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社会学范文

时间:2023-04-06 04:37: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学社会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学社会学

篇1

有意义结构的主体:集体主体(超个人主体)

一直以来,无论是模仿说,还是文学反映论,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的主体无不是具有超凡才能的个人,即创作者。而戈德曼解读艺术与社会关系的方式则不同,他认为发生学结构主义与以往文学批评的主要分歧就在于集体主体。从个体主体转变为集体主体,这就是将文学实践引入到社会实践的领域。从社会研究的角度来看,个人主体的意义十分有限。从韦伯开始,社会学家就致力于增强社会学的客观性,减少主观随意性,他们的理想是将社会学建构得像自然科学那样精确而严谨。然而,集中在个体主体身上的研究,无论是文学研究还是社会学研究,很难避免个体的特殊性和偶然性。身为社会学家的戈德曼试图驱散文学研究中的神秘阴影,他将社会学追求客观实证的精神带到文学研究中,其中关键的一步就是置换了研究的焦点,即由个人主体转变为集体主体,集体主体是更具有普遍性意义的概念,关于集体主体的研究,摈弃了个体身上纷繁复杂的个别因素,抓取个人与个人之间共同的、普遍的特质,这样的研究结论更具有理性色彩和实证价值。戈德曼曾明确表文艺理论示,一切历史行为只有与集体主体相联系时,才能被科学地研究,才能诉诸理性。同时,集体主体是社会化的群体,将它置于文学和社会中间,能够使得这两个相互异质的领域更加紧密地缝合起来。戈德曼文学社会理论的哲学立足点是他一贯坚持的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的原则,在文学创作中表现为文学创作的主体同时也是文学表现的客体———客观世界、社会生活中的一员,因而在传统的文学研究中文学与社会就是由创作个体,这样一条纤细的纽带,联系在一起的。戈德曼的“发生学结构主义”将主体与客体的交汇点转换为集体主体,如此一来,无论是主体与客体之间,或是文学与社会之间都将结合得更加紧密。对集体主体最初的研究还应该追溯到创始人那里。在集体主体层面,马克思把组织、社会集团、社会全体作为主体。马克思与恩格斯重视集体主体的意义,认为历史的主体是人的集团。戈德曼继承了这个观点。首先,他肯定历史的主体是人而非结构。戈德曼写道:“发生结构主义指出……没有任何理由可以取代人而作为历史的主体。”②进而,他认为历史的真实主体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现实活动着的人类群体,正是无数群体的成千上万次的有意义的行动才构建了历史。他始终将目光聚集在集体主体身上,认为文学创造的真正主体是集体主体。在马克思的主体理论中,集体主体往往以经济政治意义上的社会阶级的面貌出现。在卢卡奇的理论中也出现过“我们”的概念,许多人认为,戈德曼的集体主体的概念直接源自于卢卡奇,但我们仍注意到两者的不同。作为集体主体的“我们”在卢卡奇那里是“非无话的无产阶级,它以一种理想化的价值悬设成为悬在资本主义物化现象上方的伦理之剑”。③但戈德曼的“我们”却是被物化了的,集体主体不再是一种总体性的逻辑抽象的概念,而是具有了现实的操作性,它可以让人们去想象,去描述,去理解。在此,我们可以看到作为哲学家的卢卡奇与社会学家戈德曼的不同。

集体主体:一个“有意义结构”

