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职教育范文
时间:2023-03-20 03:00: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技职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台湾;技职教育;体系;内地;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1-0175-03
台湾技职教育(台湾的职业教育通称技职教育)自20世纪60年代独立发展以来,形成了一套体系较为完整、机制较为成熟的教育制度。可以说,20世纪70、80年代台湾经济的起飞,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台湾技职教育的发展。笔者有幸于2011年暑期随团赴台交流考察台湾技职教育的情况,重点参观和访问了台湾景文科技大学,对台湾技职教育的特点和优势有了一些直观的认识。以下拟就台湾技职教育的特点及其对内地高职教育的启示作一些探讨。
台湾技职教育的特点
(一)完备的学制培养多层次人才
与内地的职业教育不同,台湾的技职教育体系包括中等职业教育、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硕士教育及博士教育等五个层次,对应的教育载体分别为高级职业学校、专科学校、技术学院、科技大学及附属研究所(各层次技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如表1所示)。台湾的学生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可以选择进入普通学术教育体系或技职教育体系。前者可以升入高级中学(即我们熟知的普通高中)、学术型大学或独立学院,与内地发展较为成熟的学术类高等教育类似;后者则可进入高级职业学校或综合高中(综合高中同时提供学术类课程和技能专门课程),学生可依据其成绩升入四年制科技大学或技术学院(简称四技二技)接受高级技术培养或进入专科学校(简称二专五专)接受中级技术培养,其中,四技二技的毕业生还可报考职业技术类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
由此可见,台湾的技职教育形成了与普通高等教育双轨并行的机制,上下衔接,体系完整,且技职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可以相互沟通,给予受教育者更多的灵活性选择,如图1所示。与内地的高职教育相比,台湾的技职教育不仅定位明确,以培养各层次技能型人才为办学目标,而且学程的设置兼顾个人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其科学的定位和完备的学制使职业教育成为与学术型教育并重并立的另一教育体系,逐渐打破了传统的“重学历,轻学力”、“重理论教育、轻应用教育”的观念,有助于培养多层次人才。
(二)重视教学质量,提升技职人才素质
台湾的技职教育特别重视学校的教学质量,其提升教学质量的途径是以构建完整的教学计划为基础,以提高学生职业素质为核心目标,以建立完备的教学品质保障制度为保证,覆盖了从学生入学到毕业求职的全过程,涉及教师层面、学生层面、课程层面及设备层面的完整体系。台湾技职教育将提升技职人才素质放在统一的框架下,建立合理的机制,多渠道、多角度地强化学生学习能力和职业技能。
首先,在教师层面,通过严格的遴选制度,选择兼具丰富实务经验和研究能力的人才担任教师,同时构建提升教学能力的平台,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学习,建立优秀教师选拔制度。其次,在学生层面,通过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及外语能力,通过一学期(年)的专题制作提升学生在专业上的创造力,通过非正式课程如社团活动、课外实习等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及自我学习能力,通过参访企业、了解产业结构及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等使学生具备适应职场的能力。再次,在课程层面,制定严格的教学品质保障制度,在学校、院系制定的教学目标及能力目标的基础上,使各门课程从规划、执行、评估到反馈修订都有严格的步骤及方法,同时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完整而严谨的课程规划,使学生在入学初始就能为四年后毕业就业树立明确的目标,始终以提升学生的技能素质为宗旨。最后,在设备层面,根据各门专业课程的需要,充分保证实训设施的配备,通过实际操作或模拟方式使学生能充分应用所学技能,同时配备相关仪器及多媒体设施,协助教师进行多媒体教材及网络视频的制作,通过信息化平台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辅助资料,为学生的自我学习提供空间。
(三)产学研合作进行人才培育与技术研发
产学研合作为学校与企业的资源整合提供了可能,一方面,有助于学校充分利用产业资源,更新产业资讯,从而调整和修订教学计划和课程,培育适应最新行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填补产业界人力资源缺口,提升产业竞争力,同时企业也能利用学校的科研资源,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专题制作项目获取相关科研成果,协助企业转型和升级。据统计,在2003~2008年间,台湾的产学研合作成果丰硕,合作金额超过147亿新台币,学生参与人数累计达9380人,技术创新成果累计达2342件,技术转移成果累计达1851件。
以景文科技大学为例,在2009~2010年度,该校的产学合作教学绩效名列全台私立高校首位。学校以高薪吸引优秀的产业界人士参与学校的教学工作,力图将最先进、最务实的理念传授给学生;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邀请相关产业界人士给予指导,并在教学评估时提供意见,以不断提高教学效果;采用校内教师与产业界专家共同授课的方式,使校内资源与产业资源互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从育人角度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
与内地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一样,台湾的技职教育也重视学生在思想品德、道德情操上的培养。但与内地不同的是,台湾的技职教育并不是通过考试成绩评判学生的道德修养,而是要求学生在具体实践中感知社会责任,培养优良品质。如景文科技大学校长讲述的一个例子:学校要求学生用一学期的时间参与某个社区的义工活动,了解弱势群体的生活状态,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学生通过一学期的亲身实践,在思想上、行动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观,从原本的不修边幅、不懂得分享成长为懂得珍惜生活、乐于奉献的青年。学校将学生参与社会服务活动的项目纳入学生品行考核范畴,同时也将教师的指导工作纳入教学考核内容,通过双向的考核制度保证在具体实践中开展的通识教育的强制性和连续性,有助于从育人的角度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五)潜在课程潜移默化教育学生
所谓潜在课程并非通过实质授课方式传授知识,而是一种间接的影响,通过学校的环境、设施、学习环境的改善等缓慢长效地影响学生的心智和处理事务的态度。
例如,合理规划校园布局,在生活区中增加学生讨论区,有助于学生自主地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校注重美化校园及周边环境,建立垃圾分类回收、废水回收系统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资源的理念;校园内配备无障碍设施,为残障人士提供无障碍空间,有助于培养学生关怀他人、包容他人的胸怀;提倡师生间的关怀与尊重,同事间的和睦团结,有助于树立良好的校园伦理风尚。可以说,潜在课程的实质是以人为本的良好案例,台湾的技职教育中潜在课程研究内容之细致、理论之完备确实有内地教育值得学习的地方。
台湾技职教育对内地高职教育的启示
近年来,内地的高职教育逐渐受到政府的重视,但由于教育资源的有限以及人们对职业教育的传统偏见,高职教育仍发展较慢。然而,从最近互动频繁的两岸高职教育交流局面来看,内地的高职教育,特别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借鉴台湾技职教育的先进经验,利用地缘优势,拓展高职教育的发展空间。
(一)构建多层次的职业型人才培养机制
内地的高职教育应借鉴台湾技职教育在学制设计、人才培养上的宝贵经验,完备和完善职业教育培养体系。内地的高职教育之发展受限,很重要的原因是大多数受教育者认为接受高职教育属于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之所以有这样的偏见,根源在于内地的职业教育不能为受教育者提供满足感和成就感,专科层次的职业技能培养使受教育者在看重学历的社会舆论面前备受压力。缺乏完整教育学制和培养机制的职业教育使学生不能获取通畅的上升渠道,职业教育难以形成合理完整的教育体系,因此,与学术型高等教育相形见绌。
笔者认为,内地的高职教育应尽可能地为高职学生构建完整和通畅的上升渠道,尽可能突破高职办学的专科层次限制,构成高职教育专科、本科、硕士及博士的培养体系,在招生培养等方面形成一套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体系。海峡西岸经济区可以尝试建立与台湾技职教育对接的试点,鼓励有条件的闽籍专科高职毕业生到台湾的技术学院或科技大学深造,获取本科以上的职业文凭,允许两岸的学历互相承认,即借用台湾技职教育的完备体系培养内地高层次创新型技职人才,同时也有助于改善台湾就学率较低的状态。
(二)明确教育定位,提高教学质量
内地高职教育在定位上应进行更清晰的界定,在学生培养上要以提高学生的技能素质为最终目标,从而构建起保障教学质量的体系。在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上应在充分进行行业调查、毕业生调查的基础上收集准确数据,并定期追踪和更新,以明确专业培养目标,设定相关核心课程,使学生在入学初始就能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并且应通过建立和执行评估机制保证教师的教学目标始终与设定的教学规划一致。
在提高教学质量上,除了教务处的作用以外,还应整合各院系、各专业的资源,不仅要单一地监督某一门课程的教学质量,还应该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多层面地综合设计学生培养方案、课程教学方案、学生职业探索方案,甚至是学生的生活规划方案、基本道德观方案等。通过全方位的教学质量提升方案,进一步明确高职教育的定位,树立教学特色,培养满足社会多层次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三)加强产学研结合,提升学生职业素质
