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教学范文
时间:2023-03-28 02:28: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平面设计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教学资源十分有限
平面设计专业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其对设计者的创造力、想象力要求较高,学生必须在广阔视野、深厚积淀的基础上开展设计活动。但职业学校对该专业的认识尚有不足,且受自身条件的约束,致使校方为学生提供的资源十分有限。学生设计素材的获取和设计创意的产生还停留在教师传授和网络查询阶段,使学生的思维受到很大局限,影响学生的创造力。
(二)专业特性难以凸显
平面设计不同于简单的绘画或是软件操作,它需要设计者具备敏锐的感受力、强大的创造力、独特的表现力及正向的鉴赏力。在职业学校平面设计教学中,教师常常对这些专业特性持忽视态度,或受制于教师水平、教学资源等因素而使专业特性难以凸显,使平面设计流于单向、枯燥,缺乏生命力。
(三)学生基础较为薄弱
职业学校在专业接收方面往往不设门槛,不对学生做基础要求,导致很多没有任何美术基础的学生仅凭喜好进入该专业。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基础薄弱的问题给教学的开展带来了很大障碍,专业提高也很难实现。学生在完成专业学习之后却掌握不了专业技能,对其顺利就业产生很大影响。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学校平面设计教学方法
(一)转变师资,引入思路
学生的平面设计水准与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很大关系,职业学校在进行教师选择时必须转变思路,确保通过教师的教学能够使学生拥有符合市场需求的设计能力。当前很多职业学校的平面设计教师都并非科班出身,仅凭借熟识平面设计软件这一条件来承担教育任务,对绘画、艺术、文学、营销、消费心理都缺少深入理解,缺少实践经验。因此,学校在引进教师时可以考虑外聘广告公司中经验丰富的设计师,让学生接触到真正的平面设计,能够站在市场需求的角度上进行思考创作,在教师的指导下拥有高水平的设计能力,从而获得择业中的竞争优势。
(二)调整专业课程设置
要培养出真正的设计师,职业学校在平面设计课程设置上需要不断进行探索与调整,既要符合专业特性又要确保学生能够切实掌握设计技能。首先,要将文化课与计算机课程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学生兴趣,例如将语文课与广告文案课融会贯通,在讲解语文知识时引领学生进行优秀广告文案的欣赏。其次,课程设置要尽量多元,除了基础的文化课、专业课、计算机软件课之外,还应增设摄影、鉴赏、营销学等课程,使学生设计的作品更有根基,更能迎合市场需求。再次,对于计算机软件课程来说,教师要注意进行细化,体现课程的交叉性。比如将课程解构为标志设计、包装设计、排版设计、海报设计等,使教学更具方向性,学生也可获得更加专业的技能。在交互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设计软件操作能力也将大大提升。
(三)丰富设计教学手段
职业学校中以往的平面设计教学手段过于单一,缺乏针对性,学生的设计能力得不到切实的锻炼,势必难以适应就业需求,这就需要平面设计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手段探索。首先,要设立小班化教学模式,这是由于学生在设计思路、素材运用上有很大差异,需要教师进行针对性地分析与指导,辅助学生拓展思路,进行创新,而这只有在小班中这种一对一的指导中才有可能实现。其次,教师要将临摹教学与创新培养结合起来,鉴于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薄弱、创新不足,教师在前期可以将优秀平面设计作品带入课堂,让学生进行临摹,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版式、色彩、审美概念。在学生不断积累的同时,教师要提出创新要求,引导学生建立起自己的设计思路,将新的创意与个性带入设计当中。只有这样,设计作品才能更有灵魂,满足企业的平面设计需求,辅助学生顺利就业。
(四)开启校企合作模式
篇2
1项目教学法在实践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1项目方案设计教师在平面设计教学中,项目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项目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教师在设计项目教学方案时,要遵循以下三方面原则:(1)项目设计要始终围绕知识点教学,最大程度上将专业知识糅合进项目中,让学生能够在项目实践中做好对知识点的把握。(2)全面考虑大多数学生实际知识水平和完成任务的能力,采取由易入难,循序渐进的推进方式。(3)项目设计一定要具有实用性和先进性。换句话讲,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学到的知识、掌握的技能直接关系到其在未来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因此,教师在设计项目方案时,要加强项目本身对市场、行业需求的衔接,让学生所学最大程度上与现实引用接轨。教师在项目设计原则指导下,确定项目开展“五要素”,即情景要素、任务要素、组织要素、过程要素和评价要素。在“五要素”因素下,教师要做好前期项目的准备,项目具体实施计划和后期项目总结工作。接下来,我们以平面设计教学中“汽车报纸广告”为例,谈谈项目教学法的在平面实际教学中的具体应用。1.2项目准备(1)确定项目任务。学生在开始项目前,对“汽车报纸广告”几乎没有什么了解,因此,在宣布项目任务后,教师要事先做好三方面工作:首先,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去搜集相关的素材资料,让学生在素材资料积累中对汽车报纸广告有意识形态上的认识;其次,教师要注意选取优秀的汽车报纸广告案例,围绕广告设计原则、设计理念、技术把控等方面给予案例解析,让学生们了解在广告制作过程中涉及的知识点和实际操作过程的基本流程。最后,要引导学生在优秀案例学习中,整合前期搜索到的素材,去制定出恰当合理的设计方案,并进一步对同学们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需要注意的点进行讲解,帮助同学做好心理上和知识上的储备。(2)完成项目分组。为了保证项目设计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在学生自愿组合的基础上,将学生分组,每组4~5人,在分组时,教师要同时注意将具备不同特长技能的学生分成一组,这样有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所长,让每个人都参与到项目实施过程中。分组完成后,每组应选定一名组长统筹安排该组工作;不同的小组在自己组长带领下,每个人负责不同的板块,这样,通过具体的分工,有助于小组快速高效的完成任务。分组讨论后确定项目实施的程序和步骤。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及时恰当的对各组的项目策划方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分析学生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对于不合理的地方要及时给予纠正,让每一小组的广告创意方案在自己的审核把关下,能够更好地跟教学目标相契合,同时,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1.3项目的实施项目实施是教学过程的核心环节,是学生将自己的创意方案转化为成果的过程。小组在讨论协商后,完成自己“汽车广告”的方案细节:(1)制作广告的背景素材。(2)美化并添加汽车(如包含人物)的照片。(3)广告语。(4)广告特殊效果处理等。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涉及图像选择、图片编辑操作、图像文字及场景的版面安排、广告整体色彩基调等专业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全面放开,让学生在自主环境下自由的进行广告制作,而不应该对其创意方案给予过多的干涉;而对于学生在具体实践操作中遇到的专业知识运用,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解答,因为这些问题恰恰暴露出学生理论知识方面的薄弱点,通过一对一的强化指导,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教师鼓励不同小组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这样,通过彼此创意方案的交流,以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1.4项目评价总结项目结束后的总结非常重要,通过项目成果展示、教师提问与小组答辩,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及教师的评价总结等五方面的项目总结,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每一份汽车广告创意方案的优点和不足,让学生在客观评价中到自己理论知识上的不足,也让他们更深刻的领会和感悟制作要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一方面学生在项目评价总结过程中学会了自我展示、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其职业素质的培养。教师在进行评价总结时,可参照图1反应的几个参考维度。再者,教师在项目结束后的评价总结过程中,全面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从而有助于进一步教学计划的统筹安排。
