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对话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5 01:42: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英语对话教学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英语对话教学论文

篇1

1在英语教学中注重文化教学的客观前提在之前的两个世纪里,由于一些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特别是英国和美国,在军事和经济上拥有强大的优势,英语在国际交往中已经获得支配的地位。英语的使用已经逐渐遍及全球,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通用语,其地位也正在稳步地得到巩固。英语在全球得到广泛使用产生了这样一个结果:在使用英语的不同国家和地区里出现了英语本土化现象。在原英语国家的文化和当地文化的相互交流中,各种新英语变体应运而生。这些新的变体在与当地的语言和文化交流中在语音、语调、句子结构、词汇、表达方式等方面不断吸纳这些国家的语言元素,反映这些国家的文化特征。所以在深入的学习英语时,充分的了解其相应文化是非常必要的。

2我国高校英语文化教学现状概括

我国高校的英语教学实际情况是,很多学校平均每周分配给英语教学的时间只有四节课,三小时左右,并且绝大部分用于教授精读。按照教学进度,每两周需要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包括5节阅读、2节听力课、1节口语课,教师们总感觉讲解词汇和课文的时间都不够充裕,更不用说腾出时间进行文化教学。虽然很多学校学生在四、六级考试中都能取得很好的成绩,但因不了解文化差异而在实际交际中,特别是与外籍教师交往的过程中常常错误百出,令外籍教师尴尬的同时又感到费解,因为他们认为成绩好的学生也应具有较好的交际能力。有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在与外籍医生交流的过程中,也常常因为不了解对方的文化引起对方的误解,甚至影响到合作关系。正如Wolfson所说的“,在与外国人接触当中,讲本国语的人一般能容忍语言或句法错误。相反,对于讲话规则的违反常常被认为是没有礼貌,因为本族人不大会认识到社会语言学的相对性。”因此,文化错误(即大多数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觉得不合适或者不能接受的语言或行为)比语言错误更加严重,更容易造成人与人之间感情上的不愉快,这违背了学习语言的初衷。3简述大学英语教学范围内中英文化间的差异种种

在大学英语教学范围内,中英文化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大方面:

3.1环境理解上的差异。由于地理位置上的差异,所以中英文化中对环境的理解迥然有异。比如:中国的秋天(autumn),万物开始凋零,故常有“悲、凉、伤、愁”之感,正如名句“秋水共长天一色”,游人思故里的画面跃然纸上;而英国的秋天毫无“愁”反倒有“宁静,欢乐”之情调。

3.2政治理解上的差异。通过一个明显的例

子,就能了解中英文化中对政治理解上的差异:“inpidualism”(个人主义)在英语文化,尤其在以实用主义哲学为“主要思想基础”的美国文化里,人们对其怀着崇尚的情感,赞成并追求之。而在中国文化中,个人主义是被唾弃的观念,被认为是自私自利的狭隘观念,在情感上是被排斥而不被接纳的。3.3动物理解上的差异。对动物的理解上大概是中文化中差异最大的部分了。比如中国比较崇拜的“dragon(”龙)在汉语里是吉祥、避邪之物,但在英语里是指硕大、凶残的怪兽,是制造水灾,危害人类生存的恶兽。

4文化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认知原则研究

首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意识地介绍中西方在宗教信仰、历史典故、历史背景、生活习俗、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文化的差异,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一些背景知识。如宗教信仰差异是影响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最大障碍,因此应该有意识地介绍对西方影响较大的书籍,通过选用典故,讲解词语来源的方式,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其次,由于文学作品反映不同的文化背景,而文化背景导致了不同的文学现象的发生,因此,要想了解某语言国家的文化,阅读一定量的文学作品会有很大帮助,从中可以找到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和信息;最后,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总结一些具有文化背景的词汇和习语,比如:现在比较热门的商业英语中的“inthe red”,别以为是盈利,相反是表示亏损、负债。5如何将文化教学灵活的导入大学英语教学中来

根据学生的认知度,我们可以把文化教学导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方法归纳为以下三种:

5.1运用情景法创造语言文化氛围。由于真正的目的语环境很少,教师应在教学中积极为学生创设虚拟的目的语环境,让学生亲身体验目的语文化。例如设计情景对话、角色扮演等活动,指导学生根据具体的语境正确选择得体的语言、表情和语调进行表演。这样,不仅巩固了学生所接触到的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提供了语言实践的机会。

5.2语言承载法的应用。教师在教学中就语言中所承载的某一文化现象进行直接阐述说明,使学生习得英美文化。例如,讲授Thanks giving一词时,教师要注意其文化内涵,要有意识地介绍感恩节的来历、庆祝方式、相应的风俗习惯,包括食物、礼物等。

5.3通过对比法让学生了解英汉间的差异。在前文中我们已经提到过,英汉文化间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在教学中只注重语言形式而忽略文化差异,学生往往会犯错误。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英汉文化间的差异,并且结合语言教学特别是注重词汇、习语、禁忌语、委婉语、比喻等文化内涵的对比教学。

6结论

现阶段大学英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相对较差是不争的事实,这证明,学习者有语言能力并不一定代表他同样也有语用能力,所以,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应该提高对学生的语用能力培养的重视,并进行适当的教学改革。假如英语语用能力由语用语言能力和社交语用能力两部分组成,那么语言教学也可以相应的从这两个角度着手。通过对文化的学习可以达到培养社交语用能力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多加引入文化因素,从而提高学习者的文化意识。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青.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与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牛张莉.从文化角度谈英语比喻的翻译[J].英语知识,2006.

篇2

    调查分析揭示,造成大学生体育素养偏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1)各个院校开设体育理论课的情况与学生的体育知识掌握情况成正相关,学校理论课规范,教学时数饱满,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的掌握越好;反之对体育教育功能认识滞后,体育课重技能、轻知识,学校体育传承体育文化知识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2)大学生对体育的价值、体育与自己的关系认识比较清楚,对体育的存在状况有着较正确都认知。男生较女生更爱好体育运动,在体育运动中对体育的认识更加客观,体育体验丰富,体育意识较女生更强。但由于高校体育经费严重不足,缺少场地、器材,影响和制约了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数量和积极性。(3)大学生欣赏体育比赛的意识不强,体育消费水平普遍偏低,在体育时间和空间的利用上,每周锻炼1次或2次者居多,体育行为缺乏科学性。体育文化修养低、体育文化意识淡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缺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锻炼的主动性,表现为随意性等特点。(4)高校体育教师对体育文化素养的内涵不太清楚、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都目标不够明确,整体体育文化素质亟待提高。

    体育文化素养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体育素养的水平。狭义上讲关系到高校体育教学、体育竞赛、群体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学生身心健康、道德品质、思想和价值观等各个方面;从广义上讲体育文化作为人类文明和历史发展的产物与各民族的发展历程、思维方式,风俗习惯、民族精神密不可分,其体现出的核心价值不可低估。

