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文化范文
时间:2023-04-01 08:38: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学与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I02?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7-0123-02
一
文学研究通常分为:作品研究、创作过程研究、文学批评、作家研究。这就如一种狭义的研究,而我们现在普遍混合了文学研究中非文本的、文化的元素。诚如钱谷融所说,“文学是人学”,研究人的共通本质,文学研究必然会和社会性、自然性的因素相结合,因而又具有一定的社会学意义,文化人类学意义。于是文学和其他知识门类的种种关联可表述为和“文化”的联系。文化也是一个有共识性的私人化概念。在此,我认为有必要区分“共识独立”和“个体独立”,或曰“日常化的独立”和“先锋独立”,后者总是包括在前者之中,以流动的范畴和流动的形式与前者互相碰撞并转化的,亦即个体的独立意识和行为是包融在日常生活的具有共通意识的独立性之中的,但前者的创造性与破坏性,不失为对日常化的生活的突破与反击,从而产生由弱及强的影响——当此影响达致一定程度后,“日常化的独立”就会波及更多层次的人群,从而又反过来影响着“个体独立”——而复杂的过程中还包含了相互融合与分离的可能。我所说的“以流动的范畴和形式相互碰撞与转化”,可用来解释文学和文化的转化关系,亦可描述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的关系,即二者总在进行着以各自所统摄的内容为基础的相互碰撞,由此产生着概念、意识、言语表达结构及更多认知层面的转化。这与传统的对二者关系的看法有所不同。
文化研究的对象,乃是一切可以称之为文化的现象和具体事物(在泛文化层面),将之付诸学术规范和深层次的系统性的探究,就可以获得某种自成体系的结论。起初,是先产生文化性的东西,也就是值得保留的技艺类东西,之后,人们需要在闲暇之余表达日益深化的感情,于是才有了文学。文学首先并不是应用性的,而是抒情性的,因为应用性的文字绝不会表达关系感情的意思。原始的诗词中如“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这就是一种劳动号子似的,但这种表达着对力量的崇拜的词语,难以想象具有多少文学性。随着时间推移,文化的力量开始显现,人可以经由抒情性语言,或是稍作抒情性修饰的语言不断表达内心和外界变化对于自己的感受,于是文学渐渐上升了自己的地位,成为人文研究的中心。这在西方的文艺复兴和中国的魏晋时期,当出现“文学是自觉的”时代到来的时候更加明显。
二
文化的多元化,是伴随着物质的丰富,生活方式的变迁而变化的。这就导致文学研究的传统发生变革,在某些方面,渐渐与文化研究相媾和,将之式微的姿态重新摆正。文学研究中涉及文化的,文本的文学性又很强,或说很优美又有深度的,像是被重新注入了活力,一些弱势的文字,则被判处了死刑,被纳入了文化研究。
在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的社会急剧转型期,出现了关于怎么看待文化研究的问题。文化研究是否包含庸俗社会学,或说是否包含社会学、政治学批评,都是显见的不应成立的——按陶东风的说法,“文学研究是建立在对庸俗社会学的批评上的”。文学研究在英国的雷蒙·威廉斯的叙述中,就有对其时经济批评的不相一致的看法。20世纪80年代后期,后现代主义对文化研究益发影响大,愈益偏离对文化本质的追问,更私人化的元素、更多的个人体验受到前所未有的尊重。文化研究和文学研究的一些范畴和研究的方式方法的不同点很大。文化研究对文学研究造成了冲击是显见的,二者不是简单的对立。追溯文化研究的源头,在现代性发生以后,就包括了符号学、语言学、形式主义等内容。如语言学、叙事学的发展,就告诉了文学和文化研究者在语言的无力和粗糙终于走到尽头之后,开始了两种倾向:一种是回归原文本的研究,一是混合文化文学的界限,并模糊之。二者都有各自的原因,不应该继续调和现在的研究方式和内容。文化研究走出了文学的审美性这一被认为是本质的内容,与政治,与社会学,有了较为密切的联系,但是也应看到,文化的审美特性也是很多的,且其更多的还是被限制在了大众文化和日常生活研究上。文学研究则更多地保持着自律——对主体纯洁性的保护。
90年代大众消费文化和娱乐文化兴起以后,一味坚持审美的文学自律论的论调已不受激赏,这二者固然可以认为是当前的市民文化心理的表现,文学创作也就部分地变得切近甚至迎合它们,而消费文化和娱乐文化正是社会矛盾的软化剂。文学和文化研究的另一侧面——语言学研究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新的本文分析方法,而这方法对文学和文化的研究意义是不同的——文化研究更多地在追问作品的结构或曰构造,认为文学作品是有各种权力和作家行动的影响的。这些结构的视界是什么,是什么样的文化因素导致了这样结构的作品。它把文本分析,意识形态分析和政治分析等都打通了。文化研究有很多时候故意逃避着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并未直接跻身于对文化生产的服务中去,而文学研究虽在象牙塔里,却以一种文化发言人的身份,想更多地告诉别人自己的成果。布迪厄说,“文化和文化研究的功利性,是超功利的功利性”,我认为其潜意识里对功利的诉求存在着矛盾,这种矛盾才导致文化经济与其他商业经济的不同。有观点认为,“后现代社会的特点就是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差异的消失”,依据此说,差异性的消失使得一些人在接受这一变化时产生困难,这也是文化研究和产业脱节的原因之一。
三
可以想象,原初的评论或说批评,是文化研究的初源。雷蒙·威廉斯认为,文化是“整个生活方式”。狭义的文化批评,是指文学批评和从文化视角切入文学与社会关系及文学与文化研究关系的文学研究。文学研究在第一次的以形式主义批评为代表的科学主义思潮冲击后,如今正受着文化研究的冲击。文学既包括纯文学,也包括其他文学,这种不对等的二分使得在文化研究里表现出对“其他文学”的探讨的一种专业化倾向,而对纯文学的文化方式的研究则趋向于理论层面。
综上,文化研究始于文学研究的观点虽不够全面,但是部分成立的。二者的关系可用“流动的范畴”来解释,是互相不对等地转化的。独特的个人化的文化批评作为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的中介,解决了在这二者之间国人的失语问题——我们过分应用西方话语,致使无法回归自己的母语优势。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不仅具有差异,也具有不少共同点。
对于纯文学以外的其他文学,要侧重外部研究,对纯文学,可以侧重内部研究。这种基于文学层面的文化研究,就可使研究者更好地理解社会、文本及其内在的文学性,并发现文学之外的文化范畴中未曾涉及的领域。
尤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与其时的文化研究密不可分,在侧重由宏大叙事向个体化的微观叙事演变的同时,以客观的尊重历史的态度来对史料加以互证和考据,当是研究中重要一环。研究中国现代的文学与文化,也离不开对西方的理论知识的探究。
参考文献:
[1]程朝翔.“人文”与“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J].国外文学,2000,(2).
[2]陶东风,刘张杨.从文学研究到文化研究——陶东风教授访谈[J].学术月刊,2007,(7)
[3]王宁.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研究和文学研究[J].文学批评,2000,(3).
篇2
关键词:英国文学;茶文化;审美;关联性研究
世界各国的茶文化和茶历史可以说都是由中国茶文化影响而来的,英国也是如此。在英国仅仅数百年的饮茶史中,茶文化确实很早就产生了,由于最先传入英国的是红茶,红茶文化便是英国特有的茶文化,英国的文学家们对茶有着浓烈甚至痴狂的热爱,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可以看到英国式下午茶的美学价值体现。这种维多利亚式的英式茶文化审美为茶文化史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英国茶文化概述
1.1英国茶文化的发展史
明朝万历年间荷兰海船行至澳门贩茶至欧洲,从这时开始,中国茶叶直销欧洲,茶叶逐渐风靡荷兰,1661年,“饮茶王后”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了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将饮茶之风传入英国宫廷贵族之中。自此,饮茶逐渐成英国上流社会的一种时尚潮流。到18世纪,茶代替了啤酒和杜松子酒,成了英国最流行的饮料。至1848年由东印度公司的皇家植物园主管罗伯特将茶种偷偷带到印度培育成大型茶园后,英国皇室在自己的殖民地上有了自己的茶园,这时不仅是英国,整个欧洲都开始了饮茶的风尚,英国红茶文化也逐渐开始成形。随后,在维多利亚时代,贝德福特公爵的第七位夫人安娜在小午餐和晚餐之间加了饮茶和吃小点心的安排,并和朋友们分享这种方法,不久,在午餐和晚餐之间的时间段,英国贵妇们会吃甜点,品茶叶,久而久之上流社会便产生了下午茶礼仪,并逐渐普及至平民社会,这就是著名的维多利亚下午茶,至此,英国的独具特色的茶文化就此产生。
1.2英国茶文化与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不同
英国的茶文化是不同于中国的,“英式下午茶”可以说是天下皆知。英国人的这种饮茶文化与中国茶文化的区别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饮茶时间不同。中国人饮茶时间是随意的,英国人饮茶的时间是固定不变的,一般为每天两次,即11点钟的上午茶(morningtea)和下午3、4点左右的下午茶(afternoontea),尤其是下午茶,这是独具英国特色的英式饮茶文化;第二,饮茶喜好不同。不同于中国人偏好清茶的苦,英国人更喜欢加入牛奶、糖或柠檬汁的茶,此外,英国人最偏爱的茶是红茶,中国人则更喜好绿茶。
2英国茶文化中的美学价值———以下午茶为例分析
