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阅读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4 09:50: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本阅读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社科论文,是指哲学、美学、文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研究论文,大多具有较强的文化色彩、人生价值与时代精神,能引导考生关注世界、人类、社会、民族等人文话题。
【考点解读】
考点一: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重要概念,主要是指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对文章结构起照应连接作用的语句。做这类考题要养成释词看篇的阅读习惯,不要孤立地就词论词,而要根据社科背景(如语境)来理解。
考点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重要句子,是指对理解文章起重要作用、内涵较为丰富、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对这类句子的理解,既要注意分析句内的结构,也要分析句外的语境联系,还要分析句子的中心作用。如:分析句内的结构,既要区分单句还是复句,还要从中找出表达重点;分析句子的主题作用,要看这个句子对文章主题或段落中心是理性解说,还是具体例证等等。
考点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社科论文的重要信息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文本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二是文中某一观点或结论的依据,包括有关理论、相关事实、现象等;三是某一现象或行为的原因、目的或者它所包含的范围;四是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筛选这些信息时要仔细推敲题目,大体框定相关的阅读语区,从文中把符合考题要求的字、词、句等语言材料筛选出来,加以概括、重组、融合。
考点四: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文章结构”,指对材料组织和安排的方法,它是文章思路外在形式的表现。“文章思路”,是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这个路径和脉络实际是一个连贯的思维过程,即要求围绕一个中心点,由浅入深,从一个方面到更多方面,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组成一个严密的整体。
考点五: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内容要点”,是指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文章内容的精要之处。如果是全文的,则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概括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可以通过整体阅读、分段总结、归纳要义、总结中心几步进行;概括局部段落的主要内容,则要借助上下文与全文的中心思想完成。
考点六: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是指作者对某具体事物的主观倾向。人的思想感情是丰富复杂的,表述方法也不是单一的。因此需要筛选辨析,综合分析,全面概括,才能准确地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答题要旨】
一、“整体感知”明大意
不要急于看考题,要先总览全文,形成整体感知。基本知晓文章的写作意旨以后,再解读局部语段和有关问题。浏览文章时,可用铅笔勾画一些重要内容:1.直接宣布观点的句子;2.证明观点的相关论据;3.对前文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议论;4.标示文章结构的句子,如段落的起始句、收束句等。
二、激活“背景”作基础
高考阅读题中的社科论文往往是反映某一个社会科学领域最新动向的文章,文章所涉及的内容对同学们来说是比较新的。平时可以根据近几年高考社科论文的角度及其“惯性”,积累一些美学、经济学、语言学、历史学、文化学和民俗学等方面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以备考试时随时“激活”。
三、明确要求审题干
1.明确题干要求。要看清楚选择“正确”还是“不正确”的,“符合”还是“不符合”的,“属于”还是“不属于”的。
2.明确题干关键词。注意“观点”“态度”“意义”“原因”“条件”“方法”“关系”“异同”等关键词,解题时紧扣它们作针对性思考。
四、对照原文识选项(选择题)
1.筛选定位:找准、找全与选项对应的原文。
2.对照比较:看选项的话题、说法及遣词用语与原文相比在语言文字上有无变化,如何变化,变化后的内涵外延等是否相同。
3.排除确认:每个错项都是可以从原文中找出依据进行排除的。对摘抄原文语句较多、上下文能找到某些词语的选项,不能盲目认同;而对那些改变形式、找不到相应词语和句子的选项,不能轻易否定。一定要从是否符合原文意思、符合逻辑性上去思考判断。
4.识别陷阱:①偷换概念――看原文词语在选项中有没有被换成其他词语。②以偏概全――看单称(某一个)、特称(部分)、全称(全部)是否被改变。尤其注意“某些”“部分”“这个”“凡是”“一切”“全”“所有”“主要的”等词语变化。③混淆时间――看“已”“曾”(已然)“将”“会”“一定”(未然、将然)等时态词的变化。④过于绝对――看“或许”“可能”(或然)“必然”“一定”等词语的变化。⑤无中生有――此错项常在“是否符合文意”题中出现,要注意选项中有、原文没有的说法。⑥强加因果――注意因果关系的句子会有“推不出”的问题。
五、审清方向答要点(简答题)
1.弄清问题区域:弄清楚某个问题与文章的哪个角度、哪个段落、哪些句子有联系。
2.梳理答题思路:理清提问的角度与文本阐述的关系,怎样把它们组织起来才符合题目要求;需要引用文章的哪些材料,对原材料做怎样的筛选、概括或转述的工作。
3.组织答题语言:社科论文阅读题一般不需要丰富的想象,要精练答题,概括表述。尽量分点作答,并适当参考题目的赋分。
【考题演练】
建构主义也可以称为结构主义,结构主义的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儿童已有的认知结构(也称“图式”)中,即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儿童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换句话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因而必然要对传统的教学理论、教学观念提出挑战;从而在形成新一代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同时,也逐步形成了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新一代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
在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显然,在这种场合,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等四要素与传统教学相比,各自有完全不同的作用,彼此之间有完全不同的关系。但是这些作用与关系也是非常清楚、非常明确的,因而成为教学活动进程的另外一种稳定结构形式,即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模式。
1.下列关于“建构主义”及其学习理论的解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建构主义创造人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B.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既需要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也需要学习者重现教师的思维过程。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传授者、灌输者。
2.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教学之中常常提及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各自有完全不同的作用,彼此之间有完全不同的关系。
B.学习效益既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也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
C. 应该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当作知识建构的主动者的新型教学模式。
D. 一般情况下,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教学的中心,也不是传授知识的“讲师”。
3.“同化”与“顺应”相比,哪一个更复杂?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有哪些新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解析
1.B(A皮亚杰不是建构主义创造人;C不需要“学习者重现教师的思维过程”;D“帮助者、促进者”“传授者、灌输者”两者位置应互换)
2.C(A传统教学并不提及“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B不能“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D“一般情况下”不当,应该是全部情况)
篇2
一、要有筛选信息、标出关键词句的意识
俗话说 “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在阅读文本的时候,首先要养成读书动笔的意识,一边读一边标出关键词、关键句,这不但能帮助学生迅速准确地理解内容,提高考场阅读的速度,而且能强化记忆,加深理解,透彻地把握文章精髓。那么,哪些是关键词、关键句呢?关键词主要包括:
1.文本中重点阐述的名词术语,即要明确议论的对象及其本质特征;重要修饰语、限制语,即在阐述重要概念术语时所使用的定语和状语。
