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建设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11 10:40: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德育建设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德育;新课程;改革;德育网络;家庭德育;社会德育
新课程改革正在神州大地上如火如荼的展开,在德育教学中,一个突出的改变就是提出了“生活德育”的口号,这个口号的提出,不仅在德育的课程基本理念、建构方式、教材编写要求、课程评价侧重等几个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而且在德育的网络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出现,不仅是对以往德育的一个反思,也是对有效德育网络建设的一个重新阐释。
一、以往德育网络存在的问题
在以往的德育中,学校作为德育的主要阵地,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家庭和社会作为辅助阵地,其重要性一直没有得到重视。虽然以学校为主,家庭和社会为辅的德育教育网络一直是德育网络建设的基本框架,但建立在以往德育课程上的德育教育网络,很难把学校、家庭、社会这三者结合起来,其原因在于:
1.德育在学生总体测评中地位薄弱
长期以来的教育政策使得文化成绩一直是衡量学生好坏与否的主要标准,而学生的道德水平作为文化成绩的辅助评价标准并没有得到普遍的重视。对于家长而言,孩子如果成绩好,在品德方面只要不出现重大的问题,道德水平的高低往往不会成为影响家长评价的因素。加之高考这根指挥棒的作用,使得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文化成绩,虽然在近几年的高考选拔中,对道德的要求也是逐年上升,但出于升学率和学校声誉的考虑,学校经常会人为拔高学生的道德评分,尤其是成绩优秀而道德水平不高的学生。这就给学生和家长传达了“德育不重要的讯息”,从而使得家庭这一德育环节一直处于薄弱的态势,随之社会对此也会采取漠视的姿态。
2.德育的课堂化难以开展校外德育网络的建设
德育教学一直以课堂教学为主,这是我国多年以来的惯例,忽视了其他的德育方式,往往是出了课堂,德育也就算是结束了。这种德育方式人为的把德育分割了开来,没有看到德育是渗透在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教育,教育方式的刻板,使得家庭和社会都没有看到自己在德育过程中的重要性。家庭往往认为德育是学校的事情,加之学校往往不主动采取措施进行社会德育,所以家庭和社会也就在无形之间被排斥在德育的圈子之外。
3.书面考试为主的德育测评把德育限定在书本上
德育的测评一直是引导德育教学的指挥棒,而以书面测评为主要考试方式的德育测评把德育变成了道德知识的教育,重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轻学生自身行为实践,重道德认知考察,轻道德情感内化。这种测评方式使得德育教学很难在课堂之外开展下去,学校及师生都没有在课堂之外,书本之外进行德育的意识。这就使得家庭和社会德育的开展比较困难。
二、新课程改革对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教育网络的促进
“生活德育”的提出,使德育教育网络的建设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时间上,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在空间上,不再仅仅局限于学校里,而是把德育扩散到了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渗透在了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包括了家庭和社会。其理论立足点在于:
1.生活德育符合了学生生活的真实情境
作为社会人的学生不可避免的要受到来自于各个方面的信息的冲击,仅仅凭单纯的书本德育很难全面的反映学生生活的实际。生活化的德育在德育内容上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社会生活是道德及其教育的起点,道德始终存在于人的社会生活之中,起源并服务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增进社会团结的社会需要,脱离了人与他人、集体、国家的社会关系,无所谓道德可言。生活化的德育把学生真正融入进了这个社会,真正地去体验这个社会的道德准则,而社会生活本身是综合性的,它从家庭、集体、社会、国家、世界等不同方面,呈现出人与他人、社会、环境、文化的多种多样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而对人的道德发展提出了多角度、多层面、多水平的要求。[2]
2.生活德育重视社会实践内容的教育
新课程内容是动态综合性的,其立足点在于学生的生活范围是逐渐从家庭、学校、社区向更广泛的社会领域扩大的,他们的思想品德是伴随生活范围的扩大而发展的。因此,当前学校德育课程以“品德与公民”为主线,按照学生生活范围不断扩展的逻辑,从“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家庭、学校、社区、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等相互递进的层面,将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等内容有机综合于“品德与生活”(小学1-2年级)、“品德与社会”(小学3-6年级)和“思想品德”(初中)课程之中。[3]这样的建构方式,既使当前学校德育课程适应了学生成长的动态性,又使学校德育与社会和家庭德育紧密结合了起来,充分调动了家庭和社会的积极性。
、新课程改革中德育教育网络建设的注意点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模式长期以来一直被作为口号在提倡,虽然说的很多,但在实际实施中却存在诸多困难,一方面固然因为以往德育课程设置上的不合理,没有提供可以调动家庭和社会参与的机制;另一方面学校在建设家庭和社会德育环境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从而使得校外德育网络的建设一直处于很薄弱的地位。因此在构建三位一体德育网络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重视家庭教育对学生道德发展的影响,学校要与家庭保持密切联系。
以往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基本上以家长会为主,偶尔穿插一些教师家访或者家长的校访,但无论数量还是时间上都是屈指可数,对学生的德育发展并不能产生多大的实际作用,因此,学校在与家庭的联系上应将家访作为对班主任考核的内容之一;同时,办好家长学校,分期分地区举办各种活动,交流和推广经验;其三,建立家长委员会,定期研究对学生的教育问题。[4]
2.学校与社会有机结合,创建良好德育社会环境。
社会德育一直是我国德育领域较为困难的领域,随着社会媒体的迅猛发展,各方面的信息对学校德育起着巨大的冲击,如何在这种变化迅速,充满各种诱惑的时代环境下让学校德育的效果真正体现出来,社会德育体系就必须充分建立起来。社会德育的建立,应该包括两方面,其一是小社区德育体系,这包括学校所在社区的德育建设和学生所在社区的德育建设两个领域。随着社区范围的不断扩大,社区对学生的影响也与日俱增,成为不容忽视的力量,如何对这股力量好好加以利用,也成了放在学校和家长面前的一个难题。要建立良好的社区德育网络,要求学校充分调动社区的教育资源,互相合作,为学生提供一些参与社区建设或实践的机会,并且充分发挥社区的监督反馈作用,对学生的不道德行为要迅速做出反应和向学校反馈。社会德育的另一方面是大社会德育体系,这是针对全社会的德育而言的,这是全民素质的提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不仅仅是学校的一己之力可以为之的。对于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学校的教育目标和社会的教育目标必须要保持一致,在其中,社会大众媒体的作用不可忽视,而事实上,媒体已经成为了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工具,其拥有的观点往往成为了学生主要的道德引导机制。因此,加强媒体的道德宣传力度对学校德育的成效起着重要的影响。
总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网络的建立对受教育者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在教育方式及教育内容上各具特点,难以互相取代;三者的分离与脱节也不利于德育的发展。因此,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德育网络,是取得教育合力,提高德育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方式。[5]
参考资料
[1][2]乔建中.当前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走向.[J]思想·理论·教育.2003.12
[3]韩震主编.《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研制组组织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篇2
【关键词】德育;新课程;改革;德育网络;家庭德育;社会德育
新课程改革正在神州大地上如火如荼的展开,在德育教学中,一个突出的改变就是提出了“生活德育”的口号,这个口号的提出,不仅在德育的课程基本理念、建构方式、教材编写要求、课程评价侧重等几个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而且在德育的网络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出现,不仅是对以往德育的一个反思,也是对有效德育网络建设的一个重新阐释。
一、以往德育网络存在的问题
