以上所列举的几种翻译策略是相互联系,也是相互促进和补充的,我们在实际翻译的过程中可以交替使用,灵活运用。
4结语
在世界全球化的背景下,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地域之间人们的联络与沟通更加的便利和频繁,密切的文化交流与沟通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大学英语阅读作为大学理论教学与实践的重要原地,在培养和塑造大学生英语英语能力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翻译,更是重中之重。在此,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探讨和阐述翻译,更加注重翻译活动中社会文化因素和社会意识形态对整个翻译的影响,同时发挥翻译者即读者的主观能动性,是英语应用能力得到质的飞跃和提升。
参考文献:
[1] Nida,Eugene.Language and Culture.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邓炎昌.《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3]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 刘庆.《文化翻译论纲》[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5] 宋振羽.《语言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李宝燕(1990~),女,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
篇4
英文名称: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大连外国语学院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辽宁省大连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4-6038
国内刊号:21-1060/H
邮发代号:8-22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9
期刊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篇5
科技期刊论文摘要的现状
发表年份。自1991年以来各年度的数量上来看,2000年是重要分水岭,1991年至2000年为第一阶段,论文数量偏少,10年共发表40篇,占所有论文的25%;2000年以后为第二阶段,发展较为迅速,共发表117篇,占所收集论文的75%,虽然其中各年度论文数量仍有起伏,2006年甚至出现了一次低谷。
刊载期刊。我们还参照北大图书馆《2008版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对期刊的分类,对刊载相关论文的期刊类型进行了分类统计。鉴于该目录的分类相对较细,为便于统计分析,我们在该目录的基础上对期刊类型进行了适当整合,比如把语言学类和外国语类期刊合二为一,通称为语言学和外国语类期刊;把综合性医药卫生、儿科学、中国医学、基础医学等医学各学科期刊归为医学类期刊。
如表1所示,1991年―2013年,对这一领域关注度最高的是出版事业类期刊,占发表文章总数的35.67%;居第二的是医学类期刊,占17.83% ;居第三的是语言学和外国语类期刊;其次是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期刊。其余散见于体育、文学、图书馆事业、信息事业类和自然科学各分支学科的期刊。
研究内容。通过整理和分析这157篇论文的研究内容,我们发现相关研究的内容主要涵盖三个方面。
一是英文摘要撰写方法和技巧。早期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英文摘要撰写方法和技巧的评介,在我们所收集的样本中,2000年前的论文大多数集中于此,比如杨寿康(1993)分析了科技论文英文摘要写作与翻译的方法;马邦新(1995)探讨了医学论文英文摘要翻译要点;周宗锡(1999)依据《工程索引(EI)》的要求,探讨了写作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基本原则。2000年以后,这一主题所占比例大幅减少,逐渐被其他主题取代。因此,从研究内容上来看,2000年也是重要分界点,2000年前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集中于介绍英文摘要撰写方法和技巧。
