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素材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31 02:09: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写作素材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作文作文,作得头疼”,每次作文课,哪怕是中学阶段模式化很重的议论文写作,许多学生也是抓耳挠腮,搜肠刮肚,不知所云。这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原因之一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原因之二是即使有了米也不知道怎么煮熟这锅饭。难道我们活了这么多年,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就真的写不出一点东西?其实不然。只要我们做个生活的有心人,阅读的有心人,就可以笔下生花,美文连连。
一、积累写作素材
“摆事实,讲道理”是议论文最基本的写作方法,在议论文中“摆事实”是为“讲道理”服务的,要写出有理有据的文章来,我们就要先学会摆出“事实”,因此,我们得积累写作素材,让“事实说话”。
(一)写作素材的宝藏――教科书。
课程标准要求:“教科书选文要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富于文化内涵,文质兼美,丰富多彩,难易适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所以教材可以为我们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我们为什么坐拥宝库而不去开发利用呢?学习写作时可用如下方法。
1.准确地引用诗句。引用古诗文说理且说理透彻是2008年湖南考生《远近焦距》的一大亮点。开篇引用“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点题又增势,并引发悬念;接着文章从大到小进行论述。一句“眼肉有尘三界窄,心中无事一床宽”对人的价值观进行解说,得出眼界开阔由人看事物的距离决定,这是大;紧接着用“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这一富有哲理性的话语对个人的行为进行论述,并且很巧妙地与上面的禅语进行了呼应,这是中;然后用现实生活之例让文章贴近了生活,得出“只有跳出来,才能明白生活之美好”,这是小。引用的诗句达八句以上,可谓匠心独运,恰到好处。2005年天津考生《留给明天(四)》引用李白杜甫柳永的诗句,引发了对“我将要怎样的人生”的思考。
2.巧妙地化用材料。“化用”可以使材料成为行文的组成部分,自然而不着痕迹。使文章有文采,并显出作者的文学素养。如2005年安徽考生《月亮的正面和反面》:“文王拘而演《周易》,你想起了父亲临终之嘱;仲尼厄而作《春秋》,你想起了雄才多磨难;左丘失明而有《国语》,你想起了百炼成钢;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你想起了花香从苦寒;韩非囚秦而作《说难》、《孤愤》,你想起了英志还未竟。”此段化用《报任安书》,贴切自然,评析司马迁,富有深度。2005年福建考生《圆形与星形》:“在这里,他与朋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感受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他以小舟夜泊绝壁下,探究石钟山的得名,毫无顾忌地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他以樽中美酒酹江上明月,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感慨人生如梦……”化用《赤壁赋》、《石钟山记》、《念奴娇・赤壁怀古》,浑然天成。
3.课外延伸教材。以教材为本,课外延伸。如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时候,我们可以了解苏轼的生平背景;学习《指南录(后序)》的时候,我们可以关注文天祥的点滴信息。由课本的一个作者的一个作品延伸开来,我们又将积累很多素材,因为他们的经历精神思想同样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如2005年全国乙卷《位置和价值》,文章选取了苏轼人生的两个点:(1)被贬黄州;(2)修筑苏堤。这两个事例恰恰发生在两个“位置”:黄州赤壁、杭州西湖,这两个事例恰好又是苏轼的两个重要人生阶段,苏轼在这两个阶段处于不同人生位置:低谷、中间。在这两个“位置”上苏轼都取得了非凡的成绩,创造了不朽的价值:在黄州成就文学顶峰,在杭州修筑千古苏堤。只有对苏轼全方面地了解,考生才能将这些素材为己所用。
(二)写作素材的源泉――生活。
信息化时代笼罩下的我们,自然会涉猎各种新闻,大到国事家事天下事,小到我们身边的琐事,做生活的有心人,作文素材就会很多。2008年虽然过去了,但很多事情已成为我们记忆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雪灾、地震、奥运让我们在大灾大难面前经受住了考验,让我们为之振奋、为之骄傲的同时,也有一些让我们痛恨和反思的事,如“三鹿奶粉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2008年,国庆60周年,让我们因中国强大而激动不已的同时,也让我们重新审视“90后”的一代。长江大学学生手拉手结人梯救人献身的事例重新引发我们对生命价值的思考。所以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扩展语文学习的渠道。
二、运用写作素材
积累储备了丰富的写作素材确实有助于写出好文章,但有一缸米却不知倒到哪口锅里,素材积累再多也没用,这就要求学会对素材进行加工整理。
(一)品味、提炼主题。
大多数材料都蕴含着一定的人生哲理,需要反复玩味。如果我们不去细细品味《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气息,怎能与孤独的海子同悲同喜?如果不同史铁生一起“生活”在《我的地坛》,又怎能把“出入人生”感悟得彻底?如果对《逍遥游》心存难以消弥的隔阂,又怎能与庄子一起逍遥在蝴蝶翩翩的文学世界中呢?在占有大量素材的基础上,可以思考:这素材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情操?这种思想、情操是否具有时代性、先进性、典型性呢?我们需要的是有目的、有思考、有系统地内化或积累。我们占有材料,提炼主题,还要根据主题分门归类。有的一个材料可适用多个话题,如李密的《陈情表》可适用“双赢的智慧”(2005年山东卷);“一枝一叶世界”(2005年浙江卷),《赤壁赋》可适用“乐观”、“挫折”、“包容”、“和谐”、“自然”等话题;司马迁的素材可适用“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转折”、“心灵的选择”、“自我认识与别人的期待”、“变通”、“挑战”等话题。有的多种素材同适用一个话题,如2004年全国乙卷,《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的作者用王勃、李白、司马迁的素材说明他们面对挫折,并没有放大痛苦的观点。