2.表明结构标志的词语,即表明层次、段落、角度、内容等照应、转换、提起、总结的词语。像关联词,可以辨明各个分句之间的意义关系,以及意思侧重点所在;像解说性的词语,如“换句话说”“也就是说”“所谓”“即”“说得正确些”等,表明前后意思相同;像概括性的词语“总而言之”“综上所述”“总之”“因此”等,表明下文是总结的话,是文章(或段落)的结论(或观点)所在。
3.表示范围、性质、程度等的词语,如“同时”“另外”“还”“首先”“进而”“并”“又”“那么”这些词表示不能只限于前面或后面的意思,要追溯下文或上文的意思。
4.表示论述角度的词语,就是从哪个方面发表对问题的见解或介绍对象的特点。关键句应该是每一段中的重要句子,比如:起始句:起始往往有提示、概括或转承的作用。议论文的论证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起承转合关系的词语,所以在阅读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
二、要有梳理层次、把握思路的意识
标出关键词句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梳理层次、把握思路。行文思路就是文章思想的路径、脉络,它具体表现为文章的结构。结构与思路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结构服务于思路,思路外化为形式,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分析行文思路即在分析文章结构;分析文章结构即在梳理行文思路。文中的有些句子,如领起句、总起句、过渡句、前呼后应句(包括文中反复出现的文句),往往能体现文章思路,为我们划分文章结构提供重要参考。
在教学中,如果能教给学生一些答题技巧,教会学生在阅读时能够分析文章结构,梳理出文章的行文思路,答题时要联系上下文答题等,这样,学生答题时才会胸有成竹。文本的思路包括使用承接词语,表现出文章的脉络,体现段落之间的关系,表现层次之间的联系。在通常情况下,可以表述为: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或者,首先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末了写什么。总之,要体现思路的承接性,表现脉络的过程性。
三、要有审读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的意识
信息类文章的主要功能是介绍知识、传递信息,命制题目时都是依据文章相关字句表述的,答案就在文中。答题时要认真审读题干,揣摩命题意图,明确题目的要求,弄清答题方向。题干的设置通常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创设情境、设问角度和命题意图。前两者是显性的,后者则是隐性的,但却又是最为关键的,它直接关系到答题的方向。与命题意图吻合的答案才是正确的,要努力通过题干去揣摩命题的意图。
篇3
2015年的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在题材、题型上,各省市有一定的差别。从对2016年高考命题的影响角度看,全国新课标卷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而各省市对论述类文本阅读命题的探索对此类文本考查的改革也将有一定的启示。
近三年来,全国新课标卷论述类文本阅读在题材、题型上有一定的稳定性,也有一定的创新。从题材的选择上看,或为文艺理论,或为历史专论等。从题型上看,都是选择题,而且每个选项50个字左右,侧重于对一个方面的表述。从考点上看,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其中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重点,命题人往往从选文中选取相关概念、信息和观点等,通过变换说法、拓展举例的方式让考生辨析正误,探讨研究。
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天津、山东等省市在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命题方面多有创新,如2015年北京卷实行专题阅读,围绕汉字印刷这一话题,选取三则阅读材料,总篇幅近3000字,既有历史知识介绍,也有理论分析表述,设置8道选择题,综合考查字音、字形、词语的辨析,概念理解,信息筛选与整合,要点归纳,观点概括等能力。命题者设置的选项字数不多,重在内容概括,着重考查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上海卷、江苏卷在文本选择、命题设置上都比较灵活,如上海卷选择说明性文本,考查说明方式、说明方法、语言特征等,主客观题兼备;而江苏卷则以主观题为主,考查论述层次等。
2015年其他省市的论述类文本阅读,在选材与题型上延续了其以往的特色。偶有自然科学类文章,但大多还是社科类文章。与全国新课标卷相比,随笔杂感较多,专业性不及全国卷突出。就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常见题型和考点来看,考生要重点掌握以下答题技巧:
一、掌握答题步骤
1.读。粗读全文,整体把握
一定要通读全文,一字一句地读完,理解文章大意,即使不能理解相关概念的含义,也要明确它在文中所指。
2.审。审清题干,明确要求
明确题目的要求是什么,如“不符合原文意思的”意味着某选项对原文相关语句、文意的理解等是不准确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意味着某选项的观点、态度等是从原文中推断不出来的的。
3.找。准确查找,确定区间
要在原文中准确找出与各选项对应的语句。有时对应的语句不止一处,要全面查找,不可遗漏;有时选项是对原文的归纳与概括,要找出相关的论点论据,进行整合。
4.比。比照分析,判断正误
这是最为关键的一步,要判断选项对原文相关语句的改写有没有改变原文的意思,有时两者的差别很小,只在个别词语的表述上有区别,一定要细心。
二、掌握比对方法
解答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的方法主要有比对法和排除法,其中最重要的是比对法。一般而言,在整体阅读全文之后,再根据选项中的关键词,找到原文中的相应区域;此后,所要用到的答题方法就是比对。当然,不排除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直接对选项做出判断。这时,仍需要通过比对来检验判断的正确与否。
1.比对句中词语
命题者在设置错误选项时,有时只是在个别词语上对原文的表述稍加变换。这些变换主要是增添、删去或是更改某些词语。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类词语。
(1)表示范围的词语。表示全部范围的,如“全”“都”“所有”“囊括”“共”“统统”“一概”等;表示大部分范围的,如“大多”“多数”等;表示范围限定的,如“只”“仅仅”“光”等;表示范围涉及两种及以上对象的,如“以及”“及”“和”“也”“又”等。此外,要特别注意修饰性词语(一般是定语),这些词语往往圈定了范围,比对时要注意选项是否有扩大和缩小范围的情况。
(2)表示程度的词语。表示程度高、深的,如“很”“挺”“怪”“更”“最”“太”“忒”“好”“真”“非常”“十分”“特别”“极其”等;表示程度一般、适中的,如“较”“比较”等;表示程度轻的,如“稍微”“不大”“有点儿”“有些”等。比对时要注意加重或减轻程度的表述,注意轻重倒置、过度夸大的现象。
(3)表示指代的词语,如“这”“其”“它”等。比对时,要注意指代对象是否一致,特别要注意是否有张冠李戴、偷换概念等错误。
(4)表示时间或时态的词语,如“后来”“最早”“近来”“正在”“日前”“一旦”“立即”“马上”“目前”“已经”“早已”“曾经”“刚刚”“即将”“就要”“了”等。比对时,要注意是否有时间先后错乱、混淆已然与未然等情况。特别要留心是否有故意将“即将出现的情况”表述或推断为“已经发生的情况”的内容。
(5)表示否定的词语,如“莫”“非”“否则”“切忌”“禁止”“防止”“难以”“忘记”“忽视”“放弃”“拒绝”“杜绝”“差点儿”等。
(6)表示语气的词语。表示肯定的,如“决”“必定”“必须”“一定”“的确”等;表示揣测的,如“或许”“大概”“可能”“似乎”“也许”等。比对时,要注意是否有混淆偶然与必然、说法绝对化的情况。
(7)重要的动词、形容词等。主要是判断一些词语的替代有没有篡改原文,有没有曲解文意。
2.比对句间关系
比对句间关系,要求的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而是要在筛选信息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关系。这又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分析单个分句中的各种成分及其关系;二是分析复句中各个分句间的逻辑关系。
(1)比对单个分句中的各种成分与原文表述是否一致。要注意省略、添加、更改的部分,特别是一些修饰成分的增删与改动。
(2)比对单个分句中的各种成分间的关系与原文表述是否一致。这就要求分析句子的主谓宾定状补等成分,划分句子的主干,从而判断选项有没有杂糅、笼统、混淆等问题。
(3)比对复句中各个分句间的关系与原文表述是否一致。分句间的关系主要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转折、并列等,特别要注意强加因果、因果关系倒置、必要条件变成充分条件、并列关系变成转折关系等情况。
3.比对论点论据
对理解与分析作者观点的题目,需要综合全文进行比对。这种题目的选项有两种,一种是单一判断型的,一种是完整推断型的。
(1)单一判断型。要看原文有没有类似的表述,如果没有,看它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如果有,看它是否与原文表述一致,看它在文中的作用。
(2)完整推断型。原因与结果、条件与结论同时出现,比对时,看原因与条件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看结果与结论在原文中是否有现成的表述,看原因与结果、条件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合理。
【典型例题解析】
(2015年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
艺术实践证明,要塑造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典型人物,就必须深刻揭示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性。如果不能把握和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真实和社会历史的真实,不能把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性成功地揭示出来,就没有活生生的真实的人,就没有真正深刻的典型。
