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技术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1 07:17: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技术管理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业技术管理论文

篇1

(1)燃气化工技术管理以企业战略为导向

技术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技术管理体系的形成关系到整个企业管理的发展。因此,企业的技术管理应当充分以企业战略为指导,尊重企业发展的方向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企业的实力提升,让企业在市场竞争环境当中提升竞争能力。

(2)燃气化工技术管理以标准化流程为保障

企业的发展需要规范性的制度,以及标准化的流程作为重要支撑。企业的生产活动往往具有规模性和重复性的特征。基于这种特征,企业在进行技术管理的同时应当保障管理内容的规范性和标准化。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真正促进了企业的管理进步。企业的管理无论是从内部看还是从企业的竞争环境角度出发,坚持制度系统建设的标准化十分必要。

(3)燃气化工企业技术管理以输出满意服务为前提

企业生产活动中,向生产环节输入的主要是人力、物力及财力。而生产出来的产品应当能够满足顾客的需要。得到顾客的支持。这个过程中技术管理和设计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加强对这方面进行管理是输出满意产品的关键和前提。

二、建立健全质量工程管理相关内容

(1)管理职责方面

企业进行质量工程管理应当将工作的重点落实在人上,组织有效,责任分明。

(2)资源管理方面

完善的资源管理体系。不同能力的人员合理配置到相应的岗位上去。此基础上以实现生产建设为前提,优化人、机、物等资源的使用结构。确保技术设备的运转正常,有效的资源管理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3)产品实现方面

产品实现方面的管理工作加强应当将重点放在质量目标及要求上来。产品要求应当基于顾客要求为前提,同时还应当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上,受到法律的规定和限制。另外,产品实现的过程中应当形成相应的资源要求与文件形式。最后,保持为实现过程及其产品满足要求提供证据所需的记录。燃气企业应设计和开发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的产品,提高设备产品的利用率。

(4)检测分析与技术改进管理

技术测量分析、改进对企业产品生产质量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这个过程中应当形成自我完善的系统模式。通过检测发现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改进、总结。这是企业管理加强的重要手段,也是有效技术管理的重要途径。

三、燃气化工技术管理创新系统建设

企业的技术管理应当建立创新管理目标。燃气化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创新管理系统才能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满足企业的现代化发展需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面向燃气化工企业技术的、提供有效服务的、赋予文化内涵的创新体系。

四、企业技术管理中的人才培养

企业进行技术管理应当找准对象,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活的资源和动力是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因此,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培养技术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形成完善的技术管理人员培训机制并与绩效挂钩。这是激发人才工作活力,吸引人才的重要手段。

五、增强燃气化工企业的技术人员管理规范性

企业面临的一项十分严峻的现状就是专业人才的匮乏。企业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制度和策略吸引人才和引进人才,转变企业人员管理系统和分配方式、考评方式,综合提高企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技术管理操作规范化,能够有效提升专业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真正调动人才的参与管理的热情和能动性。

六、有效整顿企业固有技术管理系统

企业固有的技术管理系统建设是基于企业生产环境实施的一种有效管理措施,具有可靠的实用性。但是随着生产环境的变化,企业的发展情况有所变换。应对固有的技术管理体系进行必要的调整。一方面,新技术系统应当符合现阶段的外部环境特征;另一方面,还应当具备内部适应性,确保现有的实效运行能力。

七、结语

篇2

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企业中,主要表现在企业管理自动化,更为准确地说是企业管理真正实现了信息化“。从总体上看是管理的思想、组织、方法和手段达到现代先进水平或者说是用最新理论、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把信息技术成果综合应用于管理,使之能最合理、最经济、最有效地达到预定目标,实现整体最优化,具体包括以下联系以及相互依存的几个方面内容:现代管理思想(理论)、现代管理方法、现代管理组织和具有现代化管理知识的管理人员。”

(1)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影响。由于个体能够传递信息的这样一种功能受到一定程度上的限制,导致了原有的传统企业组织是由信息控制和流通作为一定根基的,渐渐地开始形成了一种由下向上递减的一个结构和形式。对于更为高级一些的管理人员来说,信息技术的出现,让他们能够有着更为广泛的管理范围,可以让企业机构和组织进行适当程度上的缩减,改变了以往冗杂的现象,能够近距离的与员工进行交流和沟通,也能够更好地进行管理和分配一些任务,从而才能够让企业的目标利润更好地实现。也就是说,这样的一种企业组织结构化的改变,是由企业的这样一种网络打破了以前存在的一些阻碍,可以让企业内部的个体职能更加清晰明了,让每个人都发挥自身的作用。在没有了原有企业管理的规章制度束缚的情况下,每个人都能够很好地适应当今时代的快速地调节和整合,让企业团队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好地利用了局域网信息技术让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和有机化。无论是对于企业外部的一些竞争去适应社会,获取更大程度的利润和进步,还是对于企业内部的管理以及员工来说,都是一种双赢,让员工更自觉地奉献和创造。这种方式,被许多大企业所引进。前面指出了局域网信息技术对于企业组织结构的一些影响,那么广域网也同样让企业结构变得虚拟却更为适应社会,让人们广为接受,逐渐成为了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即用网络成为组织作为基础的一种新型形式。这种形式能够让企业所需要的一些信息和资料在网络内部进行很好的交流和共享,也就是能够更为快捷和安全地去运用资料“,可以说这样的以合作作为基础的网络组织是成员和企业获得信息资源最佳的组织形式”。而之前传统的组织结构之间的一些界限被打破,但仍旧留下了比较重要的功能组织。功能组织就是企业自身最为重要的资产,它与企业息息相关,如企业品牌、专利、商标和专有的技术等。这样的一种灵活巧妙的结合能够很好的将企业组织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变,交流了信息,却可以安全地保留着一些高增值的成分,能够让知识和技术去依托,来进行适当的发展。企业组织的有些功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妥善的地方,那么便需要一些外力来进行改进,这样既可以在企业外部取得很好的竞争环境下的优势地位,也可以将企业原有的自身优势和资源加以发挥和应用。