戈德曼有时将这个集体主体称之为“个人群”,但它并不是个人实体的简单总和,而是一个更为复杂精妙的集合体,一种超个人的、思想和感情上协调一致的社会群体。正是在这样的集体主体行为中才不断地形成有特定功能性的结构,即“有意义的结构”,在戈德曼看来,这种功能性的结构正是我们理解文学与社会关系之谜的钥匙。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戈德曼不仅在研究具体作品时用到这个概念,在不同的著作中他分别用“有意义的结构”来描述某一种社会制度,一种集体意识或某个社会集团的世界观,某种文学样式或者个别作家的著作。在这里,我们认为,戈德曼的集体主体概念与马克思或者是卢卡奇的集体主体概念都有所不同,戈德曼描述的集体主体也是一个“有意义的结构”。集体主体是由个体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按照特定意义关系聚合起来的整体,它不仅仅是在整体意义上体现价值,同时,集体内部的一切个体的意义与功能都必定是在集体主体的整体之内才能够存在。“一切历史的行动,从打猎、捕鱼到审美的和文化的创造,唯有当它们与集体主体相联系之时,它们才能被科学地研究,才能为人们所理解,才能诉诸理性。”①45在此,戈德曼运用了建构“有意义结构”之时相同的方法,将创作个体同样置于更大的个体集合———集体之内来考察。个体在集体聚合中的功能,个体行为在集体中的意义,以及个体实践相互作用从而形成的结构关系,这样将功能、结构、意义统一在一起的集体主体同时也是戈德曼意义上的“有意义结构”,因而,在这样的集体主体的世界观特别是可能意识的领域,“有意义结构”能够与作品中的“有意义结构”以及整个社会的“有意义结构”形成“同构”关系,从而完成文学与社会戈德曼式的链接。戈德曼从社会学的角度来描述“集体主体”的形成。这样的社会群体生成的契机在于个体寻求以统一一致的方式处理那些有关他们与周围环境间关系的问题聚合体,他如是说:“诸个体构成的集团,其中,诸个体发现他们或在某些时候或多或少重要的方面,或在相似的环境内处于相互的关联之中———寻求统一一致的方式,处理那些有关他们与周围环境间关系的问题聚合体。或者换种方式说,他们的行为(实践),在他们自己与这些环境之间建立一种平衡。”①61在这种情境中,个体能自觉地形成“集体主体”而行动,同时形成指导这些行动的思想,进而产生相近的情感。话说回到文学艺术创作上来,作品虽是某个生物学层面上具体的个人创作的,但个人是集体主体基础上具有创造性的个体。戈德曼说:“我从不怀疑艺术家的存在,我只是说他并没有发明他的世界,他仅只是从那些存在于社会之中且为他人评述过后的已知条件之中创造了他的世界。”④他始终坚持认为集体主体才是文化创造的真正主体。

作者:王丽婷

篇2

人们越来越忙了。鸡犬相闻、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已被现代立体交通网所分解,社会化生产使人们习惯于交际和奔走,走出县界、省界和国界,走出一个日益扩大的活动空间。从亚洲到非洲,从地球到月球,航天事业正在实现真正的“天涯比邻”和“天涯咫尺”。人们的另一个间接活动空间――精神空间,也由于现代信息工具的发达而得到高速拓展。邮路四通八达,电信瞬息万里。即使在祖辈相传的赵家庄或李家大屋,你仍可以从电视中饱览北京盛况,从报纸中领略中东风云,通过磁带和书本体会贝多芬的辉煌以及原子世界的奇妙。上下古今,万千气象,密集信息正越过曾经时代的沉寂,突然涌到我们这些显得十分狭小的大脑中来。

活动空间越大,时间就越紧促。精神领域中空间与时间的函数关系,理所当然地使人们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一切费时的信息传达方式已逐渐被人们疏远。开会要短,说话要短,作文要短,悠悠然的文学即文字之学,也在面临考验。古典戏曲的缓慢节奏,已使青年观众们远离剧院了;长篇叙事诗和长篇小说作为时间上的高耗品,其读者也在减少――只有极少的杰作能造成例外。与几年前人们较多闲暇的情状相比,现在人们忙得甚至没有太多时间来光顾短篇小说了。这里除了有文学本身的质量问题外,其他多种信息渠道的出现,很难说没有对文学造成压力和挑战。文学作者们眼睁睁地看着一批又一批非文学性报刊应运而生,更有一批又一批载有密集信息的文摘报刊为读者所欢迎。他们还眼睁睁地看到,尽管文学作者们使出了浑身解数,但下班后的人们往往更多地坐到电视机前去了。影视文学、声像艺术,正在使人们津津然陶陶然。

文学正在汹涌而来的信息浪潮中黯然失色吗?

我们已经失去了恐龙,失去了甲骨文,失去了长袍马褂……没有理由认为任何事物都会万寿无疆。但我们也没有理由认为历史久远的事物都面临末日。人类还存在,还需要用符号来表达感情,那么被誉为“人学”的文学,理应无缘受到文物部门的垂顾。这是一个确实却稍显笼统的回答。也许,为了进一步讨论文学是否消亡,我们还须探明文学特有的价值,看它对于人类是否具有其他事物所无法替代的长处――任何事物有所长就不会被淘汰,哪怕小如竹筷。

当我们清点文学之长时,也会冷静而惊愕地发现,随着电子声像手段的广泛运用,文学曾有的某些长处正在弱化或消失,某些职能正分让或传交给其他信息手段。这种动向虽然令人沮丧,却也是确实的。