巴金曾经指出:“为了应付新的需要,有人注意到了优点和缺点,于是在正面人物身上加入一些缺点,在动摇人物身上加入一些优点,总之使得每个人甚至反面人物都带有‘人情味’。但是作品里面的那些人仍然没有血色,不像真人。为什么呢?我想有一个原因是,除了优点和缺点以外,活人的身上还有别的东西。”人类复杂的内心图景,不是用几笔鲜明的色彩可以描画清楚的,不是“优点”“缺点”这种具有确定范围的概念性语言可以概括的。事实上,人的性格世界有很大的模糊性特征,了解人物形象的模糊性,对作家塑造人物性格,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性格元素模糊性主要包括两层意思。
一是构成性格整体的各种元素之间往往是不同向的,甚至是彼此矛盾对立的:一部分性格元素表现为肯定性方向,表现为善,表现为美,表现为真,表现为圣洁;另一部分性格元素表现为否定性方向,表现为恶,表现为丑,表现为伪,表现为鄙俗。这种双向性,使一个人的性格表象变得纷纭复杂,使一个人有时像他自己,有时又不像他自己;有时忠于他自己,有时又背叛他自己。这就是说,构成性格整体的各种元素往往不能按照同一确定的方向运动,而正是这种非同向发展的各种性格元素,才形成人物性格的模糊性。例如,构成阿Q性格整体的元素是非常复杂的 ,而这些杂多的性格元素,又表现为双向性:质朴愚昧又狡黠圆滑,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这些元素在自身运动的过程中,互相碰撞,互相交叉,形成复杂的性格表象。
性格元素模糊性的另一层意思,则是每一个性格元素内部都带有二重性,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中也包含着肯定。因此,性格元素自身的性质不可能完全确定。它在不同的情境中总是显示出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变化。例如,当一个人在追求真理时,“倔强”的性格元素就表现为肯定性质的“韧性”,而当真理不复存在时还要硬去碰撞,“倔强”元素就转化为否定性质的“固执”。一个人的勇敢,在某种情况下可表现为见义勇为的善,在某种情况下则又可能表现为不义亦为的恶。李逵的勇猛有时表现为非常可爱的战斗精神,有时则表现为“排头砍去”的鲁莽。
此外,性格元素的本质往往不是直接袒露的,它会被假象包裹着,从而显现出表里矛盾、似是而非的情状,使人们感到难以捉摸。狄德罗曾说:“说人是一种力量与软弱、光明与盲目、渺小与伟大的复合物,这并不是责难人,而是为人下定义。”因此,要写出鲜活的人物形象,确实值得写作者多下一番功夫!
(节选自刘再复《性格组合论》,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作品中一个个活生生的真实的人物形象,其性格充满着内在的矛盾性,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B.多向的性格构成,杂多的性格元素,相互影响,相互交叉,使人物性格表象纷纭复杂,不断变化。
C.性格元素模糊性对塑造人物形象有重要作用,要刻画鲜明的人物,离不开对人物性格模糊性的体察。
D.性格元素之间的非同向和每一个性格元素内部的二重性,是构成性格元素模糊性的两层主要意思。
【解析】原文第一段说“要塑造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典型人物,就必须深刻揭示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性”。原文第二段结尾说“事实上,人的性格世界有很大的模糊性特征,了解人物形象的模糊性,对作家塑造人物性格,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原文第三、四、五段主要介绍性格元素的两层意思。原文第六段指出“性格的本质往往不是直接袒露着的,它会被假象包裹着”,结论是“要写出鲜活的人物形象,确实值得写作者多下一番功夫”,再次点明主旨。综合各段内容,可知整篇文章都在讨论“性格元素模糊性对塑造人物形象有重要作用”。 C项正确。A项是对文章第一段的概括,但第一段并不是文章的主旨段。第二段指出性格的模糊性对写作的影响,统领第三至六段,结尾段再呼应第二段,可知第二段才是作品的主旨段。B项的依据是原文第四段最后一句,D项是第三、四、五段的概括。A、B、D项均是部分内容,都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答案】C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有人将人物的“优点”“缺点”机械叠加,以写出 “人情味”,但这样还体现不出人物性格的模糊性。
B.人物性格具有模糊性,这要求创作者塑造人物不能从表象入手,以避免人物形象的明确性和概念化。
C.一个人追求真理时的坚定和自以为是时的固执,显示了“倔强”这一性格元素在不同情境中的不同表现。
篇4
初读,整体感知内容
初读是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大意。一般是老师用精彩的导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让学生读全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认记字形,读顺句子,读通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例如,在教学《翠鸟》一课,学生初读课文时,笔者设计了两次让学生读课文。第一次,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划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依据拼音读准字音;读通每一个句子,遇到难读的多读几遍。第二次,让学生默读课文,并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通过这样“一读、再读”这两个环节,目的是让学生读通课文。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然后让学生质疑提问,为学好课文打下基础。
精读,深刻领会含义
学生在初读课文时所获得的感性认识,只能反映课文的表象和外部联系,要更深一层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就要点拨学生通过重点句段的流利朗读,引导学生去体会重点句段在表情达意上的关键作用,从而深刻领会课文内容。
如教学《月光曲》一课,笔者重点引导学生精读课文第9自然段。为了让学生把这一自然段读流利,正确把握好重点词句语调的抑扬顿挫,语气的轻重缓急。笔者先配上时而徐缓抒情时而高昂激越的乐曲让学生读课文,读后提问: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月光曲》的变化?是怎样变化的?(生:慢――快――快而有力)。接着指导学生抓住“水天相接”“微波粼粼”“霎时间”“一缕一缕”、“波涛汹涌”等词句让学生反复地诵读,读出音乐的时而舒缓,时而明快,时而悠扬,时而激烈。其中,笔者设计了个别读、教师示范读、分层读、和着音乐读等多种形式。此时,即使学生从没听过《月光曲》,也能通过生动优美的语言文字,想象出《月光曲》的基本旋律。最后,笔者让学生闭目欣赏《月光曲》,并说说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课文、对曲子的解读也会更加深刻、透彻。
品读,体悟思想感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品读阶段,教师应通过创设情境等方式,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读课文,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到课文的人物和情节中去,从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中,教师要适当的引导、点拨,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展开交流、讨论。
如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第4至6自然段时,如何引导学生体验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之情,体会中朝人民在抗美战斗中用鲜血凝成的深厚情谊呢?在教学中,笔者先运用多媒体播放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分别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当时的感人场面。然后让学生在《送别》这首歌中聆听课文录音。读后提问:从视频和课文朗读中你觉得当时的场景可以用哪几个词来形容?(依依不舍、难舍难分)学生一旦有了这种情感体验,读起书来自然会入情入境。这时,笔者采用了指名读、评读、全班读等多种形式。读完后,师生集体讨论交流:“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为什么以‘亲人’相称?为什么说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在交流中,学生各抒己见。这时,学生、教师、作者三者的情感发生碰撞,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使学生真正走进了课文的人物和情节中去,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深刻地领会文中所表达的志愿军与朝鲜人民的深厚情感。
赏读,赏识文本妙处
这一阶段的重点是“赏”,让学生在赏读中积累、运用、内化语言,受到熏陶、感染,形成语感,提高审美情趣。当学生经过品读阶段的反复诵读,已将文章之意了然于心,此时,让学生再次走进文本,再美美去赏读课文,使他们在赏读中积累语言,去发现表达上的特点,去分享作者的情感体验。
如教学《秋天的雨》这篇散文,在“赏读”这一环节,笔者设计了如下朗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自由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背下来,看看又有什么新的发现?这样,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再次感受作品的语言美,体会秋天的美好,并积累了优美语句。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给足学生读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读,有感情地读,读出韵味,读出情趣,读出感悟。使教师从繁琐的课文分析中解脱出来,把“以读为本” 的基本策略真正落到实处,达到“多读自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x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1.
