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教育范文

时间:2023-04-11 19:49: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学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学教育

篇1

比较文学(comparative literature)作为一门新型的边缘学科,诞生不过百年左右,但它已在世界文坛站稳了脚跟,并以其独特的理论建树和批评方式,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帮助人们从更开阔的视野总结文学的普遍规律,概括丰富的文学现象,从而在更宏阔的背景下认识文学。从文学教育的角度来说,了解比较文学的有关知识,也能更好地促进我们的文学教育。

我先说说什么是比较文学。

给比较文学下定义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一些比较文学家认为比较文学这个词本身就是当初未起好的名称,容易造成误解。韦勒克认为,“比较是所有的批评和科学都使用的方法,它无论如何也不能充分地叙述文学研究的特殊过程”。同时,由于各国对“比较文学”一词在表达和翻译上的差异,使其所强调的重点也有所区别。如“比较文学”中的“比较”在法语中是过去分词(compare),它暗指的是文学史上曾经发生过的各国文学关系;在英国,comparative是作为literature的修饰语,是形容词;而在中国,“汉语中的‘比较’二字更容易让人想到比较的动作,同时,汉语中比较文学一词字面上也没有文学研究的含义”。尽管各国对比较文学的理解不尽相同,但由于语言本身的契约性,“比较文学”这一概念已在世界各国约定俗成,人们普遍接受了这一简略说法。在本书中,“比较文学”中的“比较”一词被理解为方法的代名词,它包括考证、演绎、统计、对比等多种方法;“文学”在这里也是广义的,它不仅仅指作品,也包括文学史、文学理论和批评等,即具有文学的综合性研究之意。

给比较文学下定义的困难还不仅仅在于它的名称,更主要的在于它发展过程中的动态性。由于比较文学对象和方法的开放性,使任何对它的概括都显得力不从心。美国纽约市立大学比较文学教授勃洛爽克在《比较文学的新动向》一文中指出:“我认为任何给比较文学下精确细致的定义,把它上升为一种准科学体系或者把比较文学家同其他学者分开的企图都是不妥当的。”但是要从事理论研究,概念的界定又是不可缺少的,每一研究都需要构造自己的基点,需要人为的划界,这就构成了给比较文学下定义的悖论。北京大学乐黛云教授在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撰写的“比较文学”词条中界定:

比较文学是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它是历史地比较研究两种以上的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相互关系的学科。这是一种描述性的且兼收并蓄的定义,主要说明了比较文学的历史发展及研究范围。这一定义虽在中国被普遍接受,但仍存在着一些需要探讨的问题。必须承认,任何定义都是一种片面,确定事物的某种性质必然以忽略该事物其他方面的性质为代价。随着人们对比较文学认识的深化,更多的比较文学定义将会继续出现。

接下来,我谈一下学习比较文学的意义和作用。

比较文学是一门最具国际性的课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的国际标准分类”对比较文学这门学科的学历层次、研究内容作出了十分具体的规定。在我国,比较文学已被国家教育部列为中国语言文学的二级学科,成为文学系学生的必修课。比较文学在人才培养和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下面仅从文学研究的角度谈谈学习比较文学的必要性。

1.有助于研究视野的拓展和治学方法的改进

比较文学是以一种跨越国界的视野研究文学现象及其相关的文化现象的,它的基本精神是将全世界的文学视为一个整体,把各国文学置于一个整体结构中加以认识和比较,从两种或多种文化体系上观察文学现象,发现文学之间以及文学与其他人类活动领域之间的种种关系,从中揭示和把握文学的规律和联系。杜甫诗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比较文学犹如为我们提供了一副望远镜,它使我们能够看得更远,思考得更多。在思维方式上,比较文学提倡多元思维,或曰立体思维,即从线性转向发散,注重文学的多方面联系。法国结构学派的代表阿尔都塞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历史现象或事件从来就不只有一个原因,而是有众多原因,要全面描述某一历史时期,就必须看到历史现象的错综复杂性。文学的发展也是如此,综观各国文学史,其发展就不仅仅是纵向的历史继承,也有横向的多因素的渗透以及文学与社会其他各层面的百动。

这种整体化的视野和思维方式必然带来研究方法上的改进。传统的文学研究立足于国别文学,将对象限定在一个特定范围之内。人们习惯于用切割的方式,先以国别为界将各国文学分割开来,再以历史分期为线将国别文学加以划分,以致最后人们的注意力仅仅停留在某一时期某一作家甚至某一部作品上,这是一种原子论的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有助于对对象的深入开掘,但由于分工过细,使文学之间缺乏贯通。比较文学将采用一种联系的和比较的方式,在世界范围内考察文学现象。王元化的《文心雕龙创作论》一书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研究方法上,王元化打破了传统的以古证古、单纯作背景、源流、注释的研究方法,有意识地把中国古代文论同马列文论、西方文论对照着研究,由此使他在《文心雕龙》的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钱钟书的《管锥编》也是采用这种联系和比较的方式,在讨论一个问题时,常常古今中外旁征博引,以期说明那“无心契合”而“会心不远”的共同文心。

2.有助于更深入地研究本国文学和外国文学

比较文学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为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他者”的立场和眼光,这对于研究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都是很有用的。比较文学将以世界文学为背景,以他种文学为参照,重新认识和评价本国文学。

中国文学要在世界文坛寻找自己的位置,要了解不同于其他民族文学的地方,都需要借助比较文学的视野。通过对本国文学与外国文学之间的联系、异同的比较研究,可以使我们对本国文学和外国文学的艺术价值有一个参照性的判断,从而有效地避免盲目排外和盲目崇洋的倾向。例如,只有把《离骚》、《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聊斋志异》,还有李白、杜甫的诗歌等作品与世界文学中的一流作品加以比较,才能向世界显示出它们的美学价值。同样,在将中国文学与相似的外国作品作比较之时,也可以看出外国作品的价值和特性,如《红楼梦》与《追忆逝水年华》的比较研究,使得我们对《追忆逝水年华》的艺术成就有了更深切的把握。而在中西叙事作品的映照中,人们对中西的叙事艺术特征及得失也有了更为清楚的认识。《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的作者勃兰兑斯曾对这种比较研究作了形象的描述:“这样的比较研究有两重好处,一是把外国文学摆在我们跟前,便于我们吸收,一是把我们自己的文学摆到一定距离,使我们对它获得更符合实际的认识。”此外,为了更好地了解一部作品的意义和贡献,还可以考察一下作品在国外的流传情况,如范存忠的《(赵氏孤儿>杂剧在启蒙时期的英国》就是一个范例。通过这些研究,将使我们能够更全面地把握文学的价值,多方面地观照自身的文学和文化,同时对作家作品也会有更深入的理解。