内地的高职教育要加强企业与学校的交流合作,主要还应从政府层面、企业层面和学校层面进行制度上的改进。
首先,政府应鼓励和支持校企合作项目,通过立法或立项,出资或补助等方式切实减轻企业和学校的负担,引导企业参与到产学合作项目中来。同时还可以设立奖励制度,对成果绩效优秀的合作项目给予资金上的奖励或税收上的减免等,吸引企业界人士和学校的教师学生积极参与产学合作项目。
其次,企业应充分认识到应用技能型人力资源的宝贵价值及校企合作的共赢性。一方面,应鼓励企业有经验的技术员或研究员参与职业学校的教学工作;另一方面,也应积极配合校外实训基地的创建和扩展,允许学生和教师充分参与企业的运营和管理过程。
再次,学校的师资结构应注重具有实务经验教师的比重。要进一步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鼓励在职教师定期脱产到企业学习深造,提高其实务操作能力;同时应以高薪吸引企业技术人才或管理人才参与学校的教学工作及培养计划的制定等,将先进的行业资讯和管理经验传授给学生;另外还可以效仿台湾技职院校“专题制作”的做法,把学生的毕业实习与“专题制作”结合起来。内地的高职院校某些专业的毕业实习环节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实习平台的作用,学校应加强监督和引导,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校外实习基地的合作项目中,在校内教师和校外专家的共同指导下完成相关专题的制作。
(四)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潜在教育的作用
台湾的技职教育对潜在教育的研究和应用有很多值得内地高职院校借鉴的地方。虽然我们在校园硬件设施的建设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但在软件建设上,或者说在人文情境上仍缺乏明显的特色,从而忽略了校园文化建设在潜在教育中的作用。学生社团建设应加强活动质量,除了关注校内的活动以外,也应增加对校外公益性活动的关注,可以延长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社团建设成为潜在教育的重要环节。应开展具有校园专属特色的文化活动,如环保宣传、健康教育、社区困难家庭辅助、幼儿学前哺育服务等,可以充分利用各高职院校的特色专业开展具有本校特色的文化建设活动,这样不仅有助于增强校园文化氛围,而且也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技能。另外,可将校园文化建设的潜在教育与思想道德修养等通识教育结合起来,将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社会服务、校外专业辅导等活动纳入通识课程的考勤考核中,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五)推动闽台高职教育互访交流
福建与台湾仅一水之隔,特殊的地缘优势使福建的高职教育在对台交流上处于前沿。闽台之间的高职教育互动交流可以从合作办学、学术互动进一步升级为资源互补、教学质量认定、学分学历通用、灵活就学等。例如,可增加福建的高职院校师生赴台进修的比例;允许闽籍高职学生获得台湾本科以上职业型学历,且两岸学历互认;允许台湾高等技职院校在闽创立分校或培训点,使学生直接享受台湾技职教育资源等。同时,还可以利用台湾在闽的产业转移特点,使两岸的产业界、学术界联合起来,让台湾的技职院校和企业成为产业研发的智能库,让福建的高职院校成为培养具备中高级技能人才的人才库,使在闽的相关台资企业或合资企业成为产业链延伸升级及技能型人才配给的受益者。这样,使人才培养定位与两岸产业布局相配合,不仅可使学生在毕业就业上有对接的可能,同时也可使福建的高职院校建设更具特色。
台湾的技职教育无论在宏观的学制设置还是微观的具体课程管理上,都有很多值得内地高职院校及其主管部门学习借鉴的地方。交流互访有利于增进两岸高职院校间的互信与合作,同时,也使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重新梳理办学思路,构建独立完整的学制体系,明确人才培养定位,突出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加强两岸高职教育资源互补,将是今后内地高职教育的发展出路。
参考文献:
[1]林腾蛟.台湾技职教育政策与人力培育发展[Z].新北:台湾景文科技大学,2011.
[2]刘春生,谢勇旗.台湾职业教育的特色及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3(24):28-31.
[3]周肖兴.赴台教育考察的思考[J].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论丛,2011(10):1-4.
[4]韩娟.关于闽台技职院校交流合作的若干思考[J].福建信息技术教育,2010(2):37-39.
[5]张志华.台湾技职教育对大陆高职学生教育培养的启发[J].福建信息技术教育,2010(2):25-27.
[6]王炜波.台湾技职院校办学特色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6):82-85.
[7]民建中央考察团.台湾职业教育考察报告[J].职业技术教育,2010(6):60-65.
[8]林东.我国台湾地区与内地职业教育之比较[J].教育与职业,2007(36):33-35.
[9]林辉亮.加强产学合作提升技职教育品质[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3(24):31-35.
篇2
[摘 要]台湾技职教育体系完整、层次分明,对台湾的社会经济贡献可以说是功勋卓著。本文以作者亲身学习体会与感想,通过南台科技大学为代表的台湾高等技职教育之作法,并与之当前大陆高职院校相比较,对于大陆高职院校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台湾;技职教育;人才培养;南台科技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35-0080-03
2012年8月,笔者随学校组织的教育培训团一行19人,前往宝岛台湾进行职业教育学习与考察交流。培训团在南台科技大学进行了为期近一周的专题学习,并拜访参观了侨光科技大学、育达商业科技大学、德明财经科技大学以及台湾最高学府——台湾大学,在此期间领略了台湾高等技职教育的点点滴滴,深受感触,对今后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以南台科技大学为例,介绍些许体会与经验。
1 南台科技大学的基本情况
南台科技大学位于台南市永康区,以“信义诚实”为校训,以研究、创新、追求卓越为治校理念,1969年建立时为工艺技术专科学校,1996 年改制为南台技术学院,1999 年正式升格改名为南台科技大学,同年全面停招专科部新生。随后两年分别成立硕士班和博士班,从而朝人文化、信息化、国际化、产业化、创新化的第一流学府迈进。近几年在台湾教育部门卓越教学计划评比中,连续获得台湾地区科大第一名,并领先台湾所有私立技职校院,连续三年获评为台湾“企业最爱”技职私校第一。
南台科技大学现有四个学院,分别是工学院、商管学院、数位设计学院、人文社会学院,其中工学院最大;学校院系所、课程模组与我校(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非常接近,两校院、系、专业设置比较见下表。
2 台湾教育体系基本情况
台湾职业教育奉行“务实致用”的原则,它们被台湾企业界称为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之一。在大陆,职业教育只分中职和高职,属专科。而台湾高职为高等职业教育。台湾的职业教育有完整的教育体系,培养中、高级职业技术人才,从高职(高中三年)、五专(三年高职加两年大专)、二技(五专再进大学读两年拿学士学位)、四技(高中毕业直接读四年职业学院拿学士学位),一直到研究所培养硕士和博士。
高等教育共有三种渠道(普通高等教育、高等技职教育、继续推广教育)可以选择,并且相互之间互通。真正实现了终身教育的理念。
3 台湾高等技职教育专业建设与师资成长比较
31 专业建设强调顶层设计,专业开设贴近社会,与时俱进 目前我们专业建设的理念与思路与台湾技职教育基本一致。如,强调学生就业导向,注重工学结合,企业与学校人员互聘等,特别是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示范建设以来,专业课程设计改革思路可以说与南台科大目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思路完全一致。但是专业内涵建设比我们深入。
第一,高等技职教育对专业的定位非常清晰,充分体现了系统化、一体化原则。例如,台湾休闲事业非常旺盛,业务范围也很广泛,社会对休闲事业的认可度很高,学校的招生与就业前景都非常好。而大陆的休闲业停留面比较窄,其主要业务就是带团解说,注重了旅游两个字,忽视了管理,从而出现了休闲旅游业的工作是青春饭的一种误解。因此,南台科大休闲事业管理系定位侧重于“管理”与“行销”,专业课程分别与业界的业务范围一一对应,导游业务只是一个小部分。值得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导游等相关专业借鉴。
第二,专业建设强调资源共享、跨领域学科融合。南台科大的课程建设、硬件建设突出内部资源整合,寻求质量的提升的理念,如行销与流通管理系的产品开发、文化创意思考与休闲事业管理系的观光产业和数位设计学院的创新产品设计都是相互合作,无论在课程开发、项目策划、实验实训建设上都是相互融合的。南台科大虽然没有电子商务专业,但是在工学院资讯工程系与商管学院的资讯管理系都能找到电子商务相关课程,各专业相互融合度很高。我们学校目前各专业建设时已强调企业的融合,但是在相关专业之间的内部融合还不够深入。
32 师资建设强调精进务实,注重强化教师实务教学能力提升,对教师考核有完善的量化指标
通过南台科技大学教务长的专题讲座,我们了解到学校非常注重教师的实务教学能力培养,专门设置了教学发展中心,为精进教师之教学质量,从教师专业成长到教学评量到教师评鉴的3个阶段,均规划完善的检讨回馈机制与实施策略,给予教师完善的辅导与协助。
第一,教师成长方面,设立师资培训中心,建有微缩教学演练室、按照专业领域和课程类型以优良教师为代表组成教师社群,通过互相观摩学习取长补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第二,教师评价方面,对教师进行期中、期末的教学能力评价,并在期中及时反馈学生反映信息,以利于教师改进。学校对教师社群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促进教学团队的建设。
第三,在教师实务教学能力培养上,鼓励和奖励教师考取各类专业证照,这点和国内的“双师型教师”培养相同。