英国的茶文化是与众不同的,具有浓烈的英国特色,除了对红茶的特殊偏爱,最为典型的就是维多利亚下午茶了。这个在维多利亚时代由贝德芙公爵夫人———安娜开创的饮茶习惯迅速传播,并延续至今,目前,英式下午茶可以说是英国茶文化最典型的标志之一,为世人所熟知。英式下午茶这门综合的艺术有着考究的礼仪,体现着英国人特有的审美,具有十分重要的美学价值。绝大部分英国人都有规律的饮茶习惯,而一些文学大家甚至将对茶的热爱融入到他们的作品中去,如奥斯汀、狄更斯等等。文学家们对茶和英式下午茶的场景做了生动描写,这使得英式茶文化有了更深的文学韵味。作为一门综合的艺术,英国下午茶对茶具的选用、饮茶场景、饮茶礼仪等都有着不同的要求。以下便是对英式下午茶的独特审美的概述:首先,也是最典型的,就是在对茶具的使用要求方面有很高要求,要求茶具具有美感,这是从维多利亚时期就有的。英国人认为茶文化中的重要部分之一便是精美的茶具,茶具必须要华丽且不媚俗,体现高贵的审美。在外观上,茶具一般为瓷质或银质,要绘有繁复的花朵,镶有金边;在类型上,英国下午茶的标配茶具可谓复杂,含有茶壶、杯具组、滤匙、碟子、糖罐、餐巾、等等。这些都蕴含着英国人高雅的独特审美情趣。此外,在饮茶场景方面,英国人一般会选在下午茶时间会客,正因如此,下午茶一般会选择在气氛优雅、环境淡然的地点,诸如家中的会客厅等,在这种高雅的环境中一边品饮茶水一边畅谈,是英国人所享受的。复次,英国人下午茶的礼仪也十分考究,尤其是正式的茶会英国人对着装十分讲究,无论是男士还是女士都要穿着正式,茶具的摆放、茶点的端上时间等也都有要求,正式的茶会还必须要伴随高雅的古典音乐。总之,英国的下午茶文化有着独特的审美,英国人将茶具的地位看得很高,他们认为茶具的华丽代表的是一种高贵的气质,体现的是英国人追求的典雅隆重。英国的文学家甚至将自己比作茶鬼,这可以看出英国人对于茶的独特情怀。在英国茶与文化进行了完美的融合,体现着一种无与伦比的绝妙美感,体现着英国人特有的审美风格的独特文化,在这种文化中,人们可以完全放松,愉悦身心。对于英国人而言,饮茶的时刻是神圣性的,它标志着心灵的放松,同时也是一种友善的证明,如同中国人待客之道是主人亲自下厨,为客人做上丰盛的一餐一样,英国人的待客之道即是挽留客人并为客人亲自煮一壶茶,邀请客人共饮,享受美好的下午茶时光。
3英国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解读
同中国人一样,英国人也喜欢写茶,茶于英国,不仅是“灵魂之饮”、“缪斯之友”,更是文学的主角之一,是诗人、作家偏爱和追捧的文学素材。在英国的文学作品中,茶或作为生活场景的一部分,或作为感人诗句中的灵魂存在。3.1英国小说文学中的茶文化在英国的很多著名小说中都有对茶的描述,包括对茶会场景、饮茶情景、饮茶礼仪、茶具等等的描述,在很多英国有代表性的著作中都会有关于茶这种独特英国文化的描写,尤其是对英式下午茶的描写,几乎可以在每个著名小说作品中都有它的身影。奥斯汀是对茶文化推崇的最毫不吝啬的典型代表人物,她的很对作品当中都对茶、品茶等做了细致描述,在她最为著名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中,奥斯汀几乎在整部作品中都穿插描写了饮茶的情景片段,例如“那些太太小姐们都挤在桌子周围,贝内特小姐在桌旁沏茶,伊丽莎白在旁边斟咖啡……”、“在英国上流社会,茶会是一种重要的社交聚会”等等,并且他还在书中详细介绍了那个时期英国上层贵族名流们参加茶会时的具体着装、茶具、饮茶礼仪等细节。此外,她在给姐姐的书信中曾有这样的语句:“当你有新茶的时候,别忘了告诉我,我依旧非常想品尝新茶,就像猫看到老鼠一样。”由此可以看到她对茶的如痴如狂的喜爱和追求。英国著名小说家狄更斯也是对茶情有独钟,仅在他的代表作《匹克威克外传》中就有80多次对茶的描写,不同于《傲慢与偏见》,他展示的大多是那种平民生活中的非正式的英式茶会,是那种喝着六便士的茶水、热热闹闹地谈天论地,是那种喝茶时杯碟碰撞的热闹景象,他对茶的描写细致入微,使人仿佛身临其境,在吵吵嚷嚷的牌桌前、在一群高谈阔论的老太太和老头子们中间、在以茶代酒的戒酒运动中,这些描写使《匹克威克外传》对英国下层人民生活的描写跃然纸上、栩栩如生。萧伯纳的《卖花女》中,将下午茶茶会与伊丽莎白之间做了对比,剧中描写了与贵族茶会格格不入的伊丽莎白在被尴尬的安排到茶会后伪装出高贵的气质,却因为日常的习惯和她的做作而暴露本性。可以说整场剧都是在一个贵族茶会中进行的,体现出了英国下午茶文化的礼仪要求。此外,很多人物传记中也记叙了一些名人在生活中对茶的喜好,其中,《拜伦传》就是典型的例子,莫洛亚在这本书中展示了拜伦对茶的热爱,拜伦认为生活中没有茶会使他烦恼不已,即使参加武装斗争也要喝一杯红茶之后再去办事,拜伦将茶称之为“中国的泪水”。这也侧面反映了那个时期英国人的茶文化。3.2英国诗歌散文中的茶文化除了小说中对英式茶文化有大量渗透外,英国的诗人们和散文家们也偏爱咏茶。很多有没得诗句和散文都以优美的笔触表达了他们对茶的热爱。由于英国的卡琳娜皇后喜饮红茶,在她的生日时就有诗人便写下了《饮茶王后》送与她:花神宠秋色,嫦娥衿月桂。月桂与秋色,美难与茶比。一为后中英,一为群芳最。物敷称东上,携来感勇士。助我清明思,湛然去烦累。欣蓬事诞晨,祝寿介以此。茶可以说是文学家们的思想源泉的助力者,是帮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文思泉涌的重要力量。他们在诗文中表达了他们对于茶的热爱和感激。英国诗人EdmundWaller认为茶在他的工作当中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他甚至认为:“茶是沉思的良友,更是想象力的翅膀”,即他把他的写作才华的很大一部分功劳归功于茶饮。“茶啊!……当你的味道从灿烂进入无味之时,却是我获得生命中最为喜悦的时刻。”这是戏剧家ColleyCibber对茶的由衷称赞。而塞缪尔•约翰逊对饮茶热爱到甚至在他的文学俱乐部里以茶会友。著名散文家乔治•吉辛在他的很多散文中都以优美的词句描写了茶和饮茶文化,《四季随笔》中的“茶叶与散文相会是惬意的、休闲的”,《冬天》篇中的“也许我在喝茶的时刻,最感安闲之乐。”“茶壶端进房时飘来的那种扑鼻清香,多么甜美啊!”等等的抒情描写,字字句句满是对茶对心境塑造的神奇力量的赞叹。从诗人们的这些词句中我们可以看出,于英国人而言,饮茶不仅仅是一种生活习惯,更是对生活的哲思,饮茶是一种文化,一种有着积极价值的文化。这点与中国的茶文化的作用是非常相似的。
4结语
综上所述,英国的茶文化体现着英国独特的审美倾向,是一种英式的典雅高贵,这种独具美感的英国茶文化与文学作品相结合,在赋予了文学作品优雅的美感和极大的生活性的同时,也使得英式茶文化为文学作品所传播弘扬,为整个世界的茶文化体系做了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利琳.外国文学作品中的英国茶文化[J].农业考古,2015(5).104-107
[2]周景洪.英国茶文化漫谈[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74-76
篇3
一、文学研究·文化研究
(1)文学 文学研究
文学究竟是什么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众所周知,现在我们所指的“文学”一词对应的是西方的literature,意指在某一特定的研究领域内所出版的书籍和文章。也可翻译为“著述”,即“二十五个世纪以来人们撰写的著作。而literature的现代含义:文学,才不过二百年。1800年之前,literature这个词和它在其他欧洲语言中相似的词指的是‘著作’,或者‘书本知识’”。[1]此处的文学指普遍意义上我们所理解的文学,而尤指我们当今所说的经典文学作品。顾名思义,文学研究指的便是关于经典文学作品的研究。
(2)文化 文化研究
关于文化的定义却向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西方学者的解释中,尤以泰罗尔的“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智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本文由收集整理人类在社会里所得的其他的一切的能力与习惯”[2]为代表。
乔纳森·卡勒更加认为因为文化研究是“理论”的实践,由于理论本身的难以界定性,这显然也不是一种容易理解的方式。乔纳森·卡勒进一步解释,文学研究是包罗万象的:莎士比亚和打击乐、高雅文化和低俗文化、关于过去的文化和关于当今的文化这都是属于文化的范围,有学者指出:“文化研究是一种跨越学科界限的研究趋势,而不是一门学科本身”,所以它“拒绝界定,坚持差异,维持传统的系别资格”。[3]同时,在人文学科的多种理论中,如女权主义、、后殖民理论以及酷儿等理论中,也分布有文化研究的身影。
由上得知:首先,文化研究拒绝成为一门确定的学科,没有明显的学科界限;其次,文化研究关注的是边缘性问题,具体到文学研究中,文化研究关注的就是在文本自身以外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最后,文化研究把打击乐、低俗文化等非经典文化提高到一个相当的高度。所以说文学研究尤其是经典文学研究,只是文化研究的一个方面,被文化研究所涵盖。
二、文化研究何以在文学研究中出现
就文化研究本身来说,它的发展源自于传统的英国文学,二十世纪初,英国的文学研究界被“利维斯主义”统领,这一学派主张文化指的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经典文学和艺术。至五十年代,由于理查德·霍加特(richard hoggart)和雷蒙·威廉斯(r.williams)对工人阶级生活的关注,提出了:“‘文化研究’作为新的研究方向,有着直接的反学科动机:一方面要与过去以细读文学文本为衷心地旧文学学科决裂,另一方面还要与坚持经济化约论的庸俗学说决裂。”[4]文化研究在九十年代迅速进入学术前沿,引领文学研究的风潮,随着大众文化地位的日益提升,原有的学科界线被打破,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之间的界线也愈见模糊。
英国的“伯明翰学派”被公认为当代文化研究的起点,同时我们也需注意到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的理论起点就在于它的文学研究,另外,伯明翰学派的著名学者在进行文化研究的过程中没有排斥文学研究,反而有利于扩大文学研究的范围,所以,从另一个方面上“文化研究的一些理论是方法完全可以引进文学研究;文学批评从传统的诗学研究走向开放的文化研究也是可行的,其前景应该是广阔的。”[5]由此可知,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并不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而是相互依顿,相互促进。
三、文化研究会导致经典文学的毁灭?
