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文学范文

时间:2023-04-12 00:48: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近代文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近代文学

篇1

关键词:近代报刊;近代文学;作家;读者

中图分类号:G21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10)06―0080―03

学术界早就注意到近代报刊对近代文学的影响:阿英《晚清小说史》(作家出版社1955)指出新闻事业的发达刺激了需要,《晚清文艺报刊述略》(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详细梳理了晚清文艺报刊的情况。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全面梳理了近代文人与报刊的基本情况。包礼祥《近代文学与传播》(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讨论了各种文体的创作与近代传播的关系。蒋晓丽《中国近代大众传媒与中国近代文学》(巴蜀书社2005)探讨了近代传媒对近代文学言述方式、传播方式、文体、流派的影响。

梁启超说:“自报章兴,吾国之文体,为之一变。”曹聚仁也说:“中国文坛和报坛是表姊妹,血缘是很密切的。”“一部近代文化史,从侧面看去,正是一部印刷机器发达史;而一部近代中国文学史,从侧面看去,又正是一部新闻事业发展史。”诚如局中人所言,近代报刊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中国的政治,近代报刊作为一种公共资源,被近代知识分子充分利用,改变了中国社会、中国文化,当然也改变了中国文学。因为文学发表途径和传播方式的改变,文学创作、文学作品的体式和内容也随之发生变化,近代文学与古代文学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近代报刊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中国的“文学场”,为近代文学的发生发展提供新的文化语境,创造了新的生存空间。所谓“文学场,就是一个遵循自身的运行和变化规律的空间”。文学场的生成一般应具备几个条件,即创作主体自主性的获得、象征财富的市场的激励以及双重结构的出现(包括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而文学场的内部结构,“就是个体或集团占据的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结构,这些个体或集团处于为合法性而竞争的形式下。”组成文学场内部结构的个体或集团包括文学赖以发生和存在的报纸、杂志、出版机构以及具有近代意识的作家。近代报刊不仅为近代文学的发生开拓了传播空间、表现对象以及广大读者群体,也培养了近代作家的近代意识。

一、近代文学传播空间的拓展:繁荣的物质基础

毋庸讳言,近代报刊的产生主要并不是为了文学。洪仁拜在《》中提出“设新闻馆”,旨在“收民心公议,及各省郡县货价低昂、事势常变。上览之以资治术,士览之得以识通变,商农览之得以通有无”。陈炽《报馆》除申明意识外,也强调“达君民之隔阂”。陈衍从张国势的角度提出中国宜设洋文报馆,王韬以报纸能“知地方机宜”、“知讼狱之曲直”、“辅教化之不及”,主张“各省会城宜设新报馆”,梁启超认为报馆能够“去塞求通”。1896年6月12日,李端提出“广立报馆的主张”,旨在“通今”。孙家鼐认为“报馆之设,所以宣国是而通民情”。总之,是为了通达上下之情和国家富强。

从实际看,最早的中文报纸《察世俗每月统纪传》是为了“成人德”,使人明“神理”、“人道”、“国俗”。《特选撮要》也是为了使民众明道理,“修德从善”。传教士办报刊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传教。改良派、革命派主办报刊是为了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如《清议报》、《新民丛报》等宣传康有为、梁启超等改良派的改良主张,《民报》、《民呼报》、《中国日报》等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的革命思想。商人办报则是以提供信息服务来谋求经济利益,如《申报》、《上海新报》。文艺报刊固然是为了文学而生,但也还有附带上述三种目的。《新小说》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寰琐记》、《海上奇书》、《绣像小说》等有明显的经济利益诉求,《言》显然有传道色彩。

由于文学特别是小说有“浅而易解,乐而多趣”的美学风格和审美功能, “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梁启超语),传播者为了实现他们的目的,都借助文学,从而拓展了文学的传播空间。传教士的报刊为了拉近与中国读者的距离,用中国古典文学的形式或写法进行写作,并且刊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为了表明其宗教的可取和文明的先进,刊登他们国家的文学作品,以为夸耀。从最早的中文报纸擦世俗每月统纪传》,到影响中国士人甚巨的《万国公报》,莫不如此。改良派和革命派则主要是因为言禁,为了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借助文学作品进行政治宣传。如梁启超“专借小说家言,以发起国民政治思想,激励其爱国精神。”商业报刊一方面是因为言禁,另一方面是为了节约成本,大量发表文学作品。三股合力使得近代报刊几乎都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极大地拓展了文学传播的空间。

据不完全统计,1815年到1911年中文报刊有1753种,其中多数刊登过文学作品。这不仅突破了古代文学作品仅仅靠总集、合集、别集和口传的束缚,也极大地刺激了对文学作品的需求。近代文学的产量之巨是学界公认的,无论那种文体,其数量均远轶前代,造成近代文学的繁荣。不仅为了适应报刊的需要和特点产生了新的文体,如新学诗、新民体、各种小说,也使得衰老的一些文体如诗钟、灯谜等获得了广阔的传播空间。

袁进指出:“凡是近代的进步文人,大抵都与报刊发生关系。”应该说,近代文人绝大多数与报刊结下了不解之缘。王韬、郑观应、康有为、梁启超、于右任、鲁迅、吴趼人、谭嗣同等进步文人如此,孙玉声、袁祖志等旧文人,李涵秋等鸳鸯蝴蝶派作家也是这样。

王韬(1828-1897)是近代由传统知识分子成功转型的传播者。他18岁成为秀才,旋因乡试不中,1849年应英国传教士麦都思聘,在墨海书馆编译西方自然科学书籍,编辑《六合丛谈》;因政治原因逃到香港后,助人翻译经书,主编中文报纸《近事编录》,后为《香港华字日报》撰稿,并于1874年创办《循环日报》。

梁启超在《创办原委记》中记述了这种混同的情况。包天笑等公开刊登启事征求小说材料,吴趼人、李伯元等的自我表白,也能够充分说明这种状况。身份混同使作家在写作时混淆或忽略文体的区别,把消息、议论、说明等文体承载的内容放到文学作品中,用非文学的写法进行文学创作,新民体、新学诗、政治小说、社会小说、黑幕小说等就是

这样的产物。这种作品借报刊强大的影响力,迅速被模仿,这是新民体、鸳鸯蝴蝶派作品风行的主要原因。小说戏剧等叙事文体的繁荣,成为文学之最上乘,主要得益于此。近代文学风尚形成快、转变也快,亦根源于此。

但身份混同使近代作家更接近社会现实,视野开阔,能够比较容易地获得创作素材和创作冲动。一方面使文学更加关注国计民生,作品反映的社会与人生更为广阔;另一方面则令作家放弃精雕细琢,影响作品的质量。

三、读者剧增:干预或参与创作

报刊既经创办,就要求生存、求发展,不管是为了经济效益,还是为了宣传效果,都必须尽力争取尽可能多的读者。因此,各类传播者在发行上都采取有力措施,千方百计扩大发行量。当时报纸的发行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自办发行(报童、分销处)、邮局发行和中介代销及三者相结合。刊载文学作品既是扩大发行量的有效手段,但刊登着文学作品的报刊也为文学作品培养了大量读者。传教士所办的擦世俗每月统纪传》初印500册。后增至1000册,最高达2000册; 《万国公报》创刊时每期发行1000册。M迩贯珍》每期印3000册。商业性的《申报》创办不到1年就可卖3000份,1877年达10000份,其后更达数万份。宣传政见的《时务报》、(清议报》、惭民丛报》、K报》、 《民报》等均在创办不久就销数过万。许多文艺性的报刊发行量也很可观,《减寰琐记》创刊时销2000册。而且报刊的流动性、共享性比书籍强,其实际读者的数量比发行量还要大,这个读者数量是过去的作者不敢想象的。大量的读者使作家可以以写作为生,并激发他们的创作激情。