在以往的德育中,学校作为德育的主要阵地,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家庭和社会作为辅助阵地,其重要性一直没有得到重视。虽然以学校为主,家庭和社会为辅的德育教育网络一直是德育网络建设的基本框架,但建立在以往德育课程上的德育教育网络,很难把学校、家庭、社会这三者结合起来,其原因在于:
1.德育在学生总体测评中地位薄弱
长期以来的教育政策使得文化成绩一直是衡量学生好坏与否的主要标准,而学生的道德水平作为文化成绩的辅助评价标准并没有得到普遍的重视。对于家长而言,孩子如果成绩好,在品德方面只要不出现重大的问题,道德水平的高低往往不会成为影响家长评价的因素。加之高考这根指挥棒的作用,使得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文化成绩,虽然在近几年的高考选拔中,对道德的要求也是逐年上升,但出于升学率和学校声誉的考虑,学校经常会人为拔高学生的道德评分,尤其是成绩优秀而道德水平不高的学生。这就给学生和家长传达了“德育不重要的讯息”,从而使得家庭这一德育环节一直处于薄弱的态势,随之社会对此也会采取漠视的姿态。
2.德育的课堂化难以开展校外德育网络的建设
德育教学一直以课堂教学为主,这是我国多年以来的惯例,忽视了其他的德育方式,往往是出了课堂,德育也就算是结束了。这种德育方式人为的把德育分割了开来,没有看到德育是渗透在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教育,教育方式的刻板,使得家庭和社会都没有看到自己在德育过程中的重要性。家庭往往认为德育是学校的事情,加之学校往往不主动采取措施进行社会德育,所以家庭和社会也就在无形之间被排斥在德育的圈子之外。
3.书面考试为主的德育测评把德育限定在书本上
德育的测评一直是引导德育教学的指挥棒,而以书面测评为主要考试方式的德育测评把德育变成了道德知识的教育,重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轻学生自身行为实践,重道德认知考察,轻道德情感内化。这种测评方式使得德育教学很难在课堂之外开展下去,学校及师生都没有在课堂之外,书本之外进行德育的意识。这就使得家庭和社会德育的开展比较困难。
二、新课程改革对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教育网络的促进
“生活德育”的提出,使德育教育网络的建设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时间上,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在空间上,不再仅仅局限于学校里,而是把德育扩散到了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渗透在了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包括了家庭和社会。其理论立足点在于:
1.生活德育符合了学生生活的真实情境
作为社会人的学生不可避免的要受到来自于各个方面的信息的冲击,仅仅凭单纯的书本德育很难全面的反映学生生活的实际。生活化的德育在德育内容上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社会生活是道德及其教育的起点,道德始终存在于人的社会生活之中,起源并服务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增进社会团结的社会需要,脱离了人与他人、集体、国家的社会关系,无所谓道德可言。生活化的德育把学生真正融入进了这个社会,真正地去体验这个社会的道德准则,而社会生活本身是综合性的,它从家庭、集体、社会、国家、世界等不同方面,呈现出人与他人、社会、环境、文化的多种多样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而对人的道德发展提出了多角度、多层面、多水平的要求。[2]
2.生活德育重视社会实践内容的教育
新课程内容是动态综合性的,其立足点在于学生的生活范围是逐渐从家庭、学校、社区向更广泛的社会领域扩大的,他们的思想品德是伴随生活范围的扩大而发展的。因此,当前学校德育课程以“品德与公民”为主线,按照学生生活范围不断扩展的逻辑,从“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家庭、学校、社区、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等相互递进的层面,将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等内容有机综合于“品德与生活”(小学1-2年级)、“品德与社会”(小学3-6年级)和“思想品德”(初中)课程之中。[3]这样的建构方式,既使当前学校德育课程适应了学生成长的动态性,又使学校德育与社会和家庭德育紧密结合了起来,充分调动了家庭和社会的积极性。
三、新课程改革中德育教育网络建设的注意点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模式长期以来一直被作为口号在提倡,虽然说的很多,但在实际实施中却存在诸多困难,一方面固然因为以往德育课程设置上的不合理,没有提供可以调动家庭和社会参与的机制;另一方面学校在建设家庭和社会德育环境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从而使得校外德育网络的建设一直处于很薄弱的地位。因此在构建三位一体德育网络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重视家庭教育对学生道德发展的影响,学校要与家庭保持密切联系。
以往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基本上以家长会为主,偶尔穿插一些教师家访或者家长的校访,但无论数量还是时间上都是屈指可数,对学生的德育发展并不能产生多大的实际作用,因此,学校在与家庭的联系上应将家访作为对班主任考核的内容之一;同时,办好家长学校,分期分地区举办各种活动,交流和推广经验;其三,建立家长委员会,定期研究对学生的教育问题。[4]
2.学校与社会有机结合,创建良好德育社会环境。
社会德育一直是我国德育领域较为困难的领域,随着社会媒体的迅猛发展,各方面的信息对学校德育起着巨大的冲击,如何在这种变化迅速,充满各种诱惑的时代环境下让学校德育的效果真正体现出来,社会德育体系就必须充分建立起来。社会德育的建立,应该包括两方面,其一是小社区德育体系,这包括学校所在社区的德育建设和学生所在社区的德育建设两个领域。随着社区范围的不断扩大,社区对学生的影响也与日俱增,成为不容忽视的力量,如何对这股力量好好加以利用,也成了放在学校和家长面前的一个难题。要建立良好的社区德育网络,要求学校充分调动社区的教育资源,互相合作,为学生提供一些参与社区建设或实践的机会,并且充分发挥社区的监督反馈作用,对学生的不道德行为要迅速做出反应和向学校反馈。社会德育的另一方面是大社会德育体系,这是针对全社会的德育而言的,这是全民素质的提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不仅仅是学校的一己之力可以为之的。对于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学校的教育目标和社会的教育目标必须要保持一致,在其中,社会大众媒体的作用不可忽视,而事实上,媒体已经成为了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工具,其拥有的观点往往成为了学生主要的道德引导机制。因此,加强媒体的道德宣传力度对学校德育的成效起着重要的影响。
总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网络的建立对受教育者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在教育方式及教育内容上各具特点,难以互相取代;三者的分离与脱节也不利于德育的发展。因此,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德育网络,是取得教育合力,提高德育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方式。[5]
参考资料
[1][2]乔建中.当前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走向.[J]思想·理论·教育.2003.12
[3]韩震主编.《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研制组组织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篇3
【关键字】大学生;价值困惑;德育体系建设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其生理与心理的发展、学业与社会经验的丰富,逐步开始确立自己的价值体系。但是由于现代社会与经济的转型、外国文化的移入、就业形势的严峻等因素影响,造成大学生价值体系建立的复杂性与多维性,甚至出现了价值困惑。
一、当代大学生主要价值困惑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多元化的社会,充满了机遇与挑战。面临复杂的社会环境,大学生已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白面书生”了,而是与社会进行信息、能量、物质交流的“准社会人”。尚未成熟的他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时,不能理性地分析其本质和发展趋势,产生了价值观的困惑。
1.大学“学什么”?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认知体系的建立是以系统接受一定的信息为前提的。如果一个人接受的信息是零乱的,在建构认知体系时就要受到一些不利影响。大学是大学生建立合理认知体系的黄金时期,因而必须系统学习相关知识。大学的学习方法和内容均与中学截然不同,中学的目标极为明确——那就是考大学,考上大学就有一种“船到码头车到站”感觉。而且他们感觉到学习不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就没有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处于茫然和无所适从的状态中,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
2.活着“为什么”?
