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政治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4 06:16: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政治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政治论文

篇1

论文摘要:“政治生态环境”是相对自然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秩序而言的一种社会政治状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环境,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反映,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政治生态环境由政策环境、法治环境、舆论环境、用人环境和廉政环境等构成,直接体现在干部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上。广大党员干部是“政治”大环境里的主导力量,广大党员干部的素质、能力直接影响着政治大环境的和谐与进步。如何保持政治大环境的和谐,建设优良的政治生态?

在十七大指出“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正确用人机制建设”。十七大对党的建设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迫切需要形成自己的、良好的政治生态。而建立健全正确的用人导向机制是创建优良政治生态的关键环节。

一、优良的政治生态对地方党的建设及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政治生态环境优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优势。政治生态影响全局的发展,引领社会和谐,体现地方形象,对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不仅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重要标志,也是反腐倡廉建设成效的重要表现。保持良好的政治生态,能凝心聚力,鼓舞士气,激发斗志。反之,则会人心涣散,败坏风气,滋生腐败。优良的政治生态更能确保“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执政党。”进一步加强政治生态建设,着力营造风清气正、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形成加速经济崛起的强大合力,对推动经济与社会科学发展将起到一定的作用。目前各地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格局,更需要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

优良的政治生态建设是一个需要长期培育、持续建设的过程,需要我们齐心协力营造一个有利于与加速崛起的大局同轴运转、同频共振、同向推进,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优良政治生态。

二、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机制是建设良好政治生态的关键环节

建设良好的政治生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机制,党员干部的选拔、任用尤为重要。选准、用好干部,是优化政治生态的关键环节。什么是正确的用人导向?有正确的用人标准,树立注重品行的导向、科学发展的导向、崇尚实干的导向、重视基层的导向、鼓励创新的导向、群众公认的导向,真正把那些政治靠得住、工作有本事、作风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实践证明,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关系党风民意。公开树立起一个标杆,对广大干部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对政治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选准、用好了干部,就能够凝聚党心、鼓舞人心,优化政治生态。反之,选错、用错了干部,则会形成不良导向,涣散党心、挫伤民心,滋长“反生态”的不正之风。

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要有完善的机制作保障,须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来完成。形成正确用人导向的机制,使用人导向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水平,以此引领良好的政治生态。在良好的政治生态条件下,作为提高执政能力、提升决策水平的突破口,进一步提升政府公信力,树立起责任政府的良好形象。

三、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任用、留人和监督体系,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机制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要构建和谐、良好的政治生态,迫切需要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氛围,争取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局面。

目前,在干部考核、选拔、任用和监督工作中,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对干部综合性评价不够,影响了考核结果的真实性;考核结果不全面,影响了考核的准确性;考核等级评定中缺乏层次性,制约了考核工作激励作用的发挥;部分考核结果简单化、公式化,缺乏具体的操作性;年度考核更是形式化,有的为争取考核优秀请同事吃饭拉票;有的单位干脆实行平均主义,将优秀名额逐年轮流安排,无论工作做得如何,人人有份。上述的考核结果难以作为干部奖惩和任用的依据。因而,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机制,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

1.建立科学的干部绩效考核机制

在干部政绩考核中要坚持、彻底的贯彻四个标准。①系统性。在考核内容和标准的设置上,符合“三化”的要求,体现“三个文明建设”的成果;②针对性。充分考虑不同类别、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不同地区、不同基础情况下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差异,在统一的实绩考核评价标准下,对实绩考核内容赋予不同的权重结构和侧重点;③科学性。考核指标的设置上,要紧紧围绕经济发展这个工作中心,立足本地区实际,从纷繁复杂的工作中确定重要的、有代表性的、足以反映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面貌、工作实效的若干重点工作,作为考核干部实绩的主要内容;④可操作性。合理确定考核目标和目标的不同标准,实事求是地分出优劣好坏的不同档次。对本身有任务指标、能量化考评的工作要坚持做到量化;对那些确实难以量化的目标,在完成标准和时限上要提出明确要求;对没有具体指标但又非常重要的工作,有可能量化的尽量量化,难以量化的,则应采取群众民主测评、群众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变抽象为具体。

