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教学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19 16:23: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古筝教学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古筝教学教案

篇1

1.根据拼音和工具书,读熟10首古诗词。

2.根据注释和其他工具书,大致了解10首古诗词的意思。

3.背诵古诗词。

二、交流展示

1.同桌或小组展示背诵成果,可用比赛的方式,也可用考试的方式(比如:看图吟相应的诗词)。

2.全班交流10首古诗词的大意。

教师相机检查学生对下面句子或词的理解:

①“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什么意思?“豆”喻谁?“萁”喻谁?

②“鸟鸣涧”是什么意思?诗里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

③“一片冰心在玉壶”是什么意思?“冰心”“玉壶”象征着什么?“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④“时时舞”“恰恰啼”是怎样的景象?

⑤“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是说石灰,实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⑥《竹石》中赞美的是竹子,哪句话表明了作者的人生态度?

⑦“白日”“青春”“妻子”各是什么意思?哪些词与现代意思不同?带有“白日”的诗还有哪首?

⑧《已亥杂诗》中表达作者愿望的诗句是哪句?表达了什么愿望?

⑨”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什么意思?你能举出与这句诗意思相反的诗句吗?

⑩《卜算子》一词中,“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还能背诵一首《卜算子》吗?

三、讲述关于10首古诗词的逸闻或故事。

如:曹植的故事,于谦的故事,郑燮的故事等。

四、有机联系,拓展读《江畔独步寻花(黄狮塔前江水东)》《春望》

第二板块

一、根据10首古诗词进行超联想,分类复习古诗词

送别诗──

《芙蓉楼送辛渐》《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联想到: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王维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李白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白居易

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李白

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高适

……

咏物言志诗──

《石灰吟》《竹石》

联想到:

咏鹅(鹅鹅鹅)骆宾王

风(解落三秋叶)李峤

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贺知章

蜂(不论平地与山尖)罗隐

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王冕

写景诗──

《鸟鸣涧》《江畔独步寻花》

联想到:

江南(江南可采莲)汉乐府

敕勒歌(敕勒川)北朝民歌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王之涣

春晓(春眠不觉晓)孟浩然

鹿柴(空山不见人)王维

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李白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

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李白

绝句(两个黄鹏鸣翠柳)杜甫

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李白

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杜甫

绝句(迟日江山丽)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塔前江水东)杜甫

江雪(千山鸟飞绝)柳宗元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张志和

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刘禹锡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刘禹锡

忆江南(江南好)白居易

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杜牧

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杜牧

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王安石

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苏轼

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苏轼

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杨万里

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叶绍翁

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翁卷

篇2

关键词: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临床疗效;安全性

为了分析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在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10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两种药物进行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10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相关诊断标准,即总胆固醇(TC)大于5.7mmol/L,甘油三酯(TC)大于1.08mmol/L[1];②所有患者治疗前均未服用过贝特类和他汀类药物;③患者及家属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使用随机数字列表将本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50例。A组中,男21例,女29例;年龄32~75岁,平均年龄(58.94±10.37)岁。B组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33~77岁,平均年龄(60.12±12.29)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A组患者采用辛伐他汀进行治疗,给予患者辛伐他汀片(生产厂商:山东罗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5mg/片)20mg口服,1次/d,晚睡前顿服。B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给予患者阿托伐他汀片(商品名:尤佳,生产厂商:天方药业有限公司,规格:10mg/片)10mg口服,1次/d,晚睡前顿服。

1.3观察指标 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TC、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1.4疗效评价标准 ①显效:TG降低≥40%,TC降低≥20%,LDL-C降低≥20%,达到以上标准中任一一项;②有效:TC降低范围为10~19%,TG降低范围20%~39%,LDL-C降低范围10~19%,达到以上标准中任一一项;③无效:均未达到以上标准;④恶化:TG提高≥10%,TC提高≥10%,LDL-C提高≥10%[2]。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统计学方法 将本组数据纳入SPSS20.0统计软件中进行统计和分析,其中的计数资料采用χ2比较方法进行比较,以率(%)进行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以(x±s)进行表示,当(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两组患者的临床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C、TG和LDL-C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DL-C指标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病率亦在逐年提高,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该疾病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并且随着患者的血清TC水平与死亡率之间呈明显正相关性。他汀类药物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调脂类药物,其能够有效降低冠状动脉事件和脑卒中的发病率,并且在冠状动脉血管重建术中也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3]。他汀类药物的主要效果为降低机体血清中的TC和LDL-C水平,并且可以适当的降低机体的TG水平,而对于HDL-C则没有太大的影响[4]。

本次研究中我们采用的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都属于他汀类药物,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均比较高,但疗效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C、TG和LDL-C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在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治疗中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潘芳.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J].北京中医药,2011,30(7):556-558.

[2]吴章英,陈君柱,杨侃,等.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量效关系和安全性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2010,25(3):181-184.

篇3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21-0094-02

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是学校维持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钟祥市新堤小学在逐步完善现有各项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努力践行“责任没有借口,细节决定成败”的工作理念,分级逐步落实“一切为了学生的未来奠基”的办学理念,坚持德育、课改、艺体“三头并进”,以创建“特色德育品牌学校”为契机,以构建“生命教育课堂”为纽带,以打造“艺体特色学校”为平台,奏响了学校高效稳健发展的主旋律。让我们采撷一些美丽的音符,体验播种的激情,分享收获的感动!

一、感恩德育——最是铭恩能致远

学生的德育素养,是知、情、意、行的统一。知恩情是前提,晓恩情是动力,意恩情是关键,行恩情是结果。“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学校力求让每一个新堤的学生学会接受恩情,懂得铭记恩情,自觉回报恩情。两年来,学校积极探索“感恩”教育的丰富内涵、发展规律和有效形式,通过活动提升新小学子的德育素养。

学校充分发挥食堂、橱窗、红领巾广播站、教室等主阵地的作用,通过引导学生读经典书籍、唱经典歌曲、跳经典舞蹈、讲经典故事、看经典影视,构建学校“感恩”主流文化,实现师生精神文化质的飞跃。学校举办了“与爱同行、感恩祖国”大型感恩励志教育报告会和“学会感恩”庆六一文艺演出,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演讲比赛、作品展……引导学生感恩同学—人人争当班级之星;感恩父母—布置感恩家庭作业;感恩家乡—大力开展“小手牵大手 共建美丽钟祥”社会实践活动;感恩祖国—大力开展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等一系列丰富的活动,让学生把对“感恩”的理性认识悄悄内化,并逐步外显为实际行动。

