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建筑范文

时间:2023-03-13 22:10: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域建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地域建筑

篇1

关键词:地域文化、地域建筑、传统、现代建筑、

1.前言――历史的启迪

建筑总是存在于一定的地域且处在一定的时代。建筑创作也就必然离不开地域的环境启示,摆脱不了时代的需求和域外先进文化的渗入。古今中外,一件好的建筑作品,常常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地域文化的某些特征:迈耶的德国法兰克福博物馆以轴线和单元旋转表述了“新与旧”的关联;厦门高崎机场候机楼微微曲起的构架隐喻着闽南屋顶的特征;上海金茂大厦对中国“塔”的联想。或许正是表现了各自开放的地域文化特征而为世人赞赏。然而,“地域文化”面对网络时代、虚拟空间与场景、经济全球化等,似乎正慢慢地被人所遗忘与不屑。

我国的建筑事业在近十几年得到飞速发展,成就瞩目。可这其中有着惨痛的教训,一大批极富地域特色、富含文化韵味建筑和街区被无情破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缺乏地域性、民族性风格、形式统一的现代“国际式”建筑,单调、生硬、冷漠。9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地域建筑的保护、更新和发展,己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摆在建筑界面前。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建筑的问题必须从文化的角度去研究和探索,因为建筑正是在文化的土壤中培养出来的,同时作为文化发展的进程,并成为文化有形的和具体的表现。为此,地域建筑的保护、更新和发展以及地域建筑特色的再创造.必须从地域建筑滋生的地域文化背景中去发掘、去研究。

2.地域文化和地域建筑的概念

广义地讲,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的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体力和脑力劳动创造的,并不断得以积淀、发展和升华的物质和精神的全部成果和成就。它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它反映了当地的经济水平、科技成就、价值观念、、文化修养、艺术水平.社会风俗、生活方式、社会行为准则等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狭义的地域文化专指精神文化。本文的论述着重在于精神文化方面。同时,不同的地域,因为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以及人们利用、改造自然环境,建设人类文明的时间、方式、程度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各具特色。因此说地区性是地域文化最鲜明的特征。

作为地域文化结晶和凝聚的地域建筑,是地域文化在物质环境和空间形态上的体现,自发形成。它不仅满足了社会的物质功能要求,体现了人们的意识观念、伦理道德、审美情趣、生活行为方式和社会心理需求等精神需求,反映了隐含于其中的深层次的地域文化内涵,造就了建筑的地域特色。同时,地域建筑及其所产生的地域建筑环境(包括城镇聚落环境)一旦形成,就会对置身其中的人们的思想、行为、心理、生活方式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就一种新的文化情境,包藏并孕育着新的文化发展,并在与外域文化的交流融台中不断推动地域文化的改造更新和发展;反过来,新的文化土壤又滋生新建筑,产生新的特色。这就是地域文化与地域建筑的互动性。二者相互作用推动着地域文化和地域建筑的不断演进。难怪说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建筑是石头的史书。

3.地域建筑文化陷入的困境――文化趋同与特色失落

众所周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地推动下,出现了以欧美西方现代文化为主导的全球文化趋同现象。这种文化的趋同有其两面性。一方面,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是积极的,是主流;一方面.却是压抑了文化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破坏了文化的多样性,这是负面的影响 反映在建筑文化领域,则是出现了建筑的“国际化”趋向,虽使众多传统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但却更多地是导致了建筑风格、形式的雷同,地域建筑特色的消逝、城市地域文化特色的没落,城市历史文脉的断裂。

4.地域建筑文化的新方向――回归理性

回归,绝不是简单的复活,而是批判地继承与创新回归,不是对地域传统文化在现今的简单延续与重复,而是要透过它把握传统文化的脉络,以批判态度吸收与创造。回归,也不是对外域文化的消极抵触和无理排斥,而是要用“拿来主义”的方法实现两者的综台创新。这样的回归,才是地域文化理性的回归。

4.1 必须认识到只有创造性地发展地域建筑和文化才能使它产生长久的魅力。发扬地域建筑文化并不能一味怀旧和复古,那是被动和消极的表现,而是应该积极地面对全球物质文明,对其进行分析取舍,在保留本地区地域文化精髓的前提下,充实和发展本地域的地域文化。

4.2 用现代的建筑语言表达传统建筑之神韵。传统建筑之美,并非全是写在表面形式上。如安藤的建筑决不复古,却传日本悠久文化之神。安藤携带了日本民族文化的基因,又用国际性的建筑语言来阐释,散发出浓厚的日本的地域性和民族性,让全世界人读懂了日本。有人说丹下创造了“日本的现代建筑”而安藤创造了“现代的日本建筑”。

4.3 “模仿”是地域文化消失的重要原因。这时既有对西方建筑的模仿,又有对中国古代建筑的模仿。在各种“快速设计” 工具书充斥建筑案头时,各种不加分析,不加取舍的建筑耸立在各个不同文化背景的地域上,有KPF的挑棚,高技派的构架,后现代的山花,新古典的柱式, “欧陆风情” 的住宅等等,大大冲击了当地地域文化特征,各城市出现了新的“千遍一律”。同样,那些为片面强调民族性、地域性,为表现“中国固有民族形式”、“夺回古都风貌”等做法,都是一味模仿中国古代建筑,用本土文化被动地抵制全球文化趋同的趋势,企图通过固有的传统形式来保持地域性建筑文化也是消极的和不现实的。

最好的模仿作品也不能称之为创造,模仿外来形式的直接后果就是大量外来形式掩盖了地域文化特色,使地域建筑文化遭到极大破坏。模仿“传统形式” 则会使地域文化陷入了教条、死板、僵化的泥潭。

4.4 “现代建筑的地区化,乡土建筑的现代化,殊途同归,共同推进世界和地区的进步与丰富多彩。”《北京》中的这段话很好的总结和归纳了在全球化形式下如何保持和发扬地域文化的问题。现代建筑必须扎根当时当地环境,突出其地方个性,而乡土建筑应在保留地域文化特征的同时,充分利用全球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创造出符合现代生活需要,满足现代功能需求的“现代”乡土建筑。

5.地域建筑应具有的新内涵

传统地域建筑是我们塑造现代建筑地域个性的创作源泉,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但传统地域建筑自身封闭的观念、结构、技术等制约了它的发展,甚至面临崩溃.地域建筑要重放生机,必须解决自身本质问题,具备开放、包容的胸怀,发挥尊重环境的特性,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5.1 开放性

地域建筑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基础之上,受封建宗法制度制约的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当今世界日益走向开放和融通,封闭自守的地区、民族不复存在,借助、吸收其他地区的优势为本地区建筑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积极、主动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并在与外部环境互动中体现自身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今天,地域建筑应更具开放性,固守狭隘的地域或本土观念,拒绝外界的信息、资源和能量,无异于扼杀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只有毫不犹豫地加入到“全球化”进程中去,才能自觉意识到“地域性”存在的意义,才能使“地域性”和“全球化”在开放融通中得到互补与发展。

5.2 兼容性

在地域化和全球化、传统文脉与现代文明、高科技与传统工艺等普遍共存又相互矛盾的今天,地域建筑应兼收并储.在传统的设计观念、地方材料、精致的工艺构造方式等基础上,自动吸收新技术、新观念、新材料来适应人们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反映新时代的特点,实现地域建筑的更高层次的发展。如上海的金茂大厦,按世界一流的智能建筑设计理论,采用最先进的建筑材料、构造措施与施工技术,挖掘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使建筑的技术、艺术与民族传统文化巧妙结合,再现了中国古砖塔的风貌,成为智能化超高层建筑结合地域文化的经典之作。

