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导向范文
时间:2023-03-25 02:25: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就业导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根据经济发展和就业需要,会计专业在总体培养目标的设定上,要在致力于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
具体地讲,就是要在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根据人才培养总目标的要求,具体确立会计专业的学生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四个方面的子目标。
(一)关于职业道德素质
以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起点,让学生最终达到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体分为六个层次:
1.职业道德的基准。它是任何职业都必须遵守的社会主义公共道德,包括:为人民服务的观念,集体主义精神,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五爱”思想,团结互助、平等合作的作风,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一般社会公德等。
2.会计职业的情操。包括:热爱会计本职工作、安心会计本职工作和乐于会计本职工作等。
3.会计职业的态度。包括认真、仔细、诚实、守信、公正(道)、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
4.会计职业的责任。包括:对待会计工作的责任心(感),会计职责的履行(尤其是讲原则,讲方法),奉献社会的精神,正确的荣誉观等。
5.会计职业的作风。包括:循规蹈矩、实事求是、当“家”节俭、服务耐心、讲求效率和效益等。
6.会计职业的纪律。包括遵纪守法、保守机密、清正廉洁和自警自律等。
(二)关于科学文化素质
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本知识、专业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它分为三个层次:
1.知识,包括较广的人文社会通识,较高的文化修养等。
2.品质,即做人的基本品质,包括诚实、正直、心胸坦荡、大公无私、严于律己等。
3.态度,即做人的基本态度,包括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价值取向、审美情感、人的基本关系(即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等。
(三)关于能力素质
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立业创业能力。具体包括:会计业务知识及相关知识、会计技能操作和会计技术创新等方面。在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要求掌握专业所必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并能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事本专业的实际工作;具备一定理论水平和较高的实际操作技能;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初步的组织和管理财务会计工作的能力。
(四)关于身心素质
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体指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所具有的体质、情感、意志、性格、气质和能力等。
根据四个子目标,结合会计专业的能力培养目标、人才的市场定位,本着“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观,分别确定骨干学科及必要学科的具体的、实用的、可操作的教学目标,满足学生从事相应职业群和相关职业群的需要,从而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发展能力、社会能力。
二、就业导向下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确立是时展的要求
2005年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根据决定精神,要想培养出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现代高素质会计人才,要坚持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教学原则,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要深化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教材、学制安排等,都要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教学内容要注重学以致用。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职业教育要面向就业,重要的是面向企业,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
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一批应用型会计人才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培养目标。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就业市场对就业者的要求,尤其是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职业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确立以就业为导的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时代特色、符合社会需求、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使学生一到单位就能适应工作岗位,或经短期培训即可上岗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就成了职业中学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确立的必然要求。
三、就业导向下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途径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就业导向下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的前提条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提倡,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教育也需要不断地改革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有的会计教育方式是灌输式,重理论和应试,轻实践和考查。强调会计知识的系统性、历史性和完整性,忽略了会计知识的应用性、需求性和更新性。这导致学生空有理论而不知实际,能考试而不会应用。而会计人员应具备的知识技能、专业判断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在教学中极少得到体现。
在这种会计教学模式下,许多中职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也很难零距离上岗,用人单位反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知识面狭窄;缺乏对会计技能的整体掌握;缺乏对新生业务的思考和应变能力;对独立进行财会工作缺乏信心;缺乏积极的工作态度,缺乏社会就业的适应能力等等。
通过反复调研,深入企业了解会计岗位的需求,同时结合市场需要,应特别突出以下专业基本能力的培养:
1.熟知会计的基本原理,掌握会计核算流程及其相关的管理规程。
2.具有熟练的财经基本技能(珠算、点钞、计算器使用、数字书写等)。
3.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使用应用软件进行企业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管理。
4.具有对会计资料进行收集整理、获取经济信息的能力,掌握主要的分析和预测方法。
5.具有运用有关法规和制度进行经济监督的能力。
6.具有分析研究企业经营成果,运用理财策略和方法的能力。
7.掌握一定的纳税技巧,熟悉国家经济政策和管理规律,具有基本的税收筹划和内部审计的能力。
8.具有一定的理财意识和财务知识,进行处理、分析、应用的能力。
9.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和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意识,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具有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锻炼习惯。
鉴于以上原因,我认为:
首先应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应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重点增强实践性教学,以培养学生的业务操作能力为重心。提倡学式教学模式,即以学生为中心,实践训练为主线的新型教学模式。未来的会计专业培养目标要以素质为主体,突出学生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要实现以上能力的培养,具体落实到教学中应做到:
1.加强岗位针对性训练,加强实务案例内容,倡导案例式教学;围绕会计专业核心课程编写学习包,并扩充会计专业专门化方向的校本教材。
2.参照职业资格认证标准,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为依托,利用相对集中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会计人员应知应会知识与能力”培训。即积极推进"双证制"的实行,努力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取职业资格证书。
3.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打破原有学科教学体系,结合实践教学,以任务、项目为中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就业上岗的适应性。
其次要提倡素质型人才的培养。所谓素质型人才培养,就是把教育工作重点放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上。通俗地说,就是要使学生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做学问和如何创新思维。素质型人才培养不同于以往人才的培养。它是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融合到素质教育之中,使之成为一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整体,素质型人才培养还强调将知识“内化”成做人和做事的基本心理品质,它不只是着眼于学习一些立即有用的具体知识和技能,从而追求“学了就用,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是教会学生终身学习的本领,使学生有驾驭处理复杂事务的基本才能。因此,会计学专业未来素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突出三个方面:一是要突出学生职业道德的做人要求;二是要突出知识、能力同素质的融合;三是要突出学生“常规本领”和复杂应变、开拓创新等“特殊本领”的培养。
(二)仿真实训环境的建立是就业导向下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的必然要求
稳固的学生实践基地的建立,是提高实践环节教学效果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但是,受许多条件的限制,使得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可能到实际的工作岗位上去参加社会实践。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去创设专业教学情景。研究课堂专业情景对教学的影响。情景的创设和利用,直接影响知识的建构与实践操作能力的获得与提高。在教学中,通过创设专业情境,把学生从理论教学中巧妙地带入特定的事件环境中,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通过认真思考、分析、讨论、体会、归纳、综合,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提高综合的专业分析和判断能力,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我们要努力营造一个仿真的会计工作环境,如我校的“金点子”会计记账中心就使学生亲临会计工作的现实环境,让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个人技巧解决实际会计工作中的问题,熟悉各个会计岗位的工作,锻炼学生从总体上把握财务和会计工作,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适应新环境的能力。通过模拟企业实际运作方式,采用动态的业务发生处理方式,只有顺利完成前项业务,才能接着开展下一项内容。而前期的业务处理又影响到后期业务的运行。同样的操作资料,就会随着学生业务能力、处理方式、决策能力、组织能力等不同而不断变化并产生不同的处理结果,从而让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更好地训练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再者可利用寒假、暑假组织学生进行和专业知识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就业导向下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
职业教育的特色在于使学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同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建设具有教师资格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教师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是培养学生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能力的重要条件。
1.建立教师到企事业单位顶岗工作或实习锻炼的制度。要求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事业单位顶岗工作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
2.教师通过业余自学,考取与所教专业相同或相近的专业技术职务或资格。
3.专业教师(含专业基础课教师)要积极学习本专业的最新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所任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的技能,教师应首先掌握。
4.教师利用节假日时间到企事业单位搞调查研究,学习专业技能,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提高全体教师指导实训、实践教学的能力。
综上所述,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应确定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具有终身学习本领和应付复杂变化环境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从事会计实务、财务分析的创造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朱学义《论会计学专业素质型培养目标》《会计之友》2007年第1期
2.周杨《面向21世纪会计教育发展的对策》《会计之友》2000年第10期
3.吴永立《财务管理实践教学的思考》《财会研究》2006年第5期
4.庞长兰《会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探讨》《财会研究》2006年第1期
5.王永生《浅谈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财会通讯》2007年第9期
篇2
[关键词]高职教育 定位 就业导向 就业率
