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道德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8 04:00: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道德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道德论文

篇1

中学地理教材中涉及到许多环境问题。如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致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变暖,加之破坏植被等原因,使全球气候异常。工业制冷剂氯氟烃的排放使臭氧层遭到破坏,太阳紫外线无情地损害着地球上的生命。滥捕滥猎致使地球上的珍惜物种濒临灭绝。破坏生态脆弱带的植被,导致沙尘暴肆虐,吞噬农田、村舍、城市。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最下游,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沙漠与巴丹吉林沙漠包围,区域年蒸发量是降水量的24倍,属于典型的西北干旱地区。从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石羊河中上游共建水库13座,截水自用,导致地处下游的民勤严重缺水,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数以万计的“生态难民”四处流浪;破坏植被,使黄土高原支离破碎、千沟万壑,黄河年输沙十几亿吨,甚至几十亿吨,使下游地区水患严重,出现了“神奇”的地上悬河,而黄土高原上的居民还在维系着“越垦越穷、越穷越垦”、“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的恶性循环。2013年初,我国华北、黄淮、江淮、江南等中东部大部地区相继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PM2.5“深入”人心,“沁人心肺”。大自然毫不示弱地报复着人类。要防治和保护生态环境,除靠完善的制度、严密的法律、大量的资金外,还须依靠道德的力量。必须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内化为人类的行为准则,才能使其主动、自觉地维护它,这就要对全民进行生态环境道德教育。青少年纯朴、朝气蓬勃、可塑性强,一旦接受了某种道德信念,就会对他们的人生态度、价值目标、行为习惯产生终身影响。因此,加强青少年的生态道德教育势在必行,它关系着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二、通过地理研究性学习,增强青少年的生态环境道德观

地理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学习方式去获取地理知识并加以应用的方式。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即通过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在多元、动态、开放的大课堂中求得全面发展。地理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目标主要是体验性目标,它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的直接参与和亲身体验。老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布置一些学生生活环境中能够接触到或容易获得资料的生态环境问题作为课题,指导学生通过实地调查、查阅资料、走访专家、采访居民等形式获得资料,分析这种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危害,并提出合理化的改进意见或治理措施,甚至可以将课题报告呈送相关职能部门,为其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如宁夏贺兰县曾大力发展造纸产业,对周围的河湖以及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我曾指导学生以贺兰县某一造纸厂为例,实地调查该厂每年造纸生产的耗水量、污水处理程度、排污量,学生还在化学实验室测定了污水的生化需氧量,调查排放的污水对河湖及大气的污染和破坏程度,查阅有机质污染和治理措施。对获得的资料进行统计、计算、分析,制成专题图表,研讨可行性改进和治理方案,撰写研究报告。该成果曾在宁夏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过自治区一等奖。通过这种形式的研究性学习,不仅提高了学生获取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其亲身体验到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被污染和破坏了的环境反过来危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从而培养其作为地球公民的责任性和保护环境、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生态环境道德观。

篇2

人的均衡食物十分重要。人所吃的包括了动物、植物(含水果)。归根到底,所有食物的组成元素都来源于土地。但是,自从二十世纪50年代起使用了化肥而不用人畜粪尿之后,人类主要食物来源的耕地便逐渐变质了。最显著的表面现象是,化肥、农药和工业污染不断增加了有毒元素,因其对人们健康的危害显而易见,所以也经常听到一些声讨之音。然而,笔者认为更加严重又极端隐蔽的祸害是,耕地里对人体新陈代谢所需要的有用元素,很多已经是逐渐减少了。虽然化肥、农药能使田螺、鱼虾立即毙命,但对于大块头的人来说还是不会立刻就怎么样。可是,深藏不露的暗箭才是人类真正自我灭绝的致命毒招哩!当然,耕地逐渐变质恶化的状况并非中国特有,应该是世界性的。但是,由于中国的人口比较密集,耕地恶化趋势就可能更快些了。请大家细想一下,人吃进去了健康所需要的11种宏量元素和十几种微量元素,排出了吸收不完和分解了坏死细胞所汇集而成的,几乎同样数量的各种元素(出汗另排走少量东西)。人吃了一辈子东西,到头来也还依然只有一具身躯,这就说明了吃进的和排出的在物质元素本质上是完全相同的。在二十世纪50年代之前,古代农夫都勤劳地将人畜粪尿作为肥料,当成宝贝一样,完完全全地归还给了耕地,所以生态平衡也就自然而然地维系了下来,几千年都一直保持着生态的良好状况。在那之后,却因“科技进步”反而逐渐将生态平衡的链条切断了。显然,这是人类缺少对于大自然规律的认识智慧所做出的无知和不文明行为。虽然人类自己以为是“科技进步”,但实际效果无异于制作冰毒等,所不同的只是化肥的祸害十分隐蔽而已。长此下去,实在是等于人类不断在为自己慢慢地深挖坟墓啊!

二、二十世纪50年代之后的生态平衡逐渐断裂的原因

二十世纪50年代至今正好已经60年了。在60年前的岭南水稻田里,到处是田螺、鱼虾、青蛙,那是原汁原味的生态平衡。从二十世纪50年代开始使用化肥之后,生态平衡的链条就逐渐断裂了。今天,农田里不仅再难以见到田螺、鱼虾、青蛙之类,而是土壤板结,害虫肆虐,农作物变种,必须不断更新品种才能有较好收成。为什么生态平衡的链条会断裂呢?怎么能归罪于化肥呢?我们先看看化肥使用前后的突变情况就可以明白和信服了。笔者从小经常跟随着自己的老农父亲到田里干活,直至解放后的合作化,自己便成为农活里手,样样能干,也知道了不少田间事。记得那是在六十年前,也正是在农村合作化的过程中,突然听说是新出了“肥田粉”啦!买一小点(可能一两斤吧)就可以像撒胡椒粉那样肥上一亩田,何必那么辛苦地肩挑粪肥水下田呢!唉!人就是天生有懒根,能舒舒服服过日子,谁会不要呢?化肥的效力也确实厉害,既保住了稻谷照样收成,又养懒了人,却把田螺、青蛙、小鱼、益虫……,一概灭绝。记得开头的一两年,凡是施过化肥的田就见不到田螺了,田里倒是多了许多空的螺壳。几年后,几乎所有田都不见田螺了,也没多少小鱼被晒死,又没多少田鸡可捕捉了。后来便是害虫肆虐,夜里到处挑灯捕虫还顶不住。当然啦!没了益虫,害虫不凶残才怪哩!于是呼,生产队全面喷洒了“敌敌畏”。再到后来,又听说普通农药都不灵了,便开始用了什么“1605”,据说是德国法西斯发明的。那东西很毒,自告奋勇去喷洒的人,大热天里也要全身长衣长裤,包头裹脸,干一天就可以得到好几个工分哩!上面已经讲了化肥的三大“功绩”:代替了粪尿肥,养了懒人,灭绝了鱼虾和益虫。可是,更加根本的是,土地都变质了,板结了,哪里还有什么腐殖质可言呢?以往收割早稻时,一脚踩下去就“咕咕”响,直挤出了很多气泡。现时的稻田里,脚踩下去,既无声息,也硬邦邦。从此,害虫越来越猖獗了,农药越用越多了,生态平衡的链条断裂了!

三、现代人的所作所为等于逐渐使自己毁灭

悲呀!养活健康人需要均衡的营养,要庄稼长出好果实也需要充足的多种物质元素嘛!几十年都只凭借着那么一点儿化肥,土壤里哪里还有那么齐全的有益元素呢?恐怕化肥的这个“功绩”才是最“伟大”的吧!虽然化肥、农药等对人体也确有些直接的毒害,但如果体质好,内脏功能好,身体就会自己解毒、排毒。可是,如果人得不到均衡的营养,找不到必须的物质元素去制造和替补躯体和各种器官的特殊细胞,躯体和器官功能就日益下降,哪里还有什么能力去解毒排毒和抗拒疾病呢?不病才怪哩!当然,只要氮、磷、钾三种化肥充足,稻米、小麦、番薯……,一切庄稼照样生长,也有收获。问题是想要地里长出怎样的食物,又要吃食物的人长成怎样的人。健康的人体需要11种宏量元素和十几种微量元素参与新陈代谢,天天要制造出各种新细胞去替补老死的旧细胞,每天都在消耗掉各种元素。目前的农业情况是,化肥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光合作用使作物生长,又从水和二氧化碳得到了氢、氧、碳三种元素。所以,作物能长期得到的就只有氮、磷、钾、氢、氧、碳6种元素,健康人体所需要的11种宏量元素中,还缺乏硫、钙、镁、钠、氯5种。至于其它的十几种微量元素,耕地里就更加逐渐难以找到了!耕地里整整有20种重要的人体组成元素在不断地减少!现代人只要求地里长庄稼,却不给地里全面补充各种元素。结果,同一个品种的稻米、番薯等粮食虽然一样有收获,却变得越来越不香,产量也可能越来越少,又越来越怕病虫害,农民称之为“变种”了;只用化肥所种出来的菜就既缺菜味又多苦涩;不施有机肥的水果,过些年后也“变种”了,连最久负盛名的广西沙田柚也会变得干瘦又不香甜;用单调的饲料喂养出来的农场鸡、猪,无论如何都比不上农家放养的鸡、猪的肉鲜嫩可口;不注意营养均衡的人,其健康也必定越来越差,各种疾病不请自来。似乎很健康的年轻夫妇想要孩子,却不知道怎么就生不出来,是不是基因也出问题了呢?不知道癌病患者怎么就越来越多……。这,就是当前生态平衡状况所导致呈现出来的现象。而且,这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是世界普遍现象,是地球全人类绝种趋势所最初呈现出来的征兆。化肥、农药、工业污染,它们灭绝了小生物,虽然罪证确凿,其害处让人人都眼见心明。可是,对于维系人体健康的物质元素的逐渐缺失所造成的长远危害,人们却毫无感觉,连专家们都还在吹捧和感谢化肥所做出的“贡献”,可见软刀子杀人是何等隐蔽阴险啊!这才是让全人类逐渐断子绝孙的毒招哩!现代人的所作所为实际上就是在借助于大自然的屠刀不断地杀着人类自己的子孙后代。

四、大自然的地球生态规则的辩证机理

自然规律指整个宇宙大自然的运行法则,大自然对于地球生态环境又有具体守护的严厉规则。人类如果缺乏认识大自然的智慧,有意无意地破坏了地球生态环境,就违反了自然规律,是对大自然犯罪,就必然要遭受大自然的惩罚。有人误认为地面上的野生动植物就是生态环境,须知那些都只是大自然后期才请来的生态环境客体而已,人也是客体。生态环境不应该是只对人而言的,是对着地球上整个生物圈而言的,是生物最根本的共同的原始环境。土地、阳光、空气、水,四项合一就总称为地球上的生态环境,是一切生物存在的基础条件。地球表面上的土地,是大自然经过高温的锻造和亿万年的风雨淘洗出来的,是生成各种生物的基础,也是生物各个种群赖以安身生活的地方。所以,维持上述意义上的生态环境不受破坏,才能真正维持生态平衡。生态环境是生物圈所有各个种群的共有环境,任何种群有破坏行为,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地球的诞生是宇宙自然规律在非生命领域的运行结果,地球上的生态平衡则是自然规律在生命领域的运作目标。大自然在地球上创造生态平衡的目的,是为了让应该生存的生物都自由繁殖。大自然给予地球生物各个种群内外之间的关系所制定的原则是:互相制约,和谐共处,共同维护生态环境。这既是大自然对地球生物圈的唯一要求,也是大自然对于地球生态环境的具体守护规则之一。大自然允许生物为生存而自私,却不允许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如有违反,便通过客体间的“互相制约”原则相互惩罚。若互相制约还无法奏效,大自然会亲自动手,从肇事物种的生成材料,即从其身体的组成元素数量方面逐渐减少以实现惩罚,直至最后将其灭绝。这就是大自然维护生态环境的两条主要规则,是大自然自己历经亿万年才陶冶出来的,简单、严密,严厉。大自然制定生态规则,目标就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让地球上的生物生气勃勃,呈现出一派繁茂平和的生态平衡景象。首规则是互相制约,可以俗称弱肉强食。生物各个种群之间,可以各自为了自己的生存而以其它生物作为食物来源,这是大自然给予所有生物的权利。为了生存,互相残杀无可厚非。但是,凡事不能过度,一切野生的动植物种群,你灭绝了它,可能其它种群就会反过来灭绝了你。公鸡怕蛇,蛇怕蜈蚣,蜈蚣怕鸡。三者同在,你看我,我看它,相安无事,谁也不敢乱动。若少了任何一个就不平衡了。益虫、害虫和人类之间,也含有互相制约关系的成分。生物种群之间,就是那么巧妙的互相制约着。人工饲养和种植倒是另一回事,那就是人类的文明行为了。人类正是从学会饲养和种植而开始走上文明道路的,不仅仅是会建造房子才算文明行为。至于在种群内部,互相制约规则当然也起作用。除了个体之间为了各自利益而争斗之外,某些动物当意识到自己繁殖得太多而食物不足时,母体还会预先毁掉部分幼体。人类的计划生育也是种群内部的互相制约行为。二规则主要是身体组成元素问题,可以俗称适者生存。此规则再配合其它的次要因素,如天气、气候、地壳突变、海洋灾难等,就可以令一些生物个体或种群被自然淘汰。这项规则的执行者是大自然自己。如果是大自然想要淘汰掉的,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人类的某些个体想当好心人去极力保护也是枉然的,除非你代代相传的永远创造人工条件去苦心养护它。

