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生态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6 00:40: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然生态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自然生态论文

篇1

生态文学批评是文学研究和现代生态哲学思想的有机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工业革命带来的生态危机的回应。生态文学批评作为一种文化批评思潮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美国形成,然后又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出现。许多学者对生态文学批评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其中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的发起人同时也是主要倡导者彻丽尔?格罗特费尔蒂认为,所谓生态文学批评就是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批评,这一定义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把生态文学批评界定为研究文学乃至整个文化与自然的关系的批评,揭示了这种批评的主要特征。生态文学批评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文学这种特殊的方式对人类文化进行重新审视,进而通过文化批评来探索人类在思想文化和社会发展模式等方面怎样影响人对自然的行为,怎样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人们已经认识到,需要深入研究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与此相关的人类生存方式。只有这样,人类才能更为深刻地认识到人类与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之间的不可分割的关系。人类研究文学除了要研究怎样运用文学话语表达自然以外,还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考察那些能决定人类对待生态系统态度和行为的所有社会文化因素,并把这种考察研究与文学批评联系起来。因此,生态文学批评就是要“历史地揭示文化是如何影响地球生态的”[1]。

十多年来,美国生态文学批评无论在学科化还是在体系化等方面均获得了迅速的发展。1989年,美国西部文学研究会建议以“生态批评”来替代以前沿用的“自然写作研究”;1992年,成立了美国文学与环境研究学会;紧接着在第二年该研究学会又创刊《文学与环境跨学科研究》;六年后,美国现代语言学会吸纳文学与环境研究学会为该组织会员。美国生态批评的发起人之一谢里尔?格洛特费尔蒂认为,生态文学批评在体系构建和批评实践方面将会按照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用文学再现荒原即天然自然;第二阶段通过研究重现长期以来被众多文学工作者忽视的实体自然创作,广泛深入地研究有生态倾向的文学作品;第三阶段将会致力于研究通过文学语言对人类世界的重新建构,批判西方传统文化将人类与自然割裂开来并主张改造自然、控制自然的二元对立思维。不难看出,美国生态文学批评坚持人类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统一的基本原则,揭示了人类中心主义和二元对立思维给自然环境及生态系统带来的危机。“生态”一词在美国生态文学批评那里体现了更为鲜明的实践价值,蕴涵了更为深厚的人文精神。这种努力将会培育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这种生态文化批判思潮将会变成一场将自然科学研究与人文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而对人类现代文明做出深刻反思的文化运动。

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工业革命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性成就的同时,由于片面地把自然当作征服的对象,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一方面是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另一方面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开发利用不仅是寅吃卯粮甚至已经到了竭泽而渔的地步。因此,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环境公害事件”层出不穷。西方国家首先步入工业化进程,最早享受到工业化带来的繁荣,也最早品尝到工业化带来的苦果,美国作为西方发达国家更是首当其冲。这时人们开始对工业与科技革命带来的生态危机进行反思,已经认识到,如果人类不改变自我中心的立场,继续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资源,那么在创造了空前的物质繁荣和高度发达的工业文明的同时,也埋下了人类自我毁灭的祸种,由生态危机带来的种种环境问题将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的威胁。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美国文学研究领域的一些学者开始有意识地把生态问题引入文学研究领域,在文学研究中进行生态思考,尝试一种融合生态视角的文学研究方法,而文学研究领域生态思考的发展结果是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的诞生。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的产生又有着一定的思想渊源,即当代西方环境伦理思想。这种环境伦理思想大致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肯定人类价值高于自然价值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另一部分是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并倡导人类与自然具有平等价值的非人类中心论思想。美国生态文学批评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这种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主要思想,与此同时,它又借鉴了西方现代生态学涉入社会科学的理路,发展为独树一帜的生态文学批评思潮。美国生态文学批评认为,自然界中每一个有生命的物体都有其内在价值,应当受到与人类同等的尊重;整个生物圈,包括人类、其他物种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类不应当把自然环境看成是仅供人类享用的资源,相反,应把它看成是整个生态系统的价值中心。因此,人类需要把善、同情等道德情感从人自身扩展到整个生态系统。

美国生态文学批评发展到今天,已经深入到哲学层面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更为深刻的反思,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哲学思想。第一,通过对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提出了生态主义的自然观与只关心人类利益的人类中心主义恰好相反,这种生态主义的自然观关心的是整个自然界的利益,因此它是非人类中心主义和整体主义的。同时,它又与专注于环境退化的症候,如污染、资源耗竭等等的环境保护主义不同,环境保护主义提出只要改善针对环境问题的管理方式,不需要改变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就能够解决环境问题,但是生态主义自然观则认为,这种观点已经无助于从根本上解决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深层矛盾,必须以彻底转变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及其人与环境的关系为先决条件,因此在实践上主张重建人类文明的秩序,使之成为自然整体中的一个有机部分。[3]多布森(AndrewDobson)在《绿色政治思想》一书中明确指出,生态主义首先是从根本上怀疑目前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它不追求一个高增长、高消费乃至高科技的社会,而是期望一个以更多劳动、更少物品和为人类服务需要的“美好生活”为目标的后现代社会,这一点明显有别于环境保护主义;其次,生态主义特别强调地球的有限性资源,在这个前提下来追问什么样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是可能的;再次,在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上,生态主义所关心的是必须把人类活动限制在什么范围内才不至于干扰乃至威胁自然界的生存和发展,而环境主义关心的只是人类对自然界活动的介入在什么程度上不会威胁到人类自身的利益和安全。第二,通过对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道德关系进行探讨,提出了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说这种环境伦理说认为,诸如物种、生态系统等非人类存在物具有和人类一样的道德地位,因此,人类对它们负有与人同等的责任和义务。一般而言,环境伦理说旨在系统地阐释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的道德关系,它假设人类对自然界的行为能够而且也一直被道德规范约束着。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国际著名的环境伦理学家、美国教授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发表了《存在着一种生态伦理吗?》的学术论文,首次从环境哲学的角度提出了生态伦理和环境伦理的概念,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此同时,他还出版了《环境伦理学》,该书认为,人必须从价值上摆正大自然的位置,在人与大自然之间建立了一种新型的伦理情谊关系,人类才会从内心深处尊重和热爱大自然;也只有在这种尊重和热爱的基础上,威胁着人类乃至地球自身的生存的环境危机和生态失调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伦理观要求人类与自然建立一种良好的和谐关系,倡导人类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维护生态平衡,主张人类要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合理地开发自然,把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规范在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内。而破坏大自然与浪费自然资源,就等于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也就等于是在慢性自杀。人类需要秉承一种生态危机意识,才能担负起保护地球、保卫家园的神圣职责。因此,环境伦理观将道德关心的对象扩展到整个生命界与自然界,构筑了以“尊重自然”为终极道德意念的伦理学体系。第三,美国生态文学批评也意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生态智慧在美国有越来越多的生态思想和生态文化研究者认识到,发掘和引入古代东方生态智慧,很可能为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文学和生态批评找到解决当代环境问题的思路。在这方面,中国古代的文化哲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国哲学异于西方的最显著的特征。以中国与西方比较,中国哲学之归趋,人与天合;而西方哲学之归趋,人与天分。中国哲学以人生观察宇宙,使人与天合而为一。西方哲学,则道德哲学(精神哲学)与自然哲学,各有领域,分送发展,源远而未益分。所以,从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来看,天人合一论中所蕴含的人与自然不分彼此、融为一体的和谐共生思想与美国生态文学批评对割裂人与自然、文化与自然的二元论的解构,存在内在的契合,富有极大的生态智慧。事实上,生态文学批评的这一发展倾向,为中国学者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走向世界学术论坛的契机。在生态批评的世界论坛上,许多人正期待着中国学者的参与,期待着来自古代东方生态智慧故乡的学者为绿色思潮的全球化提供更新、更多和更有启示性的精神资源。

总之,通过对美国生态文学批评思潮的反思,需要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人与自然都是整个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共生共存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不存在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共同促进的关系。为了人类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必须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从根本上形成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

篇2

关键词:印第安人;原始生态智慧;自然中心生态伦理;梭罗;克罗农

中图分类号:X17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1254(2016)01-0030-05

On the Naturecentric Ecological Ethic of Primitive Civilization:

A Case Study of Researches by Thoreau and Cronon on Indians

JIANG Ying

(Department of College English Education, Yunnan University, Kunming 650091, Yunnan, China)

Abstract:Being a naturecentric ecological ethic in nature, the primitive ecological thought and wisdom of New England Indians have profound implication and modern significance. This naturecentric ecological ethic formed on the basis of the special ways Indians interacted with nature. It included the ethical norms and codes of conduct derived from simple experience of primitive ecological wisdom and ethical beliefs expressed in primitive religious faiths. In contrast to the modern humancentric ethic, the modern significance of this naturecentric ecological ethic stands out prominently. It maintained the respective independence of man and nature, and freed man from his opposition to nature. It also made the rich cultural life of primitive Indians possible. This naturecentric ecological ethic can become the valuable thought asset for build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Keywords:Indians; primitive ecological wisdom; naturecentric ecological ethic; Thoreau; Cronon

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一书出版,开启了现代环境保护运动,批判工业文明的思潮兴起,并延伸到对农业和原始文明的重新审视。人们发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在原始时代总体是和谐的,在农业时代既和谐又对立,在工业时代对立发展成危机。于是,出现了赞美原始文明的观点。对此,理性评论者保持了科学的分析态度:“如果说我们必须走出现代文明而走向生态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必须是继承了现代文明一切积极成果而又避免了现代文明致命弊端的更高级、更复杂的文明。原始文明的种种优点也可为生态文明所吸取,但生态文明绝不是原始文明的简单重复。”[1]笔者同意这段分析的基本观点,所要补充是:原始人类的生态意识和智慧本质上是一种自然中心生态伦理,生态文明在吸取原始文明的种种优点时,应当注意吸取这份宝贵的思想资源。 本文拟以美国19世纪中期作家梭罗和20世纪后期环境史学家克罗农对美国新英格兰印第安人原始生态的研究为例,揭示原始文明时代自然中心生态伦理的产生基础、内容和现代价值。