“人活着为什么”是一个古老却不断翻新的话题,实际上它就是一个人活着的目的何在的问题。人生目的是规范和引导人前进的方向。如果没有目的那只能是“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无所事事地终其一生。如今,这个问题在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
自从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急促加大。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害怕毕业,不知道人活着除了读书还有什么可以做的。他们原以为读到大学,怎么也会混个一官半职,月薪在几千元之上。这才能达到自己的标准,才能对得起自己这么多年的寒窗苦读,如果不是这样那活的就没意思,也没面子见“江东父老”。然而,现实并非如此,所以人到底为什么而活着是困惑许多大学生的一个难题。
3.人生“信什么”?
信仰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核心和灵魂,也是人生的航标。如果一个人没有一定的信仰,就不会有明确的生活方向。因而,信仰是一个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是起到中坚作用的精神力量。但是许多大学生不明白自己到底该信仰什么,不知道该使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真理与金钱到底哪个是自己该追求的,奋斗和命运到底哪个是自己该相信的。而且在这其中还存在着到底到哪里寻找真理,到哪里赚更多的钱的实际问题。一个人的幸福和成功是奋斗得来的,还是命中注定的。所有这些问题使他们不知何去何从。
4.做人标准“是什么”?
任何人都要有自己做人的标准,这个标准时刻都在激励人、监督人、规范人、提升人。正是有这样那样不同做人的标准,才有这样那样不同的人,才在现实生活中有各不相同的接人待物的方式。
现代社会为大学生掌握信息提供了极为便捷的渠道,使他们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所需要的大多数信息。面对良莠不齐的各种信息,加之大学生自身甄别能力有限,判断和认识信息的方法和结果也就不同,并且不断地、反复地影响和改变大学生的做人原则,使他们难以确立正确的、合理的做人标准。
二、促进德育建设,重新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1.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的基本要求
高校明确了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的价值取向,还要搞清楚如何发挥其功能,实现其价值的问题,即要探讨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优化融合的基本要求。学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特别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和实践环节,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书育人的有效途径。新的历史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抓住举国上下贯彻落实《公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的契机,切实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和造就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型人才。
2.增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育人功能
增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育人功能,就要使高校校园文化成为加强德育的最佳载体,这是由其自身的内涵所决定的。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文化和课余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校园为空间的多方面、多类型的文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就其内容而言,它主要由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构成的。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群体意识,高校校园文化通过特定的人文环境的熏陶,渗透和升华,将其长期培育和沉淀的专业精神与传统作风,形成该环境中人们共同的观念追求、价值标准、行为规范,从而不断作用于校园文化主体,实现以德育人的目标。
3.突出高校德育建设的主导功能
新时期高校德育如何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牢牢把握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动权,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是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正视的问题。
4.大学生文化素质、大学教师文化素质、校园文化理念,三者合一的协调教育
“素质是指人们由先天察赋与后天教育(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形成的,是人们为实现其社会价值和自身发展所具备的基本品质;其支撑要素是知识、能力、态度和体魄;它涵盖了思想道德、文化知识、业务能力和心理体格等几个方面。”校园文化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有它自身的结构要素。其中主体要素,主要指校园的师生,师生是校园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其自身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决定或影响着新一代人才的成长和培养;校园文化中的客体要素,主要指校园中的文体环境,是师生在校园建设过程中认识和实践的对象,在这一过程中所形成的校园文化理念成为大学师生所认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成为高校办学的灵魂。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以及校园文化理念,这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推进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的全面发展。
5.主课堂、辅课堂、社会课堂三堂合一的综合教育
主课堂、辅课堂、社会课堂三堂合一的综合教育强调的是校园文化中的人文环境影响作用。优良、高雅的文化品味,浓郁人文气息的育人环境,在这样的校园文化中生活和学习,有益于促进人才的成长。“近朱者赤”,大学生置身其中,就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与感染,成为高素质的人才,而残缺不全的校园文化培养出来的人也必定残缺不全。公务员之
家当代高校校园文化中的德育建设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主课堂(第一课堂),这是培育大学生高尚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主阵地;二是辅课堂(第二课堂),这是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文化和道德教育阵地;三是社会课堂(第三课堂),即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在了解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接受社会公德和公民道德教育。在校园文化指导和统领下,三堂合的高校德育建设,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对于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己成为当代高校德育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6.宿舍文化、网络道德、党团组织三场共振的场域教育
高校德育建设是项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努力。高校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后勤工作、网络建设及高校学生的党团组织等工作,都应朝着培养合格人才的既定目标而奋斗。实践证明,许多高校加强宿舍文化、网络道德,党团组织的综合教育管理,齐抓共管,使之三位一体,形成一股合力,其德育效果特别突出。
最后,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的原则。贴近实际,就是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贴近生活,就是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要深入到大学生现实生活和日常生活中,通过开展生动活泼的社团活动,举办一些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的讲座等形式,将科学文化知识和良好的思想品德灌输到他们心中,并内化为一种自觉主动的行为。贴近大学生,就是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要贯穿以学生为本的思想,针对大学生关心的思想热点、疑点和难点问题,采取灵活多样的活动或方式进行疏通引导,努力提高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力之.先进文化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2]冀学锋.当代高校德育基础.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年