五、近代人类不断破坏着生态环境,某些作为不如野生动物文明

野生动物没有破坏地面的生态环境,近代人却通过不断降低土地、空气、水的质量而不断破坏着生态环境,所以人类已经变得不如野生动物文明了,必然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害虫虽然与人类为敌,也都没有破坏地面的生态环境。一切的野生动物吃了自然界的物质,那是大自然的慷慨赐予,是执行了大自然所制定的互相制约首规则。它们从地面上吃了多少东西,都会将原来的物质元素全数的拉撒出来归还给地面。野生动物在生命过程中所消耗的仅仅是转化的太阳能,地面物质元素丝毫没有因野生动物的存在而减少,所以它们完全没有破坏生态环境。同样,在二十世纪50年代之前,人类几千年的发展都只是为了自己过得更好而已,并没有破坏地面的生态环境,所以大自然都很慷慨地给予支持。人类吃掉了多少动物和植物,大自然都没意见,还让人类的文明程度越来越发展。可是近代的人类小聪明就越线越轨了,完全的利令智昏,违反了自然规律。那些现代化的自来水对着马桶一冲了事,你吃了地面上供给你的那么多的物质元素,就让其白白地流归大海,这还不缺德吗?这还不是连野生动物都不如吗?于是乎,大自然严厉地下发了惩罚令,立即把人类的文明曲线往下拨!害虫吃掉了庄稼,人类的癌病、传染病越来越多,暗中又逐渐减少了元素供给,令人类逐渐断子绝孙……,这一切都是大自然对人类惩罚的安排。你破坏生态环境越严重和越长久,就给你惩罚得越厉害。人们(特别是农民)都讨厌害虫是吗?它们可是大自然专门用于执行惩罚措施的忠实使者!害虫们丝毫都不破坏生态环境!佛教讲究报应,笔者不懂佛学,不知道其报应的执行机制如何。但是,在大自然科学这里,用“报应”这个词来解释大自然生态的严密规则实施过程,倒是十分贴切的。上面所述已经使大自然的报应机制历历在目,并非任何难以想象而见不到的天兵神将。

六、生态平衡断裂的长期后果不堪设想

中国农业生态平衡的开始断裂,已经60年过去了,再过60年、600年……,耕地里去哪里找回那么全面的各种宝贵的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来供给庄稼吸收生长呢?其实,全世界都差不多在同一时期开始使用化肥,不良情况都不相上下。长此以往,地球上全人类的子孙后代还能活下去吗?再过千年、万年之后,恐龙灭绝的命运,难道就不会轮到了地球人类的头上来吗?到了那时,生育功能有障碍的人,恐怕就不是特殊情况,而是一般情况了,因此,说断子绝孙的结局并非是危言耸听!由于笔者先悟知了这层道理,便心情沉重,深感有责任唤醒众人和促成决策层重视。倘若我今日依然心安理得,认为自身已老,事情与己无关而继续养老休闲,那就少掉了一颗人心,连动物都不如了,完全失去了一辈子做人的意义。这就是我开通了公众微信号,天天播发《自然与人》书稿的原因。诚望众人都能对生态平衡问题引起足够重视。

七、面对生态平衡断裂的现状应该觉醒

中国梦!不仅需要很多高楼大夏和优美环境,也不仅需要物质丰富和百业兴旺,更需要食物安全,营养均衡,身体健康。中华民族在受尽了一两百年的屈辱和贫穷之后,能从一穷二白变成今日的丰衣足食,昂首阔步地挤到了世界队伍的前列,并且敢于有了自己的伟大梦想——中国梦,作为中国人是多么自豪!可是,2015-04-19,有一则微信消息暴露:“为期4天的第28届‘首尔国际食品产业大展’,15日在韩国高阳市KINTEX落下帷幕。占据60多个展位的中国展区连日来几乎无人问津,与周围的发达国家展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国展位几成‘无人区’”。如果这是真实的信息,那是多么令人遗憾哦!食品安全问题应该令国人用心重视了!中国梦,我们的梦,我们要做成功中国特色的梦,要充分发挥中国人的智慧,既让经济高速发展,又让生态环境逐渐恢复过来,让国人个个吃得放心,让中国食品样样绿色,享誉全球。随着生态平衡的恢复,除了农业可以照样丰收之外,还能附带消灭目前城市和乡村都粪尿横流,到处污染的肮脏境况,并且可以省去了大量的污水处理资金。因此,很希望国家决策人将农业的根本治理列入当前的重要国策之中。笔者虽然已经是古稀老迈,还可以,也愿意无偿地为国为民献计献策,让全国农业完全恢复生态平衡,领先世界。而且,当新的农肥工程启动之后,必定可以拉动国民经济更快地向前发展,挖掘出大量的新商机。

八、认识好大自然就是积德行为

人类以往之所以违反自然规律而破坏生态环境,或许只因缺乏对自然的认识而在无意中发生。至于在人类自己的种群之内,也要像有些动物那样互相残杀,甚至比动物还严重和残忍得多,那就是文明人类所明知故犯的野蛮行为了。大自然所制定的地球生物各种群内外的关系原则之中,既是互相制约,又要和谐共处嘛!不论是无意破坏环境,还是同类互相残杀,都是智慧欠缺的表现。欠缺智慧,就是缺乏对自然的认识能力。如果能充分认识自然本质的话,大自然赐予给你的是无限量的资源,何必争抢呢!人类只要能同心协力保护好生态环境并且和谐相处,不要把资源消耗在无端的种群内互斗之中,地球上的人口再翻倍也同样可以全部过得幸福美满。如果人类的智慧有足够大,人类文明是可以无限高度发展的。否则,人类文明曲线已经正在逐渐下滑了!子孙后代危着哩!只有充分认识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才能使人类文明继续向新高度发展。当人类充分认识了大自然的本质规律之后,就能够借助于大自然的无穷动力和能源、资源,去做出伟大的发明创新,就能不断给予人类创建新文明和幸福生活。否则,如果违反自然规律,人类越聪明就有越多的破坏性发明创造,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就越严重,人类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也就越厉害。那样下去,人类必然不可避免的逐渐走上了灭绝自己整个种群的道路。因此,可以这么说,认识好大自然就是积德行为。多一个人认识了大自然的本质,就多一份保护生态环境的正能量,也就是为大自然多积了一份德。这是在积大公德,不是在为你自己积小功德,意义不同。

九、中国应该竖起人类文明新道德的大旗

篇3

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态伦理道德属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的范畴,自然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不是“外在的附加任务”。所以说语文教学在环保教育方面不仅大有可为,而且大有作为,是培养学生良好生态伦理道德的重要载体。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生态伦理道德教育谈点粗浅看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态伦理生态道德

一、教师思维方式的转变及文本解读方式的变化

语文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至关重要,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率先树立自己的生态意识。教师自身对生态文明、生态文化、尤其是生态文学要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这样才能把研究上升到理论的层面,而不是只有感性的认识。因此教师必须多读书,广泛涉猎国内外生态文学范畴的著作及最新研究性成果,大量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用一种全新的生态意识去观照中学语文教材,然后在教学中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去贯彻这种生态意识。

二、以教学活动为契机引导学生主动树立生态意识

1.开展以环保为题材的写作训练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环保题材的作文及其他语言表达训练非常多,如“我与自然”、“保护我们的家园”、“生命之水”“拯救地球”等等,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抓住一些典型的习题进行有效的引导,从中不仅可以品味到文字之美,而且使学生对于环保问题在思考中形成独立的思想意识。

如学生写作的节约用水公益广告:

水是生命之源,请大家节约用水。--------王瑜

主啊,让龙王感冒吧,打几下喷嚏吧。----刘诗豪

又如学写中央一台的广告语“我喜欢小草笑、我喜欢松鼠笑、我喜欢爷爷笑。”积极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还有为保护环境写警示语,如,“我怕疼”、“我们是朋友”等保护草坪的警示语。“共建美好家园”、“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绿色生态”等警示语。

我县地处猫儿山生态景区。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动植物的王国和物种基因库,是漓江、资江、浔江的发源地,连接着长江、珠江两大水系,素有“漓江的心脏,桂林山水的命根子”之称。我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生态资源,在学生中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指导学生围绕“保护猫儿山,呵护漓江源”这一主题进行了系列写作,参加 “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生态文明”“猫儿山GEF杯”中小学生作文大赛,学生均获得了奖项。其中,唐凌云的《绝唱》获特等奖,李星星的《天问》获一等奖。

2.开展以环保为话题的演讲、辩论活动

我校每年都举行纪念“五四”运动演讲活动。今年的主题为:“爱家乡,争做文明小卫士”。通过演讲学生进一步受到教育,增强了热爱家乡的情感,也坚决表示爱护环境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环保意识深入人心,演讲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班曾举行过以“环保”为主题的辩论赛,

辩题一:西部开发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哪个更重要?

辩题二:三峡工程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在辩论中既指出三峡工程利国利民的优势,又看到了大坝造成的破坏也是相当严重的:100多万人大迁移,肥沃的河岸土地被淹没;珍稀濒危物种可能面临灭绝的威胁。在辩论中,学生充分认识到了环境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密切联系,在不知不觉中确立了生态意识。

3.举行生态文学类读书及摘抄交流汇报会

语文教学离不开阅读教学,除了阅读课以外,我们鼓励学生课余广泛阅读。为了使阅读更有针对性,我们特意给学生规定了阅读几大类别,如经典阅读、时尚阅读、杂志阅读、报刊阅读,就内容分文学类、史学类、艺术类、美学类等,开设了几大专题:亲情、环保、哲理等。其中在有关环保的文学类经典阅读中,我向学生推荐了一些经典的权威著作,让他们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交流内容与感受。如“当人类自野蛮踏过了文明的门槛时,他从一个混沌的自然世界,迈入了一个他自己创造的世界;于是那些原先与他生命相依存的山川草木鸟兽虫鱼,渐渐地变得与他相疏远、相隔绝了。

阅读体验:比喻手法的运用形象表现了人类与自然相脱节的二元对立学说。“大自然全幅生动的山川草木、云烟光色,跟人类的生命绝不是不相干的存在。每一片飞花,每一线星光,都在提醒着人类的心灵与宇宙的关系。任何一个真正在大自然山水中受过感动的人,都理解那句耳熟能详的名论:每一片风景,都是一种心境。”

篇4

一、透视大学教师学术道德生态危机的深刻归因

1.学术动机不纯。伦理学认为,动机决定行为,行为反映动机。在市场经济的功利影响下,原本为创新学术成果,推进社会发展,促进文明进步这一纯正的学术动机也被功利化了,许多大学教师把学术研究看作是职称评聘的一个无奈的必要手段和工具。于是许多教师竭尽所能,使出浑身解数,东拼西凑,抄袭剽窃,到处挂名,以求在短期内取得规模效应。而一旦职称到手后就搁船歇网了,“著书立说”也就成为历史了,学术研究动机的功利化昭然若揭。

