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范文
时间:2023-04-06 12:03: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教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 教师的表情
体育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只有师生默契配合,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配合老师的教学呢?我认为,首先要消除学生对老师的戒备心理和拘束感。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教态和表情的感染力。比如:老师在开始上课的时候,以亲切自然的表情、认真而谦逊的态度、体态端正、落落大方地在学生面前,用热情洋溢的音调向学生们问好,这平常的动作、简单的话语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是很大的,使他们消除了拘谨抑郁的心理。学生从老师亲切的目光中获得了大胆地扩展思维的能力、积极学习的动力。看到老师亲切而热情的表情,他们心情是欢快而兴奋的。根据心理学观点,轻松快乐的心理,不仅使人产生超人的记忆力,而且能够活跃创造思维,充分发挥心理潜力,这些都为完成教学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反之,老师上课时,如果以阴沉的脸,给学生一副冷淡的面孔,学生见到觉得可畏,于是敬而远之。因而学生在精神上也自然受到压抑,师生间的情感信息就很难得到交流,更谈不上启迪思维、激绪,这样教和学也就成了枯躁乏味的、必须履行的义务,课堂必然处于僵化状态,教学效果是不会好的。
2 教师的语言
语言中蕴涵着艺术的魅力,它既能使学生兴奋激动,甚至磨拳擦掌、跃跃欲试,也能使学生消沉、厌烦,以至暴跳如雷。人们常说:“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都说明了正确运用语言的重要性。特别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语言是进行教育教学的主要工具,正确运用语言对完成教学任务有着重要意义。所以善于运用语言是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所运用的语言和其它学科有相同之处,但也有其自己的专业特点,概括为以下四点:
2.1 体育教学中的语言要具有准确、精炼、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幽默等特长。体育教学是以各种身体练习,活动的形式为主。这是由于体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所决定的。为了让学生有较多时间活动,教师讲解动作技术要领时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如:讲解“鱼跃前滚翻”技术要领时,可以用口诀来讲:“摆臂地如鱼跃,摆臀合胸紧固腰,撑垫低头做退让,团身似球要记牢。”这样的语言和讲解又能促进学生的思维,既简明扼要,又生动形象,富有风趣和幽默感。这样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
反之,如果语言含糊不清、罗嗦重复,空洞冗长地讲解,既影响了学生练习的时间,又会使学生昏昏欲睡,产生厌烦情绪。
2.2 体育教学的语言要有音调、语气、节律的变化。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能总用一个音调、一个节律讲课,因为这样容易引起学生感受性降低、精神不振、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应该根据教材的内容、性质、教学环境和学生的情绪等不同情况,灵活多变。比如:学生做快速有力的动作时音调应短促有力,当学生在做柔软性、协调性较强的动作时,音调要平和,富有节奏感,对本课教材重点、难点要提高音调,引起学的注意力和重视。
讲话的节律也应结合教材和教学的实际情况,要有抑、扬、顿、挫的变化,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兴趣,活跃情绪,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讲话的语气,对学生的情绪也有很大的影响,因为语气能给学生以直接的感情和感染力,能唤起学生的联想。学生喜欢听关切、赞许、鼓舞、肯定之类的语气,而不愿意听责备的、命令的、批评的语气。学生最反感的是讽刺的、挖苦的、鄙视的语气,所以教师的语气一定要引起重视,否则会影响教学效果。
2.3 体育教师的口令、提示语言的运用也要有音调的高低、节律快慢等变化。①口令是体育教师的必备的基本功。口令要求:吐字清楚,声音宏亮、拖腔圆润适当、语气肯定,有征服力。除此以外,还有短促、悠长、温柔、激扬等音调高低的变化,以显示出韵律和情感,使动作和口令和谐统一,优美动听。②提示语言的在体育教学中是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正确运用提示语言能强化动作概念,有助于改正习惯、错误的动作,有利于更快、更好地掌握动作要领。在运用提示语言时要注意以下三点:①语言要精炼,抓住关键;②把握住提示的时机,及时提示;③语言要果断,语气要肯定。
2.4 多用积极性的语言。根据教育心理学的观点,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正面教育为主,多用积极性语言教育学生。这样做既能促进学生的情绪向积极方面转化,也能防止消极情绪的产生。因此,我们体育教师也应在这方面引起重视。
3 教师的手势动作
教师的动作,主要是手势动作和示范的动作。
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有其习惯的手势和动作,不尽相同,各具特色。它对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的情绪高涨有辅助作用。
教师的手势动作有以下三个特点:首先是手势动作要具有新颖、别致和独待性。这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有助于增强教学效果。其次,手势动作要具备明显的表意性。能把一些抽象的技术要领及其思想情感,通过手势动作的媒介,巧妙地传达给学生、学生能心领神会,起到焕发精神、提高学习情绪的作用。再次,体育课常用手势动作要做得规范化,并能和口令同时运用,做到动作、语言和口令的统一。
篇2
关键词 体育教师 魅力 小学生 学习兴趣
有一种现象是:在优秀的展示课堂里,精彩的教学常常叫人拍手叫绝,但让不同的人仿效,效果却有天壤之别。这是缺少先进的教学理念吗?缺少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吗?缺少生动、方便的电脑课件吗?还是技能技术掌握的不够呢?都不是。是因为缺少一种良好的魅力。优秀教师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感染着、震撼着每一个小学生,使小学生全情地投人课堂。师生互动,并肩踏入快乐的殴堂,感受着生活的美妙。优秀的展示课堂给我的启发是,想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让小学生对课堂感兴趣;要小学生对体育课有兴趣,教师就必须是富有魅力。
一、体育教师的魅力对提高小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的促进作用
1.体育教师的魅力。体育教师的魅力即个人性格、气质、修养、知识、能力、素质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透射出的、外在的表现。它是一种个性化倾向,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热情大方、真诚守信、善解人意、一视同仁、宽容大度、一言九鼎、锋芒毕露、兴趣广泛等构成人的吸引力。它必须具备:①爱心、责任心、上进心。②有智慧:教育理念新、育入境界高、教育技巧妙。
2.体育教师的魅力对提高小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的促进作用。体育教师的魅力在课堂中主要表现为教师的亲和力、感染力、情趣力、震撼力等。当一个教师具备良好的魅力时,他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语都像一块强有力的磁铁,紧紧地吸引每一个小学生,激发小学生汲取知识的信心和兴趣,指引小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不断地向快乐的知识殿堂奋进;唤醒小学生潜在的每一条神经,发展小学生坚强的意志和丰富的创造力,最终形成鲜活的个性,形成活力四射的课堂。