新堤的学生心灵的净化来自于“一月小变化,一年大变样”的校园文化环境的无意熏陶。让每一面墙说话,每一寸土悄语,每一棵树述说;励志警句时刻激励着学生,学生的作品记载着他们的成长;榜样的力量默默地感染着学生……新堤的学生心灵的净化更来自学校的着力引导和教师的谆谆教诲。学校把感恩教育与常规礼仪教育相结合,在全校形成“懂感恩、塑文明、守礼仪”的新风尚,使感恩教育能够常态的开展。多年来,学校还一直进行着学科德育渗透的教学研究,结合校本课程开启学生“晓恩”情结。学校开设有“感恩大自然”校本课程,向学生介绍生态环保方面的常识,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从而产生“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自己”的环保理念,并最终养成绿色环保、低碳生活的习惯。课程以学生选修为主,由语文老师授课。活动开展以来,学校构建了详细的活动评价体系,让学生互评、班级自评、家长参评、老师总评与“孝顺之星”、“勤劳之星”、“学习之星”等“感恩”十大明星结合起来,让感恩的行为成为自发的行为,就像须臾不停的呼吸,伴随在生命的韵律之间,

二、生命教育——课改之花别样红

新堤小学的教学篇章如同书卷一一展开,让人领略其课堂教学的魅力、教育科研的引领。学校倡导立足课堂,深化课堂结构改革,向40分钟要效益,争创有效课堂,并持续深入地开展“课内比“教学活动,把比武课逐步上成常态课,把“三课”上成家常课。学校坚持领导巡课、听课、评课“三课”制度,坚持业务学习制度,坚持每月常规教学检查制度,尤其注重以“三课”点评强化教学常规管理。

学校要求各位校领导每周听课不少于1节,每周教研活动参与到各教研组、备课组评议讨论,校长和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每天看课,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同时,严格执行行政会课堂教学点评制度,点评主要针对“三课”中存在的靓点和问题进行评议,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对于优化教学管理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走进新堤课堂,感受到的是平等对话、质疑问难、合作探究……“课内比教学”活动,学校七位教师代表钟祥到荆门参赛,喜获佳绩。每学期的“同课异构”活动,教师将教学与研究融为一体,在观点的交锋、思维的碰撞中得到实实在在地提升,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研究“生命课堂”的模式。每一堂课都是师生人生中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生命”不仅是教学内容,更是一种教育形式,在“生命课堂”的实施探索中,学校力求把“教生命”和“有生命地教”结合起来。语文教学关注真情小练笔,让童心飞扬;数学教学开发趣味小活动,让智慧生长;英语教学创设快乐小情境,让生命绽放。“生命课堂”的研讨提高了教师教学生活的幸福指数,一项项课题结题证书正是最美的风景。在新堤学生的心中,富有生命力的课堂永远为他们开放,等待他们停留,聆听他们的倾诉,让生命之美灿然绽放!

三、艺体特色——灵动校园显活力

学校不该只是孩子学习的工厂,更应是孩子陶冶情操、放飞梦想的乐园。只有营造愉悦的校园氛围,才能让学生身心舒畅,从而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自2012年秋起,学校迅速启动《艺体特色活动实施方案》,既有声势浩大的全校统一项目,又分年段彰显特色;既突出集体项目的优势,又展示精品项目的魅力。

学校按国家规定开足开齐艺术课程,以课堂为主阵地,让小百花竞相开放。小百花的课主要是由语数老师担任,各班级教师根据自身特长,成立班级兴趣小组。开设课程有手工、书法、美术、趣味口算、朗诵等。低年级以硬笔书法、阅读为主;高年级以剪纸、软笔书法、科技制作、朗诵为主。同时,以课外活动为依托,让大百花争奇斗妍。大百花活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年级为单位的团体活动,一、二年级全体学生学习武术,三、四年级学习竖笛,五、六年级学习腰鼓。另一类是特色兴趣小组,学校组建了管乐、竹笛、竖笛、古筝、戏曲、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网球、美术等17个兴趣小组。

学校定期进行艺术课的备课、上课、活动、测查等教学常规检查,要求做到“六有”:有教材、有教师、有计划、有教案、有考核、有总结。专业组必须做到“六个落实”,即:队员落实、计划措施落实(有教案)、指导教师落实、场地落实、器材落实,训练时间落实,保证专业训练按计划扎扎实实进行。学校把检查结果与评优评先挂钩,并要求领导深入课堂听课,了解艺术教师的授课情况,给予具体的指导。2013年六月,学校成功举办了“与感恩同行,绽放生命魅力”第五届百花艺术节。活动分三天举行,开展了“我的中国梦”书法、绘画大赛、“感恩母亲”手抄报大赛、“我骄傲、我是湖北人”演讲比赛、“感恩祖国”手工作品展、“十精神进校园”征文大赛以及“庆六一文艺汇演”。在文艺演出中,校舞蹈队、合唱队、京剧组、古筝组、笛子组、武术队、英语组、腰鼓队、足球队等兴趣组同学一一登台、进行特长展示。本次艺术节,12个班级被评为优秀班级,1500余名同学参与了各类艺术展示和竞赛活动,854个节目或作品获奖,1000多名学生获得表彰,涌现出一大批“才艺小达人”。学生们施展了才华、张扬了个性、体验了成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风采才华,凸显了学校艺术教育的丰硕成果,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品位。学校里洋溢着前所未有的活力,孩子们的笑脸是最美的风景。

篇4

――题记

这是一节新授的音乐欣赏课《民族歌舞欣赏》,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欣赏学习,使学生体会民间歌舞的特点,了解地域特征与民间歌舞风格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各民族歌舞音乐的感情。本节课我分别为山东、内蒙古、重庆教育考察团、以及新加坡德明政府中学开设公开课。这其间我记录下了它的三次蜕变过程。

第一次――左思右想,编排精彩

由于课前未有时间试场,所以很担心学生在上课的时候会把课堂活动搞的喧闹杂乱而影响整堂课的效果。于是我预先教会几名学生跳家乡的舞蹈和黎族的竹竿舞,告诉他们一些特点,请他们课上举手表演,还反复叮嘱他们一定要按我的要求做。课上我按照预先设想的――

问:有哪位同学能演绎江南的舞蹈?

学生们积极准备,参与性强纷纷举手,因有顾虑,所以任凭其他同学举的手有多高,我还是让预先安排好学生出来表演,她的舞姿如我所愿轻盈优美,我露出了笑容,但有些学生眼里充满了失望。我夸奖道:表演的很好,请同学们回答一下江南的歌舞特点。

生:曲调优美,动作柔美。

在给同学们欣赏彝族竹竿舞芝后,我又问:谁愿意出来试试表演竹竿舞呢?

