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现象范文

时间:2023-03-27 08:45: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学现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学现象

篇1

    一、“80后”作家群的出现原因

    1.《萌芽》和“新概念作文”是培育园地

    由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办的《萌芽》杂志很受“80后”的欢迎。1999年1月,由它发出的别出心裁的“新概念作文大赛”由原来的无心插柳变成了柳成荫。在一些着名作家和高校学者的评选下,从最开始简单的作文比赛和被名校录取到现在捧红一批又一批的“80后”,它所带来的效应是出乎意料的。大家发现原来作文可以走出课堂模式,随意发挥和创造,有自己的独特思维和语言风格就可以。于是大批的“80后”涌进了这个“新概念”。“新概念”成为“作家生产线”。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都是这个队伍中走出的闪耀星星。还有太多的人或许没有他们那么惹眼,但是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并通过各种出版渠道跻身于“作家”行列。

    2.网络文学的发展

    网络文学的发展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势头。自从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在网络一炮走红后,人们开始将视线转移到网络。网络给原创文学提供了一个平台,每个人都可以尝试写作。新浪等网站举行的文学大赛都显示了网络文学的影响力。我们可以从很多畅销书的封面看见“本年度网络人气小说”“年度新浪网点击率最高文学”的字样。据《扬子晚报》2006年4月5日报道,19岁的男孩林千羽凭借处女作《逍遥,圣战传说》一举拿下了2006年新浪原创文学大赛前半段文学状元的桂冠。北京朝华出版社宣布,将用100万元打造林千羽,让他成为“80后”中新一代领军人物。在这个自由的土壤上,“80后”们从中涌现了出来,蓬勃发展,不断壮大了“80后”作家群的队伍。

    3.文化消费能力的增强

    在11月25日举行的2005北京文艺论坛上,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指出,年轻一代的文学消费能量不可忽视。他认为,“80后”一代的特点就是文化消费能力特别强,“他们是独生子女,赶上了我国历史上最富裕的时期;他们要买书,于是郭敬明变成了文化英雄;他们要玩游戏,于是陈天桥变成了网游大亨;他们要看电影,于是《头文字D》卖座……他们的文化消费力量越来越强大。”张颐武说,随着这代年轻人的崛起,一种独特的文学创作和阅读市场也逐渐形成。“青春化写作”崛起并占据了文学市场的重要位置,引发了文学领域的许多变化:首先是作家“换代”,原来走红的王朔等人渐趋沉寂,而韩寒、郭敬明、春树等人开始崛起。2004年2月,《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就曾采用少女作家春树的形象,并将春树、韩寒等人作为80年代出生的中国新一代文学代表人物。

    4.媒体的炒作

    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媒体开始用各种方式吸引受众。明星化、偶像化、文学圈的娱乐化,都是“80后”走红市场的另一个外在因素。他们接受采访,举办签售,各种公众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如林千羽被媒体冠以“韩寒第二”的头衔(他本人对此不予认可),可见媒体的炒作的声势之大,影响之广,非同小可。韩寒,郭敬明等一而再地出现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他们的名声一方面是自己成就的,另一方面不可否认的是媒体的关注和炒作。

    二、“80后”作家群特点

    1.自身特点

    在他们成为“作家”之前,他们是属于“80后”。他们有“80后”的普遍特征:缺乏斗志,希冀安逸;有“拜金”意识;个性张扬,相对逆反;富有一定的创造力;重视感情,心理素质较差。同时他们相对更加自恋和张狂。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得复杂。写作源于生活,他们在作品中总是有意无意地表现自己的生活,可能他们比一般的同龄人更有生活体悟和经历,他们内心比较敏感,思维比较活跃。郭敬明曾在上海电视台的一档采访节目中说自己和很多“80后”的孩子一样,有美好的童年、亲情、友情,并承认他的作品很多都有自己的生活影子。但当问及他的抄袭案时,他立即表示不愿回答,并要求在播出时掐了这段录像。他的任性和脆弱也体现了“80后”典型的性格特点。

    2.作品特点

    (1)在创作内容上,除了郭敬明的《幻城》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出现在我们面前,既有漫画感,又有童话感,让所有的同龄人都勾引起那种久违的感觉外,80年代后大部分都呈现着类似的面貌:校园的快乐和压力、家庭的破“80后”作家群文学现象的初步研究朱咏梅碎、纯真的友情、朦胧复杂的爱情、边缘生活、伤感、低靡的情绪……诸如此类。由于读者都是同年龄层的,因而比较能引起情感的共鸣。

    (2)在语言上有自己的风格。郭敬明的语言风格比较明朗,但同时又很华丽。张悦然的则比较阴郁、细腻。以他们俩为代表,导致后来出现了太多的模仿形式文字。现今许多“80后”将校园生活的草样爱情写得犹如韩剧般的泡沫,幼稚而轻佻、浮华,网络文学的粗糙也在其间起了影响作用。

    (3)在塑造人物特点上,他们都很局限地将自己,或身边人的喜好特点赋予其中。这是比较缺乏创造力的。在自己不同作品中,反复出现主人公喜欢穿白色帆布鞋,喜欢棉质体恤,等等;同时由于他们的成名带来的富裕生活或本就有的富裕条件,他们在作品中也时常透露出一些小资情节。对各种品牌东西的轻描淡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出来他们的物质欲和金钱欲。人物性格特点比较简单,没有前辈作家所具有的艺术表现力和思想深度。

    (4)在文体形式上,大都以小说形式和散文形式出现。在结构安排上也出现比较特别的,如蒋峰的《惟以不永伤》。

    (5)在思想上,“80后”很少能表现出主题思想的深度。这和他们没有社会责任感,没有涉足社会生活有关。文学作品的价值,不在于故事情节如何曲折动人,而在于是否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人物形象所内含的社会意义、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能以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去吸引人、感染人和感化人,这是作品取得艺术成就的首要之点。因此,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作家(作者)长期生活的积累、历史积累、知识积累和审美积累的结晶。“80后”的作品大都是校园青涩的爱情和对人生的迷茫,没有大的典型意义。