第四,鼓励教师与企业进行产业合作,对“下”企业的教师采取留职留薪的方法要求教师与企业签订30万新台币以上的合同,教师要每周回学校上一次课。实现资助和考核有效结合。
第五,建立教学助理制度,通过规划了修齐课辅中心(TACorner)的有益形式发挥优秀学生的作用,协助老师课程教学及与学生互动。大大减轻教师由于科研、产学合作、教学等多方面带来的负担与压力。
4 台湾高等技职教育引发的思考与启示
篇3
1.概况
1.1特色与优势
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使技职教育与普通教育双轨并行贯通衔接为技职学生升学打开畅通管道
在台湾的教育体制里面, 首先是学前教育阶段幼稚园, 然后是九年基本义务教育包括国民小学和国民中学。台湾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 学生可以选择升人普通高中, 职业高中( 台湾称为 高职 , 大陆称为 职高)。普通高中的学生主要升学目标是学术型的四年制大学( 大陆称之为 本科)。职业高中的学生可依据其成绩升人四年制科技大学或技术学院( 授学士学位) 和两年制的专科。台湾的这类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被称为 四技、二专 。另外, 从职业高中报读的二年制专科( 二专) 或从初级中学报读的五年制专科( 五专), 可继续接受二年制的 二技 教育获得本科学历( 专升本)。 四技 、 二技 本科毕业后还可报考职业技术类的硕士研究生, 读完硕士研究生后还可攻读博士学位。目前, 台湾的技职教育体系随着 少子女化 现象的日益突出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 也在进行结构性调整。
职业高中毕业生升学管道多多, 可通过繁星计划、技优人学、产学专_____班、产学携手合作计划、双轨训练旗舰计划等升上技职院校接受高等教育。以公立的新北高级工业职业学校( 属于中职学校 为例 , 该校90 % 以上的毕业生都能考上高职院校深造, 很少在职业高中毕业后直接就业。与此同时, 全台湾还有许多职业培训局承担社会在职人员大量的职业培训教育, 包括岗前的、转岗的、长期的、短期的培训。这些培训与台湾职教相结合, 互助互利, 共同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职教体系, 为台湾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教育支持。
1.2 落到实处的教学品保制度保障技职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激励和引导
教师成长以朝阳科技大学为例, 该校连续7 年在台湾私立科技大学办学质量评鉴排位第一。其教学品保制度以培养学生专业知能与职业伦理兼备的优质人才, 达成 毕业即就业, 上班即上手 之使命与培养学生掌握 四大核心能力( 专业与实务能力、信息科技应用能力、沟通协调与团队工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为目标,参照 国际工程教育认证建设 及 本位课程发展模式 而建立, 于2 0 08 年开始全面实施校、院、系三级品保管理作业。整个品保制度明确了三级核心能力的培养目标, 通过对学生学习成效的评量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着眼于形成教师教学历程改善和学校专业课程建设持续改进的长效运行机制, 确保实现上述教育目标。为此, 学校成立了由校长直接领导的教学品质保证推动委员会( 内设有教务长、研发长、各院院长及选任委员组成的教学品质保证工作小组)。学校、院/ 系、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每个层次都编印使用相应的教学品质保证实施作业手册, 明确操作流程, 使教学质量的调查、分析、报告、评价、反馈、检讨、修订、改进、奖励等作业层层对接环环相扣整体联动。统一规范的品保作业还保障教师的个性发展。在教师个人评价体系的 自评 项目中, 教师可在学校规定的弹性范围内根据自己的发展方向对 教学 、 辅服 、 产研 各项的得分比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权重。教学品保管理作业除在校内师生实施外, 还面向相关行业、实习厂商、雇主、学生家长、应届毕业生、往届校友开展调查随访, 充分体现技职教育主动适应社会、产业、行业、企业、民众的关切与需求。
1.3 务实致用的技职教育理念引领学校人文与技术并重培养有品有为青年服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
2 0 0 0 年, 台湾教育主管部已将 加强通识教育 写进了《技职教育白皮书》。台湾职业院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德行教育, 把德行考核成绩作为学生毕业的主要依据, 对学生专业课程成绩和德行表现两个方面进行量化评价, 只有两项都达到合格标准的学生才准予毕业。他们坚持以如何 做人 为起点, 主要围绕礼义、廉耻、诚信等方面进行教辅培养, 重点在于通过学生日常的言行举止来实现。为此, 学校将品德教育纳人课程和各有特色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推动师生互动, 知行合一, 深耕品德教育。如朝阳科技大学根据 勤学敦品力行 的校训, 成立品德教育推行委员会, 将品德教育纳人学校中长程计划,坚持在师生中开展特色文化活动: ① 礼貌运动: 养成师生谦恭有礼之良好生活习惯。② 劳作教育: 组织学生全面负责学校的清洁保洁劳动, 培养学生 勤劳务实, 爱校惜福 、 做卑微劳动, 树高尚人格 的良好美德。③ 环保永生: 推广用餐自备餐具, 落实减能减碳, 爱好环境卫生, 建设绿色校园。④ 服务学习: 以社团服务( 含国际志工及带动中小学) 等多元方式组织学生服务社会, 培养对社会的关怀情操。该校各院系具有 劳作教育 与 服务学习 内涵课程的开课比例高达10 0 %。
又如南开科技大学, 树立 务实、创新、宏观、通识的教育标竿, 精心规划 礼节与伦理、身心健康、人文素养、社会关怀、公民知识、国际视野 等六大领域为 六艺通识 , 透过精致的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的不断设计与改良, 达到厚植学生软实力加强学生就业力的目标。台湾技职院校的学生事务管理充分体现人本主义之教育理念, 设立了职能齐全、分工精细的学务管理机构, 对学生从人学前、在校期间、毕业后的各环节予以全程关怀, 全面辅导学生的生活、学习和职业生涯。学校图书馆开设有利于学生培养 创意、创新、创业 意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学习讨论专区。校园各处精心张贴安全、环保、节能、文明、励志、服务标识并配备必需的服务设施, 为学生提供完善周全、温馨亲切的校园服务。平实的德行教育产生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在台湾考察参访期间, 我们由衷体会到: 学生们感恩、谦和、有礼的日常表现和教师们亲和、勤勉、专业的工作态度, 校园、教室、宿舍随处干净整洁, 没有发现抽烟吐痰、乱扔乱丢、喧哗吵闹等不良现象, 公共场所几乎看不到垃圾桶。
1.4 产教融合的办学机制推动专业( 学科) 重组催生福社科技与服务管理类专业
近年来, 台湾技职院校根据高龄化社会快速发展和高龄服务带来的无限商机, 加强对银发产业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的调研, 通过客观评估自身专业设置及学科发展条件, 及时改造、整合传统专业, 主动将专业建设及其教科研项目对接银发产业的市场需求。如南开科技大学, 将为银发族提供服务作为贯穿学校专业建设的发展主轴, 整合相关下属学院的学科资源, 兴办福社科技与服务管理专业并将该专业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下属相关学院的重点发展领域, 重点将工程学院的 车辆产业与精密机械 、电资学院的 绿色节能与网路媒体 、管理学院的 观光休闲与经营管理 、民生学院的 福社服务与生活创意 有机整合为面向银发族提供人性化服务的 福社科技与服务管理专业 , 充分盘活上述四个学院及通识教育资源, 致力规划实施 高龄人因科技开发 、 福社车辆设计 、 智慧型控制系统 、 居家照护系统 、 福社医生系统暨资讯网路设计 、 银发族理财/物业服务管理 、 文化休闲管理 等七项学程, 并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与国际合作, 使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直接服务银发族生活质量的提升。
又如朝阳科技大学, 根据健康与仅有慢性疾病状态的65 岁以上老人所占比例为所有老年人口的7 5% 的调查结果, 面向健康及亚健康老人开设银发产业管理专业, 将该专业定位为在非医护背景下, 对接满足健康与慢性病银发族需求所衍生的相关产业, 为 乐龄服务 与 银发事业管理 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其就业岗位和服务领域包含健康养生、理财、信托、休闲、高龄学习、日常生活协助、辅具、居家、交通、无障碍空间等。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其他各校系重点拓展福社福利、护理与照顾的规划有明显差别, 体现出各校在银发产业上的办学特色。该校配合台中市政府设立的日间托老服务中心 朝阳长青快乐学堂, 既遵从了中华民族的孝道, 让长者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又解决了子女日间无暇照顾老人的难题, 因而深受社会及家庭的欢迎。
2 启示与借鉴
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 。台湾技职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优势。由于海峡两岸民众同属于一个中国, 文化相同, 交往密切, 其技职教育有不少值得我们借鉴之处。但海峡两岸毕竟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和教育体制机制有很大的不同。台湾的教育经验不可生搬硬套。我们应认真学习贯彻党和政府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健康服务业以及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结合学校自身的具体实际, 以台湾技职教育的特色优势启发自己谋划十三五时期卫生中职教育的改革发展。就卫生学校自身而言, 台湾技职教育可给我们以下启示:
2.1 贯彻执行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的政策制度为中职学生继续升学构建广阔平台
