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疗卫生范文
时间:2023-04-04 10:00: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医疗卫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1政府主导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和完善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民的医疗保障主要依靠合作医疗体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合作医疗体系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目前,农村处于旧医疗卫生体系解体,新医疗卫生体系完善的过渡时期,处于医疗卫生保障的薄弱环节。自2002年中央决定建立并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来,全国各地陆续开展了这一实践工作。以加强卫生监督和疾病预防为主,逐步强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每一次公共卫生事件都促使政府加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管理机构、医疗救治机构、公共卫生研究机构切实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1.2非政府组织参与医疗卫生事业建设以建立农村三级医疗机构为主体,构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经过2003年以来政府主导非政府组织承担的基础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三级机构得到保证,基本支撑建立起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卫生相关非政府组织的积极参与奠定了非盈利医疗机构为主体,盈利机构补充地位,促使公立医疗机构主导,非公有制医疗机构共同发展格局的形成。
2.我国农村公共医疗卫生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政府财政投入不足投入卫生事业的费用占政府财政支出的比例是反映政府重视卫生程度的重要指标,经调查核实,全国农村地区卫生机构总数不足全省卫生机构总数的11%,医务人员总数不足全国医务人员总数的28%。[1]财政投入不足导致了投入不能够满足补偿县级以下公共卫生机构提供公共卫生服务成本的需要,甚至连医务人员的工资都不能够保证;地方政府部门为减少人员投入,压缩公共卫生机构的人员编制,导致开展正常工作的人力不足,许多地区的人员编制低于国家标准;投入不足导致机构设备陈旧,缺乏开展工作的必要设备。
2.2农村卫生技术人员队伍素质较低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很多农村卫生室预防保健力量比较薄弱,基本以从事医疗为主。村医中“三低”现象(学历低、技术水平低、服务质量低)非常突出,很多人根本不具备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再加上政府投入不足和防保人员频繁轮换,多数乡镇卫生院的防保人员只能应付日常琐碎工作,其结果是农村预防保健工作没有连续性,许多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几乎是空白,远没达到农民对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
2.3管理体制不顺,“三级医疗网络”的保护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我国大多数乡镇卫生院实行乡办乡管,尽管在一些地区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目前普遍存在缺少财政支持、缺乏业务管理能力、公共卫生服务部门人员配备少、专业性不强等问题;区(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缺少调控和监管手段,致使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基本处于拆拆分分、体制不顺、功能弱化状态。在医院,防保部门的地位、收入和被重视程度远不如创收科室,人员不稳定、流动性大、素质不高。县、乡(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各自独立,管理松散,缺少有效的纵向业务合作。
2.4资源闲置与效率低下并存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我国实行农村行政区划调整,在撤乡并镇及镇镇合并的大环境下,一些乡镇卫生院形成重叠设置,效率不高。乡镇医院的业务量不大,服务的利用率较低,有些地区接近70%的乡镇医院出现亏损或接近亏损的边缘。目前乡镇卫生院实行的是行政主导制的人事管理制度和差额预算、自负盈亏的财务制度,由于政府对乡镇卫生院的资金投入不足,无法维持其正常运转,卫生院“以药补医”、防保机构“以医补防”的现象比较普遍,其实质是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实际上被营利性经营所取代。
2.5公共卫生供给水平低一方面农村人口居住分散,因生活水平、认识水平的限制,对自身的健康关注不够;另一方面,由于经济收入低,对购药治病和日常保健的医院支付能力也就停留在较低水平上,一般性疾病能不治疗就不治疗,重大疾患则赴城市求医。这就使农村公共卫生、医疗设施无法取得规模效益,缺乏必要的供给动力。在这种情况下由个体医生开设的小诊所、小药房就作为公共卫生医疗设施的补充,成了农村居民日常求医的地方。这些小诊所、小药房设施简陋,无法达标,给农村公共卫生环境造成很大隐患。
3.我国农村公共医疗卫生问题的解决措施
3.1强化政府职能,提高对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认识政府应利用好中央财政对农村公共卫生的专项补助经费,保证农村公共卫生经费落实。同时合理安排农村卫生机构经费和建设资金,严格农村卫生经费管理。加大基本医疗服务设施的建设及改造投资的同时,应整合现有医疗卫生资源,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优化农村医疗卫生资源配置。鼓励民办医疗机构参与医疗卫生服务,加强县、乡镇、村三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职能分工和协作。
3.2积极培养引进医学专业人才针对我国农村卫生技术人员队伍素质较低的现实情况,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有计划地组织医学院校培养一批专科层次的卫生专业技术人才来充实镇村卫生组织,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一方面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以改善和优化农村卫生人才队伍结构。另一方面加大现有医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定期组织交流和学习,积极提高和优化现有医务人员的知识结构。
3.3调整现有卫生资源,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县级要成立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健康教育所和卫生监督执法所,乡级要强化乡镇卫生院的公共卫生职能,把各项公共卫生职能进行分解细化,设立乡镇疾病控制科;村级要设立村卫生所,村卫生所要健全疾病控制,母婴保健,加强公共卫生职能。对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的人员,要规定结构构成,制定准入政策和鼓励政策。
篇2
完善农村医疗服务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目前我国农村需要着重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吉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所占比重较大,医疗卫生保健水平较低,个别贫困地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更是困难重重。同时,吉林省乡村医生的学历层次与专业素质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乡村医疗卫生事业的现状与新农村建设乃至整个卫生事业的发展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成为吉林省卫生事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我省有12314个村卫生所(室),乡村医生共19774名[1]。针对我省农村医务人员的学历情况,吉林省卫生厅与吉林省人才办、吉林省教育厅、吉林省财政厅联合下发了“村级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项目”的实施方案,方案决定从2006年起,依托吉林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医药学院、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白城医学高等专科等高校,采取脱产与半脱产两种方式,对在岗乡村医生和优秀农村青年进行医疗卫生专业培训,力争通过7年努力,使全省每个行政村都有1名大专以上学历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每年计划培养不少于2000名,其中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不少于15%,全脱产定向专科班招生不少于15%[2]。截至2010年,全省已累计培训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学生5000多名,有力地推动了吉林省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但是,由于农村自身的环境和条件所限,我省乡村医生培训机制仍然存在培训重数量轻质量、重理论轻技能、专业结构不合理、培训机制不够完善以及城乡联系制度不够健全等诸多弊端,要想较好地解决农村医疗存在的问题,必须以医药院校的培养目标、方向入手进行改革,政府有关部门给予长期的政策和物质条件等方面的支持,并将医药院校教育的指导思想、教育层次和专业结构等进行一定的调整,以提高医药院校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能力,更好地推动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医药院校服务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优势分析