文学无法在平面写实方面与影视竞争。远古时期没有什么文学,最早的“文学”大概算那些象形文字,像牛像羊,像日月山川什么的。古希腊艺术家普遍认为“艺术摹仿自然”,主张文学照相似的反映生活。中国古人也首先提到“赋”,即强调铺陈直叙,摄万象、状万物。因槊挥猩阌埃更无电视电影,文学义不容辞地要独负写实重任,作品中自然倚重平面的白描。因此,你要知道云梦泽吗?请看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其东”如何,“其西”如何,“其高”如何,“其卑”如何。作者洋洋洒洒,把东西南北、山石草木写得无微不至。你要知道梁山好汉的出征英姿吗?那么可在《水浒传》中随便挑出一首战场诗,作者用墨如泼,把天地人马刀枪剑戟写得面面俱到。作者对实写物象的这种劲头,还体现在巴尔扎克对一栋楼房或一条街道的数十次描写中,体现在雨果对一所修道院数万字的介绍中。人们通过这些作品可以看到自己未能看到的世界,观察到自己未能观察到的事物,从而开阔眼界,长见识。然而,今天的人们如果要知道云梦风光,去看看摄影画报不是更简便吗?如果要知道沙场壮景,去看看宽银幕战争片不是更畅快吗?不仅省时,而且声像效果比文字效果更强烈。它能用直接的有声有色来取代文字描写间接的“有声有色”。屏幕上几个镜头,往往功盖大片文字。

叙事诗越来越让位于抒情诗,而小说领域里,不仅大场面大事件的题材越来越多地分让给影视,不少小说家也不再热心于铺陈物象,艺术触须更多地伸向人物的情绪和感觉,伸向那些更能发挥文字优势的领域。这不是说不写实,更不意味着作家沉湎于主观世界。以徐怀中的《西线轶事》为例,这部小说所描写的战争,其规模不会小于梁山好汉们所经历的任何一场征杀,但作者在战况交代和战场描写方面寥寥数笔带过,笔墨始终倾注于男女战士们的心态。不是从外形观照来再现战争,而是以内心窥探来表现战争。作者也写到红河、战车、木棉花等诸多物象,但显然不再是那种刀枪剑戟式的面面俱到了;不是全景式的,是特写式的;不是平面的,是曲面的或变形的――即收聚于作者主观审美焦点。不难看出“物象”型小说,更适宜改编为影视,而“心态”型小说,一旦搬上屏幕就会损耗掉大量内容和光彩。小说这种由“物象”型到“心态”型的转变,不仅仅是所谓中国情节小说受了外国心理小说的影响,这种转变是国际性的,是在现代信息手段日益发达的条件下,小说扬长避短参加竞争的自然转向,是它力图使自己有别于影视的自然趋赴。

文学也很难在直接宣传方面与其他舆论工具争雄。古代不仅没有电子声像宣传,连报刊新闻也没有。奏疏和塘报仅为宫廷所用,对下宣传则靠文告和鸣锣,因此当时文学又兼有新闻报道的功用。古代的理论事业也极有限,鲜有专门的理论机关及机关刊物,故文、史、哲从不分家,多位一体。这样,儒家文论历来主张用文学来“明理”“载道”“讽谏”“劝世”,即强调它的直接宣传作用。《国语・周语》载:“故天子所政,使公卿至于烈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荀子・赋》中也有这样的话:“天下不治,请陈媸。”这样,就把诗当成公文报告了。文天祥的《正气歌》敷显仁义,颂扬忠烈,可算是当时的“哲理诗”;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抨击苛政,指斥贪赃,可算是当时的“问题小说”;至于司马迁在《史记》中常常于篇末来一段“太史公曰”,考究得失,评论是非,这都是把一些非文学因素夹进小说中来了。如果说上述优秀作品“多位一体”现象在当时是难免的,或是必需的,那么后来情况就出现了变化。我们已经有了新闻之后,哪位长官还靠下属“献诗”来了解下情呢?我们要了解理论,还需要到小说当中去寻找各种“太史公曰”吗?

纵然文学很难在思想功能方面争雄,然而它可以在培育人的感情素质和性格素质方面来发挥自己的所长。可以发现,众多作者的兴趣侧重逐渐由“明理”转向“缘情”,由“言传”转向“意会”,由阐发事理以服人,转向表现情绪以感人;即由直接的宣传教化转向间接的陶冶感染。人们已经看到,中国古代那种“写中心、唱中心”式的诗歌,包括《雅》《颂》中的“歌德诗”和“讽谏诗”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继之而起的是唐宋以后大量描写征夫、思妇、游子、寒士等题材的抒情感怀诗。到今天,活跃诗坛的大量诗歌更以其情操、情趣、情致的独特性和多层次性赢得读者。当代小说中,越来越多的作者更注重人物的微妙感情探究和复杂性格分析。随手举王安忆的《流逝》为例,作者及笔下人物评议政治,评议人生,评议世间众相,仍然有不少“理”。主人公赵家媳妇那段关于生存意义的大段内心独白,全是理论,类似情形在《捕蛇者说》里根本没有。但《捕蛇者说》表面上不太说理,实际上以理念为纲,推出明确单一的主题;而《流逝》表面上不避理,实际上以情绪为纲,议论为传达情绪服务。两者的根本性指归不同。《流逝》的主题是什么?赵氏家族在运动中的家道衰落值得同情还是值得庆幸?赵家媳妇终于得到的“实惠精神”是朴素还是平庸?人生幸福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是动态过程还是静态目标?据说编辑部当时对此都各执一说,说不清楚,说不清楚但又可感可悟,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大概可以预测未来文学方位的又一个坐标点――“感悟”型。