实践证明,小学生喜欢哪一个老师,就会喜欢哪一科的学习。另外,小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遇到困惑时,自然会把他喜欢的体育教师作为他首选的引导者,把自己的感情、意志投入到教师所引导的教学中。这样“要我学”便成为了“我要学”!兴趣来了,学习效果自然就好。
体育教师矫健的身材和富有活力的服饰是受小学生欢迎的首要因素。矫健的身材让小学生羡慕,再拿体育教师的服饰来说,体育教师的穿戴应当端庄、得体,既体现职业特点又不失亲和力,既体现时代气息又不失个人气质。当具有“职业美”和“现代美”的教师出现在小学生面前时,必将给小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受小学生欢迎。
教师在运用语言时,要及时抓住小学生的心理,从小学生的知识能力、思维的实际出发,运用教材的精要之处,开启小学生思维的窍门,点燃智慧之花,巧妙设疑。例如:针对有的小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教师可以提出跳高为什么要结合摆臂,跑弯道时为什么要内倾等这样的问题,可以引起小学生对教师讲解动作要领的重视,同时能激发小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取得极好的教学效果。
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也是师生感情交流的过程。语言应当贴切、真挚感人、扣人心弦才能引起小学生感情的共鸣。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和蔼可亲的开课问候,能调动小学生的情绪;准确的口令,能振作小学生的精神;幽默的语言能唤起小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渴求。
情感体验是形成良好品质的内驱力。因此教师在每次上课前,都应努力调整自己的身心,使自己以饱满的热情、旺盛的精力来面对学生,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来感染学生,坚决不带不良情绪进课堂。用年轻的心和学生进行交流,学生就会学会笑对人生,以宽容的心态来对待别人;就会学会如何做人,以真挚的热情来善待他人;就会以上课为乐,感到学习和锻炼是一种乐趣。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教师把学生当成知心朋友,并诚心诚地意欣赏学生,赞扬学生。教师的情感和思维是灵动的、鲜活的,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就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教师一起活动,创造和谐宽松的课堂。
二、学、思、行相统一,展示体育教师的魅力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教师的魅力是通过教师的丰富的学识水平体现出来的。从这样的老师身上,小学生性格能受到各方面的良好影响,受益终身。学校是传承、创新文化的主阵地。教师在知识的传播和创新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只有严谨笃学、与时俱进、专业精深的教师,才能承担起培养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小学生,才能赢得学生及家长的尊敬,才能激起学生刻苦攀登科学高峰的激情。
篇3
体育教师情感职责
1要具备强烈持久的热爱感和高度的责任感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职业被称为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表现在教师的每天都奥和学生打交道,学生将通过傲视举止言谈作为客观对象,通过思维的作用建立一定的情绪。作为一名教师就理所当然地明白什么值得同情;什么值得肯定、表扬;什么应该批评、反对等。只有这样情感良好,理智健全的人才能使之成为学生的师表。
1.1只有情感上的热爱才有实际工作过程中的热爱
热爱是指人们对某事物具有强烈、稳定持久的热情,而不是一时的情感冲动,更不是对某事物只有几分钟的热情而言。从情感角度上说,热爱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对体育课的重视、爱好,最终目的也就是为了把体育课上号,教师的热爱表现为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和对学生的爱。
1.1.2要有深厚的师生之爱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关心、理解肯定;是爱与希望结合在一起;爱与雅阁奥球结合在一起;是一种容不下半点虚假的纯真情感。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都存在“自我实现化”的愿望,在师生关系中,学生十分渴望得到教师的爱,教师对自身寄以希望。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早就证明了爱的效应。如愉快、满足、喜爱等,反之不能满足人需要的,或与人的需要相抵触的事物,就会引起消极的态度,产生否定的情感,如嫌恶、愤怒、憎恨等。教师对学生的爱正式一种复合人需要使自我实现化的情感,所以一个称职的教师向上的精神,从而也对教师敬爱,对同学友爱。时间还证明热爱学生的教师学生的教师,工作起来是幸福的,而缺乏这种爱的教师,每天将面临着新的苦恼,特别是后进学生,将成为其沉重的负担,并随着沮丧心情的加剧,对本人和学生都难以搞好关系。
1.2责任感是教育的基础
只有在情感上建立高度的责任感,在实际工作中才能有高度负责的行为,总所周知,责任感是人们对所做事物负责的程度,我们知道某种思想的产生离不开客观事物,而某种思想一但产生又反过来作用于客观事物。所以从情感角度上建立高度的责任感显得十分重要。
1.2.1责任感要求老师深刻理解和钻研本专业知识
心理学告诉我们,青少年有强烈的好奇心,并易受感染,作为一个明智的教师就应该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自己良好的情绪感染学生.体育老师的感染力表现在正确优美的示范;经过锻炼后健美的体型;精力充沛的情绪与风趣幽默富有形象的语言.如果一个体育老师不能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不能抓住教材的关键,不能把示范做到正确优美,不能最合理,最简洁而又富有趣味性的语言来解释,讲解动作,那么教学就没有感染力,就诱发不起学生的好奇心,也就是说学生失去了谈说奥秘的感觉.我们认为一个职业的示范正确的体育老师能将抽象具体,深奥化为浅显,枯燥化为生动,从而使学生听得明白,学的有趣,加深对动作的理解,掌握,从而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情绪,是学生产生欣赏羡慕向往思维实践的心理过程.所以,一个称职的体育老师从情感角度来说也是一个深刻理解掌握本专业知识,有娴熟技能技巧,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人,我认为不管在高中或大学的学习过程中,都应该强调语言表达水平,万不可忽视语文水平的培养。
1.2.2责任感要求教师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
能否上好一堂课,师生关系的好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在师生关系中,教师是积极主导作用的,也是其责任的主要承担者。青少年,尤其高中生对教师已不在是盲目的服从,尊重教师有了选择性,所以对教师的言谈、行为、举止都有了新的要求。学生尊重有能力、爱自己的老师。处理好师生关系,教师应用崇高的情操,去爱学生,并把这种爱通过眼神、笑貌、语言、举止流露到学生身上。教师深厚的爱,将激起学生产生一种肯定的情绪体验,从而对教师敬爱、对学习热爱、对本人自爱、对同学友爱。
当某种同学对你不尊重的时候,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要抑制对同学的反感,更不用采取粗暴的行为体罚学生。因为在烦躁中开锁,不仅可能拿错钥匙,而且可能把钥匙断在锁孔里,最后还可能把锁搞坏。急躁和粗暴是无法发现孩子们心中的“锁簧”的。否则,学生们到学校来就会感到是一种受罚的地方,就会不知不觉地在他们身上培养一种憎恨科学;憎恨人们;憎恨社会的情绪。为此,教师将在学生中丧失真正的威信,教育目的意义也将丧失。