2.学术自律不够。道德既是一种他律性规范,更主要是一种自律性规范,道德主体没有对自身的严格自律就很难有道德的行为,当然也包括学术上的道德行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西方的一些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随之而来,一些人格不健全、缺乏自律的教师在价值取向上向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倾斜,而且随着各方面竞争的加剧,使得学术研究也走上了形形的机会主义道路。在学术道德和切身利益面前迷失了方向,见利忘义,甚至不惜出卖自己的人格尊严。

3.学术监管不力。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维护学术诚信的法律制度和行政管理体制还未完全建立起来,致使一些教师能够钻法律的空子。尽管我国在《著作权法》、《专利法》等法律法规中对学术道德有过一些规定,但往往是有法不依或执法不严,对于作假者缺乏应有的打击力度。正是因为作假者受到制裁的非常少,无形之中助长了作假者的嚣张气焰,这也就是学术道德生态出现严重危机的重要原因。

4.学术评价不公。所谓学术评价公平是指既要重视学术量的规模性,更要重视学术质的品位性。学术研究是一个复杂严谨、艰苦细致、厚积薄发的过程,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而许多大学在对教师的科研工作考核和职称评审中主要是外在数量上的要求,而忽视了内在质量上的要求,即便有要求也只是以所谓国家核心刊物来评价之,岂不知核心刊物本身的评价体系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为了拯救自己的“学术生命”和教师生涯,为完成繁重的科研任务,不少教师采取剪刀加糨糊或者移花接木的方法大肆进行“学术创作”。

5.学术刊物不善。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是广大教师强烈的心理需求,也是他们晋升职称的现实需要。应该说,绝大多数学术刊物学术态度严谨,为推动科学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不负责任的“学术刊物”恰好利用了教师的这种需求,不坚持学术标准和学术公正,不以学术质量和创新水平,而是以关系亲疏、出价高低来决定论著或成果是否发表或出版与否,以赢利为目的,大肆违规收取版面费,出现一些不道德的行为。

二、正视大学教师学术道德生态危机的负面效应

1.玷污学术研究的纯洁性。大学是学术的园地,大学教师是学术园地的辛勤耕耘者和守护者,由于学术道德失范而引起的学术腐败现象的蔓延严重损害了教育的形象,损害了学术的权威,制约了科学的进步,使本该受到人们尊重并为之奋斗的学术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荡然无存,学术的本来面目和价值被少数蛀虫践踏得体无完肤。而且,学术道德失范问题严重侵害了科学研究领域,影响了学术工作者之间的相互信任,瓦解了学术共同体内部的团结和稳定,从而破坏了科学研究的纯洁性和科学性,破坏了学术共同体的凝聚力,损害了学术共同体的形象,降低了公众对学术共同体的信任度,影响了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

2.挫伤教师科研的积极性。尽管学术道德失范和学术腐败现象不是发生在每个教师身上,但由于教师与教师原本就是一个矛盾统一体,教师总是在相互比较中存在,在相互竞争中发展,他们总是在与其他教师的比较和竞争中来评价社会的公正,实现自身的价值,赢得社会的尊重。当身边其他教师通过不正当手段而获得了“科研成果”并由于这些“科研成果”而顺利晋升职称职务时,他们在心理上就会产生强烈的失衡,原本纯洁和高尚的自尊心就会受到极大的伤害,其学术研究积极性就会受到严重挫伤,进而怀疑自身潜心科研的价值和意义,甚至产生对自己的学术生命的彻底否定,或许他们从此开始成为抄袭一族的成员了。

3.颠覆学生道德的基础性。大学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也包括诚实守信、表里如一等等最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教师不仅要成为大学生学识的楷模,而且要成为大学生人格上的典范。而出现在大学校园的学术道德失范问题又会给学生以怎样的“典范作用”呢?教师能抄袭,为什么他们不能?习惯抄袭的老师还有什么资格来制止学生抄袭呢?教师学术道德失范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对真理、公平、正义等伦理道德规范的理解与认同,甚至养成了他们好逸恶劳、自欺欺人的恶劣道德品质,动摇我们长期以来所倡导的诚实守信的道德基础,甚至使大学生正在建造的道德大厦彻底倒塌。

4.消解社会道德的前进性。由于大学是建设先进文化、发展先进生产力的排头兵,在学术研究方面应该发挥着策源地和辐射源的重要作用。人们很容易将她的负面效应放大,使人们悲观地看待社会现实。如果他们把学术道德问题与政治腐败、经济腐败等现象串联起来考察,极容易消解整个社会的公平、公正、善良、真理和美好等道德观念,抑制了人们的道德追求,不利于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同时,学术道德规范与职业道德的其他范畴一起并存,相互影响,也就是说人们在学术研究领域里的道德实践也会或多或少影响到其他职业领域的道德实践,学术领域的不道德现象使人们在相互比较中丧失了其他领域道德诉求的愿望,也不利于其他职业道德的完善。

三、加强大学教师学术道德生态的综合治理

1.要进一步重视学术道德教育。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德来自于习惯,习惯来自于教育。建设优良的学术道德,教育是基础。近几年来,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颁布了一系列学术规范文件,为我们制订大学教师学术研究道德规范提供了重要依据。但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只有少数大学建立了学术道德规范,许多大学还没有设立专门的学术研究道德规范并将之推广开来。因此,要在全国大学中积极倡议,制定适合本校实际的学术研究道德规范,明确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事情应该这样做,什么事情应该那样做。同时,在广大教师和大学生中深入持久地开展学术道德教育,发挥道德教育和理论渗透的作用,倡导奉献社会、服务于人类的精神,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精神,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追求真理、捍卫正义的精神,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精神,促进学术研究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2.要进一步强化学术道德自律。停留在他律阶段的道德规范,无论人们怎样尽职地去遵循它,它终究是一种外在于道德主体的异己的力量,一切他律的道德规范都要转换为自律的道德规范。而在学术中实现这个转换,其关键环节是道德实践即具体的学术研究活动。笔者赞同学术的重要性,赞同职称评定要看学术成果,但是更赞同教师要以德治学,反复实践。只有广大教师按照学术道德规范的要求认真科研,诚实学术,点点滴滴地感受学术道德规范的魅力,深刻认识学术道德对于学术研究与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在实践中提高认识,在认识中不断实践,经过认识与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使外在的他律转化为内在的自律,从他律的外在约束转化为自律的约束,从社会的客观道德要求转化为主体自身的道德需要,最终使他律性约束内化为自律性道德,成为自身思想道德体系中的永恒因素。

3.要进一步加大学术法制力量。从一定意义上说,学术腐败不只是道德问题,也是法律问题,遏制学术腐败既要坚持德治也要坚持法治,要德法并举。在我国,法律与道德在根本上是一致的,道德倡导的也是法律所允许的,法律禁止的也是道德所反对的。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一些相关的法律,《著作权法》、《专利法》、《科学技术进步法》等都对此有过规定。在治理学术腐败问题上,我们要坚持法制在一定程度上先行的原则,或者说在以法制推行道德的过程中发挥法律的更直接、更强劲的保证作用,也就是说体现法制力量的关键是要加大执法力度,发挥法制的威慑作用。如果我们对学术腐败问题都能依法治理,无论是行政处罚还是刑事处罚都令出法随,秉公执法,那么学术腐败者将被震慑而有所收敛直至停止不道德甚至腐败行为。同时,学术道德领域呼唤“王海”精神,作为被抄袭或被剽窃者,要大胆地站出来,敢于和善于拿起法律的武器,同错误或违法行径作斗争,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4. 要进一步严格学术刊物管理。首先,学术刊物在对论文作者提出“文责自负”的警示要求的同时,也要加大对编审队伍的教育和培训的力度,帮助他们形成丰富的审稿经验和明辨真伪的能力,减少弄虚作假者由于故意行为带来的不良后果。其次,学术刊物应该把论文的学术价值和刊物的社会效应放在第一位,不带人情地公正处置稿件,发现问题稿件及时指出,并告知论文作者。第三,为所有论文投递者建立诚信档案,拒绝接受弄虚作假者以后投寄过来的任何稿件。这样又从另一个侧面增强了作者的自律意识。最后,可以考虑从技术方面入手,建立一套监控程序,坚持出版发表三审制度,积极探索和推广论文专家匿名评审制度,从出版与发表环节上堵塞低水平重复、粗制滥造和抄袭剽窃的漏洞,从技术层面上预防和打击学术腐败。

篇5

[关键词]博士生 培养质量 高校 学术生态环境

[作者简介]宋伟(1979- ),男,山东高密人,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郑州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读博士,山东理工大学国防教育学院学生管理科科长、团总支书记,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河南 郑州 450001)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4-0045-02

一、我国博士生培养质量的现状

博士生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体系的顶端培养产品,也是一个国家科技、学术人才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后备人才的生力军,他们代表了科技界、学术界的未来和希望。现在,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博士生教育对我国国家创新能力的提高和科研的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2007年9月起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人事部联合在全国所有博士生培养单位和部分用人单位开展的博士质量调查工作,并在2009年12月形成的《中国博士质量报告》表明,研究生教育负责人和博士生导师均对博士生整体的培养质量给予了的比较积极的评价。报告大体上认为,经过近几十年的探索和努力,我国博士生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已基本实现了立足国内面向世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战略目标,已基本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博士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同时,报告也指出,虽然我国的博士生培养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诸如优秀生源严重流失、博士生创新能力不足、培养机制相对落后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与高校学术生态环境中出现的问题是息息相关的,因此构建良好的高校学术生态环境,对于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非常重要。

二、高校学术生态环境的理论阐释

生态学原本是研究生物“居住环境”的科学,但如今它已经渗透到许多研究领域,并形成了大量的交叉学科,如教育生态学、社会生态学等。关于学术生态的概念,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和范围对其进行了界定。有学者认为,学术生态是指学术与学术、学术与行政、学术与其他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彼此制约的复杂的统一体,它具有自然与社会双重属性。有学者认为,高校学术生态可以分为内部学术生态(小学术环境)和外部学术生态(大学术环境);前者主要指高校校内和学术群落(学术团体)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各种关系和氛围,后者主要指高校学术活动与社会、经济、文化等外部生态要素的关系。简单来说,高校学术生态环境是指:教师之间、教师与学术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发展学术的过程中形成的有机整体。总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对于高校师生的学术发展和高校自身的提升进步是非常重要的,而构建良好学术生态环境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有“健康、向上、自由、和谐”的学术氛围。

三、当前高校博士生学术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高校博士生学术生态环境是整个学术生态环境的一部分,因此,我们要考察当前高校博士生学术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就必须要看到整个学术界学术生态环境的失衡现象。早在2001年李铁映就对不良学风之表现进行过形象的表述:(1)浮躁而急功近利:求数量、追速度而不求质量;东拼西凑;求大而不求精;夸夸其谈,言之无物。(2)缺乏学术道德:自吹自擂,目空一切,借端炒作,欺世盗名;抄袭剽窃,招摇撞骗;违背事实,不求实证。(3)教条主义严重:照抄照搬,思想僵化,墨守成规,言必称本本或外国。(4)理论脱离实践:闭门造车,无的放矢,脱离现实。(5)缺乏健康的学术争鸣与批评:或互相吹捧,或旁敲侧击,或互相攻讦。当然,当前高校学术生态环境的失衡,不仅仅表现在学风上,还表现在各个方面。

高校学术生态环境的失衡也必然导致高校博士生学术生态环境的失衡,问题主要表现在:某些博士生学习研究耐不住寂寞,不刻苦不下功夫,“读博士”成了“混博士”;违背学术道德,抄袭他人成果,伪造实验数据,引用不加注释;治学不严谨,没有科学精神,粗制滥造低水平重复;急功近利,一稿多投,只求数量、不讲质量;参与论文黑市交易,存在“当”或“请”现象;以不正当手段获取学分或影响论文答辩等。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社会功利化大环境的不良影响;导师要求不严格甚至是不以身作则;高校博士生学术道德教育不足;高校博士生培养机制存在缺陷;高校博士生学术评价简单化、形式主义;高校博士生学术团体的缺失;高校学术监督奖惩机制存在漏洞等。

