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3 16:40: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科建设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科建设论文

篇1

(一)ESI概念和具体指标

⒈论文收录数。

论文收录数指10年来被累积收录在ESI数据库的论文总量,它反映了该研究机构对全球学科交流的贡献度。由于收录论文来自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且经过同行评议,ESI收录论文数成为评价研究机构科研绩效,考量学科水平的重要指标。

⒉论文被引量。

论文被引量指10年来累积收录在ESI数据库的论文被引用的总量,根据论文被引量可以排出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领域。论文被引量体现了全球学术同行的关注度,被引量越高,说明该学科受到的关注度就越高。论文被引量是评价学术表现、锁定全球位置的关键性指标。

⒊篇均被引频次。

论文被引量除以论文收录数即为篇均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是学科论文在一定时间内的质量体现,也是该学科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标志。

⒋高被引论文和热门论文。

高被引论文指10年来被引频次进入全球排名前1%的论文。高被引论文反映了学科是否存在真正优秀的带头人状况,往往大师和人才新秀方可产生高被引论文,这对于一个学校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热门论文指近2年内各研究领域中被引频次在最近2个月内排名位于全球前0.1%的论文。热门论文的产生说明该论文适应学科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具有很强的创新性。高被引论文和热门论文凸显了高校的科研创新性,引导着科研发展的热点和前沿,是衡量科研生产力的重要指标。

(二)ESI全球学科排名在学科评估中的作用

作为一项国际性评估指标,ESI全球学科排名在我国科研绩效和学科评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是数据权威。SCI和SSCI期刊论文质量高,ESI数据的权威性和客观性不容置疑。二是针对性强。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反映了学科水平在全球同类学科领域中的位置,相对主要针对学校综合实力排名的大学排行,它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三是领域齐全。ESI推出的排名涉及22个学科领域。四是国际性。国际上公认进入ESI前1%的学科属于国际领先学科,ESI全球学科排名为衡量各高校学科在全球学科领域的位置提供了重要参考。

(三)ESI全球学科排名受到关注

作为衡量学科影响力的评价工具,近年来ESI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ESI排名成为评价科研绩效和高校学科发展的重要指标。《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把“国际论文被引量进入世界前5位”作为五个重要硬指标之一。教育部、财政部印发的《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将“牵头高校以及主要参与高校,依托的主体学科原则上应进入ESI学科排名的前1%”作为申报“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中心”的评审要求。江苏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印发创新型省份建设推进计划(2013—2015年)的通知》提出,“至2015年,高校院所ESI论文篇数超过7万篇”。2014年1月,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管理协调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开展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一期项目考核验收的通知》,“对本校某学科领域进入ESI最新排名全球前1%作出最主要贡献”成为重要成果验收标准之一,体现了ESI排名在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中的导向作用。各高校也将ESI全球学科排名作为衡量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

二、ESI视角下的江苏高校学科建设与发展

(一)江苏强势推进学科建设

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工作。《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实施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加强能力建设、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在我省高校建设一批高水平优势学科,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水平和核心竞争力。2010年江苏省政府启动实施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在全省31所高校立项建设优势学科122个,省财政每年安排1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项目建设。2014年初,江苏省管理协调小组对一期项目进行考核验收,100个立项学科考核验收结果为A等,优秀率达82%。在一期项目考核验收基础上,江苏省政府及时启动了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二期项目,经专家评审,全省30所高校的137个学科正式立项。除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外,江苏省省级重点学科继续得以重点发展。截至2014年5年共有省级重点学科204个,其中省重点序列学科28个,一级学科省重点学科88个,一级学科省重点(培育)学科40个,一级学科省重点建设学科48个,省政府每年投入2亿元用于省级重点学科建设。江苏已经形成了省优势学科、省重点学科、学校重点学科协同发展的格局。

(二)江苏ESI全球学科排名日有所进

1.进入ESI前1%的学科数大幅增加。

据统计,2011年4月全省有13所高校的40个学科进入,2012年8月有16所高校的52个学科进入,2013年8月有17所高校的60个学科进入。截至2014年3月,江苏高校共有63个学科进入,占中国大陆高校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总数的11.71%,排名全国第三。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17所高校均为江苏省优势学科建设项目责任高校,63个ESI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中,超过3/4的学科为省优势学科立项学科。

2.论文被引量逐步增加。

截至2013年8月,江苏17所高校近10年来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论文被引用量达686760篇,较2012年8月的513237篇增加了173523篇,增幅达33.81%。南京大学的论文被引量在全省位列第一,在全球5349个进入ESI学科排名前1%的机构中位列第255位,全球位置为0.05%。其中化学学科论文被引量在全球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的1111个研究机构中,排名第32位,全球位置为0.03%,南京大学的化学学科正向世界顶尖水平靠近。

3.论文篇均被引频次和高被引论文、热门论文数有所增加。

江苏17所高校的论文篇均被引频次平均值为5.65,其中南京大学的篇均被引频次达8.83,生物化学的论文篇均被引频次高达14.78,远高出全省平均值。截至2013年8月,江苏高校在ESI数据库中被认定为高被引论文和热门论文达936篇,较2012年8月底的684篇增加了262篇,增幅达38.87%,增长明显。

三、ESI全球学科排名的缺陷及其使用中的矫正

(一)ESI全球学科排名缺陷

1.覆盖面不广。

ESI学科领域主要偏重于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ESI并不收录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HCI)数据,艺术和人文学科在ESI中得不到体现。

2.对应度不够。

ESI 22个学科领域中除了数学、化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等外,其余学科领域无法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的110个一级学科直接对应。通常是ESI的一个学科领域对应我国多个一级学科。这样就给考核验收中的成果归属带来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具体哪个学科为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作出最主要贡献难以断定。

3.代表性不足。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包括优质资源建设、创新团队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诸多方面,ESI收录数据仅反映了学科建设中的科研创新成果,对于科研成果评价的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不能全面反映学科建设的实力和水平。特别是在社会服务方面,省属院校的特色学科,更多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学科所取得的成果无法在ESI中得以体现。

(二)ESI全球学科排名缺陷的矫正策略

1.细分监测数据。

针对ESI排名缺陷,我们可采取定量分析方法,进一步细分监测数据,提高ESI在学科评估中的科学性。一个可行的办法是通过分析ESI前1%学科的论文被引量,测算各个一级学科在ESI学科领域中的贡献度,精确计算所占百分比,占比最高的学科即为ESI前1%中最主要贡献学科。目前江苏已有机构对高校ESI全球前1%学科进行动态监测,定期动态监测报告,有些高校已着手ESI前1%学科领域的数据细分工作,这对于更好地运用ESI排名促进学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2.完善评价方法。

在ESI22个学科分类基础上,参照InCites分析数据库中其他分类方法,对各学科作出较为全面的评价。由于InCites数据来自于SCI、SSCI和A&HCI,除ESI22个学科分类外,另有Web Of Science中250+学科分类等多种分类标准,学校通过定制数据、预置数据等功能,对多个指标对比分析,确定各学科在全球的学术表现和定位,明确学科发展重点。

3.拓展评价渠道。

篇2

中国民族民间舞本科教改方案和课程设置正是在这种思考下展开的,依据有关规定在北京舞蹈学院的专业设置中,中国民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芭蕾舞、音乐剧都划归在表演专业之下,与舞蹈学、舞蹈编导相区别。尽管中国民族民间舞本科教学只有一个表演专业,但在2002版本科培养方案中,在表演专业结构框架内,对于具体的课程内容设计,不仅注重了学生表演能力的培养,还刻意强调了“表”、“教”、“编”、“研”等系统课程的协调搭配,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在学生表演能力培养上,设计了基本功训练、中国民族民间风格舞蹈课群(汉、藏、蒙、维、朝、傣风格舞蹈单元课、风格舞种专门化、中国民族民间舞传习课、中国民族民间舞传统、典型组合课)、中国民族民间舞剧目与表演、戏剧表演、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基础理论与实践等相关课程;在教学能力培养上,设计了由中国民族民间舞教材分析课、中国民族民间舞编创组合、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法、毕业实习(教学实习)这几门课构成的教学法课群;在编创能力的培养上,开设了中国民族民间舞即兴与编创、中国民族民间舞动作分析与编舞这两门课程;在学术研究能力培养上,开设了舞蹈形态学、舞蹈概论、中国民间舞蹈文化、舞蹈教育学、中国民俗舞蹈、舞蹈作品赏析,以及文化人类学。开设文化人类学是因为中国民间舞蹈文化、中国民俗舞蹈这两门课程,其课程性质类似文化人类学中的民族志研究,授课重点不在于学术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探索,而是着重强调对中国不同民族地域仍在传承的、有特点的民族民间舞蹈的详细介绍。任何一门学科没有自己学术研究的方法论,无论如何都是不完善的,借用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的理论范式与研究手段,填补与完善中国民族民间舞学术研究方法论的不足,是当时设计这门课程的最初思考。该课程2003年正式授课,虽因多种原因在2006版本科培养方案中被撤下,但在2011版本科培养方案又以限选课的形式被重新纳入。今天,不仅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等其他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为教学重点的教学单位,也都开设文化人类学概论或民族学通论这样的课程。

二、理论范式的补充

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选择文化人类学弥补自己方法论上的不足,不是一时兴起之作,而是一种深思熟虑的必然。记得北京舞蹈学院对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有着突出贡献的许淑媖教授,生前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要想解决自身的学术问题,必须要借鉴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这是她游学世界后一个最为深刻的体会,据说她生前在香港还做了一台人类学意义上的舞蹈专场晚会。当然有着类似认识的不仅就她一人,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等诸多研究中国民族舞蹈的老师,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方法做研究。“人类学是研究人性(普同性)和文化(多样性)的一门学科。与其他社会学科强调自我(theself)的研究不同的是,人类学注重对他者的系统研究(theStudyofOtherMan),并相信通过研究他者能够比仅仅研究自己能更深刻地认识自己。即通过研究时空和结构中的异文化来理解人类共性(humancommonality)、自性(self-identity)和他性(other-ness,orother'sidentity)。‘他者’(other)在人类学的理解中,不仅仅是指与自己不同的人群,更多是指与自己不同的文化(Culturalotherness),而是文化意义上的他者性。”如果将这个概念加以引申,发现中国民族民间舞也是一门研究人性(普同性)和文化(多样性)的学科,每一位中国民族民间舞人不约而同地也都是一位他者文化的传承者与研究者。诸如现今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教材中的藏族、蒙古族、朝鲜族、傣族、维吾尔族等民族舞蹈教材,每一个对于学习这些舞蹈的汉族师生来说都是他者。即便是汉族舞蹈教材,诸如山东秧歌(胶州秧歌、鼓子秧歌、海阳秧歌)、安徽花鼓灯、赣南采茶、云南花灯、陕北秧歌等这些在田间巷头、桑间濮上传承的民间舞蹈形式,对于来自不同省份在都市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师生来说也都是他者。所以,用文化人类学的理论研究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情。“理论(theory)是通过对已知事实的推理得出用于解释某事的一整套观点。理论的主要价值在于促进新的理解。理论体现的模式、联系和关系可能为新的研究所证实。”理论作为包含了一系列命题的解释框架,最有价值的是能为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提供一个框架,让研究产生预盼性以及能够多视角地深入展开。对此,理论的积累与深入的研讨是各个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舞蹈界相对于其它学科,运动的人体(舞蹈动作语汇)是其本体,舞蹈表演是其中心(舞蹈只有跳出来才能呈现),所以“实践永远走在理论的前面”是一个被业界默认的“共识”,“重实践轻理论”也是一个大家都明白也都看到的问题。当技术和学术之间的不平衡达到一个临界点时,即舞蹈的学理建设没有跟上舞蹈实践发展的需要时,舞蹈实践会陷入原地打转、止步不前的怪圈,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理论指导实践,科研促进教学,思想引领创作”的作用,缺少了学理支撑的实践是不可持续的。对于中国民族民间舞的理论建设也是如此,尽管一些专家、学者花费毕生精力从事相关的研究,也提出“中国民族民间舞的五大文化类型划分法、语言划分法、地理划分法”、“两类三层说”、“中国民族民间舞原始舞蹈遗存”等一些精辟的理论,也有过《中国民族民间舞的集成》、《中国民间舞蹈文化》、《中国原生态舞蹈文化》等相关优质的著作,但这些相比文化人类学在他者文化、世界民族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无论在理论深度、广度、厚度以及理论著作的数量上都是不能成正比的。诸如在理论范式上,文化人类学对他者文化研究积淀的理论就有古典进化论学派、传播论学派、法国社会年鉴学派、历史特殊论学派、英国功能主义学派、文化与人格学派、新进化论学派、结构主义人类学、象征人类学、解释人类学、后现代人类学等诸多学派。关于理论阐述的经典名著也是硕果累累,甚至每年都会有不同新的论著产生,借用这些理论范式与研究成果研究中国民族民间舞的问题,无论从哪个方面说都是必要和必须的。