    提高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对策

    1规范大学体育理论课教学,课程设置更科学高校应当转变人才培养观念,顺应时代要求,重视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提高。在教学大纲中对体育理论课比例、授课时数明确规定,严格按计划执行。体育部专门组成教学小组,出体育理论课考试试题库,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状况进行测试。同时通过公开课的方式对教师的理论课教学水平进行考核。

    体育理论课程内容设置上要更科学、更全面。教师在讲授各专项理论知识的同时,其教学内容还应涉及体育发展史、体育欣赏、体育文化、民族体育等各个领域。通过对体育教育功能的宣传,使学校体育传承体育文化知识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2改变传统体育教育重技能、轻知识的现象传统体育教育重技能、轻知识的现象普遍存在。如二十四式太极拳教学,教师将熟练掌握整个套路作为教学目标,教学中教师以示范为主,学生单纯模仿。

    由于忽视对太极文化内容的讲授,学生对太极拳的起源、发展、特点、独特的健身价值、攻防技巧及与美学、哲学、医学等相关知识领域缺乏了解。学习兴趣低,主动性差,大部分学生为了考试成绩而练习。太极拳教学随着学期结束而终结,与培养学生将太极拳作为“终身体育”项目,通过学习太极拳传承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教学目的背道而驰。

    3重视体育教师的职后教育

    教师是最直接的体育文化素养教育内容的设计者和课程实施的参与者。教师的体育文化素养、态度是一个关键因素。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教师和学生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海量的信息资源,为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教师能否具备足够的优质教育资源储备,帮助学生甄别真伪,对学生进行科学性指导非常必要。教师必须重视职后教育,进行短期或长期的培训,提高教学水平和体育文化素养,才能与高校教育改革相适应。学校管理部门也要加强体育课程建设,为教师职后教育提高支持。

    4提高体育资源利用效率,营造良好体育文化氛围

    实行体育经费融资的多元化已经成为推动高校体育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开发外围资源-体育赛事,例如CUBA“、飞利浦”足球赛等,进一步激活体育参与性消费。同时也可以通过俱乐部与企业商家拉赞助的形式,承办校内各项赛事。如我校的“红箭篮球俱乐部”、“火红舞协”、“跆英社”、“龙狮协会”等体育社团通过向企业、周边社区组织、商家、校友等筹备经费的方式,成功举办了多项校园内体育比赛。作为回馈俱乐部通过义演、商演的途径走向社会、企业进行互动。我校的“跆英社”在中山公园演出,受到楚天都市报的追踪报道。校园体育赛事精彩纷呈、学生积极参与,校园体育文化蓬勃发展,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

篇3

关键词:宗教文化 英语词汇 影响 英语教学

一、引言

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者语言能力的提高和交际能力的发展都离不开词汇。基督教发源于中东地区,是公认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公元前1300年的巴勒斯坦地区。公元4世纪,古罗马第一位基督教皇帝君士坦丁将基督教定为正统国教,基督教逐渐影响了西方的文化,对西方文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直至现在,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基督教文化经过不断的推进,已经融入西方文化的各个方面,如文学、哲学、历史、美术等,影响由深入浅、由少入多。而在这其中,对于英语语言的影响是不应该被忽视的重要部分。正如萨丕尔在《语言论》里的观点:“语言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离不开文化存在。”[1]《语言学纲要》里对它们的关系也这样解释:“语言是一种符号,它作为人们认识、思维、交际表达的符号,参与文化形成的具体过程中。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2]由此可见,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所以为了更好地进行语言教学,我们就要全面了解文化,对英语的语言做深入的认识。

二、基督教对英语词汇的影响

“外来宗教对一个社会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伦理道德和哲学观念上 ,而且也无疑会反映在语言上 ,如大量的宗教术语随着宗教的传播,逐步普及开来 ,最终成为人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普通词语。”[3]基督教文化对英语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语法、语音、词汇等。其中词汇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这主要是因为词汇被认为是语言的基础。词汇的研究在语言研究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二是因为词汇在对文化影响的反映上是最直接和迅速的。所以,我们研究任何文化对一门语言的影响都应当从词汇开始。而且和基督教有关的词语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是十分普遍的。就举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如口语中频繁使用的“Oh, my God”,“Jesus”,就有“God”和“Jesus”这两个十分地道的基督教用语。所以,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基督教对于文化的影响已经深刻地融入了英语国家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也体现出无论从理论还是实际上来说,研究宗教文化对英语语词汇的影响的重要性。

(一)从一般词汇看影响

基督教对于英语一般词汇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宗教词汇上。由于基督教已经渗透到了西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及基督教本身的发展过程中,针对关于宗教文化本身的词汇的文化背景作一定的分析有利于体现原词汇的宗教文化特点,以及这类词汇在文章中的搭配应体现其宗教意义上的准确性和一贯性。例如:Christianity(基督教),Catholicism(天主教),Protestantism(新教,耶稣教),Puritanism(清教)。基督教的历史进程中却分化为许多派别,不同派别的教义有所区别,各有特点,了解不同教派中的宗教词汇有利于对词汇背后的文化内涵有更深入的理解。再比如angel,theology,church等等也源自于宗教词汇。

其次,基督教对于英语词汇的影响还体现在基本词汇上。例如,英语中表示“替罪羊”意思的单词有fall guy,whipping boy,scapegoat等。但是,scapegoat有其独特的宗教文化背景,其来源于《圣经》中亚伯拉罕用一只迷了路的山羊来代替以撒做燔祭,于是英语中就用scapegoat来指代人受罪的人,即“替罪羊”。 再如:还有一些从原来的宗教意义中逐渐派生出新的词义,从而变成了英语日常词汇。如:creature,源于《创世纪》,本意指上帝创造的东西,现在指生物。这些单词的原始意义只用于宗教范围内,而它们的派生意义则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因此它们的意义更活跃,使用频率更高。

(二)从熟语看影响

熟语,又叫习语,是人们常用的定型化的固定短语,是一种特殊的词汇单位。前面我们说的都是基督教文化对一般词汇的影响,既然是探讨基督教文化对词汇的影响,那我们就不得不提其对熟语的影响,因为基督教文化对英语的词汇的影响是全面,而且深入的。例如:“Apple of one’s eye”表示十分心爱之物、掌上明珠、心肝宝贝的意思。这个熟语来自于《圣经》中的:“Keep me as the apple of the eye.”即:如同保护眼中的瞳孔一样来保护我。 这里的apple不是苹果的意思,指的是瞳孔,是用眼睛里最敏感最珍贵的部分来比喻心爱之物。又如:在《圣经》中多次出现的an eye for an eye,如“The punishment is to be a life for a life, an eye for an eye”,这里的an eye for an eye和汉语习语中的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意思相似。