2.建立科学的干部任用机制

科学、完善的干部任用制度机制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正确用人机制的新定位、新建立,是对干部选拔工作的新要求。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创新选人用人方式,规范选人用人程序,健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制度。坚持用发展的思路、改革的办法和市场经济的手段,努力探索正确用人机制工作与完善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新路子,建立起思想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正确用人机制的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的监控机制,建成具有地方特色的选人、用人机制。营造一种“有为才有位、有位更要有为”的氛围。采用应知应会测试、民主推荐、面试型考察、工作绩效分析等环节确定人选。应知应会测试包括与职位相关的理论、政策、学识与能力的测试,并通过案例分析,全面检测干部的发现问题、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工作绩效分析,根据领导干部工作绩效分析评价要点,了解考察对象所在单位的工作状况,重点分析考察对象的工作思路、工作投入和工作成效。这种方式可改变以往单一以推荐为主的产生方式,打破传统的以分取人的做法,使每一个条件都成为干部工作的一个正确导向,让工作业绩突出的干部得到优先重用,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如何让优秀的党员干部进入选拔视野,保证选拔的干部是真材实料?这里可以借鉴一下各地的做法。

陕西省实名推荐领导干部,不搞突然袭击,提前将空缺的领导职数情况通报给大家,并将拟推荐人选的任职资格和条件公布,给大家有足够的时间思考,让民主的空间尽可能地大一些;而且规定区级领导一律不参加推荐,把推荐权完全交给大家。这种做法有效地防止搞内定人选,克服了为内定人选量身设定的推荐资格条件或因信息不对称内定人选私下拉选票的弊端,同时也使不具备提拔的人士没有跑官的市场。

重庆市全面公示干部政绩,在考察前,把考察的规程、方法、考察对象的拟定、考察活动的安排等告之于民;在考察中,采取预先考察、公开考察、回访考察、跟踪考察、审计考察等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地考察评价干部;考察后,把拟选用对象的现实表现和工作业绩等全面予以公开公示,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有效杜绝了“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等现象。

这些省市的做法经受住了实践的考验,在干部选拔、任用的过程中发掘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干部,为政府机关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所选拔的干部群众信服,因而群众的参与度高,政府的公信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使政治生态更加优化。

3.建立健全良好的“留人”机制

正确对待身边的人才,为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①创造一个好的舆论环境,让人才得到广泛的尊重和支持;②创造一个好的道德环境,加强思想作风建设;③创造一个好的实践环境。通过轮岗、干和渠道,让人才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在实践中成长。④要充分尊重人才的意愿,发挥人才的特长,建立良好的奖励制度。

4.建立健全干部监督制约机制

建立健全正确用人导向,就应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及干部工作全方位程全过程的监督制约机制,为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机制提供环境保障。

①加强健全对公共权力部门的监督机制。公共部门掌握着国家的稀缺资源,享有国家授予的某些特殊权利,容易产生腐败。腐败的产生有两个前提:一是公共权力的存在,二是有谋取私利动机的公职人员。因而除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行政执行机制,形成行为规范、有章可循的行政执行制度,实现“以制度管事管人”外,还应在权力之外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监控和规范权力的运作方式,杜绝人情关系的蔓延,建立一个完善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断强化监督机制,扩大监督范围,权力运用到哪里,监督就到哪里,努力构建与和谐社会要求相符合的干部监督管理新机制。

②改进、优化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办法。强化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经常性督促检查、强化事前和事中监督,注意手握权力的干部的隐性收入和异常的生活方式,发现领导干部有犯错误的苗头,及时通过打招呼、诫勉谈话、函询、召开民主生活会等形式,早作提醒,防微杜渐。坚持预防、监督、查处并举,认真落实过程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责任追究等工作,切实把严格监督和严肃纪律贯穿选人用人始终。

③进一步增强干部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广开、畅开监督渠道,欢迎群众监督,多听群众的意见,充分发挥专用举报电话的作用,认真受理关于干部选用工作的来电、来信、来访举报。对不署名的来信和电话也应认真对待,细致甄别。同时严惩对举报人员的打击报复,使举报人员无后顾之忧,监督的渠道才能通畅,腐败才会暴露在阳光之下。

④加大犯罪成本,建立相应的经济处罚条例。目前各地都开始实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如制定“公职人员犯罪,除法律制裁外,其社保养老金充公”之类的条款,将对预防贪污腐化犯罪有积极作用。退休没有保障,生活没有着落,晚年十分凄凉,犯罪代价之大让人怯步,对手握大权且具一定年纪的公职人员将产生影响。

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建设优良的政治生态,肯定能极大地激发和调动各级干部的热情,上下更加的心齐气顺、风正劲足,更有力地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全面提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范增玉,坚持正确用人导向为和谐社会提供人才支持,人民网,2007,05,11