    三、“80后”的真正天空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数十年”,这是生命的规律,不可逆转的人生大势。“80后”作家群现象是一个趋势。所谓“存在即为合理”。当然不是说对这个现象无须争议。张颐武说:“在这一代影响下的文学市场中,青春化写作的一朝成名动摇了原有的文学秩序,文学的概念和价值判断的标准面临冲击。很难想象,当今文学市场中最引人注目的明星居然是一些少年人。这些几乎毫无写作经验的少年人的试笔之作,往往会被成年人视为肤浅的自我表达,却受到了和作者同样年轻的读者的追捧。”着名文学评论家陈辽先生在他的《倾斜的中国文学界》(见《江苏作家》2003年第3期)中指出:“当前我国文学界出现了‘大人文学’和‘小鬼文学’之间的倾斜”。所谓“大人文学”指的是由成年作家创造的文学;所谓“小鬼文学”,指的是由少年作家写出来的文学。当前一些成人作家的作品出版难上难;然而,一些少年作者写的作品却“火”得不得了。韩寒的《三重门》、《零下一度》流传一时;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幻城》等作品成为各大书店销售量第一,他们的知名度竟远远高出五六十年代,七八十年代已成名的作家。其他少年写出的作品也全都成了“卖点”。在中国文学史上,个别少年曾在年幼时写出过一两首较好的诗作,但少年写出高质量的小说的却从来不曾有过。因为这需要丰富的生活积累、思想积累和文学积累,还得益于创造性的艺术才能,这都不是一个少年所能做到的。陈辽先生语重心长地说:“‘小鬼文学’当家,这是我国文坛的悲哀,也是我国文坛的讽刺。这一倾斜,更反映了中国文学界当前生态环境的不正常。”

篇2

一、“现象学是一种描写物自体的方法,是一种描写呈现在摆脱了一切概念的先天结构的旁观者的纯朴眼光下的物自体与世界的方法,事实上,它就是用直接的直觉去掌握事物的结构和本质。”[1](P56)罗曼·茵加登和米·杜夫海纳是现象学美学的杰出代表,从他们所倡导的现象学分析法的基本内涵来看,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特征:本质直观。在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中,我们通常是从大量的文学作品中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西方哲学则是从普遍的观点出发,或者通过一套完整的、已有的理论来分析具体的作品。现象学则认为,要进行具体的作品研究,首先应直接面对事物本身,将先前已有的概念、定义用括号括起来,以避免在研究中受到固定思维的影响。现象学分析法就是要从芜杂的环境中解放出来,利用一张白纸的优势进行研究。当主体和客体都摆脱了固定思维的制约,我们就能直观出事物的本质。例如,研究一部小说,在开始研究之前,我们必须把目光着眼于小说内容本身,包括小说的语言、结构、作者在创作时的心境、作者计划传达的思想和文章的风格,等等,在此之前所有关于小说的定论都必须被放在研究者的思想之外。也就是说,现象学分析法强调的是理论之外的作品本身。

对此,波兰美学家罗曼·茵加登“将作品是对外在世界的反映还是对主观世界的表现问题‘悬置’起来,直接从作品本身出发,强调艺术作品的本体论地位”[2](P384),从而建立起了自己的现象学美学和文学理论。还原本体。本体是使某事物成为其主体的关键性的东西。现象学认为,我们直观艺术作品,不是去获得它的特殊的东西,而是要获得适用于一切作品的普遍性的东西,也就是得到艺术作品的本质,“面对审美对象的人超越自己的特殊性,走向人类的普遍性”[3](P96)。茵加登在进行现象学分析时,广泛将现象学还原法运用到美学研究上,对呈现在意识的“本质直观”中的艺术作品本身进行详细的分析。经过现象学还原之后,残余的内容就具有了审美直观的性质。意向性活动。现象学基本上放弃了对美本身的探求,而把审美经验、对艺术作品的阐述、对艺术作品的接受放在了更为核心的地位。它不是对美本身进行探索,而是研究人类如何审美。杜夫海纳曾指出,艺术作品只有当它被读者体验时才能变成审美第33卷第2期吴福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之现象学研究对象,艺术的审美性质只存在于读者对艺术作品的体验之中,离开了读者,艺术审美就失去了存在的可能性。他将作品分为两部分:审美对象和审美知觉,而审美经验则从属于审美对象。审美经验是“纯粹意识”、“本质直观”、“意向性的意识”,它的建立不具有任何功利性,它本身就是现象学的,是纯粹的感性,换言之,也就是一种意向性的活动。

二、由于罗曼·茵加登在他的《文学艺术作品》中仅以文学来考察作为艺术的文学作品,我们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就从茵加登的现象学分析方法开始。茵加登把作品分为四个层次,即字音层、意义单位、图式化方面、被再现客体。下面我们就结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逐层进行分析。文学作品的第一个层次是声音。在文学作品中,声音发出方式的不同决定了文学作品的不同形式,当这些声音形成一个固定的、典型的声音结构时,就成为文学作品。例如《古诗十九首》之《青青河畔草》篇: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诗中有十个由五字组成的短句,每十字末有“柳”、“牖”、“手”、“守”等字押相同的韵,构成了古诗特有的韵律和节奏,诗中一连使用十二个叠字,六个形容性叠词。从语言的角度上看,这只是些普通的声音,本身不具备表现生活的能力,但许多声音个体组成一个固定的形式时,便具备了文学的表现力。作为一种特定的声音结构来说,只是具体语境的一部分,而在各个具体化的例子中,又保持了同一性。文学作品的声音结构确定了文学艺术作品的第二个层次,即作品的意义。

篇3

目前,手机下载软件、手机网站、电子书等多种渠道和方式百花齐放,随着有线互联网、无线互联网以及客户端等多渠道的迅猛发展,盗版也呈现出多渠道发展的态势。为了更好的研究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还是有必要对网络文学盗版现象进行总结归纳。

网络文学盗版网站正朝着规模化、快速化的方向发展,具有很高的隐蔽性,以及高扩散性。盗版已经形成产业化,并以广告联盟为利益纽带,形成盗版产业链。

网络盗版所采用的技术更为多样。主要方式有:网络爬虫、图片下载、拍照、截屏和手打等。网络文学遭到大面积盗版,给原创网站和网络文学的发展带来很大冲击,网站的VIP作品几乎全部被盗。每年盗版市场规模达60亿元,而同期正版市场的规模仅为2亿元。

打击盗版在取证上非常困难,因此造成诉讼和执法盲点。大型盗版网站一般采取在境外注册站点的方法逃避检查,中小型盗版网站则采用不断更换域名的策略隐身。这就使得文学网站在维权上无从下手,力不从心。