2结束语
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法,通过特定的“项目”来创设特定的“教学情景”,让学生以团队协作的方式展开学习,在具体的项目制作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锻炼业务技能,充分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思想,最大程度上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和协作精神,加强了对学生职业素质的综合培养,充分体现出职业教育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特点。但是,也有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教师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要不断地总结项目教学法本身暴露出来的问题,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作者:陈家鹏 单位: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篇3
一、教学初期要细讲,让学生多听多练,尽快入门
在刚开始接触《PHOTOSHOP》课时,学生和学习《打字》课的感觉一样,有些懵懵懂懂。我们从学习工具开始,专业课我们是双课,连着上两节。我是这样安排的:第一节在班里上,目的是让学生认真听课,认真领悟各种工具的功能和用法。第二节到机房练习,结合小实例,让学生在做实例的过程中学会使用工具。这样大约进行了两到三周时间,同学们说老师我们入门了,工具已经熟悉了。
二、第二阶段,把课堂时间大部分给了学生
在这个阶段我们就进机房做实例,一上课就布置任务,做教材上的实例。同学们听到任务后就开始做了,我就在教师机上监控,对出现的一般问题加以提示。有问题尽量让学生思考解决,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让学生们体会解决问题的乐趣。
在每次学生动手练习前,对于要求学生练习的实例,我在课下也已经做了三到五次,对于同学们在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做到了心中有数。但有一次在解决一个较困难的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有个同学和我解决的方法不一样。我是这样处理的:让这个同学做演示,讲解他是怎样解决的。过后大家都对这个同学非常佩服,从此以后这个同学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发展到经常解决一些做实例过程中遇到的比较困难的问题。我面向全体同学对这位同学做了表扬,并告诉同学们在做的过程中一定要多动脑子,多想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会又有一个女同学叫我:老师这个问题还可以这样解决,我听了她的讲解,感到这个同学的解决方法更为技巧。同学们在做的过程确实动了脑子,而且费了一番心思。我就让这个同学给大家做了讲解,这个方法都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这节课上得非常有意思,我感到自己也进步不少,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教学相长,从而提高了同学们的创新能力,也提高了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调动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教学进行了一个月的教学,同学们对做实例也有了一定的经验。
三、第三阶段,让学生学会对知识点做总结
比如,做木纹的方法,描边的方法,图案的定义和运用,选区的变换,复制图层的方法,曲线调整,色相饱和度的着色,渐变编辑器的修改方法,动作的定义和复制,反复应用上次操作的快捷键等等这些都是需要牢记于心的内容,而且到一定时间必须反复记忆,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技能,为了以后用到的时候不至于想不起来。就像这些知识已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用到的时候能够如数家珍。
又如,“利用颜色叠加给旧照片添加光色效果”,第一步,打开图片,复制背景层,去色,调整亮度/对比度(-42,+18)。第二步,添加“颜色叠加”图层样式,混合模式改为“正片叠底”,点小色块,选择需要颜色,再合并可见图层。第三步,添加滤镜中的镜头光晕(亮度+100)。第四步,复制背景图层,再次添加“颜色叠加”图层样式,混合改为“正片叠底”。对于这样的实例要求同学们记忆步骤,当老师提出实例名称,同学们能很快说出制作思路。
这样,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随时注意总结知识点,并且知道怎样记忆而不致忘记,不但形成了专业技能,而且对以后的自学也非常有帮助。
四、第四阶段,学生PS作品中的创意
在这一阶段,大量进行实例练习,我只要在课前定好主题,收集素材。在课上同学们一接到任务就埋头开始制作实例,我只需在课上略加指点,最后我和同学们一起欣赏他们的得意之作,让每个同学尽可能地找出其他同学作品中有创新的地方,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从中找出自己的不足,并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
篇4
CorelDRAWX3平面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校中职学生大多数是90后,部分学生还是要依赖教师传授的操作方法和技巧。因此,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选择需贴近生活实际的学习内容,课程理论基础的内容可适当压缩,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CorelDRAWX3平面设计课程学习时间为一学期,共7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为32学时(详见表1),实训项目为40学时,根据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学内容需要按包装设计、广告宣传设计、书籍装帧设计、Logo设计、网页设计、标牌设计和VI设计等8个实训项目进行教学。各实训项目教学课时和主要教学内容安排如下:实训项目1———小试身手(4课时):介绍CorelDRAWX3操作方法,按要求完成一张贺卡和一张婚庆观盘的实例训练;实训项目2———包装设计(6课时):介绍怎样根据客户需求、消费者需求和材料的选择进行包装设计的定位、构思和具体设计以及印刷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对包装设计过程有清醒的认识;实训项目3———广告宣传设计(6课时):让学生总结目前常见的广告宣传海报的类型和各自的优缺点以及针对不同应用应该采取的办法,培养学生自我观察和总结的能力;实训项目4———书籍装帧设计(4课时):介绍书籍装帧的整个工艺过程并着重就书籍封面设计对学生提出要求,让学生能够通过观看大量的优秀书籍装帧总结出好的封面设计的原则;实训项目5———Logo设计(4课时):介绍Logo设计的方法和过程,让学生通过项目锻炼能够掌握怎样根据需求进行Logo设计;实训项目6———网页设计(6课时):介绍制作网页的步骤、过程和方法,让学生通过大量优秀网页设计实例介绍和实训项目训练,了解网页设计的思想、原则和方法;实训项目7———标牌设计(4课时):介绍标牌设计的思想、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和具体项目的设计能力;实训项目8———VI设计(6课时):对前面专题内容的概括,同时也是对专业设计的一个综合和提高的训练,让学生了解企业形象设计的整个过程。
二、课程教学与指导方式
(一)组建学习小组,明确学习任务
为改变以往的学习方式,在开学之初将班级学生随机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组3~4人,1人为组长负责本组学习任务统一管理。在完成CorelDRAWX3基础理论知识和软件操作方法的学习后,根据CorelDRAWX3平面设计课程的特点,针对每个不同的实训项目,从现实生活中选择、确定若干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题材作为实训课题,每个学习小组从中选择一个实训课题。学习小组围绕各自的实训课题,展开小组讨论确定各实训课题的重点与难点;同时分配本学习小组成员各项具体实训任务。
(二)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各学习小组及其成员在明确了实训任务后,组长通过召集小组成员开展讨论与交流,明确各自实训课题的重点与难点。实训课题各项具体工作的展开,始终强调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从实训课题的选择、实训课题的构思、实训作品的完成等阶段,都需要学生积极思考,并自主地进行科学研究。在实训项目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团体的作用,小组成员共同围绕一个实训课题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合作学习,了解CorelDRAWX3平面设计的有关理论与实践知识,共同探讨本组实训课题的学习任务和具体实践工作,完成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最后到实践作品的转化。实训课题各项具体工作展开的本身就是一个探究过程,在具体的平面设计工作实践中,各小组成员必须确定1项平面设计工作进行实践,整个实践的完成,就是学生体验一个完整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实践教学成果的汇报与交流
