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目标范文

时间:2023-03-17 05:24: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目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务目标

篇1

一、财务目标理论的归属相关文献回顾

在财务目标理论在财务管理理论的归属问题上,不同的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郭复初(1997)认为财务理论体系按照其对财务实践的指导作用分为财务基础理论、行为理论和约束理论,财务目标属于财务行为理论的范畴。冯建(1999)对这一观点进行了进一步阐述,认为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任何系统特别是像财务管理这样的人本管理系统,它的运行、发挥的功能及其系统运行的原理、程序与方法等,都要服从于系统的目标,应该把目标作为财务管理行为理论的子系统。上述两位学者的观点是将财务目标理论归属为财务行为理论。而王庆成(1999)、李心合(2001)等学者却认为应将财务目标理论置于财务基础理论整体框架之中,他们认为财务管理目标理论在财务基础理论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当然,还有一种观点将财务目标理论独立于财务基础理论,这种观点的代表学者有王化成(2000)和陈兴述等(2004)。他们认为在财务管理理论结构框架中,财务目标理论居于枢纽地位,不仅在整个理论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在财务实践中也有规范和向导作用。这类观点将财务目标理论的地位进一步提高,使得财务目标理论成为财务基础理论发展的参照标志,并成为财务基础理论框架构建过程中的重要连接纽带。

二、财务目标选择相关文献研究

目前,理论界对我国企业应选择什么样的财务目标仍有争议,有关财务管理目标的表述有14种之多(王化成,2000),还有一些新的提法不断出现,如资本运动最优化、EVA最大化、未来现金净流量最大化等。樊行健、李锋(2002)通过研究风险投资体系中的双重问题,认为风险投资体系的双重与财务目标的选择具有趋同效应。伍中信、杨碧玲(2003)从产权角度讨论了企业财务目标的选择问题。他们认为,企业财务目标由利润最大化逐渐转变为股东财富最大化的主要推动因素是“利润目标”的内在矛盾,随着产权交易的出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提出迎合了各产权主体的利益要求得到平衡的诉求,因此,产权是推动财务目标选择变化的一大因素。袁振兴(2004)认为,企业目标由股东利益至上发展到关注相关利益者利益,与之相对应财务目标也由股东利益最大化发展到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张茂燕(2005)从财务目标的演进角度,并以沃尔玛案例分析为辅助,提出了“权衡相关利益者利益的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模式。陈玮(2006)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及系统科学的视角的研究分析,认为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财务目标观点,理论基础来源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它摒弃了传统财务目标研究中单目标函数的思维方式,转而从多目标函数的角度来考虑,并注重以实务为导向,因而与具有明显经济学特征的传统财务目标观点在研究方法及思维方式上有着很大差异。他运用耗散结构论与协同学作为分析的框架与工具,通过对经理可协调与不可协调冲突的分析,得出应采用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作为公司财务目标的结论。刘辉华、曹受金(2007)也认为企业财务目标的利益取向将从股东利益取向向相关者利益取向转变,财务目标的股东利益取向主要是由股东在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博弈中所具有的优势所决定的,财务目标的相关者利益取向是包括股东在内的具有不同的相对优势的利益相关者之间在利益博弈中相互妥协的结果。另外,王跃武、伍中信(2007)运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对企业与顾客之间关于“经济剩余”的博弈、财务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在企业筹建过程中就主导地位的博弈、委托者与者在企业存续期间的产权博弈进行了分析,从而用定量的分析方法比较科学合理地论证了“企业财务目标是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基本观点。朱玉红(2009)同样基于博弈均衡理论视角论证了企业财务目标应以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为导向。

实际上,这些观点并没有本质差异。美国学者H・Levy和M・Sarnat曾经通过严密的数学推理,具体证明了这些“最大化”实质上都意味着企业股东财富的最大化。因此,对企业财务目标的研究如果还在这些“最大化”上纠缠显然没有多大的价值。简单地说,回报股东是财务目标理论研究和财务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干胜道,2004)。华金秋、杨丹(2004)也认为在完善的相机治理机制下,企业财务目标表现为状态依存性下的控制权归属利益要求。在持续经营假设下,前述所有最大化财务目标是一回事,因而财务目标的最大化争论是没有意义的。现实中的财务目标应追求次优,尽可能定量具体明确。财务目标是一个有关利益各方动态重复博弈的结果,不存在一个适用于所有企业的共有的财务目标,只可能存在一个一定时期内,大部分企业所共同的目标,但具体到每个具体的企业,则其财务目标都是一个动态博弈的结果,这种动态的博弈结果不仅受到企业内部环境的制约,同样也受外部环境的影响(高汉祥,2007)。