因为,在当下中国民族民间舞有许多理论问题尚待研讨,例如我们今天所说的民族是国族(na-tion)的概念,还是族群(ethnic)或人群(people)的概念?民间和民俗的关系是什么?民族民间这个合成词前者与后者之间的关系是并列?是从属?还是偏正?职业化中国民族民间舞的传统指的是什么?是世代传承下来具有同一性的东西?还是当代人发明的新传统?在职业化的过程中如何坚守民族民间舞蹈原有的神圣感、仪式性与多样化?中国当今的56个民族的“民族识别”是怎么一回事?如何看待已被划分好的民族下面的不同支系的族群舞蹈?民族民间舞蹈与社会,民族民间舞蹈与宗教,民族民间舞蹈与政治,民族民间舞蹈与生态,民族民间舞蹈与文化变迁等等,相关的问题都需要深入研究,也都需要一一解答。这其中,很多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研究中,还没有涉及或者钻研不深的问题,在文化人类学中大多已经有了很深入的研讨,将这些研究成果加以借用和积极转化,能使我们的研究少走弯路事半功倍。人们常说:“名不正言不顺,理不直气不壮”。许多学科的发展问题不能名正言顺的回答,甚至连自圆其说都不能满足时,自然就会遭到多方质疑以及各种责难。我们不能永远用“你不懂舞蹈这句话”加以搪塞,是将我们的所思所想加以表述的时候了,“思维决定行为,想不清楚也就做不明白”,这是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当我们在某些方面力所不及时,借“它山之石,用以攻玉”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当然会出现文化人类学个别理论因过于高深而无法应用的情况。但类似《中国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中国民族志》这样的民族问题研究丛书,以及《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凉山彝家》、《湘西苗族考察报告》、《云南民族调查报告》、《台湾畲族之原始文化》、《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鼓藏节:苗族祭祖大典》、《克木人:中国西南边疆一个跨境族群》、《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民族志》、《从阐释到建构:纳西族传统文化转型的民族志研究》、《圣歌里的芭蕉箐:富民县东村乡芭蕉箐苗族村民日记》等类似的民族志作品,能给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研究提供很多翔实的资料,以及理论范式应用上的思考。

三、研究方法的完善

文化人类学作为研究人类社会与文化,即描述、分析、阐释和说明社会和文化异同的分支学科。“为了研究和阐释文化多样性,文化人类学家从事两类活动:民族志(ethnography)(基于田野工作)和民族学(基于跨文化比较)。民族志提供对特定社区、社会或者文化的描述。在民族志田野工作中,民族志收集他或她组织、描述、分析和阐释的数据,并以专著、文章或者电影的形式来建立和展示描述。传统上,民族志者曾居住在小型社区中,并研究当地的行为、信仰、风俗、社会生活、经济活动、政治和宗教、艺术。……民族学(ethnology)考察、阐释、分析和比较民族志结果———从不同社会中搜集到的资料。它运用这些材料对社会和文化进行比较、对比和归纳。发现特殊之后更普遍的东西,民族学家试图辨认和解释文化异同,检验假设并建立理论以提升我们对于社会和文化体系是如何运作这一问题的理解。”从引文中可以看出,田野工作和比较研究是文化人类学最为核心的研究方法,甚至被学者们认定为“看家的本领”。

对于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来说这两种方法也是贯穿始终。先说比较研究,学习和研究其他民族地域的舞蹈,一进入就开始了比较研究,无论你承不承认,对于你熟悉的本民族或本地区舞蹈文化解释体系而言,其他民族地域的舞蹈永远是不折不扣的他者,在学习和研究中不比较都不行,因为它总会与你熟悉擅长的舞蹈类型有区别,整个过程会在不适应———适应,不理解———理解中完成。文化人类学出于学科范式假设的需要,会致力于欣赏和理解“差异”(difference),中国民族民间舞就舞蹈学习研究的深入,也会以他者舞蹈的风格、特色、不同来反观自己熟悉的舞蹈类型,从而进行更好地自我发现,如同照镜子一样,成为他者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自己。田野工作对于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而言,是学科发展的基点,这是每一位中国民族民间舞人都能达成的“共识”,过去只不过叫“民间采风”而已,这与学科发展初期奠定的基础息息相关。如果说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后引发的“新秧歌运动”,以及1946年由戴爱莲为首组织编创的“边疆音乐舞蹈大会”可以被认定为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发展起点的话。那么当时的做法,即文艺工作者积极深入社会生活,了解人民,学习人民,理解人民,向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学习,视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为文艺创作的源泉这一观念不仅深入人心,更成为学科后期发展建设的方向标,以及学科教材建设、作品创作、学术研究的压舱石。在当时,将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对民间艺术的学习,规定为有出息文学艺术家进行创作的先决条件。在今天,“投入生活的激流,吸取民间的养料”,依旧是每一位中国民族民间舞人能出色地“表”、“教”、“编”、“研”的前提,并成为一种“传统”被历代中国民族民间舞人所遵循。上山下乡、走村串寨地“访舞”、“学舞”、“研舞”,每一位中国民族民间舞人都能说出与自己相关的一两个故事,历届学科带头人也都是亲历亲为,大江南北也都留有他们的足迹,部分田野经历或多或少也有所记载。如北京舞蹈学校民间舞第一人教研组组长盛婕老师(1954.9-1954.12),写过《安徽的花鼓灯》、《江西省“傩舞“调查介绍》这样的文章;第二任教研组组长彭松老师(1954.12-1956.2)发表过《采舞记———忆1945年川康之行》、《谈民间舞蹈的发掘和整理》、《灯舞》、《花鼓灯之歌》这样的文作;第三任教研组组长罗雄岩老师(1954.12-1958.4)写过《塔吉克族舞蹈的艺术特色》、《九曲黄河灯初探———灯阵的古文化遗存》等相关的论文;第四任教研组组长许淑媖老师(1958.4-1961)也留有《南北寻舞有感》、《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采集点滴》、《再谈深入学习传统,奋力发展创新》等相关的著述,与他们同时代的老师就更不用提了,不仅以身示范亲历民间,对自己的所感、所思、所见也多有笔墨。1987年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间舞系作为一个单独的学科成立,去民间做调研,整理教材、创作作品、学术研究更是成为每一位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师的必修课,在全国各地很多重大节日以及相关的仪式庆典中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认识如此深入,所作也如此精彩,令人遗憾的是迄今为止,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没有一本关于如何进行田野工作的教材或著作,前辈教师做田野的经验和心得更多停留在资深教师的口述记忆中,他们的精彩故事以及学舞传奇也没有人有兴趣著书立说,田野工作的经验和方法,少有归纳,更谈不上系统的总结了。

反观文化人类学,只要敲击田野工作就会出来《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民族学理论与方法》、《文化人类学调查――正确认识社会的方法》、《田野民俗志》、《定性研究:经验资料收集与分析方法》、《定性研究:解释、评估与描述的艺术及定性研究的未来》、《如何做质性研究》、《质性研究中的访谈:教育与社会科学研究者指南》、《参与观察法》等诸多的学术论著,更不用提各种《人类学通论》或《民族学概论》中有关田野工作章节的介绍,以及专门撰写的有关田野工作的民族志以及相关的研究文章了。对此,学习和借鉴文化人类学的理论研究方法,完善和补充中国民族民间舞在研究方法上面的不足和缺失,是件势在必行的工作与任务。当然学会别人的目的在于找到自己。学习和借鉴过程中,不能完全依照文化人类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舞蹈,“首先需要认识舞蹈这种人体文化和艺术所具有的那种高度的敏感性和特殊性,还需要认识到,舞者先天的生理结构、心理素质、运动力学、美学理想等差异,一旦将它从此地文化移植到彼地文化的土壤中去,它便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水土不服’现象,甚至会出现‘树挪死’的可能,由此造成原有的文化意义不复存在,甚至遭到严重扭曲和误读的命运。”就这个问题一些人类学家也谈道:“人类学学科立场的艺术研究往往本着人类学学科的立场,从‘艺术的社会性’着手,要求艺术人类学去研究各种艺术形式是如何以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和塑造社会的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的,探讨在艺术形式背后蕴含着什么样的文化逻辑和理念,以及文化逻辑在场景中得以表征或者转化于实践之中的过程。以此来着手进行他们自己的艺术人类学研究,在研究中也可以使其研究更具有人类学学科的规范性。这种努力固然扩大了艺术的范畴,甚至可能使传统研究有眼界大开的感觉。但是,也或多或少让艺术研究圈内的学者和更广大的阅读者感到困惑:艺术本身的位置何在,人类学的艺术人类学研究是否靠‘艺术’的谱。当着意发现文化价值、社会集体表象之类的东西时,对艺术影像性或听觉感受存在本身却缺乏深入的分析和讨论,总给人隔靴搔痒之感。”对此,对于文化人类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借鉴与学习,学什么,怎么学是一个必须要深思熟虑的话题。

四、结语

篇3

该学科从建立开始,就以研究我国,特别是上海及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渔业经济为基础,在渔业生产、贸易、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证及理论研究。经过多年的努力,学科中的渔业政策与法规、都市渔业、水产品贸易与流通三个研究方向都有良好的进展和突破:在建立我国渔业经济与管理的全面研究上,突破了长期以来分隔研究的局面,完善了研究内容和体系,在国内形成了在这方面的制高点。经过学校和老师们长期的研究而积淀,该学科的学术研究水平不仅有很明显的提高,原有为产业服务的应用研究优势也得到更好的发展,特别是在渔业政策与法规、都市渔业和水产品贸易与流通等研究领域,优势明显、地位突出和特色显著。同时,学校还积极扩大对外交往,与美国、韩国、挪威、日本等国家高校和研究机构,以及联合国相关组织保持积极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树立该学科在全球的影响力。

二、特色学科建设的存在问题

近几年来,学校加大了对该学科建设的资源投入力度,使该学科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管理结构得到合理调整,学科发展水平有很大提高。但是,与国际上知名大学相比,其学科建设还存在较多问题。