二是科技期刊英文摘要写作错误及问题。进入21世纪以后,英文摘要写作中的错误和问题逐渐成为一大研究热点,比如李学军和马晓耕(2004)探讨了地学论文英文摘要中常见的表达不精炼问题;刘根林等(2008)分析了国内林业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写作问题;章丽萍和艾红(2011)探讨了我国水产科技期刊英文摘要编辑加工的误区并提出相应建议。还有一些文章没有具体分析某一学科,而是综合分析了科技论文英文摘要写作中的问题。比如郭建顺等(2010)调查分析了英文摘要误用中文标点符号的问题;罗建平、黄伶燕(2011)分析了高校学报自然科学版的英文摘要中的语法错误。
以上研究涉及了众多学科的科技期刊论文的英文摘要,反映出各学科期刊论文的英文摘要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语法错误、缩略语使用错误、标点符号错误、词汇误用、被动语态滥用、语篇问题以及语言表达不符合英文习惯等。这说明国内科技期刊论文英文摘要的质量不容乐观,如何提高我国科技人员的英文摘要写作水平是极具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课题。
三是中外科技期刊英文摘要对比。随着研究不断深入,近年来开始有学者开拓新视角,从多角度对比中外科技期刊英文摘要的写作方法和特点,试图发现国内科技期刊英文摘要与国外的距离,提高国内科技期刊英文摘要的质量。比如娄虎、颜军(2007) 统计了国内外体育科技期刊英文摘要的语态分布和“头重脚轻”句的使用频率。结果显示,国内作者使用被动语态句频率低于其他国家的作者,而“头重脚轻”句使用的频率高于其他国家的作者。陈彦茹(2011) 分别从美国的《计算机与系统科学学报》(Journal of Computer and System Science)和中国期刊网检索源期刊中各选取了15篇计算机科学领域的论文的英文摘要,建立了两个小型语料库,对比了它们的语篇衔接手段,发现中外作者都擅长用指示代词来做前照应,都使用了较多的递进连词。但在人称代词、连接词、词汇重复等衔接手段上,中国作者和母语作者也存在差异。王志娟等(2012)归纳了6种国内外神经医学期刊论著英文摘要写作结构和内容特点,发现与同类型国外期刊比较,国内期刊英文摘要存在篇幅较长,目的与题名、方法与结果内容重复,结论中缺乏研究意义的描述,各部分内容的表达不连贯等问题,指出国内期刊可以学习国外期刊摘要形式和内容结构的多样性,加强背景及研究意义的阐述,以增强可读性和吸引力。
虽然此类研究尚少,所涉及学科各不相同,但综合这些研究可以发现,中外科技期刊英文摘要存在共性,同时也存在差异。造成差异的原因主要有:国内作者撰写的英文摘要在语言和语篇上受母语迁移的影响;部分国内作者英文写作水平的局限;部分国内作者对国际学术界英文摘要的撰写标准缺乏了解。
2005年以后,有一些学者另辟蹊径,用全新的视角和方法来研究科技期刊的英文摘要,令人耳目一新。比如邓芳明、龚学民(2007)以《中国当代儿科杂志》为例,通过比较以英语为母语的外籍编委审校的英文摘要和其原文,总结出国内在编校科技论文英文摘要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提高编校水平的建议。陆建平(2009)则揭示了当前我国“核心期刊”和“来源期刊”英文摘要的语言与编校质量状况,并提出应注重学术期刊语言编校质量与“核心期刊”遴选之间的关系。
未来研究趋势
通过梳理1991年至2013年的研究,可以发现相关研究在国内逐渐受到重视,发展较迅速,但总体研究数量仍然偏少,研究范围还不够广泛。虽然研究数量在不断增长,但20多年来,国内核心期刊的相关论文总数只有157篇,这与国内科技期刊的庞大数量相比仍然偏少。如前所述,国内科技期刊英文摘要的总体质量并不十分令人乐观,因此需要更多的研究者不断深入研究,让这一领域的研究步入全新阶段,推动国内科技期刊与国际接轨,提高国内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相关研究的未来趋势是:一是在研究内容上,在传统研究的基础上加强中文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对比,因为提高国内英文摘要质量的根本应在于使英文摘要的撰写遵循国际标准和惯例,符合英文的书写习惯和规范。此外,开发设计英文摘要写作软件,为科技工作者撰写摘要提供高科技的助手,将是未来研究的另一重要内容。二是在研究方法上则将会采用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如基于语料库的科技期刊英文摘要研究,利用语料库的海量数据优势,提高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可推广性。
篇6
【关键词】概念整合理论 英语俚语 动物词汇隐喻
一、引言
动物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并且与人类的某些特征相似。因此,动物隐喻经常被人们使用。动物词汇隐喻普遍存在于人类日常交流中。但由于对动物隐喻了解不足,经常会出现对有些句子不理解或者误解的现象。本文将以英语俚语中常用的动物词汇隐喻为例,探讨英语中使用动物隐喻现象,分析概念整合理论的工作原理。
二、文献综述