(二)联想、捕捉材料。
占有大量素材,却不一定能写出好的文章来,我们还要根据作文话题内容进行横向联想,搜索自己素材库中与之相关的内容。如2008年重庆考生《在自然中生活》,作者联想到了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索罗在小木屋自由生活的情景,谢安徜徉湖光山色的情形,内容丰富,观点极具说服力。
(三)选择、组织材料。
篇2
一、高中生议论文写作现状
1.学生论证理论基础不足
在现阶段的高中生议论文写作中,许多学生对于最基本议论文的认识还存在很多问题。一些学生甚至对于议论文的基础,如何设置论点、围绕论点进行论证、论据的使用等还都掌握不熟练,对于议论文的语言组织和使用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对议论文的组织结构认识程度太低,并且存在对于议论文文章结构的理解困难。致使学生创作出的文章条例不够清晰,叙事结构混乱不堪。
2.学生组织语言苍白乏力
学生议论文写作能力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差,在议论文的写作练习过程中,很多学生进行写作的语言往往是苍白乏力、缺少说服力,很多教师在审阅学生的试卷中往往都没有审阅的欲望,致使学生的文章拿不到高分。造成W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缺少长时间的练习,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他们的脑海里面没有清晰的思路,即使在练习的过程中也不能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3.中心论点把握不住
中心论点是议论文的核心内容,但是在进行议论文写作时,很多学生都不能很好的把握中心论点,经常会出现跑题的情况。致使学生的作文得不到高分,甚至会因为偏离中心论点而产生零分作文。
4.论点叙述不够深入
许多学生对于论点的写作存在问题,论点叙述不够深入,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认识到进行论点分析的重要性,只是想当然的认为论点叙述及时简单的写出论点然后辅以相应的材料论证观点。致使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随性而为,缺乏系统的知识点罗列和论点的分析,文章的结构首尾脱节。
二、帮助学生掌握议论文写作基础知识
唐代大文豪杜牧曾说过“意不先立,止以文采辞句绕前捧后,是言愈多而理愈乱然”这几句大意是:写文章如果不首先确定思想内容,只用一些华丽的辞句前绕后捧,那么词句越多文理越乱。写议论文先要确定主题思想和思想内容,如果光在堆砌辞藻上下工夫,就会越说越乱,使读者不知所云。然而在实际的议论文学习中,很多学生对于议论文的基础知识并不能很好的掌握。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找出几节课堂教学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议论文写作基础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具体的议论文写作方法,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对议论文写作方法掌握不牢靠的问题。
许多学生因理解能力的不同学习的积极性不同等问题,在最初学习知识时掌握的基础知识牢靠程度不一样,导致学生之间的写作能力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很多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是盲目的跟风,模仿成绩好的同学的写作方法,或者套用例文的写作模版,这样不但不能够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还会导致学生的文章单板僵硬,毫无新意。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作用,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引导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写作方法。笔者在教学中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学生在写作课的课堂学习中非常认真,学生在课后收集写作素材时也非常的认真,但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却一直得不到提升,在对学生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后发现,导致学生写作能力得不到提升的原因是学生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方法,学生在写作时总是生搬硬套范文的叙事结构,导致自己在写作时思维被束缚在范文的叙事结构当中,写出来的文章自然就很僵硬呆板。针对这一情况我首先告诉学生写作训练时不要太过于依赖范文,范文只是参考,不要让范文束缚住自己的思维。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写作方法,其写作能力出现了明显的提升。
三、议论文表达能力训练