看的出来很多同学很兴奋,都想出来跳,我邀请几位学生,他们娴熟的舞姿迎来了阵阵掌声,也迎来了羡慕的目光,这也在我的预料之中,因为他们接受过课前的“培训学习”。

师:请同学们总结这两个地方的歌舞有什么不同之处?

生答……

反思:整堂课看上去很顺利,表演也很精彩,但是一看就知道是学生在演戏,教师在作秀,观摩的在装傻。应该请学生自由分组,比如跳竹竿舞可以一部分同学先跳舞,另一部分同学先打竹竿,教师重在观察指导,遇到问题时及时给予帮助,练习几遍后,交换角色再做练习,直到每个学生都得到双重体验为止。有效的音乐教学活动,是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它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形式,让学生自己去创造学习,创造精彩,使学生能在课堂上“活”起来,不然反而会禁锢学生的思维。

第二次――小心翼翼,预约精彩

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的起点,可是新加坡的学生对中国的民族歌舞了解不多,怎样使他们能和我们中国的学生一起学习我国的民族歌舞呢?如果能让国外的学生通过这节课大体了解我国的民族歌舞,体会几个地方歌舞特点,在横向、纵向相结合的预设中追求课堂教学的精彩,那么这节课才会成功。于是在上节课的基础上我将探讨各个地方歌舞的不同之处这个环节重新修改了一下,决定不再“作假”。上课班级是新加坡德明政府中学与我校学生组合而成的班级。

我用古筝为学生自弹自唱了一首《太湖美》后问:同学们,你们觉得它的曲调如何?音乐风格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流畅、委婉曲折。

我又问:谁能为我们演绎一下《太湖美>。很多学生举手,这次是没有预先“培训”的,出来表演的那位同学演绎的很精彩,完全不逊色于上节课事先安排好的那位学生。另外几位学生也伸手向我示意,我看了下时间,有点担心,于是就匆匆继续下一环节――带大家欣赏海南黎族的歌舞。欣赏完影片,我又请了几位学生来尝试表演,很多新加坡的学生都积极举手,气氛非常热闹。一位来自新加坡的学生说:“我感觉《太湖美》音乐的特点是清雅、明晰的,这个音乐带给我的是一幅优美的画,而黎族歌舞特点是很欢快的,节奏感很强。今天我们感受了中国民族歌舞的魅力,学到了几种常见的中国民族舞蹈的表演,了解了他们的风格特点,这极大丰富了我们的眼界及知识……”另外一位新加坡学生总结完后又说:“我们的歌舞就相对没那么丰富了……”这时我们很多的学生就喊着“那你们的什么样的?唱唱,跳跳给我们看看呢?”我一想这偏离了我今天的课题,于是立即制止了这段没有预约的精彩……

反思:本次课堂比上次要精彩,因为这堂课是真实,但是由于没有对学生的表现及时肯定、鼓励,害怕课堂乱,担心时间上的拖延而草草的结束学生体验的过程。另外在这节课上可以采用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讨论各民族舞蹈的特点,达到生生、师生互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能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习音乐,这样课堂就会闪烁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学生能感受成功的喜悦。

第三次――大胆放手,生成精彩

预设是为了更好的生成,生成的精彩与否则取决于教师能否灵活的应对学生的各种表现。教师将学生分为几组,分别讨论各地民歌的特点,然后请每组代表上台表演。

甲组的组长挑选了四位同学一起表演,一位同学偷偷的对我说:“老师,我能自己弹古筝吗?”我一愣以后马上“醒悟”,立刻同意她的要求,于是这位学生弹古筝,另一位学生随歌声翩翩起舞,另有两位创设情景:杨柳青青,碧波荡漾,一叶扁舟上两位少女随风吟唱《太湖美》。引得其他学生都情不自禁的跟着一起唱起来。

乙组是表演竹竿舞,你们看:在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里,几位跳舞的同学在竹竿分合的瞬间,有的敏捷地进退跳跃,潇洒自然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但也有的不熟练的和胆怯的还被竹竿夹住脚或打到头,持竿的两位学生还高声地呼喝出“嘿!呵嘿!大家一起来”,很多座位上的同学也都跃跃欲试,我立刻鼓励说:“同学们也可以依次去试试。”好多平时内向的学生也都穿梭其中,在气氛热烈中而坐在后排观摩老师有的已经跑到教室的前面和中间了,几位学生马上邀请所有的老师一起来跳。没有预约的精彩就此诞生。一位学生的精彩总结给在场的很多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组的表演通过优美动听的曲调、轻盈柔媚的舞蹈动作,表现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的江南的鱼米之乡风光。而第二组表演的竹竿舞,我听说文学家苏武离开海南时,得到黎族父老乡亲的“黎歌变舞祝公归”的欢送,就已经写下了“蛮舞与黎歌,余音犹沓沓”的诗句。可见,黎族的歌舞不但历史长,而且有其独特的魅力。”

反思:同学们的回答和浓厚的参与度使我的心灵很受震撼,因为学生们的创造能力和表现力是我所没有想到的,如果每次都将课堂像演出一样给学生排练好,那么这样的课堂就是死的,是灵气尽失的课堂。而这节课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自然生动,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创造表现的空间,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合适的位子。下课了,学生意犹未尽,还在继续探讨各地民歌的特点……

很多时候,我们都担心公开课或是评优课如果学生不配合或是换了一个班级上课会出现预料不到的状况而不能灵活的做出调整怎么办,而我要说的是,如果你有娴熟的教育技巧、能细腻的处理看似微不足道的教育细节、能根据学生的反应因势利导的生成许多富有灵性的东西,那样你的课就会精彩不断。反之你要的所谓的精彩瞬间也只能是瞬间的精彩,或是偶然的精彩,而永远成不了永恒的精彩。

篇5

关键词:音乐教学;民乐;文化氛围;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4-0069-01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由此可见,校本课程是课程改革的焦点和亮点。以校本为载体,推进民乐教育的研究,对促进学生民乐的欣赏和弘扬民族音乐有着重要意义。首先,学校必须重视,营造良好的民乐文化氛围,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民乐知识。其次,让民乐走进音乐课堂,力争使学生人人都能演奏民族乐器。最后,要通过集体演奏民乐,弘扬民族音乐,让学生体验民族音乐带来的成就感。

