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6 21:52: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翻译学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引言
进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西方翻译开始转向对翻译文本的译者和接受者(读者和译语文化的接受环境)的研究,因此,如何描述和解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成为翻译理论的根本问题之一。起步于2001年的生态翻译学是在翻译适应选择论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译者主导、译者中心是其核心理念,并取向于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特别是译者在翻译生态中的生存境遇和能力发展研究。
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1],它确立了译者的中心地位和译者的主导作用。这里的译者具有动态的“双重”身份:一方面接受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与制约,另一方面又以翻译生态环境的身份实施对译文的选择与操纵。译者的这种“双重”身份可以表述成译者既是原文的“读者”、又是译文的“作者”。
回顾20世纪以来国内古典诗歌英译研究状况,争论的焦点之一就是“应该译成韵体还是散体”[3]。或重声韵,用传统英语诗律翻译唐诗,以求再现唐诗的整体美;或重意象,用自由的散体译诗,以求传达唐诗艺术的真质。这两种方向,既有其成功之处,又有其遗憾不足。诗律有碍达意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因形害义”;而达意又要丢弃唐诗本身的形式美,以致损害了唐诗本貌。
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生态翻译学理论对唐诗的翻译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从胡庚申教授提出的“原文一译者一译文”三元关系视角看[4],我们从译者居中的位置向两端审视,由此演绎出来的译论构架也有可能相对‘中和”稳定。基于这个理论视角,笔者认为唐诗英译的过程是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交替进行的循环过程,其实质是译者适应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译者在其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本文运用“生态翻译学”来分析著名唐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双译本的异同,探讨唐诗翻译中译者的双重身份。
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英译对生态翻译学的体现
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包括了翻译活动的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维度的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生态翻译学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只有真正地做到‘多维’地适应特定的翻译生态环境和至少‘三维’的选择转换,才有可能产生恰当的译文”[5]。从这个意义上说,许渊冲和庞德在英译《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过程中适应原文和译语文化生态环境、继而做出对原文的主题思想“取便发挥”,这种做法又可以解释为是两位译者适应其生存境遇的一种选择。
2.1 译者是原文的“读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
译者作为原文的“读者”具体表现为对“能力”的适应。译文产生过程的第一阶段即“翻译生态环境”选择译者,“重点是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对译者的选择”[2]翻译生态环境中的原文是一首李白的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那么,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要选中的,可以说应当是诗人译者,或者是对中国古典诗词有一定造诣的译者论文格式模板。许渊冲先生是“诗译英法惟一人”,他用韵文来译,显示出了中国翻译家力求保持中国古诗词民族特色的诉求。美国诗人庞德改译的《华夏集》包括《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中国古典诗词十九首,其译文语言简练、流畅而不浮华,遣词造句富于现代气息。艾略特为此称赞庞德为“中国诗歌之发明者”[6]。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英译本中许渊冲和庞德这两位文学大师的译文得到广泛流传,说明两位译者不仅没有被“翻译生态环境”给淘汰掉(比如或审稿者“未通过”、或出版商“不出版”、或读者“不愿看”、或译评者“不认可”等等),而且其译作也做到了“适者生存”。
2.2 译者是翻译过程的“作者”实施对译文的选择
译者不仅要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还要接受翻译生态环境的支配。因此,在译文的产生过程的第二阶段即生态环境选择译文,“重点是以译者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对译文的选择”[2]。这时的译者是翻译过程的“作者”,是真正的“主宰”。“译者以翻译生态环境的‘身份’实施对译文选择”[2]。这种选择性适应集中体现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维度上。评判译品的“整合适应选择度”,首先要看译者是否多维度地适应了特定的翻译生态环境,尤其要看是否做到了“三维”转换。本文从这三方面看唐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两译本的异同。
2.2.1 译者对语言维的选择转换
“语言维层面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种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进行的”[7]。
在形式上,唐诗整齐、简练,信息载量丰富;英文诗中冠词、介词、连词常常是不可缺少的,这就使得在行数方面保持形似十分困难。作为七言绝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只有四行,每行七字,充分体现了唐诗布局合理,排列整齐,富于建筑美的特点。在两篇译文中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许渊冲先生的译文保存了原诗的这一特点,也是四行,而在音节数上是呈递减趋势,从形式上反映出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天际的画面,从诗的形式上与情境遥相呼应。而庞德采用了现代自由诗体译成了散文诗,他认为,翻译不应该受原语句法的限制,应该根据译语的表达需要,采用自然的、符合译语表达习惯的句法表达思想。笔者认为,唐诗乃中华文化之瑰宝,有其特定的形式与内涵,所以译者在适应译语生态环境的同时,需要发挥译者的主体性,选择和原文较为一致的形式来传达诗意。因而,就形式方面笔者认为,两篇译文中,许的译文较为突出。
在韵式方面,诗人颇具匠心地选择了/楼/州/流三个声调悠扬的韵脚,吟诵起来余音袅袅。这与孤帆远去、江流天际的景象以及诗人目送友人、以及对友人无穷无尽的思念十分切合。在这两种译文中,许渊冲的译文保持了唐诗的音韵美,采用了aabb式的韵脚的转换,并在句数上采用了绝句的四行式排列。而庞德译这首诗时运用现代自由诗体。可见,由于两名译者的体会、判断和选择的不同,即使是对同一首诗,也会产生不同的译作。
2.2.2 译者对文化维的选择转换
“由于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上和内容上往往存在着差异,为了避免从译语文化观点出发解原文,译者不仅需要注重原语的语言转换,还需要适应该语言所属的整个文化系统,并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1]。
首句“故人西辞黄鹤楼” 在“黄鹤楼”送行富有文化内涵。许译的第一句“My old friend has leftthe west where the Yellow Crane towers”,既交代了友人是自西向东而行,又传达出了黄鹤楼的文化内涵:黄鹤楼既是传说中仙人飞上天空去的地方,也是千古登览圣地和中国诗人经常留下诗句的地方。庞德在此句的译文中保留了古风和异国情调,例如英语专业毕业论文,他选取“Ko-jin”代替“故人”,“ko-kahu-ro”代替“黄鹤楼”原因在于这两个词作为名字好听,和“故人”的汉音有点类似,带有一点恰当的异国情调,放在诗歌的开头和首句末显得亲切、自然,对整体意境传达起着一定的作用。
次句“烟花三月下扬州。开元盛世的“扬州”是当时整个东南地区最繁华的都会,象征着欣欣向荣,充满希望。通过对诗人写作背景的研究,可以考证当时的扬州确实是李白心之所向。许译用River Town向译文读者点出了扬州的水乡特征,有助于译文读者产生有益的联想。庞德的译文舍弃了表示目的地的“扬州”,而换成了一个新的意象:The smoke-flowers are blurred over the river. 似烟如雾的花丛随着孤舟渐行渐远,慢慢地变得模糊不清。这一意象凸现了一个动的过程,孤舟的远去,花丛的逐渐模糊与送别之人的心情交相辉映,送别之人的情感由此得到升华。
文化传递本来就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对诗歌而言尤为如此。两位大师在文化维的选择转换都是在翻译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生性,应用他们各自的语言来体现两种文化的转换,都选择尽量把文化内涵传达到位, 可谓都是较为好地适应了翻译生态环境而做出的翻译。
2.2.3 译者对交际维的选择转换
“翻译过程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说译者关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1]论文格式模板。诗歌在交际维层面的转换体现为原文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通过译者的桥梁作用,读者与作者在情感、思想等各方面产生共鸣,促成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间交际目的的实现。因此,译文中意境的传达也是不可或缺的,它是诗意赖以飞翔的翅膀,是一种软信息的传达。
诗的第三、四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从表面上看,这两句诗全是写景,实际却描写的是李白送别诗友时的惜别深情。许译文用“theboundless azure sky”表明天空的无穷无尽,这种空间上的延续也能表明诗人送友人时的怅惘情怀。原文中的“流”这个意象,许译为“rolling”,表示的是长江的气势和浩荡,与诗人感伤的情绪形成了对比,衬托出诗人对友人的无尽思念。庞德对两个意象的英译仍然没有逐字对译,而是用“lone sail”,“blots”和“thefar sky”,将一叶白帆远去消失在天边的画面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用“reaching heaven”将“天际流”的意境和美感白描了出来,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山水画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这一方面充分表现了中国诗歌的特色――诗中有画,画中有情,另一方面让西方读者可以透过诗中突出的语言意象了解到异域文化,潜移默化地领会到诗中所蕴含的情感意味。这样的译诗,经过内容和形式上的“转述、改写、变形”后,在当时客观的时代文化氛围中大获成功,这是译者庞德的成功,然后才是李白诗歌的成功“出访”。在这部分译文中,两位译者对原文的处理增减恰当,将原诗中的“诗眼”和美的意境一览无余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从翻译创生性来看,两位译者是发挥其主导作用,在适应翻译生态环境下实现了交际目的,堪称最佳翻译。
三.结语
综观两篇译文,通过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分析,两篇译文各有千秋。为了形成“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译文,各自都尽可能地跟原诗保持一致,都在不同程度上传达了原诗的意境和形象。基于此,译者需要克服巨大的时空差距和文化差异,从各自的审美视角出发,通过译作竭力将壮丽的画卷忠实地再现在译语读者面前。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一种以“译者为中心”的活动。译者作为原文的“读者”不仅要忠实于原作,对原者负责;同时是译文“作者”,要服务于读者,对读者负责。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双重”身份表明译者是翻译成功的根本因素。因此译者是翻译的真正主人,翻译的过程就是译者在翻译生态环境中的适应选择过程。译者的素质越高,他在翻译的过程中“适应”与“选择’才会完成得更好。
参考文献:
[1]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123,136,137-138.
[2]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哲学理据[J]. 上海科技翻译,2004(4):1-5.
[3]王海艳,刘秀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浅析中诗英译现状[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09(3):48-50.
[4]胡庚申.从“译者主体”到“译者中心”[J]. 中国翻译,2004(5):10-16.