在进行议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不能够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一些观点,学生的文章更多的是词句的堆砌。很多学生虽然能够有着清晰的创作思路,但是学生缺少语言组织能力,学生的表达能力差不能够将自己的观点凝于笔尖。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使学生能够将自己的观点准确的表达出来。使学生的议论文的文章更加出彩、语言更为深刻凝练。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提升学生的议论文表达能力,首先,收集在理解高考中优秀的文章,带领学生对文章进行分析,并根据学生的不同写作习惯为学生选择符合学生I青况的写作方法,如2011年江苏省的优秀高考作文《拒绝平庸》,文章开头“如果燕雀拒绝了平庸,是否会像苍鹰一样翱翔于蓝天?如果小溪拒绝了平庸,是否会像大海一样汹涌澎湃?如果我们拒绝了平庸,是否会让自己活得更精彩,更有魅力?拒绝平庸,我们需要什么?”文中作者用了充满着朝气和拼搏精神的假设来引出文章,激昂的措辞间有彰显出作者独特的见解,真正做到了紧扣主题开门见山。其次,在学生进行了优秀文章的品析后,教师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见解,对文章写一个读后感,并根据文章的写作要求进行小练笔,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让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提升自身的创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篇3
关键词: 论据库 议论文写作 积累收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学生来说,如果平时没有注意收集积累一些写作素材,那么在写作时必然无从下笔,只好胡编乱造,写出来的作文自然就言之无物,读起来就索然无味。
唐代诗人李贺才思敏捷,据说他每次外出,总爱带一个小布袋,随时将观察所得写在小纸片上,放进布袋。这些小纸片就是李贺收集的创作素材,久而久之,“库存”充足了,写作时运用起来便得心应手。这就是他文思敏捷的“奥秘”所在。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平时应该注意构建一个写作的材料仓库,那么写作时便可随手拈来,不会有“用时恨少”之憾了。
议论文写作同样离不开素材积累。
议论文是进行议事说理的,它要求我们做到“有理有据”,“有理”就是论点正确,议论合乎情理,合乎逻辑;“有据”就是有事实和道理根据。只有这样,文章才会有说服力。
学生在写作议论文时往往可以做到“有理”,但做不到“有据”,所以写出来的作文缺乏说服力。“据”从何来?其实并不难,只要平时注意收集积累筹建一个论据库,那么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在指导学生作文的教学实践中,我一直非常重视作文素材的积累,强调要学生自己筹建一个“材料仓库”。现就指导学生写作议论文的实践谈谈怎样筹建一个材料仓库――“论据库”的问题。
议论文的论据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即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道理论据是公认的某种道理,包括名言、谚语等。事实论据要求真实可靠,有代表性。明确了它的类型,就可以着手进行收集工作了。
我在指导学生筹建论据库时,着重从以下几方面指导。
一、收集内容
结合学生写作实际需要,我把收集内容大致分类,每一类都给取一个标题,共有10个:理想立志篇、惜时勤奋篇、信心恒心篇、艰苦奋斗篇、团结友谊篇、钻研创新篇、谦逊礼貌篇、爱国情操篇、其他篇。
确定了收集内容,学生对收集的材料进行分析、思考后,再对号入“座”,归入其中就可以了。
二、收集途径和方法
(一)收集内容确定了,还必须指导学生一些收集的途径和方法,收集材料的途径大致如下:
1.从教材中收集。学生手头有一套比较完整的教材,必须充分发挥它的作用。语文课上议论文范文所用的道理和事实论据就是很好的材料来源。如《理想是奋斗的阶梯》一文,谈到刻苦勤奋,有马克思、诺贝尔的例子;谈到珍惜时间,有爱迪生、鲁迅、巴尔扎克的例子,有富兰克林的名言,有朱自清散文《匆匆》中的论述;谈及迎难而上的,有伽利略、布鲁诺、高尔基、华罗庚、道尔顿、爱伊斯坦的事例。其他范文可收集的论据也很多,其他科目如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等,也有许多生动的事例和精辟的名人名言。只要充分利用好手中的材料,注意把有用的东西收集起来,数量就很可观。
2.从报纸、杂志、电视等新闻媒介中收集。报纸、杂志、电视等新闻媒介紧贴时代脉搏,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有极强的可读性。其中一些材料就可以收集入“库”以备日后写作之用。
3.从日常生活中收集。要积累材料,就要充当生活的主人,而不是做一个旁观者。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应扩大生活面,多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多接受一些信息,多收集一些生动的材料入库。
(二)收集材料的方法可以有:
1.个人独立收集。个人独立收集,可以确保材料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2.集体交流收集。一个人的精力和阅读面毕竟是有限的,收集的材料必然是有限的。因此,可在个人独立收集的基础上,每学期开一次“论据交流会”或搞一次“论据展览”,就学生各自收集的一些材料进行交流,谈谈自己的体会,互通有无,这样可以扩大收集面,提高效率。
(三)明确了收集内容和收集方法,还必须强调筹建论据库的一些事项:
1.要有“论据”意识。平时在学习和阅读时要懂得随时把一些有价值的材料收集入库,不能让它们与自己失之交臂,这种意识要自觉培养强化。
2.要确凿无误,真实可靠。平常收集材料时,一定要认真,保证材料的可靠性与真实性,不能靠道听途说。
3.要持之以恒。收集材料是一项长期工作,不能靠一朝一夕之功,因此要注意眼勤、手勤,要注意坚持不懈。只有长期积累,论据库的材料才能丰富起来。
此外,要求学生准备一本比较好的记录本,以便长期保存。还可以指导学生在记录本的边边角角配上一些小插图,使之既实用又美观大方。
(四)筹建论据库,好处很多:
1.可以为学生提供写作议论文所需要素材,消除学生作文中有理无据的现象。
2.可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
3.可以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学生在写作时,消除了无材料可写的后顾之忧,写出来的作文就会有所进步,写作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浓厚。学生尝到收集素材的好处,充分调动收集素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篇4
本文围绕政治小论文的撰写角度、选题、素材、写作套路和后期修改这五个方面提出小论文写作的指导策略,用“多”“亮”“实”“顺”“美”等美妙的“音符”,谱写政治小论文的华美乐章!
