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建筑范文
时间:2023-04-12 06:58: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可持续建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在建筑设计中,设计出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可以使建筑物的使用效率得到充分的发挥,最大程度减少建筑物对人们生活环境造成的影响。就我国现在的建筑来看,资源型和生态型的建筑占据很小的一部分,可持续建筑受重视的程度较低,所以,需要在建筑施工中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增强人们对可持续建筑的认识,引导并且鼓励建筑单位进行可持续建筑施工的试点工程,进一步完善国家的建筑法律法规,利用政策指导可持续建筑向着更好地方向发展。
一、可持续建筑的内涵分析
传统建筑施工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对我国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造成了一定的阻碍。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出现,人们对建筑节能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我国的建筑能耗占据全国能源总消耗的13%,其中生物能源的消耗量占商业用能总量的52%。不仅如此,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质,对环境造化严重的污染,针对建筑本身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可以通过加强建筑设计的方法来减少这一影响因素。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可以将建筑和环境看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从建筑施工的不同环节减少工程施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推动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建筑的设计要求走能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道路。建筑材料的选择尽可能使用绿色建材产品,使用可以循环再利用的材料,从而减少建筑材料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加强绿色能源的利用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建筑物内部的能源使用绿色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的使用,其次,将建筑物的能源消耗降至最低,可以借助于自然风光和通风条件为建筑物营造良好的环境。
二、可持续建筑的设计重点及方法
(一)可持续建筑的设计重点分析
可持续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坚持四个设计重点,首先是坚持重点目标,当今社会发展中,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是人类发展和环境的主要矛盾,因此,可持续建筑建设过程中应该坚持高效利用洁净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的设计重点;其次是坚持重点部位,通过对建筑室内设计目标和室外设计要求的平衡,加强建筑内外空间维护结构的分割成为建筑施工中的关键问题,所以,可持续建筑设计的重点部位是对建筑结构的研究和设计;紧接着是重点方式,建筑设计中以被动设计方式为主,机械设计方式为辅,最终促进能源的高效利用以及资源节约目的的实现;最后一个是重点内容,可持续建筑的重点内容就是加强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洁净能源在采暖、制冷以及通风方面的使用。
(二)可持续建筑的主要设计方法
1、加强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绿色建筑设计需要坚持土地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原则,强调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建筑设计人员要充分利用周边环境的配套设施,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在不增加土地利用的前提下,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且加强地下空间的有效利用。建筑施工单位在开发土地资源的过程中,应该认识到地下空间的微气候稳定对防风暴和防尘的作用,意识到微气候对生态平衡的保护作用。通过对地下空间的合理开发利用能够很大程度上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增强城市的环境质量。建筑设计需要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优先发展地下车库以及地下商场等。
2、选择生态材料作为建筑的基础材料
生态材料是生态建筑的物质基础,生态建筑材料主要是指环保性材料、安全性材料等。生态材料的利用对地球的负荷最小,同时对人们的身体不会造成伤害,一般情况下,将生态材料主要分为天然建材和人工材料两种形式。生态建筑建设在材料选择上没有统一的标准,需要在选材的过程中充分了解材料的使用目的。建筑设计中采用对环境污染较小的材料可以增强生态效益,同时也可以加强现有资源的使用,利用地方资源来取代外来的特殊资源。
3、建筑设计中加强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材料的再生和循环利用可以增强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同时还能够降低建筑生产中的相关处理程序。建筑构造中可以使用钢材、铝材等一些可循环利用的材料,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建筑物垃圾。此外,新型材料的生产、使用和回收过程不会对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增强材料的可循环利用性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不仅如此,建筑设计中还应该加强自然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例如,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的使用。在建筑物布局设计中,充分利用自然通风的效果能够增强建筑内部能源的消耗量,自然通风可以解决建筑内部空气流通问题,确保建筑气候的良好,从而增强建筑内部的空间质量和舒适度,住户无需增加投资改善建筑内部的小气候,使整个建筑的环境更加协调舒适。
结束语:
随着建筑规模的扩大和建筑数量的增加,当前的建筑设计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可持续建筑设计也成为建筑发展的主要趋势。考虑到可持续建筑设计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不仅涉及到建筑的所有环节,同时也涉及到建筑的使用者以及建筑内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需要建筑工程设计人员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加强能源的有效利用,利用可再生能源取代建筑建设中的不可再生能源,利用可循环利用的材料取代不可循环利用的材料,增强建筑材料的使用效率,同时减少建筑施工中因为材料使用问题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树立科学的建筑设计目标,确定建筑设计的重点,将建筑艺术和人类的发展相结合,从而促进建筑施工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姚侃.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的地域性策略初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0):2412-2413.
[2]褚冬竹,魏书祥,塔战洋等.可持续建筑计IMGESB方法的建立与实验[J].新建筑,2013,(4):20-26.
篇2
关键词 可持续建筑;节能;建筑;设计