由于文化研究是随着当代的各种新兴的大众文化而兴起的,面向的研究对象也多是精英文化、经典文学范围之外的边缘文化,随着时代的变化,伴随着人们成长的已经不仅是书本读物,更为广泛的是电视、电影、网络。我们不禁扼腕,难道时代必然要使文化研究将经典文学逐出研究范围么?
首先,文化研究脱胎于经典文学研究。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文化研究便伴随着利维斯主义的产生而出现,作为一个跨越多种学科、文化、艺术门类的研究领域,“文化研究一开始的出发点就是开列一个经典作家及其作品的名单,试图以经典文学来向读者大众进行启蒙,以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水平。”[6]由此得知,文化研究兴起的初衷是为了普及经典文化,促进经典文化在大众中的发展进程。
其次,文学研究(包括经典文学研究)只是现在文化研究的一个方面,关于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的关系,卡勒说“文化研究包括并涵盖了文学研究,它把文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实践去考察。”[7]在关于是何种类型的包括中,卡勒又进行了分析,我们这里暂且不论。由以上两点我们得知,文化研究脱胎于文学研究,从文学研究中生成,后来又由于文化研究自身疆界的不断扩大从而使文学研究只是属于自身的一个方面,所以二者之间不存在完全的对立,反而是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对于文化研究对文学研究造成的冲击极具毁灭性这一点来说是不成立的。
篇4
关键词:当代文学 对外汉语 文化教学
一、当代文学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的重要性
文学既然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不同历史背景的文学作品就能在一些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我国现当代文学对目前有情境、体系、性质的反映,这样有助于留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特别是现代中国一百多年来所历经的风风雨雨,还有怎样使传统社会转变为现代化社会的。设置当代文学课,即能够提升留学生汉语交流能力,又能够知晓把握我国文化知识、语言环境。在进行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时,现当代文学课也是不能缺少的重要一部分。文学课能够有效促进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累积,促进其言语沟通能力的提升,很大程度在有效范围内起到积极促进作用。面对现当代文学课的授课过程中,犹豫授课时间有一定限制,一些作家的作品涉及的领域比较多,作品必须保持有效性等原因,经常会有文学课上重视现代文学而轻视当代文学的现象。在这之前在研讨留学生对现代及当代文学的教学中,许多人也会把现代文学当做教学的重点,更有甚者有人会仅仅研讨现代文学的教学。现实中当代文学虽然是现当代文学教学范围的一个重点内容,但人们还是没有将其归入研究范围内。
二、当代文学要适应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对象
对对外汉语留学生课程的教授始终是以基本的语言教学为主要内容,即使是单纯的文化知识,也无法与语言知识的教授脱节。 从语言知识的系统教学上来看,当代文学的言语是最灵动的,也是最基础的,他是留学生最喜欢学习的最容易理解的。留学生刚刚来到一个国家,最先要掌握的就是与当地的普通群众进行交流,也是保障他们基本交流的前提。大多数留学生想要学会的是当地的文学常识,而不是很难理解的文言文。留学生更喜欢是通俗易懂的白话文,或者是当地的方言土语,这些都能挑起他们的好奇心。而那些优雅的、高深的文学语言只有在当代文学中才能寻找到。事实上,只有适应时展潮流的文学语言才会受到人们的大力追捧,才能适应社会生活规范。新的时展下,文学语言更平民化、更加通俗才是人们追捧的流行文化。
生活中,流行文化、流行文学或许才是最灵动鲜活、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而文学语言接收一些流行文化是可以接受的,文学语言有很多限制与规范,这些都会阻止其向大众接受化发展。文学语言在接受流行性的同时,还有自己所要承受的规则,它担负着一个民族语言的纯洁性、经典性、与规范性,还要拥有其自身特点的艺术性。
三、当代文学要适应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对象
根据留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的经验可以看出,最近几年,受到大力追捧的青春文学也可以收进当代文学的课程内。青春文学的重点毋庸置疑要放在“青春”两个字上,韩寒、郭敬明、饶雪漫等大多数青年作家以及他们洋溢着青春的作品中,很容易与作为同时代人的留学生产生共鸣,这些作家的作品也真正的在当下受到追捧,相当受欢迎。
特别是二十一世纪以来,仅仅是长篇小说的编写,每年就会达到一千部以上,就不需要提很难计算出数量的中短篇小说以及其他形式的作品了。校园文化、穿越魔法、情感纠葛等各种层面、各种题材,都有在当下的文学作品中找出映射,文学时刻紧握、把握历史的脉搏。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作品,因为它精彩的情境画面,唯妙的故事情节,更加易激起留学生追捧兴趣。产生兴趣,也就产生征服欲望,才能促进其语言知识的学习,这是文学无法替代的魅力。回到教学中,对明确的教学来说,在认真研读文学知识的同时,恰当的坚持作品的跨文化阅读,也是提升语言知识、文化素养的重要保障。
四、当代文学要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内容服务
篇5
体育文学的概念
体育与文学的有机结合就是体育文学。在体育和文学产生之后,体育文学也就产生了,并且一直在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得到完善。文学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就是人的运动,在体育中的一些瞬间的辉煌,都是由文学将它们转化成为永恒的。体育文学能够将体育运动中的情感抒发出来,还能够把社会与体育运动更加深刻更加复杂的关系挖掘出来。军事活动、生产劳动、祭礼活动等很多种不同的社会活动构成了远古时代的体育,而田径、武术、摔跤、滑雪、体操等锻炼身体的各种社会活动是现代体育的主要内容。另外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身体上的锻炼已经不单单是体育运动的目的,体育运动越来越向精深方面靠拢。
体育与文化和文学的关系
体育和文学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萌生在远古时代,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代的体育文学。随着世界各国各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体育文学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完善,内容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刻。比如蹴鞠是在两汉三国时期流行起来的,当时针对蹴鞠就有很多文学作品,另外体育文学作品也出现在《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中很多次。体育活动在近现代的很多武侠小说中也得到了很大的表现。体育活动在外国文学中也有很突出的表现,比如顾拜旦的《体育颂》,同体育事业一样,体育文学是一个永恒的事业,永远都不会被埋没的。随着体育文化的不断发展,体育文学也被赋予了全新的内容,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体育文学的结构改变了,原来的体育文学结构比较微小,现在的体育文学的结构比较宏大。作家们已经从宏观上开始关注世界,在看待体育上不仅仅是从金牌或者比赛的结果上,而且从一场体育活动中更深层次地看到社会和人性,在对体育活动进行思考的时候联系到广泛的文化、心理以及生命。人们从体育文学作品中也会了解到更多关于人性、关于社会、关于道德的信息,特别是从体育文学中学习到的体育文学。作者在构造体育文学时,一步一步地对体育文化进行深入的探究和解剖,使体育活动表现得更加有深度。
体育文化与体育文学相同的地方
(一)体育文化与体育文学具有相同的根源
体育运动是体育文化与体育文学的起源。体育运动是体育文化的起源,人类社会创造的一种自身的文化样式就是体育,它是随着人体运动而产生和不断发展起来的。物质生活已经不再是人类生活的唯一追求,身体运动不是单纯的生物性的,也没有功利性的意义。身体运动是从人们在发掘人体力潜力,促进身心全面的发展开始的,并且逐渐产生了特有的形式和手段,而体育文学也就是随之产生的。体育文学是对体育运动和体育文化的思考,也是在体育运动上产生并且得到不断发展的。
(二)体育文化与体育文学具有相同的发展轨迹
由于体育活动是体育文化与体育文学的共同起源,因此可以说体育文化与体育文学具有相同的发展轨迹。由于人类从诞生开始不断地综合演化,不断地改造自身,渐渐就产生了体育文化。体育文化是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是在人类转变过程中发生的游戏、教育、劳动、竞争等方式中形成的。和人类的历史一样,体育的历史也是相当悠久的,人类整个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体育文化,它也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的。在体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通过许多学者的不断研究,渐渐地由感性转变为理性的发展。人们创造的体育的形态、目的和性质并没有因为不同的地域环境和生活习惯而不同,而是相互统一、相互传承的。
(三)体育文化与体育文学都具有民族性
民族是传统文化发展的基础,并且深深地影响着传统体育的产生和发展。各种传统文化是由语言、道德、艺术、宗教、民族气质的历史稳定性构成的,每一种传统文化之间是相互独立的,是各不相同的。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各民族的体育文化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体育文化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民族性格、民族语言、民族习惯等是在民族的产生和发展中形成的,因此在民族中形成的文学也具有很强的民族性。体育文学是文学中的重要部分,因此也就具有很强的民族性。
体育文化与体育文学不同的地方
(一)体育文化与体育文学具有不同的特性
体育文化具有健身性、竞争性、休闲娱乐性、教育性等特性。首先,增强体质是体育活动的直接目的,所以也是体育文化的主要内容。由于在体育活动中是需要不断地超越的,而竞争是超越的直接动力,因此体育文化也是有很大的竞争性的。随着体育文化的发展,体育文化的目的已经不仅仅是增强体质了,人们在体育活动中身心也得到了很大的放松,情绪和心理在体育运动中得到了很大的调节,因此体育文化具有很大的休闲娱乐性。培养全面人才的重要手段就是德育、美育、智育的相互结合,而社会公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体育道德。因此可以说,体育文化具有很大的教育性。
(二)体育文化与体育文学具有不同的特点
中国传统的体育文化和西方体育文化的特点是体育文化的主要特点。人与自然的统一、精神与炼形的统一、培养人与社会和谐的统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追求,表现出了很大的整体性思维方式的特征,明确的规则、竞争的公平、准确的评价和客观的尺度是西方体育文化的主要特征,在西方的体育文化中,竞争力十分强烈,能够促进人们不断地寻找超越自己超越别人的方式,使现代人的竞争意识不断得到强化。体育文学与体育文化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体育的灵感是体育文学创作的主要动力,在进行体育文学创作的时候,首先要有体育题材,体育活动项目是体育文学的主要题材。体育界的人士是体育文学作品的主人公,在体育作品中,多描写的是教练和运动员,表现出来的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是坚韧和顽强。而体育文学的作品是围绕着体育活动本身展开叙述的,歌颂和赞美了体育精神。体育文学作品主要写的是体育活动,但是在某种程度上明确的体育意识并没有在创作的意图上表现出来。体育作品中的主人公和体育具有十分松散的关系。体育活动的推出是作品的情节展开部分的主要内容,深入地挖掘社会和人性是体育作品最重要的目的,而体育精神并不是体育作品中的唯一表现。
篇6
摘要:
美国华裔文学是美国主流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当前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中,包含两种不同的发展趋势:一种趋势是美国华裔文学正在逐步实现中、美文化的融合,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汲取现代美国文化的精髓,实现两种文化的兼容并蓄;另一种趋势是疏离中国传统文化,在进一步割裂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撇清自身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关键词:
美国华裔文学;中国传统文化;差异性
美国华裔文学是华裔美国人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在对美国华裔文学研究过程中,有两个主要的区域要进行定义和规范。首先,当前的所有美国华裔文学都是使用英文来进行创作的,而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更为紧密联系的华人文学则是使用汉语来创作的。因此,将美国华裔文学和华人文学同等定义是不对的,美国华裔文学和传统文化的隔离度是相对较高的;其次,美国华裔文学是那些已经有了美国国籍,抑或是在美国出生的华人的后裔创作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创作美国华裔文学的人都已经在美国的生活环境下生活了很长时间。众所周知,美国是世界文化的大熔炉,这些美裔华人都受到了美国文化的深刻影响,这些人所创作的文化作品都和美国现代文化充分结合在了一起,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华裔文学和美国文学的联系相比较于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还要相对紧密一些。
一、美国华裔文学起源于中国传统文化
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查询,可以发现,从美国华裔文学的发展历史来看,美国华裔文学在发展的初始阶段,出于自身的“根源”,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十分痴迷,但是,随着美国华裔文学的发展,由于和美国现代文化的融合,逐步产生了对于中国传统文学的隔阂。[1]与此同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美国文化和中国文化也产生了融合。从“追根溯源”的角度分析,可以看出,美国华裔文学所“传承”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五千年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的积淀。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对中国五千年历史的道德观、价值观的总结,这些优秀的文化也是对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方式以及生活习俗的总结归纳。因此,作为中华民族的后裔,对于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都有保持这些传统的历史责任感。因此,美国华裔文学作为中华炎黄子孙所创设的文化,也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包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意识的传承,这也表明了,美国华裔文学创设的初始阶段,其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割不断的历史文化渊源。在美国华裔文学发展的初始阶段,一些创作者大都是来自中国的“佼佼者”,这些人都有着十分深厚的理论知识功底。与此同时,这些人刚刚离开自己的国家,面对着和传统的中华文明有着隔阂的美国文化,这些人在最初的阶段都很不适应,他们心中的“传统文化”和“美国文化”有着一定的差距。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些优秀的作家都力求在保证自身传统文化的涵养下,尽可能地实现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的融合。例如:美国华裔文学的代表性人物黎锦扬在进行《花鼓歌》的创作过程中,就结合了自身的经历,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基础,在作品中成功地创作了美国华裔文学的典型形象—王老爷的儿子王三,这个人物就是中西文化结合的典型代表。在该作品中,主人公王三从自己小的时候便开始接受美国文化教育,在这样的生活发展背景下,主人公在13岁时已经完全融入美国社会。由于受到美国文化的影响,主人公几乎忘记了中国传统文化。但是,主人公的父亲还不想让主人公“忘根”,严格要求他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可想而知,主人公对于和自己生活“格格不入”的中国传统文化自然是丝毫不感兴趣,甚至对父亲抱怨说“对那些废话一窍不通”,其深深地反映了美国华裔文学对于融合中西文化的无力感,仅仅凭借个人的一腔热血,是无法在根源上解决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问题的。[2]随着时代的发展,美国华裔文学逐步地从初始阶段走向了转折阶段。在这一发展的历史时期,不得不提的问题就是“种族歧视”问题。美国华裔文学的创作者们开始对自己的身份产生迷茫,他们在这一阶段开始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给他们的发展带来了限制,甚至想完全抛弃中国传统文化,以便于自身完全投入到美国社会的主流文化之中。这一文化现象也在这一历史阶段的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中得到印证。从这一段历史的发展来看,以汤婷婷和谭恩美为代表的新一代美国华裔文学作者,对于融入美国主流文化的意愿也越来越强烈。但是,随着民族意识的觉醒,美国华裔文学的创作者深刻感受到了“根”和“民族凝聚力”的作用,这些作者开始重新定位自身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例如:在当代著名的美国华裔文学作品《喜福会》中,就传达出了新一代的创作者对于美国华裔文学的认知:不去逃避自己的文化起源,充分地融合自身的民族文化属性,并在结合美国文化的发展特点的基础上,让自己更好地和美国的主流文化进行融合。[3]在这种发展背景下,美国华裔文学逐渐进入发展的巅峰阶段,在这一阶段,世界上的各种文化实现了高度融合。与此同时,随着中国世界地位的提升,美国华裔文学作家对于自己的出身问题已经不再苦恼。美国华裔文学作家更能够利用诙谐、幽默、反讽的作品回应“歧视问题”。如《典型美国人》就从美国发展的历史阶段,更加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国主流文化的融合。这一时期的作品对于美国华裔文学的发展也有着非常有效的促进作用。
二、美国华裔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差异性
(一)美国华裔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差异性的具体表现
1.美国华裔文学存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误读
美国华裔文学作家的典型代表人物汤婷婷在进行《女勇士》的创作过程中,使用了美国式的视角,同时又受到了严重的“东方主义”思想的影响,在该作品中描绘的中国形象是文化腐朽,思想愚昧的。与此同时,在她的笔下中国还是“养闺女还不如喂只鸟”的中国,在这样的笔触下,这些美国华裔文学不仅仅对中国进行了诋毁,还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抹黑。[5]与此同时,由于这些美国华裔文学是美国的华裔创作的,很容易让美国人错误认为这些美国华裔文学描述的就是真实的,对中国的形象造成了严重的诋毁。马胜美曾对于美国华裔文学评价道:“某些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有意识地歪曲中国文化。”[6]极为带有偏见地诋毁中国的形象,为了充分地迎合美国白人的主流文化,从而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隔阂。从这些美国华裔文学作品来看,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美国华裔文学之间产生的隔阂是和某些带有偏见的美国华裔作家分不开的。
2.美国华裔文学的生存土壤不同于传统中国文化
从根源来分析,这种隔阂的产生是和这些美国华裔文学作家的生活状态分不开的。虽然他们有着中华民族的血统,但是,他们的上一辈就已经生活在美国社会,这些人从小就接受了美国文化的熏陶,所接受的教育也都是美式教育,这些人只是认识到了自己对于“美国人”这一名词的认同,对于自身的民族的历史也就忽略了。因此,这些人所创作的文学作品都只是他们片面的“道听途书”后所创作的,这些文化作品也往往会是“无根之萍”。如在知名美国华裔文学作家谭恩美的成名作《喜福会》中,就对这一文化的割裂情况进行了探索分析。在该小说之中,对四位华人移民母亲和她们的女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充分展现出了这些母女之间的关系:母亲虽然有着教育女儿“寻找中国文化渊源”的思想意识,但是,又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充分地继续自己的“美国梦”,展现了这一代美国华裔在成长过程中的矛盾,从此也看出了美国人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矛盾之痛。
(二)美国华裔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差异根源因素探析
从美国华裔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差异性角度来看,这一问题的产生有着较深的理论背景。以萨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为代表的理论,是进行美国华裔文学和传统文化差异研究的重要参考性理论。具体来说,这一理论是建立在“东方”与“西方”的本体论的基础上完成的[4],其所定义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国主流文化的关系,错误地认为美国文化应该处于“控制”东方文化的定位,从这一角度分析,彰显了美国文化统治世界文化的野心。也正是因为“东方主义理论”的影响,很多的美国华裔文学所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也展现出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背离。美国华裔文学作者对于美国主流文化充满了向往,出现了摆脱“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倾向。因此,这些美国华裔文学作者往往会在文学作品创作的过程中使用“美国式”的眼光来审查“中国传统文化”,从而使美国华裔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产生了隔阂。综合起来看,美国华裔文学在发展的历程中,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变迁的影响,在美国华裔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就导致了隔阂和问题的产生。但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文化融合进程也在加快,这也是美国华裔文学发展的未来趋势。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历史与现实等各种原因,各国文化之间产生差异性也是必然。但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文化的融合也是必然趋势,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在这样的差异和融合之间发生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国文化之间的关系,正逐步地从美国文化的“文化施动者”进行转变,进而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产生更多的文化冲突以及融合。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之间的融合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因此,美国华裔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融合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张雯.从认同、反认同再到否定的认同———华裔美国文学中文化身份定位的变迁[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8(2):87-90.
[2]陈为为.赵健秀长篇小说中的政治情结[J].世界文学评论,2007(2):141-144.
[3]李贵苍.赵健秀的《杜老鸭》:在阳刚之气和文化英雄主义语境中探寻华裔的文化认同[J].华文文学,2006(3):41-52.
[4]刘熠.文化身份的探寻与建构———从水仙花、黄玉雪、汤亭亭到谭恩美[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185-188.
[5]蒲若茜.论《家乡》与《唐老鸭》中的“父与子”母题[J].当代外国文学,2006(1):50-57.