重心态甚于物象,重感悟甚于思想,发展中的文学正在趋长避短,弱化自己的某些特性而同时强化自己的某些特性。这当然是大体而言,不能概括有个别。这当然也是相对而言,既说“侧重”就不是说“唯一”――心态离不开物象,感悟离不开思想,矛盾的双方面总是互相依存互相渗透的。问题只是:它们在什么样的层次中进行了什么样新的组合?在新的机制中,孰纲孰目?孰表孰里?

演变就是演变,并不意味着演变前后有着什么高级和低级之别。各个历史阶段的文学各有价值,但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文学是必然有所演变的。这种演变过去就有。

我们已经经历了口传文化、印刷文化、电子文化三个历史阶段,每一次信息手段的丰富和发展,都带来一次文学体裁门类的增加和分化。各门类间或有交叉,有迭合,有杂交品种。理论与文学结合可以生出文学宣传,包括杂文、朗诵诗、哲理小说等等。新闻与文学结合可以产生非虚构文学,即报告文学、传记文学等等。

正由于门类越分越多,因此各门类就该有自己更确定的功能和更专擅的范围。不守本分,不务正业,不善于扬长避短而去越俎代庖,往往是费力不讨好的。近来有不少电影导演已经认识到,真正好的小说是难于改成电影的,好的小说题材往往不是好的电影题材。其实在小说与戏剧、小说与新闻之间的问题何尝不是如此?以前有过一段小说戏剧化,命不长。现在又有些作者热心于小说新闻化,靠匆忙采访抓素材,靠道听途说找热门,靠问题尖锐造影响,这样的“小说”既缺乏新闻的真性魅力,又无小说艺术魅力,实在不足为训。

篇3

理想,爱,美,幸福。我们苦苦的寻觅,到今天我相信这将是我们寻觅的一个终点。我们会会发现在文学遨游的现实中,找到他们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而文学社将给我们大家提供这样的一个在把文字的理想和现实结合的平台。

通过今天的会议,我们将确定今年5月至9月文学社的工作计划。这段时间内我们的工作计划如下:

一:校刊征稿工作。文学社将分阶段进行征稿工作,阶段分为:5月,6月,暑假,9月、在5,6,9三个月份中各班的通讯员需推荐优秀稿件5篇以上,暑假阶段推荐10篇以上。对稿件的要求是,文体,字数不限,内容可多样,但要积极向上。稿件以电子稿形式发送到文学社的邮箱。文学社将以同学为主体,参考语文老师的意见对稿件做到每稿必复。

二:社团活动。自本周起,文学社将开始进行以同学为主体的社团活动。社团活动工作由文学社社团活动小组负责。我们的活动内容将以交流写作的心得体会,探究社员感兴趣的文学现象为主,也可以有内容多样的活动。我们的每次活动都由同学自己组织,每次活动有一名至多名发起人。文学社社员和各班的通讯员均可发起活动,如有兴趣组织文学社活动的可以把计划交给社长或社团管理组。之后由社团活动组负责确定时间地点。文学社社团活动,社员必须参与,各班通讯员根据时间安排号召大家参与。下周将由社长组织一次文学社社团活动,希望大家届时参与。

三:社刊编辑。文学社作为一个社团组织,除了为潞河所有师生编辑校刊《潞园》外,我们将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文学园地。在这份社刊中我们将主要刊登文学社社员和各班通讯员的文章,和文学社内的人和事的记录。

四:由采访组进行的对校长的采访进入第二阶段,在这一期的《潞园》上首卷位置刊登。

五:在暑假前,对全校同学进行征稿宣传,希望同学在暑假多写文章。

六:由网络组负责,于本月尽快做出建立在校园网上的网页计划,在本月实施,并对全校同学进行宣传。在网页建立后,网络组要寻求建立文学社博客的方案并尽快实施。为潞河学子创建一个更自由,内容量更大的习作平台。