更重要的是,由于作者、编辑、读者联系的便利和必要,读者能够影响创作。读者的参与使一些作家改变创作计划,变更故事情节,改变人物形象,影响了作品的统一性和张力。这是一些近代文学作品质量不够高的一个因素。读者的文化素养与倾向,使近代文学更为世俗化,这也是近代文学作品高雅精品较少的一个因素。读者转变成为作者的例子很多,有章太炎、王国维等学者型作家,更多的是鸳鸯蝴蝶派作家,后者无疑降低了近代文学作品的文化意蕴,加强了世俗性。

四、职责相近:近代作家近代意识的形成

关于报刊的职责,近代不同政见的传播者的认识有着惊人的相似。梁启超在(敬告我同业诸勘中指出,报纸有两大天职:监督政府,向导国民。革命派的件)州日报》同样认为报馆天职“于齐民,须为其导师,而于政府,须为其监史”,报馆任务是监视政府,为民请命。”’

这里所说的“国民”,应该是指以随着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而形成的现代市民阶层为主的全体公民。市民阶层的独特生活方式,形成了他们独特的生活观念、文化观念和文化需求,传统的艺术形式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各种文化需求,近代报刊的出现满足了他们,从这些报纸上不仅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新闻,因为“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日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与夫一切可惊可愕可喜之事,足以新人听闻者,靡不毕载。”,“呸可以看到生动、有趣的小说,近代报刊由此被市民阶层所接受。

篇2

关键词:夏目漱石;川端康成;“无”

日本明治维新后吸收西方文化的历史在经历了全盘西化和国粹主义式的全盘否定后,终于意识到必须在西方和传统的结合中找到一条出路。以日本文化中最深层的东西为根基,去融合西方文化中最广泛的东西。值得庆幸的是,在这一方面,他们已经做出了些成果。然而问题在于,日本文化中最深层的东西或者说最深层的东西之一是什么呢,换句话说,在东西方文化的混淆中没有迷失自身的日本人内心深处,是什么民族性本能性的因素支撑着他们对本国文化的坚守呢?关于这方面的先行研究多为总结性地从古至今罗列来总论日本文学的民族性如叶渭渠的《日本吸收外来文学的模式》;或者是以一位日本近现代作家为中心探讨其文学中的若干民族性特点如王向远的《东方文史通论》。本文运用比较的方法,通过对在东西方文化结合上创造出自己风格的两个人――夏目漱石和川端康成的文学特点的对比,以期能够揭开上述问题的冰山一角。

一、夏目漱石文学中的“无我”

夏目漱石拥有一个不太快乐的童年,作为家中最小的一个孩子,他的出生没有得到祝福,之后被送到别人家做养子,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复杂的人生经历往往能提炼对事情的看法。他从小就很喜欢看书,看了很多汉籍,为之后的对传统文化本能性地回归培养了修养。

大学时夏目漱石考入东京帝国大学(今东京大学)英文科学习英国文学,如大多数人一样,他一时间被先进的西方文化所吸引了。他认为如果学好英语,就可以用英语写出让西方人吃惊的文学作品,正如他曾如此写道:“通达英语英文,以外语著述伟大之文学,以震惊西洋人。”可以看出这个时候他对于西洋文化的认识还是比较幼稚的。毕业几年后辗转被派到英国留学,正是这段留学时光给了夏目漱石一个人生的转折。

到了英国之后,夏目漱石才悟到了西方文化的真谛,那就是“自我本位”。他认为人们只有在自我本位的基础上去寻找自己的位置才能在这个世界上幸福安心地活下去,因为寻找到的那个位置与自己的个性是命中注定似的暗暗相合。他在题为《我的个人主义》中这样说道:“自从我把自我本位四字紧握手中之后,我觉得自己变得强大起来,正是这自我本位四字让曾经茫然迷失的我在此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向。”

然而夏目漱石在英国留学的日子远不如想象中快乐。当他踏上欧洲的土地时,他先路过巴黎观看世界博览会,然后再去伦敦。他把东方文化作为参照系数,一只眼睛看西方,一只眼睛看日本,重新调整了焦距。他感受到先进的科技把自然隔在门外,污染严重;坐在电梯上就感觉自己像动物园里的动物一样被关在铁笼子里;人与人之间冷漠疏离。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又是什么,是人的欲望。他认为,现代社会的开化主要有两个动力支撑着:提高效率,节约做不想做但又不得不做的事情的活力的动力和随心所欲地消耗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活力的动力。比如人们为了节省工作时间不断提高交通工具的速度,又比如原来觉得抽普通香烟就很满足的人一旦抽了高档雪茄,就再也不想抽普通香烟了。归根到底,就是欲望,现代社会就是一个个人欲望与个人欲望猛烈碰撞的社会。处于这种社会的夏目漱石,开始认识到日本传统文化的难得之处,并萌发了要找到一种把西方现代文明与日本传统文化相融合的解决方法。

他尝试过用儒家的伦理来解决,即把个人主义和东方的人与人之间的道义及责任联系在一起,但正如《心》中的结局一样,道德正义感很强的老师自杀了,K也自杀了。这一种尝试也没有结局。

他还尝试了其他方法,提出了“余裕”论和“低徊趣味”。我们可以看到夏目漱石作品中的主人公大都是以局外人的姿态呈现的,他们超脱世俗,有些清高。“余裕”论是和追求极致写实的西式小说完全不同的一种方式,它是指脱离生死的具有俳味禅味的艺术,在这种艺术里,我们通常认为是第一义的人生问题成为了第二义的问题,上升到第一义的是一种绝对的生命状态。在第一义的人生状态里,我们是活在纷繁杂扰的现实世界中的,我们会因为人生中遇到的每一件事或快乐或烦恼或痛苦,重视作为人的责任,执着于人与人之间的道义。然而,如果我们用“余裕”的态度来观照人生,我们就从这一生活状态中上升到了另一种生活状态,一种绝对的人生境界。这一种上升,是逃离了“自我”的小世界,不被“自我”所困,不为琐事所心烦,从悲观走向乐观,从严肃走向从容,从道义走向宗教,与天合一,期待得到解脱。为何要逃离“自我”,因为我们只有这样才可以超脱“我”达到“余裕”的地步。

这种思想在夏目漱石的晚年发展成了“则天去私”。据夏目漱石的门生可知,要达到“则天去私”的境界,就是某天自己的女儿瞎了一只眼睛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也能保持心如止水不为所动的状态。松冈让是这样解释的:“就是舍弃总是强调我我我的小我,把这个小我交给世间普遍存在的大我。在这个大我面前,平时听起来显得很伟大的主张啊理想啊主义啊等等都变得非常的渺小,反过来,平时看起来很不起眼的事情反而在大我面前也能显出它的存在价值。也就是万物一视同仁,无差别对待。”其实这种思想与禅、老庄的思想很相近,观照修行时的澄澈之状,恰如明镜止水的姿态,这就是一种禅的精神:诚实、平淡、纯粹。但现实与理想总是有差距的,夏目漱石在晚期越追求超脱逍遥,越难以做到。他后期作品中的人物更执着于自我,自我与他人、与社会的交流沟通越来越少,因而自我自成一统地彻底封闭了,以至夫妻之间都像陌路人一样互不理解。