1.概念整合理论的概念界定。概念整合理论于20世纪90年代,由 Fauconnier 和 Turner 等人在 Lakoff 和 Johnson 的概念隐喻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是对心智空间理论的延续和发展,是认知语言学研究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认为,隐喻意义的建构过程始于不同认知域的两个输入空间,进而产生能够抽象概括出两个输入空间内容的类属空间和一个合成空间。这四个基本的心智空间是建立在类比、递归、知识框架、概念包等心理活动基础上的一系列认知操作,彼此映射链接,形成一个概念整合网络。
2.有关隐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隐喻的发展与研究已有很长的历史,其研究可追溯至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第一次提出“隐喻”这个概念,将其视为一种修辞手法。随着语言学和认知学研究的发展,人们对隐喻的理解不单指语言,而且属于思想、活动和行为。隐喻成为了人类感知、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在1980年,美国语言学家 Lakoff和 Johnson正式提出了“概念隐喻”,将隐喻纳入了人的行为活动、思维方式、概念范畴、语言符号等领域进行重新考查和研究。此外,Gibbs, Fauconnier, Zoltán K?vecses, Ning Yu 等人,对概念隐喻的发展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Fauconnier 通过对隐喻的再反思,对概念映射、概念整合等问题又有了新的认识。本文将从Fauconnier 的概念整合理论的角度下对动物词汇进行研究。
从国内研究现状来看,虽然国内的认知语言学主要起步于80年代后期,但在这段时间也积累了一定的成果。国内对概念隐喻的研究成果主要以石毓智、束定芳、林书武等人为代表,产生了一批隐喻理论研究的著书及论文。1996年后,概念隐喻的综述性文章逐渐增多,学者对于概念隐喻的认识也在不断加强,研究逐渐深入。1996年,束定芳在《试论现代隐喻学的研究目标、方法和任务》,首次对现代隐喻学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介绍。1997年,林书武发表了《国外隐喻研究综述》。1998 年,束定芳发表文章《论隐喻的本质及语义特征》,将隐喻的研究引领到更深刻的层次。概念隐喻在理论上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但在实践方面还有需要再加强。
三、浅析英语俚语中常用的动物隐喻
俚语能够生动地、形象地表达人类所要表达的意思,所以在英语日常交流中有很多俚语,其中许多与动物隐喻有关。本文将以最常用的与动物词汇隐喻有关的俚语,从概念整合理论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1.概念整合理论的映射方式。概念整合理论是基于类比、递归、知识框架、概念包、知识框架等心理活动基础上的一系列认知操作,它涉及四个心理空间的在线加工过程。这其中包括两个输入空间(Input Space1和Input Space2)、一个包含两个输入空间的抽象结构的普遍空间或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以及输入空间中元素组合、交互的合成空间(Blend Space)。
2.英语俚语中常用的动物隐喻。在英语俚语中,人们经常会说“every dog has his day”(人都有得意的时候),“He is a lucky dog”( 他是一个幸运儿),“work like a dog”( 拼命工作),“a black sheep”(害群之马),“a lost sheep”(误入歧途的人),take a pig to flute(赶鸭子上架),“beat a dead horse”(徒劳)等等。例如,当人们说:“Jack is a black sheep in his class”。用概念整合理论分析这个例子的话,首先确立输入空间的联系。一个输入空间是一只黑羊站立在一群白羊中;另一个输入空间是杰克在班级中。类属空间即他们与他们的同类格格不入或者对对同类有影响。合成空间合成之后,可以很快理解为杰克在他们班是害群之马。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人们对概念整合理论有了进一步了解。概念整合理论对人们认知事物和分析隐喻有很大的帮助,丰富了人们认知图式,增强了人们对语言的理解,揭示了概念整合理论在动词汇隐喻映射方式,将隐喻研究推向另一认知深度。
参考文献:
[1]孙毅,陈朗.概念整合理论与概念隐喻观的系统性对比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6).
[2]房红梅,严世清.概念整合运作的认知理据[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4):9~12.
[3]黄华.试比较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6).