篇7
关键词: 文化图示;文化;文学阅读
1.英美文学课程现状分析
近年来,西方“实用主义”的思想观念盛行于高校校园,直接导致当前外语界中普遍存在的对英语语言的重工具性轻人文精神的培养、重实用性轻素质教育之倾向,反映在教学上就是外语院系英美文学课程的日益边缘化问题。蒋洪新教授(蒋洪新:2005)曾对英美文学课程提出过质疑,“开设英美文学课程的主旨是什么?是提高学生的英文素养吗?是灌输英美文学知识吗?”那么,“如何开好此课?怎样处理与其他课程的关系?用什么教材为好?”这一系列问题都是从大学的教学改革角度进行了富有启发性的思考。据粗略统计,关注英语专业外国文学教学研究的学者还有: 陈鹤明(2003),程爱民(2002)、崔少元(2000)、邓楠(1999)、范谊(2005)、郭英剑(2002)、李公昭(2002)、刘存波(2005)、王守仁(2002)、谢南斗(2002)、殷启平(2002)、虞建华(2002)等。对于英美文学课程的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一 对英美文学困境的描述并分析原因;二 将建构理论,或者读者反应接受理论等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三 英美文学教学的目标内涵与层次定位研究(范 谊 芮渝萍)
在阅读外语文本时,我们常觉得外国文学作品不像文学作品,尤其是外国诗歌简直不像诗歌。这就是说,外国读者难以体会到本国读者所能体会到的文本的意义与美感。这正如我们有时也很难体会到外国笑话的幽默所在一样。这是由于我们对外语文本中存在的异域文化缺少足够的了解;在外语阅读中,人们往往忽视了由文化差距造成的一些理解上的困难阅读材料作为一种异域文化的体现对外国读者失去了召唤作用,无法唤起应有的阅读体验。有鉴于此,本文基于认知心理学的图式理论的研究,着重探讨图式理论在外语文本阅读理解中的应用,以寻求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本项目从全新的策略视角出发,通过阐述心理学上的图式理论与阅读理解、图式理论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揭示了文化背景知识在文学作品理解过程中的重要性,提出要在英美文学赏析中切实注意文化图式的建构,采取多种方法,有针对性地,多层次地,系统的介绍文化知识,达到阅读过程中作者与读者之间有效的信息沟通,最终提高读者的审美情趣,也为解决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困境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2.图示与文化
2.1图式阅读理论
运用图式理论研究阅读,强调的是背景知识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图式阅读理论是把阅读看成是个自上而下(top-down)的认知过程。阅读能力是由三种图式决定的: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语言图式是指读者对构成阅读材料的语言的掌握程度,内容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所讨论的主题的熟悉程度,形式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体裁的了解程度。文化背景知识包含在内容图式中。不具备适当的文化背景知识,读者和作者就无法做到有效的交流,也就无法透彻地理解文章。Anderson通过实验证明读者所掌握的与文本内容相关的内容图式越多,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信息存贮能力以及回忆信息的能力就越强。(Anderson&Pearson,1984),Anderson还认为,文化因素是影响L2阅读理解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实验均表明:读者的文化背景知识会影响阅读理解。如果读者具有与阅读材料相关的背景知识,语言难度就会减小。如果缺乏背景知识或形成不适当的图式,理解就会受阻或误导。所以在英语阅读课教学中建构一种完善的图式文化是很有必要的。
2.2 文化与图式之间的关系
图式是对过去经验的抽象和概括,而每一项具体经验都是文化的体现。如果把图式看作一种框架,那么文化就是框架的内容,框架的填充物,二者的关系密不可分。因此,一个人在学习文化时肯定会形成某种图式,而在掌握图式时也必定了解了文化。
3.如何在英美文学课上建构文化图式
3.1英语阅读课文化图式的建构原则
(1) 针对性原则。因为每堂课的时间有限,又各有任务,所以,我们在课堂上所导入的文化应该有所选择,要以学生在学习中的文化盲点和平时使用英语时易产生的文化错误为重点。
(2) 理解性原则。教师应通过分析和解释,对比等手段使学习者认识到目的语文化和本族文化的异同以及异同之渊源和生成的原因,以激活并补充学习者头脑中原有的图式信息为目的。
(3) 层次性原则。因为文化有一定的层次性,所以应该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导入不同层次的异域文化。开始可以多讲解阅读材料中出现的词语文化,即词语的风格意义,情感意义,联想意义等与民族文化因素相关的意义。到学生的文化知识达到一定程度后,则可引导学生对各民族间的经济基础,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观念等进行比较和研究,从而加强对语言现象的理解和分析。这样可以让学生形成较为深刻,全面的文化图式,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异域文化,达到阅读中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有效交流。
3.2文化图式的构建方法
(1) 解释建构,诱发图式。每一次在课堂上处理由文化不同而引起的交际障碍都是学习异域文化的好机会。因此,在课上结合所教授的内容介绍异域文化不失为培养学生异域文化图式的好方法。例如若阅读中经常出现的英美人名字的来源,学生可能对此一无所知,教师就可以直接讲解。来源于职业的名称如:“Garden”, “Tailor”;来源于父辈的名字如“Peterson”(Peter之子) ;来源于相貌如“Longman”;来源于出生地如“ Churchhill”等等,这种直接解释建构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全新的完整的图式。
(2) 归纳对比。对通过小说,剧本等间接介绍的干扰交际但不体现在语言和非语言形式上的,非语言形式的及话语篇章的文化因素,先归纳总结,然后与汉语中相应的文化因素进行对比。可用讨论或评述的形式进行,可在课堂上也可在课后,可口头也可笔头,视难易程度而定。
(3) 以点带面。在处理某一类具有文化背景知识的词语的例子时,不能光讲授语义的文化背景了事,还应适度地横向扩展,如给出类似的例词,以便加深印象,获得更多反复的机会,巩固新的文化图式。
4.文化图示策略在英美文学课程上的导入
本文通过收集理论资料,论证文化图示与阅读赏析之间的关系,根据英美文学阅读之文化图式的建构原则,构建出一套合理的文化图示理论教学的策略方法。与此同时,对学生阅读英美文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次问卷调查,查找出主要的问题和阅读困难所在。 首先,给出3段与文化密切相关的文学名著选段让学生进行测试,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自由分析对此作品的观感,考察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以及常用的分析手段等等。然后根据调查所出现的主要问题,有针对的制定相关的英美文学教学策略,并结合文化图示策略的构建。在教学的三年级班级中,随机抽取2个班,一个班进行正常教学(无文化图示构建),一个班接受文化图示建构教学。 一学期以后, 2个班的学生进行后测,同样给3篇文学名著选段让学生自由进行分析,考察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观以及鉴赏手段的利用。通过考察2次测试,发现文化图示构建可以促进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以及审美情趣。
5.结束语
本文通过阐述心理学上的图式理论与阅读理解、图式理论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揭示了文化背景知识在文学作品理解过程中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提出要在英美文学课程中切实注意文化图式的建构,采取多种方法,有针对性地,多层次地,系统的介绍文化知识,达到阅读过程中作者与读者之间有效的信息沟通,最终提高读者的审美情趣。目前国内对于英美文学改革的研究存在一定的问题,反映在对于英美文学课程边缘化问题原因的分析多,但针对学生具体反映的问卷少;对于问题提出的对策多,但对于对策实际具体的效果,实验研究反馈的少,此策略的创新尝试为解决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困境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程爱民等:关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J),外语研究6(6)2002:12-14
篇8
应该说,手机文学还只是一种新兴的文化现象,自身也有一个不断发育、成熟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用积极健康的内容充实手机文化的传播平台,引导和提倡高品质、高格调的手机文学艺术创作潮流。因而,手机文学的艺术诉求和文化缺失,就成了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艺术张力的内在需求
手机文学首先是手机短信,它必然要受到信息容量的限制。一般来说,一条短信的内容被限定在70个字(包括标点)以内,这就要求手机文学具备内容精短、富于艺术张力的特点。可以说,既要求内容短小,又要求表达得意,这本身就体现了一种文学内在的不平衡性。同时,也对手机文学的创作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采用连载的办法来化解这个矛盾,不失为一种良策。千夫长创作的手机小说《城外》,有4200字之多,还有台湾手机作家黄玄的短信小说《距离》,也有1008个字,都是运用连载的方法。不可否认,这两部手机小说都创下了较高的短信发送量,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对于一部小说来说,4200字、1008个字只能属于短篇小说、微型小说之列。按每次70字的内容发送量,也有几十次之多,发送的次数再多下去,势必会影响到读者的接受兴趣。因此,即使是连载形式的手机文学,也还必须在“短”字上下功夫,必须寻求艺术表达的内在张力。
手机文学的创作要精心选择艺术视角,不能有“云山雾水”之感,而要有“寸铁杀人”之功。手机文学的艺术视角最忌寻常化、模式化,循规蹈矩的创作思路,是难以适应这种文学机制的。显然,手机文学是不可能展开一个整体化、全方位的勾画,只能通过一个绝佳的视点、巧妙的角度,运用“惜墨如金”的笔法、令人惊叹的笔调直指心灵的敏感处。手机文学的语言必须精彩,具有视觉爆发力。这就如同演话剧一般,要求每句话都能受到挠到痒处或刺到痛处的艺术效果。语言的精彩体现在形式上往往讲究音韵协调、句式齐整之美,凸现的优美凝练的视觉表层效果,此外,戏谑、悖论、反讽、隐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也增强了艺术表达的内在张力,使得精短的语言如同利刃一般瞬间穿透读者的心灵空间,刺激读者的心理空白。换言之,也就是把手机语言的承载功能与形式功能发挥到极致,从而使语言能暂时摆脱密密麻麻的符号“魔咒”,产生视觉效果和心理冲击波。
其实,手机文学的艺术张力,既体现在“变化的文本”自身体制与功能之间的矛盾解决的平衡之中,也体现在受众的原初心理与阅读期待心理之间冲突达成的平衡之中。这二者的张力结构之间又形成了互为引发、互为促进的互动效果。也正是在这种双重的艺术张力的影响下,才满足了市场经济语境之下渐趋浮躁的阅读需求。
幽默、讽刺、灵动的审美追求
手机文学不是文学的大餐,而是文学的点心。点心虽小,却别有风味。手机文学不可能也不必要承载多厚的社会内容,获得多大的艺术感染力,只要取得“开心一笑”、“快意一笑”、“会心一笑”的艺术效果,或者说就是要达到幽默、讽刺、灵动的审美效果,就“心满意足”了。甚至可以说,手机文学应当是一种“笑”的文学,应该在“笑”字上做文章,能够给人以轻松释放、付诸一笑之感,在节奏快、压力大的现代生活中起到一种调节心情的作用。如果说艺术张力是手机文学的存在之本,那么幽默、讽刺、灵动的审美效果是手机文学的生命之根。
幽默在于解开了心情凝滞的结扣,释放出生命快乐的种子。幽默风趣,足以让人开心一笑。以在学生中较为流行的一则短信文学为例,“好迪说大家逃才是真的逃;大宝说今天你逃了吗?汇仁肾宝说他逃我也逃;脑白金说今年开学不逃课,要逃就逃专业课;高露洁说我们的目标是没人上课!”逃课,本身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了。可是,经过创作者的戏仿“歪曲”、添油加醋之后,给那些沉浸在紧张的学习气氛中的学生们增添了不少快乐的空气。
讽刺如果离开了幽默,就会丧失内在的艺术韵味,成为一种变相的挖苦与谩骂。绝妙的讽刺总是和幽默互为表里、融为一体的,以上以逃课为话题的短信文学,就充满着戏仿的反讽意味。再以手机故事《彷徨的》来看:
一杂志社向某先锋诗人约稿,诗人赐大作《彷徨的》一首。“结满桑葚的,在月光下彷徨……”主编问诗歌编辑能否看懂?诗歌编辑愧言不懂。主编大笑曰,看不懂就对了,我也看不懂。不日诗歌发表,引起诗坛轰动。年底该诗歌被评为本年度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文学精品之一。
可以说,这则近于笑话的手机文学,讽刺了当下文坛存在的文学“扭曲”现象,令人称快,让人忍俊不禁。
灵动则是生命智慧的自然流露,是创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心有灵犀”。换句话说,也就是创作者说出了读者想说却没有说出,或者没有想到却极想想到的东西。如短信小诗《关于爱情》中写道,“还没有离别,就幻想着重逢;还没有相聚,却恐惧分离。”乍看去,寥寥数语,细想来,却韵味悠长,极真切地传达出恋人心中的独特感受,让人不禁会心一笑。这种艺术效果,闪烁着智慧的火花,也流淌着生命的灵动,如同唐人绝句一般,意味隽永。
其实,正如幽默与讽刺交融一样,灵动有时也融合在幽默与讽刺之中,从而形成一种多样化的审美意味。当然,在这种幽默、讽刺、灵动的审美追求之中,不时也透露出后现代的气息,表现为平面化、碎片化、解构化的艺术倾向。
复制与媚俗的双重缺失
手机文学,说到底是技术消费时代对文学产生冲撞的结果,也是文学嫁接现代商业生活方式的结果。走产业化之路,追求商业利益,是手机文学的初衷。“无边信息萧萧下,不尽财源滚滚来”,下载、发送成为事关手机文学命运的两件大事。就传统文学来说,手机文学在技术时代、市场经济的双重语境下,难以避免要犯下“两宗罪”,也就是机械复制和媚俗求利。
让・鲍德里亚说过,“消费是目前构成比较一致的话语对所有物品和信息的实际整合。消费,仅就其有意义这一点来说,是操纵符号的一种系统行为。”作为技术消费的手机文学,文学话语已经被符号化,沦为纵的系统行为之内,标示着文学机械复制的时代到来,这不能不说文学的主体意识完全消解,文化意识日趋衰落。
在产业化境遇之中的手机文学,体现了鲜明的商品性。显然,手机文学作为传统文学视界的话语空间里,还处在边缘化的地位,它游离于商品与文学之间。更确切地说,手机文学有着“双重身份”,商品性是其隐性的因素,也是本质的东西,而文学性则是其显性的因素,是表象的东西。手机文学要获得较大的受众群,必须掀起一定的从众消费浪潮,而媚俗求利则自然而然地充当了这股潮流的“始作俑者”。这种媚俗求利的做法,与其说是文学赢得了金钱,还不如说是金钱玩弄了文学,手机文学的艺术个性、审美品格也会随之丧失殆尽。
篇9
网络文学在今天人们的阅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网络文学的实体出版、影视改编和类型创新所引发的热潮此伏彼起,大有赶超传统文学之势。虽然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但是网络文学的自由性、多样化和网络媒介的接触特点,使得网络文学以其新颖、多样吸引着读者的广泛关注。然而,网络文学创作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文学性缺失、精品意识薄弱、过度商业化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下网络文学的创作生态和健康发展。
文学性的消解
现今的文学网站采用的都是付费阅读的盈利模式。鉴于按照每干字为收费标准的规定,不少文学网站上的作品都是以字数作为网站盈利的主要方式,同时也以字数作为网络作者的付酬标准。只有作品的字数越多,文学网站的盈利状况才会越好,作者获得的稿酬才越高。因此,不少文学网站和作者都拼命在作品的字数上下功夫。然而,在文学网站上作品的数量和字数成几何级增长的同时,单部作品的质量难以得到保障,质量低下。文学网站上原创文学作品质量低下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网络小说越写越长,越写越注水。有研究者统计,在起点中文榜中榜总字数榜上,441部作品中过百万的有345篇,两百万以上的作品有132篇。其中,《从零开始》总字数超过千万字,《导演万岁》字数达到807万余字,甚至专门有网友传授小说注水的“秘籍”。
在点击率驱动和付费阅读的模式下,网络作家很少能够像传统文学作家那样精心打磨自己的作品。传统文学创作中需要锤炼语言、构思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等方面的创作技巧,而这在网络文学创作中几乎不复存在。一位知名网络文学创作作家如是说:“作品中情节逻辑性多有欠缺,有时候甚至出现前后矛盾的状况,这是因为很多网络小说字数多,三四百万字一本的小说,事先没办法写大纲,就算写了大纲,作品的创作过程中,除了开头其他部分实际上和大纲没啥关系。”这样的写作态度,除了带给读者数以百万计的字数,很难提供给读者一部文学精品。
网络文学的流行也导致了作家创作的跟风现象,缺乏原创精神,创造性不足。正是网络文学作家对作品书写的急于求成,使得当前的网络文学作品精品越来越少,更不要说网络文学经典作品。大多数作品经不起严谨的艺术推敲和文学审视,进而使得文学性在网络文学中消失。网络文学作品在审美方面,因其独特的存在方式带给读者不同于传统文学的审美体验,比如读写互动、多媒体阅读等,但是受点击量影响的文学网站,其作品逐渐脱离了文学本身,而去关注一些文学以外的因素。这些网络文学作品过于追求点击率,通过张扬个性、刺激搞怪、荒诞离奇、哗众取宠吸引读者。
面对网络文学创作的现状,网络文学研究者马季说:“网络文学暴露出标榜多元、对抗主流、疯狂复制、杂乱拼凑等严重问题,耗散了文学写作的精神价值。从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来看,网络文学的庸俗化、快餐化倾向十分明显,如文本结构简单、写作技法粗糙、哗众取宠、格调低下等现象比较突出,导致网络创作主体失陷,思想深度被削平,在艺术水准上与传统文学仍存在较大距离。”
现实感的消失
虽然当前流行的穿越、玄幻、盗墓、历史架空、军事幻想等类型小说丰富了文学作品的多样性,潜藏着文学发展的巨大空间,但是今天的网络文学大多都是来自于想象、虚构,缺乏真实的生活基础。他们热衷于玄幻、盗墓、搜神、穿越等题材。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陶东风曾对玄幻文学提出过批评:“玄幻文学(有人称为‘新武侠小说’)不同于传统武侠小说的最大特点是其极尽装神弄鬼之能事,其所谓‘幻想世界’是建立在各种胡乱杜撰的魔法妖术和歪门邪道之上的,除了魔杖、魔戒、魔法、魔咒,还有各种千奇百怪、匪夷所思的怪兽、幻兽。”陶东风先生的批评揭示了玄幻文学所存在的某些问题,这也成为今天玄幻文学的固有病症。
当前的网络文学失去了现实基础,成为“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如流行的穿越小说,以各种胡编乱造的形式不仅篡改了历史,也随意添加了许多与历史完全不相干的人物。白日梦的虚构也成为网络言情小说创作所存在的紧迫问题。这些脱离现实生活基础的情节故事,虽然在一定时期迎合了读者的需求,但是长期来看,当文学离开了现实的土壤,其流传不会长久。作家刘震云曾经在盛大文学“首届全球华语原创文学大展”现场表示,“我尽量避开白天到晚上,避开人间到墓地,我也希望这些网络作家是不是也能够从墓地回到人间,从晚上回到白天。”刘震云的这番话,正是为今后网络作家的写作提出了一条发展和转型的道路。
其实,文学作品除了给人美的享受和愉悦之外,其中最为重要的功能无疑是社会引导和文化思考功能,作家最重要的精神就是社会关怀。然而,今天的作家,尤其是网络作家,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关怀心,而看重自己的作品是否畅销,版税是否高,彻底成为一个商业人。他们对于网络文学的写作,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对现实生活的漠视,逐渐导致作家现实关怀的缺失。由此,当前的网络文学,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停留在游戏化的层面,缺乏对现实生活的反映。
人性审美的缺失
文学说到底是关于“人”的叙事形式,它意味着文学必须反映人、指向人、思考人,对历史境遇或当下社会中的人的生存状况和人性进行思考。遗憾的是,当下的许多网络小说不仅脱离了现实基础,而且远离了人的形象。其实,文学的人性指向远远比网络文学的文学性、现实感更为重要。因此,人性的缺失也许是当前网络文学存在的最大问题。
篇10
关键词:《诗经》; 人伦传统; 亲情诗
“岂无父母在高堂,亦有亲情满故乡。”[1]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视人伦理常的国度。所谓人伦,是指存在於人类社会中以维系道德秩序的人际关系,是人们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中国古代将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种人伦关系称为五伦。《孟子·滕文公上》:“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於禽兽。圣人有(又)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2][P125]《礼记·中庸》又称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五者为“天下之达道”[3](P28),《左传·文公十八年》称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为“五教”[4](P523),足见其重要性①。在古代人看来,人伦乃人之为人的基本要求,所谓“无所逃於天地间”者是也。在这五伦之中,夫妇、父子(包括母子)、兄弟(包括姊妹)这三种关系,发之於“人之大欲”,归之於社会伦理,中国人常称之为“天伦”②,是因婚配、血缘和长幼等而产生的亲情。夫妇之道、孝道和悌道伦理,即是分别协调夫妇、父子和兄弟这三种基本家庭关系的规范和准则。“仁者,人也,亲亲为大”(《礼记·中庸》)。亲亲,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一整套人伦规范。“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 [5](P292),由对故土的眷恋而产生的对家人共同生存的期望,既是中国人最为根本的本性与本质的关系,也是中国人最基本的情感需求。可以说,以家族为本位的人伦亲情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其它一切的社会关系都是以此为基点而衍发的。
中国古代诗歌以情之抒发为本质特征,所谓“情动於中而形於言”(《毛诗序》)。由于中国古代有这种重视人伦亲情的传统,亲情诗在中国诗歌中是一个重要的题材领域。《诗经》是中国诗歌的源头,自然也是中国亲情诗的源头。翻开《诗经》,有关人伦亲情的篇目和诗句随处可见。“诗三百”中,表达亲情者不下20首,带有亲情的成分者更多。家族人伦亲情对“诗人”们来说,不只是提供了一种文化背景,更是一个重要的创作母题。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礼义规范中,亲情一直处於“礼义”的严密框架之内,由情发礼止情感抒发机制而融铸的“温柔敦厚”诗教原则,於亲情之表达得到鲜明体现。
夫妇人伦是周人的首重之情①。“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2](P143)。新婚是男女生活中幸福的起点,是人生的终身大事;男女两性的结合组成家庭,由此衍生出父子兄弟之家庭伦理亲情关系。《诗经》以《关雎》为首,即含有敦厚夫妇之意,正如《诗大序》所云:“风天下而正夫妇。”有夫妇始有人伦,《韩诗外传》卷一载孔子与子夏论《关雎》,借子夏之口云:“大哉《关雎》,乃天地之基也。”[6]夫妇乃是人伦礼义中极重要之一环,如《礼记·内则》云:“礼始於谨夫妇。”[7](P759)《中庸》云:“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3](P23)《周易·序卦》曰:“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8](P294)只有夫妇关系和谐了,才谈得上其它。故《礼记·昏义》云:“礼之大体,而所以成男女之别,而立夫妇之义也。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 [7](P1418)人伦造端乎夫妇,而后有五伦次序,从而构成君臣之国家关系。东汉荀爽延熹九年对策云:“夫妇人伦之始,王化之端,故文王作易,上经首《乾》、《坤》,下经首《咸》、《恒》。”[9](P2052)所以,可以认为《诗经》以《关雎》始,即象征它对人伦的关切。夫妇间的道德,是平等相待,互相尊重,方能维系夫妇之间的关系。作为一首结婚典礼上的乐歌②,《关雎》“以琴瑟之悦拟好色之愿,以钟鼓之乐拟之好”[10](《孔子诗论》10、14、12),既有在雎鸠关关和鸣的河边与淑女邂逅的一见钟情,又有“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的急切相求;既有 “求之不得”遭拒后对“淑女”情真意切的相思爱恋,又有“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中夫妇和睦的挚情美满。
《诗经》写夫妇之义的诗篇尚未被后世儒家导向君臣国家的政治伦理轨道,而是充盈着浓浓的天然温情,从中可以领略到上古婚姻家庭生活的多彩图景。如《王风·君子阳阳》:
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由房》。其乐只且!