[作者简介]付云(1980- ),女,四川乐山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广西 柳州 545007)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高职基于以岗导学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3JGB416,课题主持人:付云)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3-0085-02
自2003年高职教育界提出“就业导向”概念时,就在业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当时相关研究层出不穷,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就业导向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种阶段性措施,是为解决当时就业难问题的一种临时性措施。但这些年的实践证明,它并不是一种临时性政策,在高职教育中坚持“以就业导向”的方针依旧是目前,也将是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的政策。
目前,业界对高职教育“就业导向”合理性的质疑声很少了,但对这个概念的解读仍存在着偏差。当前,高职教育进入全面提升质量的发展新阶段,新时期赋予了“就业导向”新的内涵,再用当初的内涵来引导高职的方向,也将是一种误导。因此,有必要从概念提出的背景出发,和目前的形势进行对比,提炼出当前高职教育就业导向的新内涵,从而指引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一、高职就业导向概念的提出
(一)就业导向的政策表述
2003年4月,《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教学[2003]6号)中提出:“高职要以就业和社会实际需求为导向,要特别对可能面临就业困难的毕业生有针对性地强化短期职业技能训练。”这是教育部文件中关于高职就业导向的最早提法,侧重点是高校在发展规划中要注重就业意识。
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政府方面“以就业导向”发展高职教育的思路逐渐清晰起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提法逐渐被“以就业为导向”所代替。当时,高教司司长张尧学、副司长葛道凯等相关领导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就业导向的论述。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3年12月第二次全国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从2003年开始,教育部明确提出高职教育改革的方向就是要以就业为导向。而且随着形势的发展,我们整个教育都要以就业为导向,因为所有毕业生都要走向社会,都有一个就业问题。”以上论述加强了就业导向的宣传工作,为教育部以就业为导向正式文件的下发作了舆论铺垫。
在《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 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中,第一次以文件形式明确提出以就业为导向,“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高等职业院校要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找准学校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在《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4]12号)中对就业导向加以强调,“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增强职业教育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随着教育部文件的正式颁布,高职的就业导向进入了大众的视野,一时间,众多的职业教育研究者及高职院校的教职人员取代了政府部门的工作者,立足学校教学实践的论述取代了国家角度的宏观指导,成为宣传就业导向的主流。
(二)就业导向提出的社会背景
1.毕业生就业率低。高校扩招所带来的严峻的就业形势,主要反映在毕业生就业率低,尤其是高职生就业率低。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职院校的数量占普通高校数量的比例为44%,成为高校扩招的主力军,招生规模连年增长。2003年是我国高校扩招后本科学生毕业的第一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创了历史新高,共212.2万人,比2002年净增67万人。其中,2003年高职高专毕业生108.2万人,占毕业生总数的51%;与2002年相比增加了35.5万人。毕业生数量大、增幅高,但社会需求没有明显增加,尤其高职高专毕业生的需求明显不足,2003年全国平均供需比仅约为10.3。于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了严峻的就业形势。
截至2003年9月,200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就业率达到70%,其中本科生约为83%,高职高专生约为55%。由此可见,就业问题最突出的还是反映在高职方面。一方面,高职毕业生人数增多,社会对高职毕业生需求不足;另一方面,在当时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严重的技术工人、高级技术工人短缺的现象。这从侧面反映出通过我国高职教育培养的技术工人,在当时并不能适应产业界的要求。
2.高职教育定位不清。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和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重视和政策引导。我国职业教育起步较晚,1996年才确定了高职教育和高职院校的法律地位。从普通教育中分离出来的职业教育,始终摆脱不了普通教育的影子:注重理论,轻视技能。尤其对于高职教育而言,到底归属于职业教育还是高等教育,一直是高职教育发展之初的困惑,在夹缝中寻找出路。这种困惑带来了高职教育发展中的两种倾向:第一种是过多强调学科性的倾向,第二种是盲目攀高升格的倾向。这两方面都涉及高职的定位问题,高职就业情况不理想,也和当时的实际定位有很大关系。
(三)就业导向的最初内涵
“以就业为导向”是针对现实问题、具有时代特点的提议。在这个概念提出之初有以下两个层次的内涵:其一,通过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从而提高就业率,这是就业导向职业教育所要达到的首要目的。当时对此概念的一系列误读,都是从字面出发,只解读了浅层次的内涵,认为职业教育仅仅是就业率导向教育,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二,引导处于起步期的高职,找准自身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增强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一线技术人才支持,这是深层次内涵。
1999年,有关部门首次公布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2003年,教育部又提出学校办学“三个适度挂钩”的要求,即将就业工作与院校的事业发展、专业设置、评估结论相挂钩(教高[2004]1号)将学校招生规模与毕业生就业率挂钩,把就业率作为评估职业院校的核心指标之一。对就业率的一再强调,深层次的目的是利用“就业”这根指挥棒来引导高职院校进行准确定位,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新时期高职就业导向的内涵演变
(一)相关政策表述
2006年,国家高职教育政策在强化特色、加快改革、提高质量方面进行了重点引导。教育部下发了一系列文件,从各个角度对就业导向加以强调。如《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教职成[2006]4号),从教学目标角度强调了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要注重培养学生具备适应企业工作岗位的实践能力、专业技能、敬业精神和严谨求实作风以及综合职业素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从专业改革与建设方面强调了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教育部关于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 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教高[2009]3号)强调了以就业为导向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以应对就业形势的不利影响,促进毕业生就业。其中,教高[2006]16号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仅从政府层面确认了高职作为高等教育一种类型教育的特征、地位和作用,更进一步说明了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方针和目标。
2011 年,我国职业教育进入全面提升质量的发展新阶段。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关于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教育部先后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并将高职与高专教育处、远教处由高教司转到职成司,以统筹职业教育体系的“顶层设计”。从中央到地方,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蓝图已然绘就,高职步入全面提高质量的新阶段,就业导向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这两个《意见》明确了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在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的定位、功能、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对推进中高职协调发展的总体方向、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提出意见和要求,确定了实现中高职协调发展的基本政策框架。①《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对专业预警机制加以强调,要求“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重点产业人才供需年度报告制度,健全专业预警、退出机制。……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教育专题规划〉的通知》(教高[2012]5号)提出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更新教育观念,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突出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
(二)相关社会背景
1.复杂的就业形势。2011年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初次就业率达到77.8%,到年底总体就业率90.6%,高职毕业生年底就业率为89.6%,与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基本接近,实现连续两届较快增长。2011年高职生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为2482元,实现两届连续上升,比2009届上升了近三分之一。②在2011年实现了“十二五”就业的良好开局。虽然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较以前有所提高,但就业形势依旧严峻。
在《国务院关于批转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国发[2012]6号)中对复杂的就业形势作了分析:“就业总量压力将继续加大,劳动者技能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劳动力供给与企业用工需求不相匹配的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就业任务更加繁重。”具体表现在:一是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量压力持续加大。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80万人,毕业人数再创新高,就业总量压力加大。二是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将更加凸显。高校扩招导致毕业生人数快速增加,是我国劳动力供给的结构性变化的主要表现之一。随着技术进步加快和产业优化升级,高校毕业生尤其是高职毕业生,自身能力与之不相适应的问题仍很突出。三是经济社会环境变化对促进就业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劳动力市场需求正由单纯的体力型向智力型、技能型转变,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当前高职毕业生就业率稳步提高的前提下,对就业质量的关注就成为必然。十报告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教育部在201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也首次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教育部在201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首次要求每500名毕业生须配一名“就业导师”,以应对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劳动者获得稳定、体面的工作,提升劳动者的就业质量已变得越来越重要。
2.高职定位的明晰。近年,高职教育在服务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自觉服务于高等教育面向经济社会的基础层面,即面向以往难以为高等学校所顾及的广大低端服务领域,承担着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历史使命。③但高职院校的整体办学水平还不能很好适应现阶段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等的需要,《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指出,高职教育应服务经济转型,“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自觉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当前,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促进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这将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随着高等教育逐步从大众化阶段向普及化阶段过渡,当高等教育资源不再稀缺、而生源稀缺的时候,高职教育将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学[2013]3号)提出要着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立交桥”,提高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水平。目前来看,高职院校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将是下一步发展中的重点。
(三)就业导向的新内涵
目前,就业导向已成为共识,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种长期策略,新时期赋予的新内涵如下。其一,初层次的内涵:引导高职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其二,深层次内涵:高职应以对接产业为切入点,以加强高职专业改革与建设为重点,提升高职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增强高职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发挥高职的引领作用,为现代产业体系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综上,就业导向从概念的提出到现在已有近10年时间。在这期间,高职教育也经历了起步、规模发展到全面提升质量的阶段;高职的定位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行了调整,逐渐明晰了当前的发展方向。通过两个阶段中相关国家政策和社会背景进行的对比分析,明晰了在新时期“以就业为导向”被赋予的新内涵,这将引导着高职教育前进的方向。
[注释]
①于志晶,刘海.开局谱新篇 起步很精彩――2011年职业教育发展报告[J].职业技术教育,2012(3):76.