(一)目标定位模糊

对学科进行科学、准确的定位是特色学科建设的关键问题之一。然而,学科定位不当是目前很多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最突出的表现是重点发展的学科不突出,特色不明显。该学科的表现为两种倾向:一是急功近利。如学科建设在服务社会中充当“消防员”的角色,被动适应市场,不能体现学科建设引导和前瞻性作用;热衷建设应用学科,忽视新兴学科、基础学科,导致学科发展缺乏活力。二是盲目发展。如“喊口号”,学校定位欠准确,发展战略规划和学科建设规划偏离实际,声称在几年内建成国内外知名大学,建一批世界领先水平的学科;不安于现状,争当“大而全”的综合性或研究型大学等等。

(二)研究队伍薄弱

学科建设的关键和核心是队伍的建设。如今,该学科团队也出现了“青黄不接”局面,主要表现在:学科梯队结构不合理,亟待解决;学科带头人研究水平还不够高,较难担此重任;学科带头人年龄老化,后继无人等等。另外,学校虽然开始重视学术梯队建设,但由于措施不力、不当,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重引进、轻培养”。我校也如此,不惜花重金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科研人员,而对校内的人才培养则不够重视。这种做法,不仅导致学科内许多在职教师,尤其是中青年骨干因其强烈的成功需求难以满足而流失,而且也使得被引进的优秀学术带头人因缺乏相应的团队支持,其潜能远不能挖掘出来。

(三)管理体制僵化

与其他高校一样,学科体制也实行项目管理,即学术带头人领导学术团队,统一负责该学科的规划、建设和实施。由于其管理方式并不一定能与学校管理体制自然耦合,特别是学校组织结构的科层化、官僚化,使现有学科管理机构庞大而僵化,因此造成了如今学科团队面对变化缺乏应变、适应和创新等能力。同时,有效的学科绩效管理体系尚未真正建立,导致工作量多的人在考评中反而落后的现象,由此大大挫伤了教职工的积极性[3]。因此,在这种体制下,学科负责人其工作权限虚化,责、权、利无法协调统一,积极性势必受到更多地压抑,对于跨学科、跨门类的综合课题研究来讲更是难以适应。

(四)学科结构单一

近年来,由于一部分比较重要的基础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始终没有得到重视和培育,因此造成该学科结构单一,布局欠合理,学科面也过窄。据了解,高水平的重点学科数量在我校并不多,各学科间基本上处于“单兵作战”的状态,特别是缺少学科间的合作与交流,学科的群体优势因此得不到发挥。我校尽管对该学科布局进行了优化和调整,但新设学科很难在短期内形成优势、提升水平,学科间交叉融合不够、特色学科缺少相邻学科支撑、基础学科仍然薄弱等问题,依然是我们学校的一大困境。同时,由于较窄的学科面,导致了科研原创性明显不足,很难适应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

(五)发展能力下降

高校的学科建设,主要以经济建设和社会整体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必须全面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但请注意的是,满足社会需求并不等于要急功近利。记得十多年前,我们学科建设的重点瞄向人才市场急需的领域,由于不顾自身的条件和实力,纷纷开设会计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热门学科专业,以期通过培养出国家所急需的经济人才。但事与愿违,由于当时缺乏建设条件,导致我们人才培养质量明显降低,有较大部分毕业生无法就业。另外,由于我校不顾条件争办某些学科,结果严重地分散了学科人财物资源,致使其原有的特色、优势学科遭受到冲击,影响了他们在行业乃至全社会的地位。

三、推进特色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如何抓住今后的发展机遇期,不断提升我校的学科水平,进而向高水平的大学前行,这对我校来讲是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本人由此在借鉴本学科发展的基础上,着重对我校的学科建设问题提出自己的一点思考。

(一)准确把握学科定位

高校的办学特色,除了要有独特的办学思想外,还必须选择正确而科学的学科发展定位。例如:首先,应该要了解某学科领域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实事求是地评价该学科的学术地位与学术水平,找出与国内外高校先进水平的差距。其次,要分析自身的特色、优势及发展潜力,从“人无我有,人弱我强”学科建设思路中寻找突破口。第三,研究方向的数量必须适度。因为过多则力量分散,很难提高水平;过少,则研究口径受限,其发展潜力明显不足。学校领导必须充分认识学科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只要选择正确,下定决心一抓到底,若干年后必然会有所建树。

(二)高度重视队伍建设

队伍建设是特色学科建设的基础和关键。学校该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一要注重育才。要立足现有师资,有计划、有重点、合理地安排青年教师的进修提高,正确处理年轻学术带头人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与自然成长关系,保证学科建设人才辈出,形成稳定的学科梯队。二是注重聚才。可通过实施“引进高层次人才项目”、“创新团队培养建设项目”、“优秀人才遴选与奖励项目”等,以项目带动建设,促进人才引进。三是注重用才。建立公开、平等、择优的用人机制,对于获奖者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不断完善学科人才成长激励和约束机制,着力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外部环境条件。

(三)积极推进科学管理

特色学科的建设离不开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高校应独立设置学科建设管理机构,专门负责制订学校学科建设发展政策、规划和措施,统一协调解决与学科建设有关的问题。同时,在创新管理方面,学校要从追求局部短期利益向全面长期发展转变;从项目管理向系统管理转变,包括顶层设计、项目申报以及成果转让等,从注重教学科研两个部门向注重调动全校教职员工积极性转变。另外,学校还应鼓励教学骨干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同时鼓励科研骨干参与教学任务,努力探索建立教学科研及管理等不同的考核评价体系,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创造性、积极性。

(四)尽快优化学科布局

高校学科的发展有其相对独立的一面,但又不是完全孤立的。因此,学科建设必须顺应潮流,进一步完善构建大学科体系。高校首先集中力量,倾斜支持一般学科向重点学科发展,特别是提高优势学科的水平和层次。其次,既要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又要加强应用学科建设;既要注重单一学科建设,又要注重交叉学科建设,不断完善学科建设体系建设。第三,推进“扶强助弱”做法,即重点发展优势学科,又积极发展薄弱学科,进一步促进强势学科和弱势学科之间均衡发展。“学科结构是高校学科布局战略的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科布局战略对于建立良性、互动、均衡的学科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五)不断提高发展能力

篇4

在2000年,我国各个省会就开始对电脑专业进行规划与建设,在这一背景下,音乐学科开始实现自身与电脑的结合。在2001年,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教授庄耀提出了师范院校开设计算机音乐课程的畅想,其观点在国内音乐学界得到了强烈的反响。在国内经济形势的好转下,国内各个院校在音乐学科建设上投入的资金也越来越多,添置了大量的设备,但是,由于人才的缺乏,部分学校音乐学科的发展速度依然迟缓。总之,音乐学科的发展属于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更加需要政府、社会的支持,只有团结各方力量,才能够真正促进音乐学科的良性循环。

二、对我国音乐学科专业发展的思考

(一)音乐学科专业发展现状

在科技水平的法发展下,音乐学科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也实现了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与教会,开始渗透到了研究、生活、工作、艺术、生产等领域之中,综合各方的思想,音乐学科在我国有着如下几个方面的需求: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各个发达国家的音乐学科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音乐已经不是单纯的文化艺术作品了,开始具有理工科性质。在新社会下,各类新设备与新技术的应用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改变看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工作方式,在这一环境下,音乐学科开始与科技得到了结合,音乐创作、音乐制作、音乐表演与音乐传播得到了极大的转变。在科技水平发展的社会环境下,多学科交叉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发展趋势,在科技水平的发展之下,应用科技成果来促进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传播、音乐教育、音乐研究领域的发展已经成为必然需求,在学科交叉发展的趋势下,不仅有效深化了音乐学科的内涵,也为音乐学科注入了新的生命力。纵观我国音乐学科的发展,虽然引进了大量的先进设备与仪器,但是这些高科技设备多来自发达国家,这些国家的科技水平之所以更加先进,其根本原因就是有庞大的研发人才与专业的研发队伍,在音乐学科的发展之下,我国已经成为音乐科技产品需求大国,在这一背景下,我国相关的生产企业数量也越来越多。此外,社会需求对于音乐学科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但是,从我国音乐学科专业人才的规模与培养模式来看,人才的数量与素质是很难满足国内音乐学科发展需求的,因此,发展音乐学科不仅是培养综合性人才的客观需求,也是促进我国音乐学科的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音乐学科专业发展基础

近些年来,我院国内音乐学科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对音乐学科研究的个人与单位数量很多,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广泛的学科基础。我国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从上世纪80年代音乐学科建立伊始,各个高等院校、师范院校的音乐学科就开始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虽然我国音乐学科的发展与欧美等发达国家还存在一些差距,但是依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就现阶段来看,以中央音乐学院等为代表的音乐学科专业发展思路已经形成,也出现了电子音乐、音乐科技以及录音艺术等音乐科技专业,这些专业的发展为音乐学科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有效促进了音乐学科的发展。第二,人才与技术潜力。音乐学科是一门交叉性的综合学科,其发展需要有一定的人才技术与技术基础,在信息工程、计算机、电子工程等学科的发展下,人才与技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积累,在国家的支持下,大量的人才开始投入到音乐学科领域之中,这就为音乐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三,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在改革开放的深入下,我国经济环境与社会环境得到了有效的发展,这就为音乐学科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定的社会保障。

三、21世纪我国音乐学科发展的思路

21世纪,我国经济与社会水平的发展为音乐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了实现音乐学科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积极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充分发挥出我国音乐学科的优势,克服人才方面存在的不足,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加强国内外的交流与协作

发达国家政治水平、经济水平、社会水平的发展为其音乐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经历了长期发展阶段之后,这些国家音乐学科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就。要想促进我国音乐学科的发展,国内专家必须要深刻的认识国外音乐学科的发展实质,把我好国外音乐学科的内涵,将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与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机结合,加国内外交流和协作,扩大合作的广度与深度。这需要注意到几个问题:

1.注重音乐学科史的研究国外音乐学科在长时间的发展之下,已经开始与其他的学科得到了有效的结合,从这一层面而言,全面把握好国外音乐学科的发展历史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把握好音乐学科的发展历史,还能够从中得到启示,促进我国音乐学科的发展。分析国外音乐史的发展历史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到国际音乐的发展动向,要对音乐学科又系统全面的把握,就需要深入的去分析、去观察,获取到最真实的资料,这也是发展我国音乐学科的必由道路。在把握好国外音乐史的发展动向后,再与我国音乐学科的实际情况相机和才能够真正促进音乐学科的发展。

2.注重音乐人才的交流和引进在进行对外交流与协作时,还必须要注重音乐人才的交流与引进,这也是我国音乐学科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途径,这对于促进我国音乐学科的发展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加强对内交流与协作

在未来阶段下,需要加强各个音乐学科发展单位的交流与协作,国外音乐学科的发展经验电视,跨学科协作是音乐学科发展的重要渠道,电子科学、计算机科学、声学的发展的合作有效促进了音乐学科的发展,而我国音乐学科内部沟通不足是影响其发展的重点因素。此外,音乐学科发展单位与研究单位需要加强协作,为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必备的支持,这也是促进我国音乐学科发展的有效保障。