有人认为夏目漱石过着一种与世间有所隔膜的书斋生活,追求“余裕”,而又不能忘忧于天下,不能像泰戈尔那样建立起宽广的胸中宇宙,最后他的孜孜追求没有什么结果。但是我认为,他在为东西方文化融合的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他不仅较早地提出了重视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还把西方文化最广泛的个人主义融入到日本文化最深层次的“无我”境界,日本传统文化因为有了一种新的解读而又重焕勃勃生机。

二、川端康成文学中的“无我”

川端康成的童年充满了离别,2岁时父亲就去世了,第二年母亲去世,从此和祖父祖母相依为命。但不幸的是,15岁之前,姐姐、祖母、祖父也相继去世,在连续遭受着亲人离去的打击的同时,川端康成彻底成了孤伶伶的人,然而正是这样的童年经历,让他对人生的无常有更深刻的感受,为之后能把西方文化融进日本文化培养了心性。而川端康成从小喜欢阅读王朝古典如《源氏物语》《枕草子》,为以后他的文学特征中透出浓浓的日本味道也奠定了基础。

川端康成曾说过:“我们的文学虽然是随着历史文流而动,而日本文学传统却是潜藏的看不见的河床。”可以说,他确实在融合东西方文化和文学的基础上创作出了成熟的作品,并且取得了成功。

他把“虚无”看作是自己文学的一大特征,但又和西方的虚无主义完全不同,是东方式的“虚无”。在发表诺贝尔获奖感言的《我在美丽的日本》中,他借《明惠传》中的一段话来解释东方式的“虚无”:“西行法师常来唔谈,说我咏的歌完全异乎寻常。虽是寄兴于花、杜鹃、月、雪,以及自然万物,但是我大多把这些耳闻目睹的东西看成是虚妄的。而且所咏的句都不是真挚的。虽然歌颂的是花,但实际上并不觉得它是花;尽管咏月,实际上也不认为它是月。只是即席尽兴去吟咏罢了。像一道彩虹挂在虚空,五彩缤纷,又似日光当空辉照,万丈光芒。然而,虚空本来是无光,又是无色的。就在类似虚空的心,着上种种风趣的色彩,然而却没有留下一丝痕迹。这种诗歌就是如来的真正的形体了。”

我们知道川端康成是“新感觉派”的主要成员之一,日本的“新感觉派”主要是学习西方的“表现主义”“达达主义”等。但是川端康成作为“新感觉派”创作的文学和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有着很大的区别。他的著名长篇小说《雪国》运用了新感觉派的手法,却带着浓浓的东方余韵。

《雪国》的情节很简单,因为小说的重点不是情节跌宕起伏,而是主人公的感觉世界。我们很少能够看到对一个角色的客观描写,我们也没有必要去知道那个角色实实在在是怎样的,我们只需通过主人公的眼,感受他的感受就足够了。比如,主人公岛村与叶子在去“雪国”的火车上的第一次相遇时,叶子坐在斜对面,岛村从映在车窗玻璃上的影子欣赏着叶子:“单单映出星眸一点,恰恰显得格外迷人”、车窗外不断变换的如电影背景的景物、日暮的昏黄、寒山灯火中,叶子幻影般的样子让人心动。也许真实中的叶子就是一个普通的山村姑娘,性格天真,但也有现实与世俗的一面。但这个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岛村感觉中的叶子,那个美丽、虚幻的叶子。

从《雪国》我们可以明白它之所以被称为“运用新感觉派手法的典型作品”,是因为它和西方现代主义诸流派有着共同之处:强调自我感受,否定理性的价值,在这一点上,川端康成在最广泛意义上吸收了西方先进的文学思想。然而,在“虚无”的表现上,确是截然不同。川端康成的“虚无”是由实在上升为虚无的幻觉,在有限之中追求着无限,在生存(“有”)之中看到涅(“无”)的境界,也就是在现实的人生中看到虚幻的人生。在这种“虚无”中,自他一体,与禅宗思想类似。但是西方的虚无主义与之有着根本的对立。西方的虚无主义认为,现实世界是荒谬的,理性的思维也是荒谬的,惟有人的感觉真实可靠。客观世界扭曲着个人,个人又不断地反抗客观世界,二者根本对立。所以西方现代主义诸流派的文学控诉的是客观世界的不合理,是有社会性、批判性的文学。川端康成巧妙地避开了这一点,用宽广深远的日本式的“虚无”去融合西方的用感觉去表达客观世界的先进文学思想,使融合后的文学扎根于日本传统文化深处焕发出民族性光辉,又因西方先进文化的吸收具有时代性特点。叶渭渠在谈到川端康成在东西方文化融合上所创作出的文学作品的文学特征时写道:一是传统文化精神与现代意识的融合。表现了人文理想主义精神、现代人的理智和感觉,同时深入深层心理的分析,融会贯通日本式的写实主义和东方式的精神主义。二是传统的自然描写与现代的心里刻画的融合。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乔伊斯的意识流,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又把自身与自然合一,把自然契入人物的意识流中,起到了“融合物我”的作用,从而表现了假托在自然之上的人物感情世界……”

三、“无我”的日式文化本能

接下来试分析夏目漱石的“无我”与川端康成的“无我”的共通之处,找到支撑着日本人对本国文化坚守的民族性本能性的因素,哪怕那只是众多因素中非常微不足道的一个。

首先我要解释“无我”中的“我”指的是什么。它不是“物我合一”中的“我”,它是一种“小我”,是我的理性思维、理性意识,我的实实在在烦恼忧愁快乐。我觉得“无我”与我们今日所说的潜意识有些接近,意识是被筛选并被包装后的潜意识。

夏目漱石把西方文化最广泛的个人主义融入到日本文化最深层次的“无我”境界,表示他看到了现代西方文明的本质是尊重个人的个性发展,并把它先进的时代性融入到日本文化当中。但同时他也看到个人主义中种种欲望的膨胀、碰撞会破坏日本以和谐为美的文化,与日本文化格格不入。所以,他选择了“无我”的人生态度,这是一种重视潜意识的态度,卸下任何伪装的潜意识,是人类最真实最自然的欲望,是真正的自由。从这一点来看,“无我”的人生态度坚持了个人主义的本质。而“无我”代表着超脱“小我”,回归人最本真天性的地方,这也是和自然离得最近的地方,能够与天合一,延续日本的和谐文化。这一种“无我”已不和传统文化的“无我”完全一样,它是重视人的自由的“无我”,但精神本质仍然是天人合一。

川端康成继承西方现代主义诸派的写作手法,排斥理性,用感觉来写作,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乔伊斯的意识流,抓住了时代的潮流。但西方现代主义诸派用自己的主观感觉写作是因为不相信客观世界,用这种方法批判客观世界,主客对立,而这一点是和日本文化不相容的。同样,川端康成也选择了“无我”这种富有禅意的表达。超脱小我,用“悟”去感知世界,这坚持了西方现代主义的强调自我的感觉;用“悟”的方法感觉到的世界是与自然合为一体的世界,克服了西方文化中主客对立的局面,符合日本文化传统。(作者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

参考文献:

[1] 夏目漱石.现代日本文学大系11[M].筑摩书房.昭和53.