一、营造浓厚的民乐文化氛围

现在多数学生比较喜欢听当下流行的歌曲,对一些民族音乐可以说是视而不见。这种现象,反映出民族音乐在学校教育中的缺失。民族音乐是我们国家的艺术瑰宝,博大精深,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为什么部分学生不喜欢民族音乐?归根结底是没有一个很好的艺术氛围,学生接触得少,自然就不会产生多少兴趣。所以,学校要让学生对民族音乐产生兴趣,就应该注重营造浓厚的民乐文化氛围。首先,注重校园环境布置。在校园的宣传栏、走廊以及班级的特色墙上,要布置一些关于民乐的小知识,包括民族器乐、民族音乐的发展史、民乐演奏家等各种知识的介绍,让学生对这些有所了解,丰富他们的音乐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次,利用教材资源。在音乐教材中,每一册都会有民族音乐方面的知识内容。比如低年级音乐教材中,介绍的打击乐器有碰铃、沙锤、串铃等,打击乐曲有《老虎磨牙》等。教师可以结合音乐教材,详细地介绍鼓类乐器的演奏方法,通过敲打、刮奏表现出不同的音乐形象和场景。要让学生多多尝试,感受民族音乐并不遥远,而且学起来也并不困难。要从小开始培养,提高学生对民乐的学习兴趣。中高年级接触的民乐就更多,教师可以结合音乐教材,向学生介绍民乐团有哪些乐器组。一般包括拉弦乐器组、弹拨乐器组、吹管乐器组、打击乐器组。要了解不同的乐器在民乐中扮演什么角色或有什么作用,有什么样的效果。在音乐课欣赏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一一分析,让学生逐步了解民乐知识,让学生领略中华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二、开展民乐兴趣小组

了解民乐知识是学习民乐的前提,但如果没有音乐实践,就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学校要组建民乐团经常练习,这才谈得上真正弘扬民族音乐。

(1)师资要充足。学校的民乐教师师资,通常不是很充足。学校可以聘请琴行里的民乐教师来当辅导教师,学校里会民乐的教师也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乐器作为辅导项目,保证二胡、琵琶、古筝、扬琴、笛子这几件重要乐器都有教师辅导。然后,在主要辅导员的带领下进行一个阶段的培训,要有详细的教学计划和教案,并准备相应的民乐教材。

(2)组建乐团。在学校的发动下,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报名参加。老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归类,有民乐基础的学生可以归入高级班,没基础但乐感好的归入中级班,其余的归入初级班。对于高级班的学生,采用继续提高的方式,练习难度级别较高的乐曲;中级班的孩子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老师的推荐,学习相应的乐器,从最基本的开始学起,每天都安排练习的时间;对于初级班,要学习乐理知识,先从简单的打击乐器开始,从小开始接受民乐的熏陶。

(3)漫长的训练过程。首先是基本功的训练。俗话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二胡从发出嘈杂不堪的声音练到发出富有磁性的声音,琵琶从简单的弹拨到流畅的轮指,古筝从简单的《小星星》到行云流水般的弹奏,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所以,大家都要从最初的基本功练习开始。其次是乐队的排练。一件乐器的学习要花很长时间,更别说一个乐队。只有每件乐器各司其职,才能奏响民乐之声。第一,每个人要知道自己的任务,在课后勤于练习,然后老师分别指导,看是否演奏有错。第二,分组练习打击类、弹拨类、拉弦类、吹奏类乐器,教师要分组听每组是否演奏整齐,情感表达是否正确。最后是大合奏,听每种乐器进入是否正确、速度是否一致。一首乐曲的演奏,凝聚着所有人辛勤的付出。一遍完整的演奏结束,相信每位学生都能体会到器乐合作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音乐与音乐之间的交流是任何交流都无法比拟的,学生对民乐的情结肯定会更深。

三、展示民乐成果,弘扬民族音乐

学校每年艺术节都有器乐大赛,这无疑是学生展示才艺的舞台。每到这时,学生们都非常激动,他们不光想得到自己老师的认可,也想得到其他兄弟学校的老师和同学的认可,所以表现欲望非常强。在学校举办六一庆祝活动或艺术节活动时,教师要尽可能地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让更多的人看到学校民乐团的教学成果,让更多的学生参加校民乐团,让民乐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陆鹰.让小学音乐课趣味迭出[J].江西教育,2015(09).

篇6

八年的音乐教学之路,我学到了很多专家对音乐教学的观点和看法。2003年的新课程改革,使我们的音乐教学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但总有一点让我困惑:学生喜欢音乐但不爱上音乐课。为此,我对我校全体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让我们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学生为什么不喜欢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其中我们的教学方法还是陈旧、教师本身的专业能力不强、教材内容没有吸引力、社会的影响是主要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我探索出自己的改革方案,有效地应用到了我的教学中。

一、教学方法陈旧

2003年前,我们的音乐教学跟其他学科一样,音乐课以唱歌教学为主,教学生一些歌曲、简谱、音乐常识和基本的乐理知识,教学形式单一,就是传统的“满堂灌”。2003年,新课程改革开始了,我们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提出了总体教学目标。“新课标”将教学内容整合拓展为四个教学领域: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教学内容经过整合、拓展,内容更丰富了,看似降低了知识技能的难度,实际并未降低要求与质量。这样的整合与拓展,突出了音乐听觉审美体验的艺术特征,淡化了技能练习和理论知识的专业性,将其隐含在音乐实践之中顺带学习。

二、教师的专业水平不够高

由于我们农村教育硬件设备的配置还很缺乏,专业的音乐教室、舞蹈房、多媒体教室、音乐教具等都没有,这就更要求教师专业水平要高得很,不能只拿着录音机就去上课了,有时把音乐放到电脑里,学生听,然后下课,这根本不能适应学生的需求。要想让学生有兴趣,首先,他要对你有兴趣、佩服你、羡慕你,进而才能有向你学习的愿望。如歌唱教学中教师的范唱、教师的即兴伴奏等都是学生产生兴趣的着力点。再如:在欣赏教学中,如果教师能用优美的屋子来展示音乐情感的话,我相信,我们的学生一定会爱上音乐课的。

三、教材内容没有吸引力

从2003年我们改用人教版音乐课本以来,已用了七年了,七年来音乐书上除了一些常规的小知识有所完善之外,整体内容没有动过。但我认为音乐最具有时代性了,音乐是历史的抒写,历史是歌的凝结,所以我个人认为音乐教材可以三年更换一次。这样,一些新的音乐就会写进教材,学生肯定能够喜欢。现在音乐书上的内容固然好,但有的确实有些老了,需要我们的专家想想,是否可以有所改变。