一、 原始文明自然中心生态伦理形成的基础及其内容

(一)自然中心生态伦理产生的基础:原始印第安人与自然交往的特殊方式

梭罗和克罗农在反思农业和工业文明的过程中发现了这种独特交往方式。梭罗生活的19世纪中期,上距英国清教徒在新英格兰建立第一个殖民地已经二百多年,距离独立战争也已七十多年,于是,印第安人存在了数千年、但已经濒临灭绝的原始生态系统,殖民者创造的农业生态系统,独立战争后迅速膨胀的工业生态系统都共时性地呈现在梭罗眼前,使他的生态研究一开始就是在三种文明形态的比较中进行。梭罗在《日记》中写道:“整个文明化的国家,在某种程度上已变成一个城市,而我是一个可怜的市民。我最感兴趣的是原始自然……使我懊恼的是,我听说,我获得和阅读的只是不完整的稿本,我的祖先们已经把开头的几页和最主要的段落都撕掉了,一些部分被删改得支离破碎。想到一些神人之子已经先我而来摘取了最美的星辰,令人怅然。我希望认知的是完整的天空和大地。”[2]梭罗用原始自然来对抗恶性膨胀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鄙弃城市化带来的文化的同质性。他致力于追问这种变化的根源,并且力图还原原始自然的全貌。他发现印第安人与自然交往的方式有其优越之处:“印第安人同自然的交往至少是这种容许双方有最大独立性的交往。如果他在自然界中有几分像陌生人,那么这园丁(指白人农场主――引者)就太像个熟人了。后者同女主人的亲密有些庸俗、卑污,而前者同女主人保持距离则体现某种高尚和纯洁。”[3]48-49印第安人与自然的交往方式保持了原始自然的完整,与原始自然有一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共生关系。

一百多年后,世界性环境保护运动方兴未艾,美国环境史学异军突起,克罗农重拾梭罗的话题,研究印第安人原始时代至19世纪初期的新英格兰生态。他说:“在新英格兰殖民地,曾有两组人类群落,同时也是两组生态关系在那里相遇,一个是印第安人,一个是欧洲人。他们很快就融为一个单一的社会,但在这个融合过程中,新英格兰的景观发生了巨大变化,以致印第安人早期的那种与环境互动的方式已不复存在。”[4]12克罗农也承认,他所谓“融合过程”其实是欧洲人征服印第安人的过程;与景观变迁和生态衰退相伴随的,是印第安人与环境互动之独特方式的消亡。梭罗和克罗农的研究还原了这种正在消亡的独特方式,并且表明这是一种适应原始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生态周期的交往方式,是原始生态智慧即自然中心生态伦理产生的基础。

1.生产活动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并以环境承受力为限。人与自然交往首先通过生产活动进行,在这方面,印第安人的原始生态智慧表现在:对新英格兰的生态系统有深刻认识,采集―鱼猎、农业活动都遵循生态规律和周期,在自然环境和资源承载力的阈限内进行,并且留给自然休养生息的时间。

新英格兰属于北美温带生态系统,资源禀赋得天独厚,有丰富的动植物群落。这个自然生态系统随四季气候变化而产生生态周期,春夏秋出产丰裕,冬季萧条。与自然生态周期相适应的是印第安人生产活动的流动性[5]。由扩大的亲属网络组成的村落,“是印第安人借以与周边环境相互作用的中心”,“按照社会和生态需要解体和重组”[4]31-32,便于流动迁徙。“村庄地点的流动性以及在各种食物源地之间的转换减轻了对生态系统任何特定部分潜在的滥用,总体上保持了较低的人口负担。”[4]40由此,人的资源利用没有超出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自然有了恢复的时间,保持了原始自然的完整性。

2.生活活动遵循自然生态周期并以生产流动性为要。人与自然的交往也通过生活活动进行。在这方面,印第安人的生态智慧表现在:围绕生态周期和生产的流动性安排生活,生活方式简朴,衣食住行就地取材。

印第安人的住房是适应生产的流动性,根据在几个小时内可以拆卸和移动的需要而设计的棚屋,木质框架,树皮墙面,地面敷设菖蒲制作的草垫。“工具财产轻便而易于携带,或随时可以丢弃,需要时在新的地方可以重新制作。”[4]32印第安人的水路出行工具是独木舟,服饰的材料也取自自然。夏季和春季,物产丰裕,但印第安人并不竭泽而渔,并且只为冬季储备适量食物。“通过保持低人口密度,冬季的食物短缺可以保证春天时的资源丰裕,从而维护了人与生态系统的总体稳定。”[4]34-35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印第安人的生活活动也有破坏生态环境的一面。由于缺少科学知识,印第安人迷信大火,在其营地,无论冬夏,大火终夜燃烧,耗尽附近薪柴,造成大面积无树木的光秃地带。因为印第安人人口密度低,造成的环境破坏也只是局部性的。

在一些论者看来,由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对低下,面对严酷的大自然,原始人类只能消极地适应环境,依赖自然的赐予,过着简陋的生活;世界上各原始民族普遍具有的生产生活的流动性,这是原始人的无奈之举,无所谓生态智慧。不可否认,印第安人生产生活的流动性确有被动和无奈的因素,除了食源和地力耗尽外,无法处理的垃圾问题也迫使他们迁移营地[6]。但是,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原始人类的思维能力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而提高,最终产生了生态智慧。在原始社会的长期发展历史中,原始人类改进生产工具,发展社会组织,提高思维能力,并且取得一系列重大的发明创造,从中结晶出生态智慧。梭罗和克罗农的研究科学地证明了印第安人原始生态智慧的存在:第一,印第安人生产生活活动建立在对生态规律的深刻认识之上。他们流动的采集―鱼猎活动准确地把握住了生态周期,“要做到这点,就必须对其他物种的栖息地和生态有深切的了解,而这正是英国人发现自己所缺乏的知识”[4]31。第二,印第安人与自然的交往,有适应自然、依赖自然的一面,但也有能动地改造自然的一面。例如,新英格兰南部的印第安村落每年春秋两次大面积焚烧村落周边森林[7]。其生态效果是:植物疾病和害虫被消灭,草类植物生长茂盛,为大部分野生物种创造了理想栖息地。“那些猎取动物的印第安人不仅仅收取了大自然‘不用播种的恩惠’;在某种重要意义上,他们所收获的食料是他们一直在有意和有效的活动中创造出来的。”[4]43研究者认为印第安人在一定程度上开发了北美大陆,并有独特的农业技术,“印第安人不但在森林中开辟了无数耕地,而且还有他们的农作物和种植方法”[8]。综上所述,印第安人作为主体,有深刻认识生态系统规律的认知能力,也有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再塑和控制生态系统的实践能力;在他们与自然交往的独特方式基础上产生了遵循生态规律和周期的生态智慧, 亦即自然中心生态伦理。

(二)自然中心生态伦理的内容:生态智慧与原始宗教

1.生态智慧。印第安人与自然交往的方式所产生的生态智慧,是自然中心生态伦理的朴素经验形态。“智慧又称智力,《辞海》把‘智慧’定义为,主体认识客观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9]人通过实践,认识客观事物,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智力,增长智慧;智慧又指引人开拓实践的新广度和深度,取得实践的成功。原始印第安人与自然的交往是人与自然的互动,是人与自然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是认识自然和改变自然的实践活动,其在数千年中形成独特的交往方式,成功地保持了印第安人的生存繁衍和原始自然生态的稳定,培育了印第安人的原始生态智慧,即认识自然并处理与自然矛盾的能力、经验和方法。 生态智慧有其内部结构:在对自然的科学认知基础上,积淀着经验和技能,但其核心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行为规范,使印第安人在生产生活活动中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周期,爱惜自然资源,不竭泽而渔。

2.原始宗教

原始宗教是自然中心生态伦理的信仰体系形态。 原始宗教是在印第安人与自然交往的特殊方式基础上产生的、以自然崇拜为核心的一种文化现象。印第安人“认为他们的始祖是从动物或无生物变成男人和女人的,这种动物或无生物即成为他们氏族的徽志”[10]174。例如新英格兰印第安人的一支摩黑冈人的三个氏族,图腾分别是:狼、龟和火鸡[10]168。原始人通过图腾崇拜一方面表达了自我意识,即人是与自然万物不同的新物种,因而与自然相对立;另一方面,又认同自然万物是人类生命之源,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是由万物演化而来的,因而与自然相统一。这样就有了崇拜自然的神圣性,支配着印第安人的宗教仪式、节庆等文化活动及生产生活活动。由于原始宗教从世界观角度对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给予定位,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出总体规定,因此它同时也是一种伦理信念体系,在印第安人那里本质上是一种自然中心生态伦理。

二、 原始文明自然中心生态伦理的现代价值

以原始生态智慧和宗教形态存在的自然中心生态伦理,在保持生态平衡和塑造印第安人的社会文化生活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并在与19世纪新英格兰的人类中心观念的对比中彰显出其多方面的价值。

在新英格兰,除了印第安人的原始生态系统之外,还存在着殖民者的农业生态系统、美国人的工业生态系统,后两种生态系统所体现的是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小林恩・怀特认为,基督教的人类中心主义是“我们生态危机的历史根源”[11]。圣经《创世纪》就是以人类为中心的:上帝根据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类,人类拥有道德上的唯一性,且由上帝授意支配和控制自然。英国清教徒和独立战争后的美国人,就是依照这种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采取征服的态度,以人类利益的名义对自然进行无情的掠夺;工农业生产取得巨大物质成果,但自然生态系统开始衰退。数千年前印第安人对自然的科学认知及他们生产和生活活动的技术,已经被农业和工业文明所远远超越,成为一种原始文化遗存。但是,他们的自然中心生态伦理,在生态系统衰退的背景下,相对于农业和工业文明的人类中心生态伦理,却显示出某种合理性与优越性。新英格兰两种生态伦理的鲜明对比,把印第安人自然中心生态伦理的现代价值彰显出来。