(三)形成特色音乐学科

从现阶段我国音乐学科的研究领域来看,具体的内容包括理论研究、音乐创作、项目试验、技术推广、成果产业化,这些具体的领域在长期发展阶段之中表现出不同的发展方向,继而构成了完整的音乐体系。国外音乐学科的发展经验显示,如果失去了丰富的研究成果,音乐学科的发展是无法走远的,在下一阶段下,需要夯实音乐发展技术,成立专业的研究中心与实验室,促进科技创新。在研究音乐史,这些研究中心与实验室还应该与国外大学的研究中心建立其协作关系,努力丰富自身的研究成果,加强高端科技人才的培养。此外,政府还要加强对这些研究中心与实验室的扶持力度,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些研究中心与实验室属于国内音乐学科发展的风向标,只有有着风向标,国内的专家学者才能够更好的把握住国外音乐学科的发展动态,及时来调整我国音乐学科的发展方向,这样才能够有效促进我国音乐学科的良性发展。综上所述,从以上几个方面出发,能够让音乐学科形成一个发展有序、层次分明、体系完整的新型综合性学科,该种模式是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与使用的。

(四)做好学术队伍建设工作

建立起优秀学术队伍,发挥出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对于促进音乐学科的发展十分有益,学科带头人既可以在学术上带头,也有着良好的协调能力与组织能力。因此,做好音乐学科学术队伍与学科带头人建设工作是促进音乐学科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这不仅需要选择好带头人,还需要选择出学术骨干,形成一种年龄、职称、学历科学合理的学术队伍,这种带头人需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创新性。学科带头人是音乐学科的代表,能够在实践与探索的过程中把握音乐学科的前言理论知识,创造佳绩,为音乐学科的发展奠定基础。第二,领先性。学科带头人无论是在教育观念、理论知识还是思想形式上,都必须具有领先性,充分发挥出对音乐学科的领导作用。第三,标志性。学科带头人需要有开拓的眼界,成为国际上与国内的音乐学科先锋,作为音乐学界的学术权威。

(五)明确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

结合教育部门的教育方针,我国音乐学科专业的育人目标是输送专业的音乐人才,根据该种教学目标,学校方面必须要合理的安排教学,积极的借鉴其他学校的先进教学经验,并根据本校音乐专业的实际特征,制定出适宜本校音乐专业的教学计划,合理的安排课程改革,进一步的改革教学内容,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此外,在教材的选择方面,应该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个体化原则,在现有教材基础上不断的筛选,以便能够重组出一套适宜本校音乐专业的教材。

四、结语

篇5

论文摘要:进行现代化教育改革,推动素质教育发展最终是为了建立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新型教育模式,提高学生学科综合能力。近些年来,初中思想政治素质化教育改革从教育思路、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都进行了改革。文章基于素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对当前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了总结性探讨。

论文关键词:初中生思政治手段

当前形势下,初中生受来自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因素,其思想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因此,进行创新的教学模式探讨不但是为了满足教育改革,同时更重要的是跟进社会方向,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要跟进时展,与时俱进,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立足于全面改革。促进当前教育格局由成绩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功能体教育,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能力。

1应当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

必须以学生为本。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运用科学发展观,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确立初中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独立的人格、自身价值和思想感情,启发引导其内在的思想政治道德需求,培育他们的主体意识、自主能力、创造才能等主体属性;贴近学生实际,建立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努力通过启发交流、参与互动、研究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贴近学生,克服角色偏差,既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又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以情感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感染力;贴近生活,积极创造条件,维护学生的正当权益,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和个性化的发展需要,同时要更多的关心和指导特殊群体的学生。既要重视经济困难学生的扶贫帮困、又要做好心理障碍学生的释疑解惑工作。

2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

所谓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新颖性和多样性,并不是要求每个教师在每一节课都要创造出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而是要在扬弃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交叉使用启发式、讨论式、和谐式、自学式等新的教学方法,并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用灵活的教学手段。

从心理学的角度说,学生总希望每一堂课都有新鲜感,每一堂课都能学到一些新的知识,能力得到新的提高。而学生的情感引发往往与一定的情景有关,创设情景才能满足当代中学生求知求新的内在要求,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觉悟和素质。为此,我们要采取各种教学手段,善于带领学生置身干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景之中,使学生进人情感共鸣的境界。

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既有优点,也有不足,因而要全面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必须善于把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在使用各种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求新求活。一般来说,在教学实践中,理论性强的内容要采用启发式;感彩浓的内容宜采用和谐式;有争议的知识在教学中应采用讨论式;要求学生必须记住的知识点适合竞赛式;简单明了的教学内容最好组织学生自学。如在讲授“正当防卫”一节时,首先利用多媒体将案例播放给学生,并提出讨论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其次采用启发式,通过对理论的阐述和案例分析,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然后引导学生自学,并进行辅导;最后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结合一些法律条文,让学生把知识点记住。

3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意义

开展实践活动,实施情感体验,将学生的情感体验作为教学实践活动的一大目标来抓,这要求通过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强化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增强爱自己,爱家庭,爱社会的世界观的形成。这就需要教师组织指导学生参加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其次,应当加强兴趣教学活动的开展。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著名的捷克教育家也指出,课堂“应当是快乐的场所”。因此,政治教师应当给沉闷的课堂增添乐趣,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呢。教师应在有限的讲授时间里充分发挥语言魅力,引起学生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有关的故事、名言、谚语;有关感兴趣的问题;国内外发生的一些重大时事等等,都能引发学生注意焦点,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再次,应当注重情感和道德实践。在中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要积极开展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成长。活动课的开展,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提高学生行为的正确性,使学生在活动中感悟道理,并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和品质。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包括当地学校及教师自身条件和学生的特点,以及时事背景,选择适当的活动方式和内容,这些活动实际是学生互动、交流、沟通、对话的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体验中感悟,在交流对话中提高。

4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打破“应试化”评价模式的藩篱

应试化的评价模式不仅不能科学判断学生的学习成果,反而会打压学生的创新热情,束缚学生的开拓性思维。在此情形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务必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用更科学化的指标来衡量学生成绩,而不应将学生的思维禁锢在教材的框架之内。

篇6

1.持续重视规划,加强分类指导,强化分步实施大学要形成科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观,选择不同的学科竞争力提升策略,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优化和完善学科布局,健全科学长效的学科发展和动态调整机制。聘请校外知名专家学者到校,围绕学科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社会服务等各方面开展诊断式评估,厘清优势,找出短板,明确努力方向,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强和改善学科内涵建设,提升学科整体水平。

2.集中力量孕育优势学科,精选学科方向要强化特色,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进一步做强做大现有优势特色学科,使之成为国内(际)高水平学科,彰显学校办学特色,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此外,任何一个一流学科都不可能在所有的学科方向上居于领先地位,必须精选学科方向进行重点支持。优势学科的水平和层次代表了一所大学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水平。

3.孕育和造就大师级学科带头人领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大师级的学科带头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成是一所大学实力、地位、声望的象征。学科建设的关键是高水平师资队伍,特别是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眼光的大师级学科带头人。打造高水平的学科,必须改革现行的教师聘任制度,促进人才有序合理流动,引进和培养并重,推行符合学术规律的科学评价体系,激发教师个体的创造力和主动性。以大师级学科带头人的孕育为牵动,进而培育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性的学科队伍。

4.协调发展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

历史原因,我国大学中的工科大学数量占绝大多数,而这些工科大学的基础学科水平相对较弱,不足以为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成果的产生奠定坚实的基础,势必会影响学科的综合协调发展。由于缺乏基础学科的有力支撑,国内大学缺少能体现大学学科综合水平的大项目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成果,同时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应用学科受到重视,进而影响了基础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借鉴国外一流大学重视基础学科的发展理念,加强基础学科的发展,重视其对应用学科的带动作用。

5.有力推动学科的交叉、融合多学科交叉融合是未来优势学科的发展点、重大创新的突破点,是提升学科建设品质的战略选择。我国的大学越来越重视学科交叉,积极拓宽人才培养口径,构筑分化有径、综合有序的学科组织架构;营造学科发展自由开放的氛围,促进多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建立“自由研究中心”;推动基于产业布局和区域特点的“学科生产力中心”建设;建立基于学科竞争力的高校竞争力评估制度。

二、开展学科建设需处理好几个关系

1.学科建设与学校定位的关系

大学要根据自身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位置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学校定位决定学科建设的层次和水平,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宗旨是服务于学校定位。学校整体学科水平的定位必然要决定学科结构的综合化程度,决定学科建设的方向,进而决定某一特定学科的定位。因此,学科建设必须在办学指导思想与学校总体规划的框架内进行思考和探究,否则,要开展学科建设必将寸步难行。

2.优势与特色的关系

学科建设的终极目标就是建设高峰学科、培育杰出人才、产出重大成果、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这一特征决定了大学的学科建设要特别注重对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学科进行积极培育,要通过一个阶段的建设把特色学科建成优势学科,在相关领域做出大学的贡献。学科建设应走多样化、个性化及特色化的道路,切忌一种模式或单一类型。

3.重点建设与全面发展的关系

重点学科是学校办学水平的标志,重点建设有利于出成果、提升声誉、扩大影响。重点建设使学科间的交叉、延伸成为必然,从而带动或促进其他学科的发展,发挥大学引领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有力推进整个社会的知识创新进程。因此,要在学科规划中明确不均衡发展的学科发展策略。

4.学科带头人与学科梯队的关系

篇7

【关键词】新的文艺复兴;媒体大革命;细化与整合;极端相对主义;创造性

人本时代的到来

大量资料表明,美国的道德水平1965年开始迅速下滑,直到90年代中期开始回升。西方各国大致也走过了同样的道路。⑴美国的信息社会开始于60年代,从此开始了新生的信息社会与旧有的工业社会相重叠的发展过程,这个交替时期到了90年代中期出现了重大转折,新经济开始涌现,并带动了经济长达十多年的高速增长。虽然2000年第二季度美国纳斯达克股市开始崩溃,美国经济也在以后的时间里开始下滑,但是,作为新的生产方式的新经济并没有终结,新经济正在混乱中重整旗鼓并将迅速发展。

从60年代信息社会的到来到90年代新经济的出现,是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折的时期,社会大转型带来了道德的大混乱。信息社会的到来把发展转移到了主要依靠知识以及掌握知识的人的基础之上了,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人才在发展中的意义更是爆发式地提高。这种现象的出现首先是由于技术的巨大进步。技术的巨大进步,以类似于加速度的方式大大提高了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使得发展环境瞬息万变,极不稳定⑵。这种新的环境必然要求极高的应变能力、创造能力和决策能力。这是比技术能力更为关键的能力。据报道,“信息时代公司的市场价值约有90%是由专利、软件和雇员的聪明才智组成的”,于是“以人为经营的基幢的企业管理理念进一步被确认,善待人的道德也就成为企业内外的发展和竞争之源。与此同时,在教育、物质、医疗以及军事等等领域个人化发展趋势十分明显。这一切都说明人的社会地位迅速提高,人的精神、人的本质的空前挺立。有的论者认为,这种发展趋势将动摇资本主义的基础,并使企业这一固定的“容器”失去必要性。⑶

新经济具有3个特征:一是在网络整合之下高新技术是新经济的依托;二是人的思想观念、应变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决策能力是新经济的灵魂;三是充分自由的社会环境和充分的个性解放是新经济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但这只是具有历史发展总体的意义,而在具体的发展和管理中,劳动力总是受制于掌握了生产资料的人,这说明人是受制于物的。但由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目前不仅在历史总体上而且已经在具体的发展和管理中把人的因素提到了决定性的地位。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主体得到充分的张扬。现在历史正在提供一种这样的可能性:人受制于物的历史将要结束,人本时代已经到来。这是一个从来没有的人类历史的伟大革命,它将解构阶级和资本主义的基矗伴随这场革命的是观念以及道德的巨大革命,“道德已经成为竞争的源泉”。这种革命使社会正在向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文化社会发展。⑷