以高职院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为契机, 积极组织和帮助中职学生通过参加 三二分段 中高职对接、现代学徒制试点、普通试点等自主招生考试和 3 + 证书 高职招生考试, 密切配合对接高职院校拓展招生专业, 推动中高职教育实现一体化, 为中职毕业生继续升学创造更大空间。充分利用广东省优化现代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政策和国家示范校的办学优势, 通过创新中高职教育衔接贯通的体制机制, 推动广东省潮州卫生学校参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提升学校办学层次, 为中职毕业生继续升学提供更便捷的途径,从而更好地满足建设卫生强省以及打造健康广东对高级卫生技术人才的需求。2.2 提升教学治理能力建立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制度
严格执行国家制订颁布的各专业教学标准及课程标准等教学文件, 适应生源变化、学制变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新情况, 不断完善教学管理机制,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师队伍管理, 改革教师教学工作绩效考核及人事分配制度, 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健全学生、教师、行业、医院、企业及用人单位等多方参与的多元质量评价机制,定期开展学校人才培养和教学评估, 把学生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 职业/执业资格) 和就业质量作为考核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切实保证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按照教育部的统一部署, 建立学校内部常态化、周期性的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制度, 发挥学校的教育质量保证主体作用, 开展多层面多维度的诊断与改进工作, 构建校内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 将自我诊断与改进工作情况纳人年度质量报告。
2.3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贯彻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 2 0 14年修订) 》, 积极探索有效的教育载体, 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德育工作机制, 统筹推进教书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和文化育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 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 着力完善学生的道德品质, 培育理想人格, 提升政治素养。把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与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起来, 重点培养敬业守信、精益求精、勤勉尽责等职业精神。加强和改进公共基础课教学, 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软技能, 提高其适应职业生涯发展、职场对技能需求不断变化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篇4
关键词:职业教育;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7-0052-01
山西交通技师学院始建于1958年,前身是山西省交通学校,曾被誉为“山西交通的黄埔军校”,为山西的交通事业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国家的学历教育政策对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造成了很大冲击,本科生的扩招,大专生的不设线,似乎预示着中职教育就要走向没落,中职教育即将遭遇滑铁卢。山西交通技师学院作为中职教育的一部分,正面临着严峻地考验。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等职业教育生源良好,直至大学扩招,中职学校的生源人数和质量急速下滑,纠其原由不外乎有二:第一、国家政策的导向。学历对于立业之重要不言而喻,学历教育的扩招让原本挤不过独木桥的学子看到了挤过去的机会,于是他们放弃了职业教育。第二、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出现问题,不能从“给你一技之长”的角度培养技能人才,学校出来没有一技之长不能就业,出口不畅导致进口不旺,最终造成恶性循环。
众所周知,职业教育不同于学历教育,学历教育偏重于理论人才的培养,而职业教育偏重于操作人才的培养。山西交通技师学院的前身是山西省交通学校,是山西交通行业人才的摇篮。学校公路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培养的人才技能过硬,到目前为止,是学校的主力专业之一,从专业发展来看,公路专业的发展过程值得人们借鉴。骨干教师多年奋斗在教育的第一线,除了在校钻研教学,他们还利用寒暑假的时间赴企业一线学习调研,充分发挥了职业教育学以致用的特点,培养出来的学生到了工作中直接就可以上手,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就能成为业务骨干,深受用人单位的喜爱。山西交通技师学院的汽车专业作为目前学校的龙头专业,也有着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为了向职业教育发达的西方国家学习经验,学校曾派两名专业骨干教师赴德国学习,同时还和上海大众,广汽本田等国内一线汽车制造商联合办学,有针对性的培养人才,在专业技术方面始终与最新前沿技术保持着着紧密联系,学生就业几乎没有压力。
与两个老牌的骨干专业相比,其它的新兴专业发展似乎就没那么顺利了。以计算机专业为例,1998年开始成立,得利于国家计算机及网络的快速发展,2000年以后,该专业发展极为迅速,专业人数一度占据了学校的半壁江山,但风光的背后却隐藏着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就业出路偏窄等问题,2007年之后,这些因素最终变成了阻碍专业发展的瓶颈。纵观全国的中职教育,凡是发展遇到阻碍的,几乎都是有着同样的问题。好在最近几年,学校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想尽一切办法来进行补救,比如新专业的开发,更加贴合市场需求;增加校企合作力度,拓展学生的就业空间;增加定单培养,稳定了就业方向;新的政策出台使得专业发展更加有保障。
2007年以来,国家的政策也开始向中职教育倾斜。先是对城镇户口的学生每年补助1500元,吸引了一部分城镇户口的学生;从2012年开始,山西省对所有中职教育的学生免除学费,有了政策上强有力的支持,中职教育正迎来新的转机。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如何从根本上改变职业教育的现状,办好职业教育,让国家的政策为职业教育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碳。
今年本人有幸参观了闻名全国的山东蓝翔技工学校,看到的场景让人心感震撼,学校的规模大是一方面,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们的办学方式,他们的很多专业正是利用学校的人力资源优势,为广大师生提供了生产实践的机会,真正做到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规模化办学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种方向,但并不是所有学校都有条件搞规模化办学,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当我们的硬件条件受到一定程度限制的时候,如何能用办学方式的转变来达到最终培养人才的目的,我想蓝翔技校的方法给了我们一种借鉴,我们可以整合学校的现有资源,把它们最大程度地利用起来,从市场的需求入手,有针对性培养专业的人才,不求博学,但求精益求精。
篇5
一、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加强基础能力建设
一是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省委、省政府重点支持了省工业学校等16个骨干龙头中等职业学校和16个县级职教中心基础设施建设,2011年继续加大中职基础能力建设,省财政拿出1.2亿元支持13个中职建设11万平方米基础设施。省长罗保铭从省长备用金中又拿出资金支持学校食堂建设,近日,在海南省职教代表团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取得较好成绩后,省长又专门批示,省财政划拨专款奖励学校和学生,并拨出1 500万元支持实训基地建设。
二是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增强学生动手能力。近一年来我省用于实训基地建设资金就超过5 000万元,重点用于国际旅游岛建设密切相关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职业学校的校内实训基地条件得到了大大改善。职业学校的学生在“玩设备中学技能”,学习兴趣大大提升,动手能力也进一步增强。
二、创新办学机制,深化职教“三段式”改革
一是完善“三段式”。“三段式”是我省在实践中探索出的适合我省省情的教育模式,以省属优质学校为龙头,带动市县职教中心(学校),联合企业,成立九大职教集团。通过完善制度,明确责任目标,一年来,采取“面向市场设专业,面向岗位设课程”的培养模式,从教学管理、专业建设和教师跟班培训等方面进行深度帮扶,使龙头校与县级职教中心联系更紧密、更稳定,有效地促进了县级职教中心的发展。
二是创新“村官班”“巾帼励志班”“志坚班”等多种办学形式。继续完善教育教学制度,结合国际旅游岛建设,推动职业学校合理调整专业设置,加强以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等专业建设,以品牌和特色专业促进学校发展。
三是加强校企合作,密切与企业联系,引企入校,把育人与用工紧密结合起来。一些职业学校还设立冠名班,如省机电工程学校的“嘉华班”、三亚技工学校的“宝燕班”等,以点带面,推动发展。有的学校还将一些企业的生产线引入学校。