四、构建良好的高校学术生态环境、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的途径

笔者建议针对当前的形势,可以按照“一二三四”的工作思路,即树立一个观念,把牢两个关口,抓好三个教育,完善四个机制,来构建良好的高校学术生态环境,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一)树立构建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是高校健康发展重要基石的观念

高校要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指导,注重总结研究高等教育规律,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树立构建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是高校健康发展,保障学生尤其是博士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基石的观念。这就需要学校领导、研究生教育负责人、学院负责人及导师等承担博士生教育培养的有关人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负其责、形成合力,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经常开展理论学习、深入检查落实、纳入部门个人考核体系等方法,努力营造适合博士生成长成才的良好学术生态环境,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观念。

(二)把牢导师遴选关和博士生录取关

导师是学术生态环境中对博士生最直接、最显著的因素。因此,导师不仅对提高博士生的专业水平负责,也应对博士生的学术道德负责。因此,学校严把导师遴选关对构建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十分重要。学校在遴选导师时,不仅仅将学术研究能力、学术科研成果等作为重要依据,还应对导师的学术道德进行严格的考量,将不能恪守学术道德准则的导师挡在入口之外。

生源质量是决定博士生培养质量一个重要的因素,只有严把入学录取关,才能为以后的一系列博士生培养措施得以顺利实施提供前提,才能为培养出在科学和学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人才打好基础,也才能使构建良好的高校学术生态环境成为可能。因此,高校在严格博士生入学考试和录取工作的同时,也应该对其进行适当的改革,在参考考生的笔试面试成绩、硕士毕业院校、已经取得的科研成果和一定的学术工作经验等因素外,还要考虑考生恪守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的基本素养,有不良学术行为的不能录取。

(三)抓好博士生专业课教育、公共课教育和学术道德教育

博士生尤其是跨专业考入的博士生要想在所研究的领域内有所建树,就必须打牢专业基础知识,过硬的专业基础知识是博士生论文写作和从事科研的基础。而现在有些博士生治学态度浮躁,在专业基础课没有学好,专业经典书目不去精读,甚至对某些专业知识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就急于开展有关研究,其结果必然是事倍功半。这就需要导师和有关管理部门重视对博士生专业课的教育,通过指定专业必读书目、了解专业前沿信息、严格专业课程授课、加强专业课学习监督等方法,指导博士生开展系统扎实的专业课学习,打牢专业基础。

当前各高校所开展的博士公共课教育,一般是英语课和政治课的学习,毋庸讳言,对于这两门课程开设的必要性、重要性教育界是有普遍共识的。但为了提高教育效果,从授课内容、授课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改革尝试也是有必要的。目前,各高校对英语的教学改革比较重视,诸如开展了某些专业课的“双语教学”、增加了英语听说能力的训练等,这对提高博士生的英语能力,适应“学术全球化”的趋势非常有必要。但对政治课的重视程度和改革力度就要小得多,有必要对政治课进行深入改革,以增强授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开设博士生学术道德教育课程,对于博士生形成良好的学术道德修养,构建高校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进而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很有必要。博士生学术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学术精神教育、学术规范教育、学术责任教育和学术创新教育等。学校一方面可设置有关科学研究方法论、科学发展史和学术规范规章制度的相关课程或讲座,并将学术规范明确告知博士生;另一方面,要与博士生导师配合,通过正面事例的引导激发博士生从事科学研究的神圣感和使命感,进而最终养成良好的学术道德意志和学术道德行为习惯。

(四)完善博士生学术创新机制、学术交流机制、学术评价机制和学术监督机制

学术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博士生培养中的核心内容,学校一方面可以加大物质投入,通过诸如建设实验室、资料室、博士工作室等软硬件环境,打造培养博士生学术创新能力的物质平台;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组织学术创新报告、开展学术创新大赛、加大学术创新奖励、鼓励博士生从事风险性创新课题研究等方法促使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养成,发挥博士生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学术交流机制的形成是博士生快速健康成长的保障,学校一方面可通过促进相关学科交叉融合、组建博士学术团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实施联合培养等方法鼓励引导博士生多参加学术活动,营造浓厚学术氛围;另一方面要注重导师在学术交流中作用的发挥,为导师建立相互交流和提升综合素质的平台,鼓励导师带着博士生走出去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学术评价机制的完善对于形成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会起到指挥棒的作用,改革简单量化的学术评价机制,做到不仅仅关注量更要关注质,不仅仅关注最终结果更要加强过程培养,这就需要教育部门联合导师加大对博士生的全过程指导和培养,细化学期、学年学习任务和科研进程,加大学年和中期考核,防止博士生平时不努力,最后抱佛脚“赶”论文的现象。

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监督机制的存在和良性运转对于促进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我们要构建良好的博士生生态环境,就少不了对博士生的学术监督体系。当然,博士生培养是一个有序的连贯过程,只有连贯的、系统的博士生培养监督活动,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构建的博士生学术监督体系要全方位、全过程并且要有奖惩甚至是淘汰机制,明确导师和学术委员会对博士生的学术监督职责,调动博士生学术社团的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洪捷,赵世奎,沈文钦,等.中国博士培养质量:成绩、问题与对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6).

[2]李涛,陈玉玲.学术生态危机与研究生学术生态的维护[J].现代教育理,2009(5).

[3]李铁映.关于学风问题的思考[J].学术界(双月刊),2001(5).

[4]王文江.构建和谐的学术生态[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篇6

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急功近利、利益等各种诱惑因素也会对学生造成影响。在当前大背景之下,本文分析了职业高中德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了职业高中德育教学的创新措施。

【关键词】德育职业高中德育社会转型期

前言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随着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道德多元化的发展,道德教育的社会背景发生了重大变化。存在着德育目标过高、脱离生活实际,德育内容忽视底线道德教育,德育方法过于单一,缺乏对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等缺陷①。

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在经济全球化、利益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大背景下,职高学生的思想行为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学校德育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职业高中德育创新作为一个新的时代课题,我们必须在职业高中德育方法上下功夫,努力改变职业高中德育效果不佳的现状,不断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一、职业高中德育教育存在的误区

(一)德育内容僵化,缺乏德育课程的校本研究

职业高中德育课程的大多是按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要求开设的,很少甚至没有结合学生实际、社会环境实际,缺乏针对性的德育校本研究。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强调利益导向和竞争效益的经济伦理与以奉献利他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伦理发生着激烈碰撞。过去学校德育所灌输的绝对社会本位的思想,作为一种社会道德理想,只能要求社会成员中的少数先进分子,而用它来要求社会全体成员,则缺乏充分的社会基础。德育内容本身缺乏前瞻性与灵活性,结果使德育局限于书本大纲,最终导致学校德育的低效和失效。

(二)德育教育者缺乏经验

职业教育的发展时间相对较短,专业设置又随着市场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因此,教师普遍年轻。老教师和中年教师较少,青年教师占大多数。青年教师也是在经历着我国的经济改革和市场转型的变化,他们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也正处在一个转折时期,他们也需要不断的学习和修养。青年教师接受新鲜事物较快,他们在工作中比较重视实际的效果,注重当前的个人价值的实现。但也存在着工作中容易急躁和耐心不足的缺点。尤其是在德育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对学生管理没有耐心,对学生管理工作操之过急,甚至有对学生的不规范行为过分气愤而动手打学生的情况出现,这种现象就要求学校在德育管理中要首先对班主任和教师进行德育管理。

(三)学校对社会变化的不适应导致德育的缺陷

职业高中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要具备相应的技能,这就需要学校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社会大环境的变化进行针对性的德育教育。职业高中的学生毕业之后很大一部分是走上社会工作岗位的,现在学校也是根据普通高中的德育教育内容对职业高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缺乏针对性,也就导致了很多学生毕业之后走上工作岗位找不到自己茫然,不能准确定位。

二、职业高中德育方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德育方法脱离社会实际

对学生的德育教学不是通过指导学生自身的人际交往和现实的生活过程来培养学生的道德,而是把教育置于生活之外。不是把道德视为一种只有在人与人之间现实的交往生活才存在的纬度,把德育视为一种内含生命体验和情感特质的生活实践过程,而是把道德从生活中剥离和抽象出来视之为可以独立存在的东西②。而在实际中,我们知道德育与我们的生活是休息相关的,不可脱离的。如果把德育视为可以在真实的生活过程之外来专门进行的活动,德育就成了像自然科学教育一样的知识授受或思维、认知能力开发的过程,不具备动态教育、传授方法的。

2.对德育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存在偏颇

人们普遍认为教师是德育的主角,学生完全是德育的配角,因而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忽视学生的主角之绝色,即把学生看作是社会规范的造物,把德育看作是完成这一任务的工具,学生接受、继承和掌握了既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就是德育的目的。在这种教育方式的指导下,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所教的知识;执着于此的教师也就看不到学生作为道德实践活动的主角的角色③。因而在这种教育中,学生没有主体性,感受不到育德的乐趣,只能感受到压抑、痛苦。

三、以德育生态论指导职业高中德育之措施

针对职业高中德育生态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在建构和谐德育生态的过程中,根据职高学生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

(一)因材施教——职业规划设计

职业高中的学生毕业之后是要走上工作岗位的,学校德育教学的时候要根据学生毕业之后走上社会这个特点。教学的时候适当导入未来职业规划这一课程。让学生能明确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以学生终身发展为视点,设计教育方案、开展教育活动,强化学生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综合能力及承受挫折能力等的培养,引导学生明确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全面提升自我能力,学会把握职业机会,以保证自我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

(二)强化学校德育的辐射功能

要把学校德育和社会德育系统结合起来。不能再将德育投入当作一种无偿的经济负担,而应当把“以德治国”的精神落在实处,充分认识职高学生德育的重要意义。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要逐步扩大现有职业高中学校的德育功能,充分发挥其对社会的辐射作用④。有效扩展学校的德育影响范露,使其沿着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社会德育的方向发展,促进学生德育的全面发展。

(三)树立大德育观,充分发挥杜会对学校德育的促进作用

职业高中德育管理的主体除了有普通高中职业管理主体的特点外,还要在德育管理中体现职业高中的就业特性。要考虑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满足社会对各种劳动力的需求,降低青年就业的门槛,解决学生就业问题,是职业高中的主要目标⑤。同时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把职业高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思想政治教育是灵魂、基本的文化教育是基础、职业技能训练是特色的职业教育格局。在进步的社会思想意识和社会调节机制的引导和支配下,社会的道德教育应同经济发展相互适应和相互促进。

优化德育环境,还必须正确处理好社会、学校、家庭教育环境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要形成社会、学校、家庭的大德育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许佳.道德多元化背景下学校的反思与超越[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6月,16页

[2]孙艳艳.社会转型期高校德育方法创新研究[D].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6月,17页

[3]钟毅.学校德育模式改进与策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5月,8页

篇7

[论文关键词]林业院校 大学生 生态道德教育 途径

重建人类与生态环境的新秩序,建立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发展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依靠道德力量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提高人类生态道德意识,是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要内容。生态道德教育是21世纪大学生德育的重要内容。林业院校担负着为我国林业建设与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其大多数专业方向及其学生将来所从事的工作与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林业院校的学生是未来的决策者和建设者,同时又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和创造者,所以加强对林业院校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不仅可以提高他们对重视自然、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的认识,而且也是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保证。

一、林业院校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生态道德是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准则总和。生态道德的概念和理论丰富了德育的内涵,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现代人与将来人的关系进行了新的诠释。生态道德教育是通过一定的方式或手段传授生态道德的基本知识与理论,使受教育者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意识,并有效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控制人对自然的盲目行为。林业院校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要以人与林业生态的关系为主要内容,引导大学生树立新的林业自然观和林业科学价值观。