事物是发展的,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可持续发展”揭开了建筑文明的新篇章,传统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同时环境负荷也带来了增加。“建筑”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走可持续发展和节能之路是必然的选择。
1.可持续建筑概述
1.1 概念
可持续建筑是指以可持续发展观规划的建筑,设计理念上涉及到建筑物、建筑材料、城市区域规模大小等等因素,及与其相关的经济性、功能性、人文性和生态性。强调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注重建筑的室内居住环境,以健康、舒适、舒心为主题,以节约能源为目标。
1.2 原则与理念
1)可持续理念,设计上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能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构成影响;2)资源应用效率原则,对于输入建筑物的资源如水、能源、材料和其他资源要有效地使用,力求做到循环利用或回归自然,总之,确保资源的利用率达到较高的层次;3)低碳理念,设计上注重新能源的利用率,例如,太阳能、自然风、光能等等,尽量减少传统能源的利用率,做到节能减排;4)防止污染原则,这里涉及到对建筑物的废物排放的设计理念,以利用可回收资源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为重要根本目的;5)和谐环境原则,降低环境负荷,从建筑物周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出发,力求与环境相融合,且有利于居住者健康。
2.可持续建筑与节能一体化设计思路分析
2.1 控制体型系数
1)从面积水准角度看,统计数据表明,国内近年的住宅建筑套均面积有123 ,世界排名第三,如果将套均建筑面积设计上控制在80~120 ,在同样满足人们“住”的问题上,可以节约大量的土地、资源和金钱;2)从节能角度看,夏热冬暖地区分为南区和北区,在建筑造型要求能够满足的同时必须严格控制体型系数。以北区为例,单元式、通廊式住宅的体型系数不宜超过0.35,塔式住宅的体型系数不宜超过0.40。严寒、寒冷地区建筑的体形系数应小于或等于0.40。
2.2 延长建筑物寿命
建筑物寿命低下,必然导致拆除、重建,带来各方面投入的增加,所以,在设计上应从延长建筑物使用年限的角度着手考虑。1)从城市总体规划入手,减少甚至避免建筑物在正常使用年限内因规划调整而拆除。2)用居住水平发展的角度去设计,建筑物内部空间要有可塑性;外部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协调。3)从居住业主的发展和需要出发,建筑物的寿命要融入人的气息,中国大多数人不喜欢频繁地迁居,因此在建筑物的寿命内,要考虑到业主老年时的需求。4)与建筑物的长寿命相匹配,在管线的布设上要便于更换与维护,设计上结构体与填充体最好相分离;在结构、墙体和保温的材料选择上应该把使用寿命作为选择的依据之一。
2.3 保温隔热层厚度设计
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和标准,为了夏热冬冷地区的节能目标的达成,对外墙传热系数和蓄热系数也做了规定,如表1所示:
按照表1中关于K和D的规定,结合一定的计算公式和材料本身的导热系数λ,可以计算出保温隔热材料的最小厚度值。具体在设计时注意点如下:1)如果墙体结构选用的是加气混凝土砌块,只要窗户和屋面等其他部分可以达到相关的节能标准或规定,外墙不需要进行特别的保温隔热施工措施便能够完成节能50%的目标;2)如果墙体结构选用的是粘土实心砖或者是混凝土砌块,需要分别将保温隔热层厚度增加至20.1mm和29.4mm以满足节能的目标,此外,这些传统材料既浪费了能源,又容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应该尽量使用新材料来代替;3)实践证明,钢筋混凝土梁、柱是建筑物中最主要的“热桥”部位,其热阻相对较小,因此,其表层保温隔热层厚度应大于等于30.7mm,才能完成节能50%的节能目标。
2.4 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
2.4.1 自然通风和采光设计 这是节能和健康的有效途径。通过窗的开启方式、竖向风道和设置负压等组织室内气流自然通风。
自然光是一种无能耗光源,在设计思路上要予以强化:1)建筑结构设计上要最大限度地布设采光口的数量和面积,选择上尽量遴选光透性强的玻璃,增加自然光的透射度;2)在室内结合自然光的强弱,分层次布设线路,做到自然光足够时不开灯,自然光弱时开小灯,没有自然光时开全灯,使自然光源能量的利用率达到最大。
2.4.2 利用可再生能源 充分利用太阳能、水能、地热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的新能源,例如:1)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应列为首选,太阳能提供热水与建筑一体化,技术成熟、经济可行。2)地热能也是很好的能源,就是在利用上要具备以下一些条件:利用水文地质勘查证明其是否可行;要有水文地质、暖通空调、地热设备等各领域的专家共同参与;城镇有地下空间规划;政府有机构从立项、实施和效果进行管理等等。3)两栋邻近的超高层建筑将风能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应用。
3.结语
我国可持续建筑与节能一体化设计正处于发展时期,发展空间格外广阔。在具体的建筑工程设计上,应将我国国情和工程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尽量遴选各种节能的新技术、新材料,设计经济、合理的节能方案,确保把建筑能耗水平降至最低,真正做到建设节约型社会,有效地缓解能源供需之间的矛盾,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良好的发展,其现实的和长远的意义都是十分巨大的。
参考文献:
[1] 梁建红. 可持续发展与建筑节约设计[J]. 职业时空,2010(1).
篇3
关键词:可持续建筑;能源管理;低碳节能;建筑一体化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sustainable building of low carbon the integral train of thought of design is discussed,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 measures of carbon implementation suggestion for your reference.
Keywords: sustainable architecture; Energy management; Low carbon energy saving; Building integrated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可持续建筑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的地定义,其设计理念的实现途径主要是从生态方面着手。即“建筑设计需从根本上考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及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二即“需减少建筑运行过程对石油燃料的依赖性”。此种理念并不只局限于技术方面,同时强调了高效能源管理和行为转变在建筑节能领域中的作用,因此,为了实现节能和减排的双重目的,一种综合性的可持续建筑建筑设计手法应运而生。
一、高效能源管理系统的设计
高效能源管理系统在低碳建筑设计中占着最重要的位置,包括技术和非技术两方面。技术方面主要包括能源管理网络、能源运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等;非技术层面需要解决能源管理与建筑用户之间的关系。运用能源管理系统有效地对能耗数据进行分析并监督管理建筑实施过程,对节能设备的安装和建筑用户意识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直接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1)能源管理网络
建筑能源管理系统包括从相对简单呆板的闭环控制,到特定为建筑单体或建筑群体设计的复杂数据检测、储存和交换系统等。经过把能源测量装置、温度和照明传感器与建筑能源管理系统相连接,按时监测能量消耗信息,并利用自动纠错软件修正误操作。
仅仅地只依靠国家统一安装的电表来读数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原因是普通电表只局限于估计读数没有记录测量日期和测量时间点的功能。这就要求我们需求一个多功能更加完善的能源计量系统来进行能耗的按时记录。在记录的同时,所有能耗数据需设定同一个标准的读数时间,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具体的进行数据分析。假设建筑内具备良好的控制系统,建筑的供热和制冷系统能耗应与外部环境温度成比例。例如,在供热的时候,能耗随着外部温度升高而下降。如果数据比较分散则表明控制差;如果能耗偏离趋势基线比较多,则表明了供热设备出现了问题;如果供暖和制冷控制合理到位,那么数据在能耗趋势线周围。