篇4
(一)国防建设必须依赖于经济建设,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前提
认为,战争是政治通过暴力手段的继续,而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经济则是政治作为阶级之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关系的根源。高度发达的经济水平需要有相应的基础设施,较完备的基础设施也是国防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强大的国民经济能够为国防建设提供大量的资金、物资和优秀人才,能够有效地改善国防设施,更新武器装备,加大国防科技投入,从根本上提高国防力量。
(二)经济建设所必须的安定的国内外环境来自国防实力的增强和发展,国防建设是经济建设的保证
国家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有国家就要有国防。同志曾说:“一个巩固的国防是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基本保障”。纵观历史,一国的强盛莫过于一个强大的国防力量作后盾。如果国家的国防实力不强,其安全就会受到威胁,经济建设就无从谈起。每个国家无论大小都把国家的独立自主、和经济建设视为国家的基本利益,而国防建设是保障三者的先决条件。
(三)国防建设为经济建设起着先导作用
马克思说过,军队在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它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且在生产力的发展中起开路先锋作用,对经济建设起着先导作用。加强国防建设能够促进科技的进步。国防建设分娩出来的高新技术能促进经济革命。
可见,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是对立统一、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在服从国家整体发展目标的前提下,根据国情需要,正确处理二者关系,选择适当的比例协调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二、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关系的创新
(一)定位创新:富国和强军统一
正确认识和处理富国与强军的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在经济建设为中心初期,强调军队建设服从经济建设;在经济高速发展之后,“加快中国特色军革”写入了十七大报告,标志着追求“富国”和“强军”新目标的统一。
“富国”与“强军”二者不可偏废的定位创新的提出,继承和发展了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有关原则和方针,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进一步突出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两者均衡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性,体现了统筹和发展的有机统一。在具备了强军的经济基础后,需要拥有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作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撑,是保持经济建设继续稳步推进的重要保证。“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作为一种和平年代的常态表达,被写入十七大报告并非空穴来风。
(二)成效创新:质量与效益统一
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积极推进“加快中国特色军革”,适应世界军事发展趋势,打赢高技术含量的现代战争。我国军革的成效要实现质量与效益相统一。
成效创新来自于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尤其是武器装备采购体制的变革。从改革开放之初到1986年为军品市场探索阶段,确认了军品作为市场客体的商品属性问题;从1987—1997年为军品市场的初步建立阶段,确立了军品研制者和军品使用者作为市场供求主体的地位;从1998年后为军品市场逐步发育走向完善阶段,逐步确认总装部的统一规划和集中管理。1999年,国防科技工业五大总公司改组为十大集团公司,完全按照企业方式运作,逐步形成了国防科技工业既有垄断又有竞争的有效市场供给主体。所以,十七大报告提出“调整改革国防科技工业体制和武器装备采购体制,提高武器装备研制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质量效益。”从武器采购体制来说,形成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有效分割,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节约军费。国防科技工业也跻身市场化的行列,武器采购体制的发展顺应了市场体制的要求。
(三)科技创新:军用与民用统一
十七大报告提出,“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坚持勤俭建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军用与民用统一是国防科技工业的一种国际化的趋势。军用与民用统一的实质,在于将军事工业内部剩余产能在民用领域充分释放,将领先技术向民用领域合理转移。
1.军用与民用统一要完善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相对于军工市场有限份额,民品市场空间巨大,二者结合可以更加合理的利用和配置我国的生产和技术资源,增强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从科技创新的角度来讲,军民统一是实现军用和民用两个领域相得益彰的有效手段。
2.军用与民用统一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在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中统筹考虑军需民用、平战衔接,可以使平时的国防经济与民用经济的发展比例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
3.军用与民用统一要建立和完善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要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新途径新方法,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全面推进经
济、科技、教育、人才等各个领域的军民融合。
三、科学统筹,确保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这一论述在充分肯定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战略地位的基础上,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处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关系应该遵循的指导方针。
(一)要谋求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内在统一
经济是国防的物质技术基础,只有国民经济发展了,才能为国防现代化提供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国防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国防建设,增强国防实力,是确保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
(二)要促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协调发展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从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战略全局来看,坚持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协调发展,既是富国之策,也是强军之道。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构筑国家的安全盾牌,建立起强大的军队和巩固的国防,是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正确选择。
(三)要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资源配置
富国和强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大基石。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重要依托,国防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当今时代,只有经济获得空前的发展,强军才有可靠的支撑。