[2] 川端康成.鉴赏日本现代文学15[M].角川书店.昭和57.

[3] 冈崎义惠.近代文艺的美[M].宝文馆昭和48.

篇3

另外,古代文学的研究大部分是个人行为,但是也与社会现实、文化风尚等因素有关,所以古代文学的研究是个人性与社会性是不可分割的,不过从研究者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可分为个人性研究和社会性研究,个人性研究指的是以自我为中心,完全属于研究者自己的兴趣爱好,只是自娱自适,仅仅是追求纯学术上的价值;而社会性研究指的是以社会的需要、文化的变革以及时代的精神密切相关,直接或者间接的带有某种社会群体的功利性。社会性研究其目的在于有益于现世,而个人性研究则追求的是“传世”。

而古代文学不单单是一个学科,还是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舞台,与此同时,它还担负着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责任。人文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是现如今素质教育的核心,人文素质教育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使人的人格品质逐步完善,逐渐具有积极乐观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从而促使全面素质教育的提高。中国是个文明古国,凝集了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几点下来的宝贵的精神遗产就是那些传统文化,而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传统的优秀文化的主要载体和传播方式,直接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模式,并成为了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与人文素质教育之间的纽带。中国古代文学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用其语言艺术生动形象的重现了我国的历史历程,还蕴含着祖辈先进的文化思想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还有丰富的民族精神。为后代蕴藏了无尽的精神源泉,值得我们学习并传承。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一座被美所充斥的圣殿,有别致的诗词、骈俪的辞赋、曲折的小说、优美的散文,从《离骚》的语言美到李白诗歌的韵律美,从《红楼梦》的人性美到韩愈散文的格调美……使我们在美德殿堂中穿梭,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人格并提高审美价值取向。

篇4

就是这么两个缩写字母,即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让大批资本力量、网络文学原创公司、影视制作公司、游戏公司纷纷加入争夺战中,并不惜砸下重金。

越来越多的电视剧、电影和游戏、动漫,都弥漫着浓浓的网络文学的气味。例如《何以笙箫默》、《盗墓笔记》、《花千骨》、《琅琊榜》、《鬼吹灯》等改编自原创小说的影视剧,尤其是最近的令人大跌眼镜的《太子妃升职记》,更是火透朋友圈。

2015年无疑是网络文学的爆发年, 2016年将会有多少优质IP来开发?原创IP价值评估体系建设已然箭在弦上,何时才能够完善?

IP已经成为“金山银矿”

“我在台下一直在使劲记网络作家们的名字和样子,好赶紧约饭局。”2016年1月6日,参加“2015年度福布斯・中国原创文学风云榜颁奖盛典” 的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如是说。

王长田不是开玩笑,因为从几年前的《甄执》,到不断热播的《花千骨》、《琅琊榜》、《盗墓笔记》,这些从网络文学改编而来的电视剧所引发的超高关注,直接联动影响了以IP为核心的游戏、动漫、文学、音乐、影视跨界融合的泛娱乐产业发展,已经改变了娱乐圈的版图,很多大IP刚出架构就已经被一抢而空。

起点中文网创始人、阅文集团CEO吴文辉曾形容中国原创文学是一只“隐形的大象”,现在这头大象突然变成了金山银矿。

吴文辉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如果说网络文学兴起算是网络文学1.0时代,用户付费模式的开启就是2.0时代,那么,目前基于网络文学IP进行影视、舞台剧、游戏、主题乐园等全产业链开发的3.0时代已经全面开启。

“原创文学已成当下中国互联网主流应用之一。更为关键的是,由亿万网文用户培育起来的粉丝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商业价值,为影视、游戏、动漫、出版等下游产业链开发提供了源头活水。我相信,目前很多人所看到的还不是IP的最终价值,未来还有十倍、百倍的空间,我对于这个市场是非常非常乐观的。” 吴文辉说。

网络作家从“草根”到“大神”

“我不好去谈论《芈月传》一些撕来撕去的事情,但是我作为作者来说,我还是坚持站在蒋胜男一方。”网络作家耳根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

日前,原作者蒋胜男与电视剧《芈月传》产生著作权纠纷成为一个导火索,折射出当资本力量介入后网络文学IP面临着内容版权保护、深入开发、价值评估等问题的困扰。

以耳根、唐家三少、顾漫为代表的一批网络作家也从早期被称为草根到目前被尊称为“网络大神”,成为资本的宠儿。

以顾漫为例子,她一个人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两年内的播放量就超过了100亿。2014年《杉杉来了》播放量为46.9亿,2015年《何以笙箫默》播放量85.1亿。

耳根则从一个英语老师、业余作家,成为以2500万版税名列“第九届中国网络作家富豪榜”第四的“富豪”,2015年又凭借《我欲封天》蝉联福布斯中国原创文学风云榜7月―10月4个月的月票榜男性作品之冠,并且,其作品《我欲封天》还诞生了起点中文网为数不多的黄金亿万盟主,即单人对单部作品打赏超100万人民币的纪录。

因此,这些作家依靠畅销作品拥有千万粉丝,这种巨大的粉丝经济对于任何一家原创文学平台而言,拥有大神作家越多,不仅意味着高流量高订阅,还是平台紧握大神创作的优质IP与下游的游戏商、影视公司等合作进行版权开发的通道,可说是平台收入的“金矿”。

资本力量的双刃剑

“原著小说中芈月与一组群像的精神气质,这一切在电视剧中全没有!” 对于剧版《芈月传》口碑不佳,原著作者蒋胜男犀利地批评。

但是,资本力量介入后,即使是“网络大神”的作家也无法掌控一个作品被IP开发后的形态,因为作家把一部作品创作出来,尤其是电影的创作、游戏的创作,是由许多人决定的。比如一个游戏团队至少要四五十人,一部电影最多的时候现场要有几百人,这几十人和几百人的群体创作过程,和小说一个人的创作过程的复杂度、系统的深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资本是个双刃剑,因为商业化对文学本身就是双刃剑,商业化推进到这个程度,比当年的规模成长了上千倍上万倍,问题是这个过程中你如何做取舍。”吴文辉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

他承认IP产业链上滚滚发酵的巨大商业潜力和IP价值评估体系缺失带来市场无序,因为现在中国在IP开发上也处于一个非常早期和非常严肃的阶段,作家写得非常执着认真的作品,对于厂商来说可能追逐的是顶端的头部的IP,关注度远远超过了对下面的普通的IP,许多人对IP的应用非常简单,直接地改编或者直接做一个剧,或者直接做一个游戏。

游族影业董事长林奇认为,对于IP来说,是最坏的时候也是最好的时候,对IP这座金矿的开发已经泛滥,但是中国却很少有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剧可以非常成功地“走出去”。

篇5

一、立足学情,以学生和书本为出发点,精心设问。

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在问题设计时,就需要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来调动学生的参与,在综合分析学生知识基础和教材编排特点上来进行问题设计。同时,通过预设学生的答案来保证问题的有效性。要使问题调动学生参与,通过探究活动来构建知识,教师就需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生活和教材特点,抓住关键词来进行提问。