二、低碳节能技术手段
低碳节能技术方面主要体现在建筑供暖、通风、制冷、空调系统(即HVAC系统)和照明系统,在维持建筑的热平衡等一些列情况下,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和新型产品,降低建筑物的能量消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维持建筑热平衡
在建筑设计前期,要把本地气候因素、阳光照射角度、采光因素等考虑入设计中。从建筑物的屋顶、外墙到窗户尽可能采用智能玻璃立面、高新技术隔热产品等,从而达到降低整个建筑物的墙体的传热系数,以降低用户取暖和消暑的电能消耗。
(2)照明设备与控制系统
照明设计要严格按照建筑照明标准的来执行,使用高效节能用电设备和灯具,并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合理安排环境照明和任务照明的设置。采用声控或光控等智能控制设备进行调光,智能调光系统在确保舒适宜人的光环境的同时,尽最大的限度减少电能浪费,充分体现在照明运行过程中,挖掘节能减排的最大潜力。
三、可再生能源技术与建筑一体化设计
本设计意图主要体现在将建筑的使用功能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两方面,只有将两方面有机地结合形成多功能的建筑构件,使建筑物各部分的功能相协调而实现节能目的。但是,就现在的情况可发现这些技术比较适合新建建筑中,而对已有建筑物的改造方面,技术还需进一步提高。
(1)光热建筑一体化
太阳能集热器是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系统重要构件,光热建筑一体化设计则主要是将太阳能集热器作为建筑的一部分,并考虑到周围环境的因素与建筑和谐统一的结合在一起。在确保集热效果的同时,有多种方式可对太阳能集热器进行设计和运用,包括在建筑屋面和阳台栏板等。最基础是太阳能集热器在平面屋顶上的安装,既简单又安全,在安装的过程中集热器接触面较大,并且方向也可以适当调配,以东西方向最佳。相反如果太阳能集热器是安装在建筑外立面上就较为困难,但是这样做就表现在其外观上,给人一种视觉的美感,也间接解决屋面上集热器面积及安装角度受限的问题。
(2)光伏建筑一体化
新建建筑在操作时运用的是光伏建筑合二为一,这样不仅有利于节能而且还可以减少碳排放量。运用太阳能电池板使太阳能转变为直流电能,最终通过逆变器完成直流电能与交流电能的转变,从而获取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电能。总而言之,相当数量的电气设备,例如电灯,可以采用直流电来代替交流电完成工作。综上所述,直流分配网络的大量使用(DCdistributionnetworks),不仅可以缩小能量配置,还可以加强可再生技术。试换种思维模式,当今采用的太阳能电池板发电与传统的煤炭发电相比较,其价格还是相对较高的。试想如果可以使电能价格调低,就会使光伏产品在建筑发电方面发挥的淋漓尽致。因为太阳能电池板生产量和生产技术的提高也就影响了光电转换率最终使太阳能电池板价格降低。当下最主要的研发对象是传统晶硅电池片的替代品研究,运用不同基质材料(比如薄膜聚化物)进行光电转换,导致CIGS等各类低成本电池片的使用率逐渐加强。同一时间,建筑集成所使用的特殊方法——光伏组件双面玻璃的封装盛行起来,为建筑商将光伏组件直接组成玻璃幕墙,扩大电池片覆盖建筑的面积,因而为提高电量输出做出了新的构想和展望。
(3)风能建筑一体化
风能建筑一体化发电的特点是低成本高效率。小程机器,在价格定位上仍有歧义,而中程机器(5~50kW),如果能够科学合理的配置,那么其贡献不可忽视。其中最为突出的事例是2007年6月竣工的巴林世贸中心(WTC),3个巨大的风力涡轮螺旋桨按照独特的空气动力学安装到建筑中,每个直径长达29m,每次工作,这3个巨大的螺旋桨大约能给大楼提供11%~15%的电力,足够给300个家庭用户提供1年的照明用电。
五、碳抵偿措施
碳抵偿,也就是所谓的日常生活中CO2的排放量,并对其产生的经济成本相互协调,最后支付给专业部门,运用植树、环保专案、可再生能源工程等方法,减少空气中CO2的排放量。日常建筑施工中因为使用了高效能源管理及节能技术等方法,能够有效的分析和检测建筑全寿命期间的碳排放量,运用适当的碳抵偿措施,使碳减排能够更好的进展。需要考虑的是,对碳抵偿策略意见不一,自愿减排项目没有明确的实施标准,从而使认证、监测等的实施在间接上受到阻碍,而不能从根本上实现可持续建筑的低碳设计。综上所述,我们必须使上述措施都得到完善后再对碳抵偿措施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六、结语
基于对节能和减排目标的实现,可持续建筑的低碳设计一方面要做到高效能源管理,另一方面还要做到暖通空调管理和照明管理等,最重要的是要处理好可再生能源技术和建筑一体化之间的关系。总之,在做到以上方案的同时还要加强社会成员的个人意识及个人行为,政府和企业应该采取奖惩分明的方式进行监督管理,更好的为可持续建筑的低碳设计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武德俊.将低碳理念融入建筑创意——全国大学生绿色建筑创意设计大赛落幕[J].节能与环保,2011,(12).
篇4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
一、 可持续发展和修建
1、可持续发展观发生的布景
在工业社会到来今后,工业革命的成长给咱们的糊口带来了庞大的前进,使咱们的糊口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电灯、汽车等也走进了人们的糊口,可是工业社会也给咱们带来了繁重的灾害,人类栖身情况也在日趋被粉碎,环球变暖也在不竭加剧,因而生齿、能源、地盘、建房、情况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五大危急。
1990年10月后,天下生齿总量已达60亿,据天下生齿基金会统计,均匀每秒诞生4. 3小我,每4天近149万,每一年心里8000万。现在人口飞速增长,预计到2050年人口可以控制在100亿左右,但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达到120亿,甚至会更多。
随着生齿的不竭膨胀,一系列的题目将会呈现。一个人的出生、成长、学习、工作等所接触到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会不断的增长,也连锁反应地出现能源、土地、建房、环境的危机。所以说,人们必须要自我控制,来适当压制人口的增长。自然灾害的发生导致了自然环境的破坏,进而变相导致战争的发生,致使人类生活环境质量在日益下降。在如许的大环境下,咱们国度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
2、生态修建、绿色修建和可延续修建
生态修建、绿色修建和可延续修建,是当代社会修建界成长的一个趋向。这三个有甚么接洽和区分呢?从观点来看,生态的修建是天、地、人协调共处的修建,关键是处置好人与自然、庇护与成长、情况和成长等干系,生态平衡是切入点;绿色修建是指在修建生命的周期内,花费尽量少的地球资本和能源,制造起码废弃物的修建物,绿色环保是重点;可延续修建是指自然资本减量轮回再生、能源高效优化组合、人居情况康健平安、生态系统均衡运行的修建,切入点是资本、能源轮回再生。可延续修建是指在制作、撤除、运营的时代,削减对情况的负面影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到达最好的修建,它是可延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可延续修建该当以综合情况效益的进步为方针,为人们供给一个集经济、安宁、具备文化感于一体的处所。
可延续修建的核心内容是节水、节能、节地、节材与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从这个方面上讲,绿色修建、生态修建、可延续修建的根基内在是雷同的,具备一定相同性,是具备中国特色的可延续修建理念。
二、设计方法和实践
1993年美国国家公园出书社出书的《可延续发展计划指点原则》提出了可延续的生态修建的计划细则:
1.正视对计划地段的处所性、地域性明白, 正视处所场合的文化脉络。。
2.加强适用手艺的公家意识, 连系建筑功能请求, 采取简略适合的手艺。。
3.建立建筑材料蕴能量和轮回利用的意识, 在最大范围内利用可再生的地方性建筑材料,制止利用高度能耗、粉碎情况、和带有放射性的建筑材料,争夺重断利用旧的建筑材料、构件。
4.对本地的天气前提,采取被动式能源计谋,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能源。
5.完美修建空间利用的灵活性,以便削减修建体量, 将建设所耗的资本降至起码。
6.削减修建过程当中对情况的侵害, 制止粉碎情况、资本华侈和建材华侈。
对比这一细则,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以下几点有效策略来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将可持续建筑的方法加以实施应用。
1.操纵可再生能源,采取被动式能源