[5]束惠娟.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公示语翻译———以上海世博会主题标语为例[J]. 上海翻译,2010(2):39-42.
[6]吴其尧.庞德和中国文化[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111.
[7]胡庚申.从术语看译论[J].上海翻译,2008,(2):1-5.
篇2
摘要:金陵十二钗判词是《红楼梦》语言艺术的代表,它是曹雪芹借警幻仙子之口对金陵女子的地位、身份及命运结局做的高度暗示,对塑造人物的性格,揭示人物的命运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近年来,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生态翻译学,由于其视角新颖且具有时代意义,日益受到学者的关注。因此,本文尝试从生态翻译学角度来解读霍克斯与杨宪益译本中的金陵判词,探讨两位译者如何运用生态翻译学“适应/选择”理论来再现《红楼梦》这一经典著作的精髓。
关键词:《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判词;生态翻译学
《红楼梦》不仅体现了封建社会文学的最高峰,而且综合体现了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小说收纳了大量的诗、词、曲、赋等,真正做到了“文备众体”。而诗歌则是“文备众体”重要形式之一。金陵十二钗判词出现在小说第五章,对书中人物性格及命运有着强烈的暗示,被认为是整部小说的“文眼”,因此受到众多学者的青睐。本文以霍克斯和杨宪益的全译本为研究对象,从生态翻译学角度来解读,探讨两位译者是如何处理三个维度的适应与转换来展现《红楼梦》这一经典著作的精髓。
一、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与金陵判词
生态翻译学是社会文明转型在译学方面的一种反映,是时代的产物。生态翻译学涉及了生态学和翻译学,因此,它又是一项具有跨学科性质的交叉研究。生态翻译学以达尔文“适应随择”学说的基础原理和思想为指导,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理念为核心,是一种全新的翻译理论模式。在生态翻译学的视角下,翻译被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翻译过程被描述为“有译者主导的适应与选择的交替循环过程”;翻译原则指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在翻译生态环境的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上力求多维度的适应,继而依此作出适应性地选择转换。翻译方法简括为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三维”转换。因此,笔者以此为讨论基础,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方面来对比分析两位译者的金陵十二钗英译本。
(一)、语言维的适应与选择
语言维的适应性转换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转换,这种转换体现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转换是基于源文原语的多样性进行的。首先让我们来看原诗的语言艺术。
金陵石判词共十四首,包括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和又副册,刻画了金陵十五位女子的性格、身世和命运。在描写晴雯、袭人和湘云时,曹雪芹采用长短词来刻画。而其他十一首则采用中国诗歌传统形式绝句,包括7首七言绝句和4首五言绝句。中国古典诗歌通过格律的押韵来展现其独特的韵律美。以探春判词为例。
笔者单就这首判词的韵律作分析。在汉语中,一字一音节,两对音节形成顿。在七言绝句中,一般有四顿,每顿的音节为二二二一或者为二二一二。这首判词可以这样划分“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这样的处理使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平仄交替,押韵整齐,富有音律美。为了再现原判词的艺术特色,霍克斯处理时采用了英诗中传统的方式五步抑扬格,使译文抑扬顿挫,错落有致,匀称而和谐。在判词中颔联和尾联中的“消”和“遥”,押韵-ao.读来气韵悠长。霍克斯也看到了这一点,最后一个词用“decay”和“away”来押韵,把“ei”这个长元音产生的声音绵长而低沉的音乐效果发挥的淋漓尽致。杨译文虽也采用押韵等来体现音乐美,但与霍相比略逊一筹。因此霍克斯在处理韵律时,选择性地适应原文,适应原文的艺术特征,体会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美,后在适应性选择过程中实现译出语与译入语语言维度的最佳转换。
关于格律诗的翻译,冯庆华在《文体翻译论》中说:“若能以格律诗译格律诗,既讲究格律又无损原意,仍当属上乘”1(2002:217)生态翻译学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既要对原文的风格进行适应性转换,又要选择性地适应译入语生态环境。通过以上对比,我们不难发现:杨译虽然在韵律上有一定的规范,但是综合其他方面来看,算不上一首格律诗;霍译基本上是五步抑扬格、英雄双韵体,产生出了与原诗效果相当的形式风格美。而且此译诗更能适应英语生态环境。
(二)、文化维的适应与选择
生态翻译观认为,文化维层面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有文化意识,认识到翻译是跨越语言、跨越文化的交流过程,注意克服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以保证信息交流的顺利实现。(胡庚申,2004:136-137)即文化维度的转换成功与否取决于原语与译语之间的文化障碍能否得到有效地处理。在这些文化障碍中,尤以中国典故为最难克服的障碍之一。典故意义隐晦但内涵丰富,因此,就出现了原文作者、原文读者与译出语读者之间“文化空白”。因此,笔者从金陵判词中选取典故来管窥杨与霍对“文化空白”的处理。
迎春判词中有一个典故,即“子系中山狼”中“中山狼”,这个典故出自明朝马中锡《中山狼传》,以此暗示迎春的丈夫是一个残暴而又忘恩负义的人。杨宪益把中山狼翻译为“a mountain wolf”,而霍克斯则翻译为“the wolf in the old tale”,两种译本都将狼的形象翻译了出来。但是杨译避实就虚,采取直译的方法,淡化了中山狼文化含义的解读,那么译出语读者不免会问,何为mountain wolf?这是狼的产地还是狼的一个品种?所以就文化意象的转换方面有所欠缺。而霍虽然把“中山狼”仅仅翻译一个英语单词“wolf”,但“old tale”使狼置身于寓言童话这一环境下,突出了狼背后残忍贪婪的本性,把中山狼典故背后警醒世人的意义明确表达了出来。
下面是“金闺花柳枝”这一句,以花柳来形容女子是中文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方式,而“金闺”二字更是点出了迎春的出生高贵,这两种表达都带有中国文化殊的意象。杨译如实翻译出,虽意象完整但不同文化读者可能一头雾水,而霍译则采用意译,虽达意却不传神,无法表达原文文笔风采。所以,就文化内涵的转换传递方面,霍译在此比杨译略显高明。
(二)、交际维的适应与选择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要求译者除语言信息的转换和文化内涵的转递之外,把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的层面上,关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
从交际的层面上来看,也就是说从读者更能读懂哪个译文所传达信息的角度,及传递信息的完整度方面,霍译本略高一筹。在晴雯的判词中有一句“霁月难逢,彩云易散”,霁月,天净月朗的景色,旧时以风光霁月来比喻人品质高洁。彩云,即有纹彩的霞,古称雯,点出了晴雯名字中的雯字。晴雯自小被卖入贾府的奴仆赖大役使,可谓是奴中奴,但其反叛意识最强。曹雪芹写这两句诗的目的是一方面赞扬晴雯品质高洁、刚直;另一方面用“难逢”、“易散”暗示了她命运多舛、寿命不长。这两句诗霍译为“Seldom the moon shines in a cloudless sky,And days of brightness all too soon pass by,”杨译为“A clear moon is rarely met with,Bright clouds are easily scuttered.”在霍克斯的译本中,晴雯的名字被译为Skybright,而在这两句诗中也出现了sky,brightness,这很容易使译入语读者联系到晴雯这一人物形象。第一句中“Seldom”也点出了晴雯品质高贵及其难得,第二句则用“days of brightness”“too soon pass by”暗示了晴雯豆蔻年纪香消玉殒的悲剧。在杨译本中,意象“moon”“clouds”使用也暗含了晴雯的名字,但就突出其品质和命运方面欠缺。从这两句诗的处理上可以看出霍克斯想要向译入语读者传递的信息与曹雪芹所表达的信息基本吻合,因此就信息完整度方面,霍克斯更加适应性的转换原语的交际维度。
二、结语
生态翻译学认为,“外部环境”要求译者须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而事实上“内部因素”决定译者的自我选择。译者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是一种“选择性”的适应,译文的产生,是一种“适应性”的选择,而无论是适应还是选择,“皆是由译者做出的选择”。而这种选择是多维度的,主要集中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生态翻译学关照下的译文评判标准,不再只是忠于原文或是迎合读者,而是要实现译文能在新的语言、文化、交际生态中生存或长存。译者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个方面整合适应选择度,不是单独强调某一维度或是把某一维度放在第一位的位置。所以,从“整合适应选择度”方面来考量,霍克斯接受了原文生态环境的选择,通过自己能动地融入原文生态环境,并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上与译品进行了互动,产生出了更适应于译入语生态环境的译作。(作者单位:天津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蔡义江.蔡义江点评《红楼梦》[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4
[2]曹建辉.从《葬花吟》英译看诗词中模糊语言的翻译策略[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225-227.
[3]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初探[P].国际译联第三届亚洲翻译家论坛宣读论文,香港,2001.