地域性优势:医药院校虽然身处市区,但距离所辖范围内的农村相对较近,在医疗培训、医疗服务方面,具有距离近、可及性强的优势。不但可以就近招募生源,而且可以为乡村医生的培训提供便利条件。从培养人才和提供培训的各方面成本效益考虑,本地区医药院校无疑是培养本地农村医疗服务人才的最好选择。人才科技优势:高等医学院校是医疗人才培养的摇篮,作为医学科学的前沿阵地,医药院校是医学科学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医药院校不但明确当今医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和重点,而且肩负着培养地区医疗人才的重要任务。充分利用医药院校的人才、科技和信息等优势,为当地医疗卫生事业服务,也是医药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医药院校所拥有的医学科研人员和科研条件,都能为农村医疗服务水平提供技术和硬件支持。医疗资源优势:众所周知,医药院校拥有相对集中的医疗资源,其所拥有的直属及附属医院等,是集教学、科研和医疗于一体的综合性机构,不但具备良好的设备等硬件条件,而且拥有技术过硬的医师和专家等软件条件,是培养医学人才和乡村医师培训的良好平台,具有其他机构不可比拟的资源优势。
吉林医药学院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与成果
作为我省“村级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项目”实施方案的重点依托单位,我校在近年来积累的丰富的经验,并在人才培养与乡村医师的继续教育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制定适合乡村医生特点的培养方案:针对农村医疗卫生的特点,结合基层医疗工作的实际,学院将重点放在乡村医生的医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常见病、多发病的培训上,要求学生毕业后应明确基础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人类疾病的病因、病理分类鉴别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以及预防医学和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构建适合于乡村医生特点的课程体系:学院制定了吉林省乡村医生脱产培训学计划,共开设必修课程20门,总学时620学时。①专业基础课程276学时,主要包括人体解剖学、病理学、生理学、药理学、人体寄生虫学、诊断学基础等。②专业课程344学时,主要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五官科学、急诊医学、预防医学、中医学基础、常见医疗技术操作、卫生法学(讲座)、英语及拉丁语药物名称(讲座)、合理用药(讲座)、医学伦理学(讲座)等。③选修课程包括: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皮肤性病学、医学统计学、医学心理学等。④毕业实习26周。选用或编写适合乡村医生使用的专业教材:针对村级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基础理论知识相对薄弱,缺乏系统性的特点,为适应教学需要,学院编写了《实用基础医学》和《临床技能学》两部专业教材。完善实践教学环节:根据乡村医生的特殊性,制定统一的实习计划和实习内容,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本着“以人为本、优先自选”的原则,鼓励学生到工作单位附近的符合条件的县级医院实习,对于那些没有联系到合适的实习医院的学生,学院将为其安排省内具备临床教学条件的县级医院进行实习,确保临床实习工作顺利完成。建立乡村卫生医学网络教学资源网,方便乡村医生学习:为方便乡村医疗、在校学生及其他医务工作者工作学习需要,我院建立了乡村卫生医学网络教学资源网。卫生资源应用系统以乡村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及诊断治疗为重点内容,充分体现乡村医疗卫生特色。本系统划分22个子系统,涵盖了医学各个领域,集普及性、实时性、前瞻性、科学性于一体,具有方便快捷、易学易用、互动性较强等特点,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为乡村医务工作者的学历后教育提供科学、丰富的医学网络资源。
医药院校为农村医疗服务的对策研究
明确办学定位:办学定位问题,实质上是要解决“办一所什么样的大学”的问题。根据目前我省农村医疗服务的现状,结合我省提出的相关政策,医药院校必须以实际情况为切入点,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办学定位。①办学目标定位:我国很多高校在培养目标定位上缺乏清晰界定,在培养规格、层次和类型上区分度不高,缺乏特色[3]。我校正处于各方面提升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办学与科研实力与国内一流大学仍有一定差距,应着眼于生存和发展中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奋斗目标,按照“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提高水平、创建名校”总体办学思路和“依法治院、质量立院、特色建院、科技强院”的办学理念,着力推进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②办学类型定位:作为吉林省惟一一所独立的医药综合类本科院校,我校在培养医学应用型人才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医药院校类型的定位有利于高校找准落脚点,以更好的作出发展规划。作为国家高教系统的基础部分,我校类型应定位于以培养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实用型人才为主的一般地方院校。③人才层次定位: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及当前所面临的实际任务,培养层次应定位为以本科生培养为主,兼顾专科生和成人教育,培养人才方向应是实用性技术人才。④服务对象定位:面向地级市和所辖区域农村地区办学。医药院校的最直接目的是培养医疗人才以服务于医疗卫生事业,不但要服务城市,更要面向广大农村。⑤办学特色定位:办学特色是指某一学校与其他学校相比,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办学内涵。医药院校以兴办特色专业为主,增强服务针对性,如我校开办的药学市场营销及英语护理专业等,同时定向临床医学本科班开办很好地解决了招生和就业的问题,使之能够取之于农村,服务于农村,有利于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
篇3
1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先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贯彻党和国家一系列关于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深化医疗服务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了医疗服务、公共卫生、社区卫生等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全县现有县直医疗卫生机构5所,个体诊所20家,乡镇卫生院17所,村卫生室111个,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57人,为保障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得到重视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农村医疗卫生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列入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大了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特别是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和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启动后,上级财政累计投入专项资金1000多万元,新改建业务用房4548平方米,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同时,各乡镇人民政府非常重视卫生工作,明确了分管领导,建立了工作机制,强化了工作落实,认真抓好了本辖区的农村卫生工作。