一、提供撰写角度,突显一个“多”
同一个主题,同一份素材,进行广度拓展和深度挖掘,有助于多角度呈现立意。
1. 政治学科角度
小论文的撰写要始终紧扣教材知识,思想政治学科的教材知识是写好政治小论文的理论基础。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已了解并掌握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文化生活》等相关知识,由此构成一个学科体系。在学科理论观点的指引下选择小论文撰写角度,有助于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使文章更具有严谨性、科学性和说服力。
例如,笔者指导学生撰写的《天蓝了 水清了——记马渚镇沿山村生态村建设》《朗霞裘服的“春天”来了》和《光耀杭州湾 照亮全世界——来自梁弄镇灯具产业的报告》三篇文章曾获余姚市高中学生政治小论文评比一等奖。三篇论文的共同点是:立足于教材,充分调动了《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如科学发展观中涉及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市场经济中涉及的宏观调控等知识,对素材的解读回归于课本,避免了空洞说理,因此得到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2. 时政性角度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坚持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体现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的时代特征,显示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政治小论文的撰写角度也应适应时代要求,密切联系国际社会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直面高中生思想上的现实问题。如笔者指导学生撰写的《盗版的世界“学问”大》《绿色奥运 绿色希望》和《似曾相识燕归来——小手机折射出大道理》等小论文,以盗版、北京奥运会和手机等当年的热点问题为载体,不仅引发了学生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深度思考,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注重课本知识与时政热点相结合,把新闻引入课堂,让学生逐渐积累撰写政治小论文的新鲜素材。
3. 地方人文角度
政治小论文的撰写要具有地方色彩,体现政治学科的独特性,富有研究价值。笔者发现,近几年获得一等奖的小论文一般都有一股浓郁的家乡味道。如本校学生所撰写的《姚剧——姚江文明的瑰宝艺术》和《名邦之奇葩 余姚之骄傲》两篇小论文,挖掘了余姚地方传统文化——姚剧这个文化资源,从姚剧的起源和发展为主线进行阐述,使人们重新认识了本土文化的价值;《菜,榨出道理来》和《小杨梅 大道理》两篇小论文,选择闻名中外的榨菜和杨梅两种余姚特产,从它们的起源、现状和未来展望等角度进行撰写,让读者深深体会到余姚本土产品的魅力;《光耀杭州湾 照亮全世界——来自梁弄镇灯具产业的报告》《同样的土地 不同的财富》《朗霞裘服的“春天”来了》《四明山经济发展的“春天”——论四明山“农家乐”》和《白色珍珠——余姚的摇钱树》等小论文,以余姚的梁弄灯具、朗霞裘皮、四明山的“农家乐”和塑料为撰写角度,告诉人们这些产业是如何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插上腾飞翅膀的。由于学生对自己的家乡非常熟悉,站在地方人文角度撰写政治小论文,得心应手、有话可说。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本土资源为素材,倡导“生活化”教学,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知行的辩证统一。
二、帮助学生选题,突出一个“亮”
帮助学生选好题目,是教师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的重要一环。小论文的题目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用最简洁、最准确和最新颖的文字告诉读者本篇文章将要阐述的问题,使人阅读之后一目了然、过目不忘。由于高中生的知识面、理解力和概括能力都有限,课余阅读报纸杂志和上网了解时事资讯的时间并不多,教师可结合政治学科实际、社会现实问题、地方人文特色和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等方面来为学生选题提供素材,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不落俗套,注意“亮”度。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为文章选择一个好题目,可以对整篇文章起到点睛的作用。政治小论文的“眼”,应该明亮而富有生命力,一般为20字左右。若学生以提炼小论文的观点作为标题,应该注意以下三点:第一,仔细研究背景材料,认真领会材料要说明的中心思想;第二,联系材料,找出其中心思想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第三,将材料中心思想上升到一定高度形成小论文的观点,确定标题。例如,本校一位学生以余姚特产——杨梅为主题,立题为《小杨梅 大道理》,一小一大,对比鲜明,给人以眼前一亮的深刻印象,在省高中生政治小论文评比中获了奖。
三、指导学生搜集和整理素材,彰显一个“实”