篇3
《尤利西斯》汉译本中的“译者注”研究:一个阐释学的视角
从目的论角度论庞德现代主义诗歌翻译
“活出历史”还是“亲历历史”——基于目的论视角的分析
女性主义文体学视角下的馈赠话语——以20世纪之交的美国礼仪读本为研究对象
汉英句法结构对比与翻译中的表达——TEM8(2010)汉译英试卷评析
从模因视角看汉语流行语
“第一浪潮”俄国侨民学者、作家的普希金研究
艺术的历险和宿命——《海浪》写作技巧解析
《世界主要国家语言推广政策概览》述介宗教翻译思想探究——《法句经序》与《圣经之序·再序》比较
翻译学呼唤“回归美学”
论翻译文学的独立地位
建国“十七年”间国内鲁迅文学作品英译研究
《外语测试与教学》2011年出版
左边界省略、宾语空缺与连动结构的论元结构
成语的语义和句法结构特征的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
回指与汉语中的反身代词“自己”
英汉微观对比研究30年(1977—2007)综述
虚无主义的两副面孔——《尤利西斯》中的现代反抗策略
叛逆与容忍——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郝思嘉与吉妮人物之比较
建构主义指导下的研究生英语视听说教学平台设计
改革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明确学科发展方向幅当代国外翻译理论的地图——评谢天振教授主编的《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
《翻译学的学科构建与文化转向》评析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课堂外英语自主学习情况调查
亚非作家会议的民族主义主题
民族意识的陷阱——法农的后殖民理论及其在奈保尔作品中的体现
斯皮瓦克的女性主义翻译思想研究
西方女性翻译理论家及其翻译理论
英汉对比与翻译学科建设高层论坛将在上海海事大学举行
汉诗英译中的变通——以《孔雀东南飞》的英译为例
诗歌比较与翻译研究——以罗伯特·彭斯诗“一朵红红的玫瑰”与三首汉诗为例
“头/Head”的隐喻研究
调查性报道的文体功能与特点初探
语法资源对认知表征的建立:英汉对比研究
论修改及教师反馈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作用
任务型教学法下的大学英语对话式教学
也谈三岛由纪夫
唯美主义和西方现代文学——试以纳博科夫的《洛丽塔》为例
向心理论在汉语中的参数化——语篇下指中心排序的实证研究
第三届中国英语教学优秀论文评选通知
认知语境发展观与话语交际的语用思考
典籍英译的认知心理框架解读
从原型理论的视角重读“传统译论范畴”
诗词英译与中西文化交流
五四时期关于专用名词的音译标音法的讨论
包天笑在清末民初的翻译及其与创作的互动关系
中国翻译之最与第一
论语篇衔接的本质、定位及范围——与张德禄先生商榷
驳《索绪尔语言理论新探》的谬误
广告中的评价意义初探
教材编写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为宗旨
传统效度理论的缺陷与发展
篇4
关键词:翻译生态环境,《瞬息京华》,郁飞
1.引言
生态翻译学孕育于21世纪初叶的中国香港,由中国学者胡庚申于2001年首次提出。胡庚申教授将达尔文“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运用到翻译研究中,指出“译者(译品)要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要接受翻译生态环境的支配”[1],并通过其专著《翻译适应选择论》及系列论文进行阐述,得到了我国众多学者的支持。
《瞬息京华》(又名《京华烟云》)是学贯中西的学者林语堂先生的代表作之一,自出版以来,一直受到中外读者的喜欢。该小说共有三个中文全译本,郁飞的译本是公认的翻译质量较高,读者接受度也较好的一个译本。本文试图分析郁飞在翻译《瞬息京华》时所处的翻译生态环境,并分析该环境如何影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确定自己的翻译原则,翻译过程中的遣词造句和翻译策略。
2.翻译生态环境
翻译生态环境是翻译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具体指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2]简而言之,翻译生态环境是制约译者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的多种因素的集合。可以说,译者的翻译活动必须要以翻译生态环境为制约。
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的翻译领域以及不同的译者所处的翻译生态环境都有所不同。从宏观上看,不同国家、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和语言政策,由此衍生出不同的翻译策略。从微观上说,译者个人的境遇也是不一样的。译者个人家庭背景、所处时代、所受教育、所思所想都会形成其翻译的个体特征。“翻译策略上的选择受制于翻译主体的翻译目的,翻译目的又受制于翻译主体的人生态度和个人气质。”[3]
3.《瞬息京华》郁飞译本的翻译生态环境
翻译生态环境对译文的形成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拟从原作者、原文的社会文化背景、委托者和译者几方面分析《瞬息京华》郁飞译本的翻译生态环境,并进一步探讨这几方面如何相互作用影响译者的翻译原则和策略选择。
3.1《瞬息京华》的原作者林语堂
《瞬息京华》的作者林语堂先生(1895-1976)是闻名世界的作家和学者,在国际文坛也占有一席之地。赵毅衡先生认为,林语堂的“中文是漂亮的中文,英文是典雅的英文――中文好到无法译成英文,英文也好到无法译成中文,两者都是炉火纯青”。[4]
林语堂先生创作《瞬息京华》,是怀着对外推介中国文化、介绍中国现状的愿望的。他以英语为创作语言,在作品中表达了中西方文化独立而又相融互补的观点,使西方读者从他们熟悉的阅读视角和文化层面上了解当时的中国。正是这种独到的语言创作方式和文化视角使小说具有独特的魅力,成为华人英文小说创作的成功典型。
3.2《瞬息京华》的社会文化背景
《瞬息京华》讲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从1901年到30多年间的悲欢离合和恩怨情仇,全景式地展现了现代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书中人物差不多可以代表中国社会各种人物,旧派人物逐渐没落,新式人物逐渐壮大。
自1840年的开始到20世纪中期,是中国历史上战争频繁的时期。熟悉这段历史的林语堂将战争融入了《瞬息京华》中。该书卷首的献词“献给英勇的中国士兵/他们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我们的子孙后代才能成为自由的男女”,即告诉我们“战争”是小说中一个重要的主题。
与此同时,小说也折射出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由于林语堂怀着向西方世界推介中国文化、介绍中国现状的目的,因此小说的内容也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尽管林语堂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然而中国传统文化也深刻影响着他,正是由于对本民族文化的偏爱,他才会通过《瞬息京华》的写作向西方介绍中国。
3.3《瞬息京华》中文译本的委托人
当《京华烟云》的英文版面世后。他曾写信给郁达夫,希望由郁达夫翻译这部作品。原因有四:“一则本人忙于英文创作,无暇于此,又京话未敢自信;二则达夫英文精、中文熟。老于此道;三,达夫文字无现行假摩登之欧化句子,免我读时头痛;四,我曾把原书签注三千余条寄交达夫参考。如此办法,当然可望有一完善译本问世”。[5]然而出于种种原因,郁达夫未能完成该书的翻译,后来其子郁飞积十年之功替父偿还了这笔生平最大的文债。
尽管《京华烟云》是用英文写成,但其中的诸多素材,却是来源于中国文化,即使用英语表达了中国文化中所独有的事件和意象。那么再把他的文章翻译成中文时,译者就要考虑,如何将这些信息恢复原貌,落叶归根。
3.4《瞬息京华》的译者郁飞
郁飞是郁达夫之子。因为种种原因郁达夫未能完成《瞬息京华》的翻译,但郁飞并未忘记父亲当年的这笔文债。八十年代初,他开始着手准备,于1986年开译,并于1990年退休后全力以赴,最终完成了该书的翻译,书名采用林语堂当年向他父亲建议的《瞬息京华》。
1991年11月,《瞬息京华》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出版后即销售一空。郁飞万年替父亲偿还这笔“文债”,也给中国现代文坛留下一段佳话。
4.《瞬息京华》译者郁飞的翻译原则
翻译生态环境中的各要素相互作用于译者的翻译目的和策略选择。林语堂先生写作《瞬息京华》的目的在于向西方世界推介中国文化并介绍那段时期的中国现状。而当时的社会历史大背景是时期,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也是“战争”。正如郁飞所言:“《瞬息京华》描述的时代是作者前半生亲历的四十年。他当然根据自己的哲学观点、政治观点和艺术观点来写那个时代的任务。评论他写得如何是文学批评的任务,译者只有忠实转述的义务而没有变更原意的权利(出于领会上的差异自当别论),何况书中的那四十年在作者下笔时是当代史,到如今早已属于近、现代史了,如何描述总不见得影响到后来的种种关系吧。因此忠实表达愿意边是应遵循的原则。”[6]
在郁飞翻译《瞬息京华》之前,该小说中文译本的另一个书名《京华烟云》已被读者广泛接受。郁飞冒着影响销路之险将书名恢复为林语堂自己定下的《瞬息京华》。在翻译过程中,只删去了纯粹向英文读者解释中国事物的几处,于完整性无损。
5.结论
综上所述,翻译生态环境制约译者的翻译活动,影响译者翻译原则的确定和翻译策略的选择。《瞬息京华》郁飞的译本是其所处的翻译生态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是译者为适应当时的翻译生态环境而做出的适应和选择。(作者单位:大连大学)
参考文献:
[1] Hu,G.engshen.Translation as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J].Perspectives: Studies in Translatology.2003(4).
[2] 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3] 徐建忠.翻译生态学[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9.
[4] 赵毅衡.林语堂与诺贝尔奖[N].中华读书报,2000-03-12(2).