新的媒体大革命与新的文艺复兴

中世纪末在欧洲发生了伟大的文艺复兴运动,开辟了世界史上的一直影响到今天的伟大时代。这是一场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的全面的革命。但是在这场大革命中,以罗马教皇为中心旧专制势力构成了革命的极大障碍,特别是在欧洲的中部和北部,更是如此。这时欧洲的媒体用于书写的是牛皮和羊皮,价格极贵,很难普及。15世纪中期德国人约翰·古登堡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术,印制了大量宣传新教精神的小册子,印数极大,价格很便宜,普通人都可以买得起,大面积地普及了新思想。中世纪新媒体(纸媒体)对于旧媒体的取代,是那个时代的文艺复兴运动(社会大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历史上的最伟大的革命总是伴随着媒体的大革命。目前我们正在进入具有同样意义甚至其意义更加巨大的革命运动时代。这是一场新的文艺复兴运动,它将全面地改变人类的生活,经济正在主要地通过文化的手段而不是主要地通过物质的手段获得财富,民主政治正在向世界各个角落延伸,网络将推动民主的巨大发展,文化的力量正在迅速上升并不断地走向多元化,教育正在向整个社会和整个人生延伸,学科技术正在走向复杂甚至与社会人文科学整合,大规模战争越来越难以发生,战争的伤亡正在大幅度减少,武器开始走向“慈善”。我们已经看到,网络的出现正在以巨大力量解构着旧的观念和秩序。与旧文艺复兴不同,旧的文艺复兴时代的印刷革命所创造的是人类生活与其中的新的思想文化环境,而新的文艺复兴中的网络媒体大革命,不仅仅将带来新的思想文化环境,而且还正在创造着人类与所有生存于其中的物质环境的必不可少的联系,人类将生存于网络以及网络消亡之后的更新的传播技术所构成的媒体环境之中。新的媒体对于传统媒体的取代,不仅仅是一次媒体大革命,而且是人类生存方式的大革命。⑸

这样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必然要求我们传播学学术建设要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考虑,传播学将成为与社会各个领域、与社会各种学科广泛整合的显学。

未来的传播学发展

1984年美国科学家迈克耳孙说:经典科学“已经把绝大多数的重要基本原理牢固地树立起来了”,“未来的物理学真理将不得不在小数点后第6位去寻找”。但是,20世纪的发展却大大超出了迈克耳孙的预言。量子理论、相对论、系统理论、模糊理论、混沌理论,特别是90年代出现的复杂理论,把整个科学推向了崭新的发展阶段。美国学者米歇尔·沃尔德罗普在《复杂》一书的《概述》中劈头就写道:复杂理论是“如此之新,其范围又是如此之广,以至于还无人完全知晓如何确切地定义它,甚至还不知道它的边界何在。然而,这正是它的全部意义之所在。”从这本书的内容来看,“复杂”理论囊括的不仅仅是各门自然科学,而且还涉猎了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科学⑸。在世纪之交科学正在发生空前巨大的变革。迈克耳孙的预言实际上宣布了科学的终结,但是,这种科学不过是在19世纪达到最高峰的机械论科学而已。20世纪的科学向着非线性、复杂化和有机化的方向发展。社会是一个有机的全息装置,科学的这种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同步的,社会各个领域之间的关系,全球化的发展都呈现出这种方向。后现代主义最有价值的观念甚至中心观念是边界不清和多元共生,所反映的就是这种新的社会发展趋势。这种趋势可以概括为最简单的几个字:开放与整合。这是20世纪人类社会与知识系统发展最有价值、影响最为深远的内核,是伴随着新的文艺复兴而来的空前伟大的思想革命,这次思想革命将有可能把人类社会引向建立普遍生态关系的文化社会之中。20世纪的前卫发展彻底地否定了机械论,传播学学术思想的发展方向与这种社会整体发展方向是一致的。

我曾经对于现代社会发展总趋势作了这样的描述:一方面向多元化、小型化发展,一方面又在这个基础上向整合方向发展,这是离散-整合发展趋势。⑹在我的研究中,根据离散-整合的现代社会发展趋势对于世界未来发展做了走向文化社会的预测,这是高度离散-整合的从而组成生态关系的社会发展模式。在我看来,它有着现实的根据,并且是较为美好的、值得追求的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历史发展具有不确定性,我对于未来的预测不可能是完全准确的,但是目前有两个事实是学者们的共识:一是人类正处在一个大变革的时代里,一是网络正在走进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构筑人类新的生存环境。我主张传播学的研究要走向与人文社会科学广泛整合的道路有以下三方面的根据:1、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这种需要既是未来的也是现实的;2、是传播学自身发展趋势的需要;3、是创造的需要。从一般意义上讲,任何创造都是走向边缘之后多元文化整合的结果,因此,传播学的发展必须走向与各种学科相融合的道路。面对新的时代,如果说各门学科甚至包括自然科学都必须把自己的教学和科研放在这种时代的大背景之中,那么,由于网络是正在形成的新的社会的整合力量,在这种广泛的相互整合的各门学科的发展中,这是宏观整合研究,传播学具有采取这样发展方向的更充分理由。传播学与各个社会领域实践相结合的应用研究当然不可忽视,它的重要性出自于社会各个领域都需要网络传播的参与,传播学必须对于这种参与分门别类加以研究。在多数情况下,这种应用研究是细化研究,它是与宏观整合研究不可分离的传播学发展的两极。没有宏观整合研究,细化应用研究将看不清方向和失去意义;没有细化应用研究,宏观整合研究将失去基矗这是传播学学术建设的离散-整合道路,它将从两个方向深入到社会大转型发展的实践之中,也只有从这两个方向同时切入才能够有效地深入其中。现在已经可以看到,随着新的社会的到来,混乱将不可避免地伴随其过程之中,传播学的这种研究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对于当代社会和未来社会尽量减少混乱较为健康地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从现在起就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方法

1.研究方法比研究结论更重要

2001年7月上旬我在香港参加“华人社会传播学研讨会”,其间出席了一个研究生们发表演说的会议,台湾香港的研究生们提交的论文与内地研究生们提交的论文有一个明显的不同,就是前者很注重学术规范,后者则不太注重学术规范。我问过他们,在学校里是否开过研究方法之类的课程。港台的研究生们说开过,内地的研究生们则说没有开过(出一个例外)。90年代的内地学术界有着“学问家凸显,思想家淡出”的说法,所谓学问家凸显的表征之一就是对于研究方法的日益重视(当然,这种重视也包含着对于学术腐败批判的意义在内),而对于学术研究方法的强调主要还是在诸如社会学这样的老学科领域,而传播学还没有什么人出来强调这个问题。这种现象可能是内地传播学还处在年轻落后阶段的一种标志。我们知道,港台的传播学研究开始的时间比内地要早得多,在这次会议上反映出来的这种不同也印证了这样的问题。内地的传播学研究对于学术规范的重视不够还有其他一些原因,譬如中国文化系统中的偏重于定性研究传统的影响,还譬如内地传播学研究是从内地的传统新闻学研究过渡来的,而内地传统的新闻学是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党八股传统十分严重,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规范观念很淡,甚至没有。但是随着中青年学者涌现,这种情况正在改变。

在一定意义上讲,方法比结论更重要。结论是多种可能的一种选择,而方法则是这种选择的途径。在我的学校学习经历中,数学考试中一道数学题如果运算的方法是正确的,只是得数不对,老师还是可以给一点分的;而运算的方法是错误的,虽然得出的最后数据是对的,老师是不会给分的。我的理解,前者可以视为是部分的错误,得数不对而运算方法正确一般是疏忽造成的,但是它却为后来得出正确的数据开辟了可能性;后者则是完全的错误,得数的正确只是一种巧合或者什么其他原因造成的。

2.极端相对主义的谬误

对于内地传播学研究方法的影响还来自于极端相对主义。

90年代初,后现代思潮开始进入中国,后现代主义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否定了机械论的思维方式,强调了研究的相对意义。但是它发展到后来却走向了极端,出现了极端相对主义,中心被解构,基础被解构,本质被解构,一切都被解构,剩下来的只有极端相对主义被宣布为惟一的真理(其实这是虚无主义)。这种观念与中国传统中的“鸡与蛋”的典故很是一致,根据这种典故,人们无法说清楚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在有些人看来,世界上只有这种鸡与蛋的“混沌”一种状态,二元对立从来就不存在。依我看,此种哲学大谬不然,没有二元的对立,哪有混沌状态?没有离散,哪里来的整合?谁跟谁混沌?谁跟谁整合?混沌状态正是由于存在着二元对立才存在。只承认混沌不承认区别(对立)实际上是认为世界是同质化的,一切都是同质的。但是世界绝不是这个样子。斗争哲学的错误在于只是强调对立,否定了整合;只是强调整合或混沌,不承认对立或离散,同样是错误的,它必然带来一切学术研究的消亡。世界既是相互对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学术研究也一定是相互对立而又相互联系的。

一切都被解构,却结构了另一个惟一,这就是极端相对主义--这是后现代主义的极端相对主义自身的悖论。为了避免这种悖论,惟一的办法是什么都不要说,--这是佛教的体验而非科学的研究;这还或许是另一个宇宙的规则,而非我们这个可视宇宙的规则。但是,我们需要的是我们这个可视宇宙的科学研究,因此我们必须放弃这样的极端相对主义。

[page_break]

极端相对主义可能是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大混乱的一种观念反映,但是80年代之后事态有了转折,譬如在美术界,那种将美术自身都消解了的美术,重新回归作为艺术的美术,写实主义重新登上了艺术殿堂。以我有限的知识所知,近十几年国内外都有些学者尖锐地批评后现代主义中极端的相对主义。后现论中的混沌理论是一种极端的相对主义。而混沌理论起源于气象学,其创始人之一的EN洛伦兹1993年出版的《混沌的本质》一书的序言中写到混沌现象时说:“这种现象表面看是随即的,不可预报的,而事实上却是按着严格的且经常是易于表述的规则运动着。”⑺1992年出版的美国学者理查德·沃林德《文化批评的观念》一书里写道,新实用主义者罗蒂“反基础主义的核心策略是,反对普遍而客观的价值的所有断言,这个策略的一个逻辑后果采纳了某些彻底的相对主义,--那是一种罗蒂全力拥护的相对主义”。但是,“一旦关于普遍价值的所有断言都是不可靠的,那么我们怎么能正当地把宽容当作一种能够在怀疑论者的猛烈攻击下幸免于难的价值来赞扬呢?”⑻大名鼎鼎的后现代学者、《后现代状况》作者、法国的利奥塔在1998年出版的《非人》一书中也对于极端相对主义进行了批评。书中写道,在现代社会中,祛魅的自然观成为科学精神的主流,人类因此忘记了自身正是被其狂妄驾御、索取对象的一部分。自然的报复于是狂怒般地呈现出来。附魅的自然观由此而出。《非人》一书还指出,从达尔文到现代的一些大科学家一直到弗洛伊德和利奥塔本人不断地解构人在宇宙中的特殊性和主性体地位。但是,这种对人类的打击是为了解放人类,贬低和否定人类的特殊性和主体地位是为了突出人类在自然界中的特殊性和主体性地位。利奥塔在《非人》里建构了他的本体论,他的本体论为现代性提供了彻底的本体论解释性。⑼