还有一种情况,我们要把音乐书当做一个参考,可以在它的基础上自己加入一些音乐,我认为一定有利于我们的音乐教学。

如我的教学故事:

某日的下午,我兴高采烈地带着我的课件和我精心备好的教案走进教室。我准备带领大家学习神州大地——江河万古流,讲祖国的大好河山,给大家介绍祖国的母亲河黄河,演唱歌曲《江河万古流》。可进入教室后学生的一句话,把我的思绪打乱了。学生说:“老师,我们天天学课本上的歌曲,太没意思了,我们想学《荷塘月色》、《我相信》。”这位学生这么一说,同学们都纷纷说他们也想学。看到学生这么爱学,我突然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是在这个时候打消他们的积极性,学书上的知识,那肯定没有效果。对于《荷塘月色》、《我相信》这两首流行歌曲,我也听过,歌曲的内容和旋律都很美,尤其是《荷塘月色》的伴奏音乐,很优美,有水的水波声,有荷花开放的美感,纯洁、美丽、洁白;而《我相信》这首歌的思想内涵和旋律都很符合中学生的性格特点。

所以,我突然转念,就把我精心准备的课放下,问学生:你们有这两首歌吗?学生齐声说:“有!”学生都争着把他们的音乐给我,这节课就这么拉开了帷幕。

看到学生有感情地演唱,聚精会神地听音乐,我突然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不需要教师精心的准备,只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就可以;它也不需要教师管理纪律等一些琐事,音乐课没有一个学生开小差。于是我有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我们的音乐课上,可以让一些好的流行音乐进课堂。

听唱完之后,学生问我:“老师,我们总是在某一个地方唱不好,跟不上节奏。”我让学生重新给我放一下,我一听,原来是一个前休止符,这就涉及到我们的切分节奏了。我给学生示范、指点,学生很快学会了,也掌握了切分音的演唱方法。《荷塘月色》的音乐很美,音乐中出现了很多民族乐器,我让学生听、找、说出应用了哪些民族乐器,学生很快能说出古筝等。从这里入手,我们又学习了中国的民族乐器,同时,知道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度过了一节难忘的音乐课。下课后,学生特高兴,既学习了音乐知识,又学习了歌曲。学生的积极性还很高,总说,下节课我们还学这个吧!我说好,我们可以一个月上一次流行音乐课。学生高兴地答应了,到了下节课时间,学生高兴地学习了书本上的音乐,而且配合得很好,学得很认真。

综上所述,我认为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一定要珍惜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它能使你有一个新的感受和认识,也能使你更贴近我们的学生,让学生更喜欢你、更喜欢你的课,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

篇7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作用; 激发;配置;有效;开拓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实施,作为一名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教学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变化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组织形式、教学手段等方面。在此,笔者就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谈一点感受。

随着信息技术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教育教学也借助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优化中学语文教学架设了一座平台,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开拓学生视野、加大教学容量等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1.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理解力和记忆力,提高教学效果 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呈现事物现象的本质属性,美妙的自然风光,奇特的自然现象,事物的本质特征,事件过程的演绎……还可以运用各种技巧,如对比、叠合、拖移、夸张,以及将事物变大为小,变小为大,变快为慢,变慢为快等等,使学生对事物的本质,事件的发展有直观的感受,清晰的逻辑,深刻的印象。例如:我在参加西宁市青年教师语文教学比赛时,选定《小石潭记》一文作为参赛篇目后,从网上搜集了大量能表现小石潭美景的古画、摄影等图片,以古筝曲《平沙落雁》作为课文朗诵的背景音乐,再用power point制作成精美的多媒体课件,运用于比赛时的课堂教学中。

通过把小石潭这一优美的景象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视觉和听觉综合形象,声像兼备,使学生从活泼、生动、直观的画面去感受小石潭的清、幽、雅的景致,体味作者在小石潭边时那既乐又忧的心情。此课件为学生创设出了一个极为生动的情境,提供了丰富的外部刺激,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2.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课堂变枯燥无味为生动有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就产生了学习的动力,而课堂教学是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场所。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学生是在被动的参与课堂学习这一总过程,大都缺乏学习兴趣,师生间也缺乏更多的互动与交流。而现在,由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这一状况得到了很大改观。不仅如此,利用多媒体在讲授同样的内容时,所花的时间比原来少很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以往在讲解一些抽象的写景散文时,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对书中描绘的景象,感觉也总是似懂非懂、模糊不清。现在,运用多媒体手段教授这类课文,就方便、实效多了。继续以讲授《小石潭记》为例,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让学生先欣赏一幅幅利用powerpoint制作的小石潭美景的图片,再让学生用语言来描述自己喜欢的景象,说一说他们对所见景物的感受,然后再结合音乐、动画与文章进行学习。学生既清楚的感知到了潭周围的景致美,又真正的体悟到了文字的韵味美,也对理解作者情感变化奠定了基础,朗读起来还声情并茂,兴趣盎然。一堂可能枯燥的说教课亦因创设了良好的情境,引起了学生的愉悦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从而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3.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优化课堂教学,突破重难点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一般只是在教案中注明教学难点和重点,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能直观地看到这一点 在现代文的教学中,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味和理解重要词语的意义和作用,这正是学生难以突破的一关,利用多媒体教学则能直观地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攻破学习难关。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一文时,课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理解本文中精彩的比喻句中所蕴含的哲理及洋溢的情感。理解含义深刻的一些句子。在多媒体教学中利用课件把教学中的重点语句,如:“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等,一一表列出来,逐一解决,则能更好的实现学生在重点难点上的突破。

采用多媒体手段教学,可以视听并用,变静为动,充分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更好的突破重难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4. 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有效配置时间,加大教学容量语文教学,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必须加大学生的阅读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众所周知,当今的初、高中教育,实际上更多的还是围绕中、高考来学习,这种情况势必造成学生学习的狭隘性,学生除了从书本上获取知识之外,没有更多更好的途径去阅读,获取更多的知识,而多媒体教学则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为学生赢得了更多的时间,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知识面。

篇8

一、政治教师应如何运用课堂教学语言

(一)课堂教学语言要精练、清晰、逻辑性强

语言精练就是指教学语言要少而精。语言精练要求教师能提纲挈领地表达主要观点、重点、难点。学生已知的或不重要的要少说或是不说,点到为止,学生不了解的或重要的,要多说或详说,并要说得恰到好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语言不精练,拖泥带水,夸夸其谈,华而不实,都影响课时的充分利用。讲课时旁征博引,毫无目的的肆意发挥,结果教师讲的天花乱坠,而学生却不解其意。而一些教师则非常重视锤炼教学语言,他们紧扣教材重点、难点进行讲解,言简意赅,有的放矢。这样有利于学生发展智力,提高学习效率。