部分搜索引擎钻法律空子公开盗版,并有联手盗版网站共同谋取利益的嫌疑,但由于没有适用的法律依据,无法追求其盗版责任。

规避版权,变相侵权的方法层出不穷,相对于盗版网站来说,网络文学作者是弱势群体,不仅盗版方难以查找,而且维权门槛很高,作者自己很难实现有效维权。

篇4

(一)汉赋的趋同模拟现象

西汉初年,汉代的统治者大多是楚人,因此对于“楚声”十分爱好,他们创作了大量的楚歌,如刘邦的《大风歌》、戚夫人的《舂歌》、刘章的《耕田歌》等,形成了楚歌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据《汉书·艺文志》所载,西汉乐府所演奏的乐章,除汉高祖唐山夫人以“楚声”为基础创立的《安世房中歌》和武帝时的《郊祀歌》外,还有遍及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的各地民歌五十首。统治者的爱好,对当时的时代思潮也起了一定的引领作用。

在儒家思想尚未占据统治地位的时期,辞赋继承楚辞的传统,内容以抒发作者的政治见解和身世感慨为主。特别是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的骚体赋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出现了一大批模拟屈原创作的作品。如淮南小山的《招隐士》,其气象、格调逼近屈宋,为汉代辞赋的佼佼者。贾谊的《吊屈原赋》和《服鸟鸟赋》,渗透着个人的身世感叹,抒发了自己的政治抱负,特别是后者,在体制和写法上,因显示了由楚辞到汉赋过渡的痕迹,而被称为“骚体赋”。还有许多作家则主要从艺术方面来学习屈原,他们仰慕屈原赋艺术上的“可与日月争光”的成就,于是进行模拟。如贾谊的《惜誓》、王逸的《九思》等。对于这种模拟现象,宋代的朱熹批评到:“虽为骚体,然起词气平缓,意不深切,若无所疾痛而强为者。”但是这并不代表它们就无可取之处,贾谊的《吊屈原赋》在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方面就都是上乘之作。

汉赋发展到大赋阶段,模拟现象则主要体现在了同代文人的作品中。据《史记·司马相如传》载“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基于这种赞扬与认同,文坛上就掀起了一股强大的模拟之风。如杨雄,他对司马相如极为欣赏,曾评说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曰:“长卿赋不似从人间来,其神化所至也。”于是,他写的《羽猎赋》《长杨赋》《甘泉赋》《河东赋》等都是学习的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虽然他模拟古人,其文学理论也主张要拟古,但是由于他知识渊博,又不受模式的拘泥,所以有自己的创建。而且他的这些模拟之作实际上也促进了文学及文学观念的创新与发展,文学发展也只有在竞争中才能进步。

(二)散文的趋同与模拟现象

提到两汉的散文,就不得不说《史记》和《汉书》,它们代表了史传文学发展的高峰,其中仍不乏有模拟的现象。司马迁著《史记》继承了屈原的“发愤以抒情”而提出 “发愤著书”说。他把文学创作视为抒发抑郁之情的一种方式。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称之为“绝唱”,因为在当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情况下,作者能“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鲁迅语),广据见闻,独抒己见,敢于直言,而成为“实录”。称之为《离骚》,因为作者更多的看到了历史上的不公,人世间的不平,于是愤世嫉俗,忧思甚广,不仅是个人的牢骚。可见,汉代的散文和楚辞也存在着趋同现象。后来班固作《汉书》以儒家正统思想为原则叙述了汉代王朝的发展史,同样记叙了历史的真实画面,而且以史家的“实录”精神为指导。其中的《司马迁传》还几乎全部采用司马迁的观点,《武帝本纪》和《郊祀志》的观点也与司马迁一致。在体例上,《汉书》也继承了《史记》的体例,并且使之更加完善。因此,成为后来人效仿的榜样,后代史书的修订基本上也以《史记》和《汉书》为准。

(三)文学对儒家命运论思想的趋同

汉朝建立初期,惠帝废除了秦朝的挟书律,“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汉书·艺文志》),加之战国以来百家之学的影响,各地侯王也仿效战国诸公子,招致各种人才于自己的门下。文人的命运就正如杨雄所说:“当涂者入青云,失路者委沟渠,旦握权则为卿相,夕失势则为匹夫。”这种群体遭遇使他们对自身命运进行不断的思索。董仲舒的《士不遇赋》就首倡此风。董仲舒提出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策略,确立了儒家的正统地位。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对汉代王朝做出重要贡献的人,最后也因写灾异问题来劝谏汉武帝而差点丧命。这对他自身和汉代的整个知识阶层不能不说是一个打击。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与董仲舒的悲叹并无二致,都是以“遇”和“不遇”为主题,悲叹自己的生不逢时。到了西汉后期,文人对命运的感叹更是加深了,正如杨雄所说“遇不遇命也”(《汉书·杨雄传》)。对于文人地位变化及其原因的分析在东方朔的《答客难》和扬雄的《解嘲》中都有具体而全面的阐发,揭示了汉代文人命运的变化以及其内在的深层原因。这一类主题趋同的作品实际显现的是同一时代氛围作用于不同文人的结果。

二、 汉代文学的趋同与模拟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时代风貌对汉代文学趋同现象的影响

汉代文学是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的,但在这多元化的发展中也存在着趋同现象。汉朝的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疆域广袤,使那个时代的作家充满了豪迈情怀。

反映在文学上就是:古往今来、天上人间的万事万物都要置于自己的关照之下,加以艺术的再现。司马相如说过:“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揽人物。”(《西京杂记》卷二) 司马迁称他写《史记》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报任安书》)。一个是辞赋大家,一个是传记巨匠,他们处于文学创作的不同领域,却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基本相同的主张,对作品都追求广大的容量、恢弘的气势,欣赏那种巨丽之美。在大赋中,凡是能够写入作品的事情,都要囊括包举,细大无遗。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创造出了与大汉帝国气象一致的博大壮阔的体制,完成了讴歌时代的责任,成为海内汉赋第一人。汉代文学的巨丽之美,体现的是对大一统帝国辉煌业绩的充分肯定,它的表现对象、领域和范围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这种“以大为美”的审美要求是和汉代的时代特征分不开的。

(二)经学思想对汉代文学的影响

汉代的官学和私学都以讲授儒家经典——五经为主,汉代经学的繁琐解读习尚也就形成,以致出现“一经说至百万言”的事实,解释经书上的五个字要用二三万字。更有甚者,秦近军解释《尚书·尧典》标题两字之义,竟至十万言。他们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都是不厌其繁,多多益善,铺天盖地而来。这种繁琐的风气体现在文学上就形成了汉赋在表现形式方面的趋同现象。

两汉文学思潮也很少超越经学的樊篱,而且很大程度上是经学的延伸和具体化,许多作家兼有经师和文人的双重身份。《毛诗序》阐述的基本观点,成为汉代文学思潮的灵魂和主调。汉代文学批评也主要以《毛诗序》的上述观点为尺度,对各种文学现象作出判断。即使像王充那样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家,在评论各种文学现象的时候也经常以儒家经典为依据。可见,汉代经学对汉代文学思潮有很深的影响。