三、加大资助力度,扩大职教覆盖面
国家全面构建中职学生资助体系后,我省率先推行对中职涉农专业实行免费政策,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实行奖学金制度,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明显加强。我省9个市县还对就读职教中心的学生实行了“四免一补”政策,实现职校就读免费。我省今年又扩大了免费范围,将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纳入免学费范围。省教育厅积极加强与省扶贫办等部门的联系,整合资金,扩大资助面。各中职也勒紧腰带,从学校收入中拿出资金资助学生,保证不让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贫困而失学。
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篇6
1.1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十二五”期间,是国家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关键时期。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以及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改造升级,必然导致企业生产中科技运用含量的增加,必然要求提高一般劳动者的职业技能素质,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这就迫切需要大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现代产业结构的升级改造,所以高职院校应积极推进与中职教育的全方位合作,系统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
1.2终身教育背景下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要求。
中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过于“准确”,过于倾向基础的岗位技能培训,而忽视了文化知识的培养,中职毕业生虽有“一技之长”,但缺少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面较窄,缺乏继续学习的能力,造成学生缺乏后劲,不利于自我发展和继续提高。引入继续教育形式,不仅可以提高中职学生的文化水平,强化其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为学生今后的“终身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为他们今后步入社会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促进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1.3高职院校自身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十二五”期间,高等职业院校的生源将发生结构性的变化,学校发展定位和办学模式将实现战略性转移,即从目前以统招生学历教育为主的高等职业教育形式,走向以普通高等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并重发展的道路,形成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向社会开放的办学格局。继续教育是学校发挥服务社会功能的重要窗口,将成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1.4中职学生提升素质和能力的需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高层次、复合型、实用型人才的需求日趋旺盛,导致中职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紧张,中职学生要求提高学历层次、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就业能力的需求也不断增长。高职院校的继续教育形式灵活多样,内容全面,紧贴社会需求,中职在校学生参加,可以使他们充分利用在校学习的业余时间多学知识,学习一些在课内没有接触到的知识和技能,又可以早日提高学历层次,为就业打基础;中职毕业的学生参加,可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同时能获得学历层次的提高,为自己职业生涯的发展打基础。
2、高职院校继续教育与中职教育沟通衔接的模式
2.1“推荐就业+岗位培训+学历”模式。
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合作,把中职三年级学生批量推荐给用工企业,采用“岗位培训+学历”的形式让学员既提高技能又获得大专学历。由于到企业的人数是批量的,我们可以到企业上课。这种模式对于学生是有利的,既能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又提高了他们的岗位技能,通过成人高考的学员还可以获得成教大专学历;对于企业也是有利的,因为,这种方式解决了企业用工难的问题,同时,学生在其学历教育学制内一般不会离开企业,避免学生短期流出企业,保持员工队伍的稳定性;对于学校,继续教育服务规模得以扩大,形成共赢局面。
2.2“岗位技能提升+学历”模式。
高职院校与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一定生产规模的企业或行业协会合作,招收行业内的具有中职教育经历的企业员工,开展岗位技能提升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同时要求学员参加当年的全国成人高等教育统一招生考试,通过成人高考的学员,非学历继续教育课程与学历继续教育课程接轨。为了体现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服务在职从业人员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功能,成人高考招生录取时采取“单独划线、单独录取”方式进行。对于行业企业推荐的优秀员工,招生录取时可采用照顾加分政策(可与全国成人高校招生统一照顾政策累计加分)。
2.3“岗位培训+技能证书”模式。
高职院校与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一定生产规模的企业或行业协会合作,招收行业内的具有中职教育经历的企业员工,开展岗前培训、岗位技能提升、转岗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同时要求学员参加技能鉴定和非学历考证,不断提升学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更好(下转第269页)的为行业企业服务。
3、高职院校继续教育与中职教育沟通衔接的实施策略
3.1完善组织领导,提供政策支持。
要保证高职院校继续教育与中职教育的有效沟通与衔接,必须成立一个由省、市教育行政和教育科研专家与中高职学校领导班子共同组成的沟通衔接领导机构,制定相关的文件政策,统一领导沟通衔接工作,共同研究和解决沟通衔接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同时应成立由中高职学校相关部门以及行业企业领导专家组成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委员会,明确规定高职院校、中职学校、行业企业等相关部门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各方的责、权、利,不断完善沟通衔接工作,提供沟通衔接工作的组织保证,推动沟通衔接工作又好又快地开展。
3.2加强宣传合作,拓宽合作平台。
加强校校合作,扩大与中职学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在中职学生实习阶段介入高职继续教育项目的招生宣传,不断提高中职学生继续教育项目的参与率,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加强校企合作,以订单式培训为主导,以校企合作培训基地为依托,积极开展企业内中职学生的岗前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学历提升等工作,提升企业员工素质和技能,增强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力。
3.3实施专项计划,提升办学实力。
要保证与中职教育的有效沟通与衔接,高职院校应不断创新,提升继续教育办学实力。推进“师资建设计划”,建立以专业教师作支撑,行业企业兼职教师为主导的继续教育师资库,建立学历继续教育专业建设带头人和课程负责人制度,建立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带头人制度,形成以名师推特色,以特色促发展的良性发展态势;推进“队伍建设计划”,构建一支由专业、兼职、学生勤工俭学等组成的继续教育从业人员队伍,加强员工培训,增强市场意识,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推进“特色项目计划”,重点打造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继续教育项目,以特色打品牌,以品牌促发展,以点带面,整体提升;推进“基地建设计划”,建立各类校内外继续教育基地,重点打造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继续教育基地,积极开展企业订单式培养,培养更多符合企业要求的技能型人才。
3.4建立质量监控保障体制。
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和中高职学校、行业企业要加强统筹管理,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研究,推动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育与中职教育沟通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质量监控保障体制。
篇7