3.有助于更清楚地认识中外文学史和文学理论

自人类文明产生以来,一个民族的文化、文学不可避免地受到其他民族文化、文学的影响,同时也会对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学产生影响。从比较文学的眼光看,文学的发展历史是一个不断与世界各国文学交流、吸收和改造的历史。比较文学介入文学史,研究的重点是文学史上的外来渗透和对外影响。首先需要考察外来文化、文学对本国文学的影响。就中国文学史而言,我们可以研究魏晋时期印度的佛教、音韵学、文学对中国的影响,唐以来西亚文化对中国的影响等,以丰富中国文学史的研究。郑振铎曾说:“因为受了印度文学的影响,我们乃于单纯的诗歌和散文之外,产生出许多伟大的新文体,像变文,像诸宫调等等出来。在思想方面,在题材方面,我们也受到不少从印度来的恩惠。我们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印的结婚,如果佛教文学不输入中国,我们的中世纪文学可能是完全不相同的一种发展情况。”另一方面,若放眼中国文学对外国的影响,也会看到中国文学的辉煌。这种新的文学史将既包含本文化系统的纵向发展,也包含对他种文化系统横向吸取和改造而形成的新质。

就理论建构而言,文学的共同规律也不可能在一个封闭的文化体系内完成,必须在各种文化体系的对话中寻求。只有将不同民族的文学现象加以综合考虑,才能面对和解决文学上的一些共同问题。正是在这些意义上,杨周翰先生认为:

我想比较文学能起到的作用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对文学史起的作用。一个民族的文学不可能在完全封闭的状态中发展,往往要受到外国文学的影响。因此,要说清楚本国文学的发展,不可能不涉及外国文学。同时,为了说明本国文学的特点,也需要同外国文学对比,这种对比不一定是明比,而是意识到本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不同之处。第二,比较文学的目的还在于通过不同民族文学的比较研究来探讨一些普通的文学理论问题。这两个目的都是一国文学的内部比较所无法达到的。

4.有助于促进各国文学和文化的联系与交流

比较文学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开拓世界市场的历程诞生的,是在文学和文化交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人文学科中,比较文学处于文化沟通的前列,它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促进各国文学和文化的联系和交流,在世界各国文学之间架起一座理解和沟通的桥梁。

当今是一个文化交流空前频繁的时代,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文学理论与批评,都不可能是一种孤立的文化现象,往往一旦问世,就借助各种媒介广泛传播。就我国而言,首先面临的是如何有效地吸收外来文化和文学的问题。毋庸讳言,我国20世纪文学创作、文学批评都深受西方文学和理论的影响。如何在中西文学和文化的碰撞、交汇中建构中国自身的话语体系是人们思考的一个中心问题。而要有效地研究和建设20世纪中国的文学与理论,就必须借助比较文学的理论和方法,才能更好地厘清我国当论的构成。可以说,在今天,试图封闭地“自足”地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已经不可能了。

而我国的文学研究在向世界敞开大门的同时,也有责任把中国的文学与理论推向世界,参与世界文坛的对话,使其他国家的人们对中国有进一步的了解。我国丰富的文学遗产应该进入世界文学的殿堂,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共享;我国传统的文学理论和批评也应成为世界正在寻求的文学理论综合构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切都必须借助比较文学的话语。而在这方面,我国做得远远不够。世界对中国的了解特别是对中国文学和文艺理论的了解是非常有限的,而这有限的了解中又有大部分是虚假的或扭曲的“幻景”。有些作品在西方获得声誉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西方人眼中的东方形象,仿佛在证明西方人对东方人想象的合理性。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如何既防止或避免文化帝国主义(或日一体化)之单极文化的发生,又遏止文化观念上盲目自守、拒绝对话、否认先进与落后、缺乏自我更新等狭隘文化部落主义的生成,是摆在比较文学面前的一个严峻的课题。

比较文学并不追求某种终极意义,而是通过联系与比较,寻求不同文化的理解与和谐共处。一方面,使各国人民了解和熟悉他国文学与文化,分享他国文学与文化的成果,消除陌生感,减少敌意;另一方面,借助“他者”的眼光,重新认识和评价自身文学与文化的特色,使之更加充实和丰富,这就是比较文学的任务。从某种意义上讲,各民族文化的相互理解就是比较文学的目的。比较文学学者弗朗索瓦・于连说,穿越中国是为了更好地阅读希腊。我们也可以说,穿越西方也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中国。

最后,我还想讲一讲比较学者的素养问题。

比较文学是一门涉及面很广,难度较大的学科。从事比较文学需要广阔、扎实、合理的知识结构,需要缜密的思辨力、敏锐的感受力,尤其是对文学美的领悟力。法国比较文学家艾金伯勒在《比较文学的目的、方法、规划》一文中表达了对“理想的比较学者”的殷切希望:“我希望我们的比较学者……除了受到一个历史学学者应受的训练外,我也希望他受到一个社会学学者应受的训练,我甚至不去阻止他接触总体文化。此外,他应该具备他所选择的那个时期有关造型艺术和音乐的较完备的知识,而不满足于一知半解,以便能在这方面产生他自己的见解!”并且“在不久的将来,处于最理想状态的比较学者会是这种人:具有极为广泛的爱好,通晓几种将在2000年前后用来写作的最重要的语言,并且具有对文学的美的深切体会”。总之,“我希望我们的比较学者尽可能博学多闻;我甚至希望他具有百科全书编纂者那样的雄心,狄德罗那样的雄心”。比较学者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和训练,其中主要有以下五点:

第一,比较学者应该掌握比较文学的理论和方法。比较文学并不是将两部作品随意拿来比较一通就大功告成的,它有自己的原则和方法。必须认真地学习比较文学的基本原理,了解比较文学的历史和性质,掌握比较文学的基本方法。只有建立在理论自觉的基础上,才能从事科学的比较文学研究。

第二,比较学者应尽可能地熟悉本国文学和外国文学。比较文学研究的是文学关系,没有深厚的文学素养是难以胜任的。而从事比较文学研究的特殊性还在于比较学者不仅要了解本国文学,还要了解外国文学,仅熟悉一方是不可能进行真正的研究的,即便贸然行事,也不可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努力并深入学习两国或两国以上的文学,是对比较学者的又一基本要求。

第三,比较学者应具备比较深厚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历史知识。各国文学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要进行可靠的比较研究,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有一定的认识,否则就会失之片面或空泛。如研究中西古典爱情小说时,我们发现,中国的才子佳人小说与西方的骑士传奇中女子的择偶标准很不相同,中国深闺里的小姐希冀的是满腹经纶的才子,而西方的小姐或贵夫人则渴望勇武之士,由此折射出两个民族源远流长的政治制度的差异。中国历代实行文官治政,以科举取士;而西方靠功业封地,崇尚武功。封建社会女子婚嫁图的是终生有靠,中西方男人在社会上的不同地位和实力构成了中西女子择偶的区别。这一解释已经深入到不同民族的文化根源。由此可见,要从事比较文学研究,需要掌握比较广博的历史文化知识,并进行认真的思考。

第四,比较学者应努力掌握多种语言。对于中国学者来说,除自己的母语外,至少应掌握一门外语。人类各种语言之间,有其可译的一面,也有其不可译的一面。语言往往植根于文化传统之中,语言中的文化沉淀是造成其不可译性的根源。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比较两个对象的特质,比较学者最好掌握第一手资料,仅靠翻译是难解其中味的。这种情况在中西诗歌研究中尤为突出,中国有些很隽永的古典诗词一译成外文,就几乎完全失去了原诗所蕴涵的韵味。