在传授方式上,汉代经学重承袭,强调传授先师之言。不依先师之言而断以己意,就会被视为轻侮道术,受到学界的谴责。汉代文学情况相同,许多文人不但模拟前代的作品,而且同时代的文人也相互模仿。流行于汉代的大赋、骚体赋、七体、九体、体辞等,都留下了前后蹈袭的痕迹。

(三)儒家致用思想的影响

随着中央集权的日益加强,在新儒学的掩盖之下,汉武帝实行多欲政治,爱听颂扬之词,汉代的文人满怀积极的入世之心。他们一方面要实现自己的理想,一方面又要避免杀身之祸,因而许多汉赋的写作目的就是供上层统治阶级阅读,为他们服务。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是写给汉武帝看的;杨雄的《羽猎赋》、《甘泉赋》是写给汉成帝看的;班固的《两都赋》同样也是为帝王服务的。这些作品都有相同的写作目的,虽然也有讽谏的意图,但都只是委婉曲折地让读者自己去体会。此外,还有一些文人,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忍辱负重,赴汤蹈火,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胸襟开阔、思想恢弘,具有高度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左传》记载记载穆叔的话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这就指出了文人们实现自身价值的三种途径。但是,这三种途径根本上还是与他们辅佐君土实现安邦定国的理想有关。

总的来说, 汉代文学上趋同现象的出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繁琐、重复的文风,不利于文学的创新。但是这种趋同现象,也在竞争中促进了文学技巧的进一步发展,使作家们对某些文学题材的性质有了一定的共同认知,积累了一定的文学经验。在这种文学趋同现象经验的积累下,出现了一大批的文学理论著作,为后世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朱熹 《楚辞集注·楚辞辨证》上[M]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2]周勋初 《王充与两汉文风》见于《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二辑[M]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出版 第122~140页

[3]班固 《汉书·扬雄传》[M] 中华书局 2002

[4]尚学锋 《中国古典文学接受史》[M]济南教育出版社 2001

[5]郭预衡 《历代散文丛谈》[M]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

篇5

关键字:初中语文 学习怠倦 策略

在心理学上,学习倦怠是一种消极的萎靡不振的身心状态,是乏力、焦虑、厌倦、冷漠、消沉、郁闷、悲观等的综合反映。这对学生学生是起到消极的阻碍作用的,尤其是出于初中阶段语文学习中的学习怠倦现象,严重破坏学习学习信心、动力,妨碍学生社会化进程。因此,探索学生初中语文学习中学习怠倦现象的产生及应对策略有着重要意义。

一、初中生学习怠倦现象的特征

目前普遍认为,倦怠现象不仅存在于职业人士之中,学校学生的学习倦怠也很严重。胡俏等通过现场访谈和问卷调查,在Maslach的工作倦怠三维度理论基础上,编制二阶四因子中学生学习倦怠模型结构问卷,提出中学生学习倦怠的概念结构,认为学习倦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情绪耗竭;(2)学习的低效能感;(3)师生疏离,主要反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生疏关系;(4)生理耗竭。综合以上调查分析文献,可以概括出中生语文学习倦怠的以下几个特征:

情绪耗竭:情绪耗竭是源于学生在学校学习中所面临的一些夸大的要求,从而表现出一种超负荷和耗竭的情绪。表现为疲劳、烦躁、易怒、失眠、情绪低落,自认为无法专心于学习,对学习有着负向的情感体验,早晨上学时常常产生恐惧。

低成就感:多数中学生在学业中体验到挫败感。认为学业的难度远远大于其可以接受的程度,伴随着这种认知产生精神上的紧张、消沉感以及对学习消极的自我体验和评价。对自己的学习常看不到进步,对取得的进步也不会向一般的同学那样兴奋和激动。遇到学习中的困难不愿意去努力克服,常常产生“破罐破摔”的消极念头,这是中学生学习倦怠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人格缺失:这些学生往往有意减少甚至断绝与周围人的联系,见到熟人也不愿理睬,把自己封闭起来,内心却又特别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常常疑心老师、同学在背后谈论、讥笑自己。他们往往不能正确对待别人取得的成绩,怀疑心、嫉妒心强烈,甚至会极端的幻想比自己优秀的同学发生意外,以便超过他们。

二、原因分析

1、家庭原因

目前,在校中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到自己的孩子身上。过高的要求、不切实际的目标以及没完没了的数落使孩子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谈学色变。对于部分家境困难的学生来说,高昂的花费也在困绕着他们,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精神负担。这些压力如果长时间得不到缓解,就会产生焦虑、烦躁最终导致对学习的厌倦。

2、学校原因

有研究表明不良的师生关系会引发学生的情绪和行为问题,教育者常常把学生当作操纵、控制和知识灌输的对象。特别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处于消极状态时,往往受到教师的批评、惩罚,由此引发学生对教师的消极体验并在情感上产生疏离教师的倾向。学生以一种消极、疏远、否定的态度对待教师和学校。另外目前我国多数学校仍简单的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评价老师的标准。

3、个人原因

某些学生的性格类型通常决定着他的行为方式。学生好胜心强而又容易急躁、焦虑。他们凡事都想争取最好,处处不甘落后,遇到挫折时就会烦躁不安,情绪激动。

4、社会原因

当前,社会上下岗、失业人数增多,大中专生就业困难。这些社会问题也会使部分学生感到学习的前途渺茫。学习的信心动摇,兴趣下降。

三、策略探索

首先、恢复体力和脑力,科学安排学习生活顺应生物钟的节律,安排学习和生活。生理学知识告诉我们,人体各器官的状态时刻都处在变化中,呈现出各种不同的生物节律。在一日内睡眠及觉醒、消化、能量代谢、体温、血压、内分泌等生理现象的变化最明显。在活动能力方面,早晨能逐渐上升,上午9时前后达到最高,随后逐渐下降,下午2-3时降至白天的最低点,晚上8时左右又出现新的高峰。在记忆方面,一般人每天有四个记忆高峰时间:第一段时间为清晨起床后1小时;第=段时间为上午8时到10时;第三段是傍晚6时到8时;第四段是晚上临睡前。只有顺应这种节律变化,安排好学习和生活的时间,才能感到身体的舒适,工作和学习的效率提高。

