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化工艺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4 13:59: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煤气化工艺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煤气化工艺论文

篇1

中文题名

(二号宋体)

(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题名不得使用非公知公用、同行不熟悉的外来语、缩写词、符号、代号和商品名称。为便于数据库收录,尽可能不出现数学式和化学式。)

作者姓名

(小四号仿宋体)

作者单位(包括英文摘要中)

(小五号宋体)

(如果作者为两位以上,之间用","隔开;如果多个作者为不同单位时,应在作者姓名上打上角标以区别,作者通讯地址应为详细的工作单位、所在城市及邮编和e-mail地址,必须用全称标注,不得简称。在英文摘要中的作者姓名用汉语拼音,姓前名后,姓全大写,名首字母大写;作者单位,城市,邮政编码。如作者为两位以上,应指定联系人。)

中图分类号

(图书分类法是按照一定的思想观点,以科学分类为基础,结合图书资料的内容和特点,分门别类组成的分类表。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论文进行中图分类的。)

中、英文摘要

(五号楷体)

(摘要的目的是向读者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传达重要的可检索信息,其主要内容包括被报导的研究项目的目的,研究方法、结果和结论。篇幅以300字左右为宜。英文摘要要用英语清楚、简明地写作,内容限制在150~180个英文单词以内。)

关键词(5号楷体)

(关键词是便于读者从浩如烟海的书刊、论文中寻找文献,特别适应计算机自动检索的需要。论文应提供关键词3~8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在审读文献题名、前言、结论、图表,特别是在审读文摘的基础上,选定能反映文献特征内容,通用性比较强的关键词。首先要选项取列入《汉语主题词表》、《mesh》等词表中的规范性词(称叙词或主题词)。对于那些反映新技术、新学科而尚未被主题词表录入的新名词术语,可用非规范的自由词标出,但不能把关键词写成是一句内容"全面"的短语。)

正文(5号宋体)

文稿正文(含图、表)中的物理量和计量单位应符合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gb3100-3102)。对外文字母、单位、符号的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标及易混淆的字母应书写清楚。

文稿章节编号采用三级标题.一级标题(小4号黑体)形如1,2,3......;二级标题(5号黑体)形如:1,1.2,1.3......;2.1,2.2,2.3,......;三级标题(5号宋体)形如:1.1.1,1.1.2,1.1.3,......2.1.1,2.1.2,2.1.3,......引言或前言不排序。若论文为基金项目,请在文章首页下角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

1.2.7图表要求

文中的图题、表题应有中英文对照(小5号黑体),并随文出现,图要精选,一般不超过6幅,请看具体要求。若图中有坐标,要求用符号注明坐标所表示的量(斜体),单位(正体)。若有图注,靠近放在图下部。照片应选用反差较大、层次分明、无折痕、无污迹的黑白照片,或提供*.tif格式的电子文档(分辨率不低于600线)。作者应自留底图。文中表格一律使用三线表(祥见示例)(不划竖线)。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用符号),若单位相同可统一写在表头或表顶线上右侧。若有表注,写在表底线下左侧。表中重复出现的文字,不可用"同前"、"同左"等表示,必须全部重复写出。

参考文献(小5号宋体)

为了反映文稿的科学依据,尊重他人研究成果以及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的出处,正文之后一般应列出参考文献。列出的应确实是作者阅读过的、最主要的且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未公开发表的资料或协作成果,应征得有关方面同意,以脚注方式顺序表明.参考文献选用顺序编码制,按在文章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每条文献著录项目应齐全.文献的作者、编者、译者不超过3人时全部写出,超过者只写前3人,后加“等”或“etal”,作者之间用“,”隔开.外文作者或编者书写时,一律姓前名后,名用缩写,且省略“.”。由于ei信息部进行收录论文中的参考文献(仅指英文)的录入工作,所以在稿件中参考文献中文期刊论文按中、英两种文字给出(英文参考文献不必给出中文)。

煤化工论文范例欣赏:

煤化工及甲醇生产技术探索

摘要:甲醇是一种有机化工原料,它的用途非常广泛,普遍运用于燃烧材料、合成金属、工程涂料、医学消毒、日常生火等多个方面,在甲醇的制造方面,一般都遵循着煤气化碳――变换气体物质――精细蒸馏三大工序,在化工厂生产活动中一般将生产甲醇的工序称为“工段”。难点在于如何去调控操作所需的参数,本文通过对煤化工作的特性解析来引申出甲醇生产的要点,同时对生产技术进行一个流程上的模拟,更全面地去了解甲醇生产中需要多加注意的关键。

关键词:煤化工;甲醇;温度;化学反应;化学式

中图分类号:Q946文献标识码:A

1煤气化原理

在甲醇生产的流程中,煤气化是第一步,它是一种化学反应,将气化剂和煤炭资源中的可燃物质放置在一个高位环境下,然后使其发生中和反应,产生一氧化碳、氢气等可燃气体。在煤气化工段里使用的气化剂包括水蒸气、氧气等,在加入这些气化剂后,煤炭就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从而生成所需的气体。煤炭在加入气化剂后,经历了干燥、热裂解等热力反应,该反应中生成的气体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甲烷等,这些化学反应的速度取决于煤气化工段中的温度、热压、气化炉质量以及煤炭的种类,以下是煤气化过程中会出现的化学式:

吸收热量:C-H2OCO+H2C+CO22CO

发散热量:C+O2CO2C+12O2CO

变换反应:CO+H2OCO2+H2

从大体上来说,煤气化反应是化学中的强吸热效应,如果以动力和热力的角度来解析这类中和现象,重点在于对温度的把握,温度过高会造成气体流失,温度过低则无法产生完整的化学反应,导致生成的气体数量少、质量差。同时在增压方面应该适当地增加对煤炭的压力值,这样可以使化学反应的速度提高,对甲醇的生产效率起积极作用。

2变换工段

甲醇产品在合成时,一般调整碳元素与氢元素的比例的方法是通过一氧化碳的变换反应来实现的,在甲醇生产的流程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分离都在催化剂的影响下进行,在此需要注意的是,碳氧分离工序对水蒸气的需求量相当大,水蒸气的生产成本在这道工段中会激增不少,所以,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水蒸气,节约生产成本,这将直接考验生产部门的气体生产技术和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在变换工段中,煤气化之后的煤气物质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和水蒸气,在催化剂的效果影响到位之后,就可以生成氢与二氧化碳,在此时还会有小部分的一氧化硫转化为氰化硫,此时化学式表现如下:

CO+H2OCO2+H2

这是一个主要反应式,但是在主反应进行的同时,还有一部分副反应也会产生,生成甲醇的副产品,这些化学反应包括:

2CO+2H2CO2+CH

2COC+CO2

CO+3H2CH4+H2O

CO+H2C+H2O

CO2+4H2CH4+2H2O

CO2+2H2C+2H2O

化学反应在化工产业中要求平衡,在主要变换的化学反应中是一种发散热量反应的类型,这里的化学反应会使煤气化后的温度降低,温度适当降低有利于化学反应的平衡作用,但是如果温度太低,就会导致化学反应时间过长,效率越低,当煤气化工段的生成气体慢慢消耗殆尽时,就会浪费前一道工段的时间和成本,造成浪费。同时,温度还与催化剂的适应性挂钩,如果温度没有调整到位,催化剂的效力就无法发挥到最大值,这就会造成碳氧分离程度不足,必须加大催化剂的剂量,这也会增加生产成本。

3甲醇生产中的注意事项

1.)气化压力的大小在其他的生产条件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如果改变气化压力,就会产生非常细微但是关键的变化。通常气压定格在2MPa以上的范围时,在煤气化工段里基本上不会产生影响,但是如果气压低于2MPa就会使气化炉的气化效果变低。所以,在煤气化工段中,一定要保证气化压力控制在2MPa以上,而且可以视实际情况适当提高,这样可以增加气体数量,提高生产效率。