1.生态道德意识教育。林业院校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是指林业生态的理念以及维护、发展林业生态的自我责任感。林业院校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教育旨在以生态审美意识引导科学技术和人类实践创造出集自然美与人工美于一体的生态环境,促进林业院校大学生热爱自然,追求与创造生态美,防止生态环境在科学和工业力量的干预下发生反自然美的畸形变迁。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林业院校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关键是要强化其生态审美意识。生态审美是建立在“真”(客观规律)与“善”(符合生态道德)的基础上的,对林业生态美的一种价值认识,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有着积极意义。“真”符合客观规律,“善”有利于社会发展,“真”是美的基础,“善”是美的灵魂。具有良好的生态审美意识,把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真实“美”体现出来,也就是表现了“美的规律”。优美的环境和良好的生态能使人身心愉悦,使人们能以饱满的热情、充沛的精力、健康的心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2.生态消费观教育。研究表明,生态消费具有精神消费、可持续性、适度性等特征。精神消费是指生态消费要强调人的精神需要,与人的物质需要有很大的区别。可持续的消费是指将人现在的需求和以后的需求、现代人的需求和未来人的需求有机结合,体现出代际责任感。适度消费是指经过理性的思考,从而审慎地选择与一定的物质和生态生产水平相适应的消费规模与消费水平,并能充分保证一定生活质量的消费。林业院校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能够引领社会潮流,从而对人们的消费理念、消费方式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加强林业院校大学生生态消费观教育,使其准确地、更早地意识到科学的生态消费观是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一种消费方式,从而起到引领国民消费方式健康发展的作用,这是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题中之意。

3.生态良心观教育。“良心”作为一个道德范畴,是个人自律的内在法则,它是评判自身行为的内在标准,能够阻止人有意作恶或劝导人积极为善,并能促使人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从而强化自己的责任意识。生态良心是指人们对大自然、生态环境以及所有生物的认同感、责任感和同情感。生态良心观教育是指帮助大学生认识到自身行为对生态环境危害性的教育,提高大学生对大自然的认同感和道德感,帮助大学生正确理解和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选择并监督他人选择符合生态道德的行为,促使人们为保护环境做出不懈的努力。

4.生态义务观教育。林业院校大学生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社会人,都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与赖于生存的自然、社会、国家、家庭的命运息息相关,他们应该履行爱护自然和保护环境的生态义务。生态义务观教育要重点强调尊重生命、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在占有和享用大自然林业的同时,应当履行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既要对当代人的利益负责,又要对子孙后代的利益负责,并不是要盲目地阻止人类对自然的正当索取。

二、加强林业院校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1.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和谐社会的目标是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关系以及和谐的自然关系。其中,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核心目标,而和谐的社会关系是实现目标的保证,和谐的自然关系是实现目标的基础。构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要求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这种发展的基础需要有一个人和自然共生共荣的生态环境,没有一个和谐的生态环境,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也会失去生长的土壤。所以,和谐的生态环境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备条件。林业院校应真正使和谐生态的理念深入人心,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工作,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能够促进现代林业建设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这就要求林业院校必须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

2.这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道德提升的基本要求。生态道德意识是衡量当代大学生素质的重要指标。大学生一旦接受了新的道德信念,就会对他们的思想理念、人生态度、具体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生态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使林业院校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感从重视现实的利益延伸到关注人类未来的长远利益,从仅强调对人的关怀上升到对世间万物的关怀,把人类的发展权利与自然的生存发展权利自觉统一起来,把实现人的价值和尊重自然价值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为其将来从事生态环境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三、加强林业院校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途径

虽然新的自然观和科学发展观多次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但是林业院校对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仍然不够重视,如何把林业生态道德教育落到实处是林业院校所面临的艰巨任务。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途径入手:

1.重构学校道德教育体系。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道德教育体系中,使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新的道德对象,这必然引起道德教育内容的重新构建。(1)重建价值观。由于道德对象从人与人扩展为人与自然,那么传统道德教育价值观的内涵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既要让大学生对自己负责,又要对他人和社会负责,更要对子孙后代和整个自然界负责。(2)增加道德原则。首先,使人类所享有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免受侵害,人人生活健康有序,并能为后代留下丰富的资源,保证其持续发展;其次,人类应承担起保护其他物种的栖息地和生存环境的责任;最后,大学生有义务关心他人、其他物种和自然界,要充分认识到破坏他人和其他生命体的生活环境是不道德的行为。(3)提出对道德行为的新要求。在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学校道德教育后,则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一切自然存在物的价值、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等角度,对学生的行为提出新的要求。

2.增加生态道德的教学内容。林业院校应在各类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增加生态伦理、科技伦理等知识,在“两课”教学中合理规划、适当增加生态道德教育的相关课程。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补充生态道德的教育内容;在“法律基础课”中开设环境保护法的相关专题;在“哲学课”中重点讲解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等。另外,可开设“生态伦理学”“社会生态学”“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公共课,对青年学生进行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生态道德教育。在生态道德教育中,应强调用全新的意识、思辨的方法看待人与自然的对立和统一;应强调要用地球村的胸怀和大发展的眼光,审视人类文明的前进步伐,找准人类在地球自然体系中的具置,平等地对待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应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发展、平衡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3.营造良好的生态道德教育氛围。高校既是学生学习的园地,又是学生生活的地方。学校的硬件环境与整体氛围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生态道德教育氛围,对学生的生态道德形成也有着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1)丰富校园设施中的生态道德内涵与文化。在学校山、水、园、林、路等各景中融入生态理念,彰显生态文化。在学校管理中贯彻环保理念,遵循生态道德,杜绝影响生态环境的行为习惯。(2)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举办以生态道德教育为主题的生态文化周、大学生环保论坛、环保图片展览、专家专题讲座等系列活动,以激发大学生的环保热情,强化其环保意识。利用校园网络、广播、电视、宣传栏等多种媒体,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主题,举办摄影展、征文、演讲比赛等,宣传与环保有关的科技知识和法律法规,提倡绿色消费,重视生态建设,使生态道德深入人心。辅导员、班主任和其他教师在生态道德教育中,既起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又起到示范作用,应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3)加强生态文化品牌的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使大学生形成热爱自然和保护生态意识的重要途径。林业院校可根据自身的特色创造各自的生态文化品牌。笔者所在的南京林业大学就创建了一批富有特色的生态文化品牌,例如水杉剧社、水杉网、水杉大讲堂、水杉英才学校,在全省和全国已有较高的知名度。

篇8

论文关键词:传统文化;生态伦理;儒学

生态伦理又称环境伦理或环境哲学,其主要内容是肯定自然界和一切生命皆具有内在价值,人应该尊重生命、尊重自然;人不再是自然伦理的中心,应把道德关怀扩展到整个自然界并承担道德人的责任;人与自然应协同发展。它着眼于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最终达到人类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被称为“天人关系”,这是一个与中国古代自然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哲学命题,各家学说对此均有论述。在“天人合一”的框架中,着力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符合现代生态伦理的思想正在成为中国生态伦理研究的一大特色,人们在理论倾向上更多地强调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态伦理的一致性。的确,在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非常丰富的与现代生态伦理思想相一致的思想成分,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态伦理思想并不是一种完全契合的关系,还存在着相矛盾、相冲突的地方。

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从根本上讲与道家是一致的。它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万物同类,因此对自然应采取顺从、友善的态度,以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肯定人道本于天道,“赞天地之化育”的同时,又肯定人为万物之灵,可以“制天命而用之”,主张尽人事以与天地参。在此基础上,儒家提出了丰富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思想,这些思想蕴涵着中国传统的生态伦理观念。

(一)兼爱万物。尊重自然

儒家认为“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尊重自然就是尊重自己,爱惜它物之生命,也就是爱惜人自身的生命。人要博爱生灵,兼利宇宙品物。儒家六经之首的《周易》中,就把“生生”(尊重生命、长养生命)作为人之“大德”,“天地之大德日生”。随后的儒家哲人也大都从自我生命的体验,转而同情他人的生命,并推及对宇宙万物生命的尊重。以情度情,以类度类,进而效法大自然的厚德载物,博大无私。

苟子认为,万物各得其和而生,各得其养而成,主张对自然万物博施以“仁”。汉朝的董仲舒则更明确地主张把儒家的“仁”从“爱人”向爱物扩展:“质于爱民,以下至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以谓仁?”宋代张载进一步将仁爱原则推广到包括非生命物质,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思想,认为天下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同胞兄弟,外物都是我的同伴朋友。爱必泛爱,成不独成。要真正的爱人,就必然要爱物。

儒家的这种“生生”、“利物”、“泛爱万物”的思想,类似于当代生态伦理观所主张的把人类的道德关怀从对人扩展到对一切自然生命的思想,但两者也有着本质区别。现代生态伦理学认为物与人处于平等地位,享有平等的道德权利,应该受到同样的道德关怀;儒家强调爱有差等,推己及人,由人而及物,以层层向外推扩。这里儒家的人与物虽为一体,但这一体中各部分的重要性是不同的,所以万物享受的爱的关怀也截然有别,有厚有薄的。对此,明代的王阳明从“大人与物同体”的角度,作出了独特的论证。他认为,在利益分化发生矛盾时,家庭血亲处于中心、优先的地位,先爱至亲、家庭,再爱路人,最后是禽兽、草木,层层向外辐射。爱护草木,是为了使禽兽有足够的饲料,而爱护禽兽则是为了养亲祭礼,所以爱护草木禽兽是围绕自身家庭这个中心运转的。王阳明还认为,如果接受上述这种观点,那实际上就是接受了以人为中心,包含义、礼、智、信的整个封建道德准则体系,使五常之德适用于整个自然界。显然,儒家的爱物是有差异性的,强调的是要人们去爱惜自己周围的一切事物,而“爱物”的终极原因是使人生活得幸福,爱物就是爱人类自己。

(二)以时禁发,以时养发

中国古代是农耕社会,农业生态环境的好坏与庄稼收成的丰歉关系着历代王朝的兴衰和百姓之生计。因此,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生物的再生产能力,不能不成为历代君王与百姓的大事。儒家正是依据对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从利国富民,保汪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源的持续性发展出发,要求人们在利用自然资源时,要顺应事物的繁育生长规律,“以时禁发”,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春秋时期,管仲在齐国为相,他从发展经济、富国强兵的目标出发,十分注意山林泽的管理和生物资源的保护,提出了“以时禁发”的原则。他说:“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时。”要求山林与水泽要按时封禁与开放,老百姓在开放时间内去采集捕猎可免征税赋。

孟子、苟子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管子的“以时禁发”思想。孟子主张对生物资源要取之有时、用之有节:“不违农时,谷不可胜时也。”“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苟子则使管仲生态伦理思想进一步系统化、具体化:“早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林,不天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耕、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食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苟子的这些保护主张,是作为圣王安国治邦之策提出来的,并建议有德之君将保护生物资源作为一项制度确定下来。

(三)取时有节,物尽其用

儒家注重经世治国,他们所倡导的“礼仪”政治是一种有节制的政治,要求统治者节制自己的行为,克制自己贪得无厌的欲望,把节约人、财、物上升到国策的高度。孔子主张“政在节财”。唐代名相陆贽亦日:“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长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长不足。生物之丰败由天,用物之多少由人,是以圣王立程,量人为出。”儒家“政在节财”的主张,主要是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但它客观上具有自然保护的意义,从而避免了对自然的掠夺和资源的浪费。

儒家所提出的节约的主张,一开始就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的,儒家从天地自然万物所具有的再生性与有限性规律得出了人事行为要有“节”的结论。“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同时,儒家把节制的要求延伸到自然资源的取用,形成了“取之有时,用之有节”的“爱物”原则。儒家历代把“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不用大网捕鱼、不射夜宿之鸟)自觉地体现在行动上。《吕氏春秋》认为破坏大自然是一种不祥的举动,它必将召来灾祸,使那些象征吉祥的动物都销声匿迹。“覆巢毁卵,则凤凰不至;刳兽食胎,则麒麟不来;干泽涸渔,则龟龙不往。”同时只有爱护、珍惜大自然,使各种生物各得其所,生物界才会出现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水泉深则鱼鳖归之,树木盛则飞鸟归之,庶草茂则禽兽归之”。这都是要求人类对自然资源在爱护和珍惜的前提下有度地使用,不能使物种灭绝,才能保持其持续存在和永续利用。正如朱熹所说:“物,谓禽兽草木。爱,谓取之有时,用之有节。”

在利用自然资源时,儒家要求人们珍惜自然提供的生活之源。儒家认为,只有统治者谨慎地对待自身的物质利益,注意节约,鼓励生产,不断地权衡利弊得失,才能使天下的财富丰裕,国泰民安。“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对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忧不足。如是,则上下俱富,交天所藏之,是知国之极也。”