篇2

1.在教育观念上对生态文明教育重视不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或是拘泥于形式。传统的教育方式推广速度较慢,内容较为单薄。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不合理,内容重复交叉严重,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形式机械单一,教材资料单薄滞后;二是思想政治教育脱离实际,没有很好地研究和关心当代大学生思想,成为空洞的理论。大学生对抽象的思想教育课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厌烦和抵触情绪,导致教育效果不明显;三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紧密结合其他工作的开展,这样就很难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精髓有形的体现出来,无法在教学、执行、管理等各个环节中落实。高校教育的发展和高校管理层的思想意识有密切关系,生态文明教育也是如此。中国的高校知名度往往与传统专业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有关,为了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学校一般都把主要人力、物力、财力都投入到传统专业教学和科研当中。而生态文明教育在高校来说只能算边缘教育,其教育情况对高校知名度影响不大,所以大多数高校虽然在各种场合、各种文件中屡屡提及生态教育的重要性,但经常只是口头上做文章,实际操作起来不了了之。有的高校虽然在教学规划中设计生态文明教育,但也只是迎合政策,或者盲目跟风,实际上根本没有动力,只是简单应付。还有一些高校虽然也重视生态文明教育,但教育理念不稳定,可能这一年重视,但是下一年可能就更换教育思路不再重视,生态文明教育观念不能够持续稳定发展。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高校管理层对生态文明教育不够重视。传统的中国教育通常都只重视知识和技术教育,“素质教育”也只是近十几年才有的名词,“生态教育”更是不成气候。迄今为止,生态文明教育根本没有一整套由浅入深、适应社会需要的完整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零散且凌乱。尤其对于大学教育来说,文理工科专业设置很细,并且在就业压力的驱使下,专业课设置繁多,学生们忙于考取各种专业技能证书,很难再有时间系统、深入地接受生态文明教育,这就更加制约了生态文明知识的传播与普及,难以形成生态文明教育大环境。即使对于环境专业大学生来说,专业知识也多局限于数据罗列的科技课程,人文思想教育薄弱,谈不上高层次生态思维、生态素质的形成和提高。

2.在教育内容上生态文明教育份量不够生态教育被边缘化,被忽视。就课程自身而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蕴涵丰富的生态教学资源,在学生生态意识培养和生态价值观形成中具有特殊的优势,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儒家、佛家、道家的深邃生态智慧;《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思想;《基本原理概论》中的生态哲学理论等。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偏于简单,理性说教多、情感体验少,收不到实际教育效果。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大纲配置滞后,教材不正规资料缺乏,更没有针对各专业特点充分考虑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需求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

3.在教育形式上生态教育泛意识形态化,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泛意识形态化。作为以培养人为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该加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自身的认知教育。然而,现实中,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长期被一种单一政治性、工具性的话语色彩所笼罩。诚然,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明显的政治色彩,它是一定阶级或政治集团为实现其政治目标的一种教育,通过有目的的意识形态干预使其社会成员形成本阶级或政治集团所需要的思想品德。但是不能一味服务于政治和经济,唯利不图。尤其在生态危机四伏的今天,关注生态环境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实使命。在调查资料总结,传统的生态文明教学模式更多采用的是注入式、填鸭式,这种单一僵化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既不生动也缺乏灵活性,已不适应现在的形势发展,使教育双方成为一种单向凝视,这种单向凝视是一种教育与被教育、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即教育者往往以知识的占有者自居向被教育者灌输,导致人的主体性的失落。生态教育不仅仅是知性教育,也是情感教育,学生不仅从书本、课堂上接受生态文明教育,还受到外界的影响,为此,应采用多样化的教育形式与方法,如知识性讲授、图片展示、视频观看、实地体验、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

4.在教育实施中,教育理念与生态教育相脱离当今世界的教育形式已经不再是阶段性教育,而是趋向于终身教育,并且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教育。介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在生态教育建设上面临的困难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阻力更多。一方面,在历史教训和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国家已经认识到生态危机的严重性,意识到只有发展环保型企业才能避免重蹈覆辙,走西方国家因工业革命的过度索取而导致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但另一方面,现实操作起来,各组织和个人因为种种利益的驱使却不能落到实处。各企业为了自己的眼前利益,逃避污染治理,简化环保配套措施,国家倡导的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只能成为一个口号。高校教育在社会经济利益的影响下,其教育理念往往只是局限于“认识论”,只是片面地认识自然、认识人对自然的改造,重视自然科学教育,对人类对自然的反作用力认识不够,生态意识薄弱。因此,需要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破除这种“实用主义”的实施理念,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教育理念。