篇5
简爱时代张天潘
最近骑马舞成为风行世界的招牌动作, MV中形象滑稽的“鸟叔”扭动着滑稽的舞姿,以欢快而简单的旋律,快马加鞭地征服了全世界。
进入到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的信息化,全球化的地球村在网络上真正实现了,而这正是《江南style》快速地风行世界的技术基础。
但在这种技术支持外,更重要的是这个神曲有着当下畅通传播的共性。它和中国的神曲,比如《嘻唰唰》、《忐忑》、《No body》、《最炫民族风》一样,都是旋律动感,动作易学、情节简淡,歌曲朗朗上口、不用太多技巧,总体上歌曲夸张、无厘头,适合恶搞、随意剪辑,具备了很高的传播度。另外,它们的走红模式都是相似的:作者或演唱者不经意间推出,然后在网络上偶然走火,被各种狂欢式的解构与恶搞,造就其成为“神曲”。
其实,这种现象背后,正意味着一个“简爱时代”的来临。“简爱时代”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是:简单的才爱,爱的就是简单。
追溯近几年的文化潮流,“简爱时代”的特征已经很明显:喜羊羊灰太郎、麦兜、机器猫,这些童稚化动漫作品与角色成为大量成年人的挚爱;开心农场、连连看、愤怒的小鸟,这些都不用过脑的游戏成为全民游戏;微博、推特盛行,对长文失去耐心,简短一句话成为主流,“爸:钱!儿”这种交流,成为一种普遍的人际关系生态。此外,大量人类幼稚期使用的词汇,也开始大范围流传,如“酱紫”、“怕怕”等等,还有大量的语气助词与在线、短信聊天常用词、聊天表情;而“orz”、“”、“呆呆”等字母、数字组合与古词新用,就是利用初级语言的谐音或者象形语言特征;转发、转播、收藏(Mark)成为微博、QQ空间、校内网(人人网)、博客等的主流模式。这就是“简爱时代”的写真照与千姿百态的生态图。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 Less is more(少就是多)成为一个时代的全球口号。
其实这种简爱时代,它们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文化退化,是丰腴优裕物质伺候下的文化贫困的表现,而在这里面狂欢的民众们,在荷尔蒙过多却无处发泄的青春过剩年代,成为一个个文化贫民,只能跳跃着骑马舞、戏谑着芙蓉姐姐凤姐,围观着干露露一家三口的,沉溺于这个肤浅的愚乐时代,并乐此不疲,成为马尔库塞所言的“单向度的人”。
(选自2012年第25期《南风窗》),有删节)
1. 分析骑马舞风行世界的原因。
2. 阅读文章第五段,概括“简爱时代”的特征。
3. 结合全文,简说本文论述的思路。
篇6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学校走廊的墙壁上,在教室里,在活动室里,学生看到的一切,对于他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应让环境成为孩子的第三位老师,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有的放矢为幼儿在活动室的周边环境提供大量阅读绘本,并设计、放置安静看书的图示,以营造温馨、和谐的阅读氛围;在墙壁上挂上幼儿自己绘制的阅读区域卡片,激发幼儿“我是环境小主人”的意识;让幼儿对图书定期进行整理、修补,让他们自觉成为集体的主人;每周一次对图书区的图书进行漂流活动,拓宽幼儿的阅读面,从而始终保持住幼儿对绘本的关注和想读的热情。
二、体验愉快阅读经验,让幼儿“爱读”
有了愉快的阅读经验,幼儿就能保持住阅读的激情。而这愉快的阅读经验该如何积累?我认为,活动是幼儿成长的平台,我们要以丰富的阅读活动为载体,不断积累幼儿的阅读经验,提升幼儿的阅读水平。如每周开展一次阅读日活动、读书比赛活动、故事创编活动、故事表演活动等,让幼儿的阅读经验不断得到拓展,并逐步养成会看书、能看懂书的良好阅读习惯和能力。同时,班级还可以制定阅读计划,阅读和个人自主阅读,在个人阅读时间内,以区域活动为主,教师间接引导,让幼儿自主探索故事情节,展开丰富的联想和猜想,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让幼儿爱上阅读。
三、营造互动式阅读氛围,让幼儿“乐读”
(一)游戏式阅读
在幼儿的阅读活动中,教师可设计一些游戏参与的环节,运用拼图、说相反的、改错法、猜谜法等方式来有效提高幼儿阅读的积极性。如在《棒棒天使》的活动中,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模仿两位天使的形象,孩子边说边表演的热情加深了对绘本的理解,实现了绘本阅读与游戏的有效融合,孩子们也在游戏中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二)情境表演式阅读
角色扮演是幼儿很喜欢的活动,教师在指导幼儿阅读时,引导幼儿模仿故事中的角色,提高幼儿参与阅读的兴趣和幼儿学习语言、学会表达的能力,促进幼儿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如:开展《猜猜我有多爱你》的阅读时,教师为幼儿准备了兔子胸卡,吸引幼儿迁移作品“如果你是小兔子和大兔子,你的爱到底有远、多高呢?”这样的阅读进而让孩子在阅读过程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提升了幼儿的阅读素养。
(三)绘画图表式阅读
绘画和图表的方式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的意义。如:在《收集东收集西》绘本教学中,为了让幼儿清楚地了解事物之间的对应关系,我采用了图表的方式,对应展示秋天与落叶、月亮与星星、天空与云朵、小溪与雨滴,从而更好地帮助幼儿理解绘本的内容,并为深度阅读中的创编活动积累一定的经验。
(四)家长的参与。
家长是不容忽视的教育资源。幼儿园应积极营造亲子阅读平台,让家长多维度了解阅读对幼儿的重要性,进而家园协作共同进行有效的阅读指导。例如:我园在家园联系栏和校网站上开设《亲子阅读》平台,幼儿园把孩子每天的阅读活动和要求进行文字记录,让家长第一时间了解,同时鼓励孩子和家长踊跃报名,把自己最喜欢的绘本故事讲给大家听。同时,我班还开展了“亲子图书制作”活动,鼓励、吸引家长也一起参与进来,让家长发挥自己特长和聪明才干,以不同方式,与孩子一起讨论、设计、制作。有的家长以废旧图书上的图画为原材料、有的以各种生动有趣的照片合成为原材料、有的以树叶、草根为原材料,制作出一幅幅精美的可读性很强的图书。在这样的亲子活动中,无论是材料的收集、制作的热情、设计的意图还是作品的效果,无不透露着家长对孩子浓浓的爱意,并为着同一个目标: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而孜孜不倦的努力。
四、正确规范引导,让幼儿“会读”
正确规范的阅读引导对幼儿终身阅读尤为重要,它将伴随着幼儿的一生。家长及教师作为幼儿的启蒙者、引路人,务必要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家长及教师要把握好绘本的意境及内容,投入情感地讲述,在温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让幼儿从绘本中学到知识,懂得道理,并体验快乐。讲述后,让幼儿自主发问,并让幼儿有足够的时间去回味、理解。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幼儿的阅读经验会越来越丰富,阅读素养也会不断的提升,“会读”的目的也终将达成。
五、结语
篇7
这里以近年课标卷Ⅰ和课标卷Ⅱ(以下简称为“卷Ⅰ”和“Ⅱ”卷)为例,对设题陷阱及解题技巧做一些解说:
一、混淆范围与程度
混淆范围,即以部分代替整体,以局部代替全局;或者以全局代替局部,以一般代替个别。混淆程度指故意混淆程度轻重。命题者故意增删、改动表范围或程度的词语,导致缩小或扩大范围、以偏概全或者表意绝对化。
如2015年卷Ⅰ第1题错误项:
宋代的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借贷、质、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
原文第2段首句“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可知新特点指两个方面,不只是“信用形式”。此项以偏概全。