其次,舒缓压力,放飞心灵。用放松法舒缓压力。自我解脱,自我放松是舒解压力的渠道。顺其自然,想休息便体息,想睡觉就睡觉,想发呆就发呆,这是放松的方式。还可以通过娱乐活动,听听音乐等进行放松,以舒适的环境达到身心放松,用宣泄法舒缓压力。常用的宣泄方法有:(1)倾诉。(2)哭喊。(3)剧烈的体育运动。(4)书写。(5)唱歌。用语言暗示法舒缓压力。面对压力,可以通过语言暗示来调节。

再次,改进学习,创造成功体验。面对失败和挫折,不能以酒消愁,更不能自暴自弃,最理智的是在正确认识挫折的基础上,以积极的方式克服困难,战胜挫折,感受成功带来的喜悦。每个人都应当研究学习方法,这也应当是所谓研究性学习之一维。寻找适合于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进行成功的学习,丰富成功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否还取决于是否投入,要自觉做好课前预习,带着问题听课;积极参与问题的思考讨论,认真记好课堂笔记;集中精力,认真投入。在精力分散时,需要同外界刺激的干扰作斗争,时刻提醒自己“别走神”。在精神懈怠时,要以生活的哲理、人名言等来激励自己。

最后,积极评价,找回自信。每个人都应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但是,在学习倦怠时,不要苛责自己,不要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否定自己,相反应当充分看到自己的实力,肯定自己的成绩。心理学认为一个人随时可以通过想象、联想、幻想而自我衍生出正负情绪。学习上自卑的人,可以这样积极地自我暗示,如对自己说:“这次考试并没有反映出我的真实水平,成绩不佳是暂时的,下次我会考好的。”“我的成绩不好,但是这种情况正在慢慢地改善。”

篇6

关键词:冰山体 客观性 含蓄性 时间集中性

海明威自己在《午后之死》一书中写道:“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里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的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出来似的。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翻译家李育超认为“冰山体”中,文字和形象是那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潜藏的八分之七。那么作者是如何使用文字和形象来显现情感和思想的呢,我们下面就来简要分析一下。

一.语言的客观性、含蓄性

语言是任何文学家都无法忽略的重要写作工具,语言风格会影响到作者的行文以及文本的生命力。简洁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刻的内容,会让短小的篇幅发挥出无限的潜力,人读起来既不辛苦,又津津有味。

《剑桥美国文学史》评价海明威对简单语言的热衷时写道:“海明威故意使用简洁的词语和简单的句式。从中,我们依旧能看到他像其他美国人和现代人一样热衷于写作技巧。海明威把语言看作是一种工具。他注意用新的方法使用一些熟悉的词语,就像现代画家注意他们的笔法和色彩一样。”海明威曾是一位报社记者,他的语言给人一种客观冷静,文辞简洁明了的感觉。如《老人与海》开篇写道:“他是个老人,独自驾一条小船在湾流中捕鱼,这回连续出海八十四天,一无所获。头四十天,有个男孩跟着他。不过,一连四十天都没捕到鱼,男孩的父母就对孩子说……头一个星期就捕到了三条很棒的鱼。”作者客观地陈述了老人许久没有捕到鱼的经历,“是”字用的很直接客观,没有过多铺叙他的生平;“独自”说明老人孤独无依;出海八十多天没有捕到鱼,说明老人的境遇很尴尬。简短的开篇,却交代了很多信息,我们无需读过多的篇幅,就知道了老人很多情况,也可以体会老人所处的境遇,就像我们和老人是熟人一般。

海明威的语言除了简洁明了,还有一点就是充满含蓄性,给人无限的言外之意。我国古代词论家沈祥龙评价含蓄性说道:“含蓄者,意不浅露词不穷尽,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味,其妙不外寄言而已。”语言的朦胧性在《老人与海》中得到了巧妙的应用,让人不禁为之感叹。如老人在准备出海前一段描写十分耐人寻味:“老人肩上扛着桅杆……盛鱼饵的盒子放在船尾,边上有根木棍,用来制服被拖到船边的大鱼。没人会偷老人这些家什。不过,……尽管老人深信当地人不会来偷,可还是觉得,把手钩和鱼叉留在船上,让人有非分之想,大可不必。”文中写道没人会偷老人的家什,让人充满了想象,可以有多种理解,一是镇上的人民风淳朴,大家知道老人家境困难,不会偷他的东西;二是老人的家什已经落伍了,现在很少有渔夫使用那样的工具了,这也是老人为什么捕不到鱼的原因之一了。此外,“让人有非分之想”同样有几种理解,可以是老人不想让人觉得自己还有能力捕到大鱼,让那些讥讽他的渔夫感到意外;老人对于仅有的几件像样的工具还是有些不放心,一旦失去自己就没有生存的基本了;老人自己马上又要出海打渔了,他不能在临出发时失去自己的工具。总之,海明威语言的客观性与含蓄性,让文章充满了想象,让人不禁通过语言与人物形象去想象其后隐含的人物情感与思想。

二.重要表达技巧的使用

文章同样需要表达技巧的使用,这样能够避免平铺直叙,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让审美充满意蕴,海明威在使用技巧的方面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让人感觉不到雕琢的痕迹,这也正是“冰山体”的另一个让人有吸引力的方面。

海明威在小说中使用了电报体,电报体主要是用于人物对话,使得人物对话十分简洁明了,当然并不是毫无隐晦,有时也有很多言外之趣,如男孩和老人关于吃饭的一段对话:

“有什么吃的?”男孩问。

“一锅黄米饭和鱼。你想吃点儿吗?”

“不了,我回家去吃。要我帮忙生火吗?”

“不用。等会儿我自己来。也许就吃冷饭了。”

“我把渔网拿走好吗?”