根据课程教学和各组实训课题的进度,此环节进行各组课程学习成果和实训课题实践作品的汇报与交流。首先,汇报本学习小组实训项目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问题,与各实训项目有关的课程内容的学习情况,以及需要大家讨论的问题。小组成员可以协助汇报人完成汇报工作。汇报完毕以后其它同学就汇报展开讨论和评价。其次,对各组实训课题实践作品进行汇报与交流,各小组从实训课题的选择和构思、实训实践作品的设计、实训实践作品的完成过程及遇到问题等4个方面进行汇报交流,时间控制在8~10分钟。因课堂汇报交流时间有限,各小组可以把本组实训课题的选题、实训课题的构思、实训课题的设计、实训课题实践作品等资料汇集整理后,上传到班级网络群空间,供教师与学生进行讨论交流,使课堂实践教学得到进一步延伸。
(四)教师深化讨论与点评
在CorelDRAWX3平面设计教学过程中,每当学生进行一项实训课题工作后,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对各学习小组实训课题具体实践工作进行指导与评价。教师要针对各学习小组在不同的实践学习阶段的实践课题的选择、实践课题的设计和实践作品的设计等提供指导和评价,而重点放在实践课题设计的指导上,引导学生正确地完成有关实践课题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CorelDRAWX3软件的操作能力和平面设计的专业设计能力。
三、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
(一)评价目标与内容
课程的考核与评价是一条指挥棒,它引导学生按照其要求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3]。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结合教学目标,选取合适的评价方式,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关注学生对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CorelDRAWX3平面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虽然有很多知识点可以考查,但是其教学效果的评价应有别于一般基础理论课程学习效果的考察,要更加侧重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设计能力的考察。因此,它的评价内容应把学生的实训课题的选择和构思、实训实践作品的设计、实训实践作品作为考察的重点,分析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CorelDRAWX3平面设计的课程评价目标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使学生了解CorelDRAWX3软件的基本知识、操作方法和平面设计的基本理论;(2)使学生较全面地掌握CorelDRAWX3操作方法和平面设计专业设计能力;(3)能理论联系实际,可以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能结合自身实践,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平面设计的定位、构思和具体设计以及作品的设计等综合能力的考察。
(二)评价方法
随着评价工作的广泛开展和评价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意识到,由于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也由于教学评价手段与工具的局限性,完全追求资料的数量化或客观化很难做到,甚至根本不可能做到[4],因此CorelDRAWX3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学评价应以学生操作技能为主,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分别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查。因此,CorelDRAWX3平面设计课程的成绩主要由平时成绩(以出勤情况、参与讨论与学习的主动性等)占20%;平时作业(实训项目)占40%,对各学习小组每次实训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评分,每次实训项目都占一定的比例;期末成绩占40%,主要通过期末考试的形式分别对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情况(通过理论知识的考试占20%)和学生利用CorelDRAWX3平面设计综合能力(通过期末时最终实训项目完成情况占20%)进行评价。在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过程中,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评价中来,通过学生自评和学生之间的互评,让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对课程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更多的了解,这有助于学生对CorelDRAWX3平面设计教学活动的自我期待,提高学生的自学、自评的能力,增加学生之间相互协作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最终达到学生的认同、内化,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意识的培养与提高。
四、结论
篇5
【关键词】网络环境平面设计教学具体分析
1平面设计教学工作现状
平面设计在我国起步较晚,各高校在这方面的教学工作也并不是十分成熟。在我国的关于平面设计的教学工作中,更多的是关注于学生在造型方面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学生在基本功方面是否扎实,而并不对学生的创造力方面给予较大重视。另外,目前大多数高校开设此课的目的只是为适应市场需求,在课程中只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而忽视了理论知识的教授。尤其是目前处于信息化时代,各行各业都产生了巨大的变革,无论是在关于平面设计的新技术的应用还是新理论的产生上,都需要各高校时刻保持敏锐,及时对课程教学内容及目标进行调整,以确保教学内容与专业的发展相协调。
2平面设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课程设置较单一
平面设计是一门融合了多个领域因此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要求其学习者不仅要掌握审美和视觉方面的基本知识,还要在诸如艺术、音乐、历史、科技等多个方面具有一定了解和认识。但在目前各高校内部在平面设计相关课程的安排上过于具体,并未有太全面的考虑。高校通常会将其细分为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以及字体编排设计等,以满足市场的特定需求。但这样的做法对于人才的发展是极为不利,不但会使学生的发展方向过于单一和局限,还会造成学科的发展停滞不前。另外,各个单一的课程之间也缺乏较好的协调和连接,从而造成了整个系统过于松散,这大大降低了教学质量,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一定影响。
2.2教学手段较落后
目前大多数高校仍旧采用教师对学生进行机械地灌输相关知识地方式来进行教学,这导致了课堂效率低下,学生无法真正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的现象,使得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尤其对于平面设计专业,这种教学方式非常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大大降低学生在思维和行为方面的主动性,并对学生的交流反馈造成影响。另外,在教学内容上,部分教师在对每一届的学生进行教授时,往往只使用一成不变的教学资料,而不根据时代的发展或该领域的变革来对教学内容作出适当的调整,导致学生丧失对课堂知识的兴趣,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此同时,由于此举会降低学生对行业发展的敏锐度和感知力,使其在毕业后发现目前该领域的知识与自己所学相差较大,这无疑会增加学生的挫败感,不利于学生的就业。
3网络时代给平面设计带来的机遇
3.1多样化平面设计形态
在网络环境下,平面设计具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以及更多的发展思路。不论是在设计形态抑或是设计意识,各个方面都在发生变革,都在以全新的方式利用新的理论和资源来适应目前的形势。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平面设计教学工作产生影响。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平面设计教学可从多种角度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深刻感受网络环境下平面设计的独特之处,通过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