在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比较低下,物质财富相对匮乏,人们为了很好地生活下去,就不得不实行节俭,所以也就比较容易做到物尽其用。现代社会虽然拥有很高的资源利用技术,但并非一切资源都已得到再利用,而且再利用的费用也相当高。所以,取用有节,物尽其用,仍然是现代社会解决资源短缺与环境保护的一项合理而有效的对策。

二、传统文化中的反生态伦理思想

虽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没有像西方文化那样被纳入到主客二分的框架中加以研究,但是在天、地、人三才构成的系统中,人仍然处于主导地位,这就如同天、地、人虽然可组成一个“家庭”,但人是“主人”,天、地则是吾家之旧物。

它们虽然也时常得到主人的呵护,但那是由于它们是“主人”的所有物,三者之间的亲密无间并不意味着自然之天、地的独立性或内在性已经为人所尊重、认可。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的命题中仍然弥散着浓厚的反生态伦理的思想要素,二者存在着相冲突的地方。

(一)自然规律伦理化

传统文化中,天道则常常要服从于人伦之理,即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将自然规律伦理化的思想倾向。对自然规律的探究、对自然现象的揭示常常成为推导宗法伦理道德价值的一个逻辑环节,自然的神圣性常常成为论证宗法伦理道德神圣性的铺垫或衬托。如自然界的灾异现象常被用作人事善恶的评价依据,阴阳大化之道、五行生克之序也被作为论证人世伦常的材料。董仲舒就借助了“天人相类”、“天人感应”的逻辑环节,来神化儒家伦理道德。这在表面上看来,似乎“天”的神圣性是至关重要的,好像没有“天”的神圣性就无法体现出儒家伦理秩序的神圣性,但实际上,“天”的神圣性在这里只是体现人的神圣性工具或手段。正如李泽厚所指出的:“董仲舒搞这一套,主要是为了以宇宙系统确立君主专制权力和社会的统治秩序。”宋明理学的产生,旨在建构儒家道德本体论,即为儒家道德确立终极的价值根据,“心”或“理”的形上意义同样要借助于天、地、人的统一来确立,但是这样确立起来的具有至高道德价值的“心”或“理”,反过来又形成了对整个自然界甚至整个宇宙的统摄、包容之势:“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该无载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一思想倾向,张岱年先生明确指出:“自然与人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一方面,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必须遵循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另一方面,人类社会有自己的特殊规律,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不得将其强加于自然界,汉宋儒家讲天人合一,其肯定人类与自然界的统一,有正确的一面;而将道德原则看作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就完全错误了。对此问题,应作具体分析。”

(二)重德性,轻技艺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对宗法伦理道德精神的高扬,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人们科学地认识和利用自然,也在自然和人文之间形成了较大的矛盾或张力。具体说来,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常常受到宗法伦理观的抨击或限制。孔子曾将要求“学稼”的樊迟斥为“小人”,将各种生产或手工技艺看成小器、“末业”,将从事宇宙探询或天文历算研究的看成只是史官或阴阳家所做的事情,从而开启了儒家重德性、轻自然、斥技艺、贬功利的思想。这种观点在中国文化史上不断得到加固而成了一个庞大的人文价值传统,在历史上留下了沉重的一笔。这种鄙薄探询自然、技艺的传统使得古代众多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人受到了“于国事无补”或“玩物丧志”等诸般嘲弄,并导致长期以来中国的自然科学总是停留在一种直观、经验的水平上。

(三)重主体。轻客体

在中国传统文化所构架的天、地、人的思维系统中,对人的主体地位的重视和高扬实际上也以独特的视角表达了中华民族的一种“重生”意识,即重视人的生命,尊重人的生命,而这与宗法社会促进生命生生不息的伦理要求是完全契合的。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的命题中还包含着这样一种内涵,天地万物都统一于人的生命存在中,都可以成为保持生命、延续生命的手段和材料,这实际上就把人的生命的存在看成是最终的目的,而自然的目的性则常被忽视,或所强调的仍然是其工具价值。因此,从这一点上看,尽管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与西方的“主客二分”在致思路径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但是在忽视自然必然性这点上,二者完全可以殊途同归。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把自然物作为体现生命价值的一种手段,这在许多方面都有所体现。如以饮食为例,在西周时就形成了“重食”的氛围,周朝为此设立了专门的“食医”,位于各种医师之首,其主要职责是掌握饮食的搭配。从总体上看,中国的饮食文化非常注意从人与自然相合的基点来决定饮食上的选量与选味,这其中有许多值得肯定的东西,但也有不少糟粕性的东西。在历史上有不少人把追求奢华的生活作为人生价值实现的一个标志,把占有和消费自然珍稀之物作为个人身份的体现,豪门贵族常以奢侈为荣,竟事侈糜,饮宴常是“食前方丈”,“穷水陆之珍”。他们崇尚口腹之欲,广市齐珍异好,对难得之物嗜食尤甚。隋唐之际,捕食麇鹿、野象之风尤盛,以鹿、象制作的菜肴很多,有用鹿舌制作的名菜日“生平炙”,也有用象鼻制作的特色食品“象鼻炙”。总之,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有许多教训,“滥捕野生动物就是深刻的教训之一。这一教训,在当时并看不清楚。因为野麋鹿等生动物还相当多,鹿肉等又为人们所喜爱,只是到了后世,当麋鹿等野生动物濒临灭绝成为珍奇稀有动物时,才会感到教训深刻,这对于今天来说亦应引以为鉴”。

三、评析

传统文化在不同的时代里呈现出不同的伦理思想,但其本身又存在着积极与消极的两面作用,既能够促进生态伦理的发展,又成为人类沉重的枷锁,阻碍了生态伦理的发展。所以,面对传统文化我们必须采取谨慎的态度。

篇9

 

1.研究发轫

 

关注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或者说从哲学伦理学角度研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中国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它首先是对属于自然科学的生物科学研宄的生态学之间的辨证关系加以研宄的,而且主要是针对地植物和草原生态平衡的问题中国生态学会于1981年底召开了关于生态平衡的学术讨论会,提出“生态系统在人为有益影响下,可以建立新的平衡”的观点,并主张“生态学方法不仅应用于生物科学、地球科学,而且应用于人类生态学和伦理学。”

 

这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生态伦理学的萌芽观点。很显然,这样的研宄还没有提高到维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高度。1984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论专业委员会在新疆召开了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为主题的环境战略学术讨论会,对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即环境问题开始引起重视,着手进行研究这次会议是一大进步,因为在此之前,中国总是认为环境保护问题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特有问题,在社会主义国家是不存在的。会议认识到,环境问题不是社会制度问题,而是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必然代价;减少这种负面影响,不仅需要经济的、科学的技术的、制度的进步,也需要人文的、伦理的参与。

 

2研究进程

 

作为一门学科,中国的环境伦理学研宄大致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飢90年代以前,中国尚没有自己的环境伦理学方面的专论,直到1992年中国才出版第一本《生态伦理学》(刘湘溶:《生态伦理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此后几乎每年均有这方面的论著问世(如,李春秋、陈春花的《生态伦理学》,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叶平的《生态伦理学》,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余谋昌的《惩罚中的觉醒一走向生态伦理学》,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90年代中期以前,对环境伦理问题的研宄主要限于比较狭窄的专业领域,90年代后期,特别是1998年的特大洪灾以后,环境伦理才引起了人们的较大关注经过20余年的发展,中国的环境伦理学研宄在探索环境伦理学的基础理论、梳理西方环境伦理学的主要理念、挖掘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环境伦理资源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推动了环境伦理观念在中国的普及现在,每年都有环境伦理学方面的译著、专著问世,发表的论文不下百篇,相关的会议几乎每年至少一次。但总的来看,对于一门新兴学科的发展和成熟来说,20余年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中国的环境伦理学研宄仍处于试验和探索阶段,成熟的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伦理学的出现仍需假以时日。

 

3.研究队伍

 

起初,对环境问题进行研宄的主要有两部分人:一部分人从自然辩证法角度研宄,主要对自然科学尤其是生态学生物学等探宄其中的哲学问题,这可以称为环境哲学研宄,这部分人主要长期从事自然科学的哲学研宄;另一部分人直接从环境保护操作方面开展应用研宄,这部分人主要是环境保护工作者,他们有的从人文角度对环境、生态进行探i寸。随后,环境伦理学的研宄队伍不断扩大,大专院校、研宄机构的人员大量参与他们既有早先从事自然科学研宄的从事自然辩证法研宄的从事环境保护一线事业的,也有从事哲学研宄的、从事伦理学研宄的与此相应,中国环境伦理学的研宄呈现两种格局,一是以自然科学为依据,专注于数据的分析、状况的描述和实证的研宄;二是以哲学思辨为色彩,偏重于学理的解剖、历史的追宄和价值的阐发中国的环境伦理学学术团体的出现似乎印证了这一态势1994年,中国环境伦理学研宄会成立并召开首届年会,这象征着中国环境伦理学的研宄正式、全面启动;自此之后,有关环境伦理方面的论著、论文、会议如雨后春齊。但学术界并未以此

 

为满足2003年11月8日,自然辩证法研宄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于在清华大学成立这个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也是一个象征,它标志着中国环境伦理学研宄的另一种范式在强化中国现具备招收伦理学博士生资格的大学研宄院上十个,明确设定环境伦理学研宄方向的至少有3个。中国第一个以环境伦理学为研宄方向而获得博士学位的是杨通进博士,此后至少有5个人以此为博士论文而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

 

二中国环境伦理学的研究主题1.环境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关于环境伦理学的研宄对象问题主要有四种观点:①生态的伦理价值和人类对待生态的行为规范的研宄,②人类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而非人类社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的研宄,③人和自然关系的机制和功能,生态道德的本质及其建构的规律的研宄;④人们对待环境的道德态度和行为规范的研究。

 

概括起来,主要有两大说法:一种是“关系说”,一种是“规范说”。关系说认为,环境伦理学是研宄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的学科。由中国学者撰写且书名相同的三部《生态伦理学》都是从关系说的角度来定义生态伦理学的刘湘溶的《生态伦理学》认为,“生态伦理学研宄的是人类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而非人类社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它实现了伦理学由人际道德向自然道德的拓展”李春秋、陈春花的《生态伦理学》认为,“生态伦理学是一门从道德的角度研宄人与自然关系的交叉学科■它根据生态学揭示的自然和人相互作用的规律性,以道德为手段从整体上协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生态伦理学以生态学领域中人们的道德关系和道德现象作为自己的研宄对象,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道德现象生态伦理学中的道德现象是指生态领域中人们的道德关系的具体表现,它包括生态道德活动现象生态道德意识现象和生态道德规范现象”叶平的《生态伦理学》认为,“生态伦理学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道德方面的学说,是人与自然道德生活的理论升华和理论论证”它“以人与自然的生态道德关系作为研宄对象”;其研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人对其他人应尽的生态道德义务和责任;人对其他生物应尽的生态道德责任和义务;人对地球生态系统的职责和义务义务说认为,环境伦理学是研宄人对自然的道德态度和行为规范的学科。

 

规范说的代表人物是余谋昌先生。他认为,“生态化理学是关于人们对待地球上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生态系统和自然界的其它事物的行为的道德态度和行为规范的研究这一定义表明,生态伦理学是以生态道德为研宄对象,首先,这是伦理学知识领域的扩大,它把人对自然的道德作为伦理知识的一部分;其次,它提出人们对待生物和自然界的道德态度问题……第三,它制定人类行为中的生态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5)—种把道德关怀扩展到人之外的各种非人存在物对象上的伦理学说,是一种全新的革命性的伦理思潮二,它是传统伦理学在环境问题上的应用,它没有任何根本性的变化,只是把环境生态、自然当作人对人履行道德义务的中介;如果说它有什么新的特征,那就是它看到了伦理学还必须关注基于环境上的人的义务、基于自然可持续利用上的当代人对后代人的义务,而这恰是传统伦理学所忽略的地方。

 

3.环境伦理学的哲学基础

 

一是西方哲学基^^西方思想史表明,自古至今的有机论自然观,其许多原则或者是通向生态伦理的一个主要桥梁或者是通过现代性的转换成为生态伦理的构成因子。易言之,有机论自然观具有与生态伦理思想相契合的某些资质,此其一;其二,也要注意到有机论并不等于生态伦理,持有机论自然观的思想家也会持机械论的或控制自然的人类中心论思想。