篇5
关键词:传统翻译理论 当代翻译理论 译介学
当翻译理论的研究经过文化转向以来,从事文学翻译的译者面临的问题已经超越了“功能对等”而进入到一个新的层面,即文化之间的对话、协商以及如何协调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冲突。例如,当把 “You are a lucky dog”翻译成“你是一条幸运的狗”时,很多中国读者可能会心有不悦,而把“绿帽子”翻译成“green hat”时,又有多少外国读者明白其中的隐义呢?由此看来,当代翻译理论的研究对象和传统翻译理论相比,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在本文中笔者将予以小议。
一、传统翻译理论的研究重心
传统的翻译研究认为翻译只不过是语言运用的一种形式,跟文化的关系不大,主要需要掌握从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技巧,从而把一种语言表达的内容用另一种语言忠实准确地表达出来。
传统的翻译理论主要是在语言文字中展开,围绕的中心就是“怎么译”的问题,不论是中国古代的“因循本旨”、“不加文饰”、“依实出华”、“五失本”、“三不易”,近代的“信、达、雅”、“神似”、“化境”,[1]还是西方传统译论中的“不忠的美人”,“可译与不可译”,“直译与意译”,“归化和异化”理论,都默认一个原则,即“忠实于原文的翻译才是好的翻译”。在传统的翻译观中,由于受到语言决定世界观和思想的影响,翻译不能有丝毫的改动,原作者是主人,译者是仆人的观点非常深入人心,而“不可译性”的观点也往往是由主张“忠实于原文”的人提出的。
在20世纪70-80年代关于传统的翻译理论还有“有无之争”(即翻译研究有无理论,翻译理论有无价值)和“中西之争”(即西方翻译理论是否能适合中国的实际)。有人认为翻译就是实践,没有理论也不需要理论,中国历史上也并没有成系统的翻译理论。对于中国译论的发展历史,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案本”——“求信” ——“神似”——“化境”[2],然而这算不算是翻译研究的理论呢?总的来讲,传统的翻译理论更多地是在进行“术”的探讨,而当其上升到“学”的高度时,即完成了向当代翻译理论的转变。当前,翻译理论所处的文化语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翻译研究的内容和学界的译学观念也应当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也给传统的翻译理论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翻译理论的误区
误区之一:翻译是语言的转换,这个转换应当完全根据原文,怎么能容许“创造性叛逆”(creative treason)的发生呢?或者大家普遍认为“创造性叛逆”是由于译者不遵循原文的内容或形式,主观能动地改变译本的一种手段。这种想法有两个地方值得商榷,一是其忽略了客观实际和主观想法之间的差距,译者很可能主观上是想遵循原文的,但由于客观的操作和表达存在误差,或者是译者的理解和作者的表达有不一致的地方;二是由于文化背景,译入语读者的接受程度,译者不得不将原文中一些不符合译入语文化或译入语读者不能接受的部分加以修正,如晚清的《迦茵小传》翻译和时期王佐良先生翻译的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等等。[3]
误区之二:翻译理论的历史化研究,甚至鼓励译者的“创造性叛逆”,是否是对传统的翻译训练的挑战,并使翻译人员和工作的训练无所适从。实际上这种想法混淆了翻译的文化研究和翻译的教学及基础训练之间的关系。几千年的翻译实践把“忠实”作为一种原则继承下来,是值得现在及后来的翻译人员遵守的。但是当我们把这些翻译原则作为一种研究对象来看,并且对于偏离这些翻译原则的现象加以解释时,我们采用的是描述性的研究方法,因此对翻译的研究和实践是两个层面的东西。
误区之三:翻译理论研究似乎与翻译实践脱节了,翻译理论并不能很好地指导翻译实践,翻译理论研究的学者也并不一定能作翻译实践工作,因此翻译理论研究是脱离实际的理论,是没有用的理论。这种看法实际上有失偏颇,因为从其他相关的学科来看,很多文艺理论家并不能创造出很优秀的文艺作品,而作家、诗人和戏剧家也并不一定能提出高深的理论。随着学科发展的精细化,我们不仅需要能从事翻译实践的治“术”的人才,同样也需要研究翻译理论,特别是超越语言,从文化层面治“学”的学者。不管什么学科理论,我们都不能一味地将其功能简单化,克服狭隘的“唯用论”,而将其推向更高的层面。
三、当代翻译理论的讨论重点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使人们对翻译理论的关注点从“怎么译”转为“为什么译”,研究的重点也从“以原文为中心”转为“以译本为中心”,这给翻译研究带来了新的活力,而且跨学科的理论丰富了翻译研究的内容。在美籍荷兰学者霍尔姆斯(James S. Holmes)发表《翻译学的名与实》(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之后,以色列翻译理论家埃文—佐哈儿(Itamar Even-Zohar)提出多元系统论(Polysystem Theory),成为翻译理论文化学派的奠基之作,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籍比利时学者勒菲弗尔(Andre Lefevere)和英国学者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推动翻译研究完成了文化转向,并为翻译研究的跨学科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后来的翻译理论越来越多地借用解构主义理论、女性主义理论、当代阐释学理论、后殖民理论、功能论、跨文化研究理论等,使翻译研究呈现出更活跃更多元的新面貌。[4]
由于西学东渐,当代翻译理论已是以西方翻译理论为主导,而国内的翻译理论并未脱离对翻译技巧或文本本身的阐述。当代西方的翻译理论,谢天振教授归纳为“三个突破”和“两个转向”[5]。“三个突破”是从怎么译深入到翻译行为本身的讨论,从文本研究到翻译行为的发起者、操作者和接受者的研究,将翻译置于宏大的跨学科和跨文化的语境中来研究;“两个转向”即翻译研究在20世纪50年代的语言学转向和20世纪70年代的文化转向。
在文化转向后的翻译理论研究,从不同的层面关注源语和本族语在转换的过程中信息和文化意象发生“失落、变形、增添、扩伸”[6],如翻译中译者有意的误译,已成为当今翻译研究的重要内容。翻译这样一种文化交流活动已不再被视为仆从性的工作,更多的学者从翻译是主观能动的活动的角度去研究翻译活动是如何发生发展,如何使原作的生命得以延续,甚至给了原作第二次生命的。翻译可以对原文的风格、语言、内容等进行改写,使之符合译者自身国家的文化形式,在文化的对话和交流的同时,也在对文化进行过滤。翻译的过程也是译者介入的过程。翻译就是一种创新,一种变异。这说明翻译研究已经从传统的实证性研究走向了比较文化或文学的研究。
当代翻译理论的重心从语言转换向文化方面转移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即翻译内容的多样化。传统的翻译材料大多是宗教文本或科学典籍,但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演进,许多新的翻译材料出现,如流行小说、电影、广告、商标、新闻等,在这些译文中,对功能和文化的考虑因素是反而是第一位的,甚至鼓励译者的“创造性叛逆”。举个例子来说,在电影片名的翻译中,富有张力的四字词组更能得到观众的喜爱,所以“The Matrix”译为《骇客帝国》,“Inception”译为《盗梦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讲,翻译观念的更新和翻译理论的与时倶进是值得倡导的。
四、译介学与当代翻译理论
译介学(mediotranslatology)是由中国学者谢天振教授发展起来的一个译学理论,它属于比较文学理论下的一个分支学科,谢天振教授在其专著《译介学》中把译介学界定为:“译介学研究其实质是一种文学研究或文化研究,它关心的不是语言层面上出发语与目的语之间如何转换的问题,它关心的是原文在这种外语和本族语转换过程中信息的失落、变形、增添、扩伸等问题,它关心的是翻译(主要是文学翻译)作为人类一种跨文化交流的实践活动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和意义。”[7]在理论探索方面,谢天振先生以比较文学理论为背景,高屋建瓴,主要有下列三方面的贡献:第一,他继承并发展了“创造性叛逆”(creative treason)。翻译中的变异,有意误译等,已成为译介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为前者既包括文学作品的中译外,也包括外译中,翻译文学史应该是包括作家(译者)、作品(译本)和事件三个要素的文学史,而后者文学翻译史是以翻译事件为主线,以译者为主体,考察译者的翻译风格、对翻译题材的选择,以及对本土文学和外来文学所作出的贡献等;第三,他还对翻译文学的国别归属上作了界定,认为翻译文学既不同于源语文学,又不同于译入语文学,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学实体,并且应根据翻译者的国籍来确定翻译文学的国别划分。谢先生在这几个方面的理论贡献丰富和发展了译介学理论,使其具有了一个更加完善的理论体系。
在当代视野的译介学理论中,研究的中心问题已经超越了传统译论而进入到“创造性叛逆”的阶段。“翻译研究不仅积极肯定翻译中‘创造性叛逆’,更进而提出翻译对原文的‘不忠’是绝对的、必然的,而且这种‘叛逆’与‘不忠’往往携带着重要的文化意义。因而,翻译研究......转向以译者、译文为中心,将翻译问题语境化,探讨充满误读、误译的翻译如何影响目标文化(target culture),分析产生种种误译的社会历史、文化的机制。”[8]
但是大家会问道,甚至不少的学者也疑惑,是否译介学就是当代的翻译理论呢?笔者认为,当代翻译理论范围更广,包括了译介学等翻译理论,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一个纷繁复杂的理论体系,但就学科分类的理论框架而言,从1972年霍姆斯(James S. Holmes)发表《翻译研究的名与实》(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标志着翻译学学科的确立以来,只有几十年的发展时间,在中国国内的发展时间就更短了;且或许正由于此原因,当代的翻译理论过于庞杂,尤其是对于中国的翻译理论而言,但凡涉及一点对于翻译的论述,即解释或归纳并于一种翻译理论。另一方面,从大部分翻译方向硕士生的论文来看,有很多的文章只是生搬硬套各种翻译理论来解释文本,并未吃透理论,大多理论也流于清议空谈,且以解释文本的方式来推动其理论的发展。且就译介学理论的归属而言,它仍属于比较文学影响研究中媒介学下的一个分支理论。因此,对于广大的比较文学理论和翻译学理论研究的学者来讲,仍然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参考文献:
[1]谢天振,《国内翻译界在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认识上的误区》,《中国翻译》, 2001年第4期,第2-6页。
[2]万涛,徐燕珍,《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钱钟书翻译思想》,《海外英语》,2012年第3期,第40-41页。
[3]穆雷,《也论翻译研究之用》,《中国翻译》,2012年第12期,第35-38页。
[4]谢天振主编,《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第3-5页。
[5]谢天振,宋炳辉,《从比较文学到翻译研究——关于译介学研究的对话》,渤海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第39页。
[6]曹顺庆主编,《比较文学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第4页。
篇6
关键词:目的论;翻译;再创造
一、目的论
20世纪70年代,功能翻译理论出现在德国,在德国研究翻译学者中盛行,它已成为一个最有影响力的西方翻译理论。目的论,功能主义方法的核心,是革命性的,因为它传统翻译理论,即目标语言和源语言文本的对等。它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研究翻译,特别是对翻译作品的评价。目的论,是德国学者费米尔(Hans J. Vermeer)于1978年在他发表的《普遍翻译学理论框架》一书中首次提出的。费米尔强调翻译是在两种不同文化之间进行转换的一种交际行为,而不是纯语言之间的文字转换。第二代目的论者诺德(Christiane Nord)对目的论进行修正,提出了“功能+忠诚(loyalty)”。目的论有三个原则: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忠实性原则。目的法则可以解释文学翻译中的再创造现象。本文以美国作家梭罗的Walden为例,通过目的论的视角浅要分析《瓦尔登湖》徐迟译本的再创造,并透过文本的再创造,分析译者翻译的原因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Walden出版于1854年,是19世纪美国著名文学家梭罗的代表作,也是该作家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部杰作。英国著名作家乔治・艾略特称之为“美国文学中最无可争议的作品,百年来长销不衰的心灵圣经,超凡入圣的好书”。Walden最早的完整中译本由徐迟先生1949年翻译完成,成为了经久不衰的经典散文。在此后的60多年时间里,不断有新的译本推出,目前己有36个中译本出版。大多数关于《瓦尔登湖》的研究多关注在内容所体现的梭罗思想,即超验主义思想,休闲思想等,如浙江大学程翔的硕士论文梭罗《瓦尔登湖》的休闲思想研究中写道“对梭罗的休闲梭罗的休闲思想是自然主义、清教主义、超验主义等思想渊源与十九世纪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在梭罗身上交互作用产生的结果。”梭罗的隐居就是为了寻找必要的孤独,在孤独中面对真正的自己,把自我从社会的影响中抽离出来。”但是还是有关于《瓦尔登湖》译本的翻译意象等研究,如中南大学张辉硕士论文多元文化语境中徐迟译《瓦尔登湖》就是对徐迟译本的“言”、“意”、“象”等层面分析,徐迟通过对这些生活中常见意象的处理,发挥了它们应该发挥的作用,为读者描述了一个真实的梭罗意象的结果就是文学再创造的表现形式,基于此,我想通过实例分析徐迟译本的文学再创造。
三、目的论视角下再创造
(一)目的论在文学翻译再创造中的运用和意义
目的法则能适用于文学翻译,且能适用于文学翻译再创造。费米尔所强调的“行为目的性”,在另一个意义上也就意味着无论何种行为,个体肯定存在着一定的目的。个体即使对情景不作出反应,实际上,也是一种选择。当译文与原文的效果不同时,就需要译者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对原文进行重构,从而表现出再创造的形式。
(二)徐迟译本《瓦尔登湖》在目的论视角下文学再创造的事例分析
通过通读和理解《瓦尔登湖》原文和徐迟译本,对比事例分析目的论视角下再创造。着重从目的论的三个原则出发,即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实性原则。《瓦尔登湖》一共十八章,徐迟的这个译本不仅是国内第一个中文版本,也被很多人认为是国内翻译得做好的。徐迟的译序中一再强调要“静下心来”才能看这本书,有些句子和段落要反复地读才能体会,译文偏于文雅。如:魇足、角隅、墙垣、足踵、芟草。译本当有梭罗引用中国典籍如《论语》、《孟子》的话时,徐迟都直接用了中文的原文。这部分着重从词句,修辞,诗化,诙谐等角度选择事例,进而结合目的论的三个原则分析其再创造的成分。
(1)目的原则
目的原则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考虑到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背景、译文期待及译文的交际目的,在目的指导下进行翻译实践。翻译应当以目的语读者为导向,使原语在目的语情境和文化中,按目的语读者的期待方式发生作用。
在第二章节“Where I lived and What I lived For”中有例子:
例1:
原文:With respect to landscapes,
“I am monarch of all I survey,
My right there is none to dispute.”