了解学生在学习上的疑点、难点及对教学的意见、建议。了解学生除课下调查、个别谈话,以及在劳动实习、课外活动中观察外,更多的是通过课堂提问、黑板演练、动手操作、测验考试、批改作业及分析试卷等多种渠道进行。有经验的教师还能从学生的眼神、表情及一些微小的动作等方面洞察其心理。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了解,且贯穿于教学始终,掌握其动态情况。在获得准确的大量信息之后,便可及时、恰当地设计或修订教学方案,确定分类指导的目标与措施,以便实施因材施教。备课时不仅要考虑对优、中、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要求,还应根据学生不同特点考虑如何进行个别指导。如:对习惯于采取记忆方法学习的学生,要侧重于调动他们从不同角度理解知识的积极性,发展其思维的灵活性;对好动脑筋;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应防止其忽视基础知识积累的倾向,引导他们运用基础知识,发展创造思维;对成绩较差的学生,视其实际,指导学法或思路,启迪智慧,让他们产生乐趣,奋发向上。
2重视体育课中给学生带来美感
2.1布置好整洁、清晰、新颖的场地
根据美感产生的原理,场地应布置的井然有序,赏心悦目,教师和学生都应该穿着整齐,这样会引起学生跃跃欲试的条件反射,特别是在阴天,或学生精神不振,疲劳的情况下,可把运动场的各种线条画的明显些,多采用各种比较鲜艳的标志器,标志旗,激起学生的兴奋性。
2.2借用大自然激起学生浓厚的锻炼兴趣
篇4
【关键词】体育教师;班级管理;教学;评价
1.教师的班级管理能力
教师的班级管理能力是指为了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让学生的身心能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应具备的能力。通常包括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能力、选拔培养学生干部的能力、组织班级活动的能力等。
1.1设计、创造教书育人环境的能力
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不仅有利于教学活动周而复始地高效运转,而且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激励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向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管理者和实践者,必须具备设计、创造教书育人环境的能力。这种环境,不仅是指学习环境,更重要的是还要创造班级和谐健康的人际环境和积极健康的舆论环境。
1.2选拔、培养学生干部的能力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学生干部是教师的助手,是联系老师与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学生干部在班级工作中的作用,常常是教师无法替代的。因此,教师能否选拔和培养好学生干部,是否具备这方面的能力,乃是能不能搞好班级工作的重要因素。主体作用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未得到很好的挖掘, 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影响教学效果较大的非智力因素未给予充分的重视。
1.3组织班级活动的能力
班级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和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对于活跃班级文化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老师,必须具备组织班级活动的能力,这是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
1.4组织各方面力量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能力
教师自身要和其他有关教师协调一致,形成一个教师集体对学生进行教育,还要把学校的共团、学生会等组织和学生家长、校外教育机关、派出所、街道组织等联系起来,从各方面去影响学生,给学生造成一个有利于培养优良品德的环境。把各方面教育力量汇集起来,促使学生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这是教师育人的重要能力之一。
1.5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能力
教育实践证明,学生之间关系和谐、群体有内聚力的班集体,是教师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而学生之间能够团结友爱、合作互助,则是形成这种班集体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必须具备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能力。
2.教师的教学能力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更全面的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所应具备的能力。通常包括教师在课前准备的能力、在课中的教学能力、在课后的评价能力等。
2.1课前准备的能力
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编写的教学用书,是教学的主要媒体。要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必须熟悉教材,研究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体系、重点和难点,具备驾驭教材和处理教材的能力。教案是教师上课的实施方案,是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科学地处理教材、教法和学生的关系,对每一节课设计的教学蓝图,是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一般说来,教案设计得越科学、越周密、越实用,教师讲课时也就越容易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设计编写教案,是从事教学工作的一项基本能力。
教学方法是指教学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的结合,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的总称。教师能否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精心选择、恰当运用教学方法,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环节之一。因此,正确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也是教师应具备的重要的教学能力之一。
2.2 课程中的教学能力
深入浅出的讲解能力,是指把教材中抽象概括的理论知识具体化,使抽象的知识有活生生的内容,变成学生容易理解的东西,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能力。教师能否深入浅出地讲解,直接影响着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它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