3.2创新平面设计思维
在网络环境下,设计者不仅要有深入研究的能力,还需要具备“周而复始”的思维能力。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人们对于作品的接受程度,符合网络时代的特点,另一方面还能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所带来的优势和资源,从而使产品创新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网络环境还能促使设计视线更加自由多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设计的趣味性和创意性,大胆地突破传统的限制,寻求多变的视觉重点。另外,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更应守住本土化地域性的平面设计,因为这一方面是我们的义务,要很好的保护中国传统的视觉造型元素,另一方面,西方的平面设计诸多流派与东方艺术有不小的渊源,大多都受到东方流派的影响,通过追求本土的平面设计风格,有利于我们了解西方艺术流派的特点。
4网络环境下平面设计教学的发展
4.1创设平面设计教学情境
通过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对教学方式进行极大的改进和创新。而创设平面设计教学情境的方式则可有效引起学生在学习上的兴趣,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较好的课堂效果。老师通过运用各种教学软件,提前对教学情境进行设置,将各种现实生活的问题融入其中,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使学生能通过多个角度立体化感知情况,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此种方法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平面设计思维,有利于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
4.2合理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
网络环境下,老师对于教育手段有了更多的选择。通过合理的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可以让原来枯燥的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使教学内容显得形象生动,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质量。多媒体的运用使教师可选择如照片、音乐、文字等方式来多角度展现教学内容,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点有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在准备课件时,教师还要坚持着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原则,让学生独自的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自身能力,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5结语
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在经受多媒体网络环境所带来的冲击。对于平面设计教学工作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通过在新环境下使用如创设平面设计教学情境以及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等手段,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对学生的未来就业也有很大好处。本文对目前平面设计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仔细分析,并客观详细地对网络环境给平面设计教学工作的改良所带来的机遇,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了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姬如.多媒体网络环境中基于互动的平面设计教学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3(10):69~70.
[2]李旦.多媒体设计课程促进平面设计教学的变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4(03):12.
篇6
学习者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其具有的社会认知、个人情感等特征都将对学习过程产生影响。因此,要取得教学设计的成功,必须重视对学习者的分析。学习者分析主要包括学习者初始能力分析、学习者的一般特征分析和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分析三个部分。如:本节课面向的是平面设计专业的二年级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的软件使用技能,并且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这都有利于开展信息化教学。
二、教学目标的分析
教学目标应依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来设计,参照行业资格标准,从学习能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等多个方面,明确对学生的具体要求。教学目标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个维度进行设计。以“公益海报的设计与制作”教学项目为例,制定三维教学目标如下:通过设计海报,掌握平面设计的创意方法,使学生熟悉平面广告设计的一般工作流程,增强对PS软件的应用能力;通过具体的情景模拟,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通过自己设计与制作的过程和组内合作学习及组间的交流学习,使学生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多种评价方式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成就感的形成,从而快乐地进行学习。
三、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的创设是为了更好地把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道德情操的陶冶有机结合起来,进而促进学生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以“公益海报的设计与制作”教学项目的实施为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创设教学情境,以促进教学项目的顺利实施。
1.模拟真实工作室情境参考广告公司工作室布局,模拟布置教学环境,张贴企业现代管理标准、各个工作组的组名、成员构成以及工作理念或口号等,使学生仿佛置身于设计工作室,在学习的同时体验企业的实际工作情景。
2.任务与问题情境通过图片、视频或实际广告作品展示,使学生对“公益海报的设计与制作”有直观的了解,这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如在“公益海报的设计与制作”教学项目中,通过PPT演示一组南方持续干旱,田地干涸龟裂,农民仰望苍天求雨的图片。接下来再选取一组让人“心痛”的熟悉场景:污水的恣意排放、洗车时水花四溅……。让学生看到我们的水资源就这样被污染、被浪费了,他们的创作热情被激发起来,教师此时可自然引入项目和任务。在任务实施过程中,通过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可让学生思考和讨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做中教,做中学。
3.小组合作学习情境教师可兼顾各个学生的能力基础和特长,将他们分成若干学习合作小组。划分小组,既便于组内交流和学习,也便于教师将学生的优秀作品汇总,实现信息化教学反馈。合作学习小组组长的选择十分重要。通常组织能力较强、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会被推选出来担任学习小组的组长。组长应发挥其在老师和学生间的纽带作用,接受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和要求,并组织带动组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各项任务。
四、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
1.学习环境选择本次教学设计要求学生在因特网、网络学习平台、QQ、博客等构成的信息化环境下利用信息资源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在网络环境中查找相关知识,是获中职平面设计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及实施取信息资源的主要途径。网络学习平台方便教师学习任务的和学生学习作品的展示、进行在线测试等。运用电子邮箱、QQ、博客可以进行师生间、生生间交流沟通、进行作业的提交等。
篇7
关键词:云平台;平面设计;混合教学;教学结构;线上线下
引言