1.2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一是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形成了以5所县级医疗卫生机构,17所乡镇卫生院、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11个村卫生室为基础的服务网络。二是加强农村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17所乡镇卫生院基本完成了业务用房的改扩建,大部分更新了卫生院的设备和就医条件。三是农村卫生人员队伍建设得到加强。严把人员入口关,曾经两年招录63名中专以上学历人员充实到乡镇卫生院。实施了《乌兰察布市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培训计划》,选派人员参加区、市、县卫生部门组织的各类业务培训和各类学历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四是全力抓好医疗质量建设。在全县各级医疗机构组织开展了“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加强依法职业监督,强化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管理,严厉打击非法行医。
1.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稳步推进在巩固过去几年新农合成果的基础上,我们不断加强政策宣传,强化服务管理,提高医疗质量,控制医疗费用,使广大参合人员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优惠。2010年全县参合农民达到114369人,参合率达为62%,全县新农合累计报销39*805人次,报销1900万元;其中,门诊报销31326人次,报销金额95.1万元;住院报销8479人次,报销金额1804.9万元;孕产妇系统化管理和孕产妇生育补助1041人次,报销金额44元。减轻了参合农民的医药费用负担,有效缓解了参合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状况。
1.4农村公共卫生工作扎实提高一是农村疾病预防控制水平不断提高。在全县范围内建立和完善了传染性疾病网络直报系统,全面落实了国家关于扩大儿童免疫规划,儿童计免“六苗”基础接种率均保持在95%以上,无白喉、脊髓灰质炎病例发生,传染病报告总发病率控制在自治区平均水平之下。二是农村妇幼保健工作扎实开展。认真贯彻了《母婴保健法》,落实了新时期妇幼卫生工作方针,加强了孕产妇系统化管理,健全了孕产妇管理登记簿,建立了孕产妇保健手册运转制度,有效降低了围产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孕产妇系统化管理率达到88%以上,高危妊娠管理率及高危妊娠分娩率达到100%。各医疗卫生单位均建立了儿童保健科,儿童系统化管理率达到91%以上。
2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2.1政府对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投入仍然偏低发展农村卫生服务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政府维护人民健康的一项重要职责。近年来,全县卫生事业经费虽逐年有所增加,但占政府财政支出的比例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按目前的补助水平,乡镇卫生院不仅要解决职工的吃饭问题,还要负担建设与发展经费和公共卫生业务经费,不得不依靠医药业务收入,产生了强烈的创收内在动力,这既造成了乡镇卫生院热衷于收费较高的项目,削弱纯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也推动了医药费用的上涨,从机制上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2.2农村卫生资源结构不尽合理,使用率不高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90年代以来我县进行了多次乡镇撤并,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此外,流动人口的增加使农村人口数锐减,许多青壮年农民外出打工,留在农村的多为支付能力较弱的妇幼、老人,农村卫生服务群体和购买力发生了明显变化。但是,由于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的分散和薄弱,效率低下,使政府对农村卫生有限的投入不能集中为优势资源,一方面限制了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又促使农村患者向城市医院转移,从而使卫生资源的区域配置出现了更大的不平衡。
2.3乡镇卫生院内部改革迟缓,缺乏有效激励机制和用人机制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农民对于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加上交通日趋便利,去城市医院看病越来越方便。民营、私立、合资等医疗机构的开设,以及农村个体私人诊所灵活的经营方式,都加剧了农村医疗市场的竞争。但是,由于内部改革迟缓,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运行机制没有活力,使不少乡镇卫生院面临困境。主要表现为:第一,人才匮乏,技术水平低下。据对全乡镇卫生院在职人员职称和学历的统计,中级职称只有6人,本科1人,中专以下学历者占75%以上。同时,由于乡镇卫生院职工报酬低,技术水平不易提高,加上子女教育等其他因素,使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加剧了人才匮乏。第二,改革迟缓,机制不活。由于缺乏相关配套政策和医疗卫生改革的大环境,乡镇卫生院人员“进出不畅”,技术骨干引进难,富余人员的“出口”更难。整体水平低,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现象较严重。第三,缺乏竞争意识,服务模式陈旧。“等、靠、要”思想严重,习惯“坐等病人”,不能主动适应农村医疗市场变化和广大农民的医疗需求。服务态度较差,加上技术水平低,使乡镇卫生院的服务人群逐渐萎缩,有钱的患者上城市医院,无钱的病人不愿来就医。
3建议
3.1进一步提高对加快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民心工程、责任工程、系统工程,要进一步深化对加快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二是要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深入宣传党和政府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提高全社会对进一步搞好农村卫生工作的认识。
3.2建立农村医疗卫生投入机制由于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长期投入不足,目前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整体建设水平与广大农民群众的现实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建议政府一是要把农村医疗卫生的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建设规划,加大建设力度;二是要把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资金列入财政预算,给予有利的资金支持,确保建设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三是要增加投入,逐步提高和改善农村医疗卫生人员的生活水平。
3.3加强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要切实加强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和基本医疗设备配备,按照布局合理、功能适宜、规模适度的原则,加大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使我县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达到国家颁布的《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尤其是使中心卫生院达到甲类卫生院的标准,进一步提高乡镇卫生院的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满足农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
篇4
概述了白僵菌属真菌通过各种代谢方式转化不同结构类型的化合物,为药物合成提供了一条定向、高效、环保的途径。白僵菌属真菌是值得进一步开发和研究的一类药用真菌。
【关键词】 白僵菌属 真菌 生物转化 药物合成
白僵菌属Beauveria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亦称波氏菌属,是Vuillemin在1912年为纪念法国真菌学家Beauverie而建立的,它是约100属虫生真菌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属之一[1]。在药物领域的研究以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为主。笔者概述了近五年来白僵菌属真菌转化不同结构类型的化合物的研究,该属真菌具有多种转化功能,如羟基化、N-乙酰化、氧化还原及较为独特的糖基化作用,从而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的物质。报道多集中在国外,相对来说国内此类研究不多。