教师的基本任务是教书育人,也就是把思想、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这一任务的完成,主要是使用语言来进行的。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优劣、强弱,直接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吸收程度和继续学习的积极性,直接关系到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一个教师知识再丰富再渊博,如果言语表达不清,学生也是难以学到的。所以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的板书是提示教材内容、纲目标题、演示试题及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必要环节。板书布局合理,简明扼要,字迹工整,有利于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准确的掌握,并进一步引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设计板书的能力是教师必备的教学能力之一。教师直观教学的效果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直观教具的选择、设计、制作,出示的时机、方位、方式,学生已有的经验等,支配与利用这些因素则是教师演示实验的能力。各科教师都应具备这种能力,能够编制演示材料、资料,操纵电化器材,以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是推动他们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学生一旦对于某一学科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不仅在课内注意听讲,课外也会想方设法寻找有关读物,寻幽探奇,向该学科的纵深处钻研。所以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让自己所教的学科像磁石一样深深地吸引学生,乃是教师必备的重要能力之一。正确的学习方法是通向成功的桥梁。学生一旦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起来就会更加主动,求知欲望也会大大增强。日复一日,就会迁移、内化,逐步形成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切实加强对学习方法的指导,这不仅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学生除具有许多共性特征外,还在性格品行、兴趣爱好、学业基础、心理素质等方面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教师只有从各方面去观察学生,摸清他们的个别特点,然后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因材施教也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构成因素。课堂教学主要由教师、学生、教材等要素构成,而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等因素构成的教学过程,完全由教师来决定。因此,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就成了影响教学质量的决定因素。
2.3课后的评价能力
对学生的评价是一条撬动学生发展的无形杠杆,正确的学习评价可以培养人才、造就人才,错误的学习评价则可能扼杀人才、埋没人才。教师应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表现,以及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判断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其原因,并改进教学。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个性的机会,并鼓励和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教师在课后评价中应综合、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把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等方面的内容综合起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并根据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并在评价标准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进步幅度。将学生的自评与互评以及家长评价落到实处,并保证各类主体评价的结果的真实性与客观性,避免虚假评价。正确处理评价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将评价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1]廖嗣德.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结构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0,6:49-51.
[2]胡桐旺.浅议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对策[J].零陵学院学报,2005,2:119-12.
篇5
1、高尚的思想品德和敬业精神
1.1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必须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体育教师面临的教育对象是青年一代,为此,他们应首先做到以上的坚持,才能更好的影响学生,才能有明确的方向。
1.2 良好的心理品质
现在我们的社会是高速度、快节奏、充满竞争与挑战的社会,体育教师必须具备开拓进取、乐观向上、勇敢顽强、果断自信、坚忍不拔的良好意志品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3 牢固的专业思想和敬业精神
据石家庄市对103所大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现状调查发现。大量流失的体育教师中。非正常流失的占33.6%。18%的教师身兼第二职,另外在职教师中还有部分教师无意从事本职工作。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安心搞好学校体育工作,是体育教师的最基本条件之一。体育教师首先应是事业型的教育:[作者,因此帮助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引导他们爱业、敬业、献业仍是高师体育教育过程中的首要任务。
2、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
2.1 基础知识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富有创造性和开拓性,扎实而广博的基础知识是其重要保障。只有具有雄厚的基础才能有较强的适应性。才能不断接受新知识,为进一步发展、提高创造有利条件。因为综合知识面越宽,越有利于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我们需要的人才应是高品位的复合型人才,体育教师在自然科学中应特别注意数、理、化和人体科学、计算机科学等知识水平的提高,在社会科学中应不断丰富哲学、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知识。
2.2 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理论
中学体育教师有了体育社会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物学、学校体育学、体育管理学、体育测量与统计学等各学科知识,才能全方位、多角度从事体育教学。为体育教育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专业基础理论是体育教师顺利完成本职工作的重要保证。
2.3 教育学知识
教师的教学是一种创造,它是以教育学知识来做基础的。体育教师只有掌握教育规律,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遵循教学原则,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3、体育教师的能力结构
3.1 专业能力
3.1.1 教学能力。体育教师应具备讲解、示范、语言表达、编写教材、教学文件和运用计算机网络的能力,并能充分运用这些能力向学生传授基本技术、技能和基本知识完成教学任务。
3.1.2 训练能力。训练能力即运用科学训练方法培养出高水平运动员、教练员的能力,搞好课外训练工作要求对所从事的运动专项有较深的造诣,并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3.1.3 竞赛、裁判能力。随着经济的发展,体育竞赛日益增多,体育教师应具备竞赛组织能力,同时掌握本专业的裁判工作。
3.1.4 运动保健和监督能力。学生们正处于思想活跃、敢想敢为,易冲动的年龄。教师指导其科学、合理地体育训练、锻炼才能促进他们技能及身心发展,有效地防伤、疗伤是学生们提高专业技能和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