0.1云平台释义云平台就是把教师备课过程中,课内、课外教学的任务布置、作业指导、答疑演示和作业批改等几个环节集中在了一个基于互联网的云服务平台上,把过去需要用纸和笔来完成的事情,转变成以手指,通过点触与书写就可完成无纸化学习任务,将课堂提问、举手应答变成了师生之间在个人计算机、智能移动终端上的即时互动和信息反馈。0.2云教学特点伴随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兴起,以及智能终端APP辅助教学平台的问世,使得当今课堂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昔日“老师讲、学生听”被动教学模式逐渐被取代,学生利用智能终端实时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教学形式彻底改变,学习潜在积极性被挖掘出来,原本枯燥呆板的课堂变得异常活跃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1],促进教学双方积极互动,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1移动云平台的翻转应用
基于移动互联的云平台,通过资源搭建、任务配置,借助移动云平台的资源管理、教学功能、评价体系,为师生开展线上线下教学互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营造了更加和谐的教学氛围,从内心深处唤醒了学生探求知识的主体意识[2]。对学习行为记录实施的过程考核,能够为教师提供客观真实的教学研究大数据,实现具有人工智能性质的个性助学、助教功能。平台具有优越、完善的教学辅助功能,智能化程度较高,非常适合开展翻转课堂教学。
1.1课前准备
使用云平台时,教师在平台上创建班课,让学生使用邀请码加入班课。在上课之前教师通过云平台把相关教学资源上传到班课资源库,如教学视频、相关图片、PPT课件和自主测试题等,以方便课前学习。为掌握学生预习效果,通常在云平台设置3—5个测试题对学生课前学习情况进行诊断测试,在云班课平台的答疑讨论区上,学生将自主学习遇到的疑问及时反馈到讨论区,教师或助教(指定的优秀学生)对存在问题及时给予解答,通过答疑讨论更加清晰地掌握了学生课前学习状况。课前学习,如图1所示。
1.2课中教学
(1)巧妙引题。在上课伊始,根据课前掌握的情况,将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还存在的困惑或似是而非的问题,通过创设情景、借物喻题、巧借媒体、趣味游戏、动人故事、实验展示等方式顺势铺开引出主题,让学生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打开探寻问题的大门,轻松愉悦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2)初试牛刀。上课伊始,设计一个摸底小测验,可采用限时如1分钟测试来获知个体学习状况,旨在摸底、巩固课前知识,让学生能够体验到成功带来的乐趣,激发学生进一步挑战困难。(3)课堂互动学习。通过基础知识的测试后,各学习小组领取教师针对课前预习状况而为学生量身定制的学习任务,学生通过自主与合作探究来完成任务,老师则协助、指导各学习小组开展互动学习,通过巡视指导、适时点拨、释疑解惑,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可随时查看云平台的各种学习资源,如知识文本、视频资料及数字资源,来解决实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4)展示评价。小组任务完成后,还可以利用云平台中的随机摇号方式确定小组成果交流展示顺序,运用头脑风暴、问题抢答、效果投票等平台教学手段来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成果评价活动,从不同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课内系列活动,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原则,实现合作探究、有效互动、深度体验、知识内化、创新学习、能力提升和全面发展。知识内化过程,如图2所示
1.3任务拓展
操作实践完成后,老师可以在云平台上与本课知识内容关联的拓展学习项目,让学生在课后通过调研、查资料,将知识延伸到社会生活与企业生产,学生用学得的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度,锻炼了学生实践应用的能力。有效解决了知识与社会生产脱节的现象,培养了学生创新应用知识的能力。
1.4过程考核
建立多元化、多维度的考核评价机制,有利于课堂教学的组织优化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3]。如何加强过程考核,教师可以将每一次的课堂练习内容生成一个任务或合作项目,在完成相关内容后,让学生及时将练习结果上传到平台,上传的内容可以是图片或视频、文档等,从而获取经验值。因为形成性评价相对公平,我们要求学生将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或操作结果都以某种形式上传至生成的“作业/任务”中。教师则可以自己或指定助教对学生作业进行及时批改或点评作业,便于及时反馈学习问题。教学过程的各种活动均对应并不断增加活动参与者的经验值,通过经验值来衡量学习过程的活跃度、参与度,这是过程考核的重要指标。通过教师人工监测如蓝墨云平台的AI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墨”的分析提醒,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行为动态,辅助教师教学决策。
1.5大数据分析
课堂教学中开展的各种活动,我们可以调取相关结果以便分析学生知识点掌握的情况、分数分布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我们的教学策略,从而产生教学智慧;当期末来临,我们还可以通过导出班课数据和教学报告,把学生在班课中查阅资源、参与活动和签到等汇总导出成数据或明细数据表格;还可以导出成班级的教学报告,如资源报告、活动报告与学情分析等数据,来自平台的数据真实地记录了我们的教学历程,为我们对教学过程的分析归纳及总体把握提供了可靠的大数据支撑。
2移动云平台在混合式教学中的应用
智能云平台不仅有利于开展翻转课堂教学,还对目前非常流行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了天然的便利条件,下面是本人基于蓝黑云平台环境下开展混合式教学的实践与启示。
2.1搭建“互联网”移动资源平台
基于混合教学理念,创建“网络—课堂—移动端”三维一体的互动教学资源平台[4]。将平面设计学科素材,如微课、教学PPT、知识文档上传到云平台,打造数字教学网络资源库,为“网络—课堂—移动端”三维一体的教学活动提供了保障,形成支持在线学习、面对面互动学习、泛在移动学习的全方位、立体化学习方式,有效解决了基础水平不同、学习方式有别、理解进度不同的层次差别,极大促进了个性化学习、合作学习,形成了资源利用、学习评价、互动交流等多功能生态学习环境。
2.2构建线上线下交互模式
缘于与信息化快速发展相融合,经过国内外教育学者实践验证,实现线上网络教学和线下面对面教学有机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一经推出就得到迅速普及。该模式不但充分展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而且还有效地发挥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实现了智能云平台中视频、音频、图片、理论知识等教育资源,与线下课堂的实践操作、合作探究、展示评价以及课前、课中、课后的系列教学活动的有机融合,客观地改变了课堂教学结构,转变了师生角色,既解放了教师,又激活了教学活动的主体对象———学生。轻松实现了2500多年来教育家孔子的提出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愿望。在线教学视频为个性化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根据个性需要可以反复回放,直至理解。在课堂内也较之传统教学模式更加容易实现分层教学,从而使得面向全体的因材施教成为可能。不同小组完成不同难易程度的学习任务,进行以学习活动为载体的学生、老师、课本、环境、资源多维交互,形成O2O线上线下新型互动学习课堂。
2.3线上线下任务设计
将平面设计教程以项目来组织任务模块,形成“线上—线下”即网络和面对面教学的有机结合。每个项目根据教学目标和知识结构,设计成3—5个学习任务,将任务在线到线上云平台,形成云平台学习资源,提供课前在线学习和课后巩固。面对面学习时,指导教师根据学科目标需求、学习进程、任务特点和环境资源,结合云平台资源选择和组织课内学习任务流程,并通过课内学习互动,开展学习活动,小组利用平板或计算机开展任务学习、研讨、互动、展示、评价,所有活动可全部在平台上进行,实现无纸化教学。以前为实现线下学习成果的多元评价耗时、费力,效果差强人意,现在利用线上线下互动轻松有趣,可轻松实现多元评价,还可引进企业高管在线点评,促进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2.4形成性评价体系设计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为使活动效果更好而修正其自身轨道所进行的评价。其主要目的是为明确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及时修改或调整活动计划,以期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5]。用形成性评价辅以发展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实现对个体学习活动过程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是通过对课堂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在线测试和在线竞赛的综合判断来实现的;终结性评价是通过在线测试和在线(视听)竞赛结果与期末考试结果相结合而形成的;多元化的评价,使得教学过程规范、有序、高效,真正实现关注全体、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云课堂混合教学模式,如图3所示。