篇3
针对以就业为导向,对畜牧业兽医专业的教学进行改革,在教学中实施校企合作,通过工作过程来开展项目教学,突出对岗位工作需要的教学,对比以就业为导向的模式与传统模式的教学效果,并归纳总结出该教学模式在畜牧兽医专业中的具体实施措施,以构建出高效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畜牧兽医专业;就业;教学改革
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直接目的就是培养工作技能、获得工作岗位,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岗位工作技能是其主要目标,也是学生实现稳定就业的前提。为了满足社会市场对人才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我国的高等教育模式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进行了创新改革[1]。通常情况下,各个行业的发展也增大了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而为了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模式也面临着改革。党的十七大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2]。畜牧兽医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采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存在的缺陷日益明显,以就业为导向的新型教学模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使用该教学模式,根据其效果对该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进行了探究。
1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内容和就业前景
畜牧业是驯化和培养有经济价值的兽类和禽类,根据其生长繁殖等能力,取得畜禽产品,畜牧业包括马、牛、羊、鸡、鸭、鹅、猪、兔等的饲养,还有鹿、麝、狐、貂、水獭等的驯养。兽医是一种能够对动物疾病进行防治的行业,其主要任务是对家畜家禽疾病进行诊疗、防治、检疫和畜产品卫生检验的研究[3]。由于畜牧和兽医之间具有较大的相关性,尤其是在教学、生产和科研方面的联系十分密切,所以畜牧和兽医成为一个并行的专业。目前,畜牧兽医专业已经成为国家、省级和校级的三级精品课程体系,拥有1门国家级精品课、5门省级精品课和4门校级精品课,其中,国家级精品课程为《牛生产》,省级精品课分别为《动物解剖生理》《动物营养与饲料应用技术》《猪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动物繁殖技术》和《家禽生产》,校级精品课分别为《畜牧场环境控制与规划》《特种动物养殖与疾病防治》《动物解剖与剖检》和《动物育种技术及应用》[4]。在畜牧兽医专业中,其教学培养的核心能力为畜禽的饲养管理与疫病防治,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畜禽养殖、疫病防治、兽药生产与销售以及饲料生产与销售等领域,可以在动物防检站、动物疾控中心、县乡级兽医行政部门、动物屠宰企业、饲料企业、动物医院、兽药企业以及大型规模养殖企业等单位工作,主要岗位有动物疫病防治员、兽医化验员、动物检疫检验员、兽药技术员、执业助理兽医、饲料技术员、动物饲养管理员以及牧场经营管理员等。在我国各个地区,畜牧兽医机构大约有6万多个,然而由于畜牧兽医专业才开展不久,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据统计,目前的技术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的仅有17.8%[5],而且很多人员的职业素质普遍不高。因此,在全国各地,该专业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加之城镇宠物饲养日益兴起,为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2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实践
为了探究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畜牧兽医专业中的教学效率,将选择该专业的2个班级为研究对象,2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性别、年龄等基本因素的差异经过分析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一个班级为对照组,使用传统教学的方法;另一个班级为实验组,使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2个班级教学内容都为《动物临床诊疗》课程中的治疗技术这一部分,包括投药法、注射法、穿刺术、冲洗法以及输液等技术。教学结束后,对2组学生成绩进行考核并对比分析。
2.1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
首先,要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从而统一“教”与“学”的目标。然后再将教学融入实践生产和管理过程,让学生进行系统化的教学训练,并结合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再次,学校也可以趁此机会加强学生课堂与职场互动,使职场和课堂对接、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对接,从而拉近学校和职场的距离,有效实现把学生培养成准职业人的教学目标。最后,再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考核评价,评价原则是以能力为主,使用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将教学效果有效的体现出来,并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2.2实践结果
通过对2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其学习成绩进行统一考核,其评级标准分为优秀(80~100分)、及格(60~80分)、差(40~60分)以及很差(≤40分)4个标准,然后将2组学生成绩统计并对比,其具体教学效果见表1。根据表1的数据分析,实验组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畜牧兽医专业中的实施
3.1以就业为导向创新教学模式
开设畜牧兽医专业的院校可以与相关企业进行合作,根据企业中相关职业所需的能力,明确培养目标,在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中构建出“两轮实践,双元育人”人才培养模式[6]。例如,畜牧兽医专业在第4学期进行分方向专业时,可以安排学生参加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学校和企业共同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进行培养,促进学生与企业的就业意向,同时大大提高了本专业学生的就业率。
3.2科学配置专业课程体系
以畜牧业和兽医的工作过程为导向,确定教学任务,对畜牧兽医专业领域进行重新归纳,形成行动领域。与此同时,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落实,着重培养学生的畜禽饲养管理、畜禽疫病防治能力和家畜繁殖改良等能力,并将家畜饲养工、动物疫病防治员、家禽繁殖工等职业的工作内容融合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使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能够有机的结合,从而培养学生职业能力[7]。
3.3优化教学课程内容
在每个教学领域中,其主要内容要以岗位工作为基础,设计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内容。根据教学课程内容特点,与其他的教学模式相结合,例如项目教学,编制并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标准,重视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此外,在设计教学内容中,还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学生为主体,实现“教、学、做”的一体化[8],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4结语
随着现代化生产水平的提高,畜牧业也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相关领域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就需要我国开展畜牧兽医专业的高校在本专业教学中逐渐重视起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出具有专业的实用型人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将教学融入实际工作中,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加强其专业实际技能的进步,还能使学生能够在毕业后踏入工作岗位时能够尽快适应,从而有效提高畜牧兽医行业人才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明,李国江,赵世文,等.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技能人才培养途径的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12):158-159.
[2]徐金花.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改革工作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5(12):61.
[3]何春玫,李红梅.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讨[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31(4):188-190.
[4]张元春.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与学科教学的改革[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3(12):93-94.
[5]赵春霞.新就业背景下高职院校畜牧兽医教学结构的改革[J].河南科技,2013(24):282.
[6]陈晓华,陈翠玲,陈滨,等.基于就业导向的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畜牧兽医专业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2011(26):38-39.
[7]杨晓花,张其艳.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学院畜牧兽医学科教学改革探讨[J].二十一世纪教育思想文献,2007(1):185-186.
篇4
一、中职财会专业“就业导向”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中职财会专业师资力量薄弱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扮演者,是引导学生学习知识、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角色,对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目标具有推动作用。当下中职院校师资力量薄弱,不能很好地推动财会专业教学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中职院校教师数量不足,一个教师担任多门课程的教学,没有充分的时间与精力教学财会专业;其次,中职院校教师学历普遍较低,知识水平不够,不能给予学生更好的指导;再者,较多教师自身没有实践经验,只是纸上谈兵,教学质量差。由上述问题可知,中职财会专业的教师整体水平不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财会专业教学的开展。
2.教学方法单一,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相关调查研究发展,我国现下中职财会专业教学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师单纯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不能全面提高财会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较高,学生在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还需要有较高的专业技术能力,还需具备如交流技能、礼仪规范等综合能力,而仅拥有财会理论知识显然是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的。
3.考核体制与就业需求不相符合
和不少专业一样,中职财会专业的考核方式仍为期末闭卷考试,单一、片面的考核体制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本领。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下,学生逃课或上课不认真等现象频发,导致一到期末考试,学生就临时抱佛脚,对考试内容死记硬背,当考试结束后知识就容易忘记,参加工作时不能做到学以致用,另外,中职教师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学生的实践经验少,也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
4.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相分离
学习财会专业需要一定的基础与时间,中等职业学校的学制通常为三年,而中职学生是由初中直接入学的,基础薄弱,年龄较小。财会专业是一门技术型学科,要求学生同时具备良好的财会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我国现下的中职财会专业授课方法是以教师讲解理论知识、学生听课为主,学生参加实践的机会较少,与目前财会市场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不相符合,毕业生无法胜任相应的工作岗位。
二、优化中职财会专业“就业导向”教学模式的措施
1.优化中职财会专业教师的教学观念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历史较短,加上中职教师多是从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的,这易造成中职财会专业教师直接将普通教育的理念、教学模式等应用于中职财会专业教学中,使得中职教育的特色性、职业性、实用性弱化,财会专业的教学不符合实际目标。因此,中职财会专业教师必须对中职教育的特点有所认知,优化自身的教学观念,明白中职财会专业的教学目标是面向中小型企业单位的,与普通高校财会专业相比的最大优势是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从而改正以教学理论知识为主的错误观念。在明确中职财会专业的教学目标后,教师以教学理论知识为辅,重点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具备扎实、实用的财会实践技能。
2.优化中职财会专业的教学内容