由于工业社会的不断发展,不成再生的能源在渐渐的靠近枯竭,当代社会的发展需要能源,以是咱们要踊跃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建筑设计在举行生态成长计谋的决定时,咱们将主意实施被动式的计谋(自然通风、相变蓄热体、阳光房、保温隔热墙体等),自动式计谋(太阳能电池板、空调体系等)优化,如许才气实现生态、经济的共赢。
2.太阳能
阳光不单给万物带来朝气,并且也蕴含着庞大能量,太阳是无污染的、同时也是人类具有最丰硕的能源之一,对节能有好处,对室第的室内环境氛围的改良和卫生条件也是需要的,在阳光下糊口,人们会在生理和生理感应安宁和知足。太阳能的利用首要包含着热的操纵和光的操纵两个标的目的。太阳能热水器的操纵是比力根基的并且仍是今朝经济效益明显的一种电器,操纵屋顶太阳能热水器供给热水太阳能电池板供给动力及照明用电,太阳能除作为一种集热举措措施外,还供给了休闲、文娱等的多功能空间。
在我国被动太阳能手艺利用很早。我国地区广漠,大都地区有着丰硕的太阳能资本,特别是西部,年日照率能到达70%。较为体系的被动太阳能房屋设计的测验考试在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过。
青海省修建建材研究所1981均匀民和县举行的被动太阳房计划的尝试和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1982均匀大兴县义和庄尝试改建的某被动太阳能室第是两个典范例子。
3.重视环境保护的操纵和修建的绿化
不管建筑物建的是否得当,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压力,产生不好的影响,所以,建筑对周边环境的生态化作出回应和补偿是很必要的。
绿色植物是修建情况中主要的生态要素,也是主要的景观身分。人工情况中绿化的渗入使人感受到乐师,仿佛与天然同呼吸,表示着人与天然协调共处。多层次的绿化是生态建筑设计中的主要景观特点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特点。屋顶花园、观景阳台、窗台绿化、修建墙面绿化、散水绿化均可必然水平地下降绿化丧失机率,还可到达隔热而且保温的成果,是庇护生态环境、举行水分调节、气候调节、空气净化的一项有用办法。建筑地南边经常种植阔叶类的树木,北边会种植常绿灌木类的树木,利用阔叶树木夏天可以阻挡阳光的照射,在冬天则可以用阳光的照射特性来使宅第节俭冬季采暖和夏季制冷所必须的消耗。在单体设计中,仍旧可以运用绿化,在建筑中的不同位置可以采用不同的绿化设置。包含了屋面绿化、散水绿化、窗台、柱面、挑檐面绿化、室内绿化、遮阳绿化等,因为莳植绿化,布局崇奉分歧,但综合效力是很高的。胶东半岛沿海有一种怪异的民居――海草石屋,用海草做屋顶,用乱石垒墙,极具地方特色,衡宇有吉祥的冬暖夏凉的结果。石材便是用本地生产的花岗岩,海草是潮流带来的浅海海带草,它耐腐难燃,保温隔热,经久耐用,寿命可达数十年乃至令弟年,就地取材且用之不竭,成为了一种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处所质料戴复东传授在荣成市计划斗极脱稿时创造性的利用这类质料,获得了杰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情况效益。
三、结束语
可持续成长是成长修建业也是中国经济成长的必经之路,并且环境保护和资本的高效利用也同样是必须的,如许也能帮忙修建师举行理性计划,比方,办理好修建的位置标的目的、采光题目、透风题目等身分会使增添修建的理性。怜惜办理了修建和生态自然环境之间的干系协调,修建才气实现真正意义上感性与理性完善连系。可持续成长修建计划的实践,是中国修建计划师将要面临的新的题目,可持续成长修建的门路还很长,不但必要手艺和贿赂上的不断创新和成长,不断提高计划的程度,也一样必要国度政策的撑持和指导和全社会人们的配合介入。
参考文献
1.陈晓扬、仲德昆著.地方性建筑与适宜技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夏云等著.生态与可持续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建筑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实践.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曾捷
4.建筑的生态可持续化设计.华中建筑3/2006.虞春隆
篇5
【关键字】会议中心;可持续;能源;回收;再利用
可持续建筑如今已成为建筑设计的趋势,但是“可持续”往往被误看作是普通建筑的锦上添花,然而实际上可持续建筑在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上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是建筑自身的被动节能,并非普通建筑的基础上施以主动措施。
国外建筑师很早便开始有关可持续建筑设计的探索,试图通过可持续设计的手段使建筑的美观、坚固、实用与建筑的舒适度、能耗量及周围的环境相联系。很多优秀的可持续设计案例相继诞生,它们很好地结合了当地社会、经济、环境等条件,下面将要讲述的多功能生态会议中心便是其中之一。
多功能生态会议中心位于英国某个生态主题公园中,此公园的原址是两个废弃的煤矿厂。当然生态公园的会议中心也是以绿色节能为主题,大量使用可再生、可循环利用、可降解的无毒建筑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对传统材料的依赖,运用各种被动技术以减少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环境的破坏和能源的消耗,从而实现了在建造、使用、废弃拆毁工程中的可持续。
建筑师在主被动技术的应用方面,着重设计了建筑的自然通风、采暖制冷和自然采光系统,以尽量降低建筑对能源的需求,并用尽量少的可再生能源来满足建筑的能源需求,而传统的常规能源只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一种补充。会议中心是个覆土建筑,一半的体量掩映在山坡中,屋顶的绿植是它与周边的山坡融为一体,建筑自身也变成了园内的自然景观。屋顶的草皮土壤为建筑提供了天然的保护层,冬暖夏凉,屋顶顺势山坡形成一定的角度,减少了不利风向的影响;建筑的结构墙构造也是着眼于节能可持续的特殊结构,它是内部填满混凝土块的金属筐,并在中间夹一层300mm厚的隔热层,暴露在外侧的混凝土块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可充当保温材料;窗户为三层夹气玻璃窗,内充氪气,玻璃的反射涂层一方面吸收太阳能一方面减少玻璃的热损失;另外建筑还有良好的气密性设计。基于以上的一系列设计措施,会议中心的具有强大的保温隔热系统。
与此同时,自然通风系统、自然采光系统、太阳能采暖系统,也大大降低了对常规能源的依赖。
会议中心采用的热交换自然通风系统,与BedZED住宅项目的自然通风系统概念相似。建筑实现自然通风,从而避免了主动制冷制热技术的使用,比如空调系统,从而避免了对自然环境和使用者身体健康的影响。热交换系统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通风带来的热量损失,使建筑达到真实的节能效果。
主会议厅的屋顶上安装有大量的太阳能热水器,这是此建筑太阳能采暖系统最主要的能量来源。为了尽可能多地获得能量,增大太阳光直射的接触面积,主会议厅屋顶向南倾斜,为太阳能集热板提供了吸收入射太阳光线的最佳角度。此处安装有两种不同性能的集热器:晴天时,主要是平板集热器吸收太阳能;阴天时,敏感的真空管集热器起主要作用。建筑的基础则被设计成一个混凝土蓄水池,其上附有400mm厚的隔热层。因为这个超级隔热层的存在,在冬季,夏季储存的热水可以用来采暖。另外,场地上安装的风力发电机和屋顶上的太阳能光电板可以提供电能,一部分被水泵用来使水在建筑中循环,一部分用作室内的照明。在冬季极度寒冷时,水的温度往往偏低,不能满足热舒适度的要求,此时安装在休息大厅的高效燃木锅炉将会起作用,继续加热使水温升高以满足室内热舒适的要求。而用作高效燃木锅炉燃料的木材都来自速生林,管理良好,每砍伐一棵树便栽种一颗树来补充,以实现对环境的零影响及建筑的可持续性。
在材料可持续性上,建筑师的设计理念是:减少新材料的使用,尽可能使用旧场地中回收的可再生材料,以避免新材料生产过程中能源的消耗,尽量减少建造过程中的建筑垃圾。此会议中心的材料约80%是直接回收或者再生后的,因此会议中心也被戏称为垃圾建成的建筑【1】。
作为可持续建筑,在选择材料的时候,除了要考虑到建造及使用过程的耗能外,适当减小建筑废弃拆毁后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也是很重要的。在建筑设计选择材料时,建筑师对每种材料产品的生产耗能和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精细的对比调研,放弃使用含聚氯乙烯等有毒化学物质的材料,真正意义地实现绿色建筑的可持续性。
结语
多功能生态会议中心,本身是生态技术和可持续理念的教育基地,在绿色节能技术的推广中起了重要作用。另外它的设计和营造过程,对以后的生态建筑项目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A. Pearson. These buildings are rubbish. Building. January, 2001, pp. 40-45.