语言清晰主要指吐字清晰和思路清晰。“课堂教学语言要清晰悦耳,保证让学生听清楚你说了些什么,所以发音必须要标准,吐字必须清楚,做到字正腔圆,张口如拨古筝。清新明亮,讲话如幽泉淌水,叮叮咚咚,使学生悦耳倾心。”条理清晰是指教师讲课观点明确,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脉络性强。教学时,教师忽略了所教内容间的有机联系,那么每节课不是概念的罗列,就是观点的组合,当然显得单调枯燥,呆板无趣,倘若教师能够深入挖掘教材内容间的内在,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推理进行教学,就能层层深入,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课堂教学语言要有节奏、抑扬顿挫

语言的节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对知识信息接受的情况,合理的控制语言速度的缓急。教学语言节奏的快慢,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活动。如果是一堂课的开始,因为学生课间休息,精神松弛,有的没有很好的预习、复习,害怕老师提问而精神紧张。此时,教师无论是复习旧课,还是导入新课,课堂语言都宜慢,就像汽车轮船刚刚启动,有一个逐渐导入轨道航向的过程。当学生情绪已调动起来,思维进入正常轨道时,语言和教学进度可逐渐加快。当教师分析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时,由于这些内容输入学生的大脑需要有一个处理转换的过程,这时的语言又宜慢不宜快。当教师由一个教学环节过渡到另一个教学环节时,此时的教学语言又宜快不宜慢。当教师为了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思维敏捷力和在有限的时间里组织语言的能力或强记能力时,又可以适当加快语言节奏。总之,不能只顾自己讲,不考虑学生实际情况,说话过快,学生没有思考时间;说话过慢,又满足不了学生求知欲望。

顿挫,也叫停顿。这是有声语言表情达意必不可少的手段。讲课中,适当停顿可以更好地表达教学内容,体现语言的结构和教师的感情。它有助于学生更清楚地理解教师所讲的事理,在停顿间隙进行思考、消化。停顿大体有如下几种情况:一种是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而停顿;二是为了加强逻辑性、层次性而停顿;三是为突出重点、难点而略加停顿;四是为强化,使进一步“升华”而停顿。

总之,教师根据教材内容,适当变换语调,或高昂,或低沉,适当运用停顿,使语言节奏抑扬顿挫,从而大大提高语言的表现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课堂教学语言要幽默风趣,有感染力

语言的趣味性是使教学语言产生魅力的重要元素之一,幽默是教师智慧、学识、机敏、灵感在语言运用中的结晶,是一瞬间闪现的光彩夺目的火花,幽默风趣的语言能缓和紧张气氛,缓解对立情绪,创造一种使师生双方心理舒畅的教学环境。讲话幽默的教师,不但会给学生增添快乐,在谈笑风生中领略知识的真谛,而且也会使自己的语言具有诱人的魅力。因此学生非常欢迎具有幽默感的老师。

(四)课堂教学语言的音量要适中。

课堂的音量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音量过大,超过学生的心理承受力,使他们听来刺耳,不舒服,甚至产生厌烦心理,造成听课情绪低落。音量过小,学生听来吃力,得不到有效的感知,同样会产生厌烦心理,导致学习兴趣下降。一般来说,讲课的音量以使教室里任何一个座位上学生都能听清教师的声音为准。但在一堂课中不能始终保持一个音量,因为人的听觉系统对于来自外界的单调乏味的单项刺激有一中本能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功能在一定条件下,会导致人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形成不安、厌烦和抵触情绪,使刺激效应减弱、消失。要防止这种厌烦情绪的产生,音量就要有高低轻重之分。当需要强调某一概念或原理中的关键字词时,当学生思维出现疲惫,注意力不够集中时,可适当的增加音量,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振奋精神。当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全部调动起来时,可适当降低音量。总之,政治教师要科学地掌握音量,一切着眼于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师提高教学语言艺术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一)加强自身,自觉学

一是向书本学习。利用课余时间多阅读,多积累,为丰富的语言做好储备。二是向生活学习。现代生活充满着优美的语言,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积极主动地向同行和社会各界学习。收集、整理、选择优美的语言,为课堂教学服务。三是向学生学习。当代中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十分广泛,思想异常活跃,蕴藏着丰富优美的语言,教师要充分重视使用好学生资源和学生做朋友。

(二)建立带教,传中学

青年教师可以通过多听老教师的课和老教师交流阅读观看老教师的教案,课堂电视录像,把握老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以他人之长补自身之短,加速自身的提高。

(三)善于储备,主动学

教师平时应有效地利用网络学习,注意吸收一些有生活气息,时代特点,有幽默情趣的语言。可看小品、相声等,从中学习如何通过语言艺术吸引听众并引发听众共鸣的艺术;从杂志、报刊上收集适合当代青年特点的语言。一些健康的流行语,流行歌词,广告语,好的新闻标题都是注意的对象。这些都可以为教学内容积累丰富的资料。

篇9

其实我们都知道,古诗教学有着鲜明的个性,忽视了古诗教学的特点,就没有了古诗的味道。再者忽视了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学生的兴趣也无从激起。针对这些,笔者不断探索,终于探出如何使小学古诗教学活起来的浅微方法,效果较好。

一、以猜谜作画导诗,以便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生对于直观抽象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因而我抓住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有时在教学古诗导入新课时边猜谜边用简单的、直观形象的简笔画,以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兴趣。如:在教学《咏鹅》一诗时,我一边用谜语讲述,一边画出一只鹅的轮廓。再用白色粉笔淡淡地点出雪白的鹅毛,红色粉笔勾出浓浓的冠子、红掌,绿色的粉笔点染一池清水。从而使得画生动逼真。最后我在画旁提上诗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拨。”这样的诗画相配,激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一下子将学生投入诗境之中,更是一下子对整首诗有了大概的了解。

二、两诗比较学,以便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生对世间万物都充满了好奇心,任何事都想极力尝试。我抓住这一特点,并结合其他老师留下的经验,在传统的古诗教学模式中大胆整合,创造出两诗比较学的方法,设想到效果颇佳。记得教学《忆江南》和《江南春》这两首古诗时,我无意发现这两首古诗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相同点是:它们都是以写景为主,写的季节都是春季,又都是唐朝诗人所作,而且都是围绕“江南”一带来抒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不同点是:作者不同,所取景点也不同。因而我随即改变了原有的教案,同时出示了这两首古诗,让学生注意结合注释反复读,然后再以四人一组为单位,共同讨论将相似点找出来,并说理由。学生在我的指导下,相互合作,自主探究找出了两首古诗的相似点。即:这两首诗都是写春景的,写的都是江南一带,都写到了江花,如“日出江花红胜火”“千里莺啼绿映江”。之后,我又引导学生再读这两首古诗,讨论它们的不同之处。结果笔者发现学生的发现力也是惊人的。他们不光发现了作者不同,还发现所写景的地点不同,范围不同等。