篇2

关键词:财务管理目标;企业经济附加值最大化

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资金运动全过程进行决策、计划和控制的管理活动。其实质是以价值形式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综合性的管理。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其目标必须与企业的目标相一致。“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同时也是财务管理追求的目标。但“利润最大化”目标在长期的实践中已暴露出其不足,如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风险价值、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可能导致企业财务决策带有短期行为等。由此,人们开始寻找另外的目标来代替“利润最大化”。随着证券业的蓬勃发展,“企业价值最大化”或“企业财富最大化”逐渐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企业价值是企业债券的价值和股票的价值之和。树立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原因主要在于,它克服了利润最大化出现的与时间和风险脱节等缺点。但它并没有取得人们所期望的辉煌成就,相反,还导致了比“利润最大化”目标更甚的混乱。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一个十分抽象而很难具体确定的目标。从非上市企业来看,其未来财富或价值只能通过资产评估才能确定,但又由于这种评估要受到其标准或方法的影响,因而难以准确地予以确定。从上市企业来看,其未来财富或价值虽然可通过股票价格的变动来显示,但由于股票价格的变动不是公司业绩的唯一反映,而是受诸多因素影响的“综合结果”,因此股票价格的高低实际上不可能反映上市公司财富或价值的大小。所以,“财富最大化”目标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操作,实用性不强,难以被企业管理当局和财务管理人员所捉摸。

由于上市企业大都相互参股,其目的在于控股或稳定购销关系,因此,企业真正的大股东并不能从证券市场上直接获利,他们并不把股价最大化作为其财务管理追求的唯一目标。

“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导致企业所有者与其他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企业是所有者的企业,其财富最终都归其所有者所有,所以“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直接反映了企业所有者的利益,是企业所有者所希望实现的利益目标。这可能与其他利益主体如债权人、经理人员、内部职工、社会公众等所希望的利益目标发生矛盾。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多边契约关系的总和:股东、债权人、经理阶层、一般员工等等对企业的发展而言缺一不可,各方面都有自身的利益,共同参与构成企业的利益制衡机制。从这方面讲,只强调一方利益忽视或损害另一方利益是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而且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更加强调职工的实际利益和各项应有的权利,强调社会财富的积累,强调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努力实现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因此,“企业价值最大化”不符合我国国情。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企业价值最大化在我国当前还只能是一个理论公式和理想的发展目标,对企业财务管理的指导作用并不大。那么能否找到一种更优越的财务管理目标呢?笔者认为,企业经济附加值最大化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最佳选择。

经济附加值的内涵

经济附加值(ecomonicvaylueadded,简称EVA)是公司营运利润与资本成本的差值。它是企业在某个特定年份中营利低偿资本机会成本的指标。用公式表示就是:

(1)经济附加值=税后营业利润-资本成本总额=营业利润(即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率)-投资成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2)如果用EBIT表示营业利润,T表示所得税率,C表示投资成本Kw表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则公式可表示为:

EVA=EBIT.(1-T)-Kw.C

注:(1)式中投资成本是企业经营过程中实际占用的资本额,包括营运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净值,未摊销的无形资产与递延资产等。

(2)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指公司股东和债权人对公司进行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的加权机会成本,是投资者基于对企业风险的判断而对公司业绩的最小期望值,可以说是投资者所期望达到的必要报酬率。因此,Kw.C是一项机会成本,所以EVA是一项经济利润非传统意义上的会计利润。

EVA最大化目标的优点

EVA最大化目标是对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进一步完善,它保留了传统的利润最大化目标的优点,并且比利润这一指标更能真实地反映子出企业的经营业绩。体现了财务管理目标和企业目标的一致性,无论是公司或是企业,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组织,追求最大利润是每一个在市场经济中角逐的企业的现实目标。这一目标因而更容易被企业管理者和所有者接受和理解。

有利于企业财务管理的事前计划。企业在经营决策时,可运用EVA最大化目标进行量本利分析、因素变动分析、敏感系数分析。通过这些分析,企业才能明确地知道该在哪些方面加强经济核算,降低产品成本,开拓市场,扩大销售,进行多样化经营。

科学地考虑了风险与报酬的关系。我们已经说过Kw是投资者基于对企业的风险而作出的判断,因此Kw大小是由风险大小决定的,理论上说当风险大时,Kw就大;当风险小时,Kw就小。从财务管理假设又可知,报酬与风险是同向的,报酬的增加是以企业风险的增加为代价的。从EVA的公式中可以看出,Kw与EVA成反比,而作为企业经营报酬的EBIT与EVA成正比,因此,只有在风险与报酬达到某种均衡时,EVA才能达到最大。