篇6
关键词:建筑经济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TU-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可持续发展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企业从以往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可持续发展理念同样适用于建筑行业的发展,我们要重视可持续发展对建筑经济的促进作用,正视建筑企业在实施可持续战略的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积极改进,找出适合本企业发展的具有个性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1、可以增加就业岗位,维护社会稳定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建筑经济的迅速、健康发展,对于扩大就业规模,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都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我国的建筑企业要抓住发展机遇,实施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国民经济贡献力量,不断增加就业岗位,为维护社会的稳定作出重要贡献。
2、促进私营建筑经济与公有制建筑经济共同发展
公有制建筑经济在建筑经济中占有主体性地位,但由于受政策、历史、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影响,发展较为缓慢。而私营建筑经济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私营建筑经济蓬勃发展的态势和良好的经济效益,给公有制建筑经济提供了宝贵的发展经验。将私营建筑经济与公有制建筑经济有机结合,展开多方面的合作与共享,共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将使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既巩固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又发挥了私营建筑经济的辅助作用,两者在技术、策略等方面相互借鉴,实现了双赢。
3、保证建筑行业健康、安全发展
可持续发展包括安全、健康、稳步的发展,目前我国建筑市场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比如工程款项工资的拖欠,围标串标,非法出卖营业执照等等,不仅对阻碍了建筑企业的生存和长远发展,也损害了建筑行业的良好信誉和企业形象。通过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建设,大力整顿建筑市场的秩序,加强对建筑市场行为主体的规范管理和严格监督,为建筑经济提供一个稳定、安全、健康的发展环境,促进整个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措施
1、加强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宣传和教育
政府和相关部门以及建筑行业的领导者要重视可持续发展对建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利用多种表现形式和多媒体宣传来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使人们充分认识到可持续的建筑经济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了解建筑经济在节约土地资源、节约建筑能源、节约建筑耗材以及水电方面的可行性措施,增加节约印象和节约意识。另外,对于建筑专业的在校学生和在职的建筑行业工作人员,要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教育和培训,通过强化教育培训机构的建设,加强学生和工作人员对可持续建筑经济的学习和实际应用能力,为未来的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打下人才基础。
2、政府相关政策的倾斜
政府可以通过经济补贴、税收优惠、放宽政策、建立相应法律规范等手段来促进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对建筑企业的补贴,体现在对建筑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补贴。比如,为建筑企业的资源循环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或资金支持,帮助企业对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研发。
税收包括优惠性政策税收和强制性政策税收,对发展可持续战略的建筑企业进行政策优惠,为其发展打开方便之门,将有效提高建筑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建筑企业将工作重点向可持续发展转变。
国家和地方政府要根据本地建筑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在企业注册、资格审批、贷款融资、投标招标等方面为建筑企业提供方便,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保证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并通过政策的放宽来促进整个建筑行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3、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
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降低成本,取得良好的收益。
节约土地成本。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者要对建筑工地进行细致的考察,通过对当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实地考察,综合分析采光、天气、土壤等因素,对土地进行合理规划,避免空间资源的浪费和闲置。
节约建筑成本。通过减少不必要的机械生产,缩小建筑规模等措施来节约建筑成本。
节约建筑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运营成本。包括用水量、用电量的节约,降低维护和维修成本等等,不仅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后期的运营使用中,还可为建筑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
总之,建筑经济在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进行,建筑企业转变管理观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深入了解和把握建筑市场的运行规律,不断推动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充分利用政府的政策支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绿色建筑;可持续;项目管理
1 可持续工程项目管理概述
可持续工程项目管理就是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推广至工程项目管理。为一个建设项目进行从概念到完成的全方位的计划、控制、协调与实施,以满足委托人的要求,使项目在所要求的质量标准、生态环境指标的基础上,在规定的时间和批准的费用预算内完成的即是可持续工程项目管理[1]。
当前的管理模式中,项目各阶段相互独立,造成全寿命周期内各相关方信息支离破碎,形成许多信息孤岛,决策阶段形成的很多有利于节约时间和成本的信息往往不能在后期准确应用,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不利于可持续目标的实现。为了消除这种技术与交流的障碍,USGBC建立了LEED标准,LEED标准关注五个关键领域的实施情况,包括场地选择、水的节约、能量效率、材料选择、室内环境质量。LEED要求聘用专业人员来进行项目管理,称之为“LEED APS”,他们具有绿色建筑建设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可以指导项目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来完成[2]。一个可持续项目必须从全寿命周期考虑,在项目决策阶段进行合理规划。在项目开始前让各参与方代表一起进行专家研讨会是另一个信息交流的解决措施。美国的NCI将这样的专家研讨会定义为“一个可以将所有的才能和力量集合起来实现建造计划的协作过程。”[3]
2 可持续项目管理方法与普通项目管理模式的比较
项目过程 传统建设 可持续建设
1.可行性分析阶段
目标控制 基于市场条件、客观需求或其他狭隘角度来定义目标,多以经济效益为主 包括功能目标、技术目标、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生态目标等
项目经理的选择 尚未进行 聘用一名有经验的绿色建筑咨询师或项目经理,他必须熟悉项目类型和市场条件,服务于建设的全寿命期
经济评价 以传统经验估算,多用单价模式 基于成本/收益分析来完成经济生态目标,考虑场地特征,权衡建筑需求和生态问题,把预算与工程的独特目标联系起来,使资源合理利用,形成明确的清单和文档
设计研讨会 可能不会执行 要求项目各阶段的利益相关者参加,包括项目周围的业主和社区代表,收集来自设计、承包商、环境工程师、房地产咨询师的意见,形成最后的指导文件