1 蒽醌类
白僵菌属真菌转化蒽醌类化合物主要为O-甲基葡萄糖基化、N-乙酰化、氧化、羟基化作用。有研究通过在球孢白僵菌培养液中加入大黄酸底物进行生物转化,获得了水溶性较好的葡萄糖基化衍生物3-羟甲基-β-D-葡萄糖-芦荟大黄素醇苷,它是新的大黄酸衍生物。实验表明白僵菌对大黄酸具有对羰基的还原以及葡萄糖基化作用[2];利用球孢白僵菌ATCC 7159的催化作用将四种氨基和羟基蒽醌类化合物进行以4'-O-甲基-糖基化为主的反应,其中1,2-二氨基蒽醌转化为1-氨基-2-(4'-O-甲基-2β-N-D-氨基吡喃葡萄糖)蒽醌;1-氨基蒽醌转化在糖基化的同时引入羟基,生成1-氨基-2-(4'-O-甲基-2β-O-D-羟基吡喃葡萄糖)蒽醌;1,8-二羟基蒽醌和1,2-二羟基蒽醌则分别转化为8-羟基-1-(4'-O-甲基-1β-O-D-羟基吡喃葡萄糖)蒽醌和1-羟基-2-(4'-O-甲基-2β-O-D-羟基吡喃葡萄糖)蒽醌[3];另有该菌代谢1-氨基蒽产生了三种新的化合物的报道,经鉴定为1-乙酰胺基-5-[(4'-O-甲基-β-d-吡喃葡萄糖)羟基蒽、1-乙酰胺基-8-[(4'-O-甲基-β-d-吡喃葡萄糖)羟基]蒽醌和1-乙酰胺基-6-[(4'-O-甲基-β-d-吡喃葡萄糖)羟基]蒽醌,同时还产生1-乙酰胺基蒽和1-乙酰胺基蒽醌[4]。
2 生物碱类
转化生物碱的报道不多,Pedras MS等[5]通过球孢白僵菌转化吲哚-3-乙醛肟生成吲哚-3-乙酸。
3 黄酮类
代谢以羟基化和糖基化作用为主。通过球孢白僵菌ATCC 13144的发酵作用将3-羟基黄酮转化生成3,4'-二羟基黄酮、3-O-β-D-4-O-甲基葡萄糖黄酮苷(Ⅰ)和两种微量产物(其中之一暂命名为β'-chalcanol),而球孢白僵菌ATCC 7159能将7-羟基黄酮转化为7-O-β-D-4-O-甲基葡萄糖黄酮苷(Ⅱ)和4'-羟基-7-O-β-D-4-O-甲基葡萄糖黄酮苷(Ⅲ)。Ⅰ,Ⅱ,Ⅲ均为新化合物[6];球孢白僵菌ATCC 13144发酵培养将5,7-二羟基黄酮(白杨素)、5-羟基黄酮分别转化为白杨素7-O-β-4-O-甲基葡萄糖苷、4'-羟基黄酮-5-O-β-D-4-O-甲基葡萄糖苷,6-羟基黄酮则转化为三个化合物:6-羟基二氢黄酮、3-O-β-D-4-O-甲基葡萄糖黄酮苷和(±)- 6-O-β-D-4-O-甲基葡萄糖二氢黄酮苷[7]。
4 甾体类
代谢以羟基化和氧化作用为主。利用球孢白僵菌培养分别转化睾酮及其衍生物脱氢表雄酮,其中睾酮发生11α位的羟基化、17β-羟基的氧化和C1,C2或C4,C5双键的断裂,脱氢表雄酮则发生11α位的羟基化和生成少量7α位羟基化的产物[8];另球孢白僵菌HCCB0059还能对雄甾烯二酮进行转化,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确认产生了11-羟基-睾酮、6,11-羟基睾酮、6,11-羟基-雄甾烯二酮和11-羟基18-氧杂D-扩环雄甾烯二酮四个化合物[9]。
5 萜类
Abdel Halim OB等利用球孢白僵菌ATCC 7159对银胶菊碱进行生物转化获得两个新的代谢产物:3β,4β,6β-trihydroxy-10αH,11α-methyl-ambrosa-1 -en-12-oic acid-γ-lactone和3α,6β-dihydroxy-4β-hydroperoxy-10αH,11α-methyl-ambrosa-1-en-12-oic acid-γ-lactone,同时生成天然存在的倍半萜内酯hymenolin(海墨菊内酯)和dihydroco- ronopilin[10]。
6 有机酸
利用白僵菌B. sulfurescens ATCC 7159的规模发酵将没食子酸转化生成两个新的葡萄糖苷化的化合物:4-(3,4-二羟基-6-羟甲基-5-甲氧基-四氢吡喃-2-氧基)-3-羟基-5-甲氧基-苯甲酸和3-羟基-4,5-二甲氧基-苯甲酸3,4-二羟基-6-羟甲基-5-甲氧基-四氢吡喃-2-酯基。另外还生成四个已知的化合物:3-O-甲基没食子酸、4-O-甲基没食子酸、3,4-O-二甲基没食子酸和3,5-O-二甲基没食子酸。由于发酵培养基中加入大豆的缘故在代谢产物中已发现了副产物4',5,7-三羟基异黄酮7-O-β-D-4''-O-甲基-吡喃葡萄糖苷[11]。
7 无机化合物
利用苏格兰白僵菌B. caledonica将有毒金属镉、铜、铅和锌转化为相应的草酸盐[12]。
8 其他
通过球孢白僵菌ATCC 13144 对心血管药物美沙利酮的生物转化,获得了两个新的衍生物(11α-和12β-羟基美沙利酮)和6β-羟基美沙利酮[13];利用球孢白僵菌ATCC 7159转化弯孢霉素产生3种新的代谢产物,经鉴定为弯孢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弯孢霉素-4'-O-甲基-7-O-β-D-吡喃葡萄糖苷和6-羟基弯孢霉素-4'-O-甲基-6-O-β-D-吡喃葡萄糖苷[14];B. felina QN22047发酵培养将2,4-二羟基-苯甲酸、3,4,5-三羟基甲苯合成gerfelin及其5种gerfelin类似物[15]。
9 展望
白僵菌属真菌作为研究应用较广的真菌杀虫剂,正逐渐向更为广阔的领域-药物生物转化方向拓展,它可以转化多种结构类型的化合物,为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及药物的定向转化提供了可靠的研究方法与依据。总结前人的报道多以转化单体化合物为主,笔者近来在以球孢白僵菌发酵中药全成分进行转化,已初步达到了预想的期望值,深入研究还在进行中。
参考文献
[1] 蒲蛰龙,李增智. 昆虫真菌学[M].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96:1.
[2] 陆志琳,殷志琦,窦 洁,等. 白僵菌对大黄酸的葡萄糖基化作用研究[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6, 37(6):562.
[3] Zhan J, Gunatilaka AA. Microbial transformation of amino- and hydroxyanthraquinones by Beauveria bassiana ATCC 7159[J].J Nat Prod, 2006,69(10):1525.
[4] Zhan J, Gunatilaka AA. Microbial metabolism of 1-aminoanthracene by Beauveria bassiana[J].Bioorg Med Chem, 2008:5085.
[5] Pedras MS, Montaut S. Bioorg Probing crucial metabolic pathways in fungal pathogens of crucifers: biotransformation of indole-3-acetaldoxime, 4-hydroxyphenylacetaldoxime, and their metabolites[J].Med Chem, 2003,11(14):3115.
[6] Herath W, Mikell JR, Hale AL, et al. Microbial metabolism. Part 6. Metabolites of 3- and 7-hydroxyflavones[J]. Chem Pharm Bull (Tokyo), 2006 ,54(3):320.
[7] Wimal HERATH,a Julie Rakel MIKELL,a Amber Lynn HALE,et al. Structure and Antioxidant Significance of the Metabolites of 5,7-Dihydroxyflavone (Chrysin), and 5- and 6-Hydroxyflavones[J].Chem. Pharm. Bull, 2008, 56(4):418.
[8] Huszcza E, Dmochowska-G?adysz J, Bartmańska A. Transformations of steroids by Beauveria bassiana[J]. Z Naturforsch. 2005 ,60(1~2) :103.
[9] 戈 梅,刘 靖,陈代杰. 一株白僵菌对雄甾烯二酮转化产物的研究[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6,31(3):176.
[10] Abdel Halim OB, Maatooq GT, Marzouk AM. Metabolism of parthenin by Beauveria bassiana ATCC 7159[J].Pharmazie, 2007, 62(3) :226.
[11] Hsu FL, Yang LM, Chang SF, et al. Biotransformation of gallic acid by Beauveria sulfurescens ATCC 7159[J].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 2007, 74(3) :659.
[12] M. Fomina, S. Hillier, J. M.Charnock, et al. Role of Oxalic Acid Overexcretion in Transformations of Toxic Metal Minerals by Beauveria caledonica[J].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2005, 71(1) :371.
[13] Preisig CL, Laakso JA, Mocek UM, et al. Biotransformations of the cardiovascular drugs mexrenone and canrenone[J].J Nat Prod, 2003 , 66(3):350.
[14] Zhan J, Gunatilaka AA. Microbial transformation of curvularin[J].J Nat Prod, 2005 ,68(8):1271.