2.)氧气与煤量的比例氧煤比例的提高,指的是在煤炭中氧气流量的增多,直观反映为在煤炭高温加热时,煤炭的燃烧反应量明显提升。同时因为氧气流量的增加,使气化炉的温度也得以升高,煤炭的气化反应会更加强烈,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数量会增加不少,但是生成的气化产物中,二氧化碳和水分的含量占了很大比例,而一氧化碳和氢气的含量会变少,所以,如果不仔细控制氧煤比例,就会使气化炉中的气化反应过强而导致生产甲醇所需的气体成分变少。

4甲醇生产工艺模拟

传统的烧煤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甲醇的需求量,而且单纯的燃烧煤炭既是对资源的浪费,也会造成环境污染。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找到新的甲醇提取方法和更快捷有效的甲醇生产技术,在这方面,煤气化生产流程已经被初步运用于各大化工厂中,作为目前提取甲醇的有效方式,煤气化工段还需要更多的模拟和分析来增强其效率,简化其工序。

在模拟中我们假设煤浆和高压后的氧气依照固定比例放置在气化炉中,然后在高温作用下因气温及气压生成各种气体,其中包括一氧化碳、氢气、二氧化碳等,其中高压后的氧气进入气化炉可以通过设置烧嘴的中心管道和外环管道,而煤浆可以通过烧嘴的中环管道进入气化炉。在模拟环境下,我们还设置了激冷室,位于气化炉下段,激冷室主要是处理煤炭中的灰份。在煤气化工段进行到末尾后,会残留一些灰份物质,这些物质会在气化炉的高温中熔融,熔渣和热量汇聚,合成了气体,然后结合离开气化炉的燃烧室部分,经由反应室,进入气化炉下段的激冷室。这些气体在激冷室中将被极寒温度降低到200摄氏度左右,熔渣会立即固体化,然后生成大量的水蒸气,经水蒸气饱和后带走了灰份,从激冷室的排出口派排

出。

需要进行变换的水煤气在预热器中加入一部分进行换气和换热步骤,然后进入模拟的变换炉,这部分水煤气在经过煤气化工段后,自身携带了不少的水蒸气,变换炉中的催化剂进行催化作用进行变换反应,在第一部分结束后,另一部分的水煤气也进入变换炉,变换炉这时就会需要新的高温气体,模拟的变换工段里加入了预热装置,提前储存并加热生成高温气体,然后连入变换炉中与另一部分的水煤气进行变换反应,然后进入气液分离器进行分离,分离成功后的气体将进入低压蒸汽室内降温,再次进入气液分离器进行分离,再喷入冷水来清洗掉气体中的三氢化氮,最后气体进入净化系统,生产气态甲醇。

精馏工段的流程为四塔工作方式,首先甲醇气态材料在预热器中进行高温加热,再传输进预塔中部,在这里去除粗甲醇里的残留溶解气体与二甲醚等,这些属于低沸点物质。在加热后,气体进入冷却器进行气体降温,形成甲醇蒸气后进入预塔的回流管道。甲醇蒸气在经过回流后进入换热器,加热后进入加压塔,甲醇在加压塔中进行冷凝化处理,其中小部分送回加压塔顶部作为回流液。剩余的甲醇气体进入精度甲醇管道,最后由加压塔提供压力与热量,将冷凝的高精度甲醇视需求定制成液态或固态储存,然后将杂质或者甲醇残留物通过排污口排入废水处理器进行净化提取处理。

参考文献:

[1]韩雅楠.煤制甲醇的研究进展与发展前景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2013(17):229.

[2]刘喜宏.浅谈煤制甲醇的前景与工艺流程[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10):22.

[3]陈倩,李士雨,李金来.甲醇合成及精馏单元的能效优化[J].化学工程.2012(10):1-5.