中职财会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向为本地企事业单位,就业指向地域性较强,而当下较多的中职财会专业教材具有大众化、社会化的特点,单纯地以会计制度与行业共性为依据进行编写,通常不适用于地方,无法满足地区财会专业教学的需要。因此,中职财会专业的教师应在就业导向个性化的理念指导下,梳理、增删通用教材的相关内容,使其与当地对财会人员的技能需求符合。例如某地区财会岗位的主要工作内容为出纳、辅助会计等,教师则可以在教学会计基础时,将重点放在现金收支与结算、珠算、银行转账等相关内容上,以提高学生适应岗位需求的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3.优化中职财会专业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集教学思想、理念以及实践为一体的教学框架与程序。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当下中职财会专业教师仍然持教师为主导的观念,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阻碍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在新课改的推动下,现在职业教育的指导以构建主义教学理论为主,强调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因此中职财会专业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构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师在进行相关财会专业内容的教学时,可以采用将课堂分步的教学模式,首先通过呈现个案、创设相关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主动参与其中;然后对知识进行深入探究,由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与思维方式;最后通过迁移,采用变式练习与实践操作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获得规律,在此过程中充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4.优化中职财会专业的教学手段
不同的教学手段有不同的教学效果,中职财会专业教师在确定教学手段时,要以学生的年龄、思想等特点为依据,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使得教学课堂氛围活跃、和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积极性。例如,在教学会计核算程序时,可利用互联网资源共享平台下载并展示多个企事业单位的相关会计核算图片、视频等资料,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案例中更好地掌握相关的会计核算知识;又如在教学会计凭证与账簿时,采用实践教学手段,让学生自行填制、登记会计凭证或账簿,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5.优化学生实操能力的锻炼途径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锻炼实操能力,学校方面可以建立起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在实际工作中演练的机会。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找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定期的实习、见习活动,使得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职业的价值。同时,在学生对基础会计事物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学校方面可以邀请企业中富有经验的会计人员为学生进行讲解,帮助他们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与工作实际中的操作技能进行有机结合,实现全方位综合发展。从另一角度说,对于中职财会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学校除了为其输送优秀人才以外,还可以与其加强合作,共同开发、研究具有现实应用意义的经济领域课题,从而在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学校综合实力的提升,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局面。总而言之,作为优化学生实操能力锻炼途径的重要措施,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学习实践环境,还有利于提升学校、教师的科研能力,最终充分发挥出就业导向模式的教学优势。
三、小结
篇5
【关键词】就业 高职院校 会计专业
一、在就业导向的原则下整理对于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
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就业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院校在办学时的一大重点,尤其是对于高职会计专业,毕业于该专业的学生能否快速的适应社会对其的要求,首先就要将就业率和就业的质量作为专业建设的目标之一。
(一)对于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基本能力的建设。
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在从事社会职业活动的时候必需具备的能力就是高职院校对其的专业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培养目标,当学生在校期间,高职院校不但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讲授,还要对学生的其他能力进行培养,包括了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自理自律、责任感、诚信以及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等这些在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并且可迁移的能力,这些能力称之为学生的基本能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在进行专业建设的时候,首要的培养目标就是使得学生具备这些基本能力,只有在具备了基本能力的基础上,与会计专业有关的专业知识才可以以最佳的形态发挥出来。
(二)对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的建设。
高职院校的专业能力就是指会计专业的学生可以在进入社会之后具备适应会计岗位的能力,包括了对于会计岗位的专业知识,实际的操作以及专业能力的掌握程度等等呢过,这些在实际的工作中并不单是依靠着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衡量的,所以要求高职院校在对会计专业的学生进行专业建设的时候充分的考虑到对其专业能力的建设。
首先,要保证学生对于会计、审计的相关知识充分的掌握。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就充分的了解到出纳业务核算、供应销售业务核算、投资基建设业务核算、成本费用核算以及电算化业务操作等流程和其中需要的注意事项,对于会计实际工作中涉及到的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技能,高职院校需要在校期间就对学生进行培养锻炼,为其提供真实的实践机会,保障学生对于这些会计的基本准则了解的相当的清楚。
其次,在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的专业建设的期间,还要对组织学生对于法律知识进行深入的了解。会计专业的学生在面临着就业问题的时候,实际工作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是相当的多的,倘若在进行会计工作的时候出现了处理不妥当的行为,就会对学生的人生发展有阻碍,所以在进行会计专业的专业建设的时候,就要对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风险管理以及市场营销等法律知识有所了解,使得学生在从事会计工作的时候时刻的将国家的法律作为约束工作行为的准则,按照法律的要求从事工作,维护服务公司的利益。
二、以就业为导向,推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课程改革
(一)课程改革时突出会计岗位的就业目标。
将就业目标设置为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不仅要求教师在进行教育的时候清晰的将会计这一职业的基本的要求详细的介绍给学生们,将职业岗位的人才规格、知识结构以及能力结构三者结合在一起,实施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每一门课程的设置都针对会计就业的时候的一项技能,将课程目标与就业目标直接相联系,如此一来可以大大的缩短学校教育与就业需求之间的距离,使得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后不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适应职场的环境。
(二)课程内容应将会计岗位的能力要求放在第一位。
以就业导向为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的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在实践的时候注意将邪职业能力与会计专业的专业能力高度结合在一起,将会计岗位要求的能力融入专业知识、工作技能以及职业的态度,使得学生在高职院校的学习期间就可以深刻的体会到学校的学习与实际的会计工作之间的差距,提高自己的技术能力,增强在就业后对于会计岗位的适应能力。
(三)在课程教学的时候突出多元的主体角色。
高职院校在将就业作为专业建设的导向的时候,应当注意加强学校与行业与企业之间的链接,三者倘若可以做到共同的面对课程的开发与设计,对于学生的全面培养有着相当大的意义。在企业内,加强教师与企业内的高级财务管理人员的合作与交流,教师根据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将其作为教培养的方案,建立课程教学的标准,并与学生建立企业专家的互动交流学习的平台,使得学生在在校学习期间就能够充分的利用企业内的资源,给予学生参与实习的机会,提高教学的实践动手能力。并根据就业的实际情况对一些会计的专业课进行改革,对于在日后的工作岗位上的应用较多的专业课程结合实际行业状况进行改革教育,例如出纳业务核算和计算业务核算。
三、总结
目前,社会上存在着严峻的就业问题,成为了很多毕业学生为之犯难的状况,因此高职院校为了解决学生的这一问题,改变了对于学生的培养形式,使得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期间就进行了会计岗位职业技能的培养,使得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后,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会计岗位的工作内容,以及工作的环境,在学校期间就对学生的一些会计专业的能力进行教育,高职院校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得学生的就业前景更加的光明。
参考文献:
篇6
摘 要:近年来,全社会密切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问题。本文从国家政策环境、高校、用人单位、大学生自身素质和社会环境五个方面探讨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并根据上述因素,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就业质量 影响因素
课?题:本文为2013年度浙江省教育厅课题《以提升就业质量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就业工作策略研究》(课题编号:Y201329536)、2012年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科技研究基金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2YXS10)的科研成果。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随着社会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变化,已经成为整个社会面临的难题,为了实现高校毕业生的顺利就业,需要通过国家政策。高校的教学改革和就业工作的创新等方面,来解决大学生的就业困难问题,从而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目前高职教育主要还是以就业为导向,高校办学质量和就业工作的主要指标还是毕业生的就业率。但是就业率不能体现出就业“质”的高低,只能够反映就业“量”的大小,无法科学和全面地反映就业质量。因此,社会开始质疑一些高校公布的高就业率。张瑶祥认为高等教育发展不能够以就业率为指标衡量,高校应更加注重就业质量的提高。因此,本文就分析了影响就业质量的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主要因素
2015届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创历史新高的749万人,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为了让本学校的毕业生能够顺利就业,所有高职学校都在研究如何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并且也取得了一些比较好的效果。但随着就业率的提高,高职院校的就业质量却不尽如人意。因此,本文认为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既要从宏观和微观方面探析,又要从内因和外因方面探究,主要包含以下五个方面。
1.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
(1)错误观念的影响。部分高职院校毕业生对就业形势认识不足,同时还具有错误的就业观念,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其顺利就业以及合理就业,如有的高职院校学生为了面子才去找一份工作,而不是从自己的兴趣和技能出发。同时,高职院校毕业生受“先就业后择业”的错误观念引导,选择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时主要靠薪酬、福利和文化氛围,而不是从该单位的工作是不是自己所喜欢的,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这个工作并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从而使其就业质量受到很大影响。
(2)个人综合素质的影响。个人能力与素质可以从毕业生就业质量来体现。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毕业生都是90后的独生子女,对学校安排的实践活动不感兴趣,所以,动手能力也较弱,理论知识也不扎实,无法胜任很多自己喜欢的工作,从而影响就业质量。
2.政府因素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
由于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主要被国家政策所调控,很多就业政策都会影响到就业质量。由计划经济时代的“统招统分”到市场经济下的“双向选择”虽激发了就业的活力,促进了人才的合理流动,使高职院校大学生们有更多的自由择业机会,这也从积极的方面影响了毕业生就业质量。
3.高职院校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
高职院校毕业生毕业后能否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很多高职院校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发现自己在校所学到的专业知识不能够很好地应用到工作中,还需要利用业余时间来学习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这也会给毕业生自身造成压力,导致就业质量的降低。并且我国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有部分专业设置和学科结构的重叠,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提升。
4.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
随着高职院校毕业生逐年增加,“人才高消费”现象会经常出现。在求职时,经常会被要求签订一些不符合《劳动法》的合同,这导致了高职院校毕业生频繁“跳槽”,从而降低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
5.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
社会环境也会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那些经济发展较好的地方,地域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发展相对较好,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也较高。反之,在生产力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经济环境就相对较差,劳动生产率也就相对较低,这就无法获得相对合理的薪酬,毕业生在这种环境下工作,他们的就业质量也就不会很高。