七:在下学期初,在新高一进行文学社的找新工作。

八:在11年9月举行文学社的全体会议,选举文学社下一届的社长,确定文学社下一阶段的活动计划。

篇4

关键词:生态文明;社会学;和谐;文明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0-0221-02

一、生态与生态文明

生态(Eco-)一词源于古希腊字,意思是指家(house)或者我们的环境。简单的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生态学(Ecology)的产生最早也是从研究生物个体而开始。1869年,德国生物学家E.海克尔(Ernst Haeckel)最早提出生态学的概念,它是研究动植物及其环境间、动物与植物之间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的一门学科。如今,生态学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和谐的等事物均可冠以“生态”修饰。当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生态”的定义会有所不同,多元的世界需要多元的文化,正如,自然界的“生态”所追求的物种多样性一样,以此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生态文明决不是一般意义的保护生态环境,它是生态与文明的结合,从社会学角度来看是自然与人的和谐,是在自然中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因此,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表明了党和国家充分注意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并且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注意到了生态与文明的结合,是历史性的突破。

二、社会学视域中对生态文明的思考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生态文明一直是社会学所追求的一种社会发展模式。从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那里我们也能感受得到,他非常欣赏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和谐共存,以及它们对维持社会稳定所做出的贡献。他给自己确定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发现这种稳定性的根源。他用物理学方法研究社会,把他所创立的社会学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前者研究社会秩序、社会结构中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后者研究社会变迁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性。由此,他把社会学界定为研究社会秩序和社会变迁的科学。自从孔德创立社会学,就确立了社会学研究的两大主题,后来的社会学家尽管研究的兴趣和重点不同,但都没有超过这两大主题。到了当代中国的社会学学者也认为社会学的深层理念就是“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所谓“减缩社会代价”,就是指社会代价尽管是不可避免的,但人们可以研究如何把代价减少到最低限度、缩小到最小的范围的办法。因而,我们可以发现社会学一直在努力追求一种和谐的稳定的社会发展模式。生态文明正是这样一种社会发展模式。具体来讲社会学所理解的生态文明包括几方面的含义:

(一)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与文明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的社会科学。因而社会学是从整体上来考察社会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社会学中“社会”和“自然”的关系,很像这种理念,我们首先把“人”置于“自然”这个大的背景中来看,“人”和“自然”是合一的,作为人类存在方式的“社会”,也是“自然”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和“自然”合一的。我们今天用“合一”这个词,就是说它们本来就是不能分开的。尽管人们通常在语言中、在概念上把“人”和“自然”分开处理,这只不过是常规思维中为了认识和解释方便而采用的一种“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方式,而我们从学术角度,不把“自然”和“人类社会”割裂开来,而是把它们视为统一的,是一体的。人类社会的规律,也就是自然的规律,人类社会的原则,也就是自然的原则;同样,自然的原则(如古人说的“天道”),也是人类社会的原则……这种观念,作为社会学研究的基础,可以使我们从一个基本的层面上,摆正人和人之外的世界的关系。即中国传统上所谓“一而二,二而一”的意思。一可以分为二,而二还是包含在一之内。

社会学认为,人与其生存的环境是一个系统,社会系统论的代表人物是维尔弗雷多・帕累托(Vilfredo Pareto)和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tt Parsons),尽管他们的理论体系各有侧重和特色,但却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即都从社会系统的角度对社会做出了研究。帕累托认为,社会是一个系统,系统是由互相依赖的因素构成的,影响系统任何部分的事情都会对系统整体产生影响。社会系统只要存在着,就处于一种均衡状态中。这种均衡状态是由社会系统中起整合作用的那些力量成功地克服那些试图破坏这种系统的力量而获得的。如果社会系统的某一方面特征的变化是充分的,整个社会系统就将相应地发生变化,以达到一种新的均衡;而如果社会系统某一方面的变化不充分,它就要受到来自系统其他方面的压力,使社会系统维持原来的均衡状态。他解释说,“社会是处于复杂的相互关系中的人类分子的一种制度,它之所以能达到均衡或保持均衡状态,是因为构成社会制度的内部因素或元素协调一致,内部同外部也协调一致。”可见,内部同外部的和谐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因而社会学视域下的生态文明首要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与文明。

(二)生态文明是生活于其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文明

社会学认为,生态文明不仅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也应表明在生态文明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文明。社会学广泛地研究人与人的和谐与共生问题,在这里需要特殊指出的是生态环境平等问题。这是在生态文明构建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社会学视角。人们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生活在一个共同的社会生态系统中,彼此相互影响。在社会不平等的大背景下,产生出生态环境的不平等问题。人们改变了对自然的态度,但是追求自然,追求好的生态环境有催生出生态环境的社会不平等问题。比如,城市边界迅速扩张,在拉美城市中,城市边界迅速扩张,强势群体占据了环境优美地段的高级住区,这成为城市消费景观环境不平等的有力实证。强势群体利用自身的经济、政治优势占据了城市中环境和设施相对优越的区域,并形成与周围区域隔离的堡垒式高级住区,成为拉美城市司空见惯的现象。在国际上,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发达国家通过产业转移对发展中国家实行生态殖民主义;在国内,东部的污染转移到西部;城市的污染转移到农村;富裕人群消费、贫困人群来承受生产的污染。这些都是社会学所关注的问题。因而社会学所理解的生态文明应该也必须是生存于其中的人与人的和谐与文明。