【解题提示】一是不能随意删减和遗漏信息;二是注意关键的修饰限制词,尤其重点关注表数量多少(“几个”“少数”“部分”“大多数”等)、范围大小(“凡”“全都”“所有”“部分”“几乎”“除……之外”等)、程度轻重(“十分”“特别” “稍微”等)和频率高低(“通常”“总是”“有时”“偶尔”等)的词语。
二、混淆时态与模态
混淆时态,指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或推测说成既成事实,或者把“已然”说成“未然”,混淆现实与设想、未然和已然的差别。混淆模态,指把可能出现的情况说成必然出现的情况,混淆可能性与必然性。
如2013年卷Ⅱ第2题错误项:
在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形状的凤纹还没有出现。
原文“真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且此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说明“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形状的凤纹”在商代晚期已经出现。该项混淆“已然”和“未然”。
【解题提示】一要重点关注“已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将要”“尚未”“之前”“之后”等修饰限制词语,以免混淆时态;二要特别留意“如果”“一旦”“可能”“估计”“大概”“也许”“未必”“将来”“一定会”等词语,避免混淆模态判断。
三、混淆概念与指代问题
混淆概念主要指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导致偷换概念、张冠李戴。选项将两个概念的内涵进行混淆、调换或改变,一般通过漏字、添字、改字、换序等方法对概念的内涵或外延进行扩大、缩小或转换。指代问题则包括指代不明、指代错误、颠倒主客等。
如2014年卷Ⅰ第3题错误项:
人们之所以喜欢欣赏悲剧,是因为悲剧会引起人的悲伤、畏惧、怜悯,使人在强烈的痛苦中获得一种,所谓“以悲为美”的意思全在于此。
“悲剧会引起人的悲伤、畏惧、怜悯”,根据原文语境,应该是“现实悲剧”引起的,选项混淆了“现实悲剧”和“文学艺术中的悲剧”两个概念;选项“在强烈的痛苦中获得一种”不当,原文是“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主体的抗争和悲哀”“从而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选项混淆“”与“悲剧感和审美愉悦”几个概念。
【解题提示】一要关注文本论述对象,用圈、点、划、批的方法标出;二要注意选项是否存在信息错误对接现象。解答有指代问题的选项,要留心指示代词(“这些”“那些”“这个”“那个”“其”等),弄清指代的具体内容;同时分清主客关系。
四、逻辑混乱
逻辑混乱包括混淆或颠倒逻辑关系、条件错误等。混淆或颠倒逻辑关系主要指条件和结果、原因和结果关系上的混淆颠倒,将条件说成结果或把结果说成原因,或强加条件及因果关系。其中因果混乱包含因果颠倒、强加因果。条件错误指条件不充分、混淆充分和必要条件。
如2015年卷Ⅱ第2题错误项:
“前理解”是接受者在理解文本以前的心理文化结构,由于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所以这种结构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
原文没有表因果的词语,并不存在着因果关系,选项属于强加因果。
【解题提示】对涉及条件或因果关系的选项,要在原文中找出相关句子,仔细分析有无条件或因果关系,或者是否颠倒了条件、因果。值得注意的是,题干中有“根据”“证据”等字样,选项与题干之间要能构成条件或因果关系。在选项中见到诸如“只要……就……”“只有……才……”等关联词语,仔细辨析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五、无中生有与故意曲解
无中生有指选项所说内容在文本中未提及,也不能从原文中推断。故意曲解指不尊重原文客观信息,对词句的理解与原文意思发生偏离,牵强附会和曲解夸大。
如2014年卷Ⅱ第1题错误项:
《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而《唐律》则更加强调对伤害生命的犯罪行为的追究。
原文是“《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可见二者同罪。此项属于无中生有。
【解题提示】准确寻找出原文中与选项对应的语句,找出语句相关的意义,提取与答案相关的信息,忌主观臆断和望文生义。
六、混淆肯否与主次
混淆肯否,指颠倒肯定和否定;混淆主次,指不分主次关系。
如2015年卷Ⅱ第1题错误项:
在过去,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而当接受美学诞生以后,关于艺术品的接受的研究就成为艺术美学中的一门显学。
原文是“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过去认为艺术品的接受是美学问题,虽不是重要,但肯定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而不是说它“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选项混淆了原文的基本肯否判断。
【解题提示】仔细审读原文,分清肯否,区分主次。
有时,某个错误项也可以综合设置两种甚至三种陷阱。如2015年新课标卷Ⅱ第3题错误项:
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具有创造性,正如《西厢记》之于《莺莺传》、《金瓶梅》之于《水浒传》。
篇8
首先,应该知晓命题者设置选项的迷惑性,做到“知彼”。
语言是信息的载体,高考对处理信息能力的考查都要落在语言上,因此高考题设置选项,往往具有迷惑性,善于识破选项陷阱,无疑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命题者常将选项的干扰点设置在以下对应关系上:
1.部分与整体。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程度深浅、范围大小上有意混淆。
2.主观与客观。命题者设计选项时,不尊重阅读材料中事物的客观性,故意夸大事物实有的能力、功能和效用。
3.原因与结果。因果混乱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就是把“因”错断为“果”,“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的关系;二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是因果关系。
4.主要与次要。事物的变化发展就矛盾而言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就原因而言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就表现而言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命题人设计干扰项时,有时会将这些“主要”的一面和“次要”的一面倒置。
5.肯定与否定。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性质上设置干扰。有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否定的事物加以肯定。
6.已然与未然。“已然”是事物已经成为事实的状态或属性。“未然”是事物尚未成为事实的状态或属性。命题者故意把“尚未发生的事情”转述为“既成事实”。
7.偶然、可然与必然。即把原文中的可能有意说成必然,把偶然说成往往,把“可能”的说法转述为“必然”的存在,就是指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说成既成事实。
8.有与无。命题者故意在干扰项里设置原文没有的信息。