在中学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程,可能存在于综合高中、职业技术高中(vocational-technical high schools)以及区域职业技术中心(area vocational-technical center)或区域职业技术学校(area vocational-technical school)。综合高中,也就是普通高中。职业技术高中提供普通课程教学但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其在毕业后能在一个特定职业岗位或行业工作。区域职业技术中心和学校提供学生半天的技职教育课程,通常位于市郊;给那些无法到综合高中就学的人提供进修的机会,传授基础的学科课程和职业教育课程。
后二类中学统称为职业中学,但是进入21世纪,这些学校的课程设置有明显的互相融合之势;而且后二类的在校学生,只占公立中学在校生的10%。
中学阶段的职业教育分为七大领域:农业(agriculture)、商业(business)、家庭与消费科学(family and consumer sciences)、营销(marketing)、健康(health)、贸易与工业(T & I)、以及科技/通讯(technical/communication)。事实上,初中阶段(middle school or junior high school)也有职业教育先修课程(pre-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这些课程向学生介绍世界上的各种工作,使他们了解有多种多样的就业机会,并给他们机会尝试各种领域的各种工作。技职教育七大领域都有这样的先修学程,并能和中学以及后中学的学程连成一贯,使学生有机会将学校学的技能具体应用在职场情境。
由于美国各州有各自的州法律,所以各州对于高中毕业生所需修的学分数规定不一,2000年高中毕业生平均学分数为25.分,其中18.8学分为学术学分,4.2学分为技职学分,其他为2.分。每一学分相当于每天一节课、持续一年。
篇8
关键词 技职院校;实务专题;高等职业教育;高职专升本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01-0090-04
目前,台湾已构建与普通高等教育平行的技术教育体系,形成了从专科学校、技术学院到科技大学与研究所,从专科、本科到硕士及博士阶段的完整技术教育体系。在这类技职院校专科与本科层次人才培养中,台湾各校普遍实施实务专题来代替毕业论文。大陆也有个别高等职业院校引入了实务专题教育模式,但大陆本科人才培养中还没有相关的借鉴改革。本文拟对大陆高职专升本教育中率先实施实务专题的必要性及可能面临的困难作一简要论述。
一、台湾技职院校实务专题教育的特点
台湾技职教育为适应全球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采取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专题制作课程(special project courses)的推广与实施便是举措之一。专题制作课程是面向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以研究为主的必修课程,学生可根据职业发展需要或个人兴趣选取一个课题进行实务制作或撰写研究论文。实务制作一般以企业或非营利组织面对的实际问题或现象为研究对象,强调观念的运用与问题的解决,多应用于技职院校与应用性学科专业;研究论文则强调理论的建立或验证,具有学术研究性质,多应用于学术导向的普通大学。专题制作课程的实施流程大致包括如下环节:分组、确定指导教师与专题题目、专题分工及拟订计划、计划审核、专题制作、专题发表[1]。这里主要讨论在技职院校中应用的实务专题或实务制作,相当于大陆高校的毕业论文,但二者有着显著的区别。
(一)务实性
实务专题是台湾技职教育本科课程与普通大学本科课程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职业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2]。科技大学与技术学院开展“实务专题”课程的目的与作用非常明确:满足科技与产业发展的用人需求,通过实务专题制作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以使学生整合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在实务制作过程中掌握完成特定作业任务所需的工作方法与作业程序,发展创新能力,提高就业技能,如作业流程的革新、产品营销策划等。由此可见,实务专题的主题“不是来源于书本,也不是来源于教师的硬性摊派,它来源于小组成员的生活和社会实践”[3]。这就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于书本知识的掌握,要注重体验生活和深入实践,能够把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紧密联系起来,学以致用。而大陆高校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习惯做理论研究却创新不足,由于远离社会实践而影响学生就业。
(二)团队性
与大陆高校一人一题的毕业论文模式不同,实务专题要求小组团队共同完成,每组通常是4~6人,视主题需要作适当调整。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非常重要。实务专题制作是一个立体系统,每个学生都将面临多个交流与沟通对象:首先是小组间的成员,这是课题实现合作的基础,从课题的选择到最后完成报告和口试,都需要小组成员的配合和协调;其次是指导教师,在专题制作过程中必然遇到问题,需要随时与指导教师进行讨论;最后是企业和社会,由于制作主题来源于行业和社会,还需要经常和企业、社会打交道。所有这些环节都需要建立良性的交流沟通平台,在互相尊重和理解中建立融洽的合作关系。
(三)过程性
台湾实务专题比大陆高校毕业论文的时间更长,约为1~1.5年,虽然时间长,但并不放任学生,而是让学生充分利用和享受实务制作的全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来体验探究的乐趣,领会研究的方法,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台湾建国大学为例,在实务专题制作过程中,学生基本上每周都要集中向老师汇报研究进展,讨论后如实填写《专题制作每周讨论记录表》,指导教师将学生出席及讨论情形作为学期成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并且在每一学期的期末填写《专题制作期末评分表》。而大陆高校做毕业论文的时间往往也是学生毕业实习和找工作的时间,很容易出现“失控”情形。
(四)探究性
有人认为强调实务专题的应用性与实践性,可能会降低对学生研究能力的要求,事实恰恰相反。首先,兴趣是探究的基础和推动力,学生只有对某种事物产生了浓厚兴趣,才愿意主动去探究。从实务专题主题的选定来看,主要依据学生的职业发展需要和个人兴趣,与学生的生活和实践经验相关,而不是书本上的纯理论知识。其次,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是开展研究的根本保障,学生在专题制作过程中将受到严格、规范的研究方法训练。如,台湾建国科技大学在第五学期开设“研究方法”课程,目的在于让学生熟悉研究方法的相关理论知识,培养其研究技能,同时开展“校内专题制作”,为真正的“业界实务专题”制作提前演练和作好准备[4]。再次,强调过程性评价,促使学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专题制作。在专题制作过程中,学生的出席情况、参与讨论情况、任务完成情况等都将纳入最终的评分结果,保证了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逐步提高探究能力。
二、大陆高职专升本教育实施实务专题的必要性
目前,大陆个别高等职业学院引入了台湾技职院校实务专题的做法。如,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工程系借鉴台湾朝阳科技大学资讯学院“实务专题”教学的成功做法,各专业将“实务专题”纳入了必修课程,并在2009级学生中率先试点组织实施,每4~6位学生为一组,每2~3组安排一位专业导师指导。在专业导师的带领下,专题组设计一系列实际工作任务,充分利用系部统一时间开放校内实训基地,积极组织开展专业学习和技能训练,取得了一定成效。2010年,该系计算机网络组建与安全维护项目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荣获一等奖[5]。但在本科层次人才培养中,大陆目前还没有相关的借鉴改革。在大陆高职专升本教育中率先引入实务专题教育模式,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原因:
(一)引导高职专升本教育的职业性定位
高职专升本教育自1999年发展至今,无论是教育理论界,还是教育行政部门,对高职专升本教育的定位和高职专升本人才的培养目标仍然存在分歧;而在教育实践领域,基本上都是按照普通本科人才的模式来培养。因此,科学合理的定位是高职专升本教育健康发展的前提。实际上,“无论是从教育理论层面和国际教育分类标准来看,还是从国内、国际教育实践来看,都应该将高职专升本教育定位为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而不是普通学术型本科教育。”[6]
因此,将实务专题课程引入高职专升本教育,将在一定程度上引导该类教育向职业性方向发展,引发教育模式的相应改革。因为实务专题作为台湾技职教育本科与普通大学本科课程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其课程目标定位、选题来源、制作过程、方法选择、评价标准等方面都具有职业性、行业性与实证性导向。尤其是对高职专升本教育的学生来说,从其入学开始便可开设“研究方法”课程并同时开展“校内专题制作”,第二、三学期开展“业界实务专题”制作,第四学期进行“业界实务专题”成果发表和口试汇报,这样在两年的学习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实务专题,从而可以保证人才培养始终坚持职业定位。
(二)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
实务专题注重学生两方面能力的培养:关键能力与专业能力[7]。关键能力又称为核心能力或可迁移能力,是已知具体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以外的,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必不可少的基本能力,如,团队协作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而实务专题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各专题任务要求学生分工合作,以小组方式提交专题成果,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另外,从专题主题的确立、专题制作的组织到专题报告的撰写、专题成果的发表和汇报,都是由学生小组来自主完成,教师只起辅助作用,这就很好地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了关键能力外,实务专题也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在实务专题学习过程中,专题任务以具体的项目开发为载体分解为一系列的实际工作任务,各专题任务要求学生动手实践完成,学生通过对某个专题进行研究和实战,切实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实务专题甚至可以看成是“职业化的提前演练”,当学生经历过实务专题制作过程之后,必将对整个体系相当熟悉,特别是与企业市场相关联的课题,这将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奠定基础,即有利于毕业生快速适应工作的流程与状态。