(三)生态文明是人与社会的和谐与文明

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它不是单个个人的简单叠加,是人们相互交往,相互作用的产物,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们的有机总体。按照社会学原理,社会是由在一定地理区域内拥有一定生活方式的一定数量的人口所组成的动态稳定体系,一定生态区域构成了社会的地理基础,一定的生活方式构成了社会的经济基础,一定数量的人口构成社会的生物基础。除此之外,一个社会还需要有其心理基础、文化基础和法律基础。前三个因素是构成一个社会的必要条件,后三个因素是构成一个社会的充分条件。

社会发展系指社会的前进运动,以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生态文明进步为标志。社会发展实际上是社会的生态、经济、人口、心理、文化和法律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最主要的是生态环境、经济和人口三个因素互相博弈的结果。生态环境包含着人类生存所需要的资源,经济意味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人口既意味着生产,也意味着消费。这里有一个基本的假设,一定的人口规模和一定生态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必须匹配相称,人口过多或人口过少都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过多到超过一定生态区域所包含的资源极限,或人口过少至低于社会成员新陈代谢的水平,都会影响社会发展,引发社会危机。社会学一直在追求社会发展,但这种发展是有限度的发展,而不是无限度的发展。这其中社会学还强调社会发展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这就是代际公平问题。这说明社会学意义上的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那么在这种发展观的指导下,生态文明一定是人与社会的和谐。人只有意识到自己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人,是人类共同体,才会注意到后代人的发展问题,才会有限度的发展。不仅同代人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前代的活动也会影响到后代的生存与发展。因此社会学认为生态文明应该是人与社会的和谐。

三、社会学视阈内构建生态文明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构建生态文明的社会发展模式,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生态文明不单指人对于自然态度的转变,还包括在这种发展模式中的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与文明,是多纬度的。因而从社会学角度中我们构建生态文明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一个基础的条件。人类与其生存的环境的协调发展是社会良性发展的基础,保护生态环境与控制人口一样,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要实现这种协调,就必须科学地、合理地使用资源,为此引进“环境资源价格”的概念是十分必要的,对各种生态资源做价值核算;

篇5

我有一个好妈妈,也是一个“奇怪”的好妈妈。

有一个星期6的中午,太阳火辣辣的,我正吃着饭,妈妈回来了。我说:“妈妈,吃饭了。”妈妈回答:“知道了。”她吃完了饭,就上楼了。我以为妈妈睡了,我也去睡。我上了楼,咦,妈妈不见了?原来妈妈趁大家不注意就去上班了。

有一个星期6的晚上,幕色降临了,妈妈一回来就从手提袋里拿出几张很大的纸,翻开大大的本子,又拿来一个算盘,聚精会神地大着,算着。原来妈妈在做报表。我说;“妈妈,快睡吧!”妈妈只应了一声;“嗯。”又开工了。我便去睡觉了。到了2点多钟,我突然醒来,只听见妈妈的算盘还发“嘀嘀嗒嗒”的响声。

妈妈真“奇怪”啊!

篇6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有"疑"要"问"

兴趣是学习一切事物的动力,是将学习者引进新领域的老师。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才会有疑问。著名教育家顾明远说:"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好学生。"怎样才能让他们会"问",变成好学生呢?兴趣是第一位老师。在学习《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时,我用"高山流水"的古筝音乐为背景,让学生来朗读这首古诗。高深幽远,时而高亢,时而轻柔的音乐,很快就让学生进入了角色。在音乐声中每一位同学都很投入地朗诵起来,学生甚至自愿走到讲台前展示自己的朗诵水平。下面的同学不停地为他们鼓掌,有的跃跃欲试,也想一展身手。这时候我对他们说:"大家都朗诵的非常好,那么这首诗的意思你理解了吗?如果有不理解的请提出来,或者将你已经理解的说给大家听听。"同学们纷纷举起了手。这节课真是精彩纷呈,同学们不时进发出思维的火花。

"老师''香炉是不是烧香的炉子?"''

"香炉峰生出的烟为什么是紫色的?"

"''九天''是不是说银河落下来用了九天的时间呢?"