题目确定好之后,紧接着下一步,教师应指导学生搜集、整理相关材料。小论文虽小,材料也不可少,充分占有材料是写好小论文的前提。教师在辅导中要注意提醒学生:题目不同,搜集资料的范围、重点和途径也不一样。一般说来,可让学生从以下两个途径搜集和占有材料。
篇5
读法律专业学术论文写作有感
在我的印象中,写论文是件很痛苦的事情,大多数人对这项费时费力费劲的文字工作都比较反感,因为爬格子毕竟是一件苦差,与青灯为伴,与黄卷为友,怎能不苦?很多人都害怕写文章,尤其是专业论文。因为写论文需要花大量的前期功夫进行调查研究,而且很多可能还是无用功,包括走访座谈和阅读大量文献,不然文章很容易陷入言之无物的空灵,除此之外,选题和构思亦是一大难题,因为选题就是要选出问题,找准了问题就等于论文成功的一半,而构思则是选题的拓展,构思将选题最初的意蕴用框架的形式搭建起来,剩下的便是码子了。很多人认为写文章难并非是构思难,而是码那么多字很困难,但笔者却不以为然,笔者以为写文章最痛苦的当是两件事情,一个是调查研究收集资料,这是论文的素材,另一个便是选题和构思。收集资料是个体力活,消化资料提炼问题则是个纯粹的脑力活,需要反复的构思。只要有了选题个构思,将调研所获取的资料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并填充以汉字,论文便水到渠成了。
的确,写文章确实是一件费时费力费劲的事情,不仅需要繁重的体力劳动--收集素材、消化资料,更是一项复杂的脑力活动,选题并构思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法律专业学术论文写作》一书或许能为我们写作论文尤其是专业法律论文提供一些启示。该书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教授群针对写论文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的专门研究,包括法律专业论文的特点与分类介绍,法律专业论文当如何收集和整理资料,提纲的拟定、结构的安排,格式的规范等写论文所必需的各个要素都进行了一一的阐述和分析。写论文到底有无专门的路径或方法,或许阅读完该书,你可能要失望了,因为其最多是一门写论文的入门教材,对法律专业论文进行了概述式的介绍,及框架的搭建和格式的规范进行了相关的介绍与提示,但却并未教读者写论文的速成之道,即写论文的捷径和快速方法等。因此,通读完该书,可能最大的收获还是对写论文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及做论文应该注意的方法和格式规范等问题,或许能有所裨益,但却找寻不到论文的速成之法与成就之道。的确,写论文确实是没有捷径和窍门的,主要还是依赖于平时的积累,而不可能希冀于阅读一门论文写作书就迅速掌握写作方法并产出优质论文。这或许亦是该书的名字为法律专业学术论文写作而非法律论文速成之道的缘故,没有一个人能夸这海口,企图让读者阅读自己的一本论文写作书便摆脱写论文的痛苦,化腐朽为神奇,让论文信手拈来,浑然天成。
因此,读完该书,笔者收获不是很大,也很困惑,法律论文该如何写作还真是个大难题。根据笔者个人的论文写作经历与体验,论文写作还是要靠平时的大量积累,包括阅读大量的文献和经常性练笔。因为论文写作是一个文献输出的过程,不阅读大量文献,不进行文献输入,是不可能有文献输出的。这也恰好符合物理学上的能量守恒定律。而经常性练笔则助于提炼文字的纯度,没有人天生就是字字珠玑,炉火纯青,相信大多数学人都是经过反复修改和练习,论文才能像一串串美妙的珍珠,让读者一气读完,发浑然天成之感。
笔者的论述好像是在否定该书的价值和意义,其实不然。上面的论述只是澄清论文无速成之道的朴素原理,该书的价值肯定是有,读者通过阅读起码知道论文写作必须先构思和搭框架,这样才能下笔不跑题而且文字方能如行云流水般远行。就像盖房子需要设计图纸和框架搭建,剩下的才是砌墙和圆顶。论文亦是同理,写论文必须注意格式规范,包括引用他人文献的规范等,在此书中都有所介绍和分析,认真细读该书还是能有所收获的,至于最后收获的是什么,那要看读者的读书动机和文字功底,因为读书动机从一开始就奠定了你读书的目的并努力找寻自己兴趣点,予以满足,而文字功底则能大致确定你所获的深度。因此读完该书,笔者感觉还是能有所收获,起码知道了文献资料的收集方法,论文写作的步骤,规范论文的基本格式,这对于没有接受过专业、系统学术训练的论文初学者还是很有必要值得注意和警醒的,按照该书作者提供的写作思路,论文不能确保获奖或发表,但能减少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浪费,能让所出炉的论文看起来更加清新简约,格式规范,确保形式上的瑕疵祛除。因此,从这个意义和角度来说,写论文还是有速成之法与成就之道的。
篇6
1.以审题立意训练为重点。
2.注重素材的梳理和积累。
3.周周有作文,实行面批,一写二写三写。
4.精选题目《分享与承担》《穷与富》《找回童年》等。
二、六十六中
两周一次大作文,平时写随笔。
确定好每次作文的目标、内容、文体,要求写规范的记叙文和规范的议论文。
《一步与一生》《说安》。
重视讲评,优秀作文引路,解析典型案例。
三、三十九中:
1.按2010年各地高考作文题写作,因为这些高考作文题,既有现成的优秀作文,又有分析和点评。
2.利用早读课和自习课时间读一些作文素材。
3.学生作文力争面批,52分作为目标。
四、育英外校:
针对学生厌学、怕写作文的情况,采取一些措施加以引导。如先写容易些的片段,给学生提供素材,写前加强引导和指导。多鼓励激励。
五、其他学校
重点训练学生写规范的议论文和记叙文。
指导学生多阅读,教师选编一些范文和作文素材印发给学生。
从小处落笔,先小后大,多种形式训练。写作文片段,学生背诵一些优秀作文片段。
高淳:做到三达标:文体达标(记叙文和议论文,)字数达标、书写达标。
六、河西分校:
大小配套、专题安排、针对训练。
七、建邺高中
作文是学生的一项复杂的精神活动,不光是写作技巧问题,与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密切相关。高三要强化训练,专项训练,序列训练,多种形式训练,有目标有针对性地训练。