(2)产业作业管理的影响。信息技术将企业管理和组织带向了虚拟化,在网络技术日渐成熟的今天,企业会通过网络这个途径来对自己的生产、设计水平进行提升。采用统一的用户终端、交叉平台能力以及广为接受采用这样的标准,将企业无纸产品的大门打开。企业和社会消费者之间可以用这种无障碍的直接联系,实现近乎“面对面”式的沟通,将彼此的一些思想、想法进行碰撞,能够更好地适应和满足需求。而设计师、工程师和管理专家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尽管虚拟,却更为方便容易控制,进行一种媒体之间的交互,在媒体上进行信息的和获取,来更好地实现完善信息,改进发展。这样一系列的影响和改变让产品设计更为网络化,生产制造敏捷而弹性化,生产的组织也实现生产虚拟化。

(3)企业营销管理的影响。企业营销管理至关重要,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方向,给企业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原有的传统企业营销管理模式对于资源,无论是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还是至关重要的时间都过多地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消耗。我们仍旧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带来的改变和影响,让网络成为企业的推动力,使贸易双方之间的沟通实现,更好地增加彼此的利润,而减少出差、通信费用的支出,简化了流程,提高了效率,通过新的电子虚拟企业提供了如此之多的发展机会,实现营销渠道的网络化。

(4)管理理念、企业决策的影响。在信息技术下发展的企业结构、企业组织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和改变后,人在这个结构中充当了节点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对于员工实行以人为本的理念正在逐渐贯穿企业之中,同时更为重视富有创造性的员工,希望能够通过奖励来鼓励员工进行创新,这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当今世界,知识成为企业宝贵财富的时代“,企业情报”是获取知识从而对建立和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企业情报”被分析家解释为“:获取和分析所需信息,动用信息制定好的企业决策能力。”这样一种信息技术的应用让决策更为科学合理,改变了以往可能存在不确定和随意性的一些问题,很好地将企业整体决策质量进行了提高。

2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模式优化研究

2.1企业管理模式优化模型研究信息技术带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让人们欣喜,但同时还有许多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通过信息技术对于企业管理各个方面的巨大影响加以重视,从而可以更清楚明确地看出企业需要优化的一些不足之处,能够很好地为企业的管理模式制定适当的优化模型。企业管理模式优化模型的完美呈现首先需要有一个很坚实的框架作为支撑,而之前所提及的背景因素恰恰由于企业文化的强大影响力,深刻长久地影响着企业管理模式优化。本文认为,这样的一个底层框架只有在吸收外国成功企业文化经验和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融会贯通,方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形成独具特色的智能有序、及时节约等多种元素结合的企业文化,才能够让模式优化的底层框架更为牢靠,更能够体现“天人合一”,实现将人、管理、技术进行有机结合的思想理念。而提及企业具备的优势和弱势,内外部环境对企业所带来的威胁和挑战,属于企业的制约要素。也可以将其分为企业的内外部因素,内部即为企业自身所具备的优势和劣势,而外部环境所带来的种种机会和威胁则成为了外部因素,只有内外因素的原因和内容不同,但彼此却进行制约和联系,将制约要素进行相互的转换才能够构成互动关系模型。这样看来,信息技术对企业外部环境影响包括如政策、法律、基础设施等,冲击着之前的企业管理模式,那么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环境,即信息社会,同样需要建立模型来应对。“企业管理模式优化所潜在的各方面要素,在社会环境和信息技术的作用下形成了一个互动关系网络,制约了管理模式的优化。”那么只有一一应对,管理模式的优化也就不再是高高悬挂在空中的楼阁,以实践作为依据,用中国特色企业文化的理论作为强有力的支撑,则必将能够立足于我国现实,为我国企业管理模式优化指明道路。

篇3

1缺乏对计算机技术重要性的了解目前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都比较低,不能做到与时俱进,甚至一些企业根本就没有认识到企业管理的重要性,这些因素的存在直接导致了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应用障碍的出现,同时增加了计算机技术应用的难度。

2发展目标不明确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目前很多企业开始通过计算机技术展开工作,但是在计算机应用方面并没有明确的目标,企业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作为指导,其信息化水平是很难提高的,现在很多企业始终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抱有一种观望的态度,这直接说明了企业的发展目标是不明确的。

3信息化进程受到资金的限制企业在其发展的道路中一定会遇到资金短缺等问题,而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必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作为支撑,企业往往愿意将资金投入到生产方面,在计算机技术上的投入始终是有限的,因为受到资金因素的限制,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就会受到相应的限制,其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企业生产技术的提升也会受到影响。

二、解决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管理中应用问题的途径

1提高管理层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要想提高企业整体的计算机水平,就要企业管理层加强对计算机技术应用的重视程度,这样计算机技术才能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发挥出应用的作用,对计算机技术进行积极的利用。这首先需要管理层应该了解计算机技术,同时懂得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企业应该对管理层进行这方面的培训,建立起与之相适宜的计算机系统,进而提高全体员工股的计算机水平。

2树立明确的发展目标企业要想实现信息化发展首先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发展目标,为了进一步加快企业的发展步伐,企业应该对发展目标进行制定,并结合这一目标展开信息化建设。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的关键在于企业管理效率的提高,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同时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最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对资金进行合理的利用对于企业来说,资金就是其经济命脉,如果资金利用的合理,那么企业就能正常工作,同时使自身得到提高。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企业信息化管理成为其发展的主要趋势,如果企业不能很好的与这一趋势相适应,那么必然会被市场所淘汰。所以企业应该为信息化建设留出相应的资金,积极引进计算机技术,积极展开培训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计算机技术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4加强制度建设企业应该针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建立相关的使用和操作规程,并保证这些规程的实际使用价值,各部门在企业管理之下制定与本部门相符合的业务细则,并进行积极的落实,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对人员进行统一的量化考核,保证企业信息化管理可以做到有章可循。