篇2

论文的选题要注意什么呢?首先选题时要结合自己的学习还实践经验,还有论文的选题宜大不宜小,再次就是论文选题时多查看文献资料。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煤化工论文选题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1.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石油化工产业的影响

2.实现我国煤化工、煤制油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思考

3.中国石化煤化工技术最新进展

4.煤化工反渗透浓水浓缩的研究现状

5.煤化工中焦化废水的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应用

6.低碳理念指导的煤化工产业发展探讨

7.我国现代煤化工跨越发展二十年

8.煤化工浓盐水“零排放”处理技术进展

9.煤化工技术的发展与新型煤化工技术

10.理性发展现代煤化工行业的思考——基于防范产能过剩风险的视角

11.煤化工废水“零排放”技术要点及存在问题

12.煤化工大型缠绕管式换热器的设计与制造

13.风电–氢储能与煤化工多能耦合系统及其氢储能子系统的EMR建模

14.中国煤化工现状与发展思考——写在“十三五”之前

15.煤化工废水零排放的制约性问题

16.煤化工含盐废水处理与综合利用探讨

17.煤化工产业发展趋势及其对煤炭消费的影响

18.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进展及发展方向

19.我国煤化工的产业格局以及应对低碳经济的发展策略

20.影响我国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21.我国煤化工的技术现状与发展对策

22.现代煤化工企业的废水处理技术及应用分析

23.我国煤化工发展主要问题分析及政策性建议

24.中国西北某煤化工区土壤中砷的人体健康风险及其安全阈值

25.我国新型煤化工发展思路探讨

26.新型煤化工废水零排放技术问题与解决思路

27.煤化工产业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

28.中国煤化工发展的思考

29.浅谈煤化工废水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0.现代煤化工产业基地发展模式与实例分析

31.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

32.中国煤化工发展现状及对石油化工的影响

33.试论我国煤化工发展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34.对我国现代煤化工(煤制油)产业发展的思考

35.煤化工行业氮氧化物排放系数研究

36.关注煤化工的污染及防治

37.国内外新型煤化工及煤气化技术发展动态分析

38.论煤化工废水处理的常用工艺与运行

39.现代煤化工技术经济及产业链研究

40.低温甲醇洗技术及其在煤化工中的应用

41.利用蒸发塘处置煤化工浓盐水技术

42.国内大型能源企业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的机遇分析

43.世界煤化工发展趋势

44.煤化工行业CO_2的排放及减排分析

45.煤化工废水处理关键问题解析及技术发展趋势

46.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试验研究

47.煤化工发展中的水质污染及处理

48.新型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篇3

液膜萃取是近现的一种新的萃取方法, 其实质是选用难溶于水的油类( 如煤油) 制成性能稳定的油包水乳液, 外水相中的溶质( 如苯酚) 进入油膜后, 立即透过膜与内水相的溶质( 如氢氧化钠) 发生反应( 生成酚钠) , 从而去除水相中的污染物( 苯酚)。因此, 液膜萃取实际上是用煤油从废水中脱除苯酚, 再用氢氧化钠溶液从煤油液膜中把苯酚反萃出来, 萃取和反萃取一步操作完成。本研究应用液膜萃取法处理了含酚工业废水

一、液膜分离原理

液膜分离又叫液膜萃取, 属于膜分离技术的一种, 它是利用表面活性剂与煤油制成的液体膜进行萃取与反萃取, 从而达到分离与浓缩目的。它包括3 个主要步骤: 制乳、混合传质与破乳。将含有表面活性剂的煤油与一定浓度的NaOH 水溶液, 经过高强度剪切分散, 形成油包水型的乳化液

在混合传质设备中, 将制得的乳液分散在需处理的含酚废水中, 通过外加动力, 让废水与乳液充分接触。内水相为 NaOH 水溶液小球, 外水相为含酚废水, 中间由煤油与表面活性剂形成的液膜隔开, 乳液在废水中分散情况。