篇5
【摘要】目的:了解东港市医疗机构消毒工作状况,为提高消毒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1]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2]执行。结果:监测样品4934件,合格2824件,合格率57.24%。结论:东港市医疗卫生机构消毒效果,仍存在问题,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应加大监督和监测力度。
【关键词】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合格率
为进一步掌握全市各级医疗机构的消毒基本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更好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我们于2008年对我370家市、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和牙科诊所进行了较全面的消毒效果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监测对象:5各市直医疗机构,23各乡镇卫生院,299个村级(包括个体)卫生所,43各牙科诊所,共计370家医疗卫生机构。
1.2 检测方法和评价标准:
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1]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2]执行。
1.3 监测内容:空气、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使用中的消毒剂、紫外线灯和无菌器械。
2 结果
在370家医疗机构共监测样品4934件,合格2824件,合格率57.24%,其中市级合格率96.40%(510/529),乡级合格86.50%(596/689),村级合格率49.83%(1570/3151),牙科证所合格率26.19%(148/565),市、乡、村医疗机构及牙科诊所四者合格率差异有显著性(X2=869.9P
表1 市、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及牙科诊所消毒效果监测结果
项目市级医疗机构乡级医疗卫生院村卫生所牙科诊所
样品数 合格 合格率(%) 样品数 合格 合格率(%) 样品数 合格 合格率(%)样品数 合格 合格率(%)X2P
物体表面716997.181399568.35140338027.08174116.32239
医护人员手807391.25927278.2640410926.984836.25192
使用中消毒剂7272100.0014914295.307395757.81937580.6541
空气565191.07927783.7089246151.68964243.7568
无菌器械5151100.001029997.06734561.6414174.96258
紫外线灯19919497.4911511196.520--131076.92
3 讨论
防止院内感染是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关键,从本次监测结果看,在370家医疗机构中监测不同样品4934件,合格率为57.24%,市直医疗机构卫生消毒工作质量监测合格率高,乡镇医疗机构消毒工作质量监测合格率次之,村级卫生所和眼科诊所消毒工作质量监测合格率低,牙科诊所合格率仅为26.19%。分析原因如下:
3.1 一部分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和医务人员法律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舍不得投入,致使消毒工作多次监测指导不见效果。
3.2 医务人员特别是村级和牙科诊所的医务人员的消毒知识,控制院内感染知识和《消毒技术规范》掌握甚少,有的医务人员经培训后,将《消毒技术规范》扔到一边,仍随意性地开展诊疗活动。
3.3 消毒设备老化,紫外线灯安装不合理或超期使用。
3.4 消毒制度只是应付上级检查。缺乏用制度规范行为的措施。
3.5 群众卫生防病知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差,尤其是农村,农民只注重和医护人员是否熟悉,医生技术高低,而不注重其就诊场所的消毒工作质量如何。
3.6 传染病监督执法存在漏洞。
总之医疗机构的消毒工作关系到广大患者健康,为控制院内感染,保障人民健康,疾控机构应加大监测力度,做好技术培训指导,卫生监督机构应加大监督及处罚力度,从而不断提高全市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
参考文献
[1] 消毒技术规范[S],2002
篇6
持执业证书方可上岗
新出台的《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规定,乡村医生经注册取得执业证书后,方可在聘用其执业的村医疗卫生机构从事预防、保健和一般医疗服务。执业证书有效期为5年。有效期满需要继续执业的,应当在有效期满3个月申请再注册。
条例还规定,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受刑事处罚,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至申请执业注册之日止不满2年的,受吊销乡村医生执业证书行政处罚。
乡村医生如有死亡或者被宣告失踪的;受刑事处罚的;中止执业活动满2年的;考核不合格,逾期未提出再次考核申请或者经再次考核仍不合格的,由原注册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注销执业注册,收回乡村医生执业证书。
乡村医生执业实行注册
新出台的《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实行乡村医生执业注册制度,乡村医生执业注册工作由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按照这一条例规定,在条例公布之日起凡进入村医疗卫生机构从事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的人员,应当具备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不具备这一条件的地区,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允许具有中等医学专业学历的人员,或者经培训达到中等医学专业水平的其他人员申请执业注册,进入村医疗卫生机构执业。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
未经注册执业将受处罚
未经注册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的,不得执业,否则将面临法律处罚。
条例规定,未经注册在村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医疗活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予以取缔,没收其违法所得以及药品、医疗器械,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000元的,并处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电新出台的《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规定,乡村医生至少每2年接受一次培训,参加一次考核。
按照这一条例,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制定乡村医生培训计划,保证乡村医生至少每2年接受一次培训。乡村医生的考核由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每2年组织一次。考核合格的,可以继续执业;考核不合格的,在6个月之内可以申请进行再次考核。
须及时报告传染病疫情和中毒事件
新出台的《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规定,乡村医生应当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初级卫生保健服务工作。按照规定及时报告传染病疫情和中毒事件,如实填写并上报有关卫生统计报表,妥善保管有关资料。
乡村医生在执业活动中,发现传染病疫情、中毒事件不按规定报告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责令暂停3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部门暂扣乡村医生执业证书。
用药须在基本用药目录内
新公布的《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规定,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乡村医生一般医疗服务范围,制定乡村医生基本用药目录。乡村医生应当在乡村医生基本用药目录规定的范围内用药。
条例规定,乡村医生违反规定使用乡村医生基本用药目录以外的处方药品的,将承担法律责任。有此类行为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责令暂停3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执业活动
相关链接
我国实行乡村医生执业注册制度
新出台的《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实行乡村医生执业注册制度,乡村医生执业注册工作由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按照这一条例规定,在条例公布之日起凡进入村医疗卫生机构从事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的人员,应当具备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不具备这一条件的地区,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允许具有中等医学专业学历的人员,或者经培训达到中等医学专业水平的其他人员申请执业注册,进入村医疗卫生机构执业。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
条例公布前已取得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乡村医生证书的乡村医生,如果已取得中等以上医学专业学历,或者在村医疗卫生机构连续工作20年以上,或者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培训规划,接受培训取得合格证书的,可以向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申请乡村医生执业注册,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后,继续在村医疗卫生机构执业。
条例还规定,对具有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乡村医生证书,但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乡村医生,在条例施行后6个月内,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进行有关预防、保健和一般医疗服务基本知识的培训,并根据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考试内容、考试范围进行考试。培训并考试合格的才可以申请乡村医生执业注册。
乡村医生持执业证书方可上岗
《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规定,乡村医生经注册取得执业证书后,方可在聘用其执业的村医疗卫生机构从事预防、保健和一般医疗服务。执业证书有效期为5年。有效期满需要继续执业的,应当在有效期满3个月申请再注册。
条例还规定,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受刑事处罚,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至申请执业注册之日止不满2年的,受吊销乡村医生执业证书行政处罚,自处罚决定之日起至申请执业注册之日止不满2年的,均不予注册乡村医生。
乡村医生如有死亡或者被宣布失踪的;受刑事处罚的;中止执业活动满2年的;考核不合格,逾期未提出再次考核申请或者经再次考核仍不合格的,由原注册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注销执业注册,收回乡村医生执业证书。
按照条例,符合规定申请在村医疗卫生机构执业的人员,应当持村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拟聘用证明和相关学历证明、证书,向村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执业注册。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5日内完成审核工作。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准予执业注册,发给乡村医生执业证书;对不符合条例规定条件的,不予注册,并书面说明理由。
非法行医将面临法律处罚
未经注册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的,不得执业,否则将面临法律处罚。