针对上述设陷情况,一般可采用如下阅读方法:
(1)读。通读全文,争取读懂,力争把握全文的基本内容。在阅读中理清全文的思路,把握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有效提取文章的主要信息。在阅读中要做到圈点勾画,对于重要概念、重要词语特别是一些指示代词或关联词语要着重留意,这些往往会成为设题的重点。
(2)筛。筛选出文中的关键词句,以备解题之需。关键词主要包括:文中重点阐述的名词术语;表示事物之间逻辑关系的关联词语;对说明新知识,新发现,新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及作用有重要意义的修饰语、限制语(主要是表程度、数量、范围、特征、功能的副词,如“目前”“将”“部分”“全部”“大概”“也许”“可能”“最……”“除……之外”等);有指代意义的词,如“其”“这”“如此”“与此相反”等。关键句则主要包括表示文章或文段主要意思的中心句,要点句,表明结构层次的联结句以及使用双重否定、疑问语气的句子。
(3)代。在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的基础上,将题干和选项所涉及到的信息代入原文,找出原文中与题干和选项相对应的对应句。有时对应句可能不止一处,但一般只有一处是符合要求的,因此要仔细进行辨别,筛选出需要的内容。如果确实不止一处,则要进行整合,使之互相补充。同时还要弄清对应句与上下句、全段乃至全文的关系,在其中所处的地位是什么。即弄清点与面的关系,做到“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4)比。一定要注意题干和选项所涉及到的信息与原文所存在的“变”与“不变”。如果选项在原文基础上出现了修饰、限制、补充成分的增减,那么就要特别小心是否出现了范围的扩大或缩小,程度的加深或减轻,数量的增加或减少,是否改变了原有的因果关系、先后顺序、主次关系,是否将或然性、可能性变为了必然性,预见性变为了现实性,将来时变为了完成时,等等。另外,还要对比题肢之间的异同,找出准确对应题干的选项。
(5)除。排除干扰项,验证答案。确定、选择一个选项的过程,就是排除其他三个选项的过程。每个题目中设置的干扰项,都是可以从原文中找出依据排除的。但是因为有时原文的表述不尽科学或不尽准确,很多同学在排除的时候,往往不依据原文而凭借其他方面的知识或是自己想当然,结果导致失分。这里强调一点,排除的依据只能忠实于原文。
篇9
一、命题探究
1.选材
从选文上看,文章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等,注重人文科学知识的传播,凸显其文化含量、人文价值、教化作用,如安徽卷的《中国经典》、浙江卷的《思维与语言》、湖北卷的《秦汉时代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等。这些选文既体现了命题者对语文经典性、专业性、学术性的强调,也让我们感受到新高考改革趋势――加大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考查。
2.题型
从题型上看,大部分试卷是给出三道单项选择题,只有广东卷出现了多选题。设问方式有要求选择正确项的,也有要求选择不正确项的。2015年广东、福建、北京、浙江、重庆、江苏等省还设置有主观题。而在试题的设计上,2015年福建卷、江苏卷考说氖恰胺治鑫恼陆峁梗把握文章思路” “理解重要语句内涵”等;广东卷、重庆卷依然和2014年一样,保留了“应用题”“探究题”,这两种试题都有一定的难度。
3.考点
从考查内容上看,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面相当广泛。《考试大纲》规定的六个能力点有: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些在2015年的试题中都有所体现。其中理解重要概念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为考点。
二、真题回放
2016年将有25个省份使用全国统一命题的试卷。高考再次走向“全国一张卷”已是必然,而各省市自主命制的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也必将慢慢“靠近”全国卷。下面我谨以湖北卷的论述类文本阅读为例,分析一下客观题涉及的考点、解题方法以及常见误区,以帮助广大考生整体把握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走势。
(2015年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秦汉时代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
葛兆光
秦汉时代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大致可以归纳如下。
“天”仍然是判断与理解的基本依据。仿效“天”的构造,模拟“天”的运行,遵循“天”的规则,就可以获得思想与行为的合理性。在人们心目中,凡是仿效“天”的,就能够拥有“天”的神秘与权威。于是,这种“天”的意义,在祭祀仪式中转化为神秘的支配力量,在占卜仪式中转化为神秘的对应关系。不仅是一般民众,就连天子与贵族也相信合理依据和权力基础来自于“天”,秦汉时代皇宫的建筑要仿效天的结构,汉代的墓室顶部要绘上天的星象,祭祀的场所更要仿造一个与天体一致的结构。
“天”所显示的自然法则更加明确地被一些基本的数字概念所表述,而这些概念又被具体化为一些可以操作的技术,于是“天”与“人”之间就被联系起来。首先是“一”。在秦汉时代,它既是宇宙的中心、唯一的本原、至上的神o,又是天下一统、君威、理性法则、知识基础和一切的终极依据。其次是“二”。“二”即阴阳,既可以指日月、天地,也可以指君臣、上下,以及从阴阳引申出来的冷暖、湿燥、尊卑、贵贱。再次是“五”。在《吕氏春秋》中,思想家曾为“五”并列出种种匹配的事物和现象。这说明人们普遍相信“五行”可以归纳和整理宇宙间的一切,使宇宙整齐有序。相反,如果五行、五色、五声、五味、五方、五脏、五祀等发生紊乱,人们就要用技术将其调整过来,否则人就会生病,社会就会混乱,宇宙就会无序。比如朝代的变更,要顺序地吻合五德的排行;人们的服饰,要顺序地吻合五色的轮次。这种数字概念经历了漫长的整合和论证过程,在秦汉时代终于以系统的形式固定下来。
沟通天地人神的权力仍然被少数术士所掌握。大多数人相信,他们由于有某些特殊的禀赋与训练,拥有与神秘世界对话的能力,人们需要通过他们与天、与神灵、与祖先交流。
当时人们关心的中心问题有以下几类。一是生命。铜镜铭文这样的考古资料透露了秦汉时代人们的生活观念,看来当时的人们相信人是可以不死的,不过也相信人之永恒极其困难。如果说铜镜铭文、帛画、画像石中的神仙内容及秦汉方士的求仙寻药炼金活动,反映了人们对生命的期望和想象,那么很明显,他们也努力地探索过人体的奥秘与医疗技术,张家山汉简中的《脉书》、马王堆帛书中的《五十二病方》等,就反映了人们的焦虑和忧患。正是在这种期望和想象、焦虑和忧患中,人们逐渐形成了生死观念。二是幸福。在秦汉的一般思想世界中,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作为人生幸福的内容,渐渐退居次要地位,对幸福的期望往往被普遍的神仙信仰具体化和世俗化,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被生理上的自由和超越(永生)所取代,“富贵”与子孙“繁衍”成了更现实的追求,铜镜铭文中那么多的“富贵”和“宜子孙”的字样就是明证。三是国家。当诸侯国家日益消亡或削弱,各种文化区域日趋混融成为一个文化共同体的时候,人们开始彼此认同。“天下”一词在当时是一个较纯粹的政治概念,当人们逐渐有了更广泛的地理知识之后,人们认识到自己所熟悉的地域只是天下的一部分,于是又常常使用“海内”一词。“海内”一词在当时成了中国人的文化疆域的代名词,凡是生活在海内的人,凡是有共同语言、习俗、观念与服饰的海内人,都是“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文化意义上的共同体已经在人们心目中确立了。
(有删改)
1.关于秦汉时代人们对“天”的认识,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汉代的墓室顶部要绘上天的星象,祭祀的场所更要仿造一个与天体一致的结构,这只是为了营造一种神秘的氛围,让普通人敬畏。