二、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对策
当高职院校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定位和自我认知不是很清晰时,就很难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从而对就业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建立“五位一体”的大学生就业长效机制来提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质量。
1. 政府要发挥对大学生就业的导向和引领作用
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以较好的政策来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比如“大学生创业扶持资金”和“大学生小额贷款”等,这些对大学生创业有很大的帮助。同时,政府还应通过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基层选调生和支教等方式,让高职院校大学生在基层中实现自身的价值,从而能够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
2.高校要从培养模式层面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入开展校企合作。高校要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交流,根据企业和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拓展“3+1”企业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从而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政策为导向、以市场为准绳和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育人,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做中学”的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并通过校企合作渠道实现高校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的对接,进而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质量。
(2)高校要联合学生家长,开展以学生为本的就业指导。中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都会受到父母的影响或“建议”,这种做法会对他们的自我认知与定位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他们获得了一份家长或亲友们认为很不错的工作,但却不是这些高职院校大学生们所喜欢的和所擅长的,一旦这些大学生屈从于父母获得了一份工作,则他们在工作时很不舒心,对岗位的认同度就很低,从而影响就业质量。所以高职院校应该和家庭建立家校联合机制,经常和家长沟通,向他们普及职业规划知识,让父母尽可能尊重孩子的选择,这会更加有利于学生的长远职业发展和就业质量的提升。
3.大学生要全面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
(1)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大学生在毕业时都希望能够获得较为稳定而且待遇不错的工作,但实际上却很难。高职院校毕业生由于第一次参加工作,在工作中经常遇到各式各样的麻烦,可能还遇到不公正待遇,这就要求他们必须调整好心态,逐渐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适应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从自身来提高就业质量。
(2)打好专业功底,完善知识储备。高职院校大学生要精通本专业的大部分知识,积累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运用能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做自己所学专业的“专才”,为提升就业质量奠定理论基础。
(3)提高就业技能,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主要包括素质性、技能性、职业规划和应聘求职等四方面就业能力,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大学生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和机会主动提高自己的就业技能,比如担任学生干部、参加社会实践、挂职锻炼和顶岗实习等等,多渠道地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水平,以真正增强自身的核心就业竞争力。
4.用人单位要发挥在大学生就业方面的协同效力
用人单位要开通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绿色通道”,及时加强与高校的信息共享和交流对接,通过校园招聘会和网络人才数据库等多种形式,增强企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吸引力和接收力度,从而大大提高就业质量。同时,用人单位可以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给这些毕业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一个和谐的工作氛围,使得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能够真正地融入企业中,做到愉快的工作,以此来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
5.家庭要发挥在提升大学生就业方面的余热效应和兜底作用
父母要帮助儿女端正就业态度,让他们能够合理看待就业、择业和创业三者的关系,同时做子女的就业“导师”。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利用自己掌握的资源在法律的范畴内发挥家庭的“光和热”以提升子女就业质量。如私营企业主可以给自己子女提供到自己企业实习锻炼、工作的平台,既有利于大学生就业,也有利于促进自己企业的发展壮大,在不侵犯他人或群体利益的前提下,提高就业质量。
三、小结
总而言之,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应把重点放在对就业质量的提高的研究上,而不能像以前那样简单地停留在就业信息的传达和就业率的统计。只有让毕业生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才能使就业质量得到本质上的提高,从而也会使就业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瑶祥.基于三方满意度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5).
[2]曾向昌.构建大学生就业质量体系讨论[J].广州工业大学学报,2009(6).
[3]王英杰.亚洲发展中国家的义务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4]马庆发.提升就业质量: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视角[J].教育与职业,2004(12).
[5]陈德明,祁金利.大课程观视野下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建构[J].前沿,2010(5).
[6]易玉梅.主体性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报,2010(1).
[7]吴宏伟,张国栋.人职匹配理论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应用[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6(6).
篇7
[关键词]中职会计;就业导向;多方面培养;会计技能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7-0137-02
1中职会计就业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企业的数量在不断地增加,会计人员的需要量也是越来越多,会计是企业中的重要人员,核算企业的成本、收入、预算。会计人员的层次分布也是非常明显的,基层人员过多,中层次之,高级企业会计师更是屈指可数,目前来看中职院校毕业的学生大多从事基层会计,各个企业都深刻地认识到,一个好的企业会计对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能够将企业的收入与支出、成本预算,利润分配,记录清晰,安排准确,通常会计人员性格要仔细认真,有耐心和毅力,所以从事会计行业不仅是对从事的工作压力的考验也是对人的性格的考验。依靠稳重的会计人员可以使企业在最低成本的前提下,实现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会计行业就是一个工作年限越久,收入也会相应增加的一种行业,会计规则的不断变化,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而会计人员一部分是在校园内学习,另一部分在校外的培训班学习之后到在企业实践,那么,对于我们中职会计毕业的学生怎样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凸显出来,只有靠我们有特色的培养方式,全面培养,紧抓住年龄小,脑子活,动手能力强,培养出令人刮目相看的技能、适应企业的人才发展需求,才能越来越受到青睐。
企业的会计工作人员培养,多数都是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来接收行业知识,在实践中学习会计提高能力,缺乏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发现在校内学习的知识没有应用上,对于没有出现过的问题还是不能自行解决。针对这样的情况,为了增加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出路应当考虑适时转变传统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从比较单一和独立的培养模式向开放、合作的模式逐渐转变。
2多方面培养
人才培养主要由三方面构成,一是培养目标,即中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的社会定位;二是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三是技能训练。
(1)中职会计教育的目标可以说是非常明确的,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具有优秀品行和优秀技能的会计人员,在学校的教育中时刻以学生为本,关爱每一位学生,对每一位学生负责,依品行树人,靠技能立业,让学生在走出校园之前就具备进取、创新、质朴、诚信的优秀品格。在校内培养扎实的理论基础及行为规范,使学生走出校门后具备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坚持准则的职业操守,掌握会计核算原则,精确记录核算,逐渐培养日趋成熟的会计管理方式。
(2)会计专业课程的设置,中职教育根据实际调整课程设置,教育部提出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方案,只有沿着这样的发展思路不断地开拓创新才能在竞争中占有优势,在这方面与德国的教育类似,德国一直是以负责任,严谨的态度工作、做人,德国采取“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也就是学校和企业合作,将所学到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的一种教育模式,这种双元制的教育体制在德国职业教育中取得了明显的成就。逐渐推行学校与企业相结合,订单培养的人才计划,学校负责学生能力的培养,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增强团队合作能力,提高综合职业素质,顶岗实习顺利交接。
课程内容的设置要学有所用,讲实际,跟变化,适应最新的会计规则,使得业务知识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在会计工作中,会计从业资格证是跨入会计行业的门槛,在课程的设置中,基础会计,会计职业道德与财经法规,会计电算化这三门课程是不可缺少的,抓住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及之后的发展中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围绕必不可少的证书开展课程设置。
教学方法设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结合起来,针对问题展开讨论,以实际的项目,课题,案例为目标载体,设计教学内容,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训练,设计网络教学模式,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利用网络教学可以随时查询资料,提供资源共享的平台,时刻跟随最新的知识理论体系。分阶段的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进行考核,全面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有针对性的解决难题。
(3)会计技能在会计人员的发展道路中是最重要的一部分,而技能也是做好会计工作最基础的部分,怎样在中职院校中脱颖而出,会计毕业人员与企业顺利接轨,突出的技能就是最重要的一部分。会计技能主要包括:点钞、翻打传票、文字录入,这些技能都是需要不断坚持,长时间的反复练习,这其中的技巧也是有的,有的又快又准,有的慢而数不清楚。对于点钞,分为单指单张和多指多张,单指单张的好处是对于点到的每一张钞票都能够看到钞面的四分之三,点到每张钞票,比较容易发现假钞。多指多张则是多指联动能够比较快速地点出钞票的张数,对于真假币的识别度相对降低。技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快速练出来的,没有捷径,只有在明白其中的技巧后不断地用心练习,才能有提高,在锻炼的过程中不仅是锻炼技能,也能够锻炼人的心理素质和培养耐心做事的性格。
3日趋完善的后备保障体系
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后备保障体系,即专业教师的配备,教学设备,实训基地的建立等。都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中职的教育过程中,教师也可以称为师傅,那么具备双师型教师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具备本专业的知识,还具备熟练的业务操作实践,有效地将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有内容可讲,知识面扩大,全面的教师才能培养全面的人才。引进财务软件,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就能够训练成熟的会计思维方式,将财务软件中的各个板块设计成学习任务,通过指导及之后的训练能够完成会计信息的吸收和处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维的延展性。实训基地的设置,使得学生刚刚学完就能够得到锻炼,加深印象,一般来说实训基地的内容都是与企业的工作内容相关,使得毕业的学生毕业后就能够与企业无缝接轨,直接走上工作岗位。
4结论
中职会计人才的就业前景还是非常乐观的。地方性中小企业需要很大数量的中职会计毕业生从事一线会计工作。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在学校中就能够接触到实际的业务知识,反复的训练能够节省人才培养的成本,而中职院校注重人本的思想教育,踏实学本领,虚心请教,学习技能,运用到实践中,适应时代的发展,但是还要继续的研究,学习同类院校的优点,加大中职院校人才培养力度,争取为我国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高树田.世界通览[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5.