从三个层面设计作文教学的序列。
一是指向交流的层面。学生要有明确的读者意识。写文章要明确话题(写什么)、角色(我是谁)、读者(写给谁)、目的(为什么写)等要素。
二是指向过程的训练。这个层面着眼于思维的培养,素材的积累。首先要真实表达,写我所愿;然后要真诚交流,切磋琢磨;第三要客观评价,真切修改。包括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包括一改二改三改。安排学生写文章决不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而应对写过的作文反复敲打,推敲琢磨,悟出真谛,以一当十。注重审题、立意谋篇、选取加工材料、起草修改、预写提纲、注重文脉的安排等。
三是指向结果的训练。培养学生根据特定的要求和限制,在特定的环境下写特定体裁作文的能力,这是在前两个层面序列教学的基础上,加强技能的训练。这种训练是根据写作要求,根据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根据写作功能的指向而安排的提高、升格、提优的训练。
每周一定有一次作文时间,或写作文或评作文或列提纲。选好作文题目。
八、李青松:
一要选好作文题,让学生有发挥的空间,写作的欲望。如《主动》《独自面对》《转身》《难题》《境界》等。
二要选好训练的角度,立意、文体、材料、两大类文体的得分点。
篇7
【关键词】新课标高考;高中议论文作文教学;走出校园走向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传统作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存在问题
(1)教师在审题、立意、选材、布局甚至讲开头、结尾等等方面的引导上存在较大问题,不注重专项训练,作文教学流于形式,导致学生作文普遍大而空。同时,教师提倡的优秀范文又离学生写作水平较远,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无从谈起。(2)教师过分点拨作文技法,不注重学生平时的积累,给学生造成了思维定势,学生作文缺乏真情实感和创意,更谈不上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
(二)学生存在问题
(1)行文不够流畅,语病太多,很多错别字。学生作文往往在行文中,抓不住重点,抓不住论点。如在《论理想》中,学生多写什么是理想,而不是理想的重要性和对人生的意义。(2)论点提出不够合理,不够明确,论证方法的选择上没有章法,论证过程重复嗦。在学生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往往先保证的是字数,但很多学生只停留在这个层次,没有在扣题、深挖思想上下工夫。(3)论据相当缺乏,不具有代表性。学生忙于应付各种考试,没有静下心来读书,积累的素材和论据少之又少,在写作中一个论据反复用,生搬硬套,不讲究切题,极大地削弱了文章的论辩性。(4)文章写作缺乏深入思考,名人名句堆砌现象减少的同时,日记化、私人化写作的内容比比皆是,不符合高考作文的要求。同时,在深挖材料的深层内涵上欠缺很大,造成文章没有深度。(5)学生作文脱离了当下社会热点、时代特色,这与高考要求相背离。
二、新课标高考下高中议论文作文教学创新途径
(1)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向生活要素材。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感人画面,发现生活中的趣事奇闻。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观察生活趣事,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观察社会现象、自然现象,获得生动的感性材料,并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是一种很好的积累,也是成长的记录单、生长年轮的岁月证明。长期积累,丰富生活阅历,同时,也可以拥有丰富的写作素材。总之,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观察生活,保证学生写出生活的丰富多彩,展现个性,展现个人化的生活和情感,才是新课标下作文教学的归宿。
(2)鼓励学生记日记,走出纷扰世界,走进小宇宙,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学生有一颗赤子之心,用一双单纯的眼,把身边经历的,把自己听到、看到的都记录下来,养成一种记日记的好习惯。对每个处在成长期的学生来说,都是一种好习惯,而日记则成为人生的巨大收获,是一笔无价的财富。同时,在记日记的时候,只有思考了,走进内心了,才会有见解;走进了心灵世界,才会看到真实的心,不停地用岁月打磨粗糙的心,让它晶莹剔透;不停地用情感去擦拭疲倦的心,让它清爽无比。
在整个时代“压力山大”的时候,学生更不能例外,学业负担太重,有那么多看不懂的人和事,有那么多放不下的人和事,而当学习之余,翻开日记,面对日记,一切纷扰都统统放下;面对日记就像是面对自己一颗真实的心一样,日记里住着一个真实的自己,住着一颗勇敢的心。