以“苯酚”的教学为例,其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了解酚的结构和物理性质,掌握苯酚的化学性质,对苯酚的化学性质的掌握是重点;由于对苯酚的学习是建立在醇的学习基础之上的,故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以问题来对两者进行对比,在对比中掌握苯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同时,鉴于化学学科的实验性和学生的形象思维特点,教师需在探究实验中来进行问题设计。

教学中,教师首先准备了实验样品苯酚,提供蒸馏水、氢氧化钠溶剂、乙醇、碳酸钠溶剂、紫色石蕊溶液、溴水、三氯化铁溶液试剂,引导学生通过对样品的色、味、态进行观察,然后做水中和乙醇中的溶解性实验,并完成下列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液、毒性表格。当完成了对苯酚物理性质的探究后,鉴于结构决定性质,教师可用练习的方式来让学生回顾醇和酚的概念及结构特点,同时指出酚和芳香醇、芳香醚互为同分异构体。再引导学生写出苯酚的结构式时预测苯酚的性质并以实验来验证,此时提出问题:“(1)下列两种化合物属于哪一类化合物?(2)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对苯酚的酸性实验可用实验方案表进行。接着以问题“苯酚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可否生成碳酸钠?如何用实验进行验证?”来引导学生对苯酚和碳酸的酸性做比较,从而得到苯酚的酸性性质。

从上述的教学中不难看出,在化学教学中,以实验来激发学生兴趣,在实验中以问题来引导,不仅有利于推动学生的探究活动进程,而且有效地促进学生在探究中逐渐进行知识体系的构建。

二、逐层提问,以问题的层次性促进知识体系的构建。

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由简而难,循序上升的过程,这就给教师以启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学习活动时需按照由浅而深、由难而易,逐步推进的原则进行。

同样是在“苯酚”的教学中,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苯酚苯环上的取代反应容易发生”,教师首先让学生以探究实验来了解苯环上的取代反应,接着提出问题:“如果把苯酚溶液逐滴加入到溴水中直到过量会有什么现象发生?结合苯酚酸性实验能说明什么问题?你能从中获得什么启发?”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结合实验很容易得到“开始看不到白色沉淀,而当溴水过量时就产生了白色沉淀”的结论。为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苯酚发生苯环的取代反应,羟基邻位和对位的氢原子较容易被取代,教师紧接着提出问题:“写出上述实验的反应方程式,将其与苯与溴的反应相对比,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在问题的层次性设计上,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紧扣教学目标,学生的思维就容易被打断,从而无法实现对问题的分析、解决;从难易程度上看,如果问题太简单就无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太难则容易让学生受挫,失去解决问题的信心。为此,教师就需以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学生认知规律来逐层展开问题,让学生在层层深入的问题解决中豁然开朗。

三、注重过程,以解决问题来带动知识体系的构建。

很多教师喜欢将问题直接抛给学生,而对问题的探究过程则不太注重引导。实质上,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容易产生新的问题,而这个过程就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教师应利用这一点来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解题方法,从而在探究中不断形成知识链,促进技能的提高。

如在“电解原理及应用”的教学中,为让学生理解电解原理,并培养学生电解实验能力,教师设计了如下问题:

某同学想以电解法根据电极上的析出物质来验证阿伏伽德罗常数值而设计了实验,实验中用直流电电解氯化铜溶液,电流强度为IA,通电时间为ts后,精确测得某电极上析出的铜的质量为mg。(实验如图一)问:

图一

1.如何根据实验目的来进行正确的仪器连接?试验中的电路电流方向如何?

2.B极上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怎么书写?G试管中淀粉KI溶液变化的现象怎样?相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何书写?

3.要准确地测定电极上析出铜的质量,实验步骤如何安排?

4.如果电子的电量为1.6×10■C,那么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表达式如何?

篇6

关键词:诗酒礼乐 民本时代 理性机制

人类酿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文字产生之前的神话传说时代。在中国,酒的起源就有上天造酒、猿猴造酒、夷狄造酒、杜康造酒等不同版本的传说,对于今人来说,其真实性已无从考证。但从种种造酒传说背后,我们不难发现一个重要事实,那就是酒的发明对于中国人而言绝对是一件意义重大的创举。

在人类刚刚摆脱茹毛饮血踏入文明社会门槛的时代,严酷的自然环境、野兽侵袭、部落杀戮以及疾病瘟疫等对人类生存也形成了残酷的挑战。当脆弱的生命面对接踵而来的磨难时,巨大的死亡恐惧阴影就一直笼罩着整个童年人类那还远未获得精神独立的心灵,而这种死亡恐惧又唤起了人类超越于其他物种之上的生命自觉。为了获取精神上的救助摆脱死亡恐惧,人类的先知先觉开始了艰苦的精神探索。酒的产生帮了他们的大忙。他们在整个巫神时代一直守护着人类早期的精神家园,那些让他们得以与天上神灵进行交流的美酒,也随之沾上了神圣的光辉。原始的酒神精神帮助人们顺利摆脱了死亡恐惧并实现了张扬生命自由与狂欢体验的飞跃。

一、汉字中蕴藏的酒文化遗迹

这种巫神祭祀的饮酒风习首先表现在蕴藏着中国文化精髓的汉字中。在距今三千五百年前的甲骨文字中,“酉”字象酿酒器之形,甚至有时直接可以和“酒”字通用。“酒”字为已酿成之美酒自缸中流出之意。“”(即今“丑”字)为饮酒过度之丑态。“尊”字指用手拿酒杯,后借指酒杯。“奠”字指酒樽至于架上以示祭祀。“鬯”指盛满谷物酿酒之形,“鬯”则指以郁金香与谷物混合酿制的美酒。甲骨卜辞中类似“丙寅,翊甲寅酒鬯御于太甲,”(粹190) “贞,来辛酉酒王亥”(粹767)“癸亥卜,争,贞:翊辛未,王其酒,河不雨”(掇2.195甲)等以酒祭祀鬼神的史料更是随处可见,也从而印证了史书所载殷人“宗天、尚鬼、嗜酒”之风习。翻开一部《汉语大字典》“酉”部之下,就如同进入了酒的王国,和酒有关的汉字居然达125个之多,可见酒对中国文化影响之深。

二、先秦儒家经典中的酒行祭祀制度

这种巫神祭祀的饮酒风习在《周礼》、《诗经》等儒家经典中也可以见到大量的记载。作为儒家六经之一的《周礼》,对夏商特别是西周时期的巫神祭祀制度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当时已经设立了专门管理酿酒的机构,酒正“掌酒之政令,以式法授酒材”,酒人“掌为五齐三酒”,浆人“掌共王之六饮”,鬯人“掌共鬯而饰之”。而祭祀用酒又各不相同,分“五齐”(泛齐、醴齐、盎齐、缇齐、沈齐)“三酒”(事酒、昔酒、清酒)“四饮”(清、医、浆、酏)“六饮”(水、浆、醴、凉、医、酏)。与隆重的祭典和多种酒类相配套,商周时代的酒器之多也令人目不暇接:酿酒的,贮酒的壶,贮而备斟的尊,盛鬯备送的卣,温酒的、,烫酒的觚,斟酒的爵、斗、觯,不一而足。《诗经》305篇中,《大雅・旱麓》、《小雅・信南山》、《江汉》、《周颂?臣工之什丰年》、《闵予小子之什载芟》等都以描写用酒祭祀鬼神先祖著称。特别是《诗・小雅・宾之初筵》,酒筵开始之时,“宾之初筵,左右秩秩。……酒既和旨,饮酒孔偕。钟鼓既设,举酬逸逸。……其未醉止,威仪反反”,庙堂祖先的灵位前,陈列着牺牲玉帛,摆放着鼎鼐豆鬲,随着悠扬的音乐响起,祭祀者装满美酒的酒杯举过头顶,倾注在祖庙前的苞茅上,美酒中融进了后世子孙的无限哀思和感念,还有祈求祖先在天之灵保佑后世子孙平安的企盼和希望。