3.1.5 思想教育能力。体育教师肩负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培养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而奋斗的人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因此,应不断探索思想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如果丢失对思想道德的教育,那我们培养的就不是建设国家的人才,而是掘墓人。
3.2 综合能力
3.2.1 自学和体育科研的能力。科学技术信息迅猛增长、知识更新快是目前的最大特点。终身教育日益被人们认识。终身教育需要终身学习,而这种学习主要以自学为主。因此,必须具有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较强的自学能力,才能在不断更新、发展和增加的体育科技知识的海洋中吸取自己所需营养,并应用于教学实践。
学校体育研究是一项基本实践,是提高教师工作实践的保证。教师只有不断地观察、探索规律进行科研,才能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做到事半功倍。
3.2.2 掌握操作工具的能力。掌握操作工具的能力是指掌握和运用外语、计算机、母语的能力,这是时展的要求。外语、计算机、母语的写作都是教学和科研的工具,是获得信息的最有效的手段。
篇6
1.1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具有时代意义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生产力日新月异,高新技术实现生产力的转化速度越来越快,科技迅速发展、人类的知识量需求量急剧增长、新的知识和观念层出不穷。现代科学知识内容丰富并频繁更新,正常的学校教育不能在有限的几年时间内将知识完全传授给学生,并且现代知识更新迅速,单纯的传授专业学科知识已满足不了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体育是强身之本,为保证学生在将来“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体育教师必须进行继续教育,提升课程驾驭能力,通过自我的充电、向同行学习、向专家学习,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创新意识,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各方面需要。
1.2体育教师继续教育适应我国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人的素质决定着民族的素质,决定着国家的发展与未来。《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颁布,确立了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目标。如何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成为社会全新的课题。新课标中强调“以人为本”,提出培养“创新型”人才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需要。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也应随国家的改革发展变化而变化,为了保证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立足、创新和发展,体育教师必须不断继续教育,处理好和解决好从理论到实际、从组织到实施、从课堂教学参与到身体素质提高等错综复杂的问题,严格按照国家的方针、政策,结合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方案,科学、系统地应用到教学、锻炼中来,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研讨新型的教育教学方法,逐步改革陈旧、落后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为目的,全面提高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执教水平。
1.3继续教育是体育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
体育课程标准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打破了传统的做法,改变了课程内容繁、难、差、旧和偏重运动技术的现状,在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大形势下,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已无法适应社会的迅速发展,更跟不上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脚步,加上面对着优化体育教师队伍竞争上岗的挑战,体育教师必须进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教学技能、提高科研水平、提高学历层次,从而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才能被学生拥戴,才能在社会处于立足之地。
1.3.1提高自身教学技能教学技能是教师的基本能力,也是教师本身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体育教师通过继续教育这一充电过程,可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管理和组织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也可以提高制定教学工作计划、书写教案、反馈教学信息的能力。
1.3.2提高科研水平在当今的教育观念中,科研与教学并重。科研可以促进教学,教学也为科研提供素材。体育同样也需要科研,搞好体育科研,不但可以让体育教师进一步了解最新的体育动态和丰富教师的知识结构,也能够使体育教师不断更新观念、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体育教师通过参加继续教育,以提高设计、制定科研计划,搜集和整理文献资料,进行试验和撰写论文的能力和水平。
1.3.3提升学历层次教师通过正式的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范畴)毕业后可以满足评职称条件,满足聘任条件。近几年来,很多学校实行竞聘上岗制度,对教师提出了一系列的硬件要求,因此,许多教师通过继续教育来增加自身的筹码,提高了他们自身的学历,满足各学校对教师的聘用标准,从而满足了他们评职称的条件。新的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教学目标和组织管理等方面都有所改变,对体育教师提出更高的新要求,所以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需要,体育教师必须接受继续教育,在提高学历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教学能力。
2新时期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方向
2.1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对象应进一步明确化
鉴于我国的国情,当前我国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对象,一般是指在各级各类教育单位中的在职在岗中、青年教师。同时,一些学校的兼职体育教师也应通过各种渠道不断进行继续教育,以提升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水平。
2.2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目标应更有针对性