(一)保持人与自然的各自独立

自然中心生态伦理,保持了印第安人和自然各自的独立性,而人类中心主义伦理则使殖民者和美国人难以走出征服自然与遭受自然惩罚的困境。梭罗指出,印第安人“暗淡的森林生活、小心翼翼的独立性和孤寂使他维持了与自己本土神灵的交流,而且他一次又一次被允许同大自然进行珍贵而奇特的交往”[3]48。这种珍贵而奇特的交往,包括与本土神灵的交流,都不是愚昧,而是遵循生态规律和周期,不越出生态阈限,对自然的神圣性保持敬畏,其结果是保持了原始自然的完整和印第安人的繁衍,也保持了人与自然各自的独立性。人类中心主义带来的后果则与此大相径庭。殖民者和美国人对自然采取征服和掠夺的傲慢态度,违背了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使他们屡屡遭受自然惩罚,甚至危及生存。17世纪殖民者初到新英格兰,对当地的生态周期缺乏深刻了解,以为这里物产四季一样丰裕。因此,“既不种植玉米,也不捕鱼,但却热衷构建幻想中的城堡,各种要塞,浪费了大量的捕鱼时间”[4]30。由于没有粮食储备,新英格兰半数清教徒没有熬过第一个严冬。这是自然对忽视生态规律的殖民者的第一次惩罚。但是,殖民者并没有从此改弦更张,而是变本加厉,在发展工农业的同时,造成生态系统大规模衰退,森林资源枯竭状况在新英格兰最突出,土地的过度开垦和沙化在西部大平原地区最突出。梭罗辞世9年,1871年,滥砍滥伐引发威斯康星州森林特大火灾,夺去一千多条生命[12];20世纪30年代,大平原地区发生巨大砂暴,把成千上万的民众赶出家园,流离失所。这些都是大自然实施的惩罚。

(二)摆脱人与自然对立的困境并获得自由

自然中心伦理与原始部落制度相结合,使印第安人保持自由;人类中心主义伦理与资本主义制度相结合,则使殖民者和美国人陷入不自由的困境。自由总是历史的和具体的。照理说,印第安人的社会组织、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相对低下,他们的自由空间应该不会比殖民者和美国人更大。但是,印第安人的氏族部落,没有压迫和剥削,没有剩余产品,因而,也没有形成私有财产观念,这使他们摆脱了现代人深受其害的人欲和物欲之累;他们对自然的科学认识在局部上还停留在表面,但自然中心伦理却使他们在对待自然的总体态度上是明智和正确的。这就使他们从社会和自然两方面获得较多自由。与此相对照的是,殖民者和美国人社会组织程度高,但阶级压迫和剥削产生劳动异化(劳动的创造性本质丧失)和产品异化(本应占有产品的劳动者被产品所占有);劳动和产品异化赋予商品神性,导致商品拜物教,并且衍生出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这使殖民者和美国人丧失自由,拜倒在商品、金钱和资本脚下。他们对自然的认识在局部上比印第安人深刻全面,但人类中心主义使他们对自然的态度在总体上是不明智的和错误的。因此,他们从社会和自然两方面获得的自由反而比印第安人逊色。梭罗说:“印第安人的魅力在于他自由,从容地处于大自然之间。”[13]美国人过的是充满绝望情绪的生活,印第安人过的是自由的生活。因此梭罗转向印第安人的生态智慧寻求出路,在瓦尔登湖边实验自食其力的简朴生活。

(三)创造丰富的文化生活

自然中心生态伦理使印第安人享有充裕的可支配自由时间,去创造丰富的文化生活;而人类中心主义伦理则使殖民者和美国人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过着贫乏的文化生活。原始印第安人物质生活条件相对简陋,但自然中心生态伦理让他们顺应自然,按照生态系统的节律安排生产生活,获取生活资料,因此能在严峻的自然条件下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新英格兰北部采集―鱼猎的印第安人,“得到了自然的恩惠,‘过着少许劳动,但乐趣巨大’的生活”。而对于南部鱼猎―农耕的印第安人,秋季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各种节日的季节”, 此时他们聚集在一起,举行各种仪式和庆典[4]33,38。殖民者和美国人信奉人类中心伦理,对自然进行无止境的掠夺,以满足物欲,富人物欲膨胀,穷人深陷贫困泥淖,自由时间被挤压,文化生活相对单调贫乏。

在肯定印第安人生态智慧和自然中心生态伦理时,梭罗和克罗农都没有否定农业和工业文明的积极成果。梭罗认为:“尽管今天我们不会退化到去住在山洞或棚屋里,或穿上兽皮,但是,对人类发明和工业所提供的种种好处,虽然要用高昂的代价才能得到,仍以接受为佳。”[14]396实际上,梭罗提出的问题是:人类的进步是否一定要以自然生态的破坏、人类自由的丧失为高昂代价?能否找到一条保护生态和人类自由的发展道路?他在思考这些具有现代意义的问题时,试图向印第安人的生态智慧寻找出路,这就主观地把原始自然中心生态伦理的现代价值彰显出来。

三、 结语

印第安人的生态智慧本质上是以自然为中心的生态伦理,敬畏自然又保持人的独立性和自由。梭罗和克罗农的研究,只是个案,但具有普遍意义,世界许多民族都积累了类似的原始生态智慧。正如摩尔根所说:“印第安人的制度、技术、发明和实际经验构成人类纪录的一个部分,其价值特殊宝贵之处在于它们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印第安人本族的范围。”[10]iii摩尔根之言,值得我们深长思之,进而重视对原始文明自然中心生态伦理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卢风.生态文明新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20-21.

[2] THOREAU,HENRY DAVID.The Journal(1837-1861)[M].New York:NYREV,Inc.,2009:372-373.

[3] 亨利・戴维・梭罗.在康科德与梅里马克河上一周[M]//罗伯特・塞尔.梭罗集.陈凯,许崇信,林本椿,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

[4] 威廉・克罗农.土地的变迁――新英格兰的印第安人、殖民者和生态[M].鲁奇,赵欣华,译.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

[5] HAROLD C CONKLI.An Ethnocultural Approach Shifting Agriculture[J].Transaction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eries II,1954(17):133-142.

[6]WILLIAM CHRISTIE MACLEOD.Fuel and Early Civilization[J].American Anthropologist,1925,27(2):344-346.

[7] EMILY W B RUSSELL.Indian-Set Fires in the Forests of the Northeastern United States[J].Ecology,1983,64 (1):78-88.

[8] 拉尔夫・亨・布朗.美国历史地理[M].秦士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7.

[9] 余谋昌,王耀先.环境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49.

[10] 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M].杨东莼,马雍,马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11] LYNN WHITE,JR.The Historical Roots of Our Ecological Crisis[J].Science,1967(155):1203.

[12] 尼尔・R・彼尔斯,杰里・哈格斯特洛姆.美国志[M].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编译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355.

篇3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象征。一个民族之所以区别于其他民族而存在,就在于这个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从文化生态学角度来看,民族生态位决定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文化多样性是民族文化生态平衡的基本条件,也是民族文化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文化生态”是文化生态学最基本的概念之一,最初的文化生态学是作为美国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出现的。1955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J.H.斯图尔德首次提出“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倡导建立专门学科,以探究具有地域性差异的特殊文化特征及文化模式的来源。此后,文化生态学为越来越多的人类学家和生态学家所重视,逐渐形成一门新的学科,其理论和概念主要是用来解释文化适应环境的过程,认为人类是一定环境中总生命网的一部分,在这个总生命网中引进文化的因素,即在生物层上建立起一个文化层,两个层次之间交互作用、交互影响,形成一种共生关系,这种共生关系不仅影响人类一般的生存和发展,而且也影响文化的产生和形成,并决定着不同的文化类型和文化模式。也就是文化生态学所要研究的是环境所导致的文化变迁[1]。

首先,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产生是由民族生态位决定的。生态位是生态单元在特定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生物个体或物种可以在其中不受限制地生存下去的多维生态因子。生态位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对某个生物个体或种群来说,它在种群或群落中的地位与功能,包括空间、时间、营养及与其他生物个体或种群的相互关系;其二是环境所提供的资源谱和生物对环境的生态适应度[2]。在民族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每个民族都拥有具有特定空间和资源基础的共同地域,这就是每个民族特定的生态位。不同民族的生态位是民族间均势妥协的结果,各个民族在特定生态位上,受他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影响,形成了本民族特定的民族文化。而民族间均势的改变,相应的造成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生态位的侵入。由于生态位的改变,对入侵的民族或对被征服的民族而言,都改变了他们原有的和自然环境的关系,从而使他们原有的民族文化发生变化。由此可见,特定的民族在特定的地域为适应特定的环境产生了本民族的文化特质,生存环境和经济生活的多样性造就了民族文化千姿百态的个性特征。不同民族文化特征所赋予的价值观念、道德意识、行为偏好、选择方式等,成为民族特定的文化价值标准,使每一个民族文化都有各自的独特风格和内涵。

其次,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存在和发展是由文化生态决定的。文化生态是影响文化生存、发展各要素的有机统一体,它包括文化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两方面,是由特定民族的生活环境、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文化因素构成的,是追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维护人类与自然界共存的共同利益,使人口、环境和资源良性循环的文化体系。民族文化生态是特定民族的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的有机组合,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民族传统文化是各民族在千百年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它是各民族人民群众生活生产的精神财富,也是各民族精神联系的血脉,是各民族最持久的特征。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建筑服饰、医药体育、风俗节庆、婚丧嫁娶、、生产技术、民族历史等都是各民族文化延续发展的重要形式。一个民族及其文化,其生成和发展离不开特定的环境,这一特定的环境就是民族文化赖以存在的文化生态。按照文化人类学家的观点,人类不仅是生物意义上的人,同时又是文化的产物,人类生理功能在发展进化的同时,人类自身又在文化进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文化不仅是人类文明进化的产物,也是人类与外部环境相协调和适应的手段和途径,因而文化的本质和特征与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生态环境密切相关。不同种族、不同地域的文化现象、文化差异、文化模式,是人类为了适应自然条件、生产力发展水平等所做出的选择。