篇2

一、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方面的问题

1.教师对儿童文学缺乏了解由于很多儿童文学作品是以儿童的思维创作的,成年的教师往往对儿童文学缺乏兴趣,很多教师仅仅根据教参资料对儿童文学的作者、年代等等基础信息进行学习,并没有采用儿童的思维对儿童文学作品进行认真的阅读理解,因此,教师往往只对儿童文学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具备成年人思维的理解,对儿童阅读这篇文学作品的感受缺乏了解,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能用成年人思维理解出的成熟理论对学生进行讲述,不利于学生的理解,也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一些教师没有对语文教学课程中的儿童文学进行认真阅读,仅仅根据教师教学材料中的定义,制定自己的教学方案,使得教学过程充满了理论性定义,缺少教师的真实理解。

2.教学方法陈旧儿童文学是一种充满丰富想象力和趣味性的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引进儿童文学,可以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学识,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但是,很多教师却没有根据儿童文学的独特属性更改教学方法,很多教师在儿童文学教学中,采用与其他语文教学课程一样的教学模式,使儿童文学的独特意义难以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实现。一些教师并没有给予学生在课堂上表达自我见解的机会,仅仅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参资料中的理论性言论对学生宣讲,使得学生对儿童文学的理解不能被教师所熟知,教师无法对学生正确的见解进行鼓励,也无法对学生错误的理解进行更正,严重降低了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一些教师没有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创新意识当作教学工作的重点,仅仅将儿童文学的内容和价值对学生进行灌输,没有鼓励学生对儿童文学中的问题进行质疑,也没有组织学生对儿童文学故事进行续写,使得学生单纯地认为儿童文学是不可置疑的神圣作品,降低了学生质疑权威,坚持真理的信心,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育问题的解决方案

1.教师要加强对儿童文学的理解教师不能仅仅对成年人思维创作出的文学作品进行学习,也要尝试着用儿童的思维对儿童文学进行理解。首先,教师要切实认识到,儿童文学并不仅仅是幼稚的文学作品,许多儿童文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并不亚于成年人的文学作品。教师要对儿童文学的价值进行认真挖掘,以便获得对儿童文学深刻的理解。另外,教师要尝试着以儿童的思维阅读儿童文学,以便教师把握学生对儿童文学的理解,选择学生易于接受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儿童文学教育,使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价值真正得到实现。

2.改变传统的语文课程教学方法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儿童文学教学不同于其他语文课程的教学,必须采取新颖的教学手法,首先,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表达自我观点的机会,鼓励学生将自己对儿童文学的真正理解勇敢地表达出来,教师要认真听取学生对儿童文学的见解,并对持正确见解的学生给予鼓励,使其提高学习信心,对持错误见解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必要的纠正,使其能够正确理解儿童文学的真正内涵。教师要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作儿童文学教学的重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具备了阅读儿童文学的巨大热情,儿童文学的巨大价值才能真正在语文教学中体现。教师要创造性地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儿童文学教学,例如,可以采取课本剧的方式,让学生扮演儿童文学中的人物,并允许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情节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小幅度调整,以便学生在充分自由的情况下,投入到儿童文学的学习当中。另外,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当作儿童文学教学的重点,要采取辩论会的形式,让持不同见解的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辩论,教师要在辩论过程中认真记录每一个学生对儿童文学的见解,并参与到辩论活动当中,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了解到与自己不同的见解,以加深对儿童文学的理解。教师要在儿童文学教学活动中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创新能力当作工作的重点,教师要组织学生分析儿童文学中的问题,使学生养成敢于坚持真理,勇敢挑战权威的意志。另外,要组织学生对儿童文学故事进行续写,以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篇3

【关键词】中国文学 需求培育 文学教育

一、中国文学需求发展的背景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改革开放刚刚开始,在文化艺术方面西风劲吹,这对于封闭了几十年的中国来讲,无疑是巨大的外部刺激。我们过去读过的文学,所写的文学跟他们一比较就发现确实有很多的问题。我们的社会现在是越来越宽容了,允许各种各样职业的存在,允许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的存在,我们也应该允许各种各样的写作方法存在,也就是说,作家不应该是清一色的,文学也应该具有诸多的门类,每一个文学的门类,每一个艺术的类型都应该有自己的读者和自己的观众。严肃的纯粹的文学也不可能那么严肃,也不可能那么纯粹。像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世俗小说、惊险小说、历史小说、儿童小说、严肃小说,它们之间都没有不可逾越的障碍,许多的因素很可能都会在严肃的文学作品中出现。比如,武侠小说、言情小说、惊险小说、哥特式小说的因素完全可以被严肃写作的作家所借鉴。一部小肯定不可能提纯得像蒸馏水一样,里面包含了多种多样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多种多样的小说类型的存在,是一个国家文学水平和严肃文学发展的必要条件。

只要以平常心去看待文学的自身特点和社会功能,我们就能适应社会变迁中的文学边缘化,并从实际出发来改变我们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文学教育要以审美精神、艺术感性为核心。进行文学教育是为了保存国粹,保存文学的崇高地位,从根本上提高民族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精神,借此来扩大中国文学的发展需求。

二、中国文学需求培育

市场经济的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使得中国城市正在步人消费时代,现代化的物质设施纷纷涌现,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造就了一个广大的大众文化消费市场。文化产业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在文化产业高速发展阶段,其增长速度将高于GDP的增长速度,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我国文化产业将进入快速成长期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同时,文化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并将逐步深化,将极大地释放文化产业的活力,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体制和机制上的保障。其中,文学需求将会占据一席之地,而文学需求的培育,即读者市场是从出版社的角度进行的描述,但是从读者的角度来看,文化问题恰恰就是读者形成某种群体或者阅读消费倾向性的重要依据,文化的问题因素是读者市场重要的背景。读者群体总是要选择自己的知识来源,并选择自己的表达途径或者表征方式的。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文化的兼容并包,以及法律、法规的人性化,都为文学需求培育市场,做出了很大贡献。作家们所生话的城市以其兼容性为不同类型的文学提供生存土壤,同时又将各种文学纳入市场经济的轨道,使之成为满足人们精神欲求的消费产品。从表面上看来,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文坛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文学生产的各个环节都以最迅捷有效的方式流水线运作。据统计,近年来的中国作家以平均每天2部长篇小说、4部中篇小说、40篇短篇小说、63篇散文的速度进行创作(实际数字还可能远不止于此)。仅以作家哲夫为例,1997年,40岁出头的哲夫即出版了他的十卷本小说,这个数字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许多知名不知名作家的多部头文集也不甘示弱地接连问世。文学期刊纷纷改版,出版商在文学流通领域里的身影日见活跃。