三、楚辞中的酒祭巫神

如果说汉字中蕴藏的只是关与酒文化的历史遗迹、儒家经典中保留的只是酒行祭祀制度,那么对巫神祭祀饮酒风习进行形象描绘的历史重任则交由屈原来完成。

战国末期,北方中原地带经由周公所开创的礼乐文化早将殷商时代的嗜酒风习扫荡殆尽,地处于南方的楚文化却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而保存了远古时代“重巫神,多祀”的文化风貌。我们可以在屈原的作品中感受到巫神祭祀时那种陶醉和欢狂。在《九歌》祭祀“东皇太一”时,“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扬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描绘的还只是一派安宁祥和的氛围。祭祀“东君”太阳神时,诗篇中已充满了离奇的夸张与想象:“操余弧兮反沦降,授北斗兮酌桂浆”。到了《招魂》中,呈现出来的已经是诗人那不可遏抑的生命激情所迸发出的兴奋、迷醉和性灵的张扬:“瑶浆蜜勺,实羽觞些”,绿如碧玉甜似蜂蜜的美酒斟满了形如飞鸟的华美酒杯;“挫糟冻饮,酎清凉些”,冰镇过的酒糟令人清凉畅快;“华酌既陈,有琼浆些”,名贵的酒斗盛着美酒佳酿;“美人既醉,朱颜酡些。嬉光眇视,目曾波些”,醉酒少女两腮娇红,顾盼间无限深情;“娱酒不废,沈日夜些。兰膏明烛,华镫错些;结撰至思,兰芳假些;人有所极,同心赋些。酎饮尽欢,乐先故些”,彻夜的欢乐宴饮,无限的诗酒风流,舒展伸张的情思,不羁的生命热情,在一派迷醉的狂欢中超越了死亡的阴影,现实世界的痛苦与压抑,都在张扬的酒神精神中灰飞烟灭,只留下绵延不绝的风流气韵在无限的时间之流中书写出大写的生命赞歌!从以上《九歌》、《招魂》巫神祭祀饮酒场面描绘即可看出,屈原笔下的酒神精神披上了一件华美的巫神祭祀外衣,而且场面之壮观、参与者精神之投入程度几乎已经接近尼采所谓的那种古希腊式的“酒神精神”。然而我们必须指出的是,屈原的这种酒神精神陶醉是以清醒为前提的,它在本质上与古希腊式的酒神迷狂是不同的。古希腊式的酒神迷狂目的在于破坏,在于挣脱束缚,而屈原的酒神精神陶醉以拯救和恢复为旨归。屈原在本质上是排斥酒神精神,他宁肯清醒地投江自尽,也不愿在迷醉中苟存。

参考文献:

[1]汉语大字典[M].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92年12月

[2]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M].四川辞书出版社,2003年5月

[3]十三经注疏[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7月第一版

篇7

关键词:金属工艺;文化建设;艺术设计;教学模式

据古代文献资料验证,我国是第一个被发现使用金属工艺装饰品的国家。金属工艺作品作为一种传统手工艺品,是手工艺人在经历了相当多复杂的技术程序后,最终才成为一件实用品的,器皿上面将喷绘高光漆,既起到保护器皿的作用也有美观装饰的作用,自金属工艺作品诞生之时就与艺术有着艺术密不可分的关系。现代金属工艺作品严重脱离了传统金属工艺以实用为目的的制作,却继承了传统金属工艺的手工锻造技术,金属工艺艺术家们在新的技术革命的环境下充分运用传统金属工艺技术自由的表达自我。在当今艺术设计领域,金属工艺教学文化建设更是被视为重中之重。

一、目前我国金属工艺教学文化建设

近年来,不少国内学者在金属工艺的课题研究方向进行深入研究。经研究得知,目前,国内外的各大高校在教学方式的分歧逐步扩大化。在国内,现代文化教学的生活论转向是后现代消费社会出现的文化现象,对于金属工艺的发展带来了一些新变,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普遍美、标准美、审美的幻境以及与现实社会脱轨等.这些都需要深入的研究和思考,进而破解消费社会的审美谜题。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期里,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尤其是在工艺课程中,我国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十分重视理论教育,对学生进行大量的艺术设计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极度的远离现实生活,走进了艺术设计的理论知识的书籍中,以至于学生长期养成只看不做的习惯,并且导致了学生所创作出来的作品与现实生活轨迹脱节,毫无实际生活意义可言。

二、目前国外金属工艺教学文化建设

目前,国外各大高校对于艺术设计金属工艺教学方面有着独特的教学方式。首先,在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思想指导下,以集体教学为基础,辅之以经常及时的反馈,为学生提供个别化的艺术设计金属工艺理论知识及制作技术方面的帮助以及额外的学习时间,使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要求;第二,国外教师显然是根据学生目标,在促进学习者学习时,不断地给予设计思想上的强化,促进学习者向着创新设计思路上迈进;第三,以最好的艺术设计金属工艺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金属工艺作品水平。把设计理论知识的学习看成信息的获取、加工和储存。在此基础上,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设有一定的要求,并且严格要求学生作品要与现实社会生活接轨,也因为国外各大高校这种独特的教学模式,国外学者的社会实践以及实地考察经验十分丰富,也因此才会设计出那些十分惊艳且贴切社会生活的优秀作品。此外,教师应努力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即课堂上获取知识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他们按自己的需要,可能、意愿和兴趣,去安排自己的学习。通过教材中典型事例的研究,使学生从个别到一般,理解带普遍规律性的一种教学方法,支持学生独立进行艺术设计思考,独立完成作品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学过程必须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联想能力和现实记忆能力,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设计联想能力和现实记忆能力,有利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教育者都认为在设计教育领域,使学生缺乏感情的学习不是真正的学习。

三、国内外金属工艺教学差异

分析过国外高校对于金属工艺教学的文化建设,便可很清晰的得知国内外在艺术设计金属工艺教学方向上有着很大的差异。在艺术设计金属工艺教学方向上,国内的教学文化建设较为内敛,拘束了大多数学生的设计思维。而且,我国的金属工艺专业教学过于重视理论教育,而忽略了对于一个艺术家最为重要的培养方向,即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进入社会生活时显得无所适从,不知如何下手。使学生极度的远离现实生活,走进了艺术设计的理论知识的书籍中,以至于导致了学生所创作出来的作品与现实生活轨迹脱节,毫无实际生活意义可言。而且缺少实地考察经验,使得学生作品而这种差异则是导致国内金属工艺领域发展前景不够乐观,更是这种教学文化建设的差异,导致金属工艺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使得大多数优秀的专业人才转行就业。因此,在金属工艺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还有许些问题值得思考与解决。