三、结语

篇4

[关键词]统计技术企业管理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

统计几乎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常规的管理技术,主要是通过有目的地收集各种数据,并进行整理,使用相应的方法来列表、制图、绘制曲线,科学合理地运用这些手段,以得出具有可操作性的结论来指导企业管理行为。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之下,如今企业已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主体,必然会更多地从市场经济法则来思考问题。所以,对于企业经营管理而言,需要更为丰富的信息资料来帮助其制定计划,实施决策,统计技术作为一种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统计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统计技术的运用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表现:一方面是指宏观经营环境,主要包括宏观经济、上游市场、行业动态、下游市场和消费者行为等。通过对以上几部分开展分析,要立足于在考察一系列统计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比如,对于宏观经济,着重在于参考经济权威的看法,观察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趋势。对上游市场开展分析,着重在于综合各方的观点,预测下一步的价格走势。对行业动态开展分析时,着重在于进行数据比较,对同行业经营管理开展评价,以求计算出本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等各项指标。对下游市场开展分析,着重在于搜索各地区的同行业市场行情等。另一方面则是指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统计系统,主要包括企业的人、财、物方面投入的统计分析。对于人而言,必须建立起劳动工资统计的子系统,重点是提供劳动力数量、素质、构成等主要指标,并开展劳动生产率水平、变动分析。要建立起物质技术设备统计的子系统,以便于反映相关设备的数量、利用情况、产品生产能力等。对原材料和燃料的消耗进行计算,主要涉及到原材料及燃料的利用效率统计,以便获得节约能源和原材料的途径。当然,还有技术统计子系统,涵盖了技术人员、技术成果及技术投入费用等指标。因此,统计技术完全可利用自身覆盖面广、信息量大等特点,从整体上衡量企业的外部环境,优化配置企业的内部要素,进而提高系统效益与企业管理综合质量。

二、统计技术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企业管理之中,最难管理的是人,而拥有激情与创造力,而且最能挖掘潜力的的对象也是人。因此,怎样建立起合理、科学的激励机制,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主题。为做到有的放矢,就要充分利用统计手段来收集民意,并分门别类地开展研究分析,从而制订出相应的激励对策。比如,某企业在开展员工意向统计调查时发现,资方最大的担忧是员工的提薪要求不合理。但实际统计的结果却是有提薪意愿的员工人数并不多。反而,有相当多的的员工提出了增加培训教育的要求。经过统计分析发现,老板与员工缺乏沟通,导致多数员工对企业的发展前景不够了解。对此,企业分别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座谈,党团、工会等组织举办了干流、员工交流活动,使彼此相互理解,并提高了酬薪的透明度,明确了企业的发展规划,使企业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得到了空前的增强,激发出全体员工奋发有为的工作与改革热情。

三、统计技术在企业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1.确定严格的质量管理操作规程

企业在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应当要求各类人员都能具备相关的管理知识,并编制出相应的指导性文件或作业指导书,从而规范统计技术的管理。与此同时,相关人员还应严格按操作规程去实施,不能到了审核时再去补资料,而是要扎扎实实地将质量管理当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来执行。

2.加强统计技术应用培训

在企业质量管理中,统计技术人员不但要妥善应对生产中的各个环节,还应对各车间、生产工艺、设备管理等专业技术有所了解。统计人员还应当接受专门的培训机构所开展的系统培训,较为详尽地掌握解统计技术的相关知识。一是要将统计技术培训工作纳入到各单位的年度职工培训计划之中。二是牵头部门要注重对各单位质量体系骨干及内审员开展统计应用有关知识的培训,宣传统计技术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并要注意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三是各单位的骨干及内审员一定要承担起本单位运用统计技术的培训及指导任务,要对本单位应用统计技术的相关人员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以保证不同岗位的人员都能掌握相应的统计技术。

3.挑选适用的统计技术方法

在企业的质量管理活动中,如果缺乏统计技术的应用,就难以取得较大的成绩,质量管理体系也难以有效地运行,更加无法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如果要运用好统计技术,让统计技术在质量管理中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是要选择合理的统计技术。如何应用好统计技术?这就要求企业在挑选统计技术时,要认识到,只要能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越容易的和越好理解的方法就要优先运用。同时,挑选适宜的统计技术还要针对特定的环节与具体人员的知识水平等,从而使统计方法更加适合于所要解决问题的性质,适合于企业所在行业的特点,企业生产的特点和产品特点等,比如,图标法中的直方图、散布图和排列图等,就有助于进一步分析问题,并为采用恰当的计算方法进行准备。在实际过程控制之中,企业可以将控制图运用于监视与控制所有类型产品的生产全过程,从而对生产实际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4.全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由于企业统计数据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统计技术应用的质量,因此,要让全体统计技术人员都意识到数据质量的重要意义。数据作为信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的重要资源。鉴于数据分析的基础是概率和数理统计知识,这就要求对员工开展这方面的培训,从而作出客观、公正的数据分析,提高企业质量管理的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统计技术是一种十分实用的企业管理手段。企业统计人员应当不断加大学习的力度,致力于提高理论水平与业务水平,充分利用统计技术,对企业各方面的管理活动开展分析研究,以便于充分发挥统计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预测、决策、控制等多方面作用,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篇5

高素质的项目核算管理工作人员队伍是提高高新技术企业项目核算管理水平的基础,但是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很多高新技术企业项目核算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比较低,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就是项目核算管理人员的知识素质较低,没有掌握丰富的项目核算管理技能知识,从而无法适应现代项目核算管理工作的要求。其次,还有很多项目核算管理工作人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较弱,不能及时正确的处理项目核算管理工作中出现的突发事件,严重影响了高新技术企业项目核算管理的质量。

二、加强高新技术企业项目核算管理的建议

项目核算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因此高新技术企业管理者应该积极采取有关措施来提高企业项目核算管理水平。