(三)减轻教师负担,发挥学生优势
由于学生规模扩大,高校教师每年都需要指导大量毕业论文;更由于学生忙着赶招聘会、找工作,对毕业论文越来越轻视,东拼西凑,甚至出现抄袭现象,毕业论文尤如“鸡肋”,甚至一度引起了关于本科毕业论文是否需要取消的激烈争论,如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拟从2010年起在教学计划中,删除毕业论文[8]。而对于高职专升本的毕业论文来说,教师除了面临上述问题外,还进一步抱怨学生的理论功底太差,基础知识不牢,缺乏研究方法的训练等。
因此,在高职专升本中用实务专题代替毕业论文,一方面可减轻教师负担。与目前“一人一题”的毕业论文指导模式相比,实务专题采取“分组指导,一组一题”的指导模式,减少了教师指导论文的数量,使得教师能够在每项专题的指导上投入更多时间与精力,从而提高指导效果。另一方面,可发挥高职专升本学生的优势。由于专升本学生来源于高职院校,他们的教育属于职业教育体系,对实务性课程比较感兴趣,动手和操作能力比较强,但理论知识不够扎实系统,用实务专题代替毕业论文可以扬长避短。
三、大陆高职专升本教育实施实务专题可能遇到的困难
在大陆高职专升本教育中率先实施实务专题教育模式,将会面临一些困难,还需要从理念转变、实施技能培训、相关制度完善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一)教师的指导能力将受到挑战
大陆高校习惯了“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教师的权威地位不容置疑。在实务专题制作过程中,学生处于主导地位,是专题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处于辅助位置,但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作用可有可无。恰恰相反,在专题制作过程中,对教师的宏观协调能力、与小组成员的沟通能力、所指导专题的实践操作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专题大多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教师可能不熟悉,必须通过再学习才能指导学生。
(二)要求学校与相关行业有充分的合作
由于实务专题的主题主要来源于企业界,因此台湾技职院校实施实务专题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产学合作较为成熟。技职院校为推展产学合作,往往设有产学合作单位,如育成中心或创新育成中心,以专责其事。2007年台湾技职校院产学合作项目达8509个,产学合作金额达新台币34亿多元,缩短了学校育才与行业企业需求的差距。同时,台湾从2005年开始实施“最后一哩就业学程”计划,鼓励技职院校学生于毕业前与行业企业合作[9]。这些措施都为实务专题的实施创造了条件。而大陆高校,尤其是普通本科高校与企业界的联系并不多,要实施实务专题教育,就必须加大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力度,使专题真正有行业项目依托。
(三)需要制订完善的制度措施
实务专题的实施还需要制订一系列制度措施,如实务专题的制作流程、实务专题的评价标准、指导教师的职责与激励机制等,只有这些制度措施都明确才能付诸操作。
(北京联合大学高职处2010年度委托课题《专升本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主持人:王彤)
参考文献
[1]谷冠鹏,付鸿彦.专题制作:台湾高校的毕业设计与特色[N].中国教育报,2009-02-23(5).
[2]陈雯.台湾高等技职教育课程建设及其启示[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8(8):389-396.
[3]魏正珠.试论台湾建国科技大学学生专题研究与能力的提高[J].福建信息技术教育,2009(4):9-11.
[4]刘素芳.高职实务专题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福建信息技术教育,2011(2):43-45.
[5]王彤,朱科蓉.高职专升本教育的定位分析与改革策略[J].职教论坛,2011(13):21-24.
[6]吴栋淦.谈谈“实务专题”在我院软件工程系的实施情况[J].福建信息技术教育,2011(2):37-39.
[7]汤寒锋.本科生论文成鸡肋 毕业论文是否该取消引热议[N].重庆晚报,2009-10-12.
[8][9]黄富顺.台湾技职教育新近的发展与特色[R].2009中国(长沙)国际职业教育论坛演讲稿.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actical Topic Courses of Taiwan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Schools and Its Enlightenments to the Bachelor Education Upgrading from Two or Three Year Higher Education in Mainland
ZHU Ke-rong, WANG Tong
(College of Applied Arts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1, China)
篇9
关键词:行业高职院校;多校区学生管理;职业素质教育活动
在职业教育的定位和理念得到社会各方面认可、高职教育逐渐走向深入的过程中,社会各行各业对高职教育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全面。而部分高职毕业生在进入各行各业初期表现出的诚信意识、敬业精神、人际适应等职业素质方面的问题经常引起企业和学校的关注,但这方面问题的引导教育只能提前进行[1]。因此,高职院校只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水平,才能帮助高职学生提高择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的能力,进而达成社会生产需要。
1行业高职院校多校区职业素质教育活动的内涵
职业素质教育是为了培养个人职业适应、发展需要的基本品质而实施的教育理论实践活动。为了使职业素质教育内容得以顺利实施,构建高职院校自身特色的职业素质教育活动、教育模式势在必行。随着高职院校教育规模扩大,许多高职院校也像其他普通高校一样多校区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因此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活动也呈现出逐渐细化、多样化特点。多校区管理视域下的行业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活动作为一种特定环境下的教育实践活动,目标就是进一步推动学生职业素质发展。
2行业高职院校多校区职业素质教育活动的设计原则
2.1实践原则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类型就决定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核心素质地位。相较于专业知识技能前期的理论基础支持,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活动要围绕活动实践理论、活动引领感受和体验活动的过程。活动设计上要注意学生的实践性,强调活动实践过程的充分程度、丰富程度、深刻程度,学生的亲身体验和主观感受应成为职业素质教育活动设计的重要方向和途径。
2.2生本原则
职业素质教育活动从根本上说是全体师生参与的学生教育工作,而教育要求我们始终树立“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使人人都有所收获”的育人观念。学生素质教育活动设计也必须围绕学生、服务学生。真正的生本导向,要根据学生现实需求和年龄特征来设计、组织活动,要考虑每项活动的大众化接受程度、专业化特点和参与面等问题。只有立足于生本原则的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活动才能调动学生独立自主、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
2.3行业原则
高职院校中的职业素质教育活动是一个开放的课程领域,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活动方式等都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在活动方式的选择和教育资源的开发上就要充分利用高职专业所对应的行业岗位特性[3]。岗位核心要求的现场展示、场景、行为模拟、职场思维训练等元素应该是职业素质教育活动设计的核心元素,要尽量把行业的核心素质要求传达给学生,通过实践内化为学生的职业素质。
2.4属地原则
职业素质教育活动内容和形式的选择还是要考虑地域性特点。即使是面向全行业的高职院校,高职生源和就业渠道一般会有集中区域。要利用好优秀人物、优良风土人情、当地民俗、传统竞赛、方言学习等属地文化要素设计训练活动,让学生带有一定的优秀文化符号并借此教给学生融入以后职场属地文化环境的能力素养。这个设计原则对于多校区管理模式下的院校更有指导意义。不仅各区域人文环境不同,学校的各个校区文化特征也是有区别的,城市中心的校区和偏远山区的校区职业素质教育活动条件不可能一致,所以要注意属地化特色,不丢失本源文化土壤。
3多校区行业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活动设计思路
3.1统一认识,顶层设计,提升对职业素质教育活动的认识
高职教育工作者应积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摒弃只重职业知识技能课程的封闭式教学模式,转变为开放式的职业教育。全员努力营造职业综合素质学习氛围,支持通过职业素质技育活动促进学生不断发展,通过多方面的职业教育内容使学生胜任未来的岗位工作。在形成全员共育职业素质的思想基础之上,学校领导应牵头组织策划全校的职业素质教育活动,顶层设计出自上而下、层层落实的职业素质训练框架。在这个顶层设计之下,专业知识技能课程与素质训练活动并行不悖,相辅相成。只有学校做好宏观计划,职业素质教育活动才能准确定位,顺利策划、实施并最终培养出合格的职业人才。