三、融合情感演诗,再现古诗中的情境

大人常言道:小孩没胆。是啊,不管在什么场所,小学生都有一颗好表现自己的心。再说,“表演”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表演”可以化抽象语言符号为生动直观的形象,从而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悟和体验。因而我抓住这些特点,在教学易表演的古诗时,等学生在了解诗意后,激励他们上台表演。他们的表演形式多样:有的会边演边把诗唱出来;有的会配画、配解说词演出来;有的更会相互合作,把诗演出来。记得在教学《凉州词》时,许多男同学联手扮演边塞将士,手举酒杯,以水代酒,开怀畅饮,少顷,便醉卧不醒。一位会弹琴的女生以古筝代替琵琶奏出那急促的曲调,好象催促将士赶快起来出征。看到此景,班上朗读特棒的同学随即吟诵出《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这样的再现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了边塞生活的疾苦以及将士的毫爽之气。再如教学《寻隐者不遇》时,一个学生饰贾岛,一个学生饰童子。他们在松树下相遇,便拱手相拜。当贾岛询问童子的师傅时,童子做出动作,指向远方正要回答时,同学也不约而同地大声读出:“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样的动作,这样的语言使全班的同学产生了共鸣,一下子融进了诗境之中。

四、引导想象,配乐读诗,感受诗中的文景美

想象是开启智慧的大门、是创新的翅膀。学生学会想象又是促进学习思考的一条有效途径。再加上学生本来想象力又是极其丰富的。抓住此特点,我指导学生将诗中的语言想象成一幅幅活生生的画面,再置身其中,想所人诗人所想,感诗人所感。例如教学《惠崇春江晚景》时,我播放江南春天的美好风光,并配上苏轼为何写此诗的解说词的课件,,把学生引入情境中,我又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如果是你作画,这幅画还有哪些美景要添?你要是此时站在那样美的地方,心理有何感受。想象之后,我再引导学生一起在配乐《春江花月夜》的曲调下有感情地朗诵古诗。从而深入地品味出诗中的语言文字美和景的独特美。

五、注重古诗积累,以便古诗改作

篇10

勤学——新课程标准为指针

现代社会对语文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全球化、信息化和高科技发展的趋势,要求现代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创新的精神、开放的视野、合作的意识,以及搜集、处理、交流信息的能力。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正是应时代要求,全面阐述了语文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构建了新的语文目标体系,也使我国语文教学的改革再次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为此,我们在开学前夕,组织学科骨干8人及二年级4名教师参加了处教研室举办的新课程标准及教材培训,并责成靳淑英、陈肖琳、耿晓娟3人于学期初在校内分学段进行了二次培训,使老师们明确《语文课程标准》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有效的指导,是对修订大纲的新发展,明确所教学段的阶段目标及教材修订的意图,做到教学伊始,整体把握,有的放矢。本学期,在新课程标准的学习、贯彻、落实上各教研组走出了自己的路子——低年级的课前5分钟演讲交流、新闻快递、儿歌擂台赛、 课文故事续编;中年级的课外阅读反馈、每日成语接轮、定词编讲故事以及高年级的循环日记竞赛、想象作文阅读等均使学生在实践中增强了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更为可喜的是我们在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验方面也迈出了新的步子,在多次学习培训的基础上,确定了实验教师——钟青、靳淑英、王丽荣、陈肖琳、耿晓娟、孙晓静等,组织了实验课题的评审论证,并于10月中旬举办了开题报告,通过交流,大家更加明确了各自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更加完善了实验方案。12月初,举办探究性学习中期小结,实验教师人人编写案例,并将活动成果进行阶段展示。现已选送优秀案例3篇——陈肖琳的《了解唐代伟大诗人——李白诗作》 耿晓娟的《给废旧电池找条出路》孙晓静的《乱花钱对小学生的危害》参加省级评比。学期末了,我们又召开了结题大会,各课题实验教师认真撰写出结题报告,课题组成员就各自研究的课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详细地介绍了各自研究探讨的过程,展示了研究的成果,有的还绘声绘色地讲述了课题研究中的小插曲,充满自信地提出了对已有现象的思考及建议,并谈了活动的收获及切身感受。我们的探究性学习实验还在起步、摸索阶段,但它已留给我们许多的思考——学生是课题研究中最活跃的小主人,更是研究性活动中的最大受益者。他们年龄虽小,但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动口、动脑,他们录音采访、跟踪调查、图片展览、宣传接力、利用课余时间在家中、阅览室、图书室、书店、网上搜集资料,对生活中的事情多了一份关心,多了一份思考,远远突破了预期设想的效果,拓宽了活动的主题,使之延伸到更广阔的生活中去。我们欣喜地看到他们身上所蕴藏的智慧与潜能是无穷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正是为他们创造了一个氛围、一个情景,使其如鱼得水,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家庭,走向更广阔的空间,将对课本知识的学习转到对社会现象的关注。这不仅是一种学习观念的转变,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将为其在未来的时光热心服务社会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的。

善思——教学节展示为契机

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落实,为使大家对更多的模式教学课进行更深入的研讨,本学期,我们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办学宗旨,以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我们组织了第六届教研组课题共研活动,各教研组在组长带领下,凭借教材,紧扣新的课程标准及我校“自主创新”课堂模式,精心设计,公开轮讲,认真听评,反复修改,提炼推敲出一个个独具年段特色的精彩案例。在11月中旬举办的第六届教学节活动中, 8位教师代表教研组进行了展示,一、五、六年级组共4人被评为优质课。五年级《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在市陶研会上观摩,六年级《草原》一课在省第五届示范小学课堂教学展示中获一等奖。执教者客观的自评介绍,看课人真切的评价交流,热烈的讨论争议,学生家长由衷的赞许,都使我们欣慰地感受到本届教学节所体现出的我校语文课堂教改上取得的突破性进展——1、更加重视语文教学的丰富内涵,重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把阅读教学作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尊重学生多样的阅读趣味,引导学生感悟和吸收作品的精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充分挖掘人文因素,陶冶学生情感,提高其文化品位及审美情趣。如《草原》一课,教师运用电脑课件出示中国地图伴着悠扬的旋律向学生简介内蒙古大草原的位置,并请他们同老舍一起走进草原,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方法,学习和探讨自己喜欢的知识和内容,自由读、大胆想、尽情说、登台表演小品,充分发表自己的感受、体会,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转贴于