中国学者张志扬写了一本书《偶在论》,著名哲学家邓晓芒在题为《作为一种训练的偶在论》对这本书进行了评论。邓晓芒先生写道,张志扬的偶在论只是固守其“预防和检验机制”,即限于发出“警告”,加以“提醒”,却无权做出断言。邓先生说:“我甚至认为,混淆作为一种训练(检验机制)的偶在论和作为一种断言(独断论)乃是作为一种本体论(存在论)的偶在论,是后现代主义的通玻”他还指出,不要下“任何”断语,则它本身就是“一元论”的虚无主义。“从形而上学上讲,偶在论只不过是用来装备某种存在论(本体论)的辅助手段,它可以‘提醒例外’,发出‘警告’,但是前提是:必须先有一个普遍化的倾向(保持统一性)观点摆在它前面”。⑽

20世纪从科学到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复杂和交叉,呈现出混沌局面,简化论遭到了极大的打击;20世纪的社会又是一个充满着空前混乱和巨大灾难的世纪。一方面,人类取得了极大的主要是经济的社会进步,一方面人类又犯下了空前巨大的错误,包括两次世界大战以及苏联和东欧的解体。人类从文艺复兴时代以来所形成的美好理想受到了无情的打击。庞绍堂在《现代性本体论解读》一文里引用黑格尔的话说,我们现在的处境有点像“对犯错误的忧虑产生了对知识的不信任。”⑾。这些可能就是极端相对主义产生的背景。后现代主义及其极端相对主义并不具有永恒的真理性,它不过是人类社会发展定阶段的一个过渡性观念征候群之一。

只有逃离极端的相对主义的迷雾才可能进行学术研究,而学术研究就不能没有分析。当然,鸡与蛋的“研究”出路还是可以突破的,这就是,想办法使你们的鸡蛋受精,孵化出小鸡来,由它啄破鸡蛋壳,出路由此而来。你要认识小鸡,就必须首先对于它的各个器官、系统、甚至无穷尽的更为微妙的东西进行分析。这种分析研究往往需要同时进行广泛联系的整合研究,但是分析研究是无论如何不可舍弃的。而且在这种分析研究中还应当得出一个“普遍化的倾向”。

创造

传播学研究与教学大致可以分为3个层面,一是应用层面,二是知识层面,三是思想层面。本文主要是根据思想层面的需要论述的。

在当前空前的社会大革命中,一如以往的社会大革命一样,一定会伴随着伟大的创造和伟大的思想家的涌现。

在当前对于学术规范的强调中,有时给人一种主流学术规范霸权倾向的印象。世界是极其复杂的,因此,研究方法也必须是极其多样的;规范自然必要,但是,规范又有规范的弊端(我在上述香港会上就看到过这样的论文:学术规范很周全,但是有价值的内容却什么也没有。)所谓研究方法和学术规范,它也可能造成创造和思想阐发的障碍。

英国科学家和思想家霭理斯对“科学家”提出了可能让许多人嗤之以鼻的阐释。他说,“真实的科学家”“不是职业科学家;他甚至愿意别人把他喜欢科学看作只是一种嗜好。从一般职业科学家的观点来看,他可能是一位业余科学家。……我怀疑他是否真正精通任何专门的文献,……在我展读的加尔顿的信中,看到他无法正确地拼出威斯曼的名字时,不禁付之一笑。对科学的态度,加尔顿可说是开风气之先,……对那些才开始或还没有引人好奇的事物具有无法满足的好奇心”。

霭理斯又说:“天才不是凭借职业或苦心训练来达成使命的,而是凭着自然的功能,照亮世界的暗处,在人类的经验不那么正统的领域里,创造科学。”这样的“业余科学家”是一位彻底的艺术家”,“他从未做过其他别的事”,“只有他的传奇才是真实的。”

霭理斯对科学家有他自己的标准。在他那里,“真实的科学家”像是科学哲学家,而“职业科学家”则像是我们通常称的专家。专家是现代社会运转的须臾不可离开的人才。但是霭理斯毕竟还是更推崇“真实的科学家”的⑿。霭里斯之所以有这种偏爱,在我看来是因为“真实科学家”具有高度的文化素养、无法满足的好奇心和巨大的创造性。其中美国心理学家和神经生理学家卡尔·普里布莱姆认为,人的本质是创造性的生命。动物总是用同样的方法活着,而人总是在寻求新的东西,时刻在改变着事物,这就必须认识世界,这就是创造。⒀创造的问题是提出问题的问题。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巧,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提出问题(创造)不再是一般方法的问题了,一般的方法在此已经消失,更根本的方法却由此而出。它是人生境界的问题,或许这种人生境界带有先天的部分原因,但是,它肯定又与人的后天所形成的价值观与追求有关。爱因斯坦说:“我没有特殊的天赋,我只有强烈的好奇心。谁要是体验不到它,谁要是不再有好奇心,也不再有惊讶的感觉,他就无异于行尸走肉,他的眼睛是模糊不清的。”这种好奇心带来了心理注意力的强大集中,像强大的光柱一样集中于他的研究视野之上。这种研究视野不是仅仅限于专业的、狭隘的,而是超越专业的,广阔的。创造是什么?创造就是多元文化要素的整合并在这个基础上的抽象。专业中心地带不存在多元文化要素,难于实现创造;而边缘地带才是多元文化相聚之处,从而才是创造爆发的土壤。学者创造就是学者将心理注意力的光柱长期地集中于有关的边缘地带之后的产物。这种集中,一方面突破了专业的围墙,另一方面又拒绝走向诸如物质的、虚名的领域的诱惑,不顾甚至看不到威胁和打击。在这种景况中,发现和创造便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马克·吐温说过:“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那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都感到吃惊的成绩来。”⒁

苏联科学家费英别尔格还指出,科学的成功导致了对理性和逻辑的崇拜,而贬低了直觉。但是正是这种直觉构成了一切科研的基矗当然,一般的学术规范和研究方法是对于直觉进行证明的工具。对于一个学者来说,总还是应当使自己的成果有事实的和逻辑的根据。当最后将科研成果呈现给社会的时候,一般说来,我们还是应当用大致符合规范的方法去叙述,以求使我们的研究成果具有一般社会通行证。但是,对于旁观者来说,我们的注意力应当更多地放在成果论题的重要性和观点的创造性上,而不应当在规范方面过于苛求,我们甚至还要在规范和方法上鼓励创新和性格张扬,造成一个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在社会大转型从而极其需要创造的时代里,这样态度尤其具有重大意义。创造之初总是不成熟的、片面的,认识到这一点对于我们如何处理这类问题应当是有帮助的。

从《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当时的刊名是《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开始,我们将这份刊物定位为以广播电视为中心的现代文化学术刊物。这一期发了我的《现代文化批判》一文,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我的研究转向了现代文化。我主编《现代传播》期间,这份刊物的发展与我个人的发展是完全一致的,我几乎旁无所顾,总是按着我自己的理解以提高质量为惟一标准选稿办刊。刊物有了一些影响,同时差距很大甚至相互对立的各种评价都有。我只是体验到我与我的写作和刊物融为一体了。至今我还相信,研究者应当具有与研究对象之间互即互入、物我两忘的境界,这样,研究者的个性才能显现,没有个性的研究是没有灵魂的研究。这是研究者的生命投入,研究者的研究成果是研究者的生命幻化,是研究者用心血泼洒出来的。犹如中国画中的泼墨技法一样。有些人批评我的论文具有不应该具有的浪漫色彩,但我的感悟是,人的心理深处充满着浪漫色彩和准宗教情感,甚至可以认为准宗教情感和艺术感觉才是精神深层的存在。当研究者进入“互即互入、物我两忘”的“深度昏迷状态”之后,这种浪漫和准宗教情感就可能浮现出来。在这里科研与艺术已经没有了什么界限,也与宗教没有了什么界限。我相信,进入这种“昏迷状态”的学者仔细体味一下自己的体验都会有这种感悟。

研究方法可以分成技术性的和哲学性的两种,前者体现为通常的学术规范,后者是学者内心深处散发性、整合性的直觉灵性,它是不呈现于文字,而是存在于实际行为中“存在的哲学”。符合规范化的研究方法是完全必要的,因为它使得研究具有在现代条件下可以取得的可靠性和通行证;我们更需要承认和追求研究中的直觉,直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原点和创造的源头。如同社会发展的其他方面一样,社会的发展使人类的研究方法不断精致化,精致化增加了研究成果的说服力和实用性,但是它的另一个结果是使研究远离认识的原点,失去了创造性。传播学建设需要这两个方面的结合。作为人的创造物,已有的研究方法既是有用的又可能形成“所知障”。面对着社会空前大革命及与之相伴的混乱和困惑,社会需要而且能够涌现出一批新的思想家。思想家是具有巨大创造力的,他们往往不拘泥于公认的学术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生活于信息社会初期的麦克卢汉的传播研究使用的是非科学的“文学思维”,曾经普遍地不被承认,甚至被鄙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被认为是近代以来人类的几个大思想家之一。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的突破是最大创造。文艺复兴时期人类创造了分析的思维方式,一直重大影响了至今几百年科学与学术甚至历史的发展。在人类社会空前大转型的时代里,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可能实现重大的突破。鉴于我们已进入了一个空前大革命的时代,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应当发生重大突破,实际上20世纪的思维方式越来越走向复杂和兼容。传播学研究将成为深入社会各个领域进行研究并与各门学科相整合的显学,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的突破将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这种突破不大可能是对于原有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完全解构,而是多元方法的生态关系的整合。鉴于这种基本认识,任何方法的霸权都是不可取的。

注释

⑴参见以下论文:

[美]弗朗西斯·福山的论文《大混乱--人性和社会秩序重建》,原文发表在美国《大西洋月刊》1999年第5期上,中文译文载上海《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杂志1999年第10-11期上;

[美]兰布罗的文章《构筑美国政治的十大趋势》,原载美国《世界与我》杂志1999年9月号,中文译文载于上海《外国社会科学文摘》2000年第4期上;

[美]安吉·坎农和卡罗·林克莱纳:《青少年现状》,原载美国《世界与我》杂志1999年9月号,中文译文载于上海《外国社会科学文摘》2000年第4期上。

⑵参见[美]阿尔温托夫勒:《未来的冲击》,中文版,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1页。

⑶参见朱光烈:

《文化社会与文化范式》,载《现代传播》1997年第5期;

《新经济:生产方式的革命》,载《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8月4日;

《新经济鼓起道德“重建”之风》,载《21世纪》2000年第5期。

⑷参见朱光烈:

《我们将化为“泡沫”--信息高速公路将给传播业带来什么?》,载《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4年第2期,北京《新华文摘》1994年第12期。

《传统媒体:你别无选择》,北京《中华读书报》2000年8月23日;

《媒体大革命》,载上海《新闻大学》2000年冬季号,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新闻与传播》2001年第2期;

《人类传播史上的三座里程碑--媒体“大灭绝”与社会大革命以及网络的消亡》,载《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一书,陈卫星主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出版。

⑸[美]米歇尔·沃尔德罗普:《复杂》,中译本,陈玲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出版。

⑹见《搅拌机效应与未来文化猜想--兼评“亚洲价值”论》,载《现代传播》1996年第3期。

⑺[美]E.N.洛伦兹:《混沌的本质》,中译本,气象出版社,1997年版,序言第1页。

⑻[美]理查德·沃林《文化批评的观念》,中文版,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⑼[法]让·弗郎索瓦·利奥塔《非人》,中文译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⑽见《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6月21日。