译文:关于风景,―
“我勘察一切,象一个皇帝,
谁也不能够否认我的权利。”
译者讲monarch 译为皇帝,而不是译为其他诸如国王、君王等词语。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这样翻译是考虑到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背景,因为皇帝一词在中国家喻户晓,这样使得读者一目了然,更易于接受。从再创造角度看,译者针对自身的背景以及读者的背景,并不是单一地对译为进行直译,而是通过译者主观性的再创造进行加工。
例2:
原文:The Harivansa says,“ An abode without birds is like a meat without seasoning.” Such was not my abode,for I found myself suddenly neighbor to the birds:
译文:哈利梵萨说过:“并无鸟雀巢居的房屋象未曾调味的烧肉。”寒舍却并不如此,因为我发现我自己突然跟鸟雀做起邻居来了;
译者把Such was not my abode译为“寒舍却并不如此”,其中把abode译为“寒舍”一词,这无疑不是根据目的语而来,寒舍谦称自己的家(自己住家),这一词语颇为有中国韵味。
在第十三章House-Warming中有例子:
例3:
原文:However,only one or two of my guests were ever bold enough to stay and eat a hasty-pudding with me:but when they saw that crisis approaching they beat a hasty retreat rather,as if it would shake the house to its foundations.
译文:只有一两个宾客还有勇气跟我一起吃玉米糊:可是当他们看到危机接近,.立刻退避,好象它可以把屋子都震坍似的。
译文把hasty-pudding译为玉米糊,这也是符合中国人的常识和认知习惯。而不是直接把pudding译为布丁,因为布丁在中国并不是常见的食物,如果直接译为布丁,不容易理解。
(2)连贯原则
连贯原则要求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的标准。语内连贯是指译文必须能让读者理解,并在目的语文化中产生意义,应该与读者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交际习惯等相一致。在第五章 “Solitude”中有例子:
例4:
原文:This is a delicious evening,when the whole body is one sense,and imbibes delight through every pore. I go and come with a strange liberty in Nature,a part of herself. As I walk along the stony shore of the pond in my shirt-sleeves,through it is cool as well as cloudy and windy,and I see nothing special to attract me,all the elements are unusually congenial to me.
译文:这是一个愉快的傍晚,当全身只有一个感觉,每一个毛孔中浸润着喜悦。我在大自然里以奇异的自由姿态来去,成了她自己的一部分。我只穿衬衫,沿着硬石的湖岸走,天气虽然寒冷,多云又多风,也没有特别分心的事,那时天气对我异常地合适。
译文对原文的个别词语,如delicious,cloudy,windy等形容词的翻译都很连贯,如译文中“天气虽然寒冷,多云又多风,也没有特别分心的事,那时天气对我异常地合适。牛蛙鸣叫,邀来黑夜,夜鹰的乐音乘着吹起涟漪的风从湖上传来。”中“多云又多风”与原文中“as well as cloudy and windy”相得益彰。
(3)忠实原则
诺德认为,译者对译文接受者负有道义上的责任,必须向他们解释自己所做的一切以及这样做的原因。这是忠诚原则的一方面。该原则的另一方面则是要求译者对原文作者忠诚。译者应尊重原作者,协调译文目的语与作者意图。(Nord:2001)
在第十四章Former Inhabitants and Winter Visitors中有例子“
例5:
原文:Father in the woods than any of these,where the road approaches nearest to the pond,Wyman the potter squatted,and furnished his townsmen with earthenware,and left descendants to succeed him.
译文:在森林里比上述任何一个地方还要远些,就在路最最靠近湖的地点,陶器工人魏曼蹲在・那里,制出陶器供应乡镇人民,还留下了子孙来继续他的事业。
原文中left descendants to succeed him译为还留下了子孙来继续他的事业,把him译为他的事业,这足以说明译者是在完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忠实原文的基础上译为“他的事业”而不是译为“他”。译者再创造的同时,不能一味地诌译,而是需要把握再创造的度。
(三)徐迟译本《瓦尔登湖》再创造的原因和意义
通过事例分析后,从译本再创造的角度分析徐迟翻译的背景和意义。在整体崇欧潮流的时代背景下,如果在思想、语言上都迎合西方文化,那么翻译出现大量欧化现象也是为了满足社会和读者的阅读需要,在二三十年代更为突出。就从散文这种文体来看,由于中国传统的散文已经褪色,不仅是思想方面,即旧说中的“文以载道”等思想,文体本身也需要革新。二三十年代小品文的创作与翻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盛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应归功于西化的翻译。梭罗的《瓦尔登湖》创作于19世纪中期,而这个时期正是美国文学萌芽后的第一个丰收期,历史上称为美国文学史上的文艺复兴,产生了一大批有影响的作品。同时,从译者所处的时代语境来看,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现代文学还处于萌芽状态,小说刚刚开始,白话诗歌还处于探索之中,而散文则刚刚进入中国,这时翻译在文学系统中有重要作用。但是能考虑到译文接受者,译者在很大语句中采取了再创造的形式,这不仅是为了满足当时社会的需要,而且也表现了当时文学散文翻译的初始状态。
四、总结
通过用目的论视角分析实例,翻译目的论在三原则前提条件下对原文进行再创造,这也说明了翻译并不是一味地字词对应,而是经过译者对原文的再创造,当然这种创造上基于忠实原文的基础上进行的。目的论是在很多文学翻译都有所运用,但是不管怎样翻译,再创造,都必须把握在原文理解地基础上,以及与目的语语境的结合,才能更好地翻译。
参考文献:
[1]Henry David Thoreau. Walden[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3.
[2]陈星伊.《瓦尔登湖》汉译中陌生化的再现[D].湘潭:湖南科技大学,2012.
[3]程翔.梭罗《瓦尔登湖》的休闲思想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3.
[4]卢凌.崇尚自然:梭罗《瓦尔登湖》的审美价值[J].安徽大学学报,2003(02):87-91.
[5]刘略昌.徐迟和梭罗:以《瓦尔登湖》的翻译为中心[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5(02):38-44.
[6]刘钰.目的论和文学翻译的再创造[J].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3):43-45.
[7]彭美容.文学文体学视角下《瓦尔登湖》两个中译本的比较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8]王昭.《瓦尔登湖》双关现象汉译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9]徐向晖.文体分析在《瓦尔登湖》汉译本对比研究中的运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10]徐迟.瓦尔登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
[11]张辉.多元文化语境中徐迟译《瓦尔登湖》的现代诠释[D].长沙:中南大学,2006.
[12]赵黎明.从文化传译角度评析《瓦尔登湖》四个汉译本[D].上海:复旦大学,2009.
[13]赵勇.“深度翻译”与意义阐释:以梭罗《瓦尔登湖》的典故翻译为例[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02):77-81.