继续教育目标主要是指通过继续教育所要达到的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并把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作为参与继续教育的立足点。体育教师通过继续教育调整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应达到三个目标。首先是转变思想意识,树立新观念;其次是完成知识结构的转变;最终是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从这些目标可以看出时代的要求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学科知识和一般教育理论等范畴,发展到了作为体育教师应“一专多能”,不但要掌握丰富本学科的知识,还应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拥有深厚的知识存储,掌握灵活多变的教育教学能力等。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目标应在国家教育部门的政策指导下,再结合各级教育机构特别是各类学校实际情况具体操作。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目标和计划是多层次的、多类型的,不同工作年限、不同职称、不同职务的体育教师各有不同的继续教育目标,这也体现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目标针对性的特点。
2..3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模式应更加多样性
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效果。随着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发展,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模式也应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各级教育机构应结合本单位及体育教师的实际情况,广泛开展针对性强、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目前继续教育模式主要包括“培训机构”本位模式、“高校本位”模式、“研训一体”模式、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实践中针对性强、形式多样,能够做到“因材施教”,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群体、不同水平的体育教师的需要。当然,继续教育模式还应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不断创新,以更大限度地满足新形势的需要。
3小结
篇7
: 体育教师教育实习报告我实习所在的学校是京郊的一所乡村学校。实习的基本内容包括三部分: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和教育调查。基本情况
1、课堂教学:完成教案数为五份,试讲次数为五次,上课节数为五节。
2、班主任工作:组织一次《迎奥运主题班会》观摩课。
3、教育报告;完成一份教育调查报告。 这次实习令我感受颇多。一方面,我深感知识学问浩如烟海,使得我不得不昼夜苦读;另一方面我也深深地体会到教学相长的深刻内涵。比如在我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在我第一次深入课堂时,我就遇到了许多师范学校里没学过、没想过的难题。即当自任口才出众的我绘声绘色地讲完一节课后,我问学生:“你们听完课,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生面面相觑,茫然无语。学生何以如此呢?在我看来主要是由于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对于一个学生的学习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兴趣是学习入门的阶梯兴趣孕育着愿望,兴趣溢生动力。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在班主任实习工作中,我在班上开展了“迎奥运”主题班会活动。起初,我遇到了许多困难:比如学生的不配合就常常令我痛心疾首。当时,有人建议我使用强制方法。比如说罚站、罚蹲等。诚然,这种方法可以勉强维持班级秩序。然而,这也无疑加深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作为教育工,就要想方设法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在教学活动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而且,教师要把自己当成活动中的一员,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发者,是学生的学习伙伴、知心朋友。 通过和学生的接触也使得我对班上的一些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班上有几个同学家庭相当困难,于是有人向我提议:在主题班会上为这些同学献爱心——为他们捐款。可是,经过我的再四考虑,我还是把他否定了。因为,为贫困生捐款献爱心动机非常好,可是这样做却很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学生没有了自尊,也就很难再有强烈的学习兴趣了。最终,我还是把班会主题敲定为一个十分时尚的主题——迎奥运。 为了办好这个班会,我努力为每一个同学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觉到自我的价值,品尝到其中的乐趣。结果,在准备班会的过程中,同学们都很积极。班会的节目花样繁多,唱歌、跳舞等应有尽有,而且还组织一次辩论会。论题为:体育是否可以创造友谊。辩论中双方各执异词,辩论深刻到位。另外,为了普及奥运知识,我还在班会上举行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奥运知识有奖抢答活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都很浓烈、热情也很高涨。最后一曲笛子独奏——歌唱祖国将班会推向了。 当然,在开展班会活动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我曾经问过班上的同学一个问题: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重?尽管我一再“放水”,可是人有为数不少的人回答:“当然是一斤铁重了!” 最近,我还在学生的习作中发现这样的句子:“除夕之夜,深蓝色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色的圆月。”除夕之夜,天空中又怎么可能出现一轮金黄色的圆月呢?严重失真,近乎荒谬。其实,这仅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这样简单的问题都回答不好,问题似乎就变得复杂了,值得我们教育工深思了:不懂得这些常识的学生,又怎能拥有完整的人生?这样的教育能被称作素质教育吗? 此外在一些观摩课上,还常常呈现表演的风气。一个学生回答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后。教师说:“讲得真好!”其余同学马上“啪、啪、啪”地鼓起掌来。另一个同学回答了另一个简单的问题,也得到了同样的“殊荣”。一节课下来,表扬不断,掌声此起彼伏。这就是明显的弄虚作假,这种现象很值得我们去深思。 针对以上问题,我也想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1、 教师应该坚持客观的原则。弄虚作假对学生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因为从教师的职业道德,从教师在学生、家长的心目中的形象以及从教师的高尚责任来看教师都不应该弄虚作假。而应该坚持客观的原则。只有这样,教育才能更富于魅力。 2、 针对学生所犯的常识性的错误。教师应该科学地因材施教,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综合的发展。 3、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很有必要把教育的着眼点放低一些。让他们发现爱其实很容易;爱就在身边;爱就在儿女亲情里;爱就在柴米油盐中。为此,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一道别开生面的作业——亲情作业。即让孩子在吃饭时给他的父母夹夹菜、在晚上睡觉前为他的长辈们洗洗脚。 总之,教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老师只要认真投入教学,孩子就会积极配合。这种过程是很开心的!