[2]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与实践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吴雪萍.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4]黄育云.职业技术教育在中国[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篇8
论文关键词:就业导向;订单式培养;双证制考核;产学研结合;实践与思考
最早、最原始的教育形态就是为了谋生而进行的职业教育…。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经历了风风雨雨;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近年来,“就业导向”论者根据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提出了“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命题。笔者试图结合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针对“就业导向”这种职教理念与模式中的“订单式培养”、“双证制考核”、“产学研结合”等关键性问题进行了实践与思考。
一坚持以人为本,“订单式培养”是航标
学院在近年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就业导向”,将“订单式培养”作为改革的航标。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障学生就业。所谓订单式培养,就是以企业等用人单位的需求为导向确定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努力做到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协调,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协调,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协调。将文化基础课学时按比例缩减,但要求有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功能,更加注重知识的应用能力、学习能力和实验能力的培养;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面向当前相关行业的实际人才需求努力培养技能型、岗位型、应用型的专门人才或高素质劳动者。当然,学校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完成一个人一生所需要的基础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及能力的培养。关键的问题是学校如何在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教育、训练及养成过程中把这种学习过程内化为学生学习的一种学习方法和能力,以便在今后的职业转岗等过程中形成一种具有广泛应用的、可迁移的学习方法和能力。
强调“以就业为导向”,就要求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都要有一个根本性转变。比如,学院十分注重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及其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特别是在“专业整合、计划修订、教材选用、内容取舍、教法创新”等方面开展了序列研讨、改革与实践;且先后聘请了英语外籍教币、知名武术教练、实践经验丰富的IT教师、深受同学们喜爱的音乐舞蹈教师和一批双师型教师,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奠定了基础。
近几年来,学院与多家用人单位联合办学,实行订单培养。学院与用人单位共同商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及其教学内容由用人单位为学生无偿提供服装一套,在寒暑假、法定节假日提供勤工俭学岗位,设立助学金和奖学金,以资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激励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生在校学习两年后即到用人单位顶岗实习、正式上岗。近年来,用人单位到学院“争抢”学生的事情时有发生。以前,一般是“要”应届毕业生;后来就发展到“争”二年级的学生;最后就将目光“抢”先放在刚入学的新生中。这种订单育人模式,对来自20余省(市)的3000多名在校生有着巨大的激励作用。
二、坚持能力本位,“双证制考核”是基础
能力培养是职业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以能力为本位”的“能力”不仅仅是指“技能”;就业岗位所需要的“能力”也不仅仅是“技能”,而是包括职业道德规范、思维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继续学习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等关键能力在内的综合职业能力。个体职业能力的高低取决于其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这三要素整合的状态。在这里专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专门技能和专业知识,注重掌握技能、掌握知识,获得合理的知能结构;方法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注重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社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规范及价值观念,注重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学院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紧盯市场,从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要出发,努力做到就业岗位需要什么就为学生提供什么、让学生学什么。这既不是“目光短浅”,也不是“实用主义”,而是抓住了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比如,按照“大专业、小专门化”的思路,将在办的十多个专业整合为旅游服务、经管贸易、信息技术、电工电子、生物工程五大类,并根据“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的内容和要求重新修订了实施性教学计划,选定了相关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计划的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标准有机结合,用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推动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及其考核方法的改革。既合理利用了现有教育资源又增强了学生的就业能力、拓宽了学生的就业面。
学院通过大力推行“双证制考核”一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并重,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素质,使学生在毕业的同时获得职业准入资格,帮助其顺利就业,使其迅速成长为符合知识经济要求的“灰领”职业技能人才,这是践行“就业导向”的基础。我校近5年的所有毕业生至少获得了一项职业资格证书,且参考率平均合格率以及一次性就业率均超过了90%,受到了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及用人单位的好评。
三、坚持行动导向,“产学研结合”是捷径
行动导向,又称为实践导向或者行为导向,是20世纪末世界职业教育教学论中涌现出来的一种新的思潮。由于行动导向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方面起着十分重要和有效的作用,有利于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创造能力、协调能力、应变能力、挫折承受能力以及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所以日益被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界专家所推崇。学院在推广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时,注重以职业情景中的行动能力为目标,以师生及学生之间互动的合作行动为方式,通过小组讨论、生产实践、项目工作等活动来体验学习,并将客观具体的动作行动与主观意识的心志行动整合。这就要求教师应该成为学习过程的策划者和指导者,扮演教练或导演的角色而不是裁判。
从本质上讲,“产学研结合”就是坚持“行动导向”的一种职教模式,是践行“就业导向”的有效捷径。学院通过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培养和发现了一批高素质的教师、组建了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培养出来的学生是社会所急需的,是能谋生创业、可发财致富的;学院依托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办一个专业,建一个实体,育一批人才,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
例如,学院在办的五大类专业中,生物工程和旅游服务类是省级重点专业,计算机网络中心和生物工程实训基地是市级示范实训基地。学院利用所办生物工程类专业的优势,积极创办校办企业——宜昌市弘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形成产教结合、以教促产、以产养教的良性循环,创造了良好的产教结合的氛围。近年来,我校教师先后承担科技部、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和省、市l0多项科研、开发项目,共争取项目资金418万元;为社会新增产值10亿多元;扶植出一批科技示范乡(镇)、天麻专业村和天麻状元大户;教师中有40余人次荣获省、市政府科技进步一、二、三奖。近l0年的毕业生就业率超过80%,其中白手起家、自主创业、发家致富而资产过百万的就有两名学生。
篇9
【关键词】 就业导向;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艺术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一、播音主持专业艺术实践的价值及具体形式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诞生于20纪电视传媒飞速发展的时期,其专业设定本身即以实践性艺术展现为旨归,在长期的专业发展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成果展示方式。与所有艺术类教学一样,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日常教学必须紧密地结合艺术实践,方能体现自身的学科特性,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性和应用导向性。正如天津美术学院院长姜陆教授指出的:“艺术教育有着自身的特殊规律, 实践性是艺术教学的基本特性, 也是培养艺术创新人才的不二法门。”[1]