三、中国文学的文学教育

文学教育,狭义地理解,应该是指在全日制小、中、大学校里正式纳入教育体制的文学课程,同时也应该包括成人教育、网络教育、电视教育等业余性质的文学课程;如果从广义来理解,那么,舞台的演出、公益性的文学讲座、图书馆的读书辅导、文学刊物的流通和媒体的文学节目、诗歌朗诵会等各类文学活动,只要与文学沾上边的,都可以纳入文学教育范畴。本文所讨论的文学教育主要是限定在第一种狭义的理解。因为文学教育的缺失,造成了当下文学生态的危机。

中国文学的文学教育的最大目的就是为文学艺术的生产培育未来的市场,就是培养需要文学的人。我们现在就可以做的,就是从教育抓起,首先是从未来文学教师的教育抓起。一方面,要改进和强化师范生文学课程的教学,把文学当作文学来讲,也把文学当作文学来学,用纯正文学本身所具有的感化力量去消融学生对文学的冷漠和功利态度,使他们亲近文学、喜欢文学。对于文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数量应该控制(根据社会需要而设),而对于一般的高校学生都应该有审美的文学课程教学,普遍提高知识者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感受能力。对于成人教育类(包括网络大学、电视大学)的文学教育,应尽可能地减少概论类和文学史课程,取消死记硬背的教条教学,而增加大量文学艺术欣赏类的课程,教会学生如何欣赏艺术作品,如何评论艺术作品等灵动的知识。

另一方面,要从社会机制上采取措施,尽量吸引和动员优秀生源报考文学教育专业,在全民中提升文学和文学教育的地位。在尚无可能大幅度提高教师待遇的情况下,主要是通过人性意识的张扬与文学精神的传播,将优秀文学的自由精神种植在学生的心田里,提高文学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文学教育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从而鼓动学习文学的热情和钻研文学教学的自我期许。从事文学教育的未来教师资质得到提高,他们走出大学校门以后,再去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纯正兴趣和强烈需要,使文学成为民族的不死精神。如果能这样长此以往,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我们就有可能恢复文学在我们民族心目中的原有地位,将人们对文学艺术的需要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低迷的文学可能会在我们社会中再获相当程度的振兴,文学可能再度成为我们精神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才会生产出可观的当代文化资源,从而为文学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

中国文学的市场需求和文学教育,需要多方并举、齐抓共管的努力和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伟大的文化复兴,从而为中国文学缔造灿烂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杨文虎.当下中国文学需求的培植和文学教育问题的反思[J].江西社会科学,2008,(12).

篇4

关键词:素质教育 文学教育

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概念及区别阐释

最早提出素质教育这个概念是在上世纪80年代,当时的教育部副部长柳斌曾说过,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应该是从传统的应试教育转移到全面的素质教育上来。长期以来,人们对于素质教育的认识并不是十分清晰,对于素质教育下,应该怎样实施各方面的教育,即方方面面的因素不是很明了。经过了将近二十年的探讨,反思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结合国内外教育的优势长处,大致有了一个认识较为一致的概念。

素质教育就是根据人和社会实际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所有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智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注重的是对人尤其是中小学生内在素质,即对世界、外在环境、人生的看法意义,包括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注重对于学生审美情操的培养,也即学生对于美的欣赏,心态的培养。

而传统的应试教育,则是忽略学生个性成长及全面发展的需要,一切以升学为目的,完全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优劣的标准,在具体教育实践中,偏离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纯粹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教育模式。

二.目前中小学文学教育现状分析

语文是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学科不仅应该是作为一种交流工具、交流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关注人的文化构成和人格的培养,以减少和避免当今社会越来越严重的人性扭曲、物欲泛滥、精神迷失、人文关怀淡薄和行为方式失范等日趋严重的问题。

在目前应试教育还广泛存在的情况下,文学教育主要有以下方面的表现:中小学语文教育过于重视对语言知识的传授和学习,而忽视对学生人文性和审美性基本特征文学教育。在平常的课堂上,主要是以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为目的,偏重于对知识和认知技能的训练和学习,忽略学生对文学情感能力的把握,忽略了对教师和学生个体情感素养的培养,形成了重技术、轻情感,重理性、轻人文关怀,重分析、轻领悟的不良方向。这种教育方式把本来充满自然美、人性美的幽默趣味的文学作品变成了支离破碎的段落分析、段落大意总结、文章主题分析、中心思想的总结以及课后习题的练习背诵,这一切都是为了一张试卷,为了一个分数。

三.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对文学教育的要求

最近几年,随着国家和地方对素质教育的重视,不同的地方也对素质教育的实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尝试,国家也适时出台了新课标。与往常不同,新课标注重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来组织课程教学。具体到培养目标的制定、课程教材内容的编写、教师的备课、课堂的组织教学以及课后的反思反馈等各个环节都做出了一系列的变革。中小学语文课程的功能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的提高,主要就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分析的培养,并且要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从这种方式可以看出来,我们的中小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师应该改变语文教学观念,更新培养教学方式方法才能适应新的需要。

(一)新课改视野下语文教学的要求

1.文学教学观念的更新。

首先语文学科应该淡化工具性注重人文性。传统的教学已经过于重视对语文学科工具性、技能性的强调,无论是在学科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考核制定上都注重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所以,新课改应该从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水平为主要目的提升到以“培养学生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增强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为目标的语文教学。经过了小学、初中阶段的学习训练,学生进入高中,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审美能力也有一定的基础,因此,语文教学应该帮助他们解决“人之所以为人”之类关于人文思考的问题。文学的教育是情感和审美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并且在生活学习中去向“美”看齐,在这个过程中让他们情感得以净化、精神境界得以提升、智慧得以启迪、修养得以质变。

其次要强调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文学素养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包括学生语文知识、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等。语文教学不应该只是字词句、段篇章的分析能力的掌握,而应该转变为对语言积累语感能力的培养,还要强调对学生文化素养、人生价值观态度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发展,也才能满足社会对学生的需要。

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文学教育要通过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分析、进行联想想象,与作家进行对话,进一步思考关于人生、生活、美,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审美价值观。

2.对中文教师提出新的要求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新课改做出了进一步的尝试,但是,既然是改革就有很多不确定性,反映到教学中,就是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教学目标不确定,主要体现在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呈现多元性不确定性。教学内容不确定,就是在新课改中,教学内容教材上,已经不局限于教材所选的课文,而是更加注重于学生课外的阅读,这也是重要的内容。教学方式的不确定,就是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听的方式必须改变,而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课堂设置就应该围绕学生学习这个主题,自然这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评价上,评价标准的取向,对于文学教育成败起到关键作用,改变传统的唯分数重的取向,而改为注重学生全面素质提高。

教师在各种不确定的因素下,就更应该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在课前教学方案的设计备课,教学过程中师生交往互动,以及课后组织教学效果的上都应该充分尊重学生自主性。教师应该从“导师”和领导者的角色定位转化成和学生平等交流的合作者。

同时,教师应该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实现角色的转变。现代社会,学生的个体自主性越来越强,如何针对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性开展教学,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等先进的媒介来为自己的教学服务。现代网络越来越发达,教师应该抓紧时间,利用一切可能来抓紧充电,补充知识。