 

二是东方哲学基础^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创始人非常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和印度文化对生态伦理学的意义法国思想家施韦兹在他创立尊重生命的伦理学著作中,多次提及中国思想家老子、孔子、孟子、庄子、墨子等人,说在他们的思想中,人和动物的问题早就具有重要地位,在伦理学原则上确定了人对动物的义务和责任,说他们是深刻而富有活力的伦理思想的创立者和宣传者中国古代哲学关于“天人合一”“天道生生”和“仁爱万物”的思想,“道法自然”和“尊道贵德”的思想,“圣人之虑天下莫贵于生”和“与天地相参”的思想,等等,它们对伦理学的理论突破有重要意义。

 

4.自然价值

 

人类为什么要尊重和保护人之外的自然?西方环境伦理学家认为,这是因为自然具有内在价值;不讲内在价值,就没有环境伦理学。在中国学术界,内在价值至今仍是一个极有争议的概念,争论焦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①是否只有人才具有内在价值?②有无内在价值能否成为接受道德关怀的唯一标准?③具有内在价值是否意味着道德地位一律平等?余谋昌等人较早对内在价值进行了探讨,认为自然界除了具有作为人的手段(工具)的价值外还存在内在价值。所以人类不应该只从人的尺度进行评价,而应该承认自然界自身具有内在价值。潘家华认为内在价值是人们赋予自然界景观或生物物种的一种不在于直接消耗,而在于品尝或意念满足的一种价值既然自然界拥有内在价值,它也就值得在道义上得到关心和考虑,这就是生命和自然界的生存从承认自然界的价值出发,积极把伦理道德的概念扩大到生物和自然界的其他实体的研宄架起了直接通往中国环境伦理学的桥粱而其他学者则认为,没有必要把属人的价值概念赋予非人的自然,只有承认自然是人与人交往的必然中介,就可合理地归结出环境伦理的基本主张

 

5.自然权利

 

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多数学者的观点是:第一,不能依据动物和其他生命没有道德自律而否认它们的生存权利;第二,不能一刀切或无差别地看待人的权利和生物的权利;第三,人类权利与自然界权利不仅是有差别的,而且是有矛盾的与西方,尤其是动物权利论者辛格不同的是,我们虽然强调自然权利的平等性,但同时也强调自然界权利的差异性,即人类权利与自然权利的差异性。

 

有学者认为自然界的权利是指生命和自然界的生存权,是自然界的利益与自然界的权力的统一。论者吸收罗尔斯顿的观点,认为自然界的权利就是指生物和自然界的其他事物有权按生态规律持续生存这一定义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1)权利所有者要求它的自下而上利益要受到尊重;(2)这种权利要求是合理的,权利所有者对侵犯它们利益的行为提出挑战。也就是说,它是由自然界的利益(福利)和自然界的权力定义的。

 

有学者认为非人类的生态权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生物生存的权利。任何生物都有生存的愿望,都珍惜自己的生命。(2)生物自主的权利。任何生物都有按其种群的生态活动方式追求自由的权利但这种权利的实现应该适应生态系统整体支配并决定部分的自然选择机制,否则,就谈不上生物的自主权利。(3)生物生态安全的权利坚持不干扰和破坏那些生态极限在自然荒野中人应顺应自然的发展和演变;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领域中,人应承担起谨慎地改造自然管理自然的责任和义务,既促进生物生态安全,也促进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

 

6.人类中心主义

 

中国环境伦理学研宄者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内涵众说纷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解,一是从世界观、自然观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类中心主义确认了人类在物理空间方位上处于宇宙的中心,在地球生物共同体中,人类由于居于生物进化序列的最高层次而当然居于自然物种的中心。二是从人类利益和自然界内在价值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类中心主义并不是只强调人类当代和未来的利益,而是既充分强调人类利益的整体性、共同性长期性,又重点突出人与自然的休戚相关性;既坚持以人类的根本利益为环境伦理的中心,又主张以尊重自然规律及其内在价值为环境伦理的基础三是从动态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类中心主义的内涵是随着时代的变迀而变化,古代自然观的本体论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将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近现代价值观的伦理学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

 

中国环境伦理学研宄者考察了西方环境伦理学的研宄成果后认为人类中心主义有四种历史形态:①宇宙人类中心主义(也叫古代人类中心主义)是根据古罗马的“地心说”,由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逻辑地推及人类及万物也处于宇宙的中心,是地理上的“人类中心论”,没有或很少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②神学人类中心主义这是欧洲中世纪基督教世界观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它认为人类不仅在空间方位的意义上位于宇宙中心,而且也在“目的”的意义上处于宇宙中心。人为神而存在,万物为人而存在,这就在神的旨意下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③近代人类中心主义它是在近代科技有了巨大发展,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力量有了巨大提高,人在自然界面前的地位有了极大改变的情况下,从笛卡儿开始,经启蒙运动伴随理性主义而产生④生态人类中心主义它是伴随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生态危机的出现而产生的其核心思想是为了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环境生态危机,人类必须保护自然资源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除此之外,中国还有的环境伦理学研宄者认为人类中心主义应该有三个层次:一是本体论的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在本体论层次上存在于宇宙的中心;二是认识论的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人类的认识总是以人类固有的内在尺度进行的;三是伦理学的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以人的利益为出发点,为人的利益服务,满足人的目的与需要。

 

对待人类中心主义就有三种态度:①人类中心主义者的走入论。认为自然观的人类中心主义己被日心学说等自然科学所抛弃,同时由于认识对象的生成认识过程和方法以及认识的结果都受人的内在尺度的制约,所以认识论的人类中心主义是无法超越的,况且,物种自我中心法则是一切生命的本性,也是人类社会实践的本性,是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它作为人类生存的永恒支点是永远无法超越的因此,人类中心主义不但不能超越走出,反而应当走入人类中心主义的领域②非人类中心主义者的走出论(或超越论)认为人类中心主义只单向地承认自然对人类的价值及人类利用自然界的利益和权利,而不承认自然界的内在价值,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归结为只涉及人类自身利益的自我保护而无视生物圈稳定的客观需要。因此,人类中心主义是生态环境恶化的直接原因,所以应当抛弃、走出或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③有条件的走入论认为主张征服自然和片面张扬人的主体性的人类中心主义应当抛弃,要“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而现代生态人类中心主义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目的在于建立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所以应当走进现代生态人类中心主义。

 

7.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基础

 

可持续发展研宄的兴起,以一种跨时空的恢弘视角,深刻揭示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与道德评价,特别是其中所藴涵的可持续发展伦理意藴和生态伦理思想,确认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挑战“性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环境伦理学的研宄不仅从研宄对象研宄内容等方面有许多共性,而且很有可能相互融合最终成为一门学科。可持续发展理论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的出现尤其从思想上有力地支持了环境伦理学研宄。徐嵩龄还认为,中国己将可持续发展作为自己的国策、因而她的环境伦理模式无疑是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机。“因此,对中国环境伦理(学)界而言,最有实践重要性的研宄,应当是关于制度转型期间的可持续发展伦理模式的研宄”根据对环境伦理学的研宄重点及优先问题的这一认识,许多学者开始关注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代际伦理问题、代内伦理问题(特别是国际环境正义问题)和可持续发展伦理问题。

 

8.环境伦理与国际公正

 

当代西方环境伦理学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一直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即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和环境中心主义伦理观这两种伦理观都试图对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事务施加影响。有些学者认为,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作为西方环境意识形态的主流,在促进发达国家系统地实施环境保护,改善国内的生态环境质量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但在国际层面,尤其在针对第三世界上,这种主流意识形态,严格地说,是以西方国家自己的利益为中心,而不是以全人类的利益为中心的由此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发达国家对自己继续恶化全球环境质量的行为没有有效的约束,并在所谓“全球化”的名义下继续半公开地或隐蔽地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环境污染,因而,这种伦理思想和行动被第三世界视为生态帝国主义和生态殖民主义而遭拒斥。

 

环境中心主义伦理学对人类中心主义伦理学持严厉的批判态度,其中也包含着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同情,诸如强调权利的平等基本需要的优先权等等但它在运用其理论解决现实的环境问题时却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做法。从理论的一致性原则出发,并不区分富裕社会与贫困社会、基本需要和非基本需要,而采取“一刀切”。如生态中心主义劝诫第三世界国家不要采取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模式,主张“减少污染优先于经济增长”,等等。

 

由此看来,无论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观,还是生态中心主义的伦理观,都难以成为一种普遍的环境伦理观而被第三世界接受,根本原因在于它对第三世界国家的不公正性。

 

有的学者认为,在国际环境问题上,协调不同国家、地区、民族之间利益关系的首要伦理原则是正义环境正义,要求世界各国无论大小贫富,在符合国际公约的基础上,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获取本国应有的环境利益以满足社会需要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当广大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南北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地球自然资源消费、使用严重不合理的情况下,努力发展自己的经济技术之际,少数发达国家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以保护全球环境为名,干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发展权和环境主权,要求发展中国家放弃自己的正当环境利益,承担起超越自己能力的环境义务,这显然是不公平、不正义的。

 

中国多数学者认为,由于发达国家对全球环境恶化负有的责任和对发展中国家解决环境的侵害理应为解决环境问题承担更多的义务,一方面,作为“补偿的正义”,它们应该以自己拥有的较雄厚的资金和技术,率先采取行动保护全球环境,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足够的、新的额外的资金,以优惠的或非商业性条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环境无害技术,切实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环境与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发达国家履行这样的道德义务,不是“恩赐”,而是对以往不平等的环境权利的“补偿”。另一方面,作为“分配的正义”,发达国家应当回到环境正义的立场上,承认和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平等的环境权利,支持发展中国家努力发展自己的经济和技术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环境问题不是孤立的,需要把环境保护同经济增长与发展的要求结合起来,在发展进程中加以解决发展中国家有权根据自己经济、社会和文化条件的适应能力,决定改善环境的进程,有权根据其发展与环境的目标和优先顺序利用其自然资源。

 

发展中国家要追求的国际层面的环境伦理观所涉及的问题主要有:(1)发展一一尤其是反贫困一一对发展中国家的优先性;(2)—切资源管理的主权问题;(3)全球环境恶化的责任问题;(4)国际环境法规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平等和公正问题;(5)解决国际环境问题的经济与技术保障等等。

 

9.的自然观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对自然的理解宄竟会导致征服自然的观念还是会引向伦理地对待的自然的道路?研宄者认为,马恩的自然观是有益于我们保护环境的。马克思把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来把握,认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这是人的自然本质,并把以劳动为中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为自然与自然的关系。青年马克思的这一观点与当代生态伦理学中将人视为自然界的普通公民生态系统普通一员的思想是不谋而合的这种惊人的一致性,为当代生态伦理学接受马克思自然理论的指导与改革提供了必要的伦理共识基础。

 

马克思对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论述,既指出了人有别于自然的主观能动性,又肯定了自然的客观制约个性这为克服当今生态伦理学中人类中心主义(即只承认人的目的价值,认为其他物种若有价值,也仅只是工具价值)与生态中心主义(即认为任何物种、生物个体都有其内在价值)这两种价值观各执一词的偏见提供了一个较为合理的理论切入点。以此为理论基点,完全有可能建构起一种超越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之争,立足于对人与自然关系正确理解与全面把握的新的生态伦理学。

 

马克思是把劳动作为引起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东西来理解和把握的而对近代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生态危机,我们有必要追根溯源反省一下这种建立于“对自然可无限索取”信念之上的传统劳动(发展)模式为了“在最无愧于和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我们必须把这种物质变换置于“合理地调节”、“共同控制”的基础上亦即需要建构一种具有可持续性的发展模式这种建立于地球资源有限性观念之上,并以“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为基本原则的可持续性的发展观,为当代生态伦理学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价值基础和正确的理论导向。

 

1.理论与实践

 

环境伦理学缺乏对环境道德实际的研宄,未能避免理论与实际的脱节中国学者注重对环境伦理的理论研宄,但很少关注具体的、现实的问题,很少把理论原则规范,影响和作用于具体的政策法规,具体的工程、项目。这种脱节所产生的严重后果是,一方面,理论研宄难免闭门造车,束之高阁,曲高和寡,使环境伦理成为象牙塔成为少数人的话语游戏,没有成为大众的意识和习惯;另一方面,涉及环境生态的大型工程没有经过环境伦理的审查就可以以经济效益的名义堂而皇之地顺利上马,以至遗祸自然,悔不当初