(3)鼓励学生课前进行两分钟的演讲,增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分享中积累素材。每天出一个话题给学生,让学生课下准备,让学生从各种媒体上找素材,让学生也当一回演说家,过段时间,让学生逐一展示。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提取筛选信息,个性化解读能力。学生可以从新闻中获取营养,不管是国内外新闻还是身边的新闻,都会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这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贯彻了国家提倡的“大语文”要求,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素材和语料,为学生写出言之有物、内容详实的作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鼓励学生预先小组互评作文,找到不足。首先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然后小组互相批改作文,在批改中找到不足,在作文互评中了解高考作文评价标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和平时的训练中能够按照高考评阅标准去进行每一次作文的写作。长此以往,学生的高考意识强了,作文的规范性也提高了,是一举多得的措施。
(5)鼓励学生课前介绍名人名言,拓宽学生知识面,帮助学生扩充论据积累量。
安排学生课下搜集名人名言,经过课下准备,锻炼了学生的搜集能力,并且让学生课前进行集中演讲。采取分组搜索有关话题方式,最后找出集中时间进行学习和认识。扩展了学生视野,扩充了材料积累,增加了作文论据积累量。
(6)组织学生分组收集论据,增加论据积累。分组给每一个小组一个话题,分组收集论据。学生课下充分地准备,再选时间集中交流。一个小组收集论据,全班分为8个组,长期坚持学生的资源实现共享,论据量得到几数倍的扩充。
(7)举办辩论比赛,在实战中锤炼辩证思维。组织学生举办辩论比赛,在辩论中锤炼辩证思维。双方的辩题就是自己一方的观点,论证自己的观点正确需要有充分的论据,而且更需要辩手有清晰的辩证思维,而这极大地锤炼了学生的思维。例如辩题“金钱是万恶之源”和“金钱不是万恶之源”,学生在作文中辩得不很理想,于是我们发动大家去准备一次辩论比赛。我想对于学生而言,正也是一种锻炼。
新课标高考背景下,高中议论文作文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中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积累素材,扩充论据量,激活学生辩证思维模式,进而提高高考作文得分,最终提高高考成绩。
参考文献
篇8
首先我给学生讲议论文写作时,常常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一个小孩在回答“在家里你最喜欢谁”的问题时,他可能就在写议论文:
我喜欢妈妈不喜欢爸爸。(论点)
因为妈妈听任我做我喜欢的事,爸爸却总要管我,让我不自在。(对比论证)
比如说一次我想玩游戏机,妈妈一口答应,爸爸却对我要求这要求那。(举例论证)
不是有首《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吗?就连我奶奶都说我妈对我太好了。(引证)
如果说我是星星,妈妈就是那广阔的夜空;如果我是小树,妈妈就是阳光雨露;如果我是小船,妈妈就是船桨等等。(比喻论证)
因为妈妈对我好,我要爱我的妈妈,让她更幸福。(因果论证)
在家里我最喜欢妈妈。(回扣论点)
所以说写议论文就是让学生把话说清楚明白或说深刻的一种活动,它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让学生列提纲就是要明确写作对象或者论点,再把文章思路通一通,再想想如何能让自己的文章出彩。思路通了,学生可能就想畅所欲言了。
思路清晰了,下面就要解决学生的“腹内炊”了。我是这样解决的:
1.就地取材,在山识宝。俗话说“身在宝山不识宝。”我们从初中至高中的课本就是一座丰厚的大山,一部很好的素材集,比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向我们介绍了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大度和爱国,廉颇的知错就改、勇于承认错误;《苏武传》向我们展示了苏武的忠贞执着;《鸿门宴》项羽、刘邦向我们揭示性格决定命运……在文章体例方面,我们可以从《六国论》学习典型议论文的写作,从《林黛玉进贾府》学习小说典型人物的塑造,从《祝福》中学习环境的描写,从《荷塘月色》学习散文的景物描写,从《项脊轩志》学习抒情散文的写作等等。还有豪放飘逸的李白、沉郁顿挫的杜甫、乐观潇洒的苏轼等,哪个人的生平不是一首可歌可泣的诗篇呢?他们的经典诗词不可为我们所用吗?如果学生善于向课本借鉴,我们可以挖出多少宝藏啊。
2.教师多准备一些作文素材抽空补充给学生,所谓“山不过来我就过去”。比如《名人传记》中的人物、“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以及社会热点、焦点人物以及时事新闻等。同时鼓励学生多积累一些材料,并适时在班内表扬、推广。
3.教师在授课时可以故意用悬念法介绍一些名著片段,让学生猜想、争论或让学生去查找,引导学生做课外阅读。大部分学生还是比较尊敬自己的教师的,如果老师说喜欢哪部作品学生就会产生相应的兴趣,只要他们读了也就会有一定的收获。
4.指引学生观看《新闻周刊》,增强对时事的评判能力,也增加了作文中的反面素材。
篇9
相信即将毕业的同学,最近都在忙碌着撰写论文吧?在撰写论文时大家是否遇到了很多困难呢?下面是学术参考网小编为朋友们搜集整理的自学本科论文致谢,希望可以帮到你~