真实全面考虑了企业经营的全部资本成本。传统理论认为利用内部留存收益筹集企业所需资金无需任何成本,其结果往往是企业人最喜欢的筹资方式,而较少的考虑资金的投资回报率。而以EVA作为财务管理目标,考虑的是资本的机会成本。企业拥有的每一项资产都存在机会成本,从而使人在保留利润时要考虑留存收益的机会成本,提高资金的运营效果,更好地维护投资者的利益。

通过EVA与C的比例反映出企业的投入与产出的关系。经济附加值率=EVA/C,这一指标是以EVA为基础的相对指标,它反映投入每一单位资本带来的经济附加值,是一个效率性指标。在C一定的情况下,EVA越大,说明资本运作效率越高,就越能吸引资本的投入,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另外,以EVA现值与C的现值进行比较,可评价企业资本增值的效率,从而使企业充分利用财务资源,提高财务资源的利用效率。

EVA最大化目标保证了投资者与债权人的正常利益。由于EVA是扣除了资本成本后的收益,在公式中Kw采用的是投资者的最低期望报酬率,是一项机会成本,因此,追求EVA最大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保证投资者的正常投资利益,以及债权人的正常利息收益的过程。

EVA最大化目标把投资者与经营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于经营者而言,所有者采用以EVA为基础的激励机制,使其工资的增加与EVA的增加紧密联系,迫使经营者尽力提高资本的运营效率,同时使经营者在筹资时有效地选择筹资方式,因为EVA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时,每一项资源都是有代价的。

EVA最大化目标的应用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不仅是企业理财所希望实现的结果,它还是分析和评价企业理财活动是否合适的基本标准。因此,我们在研究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时,应该注重目标的实用性。EVA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用来评价理财活动的基本标准,有其广泛的实用性。

应用之一:企业业绩评价。由于EVA考虑的是投入资本的机会成本,因此EVA能够作为唯一的绝对指标对公司业绩进行评价。公司在某一时期的业绩优劣可以通过EVA的三种情况来评价:当EVA大于0时,肯定说明企业创造了超额财富,投资者可以在市场上得到回报,企业业绩比较好。当EVA小于0时,要区别情况分析。例如,当企业初创或扩张阶段在短期内往往投放大量资金,由于“期化”的影响,EVA可能是负值,不一定表明其业绩不佳;而稳定发展的企业如果EVA小于0,说明公司理财活动可能存在缺陷。当EVA等于0时,说明恰当维持投资者原有财富,应该引起企业领导层的注意,有可能公司经营将变糟。企业利害关系人都可采用这种指标评价公司业绩,并作为行动依据。

应用之二:企业投资项目评价。现代经济条件下,企业呈多元化经营趋势。EVA对投资项目的选择以及已经投入运行项目的评价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EVA指标是通过分别核算分析各项目的资本成本及各项目的创利能力而计算出来的,选择和评价投资项目时可按EVA大小排序,淘汰EVA小于0的项目,并从EVA较低的项目中抽调资金于EVA较高的项目,减少EVA较低的资金投入,提高资金的运作效率。

应用之三:企业融资政策评价。融资政策的优劣直接影响资本结构的优劣,从而影响到企业的报酬率与风险。EVA评估标准可以全面考虑不同融资方式的机会成本,通过EVA值的大小比较来评价不同融资方式的优劣,从而改善公司的资本结构,降低风险,提高报酬。

应用之四:企业价值评价。据国内外的实证研究表明,EVA与股票市价具有高度相关性。EVA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股票价格的上升和股东利益的增加,股价上升又意味着企业价值的增加。因此,EVA越大,企业价值越高。从这方面讲,EVA最大化目标包括了企业价值最大化。

篇3

(一)企业财务目标概述

企业财务目标,是评价企业财务活动是否合理的标准,决定财务管理的基本方向。财务目标之所以重要,因为它是财务决策的准绳,财务行为的依据,对理财绩效的考核标准,明确企业的目标对加强企业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海尔集团的财务目标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海尔集团作为上市公司,其财务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在企业股份制改革日臻成熟的今天,股东财富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企业价值,企业价值是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取决于企业潜在和未来的获利能力。企业价值最大化充分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风险价值和通货膨胀价值对企业资产的影响,克服了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