[4]舒舟.概念整合理论对中国古典文学翻译的启示[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篇7
等值概念在翻译中引发的认识问题
英汉语篇结构差异的探讨——浅析《红楼梦》中的译例
论“词个体”与词汇深度习得
语言渐变现象的研究——从语法梯度理论到语法化理论
第二语言习得中的程式语研究
英语习语与基督教
语用原则与英语幽默
外语教学的世纪思索
认知语言学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几点启示
高年级写作教学理论与实践
刍议英语语篇教学策略
19世纪俄国诗歌和社会思潮中的中国
也谈夏洛克对安东尼奥的报复
感伤与超越——析叶芝名诗《当你老了》中的张力美
喜剧与暴力·暴力与死亡·死亡与救赎——解读奥康纳的《好人难寻》
日语中“支那”一词蔑视中国之意的历史成因
从韩国儿童汉语教材的编写谈起
高级阶段汉语词义教学的几个问题
爱神的花园——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园林诗歌研究点滴
加里·斯奈德的本土意识
叙述聚焦研究的嬗变与态势
亲鸾的圣德太子信仰
无序中的有序——论《拉格泰姆时代》中的变形意象和电影手法
英语存在型强势主位结构的评价功能
语法构式中的语用信息
理想化、形式化与普遍语法
西方新修辞学研究的多元化态势
叙事学对小说翻译批评的适用性及其拓展
翻译的本意——《枫桥夜泊》的五种汉学家译文研究
口译认知研究的心理学基础
试析西班牙语过去分词结构在翻译中的灵活应用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总目次
英语语篇中的标记-价值结构及其功能
隐喻与转喻:争论与原型解释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语言符号的非任意性特征释解
体验哲学——转喻研究的哲学视角
全国首届语言研究与外语教学研讨会会讯
描述翻译学理论发展概述
种族和性别权力下的疯子——美国三部小说中女性的疯狂
《飞越疯人院》的解构主义分析
任务重复对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口语产出的影响
英语语言水平与联想词类型之相关性研究
独立学院“市场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
篇8
关键词:欧美影视;字幕组;发展;翻译能力
一、字幕组产生的文化背景
随着我国引进国外影视剧作品和教育影像资料步伐的不断深入,字幕组这一团体在中国悄然兴起。外国的影视作品和教育影响资料在之前难以被国内大众接受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语言的差异。而为了缩小并消除这一差异,就需要有人对这些作品和资料进行加工,使之能够被国人所理解。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字幕组这类团体就应运而生了。
二、网络等媒体报道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发展,中国字幕组也逐渐通过网络这个巨大的媒体为广大中国网民所熟知,存在于网络中的各种介绍或是报道多发表于论坛等网络交流平台。这些报道通常都涉及到字幕组的简单的发展历史、发展现状与发展瓶颈,其中还有一些对字母组成员或是网络采访或是实地采访的记录。他们以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文风向大众介绍这个“神秘”的组织,并且运用时髦的语言来增加其吸引力,这些报道中通常带有一种对中国字幕组成员的热心的支持与欣赏,这些报道让大众对这个行业有了较为理性的认识。
三、相关论文研究
在2014年之前,国内相关研究注重字幕组现状、瓶颈、文化及发展问题。而在2014年,国内出现将视频与字幕模式和英语学习相结合的实用性研究。例如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欧阳鹿在《中国字幕组翻译现状研究》中,对字幕组的翻译工作进行了专业性的研究。文章认为字幕组的主要翻译技巧有注释、网络用语、方言、文言文体裁及听译等;字幕组翻译的主要问题有格式、拼写、翻译、标点的错误或误用等,并在文章中建议引进观众的评分机制、各种字幕组的合作以规避错误从而改善翻译质量,在论文的最后呼吁社会和学术界应给予中国网络字幕组以更多的关注;苏州大学的朱艳文在《亚文化视角下的国内网络字幕组研究》一文中,回顾中国字幕组的发展历史,分析了字幕组的亚文化风格,包括字幕组群体构成、社区和内容的再生产,并着重分析字幕组面临的诸多传统挑战如版权和同行竞争问题等,进而探讨新形势下的转型之路;青岛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的王平老师在《“隐秘的流行”路在何方?――字幕组翻译面面观》中,系统化地对字幕组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对“什么是字幕组”、“字幕组成员的来源”、“字幕组的工作流程”以及“字幕组蓬勃发展的各方面原因”等问题做出了详尽的回答。台湾学者胡绮珍在《中国字幕组与新自由主义的工作伦理》中,以其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导,通过作者严密的逻辑思考,对中国字幕组做出了社会层面的深刻概括:“一种结合新自由主义工作伦理与非盈利的利他主义的特殊劳动新价值被创造出来-它挑战了资本主义的商业利益目的为新自由主义的必然条件。”并在文章中指出可以从中国庞大的人口及就业压力和中国目前所处的全球产业链的下游的地位等因素进行解读。该文对中国字幕组做出了深刻的社会层次上的分析,对于我们理解字幕组的社会意义有重要作用。