篇2

一、地域建筑文化

“文化”一词至今未有确切的定义;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思想观念和价值。地域建筑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与其地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社会环境形成特定关系,并体现地域基本特征的建筑。地域建筑文化正是这种地域生活方式和文化在建筑中的反映,它具有时空性和地域特征,在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其各具特色的地区文化,它们根植于当地人民的生活之中,数不尽也道不完,正是它们孕育了本地区的建筑文化与特有的“场所精神”。

二、地域建筑文化的再生

传统建筑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建筑文化遗产,是全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每当人们置身于历史街区或传统村落时,总会觉得非常亲切和温暖,被那些充满生活情趣的场景所打动,这种强烈的场所感正是由生活在特定的地域街区、建筑和广场中的人群,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长期积累发展而来,并形成特定的地域建筑文化环境。它不仅是社会所创造的物质文明,也是精神文明的一种反映,有着深厚的社会文化内涵,是人们认同和依恋的生活场所。经济全球化在加速了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导致了建筑文化的全球化,对地域建筑文化产生了猛烈冲击,使得民族和地域文化失去了归属感和凝聚力,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发展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的重要性。因此,在建筑设计创作中如何辨证地对待“地域性”与“现代”的问题,如何传承和发展地域传统建筑文化,使其得以再生,已成为促进当今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

1.地域建筑的适应性

传统地域性建筑历经几千年的沉积,发展到今天,仍然不失其魅力,最主要的因素是其对于地域的适应性。建筑师在进行地域建筑设计创作时,必须对传统地域建筑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了解其存在的独特价值。

(1)对地域自然环境的适应性由于建筑所处的地域的不同,其地形、地貌等自然生态条件也不同,这就要求建筑必须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形式。

(2)对地域经济技术的适应性地域建筑总是适应当地的经济条件的,并采用与地域相适应的建造技术及地方性建筑材料,形成一套比较生态的建筑技术。

(3)对地域文化的适应性建筑作为一种文化活动的现象和产物,是不同地域社会、经济、技术、艺术、哲学、历史等要素的综合体,理应具有鲜明的时空和地域特征,这是不同地域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必然反映。因此,地域建筑必须适应特定地域的文化习俗、生活习惯和等,才能形成有特色的地域建筑文化。

2.地域建筑文化的再生策略

新形势下,地域建筑文化的再生,不仅仅是对传统建筑的简单模仿与复制,还包括保护、传承与创新等多个层面。面对新的创作环境和要求,建筑师不能一味地接受西方的建筑风格和技术,要理性地学习各个国家优秀的建筑文化,同时注意挖掘地域传统建筑文化,保护优秀地域建筑文化,将它们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创作中,既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也要符合现代生活的要求,增强人们对地域文化特色的认同,创新地域建筑文化特色。设计者在创作建筑设计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策略进行地域建筑的再生。

(1)传统地域建筑造型的模仿传统地域建筑都有一些代表当地建筑文化的显著的外观造型特征和当地特有的建筑细部构件,设计者在创作现代建筑设计时,应将这些重要的地域建筑造型和细部构件在现代建筑中重现,再现传统建筑的造型特征,使现代建筑造型具有传统地域建筑的风格和空间形式。例如,传统建筑坡屋顶、青砖灰瓦等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这在各地古建筑保护中是常用的手法。

(2)传统地域建筑符号的再现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哲学等这些人类文化的具体精神形式均统归于符号的范畴。建筑作为文化的物质载体,正是通过符号来表达地域文化的。设计者对具有文化特征的建筑符号进行提取、总结,将其具化为一种可识别的图形符号,进而成为地域建筑文化的象征符号,并作为传承地域文化的载体,结合新的建筑技术与材料,在现代建筑设计创作中加以运用,使这些融入了地域建筑符号的新式建筑成为城市空间环境的组成,营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文化。

(3)传统地域建筑符号的抽象变异传统地域建筑空间及其特征构件是文化传承的物质载体,蕴育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许多传统建筑空间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一些建筑构件也已经不具有当初的功能,新型建筑材料及建造技术的出现,加速了传统建造技术的更新。因此,建筑师在建筑设计创作时必须要认真研究传统地域建筑符号,对其进行抽象变异,运用新材料与新技术对地域建筑进行再设计,创作的新建筑不仅具有现代化的特点,而且具有浓郁的地域建筑文化特色。

(4)地域建筑材料与技术的现代更新设计者在创作现代建筑设计时,不仅要关注地域传统建筑的外观符号元素,还要了解这些符号与地域建筑材料与技术的内在联系。传统建筑材料及技术许多都是低级的,现代社会环境污染严重、自然资源短缺,能使用的原材料太少,且价格昂贵。因此,采用现代材料与技术来再现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符号,不仅可以满足现代人的审美要求,还能创新建筑空间与造型。除此以外,设计者还要注意节能环保材料的运用,不但要再现传统建筑意境,还应满足生活、工作的舒适度。

3.地域建筑文化再生的原则

在现代地域建筑再生创作中,除了要注意的设计策略的应用外,还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把握地域建筑特色,延续传统地域文化的原则;

(2)坚持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地域建筑创作原则;

篇3

关键词:地域性、名族特征

建筑创作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

众所周知,建筑是时代的一个产物,是社会的一个重要反映。随着世界经济技术文化的发展,人们在利用、改造大自然的同时,确实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全世界从大建设中得到了好处和受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对资源环境的破坏和地域文化的消失。作为中国的建筑师,我们都遇到了一个非常好的从事建筑创作的黄金时代。

另一方面也不难发现,在巨大的建设的面前,我们在心理上,综合素质上,都还准备不够,理论上观念上尚未跟上时展的步伐。这主要反映在创作方面我们还处于一个比较迷茫的过程。所以我感觉,当前的整个建筑创作,在同步发展的同时,也处于一个新的十字路口。

建筑是一个地区的产物,世界上是没有抽象的建筑的,只有具体的地区的建筑,它总是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之中,受到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受具体的地形条件,自然条件,以及地形地貌和城市已有的建筑地段环境所制约的,这是造就一个建筑形式和风格的一个基本点。建筑的地域性从广义上来讲,它首先受地理的气候,区域的影响,比如说在我们南方地区,炎热地区跟北方寒冷地区建筑显然是不同的。

建筑师要以生态观的角度顺应自然的地形地貌的要求,与地段环境融为一体,要用城市的观点看建筑,尊重城市和地段已形成的整体的布局和肌理,以及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在体形、体量、空间布局、建筑形式乃至材料色彩等方面下工夫,采用与地区相适应的技术条件手段,再结合功能,整合,优选,融会贯通,就有可能创造出有个性的精品。

在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中,我们的城市与建筑正在失去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在这样的困境下,人们逐渐认识到,只有通过自然与人文,对一个地域建筑的文化意义进行深入地探索,我们才能够创造出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的建筑环境。我们企望通过建筑师之手,使建筑成为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及的化身。

王小东院士谈的最多的是全球化和地域性的关系。他认为“在全球化的今天保持我们自己身份的就是我们的民族地域文化这点很重要。之所以自己走了这条道路在几十年里,信心没有动摇。因为在我们建筑界,各种理论和说法都有,但是我觉得他们走什么样的道路都可以,多元化的社会允许什么道路都走,但是我既然选择了地域文化建筑创作这条路,并且从上学到我来新疆这几十年一直都没有动摇过,所以我也没有打算离开新疆”。

结合影响乌鲁木齐城市形象的重要建筑作品来反应这个城市的地域特色、文化特色。

一:文化之光-国际大巴扎

说到能最能影响乌鲁木齐城市印象的重要建筑,我认为首当其冲的莫过于新疆国际大巴扎了。新疆国际大巴扎位于解放南路与团结路的交汇处,建成于2003年6月26日,它的设计者是被称为“中国建筑巨匠”之一的新疆建筑设计师王小东。国际大巴扎占地面积3988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由新疆民族商业购物广场,新疆民族手工艺交易中心,新疆名优产品展示中心,中亚之心,民族露天巴扎五部分具有浓郁西域特色的商业建筑群组成。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巴扎。新疆国际大巴扎在传承伊斯兰风格的同时,极大地延伸了二道桥传统市场的概念,更加确立了它在乌鲁木齐民族商业中心的地位。