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原是圣经或其教义中的典故,却在基督教传播、基督教文化深入的过程中经过精练而形成的英语习语,并迅速成为英语词汇的一部分,被人们接受使用,基督教文化对其的影响可见一斑。而且在宗教文化对英语的影响中,基督教文化对英语熟语的影响应该是独一无二的。在英语语言史上,基督教文化不仅对宗教词汇和基本词汇有影响,还产生了大量的习语,这相对于其他宗教对于英语习语的影响少之又少的情况来看,足以看出基督教文化对英语词汇的巨大影响。在英语教学中如果只是机械地解释该熟语的意思,而不解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学习者是无法真正做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的。

三、词汇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要熟练地掌握一种语言,就要熟悉其背后的文化特性。文化的内容积淀于语言之中,而在语言中,词汇是最积极活跃的部分。所以词汇在语言技能的发展中十分重要。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词汇学习只重视掌握单词的读音、拼写、词形变化等表面层次,忽略了词汇蕴含的深层文化含义,使得词汇学习过程变得枯燥乏味。文化能力培养的缺失不利于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全面发展”。[4]因此,词汇教学中文化导入研究一直以来受到英语教育者的重视,提出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也要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田亚亚(2009)指出:“英语教学中应当注重基督教文化的导入。”[5]基督教对英语词汇的影响深远,在词汇教学中注意文化知识的导入,有利于学习者词汇学习兴趣的提高,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切实做到跨文化交际的要求。

词汇教学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可以分为Inductive instruction(直接教学)和Explicit instruction(间接教学)。直接教学可以根据教学材料进行直接的词汇教学,而间接教学是通过对教学材料的分析,在实践中习得词汇。无论是哪种教学方法在词汇文化导入时都“应该遵循实用性原则、对照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文化互动原则”。[6]因此,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以及互动等途径进行教学,提高学习者的词汇习得效率与质量。

四、结语

经过前面的具体的分析,总结来说,基督教文化对英语词汇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对英语词汇的数量上的扩充。从内容上说,词汇被分为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一般词汇是人们常用的容易显现文化影响的部分,而基本词汇则是一个民族的人民日常都在使用的、不容易起变化的、比较稳固的、构词能力强的词汇的核心部分。基督教文化在英语中的影响由此可见,它不仅仅是对已有词汇数量上进行扩充,还有很多基督教词汇融入到基本词汇的范畴,这些词语不仅被频繁使用,而且有的还拥有很强的构词能力,至今仍然不断地在生成新的词语。其次, 促进英语构词法的发展。在英语的发展史上, 圣经的翻译使得众多基督教词语涌现, 促进了英语构词法的丰富与发展。 经过对基督教文化对英语语词汇影响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汇是语言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而且词汇也反映使用该语言的历史文化特色。离开文化背景,就很难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更谈不上准确使用了。所以在英语词汇的教学中,教师面对汉语文化影响下的学生,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对所教授的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加以深刻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在帮助学生学习词汇时,准确把握蕴涵在词汇之中,特别是熟语中反映民族文化特色的内涵。确实,基督教文化对于英语词汇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本文只是对这个问题作了较简单的研究和论述,但是其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发展促进是值得我们去更加不断深入的研究的。

参考文献

[1] 萨丕尔.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2]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 陈登.论外来宗教文化在英语和汉语词汇中的积淀[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3).

[4] 张华.论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7).

[5] 田亚亚.论基督教文化对英语的影响[J].商洛学院学报,2009(3).

篇4

【关键词】 语文对话 教学目标 特点原则 策略模式 评价

对话理论如何与中国国情相沟通、如何应用对话理论来指导教学,将对话理论与中学语文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中学语文对话教学是我们亟待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过去,语文课堂教学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了一些与素质教育相悖的问题。那么到底何谓语文对话教学?如何进行语文对话教学呢?本文尝试根据对话教学的原理,结合语文教学的特点,阐述了语文对话教学的内涵、特点、原则、实施策略、中学语文对话教学的目标、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旨在改变语文教学"少、慢、差、废"的现状,探索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中学语文教学的新路子。

 1.语文对话教学的概念界定

 语文教学中的对话就是广义的对话,既指师生双方狭隘的言语交谈,也指通过人对文本、他者的理解、感悟和批判、表达而展开的精神活动,是师生双方各自向对方敞开心扉和彼此接纳,不断地体认、吸纳、批判、反思、重构和创造的过程,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平等与沟通,承载着厚重的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本文所说的对话教学是以对话为原则的教学,是从知识的传授走向知识建构的教学,是追求生成性和创造性、个性化和生命化的教学,它以师生心理世界的开放为特征,以互动为方式,通过语言交融、心灵交流,师生双方均从对话中获得道德和理性的升华,对话的终极目的是提高人的生命存在价值,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结合我们母语的特点和汉语学习的自身规律,我们认为语文对话教学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在听、说、读、写、思和社会实践中,坚持生活化、审美化、开放性、全息性、实践性、创造性、最优化的教学原则,把握和谐、主体、民主、生成、发展、多维、体验、感悟等特征,以诵读、揣摩、感悟、体验、品味、质疑、探究、倾听、想象等为主要方式,在复杂丰富而又生动活泼的对话场和交融互动的立体网络形式中,通过与文本、他者(同学、老师、作者、编者、生活、自然、社会、人生、网络)、自我的心灵等多元对话,达到视界的融合、精神的交融、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从而人人有自己的独特发现,形成自己的独特思想和言语表达方式,发展自己独特的个性,学会审美创造,完善人格,净化心灵,构建精神家园,实现诗意的栖居,进而发展自我,超越自我,走向人生的完美境界的教学。

 2.语文对话教学的特点

 2.1 和谐性

 和谐是对话教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和谐的课堂是一个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课堂,要做到师生关系平等美、学习方式自主合作共享美、教学过程流畅美、教学内容丰富有效美。对话教学中,教师、学生、教材、座位、环境各要素具有不同的质、能和效用,相互之间可以取长补短,条件适宜,就能各自将潜能释放,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形成各种组合和互补优势,从而提高系统的活力和效用。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和谐世界的基本要素,语文对话教学追求诗意的栖居,首先要营造诗意栖居的环境,这就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亲善,相互接纳,相互帮助。对话的对象要以诚相待,每一位对话者要有博爱之心。师爱荡漾,民主人道,公平正义,保证每一位对话成员的对话权利,维护对话权益,形成合理、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形成讲诚信、讲道德、讲秩序的对话行为规范。

 2.2 民主性

 既然学习是一种对话,对话的多主体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没有民主、平等,就没有对话,民主、平等是对话教学的第一法则。民主、平等、真诚、信任和共同建设的对话氛围是实现师生双方共同对话的前提条件,是教学民主的真诚呼唤。实现有效对话教学的策略之一是营造宽松民主平等的、充满爱心的课堂氛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人格平等、