(二)素质教育背景下文学教育应该注重审美教育与人文教育

文学作品具有以情感人、饱含美学的特点,对于处于人生观发展的关键时期的中小学生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文学教育对学生人生、审美、人文性培养的重要意义。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文学教育应该适应现实时代的发展需要,充分利用文学作品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熏陶,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发展,人格得以提升。举例来说,诗歌作为一种饱含作者感情,体现自然美或者人性美或者对于人生境界、历史沧桑的艺术形式,如果能充分利用,让学生通过诗歌的学习来加深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加深对古代诗人情感、美育的认识接受,那么对于学生的人文情感、审美情操以及人生价值观的养成都具有不可比拟的重要作用。

文学教育的内容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因此,教师在布置审美情景、引导学生进入审美境界的过程,发挥着一种非常重要的中介作用。所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摒弃照本宣科式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放弃那种一成不变无动于衷的教学语言,在教学法、教学语言、板书设计、以及师生之间双边互动方面应该刻意多加研究,争取能积极利用各种加强学生人文感培养学生审美感审美能力的机会。

文学教育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让学生扩大视野,鼓励学生多多阅读,充分利用报纸、杂志、书籍、电视、广播、标语等各种文学信息走近学生,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校园、社区、社会,去学习鲜活的社会生活实践。这对于学生体会社会,培养审美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四.总结与展望

新世纪已经十年有余,素质教育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虽然依然还有诸多的问题,但是这个趋势是不可阻挡的。文学教育在对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培养中所起的作用也是深受认同的。文学教育不仅应该承担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文学知识和交流技巧,使学生能娴熟的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有艺术的表现个体生命的各种见解,更重要的是应该通过这种载体,进一步培养发展学生内在的全面的素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审美观。这也是素质教育对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也是我们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王志生《新课程背景下文学教育研究提要》,文学教育,2008.11

篇5

转变观念,重视中专语文的文学教育,是实现加强中专语文文学教育的根本保障。中专学校要改变只注重技能培训不注重中专语文文学教育的观念,要认识到语文文学教育在提高学生文学水平的同时,更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其他功课的理解能力和掌握其它技能的领悟能力。小学和初中都是较基础的准备阶段,到了中专,学生的语文水平就要更上一个层次:能较独立自主的完成初中阶段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有一定的鉴赏水平和观点,形成较完整的语文鉴赏能力。所以,中专语文教师要将“加强中专学生语文文学教育”作为指导思想,贯彻在语文教学中。许多同学不重视语文学习,认为语文随便学学就能考得不错。这种想法,可能在中专学生身上,体现得更明显。他们在课堂上,只认认字,读一读课文,对文学教育熟视无睹。“懒惰”是原罪,学生不重视语文文学教育,肯定有自己的理由。教师首先需要做得是使这些理由不成立,使中专学生从主观上重视语文文学教育。可能空谈语文文学教育的重要作用仍难以解决这一问题。具体可以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使学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的“百科性”特点;可以通过简介作家和作品内容,激发学生深入研究文学作品的兴趣。

课堂教学是加强文学教育的主要阵地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所以课堂教学是加强语文教学文学教育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指导、讲解和有效的督促。概括地说,文学教育的内容可包括对作品题材、作家生平、历史背景的介绍;对文学常识的识记;对作品内容的感知;对作品内涵的分析等。对以上等内容的解读教师应科学的设计,选取适当的施教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通过教学活动,突出老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可以开展朗读比赛、讨论、师生互动、学生互评等活动来提高学生参与语文课堂的积极性,使教师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

科学使用现有的中专语文课程评价体系

篇6

从孔子兴办私学,为门徒讲授《诗经》等古代文学作品开始,中国古代的优秀典籍就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并发展成一个专门的学科。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先辈们积累并总结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体现了这一学科最鲜明的中国特色。

在春秋时代,孔子就提出“学思并重”“传习结合”的教育理论,提出“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知新”的精辟见解,还指出教学中应遵循“有教无类”“循循善诱”的教育原则。中国古代文学在以后的岁月中,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始终遵循着这一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对于这些行之有效且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的教学方式方法,我们要很好地继承。但我们又要清醒地看到,随着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的急遽发展,时代环境、社会环境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不仅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各种新信息、新思潮、新理念的冲击,而且我们所面对的教育对象的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也在发生着变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古代文学,在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雨历程后,如何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去熏陶、感染读者,使读者从中受到知识的启迪、思想美和艺术美的熏陶,从而激发出更强烈的爱国激情、艺术才情、美善感情,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教师学者化:古代文学教师应是“学者型”教师所谓“学者型”教师,是指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参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并取得一定的教学成就和科学研究成果的教育专家。一个能够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高质量教师,首先应该成为他所从事专业领域的学者。教师学者化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应该具有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中国古代文学源远流长,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最具活力的部分,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重要而深刻的体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无论是文学家们纯心灵、真性情的抒发,还是担负着“载道”重任的言志之作,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一部浩瀚的中国文学史,就是一部生动、真实的中国文化发展史。作为“学者型”教师,应该全面把握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程,并对不同时期文学发展的特征、走向有全面而深刻的了解;深刻理解影响文学走向的文化动因和文学得以生成的文化土壤。例如,如果教师不深刻领会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大分化、大瓦解所导致的“士”阶层的蓬勃兴起,就很难使学生理解何以在那一时代会出现“百家争鸣”的文学现象;如果教师授课时不联系魏晋士风的变化、魏晋玄学的发展和佛教的传入,就很难使学生理解“竹林七贤”的怪诞、正始文学隐晦曲折的特征和玄言诗的风行;如果教师不结合宋代“理学”进行讲授,学生就难以理解中国文学的风度气韵何以在很短的时间里会由唐代的雄浑、壮阔而转向了宋代的内省、自敛。教师必须准确把握中国古代文学深刻的文化内涵,把握文学与科学、宗教、哲学、艺术的关系,才能使学生在研读文学史、涵咏文学作品的同时,去探寻古人与今人心灵相通的东西,从古代优秀文化遗产中汲取营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认识到古代文学不是故纸堆,而是有着鲜活生命的。比如在讲到《史记·货殖列传》的时候,笔者首先向学生介绍了司马迁的经济观点,之后又结合现实,将20世纪改革开放前后的经济政策做对比,使学生认识到正确的经济政策对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地把他们对司马迁的经济观和对现有经济政策的认识与感受谈出来。这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必须以自己学者的风范去感染学生,使学生逐渐认识到学习古代文学不只是读几首诗、背几篇文章那么简单,古代文学中别有洞天。

“学者型”教师还应该具有前瞻的眼光,具备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科研能力,但他不应该只沉浸在旧纸堆中去考据、索引,而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和着眼点放在研究和了解古代文学中那些与现实人生联系密切或能给人带来审美愉悦,能陶冶情操、培养健康人格的人文色彩浓郁的文化精髓上。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把自己的科研心得和成果及时传授给学生,把当今科研领域的新观点、新理念、新动态及时介绍给学生。这样使教学始终与现实接轨、与时代同步。

(二)教师应该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所谓先进的教学理念,包括:新的教学观、学生观、师生观。作为“学者型”教师应认识到自己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是学生发展的合作者、参与者、促进者与指导者。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引导他们去尝试学术研究,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可以在课外搞一个有教师参与的学术论坛,让学生把自己的学习心得通过论坛这个平台表述出来。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研究的能力和水平,从而形成知识的良性循环。