最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消失将导致文化生态平衡的破坏。与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一样,文化生态体系也可以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待。在系统内部,它是由不同层次的子系统要素按一定的规律组成的有机整体,各种内部要素相互制约、保持动态平衡。例如,各民族饮食、服饰、居住、语言、信仰、观念等民俗文化共同构成了类型多样、稳定有序、互动共生的民族文化系统整体。生态观是一种整体观、协调观,也是一种运动的发展观。因此,民族文化生态系统平衡是一种相对的、整体的平衡,即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以及不同文化形态之间的相对平衡。按照生态学原理,当生态系统达到动态平衡的最稳定状态时,它能够进行自我调节和维持自身的正常功能,并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和消除外来的干扰,以保持自身的稳定。当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减少,系统整体性遭到破坏,则生态平衡无法维持,系统也将失去正常功能和生命力。民族文化形态的多样性是文化生态系统生命力和活力的表现。不同民族不同形态的文化作为文化物种链上的一环,各有自己的生态位,彼此关联,保持着文化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如果文化种类减少,甚至不断灭绝,文化环境遭到破坏,人类的文化生态平衡就会遭到威胁。正如自然界一样,单一的物种无法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单一的文化物种也不适合人类社会的发展。在日益趋同和现代化的现实世界中,就像人类需要多样性生物、洁净的水源和清新的空气等良好的生态环境一样,人类对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模式的需求也日益增强。

二、问题的提出

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有一亿多人口,分布在全国各地。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面积的64%,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是全国民族民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都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多样性。由于我国少数民族众多,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多样且异质性强,因此民族文化成为旅游资源开发的热点。

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出现了生态旅游热,也暴露出旅游资源开发的一些误区和问题。如,认为生态旅游仅包括自然旅游,忽视文化资源的存在;认为生态旅游本身就是可持续旅游,忽视资源的保护。由于开发方式的不科学导致环境污染,由于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产权不明晰带来利益分配不均,在强势文化冲击下民族传统文化的稳定性、完整性、延续性受到威胁;文化同化、异化和消失现象不断出现,民族文化产品庸俗化、商品化、价值退化现象时有发生。

2002年,中国生态旅游论坛一致通过了《关于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的倡议书》,提出“所有生态旅游资源富集和生态脆弱的地区,都必须注意保护生态完整性,同时还必须提高对人文生态的认识,将抢救和保护自然生态资源与抢救和保护文化生态资源应放到同等高度来对待”。由此可见,旅游资源的开发不仅要保护自然资源,更重要的是要保护民族文化资源。

三、旅游对民族文化生态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地区有着丰富而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目前这些资源在被开发利用的同时,也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从文化生态角度看,民族文化资源受到破坏主要是由于文化生态受到破坏而引起的。由于文化生态是文化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因此一旦文化生态遭到破坏,民族文化资源就会发生变异或丢失。同自然生态具有脆弱性一样,文化生态也具有相同的属性。相对于自然生态脆弱区,有的学者提出“文化生态脆弱区”的概念,指一种文化处于抗干扰和生态恢复能力较弱的地区,或者处于不同文化圈交接地带的区域[3]。文化生态脆弱区在空间上,是被主流文化包围的孤岛;在时间上,是某种文化进化的分支;在文化表征上,表现出一定的异质性和脆弱性,很容易被主流文化融合抵消。

一方面,随着旅游资源开发范围的不断扩大,民族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文化生态不断遭到影响和破坏,民族文化的变异、融合、消亡也就不可避免。

第一,民族文化资源过度利用。近年来,随着民族地区旅游业的较大发展,人们已经认识到,要使旅游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必须增加旅游业的文化含量。因此,各地开始大规模盲目地开发利用民族文化资源,一些地区甚至对民族文化资源实行掠夺式开发,结果造成许多资源遭受严重破坏,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民族文化严重滥用。民族地区为了增加旅游的吸引力,在自然景区内建设众多的民俗景观,大兴民俗表演,人为的文化旅游商品也同时被生产出来,与民族原生态文化相去甚远。各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商品开发雷同,毫无特色。

第三,民族文化资源大量流失。由于民族文化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其稀缺性导致其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吸引有经济实力的个人和集团深入民族地区收集民族文物,如民族雕刻品、民族乐器、民族服饰、盛物器皿等民间保存的物品。此外,不少民间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在强大的现代文明冲击下也逐渐消失。

第四,民族文化资源自然损坏。在民族地区,许多民族文化遗址、建筑物、墓室等珍贵物质遗产,由于保护不力,自然磨损较为严重,不少民族器物残破不全,价值受损。此外,由于施工不当致使不少民族文化遗址和民族建筑物遭受严重损害,有的造成永久性破坏。

另一方面,大规模的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干扰了民族文化生态过程,超越了民族地区环境承载力,透支了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生态价值,使民族文化因社区居民对已变化环境的社会生态适应而发生变异,使民族文化因异质文化的侵入而改变了原有的民族生态位而发生变异,从而使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4]。

第一,民族文化资源的过度开发干扰了基本生态过程。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动态特征总是通过基本的生态过程来表达和实现。对于特定区域的旅游生态系统而言,基本生态过程的驱动力在于系统生产力的提高(自然和社会)及生物量的积累(自然),表现为区域旅游生态系统的波动、演替和更新。民族文化资源的过度开发将导致正常的生态过程扰,生态平衡受到破坏,自然和文化生态结构就遭到破坏,其系统共生、循环再生和自我调节的生态功能也受到损害,这将不利于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民族文化资源的过度开发超越了环境承载力。“承载力”是指某一特定空间或区域的接纳、包容能力,在旅游学上通常指某一旅游区所能接纳的最大游客数量。旅游环境承载力侧重的是区域旅游的生态容量(当然包括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即在特定时期内,某旅游地旅游生态系统能够正常发挥整体功能所能承载的最大游客数量。环境承载力问题是旅游开发的一个核心问题,环境承载力可以不断提高,但不是无限扩充。如果旅游地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不顾资源、生态环境、服务水平、基础设施以及社会文化容量,盲目扩大规模,将导致游客旅游兴致下降、生态环境及资源遭受破坏,无法实现旅游地可持续发展。

第三,民族文化资源的过度开发透支了生态价值。生态价值是指地球生物圈作为生命维持系统的价值或人类生存的价值,它是自然界物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是不可替代的,是最高价值。生态价值涉及自然界的消遣价值、美学价值、生命价值和科学价值等,它是自然界价值的主体。在旅游地生态系统中,生态价值是当地环境和居民共同创造的。大规模的旅游资源开发破坏了生态价值的产生机制,导致超前消费生态价值,造成“生态赤字”,因而无法实现旅游地自然与文化资源的永续利用。

四、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主要是保护该文化生成的最为主要的条件,即保护民族文化生态。“生态保护”这一概念确切地说,应涵盖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地球生态保护,二是文化生态保护。既要保护人类生存的物质生态,又要保护人类生活的精神生态。丧失了自然生态等于失去了物质家园,丧失了文化生态无异于失去了精神乐园。开发旅游资源,既必须保护自然生态,又必须保护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必须是保护性的开发,这是旅游可持续开发的先决条件[5]。

发展旅游业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之间并不是对立的。文化生态保护不是拒绝外来文化进入。外来文化因素进入及外部环境的某些变化并不意味着整个文化生态发生了变化。同质文化或同类文化的交流不会导致文化生态变化,非同类文化或异质文化发生交流也不一定会产生文化生态变异。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并不一定要通过破坏传统文化和文化生态来实现。一方面,对于文化渗透和文化冲突,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文化调适来实现文化之间的整合。只要采取恰当的手段,处于弱势的民族文化完全可以得以保存。另一方面,在强势文化的冲击面前,民族传统文化并非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和弱势状态,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不少思想和观念与现代文明的理念是一致的。民族文化传统中的自然生态观和生态保护思想包含着众多科学成分,这些文化资源经过现代转换,对于人类走出目前所面临的生态困境有启示意义。

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就是要维护文化物种的多样性和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建立主客体之间平等和谐的交流机制,促进整个社会文化向最优化的方向发展。具体表现为:

第一,要突出民族文化的原生性和完整性。自然生态系统总是朝着种类多样化、结构复杂和功能完善发展。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与系统的组成成分有关,成分越多样、结构越复杂,调节能力越强,对文化生态系统也一样。文化种类多样性和文化结构复杂性同样影响到文化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平衡性。所以旅游资源开发必须关注民族文化的原生性和完整性。否则,将会使一些深具文化内涵的文化资源,在市场开发中被肢解和庸俗化。久而久之,文化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就受到了损害。而民族文化的地域差异是旅游行为产生的主要动机。不同的地域有其不同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在特定的地域背景下所形成的独特的生活方式、饮食习俗、语言、服饰、等。这些对当地人来说是习以为常的事情,恰恰是吸引很多旅游者趋之若鹜的因素。由此可见,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只要体现出地方特色就有生命力。

第二,要寻求民族文化的传承载体。在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中,将民族文化纳入旅游业中,既可以丰富旅游活动的内容,民族文化也因此实现了其经济价值,获得生存土壤。民族文化有其特定的传承方式,以旅游为载体,通过民族艺术节来传播民族歌舞文化,通过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来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利用旅游观光景区和各地重大节庆,展示各民族特色鲜明的民族传统服饰和歌舞艺术,通过影视剧、戏曲等方式,将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美好的道德情操、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加以传扬。

第三,要拓展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通过开发利用民族文化资源,为传统文化寻求新的社会市场和生存空间。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与社会需求密切相关,如果失去社会需求,民族文化就会消失。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既可以创造经济价值,又可以使这些文化事象获得新生。

第四,要将民族文化置于自然生态系统中。民族文化的生成环境由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组成。任何文化生态都是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许多民族文化事项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须与相应的自然生态结合才显出其价值。不少人文景观的价值与自然景观和环境形成一个整体,离开这些相应的自然环境,人文事项的价值就会降低。

第五,要不断强化文化主体的生态意识。民族文化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生活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本民族独特的传统特性。因此,人在民族文化健康发展的进程中始终处于核心位置。文化主体主要指文化传承人、旅游者和旅游开发者。对于文化传承人来说,自然、人文生态环境是民族文化旅游的依托。保护民族旅游地的自然、人文生态环境,要通过宣传教育将保护生态和文化的意识上升为当地居民的全民意识,通过教育的形式使当地居民对本民族文化进行再认识,重新审视本民族的民俗文化,以增强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在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社区居民参与的方式既能实现文化的多样性保护,又能实现主体的自身发展和当地的经济发展。