 2.3 主体性

 如前所说,对话不仅仅是狭隘的语言交谈,更是师生双方各自向对方敞开精神和彼此接纳,对话建立在最基本的师生平等和教学民主的关系基础上,教师和学生之间,不能是教训和被教训,灌输和被灌输,征服和被征服的关系,而应是平等的、民主的、充满爱心的双向交流的关系。

 2.4 生成性

 对话是“拥有教学理论素养的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文化”,对话教学是合作的艺术,互动合作是对话的基本手段,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实现着多种视界的对话、沟通、汇聚、融合,不断产生新的视界,让真理的探求不断增加新的可能性,对话本身具有一种自我生长的内在机制,他指向更深邃、更新颖、更富有启发性的对话。建立在对话基础上,教学会超越传递信息的功能,具有生成性。社会建构主义认为"对话超越了单纯意义的传递,具有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

 2.5 创新性

篇5

论文摘要:随着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跨文化交际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影响显而易见。然而,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也不容忽视。因此,如何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目前教育工作者们理应密切关注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跨文化交际的作用及其课堂教学反馈说明跨文化交际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重要作用。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使得来自世界各地人们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不断增加的文化间的交流要求涉外人员不仅具各娴熟的外语语言知识,还要熟悉对象国的风俗习惯、思维模式及日常禁忌。因此,跨文化交际己成为对外交往中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因为它关系到交往的成败,甚至会导致民族间的误解或隔阂。过去人们一贯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外语专业的学生的来说十分重要,因为他们是中外交流的桥梁。然而,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对外开放,非英语专业毕业生直接参与涉外活动的频率大大增加,本文主要就跨文化交际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作用进行探讨。

二、跨文化交际的作用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和语言符号系统、不共享同一交际能力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互动交往(Samo-var,2004)。尽管它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跨文化交际已成为外语学科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从1951年发展至今,跨文化交际己有近60年的历史了。如今,跨文化交际已经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科学体系,正逐渐成为一门成熟完整的学科。在国外,跨文化交际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尤其是在美国,现在己有多所大学开设了跨文化交际这一课程。然而,在我国,虽然跨文化交际的发展也有20多年的历史了,但是,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开设并不十分广泛。在我国,现阶段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开设对象主要集中在英语专业本科学生,而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对跨文化交际的知识了解甚少,然而毕业后他们在工作岗位上直接接触不同国家人士的机会却在与日俱增,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超过了外语专业毕业生。因此,如何提高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值得当前教育工作者们密切关注的问题。

由于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等环境不同,不同的人就会形成不同的文化,这就使得中国和其他众多国家在文化交际方面必然存在着差异。英语学习过程中,注重对文化差异的对比研究,尤其要注重交际过程中两种语言之间文化差异的对比研究,不仅能够避免交际过程中的言语障碍,达到交际的目的,同时还会使语言学习充满了新奇与挑战,提高学习动力。如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人们的思维方式会各不相同,因此他们会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中国人遵循一贯谦虚谨慎的作风,倾向谦虚的思维方式,常用”不行,差远了”来回应别人的恭维;西方人则喜欢实话实说,他们会欣然接受别人的赞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进行进一步的交流。中国人比较关心细节,关注周围的一切事物,常使用劝告的表达方式,会告诉他人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西方人倾向自由,喜欢独立自主的生活方式,对于这种中国式的关切有时不但不领情,还会产生反感造成交流障碍。再如,打招呼时,中国人一般比较关注对方的处境或动向,会问”去哪儿?”,”吃过了吗”,‘,您是上班还是下班?”等等(可译为Where are you going? Have you eaten?),而西方人则认为这完全是个人隐私,所以会感到困惑、茫然,甚至会引起误解。因此他们见面打招呼时会说一些不会涉及实质性内容的话语,如”Hello/hi", "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night!", "How are you!", "How do youdo?", "It’s a lovely day, isn’t it?”等等,纯属客套的lb]候语。因为”Have youeaten?"对方可能会认为这不仅是一种问候,同时也是一种邀请。"Whereare you,going?"更可能会引起对方的不快或反感,他们会想"It’s none ofyour business."同时,汉语里的寒暄有时还表示对对方的关心,如”你今天气色不好,病了吗?,好久不见,你又长胖了。”,中国人为此并不生气,会认为这是一种关心,而西方人听到’’You are fat, You are so thin’,则会感到尴尬,认为很不礼貌。所以说,语言与文化在社会环境中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底座。二者相互依靠,密不可分((Fraise,2000)。因此,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入文化的概念和思维方式,即引入跨文化交际意识与知识,不但有益于学生的外语综合知识的习得,而且也会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开放包容、积极乐观、独立自主的性格,从而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根据我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年7月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修订),”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跨文化交际己成为英语学习的主要内容,跨文化交际知识在我们的语言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同时也说明各高校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先进通讯方式的普及,跨文化交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频繁。从仁世纪80年代起,以可口可乐公司、美国花旗银行、商业联盟保险公司、IBM公司、雀巢奶品公司等为代表的全球大型跨国公司相继设立了专门的跨文化交际培训机构,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作为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必修课。同时,在外交官、跨国工作人员、和平组织志愿者的培训中,跨文化交际能力课程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庄恩平,2006)。由此可见,跨文化交际己经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技能之一。 三、跨文化交际的课堂教学与反馈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得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英语基础知识和跨文化交际知识已日趋重要,这不仅对英语专业的学生如此,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更是不容忽视。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更多地选择了在公司或企业就职,他们有的从事技术工作,有的从事研发工作,有的搞营销,有的搞人事管理等等。工作性质各有不同,然而不管哪项工作,都离不开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一定的英语知识已经不足以满足日后工作的需要,显示其优势。因为就职于公司或企业的人,不仅要掌握先进的技术,还要有很好的交际能力。交际能力的高低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自己的职业发展与前景。随着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往越来越密切,这就意味着中国人将不可避免的要扩大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人交往,在这个交往过程中,每个专业的同学在发挥自己专业特长的同时也要注意各国的文化特色和一定的交际原则。假如你是位技术工作者,你就不可避免地会与拥有这项先进技术的国外工作者进行交流,或参加某项活动,那么此时你就应遵循一定的交际原则,如怎样问好,如何友好地进行交流,采用何种方式进行交流,交流过程中要注意哪些细节、哪些礼仪等等,交流的顺畅与否会直接影响日后的合作。因为不同国家的人会有不同的习俗和文化,如何避免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文化交际的差异是当代大学生必不可少的技能,也是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提出的新要求。

目前,为了提高本校学生的竞争实力和综合能力以满足社会对跨文化交际人才的需要,我校特对非英语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开设了《跨文化交际课程》