新疆国际大巴扎硬件设施包括100000平方米超级建筑群;6100平方米大巴扎宴会厅;8000平方米大巴扎美食广场;3000平方米大巴扎欢乐广场;600平方米大巴扎室外表演广场;80米新疆第一观光塔;1座观光伊斯兰清真寺;1个露天大型舞台。

从总体来看国际大巴扎完全遵循伊斯兰建筑风格,以砖石工艺砌筑的建筑手法,大胆采用黄色为主色调,外墙饰面采用传统的磨砖对缝与现代饰面工艺相结合的处理手法,不作舞台布景式的建筑语言堆砌,,体现空间和光影的变化,在涵盖了现代建筑的功能性和时代感的基础上,重现了古丝绸之路的商业繁华,集中体现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这一点正符合我所说的城市标志性建筑的特点。所以,业内专家这样评价:“新疆国际大巴扎,是伊斯兰民族文化的现代展览馆和历史博物馆。”传统不仅仅是形式,因为民族地域文化的内涵不仅仅是形式问题。大巴扎最后形成的建筑风格,是人民认可为民族的、传统的、地域的。

二:政治中心-新疆人民会堂

新疆人民会堂始建于1984年,1985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30周年之际竣工投入使用,是当时自治区“十大建筑”之一,在亚洲和全国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它的设计者是王小东和孙国诚。会堂坐落在市区内友好路北端的昆仑宾馆对面,其建筑面积34000多平方米,集会议、演出、餐饮、住宿为一体。整体建筑设计体现了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结合,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社会形象,被誉为是新疆对外形象的代表之一,她已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治、经济、外事、文化活动的中心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

这是一座民族、地方、现代色彩兼具的大型建筑,会堂顶部是金黄色琉璃檐板,四角竖着4座直径2米的乳白色圆塔,正面有20根22米高的浅灰色大理石廊柱及大型茶色玻璃。设主要体现容纳3000人的会堂以视听及表演功能为主,努力使设施现代化和传统文化密切融合,使改设计成为新疆各族人民理想的艺术殿堂。总体布局上将宴会厅及小会厅设在堂主体的一侧,以架空联廊相连的自由组合,既能分区使用,又符合维吾尔传统建筑中不对称特征。宽畅明亮的大厅与宽扁形观众厅直接相连,比之传统剧院的层层进厅简捷得多。作为歌舞之乡的自治区首府的会堂舞台,力争设计成有升降、推拉功能的机械舞台。会堂主体四角圆形邦克楼及其收,使人联想到现代航天技。宴会厅副体方形平面,圆形屋顶合以及主体的密柱宽檐细部处理,赋予整个建筑圆浑粗犷的建筑气质。

结语 建筑不仅是工程技术对象,也不仅是一种艺术对象,而更是一种社会、文化对象。社会作为建筑的一个重要属性,由它的民族性、地域性、历史性、 时代性以及艺术特征诸方面反映出来。首先要的是建筑的民族和地域属性(或叫特征)。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宗教形态、伦理形态和观念形态,这些不同点,都在建筑上反映出来。或者说,建筑提供着各个民族的这些方面的需要。 其次,在一个民族之中,建筑形态却也不完全一样,象我们的汉族建筑,不同的地域有不同形式的建筑。

篇4

【关键词】中小型车站;地域文化;和谐统一

1地域文化和建筑融合的思考

1.1地域文化概述

“地域文化”属于对不同地域文化的概括,每个城市从古至今的形成和存在均具备其独具特色的天、地、人的条件。每个城市在形成以及发展的过程中,均遵循着属于城市本身的文化。一般情况下,我们所说的地域文化主要指的是在特有的地域环境之下,和环境相互融合并且具有地域烙印的独特文化。地域文化的形成主要有一些几个元素:(1)自然环境因素,其中包括这一地域所处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自然资源等等。(2)人文因素,其中包括这一地域形成的历史文化,人们生活的风俗习惯等。(3)社会环境因素,其中有这一地域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因素以及社会组织制度等相关因素。

1.2地域文化和建筑相融合的难点

建筑属于一种彰显城市个性,承载城市独有地域文化的载体。当今,城市建筑中呈现的地域文化逐渐消失,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之下,对地域文化实施强有力的保护措施,并对这些文化进行传承和适当的创新是当今我国建筑师们的重要使命。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1]。对于建筑而言,其不仅是具有某种使用功能的机器,其也像人、动物、语言等一样,生长于一方水土,就应当具备一方特色。以安徽省的绩溪火车站为例,其建筑融合了绩溪徽州千年文化底蕴,根据其与徽州存在的源远流长的联系,车站的正门采用的是古代建筑风格,而上两端和上方采用的则是现代化建筑风格,充分的将古代建筑和现代建筑相互融合,创造出别具一格的建筑形象。

2中小型车站建筑与地域文化的和谐统一

2.1与当地环境的和谐统一

不同建筑所处地区,不同环境特征,均能够产生和体现其环境以及地域性的相关设计理念,从而建造具有不同地方特色的建筑。不同地区的小型火车站,所处的环境和气候条件也存在着不同之处,对建筑手法进行科学处理,从而使建筑和环境之间和谐统一,自然融合,最终达到最佳的环境效益。因此,在建筑中回应自然环境是体现建筑地域性特征的途径之一。当前,中小型火车站针对气候环境的回应设计是较为有限的。对地区气候和环境进行应对设计的过车站不是很多,尤其是基地环境因素,缺乏相应的因地制宜设计方面的思考。例如绩溪火车站所在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因此对火车站室内进行设计时,需要结合这一气候条件。然而火车站室内物理环境和其所在地区周围微气候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紧密联系。在规划和布局上较为合理的火车站,站在微气候的角度对阳光进行科学利用十分关键,同时具备自身独特的风格。其次是,对当地气候进行科学应对,可以充分合理的利用当地的风、光以及热,从而设计出宜人建筑室内物理环境,这就需要工程师对空间的组合形式和构造的方式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此外,需要对环境因素进行全面的回应,还需要对自然环境景观等进行科学利用,借助当地的自然风光,让建筑和环境相互融合。上面提到的三种地域性设计方式,经常是人们难以感受到的,但是对于火车站建筑的地域的表达上,属于最为宏观而直接的。

2.2与当地文化理念之间的和谐统一

以绩溪火车站的规划为例,其主要以“古徽新韵、和谐盛世”为建筑创意,进而体现出别具一格的建筑形象。对所在地区的文化理念进行适当的诠释,是小型火车站地域性设计过程中的常用途径,不同的地区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经常在内部形成和其他地区相互区别的独特文化理念,形成的这些理念可以是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同时也可以是对来自四面八方来客的欢迎之情,同时也可以是这一地区人们性格特征等。因此,对小型或者站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将这些相对抽象的内容融入到建筑的设计中,从而使其具有独特的地域性特征。

2.3固定因素的设计

固定特征因素就是将装饰以及附加物均去掉的建筑的最基本的构建和所围合的空间,它和建筑的本体很接近,又容易被清晰的识别,属于建筑表达意义的重要因素。如我国传统建筑中的坡屋顶或者西方建筑中的坡屋顶等,即便同样是坡屋顶,但是却能够诠释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对小型火车站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将所在地区的空间组合进行归纳分析,抽象出一个具有地域特性的基本空间类型。通过现代建筑将这种空间类型表现出来,与此同时,让被赋予的现代功能依旧表现出强有力的地域特性。