篇8
关键词: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G8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5-0237-01
1 引言
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力是以生理和心理素质为基础,以智力为核心,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形成发展并能表现出来的能动力量。体育教学能力是属于能力这一大范畴中一个小的分支。对体育教学能力内涵的界定则应在能力定义的基础上来阐述其特殊性。因此,体育教学能力是指以一定的生理(身体素质)和心理(个人职业价值取向)为支持条件,以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为必要条件,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完善,逐步提高并能外显的能动的心理特征。
2 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形成过程分析
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能力形成的过程都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在其形成过程中,构成这一系统的各个因素相互作用,促使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当体育教师还是学生的时候,在教学能力形成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按照一定的目标向学生传授知识,运动技能,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看成主体,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形成能力的同时,了解学生接受知识及技能的程度,从而把学生的输出信息作为反馈信息来指导调节和控制下一步的教学活动。学生则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知识及运动技能,达到一定的知识储备量后应用于实践,发现自身的不足,形成一种自组织状态,在接受教师指导的同时不断的调节自己的行动。整个体育教学能力形成的过程是以学生获得教学理论知识,专业理论知识,运动技能为基础,在知识和技能达到一定程度后,将其应用于实践过程中,逐渐内化,转化为能力。但这一过程并不是一个单向流动的过程,而是教师和学生通过实践过程的反馈信息,促使教师调整教学计划,学生继续习得欠缺的知识与技能,再应用于实践。通过这一闭合的环路,从而使学生的教学能力逐步的得以提高。在整个教学能力形成的过程中,在实践中所得的反馈信息是整个过程的控制枢纽。到毕业进入工作单位体育教学能力已经形成,成为一名体育教师;在教学工作实践中证明教学是否合格;合格的体育教师通过不断的实践总结,体育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进一步,最后成为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
3 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
体育教学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由三个方面组成,即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从知识对能力发展的功能角度看,不同类型的知识有不同的作用。本体性知识即学科知识或专业知识,“指的是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语文、数学、英语等。”它是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形成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必要条件。条件性知识“指的是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条件性知识是保障体育教师成为合格教师的前提条件。而实践性知识则是由有组织的判别、判断和行为的能力构成的,这些能力深深地根植于知识、信念、价值观和态度之中,许多是依靠个人感悟或经验获得的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缄默的知识。实践知识是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形成的重要因素。可见知识结构对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形成起到一定的基础作用。
体育的任务之一就是教会学习者掌握某些运动项目的动作,从而达到锻炼身体,增进健康或参加竞赛,创造成绩的目的。运动技能的习得是达到这一目的必不可缺的重要内容,而运动技能的习得则是以良好的身体素质为基础。因为运动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技术动作、专业技能形成周期的长短。因此,体育教师除应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外,为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良好的运动素质同样重要。
同时,任何系统的运行都是处在一定的空间环境之中,离开环境系统是不存在的。环境对系统的运行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对于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形成这一系统,同样处于社会这一大的系统中,体育教学能力的形成受各种外部环境的影响。体育教师多数是毕业于体育教育专业,师范院校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形成的重要场所,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条件,任课教师及实习安排对体育教学能力的形成都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4 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形成规律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互动关系,主要是由教师和学生两个因素构成的课堂教学系统。这一系统能否作为一个控制系统通过教师这个施控主体对学生受控客体进行能动作用,使受控客体根据施控主体的预定目标而动作,并最终达到这一目标,主要依靠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方法,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技巧使教学能力得以实施,达到施控的功效。体育教学能力是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所表现的能动的心理特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概括为“同化―内化―概括化―直觉―创新。”认识来源于实践,体育教学本身是思维活动和身体活动的结合,是在掌握一定地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学生在反复地练习中,通过自身的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来掌握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并收到发展身体,增强体质的实效。构成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结构的基本要素必须完备,构成教学能力结构的各功能系统也必须完备,否则将导致教学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受阻,教学能力结构不可能达到相应的功能要求。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其过程中,既涉及它们之间有机融合、目标的制订、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又涉及信息反馈、评价与矫正,还涉及操作规范与要领等。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形成过程中,知识,运动技能在实践中的整合。因此,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形成的规律可以概括总结为渐进律、实践律、完备律、整合律。
5 结论
体育教学能力相关的基本素质(知识储备与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职业信念、学习动机、自我意识)、外部条件(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同龄群体等因素)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着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身体素质及环境是体育教师的体育教学能力形成的两个主要因素,其中,身体素质是影响其教学能力形成的主要主观因素,学校教育实践课的安排是影响其教学能力形成的主要客观因素。体育教师应具有危机意识,从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及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来说,应调整观念,顺应社会需求,重视自身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参考文献
篇9