起初,同学们对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并不很高,期望值不大。在他们看来,自己现在己经通过了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这就足以证明自己己经掌握了足够的英语语言知识,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检验的就是大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能通过测试的同学,说明其英语水平相当不错,综合能力也很强,对于一般的交流不成问题。所以,他们认为这门课程对他们英语能力的提升空间并不大,选读《跨文化交际课程》纯粹是为了几个学分。然而,随着课程学习的循序渐进,学生不断地发现自身在外语交流与沟通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听说读写方面竟然都出现瓶颈。例如: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除讲解一些交际知识和外国文化知识外,还会结合社会实际案例组织学生课堂讨论,无论是课堂上口头表达,还是课后是书面论述,都让学生看到了不足之处和学习方向。他们的外语学习欲得到了激发。过去所表现出来的自满厌学情绪现在完全被渴望求知所取代。第一次做书面作业时,有的学生不以为然,有的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所写的文章不错,传达了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可是,经过老师课堂上从跨文化角度对中英写作特点进行比对分析后,他们翻然醒悟。自己的文章原来是破绽百出一立意不清、组织不严、结构有误、用词不当,语句不顺,逻辑性差。不仅不足以传达所要表达的意思,而且很容易产生歧义,造成误解。对照所学内容,分析病因,他们发现自己所写的英语文章之所以不地道是因为自己在语篇的组织过程中没有形成英语思维习惯,从而文章不够连贯,篇章结构散乱,整篇文章缺乏洋味。通过这样的对比,学生们逐步意识到自己能力的不足,感觉到英语知识的无限和自己英语能力、尤其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限,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跨文化交际课程已深得人心,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他们强烈要求1)提前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2)延长该课程的学时,以此来帮助更多的学生更早地接受跨文化交际知识,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结语

随着世界经济的渐渐复苏,我国对外交往的幅度也会不断增强,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也要有超强的能力。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跨文化交际课程》是一门理论加实践的综合课程,是训练实际应用能力的课程。理论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改善自己的思维模式,培养自己的英语思维能力;实践的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通过有趣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锻炼其主动参与意识,从而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跨文化交际课程》还培养了学生礼貌待客、文明出行、尊敬他人、规范礼仪。

篇6

>>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实施现状与初步探索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问题分析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相关问题浅析 浅谈如何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有效实施及对策 西部地区义务教育与营养改善计划之间的矛盾与对策研究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管理 日本供餐教育对我国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启示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预算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关于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思考 浅谈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实施的现状及解决对策 大石山区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管理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西南地区农村义务教育三级课程实施现状、问题与对策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健康状况监测分析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现状 广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补充现状与问题研究 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义务教育投资的问题与对策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意见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1-04-06.

[2]学生营养餐急需建立监管机制[N].潇湘晨报,2012-04-09.

[3][5]任旭红,金莅颖.对比日本小学生营养午餐浅析我国小学生营养餐推广中遇到的问题[J].中国公共卫生,2000(1):56.

篇7

论文关键词:高中英语,图式,阅读教学

 

一、引言

阅读是个认知过程,语篇的意义不仅需要从句子中发现,还需要从读者的背景知识中导出。【1】背景知识也叫图式。图示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是帮助我们进行推理和加速理解过程。对背景知识的另一种解释是情景框。说不同语言的人的情景框有些相同,有些不同。语言知识和情景框或背景知识都存在于人们的长时记忆中。阅读第二语言写成的语篇时,如果读者头脑里情景框与语篇中情景框不一致时,即使他的语言知识没有问题,阅读理解也会遇到困难。阅读理解不仅是语言问题,教学生阅读的时候,不能只教语言,还要教学生背景知识和培养他们的认知能力。根据这一理论,阅读理解首先输入一定的信息,然后在记忆中寻找能够说明这些信息的图式,当足以说明这些信息的图式被找到以后中学英语教学论文,就可以说产生了理解。德国哲学家康德最早提出“图示”(schema),20世纪70年代,美国人工智能专家鲁梅哈特(Rumelhart)建立并发展了图式理论。按图式阅读理论,读者的阅读能力由三种图式来决定,即语言图式(linguistic schema)、摘要传递的意义,达到读者与作者相互交流的目的。否则,阅读理解就失败。笔者将图式理论应用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实效性作以下探索。

二、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建立语言图式

语言学家Goodman认为:“阅读是一种心理语言学的猜测游戏”,“是一个选择的过程”。【3】在这个心理语言学的过程中,读者根据语言符号不断地进行猜测,随时对所获取信息进行分类、归纳、预测,并不断地进行判断,然后检验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也就是说,读者根据自己的体验和需要与作者进行思想交流.而影响这种交流的常常是词汇障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如遇到语篇中的词汇障碍而频频查验词典,一则影响阅读速度,二则中短信息及逻辑思维的连续性,必然会严重影响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例如词根log(言、说)可与不同的前缀或后缀组合产生出几十个不同的词来,如:dialogue, eulogy, prologue,monlogue, antilogy......。如果学生熟悉这些英语单词的前缀: dia-相对 ,eu-美好, pro-前, mono-单独, anti-相反,经过分析, 即猜出它们分别为:“对话”,“赞颂”, “序言”, “独白”, “自相矛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强化词汇分析技能的训练,使学生逐步掌握常用的构词法,牢记常见词汇,扩展词缀范围。久而久之,学生即可运用词汇的部分线索判断词义,克服词汇障碍。此外,还帮助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各类辞典, 推断、预测、猜测词义练习, 掠读及略读技能的综合运用。词汇和语法的导入也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起促进作用, 如熟词新义, 固定短语, 表达方式以及种类繁多的俗语、俚语、术语、委婉语, 俏皮语等都属于这个范畴, 都会增加阅读理解的难度, 适当的导入会使学生举一反三, 大大提高阅读效率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2)建立内容图式

阅读过程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过程。世界上不同社会不同人种,对于自然环境、气候、宗教、服饰、饮食等等,自然形成了不同的认识和自己独特的观点,这些认识和观点既有差异性、也有共同性。帮助学生意识到这些民族间的差异性,可以更透彻更准确地理解原文。此外,文化禁忌也是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阅读中值得注意,例如,大多数西方人都非常注意保护个人的“privacy”。 阅读过程中要使学生明白不能以母语文化的习惯来衡量西方人的社会习俗,应见怪不怪,理解原文的真正意义及文化内涵。高中英语阅读材料涉及科普、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和生活等许多领域,内容涵盖日常生活、人物、社会、文化、史地、科技、政治、环保、经济等诸多领域的热点、焦点问题,范围极广。这些文化知识,学生十分缺乏中学英语教学论文,是学生提高阅读水平的主要障碍之一。因此,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不仅要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还应增加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教学中应根据每课课文的体裁、内容、难易度、对背景熟悉程度的不同,不断变换讲授方法,将背景知识传授巧妙地融合于课文讲解中。例如:在The Birth of A Festival一文中,让学生知道Kwanzaa(宽扎文化节)的起源及其庆祝方式,并了解了theSeven Principles of Kwanzaa,即人们对新世纪的期盼和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等。此外,指导学生广泛阅读英文报刊杂志也是一个有效途径。例如可有组织地订阅“英语沙龙”,“二十一世纪报”等一些语言浅近的英文报刊,不断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这样,通过不断的积累文化背景知识,学生头脑中储存的图式就会越来越丰富,阅读时就会激活相关图式,加深对所读材料的理解。