2.4选择具有地域特征的建筑材料

对小型货车站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体现地域特性的途径还有充分利用所处地区的建筑材料。对当地建筑材料进行充分利用,可以极大的激发当地人的归属感。绩溪火车站的正门采用的传统的建筑材料,青色的砖瓦,充分体现出当地地域特性,而其他部分,使用的则是现代化建筑材料,又展示了时展的特点。小型货车站设计者对建筑进行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应当学会就地取材。建筑中所使用的建筑材料是极富表现力的,对当地材料的选择可以利用传统材料,同时也可以使用现代材料。

3结束语

总而言之,一个城市的火车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这一个城市的门面。因此对其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当站在多个角度进行考虑,既要分析其是否和当地的气候条件相适应,还要考虑其建筑理念是否迎合当地人文特征。通过对多方面的分析和设计,才能使火车站给人带来强大的地域感。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现代建筑;地域;文脉;传承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5-0040-01

在经济飞奔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好像失去了方向,城市建设也失去了传统文脉。时下,中国正处于大发展建设时代,可以说热火朝天,房地产业势头强劲,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举办,加之全国范围内的城市化进程高歌猛进,给国内的建筑业注入了新的催化剂,大批的建设项目层出不穷,以神奇的速度展现在这片热土上。其中许多城市面貌如同翻版一样,许多历史文化名城也遭受猛烈地打击,使得老城特色付之一炬。因此,我觉得有必要先停下来,冷静地思考一下这些“现代化成果”,它们真的满足每个城市的需要吗?真的符合传统地域文脉吗?近些年也出现了一批带有地域文脉特色的“优秀”建筑,对地域文脉的传承与尊重,使得这种建筑设计形式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好评。

建筑师贝聿铭深信不疑的重视地域的历史文脉精神,他认为设计建造应从地域历史文脉中汲取养料,让建筑在场地中自然生长,并具有文化认同感和人文亲切感。其设计精神是追寻历史根源,充分借鉴传统建筑样式,使传统建筑的精神与现代建筑的功能融合,并融入自然环境。

一、日本美秀美术馆

美秀美术馆位于京都自然公园保护区,建筑的百分之八十埋在地下。美术馆设计中贝聿铭以“桃花源记”般的序列组合升华了区域环境质量,使所有访客陶醉于仙境般的“自然界”中,空间组合徐徐的展开,设计师将建筑形体隐于群山中,呈现出东方山水画的美学艺境。首先进入访客视线是一座三角形“亭子”,这里是餐厅及迎宾处,穿过略弧的拱形隧道豁然开朗,峡谷之间的一百多米长的钢拉索桥映在眼前,桥的对面就是这座闻名遐迩的美术馆。由于气候因素,美术馆屋顶被抽象化设计成日本神社和农舍传统的样式――入母屋造(歇山式屋顶),构成有传统特色的山墙侧面剪影,空间框架的突出部分,叫人联想起日本传统寺院建筑的轮廓线,硕大的弦杆与承重结构抽象表现着日本传统建筑的梁与柁,形成了日本特有的“元素”,正是日本古建筑的入母式屋顶与出挑的构成是最符合日本古典建筑美学。美秀美术馆是以日本传统建筑为原型,外形有日本传统民居和寺院的意蕴,但都以现代的面貌展示出来。日本人视木材是“神木”,有魂灵而且尊贵的,但从技术上使用木材存在难度,所以使用铝合金的格栅条百叶表面贴木纹,仿木材料给人亲切感,体现日本人的审美标准。根据日本法隆寺建筑上的纵向格子,在美术馆屋顶空间构架上安装了可调节的铝合金“木百叶”,使空间产生向上的延伸感,格栅可以过滤光达到柔和的空间氛围,透明的屋顶让人的心灵得到放松,仿木格栅除了审美上得到认同外,其影子也给美术馆的大厅及走廊带来无穷的变化与魅力,正与日本传统的“影子文化”相呼应。这座著名的美术馆取得业内良好认可的原因正是――扎根日本地域,传承日本传统文脉,并充分展现了“现代化”。

二、中国苏州博物馆新馆

中国苏州博物馆新馆在古城苏州的东北角,与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明代拙政园及清代忠王李秀成王府相邻。新馆是在忠王府遗址上新建,整个建筑群分为西轴、中轴和东轴三条主线,其中主轴是西路,各主要的展厅分布在轴线上。新馆的建筑设计以白墙黑瓦的中国苏州古代民居和中国古典园林为模本,以现代的设计建造手法对古典语汇进行重新演绎,带有强烈的符号性,体现了中国历史文化古城苏州的地域文脉特色。既保护了古城的历史,又体现了“新中式”的现代建筑特色。新博物馆整体结构为混凝土,用灰白色系涂料粉饰,给人以大方明快之感。屋顶采用深灰色石材菱形格铺设,其视觉感受与苏州传统民居屋顶的“瓦”呼应,道路两边的景观灯非常简洁大方,非常的现代,但给人以古朴之美,好像“长信宫灯”一样。大门入口、“湖中亭”和格栅顶长廊处均使用金属玻璃建造,但所表现的确是传统建筑的“悬山屋顶” “重檐四角攒尖顶”和“长廊双坡顶”。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庭院景观正是苏州古典园林的延续,湖面、曲桥、平台、海棠冰裂纹漏窗、六角窗、圆洞门和植物等全部采用传统的造园手法,通过对景、借景和框景等来达到以小见大、曲径通幽的园林景观效果。特别提出的是其景石的布置,以宋代画家米芾的山水画为蓝本,在白墙前以石子为底,使片石分不同层次、高矮、前后排列,加上片石本身的颜色,做成近实远虚的空间效果,真是达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园林意境。现今苏州博物馆新馆既是苏州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又是这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向世界展现其现代性的一个榜样,成为中国建筑体现地域文脉特点的楷模,也是中国古典造园手法的传承和新的尝试。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2年度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课题一般项目“中国传统美学在当代建筑设计领域中的阐释研究”(项目编号:A12057)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地域性建筑、创作手法、徽派建筑、风格、空间、技术

1. 传统徽州建筑特征分析

谈到徽派建筑、皖南民居,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马头墙、粉墙黛瓦、天井这些词语,这里,我们将徽州传统建筑的特征分为三个部分展开分析,即风格、空间、技术。

1.1风格特征

最能体现徽州民居特点的表象特征便是其独特的建筑风格特点,这包括人们最为熟悉的对徽州建筑的形象认知:粉墙黛瓦、马头墙、门头等等。

1.1.1屋顶

徽州村落的屋顶形式是坡屋面,参差错落。房屋的屋顶和山墙的上缘均铺以青瓦,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徽州民居中的“黛瓦”。大,中型民居的主要厅堂脊头有做成龙,鸡等花饰。普通山墙为硬山式不出屋顶,厅堂等重要建筑的山墙用出屋顶的屏风墙,随着房屋进深的大小,有一山、三山和五山屏风墙的不同。

1.1.2墙面

与之前所阐述的屋顶一起,徽州“粉墙黛瓦”的说法早已为人熟知。古徽州的能工巧匠们刻画出墨色的屋顶与白色的墙面的对强烈比,就是这简简单单的白墙面,却有着极为理性与低调的美感。

1.1.3马头墙

马头墙又称风火墙,特指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垣,也就是山墙的墙顶部分。在发生火灾时,起着隔断火源、防止火势蔓延的作用。为了使封火墙具有艺术美感,设计师将其设计成昂首长嘶的马头,千姿百态,是徽派建筑的重要造型特色。