“当然喽。”

这段简短的对话让我们看到两个人的对话充满了趣味,特别是老人的话,说不用了,还是吃冷饭吧!其实暗含了老人没有什么东西吃,特别是那个“鱼”字,老人已经八十几天没有捕到鱼了,怎么可能有鱼吃呢,可以想见他的生活窘境,其实孩子问这些话也无非是给老人一种尊严,而老人也不想让自己受到侮辱,两个人一唱一和让人感到十分好笑,而又让人十分同情老人的生活处境。

《老人与海》中作者多次描写老人的梦境,有些梦境是真实生活的补叙,有些梦境则使用了象征手法,象征手法的运用有助于表现人物的内在精神,那就是对自然力量的崇拜之情。如老人经常在梦中梦到沙滩上的狮子,尽管狮子是老人非洲生活梦境的延续,但狮子是一种力量的象征,既有老人对于昔日辉煌的生活一种追忆与留恋,也有老人对自然力量的崇拜,因为只有力量才可以征服自然,才能获得生存所需,老人才可以找到存在的成就感。

此外,《老人与海》中的寓言气息也十分浓厚,让人感到一种虚幻的氛围,有助于缓解故事给人带来的情感冲击,让故事更加客观冷静地发展下去。如故事中老人经常会下意识地与他接触到的东西融为了一体,例如他想起捕捉海龟的场景,写道:“因为海龟被杀死,大卸八块之后,心脏还能持续跳动几个钟头。可老人心想,我也有颗这样的心脏,我的手和脚也跟它们的一样。”老人把自己想成了海龟,海龟的命运其实很惨,老人自己也是这样的,海龟死后心脏还动着,老人认为自己尽管生活窘困,但依然有一颗向往生存的心。再如老人把大鱼杀死之后,船拖着大鱼并肩航行,老人因为过于疲乏,分不清楚自己和鱼是谁驾着谁行走,这一场景和庄周梦蝶有同样的效果,这里反映了老人杀死大鱼之后的超脱,这种写法让文章更具张力。正是这些表达技巧的使用,让《老人与海》这篇小说充满了情趣与故事性,避免了过于显露的弊端,也让“冰山体”充分显示了它的神奇的功效。

三.时间的集中性

故事时间也是影响文本脉络的重要因素,海明威的几部短篇小说都十分亲睐时间要素,此外,大家比较熟知的话剧《雷雨》,也是巧妙地运用了时间,让几十年的恩怨在一夜间解决,故事的情节因之而迭起,给读者带来震撼的视觉冲击,让人物的行为与内在思想显露无遗。

《老人与海》这本书中,时间的集中性有助于节省笔墨,又可以将人物的主要性格及行为表现出来,而且可以将一个故事充分地展开,给人带来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书中没有过多地介绍老人年轻的时候及老人所在镇子里村民的生活状况,而是通过在与大鱼搏斗前男孩和老人的接触将老人的境况反映给大家。但这段对话还是交代了很多重要信息,我们可以知道,老人有一个妻子,但已经去世了,他们之间应该十分恩爱,老人喜欢棒球比赛,此外,我们还可以知道镇子上人们共同的娱乐场所是露台酒店,生存则只要依赖于打渔。此外,通过老人与孩子的交往,可以看出老人十分注重自己的尊严,当然也很仁慈和蔼,还有一种老当益壮的气概,有时生活的无奈也蕴含其中。

作者除了通过打渔前的对话表现老人的生活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时间点,就是梦中,梦中的一些场景也是对老人以往波澜不惊的生活的一个反映。作品中多次提及老人的梦境,如“他不一会儿就酣然入睡,梦见了自己小时候去过的非洲,长长的金色海滩和白色海滩,白得刺眼,……他不再梦见风暴,不再梦见女人,不再梦见重大事件,不再梦见大鱼、打架、力量角逐,也不再梦见他的妻子。他如今只梦到一些地方,还有沙滩上的狮子。……”通过他梦的内容,我们可以勾勒出老人生活的轨迹,他年轻时主要生活在非洲,以打鱼为生,曾经不知道打过多少大鱼,年轻气盛时喜欢与人打架或者力量角逐,后来有了妻子生活转为安稳,等到妻子去世后,老人变得孤独无依,随着身体的老去,生活越来越窘困,老人不再梦到年轻时的一些生活了,而是经常梦到代表力量的狮子,因为只有有力量才能够打到鱼,才能维持自己的生计,现在大鱼也梦的少了,因为身体以及环境的变化导致老人很少可以打到鱼了,梦到鱼也是一种奢侈了,不禁让人感到了老人生活的辛酸,更加怜悯他的生活了。

作者把最精彩的故事情节安排到了老人出海打渔的第85天,还为老人的出征做了一定的渲染,老人说八十五是个吉利数字,还打算去买彩票庆祝一下。后来老人果然钓到了一条大鱼,老人身体已力不从心,多亏了老人有自己的技巧,与大鱼纠缠了三天,终于把大鱼征服了。在这三天征服大鱼的过程中,老人吃了不尽的辛苦,他不断地与自己进行心理对话,这些对话是老人所处的客观环境的一种叙述。同时这三天也将老人打渔的本领展现无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垂垂老矣的渔夫如何战胜了比自己的小船还要长两英尺的大鱼,这也与后文男孩子要向老人学习形成呼应,也将老人最后一搏的气概展现了出来,让我们看到了老人年轻时的影子,但是老人可能已经不再适合出海打渔了,因为他既没有体力,又没有足够的资本让他出海去了,让我们感到老人以后的生活将会更加艰难。

正是海明威的“冰山体”让我们体会到了语言与思想的魅力。简洁的语言,结合一些重要的表达技巧,以及巧妙地使用了时间集中性,让语言与形象背后隐藏的情感与思想可以显露出来,这充分让我们看到了海明威写作的真实客观。

参考文献

[1]《老人与海》[美]欧内斯特·海明威 著 李育超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

[2]《文学学》吴调公 主编 百花文艺出版社1987

篇7

一、及时弥补学生过渡衔接中出现的断裂

由小学进入初中,学生可能一时并不适应,表现在不适应新的学科,不适应教师的教法,不适应学习、思维、训练的方式,不能及时调整生活节奏、学习程序,从而出现了过渡和衔接上的暂时断裂。为此,我们要及时弥补学生过渡衔接中出现的断裂。

首先要教给学法。第一节语文课应该向学生介绍语文的学科特点和学习方法,介绍教师的教学个性,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学习方法。其次要有整体备课意识,对整个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要心中有数,最好把学段、学年、学期、单元、课文的学习目的、教学要求、知识能力、前后联系与比较等向学生介绍清楚,使学生既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又有过渡衔接的心理准备。再次要确立为学生服务的理念,不要向学生提出过多的适应性要求,应该“努力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原有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以使自己的教学适应学生的需要”(魏书生)。

二、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生由于家庭环境、性别年龄、偶像崇拜、知识基础等差异形成不同的兴趣,并且随着外界因素的变化呈现出时淡时浓、热此冷彼的兴趣变异,很有可能造成语文学习的起伏失衡、效率下降等现象,甚至会出现如下“高原现象”:冷淡听说、被动作文、轻视文本阅读、忽视语文练习;从而使学生知识能力结构失衡,为此我们应该不断激发其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很多,一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一是以利激兴,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二是以新激兴,平时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经常产生新奇心理,保持学习兴趣。三是以美激兴,平时注意风度仪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美的享受。四是以情激兴,平时关心学生,拉近师生距离,密切师生关系,学生喜欢你也就喜欢你教的课了。五是以教激兴,导入课文时要抓住学生心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上课时要掌握好教学节奏,采用精心设计的教学手段掀起课堂。