总之,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必须从这一高度深刻领会十七大报告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决策部署,进一步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在继续推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同时,加快建设一支能够有效地应对危机、维护和平,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的强大国防力量。
篇5
与其他供奉碧霞元君的圣地相比,妙峰山上的碧霞元君以“灵验”闻名。“灵验”是中国民间信仰的核心概念。神灵的灵验通常与信众的许愿相关。“许愿就是在神灵面前表达愿望乞求帮助,如果愿望实现了,许愿者就会再次进香并供奉祭品。还愿是愿望实现后向神表达感恩之情,无论是病愈还是家财兴旺,或是生育男孩等,人们都不会食言,一定会来还愿。”如愿意味着神灵灵验,诚如王斯福所言,灵验是一个神灵信仰在地方社区兴起的基础条件,并成为信众笃信神灵的关键。神灵的灵验与信众的仪式实践之间形成一种互惠的关系。对于灵验的乞求,使得中国民间信仰并没有形成相对一致的神灵体系,而是更多体现出以灵验为本位、以情境为取向的特征。如前所述,在中国民间信仰中,灵验是信众个人宗教经验的起点。然而,信众对于神灵的灵验却有着完全个人化的感知。多年来一直坚持着前往妙峰山朝顶进香的会头刘鑫的说法颇具代表性:拜神并不是说你拜多少就给多少,灵不灵是有她自己的打量。你心里有娘娘,跟娘娘亲,娘娘自然跟你也亲,你心里没有娘娘,庙会的时候,花得再多,也没用,娘娘不灵。①在刘鑫看来,尽管人神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惠关系,但作为神灵庇佑的灵验并非平等地面向所有的信众,而是呈现出一定等级的差序。这种灵验的差序并非仅是建立在信众在仪式现场上的表现,而是根植于日常生活,取决于人神关系的亲密程度。简言之,在朝顶进香的信众们看来,作为神灵回报的灵验是建立在人神关系亲疏远近的基础上,是基于彼此关系而呈现出阶序等级的差序的灵验。神灵的灵验不仅取决于人神关系的亲疏远近,两者之间更是具有相互建构和转化的可能。
狮子会会头郑伟的经历颇具典型性。2005年,由于父母双亲身患重疾,加上自己身患糖尿病,郑伟家里捉襟见肘。万般无奈之下,他前往妙峰山进香。在身体好转之后,他将此归因于娘娘的灵验。他在家里为碧霞元君设坛供驾,碧霞元君成为“他们家的老娘娘”。此后,村里赶上拆迁,得到补偿款后,郑伟家庭的危机迅速解决。他越发地认为,家里状况改善的根源在于“我们家的老娘娘”对他的庇佑。对家里的老娘娘,他越发恭敬。每逢初一、十五,他都在家里上香供奉。狮子会出局时,他更是提前在神案面前向娘娘汇报。在他看来,灵验的娘娘就如同他的家人一般。正因为如此,娘娘才能灵验地庇佑着一家的平安。信众们对于神灵的不同信仰取决于神灵的个性以及他们对神灵的个人体验。并在这一基础上形成了“个人的万神”和“有意义的神集”两组概念。个人的万神是指个体的信仰者所了解的神的集合,有意义的神集指的是在个人的万神中处于核心位置的神灵,它包含那些对于信仰者而言有着特殊含义的神灵,对于个人有着个人的意义和突出的特点。在妙峰山香会的个案中,个人的万神及其基础上的有意义的神集是建立在人神之间的差序关系及其差序灵验的基础之上。会头们对于神灵灵验的说法反映出他们的神灵观,在他们看来,尽管人神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互惠关系,但是人神之间的互惠关系并非是简单的等价交换,作为回报的神灵的灵验是基于彼此关系的亲疏远近而呈现等级差别的差序的灵验。信众们的这一神灵观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仪式实践。
二、仪式实践:与神灵建立亲属关系的表征
信众们对于灵验的认知形塑了他们的仪式实践。这一形塑首先表现在对妙峰山主祭神碧霞元君的称呼上。尽管妙峰山“天仙圣母碧霞元君”的名号很早就出现在文人笔记中,但在顾颉刚的调查中,前去进香的民众均称碧霞元君为“老娘娘”。如今,“老娘娘”仍然是前往妙峰山朝顶进香的信众们对碧霞元君的唯一指称。每逢香会进香,在会头们向碧霞元君呈起表文、宣告来到的时候,他们口口声声地向着这位“老娘娘”表虔心。在介绍碧霞元君灵验的故事时,“老娘娘”亦是他们对待碧霞元君的唯一指称。称呼碧霞元君为“老娘娘”,显然是与天仙圣母碧霞元君女性神的神格特征有关。在对碧霞元君神灵演变过程的分析中,彭慕兰发现从泰山神中诞生、并获得神灵特征的碧霞元君最初是作为繁育神的角色出现。信众们称呼其为“老娘娘”,一方面是出于对碧霞元君的尊重,突出碧霞元君在神灵众多的妙峰山上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老娘娘”意味着子孙繁盛,是信众对其超凡生育能力的肯定。此外,信众们使用“老娘娘”这一拟亲属称谓指称碧霞元君,无疑拉近了人神之间的距离,使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具生活化特征。事实上,即便至今,在碧霞元君信仰兴起的山东地区,信众们仍然执着地称呼碧霞元君为“老奶奶”。京郊的怀柔农村也是如此,按照只走一股香道的规矩,怀柔区的信众一般前往东山的丫髻山进香朝拜碧霞元君,“东山奶奶”是他们对丫髻山上碧霞元君唯一的称谓。与“老奶奶”相比,“老娘娘”的称谓在表达亲属意味的同时多了一层皇权等级的色彩。这种政治隐喻的叠加是与清廷对妙峰山庙会的参与有关。尽管如此,却依然不能掩盖“老娘娘”这一称谓背后亲属关系的含蕴。信众们不仅亲切地称呼碧霞元君为“老娘娘”,他们更是用多样的仪式实践“伺候老娘娘”。朝顶进香是妙峰山香会最为重要的仪式实践。前往妙峰山朝顶进香的香会分为文会和武会两种。文会是指在庙会期间搭棚设驾,为香客、碧霞元君服务的会档。谈及文会朝顶进香的意义时,会头赵凤岭说到:文会就是吃喝拉撒睡,什么会都有。吃饭有馒头会,喝水有茶会,给娘娘扫灰有掸尘会,给娘娘献花有白纸献花会,这些都是伺候娘娘的。还有些修道会、缝绽会、燃灯会,这些会是让香客上山好走道,给过往香客服务的,虽然这些会不是直接服务于娘娘的,但也是为了给娘娘催香火,也是给娘娘服务的。①
尽管武会是“练技术之会”,但会头们认为,与文会一样,旧时京城的十三档武会,也都是“伺候老娘娘”的。与文会不同的是,武会的伺候有着多层次的含义。首先,行香走会的武会通过朝顶进香,给老娘娘催香火,这是最为直接的伺候。此外,武会还要在娘娘驾前献档表演,为娘娘献艺。最为重要的是,旧时京城十三档武会都有着深层次的象征意义,他们通过营造一个象征的庙宇空间,伺候着位于正中的碧霞元君。开路(会)打先锋,五虎(棍会)紧跟行。门前摆设侠客木(高跷会),中幡(会)抖威风。狮子(会)蹲门分左右,双石(会)门下行。掷子石锁(会)把门挡,杠子(会)把门横。花坛(会)盛美酒,吵子(会)响连声。扛箱(会)来进贡,天平(会)称一称。神胆(大鼓会)来蹲底,幡鼓齐动响太平。在这十三档香会中,“狮子”象征庙门前的石狮,所以有守驾的责任,行香时狮子守驾,各会由狮子前经过,狮子殿后起行。“中幡”像庙前旗杆,所以先行(以下略按次第),“自行车”会像五路催讨钱粮使者,“开路”像神驾前开路使者,所以练杖,“打路”、“五虎棍”、“少林棍”皆为引路使者。“天平”(什不闲)像称神钱者。“挎鼓”像神乐。“杠箱”像贮神钱粮者,所以更有杠箱官。以外“秧歌”(俗称高跷会)、“小车”像逛庙游人。“双石”、“杠子”、“花坛”……等,既像神前执事,又像赶庙玩意档子。民国年间,当踏车会、小车会和旱船会想要加入到进香武会的行列时,新增的踏车会声称自己是为娘娘催讨钱粮,为各会档跑腿送信的,小车会说自己是为老娘娘从陆地运送钱粮的,旱船会则称自己是为老娘娘从水路运送钱粮的。因为只有是“伺候老娘娘”的,才能加入朝顶进香的香会名录。除了朝顶进香外,不少会首会员家中更是供奉着碧霞元君的神案,他们将自己供奉神案的行为也称为“伺候老娘娘”。供奉茶案的亲友同乐清茶圣会的会首老卢每逢初一、十五,都会给娘娘上香。家里有了什么新鲜的水果,也会及时给娘娘驾前上供。茶会出局朝顶前,老卢也会给娘娘上香,请求得到老娘娘的庇佑。在他的眼中,他天天伺候的老娘娘更像是他的长辈,庇佑着全家的安康。与老卢一样,前述聚义同善天缘狮会的会首郑伟也在家中“伺候老娘娘”。娘娘驾所在的客厅是家里的圣地,在这里的一言一行都有着一定的讲究。每天早上,郑伟先要给娘娘请安,初一、十五要给娘娘上香上供。每逢狮子会出局,郑伟更是早起叩拜娘娘,心里默念,祈求得到娘娘的保佑。前往妙峰山朝顶进香之前,郑亦要要率领会众,在娘娘驾前磕头叩拜。
朝顶进香、燃香供奉,这些颇具象征意义的宗教实践是中国民间信仰中最为常见的仪式活动。但在香会群体的陈述中,他们并不关注仪式本身的象征属性,而是关注仪式活动具有表达与建构人神关系的属性,强调宗教实践作为“伺候老娘娘”的方式。信众们用“伺候老娘娘”来指称自己的仪式活动,用晚辈对长辈的孝敬来比拟自己的仪式实践进而强调宗教实践义务性的特征,其实质是用亲属之间的交往来比拟宗教实践并试图以此与碧霞元君建立起拟亲属的关系。用亲属称谓指称神灵、用亲属交往比拟宗教实践是中国民间信仰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碧霞元君信仰兴起的山东,女性香客们认为自己前往泰山碧霞元君祠进香是“回娘家”。如同出嫁的女子,进香的妇女们要自己制作食物为义务,对娘家的老奶奶做出贡献。在河北赵县范庄,每年农历二月二龙牌会,信众们认为自己是在“伺候龙牌老人家”;在河北宁晋,信众们平时在家中“伺候三皇姑奶奶”,每逢农历三月初一到十五的苍岩山庙会,信众们更是不远数百里,前去苍岩山“探望三皇姑奶奶”。在对马来西亚一个华人社区民间信仰活动的调查中,白晋(JeanDeBernardi)也发现中国人更倾向于用父母与子女而非政治等级来隐喻人神之间的关系,信众们如同对待长辈一样对待着神灵,对其毕恭毕敬。中国民间信仰中的仪式实践表达着信众们对于人神关系的理解与建构。他们试图通过对亲属交往的比拟,将神灵纳入亲属关系的序列中,进而与神灵建立起拟亲属的关系。信众的宗教实践与中国民间信仰的神灵观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前所述,中国民间信仰是以灵验为本位,作为神灵回报的灵验是建立在人神关系的基础之上,是依据彼此亲疏远近呈现出效力差别的“差序的灵验”。想要确保神灵的灵验,信众们必须与神灵建立起各自的联系。因此,信众才会通过对神灵的拟亲属称谓以及用亲属交往比拟仪式实践,与神灵建立起拟亲属的关系,进而用亲属交往的道德确保着作为回报的神灵的灵验。四、差序格局的宗教图景无论是信众们关于神灵灵验的差序认知,抑或是他们试图与神灵建立亲属关系的仪式实践,信众的宗教实践鲜明地体现出中国社会差序格局的深刻影响。费先生所提出的差序格局,本质上是在强调不同于西方社会的中国社会的组织形态。在差序格局的社会中,它的基本起点是自我,是自我由己外推、与他人建立多重关系的过程,不同的关系存在着一种“有等差的次序”。在这一社会中,个体的行为方式亦是服从于彼此等差次序基础上的差序人伦。费先生对差序格局在道德领域内的运作做了分析。在道德领域内,社会道德与私人关系发生了联系。“传统的道德不另找出一个笼统性的道德观念,所有的附着标准不能脱离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了”。