1.1.4门头

徽州古民居的门,有大门、侧门、角门、后门、券门等。徽州民居的高墙门以门头为装饰重点,形成了简易的或者复杂的门楼装饰,在实用功能上,门楼主要是防止雨水顺墙而下溅到门上,可以类比做现在的雨棚。门头也是建筑中最为讲究的精华部位,是房屋主人身份、地位、财富的象征。

1.2空间特征

1.2.1建筑平面

徽州民居的平面布局基本方整,绝大多数都以围绕扁平长方形天井为基本单元,单元之中的房屋呈三面或四面围合,轴线取中,两厢对称。徽州民居典型平面房一般面阔三间,明间临天井。两侧辟有厢房,可住人或起到调节起居的作用。

1.2.2天井

天井是皖南建筑必不可少的部分,四周高墙围护,以狭长的天井采光、通风与外界沟通。天井是堂屋的延长空间,是空间受限的徽州民居里唯一能感受到四季交替变化的空间,正是由于天井的突出作用,使徽州民居具有很强的生长能力,体现着建筑的有机性。

1.2.3庭院

庭院是徽派古民居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具有明显的园林化、生态化特色。一年四季,庭院里总是水常流,鱼常游,花儿常开,香气常飘,使人一置身其间就顿感赏心悦目,为浓烈的园林化情调所陶醉而流连忘返。

1.3结构特征

皖南木结构的建筑的建筑特点传承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穿斗式的木结构形式:

(1)承重构件与围护构件分离机制——墙倒屋不塌。墙体只起围护作用,木构架为承重体系。这是充分发挥大木构架结构作用和土材围护作用的最佳构筑方式。

(2)抬粱构架与穿斗构架互补机制。这些穿枋斗枋都是穿过柱身形成纵横交错的框架,柱枋间嵌入板壁加强框架刚度,增强抗震抗风性。

2.新徽派建筑创作手法分析

这里,我将新徽派建筑的乡土地域性传承也概括为三种主要的方式:风格特征传承、空间特征传承与技术特征传承。

2.1风格特征元素传承

2.1.1屋顶

传统的屋面形式可以再现代技术的支持下,更加具有生命力。这里笔者将新徽派建筑的屋面造型手法归纳为三大类.

1)抽象简化。将坡屋顶化为面和边界线进行处理,同时经常将部分结构框架外露以获得边界,抽象表达了传统建筑的主要构成部分。

2)传统符号的提取拼贴。在万科第五园的设计中,大量应用了坡屋顶的符号,再重点配合中国传统庭院等元素的创造性运用,造就了一个现代感很强,但是又充满民族韵味的居住建筑精品。

3)隐喻手法的运用。这种手法是继承传统屋面的造型特点与实际的视觉感受,通过其他构件或是特殊的空间来营造具有传统屋面意向的建筑形式。

2.2.2墙面

徽州建筑墙面精髓在于低调典雅,不喧宾夺主,烘托出居住群落的山水意境。

2.2.3马头墙

现代建筑通过对马头墙的形式进行抽象提炼,并在实际应用中应做极大的简化,马头墙更作为一种代表徽州文化的符号出现,起着一种象征的效果。

2.3空间特征传承

2.3.1天井

有着“四水归堂”的天井,是徽派建筑中最为有特色也是最主要的代表元素之一。在这里,我将天井这一空间原色的运用手法与作用大致分为三类来阐述。

(l)注意高度比尺度的把握。“井”与“院”的区别在高度比,相对于院落空间,天井更为高耸和封闭,这样才能表现“井”的光影效果及空间特性。

(2)对“井”的合理位置规划。天井设计在的一侧,这样当两个建筑体块对称拼接时,天井空间增大一倍,有利于节约用地。在建筑进深较大时,把天井设在两边,可解决了一侧的窗问题,从而避免暗房的出现。

(3)注重设计通风。传统徽派民居多采用大进深、小天井以组织穿堂风。现代建筑中可借鉴这一点。当建筑进深较大时,则设有两个以上的向内开敞的天井,其后天井做成楼井式,上部开通风气窗或者天窗。这样有利于通风,在保温节能上也是有很大贡献。

2.3.2庭院

庭院空间能够提高建筑整体的环境素质,使其从室内到室外的空间层次丰富多彩。在设计时,可将庭院置于建筑一侧,庭院设计应小巧灵活布局紧凑,把自然景观浓缩在建筑内部,创造出通透疏朗、层次错迭的效果。

2.4技术特征传承

徽派的斗拱,月梁,柱,凛,雀替等等木结构构件,已经渐渐的失去本来的的承重意义。所以在新徽派建筑中运用,更多的是做作为一种纯粹的装饰性符号来表现。

在建筑材料的运用方面,传统的砖、瓦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建筑的发展需求,所以在新徽派建筑的设计中,应当去抽象概括传统砖瓦等材料所表现出来的氛围,传统建筑材料只作为辅助点缀材料,用的恰当更能起到画龙点睛作用。

3.地域建筑创作手法总结

基于上述对于徽派建筑的传统传承以及创作手法的分析,将其范围推广到地域性建筑与乡土建筑的创作中,笔者将乡土地域建筑创作手法分为四个步骤:

首先是对于地域性建筑风格特征的提炼升华。传承乡土地域建筑的表象特征,使得传统元素适应与当代建筑,这就需要建筑师运用类型学的手法对地域传统元素进行提炼、精简、重构,从而传承并升华地域建筑的各种元素,维持地域性的建筑风貌特征。

其次是对于地域性建筑空间特点的把握。建筑的本质在于空间,建筑给人带来的内在精神感受也在于空间。所以对于地域建筑的传承,重点在于对于其空间本质特性的继承。

最后是对于地域性建筑技术的继承。传统的建造技术与建筑材料,是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与地域适应性创造手段。虽然往往传统的地域建造手法不适应当代建筑的需求,但是我们可以从中吸取宝贵的经验,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加工改造,使其满足当代建筑适用、美观、安全的标准,同时有具有地域传统的建造特征。

参考文献

[1] 陆元鼎等.乡土建筑遗产的研究与保护[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

[2] 樊炎冰.中国徽派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3] 金乃林.传承徽派建筑[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4] 梁琍.新徽派建筑初探[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7(2):86-87.

[5] 高璐璐.论在现代小区规划中的徽派建筑的实践[J].安徽建筑,2009,(1):32-37.

[6] 聂玮.徽州古居的现代叙事—类型学下的新徽派建筑设计[J]. 安徽建筑,2011,(1):28-30.

[7] 单德启.徽派建筑和新徽派的探索[J].问题研讨.2008,(3):30-33.

[8] 曹磊. 徽派建筑的传承与发展—生态学下的新徽派建筑设计[J].福建建筑,2011,(6):9-11.