废水中的酚易溶于煤油, 扩散进入内水相后与NaOH 反应, 生成酚钠。酚钠不溶于煤油, 不能通过煤油液膜返回外水相( 含酚废水) 。于是废水中的酚可连续不断地通过液膜进入内水相, 以酚钠的形式富集在内水相中, 从而达到从废水中除去酚的目的。

完成混合传质的乳液进入破乳设备, 通过高压静电破乳, 分成油相( 煤油+ 表面活性剂) 与水相( NaOH+ 酚钠水溶液)。油相收集可再循环利用; 富含酚钠的水相, 如酚具备回收利用价值, 可经过再处理回收酚; 若不具备利用价值, 可将水相打入焚烧炉焚烧

二、液膜法萃取含酚废水实验

1.试剂与材料煤油(市售);Span-80(化学纯);氢氧化钠(分析纯);液体石蜡(化学纯);二异丙醚(化学纯);MIBK(化学纯);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煤气化含酚废水:总酚5110mg/L,其中单元酚含量3530mg/L;COD17230mg/L.

2.仪器与设备剪切乳化搅拌机(上海标本模型厂),数显测速仪,Zetasizer Nano S90粒度分析仪等。

三、液膜工艺条件及方法

1.制乳将Span-80液体石蜡和煤油按一定比例混合,在搅拌速度100r/min下搅拌5min,然后加入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将搅拌速度提高到5000r/min,乳化20min,制成稳定的乳状液。

2.液膜萃取取一定量的废水,用盐酸调pH,用500mL烧杯做乳液和废水的接触器,在电动搅拌器搅拌下混合10min,进行液膜萃取。

3.静置分层将萃取完的乳液和废水移入分液漏斗中,静置分层30min。

4.溶剂萃取工艺条件与方法将水样用盐酸调好pH,溶剂与水按1:2体积比进行三级错流萃取,操作温度为室温.萃取后,将萃余液在微沸状态下蒸发掉5%的液量,以脱除溶解的萃取剂,然后用蒸馏水补足蒸发失去的水量,最后进行分析测定。

5.分析方法

总酚测定采用直接溴化法,COD测定用重铬酸钾法GB11914-89.

四、结果与讨论

1.表面活性剂用量对除酚的影响

由图 1a可以看出,当表面活性剂的用量为 1%时 ,除酚率低,曲线后段向下弯曲, 表明乳液损失较大 ,表面活性剂用量不足 ;当表面活性剂用量为 3%-5%时 ,除酚率较高 ;当用量为7%时 ,除酚率下降, 这是由于表面活性剂用量过多,油膜粘度过大,迁移速率降低所致 。由图可见,当表面活性剂用量为 3%-5%, 处理10-20min可得到较高除酚率。

图 1a表面活性剂用量对除酚率的影响 图1b NaOH浓度对除酚率的影响

2.NaOH浓度对除酚的影响

足够浓度的NaOH溶液能保证内水相酚浓度趋于零, 有利于高效除酚 。对于高浓度含酚废水的处理 ,增水比虽然可保证较高的除酚率 ,但从乳液的回收及循环使用考虑 , 在保证液膜稳定性的前提下 ,提高内相NaOH的浓度在经济上更为合理 。图1b表明 , 内相 NaOH浓度在5-10%时 , 均可取得满意的处理效果。

3.油内比( Ro i) 的影响

油内比是制备乳状液时油相与水相的体积比. Span-80 含量为3 % , 其余条件同上述第二点, 改变油内比, 以确定其最佳值. 实验结果如下。

由上数据得知: Roi 为 1:1 时, 除酚效果最佳。

五、结论

液膜萃取技术是一项多学科交叉结合的技术,能够将反应和分离集为一体,从而实现高效、快速的分离 。本文通过液膜法处理含酚废水的研究发现,利用该法处理含酚废水,能满足生化处理对煤气化含酚废水的处理要求,具有潜在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同时本研究也为进一步进行中试研究提供了理论及数据依据。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超轻陶粒;制备方法;原材料;发明