体育课教学经常以学生分组的形式进行活动,并且处于动态之中,还具有特定的时间、空间特征,所以体育课教学应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体育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考虑时间的安排,体力的分配,还要考虑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相互探讨新的组织教法,一堂课的时间和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师生之间的默切配合,教学组织形式如何进行,教学方法如何运用。及教学步骤如何安排,学生运动如何负荷如何预计,场地器材的合理安排和使用等,都要经过老师认真进行有艺术性的构思和艺术的组合。体育课的组织艺术贯穿于每一堂课,教师上课的姿态、语言和表情等方面对上课的效果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上课过程中,教学组织的艺术主要体现在能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能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自觉地进行练习。
2表演艺术
体育课教学是一门独具特色的课程,体育教师不仅要具备导演的策划、指导能力,而且还要具备示范和表演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老师又应该是一名演员。人们常说,身教重于言教。体育课上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说,人们一谈到艺术体操和健美操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优美的旋律和健美的姿态。教师端庄的举止,优美的示范,愉快的表情,内在的气质等。无一不是学生效仿的对象。因此,老师必须注意自己的仪表、服装、发式、体态、教态等。教师的示范具有一定的表演艺术,这种表演不同于其他的表演,它要求老师应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和技能。因为观众是学生,表演的内容是学生将要学习的各项技术,因此,正确的示范能便学生更清楚更气接地理解技术动作的要领。所以体育教师应具有正确的示范表演才能。
3语言艺术
教师在语言表达上要有一定的技巧性,讲话的技巧也是语言艺术的表现。教师的语言素养不仅需要有良好的发音,明晰的语调,适当的模仿动作和一定表情的手势,这种语言的艺术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学习效果。教师的语言艺术要渗透到知识的传授,运动技术的讲解,达到全面影响体育课教学质量的目的。在体育课教学中,学生在学习某些体育项目中,往往表现出情绪低落,练习积极性不高,为了消除学生这种心理状况,教师应采用富有一种哲理性的语言来激励学生。例如在障碍、1500米等项目练习中,学生存有一定惧怕心理。因此,老师在强调技术动作的同时,还要强调教书育人的道理:面对小小障碍和短短的1500米,你们却望而却步,那么将来长而坎坷的人生之路怎么去走呢?因此,语就可以激励学生,使学生带着较高的热情进行学习和锻炼。
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评价指标体系
随着我国教育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围绕着教师评价体系的研究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评价方式和模式较之以往也有很大不同,然而相关研究在指导实际的教师制度建设方面的作用并不强。经过大量的研究后可以看出,现有的教师评价体系针对的主要是普通高校教师和中小学教师,对高职院校教师评价体系的研究不多,也就是说,高职院校的教师评价体系还处于初级研究阶段,还有着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探讨和研究高职院校的教师评价体系,有利于建立完善的教师评价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师管理制度,为更多的高职院校教师提供更加客观、公平和全面的评价,从而深化高职院校教育改革方面的科学理论依据。
一、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现状
(一)体系缺乏特点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能够在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其具有职业性、行业性和实践性的特征。然而,目前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和其他的普通院校研究极为相似,根本无法体现出高职教育的优势,更加突显不出实践教学的特殊性,这样的情况就造成了体育教师只注重常规教学而忽视职业体育教育的现象。然而,如果不能够全面而准确的评价体育教师的教学,就不能够激发出体育教师的工作热情,就会大大的降低其教学效率。
(二)制度较为单一
目前,我国的体育教师评价制度主要有两种,即奖惩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在经过大量的研究后发现,发展性评价制度在高职院校体育领域备受欢迎,而奖惩评价制度的研究却少之又少。其实奖惩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各有利弊,前者着重的是体育教师的绩效考核,给予不同教师不同的奖励或惩罚,这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考虑到教师的专业发展;而后者虽然能够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却使得体育教师没有了危机感和竞争意识。所以,其实不管是什么制度其实都能够促进学校的办学,只是两者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更加有效的强化体育教师的绩效管理,推动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标准过度统一
在不同的时代,对于体育教师的期望也有所不同,如改革开放前,学校注重的是运动训练水平,而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化,体育教师逐渐转变成了复合型的教师,教授方式也变为了引导教学,然而职业院校体育教师的评价标准依旧还处在基本素质和体育教学等方面,没有创新的教学完全不能满足现今时代的新要求。
二、改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策略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教师是学校人力资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高职院校的办学必须以教师发展为主,努力开发、利用和管理教师的潜力,激发教师的活力,推动教师的工作开展,并由传统的人事行政管理变为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应该更加注重教师绩效考核的价值取向,关注教师的个人健康,将教师的发展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标准,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二)修正工作方式
在传统的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中,评价考核的都是个人,只注重教师绩效考核的本身,而忽视了教师对于学校的贡献。在现代化的教育中,人力资源的管理也有了新的要求,必须将考核范围内的工作信息按照院校的要求进行收集,并及时反馈给教师,才能使教师们不断的改进自身的工作,这才是评价的目标所在,也就是说,只有真实的反馈出评价的结果,并根据其改进和提升自身的工作绩效才是真正的目的。
(三)设立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指标体系,只有完善的教师评价体系,才能够最大程度上保证考核的客观性和公平性,并激发出教师的工作热情,所以设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是当前重要的目标。教师评价不仅能够清楚的知道教师的业绩,从而改进自身的工作,还能够提高教师的整体工作水平和质量,而科学合理的设计教师评价体系,更是对于高职教师工作绩效的公正和客观的评价,有利于确认教师的工作业绩和贡献,并从中发现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因此,建立完善的教师评价体系,健全相关的评价信息,针对性的测评教师的各个方面,是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的教师评价主要是对教师进行管理、监督、激励和导向,要想具有高效率和高信用的高职教师评价体系,就需要对评价的方式进行严格的筛选和构建,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
三、结论
教师评价是一项具有综合性效益的活动,不管其开展的主要人为意识是什么,其多方面的功能都会对其今后的工作和行为习惯产生深刻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他们为人处世的心态和关系。然而,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传统的被动测评方式明显不够准确,因为在测评开始的时候其实人的形心态和行为就会发生变化,所以,在高职院校的教师评价中,不应该只注重评价的标准和结果,而应该树立全局观念,重视起评价的整体活动过程。
参考文献:
[1]刘新林,邱泽伟,王娇.教师评价模式问题与对策研究[J].职业,2016(5):61-62.
[2]于成业.“互联网+”背景下教师评价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学术探索,2016(4):145-150.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体育课程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