新的学生观认为,学生不但是教育的对象,而且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每个学生作为独立的人都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因材施教,在注重学生整体发展时,注意张扬个性。近年来,随着科研能力和水平的提高、研究视角的变化,出现了很多新观点和新理念,因此,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不能一味因循传统,要具有创新意识。同时,新的师生观也要求教师重新审视传统的师生关系,即所谓的“师道尊严”。教师应该是知识的权威,但不应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去讲授知识或以挑剔、审视的眼光去面对学生,而应该是在释疑解惑的过程中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学术交流和沟通,为学生创设快乐的学习氛围。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有利于教学的开展,也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学生潜力的开发。

(三)教师应该是美、善的传播者和塑造者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代表,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审美风尚和美学精神,具有丰厚的人生意蕴和体验。研读古代文学作品对人的审美意识的培养、道德情操的树立、心灵世界的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通过生动的形象、深刻的理趣、丰富的想象和高超的艺术手段来表现作家的人生理想和审美情感,使读者在阅读后产生或轻松、或愉悦、或超脱、或悲哀、或感叹的情感体验,从而获得极大的精神满足和真正的审美享受。

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文学作品的怡情作用,在教学中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美的启迪和塑造,就像鲁迅先生说的“发扬真美,以娱人情”①,要将美育融于古代文学的教学中。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可感的形象,自然而然地、潜移默化地接受真、善、美的熏陶。如屈原那为了实现“明君”“贤臣“”修明法度”的美政理想,而“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孟子那“道不同,不相为谋”“辞万钟”的优厚待遇,“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志节品格;杜甫那“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和范仲淹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精神品格;文天祥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气节等都使同学受到极大的精神震撼,同时也受到心灵的洗涤和净化。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阔雄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新淡静;“江流婉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的飘渺朦胧,使学生在对赏心悦目的自然美景的鉴赏中感受到一种生活的美,从而生发出对自然人生的无比热爱之情。

二、教学手段现代化: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及时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古代文学课堂,在本学科领域进行多媒体教学实践,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下制作出不同风格的,更具有直观性、生动性、趣味性的多媒体课件,从而使古老的教学内容借助现代化的手段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这样就会提高教学水平,增加教学信息量,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古代文学教学的需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达到如下教学效果:

(一)使复杂的事件图表化如《秦晋之战》,讲述的是秦、晋、郑三方的军事、外交冲突和纠葛。其中重要的情节有“蹇叔哭师“”王孙满观师“”弦高犒师“”郑皇武子辞杞子“”先轸论战”“秦师败“”文嬴请三帅”等,事件复杂、关系错综、头绪纷繁,叙述起来,须费很多口舌,可学生理解的效果并不好。但如果运用电脑课件,将其绘成图表,则一目了然,且避免了繁琐的叙述。

(二)将相关的背景材料文字化在介绍古代作家、引证材料、相互比较等方面,都涉及大量的文字板书,如果运用电脑课件直接提供给学生,再辅之以简单的阐释,即可节约教学时间。

(三)使熟悉的内容新颖化笔者在讲授中学课本中就已出现的《陌上桑》时,主要针对其侧面描写的手法。这本来也不是什么新鲜的创意,但笔者借助多媒体的手段,为课文配上深情的朗诵,同时为突出侧面描写的妙处,将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李延年的《佳人歌》、《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与《悲惨世界》中冉阿让走出采石场时的画面用课件展示出来,使学生通过生动的画面去体悟侧面描写的妙处,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对此诗有全新的审美感受。

篇7

在文学作品中往往包含着许多价值观念以及价值评判等,所涉及的内容有哲学、政治、思想道德以及宗教等,许多作者也通过将自身价值观或者价值评判等融入文学作品中,希望能够得到读者的认同,从而引发共鸣,而这个令文学具有教育功能[1]。目前我国语文教学大多轻文学而重读写,应试教育的影响较严重,因此为了?S富语文教学的文学性以及人文性,文章先从文学相关教育功能的重要性着手,旨在让语文教育脱离应试教育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文学的价值。

2.文学相关教育功能的重要性

2.1文学对于语言学习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文学属于一门语言艺术,而语文教学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习语言,所以文学对于语言学习来说是不可或缺的[2]。在文学创作作品里面,语言不单单是媒介,还是许多作家一直追求和挖掘的艺术,一直以来人们总是将语言文学与文字进行联系,甚至有学者将文字兴衰作为语言文学兴衰影响因素,不过这并非只是指成熟文学可以推动语言文字规范化发展,还是指文学因对新奇想象的追求而不断创造的诗意世界,可以对文字丰富性进行扩展,这些文字蕴含在文学作品里,仔细体会作品文字的细腻,对学习语言具有重要价值。

2.2文学具备无法取代的认知功能

文学能够让人们了解世界。通常来说,文学发展史是人们认识世界和认识社会、自我等的历史,其承载着先进的文明,记录着国家一路发展的历程。对文学作品进行欣赏以及创造等,对推进学生自我发展有重要意义,在文学作品里所展现出的不同形象都映射着社会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将社会价值观进行内化,然后根据偏好以及理想的不同重新构建出新的价值观以及自我,升华人格与思想品德,正如巴金所说,他之所以会需要文学,是因为他想要用文学来改变生活、环境,从而升华精神世界[3]。文学的这一教育功能是单纯说教也没办法办到的。

2.3文学具备有独特审美特征

从根本上看,文学教育属于审美教育,审美教育又是当代语文教学目标之一,可推动学生的审美情趣发展,有利于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挖掘学生的潜能,提升其创造能力,从而推动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通常来说,如果社会只重视知识以及如何获取技能,并不重视追求美的境界,获取诗意人生,那么人们就无法在审美鉴赏中追求智慧,这对于民族发展而言并不健康,只有在追求知识和技能同时发展审美情趣才能称之为完美,社会也才是健康社会。文学的教育功能能够在提高学生鉴赏能力上,不断培养促进学生审美意识形成,对学生发展有积极意义。

3.文学相关教育功能的应用建议

3.1创新教学模式以发挥文学的教育功能

在进行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摒弃以往陈旧的教学方法,不断挖掘文学作品内涵,通过创设情景等方法将文学作品和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文学兴趣,此外,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文学基础情况以及个性发展需求等为学生创造出语言教学氛围,掌控好语言训练以及文学教学之间的平衡,语言训练为教学重点,对鉴赏文学创作作品有积极作用,而反过来,文学鉴赏可以加深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理解,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但是从文学鉴赏着手有利于促进语言教育发展,效果也更为显著,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该摒弃只研究字词句、逻辑和修辞手法等,忽视对文学作品整体把握的教学方法,应先从文学作品整体鉴赏着手,不断细化形象、主题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以充分发挥文学的相关教育功能。