三、适当调整学生的学习动机

初中生尤其是初三毕业生学习动机上的“两极分化”较为严重:一些学生废寝忘食、悬梁刺股,而一些学生厌学乃至弃学。动机的强弱与学习效率的高低紧密相关,一般说来,动机强,学习自觉性就高,学习进步就快;反之,动机弱,学习积极性就差,学习就会倒退。必须注意的是动机过强也会出现负效益,强也应该有个度,过强过弱都会产生“高原现象”,所以,我们要适当调整学生的学习动机。

少数学生学习动机过强,我们在肯定他们积极性的同时要不忘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教育他们目标不能过高,要合理安排时间,并取得家长的配合,以减轻他们的思想压力,明确身体健康是第一位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少数学生动机过弱,我们要找出原因,对症下药,加强思想引导,利用课文教学激励他们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四、正面引导,使学生健康成长

初中生处于青春发育期,青春的躁动加上外界的干扰使一些分辨能力、自控能力差的学生产生了不利于学习的思想行为。“外面的世界真精彩”“何不潇洒走一回”等已成为产生语文学习中“高原现象”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平时喜欢言情小说、记叙爱用讽刺、抒情无病、议论多举反例等导致了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忽视,所以我们要正面引导,使学生健康成长。

要加强正面引导就不能回避学生的“热点”,不能空洞说教,应该结合语文教学注重正面启迪。充分挖掘课文的思想情感因素给予教育感染,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通过作文训练指导等都是有效的方法。例如我教过的两个女生曾经写过具有蒙的情感意识的作文:《脸上有颗小豆豆》《我爱我爸》。《脸上有颗小豆豆》写了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和心理恐惧,《我爱我爸》折射出对异性的爱恋。我通过写作指导,分别向她们说了些青春期的基本常识,消除了她们的心理恐惧,修正了作文中的蒙意识。

篇8

高二(12)班 陈石

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中小学生的追星现象也成了他们学习的障碍。人们错误地把追星看作一种时尚,成为生活的必需品。

校园成为明星们“根据地”,往日里书声琅琅,如今化为“喂喂喂,你有没有看《花样男子》,里面的H4好帅啊,好man啊!”不知何时,同学们手中的一本本历史悠久的唐诗宋词变成了一张张时尚新潮的明星海报;不知何时,学生们口中慷慨激昂的红歌变成了诸如“我是不是你最疼爱的人,你为什么不说话?”此类的风花雪月的情歌;不知何时,同学们手中经典的名著变成了无聊至极的有关明星八卦的杂志,同学们开始一味模仿明星们的穿着打扮,专注于收集大量的明星资料,故作深沉,故作成熟。

大家是否还记得一个叫杨丽娟的花季女孩,这位女孩堪称刘德华的超级粉丝,她追刘德华13年,却害得父亲跳海自杀。由此可见,过分的崇拜偶像不仅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也给家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这种做法是万万不可的。

但我们也不能对追星完全否定,应该承认的是,明星的外貌、服饰、歌曲都是美的再现。在追星的同时,更要注重其本质。蔡依林,先天的歌者,后天的舞者,最初的青涩已经不见,化茧成蝶的她仍在挑战极限——鞍马、吊网、无重力丝带,在追蔡依林的同时,我们更要学习她热爱挑战的精神。古天乐,一位实力派演员,无论在拍戏中受到多大的伤,他都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他懂得满足和感恩。他的片酬不低,可大多数的钱都被他悄悄地捐给了灾区和希望工程,他坚忍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善良的心地值得我们效仿。

篇9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媚俗;高雅;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06-0036-02

在当下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诸多消极“媚俗”的现象,如语文课堂上随意挥洒,多媒体的使用喧宾夺主,严重干扰学生的注意力等。这种课堂似乎很风光,教师也颇得学生喜欢,课堂气氛非常之好,不时引起学生阵阵哄笑,而这哄笑之中,却将语文课变成了轻浮的娱乐节目,颇有哗众取宠之嫌。这种做法就是典型的以世俗的好恶作为自己的判断标准,即为“媚俗”。

一、中学语文教学媚俗的表现与原因

新课改以来,语文课堂呈现出久违的热闹与生机。但是一些教师为了“符合”新课改的要求,片面追求充满“活力”的课堂。比如,无论学生回答对与错,都是鼓励;课堂活动只图热闹,忽略知识生成的规律;仿照明星脱口秀的模式教学已经成为潮流。令人忧心的是,这种现象还不是个例,低俗化的倾向呈现蔓延的态势。在这种课堂熏染之下,学生回答问题也极尽哗众取宠之能事,课堂气氛看似活跃,却散发出浓浓的世俗味,丧失了语文味,语文课被低俗化,变成了拙劣的技术展示而不是高雅的艺术熏陶。这样媚俗的课堂传递的情感价值观已经严重抠曲。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首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现在的学生受到日益丰富的多元文化濡染,加之学生对这些潮流缺乏辨别力,容易成为盲目的受众,阅读兴趣日益感性化、浅层化,疏远文学名著,冷落科技文章,亲近漫画、娱乐杂志,将时间、金钱更多地花费在娱乐和消遣上,必然导致阅读时间、质量严重下降,审美趣味降低。

其次,部分教师迎合低级口味而违背学科的宗旨。课堂教学中目标不明确,或者漠视教学目标,随意性大,课堂组织以消闲为主,教学评价盲目而机械,不能有效地激励和引导学生。

第三,浮躁的社会心理,肤浅的学风,街头充斥的低俗读物助长了不思进取的不良风气,出现了许多“快餐文化”和垃圾文化,相当多的人对高雅的书籍看不懂或不愿意看。

媚俗的课堂教学之风如果不加以纠正,必然造成恶劣的影响,在这种负面导向之下,社会心理日益低俗化,而受教育者必将丧失责任感进而丧失高尚的人格。长此以往,培养出来的最多也只是玩世不恭的人。对这种媚俗的倾向一定要引起重视。

二、克服媚俗,还语文高雅课堂的对策

我们该如何正确地引导学生,营造高雅而生动有趣的课堂呢?