在视频与字幕模式和英语学习相结合的实用性研究中,国内学者进行了初步研究。例如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刘宇、吕茂丽、赵才华在《视频字幕输入方式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影响》一文中,通过实验发现:①字幕对于学生的词汇记忆有显著促进作用,中英字幕词汇习得量最多,英文字母其次,中文字幕最少;②不同练习方式对词汇附带习得有不同影响,角色扮演习得的词汇量多于问答问题组。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顾琦一和陈瑜之在《视觉辅助对外语听力语篇内容理解的影响》一文中,采用对比实验,比较了在听力、听力字幕、听力视频、听力字幕视频四种条件下,中低水平外语学习者的语篇内容理解程度,并发现:字幕提高了语篇内容理解的程度,然而,受试者并不是通过听力获取信息,因为在有字幕的情况下,受试者会主动选择字幕作为信息理解的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杨平花在《不同字幕形式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听力理解的影响》这一硕士学位论文中,通过实验与问卷调查的方式,证实前人研究的结论,即字幕能够显著促进观看者的理解。但也有些许出入,因为双语字幕并没有表现出显著优势,三种字幕对理解的影响也没有显著区别。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张小明在《字幕的不同呈现方式对外语学习者听力理解的影响》一文中,通过实验及SPSS数据分析发现:合适的动态字幕设计更容易引起积极加工,字幕呈现方位的不同并未产生预期的负面影响。并发现这些效应的产生有诸多条件:如任务相关性、语速限制、视听习惯等。学习性视听节目的字幕设计具有极大的教学价值。
四、研究缺陷
但是这些研究仅仅涉及听力水平或单方面的词汇记忆,并未对学生翻译水平的提升模式做出实证研究。国内研究者对于字幕及翻译和英语学习相结合的模式的实证研究,为我们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牢固的现实基础。对于从事翻译教学工作者或学习翻译专业的学生而言,如何结合英美影视字幕翻译,创建更为有效的翻译教学模式,仍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推陈出新。
参考文献:
[1]欧阳鹿.中国字幕组翻译现状研究,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胡绮珍.中国字幕组与新自由主义的工作伦理,台湾《新闻学研究》第104期,
篇9
【关键词】动机缺失 英语学习 对比分析
【基金项目】本研究是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编号:SC12WY006)“英语学习者‘动机缺失’的对比研究――以四川省为例”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001-02
1.研究背景
“动机缺失”( demotivation) 在第二语言习得和外语学习动机的研究领域里属于较新的问题。国外第二语言/外语研究者对于动机缺失的研究主要从上世纪90 年代开始。Chambers(1993)率先在外语领域开始动机缺失研究,随后Oxford(1998),D?irnyei(1998),Ushioda(1998)开展了相关的实证研究。研究者们针对中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动机降低的情况通过作文或者访谈等方法探究动机缺失的各种因素。进入21世纪,语言教学领域的动机缺失研究重心从欧美转向了亚洲,以日本学者开展的研究最多。亚洲学者主要针对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动机缺失的原因进行分析,采用的主要方法是量化研究,虽然同时质的研究方法也在使用,如:越南学者Trang & Jr.(2007)采用回溯写作的方法,对来自越南某高校非英语专业二年级的100名大学生的动机缺失情况进行了调查;Ikeno(2002)和Arai(2004)分别采用回溯性写作和访谈的手段,研究了大学本科生的英语学习中动机缺失的情况。近十年来, 我国陆续有研究者在教育实践中注意到了学习动机缺失现象, 开始对此问题进行研究。例如,郭连锋(2009)、吴太胜(2006)、黄建湘(2006)、斯日古楞( 2008)等分别对初中生、高职生、中专生、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缺失现象进行了描述、解释与对策探讨。