3.2从情感入手以提升学生的文学探究能力

对文学作品进行感知以及领悟需要基于整体性原则,在进行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先从作品本身所蕴含的情感着手,让学生不断探究挖掘文学作品里所蕴含的情思,然后顺着情感线索去挖掘作者写作意图,在探索中让学生获得情感熏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作品里的情感基调为学生创设出情感学习氛围,打破以往沉闷的课堂学习环境,然后在对文学作品的创作时代背景进行讲解和挖掘时可以让学生进行作品情感源头的分析与捕捉,为学生理解作品内涵、了解作者思想打下基础,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学探究能力。

3.3重视文学作品的审美体验以提升学生审美情操

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加入文学作品鉴赏内容,以有效开展审美教育。不过在文学作品鉴赏中应该注重审美鉴赏的体验性、个体性以及能动性等,重视学生对于文学美的体验,因为每一个作品不同学生的体验和看法都是不同的,所以教师不能强求作品鉴赏结论的一致性。也不能使用固定标准答案来限制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看法和理解,教师应该学会启发和引导学生发挥想像力,在鉴赏作品中获得美的体验,以丰富学生的人生体验,发挥审美教育的作用。

篇8

文学欣赏课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教法单一,缺乏灵活性、丰富性与自由性。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知识灌输为主,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课堂缺乏交流、讨论与合作。整个教学过程处于知识输出的单向状态,漠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特点。学生的创新思维、交流合作能力、自主探究能力被抹杀,不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二.学前教育专业文学欣赏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改变文学欣赏教学的现状,提高教学效果,应把文学欣赏教学与专业课教学置于同等地位,让学生意识到人文学科的学习与专业课的学习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学习文学欣赏课,有助于认识世界、体验生活、启迪心灵、提升文化品位、提高审美能力,受益终身。

1.编写校本教材

由于新教材的空缺,从2012年开始,课程组成员在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专业特点的基础上,寻找文学欣赏课程与学前教育专业的最佳对接点,进行校本教材的研发,2013年7月课题组编著的《文学鉴赏与解读》一书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教材在编写时侧重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以人文精神为主线,以古今中外名家名篇为素材,按主题划分单元,在每个主题单元中形成以作品鉴赏为基础,以鉴赏理论知识为指导,以自主阅读为拓展,以实践活动为提升,以书目推荐为指南,五者有机结合,互为补充,凸显课程特色的课程模式。教材将亲情、友情、爱情、生命、理想、人生等诸多人文主题囊括其中,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和生命意识的陶养。在篇目的选择上,还将专业元素融入其中,增加了各种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如张秋生的《妈妈睡了》、金波的《在我和你之间》、齐默尔的《小丑的眼泪》等篇,为学生今后的自我学习与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改变教学方法

教学中,教学方法的运用往往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形式相联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转变观念,改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本着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职业素质和能力,激活学生的生命活力和创造才能的原则,来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法”、“任务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等,把能力目标“溶解”在学生自我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里。如开学初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取成员共同感兴趣的课内外经典幼儿戏剧作品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并制作PPT课件,利用课前10分钟,开展读书汇报会。此次活动既拓展了学生的阅读空间又优化了课堂教学内容。同时,利用第二课堂,引导学生自编、自排、自演经典幼儿戏剧,如《寒号鸟》、《葡萄仙子》、《白雪公主》、《丑小鸭》等,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

3.改变教学手段

在高度信息化的社会里,“互联网以其特异文化,让高校大学生在虚拟世界中无缝式交流,共同分享各种文化,在没有制约机制和无评价指向的网络浪潮中接触并熟悉自然、社会和他人的关系。”[4]可以说,互联网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道德观念。为此,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这个平台,拓展学习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将“时代的活水”引入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接受和处理信息。教师可以在网上建立QQ群、微博、博客等平台,将课上教学课件、教学素材、视频资料等内容进行资源共享。

4.注重实践活动

在文学欣赏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可以发挥文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在经典阅读中与文学大师对话,感受别样人生、别样生活。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完善人格、提升能力,如在“至爱亲情”单元中,开展“诗意年华•感恩你我”的诗歌朗诵会;在“以爱之名”单元中,开展“爱的思辨•温暖如棉”的辩论赛;在“感悟生命”单元中,开展“生如夏花•死如秋叶”的演讲比赛;在“理想信念”单元中,开展“青春旋律•有你相伴”的幼儿故事创编活动;在“人性之光”单元中,开展“放飞梦想•演绎你我”的幼儿戏剧编演活动。在多元化的活动体验中,学生更加自信、乐学,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得到提升。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篇9

[关键词]文学教育 指示 非指示 三主间性

今年三月,浙江师范大学举办了全国现代语文课程理念研讨会,这个研讨会主要的议题是“语文是什么”,与会的许多学者专家都提出了文学作品应该成为语文学科的主要教学内容,并指出“文学是一个民族心灵的历史、审美的历史、精神的历史”,“要保证文学教育的独立性”。庄文中先生在《论中学语文学科中的文学教育》也指出:文学教育,对中学语文学科的课程价值在于,文学教育对学生认识生活、养成审美情感、发展个性、健全人性起重要作用,是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重要内容;文学教育是中学语文学科的固有的一部分,排除文学教育的语文教育是不健全的语文教育。的确,语文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立人”,文学教育毫无疑问应该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五月,我又有幸参加了在浙江江山举办的“全国‘非指示性’语文教学改革现场研讨会”,这一次会议主要围绕江山中学郑逸农老师主持的“非指示性”语文教育研究课题展开讨论。会上,郑逸农老师认为“非指示性”教育的核心精神是“二不”:不指示学习目标,不指示问题答案,他还认为,“非指示性”教育首先用于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教学。

可见,文学教育不仅从理念上更是从实践上都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新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也已经把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那么,文学作品到底应该怎样教呢?在文学教育中真的不需要指示吗?

我们先来听听郑逸农老师的理由:“不指示学习目标”,是因为教学是基于学生自身的经验而进行的主动建构和动态生成,因此教师不以成年人的理解代替学生的思考,不在办公室里预设,而是拿到教室里,让学生根据文本特点与自身的认知特点、情感特点等,自主选择与确定学习目标。“不指示问题答案”,是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知识生成机制是多方面的,来自教师的指导,更来自学生之间产碰撞和交流”。因此教师不须明确地、标准化地传授灌输问题答案,而是在学生独立思考后,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对话、平等交流,形成一个基本共识。同时提倡,尊重个性化理解。

这样的解释和现代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完全一致的,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课堂上师生共同参与、平等对话,从而达到学生的自主成长、自我完善。但问题是学生的主体是否就意味着教师的作用的抹杀呢?学生的自主选择是否就意味着学科本身目标的淡化呢?师生的平等对话是否就意味着标准的完全丧失呢?