篇7
关键词: 公示语 翻译 现状分析 教学策略
一、引言
公示语是“在公共场所向公众公示须知内容的语言,包括标志、指示牌、路牌、标语、公告、警示,等等”。公示语是一个地区语言环境和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1]英文公示语是城市国际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公示语翻a译得规范与否,关系到这个城市的精神面貌和整体形象的优劣。北京、上海等全国一线城市的公示语翻译已经日趋规范,而中等城市的公示语翻译研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错误的公示语翻译还随处可见。
二、公示语翻译现状分析
由于公示语在公众生活中有重要作用,对公示语的任何歧义、误解、滥用都会导致不良后果。通过对大庆地区公示语翻译的调查,我们发现:大庆地区公示语的翻译并不规范,如存在拼写错误、语法错误等,或者有些直接用汉语拼音标示。尤其是餐厅、商店、机场、车站和银行等公共场所,公示语的翻译成为无效的指示。
1.书写不规范
在大庆某家银行,“贵宾洽谈室”被译为“VIP Negotiation room”,其中“room”的首字母应该大写。“理财经理”被译为“Financing Represetive”,“Represetive”应为“Representative”。“业务宣传栏”被译为“Advertisement Cdum”,让人不知所云,仔细分析后,发现“Cdum”应为“Column”,后两例属于典型的拼写错误。
2.随意“胡译”
在某家经营以粥为主的餐馆,其环境优雅,各种汉语指示语清晰有效,但是英语的翻译却是漏洞百出,令人不得其意。如“饮水自取”译为“Water come undone”;“打包处”译为“Package at”;“禁带宠物入内”译为“No pest allwed”,pest表示“害虫”,“allwed”为拼写错误,应为allowed;“自选入口”译为“Rukou”,直接用汉语拼音表示。
3.汉语式英译
在公示语的翻译中还存在大量的汉语式英语,令人费解。如“热烈祝贺第二届学前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胜利召开”的英译为“Congratulate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nference on Pre-school Education to Be Held”,这就不是地道的英语,正确的译法应为“Congratulations on the Opening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nference on Pre-school Education ”。
4.表达的欠缺
在很多公共场所,我们都会看到“顾客止步”或者“游客止步”这样的标示。调查发现,有些被译为“Don’t Enter”,有些被译为“Staff Only”。“Don’t Enter”是一种否定式语言,比较生硬,显得有些不友好;“Staff Only”是一般能够接受的翻译,但有时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在商场、展览馆,则“Staff Only”是最恰当的翻译,但是如果在景区,“游客止步”是警示游客再向外走就出了景区了,那么译为“Staff Only”就有欠妥当,译为“No Entry”会更为外国人接受,因为在英语的公示语中就有“No Smoking”,“No Swimming”的翻译先例。
5.翻译标准的不一致
很多相同的公示语翻译没有采用统一的标准,是因为各个单位或者公共场所翻译都是由不同的译者翻译的,译者是根据自身的认识翻译的,所以会出现公示语翻译比较混乱的局面,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即使在同一场所,公示语的翻译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比如,在某个饭店,楼梯扶手边的墙上贴着“小心地滑”(Caution,wet floor),而每个楼梯的地面上却印着“小心地滑”(Carefully Slippery),“请小心地滑行”,与汉语意思大相径庭。
三、高校公示语翻译的教学策略
在全球国际化的今天,公示语的翻译显得越来越重要。高校的职能之一就是为社会服务,如何帮助、引导学生认识、学习、掌握公示语的意义及其英译的原则和技巧[2],是高校英语教学应该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1.培养学生良好的跨文化意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是公示语翻译的一个障碍。因此在公示语翻译教学中,教师要不断要求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3],使学生形成跨文化意识,充分考虑文化差异,跨越文化鸿沟,熟悉英语语言习惯,防止一字一词的对译、误译。公示语的特点是:公众性、多元性、创新性和简明性[4],功能具有禁止性、警告性、命令性和提示性[5]。公示语的翻译要简洁明了、语气得当,让读者一看即懂。汉语的公示语追求工整与对仗,注重辞藻的堆砌与华丽。如“做文明人,开文明车”,这是大庆马路上的一条交通标语,在英语中是绝对不可能直译的,其实这就是要人们遵守交通规则,所以英译时直截了当即可——“Obey the traffic rules”。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公示语翻译的兴趣
把公示语的翻译贯彻到整个英语教学中,形成多维立体的材料,是帮助学生认知、学习掌握公示语的翻译技巧与原则的重要途径之一,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翻译公示语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任务型方法引导学生翻译公示语,学生可以在网络上搜集公示语翻译的特征、分类及误用,总结公示语翻译的特点与技巧,建构出公示语翻译的模式。
此外,教师可以组织社团、第二课堂,让学生对公示语翻译的研究延伸到课外。我校外国语学院大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中心翻译技能训练部的学生,利用寒暑假课余时间,对大庆和其他中等城市的公示语翻译进行了调查,内容涉及商品说明书、公交站牌、医院、银行、火车站、机场、景区公示语、菜单、宣传册、商店广告等各个方面,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些公示语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归类,获得了翔实丰富的第一手材料。下面以一名学生搜集的资料为例:
景点由此向前。This forward spots.(属“胡译”,有语法错误,改正:Continue to visit)
请勿由此下塔。Please don’t go downstairs from this way.(属“汉语式英译”,改正:Downstairs)
由此上塔。Stairs Up.(属“汉语式英译”,改正:Upstairs)
保护文物,请勿触摸。In order to protect the relics,please don’t touch them.(属“过度表达”,改正:No touching)
四、结语
公示语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城市外宣的窗口,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在公示语翻译过程中,我们要充分理解本族语和目标语的文化、语言特点、民族思维方式的差异,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深刻贯彻公示语翻译的意识,让学生充分了解并掌握公示语翻译的原则与方法,从而使公示语的翻译趋于规范。
参考文献:
[1]燕玉之.公示语翻译的研究现状及其翻译原则[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11).
[2]朱风云,陈亚明.公示语翻译及其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贯穿策略[J].Crazy English Teachers,2006(11).
[3]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6).
[4]赵湘.公示语翻译研究综述[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2).
篇8
论文摘要:由于新闻报道自身的特点和中英语言与文化的差异,对外新闻报道中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一些承载着浓厚中国文化特色的词汇。这些词汇的翻译不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一种跨文化信息的传播与交流。在对外新闻报道中,对文化词汇常采用音译、直译或直译加解释性文字、意译或意译加解释性文字、或重组的方法进行转换,并针对不同的受众对象和传播目的选择有效的翻译方法,以期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繁荣和科技的发展,汉语从一个最大的地区性语R正走向国际化。大众媒体的对外宣传与报道,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中国这个有着深厚传统文化的大国有了更深的了解,并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语言是文化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文化的影响和塑造,而语言又反映文化,它隐含着一个民族的人文历史、心理变迁、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和衣食住行。因此语言与文化的联系非常密切。一个民族的语言与这个民族的文化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正因为语言中渗透着文化,语言中的词汇和惯用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在对外新闻报道中,我们所关心的“不仅仅是我们报道了多少内容,而且还应该关心有多少内容能进人读者的头脑”。因此,如何将中文词汇中的文化信息快速、通顺、准确地传递出去并得到不同文化背景读者的理解,正是我们对外新闻报道中所特别关心的。
对外报道中常用的文化词汇转换方法
纽马克先生将文化词汇(culturalwords)分为生态、物质、社会、姿势和习惯及社会组织、习俗概念等五大类。在对外报道中,最常见的文化词汇莫过于地名、人名和社会组织类的专有名词。除了像“北京”、“上海”、“长城”等众所周知的有代表性的地名和人名可直接用汉语拼音外,其他社会组织类名词则常用音译加解释性文字,使读者了解一些基本信息,加强印象,扫除有碍理解的模糊概念。对于介绍中国特色的词汇,则总是先尝试直译或直译加少量解释性文字,因为这样才能突出我们的“特色”,使读者了解我们的与众不同之处。对外新闻报道虽然是一种书面语的形式,但由于面向的是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文化水平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群体,因此它的语言主要以简洁、通俗易懂为主旨,而且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性较强的术语。对于文化背景深厚的词汇,因无法直接说明或详细说明而需要占用大量报道空间的词汇,我们往往借用英语中比较通俗易懂的词汇,以求传意,从而克服文化理解障碍。下面分别举例说明几种常见的文化词汇转换方法。
音译或音译加解释、补充性文字。有一些中国特有的词汇,我们常常选用音译,以保留“中国味道”,同时也丰富了英语词汇。1998年出版的《牛津大辞典》中已经收人不少的汉语拼音词汇,如武术"Wushu”或功夫“Kunfu",风水‘`fengshui",阴阳“yinandyang”等。但是这些词在新闻报道中还是尽量在拼音后加上简短的解释比较好,这样更符合受众的“大众口味”。比如:Wushu,aChinesemartialart.(武术,源于中国的一种搏斗技巧)。对于一些新闻报道中人物和地名的处理最好在音译后加适当简洁的相关背景资料和解释,这样便于读者理解,更能增强新闻报道的立体感和真实感。例如:《中国日报》(英文版)在2009年12月27日报道曹操墓被发现时这样描述曹操:LegendhasitthatCaoCao,KingWuofWeikingdomintheThreeKingdomsperiod(AD208to280),hadbuilt72tombstothwarttombraiders.(据说,这座墓是曹操的,即公元208年至280年三国时期魏国武王曹操。)这样经过信息补充,普通的读者也知道曹操是一位距今多少年的中国历史人物。而地理名称的翻译再加上方位词的补充会让不熟悉中国地理的读者对所发生事实的大概方向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增加了新闻报道的立体感和即时性。如:Ahigh-speedraillinelinking7hengzhou,capitalofcentralHenanprovinceandXi''''an,theancientcapitalinthenorthwestShaanxiprovince.(ChinaDaily,December282009)(该高铁铁路线连接了中部河南省省会城市郑州和位于中国西北的古城、陕西省省会西安。)这样的补充,对中国读者来说显得呷唆,但对西方读者来说却是必要的。