同样,在人际交往的互惠中,彼此的收益也是服从于相互之间差序关系而呈现出大小的差别,这便是“差序的互惠”。诚如涂尔干所言,社会构成了个体认知世界的基本模型,而个体的经验就是在社会的模型中得以形塑的。个人所熟知的世界必然是社会的世界,恰恰不是社会反映世界,而是世界就在社会之中。涂尔干的分析强调着作为文化范型的社会对个体实践的基础性、决定性的作用。这一观点与布迪厄对于场域与惯习的认知是不谋而合的。对于个体的人而言,作为社会存在的事实是外在于个体,并通过支配人类的实践从而在人类中获得了主导的地位。这也意味着,人类的实践作为历时性存在的社会事实,是依赖于既有的文化范式。涂尔干与布迪厄的论述在对中国民间信仰信众实践逻辑的分析中得到了深刻的验证。正是中国社会的差序格局形塑了中国民间信仰完全不同于西方宗教的神灵观与仪式实践,并支配了中国民间信仰的实践逻辑。如同人际关系中“有等差的次序”一样,在信众眼中,人神关系并非是平等的、均质的,神灵的庇佑是依据彼此之间关系的亲疏远近而呈现出效力大小的差别。因此,他们通过对神灵的拟亲属称谓以及用亲属交往来比拟仪式实践,试图与神灵建立拟亲属的关系,进而用附着在亲属关系上的道德约束并维系着作为神灵回报的灵验。对于信众们而言,亲属关系的道德属性不仅从根源上确保了神灵的灵验,并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人神交往的功利性。这也意味着,在中国民间信仰中,尽管人神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互惠关系,但简单地运用商品交易的原理对人神之间的关系做出功利性的评价,实际上并没有注意到人神之间互惠关系背后所具有的道德属性及其背后的社会隐喻。信众的实践逻辑反映出原生性的差序格局的重要影响力。在乡土中国,人们通常是遵循着血缘关系的亲疏确定交往的取向与模式,这种按照血缘关系表征的差序格局即为原生的差序。尽管在现代化的当下,原生性的差序格局面临着基于利益关系基础上的利益格局的冲击,但其仍然在当下的社会中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并成为影响和决定人们行为方式的重要依据。正因为如此,即便在利益关系冲击的今天,信众们仍然会通过多样化的、在地化的仪式实践试图与神灵之间建立起拟亲属的关系,其根源则在于儒家思想主导下原生性差序格局在当前社会中仍然起着的基础性、决定性的作用。
在传统社会,差序格局支配着的中国民间信仰实践逻辑对于信众们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乡土中国的大多数信众们而言,神灵灵验的回报是处于社会底层的他们在缺乏社会资源的背景下可供诉求的唯一资源,是在充满风险与不确定性的社会中支撑他们维系生活的重要源泉。信众们通过仪式实践与神灵攀交情、拉关系,进而用亲属关系的道德约束并保障着作为回报的神灵的灵验。信众们仪式行为的实质是为自己不确定的生活加上了一份保险,并为他们在经历苦难时提供精神支柱,成为他们安身立命的主要支撑。正因为如此,朝山进香、日常供奉,这些民间信仰的实践已经内化为他们日常生活的组成。如同亲戚之间的走动一样,他们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同样的仪式,并且每一次仪式实践都充满着期望。杨庆堃对于中国宗教的分析,本质上是在结构功能主义的影响下,以西方宗教为参照,从外在形式化的特征中把握中国民间信仰不同于制度性宗教的特征。诚如杨念群所言,杨庆堃的这一分析范式并没有注意到东西方宗教的比较分析并非是一个功能结构的问题,其本质是观念的问题。进言之,这种东西方宗教观念差异的核心则在于社会结构的差异,其表征便在于根植于差序格局的中国社会的神灵观及其基础上的仪式实践。包括杨庆堃在内的诸多学者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只是与西方宗教外在特征的对比中,做出了中国宗教弥散性、功利性的判断,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这一判断本身隐喻着东西方宗教之间的阶序等级。然而,无视社会结构的差异,单纯地在与西方宗教形制的对比中把握中国宗教的外在特征,显然只是一种文化偏见。
三、结语
篇6
[关键词]新闻:德育教学:德育建设
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这个定义包括德育教学的两个的主体:教师和学生。这是我们在新闻教学中提高德育的研究路径。
一、新闻教学中德育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
1.教师方面的原因
德育意识不强。一些老师认为,大学生已经成人,应该已经树立起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所以在教学中只是传授知识,而忽视育人。一些教师认为新闻这个行业技能很重要,只要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就可以了,德育教学可有可无。
德育教学方式比较单调。在德育教学中许多教师习惯于灌输,这是由于缺乏对德育的根本性认识与有效模式的参考与借鉴,因而陷入知识传授式或空洞说教式的困境中。这种单调的教学方式,导致了德育教学效果低下。
2.学生方面的原因
追求思想的自由。这是大学生的显著特点,对新闻专业的学生来说尤为突出。这里涉及到新闻专业方面的内容。在新闻史论方面,新闻教学中会涉及到西方新闻自由的知识。学生在接触这些知识,会受到这些西方自由思想的影响。
思想的多元化。当代大学生接触各种信息的途径以前任何时候都要方便快捷。特别是3G时代的到来更加强了这个趋势。他们在接触海量信息的时候,受到这些信息所承载的思想的冲击。如果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容易在这些多元的思想中迷失。对新闻专业的学生来讲更是如此,他们更容易在西方新闻自由思想中迷失。
二、如何在新闻教学中加入德育内容
1.教师要有德育意识
在2010年9月17日举办的第四届复旦基础教育论坛上,复旦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杨玉良等专家批判了社会及教育界某些人的功利化心态,认为教育不能只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的德性培养和责任感的培育。在新闻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德育意识的观念。一方面要授业解惑,另一方面还要传道,也是育人。
2.教师要起模范作用
笔者就“你认为的好老师具备哪些条件”的问题对新闻专业两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道德素质排在诸条件中的第二位。可见学生对老师的道德素质的期待之高。德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教育者长时间的对受教育者进行熏陶。教育者没有一个良好的道德素质,就会让受教育者对教育的内容产生怀疑。教师必须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让学生对所学的德育知识产生认同感。
3.注意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大学生希望在学习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希望平等对待。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以设置德育教学的情境为例,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手段。比如提问的方式设置情境,让学生互相讨论设置情境,通过将相关案例设置情境等等,尽量的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这样可以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认同和发挥,通过相关情境去感知德育的内容,进而内化成自己的道德意识。
三、德育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德育知识的储备
教师在平时要多注意德育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关注古代的德育知识。另一方面关注现代的德育知识。古代的德育知识有些随着时代的变化,可能不适合现在的社会实际,要注意结合现代的德育知识来讲。这样能让古代优秀的伦理道德资源扎根于现实社会中。
2.经常关注学生的思想动向
德育教学的时候,教师只有在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的情况下,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教师要了解学生思想动向,首先要尊重学生,对学生有关爱之心。这样学生才乐于和老师沟通,便于教师了解真实的情况。其次要注意当代学生的沟通方式。现在很多学生喜欢把自己的问题写在博客或者微博里面。教师应该经常关注学生博客或者微博,及时的了解他们学习上和思想上的状况。根据具体的问题,及时的给予相应的引导。
3.把握好时机
如果引入德育内容的时候时机不好,会取得不好的效果。这里面要把握两点。一个是引入的德育知识要起到调节课堂气氛的作用。从生理上说,人的听觉注意力维持的时间有限,一般只有5至10分钟。超过这个界限,就会产生听觉疲劳。这个时候就可以引入相关的德育知识,起到缓解疲劳的作用。一个是要注意学生的兴趣。如果某个德育内容学生感兴趣,就可以稍加阐述;如果不感兴趣,那就适可而止。
四、结语
现在大学生遭遇各种思想的冲击,如果我们的德育教学不能取得好的效果,那我们就会失去这一块思想阵地。我们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和方式,特别是在新闻专业的教学中,让学生乐于接受德育知识,占领这块思想阵地。
参考文献:
[1]王贵喜等,道德情感教育:高校德育的困境与出路[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5):76-78
[2]韩宜,高校德育教学中情感体验的途径和方武[J],教书育人,2010(2):66-68