3.2行业入手,核心挖掘,凝练出职业素质教育的核心框架
高职教育紧密依托职业岗位所在的各行各业,职业素质教育活动的训练核心必须是行业公认的职业核心素质。行业有核心职业素质要求的表述,高职院校要悉心的理解吸收,在整个行业的高度上潜心挖掘核心素质内涵,形成易于理解、发散、深化的素质内涵模块,便于作为职业素质教育活动的设计内核。在有些行业,专业岗位的素质要求特点不突出、偏于松散和通用的情况下,深入慎重地论证挖掘核心素质则更为重要,只有行业核心素质的恰当理解和组合、分解所形成的职业素质教育活动框架才会具有指导意义,而不会弱化为普通的学生活动。
3.3学生为本,问题导向,搭建有效的职业素质教育活动平台
在设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活动时,考虑行业核心素质的引入之外,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基础。根据学生的区域、年龄群体特点,更有针对性地对行业需要且学生欠缺更明显的素质项进行重点养成,例如:民航业核心素质要求之一是“优质服务”,这一素质要与当前90后、10后独生子女学生群比较自我,抗挫折力弱等特点相冲突,学生习惯了接受优质服务而不习惯服务于他人,因此,“学生为本”在此项素质的体现则应该加强训练学生的服务意识。设计更深入的优质服务意识和行为活动,让学生去实践并理解怎么做到“优质服务”。而现阶段在校学生已有的活泼有主见等特性则在对应的素质模块中适当弱化,教育活动则可以简化一些。以学生为本,问题导向就是结合学生实际对基于行业素质要求框架中各项各点进行权重设置,搭建出一个契合企业与学生双方实际的素质教育活动平台。
3.4丰富形式,多元素融合,打造恰当的职业素质教育活动载体
在确定了各素质要点的活动策划权重之后,就要为“这一副肥瘦不均的活动骨肉披上外衣,让其被包裹并生动起来。”这一设计步骤就是要选择丰富的形式来体现素质要求的内容。模拟、参观、交流、游戏等活动形式很多,选择形式时就要注意多种元素的融合,要注意社会热点问题,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媒介形式等关键元素。这一点上也要充分利用区域性原则来设计活动,把多校区所处区域及周边的文化元素放进职业素质教育活动中。例如,珠三角粤语粤剧的元素被纳入众多活动中得以训练并内化成职业素质。此外,对于多校区院校,做主校区和分校区之间的职业素质教育活动策划要注意以文化氛围较为浓厚的主校区为中心,各分校区以核心专业群和周边条件,凝练更有偏向,而又不能脱离行业素质要求的职业素质教育特色活动。
3.5实践修订,追踪管理,制定务实的职业素质教育活动方案
职业素质教育活动方案形成之后,同样要经历实践来检验。一个活动的可操作性、实效性一定要在班级等学生群体中实施之后,通过及时和延时的跟踪调查,科学分析,现实效果才会呈现出来,把职业素质教育活动方案作为一个项目来组织管理,一届学生,一级学生,一个专业学生,多维度群体实施效果的反馈和整合,持续地修订活动方案,才能逐步打造出一个适合特定行业高职的多个校区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活动方案。
4结束语
行业高职院校在多校区办学的背景下,应重视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活动的设计原则,基于校情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多角度着手制定出符合学生素质发展培养方案。就目前而言,达成统一认识是活动开展的前提基础;从行业入手,以生为本则是关键;打造活动载体和制定活动方案则是根本。培养高素质的高职院校学生,特别是在“一流”高职院校的建设背景下,依托其职业教育活动设计,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当成为行业高职育人工程的重要一环。
参考文献:
[1]朱浩松.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的培养[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4):50-52.
[2]王璐,梁可.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实践研究[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5(05):70-71.
篇10
根据**市人事局《关于**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有关问题的通知》江人发[**]34号文的精神,结合我市的实际,现就我市今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继续教育的对象
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二、继续教育的内容
继续教育分为公共必修课(以下简称公修课)和专业课。**年继续教育公修课的内容包括“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与创新能力教程》两门。专业课由专业技术人员所在单位、行业协会培训中心和具备培训资质的继续教育基地根据行业主管部门的文件指引来组织实施。
三、继续教育的总体要求
根据《广东省科学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累计不少于15天。其中公修课的具体要求是: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评审初、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和考取了初、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后被聘任技术职务时,须提供两门公修课成绩;参加初次认定的专业技术人员须提供一门公修课成绩(即《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与创新能力教程》培训成绩)。现持有《专业技术人员权益保护》培训成绩而尚未作为公修课使用的,有效期使用到2007年12月31日。除参加公修课培训考试外,专业技术人员应参加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专业课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申报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时或考取专业技术资格后被聘任时都要提交每年不少于15天的继续教育总学时(含公修课)。
四、开展继续教育的具体办法和要求
(一)公修课
1、《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与创新能力教程》
本课程采取面授与自学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其中集中面授15学时。培训结束将进行考试,成绩记入《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
2、计算机应用能力
从今年开始,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按人事部扩充后的科目(模块)进行。2005年(含)前参加了广东省《计算机网络应用》考试,取得合格证书且尚未作为公修课使用过的,可作为公修课使用到2007年12月31日。
**年广东省将组织14个类别20个模块(详见报名表)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专业技术人员可在14个类别中自由选择若干模块(往年已通过若干模块考试的考生,应在曾考过模块类别之外选择模块)进行考试。**年在地级市单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评聘初、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须分别提交3、4、5个模块考试的合格证书;在县级市单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评聘初、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须分别提交3、3、4个模块考试的合格证书;但以下人员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时可免予“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
(1)计算机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毕业人员;在计算机室(中心)直接从事计算机工作3年以上或从事计算机专业专职教学的专业技术人员。
(2)取得博士学位者。
(3)小学(幼儿园)教师,艺术、工艺美术、群众文化系列专业技术人员;在农村乡(不含镇)属单位工作的,或在省扶贫开发重点县的专业技术人员。
(4)大、中专毕业生按政策规定申请初次专业技术资格考核认定者。
(5)参加全国计算机软件资格或水平考试获得程序员以上证书者。
(6)1956年12月31日前(含1956年12月31日)出生者。
以往文件与本条的要求相抵触的,以本条的要求为准。
(二)专业课
专业课培训由行业主管部门确定,应切实保障培训时间、内容和质量。专业课的学习情况将作为执业资格延续注册、重新申请注册、逾期初始注册和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资格的条件之一。
五、组织实施
**地区的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由**市人事考试中心统一组织实施,为方便我市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考试,经请示省批准在我市设立流动考场。但仍然由**市人事局组织实施,考生可自愿选择**考场或**流动考场。报名办法:请直接登录广东专业资格考试网或**市人事考试中心主页查询。**市流动考场的考试时间安排:除教育系统外其它专业技术人员**年5月14日—16日;教育系统人员**年7月8日—10日。报名人员在网上报名后到**市人事局专技股缴费确认。确认时间:参加5月份考试的在4月23日前确认;参加7月份考试的在6月23日前确认。
为方便考生应试复习,我局委托**市技工学校开设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前培训班,考生可本着自愿的原则选择参加培训。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与创新能力教程》具体培训时间另行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