(3)建立形式图式,

语言学家Harris 指出“语言并不存在于一连串的单词或句子之中,而存在于联系着的语篇中。”阅读的根本目的是领会语篇的整体意义,获取所需信息,与读者进行交流。指导学生熟悉各类文章篇章结构的特点有助于学生深层次地理解语篇的逻辑结构、谋篇布局和关键词要特别讲解,才能使学生在阅读中理解上下文之间的关系,文章的思想连贯起来,才能达到真正理解这篇文章的意思。因此,教师应从语篇的角度去向学生介绍和讲解各种文章结构及其特点,训练学生运用标题,语篇标记和关键句去识别文章结构,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等文体的写作特征及修辞手段,通过分析修辞语言让学生了解文章体裁结构,增强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力中学英语教学论文,从而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提高了阅读效果。通常,一份高考英语试题的阅读部分通常会包括人物经历或事件描述类的记叙文、介绍社会现象或现代高科技类的说明文、提供各种信息的应用文、话题谈论类的议论文等。教师应加强这几种文章体裁的阅读指导。学生熟读这些文章后,就能应付试卷中出现的各种题材的文章,而不至于感到陌生,增强他们在考试中的信心,使他们在应试中发挥出最高水平。

三、结束语

德国教育学家芭斯多惠曾经说过: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去学习。”将图式理论应用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学生思维,特别是概括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有利于贯彻与实施《英语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作为重要的阅读理论之一,图式理论无疑对英语阅读教学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因此,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激活有关图示,帮助他们把已有的背景知识与阅读材料中的文字信息联系起来,培养他们在阅读中运用图示的能力,使学生从以往那种被动的、单纯接受信息的阅读过程变成一种主动的、积极与作者交流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程东元.外语教学技术[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8, 32-33.

[2]Rumelhart, D. E.. Schemata: the building blocksof cognition,In Rand J. S., B. C. Bruce & W. E. Brewer (Eds.), Theoreticalissues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M],Hillsdale,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80.

[3]Goodman, K. S.. Reading: A Psychological Guessing Game[J], Journal of the Reading Specialist. 1967,6:126-135.

[4]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5-6.

篇8

一、消除焦虑心理,树立学习信心。由于外语难学的社会舆论至今很盛,初学者常被这样的说法搞得过分紧张,忧心忡忡。有些学生刚开始,觉得新鲜,而随着单词量的增加,靠死记硬背往往记不住,信心便丧失大半。因此,必须帮助学生消除焦虑,树立信心。要做到这一点,光凭说教是不够的,还要具体地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他们学得比较轻松和顺利。有了成功感,焦虑自然消除,信心也会随之树立和增强。 

根据新教材的体系编排特点,把初中英语入门教学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进行比较。首先从英语语音教学入手,采取相对集中,难点分散的音标教学方案,把部分音标教学安排在字母教学当中,让学生根据音标读出字母来,这样克服了以往的初学者把"a[ei]",读成汉语拼音的"a-啊"。同时注重进行字母和音标的比较,其余的音标安排在各课之中去分散教。这样,利用三周左右的时间,不仅可以完成26个字母的教学任务,而且基本完成了48个音标的教学任务,为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引导,抓好预习。要学生学好英语,对学习方法进行正确的引导非常重要。同其它学科一样,课前预习是学好英语的一个重要环节。初一学生的预习,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例如学单词要求学生首先正确划分音节,找出元音字母及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借助于录音进行拼读,这样在课堂上就不需要花多少时间去领读单词。对话和短文,则往往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如 What’s(are)…?Who ishe(she)?Where is(are)…? How old…?What colour?Is he(she)…?这样就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对所学的知识理解会更深刻、更透彻,并且能够边听课、边消化、边巩固,较快地吸收知识营养。另外,还可以让学生超前预习(主要是指预习单词)。 

三、设置情景,注重操练。新编教材向学生提供了具有实际意义的、形式多样的语言交际材料,尤其是贴近生活的情景对话。因此,教师应该多设置情景,让学生进行对话。如教What’s this?What’s that?时,让学生学着里德太太的模样发问;再让学生模仿小鸟波莉发问,学生听到这些发问后,激起了浓厚的兴趣,都争着发言,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会用英语表达思想。为了使教学效果更理想,运用实物教学,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运用语言的各种情景。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用实物进行会话比起口头操练更容易接受得多,活泼得多,更容易达到用语言交际的目的。 

在课堂教学中,还须注意进行形式多样的操练。操练的形式可以连锁式、二人式、三人式或四人式等。在操练时,除了要用课文后现成的练习外,还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特殊需要,灵活多变。如在学表示颜色的单词时,让学生根据自己身上穿的衣服、鞋子,自己的学习用品等颜色进行问答。 

四、统筹安排,提高效果。初一入门阶段使用新编英语教材强调的是听、说为主,但往往学生听、说能力提高了,却在写的方面出现了问题,在许多学生身上有会说不会写的毛病。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要能统筹兼顾,避免顾此失彼,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这了避免上述现象的出现,在学生写的方面要求上不能放松,坚持让他们听写。这不仅锻炼了听的能力,而且也锻炼了写的能力,避免了读写不协调的不良现象。学生每天要听写,每天就得准备,督促他们养成自觉读书的良好习惯。 

此外,教师每讲完一个单元,就要出该单元重点,让学生提问,由教师集中解答,同时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单元测试,如:词形变化,单词、短语、短文的听写、填空,完成对话、看图写话、看图回答问题等不同形式的检查,教师认真批改,从检查中发现薄弱点后再进行讲解,加强训练,保证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高。 

  

篇9

关键词:英语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7-0136-02

说到英语教学研究,不少英语教师有一种神秘的感觉,以为“研究”只是专家、学者才能干的事,对一个教师可望而不可及。其实这是一种错觉。“研究”说到底是动脑筋,是人人都有能力进行的分析、推理和判断的思维过程。但是,不是动动脑筋就完全是英语教学研究了。英语教学研究是以英语教育教学理论为武器,以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现象为对象,以探索英语教学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认识活动。本文主要探究英语教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形式以及研究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1 英语教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有利于学生发展