历时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将这篇论文写完,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都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度过了。尤其要强烈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XX老师,她对我进行了无私的指导和帮助,不厌其烦的帮助进行论文的修改和改进。另外,在校图书馆查找资料的时候,图书馆的老师也给我提供了很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在此向帮助和指导过我的各位老师表示最中心的感谢!感谢这篇论文所涉及到的各位学者。本文引用了数位学者的研究文献,如果没有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帮助和启发,我将很难完成本篇论文的写作。
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予我了很多你问素材,还在论文的撰写和排版灯过程中提供热情的帮助。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学友批评和指正!
篇10
一、习惯养成,全面发展
写作中注意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联系学生的思想,养成有的放矢、实事求是的好文风。逐步使学生的文章“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文”,养成写文章的好习惯。要使学生明白,作文是表情达意的过程,它既要求在字、词、句、篇、章、修辞、结构等多方面下功夫,又要注意体裁,注意文彩,还要做到思想感情健康。
二、常规训练,整合文体
狠抓常规文体,规范写作。近年来,正流行话题作文,学生可自选文体,也可以随便写,不受文体限制。由于缺少常规文体训练,导致不良的现象发生:有的学生只会写记叙文;议论文想写可写不规范,论点、论据、论证不充分,论点站不住脚,并且议论文写起来较空洞,无从下手,很不愿意写;散文写起来不会抒情;说明文写起来不知道说明方法;等等。针对这些客观现象,教师在教学作文时,要专门训练学生的常规文体:记叙文、议论文、散文、说明文。记叙文,主要抓住记叙的顺序,让学生能写倒叙、插叙、顺叙的一般记叙文,教给他们悬念法、抑扬法、首尾呼应法、要素明确法等具体方法。严格要求他们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写人时要抓住人物的个性、语言、细节、神态、心理活动进行描写。议论文,则强调论点的明确性,论述的精练性。论据要充分,让观点站得住脚,学会用多种论证方法。散文,教他们知道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让他们学会抒情,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会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即景抒情,情景交融,尤其是记叙、抒情和描写的综合运用。说明文,写作时要掌握说明文的顺序,会运用各种说明方法。这样,学生在写日记、写作文乃至在日常生活中,便能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写出的文章记叙、议论、抒情、说明、描写兼而有之,就会有美文的出现。不过,此类训练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才会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
三、落实活动,积累素材
狠抓综合性实践课,充分利用课外活动,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在作文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拿笔就头痛,心中无材料可写。有时在头脑里想好了,可一下笔又不知道从哪写起,脑子变成一片空白。实践证明,开展各种课外综合性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出课堂,通过参观、调查,让学生接触生活实际,接触社会,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了解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开拓知识的领域,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各种兴趣、爱好。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积累素材的机会,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写作的动机。接触大自然时,提醒学生运用课内学到的观察方法,去广泛地观察大自然,从而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丰富他们的语言。接触社会时,把语文教学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大课堂,从而在社会交际中,积累语言,发展思维。另外,应牢记新课改的要求,广泛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处在主导的地位。不能一切活动都在老师的精心设计、精心组织下进行,应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精神,克服以“教师为中心”的弊病。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光明,就有黑暗;有正面,就有反面;有积极,就有消极;有昂扬向上,就有伤感低沉。这些都应该成为写作的素材,让学生全面地认识生活。
四、放飞思绪,自由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