但是相关文献迄今为止都比较少。刘宏刚曾在2009年检索到在我国公开发表的有关“动机缺失”的论文仅有两篇,另外有2007年收录到中国期刊网优秀硕士论文数据库中的四篇论文。之后到2012年有关动机缺失研究的成果也乏善可陈,而研究的内容也依旧围绕导致动机缺失的内外因素展开或者是对动机缺失研究做简单的引进式的介绍(如:李绍鹏,田成泉2011;朱晓红2011)。值得一提的是汤闻励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深入探讨引起中国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动机缺失的因素很有学术深度。但是,就国内外研究现状而言,目前学界主要针对单一群体的动机缺失进行研究,而不同环境的学生在外语学习中的动机缺失原因是否有差异,是否存在各自的特点及复杂性?本论文试图对比分析本科生及专科生两个英语学习群体动机缺失的因素来研究以上问题。
2.研究方法
本研究旨在(1)对比分析专科生与本科生“动机缺失”因素的异同。(2)根据不同群体英语学习者“动机缺失”的对比分析结果提出改进造成“动机缺失”诸因素的措施。
2.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专科生152名,本科生1565名,其中包括一本74人,二本1488名,三本3名。
2.2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为《英语学习动机缺失调查表》。本调查表主要参考汤闻励指定的动机缺失问卷, 并加入笔者针对英语学习环境设计的问题,共选取30个题目,每个题目设置五个选项,分别是坚决不同意、不同意、不知道、同意、完全同意。
2.3研究实施
问卷调查主要是通过问卷星网站、学生自主学习平台以及传统纸质问卷三个途径实施。调查时间为2013年11月15日到2014年4月2日。
2.4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针对本科生及专科生在问卷中表示同意及非常同意的比例进行对比分析以发现异同。
3.研究结果与分析
第一,在语言学习能力方面,语言自制力差导致两组学习者失去学习动力的比例最高,专科生更高(本、专科比例分别是59.17%和67.11%)。相对于本科生,专科生更容易由于学习成绩差而影响其学习动力。两组受试对象均会受到词汇、语法,听说差而带来的动机缺失。从数据上看,本科生比专科生更加在意写英语的能力,43.2%的本科生会降低学习动机,而专科生只有28.29%。
第二,教师因素、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及授课方式。比起本科生,专科生更加容易受到教师讲课方法的影响而失去学习动力。所测量的与教师有关的8个指标专科生表示同意的比例均高于本科生。专科生也更容易受到各种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失去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例如学校与家庭的学习环境包括设备的好坏,未来就业的环境,所学内容,授课方式等。
第三,干扰因素。本科生学习英语更容易受到其他课程及各种课外活动的干扰而造成其动机缺失。而更多的专科生认为懒散的学习氛围及未来就业与英语相关性不高是其学习动力缺失的原因之一。
4.结语与启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从总体上讲,专科生动机缺失比本科生更加明显:测试的题项中回答为同意及非常同意的比例统计显示出30个题项中有23个题项专科生都比本科生高。针对这一现象,可以有针对性地在以下方面改善教学:积极鼓励教师探索生动有趣的授课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基础训练、创造良好的校园英语学习氛围,研究学生的学习需求以改善学生动机偏低的问题。而本科生相对于专科生有7个题项比较高,其中有4个题项都集中在语言学习能力方面。这一结果反映出,本科生对英语听说读写的掌握焦虑度可能高于专科生。这可能与本科阶段对学生的英语要求有关,也有可能与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自我认同度有关。另外一个较为明显的导致本科学生动机缺失高于专科生的因素是课外或其他课程的干扰程度。这可能与本科阶段的课程体系及学习要求有关,同时也可能与本科课外学习生活活动安排有关。鉴于此,本科阶段的教学除了要关注教师等与专科相同的因素外还需要研究如何在本科课程培养体系下用相对少的时间来保证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1]Arai, K.. What “Demotivates” Language Learners?: Qualitative Study on Demotivational Factors and Learners?蒺 Reactions. Bulletin of Toyo Gakuen University, 2004(12): 39-47.