英语教师做研究,直接针对的是学生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直接满足学生英语学习发展的需要。江苏省洋思中学就是在总结教改实验的基础上成就了“洋思现象”。“课堂上教师几乎成了‘哑巴’,每节课上教师‘只能讲几分钟’,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学或学生同伴之间互学”,课堂上学生是驾驶员,教师是引桥或路标,引领学生走上学习的高速公路,实现了从师本走向生本的历史性跨越,促进学生有效发展。

1.2有利于教师发展

英语教师做研究,能理解、掌握、学习运用新的英语教育理念和新的英语教学方法,形成英语教学研究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降低教学心理负荷,减轻教学劳动强度,构建自我反思意识,形成专业发展的有效方法,获得成功的愉悦,体现人生价值,推动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在当今社会,我们有理由把“读书、研究、合作”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三大主题,我们不仅要把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来经营,还要把教师作为一种专业来研究,更要把教师作为一种崇高的事业去追求。

1.3促进学校发展

教师做研究能促进学校发展主体(学生和教师)的发展,提高学校教学工作的效率,形成研究型的教师团队,构建校内专家队伍,形成内聚力和辐射力,优化学校的社会形象,形成更积极的学校――家长关系。

1.4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我国的新课改从2000年开始,至今已走过13个春秋,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只有通过教科研,才能解决问题,推进新课改,从而促进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

2 英语教学研究的方法

英语教师做研究,一开始的时候只是英语教育现象的记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叙事,也有初步的英语教学经验总结,然而要从经验中总结出规律,就必须使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如:调查法、反思法、比较法、系统法、控制性、信息法等。就反思法而言,反思法是杜威于1933年提出的,指的是“教师要思考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一切、考虑达到教学目标的其它方法”,换言之,反思法是教师改变自己思维和行为的方式,摆脱过时的观念和过时的教学方法束缚的教学研究方法,它的整个过程为“查知―确定―判断―变革―行动”,符合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论。

3 英语教学研究的形式

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主要有校本教研、英语教学实验研究、英语教学理论研究以及常规英语教学研究等类型。由于理论研究大多由专业研究人员进行,因此我们英语老师主要进行校本教研、英语教学实验研究和常规英语教学研究。

3.1教本教研

校本教研是一种以促进学校的发展主体(学生、教师)的全面、终身发展为目的,以为了实现以上目的而进行的教学活动中呈现的需要研究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学校的工作主体(教师)为研究主体,基于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学校组织与支持,专家引导和协助,社会各种力量支持和参与的教学研究活动。

校本教研的程序通常为:学校组织―制定计划―专家引领―发现与分析问题―确定解决方案―开展具体的校本教研活动―总结反思―开展新一轮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的主体是全校教师。

校本教研需专家引领,如果校内没有专家应采取“请进来”或“走出去”的方式。

校本教研中发现与分析的问题主要是发现自己的教和学生的学中存在的根本性问题或关键性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分析,找到问题的本质原因,再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再按计划采取行动研究方法开展校本教研,最后进行总结反思。在一轮校本教研结束时,要进行科学的分析、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为新一轮的校本教研作好准备。

3.2英语教学实验研究(课题研究)

所谓实验,就是在正式开始做某些事情之前的尝试性活动。英语教学实验是为了解决某一教育问题,提出一定的理论假设,开展有计划、有控制性的尝试性英语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对尝试性英语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分析,探索英语教育规律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英语教学实验研究也称为英语课题研究。

英语教学实验研究首先应确定选题,选题就是选择问题,或者叫选择课题,选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3.2.1选题的价值

即所选的问题是否具有普遍的教育教学价值,其它学校和老师是否面临同样的问题,问题是否有代表性。笔者于2010年选取《信息技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研究》申报当年的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此课题被成功立项并按期结题。选题的原因就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并丰富了当今人类获取、传递、再生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和手段,也彻底地改变了当今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已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也为我们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信息技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势在必行。

3.2.2选题的方向

即所选择的问题是否符合中学英语教育的发展方向,是否是未来中学英语发展需要先期解决的问题。

3.2.3选题的创新

即所选择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具有创新性,我们可选择别人没有研究过的问题。也可以选择原有课题,通过实验,对原有理论进行创新。作为英语教师,发现学科“减负”的新途径就是一种创新。笔者主持的2004年度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课改理念下高中英语多层次递进式阅读教学模式实验与研究》成功结题,该课题从分层教学的角度针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减负”另劈新径。

3.2.4选题的可行

即所选择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是否可行,提出的问题是否可以解决。比如我国从2011年开始加大教育投入,拿出GDP的4%用于教育事业,那么这块增大了的蛋糕如何分配就是个问题,是多往薄弱学校投入“雪中送炭”,还是多往优质学校投入“锦上添花”呢?不过这个问题不是我们英语老师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通过政策来解决,是决策者需要研究的问题,我们无法研究和解决。

课题选定后就应进行实验课题实施,课题实施可分为以下阶段:①编制实施方案。课题被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立项后即应启动实施方案的编制,实施方案应该按照实验周期从实验的开题到实验结束的整个过程设计,实验周期常分为前期实验阶段、中期攻坚阶段和结题评估阶段等阶段,每个阶段都应编制相应的实验目标与实验措施。②组织实验开题。进行实验开题就是要向实验老师详细介绍教学实验的背景、实验目的以及实验要求等,使实验老师能够准确地理解实验,以确保实验的顺利实施。③进行实验教师培训。为确保全体实验教师全面了解实验,尤其是实验教学的要求,避免一些非控制性的变量影响实验,开题报告会结束后,课题组应及时组织实验教师培训。④开展实验教学。开展实验教学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是实验进入实施阶段的关键,将对实验数据的科学性产生直接影响。课题组应该要求实验教师尽快从其现行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过渡到实验要求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课题组还要提醒实验老师:实现教学方法过渡的过程越短,实验教学与实验假设的正相关度就越高,实验假设就越有可能通过实验教学得到验证。课题组必须要求每位实验老师写好典型课例教学设计,上好教学实验课,做好课堂实录和教学反思,必要的时候邀请课题组全体成员听课并在课后进行体现实验教学思想的有针对性的评课。课题组还应以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对实验教学进行动态的监控,以保证实验过程确实是按照课题实施方案的设计在进行,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以保证刺激变量的刺激确实能形成反应变量,同时也保证反应变量的反应确实来自刺激变量。⑤进行阶段总结。为保证课题研究自始至终都按照课题实施方案进行,课题组应及时进行实验阶段总结,对成功的经验及时进行推广。⑥进行实验修正。针对阶段总结发现的问题,课题组应及时分析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根据对策对教学实验进行必要的修正。⑦撰写实验教学论文。全体实验教师在开展教学实验的过程中应深入研究实验,特别是实验基本理论、实验假设的理论基础等,不断总结实验教学,总结成功的经验,发现新的成果,并将这些研究撰写成实验教学论文,一是促使自己对实验进行深度的思考,二是与其他实验教师进行交流,以便更深刻地理解实验思想,更好地组织和开展实验教学。⑧编制阶段性实验报告。阶段性实验报告应该对阶段实验进行总结,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明确下一阶段的实验方向。