欣赏草原如诗如画般绮丽的风光,了解那里的风土人情,感受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深刻体会蒙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及作者老舍先生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教师组织学生赏读、感悟圆明园当年集建筑、园林艺术于一体的辉煌景观之后,利用大屏幕播放出优美的古筝乐曲伴奏下圆明园的一幅幅复旧图,播放出如今残垣断壁的遗址图及再现侵略者的贪婪野蛮的电影剪辑片,引导学生披文入情,自主探究课文第二部分学生对伟大祖国灿烂历史文化由衷的热爱及对帝国侵略者强盗行径切齿的仇恨溢于言表,真正达到与作者心灵的相通,从而产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了解威尼斯是世界著名的水上城市,接着自读赏析威尼斯小艇艇形的奇特美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其感受艇舱的舒适,驾艇人技术的高超,乘艇人生活、工作、娱乐全靠它,感悟威尼斯小艇是“重要的交通工具”_____此地有此物,此物有其主,有主能迎客,客奔主而来,此主拥此物,此物属此地,从而体会作者马克吐温在文中所流露出的对小艇的喜爱、对艇舱的满意,对驾艇人技术的惊叹以及对小艇作用“如此重要”的赞赏,实际上是在向世人介绍世界著名水上城市威尼斯独特的风光。

2、更加突出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了对学习者的尊重,对学习规律的尊重和对学习方法的重视,体现了从单纯注重结果到注重学习方法的转变。体现了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的指导思想。一年级《 汉语拼音13课》的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观察、比较、分析等能力和经验,在刚开课时,就很快总结出“un”和“yun”读音相同,字形有差异,用法不相同并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认真练写阶段。接着,各自按声母排列顺序与un练拼,试试哪些声母与un可组成音节,组内与伙伴达成共识,推荐代表在全班汇报交流,将正确的拼音过程写在黑板上。最后看着儿歌所配的画面——两名登山的小朋友具体生动有趣地口述画面之外的内容并努力规范正确流利地拼读,最终进入“拼音乐园”。屏幕上出现了五个按钮,里面锁定着不同的拼读练习,五个大组分别选定一个按钮,打开练习,以组进行友谊赛,看谁们拼得准、拼得快。课堂始终,在电脑设计的富有童话色彩的“云博士”鼓励下,学生兴趣盎然,通过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大组交流等层层递进的互动环节,促进教与学两类活动间、学生个体间、个体与群体间的多向交流,使每个学生自觉能动地感知新内容,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探索者,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提高能力,在享受成功的快乐中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己,培养综合素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更加突出了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

《精彩的马戏》《高大的皂荚树》《威尼斯的小艇》《圆明园的毁灭》等多篇课文的教学,教师均注重引导学生在细读中理解语言、品读中体会语境、诵读中培养语感、揣摩作者表达方法,从而积累佳词丽句,体会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浩渺无穷。

4、更加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

《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教学的最后环节,教师组织学生围绕 “是否有必要恢复圆明园的旧貌”这一问题,各抒己见,自由辩论,使他们带着问题走进图书馆,走向网络资源,独立思考,将课内学习延伸发展为课外自主自觉地学习,扩大了视野。

作为一个契机,我们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不断反思教学,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不断地将公开课上的精华延伸运用于日常教学实践,并努力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多媒体课件与教学内容的关系(课件与内容揉不到一起,两张皮;学生仅被课件的色彩、形象所吸引,乐而不学;少数课件制作只求新,不求实,影响教学效率。只有将教材把握准,课件才能显神威);文字训练与课文分析的关系(淡化分析并不是不要分析,把握字、词、句教学是小语课堂永恒的主题早讲,学生早明白,早受益);学生质疑与读书思考的关系(学生只读书、不思考,提问漫无边际,不假思索,没有讨论、探究的价值。读书应有目标,读前有要求,读后要落实,教师应交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培养其读书思考的好习惯);培养创新意识与发展健康个性的关系(与其让学生重复地学习,真不如留出一些时间,让其展开想象的翅膀,异想天开)。我们坚持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力争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王丽荣老师以五册《灰雀》的教学获市教学能手称号; 在11月30日进行的处第5批“推门好课”教师的复查验收中,赵玉文老师《五单元汇总复习》被评为特优课,另外3名教师均获优质课;12月中旬,6位教师还参加了山西省《教与爱》名师授徒研修部的学习培训,聆听名师张钧篪的专题讲座,观摩其示范教学,领悟名师的高尚师德,探究名师精湛的课堂教艺,并在全校公开教学,受到名师认可和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转贴于

教学的一次次实践,使每位教师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课堂不是教师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备课也好,教案设计也好,其目的都是为了把课上活,上好!

实干——常规教学持之以恒

一学期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及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五环节的考评主要形式有以下四个:

1、自检——管理上,努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要求每位教师对照有关制度,检查自己所有的职业表现是否规范、得体。

2、互观——由组长牵头,组员间互观交流,取长补短,加强随机教研。

3、校查——A随机查:管理人员进课堂(通知听课、推门听课、跟踪听课),听课、看教案、查作业、查学生学习习惯、态度、效果等一条龙式的检查。B集中查:每月对不同年级、不同常规项目集中抽查。

坚持每月一次的大教研组活动,矫正疏漏,抛砖引玉,反馈考核情况,并将常规五环节量化在校园网,增大考核透明度,把常规工作抓严、抓细、抓实,促进教学管理的良性循环。

全体语文教师从点滴入手,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查找资料,精心备课,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了学生知识,更教会了他们求知、合作、竞争,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确有所得,向40分钟要效益;分层设计内容丰富的课外作业,教法切磋,学情分析,“一得”交流都是大家随机教研的话题,新老教师互学互促,扎扎实实做好常规工作,做好教学的每一件事,切实抓好单元过关及期中质量检测,真正将考试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提高改进教学的手段,对本班前后5名学生跟踪调研,细致分析卷面,分析每位学生的情况,找准今后教学的切入点,查漏补缺,培优辅差,立足课堂,夯实双基。学期末,我们举办了第三届写字等级评定活动及三——六年级每班10人参加的想象作文竞赛,并召开了起始年级与毕业年级的家长会,使家校教育形成合力,更好地促进每位学生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