《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规定,未经注册在村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医疗活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予以取缔,没收其违法所得以及药品、医疗器械,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000元的,并处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条例还规定,以不正当手段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的,由发证部门收缴乡村医生执业证书;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乡村医生合格与否村民拥有发言权
乡村医生合格与否,村民拥有发言权。新出台的《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规定,对乡村医生考核,应充分听取乡村医生执业的所在村民委员会和村民的意见。
条例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检查乡村医生执业情况,收集村民对乡村医生业务水平、工作质量的评价和建议,接受村民对乡村医生的投诉,并进行汇总、分析。汇总、分析结果与乡村医生接受培训的情况,作为对乡村医生进行考核的主要内容。医学教育 网搜集整理
条例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准予执业注册、再注册和注销注册的人员名单向其执业的村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的村民公告。村民和乡村医生发现违法办理乡村医生执业注册、再注册、注销注册的,可以向有关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反映;有关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反映的情况应当及时核实,调查处理,并将调查处理结果予以公布。
条例还规定,有关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村民和乡村医生提出的意见、建议和投诉,应当及时调查处理,并将调查处理结果告知村民或者乡村医生。
乡村医生须及时报告传染病疫情和中毒事件
《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规定,乡村医生应当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初级卫生保健服务工作。按照规定及时报告传染病疫情和中毒事件,如实填写并上报有关卫生统计报表,妥善保管有关资料。
条例还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对乡村医生开展国家规定的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补助。对承担国家规定的预防、保健等公共服务的乡村医生,其培训所需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
按照这一条例,乡村医生在执业活动中,发现传染病疫情、中毒事件不按规定报告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责令暂停3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部门暂扣乡村医生执业证书。
乡村医生须每两年培训、考核一次
《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规定,乡村医生至少每两年接受一次培训,参加一次考核。
按照这一条例,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制定乡村医生培训计划,保证乡村医生至少每两年接受一次培训。县级人民政府根据培训规划制定本地区乡村医生培训计划。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据此负责组织乡村医生的培训工作。同时,国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支持乡村医生培训工作。
条例规定,乡村医生的考核由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每两年组织一次。对乡村医生的考核应当客观、公正,充分听取乡村医生执业的村医疗卫生机构、乡村医生本人、所在村村民委员会和村民的意见。考核合格的,可以继续执业;考核不合格的,在6个月之内可以申请进行再次考核。逾期未提出再次考核申请或者经再次考核仍不合格的乡村医生,原注册部门应当注销其执业注册,并回收乡村医生执业证书。医学教育 网搜集整理
乡村医生须在乡村医生基本用药目录内用药
《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乡村医生一般医疗服务范围,制定乡村医生基本用药目录。乡村医生应当在乡村医生基本用药目录规定的范围内用药。
篇7
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同步落实补偿政策,建立稳定的补偿渠道和补偿方式,保障机构有效运行和健康发展、保障医务人员合理待遇;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引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动转变运行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发挥好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诊疗常见病、多发病等基本医疗服务的功能。
二、建立健全稳定长效的多渠道补偿机制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要增加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拓宽补偿渠道,改变“以药养医”补偿机制。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员支出和业务支出等运行成本通过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补偿来解决。
1、落实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补助经费。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支出,由政府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建设规划足额安排。各县(市、区)要按照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制定具体的发展建设规划,并认真贯彻落实。
2、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年各级政府按照不低于人均25元的标准,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省级和中央政府按照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要求,对高邮、宝应等经济薄弱地区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给予重点补助。市政府对开发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给予50%的补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任务由政府按照服务成本核定补助。
3、调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和医保(含新农合)支付政策。调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费项目,将现有的挂号费、诊查费、注射费(含静脉输液费,不含药品费)以及药事服务成本合并为一般诊疗费,不再单设药事服务费。合并项目内容按国家规定执行。一般诊疗费收费标准在原来分项收费标准总和的基础上适当调整,并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在不增加群众现有个人负担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医保支付比例。收费标准市区按照每诊疗人次10元标准执行,具体医保报销范围、支付比例、操作流程、结算办法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会同物价、卫生、财政等部门另行制定。各县(市、区)政府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考虑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服务能力利用率、医务人员劳务成本,医保承受能力等因素制定。
4、发挥医疗保障对医疗服务供需双方的引导和对医药费用的制约作用。加快推进基本医保门诊统筹,将一般诊疗费纳入支付范围,推行门诊基金总额预付制,根据参保(合)人数、医疗服务量、次均门诊费用等因素合理确定年度预付总额,采取基金包干使用。同时,逐步提高参保人员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费用的报销比例,进一步引导群众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看病就医。
5、加大对基层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奖励性补助。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对基层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的效果、目标任务完成、服务对象满意程度、群众医药费用负担下降比例等情况进行全面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拨付市级财政奖励性补助资金。
6、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常性收支差额的补助。落实政府专项补助和调整医疗服务收费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经常性收入仍不足以弥补经常性支出的差额部分,由同级政府在严格考核的基础上给予补助,以保证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运转。具备条件的地区可以实行收支两条线,基本医疗服务等收入全额上缴,开展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的经常性支出由政府核定并全额安排。
三、全面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
1、完善以公益性为核心的管理体制。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其诊疗科目、床位数量、科室设置、人员配备、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备要与其功能定位相适应。对服务能力已经超出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别是一些服务人口较多、服务能力已经达到二级医院标准的乡镇卫生院,可将其超出功能定位的资源整合到县级医院;也可以对其承担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补偿,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同步推行运行机制改革。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中医药等适宜技术和服务。
2、建立有竞争有激励的人事分配制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管理。要在核定编制的基础上,全面建立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科学规范设置岗位,组织岗位聘用,实行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薪、合同管理,建立绩效考核、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要按照省关于推进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妥善安置未聘人员,确保社会稳定。同时,要将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绩效工资制度同步落实到位。制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办法,根据管理绩效、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服务对象满意度、居民健康状况改善等指标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综合量化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资金安排和拨付挂钩。对绩效考核差的可扣减资金安排,对绩效考核好的可给予适当奖励。要督促、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内部管理,强化收支管理,严格成本核算和控制。