首先,制定适当、可行的教学目标。作为课堂的主导,教师要学会甄别,正确处理好课本负载的高雅信息,履行价值引导、思维点拨的神圣职责。教学组织中,课堂气氛不活跃时,适时打个灯谜、抖个包袱、讲个笑话也未尝不可;实现真正的教学民主化,可以使学生思维更活跃。但这不意味着课堂教学可以放弃崇高目标而采用“世俗”的方法。语文课不是供观赏的盆景,课堂的华而不实不能带来学生心灵的共鸣,形式化、表演化的教学也无法体现语文教学的真正魅力。语文课堂不能以“人气”为目标,不能以所谓的“雅俗共赏”为标杆。语文学科毕竟肩负培养学生着人文与科学素养,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引导追求的任务,肩负着引领学生健全人格、走向崇高的光荣使命。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引导学生追求真正高雅的语文素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

其次,开展教学活动必须直面解读作品,理解作品内涵。语文课堂要体现出语文的“味道”,摆脱媚俗的倾向,引领学生走进文学作品,进行与文本的交流,实现与作者、主人公的双重对话。入乎其内还要出乎其外,引导学生多品味语言和形象,探寻作品的时代背景、人文环境和其中包含的生命要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过硬的鉴别力,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发展健全的人格。这些必须建立在教师认真解读作品的基础之上。比如在教学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时,词作把女主人公美丽的容貌、华贵的服饰、娇柔的体态描述得非常细腻生动。 如果我们只是粗浅地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主人公美丽慵懒、华贵娇柔的形象上或单纯地研读品味其孤独寂寞的心境,那么即使对词的解读再详尽,也难摆脱“词为艳科”的调调,境界也就低了。如果认真研读教学目标,在课堂上能引导学生关注富有暗示性的细节,就容易引发学生的联想。词人无限伤心,溢于言表。再联系作者的身世,便不难理解作者借词作来抒怀的真正意图。文章立意有高下,语文课堂的引导也有高下,如果我们能将学生引导到课文本身的丰富内涵中,引导到高雅的文学殿堂中,语文课自然也就脱离了“媚俗”的低级趣味。

第三,充分发挥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语文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教书即育人。课堂上不妨适当向课外、向社会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并能正确看待这些现象。语文课堂绝不可能成为不受外界干扰的“象牙塔”,更不可能“躲进小楼成一统”,面对外界的干扰,不能捂起耳朵、闭上眼睛。与其消极地对待,不如鼓励和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这些干扰因素,帮助学生提高鉴别能力,对社会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形成免疫。语文来自生活,当然无法与社会割裂,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社会生活现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有助于语文课堂摆脱“媚俗”。

篇10

【关键词】“不教”之法;“表现”式语文教学

福建师范大学潘新和先生认为语文教育应该“从‘工具论’‘知识论’‘能力论’回归到言语表现存在论,从语文技能训练回归到言语潜能、才情的‘养护’,从生活、阅读本位回归到表现、存在本位,从实用、应试为主导的外部动力学回归到精神、素养和言语生命需要为主导的内部动力学”。[1]以潘新和先生的“言语生命动力学”观照当前的小学阅读教学,确实能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学过程存在阅读本位倾向,教学中忽略学生主体的生命需求,忽略学生进行积极的言Z体验和主动的言语表现等。

笔者以为,就阅读教学而言,从第二学段开始,很多课文不妨以“不教”之法施教,让学生拥有充裕的表现时间、充分的表现机会――笔者姑且称此为“表现”式语文教学。以下联系相关课文,谈谈“表现”式语文教学的主要设想:

一、课文“不教”,让学生在吟“诵”中表现

【教学构想】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由《长城和运河》《美丽的南沙群岛》《庐山的云雾》等三篇课文构成,其中一首是现代诗,两篇是写景文,描写了祖国河山壮美秀丽的景象,表达了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语言浅显,文字生动优美,读来朗朗上口,而且学生很容易受到感染。

我想告诉学生:

这组课文写得很美,很有诗情画意,读了会陶醉,会加倍热爱自己的祖国。老师把课堂的时间留给你们,也把回家作业的时间交给你们,请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诵读这些课文,读通、读熟、读美。两天之后,我们举行一个“祖国美”的诗文朗诵会。朗诵会上,我们将会听到声情并茂的朗诵,将在聆听朗诵中领略祖国山河之美,抒发深沉的爱国之情。

【意义解析】

古人早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经典之说,朱熹更有“诵数已足,而未成诵,必欲成诵。遍数未足,虽已成诵,必满遍数”[2]的读书经验,意指读书一要确保反复诵读的遍数,二要确保离开文本能脱口成诵,将诵读的“八字”经典演绎得更为具体。纵观历史,古贤先哲的读书经历,无一不是在山重水复的“书读百遍”中迎来柳暗花明的“其义自见”的美好境界的。古人的这种诵读,跟现代语文教学中的读截然不同之处就在于完全自主,无丝毫外部干预,因而在书中品尝到的是属于自己独有的滋味,享受到的也是他人无法体会的情趣。

目前语文教材中所选范文,语言生动、意境优美的写景状物之文很多,现代诗、古体诗和近体诗也不少。这些诗文,大多没有或者极少有文字上的障碍,非常贴近学生的理解水平。我们完全可以放弃滔滔不绝的“自我陶醉”,放弃自以为是的“话语霸权”,放弃“絮絮叨叨”的教学习惯,把时间交给学生,把读书的自由还给学生,把吟诵、体味、发现的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语言中“潇洒走一回”。

学生领了任务,便以积极自信的姿态去准备,去经历一遍遍的诵读,一字字的斟酌,一次次的尝试。这样的诵读,不仅“诵数已足”,且已娴熟于心,达到“入乎耳,著乎心”的境界,直接促进了语言内化,对增强语感有着重要作用;这样的诵读,增加了当众展示的环节,让学生得以呈现诵读成果,这是锻炼的机会,也是“出彩”的机会,使平时习惯于沉默的学生可以为自己也能站到讲台前而惊喜,更使擅长于读书的学生在展示中体验成功感。而无论是诵读准备还是诵读比赛,学生都从中享受了别样的语文学习。

二、课文“不教”,让学生在播“讲”中表现

【教学构想】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成语故事》《推敲》《嫦娥奔月》三篇课文的体裁分别为寓言故事、历史传说、民间传说。每一个故事都有情节,或富有趣味,或满含哲理,或饱蘸深情,儿童对它们的喜爱之情与生俱来。

我想告诉学生:

下周的班队活动课将举行一次讲故事比赛。故事内容呢,就是第三单元的课文,请同学们重点准备一个。届时我们将评选故事能手,并授予他们“故事大王”的称号。大家公认讲得最好的故事还将被录下来,制作成MP3音频,播放给全校同学听。相信同学们,棒棒的!

【意义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