四、总结

作为高等教育的工艺美术专业教学,尤其是手工艺教学文化建设上,直接指导学生日后实操,必须引导学生从书本中走出来,进入社会这个真实的环境中,直接指导学生日后实操。过去很长一段时期,我国的金属工艺专业教学过于重视理论教学,从而忽略了操作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进入社会生活时显得无所适从,即使在金属工艺理论知识教学方向上,也应组织学生进行群体谈,讨论是一种群体谈,良好的讨论应在学生中随意开展,是多向性的信息传递,讨论的方式是多种化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可见,教学实践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向社会回归才是当今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主流。在此,我呼吁不只是金属工艺课程的教学,而是所有艺术设计的课程教学,在中国传统理论知识基础之上,我们应主张艺术设计的教学与所学专业以及现实社会生活所结合,重视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搞好艺术设计金属工艺教学文化建设,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掌握更多的生存与竞争的本领,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者:张星晨 单位:天津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邬烈炎主编.设计教育研究[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年

[2]王汉卿.《金属装饰艺术教程》[M].北京: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年

篇8

现代研究表明:红花集药用、食用、染料、油料和饲料于一身。红花油是世界公认的具有食用、保健、美容功用的功能性食用油。红花油在国际上被作为“绿色食品”,其亚油酸含量是所有已知植物中最高的,达80%,号称“亚油酸之王”。并且在医药工业上,红花油常常用作血液胆固醇调整、动脉粥样硬化治疗剂及预防剂的原料。适用于各种类型动脉粥样硬化、高胆固醇、高血压、心肌梗死、心绞痛等,并可用作脂肪肝、肝硬化、肝功能障碍的辅助治疗。红花油还广泛用作抗氧化剂和维生素A、维生素D的稳定剂。红花油酸值低、黏底小、脂肪酸凝点低、油色浅、清亮澄明,可作为药用注射油。红花花冠不但可作为药用,还可提供天然食用的黄色素、红色素,是理想的食品添加剂,还是高档化妆品、纺织品的染色剂,且对人体有抗癌、杀菌、解毒、降压及护肤的功效。饼粕中制得蛋白质浓缩粉和分离物,可作为食物的强化剂。

1化学成分

目前红花中已分离鉴定的化学成分有60多种〔2〕,其中主要有黄酮类、木脂素类、多炔类等,有药效的成分主要是:黄酮类:包括红花黄色素(saffloryellow,SY,有些文献亦称之为红花总黄素),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yellowA,HSYA)等;脂肪酸:红花中含有棕榈酸、肉豆蔻酸、月桂酸、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红花多糖:该成分是由葡萄糖、木糖、阿拉伯糖和中乳糖以β键连接的一种多糖体。1906年日本龟高德平从我国河南产德红花干花中首先分得红色素,含03%~06%;含红花黄色素(SY)查耳酮类化合物为20%~30%〔3〕。为进一步揭示红花药理活性的化学物质基础,开发其活性成分,尹宏斌和郭美丽等对红花进行乙醚和乙酸乙酯提取,并对所得到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分离和纯化,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出了18个化合物。红花中富含大量的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维生素B、维生素E及微量元素铁、锌、铜、磷、硒、钙、钾、钠、铬、钼等,而且还富含多糖和腺苷等物质〔4〕。

2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

21对心功能及血管的影响

小剂量红花煎剂对蟾蜍心脏有轻微兴奋作用,使心跳有力、振幅加大,对心肌缺血有益;大剂量对蟾蜍反而有抑制作用,而扩张体冠动脉及股动脉。此外,还能解除血管平滑肌的痉挛并增强耐缺氧能力,阻止血栓进一步发展并逐步缓解血栓,降低胆固醇的作用。能较好地改善心肌及脑组织的微循环障碍,起到治疗冠心病及脑血栓的效果〔5〕。

22降低血压、血脂的作用

红花煎剂对狗、猫均有较持久的降低血压的作用〔6〕。口服红花油可治疗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及高非酯化脂肪酸血症。

23抗凝血、血栓的作用

SY可显著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时间,能显著提高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的活性,使局部血栓溶解,从而起到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7〕。

24抗炎作用

Toshihiro等〔8〕认为红花中的长链6,8双醇化合物是抗炎活性的主要有效成分。SY对甲醛性大鼠足肿胀、对组胺引起的大鼠皮肤毛细血管的通透量增加及对大鼠棉球肉芽肿形成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抗炎的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抑制炎症过程及肉芽增生。红花中的多种有效成分可影响免疫,拮抗PAF受体,提高体内NO水平,清除氧自由基,还能拮抗多种炎症因子,有效好的抗炎作用。

25镇痛和镇静作用

SY红花黄色素对小鼠有较强而持久的镇痛效应,对锐痛(热刺痛)及钝痛(化学性刺痛)均有效。

26兴奋子宫的作用

红花煎剂对小白鼠、豚鼠、家兔、狗、猫之离体和在体子宫均有显著的兴奋作用〔9〕。

27耐缺氧作用

SY有显著的耐缺氧、抗疲劳作用,能明显延长动物的存活时间,并增加离体家兔心脏和心肌缺氧的冠脉流量,改善心脏的缺氧、缺血病理状态。

28保肝作用

红花注射液能明显抑制离体灌流、肝灌流液中的GPT的升高,使流量增加并接近正常,有利于改善肝功能。

29免疫抑制作用

陆正武等〔10〕研究结果显示:SY可降低血清溶菌酶含量、抑制迟发型超敏反应和血清溶血素产生、抑制腹腔巨噬细胞和全血白细胞吞噬功能、减少脾特异性玫瑰花形成细胞。体外应用SY,可抑制3HTdR掺入的T/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抑制混合淋巴细胞反应,降低白细胞介素2水平及其活性,抑制T细胞的产生及其活性,表明SY以剂量依赖方式降低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效能〔11〕。

3小结

红花及其成分的药理作用十分广泛、毒性小,其防治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成果已经得到广泛确认。另外还具有抗炎,耐缺氧,免疫抑制,镇痛、镇静等作用。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普遍而严重的疾病,且发病年龄越来越提前。因此,开发红花系列制剂及产品,对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具有重大而且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兆木世界红花种资源评价与利用〔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4

2薛晓珍,张敏新疆红花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利用价值〔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5;12(1):403

3培根新编中药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68995

4尹宏斌红花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2001;32(9):776

5郑为超,陈铎葆,张雷,等红花黄色素对缺血心肌的影响及机制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5;21(8):97880

6刘发,魏苑,杨新中,等红花黄素对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及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的影响〔J〕药学学报,2002;27(10):7857

7陈琼,顾仁樾,周瑞藏红花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流变学的作用〔J〕辽宁中医杂志,1997;24(8):3723

8ToshihiroA,HirotoshiO,ToshitakeT,etalErythohentriacontane6,8dioland11otheralkance6,8diolsfromcarthamustinctorius〔J〕Phytochemistry,1994;369(1):105

9董玉睿浅谈西红花的药理研究概况〔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0;19(6):535