1.背景技术

污泥是指用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等处理废水时产生的沉淀物、颗粒物和漂浮物。污泥一般指介于液体和固体之间的浓稠物,可以用泵输送,但它很难通过沉降进行固液分离。悬浮物浓度一般在1%~10%,低于此浓度常常称为泥浆。由于污泥的来源及水处理方法不同,产生的污泥性质不一,污泥的种类很多,分类比较复杂,目前,一般可以按以下方法分类[1,2]:

(1)按污泥的来源分,主要分为给水污泥、生活污水污泥和工业废水污泥三类。给水污泥是指城市生活用水的过滤、消毒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其主要成分来源于城市给水原水所含颗粒、胶体和部分可溶性物质,以无机物为主。生活污水污泥是指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生活污水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其主要成分为有机物。而工业废水污泥是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处理时产生的污泥,以无机物为主,重金属含量较高,且成分复杂,处理十分困难。

(2)按污泥的成分性质分,可以分为有机污泥和无机污泥。以有机物为主要成分的称为有机污泥,其主要特征是有机物含量高,易腐化发臭,比重较小,颗粒较细,含水率高,且不易脱水。它是呈胶状结构的亲水性物质,易用管渠输送。其中往往还含有很多植物营养元素、寄生虫卵、致病微生物及重金属离子等。初次沉淀池、二次沉淀池的沉淀物均属有机污泥。以无机物为主要成分的称为无机污泥,又称沉渣,其主要特性是颗粒较粗,比重较大,易于脱水,但流动性差,不易用管渠输送,也不易腐化。主要来自沉砂池、某些工业废水的物理以及化学处理过程中的沉淀物。

(3)按污泥在不同的处理阶段分,又可分为生污泥、浓缩污泥、消化污泥、脱水干化污泥、干燥污泥以及污泥焚烧灰等。

(4)按水处理的阶段分,还可分为初沉污泥、腐殖污泥、剩余活性污泥与化学污泥 (深度处理污泥)等。

随着各地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兴建及污水处理率的提高,国内污水厂污泥产量越来越大,且其成分相对于工业废水污泥更为简单,是国内外在污泥无害化、资源化综合利用领域的主要研究对象。污泥陶粒最早由NakouziS.等提出,是以污泥为主要原料,掺加适量辅料,经过成球、焙烧而成的。由于陶粒密度小,内部多孔,形态成分较均一,且具有一定强度和坚固性,因而具有质轻、耐腐蚀、抗冻、抗震和良好的隔绝性等多功能特点,利用陶粒这些优异的性能,可以将它广泛应用于建材、园艺、食品饮料、耐火保温材料、化工、石油等部门。

国内研究者对城市给水厂和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在陶粒制品方面的资源化利用技术已有较多报道,均不同程度涉及到配料种类、最佳配比、最佳烧成工艺、陶粒制品主要性能(堆积密度、筒压强度、吸水率)等。

2.制备内容及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轻陶粒及其制备方法。

所述超轻陶粒为堆积密度不大于500kg/m3的陶粒,粒径为6~15mm。

所述超轻陶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工业污泥、混合淤泥、废石粉和添加剂混合,得混合物,按质量百分比,由精对苯二甲酸沉淀污泥、海泥或混合淤泥、废石粉和添加剂,按一定的配比制作。

在步骤(1)中,所述工业污泥可为生产精对苯二甲酸(Pure Terephthalic Acid,PTA)的沉淀污泥;所述混合淤泥为城市附近的江、河、湖、塘、池、沟、渠、水库、码头及水产养殖区内的淤泥的混合物;所述的海泥为某城市的海泥;所述废石粉为石材加工产生的废石粉;所述添加剂可选自铁粉、粉煤灰等,所述铁粉、粉煤灰。