篇7
成人继续教育是指为了丰富从业人员的知识,提高其职业技能对已经脱离学校正规教育并且已经参加工作的成人的一种更高层面的追加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内容,也是众多成人高校必备的办学条件之一。同时,实践教学基地的目标是以开展远程教育用以推动教育教学的发展和革新。
二、为何建立实践教学基地
社会的主体人,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通过一些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进行改造外部世界的能动的活动则被称之为实践。劳动者通过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学以致用,并将所学理论与具体的实践活动相结合从而在实践中产生新的知识。所以说通过建立实践教学基地,积极主动的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现代高科技人才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同于正规高校教育的成人继续教育更应该摆脱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更应该在兼顾理论知识的同时充分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其自由思考,独立实践。在我国的教育历史上,一直是以传承为主导单一的教学方式,而忽略了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的创造实践的能力。这种方式严重的扼杀了学员们自由思考的天性,除此之外,整个社会也在其影响下过分的注重学历的要求,从而使很多的青年劳动者失去了自我发展的有效平台。
三、传统的成人继续教育学院实践基地
虽然成人继续教育学院的实习能比普通正规高校的实习实践更多一点,但仍然逃不掉传统的“填鸭式”教育。一般来说各学院都有其对应的学员实习单位,实习期间亦有教师领队,时刻帮忙处理各种突发状况,这种实习模式归根到底跟学员在学院学习没什么差别,这种手把手教育的实习模式,很大程度上使学员们产生了严重的惰性、依赖性,使其放弃了自己动脑思考,动手实践的能力,在面对问题时更不能充分的发挥其主动思考,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各实习单位也颇有无奈,在学员实习过程中并不能很好的融入企业的文化中,只是为了实习而实习,从而使得实习企业没有多大的积极性,学员在实习过程中也就不能学到一些真正有利实践的知识。
四、如何建立新的实践教育基地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下,培养具备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识,但是这种能力的培养则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经验累积。于此同时,一个企业如果想要有突破性的发展,就需要不断的注入新生力量。新的思想,充满朝气的能动力将为企业开辟新的发展理论。由此得出教育学院需要与一些组织机构完善,发展稳定的企业建立长期并且稳定的实习实践教育基地,从而达到共赢的局面。要想建立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基地需要则综合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人继续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
成人继续教育是指对学校正规教育以后的所有的社会成员的教育,其实践基地的建设需要满足学员对自我认识、学习的需求,学院方面可以再实习之初进行比较系统的规划,针对不同学员开展不同的实习活动,而企业方面也可在学员实习过程中给予学员一些报酬,使之能更加的积极主动
(二)学院教师培训锻炼基地
不仅学员需要切实的实践,作为教师更应该在实践中谋求未来的发展,学员的理论知识大都来源于教师的传授,教师的教育水平则直接影响到学院人才的培养。教师只有扎身实践中,才能使课堂变的更加的生动有趣,才能抓住重点,切实的解决学员们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而对于教师所在的锻炼实践的企业,也可以通过教师的理论解决一些难处理的问题。
五、完善实践教学基地的质量监控体系
成人继续教育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因此原有的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并不能完全满足其发展,尤其是其实践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实践教学基地的的质量监控体系的完善是非常有必要的。结合各个院校的实际情况,构建以教育管理部门为中心,其他教学部门相配合,全校都积极参与到质量体系建设当中来。更重要的是,各部门职责明确,形成全体成员互动的监控体系。还要重点把握实践教学基地各环节的关键部分,制定并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注重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管理。并且需要运用一些新观念、新思想、新手段,切实有效的深入到实践基地建设当中去,推动教育基地的质量监控体系顺利展开并成功推广应用。
六、结语
篇8
农村教育目的的理性思考
有学者认为,农村教育不能以损害农村未来发展利益为代价,单纯满足城市对人才的需求;需要抛弃会使进入城市中的孩子成为脱轨者的教育模式,保障向上流动的公平机会,让“寒门能出贵子”。教育应该适应包括乡土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在内的多元文化的需要,积极开发承袭传统的乡土教材,既是对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可以帮助无法通过升学之路而向上流动学生,找到实现自我幸福的途径,拥有过硬的技能和乐观的心态面对未来生活。传统的“离农”教育不利于农村社会发展,“为农”教育不利于学生个人发展。
承认城乡教育差异的现实,采用“和而不同”的教育形式,在教育制度设计上消除城乡二元对立模式,同时协调以乡土文化为代表的地方性知识到农村教育的课程设计和教材中去。⑥刘铁芳也认为应该关注农村学子的生存状态,使他们中的部分人享有接受更高级教育的机会,又使不能升学的孩子拥有一段美好的教育记忆,⑦成长的快乐属于每个人。实际上,适合才是做好的,农村教育内容只有关照农村实际生活、切合农民及其子女的需求,才能真正为农民谋幸福,成为改善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必需品。
农村教育目的的应然取向
基于对理解教育目的、教育内容立场和所处阶层利益,对农村教育目的的理解有差异。庄孔韶认为农村教育应该跳出“离农”或者“为农”的选择漩涡,代以“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眼光重新反思我国农村教育目的的发展方向。重点讨论农村教育的功能和目的。⑧不可否认,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单一路径选择会造成农村教育的封闭性和约束性,压抑寒门莘莘学子接触社会而自由发展的机会。当前农村教育目的应统一在关照生命的实践中,因为只有尊重教育对象的个人选择,让农村学生自主自由地选择未来发展的路向,才能真正解决农村教育问题。
第一,以连续发展观点谨慎选择农村教育目的。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差异显著、民族众多、族群文化多元复杂,城乡地区发展差异显著,而且城乡差距有多样性,并有拉大的趋势。因而需要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和地区文化特点,探寻“离农”和“为农”目的选择的适合点。
篇9
在此课程中我们需要解决三个关键的问题:(1)本课程是一年级学生的第一个专业课程,如何从对形体的表面认识进入到对空间的深刻了解,是本课程最为关键的问题。(2)如何形成设计理念,并通过空间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是第二个重要问题。(3)如何有意识地联系和运用所学的设计手法,以达到设计目的,是第三个重要问题。
2课程思路
1)针对以上的问题,我提出了课程的三大思路:(1)以“名作复原”与为基础,提升学生对空间的理解;(2)以“名作解读”为突破口,剖析空间设计理念;(3)强调动手能力,以模型来推敲和展示空间设计的手法和效果。
2)整个课程分成了五大模块:(1)初步认识空间;(2)名作解读与名作复原;(3)空间设计原理;(4)建筑空间与建筑外部形态的关系;(5)空间设计实践。
3教学成果
为了配合前面四大模块的学习,我设置了“湖滨咖啡厅”专题设计作业。经过引导,大部分同学的课程作业成果令人满意。这些优秀作业都很好地体现了作者的空间设计理念,并掌握了一定的空间设计手法,不仅有一定的创新性,而且能较好地解决了功能、环境、结构等空间设计的核心问题。在学习过程中,我强调了四点:
(1)建筑和环境的呼应关系;
(2)外部形体与内部空间密不可分;
(3)光影和虚实在建筑中的的重要作用;
(4)加法和减法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的运用。经过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们开始领略到空间设计的真意,并开始有意识地进行空间思考。同学们开始自觉地构建自己的设计理念,并通过运用各种设计手法将构思进行到底。
4总结
篇10
关键词:区域经济;行业需求;培养方案;实践教学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模式的转变,高等院校也承载了多元化的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都是高校肩负的历史使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文件提出,高校教学要以“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为育人目标。在此目标与任务的指导下,作为人才市场提供方的高校已经不再是闭门研究教学的象牙塔,高等教育要与经济发展接轨、高等教育与回馈社会的观念已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