⑨编制实验结题报告。实验结题报告主要说明实验的过程与结论。

3.3常规英语教学研究

常规英语教学研究主要有说课和评课两种形式。说课是授课教师面对同行或专家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进行评价和改进的一种教研形式。首先由说课人说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程序、教学方法以及学习策略。接着评课人对说课内容进行评议、讨论和切磋,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最后说课人参考评价意见,修改完善原来的教学设计,以便更好的上课。评课是在教师作课后,听课教师对其教学进行分析评价的教学研究形式,它集思广益、操作简单、运用方便,是一种普通使用的英语教学研究形式。评课应注意以下两点:

3.3.1评课的原则

①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又称提高性原则。英语教学评价应以改善英语教学,促进英语教师发展并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发展性教师评价是目前评价发展的主要趋势,我们应积极倡导,从而规避评价的功利性。

②学习性原则。学习性原则又称借鉴性原则或实践性原则。听课评课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我们可学习借鉴别人成功的英语教学经验,结合自己班的具体学情在日常教学中创造性的应用,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

③尊重性原则。尊重性原则又称平等性原则,要从相互尊重的角度出发,平等虔诚地交流意见,不得进行人身攻击,应对授课教师的英语课堂教学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④研究性原则。研究性原则又称反思性原则,应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策略、评价手段等进行研究和反思,总结成功与不足。

⑤多元性原则。多元性原则集中表现在评价者的多元性、评价方式的多元性,评价内容的多元性等等。课堂评价既要有专家评价、领导评价、同行互评和学生评价,更要有教师自己评价;评价方式应包含评价量表式评价、对话式评价、研讨式评价等;评价内容既要关注教学目标、教材处理、教学程序、教学方法、教学功底,更要关注教学效果。

3.3.2评课的要素

①教学目标。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具体到每一课的教学目标都应与课程总目标保持和谐统一。做到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教学要求恰当,教学紧扣主题,能恰当地注意思想教育和个性品质的培养。

②教材处理。教师要从实现英语教学需要出发,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英语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大胆的、适当的、创新式的取舍和整合。做到教学内容正确充实,分量适当,思想性强,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反映学科前沿,突出重点,难点处理得当,层次清楚,结构合理。

③教学程序。英语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必须做到程序合理,妥善安排教学活动。

④教学方法和手段。因课制宜,选择有效的英语教学策略和方法,注意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有机整合,合理高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⑤教学基本功。语言清晰、精练、确切、生动;板书工整、设计合理;教态自然、亲切,能灵活驾驭课堂。

⑥教学效果。课堂讲授感染力强,能当好平等中的首席,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学生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当面检查面广,目标达成度高。

4 英语教研成果表现形式

英语教研成果表现形式一般有:教学论文、调查报告、教学经验总结、教学实验报告等。其中教学论文的格式为:题目―署名―摘要―关键词―绪论―正文―结论―参考书目;调查报告的格式为:题目―导言―主体―讨论或建议―结论―参考资料等;教学经验总结的格式为:题目―引言―正文―结尾―附录等;教学实验报告的格式为:题目―单位―作者―实验方法―实验结果―结论―附录和参考文献等。

5 结语

教科研的根是苦的,但长出的叶子是绿的,开出的花是香的,结出的果是甜的。作为当下的英语教师,只有倾力打造有学校特色的教科研平台,才能为英语教学插上隐形的翅膀。

参考文献:

[1]鲁子问.王笃勤.新编英语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篇10

笔者期中考前曾听了一节英语复习课,这位老师的复习方法大概环节是“复习单词——复习短语词组——重点句型——语法讲解——课后补充作业。”整堂课就是教师在滔滔不竭地讲,学生安安静静地听,偶尔教师提问几个同学,整堂课的气氛较为沉闷。下课后,笔者有意识地调查几个同学,让他们对这堂复习课发表看法,有的说“这些内容我们基本已掌握,不必再浪费这么多的时间复习。”有的说“虽然是复习得很详细,但我们仍不知道在讲什么,我们可能是知识欠缺太多。”学生的回答无疑给我们老师敲醒了警钟,新课程的复习课不能仍是像传统的复习课那样,再次地把学过的知识像“炒冷饭”地再现给学生,如果是这样,那么课堂上就激不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能把复习课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因而就达不到复习的效果,白白地浪费时间。那么,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如何上好英语复习课,如何做到把复习课的自主权还给学生,真正地提高复习课的效率,已成为广大英语教师面临的研讨话题之一。笔者曾尝试这样的复习课,愿抛砖引玉,与同行们一起探讨。  

我上的是一堂期中复习课,为了使复习课上得更生动,真正体现把课堂还给学生,又能达到复习的效果。根据《英语课标》要求,我把期中考前的知识分成一个个小任务:  

1、单词抢答或单词接龙游戏。即老师先说出一个单词,同学们要以这个单词的最后一个字母开头说出另一个单词,以此类推。这样做,既能促使学生去记忆单词,又能让学生乐于参与,增加趣味性,同时可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2、词组或短语提问。采用抢答的形式,让学生问学生答,或者教师问学生答等多种形式,并且要求学生进行造句训练。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之中。 

3、表演对话。即让学生就所学过的对话进行模仿表演,也可在小组里自编对话表演,这样做可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学生敢开口说英语。  

4、重点句型操练。即让学生就所学过的句型在小组里进行归纳总结,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要求学生在小组里通过讨论自编一些巩固句型的练习。 

5、语法复习。为了避免较为抽象的语法讲解,可通过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掌握语法知识,让学生通过一些口、笔头练习,进行归纳总结出语法用法,这样做可把抽象的语法知识具体化、更易于理解。 

6、期中回顾,即把期中考前的知识在小组进行回顾,要求各组的组长做好记录,说出本组成员的所得与所失,然后在课堂交流。这样做可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及小组合作意识。  

我把这些知识分成一个个小任务后,要求每个小组至少要准备一个小任务,并要求每个小组注意协调。在复习课上各组把他们所准备的任务向同学们进行了展示。我发现课堂上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而且不会感到厌听,各小组能把自己准备的小任务向同学们进行复习,学生一直处于积极的状态之中,学生们“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掌握了知识,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认为这种复习方法有以下几个优点: 

①可以增加课堂复习气氛,让同学们乐于参与活动,并且在活动中复习到知识。 

②可避免“炒冷饭”的复习方法,让学生乐听、愿听,增加趣味性。  

③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自己解决问题,可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