篇7

【关键词】地铁;建筑;地域文化

引言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元素,在彰显出自身的文化特色以及地域文化魅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地铁建设也可以说是城市人文建设物化的一个标志性象征物;地铁的主体文化作为一个城市的底色,其符号象征对于人们而言除了建筑设计本身的美感外,同时也是城市文化创造与地域文化特色相互结合的一个过程。

音乐、文字、建筑等字眼都能够唤醒人们心底对美的审视,而地域文化特色与地铁车站建筑相互结合的设计初衷主要指的是人文精神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它是城市人文情怀的最佳体现。在地域文化特色设计风格的角度来看,自然环境与人文因素对于城市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的风格形成有着紧密的联系,这是自然环境和文化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关联,而文化统一性的展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文化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同时赋予了地铁车站建筑深厚的设计底蕴。

1地铁车站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联

地铁车站建筑作为城市发展的名片,典型的建筑标志也是城市发展的标志,更是城市基本风貌建设与人文精神的有力象征,是一个城市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地铁车站建筑设计,一方面应当包含城市自然环境与人文风情,另一方面也应当是对城市地域特征的一种浓缩,这样能够很好的将其独立性的特征发挥出来,同时体现出文化与自然之间的适应性。

1.1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是地域文化的缩影

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是城市建筑设计过程中重要的文化构成,同时也是设计师独特的创作理念的一种体现,将地域文化特色浓缩于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从而将特定历史条件以及地理环境之下的地域文化特征更好的保留下去。为了给人一种更加直接与亲切的感觉,可以在地铁车站建筑设计中利用艺术的形式将地域文化特色体现出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将人文情感和艺术风格进行了有效结合。

1.2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突出了地域文化的主题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之中赋予地域文化主题成为我国城市文化发展的窗口,为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增添了地域、文化和时代感。个性化的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既能将自身的地域文化特色充分的发挥出来,还能成为城市中一个旅游景点,为城市的发展带来经济效益。许多国家的地铁车站建筑,常常以带动地域性的文化旅游作为设计目的,将地域文化与地铁车站建筑有效结合起来。比如说莫斯科地铁,莫斯科地铁车站建筑设计中加入了俄罗斯文化,将其融入到车站建筑的设计元素中,因此地铁车站本身作为一个景点就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外地游客。换而言之,现代化的地铁车站建筑除了具备交通建筑的特性外,还成为典型的城市地标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将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特色巧妙融入到地铁车站建筑设计之中,将当地民族特色与民族精神展现在全世界人民面前。又如巴黎地铁,在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巴黎地铁的设计风格在不断的变化。发展到现在,三百八十座地铁车站其建筑风格各具特色,隧道中各种符号与形象都成为巴黎涂鸦文化的典型代表,彰显了巴黎文化的地域特征。

图1 莫斯科共青团地铁站

图2 巴黎地铁巴士底狱站

2地域文化特色在地铁车站建筑设计中的呈现

2.1地域文化成为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的核心

从地域文化与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相结合的角度来看,突出其中的地域文化并不是意味着传统的设计风格,而是将传统风格中良好的养分吸收到现代化地铁车站建筑设计中,从而突破视觉语言和原创设计带来的局限性,能够对创新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作为地域文化发展的集中呈现,建筑设计的内涵有着其本身的发展规律,而对于地铁车站建筑设计而言更是如此。对于不同地区中出现的不同地域文化特色,在地铁车站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应当将文化作为整个设计的重心,重点将地方文化特色凸显其独特的魅力。目前,许多国家的地铁车站建筑设计都呈现出了众多的地域痕迹,我们可以看出,地域文化元素在地铁车站建筑设计中受到了各国设计师的青睐。巴黎地铁的设计中充分体现出了文化的丰富内涵,而在设计的过程中又利用地铁作品将其浪漫元素发挥得淋漓尽致。莫斯科地铁也突出了“地下宫殿”的美誉,它作为莫斯科工程建筑史上最为壮观的建筑,也将建筑美学的思想核心体现出来。在莫斯科地铁的建筑设计中为了将皇族气息充分的显现出来,所采用的建筑石料以及照明灯具都是极好的材料制成,同时利用艺术彩绘的方式将其特色发挥的淋漓尽致。从此我们可以知道,地铁车站建筑设计能够成为城市建筑设计中的文化象征是离不开时代特点的映衬的。

2.2地域视觉设计在地铁车站建筑中的出现

对于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来讲,主要是通过公共生活空间以及公共色彩环境之间的关系对应,而将地域视觉设计的效果有效的呈现出来,因此特定的公共建筑标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的视觉效果,从而起到突出城市文化特色的作用。决定建筑设计风格的多样性的因素主要是自然因素,因此如何更好的凸显地铁车站建筑设计中的地域文化特色是目前城市地铁车站建筑设计中研究的重点。在地铁车站建筑设计中,以地域视觉设计为代表的地铁车站建筑设计风格除了能够将自身的地域文化特色有效的展示出来外,还能够有效传播城市视觉形象。在世界大多数的国家中,地铁被称之为“metro",因此字母M成为了世界上许多国家地铁的标志,比如法国。而德国的地铁标志是蓝色的字母U,西班牙地铁标志是红色的字母C;这些都是地铁作为各个国家的地域文化特点的特定标识,从而让人们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

图3 巴黎地铁标志

3结束语

综合本文以上所述,随着我国交通行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我国城市设计的宗旨与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的理念相互融合,成为了目前我国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发展的主潮流。在我国不同城市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的风格呈现中,城市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渗透,让地铁车站建筑中的地域文化特征、城市发展的文化功能特征更加显著。从文化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分析,我国基本已经实现了地域文化特色与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的有机结合,在突出文化功能的同时也将地铁箭镞设计主题文化内涵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总而言之,将地铁车站建筑设计与我国城市中的地域文化特色相互融合,一方面能够体现出城市文化的渗透力,另一方面也能够对城市文化品位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勇.城市道路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探讨[J].科技视界,2014,08:301.

[2]夏浦.城市道路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探析J].江西建材,2014,04:164.

篇8

关键词:地域文化精神,建筑性格,历史

现代建筑中“以人为本”已逝去,过多地去讨论功能空间人性化也已成了多余,因为这些东西在浪滔之后已经深深赋予建筑本身。中国加入世贸后,给建筑创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使地域化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1地域文化精神

1.1地域文化的内涵

尔今,在当代建筑理论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莫过于“地域性”和“文化性”,其实简单地说这两者本身就是统一的概念,本不需要将它割裂开来分析又分析。一句话,地域差异只谈文化差异。在特定的地域气候和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文化是多元化的,是符合当时当地民族特性的,因此,长期以来,必然形成特定地域的特定文化,这样的结果就会产生不同的地域和民族在生活方式、审美标准和价值取向上是不尽相同的,建筑文化也是普遍遵循这个规律的。

1.2地域文化的外延

既是文化就会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地域文化也是如此,看不见摸不着,又实实在在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本身具有抽象性,因此,人们只能去理解它,体会它。

从更深层来谈,“文化”是为人们所接受且深深影响着人们行为的,单就广泛的人群而言,建筑审美也会因地域文化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为什么有些建筑是“公认”优秀的,这不仅仅靠建筑界人士就可以评判定位,最主要的还靠群众,尤其是那些每天抬头可看见或者与之密切联系的人们。

有人不禁会问:那他们对其有何标准呢?其实在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种审美观念,一种不是与生俱来但又需要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蕴的精神,会“指引”着他们,“影响”着他们。另一方面,建筑是服务于群众的,因此,优秀的建筑必然需要与“人群”产生共鸣,能够在精神上引起他们的感悟,激发他们一tL,灵深处的情感。因此,优秀的建筑同样应该具备一种地域文化精神。这就是地域文化外延,既存在于人们心底,又表达在建筑中的一种精神。

2建筑性格

通常在谈论一个人的时候,常常会说他是否有性格,有怎样的性格,或腼腆或大方,或开朗或沉闷。建筑也同样具有人的这些特征,或富有情感,或冷若冰霜。

建筑性格与建筑个性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建筑个性是讲求另类,构思新颖大胆,而建筑性格主要是说它内在的本质,有内涵、有品质,能够给人亲切感和深厚韵味的。然而这些正是当代身边建筑最缺乏的东西。

对于每个建筑作品,当他能够完整地实现矗立在你眼前的时候,它就可以拥有语言了,与周围的人群产生交流,是否能为人们所认可接受,那就看它的性格是否与人们的性格一致。

3地域文化精神与建筑性格

3.1感悟

中国的木构架的几千年的演变发展,在世人堪称是神化,而延续到今天,它却成了在众多建筑师看来是“落后产物”的敷生物种而妄自菲薄起来。更有些建筑师以为拼凑几个天井盖几个大屋顶就使建筑具有了民族性、地域性。这些简单、庸俗的东西,就这样充斥着人们的生活。

转贴于

很熟悉的日本文化,它的发展多是借鉴于中国,作为代表其建筑特点的“神化”建筑,以木构架和两坡悬山为特征,具有洗练简约的优雅的洒脱;再看日本的“枯山水坪庭”,也是将中国禅宗和中国造园艺术精神揉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上海金茂大厦是美国人设计的,汲取了中国古塔的神韵,不是简单的模仿,没有玻璃瓦,没有风铃但整个建筑却十分具有中国文化的神韵。

所有这些例子,都足以使那些标榜“地域性”、“文化性”的仿古或复古建筑相形见拙。

3.2呼唤

经济全球化带来巨大经济财富,同时也失去了许多宝贵的文化财富。西方文化的渗透和WTO的加入,外来的建筑文化更是充斥着整个建筑市场,“国家歌剧院”、“国家电视台”、“鸟巢体育中心”,以北京为首的,本是中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历史名城,现在竟成了国外“知名”建筑师们的试验基地与练兵场。不禁会问,我国的本土建筑师哪去了?