3移动云平台教学问题及对策
移动云平台并非十全十美,正处在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访问信号不好及对策。信号不好会影响到访问平台延迟或者上传图片、视频卡顿,甚至当机,这种情况我们可通过提供WI-FI接口解决。(2)频繁使用移动端出现的速度问题的对策。随着移动端访问云平台次数的增加,以及下载数据、视频或图片会占用移动工具内存,导致速度下降,这时需要对内存进行及时清理,以保证运行畅通。(3)课前学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在课前的自主学习过程中,由于受到环境和学生自觉性影响,学习效果得不到保障,因此需要教师构建班级干部监督管理机制,从而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产生有效约束和规范。
4移动云平台教学反思
近两年,通过蓝墨云平台在平面绘图中开展的翻转课堂教学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实践,逐步改变了课堂教学结构,改变了师生在教学中的角色地位,激发了学生课堂上的学习热情,促进了师生双方主动建构新型互动课堂。利用云平台的投票和头脑风暴功能,调查学生对云班课活动的满意度,约88%的同学给出了积极、肯定的评价,觉得开展云平台教学活动,便于课前预习与课后温习,学习形式灵活多样,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当然,还有部分学生对云平台教学未能很好地适应,因网络环境、移动终端局限,流量限制、错失活动机会等情况,从而不能跟随课堂活动开展,加之经验值偏少,也会影响到情感体验等。有鉴于此,在以后开展云平台移动教学前,应提前问卷学生的现状与心理愿望,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现实需求,找到更好的课堂教学组织方式与教学设计方案。移动混合教学是近来教学改革的热点,在课堂中将云平台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深度融合,对职业院校学生进一步认清云平台在构建智慧学习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了课堂教学的互动性、趣味性,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情感交流,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创新研究问题的能力[6]。
篇8
关键词:激发兴趣;教学方法;培养创意
平面设计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在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呢?这是教学中的重点所在。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中可统一讲授内容,但是不要统一作业标准,布置作业时也要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有难有易,分层布置是很有必要的。例如,在教学“素描和色彩”内容时,就可以布置不同难度的两三组写生对象,分层教学,照顾各个层次的学生。在此期间,教师不要强迫学生分组,要让其自由选择,让他们在“试一试”的过程中解决问题,一旦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可以咨询老师,教师可以在帮助解决问题时顺势引导学生进入到自己的教学计划之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再提出问题,引导探究,学习的主动性也会得到大幅度提升。例如,在一次平面构成课堂中,可以先让学生利用两节课中的一节课时间根据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做一个构成练习,另一节课将作业收集起来,抽出“代表性”的作业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构思讲述出来,再让其他同伴点评。最后,教师再将学生的思维与平面构成法则结合在一起展开讨论,学生也会欣然接受平面构成的相关知识,在讨论中也解决了问题,学习兴趣得到提升的同时学习效率也随之得以提升。
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增强专业学习的信心
一节平面设计课是否成功主要取决于方法,实践教学证明,“听觉+视觉+说+做”的学习方法能够让大部分学生对这节课感兴趣,而且学习效果非常理想。比方说项目法、小组练习法以及头脑风暴法等等,都可以在平面设计专业中找到自己的实用价值。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教学内容,采用全班讨论、同桌活动或者小组互动等方法展开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时时感到有新意,这样利于学生都能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例如,在平面设计软件课程(比如,photoshop,coreldraw等)的实训中,就可以借助项目教学法展开新知识的探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去设计一些包装袋(比方说日常生活中的零食包装),以小组形式展开比赛,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在合作中完成项目设计,以此来培养他们的专业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等。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可以增强学习专业知识的信心,提升团队协作的职场能力。
三、通过案例教学,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活跃课堂氛围
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使用案例教学,通过案例分析来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能力。作为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师应该将每堂课的教学设计分成具体的几个单元。例如,图形创意是作品设计的重点所在,也是作品成败的关键所在。图形可以说是内容的直接体现,主要起到的是传达信息的作用,能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明白作品想要表达的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列举一系列优秀广告,结合具体案例讲解这些广告中的图形作用,再鼓励学生也找一些实例,师生一起分析广告设计中图形创意的重要性。比如,让学生设计一幅公益广告招贴《切勿酒后驾驶》。首先,让学生上网搜索一些关于酒后驾驶危害的宣传画,分析其中包含的各种图形要素,比如说图案、色彩、文字等在广告中的设计特点。另外,要及时告知学生各种要素在本广告中所发挥着的不同作用。再者,设计作品中的图形要素,必须能够明显体现出主题,达到一目了然的目的。在本例中,图形要素可以这样进行设计:可以把交通信号的红、绿、黄三个灯当作“酒”字的“三点水”,将酒和交通规则密切联系在一起,既能起到警示行人的作用,而且还寓意深刻,此外,也能较好地体现出广告的主题,受众理解起来也非常容易。这一过程有利于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充分联系在一起,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同时还能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强化学生的创意意识及审美意识教育
平面设计专业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充分利用造型元素与设计元素,而且还要对二维空间积极进行研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物象之间内在关系的联系能力,要鼓励学生主动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限制,培养学生的平面感。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发现美,在协调的构图、比例中感知美,在实践中掌握规律。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多创设一些有挑战性的训练,以此来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真正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为平面设计专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总之,中职计算机教师要想提高平面设计专业课的教学效果,首先就要先调动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讲究教学策略,提高平面设计教学效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调整教学模式,积极寻找出新的有效的方式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拓宽平面设计课堂教学资源,使得课堂教学真正达到“精讲”“精练”“精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的主观能动性,为全面提升平面设计人才的专业素养做好铺垫。