篇9

关键词: 问题情境教学方法探索式课堂教学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在教学中交往、互动,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点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课堂是学生智慧的发源地。教师是学生的朋友,是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尊重学生,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探究学习就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创新精神和意志全面发展为目标,以研究性学习材料为学习主体,通过引导和学生的独立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的新型学习方式。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这是探究模式的要求,也是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的必然选择。究竟如何让学生在探究、疑问中学习知识呢?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笔者认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深入细致地探讨和研究。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探究能力的培养要从问问题开始,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胆质疑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学生一般都具有好奇、好问的探究心理。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问题情景,通过教学把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指教师精心设计一定的客观条件,如提供学习材料、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方法等,使学生面临某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感到原有知识不够用,从而激起学生疑惑、惊奇、差异的情感,进而产生一种积极探究的愿望,集中注意,积极思维,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基本模式是:设置疑问―认知失调―探究讨论―问题解决―评价反思,其中关键的环节是设置疑问。给学生创造一个问题情景时,教师要想方设法引起学生内部认知矛盾的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作一种自我需要,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使学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从而将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变成学生的学习目标,并在师生双向的交流过程中顺利实现教育目标。

二、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新奇因素,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还要根据创设的情境,积极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培养探究性学习奠定基础。创造性学习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一种有效途径。它表现为教师不是把知识结构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探究结论,帮助学生在走向结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习得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等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学生只有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去尝试、去解疑、去发现,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独立思考,学生会敢于提问题,会问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与交流学习,也是促使学生提出问题、参与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它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一起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这有利于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发表意见,不仅使课堂上的学习气氛轻松愉快,而且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得以充分发挥。通过相互提问与讨论、合作与交流这样一种教学方式,既解决了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而无需教师做全面的讲解,又避免了课堂中过于沉闷的教学气氛,还使教师有时间解决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

还有一些课堂上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可采取让同学们在课后通过调查、网上搜集资料等方法来尝试解决。如此探求知识的过程,不仅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增强了他们对知识保持的程度,使他们的思维得到了相互启发和训练,还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结协作的能力。

教师不要怕学生提问题,而是要学会欣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通过设计实验方案,自己动手实验,通过自己查阅文献,最终解决问题,形成一种自主性的、创新性的、探究性的学习能力;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引导学生敢于求异探索,敢于走前人未走过的路,用前所未有的观点、方法、思路解决、拓展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三、鼓励学生探索,重视师生情感交流

情感交流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动着的个体。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发展心智的活动。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间不仅仅以知识传递为主要表现形式,还应该是师生间思想、情感交流的信息场,是一种共享信息的人际沟通活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着眼于师生间信息的交流,还要注重师生间情感交流的互动效应,以这种情感上的互动来推动认知活动。

要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设置问题,首先要注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要让学生感兴趣,就要引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心理学家认为: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欲望和需要。当学生通过独立思考,长时间的探索,终于解决了一个对他来说是新奇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时,他能从中体验到一种成功感,这是一种强有力和令人愉快的情绪体验。学生一旦有了这种体验,就会产生再次体验这种情感的愿望,如果他能在以后的探索活动中继续获得成功的体验,那么这种需要就会得以加强。因此,对于学生在探索学习中获得的哪怕是微小的成功,教师都应该及时给予鼓励、赞赏。这样既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给予充分肯定,又为学生今后解决类似或相关的问题导向指路。

篇10

关键词: 诗歌教学 三读 三问

诗歌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地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材关于诗词欣赏的要求,主要有欣赏诗歌,有自己的情感体验;领略诗歌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和对人生的有益启示;对诗歌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评价;对诗歌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能品味诗歌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初中语文诗歌教学方式过多偏重于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个性化的体验。三读三问阅读教学模式使学生逐步走进诗歌,使学生独立阅读诗歌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笔者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阅读教学方法,总结出“三读三问”阅读教学模式,对于引导学生学习诗歌,达到了良好的效果。“三读”是指激趣读、品味读、感情读;“三问”是指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下面,我结合初中语文诗歌教学谈谈体会。

一、激趣读

初中生已具有一定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和独立阅读的能力,根据诗歌教学的需要,合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快速进入文本,完成对诗歌的初读。例如:教学《蝈蝈与蛐蛐》时,我设计的教学导入是:对大自然的赞颂是诗歌永恒的主题。这节课我们看看英国诗人济慈从大自然中获得了怎样的灵感,受到了怎样的启示,写出了怎样美妙的诗行,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这样学生很快就进入了文本,和文本对话。初读诗歌时学生会查找资料、扫除字词障碍,达到了解诗歌基本信息的目的。学生读完后,教师了解学情,以学定教。了解学情时检查学生:通过初读诗歌,你了解到了什么(关于诗歌、关于作者)?能否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你积累了哪些好词好句?你有什么问题需要大家帮你?通过以上环节的学习,学生了解到诗人济慈面对大自然,敏锐地捕捉到两种极为平常的叫声,发出了“大自然的歌声从来不会死亡”的感叹,学生实现了正确、流利朗读诗歌的目标。学生提出了问题:为什么作者说“大自然的歌声从来不会死亡”?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下一个环节的学习――“品味读”。

二、品味读

在这一环节,学生围绕“三问”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这首诗写了什么(主要解决理解作品内容方面的问题。整体把握作品主要内容、理清作品的思路)?怎么写的(主要解决赏析作品的艺术手法、表达方式方面的问题)?为什么写(主要解决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即主旨问题,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一边学习理解,一边列出阅读提纲,完成自读笔记。师生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并板书。例如:教学《蝈蝈与蛐蛐》时,交流及板书如下:

蝈蝈和蛐蛐

写了什么

主要内容:

《蝈蝈与蛐蛐》是济慈早期创作的一首富于哲理性的小诗,洋溢明朗欢乐的情调。诗人以精细的观察,抒写了夏日郊外的蝈蝈和冬夜炉边的蟋蟀交替歌唱的情景。

理清思路:

首句总领――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分写/盛夏――蝈蝈的乐音

严冬――蛐蛐的歌儿

尾声:从蛐蛐的歌中仿佛听到了蝈蝈的鸣叫。

怎么写的:

十四行诗田园诗总分展开想象和联想写出冬夏两幅小景以动衬静明写冬夏,暗示春秋含蓄、精炼、优美的诗歌语言。

为什么写:

教师点拨:诗人济慈有“诗应该给人以安慰,并提高他的思想”的创作思想。他的诗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都很强。他认为,一个大诗人对美的感受能压倒或抵消一切其他考虑,这就是他的“天然接受力”的思想。在这首诗中,诗人揭示了一年四季大自然歌声不绝的规律,赞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美。

师生达成共识:这种美是永恒的,“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正点出了这首诗的主题。

三、感情读

完成了激趣读、品味读后,学生逐步理解了诗歌的内容、形式及主题思想。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把自己当成诗人,发挥想象再现诗中的情境,体会当时诗人的思想感情,设身处地将诗歌的韵味读出来。站在诗人的角度设想当时的环境、人物、事件,体会彼情彼景,再像当时的作者一样吟诵一遍诗歌,这样就能读出诗歌的感情。鼓励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根据诗歌的写作思路背诵,完成语言材料的积累,培养语感,为日后阅读和写作做好知识储备。

四、拓展作业

尝试练笔,发展诗歌学习能力。新课标强调淡化文体,鼓励学生自主写作、自由表达。“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目的是提倡学生作文中写我所想,写我所感,诗歌写作的特点正与新课标的写作理念相契合,这就为诗歌写作提供了理论依据。青少年是人一生中感情最丰富和活跃的阶段,这也为诗歌写作提供了可能条件,用诗歌记录学生的丰富情感,记录成长的烦恼和喜悦,不但可行,而且有益。实践表明,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进行练笔尝试是对学生知识、能力的检验。在具体练笔时,可采用仿写、改写、创作等各种练笔手段,以此更好地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