其实就在身边,在低头,在沉默,殊不知还是这块土地,还是这些文化,就是无限智慧与力量的源泉,也正是抵制这些外来不良文化的有力武器,也正是发扬光大中华优秀文化的最佳时机。然而还是没有人敢站出来,只因为他们身上缺少了一样东西、一种精神——地域文化精神。

篇9

【关键词】现代主义;“国际式”建筑风格;地域主义

在现代建筑历史中,地域主义设计倾向可追溯到西班牙建筑师高迪。但地域地域主义并不是当代世界的产物[1]。以西方建筑历史发展为例,无论是哥特建筑还是文艺复兴建筑,其实都是融合了地方传统建筑特征的建筑现象,他们的产生与发展构成一道富有时代性的建筑文化景观。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与建筑形式一方面较好地满足了二战后重建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它固有的历史局限性:对功能、技术和经济的片面强调,导致了对自然环境、历史文脉与人文精神的忽视。许多建筑师开始拒绝对现代主义形式的直接模仿,开始致力于在现代技术、现代功能和现代审美观念的基础上对地域性建筑文化进行新的诠释和演绎,这就形成了当代国际建筑潮流的一个重要倾向――地域主义。而地域主义的产生与全球化进程息息相关,是全球化带来的建筑文化趋同化的逆反应。地域主义的发展历程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现代主义“国际式”风格的无限蔓延,竭力将地区历史文脉纳入到建筑设计的理念范畴,但同时也造成了片面的“仅仅采用符号、象征和抒情的、浪漫的和通俗的地域主义形式”[2]。这就为批判的地域主义(Critical Regionalism)产生提供了思想基础。从场地地形地貌出发,对建筑形态进行建构,是批判的地域主义建筑创作的重要手法。[3]在此,结合地域主义与批判的地域主义三个方面的特点,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之间的差异,进行解读分析。

(一)装饰符号的运用

地域主义关注的是建筑所处的地方文脉和都市生活现状,但地域主义往往将传统的文化形式作为符号,从历史中抽取出来用于新的建筑中。而批判的地域主义认为简单地从地区文化中提取象征该地域的传统符号作为建筑设计的手法是一种拙劣而幼稚的形式主义。因此批判的地域主义试图从场地、气候、自然条件以及传统习俗和都市文脉中去思考当代建筑的生成条件与设计原则,使建筑重新获得场所感与归属感。

黑川纪章先生在《共生思想》[4]一书中总结了与地域性建筑设计相关的设计手法:①在使用历史形态的同时,引进新技术、新材料。②将历史传统形态分解后,再重新组合,形成新的表现手法。③将历史象征、历史形态中所存在着的看不见的思想、审美意识、生活方式等,作为现代建筑表现的手段。这样一种从建筑形式出发的地域主义理念达到了延续地方文脉,传播传统文化的作用。

(二)建筑材料运用

现代主义建筑打破了人们对于文化建筑就应该有典雅的外貌、安静的环境和使人肃然起敬的气氛等等概念。现代主义建筑师们大胆保留了素混泥土的建筑肌理,将结构部件和设备管道外露于建筑外部,这种过度的工业审美倾向造成了人情味淡漠,没有艺术性的建筑风格受到了人们的责备。

地域性原则体现在建筑对不同气候环境所产生的变化,建筑材料的使用也体现出这种地域性原则,我国南方贵州山区民居,建筑就地取材,主要以石材建造房屋,建筑的墙,甚至屋顶的瓦片都采用石材。现代建筑设计大师赖特设计的“西塔里埃森”建筑也很好地诠释了这个设计原则。该建筑就用当地的土、木材、石材和水泥建造,并使用帆布等材料遮挡强烈的阳光,在需要通风时打开。建筑中有许多厚重的墩子、矮墙等,与沙漠的荒野连通一气,形成一个充满野趣的建筑物,好像建筑是沙漠中生长出来一样。

(三)民族意识的觉醒

随着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那些拥有独特宗教和文化的国家和民族开始在世界历史舞台上大放异彩,人们开始关注地域文脉的传承,城市文脉的延续。在文化领域中,外来文化与本土审美意识的融合受到了格外关注。

现代景观设计不仅仅意味着合理解决功能问题和构筑和谐的户外空间,它还是传递传统文化和融合当代文化的实践方式。如果说现代主义体现的简洁、纯粹的建筑空间,那么地域主义建筑体现的不仅仅是时间与空间、人与自然的有效融合的空间构成,更体现了将时空因素纳入到建筑设计的理念中。因为不论是地域主义还是批判的地域主义所关注的归根结底还是地域文化中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文脉的延续,那些通过新手法和新技术将地方传统文脉呈现出来的创作追求和创作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唤起人们对历史文化的深刻记忆,同时也将为后代子孙留下一个可追溯当地文脉的空间场所。这种将时间轴纳入到建筑设计理念中的手法,理应是地域主义所倡导的核心精神之一。

(四)结论

一个具有地域主义的风格理念的建筑景观,它应该是与当地的风土人情相结合的,同时也是根植于此时此地独特的地理环境的。犹如《空谷幽兰》一书中,一位隐士说的话:“不管是佛教徒还是道教徒寻求的都是不变的东西,我们寻求的只是道,就是我们生于斯,回归于斯的那个“无”,我们的目标就是要与这个自然的过程融为一体。”

这样一种“生于斯,长于斯,属于斯”的地域主义建筑理念,首先强调的是“生于斯”。设计的灵感来源于地方的地理环境,设计师设计的建筑景观作品应该是唯相应的地形所拥有的。要让参与者能够强烈地体验到这个建筑是从这个地方“生长”出来的,它的结构体系和空间组合就是为这里的地形环境专门设计出来的。其次是“长于斯”,万物生长都依赖于它所处的环境,不管是人文环境还是自然环境。同样对于地域主义的建筑景观来说,要想让当地居民接受它,认可它,必须把当地的历史人文脉络融入到设计中,这就要求设计师了解建筑所处地区的风土民情,建筑周围的生态环境,以及当地传统建筑空间结构。在“属于斯”的理念中,强调的就是通过对当地建筑材料的运用,一方面减低建筑造价,另一方面加强对具有地方特色的元素符号的运用。使建筑不仅在空间结构和形式表现上与当地文化相呼应,同时以建筑材料来向独特的地域文化致敬,表现了建筑与环境的高度契合,也体现了回归自然的地域主义观点。