(一)增强高新技术企业管理者的项目核算管理意识

高新技术企业管理者的项目核算管理意识是企业项目核算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因此高新技术企业管理者必须要进一步增强项目核算管理意识。首先要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管理者对项目核算管理的认知,尽可能使每一位高新技术企业管理者都能够了解到项目核算管理的本质,认识到项目核算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进而在实际工作中给予项目核算管理工作足够的重视。其次高新技术企业管理者应该进一步提高对企业项目核算管理的支持,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专门的项目核算管理部门,组织专门的人员负责企业项目核算管理工作,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高新技术企业项目核算管理的专业性,进而可以有效提升企业项目核算管理水平。除此之外,高新技术企业管理者还应该给予企业项目核算管理足够的精神支持与物质支持,为企业项目核算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各种设施,这样可以有效保证高新技术企业项目核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而为高新技术企业项目核算管理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

(二)建立与健全项目核算管理制度

制度是一切工作规范开展的重要保障,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应该进一步建立与健全项目核算管理制度,这样可以有效降低高新技术企业项目核算管理工作的随意性。首先高新技术企业应该建立项目核算管理责任制度,将项目核算管理的责任落实到企业的每个部门以及每位企业职工,这样可以有效提高企业项目核算管理的水平。其次,高新技术企业还应该建立严格的项目核算管理监督制度,组织专门的人员对企业项目核算管理工作进行严格的监督,这样可以及时发现项目核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采取有关措施来解决,进而有效提高高新技术企业项目核算管理工作的水平。最后高新技术企业还应该进一步完善项目核算管理激励机制,对于那些在项目核算管理工作中表现比较突出的集体或者个人要给予多层次的激励,这样可以充分调动企业职工参与项目核算管理的积极性。同时高新技术企业还应该进一步完善处罚制度,制定严格的处罚标准,对于那些违反项目核算管理规定的个人或者组织必须要进行严格的处罚,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高新技术企业项目核算管理水平。

(三)积极创新项目核算管理手段

先进的项目核算管理手段是提高高新技术企业项目核算管理水平的基础,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必须要进一步创新项目核算管理手段。首先,高新技术企业应该进一步转变项目核算管理理念,树立现代企业制度下的项目核算管理理念,这样可以有效指导高新技术企业项目核算管理工作的规范开展。其次高新技术企业应该加强信息化建设,尽可能建立财务信息系统,加强财务信息软件的运用,特别是项目核算软件的应用,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高新技术企业项目核算管理工作的效率。最后高新技术企业还应该进一步加强目标成本法、作业成本法以及目标分解法在项目核算管理中的应用,充分摒弃传统的项目核算管理方式,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高新技术企业项目核算管理质量。

(四)加强项目核算管理工作人员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项目核算管理工作人员是提高项目核算管理水平的基础,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应该进一步加强项目核算管理工作人员队伍建设。首先,高新技术企业应该进一步加强项目核算工作人员素质的培训,不仅仅要加强知识素质教育,同时还要加强职业素质教育,这样可以使每一位项目核算管理人员都能够在掌握充足的项目核算管理知识的同时,还具备较高的素养,从而能够适应现代项目核算管理工作的需要。其次,高新技术企业还应该进一步加强项目核算管理人员处理突发事件能力的训练,使项目核算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进而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及时的处理突发事件,保证高新技术企业项目核算管理工作的质量。最后高新技术企业还应该积极开展项目核算管理方面的活动,例如项目核算管理工作岗位标兵比赛、项目核算管理质量大比拼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举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高新技术企业项目核算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进而提高其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

三、结束语

篇6

1.1虚拟局域网技术

在交换式局域网中,利用VLAN技术,可将网络设备划分成多个逻辑子网,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数据交换功能。具有有效地控制广播风暴的产生,提高网络速度、提高网络的整体性能,增强网络的安全性的优点。

1.2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一种安全隔离技术,也是一种数据访问控制机制,它在企业内部网和外部网之间实施安全防范体系,将企业内网和外网分开,限制用户进入一个被严格控制的保护点,可以用于保护企业内网中的服务器和重要数据资源。

1.3VPN技术

以实现企业内部的数据安全通信,虚拟专用网是一种新型的网络传输技术,实际上它不是真正意义的专网,而是依靠ISP提供的接入服务,来完成企业专用网络的功能。

1.4入侵检测和防御技术

入侵防御系统是继入侵检测系统之后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技术,是一种主动的、智能的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通常以串联的方式部署在网络的边界,对进出的数据流量进行监控或阻断。

1.5计算机防病毒技术

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是指建立行之有效的计算机病毒防护体系和防范制度,准确及时地监控病毒的入侵行为,一旦发现病毒,采取果断措施阻隔病毒的传播和破坏,迅速修复被破坏的系统文档,维护信息安全。

2当前企业管理中的网络安全现状

2.1网络安全防范意识薄弱

使得企业内部的安全防护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陈旧的网络防御系统,不健全的安全机制,偏弱的网络恢复和抵抗能力,都会使企业的信息资源受到严重的威胁。

3网络安全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3.1企业网络系统物理安全

网络系统安全运行以及企业日常业务顺利开展,就要求机房内的温度、湿度、洁净度、静电和接地等指标达到规定的范畴。计算机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硬件防火墙、IPS等由大规模集成电路元器件组成,这些元器件热功率大,且对环境温度十分敏感,因此要保证在企业中心机房安装专业空调系统,使机房内的温度控制在18—22摄氏度。环境湿度和洁净度也是影响企业网络系统顺畅运行的重要因子,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给网络系统带来危害,而机房环境中尘埃密度超标将导致网络设备器件散热性能下降,鉴于此,要求在中心机房中配备去湿机和除尘器等设备,使机房内的相对湿度保持在40—60摄氏度且清洁卫生,使公司数据中心网络设备顺畅工作。此外为了预防静电对网络设备中CPU、ROM及RAM等关键部件的损伤,在机房建设项目中规划安装防静电地板,同时将地板和网络设备良好接地,用以释放积蓄电荷,防止电磁信息泄露。