确实,在人教版新的高中语文教科书中已经取消了预设在每篇课文前的学习目标,但是,每一单元前还是保留了总体的目标指向。日本教育家佐藤正夫曾说:“一切教育现象、教育过程得以形成的最高基准点就是目标。” 张友慈在《目标——教学的最高基准点》中对郑逸农老师的非指示性教学提出了这样的批判:虚远的教学目的淹没切近的教学目标,降低课堂教学的有效价值;缺乏合理审度解读指向冲击文本整体阅读和认知建构的有效规律,造成课堂教学的无序和涣散;貌似尊重学生的消极无为应对学生的认知障碍和认知偏差,削弱教师的优势利用和指导职能,这都是目标虚化的表征和后果。李海林老师在《要正确理解“非指示性教学”》也指出,“非指示是专对教师而言的,是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范围和方式的一种限制,而不是对教学本身的目的性、思想性、真理性的否定。”可见,作为语文学科的重要内容,文学教育必然有它内在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否则,这门学科就谈不上科学性。

如果我们认真地考察教师的课堂教学,我们会发现,真正高效率的课堂是有明确教学目标的课堂,而“少、慢、差、费”的教学也往往是没有目标的教学,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一定是一个能对语文教学目标把握得非常准确,落实得非常到位的老师。对于我们的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我觉得不是目标要求太具体了,而是太粗疏了。我们看课程标准关于文学作品的阅读目标,只有可怜的三条,而且也都是微言大义,没有具体可操作的内容。

相反,我们如果认真阅读《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公立学校英语课程标准》,就会发现人家对于每一年级的课程目标都规定的很具体,下面为了能说明问题起见,我们把其中9年级和10年级的课程标准中关于文学作品的阅读目标进行摘录:

对文学作品的感知与分析

学生阅读并思考具有历史意义上或文化意义上的、并能促进他们学习历史和社会科学的文学作品。他们能深入分析经常出现的文学模式和主题。《推荐读物(9-12年级)》的选文表明了学生应读的阅读材料的质量水准和复杂程度。

文学作品的结构特点

1、条理清晰地表述不同的戏剧文学形式(如悲剧、喜剧、戏剧、独角戏)的本质特点和表达意图之间的关系。

2、比较和对比表现同一主题的各种体裁,以便解释体裁的选择对表现主题的影响。

对适宜于本年级水平的叙述性分析

3、分析文学作品中主角与配角间的互动(如内外部矛盾、动机、关系、影响);解释这些互动是怎样影响情节的。

4、通过作品人物在叙述、对话、独白、自语中对自己的形容来确定各角色的个性特征。

5、比较表达同一主题的不同作品,提供证据去支持各作品中表达的观点。

6、分析和探索作者情节安排的时间顺序和前后照应,包括所使用的复杂的文学表现手法(如伏笔、倒叙)。

7、识别和理解各种文学表现手法的重要性,包括比喻、想像、讽喻、象征等,并解释这些手法的恰当用途。

8、说明和评价文本中含糊其词、自相矛盾、表达不力、褒贬有误、前后不一之处的影响。

9、解释语态、人物、叙述者的选择是怎样影响一个文本的个性刻画、基调、情节和可信度的。

10、鉴别和描述对话、布景、独白、旁白、角色衬托在戏剧文学中的功能。

文学批评

11、用文学批评的术语,评价写作风格中的美学要素,包括措辞和比喻对语气、意境、主题的影响。(美学探讨法)

12、分析一部文学作品与所处的历史时期的主题和问题联系起来的方法。(历史探讨法)

我之所以不厌其烦的抄录人家的课程标准,只是想说明如果能有一个很细致的目标的话,教学起来应该是有的放矢,既可操作也会卓有成效的。美国太平洋研究所的研究认为,加利福尼亚州的英语课程标准是制定得最好的标准之一,是“细致、具体、全面的典范”。在将其与新泽西州的英语标准作出比较之后,认为:“如果学生完全按照加利福尼亚州全面的标准学习,那他们就可以作为精通文学的社会成员从高中毕业。”比较而言,我们也敢说,如果学生完全按照我们的标准学习,他们就可以作为精通文学的社会成员从高中毕业吗?

因此,我认为我们的文学教育应该从课程标准上给出更为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而不是单以学生的讨论自主形成的目标为目标,对于问题的探讨也应该有一个大致明确的方向,而不是学生说什么都是对的,也就是说我们要让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首先要有一个“共同视域”,毕竟,“一千个哈姆雷特”总还是哈姆雷特,而不会是麦克白斯或李尔王。也就是说,从整个文学教育的课程来看,它应该有更为具体而明确的“指示”。

篇10

什么是儿童文学?许多儿童文学作家以及教育家都对其进行过界定,概括来讲儿童文学是一种专门为儿童创作的,具有趣味性、可读性的,能够启发儿童学习兴趣的文学作品。郝月梅(2003)将儿童文学分为三个层次:幼儿文学(6岁前)儿童文学(6~12岁)少年文学(12~16岁),而小学教育的教学对象是处于7~12岁之间的儿童,正是儿童文学的主要读者,仅从教育对象的一致性来看,就决定了小学教育离不开儿童文学的存在。从国家的教育政策上看,从1920年教育部将小学生的国文改为国语后,儿童文学作品就开始被选为课文编入小学语文教材之中。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据韦宏(2006年)的统计,共收录作品400篇,其中儿童诗歌68篇,童话寓言66篇,儿童散文88篇,儿童故事92篇,儿童科普文艺19篇,其总和占据课文选文80%以上的比例。此外,国家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应作用于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提升,这两方面素养的提升更是离不开大量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熏陶。此外,对于小学教师来说,儿童文学的理解和鉴赏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成年人难以与小学阶段儿童的行为特征、心理特征产生共鸣。如果用成人的思想、成人的行为习惯来要求小学生“懂事”,对儿童成长会起到“拔苗助长”的效果,而解决这一沟通难题最有效的手段则是儿童文学。小学教师通过大量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儿童的思维,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对小学教师进行儿童文学课程培养,有助于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培养教师的童真童趣,并能够进一步对学生的阅读需求提供指导。

二、儿童文学教育现状及对策

虽然我们已经明晰了儿童文学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是否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了呢?其答案是否定的。纵观我国教师培养系统———师范院校的教育,我国基础教育共12年,其中小学教育占有一半的年限,其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但教师培养系统中仅有4所院校开设了儿童文学相应的培训课程,而全国有一亿多小学生需要教师的教学指导,供求偏差如此之大也就说明了目前我国师范院校教育培养系统的一个缺失。在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儿童文学是作为必修课来培训的,儿童文学是所有师范生的必修课。而我国师范院校课程设置中的这一缺失导致师范生对儿童文学的分析鉴赏能力不足,不仅不能准确理解和分析儿童文学作品,在学生需要更多阅读材料时甚至不能进行推荐和引导。小学阶段不同于初高中阶段,由于学生年龄小,自我意识以及对个性的追求远不如初高中学生强烈,也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指导。而在这一阶段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培养起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这无疑是小学教育的失职。因此如何丰富师范生儿童文学相关知识,也为我国高等院校改革提出了一个方向。此外,社会各界对儿童文学的重视程度也有所不足。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但对于儿童文学来讲,很多家长不能理解其价值,只把教科书内容当作知识,认为儿童文学作品是闲书,不具备教育性,甚至认为孩子看儿童文学作品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的行为,从而斥责孩子,禁止孩子看这类书籍。要改变这一局面就需要学校教师以及社会媒体等大力宣传儿童文学作品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