同学们一下子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我们一起讨论交流,很快就解决了这些问题。这节课不知不觉间就过去丁,学生不但学得轻松,而且得到了语文能力的锻炼,同时也对语文充满了兴趣。

二、尊重学生,让学生有"疑"敢"问"

有人曾说过:"在小学课堂上,你会看到几乎所有学生都乐于举手提出或回答问题;在初中的课堂上,是大部分学生会这样做,而在高中已经是很少一部分同学乐意举手回答问题,他们总是习惯被动地让老师点名回答问题;在大学里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时,竟没有一个学生举手回答,虽然有时这些问题他们都会。"究其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害羞的心理。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爱表现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有了种种顾虑,唯恐问错问题而受到同学嘲笑或老师的白眼。心里有了这些顾虑,学生上课就不敢举手提问了。问题越积越多,越不敢提问,形成恶性循环。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尊重主体,发展主体,增强主体自我意识,让主体主动开发,自己动起来。教师要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多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见解。

三、充分思考,让学生主动"提问"

在教学中,老师经常会抱怨学生虽然一天天长大,却越来越不爱举手回答问题,这到底是怎么了?其实,主要原因是教师自身的原因。教师在备课时研究分析教材、教法较多,却很少考虑学生,研究学生。教师还没有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意识,常把"质疑、问难"看作是课堂教学的一种点缀、过场。课堂上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习,接受老师的提问,思维跟着老师在转。其实只要是有经验的老师,就会抓住这个良机,诱导学生进一步熟读精思,引导学生带着自提的问题,仔细阅读课文,自己解答问题;或者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难题。这样就变被动为主动,学生才会真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参与的快乐,才能真正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四、授其方法,让学生有"疑"善"问"

怎样才能让学生提出问题呢?首先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科学地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和心理负担,让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得心应手,努力创造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课堂教学模式。

篇7

古人云: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壮丽事业,需要聚全民之智慧、倾举国之力量接续奋斗来完成。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领导纷纷“问政于民”,既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又激发了人民群众踊跃参与发展决策的政治热情,有利于集智于民,实现科学决策。学校管理同样如此。学校发展不仅是领导的事,更是全体员工的事。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要管理好一所学校,让决策科学,方案可行,符合实际,领导就要经常深入教师中间,和教师打成一片,尊重教师的民利,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让教师自觉自愿参与民主决策。通过定期召开教代会、座谈会、个别谈心和问卷调查等途径,虚心听取教师对学校发展的建议,对工作中的热点、疑点和难点问题的看法;请学生家长、人大代表以及社会有识人士到学校走走,坐坐,广泛征求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为学校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二、资源上讲“借力”

在社会大环境中,学校与地方党委政府、村居社区、学生家长及兄弟学校都有着直接和间接的联系。学校领导要善于借力,努力搞好上下协调、左右协调和内外协调,争取多方支持,使各种教育元素有机集合,物力资源、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科学整合,形成学校发展良性循环机制,优化发展环境。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班子成员、师生员工等内部力量,还要通过领导视察、专家指导、参观学习、报刊阅读等多种途径从外部吸收精华,结合学校实际,推进管理。学校领导还要做有心人,向每学年调进来的教师和转进学生,细致了解原学校的管理和教学情况;对出去的教师和学生,想办法了解他们现在的工作学习状况,从中借鉴其他学校好的管理经验。另外,信息化时代新闻媒体也是重要资源,要善于借助为学校发展造势助力。

三、行动上讲“给力”

篇8

我没法叫它回来,只能泪目。我开始回忆我的小学,

我最想念的就是我的小学里的社团。那时学校从一年级开始就给我们发一张纸让我们在一堆社团里选一个。我最先开始选的是模型社团。果然一进社团老师就给我们每个人都买了一盒高达模型,还给我们每个人买了一个工具箱,工具箱里面有钳子,锉刀和502胶水。我真是后悔那个时候我没有认真的拼装我的高达,好像回去重新认真的去做好高达。

后来我又进了溜冰社团。我买好了滑冰鞋和护具,可能是因为我几年前练过溜冰的缘故吧,我第一次上社团居然是整个社团里唯一一个滑的最快而且一次都没有摔过跤的人。我后来都没有换过社团,都留在了溜冰社团。我现在记得特别清楚,我在那个社团里最大的爱好就是和别人比谁滑一圈的速度最快。我很怀念那一段时光。

篇9

1.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郊外、散步、胸脯、仰望、一定、或者、肯定、面包渣、欢蹦乱跳、惹人喜爱、自言自语等。

2.能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体会列宁对灰雀、对男孩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1、认识列宁对男孩的关爱和教育,渗透保护鸟类的教育。

2、从人物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三、教具准备:

课件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齐读。说一说自己对灰雀的了解。(也可从文中找有关句子说)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引导学生交流对列宁的了解。

四、指名接读课文,要读准确下列字词,并用“——”标出表现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

郊外散步昂望胸脯一定肯定惹人喜爱

或者坚定面包渣白桦树自言自语欢蹦乱跳

五、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说一说读懂了什么?