 

2.引进与创造

 

中国学者积极普及并大力介绍了西方环境伦理学的最新研宄成果,对西方环境伦理学的学术前沿进行了跟踪和了解西方学者的环境伦理学著作能较快地在中国得到译介。由于中国环境伦理学研宄者的积极努力,从而使西方环境伦理学在中国的研宄成为一种学术潮流,大大推动了中国环境伦理学的发展。但是,在译介和创造方面,译介的积极性和创造的疲软性形成鲜明的对比换句话说,中国注意了“引进”、“介绍”,但却缺少了“自产”、“创造”,即没有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社会心理等来形成自己的环境伦理理论。

 

3.研究与教育

 

中国的环境伦理学研宄方兴未艾,但这只是在理论的学宄方面;在环境伦理的教育上,中国环境伦理学的研宄虽然有近20年的历史,但目前国家环保部门和教育部门不但未携起手来落实强化环境伦理道德的研宄和教育的任务,而且环境伦理研宄者和教育研宄者也没有充分重视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研宄,没有为不同层次与类型的教育提供环境道德科学内容和有效的方法设计。大多数学者既没有兴趣于环境道德教育的理论研宄,更缺少将环境伦理推广到教育上的热情。当然,这一局面正在改变,一些学者己经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正在一方面积极编写自幼儿、小学中学至大学、成人的环境伦理教育书籍,另一方面呼吁教育部门落实环境教育,一些师范大学己经成立环境教育研宄和推广中心。

 

4.支持与自立

篇10

关键词: 工科研究生学术道德状况调查对策

工科学生的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前沿,是综合国力提升和科技进步的巨大推动力,笔者以工科研究生为数据采集对象,对其学术道德认知、学术诚信状况、自我评价、评价他人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提出了建议对策,旨在对提高攻克研究生的学术自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学术道德总体状况良好

本文中的“学术”特指学术研究活动。数据采集的基本情况的:发出问卷共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4份。其中:博士生42份,博士一年级6份,二年级24份,三年级12份;硕士生142份,硕士生一年级50份,二年级68份,三年级24份。

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显示,所选择对象的总体学术状况良好。体现在以下命题和选项:撰写论文时,79.8%能够做到遵守论文的写作规范;从未请人论文或代人写论文占到89.8%;从未有过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用金钱购买他人学术产品占到92.4%;从未把别人的论文拼凑、包装成为自己的论文占83%;95.3%从未在答辩过程中,以不正当行为影响评委;94.1%从未有过个人学术情况填写不属实的情况;94.1%在投稿时,从未有过影响编辑的行为;88.2%从未有过一稿多投现象;85.9%从未有过论文署名“搭便车”现象;85.9%的人从未有过在自己未参与工作的研究成果中署名,等等。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信用缺失环境影响学术诚信行为选择。

在问及“你认为造成研究生违反学术规范的原因”时,32.6%的人选择“社会风气不良”,排在第一位。学术道德问题应该首先从社会大环境说起,它是社会风气和道德状况在学术领域的延伸和表现。目前整个社会的信用危机,如不良信贷、产品造假、政府失信、官员腐败、司法不公等直接危害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必然影响了研究生对学术信用的认同。

在问及“你认为导师在你的学术活动中的表率作用”时,选择“非常好”和“比较好”的占63.2%,选择“一般”和“很难说”占37.8%。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导师的学术行为对学生起了正面的规范和引导作用。但占37.8%的“一般”和“很难说”的比例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数据。俗话说“经师易遇,人师难遭”,导师不仅要“授业”,而且要“传道、解惑”,应该是既解学业之惑又解思想之惑,导师在学术信用方面失范所引起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

当问及“你身边的同学是否存在学术剽窃和伪造等学术越轨行为”时,11.6%的人选择“普遍”,其他人选择“少有”“没有”和“不知道”。从中可以得出结论,学术诚信目前得到了普遍的重视。随着良性的社会诚信环境的逐步建立,良好的导师示范作用正在发挥作用,普遍性的学术越轨行为也在逐渐降低,但还未达到完全杜绝。

2.对科学道德的认知取向影响学术诚信行为选择。

在“你选择攻读研究生的目的”中,53%的人选择了“在就业时增强竞争力”,而只有16%的人选择“从事科学研究”。说明相当一部分人没有献身科学的思想,也没有心甘情愿坐科学的冷板凳的准备,因此也就不可能拥有科学精神,当受利益驱动时,行为就会产生偏差。

在“剽窃是否涉及道德问题”及“抄袭、剽窃与偷窃哪个在道德上更应该受到谴责”等选项中,有21.8%的人认为不涉及道德问题,43.7%的人认为偷窃更应受到道德谴责,还有个别人提出学术剽窃与偷窃是不同的概念,不存在可比性。这充分说明对于学术诚信伦理价值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区。

3.学术诚信教育力度不够。

在“你对研究生学术行为的关注程度”的问题调查中,“很重视”只占13.8%,而“一般”和“无所谓”占到86.2%,表明行为人对学术诚信行为的重视不够。

对于“你对于引用别人成果的法律规范的了解程度”,“不太了解”和“根本不了解”的回答占66.3%。在“您认为引用其它著作自述超过多少字属于剽窃”的回答中,58.5%的人选择300字以上,表明行为人对学术诚信内容了解不够。

关于“你认为造成研究生违反学术规范的原因”的问题中,“学校的学术规范教育缺失”占28.2%,而81.8%的学生选择“没有接受过正式的学术规范教育”,表明对行为人的教育缺失。

4.人才培养质量需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相对于本科生相对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和经验而言,研究生的教育与培养还显得很薄弱,导师数量不足,思想教育力度不够,科研任务重等问题普遍存在。“你认为造成研究生违反学术规范的原因”,“科研压力过重”占29.3%;“假设您摘抄别人的论文可能会想”,“自己不会写,没办法”占30.3%,因为有49.4%的人选择不做假设,因此这个比例是比较高的。

5.评价机制尚需完善,监察力度不够。

现行的研究生评价体系对研究生的学术研究能力的重视远远甚于对研究生道德素质的重视,过分偏重量化的指标体系。加之导师指导的研究生数量越来越多,监管不利等因素的存在,许多开题、答辩、盲审等环节流于形式。而且学校对研究生的失范行为缺乏行之有效的监控和及时的惩罚,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部分研究生的侥幸心理、漠然态度和失范行为。“当发现有学术作假、学术抄袭等现象时,您是否会制止或举报”,其中“不会”和“视情况而定”的比例占87.5%。

三、对策与建议

学术失范现象的出现,并不单纯是个人德行伦理的缺失问题。它不但涉及“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在学术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涉及法律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和学术管理制度等诸多方面。内因与外因共同起作用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1.加强管理规范,发挥他律的外因作用。

学术规范是学术发展和学术进步的保障机制。“现代管理学理论”研究表明,制度作为一种社会博弈规则,反映的是制约人们相互行为的约束条件,制度的合理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民众的道德意识和道德选择。“你认为学术道德规范应该是程序性的规范还是具体内容的规范”,内容规范占69.3%,远远高于占30.7%程序性规范,说明人们在内容规范问题上的认同度是比较高的。

(1)建立完善的学术审查和惩诫制度

按照经济学的“经济人”的假设,人都有投机取巧,自利的机会主义倾向。要保证学术法律制度能够起到规范、导引人们的行为,还必须有完善的监察制度和惩罚制度。完善的学术监察制度,可以使学生中的失范行为能够得到有效的识别,从而起到遏止他们投机取巧的机会主义动机的作用;完善的惩罚制度可以使违规者得到应有的惩罚,这就可以使那些精于算计的理性人感到违约成本太高而不敢越雷池一步。在监察制度的设计方面,应做到依靠教授专家,实行民主管理,指导教师应肩负主要责任。在惩罚制度方面,应重视学术法律制度的建设,运用法律武器来规约人的行为。如在防剽窃方面,在美国不只是一种学术上的违规行为,而且是一种法律上的违法行为,剽窃和学术不端行为是可以导致教授被学校除名的重罪之一。由于我国相关法规和制度不健全,特别在知识产权法的普及方面尚有欠缺,此外,大多数教师、研究生对论文署名、文献引用规范仍不够清晰,经常会导致学术不端的发生。这次的数据抽样结果表明在研究生的入学教育时,加强这方面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2)建立完善的学术评价标准

学术评价要采用科学有效和同行专家评估的方法,不能采取行政决断的方法。比如,在研究生奖学金的评定方面,如果仅仅根据的数量进行评定,将极容易导致研究生向低水平,甚至垃圾杂志投稿,从而产生大量的学术泡沫。在这方面,同行专家的评价就极为重要。同行评议制度是指学术评价制度中的评价主体应是同行专家。当今学术发展日益分化,通晓诸多领域的百科全书式的专家是不存在的。因而,要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实事求是,评价主体只能是本领域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其次,建立同行评价的制度方面,应注重制度的设计,功能不健全的专家评审制度,不仅会给滥竽充数和投机取巧者以可乘之机,造成不当得利的后果,而且会使原本符合评审标准的单位和个人,因担心评审不公正而无可奈何地加入“走后门”的队伍,从而使学术腐败演变为普遍的社会现象。

(3)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

首先要把学术诚信纳入个人信用体系之中。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还没有完全建设起来,但高校可以首先建立学生信用档案,将学术诚信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学生的个人信用档案将在就业、职务升迁、银行信贷等方面发挥作用。同时要明确学术道德评价指标。如果一项制度存在模糊性,可能会诱使更多的作弊行为发生。不仅要制定诚信手册和荣誉守则,明确学术不诚信行为的定义、表现形式、处罚规则、申辩程序等,而且要及时应对新情况。

2.加强道德规范,发挥自律的内因作用。

要使学术诚信管理制度运行顺畅,还必须建立共同的价值体系和道德规范。因为法律法规在制定的过程中总是有不可能究尽的领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调查中“你认为当前的学术规范能够约束学术行为吗”,“能”占15.9%,“不能”占59.1%,“不知道”占25%。因此必须依靠道德自律的形成,促使道德主体出于道德自觉而规避学术失范行为。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有利于加强道德规范,发挥自律的内因作用。认识是行为的先导,在学习之初,就要有明确的什么是“学问”,什么是“研究”,什么才是“做学问”,科学精神的精髓是什么。要创造学术精品需要埋头工作,长期奋斗,做学问最忌讳的是急功近利。所谓“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就是科学的探寻精神的写照。

要在研究生层面开设学术规范教育课程。课程是教育的心脏,是教育思想、观念、宗旨转化为具体教育实践的中介。加强科学精神、诚信意识、道德自律的教育,应传授学术规范的相关基本知识,包括本学科的研究方法,文献检索的技术和方法,引用文献资源时应遵循的规范等,进而达到规范学生行为,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的目的。83.7%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针对学术规范进行专门教育。但“如果学校开设了学术规范的选修课程,您会?”的问题中,“很愿意选修”占30.7%,“没事就去听听”占60.2%,“肯定不去”占9.1%。因此,如果开设了相应的课程,还要有效地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真正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

要加大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力度。明确研究生院、学院、导师三级管理职责,并把对研究生进行学术诚信教育和实施效果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研究生院应从琐碎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制订政策,更好地解决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性的问题。院级管理部门要增强责任心,设立专职人员,明确工作职责。研究生教育和管理应以导师负责制为依托,充分发挥学科团队的作用,同一导师梯队中,导师起“传”的作用,优秀的高年级研究生、博士生起“帮、带”的作用。

研究生学术诚信缺失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阻碍了学术的发展和大学社会功能作用的发挥,也加剧了社会风气的败坏。因此,扎实推进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解决研究生的学术诚信问题应摆在研究生教育的首位。

参考文献:

[1]朱月晨.研究生学术诚信问题的博奕分析.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王林.研究生学术教范教育的调查研究.中国高教研究,2005,(10).

[3]陈朝氽.加强高校研究生科学道德教育的探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12).

[4]谢维营,刘晓雪.对我国学术失范现象的制度伦理分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