二、原因分析

1.工业文明后形成的社会固有价值观自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发展历史进入了新阶段———工业文明阶段。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实现了运用科学武器控制和改造大自然,蒸汽机的使用、化工业的突破、汽车行业的兴盛以及原子核反应堆的投入使用,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使得社会生产力得以飞速发展,人类在开发和改造自然方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和满足感,同时也成功实现了物质资料的极大丰富和生活方式的迅速进步。工业文明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似乎只需凭借科学就足以征服自然,成为驾驭自然的主人。工业文明形成的价值观即人是自然的主人,人对于自然是主动的,自然对于人是受动的。忽视了自然本身的独立性,忽视了自然对人类的制约性,甚至忽视了马克思指出的:“人即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20世纪之后人们开始认识到:自然似乎并不是可以任自己摆布的工具,也不是可以无穷尽索取的资料库,人类的开发超出了大自然的承载极限时,是会遭到自然的报复的。工业文明伴随而来的是更多的社会缺陷:失业现象增多、城乡差别扩大、生产过剩经济危机、资源高消耗低利用、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危机重重。尽管如此,当今社会在工业文明物质化、功利化思想的影响下,经济的“趋利性”仍然是一些社会人和群体的主要思想和目标。一些企业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仿效西方工业“先发展后治理”的轨迹,忽视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在选拔人才的方面,也是只重视技能,不重视道德,忽视生态文明教育。在这种价值观的引导下,社会整体的生态保护意识比较低,整个社会尚未形成普及的生态文明。在社会大环境和就业压力的影响下,高校教育也趋向于功利化。教育过度强调专业化和实用化,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训练,注重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培训,不关注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塑造,以牺牲学生的精神生活为代价,过于追求社会化教育。高校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普遍不够重视,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淡薄,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不环保现象和行为时有发生。我们要明白,教育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积累、能力增强,还有对终极价值观的追求,教育的终极价值观是追求“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高校教育必须充分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生态价值观。

2.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缺乏方法单调《21世纪议程》中提到教育对生态环保的意义:“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环境意识及解决发展问题能力的关键……对于培养环境意识和道德意识、对于培养符合可持续发展和公众有效参与决策的价值观、态度、技术和行为也是必不可少的。”高校是大学生的集聚地,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质量如何,将直接影响全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然而我国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起步晚,教育现状并不理想,这里具体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分析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和内容的不足。我国现行教育仍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导,教育内容偏向于课程教育,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中,除却传统的理论课程,涉及生态文明教育的比重不大,只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稍微贯穿。教育内容没有及时反映时展的潮流和趋势,忽视了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一部科学、系统、反映时代的生态文明教材对开展教学活动具有重大意义。其内容应该与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阶段相匹配,不仅可以使大学生学到丰富的生态知识,还可以使他们通过实践感悟到生态文明的价值体现。而迄今为止我国仍然没有一套专门针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系统的思想道德教育教材。同样受应试教育影响,教育方法单调。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新意,过于注重理论学习,不注重与实践相结合,使得生态文明教育收效甚微。目前高校的生态道德教育方式主要以课堂传授为主,是一种外在强化灌输型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了学生的参与能力培养,使得学生缺乏对生态文明价值观———真、善、美的真实感受,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始终只能停留在枯燥说教的层面上。现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文明内容结构已经远不能满足时展的需要,无力承担培养理性生态人的历史使命,必须顺应时代需要,丰富内容,提高深度,与实践相结合,多元化发展。

篇3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屈朝霞(1971-),女,河北保定人,华北电力大学电力系党总支副书记,教授;董国静(1988-),女,天津人,华北电力大学政教部硕士研究生。(河北 保定 071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项目编号:20130103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2-0217-02

一、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的指导下对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以来,短短三十年中,我国的经济领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表现在生态环境方面。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比计划经济而言,最突出的特征表现在引入了竞争机制,竞争必然导致资源消耗加速,环境污染加重。其次,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经济发展极其落后,我国必须把所有精力都集中于经济建设,却忽略了生态环境问题。再次,由于科技落后、环保意识淡薄等原因,导致对资源开采过度,利用率低,对环境也是只顾污染、不思改善。一系列的原因导致我国目前面临极其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资源匮乏,水资源紧缺,全国有2/3城市处于缺水状态;石油资源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5%,铁矿石等重要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超过55%;耕地面积日益减少,严重制约农业的发展;环境污染严重,60%以上的河流遭到中度和重度污染,25%地下水污染严重;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二,越来越多的城市出现灰霾现象,目前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我国占大部分;生态系统退化,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37%,沙化土地面积占18%,石漠化面积占1.3%,80%以上的草原不同程度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系统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减弱。