2、用“~”标出写灰雀的句子,引导学生从颜色及叫声体会它的可爱。指导朗读,体会“惹人喜爱”一词。

3、找出表现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读一读,讨论体会:抓住哪些词可深入理解。通过朗读,了解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4、再读,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列宁在树林中找灰雀时,他一边找一边会想什么?试着说一说列宁的心里话。

5、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六、引导学生学习三——十自然段。

1、同桌分读合作,体会列宁的心情、小男孩矛盾的心理。

2、再读,讨论:

当列宁发现一只灰雀不见了的时候,他心情会怎样?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

那个男孩听了列宁说的话,他是怎么说的?这是他会想些什么呢?想象一下他的动作、表情。

3、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列宁、男孩的不同心情,讨论: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又是怎么回来的?

七、作业:

1、熟读课文。

2、背诵课文一、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一、二自然段。

二、引导学生学习十一、十二自然段。

1、自读,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思考、讨论:

灰雀这几天到哪里去了?列宁为什么不再问那个男孩?

3、分小组讨论:

为什么说男孩十个诚实的孩子?

三、自由读全文,深入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和对诚实孩子的喜爱。

四、指导分角色朗读全文。分角色把课文内容演一演。

五、指导学生自己学习生字词。

六、处理课后练习题。

七、布置课下扩展联系:

篇10

最早主张“开民智”的是梁启超、严复等维新人士,他们认为中国社会的自强应该是“风气同时并开,民智同时并起”[2]。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维新人士设报馆、建学堂、组织学会、著书、翻译,一场轰轰烈烈的“开启民智”活动蓬勃开展,这是中国近代思想史和教育史上的一场重要的思想启蒙运动,自此以后国人认识教育的视角开始发生转变,“开民智”、“做新民”的思想成了各个时期各种人士发展社会教育的共同声音。“中华民国”建立后,确立了社会教育的行政地位。大学开展社会教育成了这个时期各个大学的一项重要教育实践活动,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和北京师范大学平民教育社,他们都是利用学校的人力物力来从事和学校教育计划无关的社会教育实践活动,尤其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成立的宗旨就是“以增进平民智识,唤起平民之自觉心”[3]。通过“以学就人之教育”,采用露天讲演等方式,实施对社会各种人群的教育。他们利用田间地头,利用街头巷尾,或在露天广场或在报告厅进行演讲,以实现文化知识的普及。在这以后,大学开展社会教育就成为以后大学开展社会教育的一项重要教育事业。后来教育部相继颁布了学校开展社会教育的法令,使大学开展社会教育的做法得以规范和推广,这对于开启“民智”,扫除文盲、普及知识,提高国民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大学开展社会教育的根本动因

大学社会教育职能的演变不是自发的,而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近年来高等教育的急速扩展,大学不断地接受社会的各种要求。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大学必然通过改变其社会职能予以适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学社会教育职能的演变是与社会发展变化总的趋势是一致的。其社会教育职能的确立也是大学逐步开放,走向社会,实现其社会化的过程。随着现代生产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家政府一定程度的干预,大学在专业人才培养上才越来越面向社会的实际需要。如今,在高等教育向大众化或普及化的发展过程中,在入学方面的差别依旧存在,但大学的校门日益向全体社会成员开放。从大学的科研职能来看,起初大学的研究还是封闭在“象牙塔”里的纯学术研究,后来逐渐转为各种应用性研究。国家的参与,特别是企业和私人或团体的资助使研究直接指向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象牙塔”被动摇了,在科学和技术加速发展的情况下,大学在社会中承担更大的责任,与广泛的社会发生相互作用的传统障碍“象牙塔”被移开了[4]。随着社会服务职能的不断扩展,大学与社会的联系日益密切。大学发展社会教育也是产业结构调整和人们就业需要的必然要求。从经济上看,新科技革命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引进社会产业结构的变化,从目前世界各国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来看,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将成为社会的主导型产业。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化的直接后果就是社会人才结构的变化。现在大学培养人才的目标逐渐向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倾斜。同时,产业结构的变化还带来了职业流动性的增加,未来社会,每个人都不会终生只从事某一类单一的职业,而会处于职业的不断变动之中,这就要求未来的社会成员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更重要的是应具备终身学习和获得新的职业技能的能力,因此,需要大学发展社会教育为人类的职业流动提供保障和支撑。所以,社会的发展是大学的社会教育职能确立的根本动因,社会现实依据是大学发展社会教育的决定性因素。

三、自身寻求变革是大学发展社会教育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