总之,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必须遵循文化生态系统内在规律。民族传统文化在历史中的很多功能在现代社会里已经丧失,这样的文化若以活态文化形式继续存在,则会出现功能与系统之间的不和谐。从文化生态系统内部发生发展的规律看,文化生态系统内部具有自我调适的功能,这一功能源于民族文化多样性。因此,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就是保护民族文化生态平衡,就是保护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能够世代传承和永续利用。

篇4

    论文摘要:伴随着经济增长和工业化,人类付出了巨大的生态代价,以往较为丰富的生态资本变得日益稀缺,阻碍着经济的发展速度。因此,各国纷纷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希望由此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模式。进行生态资本价值核算,构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指标体系,其目的就是使人们正确地看待经济增长成本,注意经济增长质量,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只注意到了对社会经济的正面效应,没有反映负面效应所造成的影响,从而使得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陷入到一个环境恶化、资源缺乏、生态失衡和不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之中。因此,改革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资源环境进行核算,走“绿色发展”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

    经济活动离不开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生态资本三者共同作用。“绿色发展”就是以“绿色GDP”为发展目标,从现行的GDP中扣除资源环境成本和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服务费用,在保障生态资本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更多地以人力资本代替资源资本和环境资本,提高物质和能源的使用效率,使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低能耗、低污染。

    1生态资本内涵

    1.1生态资本定义

    生态资本是相对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实物资本与金融资本)而言的,表现为生态系统所有的资源生态潜力、环境自净能力、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对人类的整体有用性等生态质量因素的总和,是具有生态价值的资本。生态资本按空间构成关系可分为三类:(1)地质资本,包括矿物资源和化石资源;(2)地理资本,包括土壤资源、水力资源、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3)星际资本,包括光能和风能。而应纳入生态资本价值核算体系的只包括地质资本和地理资本这两种数量有限的资源。

    1.2生态资本的特征

    生态资本作为参与经济活动的要素之一,同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一样,生态资本的特征也具有二重性:一是具有生态资本的本质属性,具有自然生态功能,遵循自然生态规律,表现为生态资本的使用价值;二是具有资本的共同属性,即以保值增值为目的,遵循市场供求与竞争规律,表现为生态资本的价值。

    但是,生态资本不同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生态资本具备其它资本所不具有的特征:(1)整体增值性。资本的目标是价值最大化或盈利最大化,由于生态资本受到生态系统整体性的制约,保持生态系统内各因子的平衡协调,是实现生态系统整体价值最大化或盈利最大化的前提;(2)长期受益性。通过合理利用生态资本,其使用价值与价值将不会永久丧失。并且,可再生资源还能依靠其自生的累积性,使生态资本自动增值,带来长期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3)双重竞争性。生态系统各因子是在相互制约与相互促进中得到发展的,遵循共生、相生相克等自然生态竞争规律;同时,生态资本又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等存在着市场竞争,遵循市场竞争规律;(4)开放性与融合性。生态资本既具有生态环境系统的开放性与多样性,又具有一般资本的融合性与扩张性,生态资本经营可以采用产权主体多元化、利益共同体等方式;(5)极值性。生态资本能够承载人类生存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经济功能的需求,但是,生态资本对人类的需求并不是无限满足的,其承载力具有一定的极值,超过极值进行开发和利用,将会导致资源环境的退化;(6)不动性与逃逸性。生态资本既具有资源环境的空间固定性,又具有一般资本规避风险的逃逸性。低回报率的生态资本会转移地域或变换形态,流动到回报率较高的领域,引起生态资本的资本功能性逃逸;(7)替代性与转化性。在一定条件下,生态资本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之间能够相互替代或相互转化;(8)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和严格的区域性。不同区域的生态系统的组合和匹配都不一样,而“因地制宜”是合理使用生态资本的一项基本原则。

    2生态资本价值理论

    生态系统依照其是否凝结人的劳动可分为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我国目前的经济价值核算体系不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价值核算,导致生态资本价值被低估和人类对资源环境需求的过度膨胀,从而造成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自然生态系统是否具有价值在理论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劳动价值理论、效用价值理论、要素价值理论和供求价值理论等主要价值理论都对此有着不同的认识。

    2.1劳动价值理论

    劳动价值理论是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广泛地应用于价值的确认和计量中。劳动价值理论认为劳动是衡量物品是否具有价值的唯一标准。如果生态资本具有价值,该价值就是物化在资源和环境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人们的抽象劳动与生态系统相结合,生态系统就具有价值;相反,当某一生态系统中的资源和环境没有投入抽象劳动时,该生态系统也就不具有价值。而生态资本的价值是由生产这种生态资本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所决定的。

    在实际中,不管人们是否承认没有投入人类劳动的自然生态系统是否具有价值,该生态系统都是客观存在的,发挥着具体的生态服务功能。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的深化,没有投入劳动的生态系统或部分投入劳动的生态系统同样具有价值的观点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但是,劳动价值理论在生态资本价值计量方面存在着困难。

    2.2效用价值理论

    效用价值论认为价值就是人们对物品效用的感觉和评价,效用是价值的源泉。自然生态系统能满足人类生存发展需求,具有价值。但是,效用价值理论具有较强的主观随意性,它仅能为生态系统的存在价值、选择价值的确定和计量提供可行的方案。

    2.3要素价值理论

    要素价值理论认为自然生态系统等非劳动要素与劳动要素一样共同创造价值并参与到价值分配中,所以自然生态系统同样也具有价值。但是要素价值理论模糊了劳动创造价值这一科学定义。

    2.4供求价值理论

    供求价值理论认为有需求的东西就具有价格,供求决定价值,供求关系是价值规律的内涵。该理论认为自然生态系统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稀缺的资源,通过市场可使得其价值能够充分得以体现,在价值确认和计量上具有可行性。

    总的来说,自然生态系统也具有价值,并且与人工生态系统一起组成生态资本,参与到价值创造的经济活动中去。

    3生态资本价值核算方法

    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将资源和环境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立了一套资源环境与经济一体化核算体系(SEEA)。该体系能准确地表现资源和环境在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并以最简明的经济指标反映可持续发展的本质。SEEA核算法通过把资源和环境账户作为SNA(国民经济核算账户体系)的卫星账户,然后与核心账户(货币型账户)对接形成一体化核算。由于资源和环境是物质型账户,需要先将环境账户和资源账户转换为货币型账户。目前生态资本价值的核算方法有以下六种。

    3.1补偿价值法

    补偿价值法根据劳动价值理论,认为凝结抽象劳动后的资源环境具有价值,从补偿角度看生态资本价值(w)包括三部分:

    W=C+V+m

    式中,C、V、m分别为补偿、保护与建设某项资源环境所投入的物化劳动价值、活劳动价值和活动动创造的剩余价值。该法以实际投入的补偿支出计量资源环境的两大价值,应用了历史成本属性,可靠性较高但相关性不足。同时,没有收入劳动的资源环境与少量投入劳动的资源环境同样也具有价值的观点已经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对这部分资源与环境不进行计量的话,资源环境总价值易被低估,造成资源环境的滥用。因此,补偿价值法主要适用于资源环境补偿增值的计量。

    3.2总经济价值法

    总经济价值法根据效用价值理论,将资源环境价值(TEV)按效用不同分为两大类:使用价值(uv)和非使用价值(NUV,又称存在价值);又将UV细分为直接使用价值(DUV)、间接使用价值(IUV)与选择价值(OV)。其计量关系为:

    TEV=UV+NUV=(DUV+IUV+OV)+NUV

    式中,DUV是指资源环境直接满足人们生产和消费需要的价值,表现为物质功能,可直接根据市场价值法计量;IUV不直接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但可为生产和消费创造必要条件,表现为环境容量和舒适性功能,可采用生产函数法、损失规避法、预防支出法等计量;OV是人们愿意保护现有资源环境以备未来使用的支付意愿,相当于消费者为一项未使用的资源环境所愿意支付的保险金,表现为资源环境的自行维持功能;NUV为人类对资源环境的永久享用价值与资源环境潜在功能价值的合理评估。目前DUV与IUV可应用于历史成本、现行市价等属性进行直接或间接计量,比较可靠;OV与NUV均仅能采用价值评估法进行计量,计量的主观性强,可靠性低。因此,企业在进行资源环境价值核算时,只要同时符合可定义性、可靠性与相关性要求,企业就应将其拥有的或控制的资源环境确认为自然资产,并同时确认相应的生态资本。

    3.3租金或预期收益资本化法

    租金或预期收益资本化法根据地租理论和财务管理理论,将预期的资源环境在未来一定年限内产生的两大价值(即预期的租金或收益)按社会贴现率折现后的现值作为资源环境价值。其计量公式为:

    V=V1+V2

    V1=qRo/r

篇5

[关键词]城市循环经济 实施 研究

一、城市循环经济概述

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得不开始面对能源短缺、交通拥挤、住房紧张、供水不足、污染严重等问题带来的巨大压力。为了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们提出了如“绿色技术”、“清洁生产”、“废物回收利用”等解决方法,但是要根本人类解决城市资源、环境问题的方案,是发展由模仿自然生态系统运行而产生的循环经济,这同时也是实施现代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循环经济,也称资源循环经济,指在人类生产活动过程中,控制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建立起反复利用自然资源的循环机制,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融人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循环经济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的。

相对而言,传统经济是以“资源产品――废弃物――污染物排放”单向流动为基本特征的线性发展模式,表现为资源的高消耗、高污染、低利用;循环经济是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双向流动为特征的闭合发展模式,表现为资源的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和高循环率,是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高级阶段,其基本原则体现为“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即3R原则”。

二、城市循环经济实行情况

实施循环经济的主要行业是污染严重、资源消费的行业,主要包括钢铁业、有色金属行业、煤炭行业、化工行业、电力行业、建材行业等。从这些行业入手将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大量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减少重工业对环境的污染,最大程度的保护现有的环境条件。

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各项关于利于环境的政策,对部分行业实施强制性要求。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另外,国家还建立了循环经济试点,对其工业、服务业,甚至农业生产模式都作出了相关要求。在产业结构调整、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推进清洁生产和绿色消费,以及尝试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在管理、制度和政策、法规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很大进展。

总体而言循环经济的实施已经初见成效,但是仍然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下面进行详细分析。