直译或直译加解释性文字。直译即按字面意思翻译。直译比较容易反映汉语文化词汇的内涵,但这要建立在读者完全明白汉语文化词所传达的信息之上。纽马克曾经说过:“如果直译能保证所指意义和语用意译与原文相同的话,那么直译是正确的也是不能回避的。’,值最常见的就是对“一国两制”的翻译,即:onecountry,twosystems.其他常见的还有打工族oob-seek-ers)、工薪族((wage-earners)等。《时代》周刊1996年12月9日一期中曾经有这样一句话:“‘百花齐放’—允许有争议的见解……”英文翻译是“Letahundredflowersbloom"—topermittheairingofconflicting…这是将“百花齐放”直译后再做简短的解释,指明在本文中的意思是“允许各种相互冲突的意见出现”,非常形象、生动。
意译或意译加解释性文字。其实有很多文化词汇,用音译、直译都无法正确完整地传达信息。因此新闻报道中经常会出现新词或加载着浓厚文化信息的词汇,这些词汇的翻译既要遵循新闻报道文体的清晰易懂原则,又要注重受众对象的差别,最终还要特别强调传播效果。因此,在对外新闻报道中我们经常为了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而采用“舍形取意”的方法进行翻译,重点在于突出其主要内容,很好地传递文化信息。如:《中国日报》(英文版)2000年6月10日对的讲话“我们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采取积极措施,培养和选拔大批优秀青年干部……”的英文翻译是:"Weshouldtakeactivemeasurestoselectandtrainagreatnumberoffineyoungleaderstomaketheranksofcadresmorerevolutionary,youngerinaverageage,bettereducatedandprofessionally,morecompetent."saidJiang.根据语境,译文展现的是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具体内涵,尤其是“年轻化”翻译为“平均年龄小一些”,而不是“maketheleadershipmembersyounger(使领导干部变得更年轻)”。
重组。重组也就是对一些文化词汇的字面意思和内涵经过音译、直译和意译或做适当的增补组合后再现其真正意义。这类翻译方法经常用在一些“中国味”很浓的词汇中。比如“端午节”的翻译:TheDragonBoatFestival,fallingonthefifthdayinthefifthlunarmonth,isalsocalledtheDuanwuFestival,hasbeenmarkedbyeatingZongzi(glutinousricewrappedtoformapyramidusingbambooorreedleaves)andracingdragonboats.(ChinaDaily,May28,2009)即:龙舟节,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也叫端午节,这一天常常赛龙舟、吃粽子(用竹叶或芦苇叶把私米包成像金字塔形状的一种食品)。这个翻译将音译和意译结合起来,加以补充解释,非常清楚简洁。
文化词汇转换的策略
新闻传播是一种价值的传递,体现着传播者自身对社会现象和新闻传播内容的价值判断。从文化传播与文化交流角度来看,对外新闻报道不管采取什么传播媒介,其内容和形式总会深深打上中国的文化痕迹,这就难免会对其他文化背景的读者造成理解的困难。在对外新闻报道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受众文化价值观的多样化,对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受众对象采取不同的文化词汇处理方法,以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德国功能派翻译学家Reiss,Vermeer和Nord等从翻译行为的目的性出发提出的“目的论”翻译理论为此提供了理论的支持和保证。该理论的核心原则是“目的准则”:“任何翻译行为都是由翻译的目的决定的,简而言之,就是‘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的手段”。因此,在以需要为宗旨的对外新闻报道中,对文化词的具体处理办法要视新闻报道的目的和受众对象而定,可以采取归化也可以采取异化策略处理一些词汇,而不是一味把有些汉语文化词汇以固定不变的方式呈现在其他文化背景的读者眼前。
比如对故宫的简单介绍,如果是针对北美读者,可转换为:TheconstructionoftheForbiddenCitytook14years,andwasfinishedin1420,72yearsbeforeChristopherColumbusdiscoveredtheNewWorld.(紫禁城的修建花了14年,在1420年竣工,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早72年。)如果针对欧洲的读者可以在“in1420”后加上"14yearsbeforeShakespearewasborn"(比莎士比亚出生早14年)。这样对不同的目标群体采用不同的类比手法,借用不同读者所熟悉的历史和人物来理解中国的历史年代同样达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再如对春节的翻译,虽然世界各地都知道中国的春节,但在翻译时仍旧保留其浓厚的文化信息旨在突出“中国文化”,同时通过类比使读者对这个节日有更深刻、清晰的认识:TheSpringFestival,fallingonthe1stdayofthe1stlunarmonth,isthemostimportantfestivalfortheChinesepeopleandisthetimewhenallfamilymembersgettogether,justlikeChristmasintheWest.(春节,每年农历一月一日,是一个对中国人来说非常重要的节日,也是家庭团聚的日子,就像西方人的圣诞节一样。)
再如:“啃老族”比较常用的翻译是:eattheirelders,youngadultswhoareca-pableofsupportingthemselvesbutlivingofftheirparents.(,December19,2009)其实在英语中也出现了一个新词“NEET",意思与我们说的“啃老族”相类似,即:Thenumberof16-to18-year-oldsbrandedas"Neet”—notineducation,employmentortraining—hasrisenamidgrowingfearsthatschool-leaversarebearingthebruntofjobshortagesintherecession.(这些既没读书,也没工作或接受任何培训的16岁至18岁的青少年被称为“啃老族”。随着“啃老族”群体的日趋壮大,人们越来越担心这些辍学者在经济衰退时期会首当其冲受到就业岗位减少的影响。)(ChinaDaily,November23,2009)因此对“啃老族’,的翻译可以借用NEST这个词,也可以使用直译加解释性文字来转换,主要根据报道中所描述的对象而定。
可见在对外新闻报道过程中,文化词汇的转换是灵活多样的,在转换过程中考虑的因素也是全方位的,既要符合文体特点,也要清楚新闻的受众对象;既不能为了让西方受众了解中国文化而一味追求保留中文文化特征(异化),也不能为了行文的流畅而一味用英语文化取代汉语文化进行解释(归化)。正如张健教授所说:“为了达到通过翻译传递信息和增进了解的目的,文化传输在翻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除异化处理外,译者还需酌情对文化信息采取归化处理。”
篇9
【关键词】学习者;口译;自主学习;网站建设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7―0129―04
自2003年翻译学从一个从属于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的三级学科发展成为独立的二级学科,建立起拥有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完整培养体系以来,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口译教学在我国也获得了很大发展。从而,在口译教学中也呈现出一系列的研究课题,如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培训、评估体系等,需要进行深入的探索。
本文尝试探讨一种将口译课程、口译教学与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整合的有效形式――口译学习网站的建设与实践,试以抛砖引玉,对口译教学与ICT整合予以深入思考。
一 新时代背景下的口译教学
1 教学研究的转向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由于认知科学、生态心理学、人类学以及社会学等学科发展和共同影响,对教学的理解发生了嬗变:从教的研究专向于学的研究,“从知识的传授转向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知识建构”[1]。新的研究成果认为:“学习既是个体感知、记忆、思维等认知过程,也是根植于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现实生活的社会建构过程”。[2] “学习活动应该是主体为了认识世界、体验生活、感悟生命而积极建构知识、实现自我不断发展与完善的活动” [3]。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作为关注的主体,要仔细探讨学生认知结构的特点、建构过程及影响条件等问题,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情境,让他们在参与和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发展。此为当前教学理论探讨的主要问题。
2 时代背景下的口译教学观
口译是一种即席性很强的、集语言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交互的多任务语言操作活动[4],它涉及译员的双语能力、言外知识、口译技能和心理素质等。因此,口译教学不同于其它语言教学,有其独特教学特点 [5]:(1)技能性:口译是一种专业技能,无论是连续传译,还是同声传译,对口译技能的要求都很高。(2)实践性:口译是一种操作性很强的专业技能。要培养出合格的译员,除了口译技巧的系统训练,还必须辅以大量的口译实践练习。据研究,口译学生要达到一名合格译员的水平,其口译练习量必须达到800-1000“磁带小时”(ape hour)(3)仿真性:口译课的教学材料宜采用“仿真性”材料,即原汁原味的口译现场录音、录像,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译技能训练效果。
口译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口译能力,培养学生从事口译工作的相关素质。[6]因此,口译教学应以口译技能的培养和获取为中心,兼顾语言、知识、心理等诸方面能力和素质。从认知心理科学和语言学的观点分析,技能的熟练掌握,良好的认知心理素质的培养,主要依赖大量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学习[7]。因此,作为教学系统的子集的口译教学,必须遵循教学理论的发展要求。具体而言,就是要遵循教育的本质目的,以学习者为中心,在仔细思考学习者特点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探求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习者的口译综合能力。此外,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学生数量的增加和有限的课堂训练时空的矛盾也要求口译课程和口译教学作出改革,探讨既适合学习者特征又有效用的个性化教学方式。
3 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技能为主线的口译教学思想确定