具体而言,艺术实践的价值体现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过程的各个因素之中。于教学主体而言,艺术实践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学习新兴演播形式尤其是全新节目类型的主持能力,真正做到教学内容与行业发展的相互结合;另一方面,艺术实践更能鞭策专业教师积极了解和掌握业内新兴专业实践形式和行业发展热点,做到以行业实际促进教学内容的革新。于教学媒介而言,艺术实践对于新兴媒体,尤其是演播技术手段的关注,促成了教学硬件的更新换代,从技术手段上保证了播音主持教学的与时俱进。
播音与主持专业的艺术实践形式趋于多样化,如果以艺术实践的时空维度进行区分,我们可以将播音与主持专业的艺术实践形式分为教学环节内(校内)与教学环节外(校外)两大类,前者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成果展示,后者则内涵更为广泛,包括短期社会实践、毕业实习以及参与比赛等(表1)。
二、就业导向对民办院校播音主持专业艺术实践的重要意义
基于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对于大力发展民办教育事业的侧重,以及“十二五”规划中积极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环境。我国民办高校近年来集中开设了包括播音与主持艺术、视觉传达、文化产业创意管理在内的诸多艺术类专业。与公办院校不同,民办高校一方面缺乏理论素养深厚、教学经验丰富的专职师资力量,另一方面,在社会认可度上,又无法与知名公办院校相抗衡。因而,如何体现民办高校艺术类专业的办学特色,是摆在民办高校决策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较于鼓励学生在学历上继续深造或在艺术技能上不断自我开掘,多数民办高校更倾向于侧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就业前景提前规划,以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作为调整教学内容重心的主要指标。在此意义上,就业导向对于民办院校艺术专业的办学方向,对校内外艺术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它集中体现了民办高校实践性、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在与就业实践接轨的层面上凸显出民办高校特色定位与办学优势。
具体到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以笔者所在的南京一所民办高校艺术系为例,就业导向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艺术实践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建立市场需求数据库,调整实践类教学方向
明确艺术实践的就业导向性,就应当在教学环节中时刻以就业市场的变化作为调整实践类教学方向的根本依据,在此意义上,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数据库,及时分析就业市场需求,就成为促进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艺术实践的重要手段之一。笔者所在的民办高校即以近三年为一个分析周期,统计毕业生就业去向,并形成数据汇总,分析就业市场需求(图1)。
(二)有利于比照就业信息,体现就业实践对接性
对于就业数据的分析不应仅停留在静态的、孤立的计算层面,而应在时间维度上对具体类别的就业需求进行动态性地比照分析,以期未雨绸缪地预测就业市场需求发展方向,在校外实践的促成机制中,体现就业需求与校外艺术实践活动之间的对接性。
笔者所在民办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毕业去向,主要集中在文化事业单位、教育培训类公司、文化传媒类公司三大类,在汇总三年内各类别就业人数的基础上,还应当比照各年度同类用人单位的就业数据发展趋势,进而得到更有前瞻性的分析结论(图2)。
在2012年以来的数据汇总中,该民办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生因为社会一般认可度的限制,能够有机会进入广播电台等文化事业单位工作的学生并不占毕业生总量的绝对多数,而如少儿培训、广告传媒类公司则在就业市场中占有相对可观的比重。同时,通过比照分析近年主要就业方向,教育培训类、文化传媒类已逐渐成为民办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毕业就职的新兴增长点,这在客观上就要求系部在校内艺术实践中适当增加文案编辑、传媒策划方向的内容,并在课堂实践类环节中增加学生面对大众的讲授、灌输类口语表达等方面的练习比重。在实际操作中,笔者所在系部就通过邀请业内人士开设传媒类讲座、增设课堂口语讲授环节,组织学生赴乡镇中小学支教等形式,以充分迎合就业数据所体现出的市场需求,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有利于遵循就业规律,设立实践教学基地
就业导向对播音主持专业艺术实践的指导价值还体现在实践教学基地的具体设立上。在系统分析就业数据的前提下,艺术实践教学基地的设立应当在实践类型、实践方式等层面充分体现近年就业市场的新形势。同时还应充分发挥学校自身优势,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将学生赴专项基地艺术实践常规化、定期化,并以实践教学基地与校方双向考核的机制测评学生实践成绩。这样,在促进学生艺术实践积极性,树立民办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毕业生的良好形象的同时,也可提升企业自身的知名度,进而在基地化艺术实践过程中真正实现校企双方的共赢。
三、播音主持专业艺术实践的改进措施
通过上文的分析,并参照本文选取的这一民办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办学实际,基于就业导向的实践意义,播音主持专业艺术实践的改进应当在教学环节前充分考虑人才市场就业岗位的实际需求;在教学环节中及时调整艺术实践形式,更要及时调整实践过程中的技术硬件;在教学环节后充分运用就业契合度的衡量价值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环节的实际展开各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加强。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密切关注技术设备的就业市场需求,及时更新教学硬件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毕业生除了应具备声、台、形、表各方面的艺术技能外,还应在节目制作过程中初步掌握基本的声像采集、编辑、加工等方面的设备操作技能。目前我国各级电视台、广播台以及网络流媒体的声像采集、编辑技术更新迅速,操作软件日新月异,这在客观上对教学培养与实际就业之间的衔接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以接轨就业为办学特色的民办高校艺术专业更是如此。为此,民办高校艺术系部应设立专人定期统计就业市场中的设备操作技术性需求,在经费允许的基础上,以购买设备、软件升级等形式及时更新教学硬件。对于昂贵的大型设备,也可通过组织短期实习的形式对学生加以培训,以确保技术设备操作方面与就业市场相同步。
(二)大力支持学生参与各项赛事,形成“以赛促学”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具备一定的形象消费特质,社会公众往往倾向于在建立对相关个人的形象辨识度之后,才开始进行艺术功底方面的认可。这在客观上使得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方面的人才首先应拥有展现自我形象的平台,才具备进一步展示自我艺术功底的机会;进而需要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展示平台,在步入就业市场之前先行形成自我形象的社会认可度。目前开办于国内的诸如“中国主持梦”主持人大赛、中央电台央广网全国大学生主持人大赛、“赢在创意”华语广播栏目大赛以及全球华语网络主播大赛等知名赛事,并不设置苛刻的报名条件,这就为民办院校播音主持专业学生自由展现形象与才华提供了绝佳的契机。
为此,专业教师可以将参与定期举办的大型赛事作为相关课程的常设教学环节,在赛前有针对性地选拔、训练相关学生,及时做好参赛准备,以参赛成绩作为衡量课程参与度的指标之一,进而充分调动学生专业学习积极性。同时这也可使获奖学生能够凭借赛事奖励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形成以参赛促进就业的教学实践体系。在具体实施中,还应注意学生的不同学龄,促成不同年级的学生有选择性地参与赛事,最终形成大赛前集中选拔培训,赛后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以参赛促进教学――以赛促学的长效机制。
(三)拓宽艺术实践的涵盖面,培养复合型、宽口径播音主持艺术人才
针对目前就业市场对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人才需求量的持续下降,以及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生分流至文化产业、教育传媒等其他业务领域的客观现实(图2),民办高校在艺术实践方式以及课程设置上,应当秉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向性原则”[2],不断拓宽艺术实践的涵盖面,在幼儿教育、文化产业创意、微博营销、公关媒体等多个方面创造艺术实践机会,促进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在上述领域实用技能的养成,积极创造就业机会。与之相对应,民办高校还应在教学环节充分体现文化素质与专业素质并重的基本原则,避免类似“文化素质课少,学生知识面窄”[3]情况的发生,真正将培养复合型、宽口径播音主持艺术人才的培养目标落到实处。
篇10
关键词:就业导向;中职教育;文化课程现状;课程转型
“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办学指导思想的提出,是目前职业教育生源少、质量低、就业难等一系列问题的一种解决策略,在大的方向上引领着职业教育的改革。职业教育以当前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有知识、有能力、会学习、能应用,全面发展创新人才来衡量,[1]文化课程的实施现状仍没有摆脱普教模式,一定程度地存在着诸如课程目标决策不明,内容选择欠佳等问题,偏离了中职教育培养目标,不能有效地培养适应市场经济的毕业生。本次调查主要从学生就业角度出发,对处于湖北省三个不同经济区的9所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为中职学校)的文化课程(语文、数学、英语、政治)进行问卷调查、座谈访问和课堂观察,系统地了解文化课程总体情况和师生
对文化课程认识的状况,确认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解析其成因,并为实现文化课程转型提供具体的对策与建议。
调查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与样本的选择
本次调查、访问对象为中职学校在校学生和文化课教师,学生总体为二年级和三年级,且以三年级为主,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由表1所示。
(二)调查的方法与工具
本次调查采用的方法主要有:问卷法、访问、座谈、课堂观察。调查使用的工具为:教师、学生问卷各一份;教师、学生访谈提纲各一份;课堂观察表一份。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文化课程的开发主体