最终场地选择 按惯例选择场地,没有利益相关者参与 在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基础上选择场地,整个建设团队都有权发表意见
2.设计阶段
初步预算与进度表 预算有预算师基于一定公式完成,一般偏离实际成本多达15%,不考虑运营和维护阶段的成本 预算强调全寿命期成本,目标由短期投资回报转变到长期效益
场地审批 这一阶段惯例部门第一次看到初步设计,有时需要返工修改,因为设计方案可能不符合当地土地使用要求 审批可以顺利进行,因为项目不会受到其他社会上的阻力
设计团队选择 根据招标选择设计方,所有咨询方提供意见给设计方 通常此阶段核心技术团队已经选好,只需在特殊需要时聘用相关专家即可
建设文件 虽然此时设计已经完成,但考虑绿色方案时可能需要修改 由于集成团队参与到决策和设计阶段,建设文件可以更加有效的完成,不需要反复修改
政府许可 可能不符合政府的相关要求 政府早起介入,确保项目各项指标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要求
招投标 低价中标,分包合同有总承包提供 考虑全寿命期成本作为招标控制价,考虑项目技术方案的可施工性和可建筑性对施工成本的影响
3.实施阶段
建设 由建造者进行每周现场检查,现场施工人员没有交叉交流 项目施工由动员会开始,包括现场全体工作人员的可持续建设教育,要求所有工作人员参加每月例会,并定期进行绿色建筑培训,在工作开始之前就把可持续要求传达到每一个分包商
监管 业主、设计方、施工方的关系分裂导致合同破坏,这就要求引进政府监管,那样增加了建设成本,造成项目低效 政府作为项目团队的一个参与方,不站在对立面,减少了返工和调整
4.运营维护阶段
交付 在建筑交付运营之前,进行最低标准的检查 确保建设目标的实现,有权威部门给出评定
运营 不负责 跟踪监测
3 可持续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过程
3.1 工程项目可持续性目标的建立
为了实现绿色建筑的经济技术指标,业主和项目管理者必须在设计和建造实施之前确立可持续的目标。在可行性分析阶段建立项目可持续方案,可以减少设计和施工变更等带来的损失。项目目标可以根据项目的状况和环境与可利用的技术水平来确定,首先确定业主关于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最高目标,接下来从高到低分别是“最佳目标”、“通用目标”和“被动目标” [4]。
3.2 整合项目团队
一旦业主确定了项目目标,就要开始组建项目团队。在传统项目中,每一阶段彼此割裂,分别签订单一合同,由于工作相互独立,相互之间的信息传递采用的是一种“OVER WALL”方法[5],延误了关键团队成员的作用。绿色项目比传统项目更加复杂,要求增加跨专业的交流和各学科间的合作。
该团队由业主方、项目管理方、设计方、施工承包商、建筑健康咨询单位、运营维护管理方等组成联合交叉动态组织,进行全寿命期管理。从项目决策阶段到项目运营拆除报废阶段的各参与方通过该组织模式被紧密结合,在动态中加强联系和沟通,避免传统管理模式不同专业、不同阶段间协调性不够的弊端。
3.3 可持续项目的信息管理
为保证可持续项目管理的顺利实施,必须建立适合项目自身特点的信息系统,以辅助对项目进行全寿命期管理。
网上建设项目管理是近几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探索应用的一种新的项目管理模式,它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通过为特定的建设项目建立专门的项目网站,对项目进行中的图纸、设计说明书、报表、往来函件等大量信息进行收集、加工、传递、存储、检索和输出,从而使项目参与各方能够及时、准确地得到各自所需的信息,实现协同工作。项目网站可以自行委托他人开发,也可以通过购买某些提供项目主机服务的公司的特定产品并加以适当定制来建立。自行委托他人开发不仅费时、费钱,而且运行维护费用很高,一般很少采用。而目前国外提供项目主机服务的公司有很多家,如美国的E―builder Inc.、欧洲的BuildOnline等,它们的产品相对来说比较成熟,购买这类产品并加以适当定制,则比较经济适用,是目前采用的主要方式[6]。
参考文献
[1]胡桂祥,张建坤 绿色工程项目管理及其实施动力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 第24卷第2期2010年04月 178-181
[2] Lauren Bradley Robichaud and Vittal S. Anantatmula Greening Project Management Practices For Sustainable Construction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 Engineering January 2011 48-57
[3] June3,2007
[4]曹吉鸣,邓婷,张军青 我国工程项目可持续管理的经验借鉴与对策[J] 建筑经济2010年第11期 42-45
篇8
一、绿色建筑的内涵
绿色建筑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兴起的术语,现阶段学术界存在着关于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节能建筑这几个概念的争论。只有明确了这几个概念的具体含义,我们才会将注意力转向更加重要的实践上。
绿色建筑又称为生态建筑或可持续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源、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节能建筑是按节能设计标准进行设计和建造、使其在使用过程中降低能耗的建筑,是实现绿色建筑的必然途径和关键因素。而绿色建筑将建筑及其周围的环境看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了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绿色建筑所作的定义,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1、绿色建筑是在全寿命周期中实现节约、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能源、土地、水资源、材料)的建筑物。减少建筑对地球资源与环境的负荷及影响。高效率地利用资源,用尽可能少的能源消耗来满足人们对建筑的功能需求。
2、绿色建筑考虑的是健康、舒适和安全,为人们提供最佳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建筑。因而,我们强调的节能,并不是以牺牲人们的舒适度,人们的工作效率为代价,而是指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能源利用方式的转变。
3、绿色建筑是对环境影响最小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建筑。绿色建筑与自然和谐发展,变成自然的一部分,这样的建筑既适合居住,又减少对自然的破坏。
二、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高速增长时期,每年新建建筑面积约10亿平方米,城镇建设投资每年高达数万亿元,规模巨大。但是这些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耗用了大量土地,直接消耗的能源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用水约占城市用水的47%,使用钢材约占全国用钢量的30%,水泥约25%。面对我国建设事业飞速发展形势,怎样在我国城乡建设中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切实做到节约土地、节约能源、节约用水、节约材料和环境保护,对于建设节约型社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发展绿色建筑是建设领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统筹社会经济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调整房地产业结构和改变建筑业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是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要求;是节约能源,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关键环节;是探索解决建设行业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根本途径;是改造传统建筑业、建材业,实现建设事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性工作。
三、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绿色建筑在我国刚刚起步,还处于试点和发展阶段,尽管建筑节能规范早已经出台,但是我国所有大城市新建建筑符合建筑节能规范的也只有13%左右,能源消费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我国推广绿色建筑才刚刚起步,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对绿色建筑的发展产生制约,主要体现在:
1、绿色建筑认知的缺乏。目前,社会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绿色建筑工作的重要意义,缺乏绿色建筑的基本知识,曲解“绿色建筑”的涵义。把“绿色建筑”等同于绿化,片面地追求豪华和所谓的高科技,不利于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2、发展绿色建筑的政策、法规尚未健全。我国法律法规对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力度还远远不够。同时,也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和绿色建筑的扶植政策。