君子陶陶,左执翿 ,左招我《由敖》。其乐只且!
此诗题旨,朱熹《诗集传》认为是妇人乐其夫不再行役之辞:“盖其夫既归,不以行役为劳,而安於贫贱以自乐,其家人又识其意而深叹美之。”[11](P43)诗人捕捉了一对情真意挚的夫妇奏乐舞蹈,相招相乐的行为片断:夫妇贫贱相守,心乐情爽,双双同歌共舞,自娱自乐,其形阳阳(洋洋),其情陶陶,於流美欢快的格调中,不难想象这是一对相敬如宾、鱼水情得的恩爱夫妻,和睦爱敬,其乐融融。如果说这里体现的是对“礼义”所倡导的夫妇之道的礼赞的话,那么《郑风·女曰鸡鸣》则恰似一幕夫妻家庭生活小剧,在率性朴质中表现出夫妇间温磬的爱恋: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闻一多认为此诗是“乐新婚也”[12]。全诗通过这对勤劳的青年夫妇维妙难肖的对话,以几个依次展现的特写镜头表现出二人世界的无限温情,夫妇间互敬互爱、互助互勉,和睦的生活、诚笃的情感和美好的心愿得以淋漓尽致的表现。春秋时期征战频繁,夫妇分离是家常便饭,《诗经》表现情深意笃的夫妇再次被宙斯之剑劈为两半时对当事人所造成的触及生存本质的深深挫伤,今天读来仍使人有心灵震撼之感。这方面以《卫风·伯兮》、《王风·君子于役》为代表。两首诗均为“妇人以夫久从征役而作”[11](P40)。《伯兮》共四章: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首章夸夫,次章思夫,三章写思之切,末章写思之苦,聪明英武的“伯”(夫君)使她自豪,分离又使她陷入生活紊乱的无尽痛苦之中,“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愿言思伯,甘心疾首”,“愿言思伯,使我心痗”,对“伯”的刻骨相思丢不了、治不好,一层深似一层,委婉曲折,真切感人,活画出一个鲜明而生动的思妇怀人形象,堪称千古“闺怨诗之祖”。《君子于役》共两章: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见景怀人,情思悲切,日落黄昏,这位思妇独自依门而望,鸡栖于窠,牛羊归栏,行役夫君,还未还家,“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一声深情的叹息,感人至深;“君子于役,苟无饥渴”,默默的祝愿中更见思之切、忧之深,在带有某种朴野色彩的情性表达中,显示出对自己生命要求的尊重,呼唤着生命性灵的完整;同时也以对“最难消遣是昏黄”的国人共通心理的敏锐捕捉,唱出了千载以下人们的共同心声。《邶风·绿衣》抒发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他穿上妻子生前亲手缝制为自己的绿衣黄裳,睹物思人,不禁悲从中来,启后世“悼亡”诗之先河。《邶风·击鼓》写一位“从役者念其家室,因言始为家室之时,期以死生契阔,不相忘弃,又相与执手而期以偕老”[3](P19)感真情惋,动人心魄;《豳风·东山》写一位九死一生的戍卒在细雨濛濛的归乡途中思念家室的内心活动:“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扫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心心相印,心灵感应,将征夫、思妇相互怀恋的真切感受和盘托出。此外如《邶风·谷风》、《卫风·氓》,虽写弃妇之怨,不能算是亲情诗,但其中有很多对过去夫妇家庭生活的回忆,把那种爱恨交织的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或哀怨或决绝,均表现出在合法婚姻家庭关系恶化破裂时对周礼所规定的夫妇正道的渴望。
“父母者,人之本也。”[13](P2482)父母子女间有着直接的血缘的关系,存在着最为浓烈、深挚的亲情。中国古代,父母子女之间天然的至性至情,既关联着人伦理常也关联着国家社会的治乱兴衰,成了中国古代诗歌重要题材之一。《诗经》中出现一些关於父母子女亲情的篇章。如《邶风·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毛诗序》云:“《凯风》,美孝子也。”父母作为子女的直接养育者,“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豳风·鸱鸮》),是子女终生难以报答的。全诗表现母亲抚育子女的辛劳和子女的感激之情,而为不能回报母亲养育深恩和期望而自愧自责。无私的母爱像长养万物的“凯风”(夏日的南风)一样,温润哺育着年幼的儿女,儿女长大成人母亲负出了多少辛劳,耗费了母亲多少心血!而自己却未能报效母爱以慰母心①,“其自责亦深矣” [11](P19)!全诗用的是《诗经》中常见的比兴手法,以凯风、棘树、寒泉、黄鸟起兴,兴中有比,在有声有色的夏日图景中蕴含无限温暖的母爱亲情,“寄意远而感慨深,婉而不露,微而甚切”[14](卷一),在重章叠句的复沓中,贴切地表达了对母爱的深情赞美和反躬自责的愧疚,“悱恻哀鸣,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与《蓼莪》皆千秋绝调。”[15]相比起来,《小雅·蓼莪》中的情感表达更为直接和强烈。父母生我养我辛苦劳累,恩深似海,而自己长年行役在外,未能慈乌返哺以尽孝心,返回家中时,父母竟然逝去,他看到家里野草丛生,想起“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父母的无微不至的养育之恩象昊天一样浩大无私,而自己却不能报答于万一。这些呼喊与痛哭,读之几令人泣下。《孔丛子·记义》载孔子语:“于《蓼莪》见孝子之思养也。”全诗抒情跌宕起伏,回旋往复,艺术感染力强烈。“咏《蓼莪》则孝子悲”[16](卷五五)“蓼莪”成了后世表达悼念父母之情惯用的意象。西晋初王裒父母逝去后(裒父王仪任司马时为司马昭所杀),“及读《诗》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未尝不三复流涕,门人受业者并废《蓼莪》之篇。”[17](P2278)曹植《灵芝篇》:“蓼莪谁所兴,念之令人老。”唐人牟融《邵公母》:“劬劳常想三春恨,思养其如寸草何……伤心独有黄堂客,几度临风咏蓼莪。”《翁母些》:“独有贤人崇孝义,伤心共咏蓼莪诗”。清人杨贞《闻鸦喧忆亲抒怀》:“三复蓼莪诗,叹息欲废书。”张梦莲《忆亲》:“幼累爷娘长适他,伤心生女负恩多。风诗不少闺人泪,只有男儿赋蓼莪。”《凯风》、《蓼莪》是《诗经》中表达对父母深情的最感人的篇章,此外,《豳风·鸱枭》以禽言形式表现母亲不畏艰险保护子息,《周南·葛覃》描写已出嫁的女儿将回娘家前的喜悦,《唐风·鸨羽》写儿子因服役不能亲自侍奉父母的痛苦,《小雅·四牡》写外出为官的儿子思念父母而不能相见的苦闷,均真切感人。
一母同胞,情同手足;同宗共祖,血缘情深。《尚书·君陈第二十三》:“惟孝友于兄弟。”孔疏:“言善事父母者必友于兄弟。”[18](P270)父子、兄弟同属天伦,兄弟之间友恭相处,也是对父母的孝行,因此兄友弟恭,就成了协调家庭内部兄弟之间横向关系的伦理规范,推而广之,则是“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从而形成“天下一家”、“世界大同”的理念。《诗经》中涉及兄弟之情者,如《唐风·杕杜》、《王风·葛藟》,都是写流浪异乡无兄弟相助的孤单和哀伤,《邶风·燕燕》写卫君作为兄长涕泣送别远嫁的妹妹。聚族宴飨是周人“亲亲”的重要方式,《周礼·大宗伯》:“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大雅·行苇》是一首周王宴飨族人的诗歌,以丛生聚居茂盛的芦苇起兴,引入此次宴飨的对象“戚戚兄弟”,以宴飨礼仪之隆重来歌咏兄弟之情。《小雅·頍弁》展现了一幅宴请兄弟亲戚们的和乐场面,十分热闹,最后又有一些伤感和及时行乐的思想透露出来:“死丧无日,无几相见。乐酒今夕,君子维宴。”《小雅·六月》亦云:“吉甫燕喜,既多受祉。来归自镐,我行永久。饮御诸友,炰鳖脍鲤。侯谁在矣?张仲孝友。”兄弟共享美食,孝友亦体现于其中。而《小雅·常棣》更是专写兄弟亲情的名篇: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是究是图,亶其然乎?