三、城市循环经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分析

第一,由于循环经济的实施成本仍然较高,现阶段仍然无法保证各行业有充足的动力加入到循环经济的实施中去。对与一些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的行业,其自身就缺乏环境的相关硬性约束和实施激励意识,故普及循环经济仍然存在难度。

第二,对于居民对于建立城市循环经济的意识尚不清晰。这主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居民无法树立环保的生活理念,一方面无法充分利用资源,不能正确区分和利用可回收物品,另一方面还存在攀比消费和奢侈消费的心理,尚未树立健康、理性的消费方式。

第三,相关理论和技术尚未健全。中国现阶段对与循环经济的理论体系尚未完善,仍然有待于更深刻的研究。而相关循环经济的技术,如产业生态链关键的技术、废品回收与再利用技术,污染治理技术等都没有达到完全的高度,仍然有待进一步发展。

第四,相关政策有待完善。尽管国家早已提出建立和谐社会,要求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陆续出台了关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各种相关政策,但是对与该方面的量化考核尚未明确,对于不同地区和环境的指标没有作出进一步细化说明,环境标准的颁布尚无法形成预期的影响力。

四、城市循环经济实施的中问题的解决方案及措施

第一,加强对国民的城市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提倡绿色消费。城市循环经济能否成功实施与社会生活方式是紧密相联的。当循环经济成为全社会环境意识的一部分时,国民已经树立了良好的可持续发展观,会减少了企业对生活废弃物的预处理活动,节约社会成本。

第二,推行循环经济的理论和技术支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然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撑。要尽快建立包括用于消除污染物物排放的环境工程技术、废弃物再利用的资源化技术和生产过程中少废、生产绿色食品的清洁生产技术等在内的“绿色技术”体系。政府除加大科技投入,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节约城市企业的生产总成本,尽可能把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中,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谋取企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第三,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建议政府介入循环经济发展,根据外部性理论,作为公共物品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具有外部性,根据博弈论的观点,这对于分散决策的企业来说,最优的做法自然是搭其他企业的“便车”,为此,在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对于由于没有实行循环经济给企业并给社会带来危害的企业来说,要从经济上给予制裁,必要时予以取缔,从而将循环经济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

第四,加快建设环境产业市场,发挥市场对循环经济建设的推动作用。单纯依靠政府监督实施循环经济的效果并不能达到完全,行动也可能不能持续。而充分利用环境企业的成本收益型驱动机制,及社会大众对更高生活质量追求而形成的消费驱动机制。将“谁污染,谁治理”的模式变为“谁污染,谁治理;谁治理,谁受益”的模式,充分发挥市场对循环经济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世兴.基于环境业绩评价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研究[D].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9,(11)

篇6

关键词:生态环境;生态设计;景观;绿化

从古到今人类都在以经济发展为中心进行城市建设。但人类对城市的需求不仅局限在物质上,还会对城市的环境提出更多层面的要求。城市空间发展要源于自然生态的视角:城市空间发展不是人工环境不断侵占自然生态空间的过程,而应是与自然协同演进。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化运动迅速展开,城市面积快速扩张。多年的快速城市化之后,种种城市顽疾已经成为发展的桎梏,大地自然系统在城市化过程中遭到彻底的摧残。城市扩张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必须的,但自然系统是负荷量是有限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威胁到整个民族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的《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提出未来15年以防治各类污染为重点环境保护目标。要求各地各部门必须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痛下决心解决环境问题,建设人类和自然相利共生的城市,即人与自然相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虽然城市生态问题的迫切性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但由于缺乏现实的实施手段和管理体制,生态理念还很难真正落实到现实的发展计划中去。因此,改变城市扩展的运营模式和空间格局是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

一、城市生态设计理念

伴随20世纪70年代初联合国MAB计划的提出,许多国家先后开展了城市生态系统方面的研究。保护环境、改善城市生态状况的思想引入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并对未来园林发展的规划设想产生了持续的影响。在景观行业发达的国家,生态主义设计早已不是停留在论文和图纸上的空谈,倡导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发展可持续的生态处理技术思想贯穿于整个设计的始终。对生态的追求与对功能和形式的追求同等重要,有时甚至超越后两者,占据首位。国内城市范畴的景观规划还相当落后,仍停留在传统的追求空间视觉效果的形式层次,生态原则只在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中得到少许应用。

生态设计定义: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应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以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生态设计将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重视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摒弃了掠夺式开发的弊病,达到人与自然共生的理想。

二、城市生态敏感区

鉴于城市处于快速拓展阶段,特别是建设需要大量土地资源,为了保障其建设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应对城市空间作生态敏感性分析,并划分出不敏感区作为城市优先发展区用地。

生态敏感性分析通过对城市化特别敏感的自然生态因子加以叠加,用以界定易受人类损伤的敏感地带,加以控制保护。一般从饮用水资源、自然生态要素的人文价值、生态资产、工程地质情况等指标进行处理分析。根据生态敏感性程度,将市区划分为生态最敏感区、敏感区、低敏感区和不敏感区4种类型。空间落实如下:

生态最敏感区主要分布在山脉、河流水系的两侧。该区生态敏感性很高,外来干扰不仅对其自身影响反应剧烈,甚至有可能波及其他地区,对整个生态系统带来破坏,故应属重点生态保护区,城市发展过程中应重点考虑与该区的关系。

敏感区分布在山体边缘地带、建成湖泊湿地地区以及老城中心。该区生态敏感性较强(包括历史文化因子的敏感性),对维护最敏感区的功能以及整体生态效果起重要作用,故开发建设亦应慎重。

低敏感区以大片农田景观为主,少部分为城区内历史文化保护地段或文物密集区,该区不宜强度开发,而应作为大地园林化的主要构成成分或历史文化控制建设地段。

不敏感区主要分布在城市周边县城区一带,是城市发展的良好用地。

三、生态的绿化

随着环境资源被不断开发利用,经济的高度增长,工业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局部地区后工业社会的逐渐到来,利用绿化技术对受损环境与被破坏环境进行生态与景观恢复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

生态处理手法是值得大力推广运用的,但以为设计人造的绿色空间,植林挖池就具有生态效益,未免是将复杂的生态系统简单化了。从表象上看,城市景观大都体现了绿色的主题,但绿色的不一定是生态的,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才能形成和保持的景观效果并不是生态意义上的“绿色”。自然有其演变和更新的规律,站在生态的角度上看,自然群落比人工群落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充分利用乡土植物种类,尊重场地的自然再生植被,为自然再生过程提供条件或是充分利用基址上的原有植被,发挥自然系统的能动性,这才是绿色生态设计。

(一)屋顶生态绿化

在建筑密集的城市环境中,屋顶生态绿化作为一个比较有效的空间绿化手段,常常出现在高密度的建筑群中。屋顶绿化对建筑本身的承载力和防渗透要求相对较高,因此,一般建筑只能栽植浅根系易于生长的花灌木及地被。但基本上只是的达到了绿化的效果,在生态多样性方面太过单一了。值得我们考虑的是如何更高效的发挥生态绿化的作用,建立生态多样性空中绿化。

韩国环境部《建设高效率的生物栖息空间》项目之一“天空乐园”——把建设生物栖息场所的市内生态公园的概念引申到屋顶绿化中。把空间分为“野生绿地”、“灌木丛”、“湿地”等,并种植了八十多种植物。屋顶小生态系统建设后,高为12层的建筑,取暖能源减少了14%,空调使用减少了13%.建设两年后屋顶小生态系统植物种类达到了150种,昆虫种类达到了二十多种,鱼类、两栖类、鸟类生存环境优化。由此看来,在屋顶上建设生物栖息空间,给城市带来了生态环境的多样化。

(二)依据潜在植被理论进行恢复树种规划

城市发展在基础建设和道路建设中几乎不可避免对自然植物群落的破坏。依据潜在植被理论进行恢复被破坏的植物群落系统,其在绿量和生物多样性比自然再生的恢复速度快很多城市发展在基础建设和道路建设中几乎不可避免对自然植物群落的破坏。依据潜在植被理论进行恢复被破坏的植物群落系统,其在绿量和生物多样性比自然再生的恢复速度快很多。

城市发展在基础建设和道路建设中几乎不可避免对自然植物群落的破坏。依据潜在植被理论进行恢复被破坏的植物群落系统,其在绿量和生物多样性比自然再生的恢复速度快很多。

绿化树种规划的方针:

1.以当地景观与植被构成为主的乡土群落为复原目的;

篇7

关键字:城市规划;循环经济;小区域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现在的科学技术、经济在不断的进步,而资源、环境、社会发展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那么我国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就提出发展循环经济这个理念,着重强调了经济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性。在构建生态城市、绿色城市中,循环经济有着重要意义,而随着各国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的发展,我国城市构建也在朝着生态城市这一方向靠拢,不断的发挥着循环经济所具有的作用。时间在不断推移,体现出了城市规划和循环经济见得密切关系,所以研究这两者的关系对于小区域的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 循环经济的理论

1循环经济概念

循环经济其实就是生态经济,其主要就是应用生态规律知道人们社会经济活动,循环经济是将经济活动组成资源——产品——再生产这样的反馈流程,特征就是高利用、低开采、低排放。在这个经济循环中,所有能源、物质都能得到持久、合理的利用,从而就会将经济活动影响自然环境的程度降到最小。

2实现原则

循环经济的实现原则就是3R,即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原则,而这些原则排列的顺序是有科学依据的。减量化原则是输入端,其目的是降低消费流程、进入生产的无质量。再利用原则是过程,其目的是延长服务、产品的时间。再循环原则是输出端,其目的是将废弃物变得资源化,从而降低最终的处理量。在处理废物时,其优先顺序就是避免产生循环利用最终处置,就是首先在输入端考虑到节省资源,从而提高生产产品对于资源的使用率,减少、预防废物产生,然后就是源头不鞥减少的污染物、旧物。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从而让其能够回归于经济循环当中,如果回收利用、避免产生都没有实现,那么就要对这些废弃物无害处理。