技能性是口译教学的一个最大特性,而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本研究采用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技能为主线的口译教学思想,围绕着学习者的技能获取,将技能细分为各子技能,据此设计功能模块,开展层级化的训练活动。本研究通过大量的视听、口译练习、在线录音、自主评价、录音回听、教师评价等活动环节来强化学习者的听辨能力、短时记忆技能和临场心理素质,在各单项技能整体提高的基础上提高学习者的口译综合技能。
二 ICT与口译课程的整合:口译自主学习网站
口译技能的训练与提高,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在国外,计算机在口译教学中的应用起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被称为“计算机辅助口译训练(Computer Assisted Interpreter Training)”[8],简称为CAIT。Sandrelli和Hawkins(2006)将CAIT定义为“使用多媒体计算机来促进口译训练”[9],其发展动机是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ICT)的多媒体功能,以各种方式提高口译教与学的效果。
在国外,主要有以下几种CAIT工具被应用于口译教学[10]:1)计算机软件包,如Interpr-It和Interpreter Training CD ROMs;2)应用软件,如Interpretations和Black Box;3)基于网络的口译学习环境和虚拟学习环境(VLE);4)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虚拟口译环境(VIE)。
根据Sandrelli的观点,口译虚拟学习环境是一套通过在学习过程中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增强学生口译技能的学习工具,是一种具有强交互和仿真功能的学习网站,包括了支持学生和教师教学的工具、网络化共享资源空间、虚拟口译训练档案、学习训练跟踪工具等功能和工具。[11] 基于仿真技术的虚拟学习环境还具有仿真会议和翻译功能。
面向学习者的口译自主学习网站属于虚拟学习环境的一种,它包括了4个模块:用户信息模块、习题模块、Web录音模块和学习评价模块。用户信息模块主要记录学生和教师的基本资料,如学生的学习档案和成绩等。习题模块包括了大量口译技能如交替传译技能(即时记忆、理解技能、言语类型分析、译前准备、口译笔记等)和同声传译技能(表述或重复技能、双耳分工与精力分配、预测技能等)的口译训练材料以及各类口译场合常见的口译主题类材料。网站针对不同的技能要求设置了不同的口译主题材料练习活动,以强化学习者对各个技能的把握。这些材料都具有以下的特点:1)内容多样,涵盖各种口译专题;2)形式多样,既有音频,也有视频;既有会议发言的原汁原味资料,也有教师教学讲解的视频;3)难度各异、语速和口音多样,以便让学生适应如真实口译现场的不同风格、不同语言背景的发言人的语音。Web录音模块是通过在网页上嵌入控件,实现Web实时录音,生成的录音文件实时保存在流媒体服务器上。学生不能删除服务器上的学习记录,也不能更改学习档案,以此实现对学生口译练习的控制。学习评价模块是学生对自己的录音进行自我评价以及教师对学生的口译录音进行检查、评价和反馈。当分数加权值超过晋级标准时,系统自动升级训练级别。
该学习网站打破了传统的教材观念,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大量文本和音、视频资料,让学习者进行自我练习和自我评价,从而开展循序渐进式的自主学习;另一方面又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不断跟进新信息,更新教学资料,使训练既可以因循技能阶段进行,又不会与社会发展脱钩;既照顾到专题知识的熟悉,又不忽略时代语言的掌握;既满足了学习者个性化训练的需要,又推动了口译教学紧随时代的发展需要。此外,学习网站能自动在后台数据库中记录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如录音和学生自我评价)、教师的反馈以及师生互动等数据,能为口译研究提供大量的实用数据,为口译实证性研究建立坚实的基础。
三 口译自主学习网站建设实例
1 设计理念与整体框架
面向学习者的口译自主学习网站的构建以口译自主学习和评价为应用平台,综合考虑课堂教学、自主训练和学习互动等特点,让学习者通过网站在课后开展自主训练,利用多种媒体和手段鼓励和督促学习者在语言能力和知识上的积累,强化语言基本知识和口译技能;可以无限次地进行口译技能的训练,让学习者在坚持不懈的实践中巩固和掌握口译的各项技能;可以创设口译情境,让学习者多次的练习实践中强化临场心理,从而克服焦虑感。网站通过FMS(Flash Media Server)技术,实现自动化录音,并把学习者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结合起来,让学习者在螺旋式的训练中逐渐提高口译技能。
课题组成员在对口译教学实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设计并开发了面向学习者的口译自主训练网站。设计理念如下:
1)口译学习理论与计算机技术结合。通过吸收认知学习理论、教学支架理论等多种教学理论,结合ASP、FMS和数据库技术,使口译自主训练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
2)以技能为主线进行层级训练。围绕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技能的各项技能细则,设计各种题材的分级练习,按照“译前准备-支架引导-技能训练-自我评价-录音视听-实践反思”的方式进行口译技能的系统化训练。
3)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学习者可以自主练习并在线录音,按照练习的标准对自己的录音进行评价,若达到晋级标准则自动升级到高一级练习进行训练;若不能晋级则在原级继续练习。教师可以查看学习者的学习记录并对他们的口译练习进行评价,提出有效反馈,正确引导学习者的学习。
4)因材施教。学习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层级和练习材料,进行以技能获取为目的的个性化学习。
5)自主学习和课堂教学无缝对接。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对相关技能进行讲解,对学习者的学习进行分析,同时,针对学习者的情况设置下一步的训练材料,使课堂教学和学习者的课后自主练习有机联系起来,使课堂教学和课后训练溶为一体,达到口译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
6)口译教学材料与时俱进,及时更新。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不断跟进新信息,更新教学资料,使训练既可因循技能阶段进行,又与社会发展同步。
7)学习效果动态立体化。网站自动记录学习者的训练录音、学习者学习评价分数与评语以及教师的评分和点评,使每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既能视听,又能可视,达到学习档案立体化的效果。
学习网站主要包括教学背景、口译知识、专项技能、综合技能、影音资料、学习档案、学习资源和交流讨论等模块, 其中“教学背景”、“口译知识”、“影音资料”、“学习资源”以树形结构呈现相关口译资源,可让学习者获取不同的口译知识;“专项技能”和“综合技能”是网站的主要模块,分别精心设置了三种级别的习题,由易到难。各级练习的语言材料都经过仔细选择、剪辑和编排,以确保输入的语言信息符合学习者的认知水平,激发语言感知,促进译语输出。练习的录音结果存入“学习档案”数据库后,学生可以根据结果,进行自我评价,自觉调整训练。教师可以根据练习结果,给出评价,提出明确的指导与建议,促使学习者加以改进。练习内容难度如螺旋状伸展,让学习者的技能也如螺旋状不断向上发展。螺旋状的训练不仅回应了教学阶段的要求,亦照顾到学生个人水平的需要,使能力强和能力稍弱的学生都能逐级提升(找到力所能及的练习)。设计框架如下图:
2资料收集与转化分割
(1)资源收集
网站的资源建设主要包括资源收集、整理、归类、技术处理、资源上传等环节。各类资源主要来源于互联网上的国际组织网站、国际会议网站、广播媒体、各大型会议、重要会谈、访谈、著名演讲等口译现场录音/录像;其次来源于教师参与各类会议翻译以及会议交流等录音/录像材料;再次来自于课堂教学的录音/录像等。资源收集的内容包括源语发言、目标语口译等录音/录像以及相关文本等材料。
(2)资源整理
将收集好的资源按照网站的几大模块进行初次整理,如文本资料分别按照口译基本知识、背景资料、学习资源等进行整理;音视频先按照音频、视频文件夹整理,然后再分别按照同声传译和连续传译技能细则进行整理。
(3)资源归类
将初次整理的资料以技能为主线,按照不同类别进行细化整理:如首先按照译前准备、即时记忆、口译笔记、数字传译等进行归类;再以口译场合常见的口译主题,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进行细化归类;最后在细化类别的基础上再按照从一到三的练习等级进行分类整理。
(4)技术处理
口译自主练习资源的处理是一个复杂的环节,这是网站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口译课程与ICT进行有效整合的关键环节,需要口译专业教师和技术人员的紧密合作才能完成。例如,首先视听所有音视频资料,确定练习的难易度,然后将资料按照需求裁减成不同时间长度的文件,最后利用编辑和转化工具,把这些文件全部转化成后缀名为“.flv”格式的音视频文件。
(5)资源上传
将所有整理和处理好的资源按照要求分别从后台管理平台上传至口译网站的各个模块的主栏目和各级栏目中,完成资源的网络化开发过程。
3技术实现
(1)系统结构
系统采用B/S结构,由客户端、网络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组成。FMS服务器提供流媒体的后台支撑服务,Web服务器提供终端用户界面;数据库服务器记录所有的学习资料和学习档案等。当客户端向Web服务器发出页面请求时,Web服务器返回相关页面给客户端浏览器,此时嵌入在页面中的SWF文件,通过Flash脚本(Action Script)与FMS服务器进行通信,同时使用RTMP实时传输协议,实现语音的采集、传输和保存。
(2)网页客户端的开发
客户端应用基于浏览器的技术,页面处理部分采用JAVABEAN + JSP技术进行开发。Web录音控件包括放音、录音、静音和音量调节功能。JSP实现了与服务器的数据交互(如数据存储逻辑处理)并在浏览器对数据进行展现。流媒体部分采用Adobe的Flash视频流媒体解决方案:服务器端采用Adobe Flash Media Server 3作为流媒体服务器,客户端则使用Action Script3编写的Flash流媒体播放器(封装为网页中常用的SWF文件)嵌入页面。Flash流媒体播放器在页面加载后与流媒体服务器通讯,获取视频播放流,在浏览器中播放。Flash流媒体播放器除了具有播放功能外,还具有语音实时采集的重要功能。它利用客户端的麦克风进行语音采集,并传输到流媒体服务器,从而实现Web录音功能。
(3)服务器端的配置与开发
网站采用B/S 模型,服务器端负责系统的数据存储以及和客户端之间的数据传递。服务器端安装Tomcat6.0提供Web 服务,用于接受客户端的请求,并反馈给其相应页面。服务器端安装Flash Media Server 3提供流媒体服务,数据库软件使用MySQL5.1。
四 结语
CAIT是口译研究中一个新的研究分支,国内外都开始关注此问题,但少见有系统化的研究成果出现。本文探讨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口译自主训练网站的建设背景、设计理念、网站建设的主要环节和相关问题,并以作者参与的研究项目作为实践案例,初步总结了一些经验。希望本文能为相关教学实践和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戴维.乔纳森.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2] 赵健,郑太年,任友群,裴新宁.学习科学研究之发展综述[J].开放教育研究,2007,13(2):15-20.
[3] 冯锐,任友群.学习研究的转向与学习科学的形成[J].电化教育研究,2009,(2):23-26.
[4] 王斌华.口译:理论•技巧•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3.
[5] 王斌华,叶亮.面向教学的口译语料库建设:理论与实践[J].外语界,2009,(2):23-32.
[6] 刘和平.口译理论与教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4.
[7] 蔡小红.论口译教学训练评估[J].中国翻译,2005(6):58-61.
[8] Sandrelli,A.&Hawkinsi,J.(2006).Computer Assisted Interpreter Training(CAIT): What is the Way Forward?[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