⑾见《中华读书报》2001年6月7日。

⑿[英]霭理斯:《生命之舞》,载《二十世纪巨人随笔·生命之舞》,光明日报出版社,1995年版,第23页。

⒀[波兰]维克多·奥廷辛斯基:《未来启示录--苏美思想家谈未来》,中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第89页。

篇8

该学科从建立开始,就以研究我国,特别是上海及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渔业经济为基础,在渔业生产、贸易、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证及理论研究。经过多年的努力,学科中的渔业政策与法规、都市渔业、水产品贸易与流通三个研究方向都有良好的进展和突破:在建立我国渔业经济与管理的全面研究上,突破了长期以来分隔研究的局面,完善了研究内容和体系,在国内形成了在这方面的制高点。经过学校和老师们长期的研究而积淀,该学科的学术研究水平不仅有很明显的提高,原有为产业服务的应用研究优势也得到更好的发展,特别是在渔业政策与法规、都市渔业和水产品贸易与流通等研究领域,优势明显、地位突出和特色显著。同时,学校还积极扩大对外交往,与美国、韩国、挪威、日本等国家高校和研究机构,以及联合国相关组织保持积极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树立该学科在全球的影响力。

二、特色学科建设的存在问题

近几年来,学校加大了对该学科建设的资源投入力度,使该学科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管理结构得到合理调整,学科发展水平有很大提高。但是,与国际上知名大学相比,其学科建设还存在较多问题。

(一)目标定位模糊

对学科进行科学、准确的定位是特色学科建设的关键问题之一。然而,学科定位不当是目前很多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最突出的表现是重点发展的学科不突出,特色不明显。该学科的表现为两种倾向:一是急功近利。如学科建设在服务社会中充当“消防员”的角色,被动适应市场,不能体现学科建设引导和前瞻性作用;热衷建设应用学科,忽视新兴学科、基础学科,导致学科发展缺乏活力。二是盲目发展。如“喊口号”,学校定位欠准确,发展战略规划和学科建设规划偏离实际,声称在几年内建成国内外知名大学,建一批世界领先水平的学科;不安于现状,争当“大而全”的综合性或研究型大学等等。

(二)研究队伍薄弱

学科建设的关键和核心是队伍的建设。如今,该学科团队也出现了“青黄不接”局面,主要表现在:学科梯队结构不合理,亟待解决;学科带头人研究水平还不够高,较难担此重任;学科带头人年龄老化,后继无人等等。另外,学校虽然开始重视学术梯队建设,但由于措施不力、不当,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重引进、轻培养”。我校也如此,不惜花重金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科研人员,而对校内的人才培养则不够重视。这种做法,不仅导致学科内许多在职教师,尤其是中青年骨干因其强烈的成功需求难以满足而流失,而且也使得被引进的优秀学术带头人因缺乏相应的团队支持,其潜能远不能挖掘出来。

(三)管理体制僵化

与其他高校一样,学科体制也实行项目管理,即学术带头人领导学术团队,统一负责该学科的规划、建设和实施。由于其管理方式并不一定能与学校管理体制自然耦合,特别是学校组织结构的科层化、官僚化,使现有学科管理机构庞大而僵化,因此造成了如今学科团队面对变化缺乏应变、适应和创新等能力。同时,有效的学科绩效管理体系尚未真正建立,导致工作量多的人在考评中反而落后的现象,由此大大挫伤了教职工的积极性[3]。因此,在这种体制下,学科负责人其工作权限虚化,责、权、利无法协调统一,积极性势必受到更多地压抑,对于跨学科、跨门类的综合课题研究来讲更是难以适应。

(四)学科结构单一

近年来,由于一部分比较重要的基础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始终没有得到重视和培育,因此造成该学科结构单一,布局欠合理,学科面也过窄。据了解,高水平的重点学科数量在我校并不多,各学科间基本上处于“单兵作战”的状态,特别是缺少学科间的合作与交流,学科的群体优势因此得不到发挥。我校尽管对该学科布局进行了优化和调整,但新设学科很难在短期内形成优势、提升水平,学科间交叉融合不够、特色学科缺少相邻学科支撑、基础学科仍然薄弱等问题,依然是我们学校的一大困境。同时,由于较窄的学科面,导致了科研原创性明显不足,很难适应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

(五)发展能力下降

高校的学科建设,主要以经济建设和社会整体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必须全面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但请注意的是,满足社会需求并不等于要急功近利。记得十多年前,我们学科建设的重点瞄向人才市场急需的领域,由于不顾自身的条件和实力,纷纷开设会计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热门学科专业,以期通过培养出国家所急需的经济人才。但事与愿违,由于当时缺乏建设条件,导致我们人才培养质量明显降低,有较大部分毕业生无法就业。另外,由于我校不顾条件争办某些学科,结果严重地分散了学科人财物资源,致使其原有的特色、优势学科遭受到冲击,影响了他们在行业乃至全社会的地位。

三、推进特色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如何抓住今后的发展机遇期,不断提升我校的学科水平,进而向高水平的大学前行,这对我校来讲是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本人由此在借鉴本学科发展的基础上,着重对我校的学科建设问题提出自己的一点思考。

(一)准确把握学科定位

高校的办学特色,除了要有独特的办学思想外,还必须选择正确而科学的学科发展定位。例如:首先,应该要了解某学科领域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实事求是地评价该学科的学术地位与学术水平,找出与国内外高校先进水平的差距。其次,要分析自身的特色、优势及发展潜力,从“人无我有,人弱我强”学科建设思路中寻找突破口。第三,研究方向的数量必须适度。因为过多则力量分散,很难提高水平;过少,则研究口径受限,其发展潜力明显不足。学校领导必须充分认识学科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只要选择正确,下定决心一抓到底,若干年后必然会有所建树。

(二)高度重视队伍建设

队伍建设是特色学科建设的基础和关键。学校该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一要注重育才。要立足现有师资,有计划、有重点、合理地安排青年教师的进修提高,正确处理年轻学术带头人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与自然成长关系,保证学科建设人才辈出,形成稳定的学科梯队。二是注重聚才。可通过实施“引进高层次人才项目”、“创新团队培养建设项目”、“优秀人才遴选与奖励项目”等,以项目带动建设,促进人才引进。三是注重用才。建立公开、平等、择优的用人机制,对于获奖者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不断完善学科人才成长激励和约束机制,着力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外部环境条件。

(三)积极推进科学管理

特色学科的建设离不开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高校应独立设置学科建设管理机构,专门负责制订学校学科建设发展政策、规划和措施,统一协调解决与学科建设有关的问题。同时,在创新管理方面,学校要从追求局部短期利益向全面长期发展转变;从项目管理向系统管理转变,包括顶层设计、项目申报以及成果转让等,从注重教学科研两个部门向注重调动全校教职员工积极性转变。另外,学校还应鼓励教学骨干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同时鼓励科研骨干参与教学任务,努力探索建立教学科研及管理等不同的考核评价体系,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创造性、积极性。

(四)尽快优化学科布局

高校学科的发展有其相对独立的一面,但又不是完全孤立的。因此,学科建设必须顺应潮流,进一步完善构建大学科体系。高校首先集中力量,倾斜支持一般学科向重点学科发展,特别是提高优势学科的水平和层次。其次,既要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又要加强应用学科建设;既要注重单一学科建设,又要注重交叉学科建设,不断完善学科建设体系建设。第三,推进“扶强助弱”做法,即重点发展优势学科,又积极发展薄弱学科,进一步促进强势学科和弱势学科之间均衡发展。“学科结构是高校学科布局战略的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科布局战略对于建立良性、互动、均衡的学科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篇9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世界大学评价的机构已有几家,并产生了许多具有较大影响的世界大学排名,如《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世界最佳大学(World’sBestUniversities,WBU)”[1],上海交通大学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cademicRankingofWorldUniversities,ARWU)”[2],《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专刊》的“世界大学排名(WorldUniversityRankings,WUR)”[3],德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心的“CHE大学排名”(CHEUniversityRanking,CHEUR)[4]和西班牙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中心(CentrodeCienciasHu-manasySociales,CCHS-CSIC)网络计量实验室(CybermetricsLab)的“世界大学网络计量排名(WebometricsRankingsofWorldUniversities,WRWU)”[5]等。2005年,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在各项世界大学排名的基础上,按照中心的既有理念,设计了世界大学排名指标、权重、对象和方法,分析研究了进入ESI排行的世界大学的综合竞争力,首次了“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之后,RCCSE每两年对世界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研现状进行综合的研究。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经验总结,此项排名不断成熟和完善,至2011年已连续4次排名结果[6-9]。另外,考虑到世界大学与学科评价对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影响力和必要性及其在教育管理者和高水平受教育者中的需求性,RCCSE自2012年起将每年评价一次并出版相应的评价研究报告。同时为了迎合网络时代的新兴需求还创新性地引入了“网络影响力”这一指标,以进一步考察各学校的声望情况、科研成果的开放获取程度,并作为Web环境下科研影响力评价的补充,以达到从科研产出到现实影响再到网络影响的综合实力评价[10]。

具体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此次评价在往年31个排行榜的基础之上,又增加了网络影响力排名。具体的排行榜分别为:国家(地区)科研竞争力排行榜、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排行榜、世界大学与科研机构分22个学科的科研竞争力排行榜(即农业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化学、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与商学、工程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地球科学、免疫学、材料科学、数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综合交叉学科、神经科学和行为科学、药理学和毒物学、物理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社会科学总论、空间科学)、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分8个基本指标排行榜(即收录论文数、论文被引次数、高被引论文数、进入排行学科数、发明专利数、热门论文数、高被引论文占有率、网络影响力)。RCCSE世界大学评价报告还给出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的界定,从而可以帮助读者充分认识学校及其学科发展的准确定位。评价结果中,前600名(即位居全世界前5‰的大学)定义为世界高水平大学,同时结合国内外一些大学对自己的定位与规划,又将世界高水平大学分为三个档次:前100名为世界顶尖大学;101~300名为世界高水平著名大学;301~600名定义为世界高水平知名大学,其中世界顶尖大学和世界高水平著名大学称为“世界一流大学”。至于世界一流学科的界定,主要根据所评22个学科的不同评价单位在相应学科中的排名情况而进行划分,其标准为某学科排名前10%内的科研单位为该学科世界一流学科,世界一流学科也划分为三个档次:某学科前1%(含1%)的科研单位的学科为世界顶尖学科;1%~5%(含5%)为世界高水平著名学科;5%~10%(含10%)为世界高水平知名学科。

二、中国高校总体世界一流水平建设分析

(一)进入ESI排名高校数量变化情况

每年RCCSE世界大学评价报告均是以美国《基本科学指标》ESI数据库中近11年来论文总被引次数排列在前1%的大学和分22个学科中大学和科研机构近11年来论文总被引次数排列在前1%的学科为总体的评价对象。但是由于ESI统计数据的变动,该评价的对象也随之有所变化,具体如表1所示。由于最初开展的两次世界大学评价还处在探索阶段,加上前期人力、物力的限制,对于评价对象中的同机构不同名称标注的情况,未能详尽的合并、更正,因此出现机构数量相对较多的情况。而在后来的三次评价中,都尽力解决这一问题。不过,评价对象数量逐渐增长的事实不可以否定,同时中国进入ESI科研竞争力排行的高校数量也日益攀升,这一点很值得欣喜。