在经济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在共享新型建筑技术的同时,也面临着城市文化的趋同化所带来的城市面貌“千城一面”的后果。作为中国本土建筑设计师,在这一场“现代与传统”的设计思维的较量中,又担当着什么样的角色呢?日本著名建筑师黑川纪章先生在他的毕生著作《共生思想》中提到:如果不存在唯一的、普遍性的建筑理想形象,那么建筑师就必须首先是自己文化的表现者。同时他还提出:建筑师根据与其他异质文化的冲突,对话与共生,也是可以创造出新的建筑形式的。这无疑为今天的建筑设计指出了一条新的创作道路,也为地域主义建筑的实践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建议。

参考文献:

[1]罗小未,外国近现代建筑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第二版

[2]邓庆坦 邓庆尧. 当代建筑思潮与流派[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3]沈克宁,批判的地域主义[J].建筑师,2004(04)

[4]黑川纪章,共生思想[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987年第一版)

作者简介:

篇10

【关键词】展览类建筑;地域性;表达

1、研究当代展览类地域性建筑的重要性

1.1展览类地域性建筑的特点

展览类地域性建筑是指符合当地的地形地貌,运用当地材料、能源和建筑技术,吸收包括当地的建筑形式及文化成就并且具有展览、展示文物或者相关事迹作用的公共建筑。

1.2 展览类地域性建筑的发展趋势

曾经,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全世界的建筑风格开始了大交融,国际上盛行的“国际风格”也被我们国家所谓的“民族风格”、“社会主义新风格”而加以抵制,到了今天,中国的建筑师们已经转变为更加开放的心态对待国际间的建筑文化交流。而展览类建筑作为地域性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近些年来,展览类地域性建筑不管是在外形、结构、空间、材料以及人流流向组织甚至是交通方面都更加注重其地域性的渗透。

2、当前我国展览类地域性建筑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对建筑形式特征的片面模仿,缺乏文化理论再次创造的深度。其次,虽然我们对中国古建筑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大量的建筑创作中,对传统的引用也很大程度上停留在符号的抄袭与模仿上,较难深入到传统文化理论内核的深度。在繁荣的国内建筑市场中,存在一定程度上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以及理论研究较为浮躁甚至是创作空想、缺乏创新的氛围。

3、地域性与展览类建筑的关系

地域性是指建筑与所处地方的自然、经济、文化和社会的特定关联,它属于建筑的基本属性,建筑的地域性是指一个地区的建筑形式于该地区的自然社会条件相互作用并取得平衡的结果。作为展览类建筑,比如博物馆、纪念馆等因其自身的具有艺术性、文化性等特性,便于建筑师们在创作中将之作为载体来研究地方建筑文化、探讨地域性建筑形态及形成。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4、展览类地域性建筑创作中的表达手法

4.1 符号的运用

对于符号的高度抽象和概化是最常用的表达地域性的方式。首先是利用建筑本体构件与材料上的“地域性”表现。比如:上海世界博览会西班牙馆,被昵称为“舞动的弗拉门戈草裙”,这座风情万种的外墙展馆正是利用材料上的“地域性”展示传统西班牙风情的一个典型案例。它的表皮由不同质地且颜色各异的藤条板装饰,通过钢结构支架来完成。藤条作为一种建筑材料,在西班牙扮演着重要角色。整个建筑的设计是根据建筑材料的特性来进行的,整个建筑线条呈流线型。阳光透过藤条的缝隙,洒在展馆的内部,斑驳的光影意在提醒人们要展望未来不能忘记过去,西班牙的未来是光明的。

其次,通过文本与图像来表现。其一,对建筑形态与其语义的解读进行创作,其二,在建筑空间中,借用地域性的艺术作品与历史情节,呈现易读性的地域信息。在展览类建筑中,最常用也是最容易表现地域特色的即是文本与图像了,刘克成教授在其设计的大唐西市博物馆中,就是用了大量的唐代西市留存的古文物与真实遗迹作为历史的叙述者,同时使用现代科技LED同步播放复原的西市遗址录像,让参观者由心由声的感受着历史。同时,建筑师在建筑空间形态、色彩、光影与材料构思中将唐朝建筑的传统意象融了进来,使之根植于场地,从而建构了特定场所与建筑之间的对话与语境。

4.2 空间的组织

苏州博物馆新馆与苏州园林一样,面积都不大。狮子林占地面积月8800平方米,新馆占地10000平方米,贝聿铭在两个面积相差不大但都受限的空间里以14个庭院的串联做到了“以小见大”“步移景异”的丰富的建筑空间。狮子林沿南北轴线布置了四个小庭院,各庭院内放置应时植物,庭间有长廊连接,这种用小庭院层层引导的方法使得景深得以延伸,为大空间起到很好的铺垫。新馆有一个主庭院和九个小庭院,庭院绿地以及池水面积总和占整个新馆的42%,贝聿铭非常重视“园林”的比重,在小庭院里,贝聿铭采用了传统做法,以湖、石、竹子来点缀,使游人参观时处处有惊喜,意犹未尽。贝聿铭将庭院布置的错落有致,层层叠叠,不仅传承了狮子林的异曲同工之妙,也创新了江南园林的手法和意境。

4.3 城市记忆与重大历史事件的叙事

城市记忆的凝练与重构体现了设计师独特的美学观点和技巧。这种采集萃取也可以直接来自设计场地或者集体记忆,如大唐西市博物馆中,角落里偶然摆放着几座雕塑:唐时的爷爷正在给孙女买冰糖葫芦吃。这样一幅普通的生活场景恰好能够打破博物馆那沉闷的气氛,再随着光影的变化,影子在唐市的泥人身上徘徊掠过,相信见过的每个人都会油然而生一种历史感,一份感动。

建筑地域性表达除对原有场所中代表性信息的转译之外,更多关注的空间结构与历史、生活事件的整合与渗透。王澍在宁波美术馆与博物馆创作中,宁波博物馆仿形上岸的船,是对一座历史港口的城市刻做标记。他不仅重构了场地中的空间记忆,使得事件得以再现,而且将匠人的传统建造手工艺遗传在了建筑表皮的旧砖瓦中,这种民间砖瓦以竹条混合土砌筑“瓦片墙”所表达出的艺术与理念已然超越了物质材料表层的美学意境,传播的是深层的地域文化性及其建造中的故事。

4.4 与环境的共生

香港的中银大厦是贝聿铭的又一经典代表作,其庭院公共空间的设计也是赋予其香港地域性的典型。建筑的场地为一近似的平行四边形。贝氏将建筑在场内旋转,使正立面的正立面面对皇后大街,这样使得建筑物的两个侧立面和地形产生了两个近似三角的庭院空间,贝式将这两个庭院下沉,做成下沉式空间,从而闹中取静,庭院周围是人声吵杂的皇后大道与高速公路和地铁口,于是这个地方既成为了交通换乘的休息区,同时,中银大厦从高大的建筑体量到富有人情味的庭院休息空间,尺度的转换与空间的分层使得中银大厦让香港市民感到亲切松弛。

结语:

本文基于展览类建筑本身的特征,辨析了其和地域性的关系,从符号、空间的组织、城市历史记忆、展览类地域性建筑和环境共生的现状等四个方面建构了展览类地域性建筑的表达与创作。上述研究表明,无论哪一种表达手法,对于地域性建筑的认知、空间秩序的重构和文化意义的创新都有着积极意义。同时,博物馆代表了一个时代文化的缩影与历史面貌,他能成为人们陶冶情操文化修养与旅游的圣地。展览类地域性建筑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与创新的领域,我们应当更加深入的了解地域性,以后可以多渠道的多元化的建构它。

参考文献:

[1]王澍 设计的开始【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29-51

[2]陆邵明 建筑体验:空间中的情节【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58-69

[3]鲁安东,电影建筑与空间投射【J】 建筑师,2008,136(12):5-13

[4]王树,自然形态的叙事与几何——宁波博物馆创作笔记【J】 时代建筑,2009(03)68-75

[5]张永和 空间实践【J】 时代建筑 2012(1) 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