B.人类的社会秩序、伦理关系都是以“天”为依据来建立的,如果发生紊乱,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来进行调节,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C.无论普通民众还是权贵,都把“天”作为认识世界的基本依据,认为遵循“天”的规则,效法“天”,能够获得思想和行为的合法性。
D.“天”是自然的法则,一切知识都与之相关,秦汉时代的人们以“天”为根本法则认识外部世界,以神仙信仰为终极依据认识自我。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能力等级为B级。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在文章中找到 “天”这一字眼出现的位置,然后对照原文比对信息。A项,根据原文第一段可知“汉代的墓室顶部要绘上天的星象,祭祀的场所更要仿造一个与天体一致的结构”目的是“获得思想与行为的合理性”,而不“只是为了营造一种神秘的氛围,让普通人敬畏”。命题者设计了“以偏概全”的陷阱。B项,原文第三段说“相反,如果五行、五色、五声、五味、五方、五脏、五祀等发生紊乱,人们就要用技术将其调整过来,否则人就会生病,社会就会混乱,宇宙就会无序”,并没有说“如果发生紊乱,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来进行调节,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故B项不符合原文意思,命题者设计了“无中生有”的陷阱。D项,根据原文第三段“‘天’所显示的自然法则更加明确地被一些基本的数字概念所表述……首先是‘一’。在秦汉时代,它既是宇宙的中心、唯一的本原、至上的神o,又是天下一统、君威、理性法则、知识基础和一切的终极依据”,及原文第五段“在秦汉的一般思想世界中,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作为人生幸福的内容,渐渐退居次要地位,对幸福的期望往往被普遍的神仙信仰具体化和世俗化”可知, “秦汉时代的人们……以神仙信仰为终极依据认识自我”不符合原文意思,命题者设计了“张冠李戴”的陷阱。
【参考答案】C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因为“天”等同于“一”,意味着绝对和神圣,所以,秦汉时代皇宫的建筑要仿效天的结构,以显示对唯一的神的崇敬。
B.一些基本的数字概念的表述显示了天与人之间的关联,五行、五色、五声、五味、五方、五脏、五祀等实际上都体现了“天”蕴含的自然法则与宇宙秩序。
C.秦汉时代,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只有少数被认为有特殊禀赋与训练的术士才能与天、神沟通,并非人人都具有与神秘世界对话的能力。
D.“一”“二”“五”等数字概念表达了“天”所显示的自然法则,这些概念的形成和确立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并牵连着中国古代的思想传统。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内容要点的归纳能力。能力等级为C级。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先要回到原文中进行定位,再将原文和选项进行对比。A项,根据原文第三段“‘天’所显示的自然法则更加明确地被一些基本的数字概念所表述,而这些概念又被具体化为一些可以操作的技术,于是‘天’与‘人’之间就被联系起来。首先是‘一’……其次是‘二’……再次是‘五’”可知,“‘天’等同于‘一’”的说法于文无据,故A项不符合原文意思,命题者设计了“以偏概全”的陷阱。且根据原文第一段可知“秦汉时代皇宫的建筑要仿效天的结构”是因为“不仅是一般民众,就连天子与贵族也相信合理依据和权力基础来自于‘天’”;“仿效‘天’的构造,模拟‘天’的运行,遵循‘天’的规则”是为了“获得思想与行为的合理性”。因此,本题命题者还设计了“因果混乱”的陷阱。
【参考答案】A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秦汉时代,人们普遍相信“五行”可以归纳和整理宇宙间的一切,使宇宙整齐有序,所以“五”也可以作为宇宙间一切的终极依据。
B.秦汉时代人们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反映出,中国人对于幸福的理解从来就没有精神超越的层面,而只着重于现世与物质层面。
C.秦汉时代,人们相信永生可以实现,这样的生死观导致了神仙信仰的世俗化,对于“富贵”和“宜子孙”的追求即是神仙信仰世俗化的重要表现。
D.秦汉时代,与“天下”一词作为政治概念不同,“海内”是“文化疆域”的代名词,“海内”的人于文化层面能够彼此认同。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等级为C级。
【试题分析】本题其实是对细节题的一个拓展,按照细节题与对应原文相对比的方法,不难得出正确答案。A项,根据原文第三段可知“‘五行’可以归纳和整理宇宙间的一切,使宇宙整齐有序”,实际上“五”只是表述“天”的基本数字概念,宇宙间一切的终极依据应该是“天”。所以A项是错误的,命题者设计了“偷换概念”的陷阱。B项,根据原文第五段“在秦汉的一般思想世界中,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作为人生幸福的内容,渐渐退居次要地位”可知,选项中“中国人对于幸福的理解从来就没有精神超越的层面,而只着重于现世与物质层面”的理解和分析是错误的,命题者设计了“混淆范围”的陷阱。C项,根据原文第五段“对幸福的期望往往被普遍的神仙信仰具体化和世俗化,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被生理上的自由和超越(永生)所取代”可知,“‘富贵’与子孙‘繁衍’成了更现实的追求”,这是秦汉时代人们对“幸福”的追求,不是对“生命”的追求。所以C项是错误的,命题者设计了“张冠李戴”的陷阱。
【参考答案】D
三、误区警示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侧重于对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旨在让其借助语文学习的方法和规律,捕捉语言信息,主动获取知识。而命题者在命题时往往不是直接采用原文的语言进行选项设计,而是进行信息转换,以干扰考生的判断。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命题者在选项设计上常设置的陷阱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以偏概全
命题者故意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程度轻重的词语来干扰考生。主要有空间错位,即以部分代替整体,以局部代替全局,以全局代替局部,以一般代替个别等。
规避技巧:阅读文章时,要特别注意关键名词、动词前边的修饰限制词,如表数量多少的词语,“少数”“部分”“几个”“大多数”等;表范围大小的词语,“凡”“全都”“所有”“部分”等。见到这些词,就用横线画出来或者作特殊标记。
2.张冠李戴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故意变换施事者或受事者,有时也将此事物表述成彼事物,将事物的此方面表述成彼方面,或者甲乙丙等不同事物各具不同的层次、特点、状态、作用,选项将它们原来的对应关系打乱,进行错误的组合。
规避技巧:阅读原文时,要关注事物的对象,并用圈、点、画、批等方法标出。做题时,应注意看选项中是否存在信息错误对接的现象,尤其要看选项的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
3.偷换概念
命题者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误导考生。在进行选项设计时,命题者有意把原文某文句中的甲概念甲事物换成乙概念乙事物,或在表述时故意把原文的概念用一个相近但有差异的概念来替换,两个概念之间在类别、范围或程度上存在着不同。