3、绿色建筑的评价、监管体系尚未形成。很多地方对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工作相关的行政管理职能尚不能给予高度重视,管理薄弱,个别地方甚至放任自流,导致政府管理部门缺位,该管的没管住。同时,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尚未形成,不利于绿色建筑的实施和发展。
四、推进我国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主要措施
1、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人们的绿色建筑意识。加大绿色建筑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用各种形式,加强绿色建筑的宣传、知识普及,让人们认识到绿色建筑的内涵。强化节地、节能、节水、节材观念的引导和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各界对绿色建筑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
加强绿色建筑的教育培训。高等院校要进一步完善绿色建筑相关学科建设,培养适应绿色建筑发展需要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性人才;完善现有教育培训机构,多渠道加强绿色建筑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提高各行业不同层次从业人员的绿色建筑应用能力。
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绿色建筑发展。绿色建筑的发展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引导和支持,各地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加快绿色建筑法规建设。抓紧研究绿色建筑开发、建设、运营、管理、税收、市场准入、信息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尽早提出制定、修订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见。
3、制定推广绿色建筑发展的政策。政策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强制性政策;另一种是经济性奖励政策。强制性政策是通过强制执行来达到一定的目的。其应用于绿色建筑的推广,目标明确,可以直接约束企业行为,效果迅速且明显;缺点是手段不够灵活。经济性奖励政策通过市场来影响政策对象,手段灵活。我们可以实行两种政策并举的方式。
4、构建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认证以及奖励制度。建立建筑能耗统计、建筑能耗认证、建筑节能性能评价监管体系。建立完善的绿色建筑国家和地方标准体系提高标准化意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大对绿色建筑标准规范研究的支持力度,尽快完善绿色建筑国家标准体系和地方标准体系。
在“十五”绿色建筑科技攻关研究基础上,尽快制定绿色建筑技术与产品的评估标准,通过实施绿色建筑材料、产品认证和绿色建筑技术评估、标识制度,规范、监督管理中介评估机构,切实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结合我国实际,制定和完善财政、税收、价格等方面的政策。围绕建设部绿色建筑创新奖评选工作,结合本地情况,合理地开展绿色建筑试点示范工程的建设,以点带面,总结经验,全面推广。
5、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适用的绿色建筑技术,鼓励技术创新,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发以及产业化进程,提高绿色建筑关键技术、产品、软件以及设备的自主研发能力和装备能力。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加有关绿色建筑的国际组织,参与国际绿色建筑重要规则、条约与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密切跟踪研究国际绿色建筑发展的动态和趋势,加强技术合作,推动市场融合,不断提高我国绿色建筑的整体水平。
篇9
1.1园林建筑
园林与建筑的定义范畴有很大的空间,本文不敢探讨其定义,仅仅探讨具体应用范畴。园林可简单理解为人造的第二自然,“人造”与“自然”为园林的两大属性。“人造”既包括大型工程营造,也包括简单改造适应;“自然”则包含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自然观。综上所述,人类造园的目的无外乎再现自然,以满足人类亲近自然的本欲。只不过再现的手法和标准有区别而已。建筑是伴随人类发展而出现的必然物,若简单的理解,可把建筑看成人类对环境控制能力的一种体现,是人自身的一种扩展体。人通过建造建筑这一环境体,实现可以主动同自然对话甚至控制自然的能力。如设自然与人是两个矛盾对立面,则:园林可看作是人对自然的需求欲的体现;建筑可看作是人对自然的控制欲的体现。从而推出,在园林中,人倾向于去适应环境;在建筑中,人倾向于去控制环境。园林建筑作为建造在园林之中的建筑体,必然继承园林与建筑两者的特性。在园林建筑中,人投射到建筑之上的对于自然的控制欲得以弱化,人对自然的适应性得以提高。例如亭子不用设置门窗,因为挡雨即可,无需遮风。若碰上大风天气,人们短暂停留就好,不用非要和自然对抗。适应性的控制,这是自古以来人在园林建筑上体现的自然观。
1.2可持续
可持续是近年来世界性的科研热点,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相关理论种类繁多,在此仅挑选流传最广的定义用以说明:可持续发展即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需求又未损害别的地区或国家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由上文可知,可持续发展即为保持人与自然能源、人与社会产品、人与生物圈之间的物质转换平衡。为在实际工作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即产生了可持续设计这一学派。从实践方式上分类,可持续设计可由以下三个方向发展:(1)可持续政策法规;(2)可持续技术;(3)可持续观念。可持续政策法规的设计属于广义设计范畴,本文仅对可持续技术与可持续观念进行专述。
2可持续技术
对于设计师而言,通过技术手段达到可持续目的是可持续设计领域最主要的研究方向。总结而言,可持续设计在技术层面上可分为:对能源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废物的可持续处理;对建设材料的可持续选择三类基本大方向。伴随可持续设计发展至今,可持续技术已在各个专项有飞跃的突破,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帮助世界可持续发展进入新的境界,但可持续技术依然具有发展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2.1技术的发展需要人力与资源的投入,本身会带来时间和物质的消耗。
2.2技术完善的过程中会出现技术误区和片面性,在实现单项可持续目的时可能会损失整体性的可持续性。例如采用太阳能能源板发电可以实现能源的可持续性,但若考虑生产经费、运费、技术维护费、不同地区的太阳能源程度等问题,在某些地区使用太阳能能源板未必是最佳选择。
3可持续观念
如上文所述,技术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另一关键在于人本身。问题再次回到人与自然的辨证关系:适应还是控制。技术是人类对自然进行控制的实现方式。而可持续技术由于其特殊价值观的引导,具有适应性的特点,由此可言,可持续技术可以认为是具有适应性倾向的控制方式。其本质仍为人控制自然的方式。因此保留了上文所示的负面问题的出现可能。抛开人对自然的控制路线,探讨人对自然的适应路线,则问题不再属于技术范畴,而返回成为了观念范畴。可持续观念可分为以下三个方向:
3.1可持续的道德观念:道德观念属社会群体的集体观念范畴,具有整体的约束性和规范性,再往上延伸则可体现为可持续的政策和法规;
3.2可持续的工作观念:在工作中贯彻使用可持续方法论,对本行业而言则为可持续的设计观念,核心体现即为尊重场所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基于场所进行设计;
3.3可持续的生活观念:即生活结合可持续理念,在生活方式生活细节中履行可持续原则,一点一滴支持可持续发展。可持续观念重在形成人类群体的统一认识和习惯,以形成一件事务乃至整个世界的可持续新秩序。是对人类群体行为的一种新约束准则,通过改变人类自身的活动来适应自然,而非改变自然来适应人类自身。
4可持续与园林建筑
如果说适应性的控制是园林建筑上体现出的自然观,那园林建筑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其天生含有可持续性的可能。解读园林建筑的特性与作用:a点景b观景c范围园林空间d组织游览路线可得:参与景观营造是园林建筑的特征功能,在此前提下,建筑本身所涵盖的传统功能得以弱化。由于人在园林建筑中的适应性取向,滞留时间缩短,导致建筑的居住功能弱化为简单游憩功能,不用对人提供全方位保护,只用设立空间并提供基本停留行为需求功能即可。功能上的弱化导致设计、施工过程的简化和材料的节约,这是与可持续设计理念的重合之处。园林建筑具有可持续性的倾向,但并不等同于园林建筑就一定属于可持续建筑范畴。传统园林建筑虽然功能方面的营造成本得以弱化,但投入到装饰上的成本大大增加,典型的案例如上海豫园的园林建筑翘角处理。在人与自然矛盾并未激化的过去,这种体现当地文脉的做法无可厚非,但在社会经济关系业已改变的今天却难以继承。现代主义的建筑风格虽然摒弃了过分装饰,但当代对园林建筑功能性的追求却得到提高。这由园林的所有属性和社会经济的转变决定。当园林的主要形式由私家庭院转为公园,为大众服务的造园目的必然带来面积的集聚扩张,商品经济的介入要求公园的需附加消费价值,园林建筑也不例外。为了满足使用人群的扩大和附加消费价值,园林建筑必然向带有更多功能的大面积建筑靠拢,此时,园林建筑与普通建筑的功能性差异便模糊了。