《诗补传》:“言兄弟之相亲出於自然也。”表达的是兄弟在一致对外、平定丧乱之后相聚宴会的情形。以常棣华则覆萼,萼则承华喻兄弟间之自然亲情,以常棣花盛开之明艳起兴,赞美族人兄弟之亲近美好,极写兄弟欢宴,敦睦和好,张扬兄弟之情以巩固宗族。全诗共八章,从多个角度和层次来表现兄弟之情,朱熹《诗集传》对此诗的解说较为透彻:
此诗首章略言至亲莫如兄弟之意。次章乃以意外不测之事言之,以明兄弟之情,其切如此。三章但言急难,则浅於死丧矣。至於四章,则又以其情义之甚薄,而犹有所不能已者言之。其序若曰:不待死丧,然后相收,但有急难,便当相助。言又不幸而至於或有小忿,犹必共御外侮。其所以言之者,虽若益轻以约,而所以着夫兄弟之义者,益深且切矣。至於五章,遂言安宁之后,乃谓兄弟不如友生,则是至亲反为路人,而人道或几乎息矣。故下两章,乃复极言兄弟之恩,异形同气,死生苦乐,无适而不相须之意。卒章又申告之,使反覆穷极而验其信然。可谓委曲渐次,说尽人情矣。读者宜深味之。[11](P103)
“常棣”①、“脊令”已成为兄弟的代称,被后世诗文广泛运用。如王勃《自乡[还]虢》:“无使《棠棣》废,取譬人无良。”张九龄《和苏侍郎小园夕霁寄诸弟》:“兴逐蒹葭变,文因棠棣飞。”杜甫《至后》:“梅花欲开不自觉 ,棣蕚一别永相望。”白居易《棣华驿见杨八题梦兄弟诗》:“遥闻旅宿梦兄弟,应为邮亭名棣华。名作棣华来早晚,自题诗后属杨家。”高骈《塞上寄家兄》:“棣萼分张信使希,几多乡泪湿征衣。”薛稷《饯许州宋司马赴任》:“令弟与名兄,高才振两京。别序闻鸿雁,离章动脊令。”孟浩然《入峡寄弟》:“泪沾明月峡,心断脊令飞。”《洗然弟竹亭》:“俱怀鸿鹄志,共有脊令心。”杜甫《得弟消息二首》其一:“浪传乌鹊喜,深负鶺鴒诗。”《喜观即到,复题短篇二首》其二:“待尔嗔乌鹊,抛书示鶺鴒。”《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其一:“鸿雁影来连峡内,鶺鴒飞急到沙头。”戴叔伦《舟中见雨》:“功名何卤莽,兄弟总凋零。梦远愁蝴蝶,情深愧鶺鴒。”宋范成大《山会同馆兄弟南北万里感怅成诗》:“把酒新年一笑非,脊令原上巧相违。”明冯惟讷《秋日寄懐家兄》:“明月双悬江海泪,秋风一寄脊令诗。”
以上所述的是《诗经》中有关夫妇、父母子女、兄弟姊妹的亲情诗,另外一些篇章涉及到祖孙、姑侄、甥舅等亲情,兹不一一述及。《诗经》中还有很多篇章虽不全然是亲情诗,但也有涉及到人伦亲情的地方。如《邶风·击鼓》写戍卒思归,其中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数句,抒发对家中妻子的深深思念,非常感人。还有一些诗里面涉及不止一种人伦关系,如《常棣》中既有“脊令在原,兄弟急难”,也有“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还有“虽有兄弟,不如友生”,更涉及到朋友一伦。《魏风·陟岵》中既有“瞻望父兮”、“瞻望母兮”,也有“瞻望兄兮”,这首诗中父子、母子、兄弟间的三次对话虽然简单,但“犹来无止”、“犹来无弃”、“犹来无死”深切叮嘱,其“父子兄弟相望之真情”[14](卷一),足令全诗生出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其它篇章中如《邶风·泉水》写外嫁别国的女子思归,回忆起当年出嫁的时候:“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问我诸姑,遂及伯姊”,也从一个侧面表现出大家族间的浓浓亲情。
家庭伦理是道德生活的核心,个人道德之养成以家庭伦理为基础。尊老爱幼、赡养父母、兄弟友爱、夫妻和睦是家庭道德的伦理规范,以此来协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形成亲爱和睦的家庭氛围,从而缔造全社会的和谐。家庭亲情是生命存在的最基本形式,作为一个特定的生存空间,是个体身体与灵魂的栖居地。在中国文化中,家与国具有同构性,“‘家族’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最主要的柱石,我们几乎可以说,中国文化,全部都是从家族观念上筑起,先有家族观念乃有人道观念,先有人道观念乃有其它的一切。”[19](P51)在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中,“家”是“国”的起点,“国”是“家”的扩大,从家庭、亲戚到乡党、同窗,从社团、族群到社会、国家,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以血缘亲情为主轴联结起来的,“家”不仅组织着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结构,而且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结构和价值指向;从个体来说,“事亲”又关联着自身的社会声誉与社会地位,所谓“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13](P3295)因此,人伦亲情不但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关系,而且是保持社会和谐安定减少纷扰的重要精神力量。作为一部最具奠基意义的文化典籍,《诗经》以形象而质朴的语言写出上古时代的浓浓亲情,体现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敬妇爱的人伦理想,并由此而形成爱国爱家的乡土情结,忧国忧民的思想意识,以孝为本的伦理观念,礼乐相配的文化制度,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对培育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精神,构建鲜明的民族性格,以及民族的融合统一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诗经》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渊薮,而且对中国文学而言也具有某种文化原型的意义,这是任何一部后代文学作品都无法与之相比拟的。“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20](P65)血浓于水的亲情,形诸语言,协以音律,便成诗章。《诗经》以下,亲情诗不绝如缕,蔚为大观,历代以“思亲”、“省亲”为题的作品每每见诸载籍,脍炙人口,一曲“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把充盈于天地人间万物的伟大母(父)爱予以艺术定格,给万千儿女以强烈感染,给人间众生以亲情的滋养。不胜枚举的亲情佳作,凝结着丰富深厚美好淳真的至情至性,其中所体现的天伦亲情,“家”、“国”同构的伦理观,维系着国家与民族血脉的传承,维系着五千年中华文化的辉煌,也构成了中国文学的华彩乐章。除直接在题材上开启后来的亲情诗外,《诗经》中一些有关人伦亲情的诗句、词汇,后来还变成典故、代称以及成语,在后世诗人的诗句中反复出现。如“凯风”、“寒泉”以喻母爱,“琴瑟”指夫妇(《郑风·女曰鸡鸣》),“脊令”或“鹡鸰”指兄弟(《小雅·常棣》),“渭阳之思”指对舅氏的思念(《秦风·渭阳》),伤父母辛劳则曰“哀哀”(《小雅·蓼莪》),祝夫妇和谐则曰“偕老”(《邶风·击鼓》、《郑风·女曰鸡鸣》、《鄘风·君子偕老》),说新婚则曰“于归”(《周南·桃夭》、《邶风·燕燕》)。这些都表明《诗经》中的亲情诗对后世的巨大影响 。此外,《诗经》中的比兴手法、美刺意识、复沓叠章的表现方式等,也为后世亲情诗创作所继承。
--------------------------------------------------------------------------------
① 《尚书·舜典》也有“五教”,孔疏:“文十八年《左传》云:‘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是布五常之教也。”见《十三经注疏》本130页。又称做“五常”,《尚书·泰誓》有“今商王受狎侮五常”,孔疏云:“五常即五典,谓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见《十三经注疏》本182页。 又有称为“十际”者,《吕氏春秋·壹行》:“先王所恶,无恶于不可知。不可知君臣、父子、兄弟、朋友、夫妻之际败矣。十际皆败,乱莫大焉。凡人伦,以十际为安者也,释十际则与麋鹿无以异。”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标点本第408页。
② “天伦”原指兄弟,《穀梁传·隐公元年》:“兄弟,天伦也。”后泛称父子、兄弟等为天伦,赵汝楳《周易辑闻》:“父子天性,兄弟同气,夫妇瑟琴,天伦之至也。” 金履祥《大学疏义》:“一家之内,天伦之至爱存焉。”见文渊阁本《四库全书》。
① 《礼记·昏义》:“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
② 《关雎》题旨诗义,多有聚讼。《毛诗序》:“《关雎》,后妃之德也”,三家诗则谓是“刺康王晏起”,附会穿凿。姚际恒《诗经通论》谓此诗是泛咏“世子娶妃初婚之作。”方玉润《诗经原始》:“此诗盖周邑之咏初婚者”,认为是一首民间普通夫妇的初婚之歌,兹从之。
① 陈奂《诗毛氏传疏》卷三:“后二章,以寒泉之益于浚,黄鸟好其音,喻七子不能事悦其母,泉鸟之不如也。”朱熹《诗集传》卷二:“言寒泉在浚之下,犹能有所滋益于后,而有子七人,反不能事母,而使母至于劳苦乎?”“言黄鸟犹能好其音以悦人,而我七子独不能慰悦母心哉!”
①唐以后,“常棣”亦作“棠棣”,后一直沿用。又因《常棣》篇中有“常棣之华,萼不韡韡”句,所以也用“棣华”、“棣萼”作为兄弟的代称。
参考文献
[1] 白居易.井底引银瓶[A].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3] 朱 熹.四书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9.
[5] 班 固. 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62.
[6] 许维遹.韩诗外传集释[M]. 北京:中华书局,1980.
[7] 孙希旦.礼记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9.
[8] 周振甫.周易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1991.
[9] 范 晔. 后汉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65
[10] 马承源.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1] 朱 熹.诗集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
[12] 闻一多. 风诗杂抄[A].闻一多全集[C]. 上海:上海书店,1991.
[13]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4] 王 柏.诗疑[M]. 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
[15] 刘 沅.诗经恒解[M].光绪间致福楼重刊本.
[16] 束 皙.读书赋[A].欧阳询等.艺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17] 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 中华书局,1974.
[18] 孔颖达.尚书正义[M].十三经注疏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