[2]Chambers. Taking the “De” out of Demotivation. Language Learning Journal, 1993(7):13-16.
[3]D?irnyei, Z.. Demotivation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TESOL ’98 Congress, Seattle, WA, March. 1998.
[4]Ikeno,O. Motivating and Demotivating Factors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J]. Journal of English Education Research,2002(2): 1-19.
[5]Kikuchi,K. ,Sakai,H. An Analysis of Demotivatiors in the EFL Classroom[J]. System,2009(37): 57-69.
[6]Oxford,R. L. The Unravelling tapestry: Teacher and Course Characteristics Associated with Demotivation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Demotivation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Z]. Paper PSresented at the TESOL’98 Congress,Seattle,WA,March,1998.
[7]Trang, T. T. T., & Jr., R. B. B.. Demotivation: Understanding Resistance to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the Case of Vietnamese Students. 2007(4(1)), 79-105.
[8]Ushioda, E.. Effective Motivational Thinking: A Cognitive Theoretical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Language Learning Motivation. In E. A. Soler & V. C. Espurz (Eds.), Current Issues in English Language Methodology (pp. 77-89). Castello de la Plana: Universitat JaumeI. 1998.
[9]刘宏刚,外语教学中的负动机研究:回顾与反思。《语言学研究》 2009,8: 184-191.
[10]汤闻励,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缺失”研究分析。《外语教学》 2012,Vol. 33 No. 1:70-75.
[11]郭连锋,初中生学习动力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9,9:58-60.
[12]吴太胜,对高职生学习动力系统障碍的教学病理分析。《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6,5:40-43.
[13]黄建湘,对中专生厌学问题的探讨。《职业技术》2006,6:42-43.
作者简介:
杨艳:讲师,硕士,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篇10
[关键词] 德里达;解构主义;翻译理论
【中图分类号】 H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8-351-1
解构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从法国动荡社会中兴盛起来的一股后现代主义思潮,它产生于西方文艺批评理论界对结构主义的反叛,以消解为主要特征,系统的消解了结构主义关于结构和意义等重要概念,故称“解构主义”。1967年,德里达的《语音与现象》、《论文字学》、《文字与差异》三部著作的出版标志着这一理论的正式确立。其中《论文字学》被公认为解构主义的经典之作,德里达提出文字学的目标就是颠覆以“逻各斯中心主义”为别名的西方结构主义的读解传统。德里达最基本的解构主义策略是要解构传统哲学的二元对立。翻译理论作为一种思想体系,不可避免地受到结构主义的冲击和渗透。
一、德里达的语言哲学观与翻译观