3、发挥医保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促进作用。依托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普遍开展城镇居民医保门诊统筹,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和省增补用药目录品种以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取的一般诊疗费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积极探索城镇职工医保门诊统筹。推进医保付费方式改革,探索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付费方式,引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动积极地开展服务,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合理控制服务成本。
4、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要保障基层医务人员合理收入水平不降低,并随着经济发展逐步增长。要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贡献的工作人员倾斜,适当拉开收入差距;建立以岗位责任和绩效为基础、以服务数量和质量以及服务对象满意度为核心的考核和激励制度,并将考核结果与实施绩效工资制度、人员竞聘上岗紧密结合。各地制定人员分流、竞聘上岗等相关政策时要充分听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的意见。要向基层医务人员提供更多的培养培训机会,对长期在基层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在职称晋升、待遇政策等方面按照国家、省有关优惠政策给予适当倾斜,及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要加强政策宣传,使广大医务人员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
四、加大对乡村医生管理和补助的力度
对村卫生室主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合理补助。
1、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补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分配使用重点向村卫生室倾斜,鼓励乡村医生按时保质完成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促进乡村医生服务转型。各县(市、区)卫生部门要在核定村卫生室承担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服务人口数量能力的基础上,安排不低于30%比例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由村卫生室承担,并落实相应经费。
2、从医疗服务中得到补助。各地在推进医保门诊统筹工作中,要将实行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并具备网络结报条件的村卫生室门诊服务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并适当提高村级报销比例。
3、完善养老保险制度。认真落实乡村医生养老保障政策,年实现全市乡村医生养老保障政策落实全覆盖。
4、多方支持乡村卫生院发展。各地要在房屋建设、设备购置以及人员培训等方面对村卫生室给予一定扶持,并采取多种形式对乡村医生进行补助。
5、实行乡村机构一体化管理。各地要将实行乡村机构一体化的村卫生室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并落实补偿政策,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建立对乡村医生收入实行绩效考核的机制。
对非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各地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对其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给予合理补助,并将其中符合条件的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执行与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相同的医保支付和报销政策。
五、落实责任强化管理切实提供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把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作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抓紧落实,将政府补助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和基建支出计划足额安排,及时调整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和医保支付政策,尽快建立起稳定、长效、合理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
2、落实补偿责任。根据医改投入政策,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各县(市、区)政府要在预算中足额安排并及时拨付应由本级财政负担的补助资金,认真落实调整后的医疗服务收费和医保政策。要统筹考虑当地财政和各项医保基金承受能力,合理确定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和标准以及医保支付比例。
3、加强资金管理。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各地卫生、财政部门每年按服务人口数在年度预算中足额安排,当年全额预拨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到次年考核后进行结算;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常性收支差额的补助,财政部门要按照年初预算于每月20日前按计划全额预拨本月补助并结算上月补助;对实施基本药物的奖励补助资金可采取实行先预拨后结算办法,在全面考核后拨付到位。
篇8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王某虽已取得乡村医生行医资格,但其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办不符合医疗卫生安全的诊所,并且在医疗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给予2次行政处罚以后仍然非法行医,属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非法行医罪,据此法院做出上述判决。
律师分析
乡村医生管理适用《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
按照《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乡村医生指尚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在村医疗卫生机构从事预防、保健和一般医疗服务的医生。
按照《执业医师法》、《条例》及卫生部的有关规定,无论是乡村医生,还是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都必须在固定的注册医疗机构执业,而不能超过所注册医疗机构或专业进行执业。如《条例》所规定,符合本条例规定申请在村医疗卫生机构执业的人员,应当持村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拟聘用证明和相关学历证明、证书,向村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执业注册。乡村医生经注册取得执业证书后,方可在聘用其执业的村医疗卫生机构从事预防、保健和一般医疗服务。乡村医生应当在聘用其执业的村医疗卫生机构执业。
构成非法行医的几种情况
按照《刑法》第336条的规定,非法行医罪是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擅自从事医疗活动,情节严重的行为。按照《刑法》规定,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4部分,只有在同时满足这4个方面的要件时,才能构成非法行医罪。
构成本罪的主体要件必须是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实践中未取得或者以非法手段取得医师资格从事医疗活动的;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办医疗机构的;被依法吊销医师执业证书期间从事医疗活动的;未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从事乡村医疗活动的;家庭接生员实施家庭接生以外的医疗行为等情形都符合非法行医罪的主体要件。
本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双重的,既包括国家对医疗机构的管理制度,又包括不特定公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客观方面,必须有擅自从事医疗活动的行为,并且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按照有关司法解释,此处的“情节严重”是指造成就诊人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造成甲类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有传播、流行危险的;使用假药、劣药或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卫生材料、医疗器械,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非法行医被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罚两次以后,再次非法行医的以及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主观方面,构成非法行医罪表现为故意,行为人对患者伤亡的结果存在间接故意,即行为人已经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构成损害,但是却放任这种损害结果的发生。
篇9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国家和省、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以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能力为目标,合理规划和配置乡村卫生资源,推动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健康持续发展,满足广大农村居民医疗卫生需求。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公益性质。注重社会效益,强化政府职责,完善财政保障机制,落实村级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质,突出重点,积极稳妥推进改革。
坚持综合改革。推进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财政补偿、药物制度、保障制度和管理体制等综合改革,调动村医积极性,建立充满活力的长效机制。
坚持综合考核。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建立健全以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为重点的绩效综合考核评价制度,促进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的转变。
坚持惠泽群众。不断提高服务能力,落实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确保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三、村卫生所(室)基本职责
主要负责辖区农村居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疾病的初级诊治。
(一)负责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登记、报告。
(二)协助做好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和儿童保健系统管理。
(三)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慢性病防治知识,提高农民医疗保健意识。
(四)参与农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与更新,做好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疾病等慢性非传染病的随访。
(五)协助做好儿童免疫规划预防接种、老年人保健以及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和村级爱国卫生运动的实施。
(六)积极宣传新农合政策,协助做好参合农民医药费用报销补偿情况的定期公示工作。
(七)使用适宜技术和国家基本药物,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诊治,急重病人的初级救护、及时转诊和家庭康复指导等。
四、机构设置
五、管理机制