3.2防火墙技术的应用

由于全球化的趋势,目前企业界盛行外包,产品设计和制选将不再限于企业的内部,地理位置非常分散的内部员工和外部供应商,在正式的或临时的产品团队中都需要进行协作和信息井享。面向分布在异地的设计师都需要访问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以便及时进行交换和共享信息。为了保护企业的信息资产,同时又能向遍布网络的企业人员提供服务,信息管理系统首先需要企业防火墙的保护。防火墙是目前基础环境安全的必备条件之一。在本质上,防火墙就是一个位于计算机和它所连接的网络之间的软件,该计算机流入流出的所有网络通信均要经过此防火墙。防火墙对流经它的网络通信进行扫描,这样能够过滤掉一些攻击,以免其在目标计算机上被执行。防火描还可以关闭不使用的端口。而且它还能禁止特定端口的流出通信,封锁特洛伊木。最后,它可以禁止来自特殊站点的访问,从而防止来自不明入侵者的所有通信。从而维护企业内部的信息安全,大达到辅助管理的目的。

3.3防病毒技术的应用

当前网络病毒越来越猖獗,其中很多不法分子利用病毒通过专门攻击Windows系统的漏洞(如nimda、冲击波、震荡波等)来达到窃取企业机密的目的,破坏力巨大,这就要求计算机及时安装安全更新和补丁。可以在企业内部部署补丁更新服务器,为内部网络用户提供自动更新服务,使用该更新服务不用访问因特网,只需访问内部局域网即可,可减少网络不顺畅导致的更新失败和更新不及时。

4结语

篇7

论文提要:网络会计是网络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与传统会计相比,网络会计具有更加广泛的核算内容。网络会计既是对传统会计的继承,又是对传统会计的发展。但是网络会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种种问题。本文试图分析网络会计及其在在我国发展中存在问题,提出一些发展的建议。

一、引言

网络会计,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对各种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针量和披露的会计活动。它是建立在网络环境基础上的会计信息系统,也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会计是网络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企业会计发展的主流。其优越性体现在核算的充分性和信息的无纸性稿息处理披露和使用的及时性稿息的交互性溃源的共享性和传递的网络性等几个方面,是未来会计发展的方向。

二、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发展及创新

网络会计既是对传统会计的继承,又是对传统会计的发展。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基本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影响与发展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核算对象发生变化。在网络时代,企业资金的进入循环和周转,以及在权益之间的转化运动发生变化,企业出现模糊分工,使得核算对象发生变化,“资金运动论’,已不能完全适应网络会计的需要。

(二)传统的会计假设需要补充和完善。随着网络会计的发展,传统的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需要不断的发展。在网络空间中,企业非常灵活,会计主体变化频繁,“虚拟公司’,使会计主体具有可变性,传统会计主体假设在这种条件下已失去意义。在互联网络环境下,会计主体十分灵活,存在的时间长短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虚拟公司’,可以随业务活动的需要随时成立、随时终止,持续经营假设将不再适用。

(三)原有的会计原则受到影响。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原则等会计原则受到网络会计发展的影响。在网络会计中,会计期间等同于交易期间,无跨期分摊收入和费用的问题,权责发生制失去了基础;在电子联机实时报告下,收付实现制更适用于网络会计;在互联网环境下,网络公司的交易产品市场价格活跃,并且企业的成立解散频繁,采用历史成本计价不能公允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四)对传统财务报告需进行变革。网络会计的电子财务报表具有即时处理、随时提供信息的特点,更适应决策者的要求,同时扩大了各种信息容量。互联网在财务报告中的运用,一方面网络信息技术使得财务数据的收集加工处理都可以适时进行,不仅迅捷,而且可以双向交流,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得到极大提高,甚至报表阅读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以财务会计的原始数据为基础,进行再加工,获取更深入的信息;另一方面,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财务报告中包含的人力资源环境保护等信息重要性迅速提高,以附表树注形式披露的信息不再只是会计报表的补充,以前并不重要的信息或受成本效益原则约束无法披露的信息,都可以进行充分及时的披露。由此传统财务会计报告的结构和内容都需要进行大的变革。

三网络会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网络会计具有的优越性给企业运作带来的效益是肯定的,但是网络会计是在网络环境下运行的,故它不可避免会遇到许多问题,以下几点是网络会计发展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一)会计信息的安全性问题。会计信息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科学性和其他要素(系统资源溃金则产物资)的安全,是电子商务交易的关键,是网络会计安全的核心是会计监督的安全保障。然而,由于下列一些因素的作用,网络会计信息的安全性着实令人担忧。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各种计算机系统互相连接,从而使系统间的数据流动性很大。但计算机系统本身是脆弱的,病毒的感染就算机硬件的故障用户的误操作等都会危及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网络环境的开放性使会计信息很难避免非法侵扰,使内部控制难度增加。网络会计系统的开放性与企业会计运作的某些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产生了较大的冲突。网络会计主要依靠自动数据处理功能,而这种功能又集中,即使发生微小的干扰或差错,都会造成严重后果。商业机密有可能在无形中向外开放,落入未被授权的人员手中,若被竞争对手获取,则无疑是致命的。在客户和服务器之间传递的一些私人信息,有可能被未授权的人员所截获并非法使用、改动。黑客可能恶意攻击网络会计系统,通过非法截取、恶意修改,或通过嵌入非法的舞弊程序,致使系统瘫痪,从而给公司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尤其是跨地区跨国传送的数据,安全问题更是难以保证。例如:数据保管人员通过磁盘、软件等介质,把本企业会计信息透露给竞争对手,那么企业的合法权益即会受到严重侵害,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计的。