5适合园林建筑的可持续设计思路
综上所述,建筑范畴中可持续设计思路可概括为:
(1)通过可持续技术设计解决具体功能问题,使方案趋向于可持续性;
(2)通过传播可持续观念影响使用者,约束使用者的行为,提高人对环境的自身适应性以减少能耗和污染。而园林建筑本身含有人类适应环境的自然观文化背景,园林建筑本身附带的建筑功能性有弱化的空间。
可见,在园林建筑范畴中的可持续设计开展步骤可简述为观念影响先行,适应为主,再应用可持续技术解决具体问题,同时注意保证设计过程的可持续性。以上分析结果可推出,适合园林建筑的可持续设计详细步骤为:
(1)设定园林建筑的最低功能限度在设计伊始应首先从使用人的角度出发思考设计,明确使用人需要的建筑功能,并能分析该项功能是否具有必须性,以约束人相对适应自然为主要衡量标准,通过建立园林建筑的最低功能限度传递可持续的观念,从而影响使用者的生活方式。
篇10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经济;续发永展
中图分类号: G2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绿色建筑也称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最早是在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明确地提出来的。由于时间、地理位置、经济水平等条件的不同,国际上对绿色建筑概念的理解也不尽相同。2006 年,我国颁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 一2006),将绿色建筑定义为: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探讨了发展绿色建筑经济的必然性。
1 绿色建筑经济的内涵及发展
绿色建筑是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低耗能的居住或经营活动的建筑空间,同时在建筑物生命周期(物料生产、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回收利用等)中实现充分利用建筑资源(能源、土地、水资源、材料等)、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也被称为生态建筑、低碳建筑、可持续建筑。其主要内涵包括在建筑选址、设计、施工、使用运营、管理及报废的过程中,在维护生态环境平衡的条件下,充分利用资源,满足人类经营及活动的安全、健康、高效、舒适,达到人与建筑的生态和谐。这种建筑要求更低限度的损害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及当代与后代的生活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对环境资源进行影响。在空间上就是绿色建筑对周边的生态环境、居住者的生活环境、区域性生态环境的影响,在时间上就是在建筑物的存续的生命周期,包括建筑原材料的开采、运输加工、建筑物的建造、使用、运营、管理、拆除、回收等每一环节。总的说来绿色建筑主要是:节能、环保与自然和谐。综合实力比我们强大的美国、日本和欧盟的经济体系之所以比我们在国际分工中拥有更为优越的地位,全球化、技术创新、市场经济和先发力量都是关键推手,但是以先进的经济学说构型的消费经济互动体系,则如同其心脏。其中凯恩斯的消费理论、美国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的消费理论、美国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和美国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等等,都直接推动了发达国家实现消费社会的历史转型。同样,这些理论对中国实现现代化也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减排任务的不断落实,发展绿色节能建筑正逐步由理论走向现实操作实践。
2 发展绿色建筑经济的基础和可行性
2009 年1 月25 日,美国白宫最新的《经济振兴计划进度报告》强调:近年内要对200 万所美国住宅和75%的联邦建筑物进行翻新,提高其节能水平。在经济低迷时期,美国仍将绿色建筑产业变革择选为美国经济复兴的重心之一,明确希望这个产业焕发历史的爆发力,成为再造美国的龙头产业,由此可见发展绿色建筑经济的社会价值,然而中国拥有一个比美国大得多的绿色建筑革命的市场,仅以供热管理市场为例,截止到2008 年底,中国目前集中供热的建筑面积近70 亿平方米,平均能耗折合标准煤大约为20 公斤/平方米·年,如果推进分户供暖计量新制,每年预计可节省采暖用煤亿吨以上、减排二氧化碳过亿吨,每年可直接节省费用过千亿,如果投入1万亿元以上资本,彻底改建节能化的中国供热系统,由此说明绿色建筑的生产也是一种经济活动,其中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就中国建筑项目的实际运转而言,倘若现有建筑每平方米增加20%~50%的建筑成本,通过强制性推广节能膜、断热材料、新风系统、防水材料、防湿材料、防音材料、遮音材料、外壁材料、建筑金属技术、黏接性建筑材料、恒温调节、湿度调节、污水处理、废水处理、雨水处理和太阳能发电等节能环保技术和材料,可以带动中国城镇房屋优先梯次分布升级转型为世界先进的节能和环保建筑,而且这个增建成本是在目前房地产业的发展空间中可以整合出来的。
3 发展绿色建筑经济的必然性
3.1 国际环境
在全球碳排放激增、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2007 年l2 月3 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尼巴厘岛举行,大会制定了世人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该路线图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 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40%。“巴厘岛路线图”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具有里程碑意义。2007 年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重要的战略选择。这一切说明发展低碳经济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作为一个影响巨大的发展中大国,发展低碳经济,既是责任,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转变发展模式的难得机遇。
3.2 国内发展环境
低碳经济的争夺战已悄然打响,这对我国是压力也是挑战。作为发展中国家,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是中国经济从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中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这决定了能耗的主体是工业,而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又加重了中国经济的高碳特征。中国正处在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步伐,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停止,长期贫穷落后的中国,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追求,致力于改善和提高13 亿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带来了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高碳”特征突出的“发展排放”,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如何既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又不重复西方发达国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发展的老路,是中国必须面对的发展现实。
3.3 发展绿色建筑的内在价值
村镇房屋建筑面积已经达到560 多亿平方米,村镇房屋建筑面积350 多亿平方米左右,其中村镇住宅280平方米左右;城镇房屋建筑面积近200 亿平方米。将我国新建和在建房屋改造为绿色建筑,将造就中国最有前景的产业,推动未来10 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也是打开中国内需的战略大通道。2010 年起,通过发展绿色建筑,中国每年有1~2 万亿左右的消费市场,并利用中国现有的生产体系对称性生产出这个新增规模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由此可以拉动经济增长3 个百分点以上,加快研究并推进跨越式产业的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大战略,造就中国经济增长的力量。目前所有的产业之中,商品化程度最快、产业体量最大、对国民经济影响最大、拉动GDP 增长最有效的产业,就是中国建筑业及相关产业。发展绿色建筑创新转换传统建筑从高能耗发展方式向低碳绿色建筑发展方式的转变,抓住绿色建筑的开发、建设和推广环节,大规模推进绿色建筑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绿色建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