二 城市规划和小区域循环经济之间的关系

1循环经济受小区域城市规划的影响

小区域城市规划对于循环经济有较大影响,有效的城市规划会帮助循环经济发展,那么不合理的规划就会影响到循环经济发展。不合理循环经济阻碍循环经济的作用是:城市规划属于预测性科学,因此城市规划就不能对最终规划结果预测的十分准确,而这样的不确定性是因为受到了城市发展环境的制约。随着现在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也很快,但是所出现的不合理城市规划却造成了很多问题,比如说有些城市只片面的追求城市规模、经济增长,从而忽略了资源环境的承载条件,这样也就超过了发展阶段的城区面积、经济、人口指标;有些城市的布局构造并不合理,和相邻城市的发展也就不够协调;还有很多大城市功能都集中在了中心区,这样也就出现了水资源短缺、人口膨胀、环境恶化、交通拥挤等问题。这些不合理城市规划结果是与循环经济理念、原则背道而驰的,从而也就影响到循环经济发展,让城市发展出现了很难调和的矛盾。

2循环对于小区域城市规划的影响方面

(1)生态工业园规划

循环经济3R原则对于生态工业园规划有着重要指导意义,现在我国的生态工业园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而生态工业园所根据的就是工业园设计、循环经济理论所形成的新型工业组织,这也是生态工业所汇集的场所。有关调查曾经显示,消费、生产过程所产生的垃圾、废料,有60%以上都是可循环利用的,那么在规划工业园的时候,要要运用循环经济再循环、再使用原则来对筛选入园门类,根据流线组织的工业布局把原料、产出有关联的工业放在同一园区,从而让这个区域能够相互依存,然后加以利用垃圾、废料,建设出生态工业园模型。我国生态工业园的建设起步比较晚,但是现在循环经济的不断发展,让生态工业园建设也越来越完善、越来越成熟,像是在上海开幕的铜业展就能促进生态铜业的发展。

(2)生态能源规划

人们在生活中,没有考虑到所进行的活动会对环境造成怎样的影响,尤其是在利用能源这一方面,像是煤、石油和天然气这就都是不能循环使用的能源,一方面这对环境造成了很大危害,一方面这些能源都是自然资源、不能再生,这样也就会导致出现能源危机。现在循环经济的不断发展让人们意识到了清洁型能源、节约型能源所具有的重要性,那么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就要表现出循环经济所具有的重要作用,根据循环经济减量化原则去规划能源使用,在最小程度消耗原料下来完成最大化能源生产,所以在规划城市的时候,最好可以使用风能发电、潮能发电、水力发电,尽量降低火电开发。同时也要强调循环经济中的再利用、再循环原则,比如说我国可用循环使用原则和自然条件来大力发展潮能。风力能源、水电,这样布置降低了对环境的破坏程度,也实现了循环使用自然资源;充分应用沼气来代替日常能源,这不只让废弃物排放有了很大减少,也再循环使用了废弃物,城市能源规划在循环经济的影响下,正在朝着生态能源方面蓬勃发展。

(3)生态社区建设

生态社区是基础设施、居民家庭、社会服务、自然生态环境,那么就要规划社区建设,建立起热循环、小区水、节能节水、垃圾分类这一生态型的社区。在小区内要倡导人们可以循环利用水资源,比如说用洗澡水来洗衣服,用淘米水来浇花,用洗菜水来洗碗,用洗脸水冲厕所等。同时在垃圾处理方面也要进行分类,在小区垃圾堆放处设置出回收点,从而让居民方便处理垃圾,像是可回收垃圾就包括金属、废纸、玻璃、布料、塑料;有害垃圾包括过期药品、废弃电池等。

总结:

城市规划与小区域循环经济之间有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那么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我们就要用矛盾、联系、全面的观点看待二者的关系,在城市规划的时候要考虑到环境、资源的承受能力如何,充分的将循环经济运用在城市规划中,从而让社会经济系统、自然生态系统能够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史宝娟;许亚平;索贵彬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城市规划及对策分析[期刊论文]-生态经济 2010(05)

篇8

    论文摘要:林业不仅是我国一项基础产业,更是一项事关生态环境建设的公益事业。其担负了优促进经济发展和化生态环境的双重使命。简述了发展现代林业与建设生态文明的作用,并对用现代林业理念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1 引言

    生态文明是在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的新论述,是继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后的一个新亮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为其中一项新的要求。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在调节人与自然和谐中起到关键和纽带的作用,它不仅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应用现代林业理念构建生态文明建设。

    2 发展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

    2.1 林业的决定性作用

    林业不仅肩负了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使命,还担任了保护和拯救生物多样性、改善和治理荒漠生态系统的职责。被誉为“地球之肺” 、“地球之肾” 、“地球的癌症” 和“地球的免疫系统” 的分别为森林、湿地、荒漠和草原,它们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4个子系统,发挥着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的为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经科学研究表明,70%以上的森林和湿地参与了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对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维护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林业不管在当前还是在今后,都将是一项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重要条件。

    2.2 林业的推动潜力

    森林生态系统由于其自身在运行过程中完全符合了“三R”原则,即降低资源消耗的Reduce原则、重新利用废弃物并使之资源化的Recycle原则、重新建立再循环的Reuse原则。并且森林生态系统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仅具有可再生性,还具有可降解性。从再生性来看,森林在支持经济发展中,是一项用之不竭的能源资源,被称为第4大能源资源。

    2.3 林业的特殊任务

    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就是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其中森林生态系统不仅为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其还是最经济的吸碳器。经科学研究表明,森林在光合作用下,其每生长11TI蓄积,就能将1.83t的CO2吸收,同时释放1.62t的O2。当前约有2.48万亿t碳储存于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其中在森林生系统中就有1.15万亿t。只有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才能维护全球气候安全。在《京都议定书》中就有明确规定,工业直接减排和森林碳汇间接减排是2条减排途径。森林碳汇减排与工业减排相比,不仅投资少、代价低,且综合效益大,为此,其成为世界各国的基本共识和共同选择,还被列为“巴厘路线图”的一项重要内容。

    2.4 生态文明是林业生态建设追求的目标

    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同时,不仅使林业建设和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也给林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全面实施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的过程也即建设现代林业的过程,为此,要用现代林业科技对植树造林的质量和效益进行全面支撑,对森林、湿地、沙漠等生态系统进行建设和保护,以此来提高森林整理质量和综合生产力水平,从而为建设生态文明奠定基础,最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3 用现代林业理念构建生态文明建设

    3.1 遵循自然生态规律

    (1)坚持采用生态文明思维,对林业建设与发展进行谋划。

    (2)在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中树立生态生产力理念,以此人们协调、保护、适应自然和自觉遵循自然生态规律的能力有所提高。

    (3)在生态合理性平台上对关系到林业建设发展的战略问题、重要决策以及重大项目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探索。

    (4)在资源和环境可承载与可恢复范闸之内进行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增加经济总量时杜绝单纯依靠资源投入来实现,避免出现耗竭资源、破坏环境的现象。要以自然生态规律为依据,以保持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

    3.2 全方位开展节能降耗,加强碳汇工作力度

    (1)建立和完善森林资源管理体系,探索以提高森林资源利用为目的的森林资源管理新模式。

    (2)创新技术,大力推广新技术项目以使得木材利用率得以提高。对森林资源使用结构进行积极调整,以使得木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

    (3)尽快用新工艺与设备取代落后的工艺与设备,对粗犷型设施要加大对其维护,加大对更新项目的投资。

    3.3 壮大林业产业实力

    根据工业化、市场化、生态化的要求,并与林业资源利用现状相结合,因地制宜地调整林业经济结构,不断扩展林业发展空间,从而逐渐形成多业并举的发展格局。逐渐转变现代林业经济的增长方式,逐步由资源型林业转向生态型林业。推广林业特色产品的开发,不断扩大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产业的规模,向着循环经济的发展,以使得资源利用效益得以大大提高。

    3.4 培育生态文明观念

    要积极开展创建生态文明的活动,并组织开展对森林文化和生态文化工程的建设,要让生态文明观、道德观、政绩观和消费观牢固树立于全社会中,要让广大人民群众逐渐形成尊重自然和善待环境的良好习惯。此外,还要积极推广绿色教育的开展、绿色文化的构建、绿色经济的发展和绿色家园的建设,要使全民生态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得到大大提高,要让每个公民都能全身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参考文献:

    [1] 江泽慧.现代林业[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 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生态建设[J].安徽农业,2003(1):17~18.

    [3] 陈节江.简述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内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6):42~43.

篇9

关键词:太行山封山育林,点播,植苗,适地适树

 

太行山地处华北大平原西侧,是京津和华北大平原的天然屏障。它既可抵御西北寒潮的袭击,又可接纳东南暖湿气流,是海河水系的发源地及黄河中下游部分支流的上游。太行山在山西、河北、河南、北京4省市的交际处,总面积1049万公顷。太行山山势陡峭,地形复杂,土壤瘠薄,植被稀少,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旱、涝、洪、雹、冻等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发展落后。建设太行山绿化工程,不仅具有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本地效应,而且具有重要的“外部”效果,对于根治海河,减少京津及华北平原的自然灾害,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现状特点

太行山属于石质山区,并有多处侵入性火成岩,由于这个区域的特殊地理位置,在历史上开发较为久远,原有森林植被已被破坏殆尽,仅有少数深山地区还保留一部分天然次生林。除了植被较好的地方外,大都岩石裸露,土层瘠薄。该区域为半温暖半湿润地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雨水集中于夏季,春冬干旱。由于土壤,气候限制,造林成活率偏低,即使成活了,人蓄、鸟兽危害也比较严重,特别是冬春季节,易发生森林火灾,使造林成果毁于一旦。

二、建议

1、封山育林 荒山造林应当以封为主,特别是在土壤瘠薄、坡度陡峭的山地,人工造林难以成活,即使成活也生长缓慢,这时就应当采取封山育林。封山育林是培育森林资源的一种重要营林方式,具有用工少、成本低、见效快、效益高等特点,对加快绿化速度,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原来的疏林地、灌丛地、灌木林地、具备封育条件的荒山荒地等经过5―10年的封育,大多成为了有林地,而封育成本仅为人工造林的1/5―1/10。封育起来的林地,植被种类丰富,生物多样性增加,使其涵养水源、改良土壤、水土保持的功能大大增强,森林病虫害减轻,林分质量提高,育林不破坏植被,既可保护原有的树种资源,又能形成混交林,是保护珍稀树种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途径。保存原有灌木,采取封山的方式,减少人为的破坏,应当成为我国荒山造林的一种重要模式。