(二)国家(地区)排名变化情况

在2005-2012年这7年内的5次评价中,均设置了“国家(地区)科研竞争力排行榜”,主要是对排名前30位的国家或地区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我们对这5次评价中中国的总体排名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如表2所示,其中“”表示上升,“”表示无变化,“”表示下降,表3、表5亦同),发现中国大陆一直处于排名上升的状态,从22位一路跃升至第6位;中国香港地区在这期间排名有上升、有下降,但总体相对稳定,一直保持在21名左右,这可能与其学校数量有关,在7年内,该地区进入评价的学校数量仅增加1所,对排名的影响也就不是很大;中国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类似,排名变化与进入评价的学校数量变化正相关,排名由26位上升至13位。总体可见,中国在世界水平的科研竞争力发展中整体成效卓著。具体对中国大陆地区科研实力各指标在前30强中的排名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如表3所示),发现中国大陆发文、论文被引、热门论文、高被引论文数等方面上升迅速,目前均已进入世界前10强的行列;专利数一直是中国大陆在世界各国或地区科研实力竞争中的强项,一直保持在前10名以内,并由2007年的第8位迅速跃升为目前的第3位,实力可见一斑。但是,在各项绝对指标飞速攀升的同时,高被引占有率这项相对指标(高被引论文数量与发文数量的比值)却一直下滑,由最初的18位一直降到25位,这也就反映出论文质量的提升速度并未跟上论文数量增加的步伐,也警示中国在提升科研竞争力的进程中,莫让数量掩盖质量,而要注重优秀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加强高质量论文的产出,从而真正提升国际影响力和世界科研竞争力。

三、中国高校之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进展

(一)中国高校科研竞争力总体排名变化情况

通过前文阐述,我们已经发现中国高校在世界水平上的数量可见度已经越来越高。接下来,具体分析一下这些进入世界大学排名的中国高校整体排名情况。对世界一流大学(前300名)中中国高校名次分布情况分析(表4)可以发现,中国不仅在进入ESI排名的总体学校数增加,同时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学校数也不断提升。大陆由最初的3所学校增加到9所,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目前分别有2所和4所,它们分别是:北京大学(72)、清华大学(84)、浙江大学(94)、上海交通大学(122)、复旦大学(172)、南京大学(20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15)、中山大学(273)、武汉大学(295);香港大学(121)、香港中文大学(170)、香港科技大学(261)、香港城市大学(296);台湾大学(71)、台湾成功大学(202)。中国高校处于世界顶尖水平的已有4所,其中大陆有3所,可见高水平大学建设已初具规模。这些高校在世界排名中的位置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它们各自的竞争实力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我们对RCCSE公布的2012年中国大陆高校排名前10的学校在历年世界大学评价中变化情况进行统计(表5)发现,中国一流大学在世界大学排名中多呈现稳步上升的局面,虽然个别学校在2009年有下降的现象,但是总体上升幅度较大。目前在中国大陆前10强已有8所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国内排名前3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也荣升世界百强(即世界顶尖大学);中山大学和武汉大学的提升幅度最大,都由600名以外逐步发展进入了世界一流的行列;相比之下,南京大学的发展进度略显缓慢,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中国高校科研竞争力分指标排名情况

为了进一步探究中国高校科研竞争力提升与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的脉络,并寻找其中的关键因素,我们对2012年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内中国高校分指标排名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表6),发现中国高校中最有优势的科研指标在于发文数和专利数,部分学校的网络排名情况也值得肯定。但是这些优势还很微弱,而且不够稳定,在能够真正充分体现科研竞争力的主体指标实力方面,如总被引、高被引和热引等质量型指标上仍有很大欠缺,需要引起教育监管部门、高校管理者的广泛重视,加大力度,提升科研质量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国高校在世界上的科研竞争地位。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还注意到中国科技大学作为国内高校排名中逐渐下跌的一所重点高校[11],其科研力量不容小觑。它自2005年以来,一直处于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并已在8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其中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和物理学均已进入世界一流学科的行列(即排名前10%),在国内的专业优秀率也居于领先地位。可以说这个“短小精悍”且容易被人忽视的国内重点高校,在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甚至超过了排在它前面的很多知名高校,也是这些学校在国际化进程、世界一流化建设中的榜样。

四、中国高校之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进展

(一)学科总体发展情况

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离不开世界一流学科的创建与发展。我们对中国进入ESI排名学科总数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如图1所示),发现中国大陆从最初的16个学科已经发展到目前在ESI分设的22个学科的全部进入,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非常值得肯定。但是详细分析后发现,中国大陆高校真正进入排名的却只实现了由9个到19个学科的发展,增加了10个学科,但仍然在免疫学、综合交叉学科和空间科学3个学科处于空白,这也是中国香港和台湾同样面临的问题,这便是中国高校在世界一流大学与学科建设进程中所要攻克的重要难关之一。另外,从各地区内世界一流大学进入ESI学科排行的平均学科数统计情况看(如表7所示),在连续5次评价中,中国的平均学科数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不过令人欣喜的是,中国三个地区的平均学科数增长速度较快,尤其是中国大陆由最初的5.67增至11.11,已经逐渐缩小了与世界平均值的差距,但仍需继续努力,向世界高水平国家看齐。虽然22个学科均有中国大陆的大学或科研机构进入ESI排名,但是对于每所大学或科研机构而言,进入ESI学科排名的学科数量却参差不齐。绝大多数中国大陆大学都只有1~9个学科进入ESI排名。除了中国科学院在20个学科均有进入以外,重点高校情况也相对较好,大陆排名前6强的高校均有10个以上学科进入,且都有排名前10%的学科存在,尤其是前3强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均有4个世界一流学科(表8)。同时重点高校仍然能够呈现与国内排名类似的文史综合类院校学科广而全、理工类院校学科少而精的特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国内高校发展策略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进程规划不谋而合。国内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可以促进世界一流大学与学科的建设,科研竞争力国际化水平的提升亦可推进整体实力不断加强。

(二)优势与劣势学科分析

从进入ESI排名的学科数量和具体排名情况看,中国高校在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领域占有相当优势。2012年的评价结果显示,中国大陆高校的农业科学、化学、工程学、地球科学、材料科学等14个学科都进入了世界一流学科的行列,尤其是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化学、工程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地球科学、材料科学、物理学和植物学与动物学等8个学科还有顶尖机构存在,不过除了清华的工程学,其他所有的顶尖学科机构均被中国科学院独揽。同时在科研机构的统计中,中国科学院在发文量、被引总量、热门论文数、高被引论文数和进入ESI学科数5个指标上都名列前茅,这些都深刻印证了它作为国内第一研究巨头的科研竞争实力。另外,总排名前10位的世界一流大学其学科都很齐全,并且每个学科影响力都很大,如哈佛大学有15个学科位于世界前10强,斯坦福大学有9个学科位于世界前10强。中国大陆高校只有北京大学的数学和清华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工程学和材料科学3个学科排在世界前10位,其他高校在世界前10强的学科领域则仍然处于空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大陆高校在学科建设上仍然表现较弱。纵览2005-2012年5次世界大学评价结果,中国大学或科研机构总体上在化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材料科学、数学、物理学等学科上的优势相对明显,但也呈现出学科建设相对集中的现象:优势学科愈益强大,劣势学科发展缓慢。因此,在发展这些优势学科的同时,高校管理人员、教育发展监管人员也要注意到在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经济学与商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空间科学、免疫学、社会科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以及临床医学这8个学科中,中国大陆还没有高校进入世界一流学科的行列,这也正是我们的劣势所在,急需加大投入,力争消除劣势,平衡发展,争创全面一流。总之,要真正实现与世界一流大学与学科的接轨,中国大陆的科研创新和学科建设仍任重道远。

五、结语

篇10

少儿科学院的活动形式

少儿科学院采用学生自主管理的形式,开展日常和相关的活动。1、日常活动少儿科学院日常活动时间是相对固定的,一般为每两周一次活动,每次活动为一个多小时。活动内容主要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相关的科学知识,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撰写小论文,进行动手制作等活动。各研究所每年都会确定一两个所级研究课题,由研究所成员在老师的指导下共同完成。研究所成员还可以确定个人研究课题,也可以在老师指导下与其他同学合作研究课题。2、年会活动少儿科学院每年召开一届年会。年会活动是少儿科学院的重大活动内容,一般在年底进行,前期要进行大量相关的策划和筹备工作。如每一个研究所要完成年会的交流论文,各单位要推选各自的研究所所长、俱乐部主席、报社社长、实验室主任等。少儿科学院院部还要做好院长和副院长人选的推荐。年会当天,是少儿科学院的盛大节日。当天要选出少儿科学院的院长、副院长,交流各研究所的论文,展示各单位的实践成果,并举行相关的学生科技活动。年会通常还会邀请名誉院长、其他科学家和部分家长代表参加活动,并请科学家进行指导和点评相关的活动。3、激励机制少儿科学院设有小院士、小研究员等称号的评选,作为对成员的激励,每年根据少科院各单位成员参加国家级、市级、区级科技活动和科技竞赛的情况进行评选,并在年会召开时授予相关的称号和证书。

少儿科学院的功能作用

1、有利于科技教育氛围的营造少儿科学院在在学校中与少先队大队部一样具有同等的地位,学生可以连续几年参与少儿科学院各单位的活动。学校中大多数三至五年级的学生都是少儿科学院的成员,有的甚至一个班级中80%以上的学生都是少儿科学院的成员,这些成员中有的是小院长、小院士、小研究所长、小研究员,他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全校的学生,使学生们向往参与到科技活动中来,使学生们感受到参与科技活动的乐趣和自豪。特别是每年年会的召开,已经成为学校的一个重大的节日,每年的年会都会有许多科学家参加年会的活动,使学生能够近距离感受到科学家的素养和魅力。由此可以感受到,少儿科学院所营造出来的是一种浓浓的科技教育的氛围,学生长期受到这样一种科技教育氛围的熏陶,有利于学生的科学情趣和科学态度的培养和形成。2、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少儿科学院鼓励所有成员创新,参加少儿科学院的学生每个学期都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应的研究课题。少儿科学院的各研究所鼓励成员提出各种问题,并鼓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探究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如学生发现空的牛奶盒在水中有很大的浮力,由此他产生了一个想法:人们用浮力大的木材制作的船,可以航行在水面上,那么能否用同样浮力很大的牛奶盒制作小船,载人航行在水面上呢?学生将这个问题在活动时提出,受到了老师的鼓励,并且在老师的指导下,与研究所的同学合作,用牛奶盒和透明胶带拼接出了一艘环保牛奶盒船,在学校的喷水池中试行。又如信息科技创新实验室的活动主要是鼓励学生用学到的信息技术进行创新性的运用,如利用网站制作软件制作个性化的个人网站、利用软件制作个性化的小报、学习课件等信息产品,强调制作的产品与众不同、富有个性。在这样一种活动模式的影响下,少科院的学生思维活跃,这对于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3、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少儿科学院各研究所的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的研究课题,在完成研究课题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设计一实验、动手实验、寻找资料、撰写小论文等各项活动,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好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各俱乐部的学生每学期也都要完成一定的实践任务,如完成小制作、小发明、科幻画、小报等,同样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4、有利于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和自我意识的培养少儿科学院实行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管理,少儿科学院所有的研究所、事务所、俱乐部、报社、实验室的负责人,均由学生担任。这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管理和活动。少儿科学院的院长和副院长也均由学生自主推选。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行完成相应的探究性学习的任务和相应的实践活动。历年来,少儿科学院年会,均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由有少儿科学院的骨干和学生完成年会的筹备、年会的主持,年会的展示活动也由学生负责实施。这种自主管理、自主活动的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自我意识,尤其是有利于当前学生中独生子女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和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