(2)将混合物预热。

在步骤(2)中,所述预热的温度为150℃,预热的时间为2h。

(3)将预热后的混合物焙烧,得超轻陶粒。

在步骤(3)中,所述焙烧的温度可为1150~1200℃,焙烧的时间为4min。

精对苯二甲酸是化纤的上游产品,是生产涤纶短纤的主要原料,化纤则是纺织业的重要原料。精对苯二甲酸还是生产聚酯(PET)切片的原料,以聚酯切片为原料的涤纶纤维在目前化学纤维中使用量最大。精对苯二甲酸还应用于容器、包装材料、薄膜产品等领域。精对苯二甲酸的应用比较集中,世界上90%的精对苯二甲酸用于生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其余用作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等其它聚酯树脂或化学衍生物的原料。

由于生产精对苯二甲酸(Pure Terephthalic Acid,PTA)的沉淀污泥是生产PTA产生的废液残渣,属于危险废物。但是现有的PTA残渣的处理率极低,因此造成大量的废液残渣只能进行焚烧或直接运出填埋,企业急需能够将PTA污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综合利用的技术。

经分析,PTA污泥的化学成分如表1所示,主要成分仍为无机物,但烧失量较高,说明PTA污泥中有机质含量较高。

表1(%)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可以实现以PTA污泥为主要原料,辅以适当的其他配料(均为固体废渣)和少量添加剂,不需添加任何化学试剂,采用烧成工艺,即可得到堆积密度≤500kg/m3的不同密度等级的超轻陶粒,该超轻陶粒是建筑节能墙体材料急需的轻质骨料,市场前景广阔。在1150~1200℃烧成温度时,污泥中的有害重金属得到固化,表2给出某省建筑工程检测中心有关超轻陶粒主要环保指标的检测结果。

表2

综上所述,本发明完全可以满足PTA污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综合利用要求。

3.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将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按质量百分比,分别称取工业污泥、海泥、粉煤灰,按工业污泥、海泥、粉煤灰按一定的配比混合并搅拌均匀,得生料球,生料球的含水量控制在20%~30%,生料球的直径小于15mm。生料球在150℃的烘箱中烘干2h,将高温炉的温度升至1150~1200℃,将烘干后的生料球放入高温炉进行焙烧,4min后取出冷却,制得堆积密度≤500kg/m3的不同密度等级的超轻陶粒,该超轻陶粒强度高、吸水率低。混合淤泥根据陶粒高温熔胀理论对原材料化学成分的要求进行科学调整,补充污泥中某种氧化物成分的不足。选用大理石类石材加工产生的废石粉。生产过程充分节能,可采用稻谷加工企业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谷壳代替优质煤气化产生的清洁能源为陶粒煅烧燃料。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类似,其区别在于,添加剂采用铁粉,铁粉的粒径≤80目,混合淤泥采用城市附近的江、河、湖、塘、池、沟、渠、水库、码头及水产养殖区内的淤泥的混合物,工业污泥、混合淤泥、铁粉按质量百分比进行混合。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类似,其区别在于,添加剂采用铁粉,铁粉的粒径为≤80目,按质量百分比,工业污泥、海泥、废石粉、铁粉的配比进行混合将所得的超轻陶粒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本发明的主要原辅材料均采用固体废渣,表4给出所用主辅原材料的化学成分。混合淤泥根据陶粒高温熔胀理论对原材料化学成分的要求进行科学调整,补充污泥中某种氧化物成分的不足。选用大理石类石材加工产生的废石粉,因废石粉密度大,无塑性,会增加原料塑性造粒的难度,并增加陶粒的密度,一般超轻陶粒生产技术中不会选用石粉作为原料,本发明技术制得陶粒堆积密度可低至(300~350)kg/m3,为提高陶粒强度和密度,有意识地加入大理石类废石粉,因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在900~1000℃会分解产生CO2气体,在减轻石粉重量得同时,还能帮助陶粒膨胀。因此,本发明不宜使用花岗岩类废石粉。

表4(%)[科]

【参考文献】

[1]林云琴,周少奇.我国污泥处理、处置与利用现状,能源环境保护,2004,18(6):15-18.

[2]许韶波.城市生活污泥制取陶粒的研究,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福州,2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