(一)加强对村卫生所和乡村医生的考核。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所签订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目标责任书,将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的村卫生所和乡村医生身上。以乡(镇)为单位对乡村医生承担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数量、质量、居民满意度等情况,每季度开展一次绩效考核工作,在全面考核评价的基础上,对承担并经考核完成基本医疗和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乡村医生,发放政府补助经费。
篇10
一、充分认识基层综合改革的重要意义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落实医改政策措施的重要载体,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主要阵地,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关键环节。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有助于规范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实施,破除“以药养医”旧机制,坚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质;有助于优化基层卫生队伍结构,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效率,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医改实惠;有助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创新机制,增强活力,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创造条件、积累经验。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认识,集中组织力量,全力推进改革,尽快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上良性运行轨道,努力实现机制平稳转换、机构平稳运行。
二、准确把握基层综合改革的任务要求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主要任务是,重新构建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近期,国家连续出台两个文件、召开两次会议,部署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省里于去年5月出台意见,启动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今年6月又出台指导意见,推动人事制度改革。今天的会议,就是对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任务的再动员、再部署、再调度。结合当前国家和省里的医改任务,近期医改工作要“突出抓好一个重点”、“扎实做好三项工作”、“同步推进四项改革”。
(一)突出抓好一个重点。
妥善推进乡镇卫生院人事制度改革,这是当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国务院医改办高度关注。刚才厅长、副厅长、副厅长已经讲得很清楚,重点就是“两个坚持”、“三个关键”。
“两个坚持”。一是坚持以科学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薪、合同管理为主要内容,建立全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二是坚持以提高基层卫生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为核心,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
“三个关键”。一是合理设置岗位。要合理设置领导管理、专业技术和工勤技能的岗位比例,卫生专业技术岗位比例,乡镇卫生院原则上不低于9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低于95%。二是推行竞聘上岗。要在县域范围内,公开选拔、择优聘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工作人员应全员参加竞聘上岗,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不得进入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三是妥善做好人员分流。《指导意见》对正式职工分流安置提出了五条优惠政策,即:系统内调剂、允许非专业技术人员提前离岗、三年过渡安置、鼓励自谋职业、支持学习深造;对非正式职工分流安置提出了三条优惠政策,即:给予经济补偿、落实相关保险、视情推荐聘用。请各县(市、区)用好政策、全力推进。
去年,在核定全省乡镇卫生院编制时,新增了5800个编制,各地要统筹安排部分新增空余编制,在留有适当余地的基础上,补充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可采取主要定向招聘的方式,对在基层工作年限长、业务能力好、具备资质的非正式职工进行定向公开招聘,防止业务骨干流失。这项工作请省人保厅会同省卫生厅、省编办抓紧研究,8月份拿出具体方案,9月份统一组织考试。
(二)扎实做好三项工作
1、继续抓好县级医院中央补助项目建设。
2009、2010年,中央安排我省78个县级医院建设项目,对这些项目的建设问题,我在贵溪医改现场会上提出了3个时间节点的要求,即,去年国庆节前建成20所、今年春节前建成16所、今年国庆节前建成42所,各项目市、县(区)按照这个要求狠抓项目建设,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标。截止7月底,建成47所,预计在国庆节前还将建成18所,但有13所进度缓慢,这13所是:彭泽县人民医院、安远县人民医院、全南县人民医院、寻乌县人民医院、靖安县人民医院、余干县人民医院、铅山县人民医院、吉水县人民医院、峡江县人民医院、新干县人民医院、吉安县人民医院、乐安县人民医院、广昌县人民医院,这些医院只完成30%左右的工作量,特别是彭泽县人民医院到现在还没有招标,进度严重滞后。务请这些县级人民政府,现场办公、破解难题、抓住施工旺季、加快工程进度,确保今年年底前78所县级医院全部竣工投运。
同时,经省发改委沟通争取,国家今年又新增安排了我省13个县级医院建设项目,投资计划已经下达,项目所在地的政府和卫生部门要抓紧工作,尽快完成前期工作,尽快开工建设,确保这些项目在明年国庆节前全部竣工投运。
2、积极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的清理化解工作。
7月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卫生部关于清理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意见的通知》([2011]32号),国务院医改办、财政部、卫生部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这项工作进行了部署,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文件精神,按照“制止新债、锁定旧债、明确责任、分类处理、逐步化解”的总体要求,坚持“谁举债谁负责、先清理后化解、先承诺后补助”的原则,本着实事求是、尊重历史、客观公正的态度,抓住这次难得的机遇,用两年时间全面清理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长期债务。省里即将印发实施方案,请各地、各部门照此办理。
一要全面审定、锁定债务。纳入清理化解债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指政府办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发展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长期债务,截止到2009年12月31日的债务,纳入中央财政补助计算范围,2010年1月1日以后形成的债务,由各地参照国家做法进行化解。各地各部门要认真清理核实,剔除不实债务,明确化债主体,锁定实际债务。债务审定要做到程序、过程、结果三公开。
二要分步化解债务。将审核锁定债务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整体剥离,由县政府特设债务专户,统一接纳、登记、管理,在2012年底前完成70%债务化解、2013年6月底前完成全部债务化解。各地要区分债务轻重缓急,明确偿债次序,优先偿还医务人员集资等个人债务。
三要严格制止新债。各级政府要落实卫生投入责任,足额安排公立基层机构发展建设的补助资金,不留经费缺口。要严格项目审批制度,计划未批准、资金未落实的项目一律不得实施。已批准实施的项目,不得扩大建设规模、不得提高建设标准、不得增加基层负担。
3、精心研究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工作方案。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2011]31号)文件精神和全国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今年年底前要在村卫生室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省政府初步考虑,从今年12月启动,年底前到位。
一要核定基药实施范围。在每个行政村(乡镇卫生院所在地除外)至少选定1所村卫生室和1名乡村医生建立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基本药物集中采购、配备使用和零差率销售。要严格村医的核定配备,原则上每个行政村配备1名村医,人口数较多的行政村,可参照乡镇卫生院编制核定的办法,按每千人口1.2的比例核定。这项工作,请省卫生厅会同省财政厅牵头研究、提出意见。
二要核定基药补助标准。在落实省县财政对村医专项补助和完成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偿的基础上,统筹考虑经济发展水平、村卫生室服务量等因素,合理核定村卫生室的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财政补助标准,确定补助方式,使乡村医生的补助水平与当地村干部的补助水平相衔接。这项工作,请省财政厅会同省卫生厅牵头研究、提出意见。
三要核定养老保障水平。将乡村医生纳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体系,采取政府补助的方式,积极引导乡村医生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解决乡村医生的后顾之忧。乡村医生的养老保障水平和政府补助水平要与村干部的保障政策相衔接。这项工作,请省人保厅会同省财政厅、省卫生厅牵头研究、提出意见。
以上三项调研事项,由省医改办统筹汇总,形成一个完整的实施方案,在今年10月上旬前报省人民政府审定下发。
同时,各地要大力扶持村卫生室发展,明确乡村医生职责,规范乡村医生管理,加强乡村医生培养,确保在今年年底前实现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全覆盖。要积极将村卫生室纳入新农合门诊统筹实施范围,多渠道增加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收入,确保机构不跨、队伍不散,筑牢农村三级卫生网底。
(三)同步推进四项改革
一是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管理体制。去年已完成乡镇卫生院编制核定,今年要重点抓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编制核定工作。
二是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科学公平、体现绩效的考核分配机制。要合理确定绩效比例,使绩效工资收入向关键岗位倾斜、向业务骨干倾斜、向卫技人员倾斜。
三是推进药品制度改革,建立省级基药集中招标采购新机制,重点要组织实施好今年新增省级基药目录后的基药集中招标采购工作,确保基药供应及时、质量合格、价格下降。
四是推进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合理长效的多渠道经费补偿机制,把省里确定的七条补偿政策落到实处,确保基层机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
三、全力确保基层综合改革如期完成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是推进基层综合改革的责任主体,县政府主要领导是推进基层综合改革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现在,县乡党委、政府换届都已全面完成,领导已到位,分工已明确。希望同志们赶紧进入角色、熟悉情况、开展工作。
二要加强协调调度。发改部门要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建立督导机制,统筹推进改革。卫生部门是改革主力军、主战场,要积极主动作为,抢抓发展机遇,切实承担起具体改革任务。人保部门要研究细化人事、工资、医保等管理办法,为综合改革提供政策支持。财政部门要保障改革必需资金,强化资金监管。编制部门要加强编制的核定、使用和管理。对岗位设置、竞聘上岗、分流安置、收支核定等重点工作,简化审批手续,加快推进速度。
三要加强督促指导。要建立省、市、县医改领导小组联系点制度,按照“谁包保、谁负责”的原则,层层落实基层综合改革包保责任制,包政策宣传、保政策落实,包改革推进、保社会稳定。要建立跟踪督导和挂牌督导制度,派出督查组深入基层督促检查,重点督查政策执行、资金落实、工作进度等情况,发现典型、推广经验、纠正违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