(二)会计信息的非真实完整性问题

离开了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企业的经济决策和宏观经济决策都将失去依据,那么会计信息系统也将失去其使用价值。因此信息的真伪对企业至关重要,最应引起关注。传统会计下,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性和经济责任的明确是通过白纸黑字的会计记录才目关会计记录中的签字盖章浦计制度及内部控制制度来确保的。而在网络会计中,在网络传输和保存中,对电子数据的修改、非法拦截窃取篡改转移伪造删除稳匿等可以不留任何痕迹,财务数据流动过程中签字盖章等传统确认手段不再存在。网络计算机集成化处理促使传统手工会计中内部控制制度的效力逐步削弱,传统的组织控制功能弱化。网络系统的开放性和动态性加大了审计取证难度,加剧了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例如:从存贷系统中删除某个存贷数据,消除购货业务凭证,转移单位资金到指定个人账户,歪曲完成公式定义文件编制失真的财务报表,然后对公式定义文件复原。如果以上舞弊仃为甲核人员没有认真地执行审核职能,那么计算机就会重复执行同一错误操作,整个系统将会被神不知瑰不觉地进入非法的舞弊程序,不法分子可以借此侵吞企业大量的财物等。

(三)会计从业人员的适应性问题

网络会计下的会计从业人员应当熟悉计算机网络和网络信息技术,掌握网络会计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及相应的维护措施,了解有关电子商务知识和国际电子交易的法律法规,具备商务经营管理和国际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精通会计知识。目前,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在我国还非常缺乏。大多数会计人员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英文底子较薄视野较窄新事物接受能力较差,限制了电子商务在我国发展的前景以及会计信息系统在企业的普及和有效利用。

以上这些,就是网络会计中存在的最普遍的问题。为了确保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洽法,从而帮助企业达到管好用好资金,保护企业投资者债权人以及企业自身的合法权益,必须加强会计内部控制,以保证网络化的正常进行。也迫切需要制定一些有力措施来防止问题的继续发生。

四解决网络会计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对策和建议

对于网络会计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如何更好促进发展网络会计,是今后工作之重点。为克服网络会计的弊端,应当在技术安全软件开发及人才方面构筑保障体系。

(一)技术管理方面。鉴于计算机系统脆弱性,在建立网络会计信息时,应该从技术上和管理上考虑安全措施。例如对于重要的计算机系统应加电磁屏蔽,以防止电磁辐射和干扰。制定计算机机房管理规定,制定防火、防水、防盗舫鼠的措施。计算机房应采用安全保护措施,重要的通道有门卫把守,必要情况下可采用电子门锁指纹核对。用计算机控制进出并登录进出人员的姓名和时间等防范控制手段。加强磁介质档案的保存管理,防止信息丢失或泄露。加强计算机系统运行的安全管理,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对策等。

(二)网络安全方面

网络技术在会计中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会计系统的功能,促进了会计工作效率的提高,但是网络安全问题不能有效得到控制解决,必将影响网络环境下会计的发展。网络环境下会计系统的安全控制的途径包括:

1.网络会计信息安全控制措施。会计信息安全控制一般是通过信息存取安全技术和会计数据加密来达到的。网络存取技术主要有:回复技术、鉴证技术泪令选取技术标识设备技术和保密技术。数据加密是网络会计系统中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最基本的防范技术。目前,在网络会计系统中,可以同时采用链路与端间加密两种方法,要充分利用各种方法的优点。

2.系统软件安全控制措施。严格控制系统软件的安装与修改,对工作上的文件属性可采用隐含只读等加密措施,或利用网络设置软件对各工作站点规定访问共享区的存取权限泪令等保密方式,避免文件会计数据等被意外删除或破坏。对系统软件进行定期的预测性检查。系统破坏时,要求系统软件具备紧急响应、强制备份了决速重构和快速恢复的功能。

3.系统入侵防范控制措施。为防止非法用户对网络环境下会计系统的入侵,可以采取端口技术和防火墙技术。例如防火墙是建立在被保护网络周边的、分隔被保护网络与外部网络的一种技术系统。该技术系统采用只允许信息单向流动的路由器来保护本地网,不允许外部用户注册到本地网。这样,即使某个“黑客’,能突破防护进入到文件服务器,由于有单向配置路由器的阻挡,他也无法进入到受保护的本地网中。

(三)软件开发方面提高会计核算软件的智能化

篇8

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不管是一个作战团队,还是一个生产小组,在生产建设过程中能否上一个新台阶,领导班子能否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至关重要。一个优秀的团队往往潜藏着一个强有力的管理层,在这个管理层中潜藏着一系列引导秩序,发挥主导作用的体制和管理成员。团队成员的工作行为在大部分情况下要受到管理者的影响。这就要求团队管理者有较好的素质和能力,当好他们的头。

一、生产管理工作中要“鱼”“渔”并举。

古人云:“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基层管理工作中,管理者首先必须是被管理者的师傅,只有这样才能在管理工作中具有强有力的说服力,我想没有那个人愿意服从不如自己的领导。在我看来“渔"与“鱼"是辩证的统一,“鱼”作为基层工人追求的唯一目的,“渔”作为获得“鱼”的手段和方法,最终的目的也在于如何获得更丰富的“鱼”。只有那些愚昧的人才会拒绝授之以“渔”。所以授之以“渔”是基层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进行情感交流的最好方法。反过来说,管理者为达到目的求“鱼”授“渔”也符合辩证法,如果舍“渔”求“鱼”恐怕是很难达到目的的。

我们知道,一个生产团队追求的唯一目的就是效益,但是生产效益并不等于获取效益的技能和方法。如果团队里的每一名成员只潜心于获取自己眼前的那些小小的“鱼”,不顾全大局,不注重改革创新,从而获取捕鱼的方法和技能。不仅难以得到小鱼,而且集体的这条大鱼也要受到损害。在我看来鱼是有限的,更多的鱼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地创新才能取得,那么技能和操作水平的提高就显得尤为重要,也就是渔的掌握,作为基层管理工作者,要充分掌握一线员工的心事,进行引导教育,然后授之以渔。