一、区域互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企业与学校属于不同的系统领域,其管理机制、运行方式差异很大,所以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的模式中,也应该职责分明、发挥各自专长,统一培养目标。
(一)依据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修订培养方案。培养方案是高等院校培养学生的重要蓝本,依据培养方案可进行课程体系的搭建、教学方法的组织实施等。
1.培养方案实行校企培养的对接。随着行业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高校的培养方案中不断出现知识体系陈旧、课程重复、与行业脱节等情况出现,结合行业内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人才需求,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方式进行深入研究,剥离冗余部分,重新梳理课程体系,确立评定标准,做到企业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
2.引入企业参与课程改革。在进行培养方案制订、课程改革等工作时,引入企业资源,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结合企业开发产品的流程和特点进行培养方案的调整,并将毕业设计环节纳入企业产品开发,使专业的教学始终与社会、企业同步,并鼓励学生进入企业实习,深入了解企业对设计人才能力的需求和设计行业发展的现状,从而指导自己今后的专业学习方向和目标。
(二)校企合作,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培养方案的实施情况与人才培养的效果息息相关,所以需要对校企合作的筹备与日常运转进行定期检查与评估,保障教学质量及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的全面开展,就是企业对高校的运行情况、管理水平有知情权,与此同时,对高校的管理体系、考核方法及考核结果有参与和评价的权利。企业对高校的关注与监督,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教学基础设施的监督。教学基础设施包括办学硬件设施和办学软件环境,硬件条件包括教学用房、实验室面积、图书资源、网络资源等,这是学生学习环境的直观体现,社会公认的评价较高的学校,不仅是设施先进的硬件条件,更应具备促进学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创造性思维和适应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优良的校园氛围,只有硬件软件相辅相成,才能称之为高水平的大学。
2.对高校办学过程的监督。办学过程包括学校为实现人才培养等功能而开展的各种活动,如专业发展规划设置、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研究活动的组织等。办学质量是在办学过程中生成的,可以说,过程决定结果,有什么样的过程,就会有什么样的质量。
3.对办学质量的监督。学校学科与专业的设置情况、各专业的生源质量、招生规模、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如何建立、学生考试通过率、督导检查工作如何组织实施、学位授予率、毕业生就业率等等一系列数据,都是社会各界特别是相关行业协会迫切需要了解的指标体系、也是学校日常教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内容。
二、校企联合,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通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工程思维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完成学业进入企业的工作领域后,能够更快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所以,实践环节是高校与企业人才培养对接的核心环节。
(一)构建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校企合作过程中,高校教学管理与企业生产管理的有机结合,能大大促进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譬如,应用企业管理的SMED(快速换产)方法优化实习流程就是一个能够说明问题的实例。众所周知,安排学生校外实习需要专业和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由此造成近年来高校学生校外实习日益减少,实习质量无法得到保证,走过场的现象越来越多。对此,高校在优化实习管理中,吸收借鉴公司的SMED法则,优化实习时间、场所和内容的安排。这种方式打破原来僵化的、校内外实习分离的实习安排,利用互联网、多媒体技术进行实习内容的重新分类组合,让学生更详实全面地了解企业生产环境、生产流程、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差异。该方式的应用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在保证实现实习目标的前提下,教师花费在路途上的时间大幅度减少,学生到企业实习前的准备更为充分,实习的目的性更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功能也可以集约利用。高校紧密联系企业,建设一批产学研合作服务基地,推动产学研对接,完善资源共享机制。高校常常会应企业的需求,依据行业发展特点和专业知识体系,开展面向企业员工的岗位技能培训,提升企业职工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鉴于企业技术人员经过长期的实际操作,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高校也充分利用这一宝贵资源,聘请企业人员参与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教学过程指导,或直接聘任企业人员担任学习实践课程兼职教师,壮大论文学习实验教师师资队伍,也提升了实践教学水平;高校教师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也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选派教师深入企业学习,也是为教师搭建提升实践能力的广阔平台。
(二)坚持多形式、多渠道开放办学模式。随着高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学生融入企业增强实践能力的模式日趋丰富。目前很多高校尝试实行了“3+1”的本科教学培养方案,即学生在校课堂理论学习时间由原来的七个学期调整为六个学期(即三年),将毕业设计环节由原来的一个学期调整为两个学期(即一年),学生利用一年的时间,融入企业理论应用于实际,提升综合实践能力;部分企业为提高行业的整体研究水平和竞争实力,邀请高校学生参与模拟项目的研究,进入企业工作室,利用企业真实的研究环境,理论应用于实践,既完成了毕业设计学习任务,又增强了实践能力,提升了就业竞争力。高校充分利用区域经济优势,与相关企业达成长期合作协议,建立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学校依托企业实践教学基地,开展主题系列科技创新活动,将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落到了实处。如“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第二课堂学分、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学科竞赛等,都是以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开发和培育学生创新潜力,以学分细则监控各项活动开展的效果,将企业实际课题纳入此类活动中,拓宽实践教学的范围、更新实践教学的手段,引导和鼓励学生真题真做,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让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去。综上所述,高校融入区域经济,企业借鉴了高校先进的理论技术水平,高校享受了企业丰富的实践经验,校企之间文化融合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为高校培养创新能力佳、实践能力强的优秀人才提供了助力。
参考文献:
[1]曾文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与全员育人机制探究———兼论高校后勤服务育人体系的构建[J].高校后勤研究,2011
[2]郑雅萍.加强管理服务教育着力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基于高校后勤视角[J].高校后勤研究,2012
[3]李金荣,和丽芬.地方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J].党史博采,2011
[4]王观玉,石云辉,李明江.地方本科高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思考[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
[5]张齐,武明伟,杨明.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现代工程实训平台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