解构主义理论是在对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批评中建立起来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是一种抽象客观主义的语言哲学观,它把语言的本质看作是一个由规范上具有同一性的语言形式构成的稳定而不可移易的系统。语言规律就是在一个封闭的语言系统中把语言符号联系起来特定规律。对于任何主观意识来说,这些规律都是客观的,特定的语言联系和意识形态含义无关。由此可见,结构主义语言学只关注一个封闭系统中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而把人与时间的概念排除在外。结构主义思想的核心是“罗格斯中心主义”,它认为语言表达之前先有明确的内在意义,语言文字只是其外在形式,结构主义者设想有一个超然结构决定符号的意义,成为意义的根据或核心,并力求对这个结构作出客观描述。解构主义围绕语言文字问题对结构主义语言学进行了批判,要求破除“罗格斯中心主义”,剖析它的不合理之处,德里达在80年代末期陆续在他的三本文集《论书写学》和《言说与现象》中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结构主义哲学。他直接否定了意义的确定性,否认了结构的存在。他的主张核心就是“解构”,要“突破原有的系统,突破封闭的结构,排除中心和本源,消解二元对立,并让瓦解后的系统各要素暴露出来,然后让这些原有的因素与外在因素自由组合,使他们交叉重叠从而产生无限可能的意义网络”。
德里达把他的解构主义哲学思想引入翻译研究,他认为解构主义翻译息息相关,他认为源文根本不是原文,而是对一个意念的详细阐释,因此也是译文,它与原文是平等互补的,翻译不存在固定的同一意义,因此,他认为重要的不是原文信息和编码而是译文的不同表现形式和相互联系,形式的变化制约着内容的变化,翻译理论的目的是保护这些差异,而忽视内容。德里达认为,翻译是一种语言对另一种语言,一种文本对另一种文本有控制的转化,所以它更能反映翻译的特性,更能体现语言和文本之间的差异,差异是翻译存在的根据,翻译必须面对差异的反抗。德里达认为一切文本都有“互文性”,在翻译过程中,由于语言的转换,原作所赖以生存的文化语境重新构建。
二、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翻译观对传统翻译理论的冲击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翻译观否定原文文本终极意义的存在,消解原作者至高无上、唯我独尊的权威性,废除作者与译者、原文与译文之分,宣称译者是创造主体,译文语言是新生的语言。这些十分激进的反传统观念无疑对传统翻译理论产生巨大的冲击,促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传统译论中对一些基本问题的固有认识。
(一)解构主义翻译观冲击传统翻译理论里的“忠实”原则。结构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关系结构的整体,都有结构模式。结构决定事物的本质,而研究事物的本质在于研究事物的深层结构。与结构主义不同,德里达的文本理论都是在设法找出似乎清楚严密的原作中一些弱点和缝隙,然后将其扩大,使原来似乎明确的结构最终消失在一片符号中游戏中。解构主义将结构主义非中心化,否认文本有终极意义,对于传统翻译理论是致命的一击。
(二)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翻译观冲击攒通翻译理论里作者与译者、原作与译作的二元对立关系。德里达认为不存在静态的两级对立,主张采用一种新逻辑,即“增补逻辑”,反对西方哲学传统的“二元对立逻辑”,即“不是……就是”,相反,德里达的“增补逻辑”坚持“既是……又是”。针对传统哲学的二元逻辑对确定性的追求,德里达大力强调区别或差异的不确定性以及意义的不确定性。这也就是他为什么总是使用多种语言的双关语,玩弄文字游戏盒故意含糊不清。在传统翻译理论里,作者与译者,原文与译文始终处于一种二元对立的关系。
在解构主义的冲击下,人们不得不对传统翻译理论进行一次彻底的重新思考,“忠实”、“准确”、“等值”等翻译原则是否仍然成立,作者与译者的角色和地位如何界定,原文与译文的关系如何理解?…..这种哲学上的转向不仅仅对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而且经过对抗和解构后,限制翻译理论发展的话语也将经历一种转换,通过打破传统僵化的术语、概念、定义、从跨学科的角度吸收全新的思想源泉。然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翻译观对传统理论的一些基本问题的质疑和挑战虽有去合理之处,但也有其偏颇不足之处。解构主义否定结构,否定意义,否定作者的权威性,否定文本的独创性……其本质可以说是否定性的。否定恒定的结构和明确的意义,夸大意义的不确定性和相对性,必然导致阐释的多元论,使翻译最终陷入混乱虚无当中。而否定作者的权威性,吧作者所处的时代和他的经历与作品的联系完全切断,无疑将会趋向一种极端的“文本本体论”。因此,才承认解构主义给新世纪的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新思维和新方向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解构主义自身具有的局限性及其给翻译研究带来的消极影响和负面效应,切不可盲目追随。
参考文献:
[1]吕俊.我国传统翻译研究中的盲点与误区[J].外国语,2001,(5): 48-56.
[2]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