规避技巧:解答这类题目,一定要仔细察看选项与原文相比增加、减少或替代了的词语,甚至要考虑“的”“了”等虚词,看是否改变了原文意思。
4.无中生有
选项中所说的内容在原文中未涉及,也不能从原文中被推断出来。命题者在拼凑原文某些词语时,常常有意加入自己的“私货”,从而给考生造成干扰。
规避技巧:在做题时,要仔细比对所给选项的内容,尤其要关注在原文中是否能找到依据,或者根据原文是否能将其合理推断出来。
5.因果混乱
这是命题者常用的设误方式,重在考查考生的逻辑判断能力。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把“因”错断为“果”,把“果”错断为“因”;二是强加因果,把没有因果关系说成有因果关系。
规避技巧:在遇到涉及因果关系的选项时,要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仔细分析有无因果关系,或者是否因果倒置,重点关注“因为”“因此”“因而”“由于”等词语。
6.混淆范围
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说成既成事实,即混淆“未然”与“已然”,或者把可能出现的情况说成必然出现的情况,或者把大的范围与小的范围进行混淆,给考生造成干扰。
规避技巧:在阅读原文时,一定要将选项在原文中进行定位,或通过寻找一个反例来判断选项,同时一定要特别注意一些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如“已经”“曾经”“过去”“现在”“之前”“之后”“可能”“大概”等。
7.逻辑错误
命题者在设置“根据原文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和想象”试题的选项时,从逻辑推理角度设置陷阱。
规避技巧:解题时应该根据原文而又不拘泥于原文,应以原文提供的信息为基础进行合理的引申或推断。根据各选项涉及的内容,先回到原文中找到相关信息,然后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看能否得到选项中的某个结论。
四、备考指导
高考对论述类文本的考查多以客观选择题为主,下面我简析一下论述类文本阅读客观题涉及的考点及解题方法。
1.理解重要概念的含义
从历年的高考情况来看,本考点主要考查明确概念的内涵及外延。命题的原则是“尽量使考生能够利用文中语句作为解题的基本材料”,因此,对概念内涵的理解必须依据文本,绝不能脱离文本。而对于考查的概念外延则好似事物的外部特征,表现在各个方面,信息也分散在不同的段落和层次,筛选时要注意找准、找全。此外,有时可能还要借助考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
2.筛选整合文章的信息
解题时,首先审清题干,明确筛选的指向;其次,找准范围,确定筛选区间;最后,与选文逐一对照,辨别信息真伪。答题时,要辨析选项与原文内容要点契合与否,关注选项分句之间的关系,发现题干与选文的细小差别。
3.分析概括文章的观点
论述类文本阅读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主要是看考生能否从事例中得出结论,判断论据能否证明观点,分析概括的观点态度是否准确等。命题的陷阱有妄下结论、观点绝对化、任意扩大观点、观点与论据不符等。解答时,可以借助标志词、段落关系等进行概括,可以借助文章的情感倾向来把握;最关键的是,将选项的说法在原文中找到依据,或者与原文进行比较。
篇10
一、强化知识解读,提升教学重视
初中语文教师应重视议论文的教学,强化对议论文知识的解读。具体来说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明确议论文教学的意义。学生在对这一类型阅读进行分析的过程中,经常出现错误,是中考失分的重点,并且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正面的接触议论文,所以为学生打好学习的基础也是教学的关键。由此可见,议论文的教学主要有两个意义:一个是帮助学生提高中考成绩,另一个则是提升学生议论文的分析能力,减轻其今后学习的困难。
2.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掌握。议论文教学虽然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但是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都有所不同。语文教师在采取学的同时,也要兼顾一些个性教学,针对学生遇到的差异性困难给予有效的解决。而要想达到这一目的,教师需要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深入学生,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做到有的放矢。
3. 对学生难以掌握议论文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与部分语文教师进行讨论与交流,几乎所有的语文教师都认为学生在学习议论文方面存在问题,不能很好地进行议论文阅读的分析以及议论文的写作。究其原因,就是学生接触议论文的时间较短,在初中教育的前期和中期都没有为议论文教学打好基础,因此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困难。
二、注重文本分析,培养阅读技巧
实践证明,只有让学生掌握了议论文的基础知识,才能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发散思维对议论文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因此,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要让学生真正对文本进行阅读,采用精读的方式全面了解文本内容,并对结构有一个初步认识。其次,要适当地介绍一些阅读技巧和分析方法给学生,以此来减少学生阅读方面的困难。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不能采用灌输的办法进行这方面的教学,而应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独立思考总结出一些方法和技巧,这样才能让学生记得牢,并且得心应手。
三、引导阅读习惯,加强文本赏析
阅读是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初中语文教师应提倡学生多多进行语文阅读,并且借助语文阅读的展开,提升学生对议论文的掌握程度。首先,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抽出时间带领学生进行议论文的阅读。选取的文章不仅要适宜学生阅读,同时也要具有一定的应用性,让学生阅读后可以对今后的写作或者阅读分析等有所帮助。其次,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美文佳作让学生积累或者背诵,以此来弥补学生议论文写作方面的不足。第三,教师一定要注意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可以正确地对文章进行阅读,提升文章阅读的效率和质量。例如,让学生养成书写阅读笔记的习惯或者让学生注重阅读过程中材料的积累等。最后,教师要培养学生文本的欣赏能力,这属于文学素养的一部分。通过欣赏能力的提升,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议论文的精妙之处。常见的培养方法有两种:一是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阅读,指出文章中的优美之处。二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给予文章合理的评价。
四、结合实际生活,增加写作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