2、适地适树 根据造林的立地条件,选择适宜的树种,做到“树”与“地”的辨证统一。论文参考网。适地适树是因地制宜原则和生态经济原则在造林树种选择中的具体应用,既如何使树木资源与综合自然生态因数密切适应,以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首先在大区域方面,尽量选用乡土树种,乡土树种是最适合本地土壤、气候等生长因子的,是自然界竞争、淘汰存留的树种。如果选用外来树种,要先小区域、小范围引种实验,观察其在本地的生长发育情况,看其是否适应本地各种生长因子,能否正常生长,以及是否对本地其他物种构成威胁。盲目引种,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其次根据不同立地条件,选用不同的树种,在土层深厚的地方,可以种植花椒、枣树等具有经济效益的树种或椿树、黄连木等树种,而在土壤瘠薄或坡度陡峭的山坡上,应采用适应性强耐瘠薄的侧柏等,甚至采用马角刺、荆条、酸枣等灌木。

总之,适地适树是首要原则,违背这一点,轻则树木生长缓慢,重则树木死亡,达不到造林期目的,只能是劳民伤财。

3、造林方式 造林方式分为两类,一类是播种造林,一类是植苗造林。

播种造林又称直播造林,是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进行造林的方式。分为飞机播种与人工播种。播种造林的人工林,从种子发芽开始就在造林地上生长,中间不经过移植。因此林木个体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有所增强,而且根系未受损伤,对树木生长十分有利,这一点对于直根性树种尤为重要。播种造林的施工技术比较简单,它不仅省去了繁杂的育苗工序,而且在施工过程中也比植苗造林简便的多。播种造林的优点是投资小,主根明显,生命力强,效率高。论文参考网。飞机播种适宜在山势陡峭,人工难以作业的地方实行。

植苗造林是我国的传统造林方式,是用苗木作为造林材料进行造林的方法。具体分为裸根苗造林与容器苗造林两种。具有成林快,林相整齐,除了在土层深厚的地方种植经济树木外,应尽量采用造林,以减少对地表物的破坏,防止造成水土流失。容器苗带土移植,不损根系,没有缓苗现象,成活率比较高,但成本大。论文参考网。裸根苗造林与容器苗相比,方便快捷,但根系损伤严重,缓苗期长,成活率、保存率低。

三、讨论

为了尽快绿化太行山,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我们应建立起护林防火专业队伍,大力开展封山育林,采取点播与植苗相结合,选用本地乡土树种,针叶树与阔叶树混交,实行乔、灌、草多层次方式,使物种多样化,林业的生态效益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造林学》北京林学院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81年

[2]《太行山生态林业工程实用技术》.李新平主编.

[3]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年.

篇10

关键词:园林美,欣赏,创造

 

经济、政治是制约园林发展的根本因素。[1]目前,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园林事业也随之繁荣起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口的不断膨胀,使城市突显了高楼大厦,生活在混凝土盒子里的市民渴望回归自然,亲近自然。在园林事业突飞猛进发展进程中,不时能听到看到对于一些园林景点的争议,究竟怎样的园林才是美的,如何创造出美的园林,对于把握园林发展的正确方向具有重大的意义。

1.美与园林美

美是指人对自己的需求被满足时所产生的愉悦反应的反应,即对美感的反应。美不是孤立的对象,而是与人的需求被满足时的精神状态相联系的人与刺激的互动过程,它可以是现实需要被直接满足时的感受,也可以是以往需求被满足的经验和记忆。[2]

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3]园林美具有多种特征,不同的视角对于园林美有不同的标准,下面就从在日常生活和设计中比较常涉及的几个方面谈谈园林美。

1.1园林美的时代性

不同的时代,由于服务对象的不同,社会环境的差异等因素,园林美有不一样的标准。

众所周知,中国园林(特指中国古典园林)被称为世界园林之母,在全世界都享有较高的声誉,其及富有诗情画意的意境,精湛的造园技术,高超的空间营造手法,实在让人赞不绝口。但在当时的封建社会背景下,园林是为少部分人服务的,对于园林为广大人民服务的今天显示出明显的局限性。其一米见宽的园路、游廊不能满通功能,如织的人流更不可能让人细细体味园主深远的意境。如果把古典园林照搬照抄地运用在现代园林中,不能称之为美的园林,只有发展式的继承才是有生命力的。

1.2 园林美的地方性

在古典园林的两大体系中,可分为西方的规则式园林和东方的(以中国园林为代表的)自然式园林,前者受西方形式美思想的影响,崇尚人工美,体现人战胜自然的力量,其园林从布局到建筑物样式到植物栽植和修建,都体现了强烈的规整感和人工痕迹;而中国园林由于受诗歌、绘画和老庄思想影响,崇尚自然,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体现天人合一的和谐感,在地形处理上以自然为摹本,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植物展现出自然的形态。正因为园林美的地方性,人们可以从园林形式上辨别是哪个体系的园林。

今天,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园林风格不断渗透,甚至出现照搬照抄的“异地重建”现象,园林美是否还有地方性?

2008年,广州遭受了严重的寒灾,不少热带植物被冻死;目前不少照搬所谓欧陆风格的楼盘水景由于维护成本高而不得不成旱景。免费论文。可见,不考虑地域性,盲目照搬园林风格和引种树种是不可取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文化的才是永久的”,只有尊重园林美的地方性,才能坚守住岁月的考验。免费论文。

1.3 园林美的生态性

近些年,由于某些政府官员的功利心驱使,追求形象工程,曾出现“草坪热”和大广场现象,为了营造这种“宏伟”的效果,甚至不惜把原有的乔灌木砍掉,广东气候较为炎热,早晨和晚上草坪、大广场上热闹非凡,其他时候少有人问津。这种园林实用性不高,而且其生态效应较差。事实上,人们更热衷于在榕荫广场等有所遮蔽的空间里进行活动。应该认识到现代园林的社会性和群众性,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需要,为人们营造一个小气候舒适的空间。随着全球气候条件的恶化,全世界都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必要性,现在西方都在锐意学习中国自然式园林,我们更应该尊重园林的生态性,延续“天人合一”的理念,这是世界园林的发展趋势。

2 园林美的创造

园林中包含山、水、屋(建筑)、树(植物)、路等几大要素,园林是多种要素的有机组合。要创造出美的园林,一方面要处理和运用好园林要素,同时要树立尊重自然、尊重地域差异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地运用造景手段,正确地看待历史和地方的园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园林发展上走出正确的道路。

2.1山水骨架及空间的营造

山(地形)是园林的骨架,水是园林的血脉。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注重营造山环水抱的园林格局,“地得水而柔,水得地而刚”,“山要回抱,水要萦回”,“水因山转,山因水活”。可见,山、水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异常重要。如今由于水资源的缺乏和维护成本较高,有些地方不适宜布置水景,尤其是大规模的人工水系,但适当地处理好微地形能很好地提升园林整体效果,“地势起伏可以表现出崇高之美”[4],通过地形还可以围合和分隔空间,阻挡和引导视线,使游人产生不同的空间感受,产生游园趣味。

园林是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是一个空间,因此,处理好空间关系是创造园林美的一个关键环节,尤其是在现代都市,寸土寸金,园林绿化用地非常紧俏,继承和发展好传统造园手法中行之有效的空间处理方式,如运用空间对比,对景、障景、框景等手法,营造出丰富的园林空间更显必要。

2.2 园林植物的配置

随着人类对植物在健全生态中的作用和自身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依赖关系的认识,人们对生态、自然的追求愈加明显,植物在园林中的比重会越来越大。

2.2.1 把握植物的色彩

园林植物品种多样,色彩丰富,是天然的视觉冲击材料,而通过眼睛最容易引起人的美感。不同的色彩可以让人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绿色最能给人回归自然的亲切感,红、黄等暖色调能产生喜庆、热烈的气氛,白、兰、紫等冷色调给人恬静、舒适的感觉。不同功能区域使用不同的色彩主色调,再配以对比色点缀求得统一与对比的协调感,如公园入口应以暖色调为主,而安静休息区当以冷色调为主。

2.2.2 注意种植乡土树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流的扩大,各地园林引种外来树种现象普遍,这种异域风情一定程度上猎取了人们的好奇心理,得到人们的推崇,但从长期发展来看,外来树种不适应当地气候环境,造成养护成本的增加,另一方面外来树种的入侵,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应谨慎对待。免费论文。种植乡土树种,能让园林体现地方特色,同时,种植乡土树种能产生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应。

2.2.3 运用植物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的绘画、诗歌等文化体系里,不乏将植物人格化,歌颂以物言志,如松、竹、梅是岁寒三友,梅、兰、竹、菊是四君子,荷花是纯洁高尚的象征,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雨打芭蕉、残荷听雨等都是很有意境的植物组景。巧妙地运用植物的特定内涵,能很好地提升园林的文化韵味。如深圳万科第五园、广州清华坊以竹子为主调植物,结合传统建筑元素,打造出富含中国情结的,文化档次较高的楼盘。

2.3 园林建筑的布置

园林建筑是园林要素之一,在仅为少数人游赏的中国古典园林中,建筑比较密集,一般用建筑围合园林空间,这种模式难以满足现代人回归自然的需要,园林建筑更多地成为遮风挡雨、点景等的作用及满足必要的服务设施功能,如小卖部、洗手间等,园林建筑应该成为园林的配角,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在建筑的形式上,应该挖掘其文化性,注重用后现代手法去营造园林建筑,继承和发展好传统建筑风格,使其成为反映地域特色和人文风情的景观。运用切出重构、易位重构、尺度重构等后现代手法。

2.4 发扬地域特色,尊重自然生态

发扬地域特色,尊重自然生态是园林设计的原则,只有把握好了这个原则,才能用好“拿来主义”,抵制粗俗抄袭之风,摈弃“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的崇洋媚外心理,走出中国现代园林风格。

参考文献:

[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百度百科.美.baike.baidu.com/view/45754.htm

[3]杜汝俭,李恩山,刘管平.园林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张婉.生态美视野下的园林艺术设计.[D]南京林业大学

[5]余树勋.园林美与园林艺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