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开发应从单一学校主体转向学校与行业、企业相结合,积极争取行业、企业参与课程的开发和设计,使行业、企业成为课程开发的重要主体。表2调查结果显示,文化课程开发主体虽然实现多元化,但学校自主开发、与企业合作开发的力度不够,大部分文化课程仍以国家专家委员会编排为主。访问发现,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学校对自主开发教材要求不够;不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在校企合作方面,学校积极性比较高,而企业态度并不积极。
(二)文化课程的目标定位
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目标设计,不仅要有一般文化课程的共性目标要求,而且要有清晰的职业基本能力要求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表3显示:(1)在各选项目标中,“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是学生认为在自身体现得最好的目标,选择这两项的人数分别达到了70.6%和74.2%。(2)作为一个现代职业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从业能力――表达能力、操作能力、判断能力,在学生身上体现得最好的人数分别为33.3%、25%和10.8%。(3)当前教育评价学生职业素养的关键能力指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搜集、处理、利用信息的能力,分别有80.8%、94.5%的学生认为自身较差或最差。(4)按照终身教育观点,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成为最主要的智育目标。[2]对学生今后生活、学习、工作等都有重大影响的合作学习、学会学习、道德品质、人际关系等课程目标,选择体现较差或最差的学生人数都在50%以上。
表3和表4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完成文化课程目标与文化课教师对课程目标的关注成正比。文化课教师对课程目标的关注程度越高,学生完成课程目标的情况越好,否则就越差。访谈发现,教师对课程目标的关注情况与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依据有直接关系。所有被调查学校,评价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是考勤、教案、批改作业、工作态度等,而对教师是否完成课程目标与教师的年终考核、奖励没有必然的联系。
(三)文化课的课程内容
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传统的以百科全书为范式的“囊括式”课程内容选择模式,逐渐被“精选式”课程内容选择模式所取代。其变化是强调学习者自身进行建构式学习以及创造新知识框架能力。[3]以就业为导向设计课程内容同样要适应这种趋势。笔者从课程内容规定性、应用性、选择性、创新性四方面的调查发现,目前文化课程内容依然以知识本位为主,还没有向职业能力本位转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内容的规定性对“您是否能在规定课时内完成教学内容”,只有60.5%的教师回答能在规定学时内完成教学内容。访谈发现,校领导、教师普遍认为,文化课课程内容从“知识点”的角度来看繁而难,但从“知识面”的角度来看窄而深。
内容的应用性对“您是否经常用所学的文化课知识解决职业领域的问题”,回答“经常用”的学生只占被调查学生的10.3%,“不会用”和“不用”的学生占47.3%,“偶尔用”的学生占42.4%。访谈发现,70.3%的教师认为课程内容应打破学科界限,使内容组织服从于所要解决的职业领域的问题。
内容的选择性每位学生都有自己观察世界的独特方式,只有按照这种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才能与学生的认知结构结合起来,才会发生有意义的学习。在问卷调查中,72.5%的教师认为“不同的专业应该学习文化课,其内容要有一定的选择性”,89.3%的被访谈的学生都认为应当让他们有选择的余地。这表明,课程内容的规定性和选择性是文化课程改革中的一个基本矛盾。
内容的创新性对问卷中“您认为现行教材是否有利于发挥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这一问题,在被调查的教师中,只有2.8%的教师回答“非常有利于”,18.2%的教师选择“比较有利于”,选“不太利于”和“不利于”的教师达到79%。由此可见,现行文化课程内容不利于教师发挥自主性和创新能力。部分教师指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课本上的例题过于陈旧,开放题、情境题、应用题几乎没有,没有为教师和学生学习留下质疑、探索的空间。这也是造成学生缺乏创新精神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文化课的课程结构
以就业为导向主张打破传统知识本位的学科体系,以职业所需的能力为主线,设计课程模块,增加课程弹性,对职业化课程进行优化和补充,其最终目的是指向培养富有能力的劳动者、问题解决者和终身学习者。
文化课模块化教学模式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具体特征:[4]一是课程决策分权化――市场导向(以用人单位的需求转化为学生培养目标);二是课程目标具体化――宽窄并举(课程编制以岗位能力为中心开展);三是课程理论适度化――够用为度(不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岗位、专业课需要什么,就教什么);四是课程设计动态化――动态适应(课程内容不以学科为中心,向综合化发展,随着职业岗位要求予以调整);五是课程结构模块化――能力为本(编排各种组合的知识单元、情境模拟单元或操作单元,各模块既相互衔接,又相互独立)。问卷调查发现,能按这种模式特征进行教学的教师仅占35.4%,有43.6%教师居然还不知道模块化教学模式,更谈不上进行模块教学。
文化课模块的开发以就业为导向的文化课模块开发需要发挥其知识性和工具性两种功能,以“必需、够用”为度,淡化理论推导过程,注重培养学生对理论成果的应用能力,注重教学内容的精选和更新。整个课程结构因核心课程(专业课)内在结构以及方向课程的多种选择性而富有弹性,以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性。调查发现,仅有46.7%的教师能结合核心课程的要求,以“必需、够用”为度开展文化课教学。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文化课程的开发几乎没有专业课教师的参与。
(五)文化课的课程实施
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实施过程,应是一种开放的教学过程。其教学不再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现成的学科概念,而是向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方法和学习路径,让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去探索、思考和运用。
学习方法在对学生学习策略的问卷调查中,学生通过记忆策略、问题策略和多媒体学习策略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分别占76.5%、23.5%、5.6%,而应被广泛使用的研究性学习策略,在所调查的学校几乎没有使用。从访问结果来看,原因有三:一是教师科研意识淡薄,缺乏对相关课题的研究、指导;二是学校、家庭提供给学生的学习资源有限;三是学生对学习教材缺乏研究的心向。
学习路径在“您认为现在的文化课教学中,最亟需改进的有哪些方面”问题中,约有69%的教师和67%的学生认为课程实施应加强实践性。这意味着文化课教学行为应该以专业对应的典型的职业活动的工作情境为导向,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分量,使学生有充足的机会将学科知识与职业实践结合起来,从而增加学生职业的适应性。
结论与建议
实证研究表明,按照以就业为导向理念衡量文化课程的实施现状,大部分学科偏离其职业属性,需要与职业特征联系在一起,实现文化课程转型。
(一)实现文化课程开发主体的多元化
文化课课程开发主体虽然实现了多元化的局面,但仍有大部分课程过多地依赖专家委员会统编的课程。国家文化课程试图摆正技术教育在学校中的地位,但由于技术太分散,文化课程只是解决概括性问题,而没有专门的知识基础和技能,[5]降低了文化课知识。因此,学校要提高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扩大与企业合作的规模和领域,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文化课程。
(二)文化课课程目标突出岗位就业目标
文化课课程目标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主,突出体现岗位就业目标的创新能力、合作学习、道德品质、人际关系等相对薄弱。课程设计要抓住“职业”特色,重新设计人才培养标准。学校管理要把教师完成课程目标与年终考核挂钩,以增加教师对课程目标的关注程度。
(三)文化课课程内容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化
文化课课程规定过多,缺乏选择性、创新性、应用性。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内容需要从知识本位转向职业能力本位,需要增加与学生生活、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联系,使知识教育能够贴近实际、走向生活,[6]改变过去追求学科体系逻辑严密性的现象,打破学科界限,注重强调课程内容实际、实用、实践,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内容组织服从于所要解决的职业领域问题。[7]
(四)实现课程结构模块化
文化课课程结构突出知识的系统性,缺乏与核心课程(专业课)相关性,有相当一部分课程还没有实行模块化教学模式,忽视了文化课程对职业化技能的优化和补充,对课程的工具认识不足。模块设计应以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的需要为核心,以岗位和职业对知识的规范要求为标准,以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参照,综合考虑知识结构、常识水平、技能应用和个性化需求,形成与专业课相结合的文化课基础知识模块。这种文化课程模块突破了以校园为中心的模式,构建开放式的课程模式。[8]
(五)课程实施开放性
学生学习知识就其性质来说,更多的是模拟性。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文化课知识对典型职业活动的实践性体验,学习效能感低,参与程度弱。因此,课程实施以职业情境为导向,通过对职业工作过程“学”的过程,获取自我建构的隐性主观知识――过程知识。[9]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进而创建一种新型的、多元的课堂教学文化模式――思维型教学文化:对话、合作与探究,使学生从课堂的边缘走向教学的中心。[10]
参考文献:
[1]王凤秋.当代知识的变化与教育改革[J].教育研究,2000,(4).
[2]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成为最主要的智育目标[N].文汇报,1999-12-30(8).
[3]钟启泉.开发新时代的学校课程――关于我国课程改革政策与策略的若干思考[J].全球教育展望,2001,(4).
[4]刘欣.高职教育协调发展与特色办学[J].职业技术教育,2005,(4).
[5]翟海魂.21世纪英国中等职教改革动向及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4,(16).
[6]钟启泉.发霉的奶酪――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读后感[J].全球教育展望,2004,(10).
[7][8]肖凤翔.隐性经验习得与高职教育课程改革[J].教育研究,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