作者:王冬梅 单位:衡水科技工程学校
参考文献:
[1]林初阳.高校平面设计教学探析[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
篇9
【关键词】中职学校 平面设计 教学行为 改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1B-0053-02
平面设计主要是一种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其广泛应用于广告、影视、印刷、办公、出版等领域,具有鲜明的专业技术特点。平面设计起源于传统的绘画艺术造型设计,依托于日益发展的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实现对图形、图像的艺术再加工和再创造。由于辅以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可以弥补传统的绘画设计表现手法匮乏的缺陷,从而创造出绘画设计难以企及的艺术形象和表现效果。
平面设计已经改变了人们对艺术造型设计的看法与理解,并在现代社会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而显示出其鲜活的个性、强大的生命力以及广阔的经济市场。进一步提升平面设计的教育教学理念,培养适合现代社会高素质的优秀平面设计人才,是很多专业院校设计课程都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的平面设计应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探索中思考与寻找平面设计的未来之路,对平面设计教学提出新的要求。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平面设计改革与发展进行几点讨论,以飨同行,以期给同行以启迪和引发思考。
一、增设“设计管理”课程,促进平面设计教学的发展完善
平面设计在西方已有百年的发展历史,而我国在最近大约二三十年的时间才开始其教育教学,因此平面设计教学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甚至教学课程设置等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缺陷。而现代社会是个多元化的社会,在多元化发展的大趋势下,新思维、新理念不断地冲击着我们的传统生活,平面设计本质上来说,是对传统方式的再创新,当设计成为一种独立的学科并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时,就已经说明其发展标志着人类文明进步,这对平面设计教学无疑有着更高的要求。
之前的设计教学是以工艺、美术设计为主,在一些职业学校和专业高等院校课程安排里注重基本功的训练,这本无可厚非,但同时也忽略的学生的创造性,比如旧的设计教学体系已经不完全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把平面设计当成纯粹的美术设计训练的理解已明显地落后于时代,美术的造型设计和色彩训练,不完全适用于平面设计教学。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平面设计教学有了一些改革,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从日本和我国的台湾、香港地区引进了CI(企业形象策划)。这个时期的平面设计课程设置偏向于企业形象策划,而教学主要以设计识别为主。设计管理课程是在市场经济的大潮、设计专业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建立的,但是由于我们的教育改革时间较短,同时缺乏平面设计教学的社会化背景,因此设计管理课程一直处于缺失状态。
增加“设计管理”课程后,我们可以平面设计的基础创作为主线,结合设计管理课程中的与创作对象的沟通,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深入思考设计师与创作对象之间的关系,以及更科学的管理体系;在设计管理课程中健全理论体系,如提升企业形象策划认识的完整性和高度性;同时完善法律法规和社会市场的运作,把设计管理上升到应有的认识高度。
二、以技能带动理论,促进平面设计教学的技能水平
平面设计是依托于现代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因此其具有教学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特点。计算机图像设计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结合具体的理论指导并使之饱满丰富,并不是单纯地学习理论知识即可,学习理论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利用设计软件,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以技能训练带动理论学习,这样既可强化技能又能理解技术原理,可以更好地有效地促进技能水平的提高。
同时,美育是隐藏于各种具体学科的教育,尽管每一门科学的所教育的对象和研究的目的有所不同,但每个学科所展示的文化之美、科学之美是无处不在的,对学生发展有着莫大的裨益。
以Photoshop为例,其在与图像设计有关的工作中得到了非常广泛普遍的应用,如果只是在课堂上讲解其理论知识、应用原理,不仅枯燥乏味,而且由于缺少具体的技能操作,学生更难以理解。Photoshop中的“图像大小”和“画布大小”的功能应用,两种应用名称类似,功能都是以改变图像大小为目的的,因此教师必须详细讲解图像和画布在理论上的区分。若不刻意地在两种应用上进行设置,很难辨别两者的使用效果。若是直接讲解,由于计算机技术的抽象性学术,又难以联想到其直观性。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是这样设计的:设计练习进行操作,要求学生打开Photoshop中自带的图片,将其缩小50%显示。紧接着,使用图像大小,把长度和宽度扩大50像素,并将结果保存为图片1,再使用画布大小,把长度和宽度扩大50像素,并将结果保存为图片2,最后对原图像、图像1、图像2进行对比,此时学生经过具体的实践操作对两种功能应用有了直观的了解,教师再详解画布和图像的概念和差别,学生会更好地了解两种应用功能的特点和使用范围。
强调练习为主、理论理解贯穿其中的原则,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以具体的实践操作为主,将理论知识不断地在练习中重复体现,不断地内化,使理论和实践真正地实现结合,这样既能有效地突出计算机图像设计技能,又能有效地保证学习操作理论。此外,还要注重对学生的多元化教育,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将学生的审美情趣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以校外实训基地,促进平面设计教学的职业发展
职业教育的根本使命除了满足教育的基本框架,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学生走上社会后可持续发展,同时树立健康正确的人格本位的价值取向,从而培养优秀的社会公民并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我们可以创建培训基地和实习基地,达成学校、企业和学生的共赢。
第五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明确提出,职业教育就应该以就业为导向。这也是中职教学区别于高等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有着自己独到的教育体系。中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专业性技能培养的依托,为中职毕业生的就业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实现学校教育教学和校外企业的完美结合,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平面设计教学质量,而且能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现在很多的平面设计学习者毕业后进入学校或者企业从事工作,缺少实践经验,比如进入广告公司的毕业生很容易造成与广告实践脱节的问题。因此,应加强与校外广告公司的协作沟通,给在校的学生提供更丰富直接性的实践操作,并通过此途径给企业提供优秀的高素质的服务人才。这样不仅能弥补校内实践教学的缺憾,还可以让学校在真正的实践岗位上进行职业技能技巧的学习,有效地促进职业技术和专业技能结合,丰富中职教育技能手段。
全球经济的日新月异赋予平面设计教师全新的历史使命,我们要以技能训练为主,贯穿理论知识,完善平面设计教学的课程发展,突出中职教育的职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永强.平面设计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J].大众文艺,2010(17)
[2]张容容.提升平面设计“双向”教育[J].装饰,2006(3)
篇10
【关键词】美术专业;平面设计;教学;问题;建议;研究