二、企业管理中的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充分表现了在教育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其实在管理工作中,“罗森塔尔效应”具有同样的说服力。每个人都有一种虚荣心,谁都喜欢听些激励的话,没有任何员工愿意面对成天板着脸孔的领导。当管理者对被管理者有足够的信心和好感时,被管理者得到激励就有可能取得更大的成绩,有可能充分发挥其潜在的能量,培养其主观能动性,同时也可以开发其创新意识和能力。管理者也只有对被管理者有足够的好感和信心时才会想方设法采取相应的措施促使被管理者有更大的进步。

结合我们的企业来说,我认为在这些方面也相应存在着许多问题,一线员工普遍文化太低,在安排一些难度较大的工作时,时有出现不服从,不接受难以解决的现象。这就给我们基层的管理者带来了许多麻烦。如果不给一些激励,而只是埋怨。只能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更加难堪,出现反抗,冷战,罢工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因此要开展企业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广泛的交流活动,彼此听取心声,相互采纳意见。使他们受到充分的尊重,如果管理者做到了热情和爱护,鼓励、信任、帮助、耐心的说服,相信他们会把自己的事情干好。在工作上更加卖力,这何尝不是我们想要得到的东西。

(三)团队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可以而且应该成为朋友。

篇9

企业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历程,不仅记录着企业现行文件和档案规范化、系统化管理的轨迹,而且反映着企业经营管理和产品开发信息化的进程。根据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中应用的环节、功能及运作的不同,可以把其划分为以下三大阶段:

一、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分别应用计算机技术阶段

现行文件应用计算机技术源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建立,什么是MIS,解释不一。虽然各自的文字表述不尽相同,但有两点内涵是共同的,即其一,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是依托于企业管理职能系统,并为之服务。它一般都先从会计核算电算化开始,应用商品化的会计软件管理帐务、应收和应付帐款及固定资产核算。在会计核算电算化的基础上完成财务管理电算化,运用计算机辅助完成财务分析和编制财务计划。随后,把计算机技术扩展到采购、销售、库存及人事管理。运用计算机实现财务管理及这些管理在数据上的一体化处理,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管理的效率。最后,再把计算机技术运用于生产管理,实现生产计划编制和生产指挥调度的计算机化①;其二,管理信息系统的职能主要是对正在形成的现行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及处理。

现行文件应用计算机技术是现代企业加强各项管理所需要的,是企业管理运用计算机技术的直接体现和必然结果。

档案管理应用计算机技术主要是用于档案整编、检索、统计及借阅等业务职能。主要包括:其一,用计算机编制档案检索工具。以著录项目组成档案机读目录数据库,然后按不同的要求,利用库内数据自动编制案卷目录、专题目录、分类目录等;其二,用计算机进行档案检索。按照档案著录项目中所标识的内容特征和形式特征,检索出符合不同利用者要求的档案目录及其原件;其三,用计算机对档案管理中形成的各种数据或情况,包括入库与出库数量、库存空间占有率,档案调阅、归还等进行登记与统计。

总之,在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企业管理之初,现行文件和档案是各自分别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原由手工操作的各项文件管理工作。

二、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阶段

由于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是具有承继联系的密不可分的两个阶段,所以任何一阶段应用计算机技术不仅会对另一阶段的工作带来影响,而且其系统功能的发挥也受制于另一阶段的工作状况。因此,为了实现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不同阶段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交换,减少数据的重复输入,规范各系统的数据接口,就需要加强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研究,开发文档管理一体化系统软件。目前,一些企业已经自行开发或购买了文档管理一体化系统软件,进行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的综合化管理。

第二阶段不同于第一阶段的特点和难点在于,现行文件和档案自动化管理子系统之间的接口。现在各企业应用的文档管理一体化系统软件在其结构设计和功能上不尽相同。

不管企业应用的现行文件和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软件的结构与功能有怎样的差异,但它们基本上都是遵循现行文件和档案手工管理的程序和方法。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仅是使原有手工管理更加规范化、系统化及效率化,并未对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基本理论产生根本影响。

三、电子文件阶段

电子文件这一概念的出现是近10年的事。1996年12月,国家科委在北京召开了全国CAD应用工程工作会议,会上宋健主任指示:这件工作要请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国家档案局参加。国家档案局很重视电子文件的管理问题。1996年9月成立了“电子文件管理、归档研究领导小组”。②1998年1月9日,王刚同志在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的讲话上也指出:要在1997年研究制订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电子文件应用光盘存储、归档及管理要求》试行稿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在35个企事业单位进行试点,为实现我国电子文件管理规范化和现代化探索办法和积累经验。③1998年8月11日-13日,国家档案局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召开了电子文件管理研究专家研讨会。该会的中心议题是对《电子文件归档及电子档案管理概论》和《办公自动化电子文件归档及电子档案管理方法》、《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两个标准的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补充及完善。④1998年8月18日-20日,在五洲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兵器工业第五设计研究院召开了CAD电子文件应用光盘存储技术宣讲演示会。⑤1998年8月23日,国家档案局科学技术研究所和外事办又联合承办了“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可见,有关电子文件及其管理问题的研究与应用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关于什么是电子文件,美国联邦管理法规对其解释为“电子文件包括数字的、图形的及文本的信息。它可以记录在计算机能够阅读的任何一种介质上,并且符合文件的定义。”⑥国际档案理事会电子文件委员会的定义为“电子文件是一种通过数字电脑进行操作、传输或处理的文件。⑦我国《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GB/T17678-1999把电子文件解释为能被计算机系统识别、处理,按一定格式存储在磁带、磁盘或光盘等介质上,并可在网络上传送的数字代码序列。为了全面、准确地把握电子文件的概念,不妨从与其最临近的概念——机读文件入手。

机读文件仅指计算机识别的文件最早产生于本世纪40-50年代。这一概念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演变,至90年代逐渐被电子文件所代之。从机读文件到电子文件不仅仅是概念叫法的变化,而是标志着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文件管理的不同发展阶段。弄清这两个阶段的差异,有助于深入认识电子文件的形成和管理特点。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以下四方面:

其一,存在形式。机读文件的存在形式一般为磁带、磁盘及光盘等有形介质。而电子文件的存在形式则不仅包括有形介质,还可以是网络上传递的代码序列。

其二,管理模式。机读文件的管理模式是模拟现行文件和档案手工管理的程序与方法,因此对原有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体系的影响是非本质性的。而电子文件的管理模式不是建立在独立的现行文件和档案的管理体系基础上,它是建立在管理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度结合的基础上。它要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科技开发及生产的要求重组管理体系,根据电子文件形成和作用的特点划分管理程序与方法。

其三,生成环境。机读文件中的关键词是“机读”,即“能够由计算机输入装置读出的”文件。⑧所谓“读”包括两层含义:第一,通常指信息从一个存储区读到另一个存储区;第二,从某一形式的记录媒体,如磁带读出信息。⑨可见,复制和识别是机读文件的主要特点。在这一阶段,计算机读出的文件不是由计算机制成的,它源于纸质文件的输入。与机读文件不同,电子文件则包括在计算机上直接生成的文件。它是企业管理和科技开发信息化的产物,是研究和应用CIMS的必然结果。

其四,管理者的构成。在机读文件阶段,纸质文件管理者是文献信息管理者构成的主体,而且文献信息管理者是独立的群体。而在电子文件阶段,电子文件信息管理、开发人员和载体维护人员将是文献信息管理者的构成主体,但文献信息管理者将不再是独立的群体,文献信息管理者已不能独立承担起文献信息管理职能。文献信息管理系统功能的发挥将取决于文献信息管理者、企业管理及技术开发人员的有机结合和共同努力。

篇10

关键词:石油企业 技术管理 现状 技术创新

石油经济发展迅速,其战略性地位日益凸显,但国内石油供求矛盾日渐严重,国际石油价格的频繁波动,导致中国石油存在安全问题。除了加强国际合作,完善国内石油储备,还要从根本上完善中国石油企业的技术管理体系,走上技术创新之路。现代技术对社会经济的影响颇大,实现技术创新,努力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技术管理是整个企业管理的一个部分,是对研发技术产品,进行技术改造、合作和转让等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我国石油企业要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必须理清现阶段企业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加强企业的技术创新,建立和完善中国石油企业的技术管理体系。

一、技术管理的含义

企业技术管理是整个企业管理的一个部分,是对研发技术产品,进行技术改造、合作和转让等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企业技术管理不只是对单一的某一种技术的管理,而是有计划地、合理利用现有技术和资源、现有的环境和未来市场,来创造成果,实现经济利益并推动企业发展。技术管理实质上就是一个企业的发展战略中的技术整合战略,需要做到科学合理的统筹安排、整体和部分协调发展,形成有效的管理。只有建立和完善良好的企业的技术管理,才能协调各部分发展,推动整个企业管理的进步。

二、中国石油企业存在的问题

1.技术管理体系不健全。石油技术管理体系不完善,缺乏战略性,不能很好协调各方面的发展,促进技术创新,推动企业管理的进步。国内石油需求大,但内部供求压力非常大,不仅储备力度不够,在管理方面也有不足。石油技术评估和石油方面的知识产权非常薄弱。这些都要求,在现代管理学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石油技术管理体系,保证企业的长久的创新源泉,保障国内石油安全。

2.技术管理职责不明确。在国内石油企业里,普遍存在技术管理职责不明确的现状。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区分不开,职责和职权概念模糊。然而发达国家的大型石油企业就不会出现这一问题,这也就导致了技术研发出现后劲不足。技术和管理二者混为一谈,必然导致二者都不能取得长远的发展。另外,技术管理工作对个人依赖性比较强,技术管理人员本身的团队以及工作自身的压力要求他们有很很强的职业责任感,在自己以往管理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同时还要与国际大型石油企业接轨,进行系统的思考,了解国际石油竞争态势,进行良好有效的系统技术管理。

3.技术管理考核与激励机制不完善。现代石油企业的管理,必须加强技术管理考核,加强完善激励机制,激发技术管理人员的热情,投身技术创新,促进企业发展与进步。在技术管理中,尤其是企业团队的产品研发,这绝对不是个人能力所能企及的,需要团队整体的合作。在石油产品、石油新技术的研发过程中进行的长期的工作必然存在人多困难,而大家都知道一线油田工作非常辛苦,如果考核和激励机制不完善,会严重打击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大型石油企业都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管理机制还急需改善和提高。

4.信息化水平低。计算机水平的高速发展,信息化的广泛应用,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然而在很多国有石油企业信息化水平较低,技术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建设力度不够,在石油产品的研发过程和推广过程中信息化水平还是比较薄弱。

三、石油企业技术管理的三个层面

技术管理在不同层面有着不同的体现。现在从石油企业的三个层面,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计划管理、项目研发管理。

1.人力资源管理。在石油企业技术管理过程中人才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必须考虑技术研发的相关人力,进行统一管理,另外要对参加技术研发的人员进行统一培训,通过培训方式提升相应人员的职业责任感和研发能力,积极参与项目实施和企业技术管理。

2.战略计划管理。战略计划管理要使得各方面配合得当。石油企业实行战略计划管理,尤其要注意处理各方面的关系。

(1)技术研发与生产经营间的关系。技术研发,产品生产要以市场为导向,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2)企业核心研发机构与基层研发机构间的关系。核心研发为基础,各基层机构负责基层产品的研发与市场推广。

3.风险评估。石油企业的研发项目很多,这个时候要注重考量,通过不同项目的风险和汇报进行量的分析、整合,进行完善的风险评估,努力降低风险,提高收益。

四、研发项目管理

在企业管理工项目研发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适时的、有效的对项目研发进行评估,才能不断降低风险,提升技术产品研发的成功率。项目研发最终是要将产品推向市场,针对石油企业而言,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关键,因此研发人员要和生产人员以及市场推广人员要通力协作,提升技术竞争力,带来良好的效益和商业化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