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改善生态环境,也采取了很多相应的措施,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若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这些努力还是不够的。因此,党和国家进一步加强对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视,并于2012年11月8日十报告中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中。报告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并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四个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全面论述。

二、生态文明建设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

所谓生态文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狭义的生态文明是指“文明发展的一个方面,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它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而言的”。而生态文明建设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生态文明观念、生态文明制度和生态文明行为,制度和行为都是在观念的指导下进行的。因此,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做好的就是树立生态文明观。生态文明观属于意识观念范畴,这就对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提出了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的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是围绕一定时期党的中心任务展开的,目的是使人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主要方式是教育和影响。为了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应从教育和影响两个方式入手:

1.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最直接的方式

教育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是对“人类社会中大量的、独立而专门进行的关于知识、技能、道德等的灌输活动、传授活动、引导活动、构建活动、交往活动、对话活动等的泛称”。狭义的教育就是指学校教育,是学校组织的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的传授活动。这里所运用的只是教育的狭义概念。

教育的对象应主要集中于青少年学生。因为,青少年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正处于价值观念的形成时期,对新事物、新知识接受能力强,在这个时期对他们进行生态文明观教育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并且,青少年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用教育的方式使其树立生态文明观能够取得更高的效率。教育应主要囊括以下内容:

(1)生态观教育。认为,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自然是人生存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自然加以改造。但是,人对自然的改造不是盲目无节制的,而是要依据自然规律并采取科学的手段进行。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观是科学理论,具有指导意义,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生态文明观教育中应作为核心内容。因此,在学校的“两课”课堂中,应凸显生态观的教育。

(2)生态现状教育。当前,我国乃至全球都面临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然而,青少年学生在校园中生活且把所有都集中于课本学习上,以致于他们不能全面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程度和后果的严重性。因此,在课堂教育中应适时穿插时事,让学生们清楚最新的“数字”,这样能让他们树立忧患意识和生态危机意识,激发他们的环保意识。

(3)生态道德教育。高尚的道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由于不良思潮的涌入和家庭、学校教育缺失等原因,青少年学生的道德逐渐偏离轨道,他们意识不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是高尚的行为,也看不到污染环境、浪费资源是可耻的行为,这是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使他们认识到自身的生态主体地位,增强对生态环境行为的自律性,自觉履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责任和义务。

(4)生态实践教育。理论的学习需要联合实践,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生态文明观的教育中应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例如参观污染区、清理污染物等,这样可以给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造成强烈的冲击,激发其环保动力。

2.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持久、稳定的方式

全社会的人多而分散,且各个群体的特征不同,很难对其进行统一的教育,只能采取影响的方式。影响是以间接或无形的方式来作用或改变人的思想和行为,是一种抽象的教育方式,这种方式的结果持久性、稳定性比较强,同时,作用范围非常广泛。在影响的方式上,可以进行以下努力:

(1)营造健康的社会氛围。人具有社会属性,都是社会的人,其生存和发展时时刻刻都受社会氛围的影响,因此,营造健康的社会氛围对生态文明观的树立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应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微博等媒介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大力倡导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提倡生态文明思想行为,加强积极引导,同时杜绝不健康思想行为的传播。

(2)发挥典范的影响作用。典范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在生态文明观的教育中,要多发现环保典范,公开进行宣传表扬,并采取适当的奖励措施,这样会起到以一传十、以十传百的影响作用。同时,对反面案例要采取更加严厉的惩治措施,发挥“反面典范”的作用,以一儆百。

(3)鼓励学习西方成功经验。对于西方的思想行为要取其精华,去其槽粕。近年来,西方国家在治理生态环境方面有很大成效,提供了很多经验,应该加以借鉴,例如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在治理雾霾方面的经验,德国、日本、瑞典、法国等国在处理垃圾方面的做法,以及欧洲各国在生活细节方面的环保经验。应该大力倡导人们吸收这些成功的经验,以此督促自身的行为。

(3)大力倡导互相监督行动。已定政策法规只有在监督之下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人们的行为在别人的监督之下会格外加以收敛。互相监督不仅要在人与人之间倡导,更要在家庭与家庭、企业与企业、区域与区域之间进行,以便在互相监督之下实现共同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给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带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这些发展却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得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被提上重要议程,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运用教育和影响两种方式帮助人们树立生态文明观,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王西涛.生态文明进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黑龙江史志,

2012,(3).

[2]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0.

[3]张正江.论教育的多重内涵[J].理论视野,2010,(4).

[4]宋锡辉.生态文明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5]郑士鹏,陈术文.生态文明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探赜[J].求实,2013,(1).

[6]黄鹏坤.试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武汉航海(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