平面设计在西方的历史已经上百年,但在中国的发展时间却只有短短的近20年。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早期的平面设计教育不管从内容形式还是从教育方法来说都过于单调,传统的美术专业平面设计教学已经脱离如今的时代,难以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与市场对人才的需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各种新理念与新思维涌入人们的生活并对人们的思想与生活产生着各种各样的影响。在这种发展的大趋势和大背景下,关于我国美术专业的平面设计教学也必须在不断的创新和探索中找寻适合自己的未来之路。而要满足我国现代美术专业平面设计教学的新要求,寻找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首先我们应该对当前美术专业平面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一定了解。
一、我国美术专业平面设计教学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1.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上比较落后
传统的教学观念很容易很人一种“学习”就是“死记硬背”的错觉,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这种教学方法的长期性和深入性自然也影响到我国美术专业平面设计教学,使其在教学上出现满堂灌的情况。美术专业的平面设计课程本身需要学生灵活的思维和创造性,但这种教学方式无疑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很容易使学生丧失思维与行动的主动性。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美术专业平面设计的教学理念、内容及方法仍然比较落后,模仿成为平面设计教学中学生的基本思维方式之一。这种教学思想已经根本无法满足平面设计所需要的创新性,与社会需求产生了一定的脱节,对教学效果有很不好的影响。
2.计算机软件教学参与过多,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部分学校教学都开始进入信息化教学。作为电脑软件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之一,计算机特技被广泛地应用到教学中。对美术专业平面设计教学来说,计算机软件的合理利用确实能起到传统教学方法所无法取得的绝好效果。但同时我们看到的是,计算机软件都是统一,一些特技或插件在教学中被太多的人使用,这种没有控制地很容易使教学过程丧失创新性。平面设计主要在于设计,很多设计点是计算机所无法取代的,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限制。此外,大部分美术专业学生只是将平面设计当成必修课,没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导致对平面设计的学习很不专业,对平面设计方面的专业知识掌握自然也就不够精准。
3.教学普遍缺乏个性,模式化较为严重,对学生实践能力不够重视
在现代创意社会环境中,人们对平面设计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平面设计的创新和个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很多平面设计教学所采用的方式仍然是大班教学,教师无法顾及到每一个学生,只能满堂灌式地讲授,在教学中普遍缺乏个性。这种大众化的教学,往往都是对已经成型的作品的讲解和分析,没有创新性,学生容易产生依赖心理。此外,美术专业平面设计教学课时少,但任务却较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倾向于知识的传授,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够重视,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应用。
4.较差的动手能力
由于课时少、教学任务重的原因,往往忽视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结果学生只是学到了一些死知识,而很少有机会进行设计训练。其实平面设计这门课程完全是一门试验课程,老师在讲解要点的同时,不能忽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虽然系列地修完了各基础课,但并不等于已具备了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所涉及的专业知识结构,并将其融会贯通到设计实践中。学生在学习平面设计课程时,只仅仅把它当作一门必修课来完成,大部分同学只是想考试及格,拿到学位即可。高职学生被动的学习态度严重影响平面设计的教学效果。
二、提高我国美术专业平面设计教学水平的建议
1.对教学的观念、内容和方法进行更新
平面设计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更加灵活和感官化,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就更加需要变通的教学方式。对美术专业平面设计教学来说,教师不能简单地传递知识和信息,而需要改变传统老旧的教学观念,与学生一起对其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帮助学生对知识有更好地构建,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意识观念,对自己的综合素质有更着重的培养。其次,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只有跟上时代潮流,学生才能设计出更加具有创造性的作品。此外,教师在平面设计教学中还应该对教学的视野加以开阔,找寻独特的切入点,运用多元、多维和多样化的方法对课题进行设计,保证学生能够处于发散式地思维状态中,这样才能激发出学生更多的更不同的灵感。
2.树立现代设计观念、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以激发
虽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社会意识同样会对社会意识有一定的反作用。对美术专业平面设计教学也是如此。观念具有决定性,不同的观念对教学的指导方法是不同,所产生的效益与质量也是不容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必须树立现代化的设计观念,正像美国设计师所说,“设计师这个整体,是由30%的艺术家,30%的科学家,10%的诗人,10%的商人,10%的推销员,10%的事业家所组成的。其次,针对美术专业平面设计教学中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的问题,教师首先要明确其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提高学生对平面设计课程的重视程度。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结合相应的案例进行教学,保持课堂气氛的活泼和风趣,这样不仅能很好地解决平面设计课堂的枯燥性,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对学生个性化加强培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设计从本质上来探讨其实是一种创造,而设计师的创造性思维就是设计的创造源泉。设计师面对平面设计的独到见解就是其与众不同的地方,这种独到见解往往取决于设计师的个性。在美术专业平面设计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创意和个性提供表达的平台与机会,对学生个性化的创作思维进行挖掘,在此基础上对学生个性化的培养进行加强。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等有所调查,对学生的大胆想象与创作加以鼓励,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个性化思维和创新力。平面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日常的事件经验积累。可以根据社会的需要,给学生布置相关的实践人物,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战水平。
美术专业平面设计教学目前仍然存在着诸如教学观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比较落后,计算机软件教学参与过多,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和教学普遍缺乏个性,模式化较为严重,对学生实践能力不够重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教学的观念、内容和方法进行更新,树立现代设计观念、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以激发,并对学生个性化加强培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美术专业平面设计教学的更好发展,大幅度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郝边远.关于当前平面设计教学的几点思考[J].才智,2009,
11(33):155-156.
[2]于田.浅谈平面设计教学中的一些问题[J].科技信息,2011,12(24):37-38.
[3]李洁.平面设计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9,6(12):108-109.
[4]侯志刚,薛聪锐.对平面设计教学的创新性构想[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5(15):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