二、海尔集团财务目标分析

(一)资本预算决策

资本预算,是为获取更大的报酬而作出的资本支出计划,是综合反映建设资金来源与运用的预算。目前,海尔集团的资产总体质量较好,流动性和安全性较高。通过长期借款方式筹资的力度,通过举借长期借款来筹措长期占用的资金,对于公司来说意味着更多的利益;货币资金比重小幅上升,公司应付市场变化的能力得到增强。

(二)财务目标的最优分析

海尔集团自1993年上市以来,保持了健康和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公司近年来的跨越式发展。确立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后,通过综合实力和影响力的扩大,逐步确立了在家电产业的竞争优势,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中国最具价值品牌,自2002年以来,海尔品牌价值连续9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

公司有着明确的长期发展战略,加大了扩大生产规模的力度,扩张了生产能力;公司调整了集资结构,筹资成本随之降低,但风险增加;公司自身资金周转已进入良性循环阶段,公司债务负担减轻。

货币资金较充裕、流动较快、可用水平较高、资金控制水平较高。产品的销售状况非常好。短期偿债能力在增强,并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公司总体盈利能力上升。费用控制能力增强,经营管理水平优于上期;资产盈利能力增强,管理效率及盈利能力增强。

(三)制定财务目标考虑的因素分析

确定财务目标,要考虑外部环境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两方面的影响。对于企业而言,外部环境属于不可控的因素,企业无法控制;企业经营管理决策属于可控因素,企业可以通过正确的投资决策、筹资决策、经营决策和分配决策来促进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以下四个因素影响企业的价值,也成为影响财务目标的因素。

1.投资报酬率,是单位投资额所获得的报酬水平。投资报酬率与管理当局的投资决策、经营理念、管理战略直接相关。

2.风险。企业的任何决策都是面向未来的,并且会有或多或少的风险。确定财务目标时,需要权衡风险和报酬,才能获得较好的结果。不能只考虑每股盈余的高低,而不考虑风险,当所冒风险与期望得到的额外报酬相称时,才是可取的。

3.资本结构,影响企业的投资报酬率和风险。资本结构是所有者权益和负债的比例关系。企业在确定财务目标时,要充分考虑现在和将来的资本构成结构,当债务的利息率低于企业的投资预期报酬率时,可以通过借债提高企业的预期每股盈余,但同时也会增加企业未来的风险。

三、上市公司财务目标的其他思考

(一)股东利益最大化运作的利弊

首先,强调股东的利益,而对企业其他关系主体的利益不够重视,不利于处理好现代企业财务活动中产生的各种财务关系。其次,股票价格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并非都是公司所能控制的,把不可控因素引入财务目标是不合理的。

(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处理

企业的财务关系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企业与政府之间、企业与投资者之间、企业与债权人之间、企业与债务人之间、企业与受资者、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企业与职工之间。当前,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和财务关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转变为政府、投资者、社会管理者、债权人、经营者、职工、供应商和顾客等多元财务主体共同主导的新型财务关系。财务管理环境和财务关系的变化,实质上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及利益相关者相互之间利益关系的变化。企业财务管理的实质,就是对各财务主体之间的财务关系不断地进行协调和优化的过程。注重协调企业多边财务关系主体的相关利益,是确立企业财务目标的一个重要依据,财务目标只有充分考虑这些相关主体的利益才是合理的。

篇4

【关键词】税收筹划 财务目标 纳税债务

一、公司一般财务目标内涵规定性

(一)财务目标体现着本金的本质特征

财务目标是经济组织在整个社会环境的制约与自身的价值判断中不断推动本金运动所希望达到的目的,它影响和制约着各经济组织生存和 发展 的总体目标。

资金分为本金和基金。本金是各类经济组织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而垫支的货币。增值性是本金的本质特性它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本金投入的目的是为了增值。二是本金的增值具有可能性。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劳动者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不仅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而且形成了价值。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是本金增值的来源。财务管理是本金外在表现形式——财务活动与内其在利益约束——财务关系的有机构成,其行为充分体现出本金运动的本质特征即对增值或利益水平的追求。这就是公司财务目标的本质取向及核心。

(二)公司财务目标内涵

公司经营理财,其目的直接指向获利水平和偿债能力的提高。尽管不同组织形式的公司以及在不同的时期财务目标的具体内涵不尽相同,但是,无论公司在形式上拟定怎样的具体财务目标,最终都必须符合投资所有者财富最大化的终极目标。在实际公司运作中,经营管理阶层与投资所有者对目标实现的期望上常常产生一定的分歧:投资者在理财策略上和经营策略中往往会从公司长久良性发展的角度出发,而经营者为了追求自身的短期的利益往往会满足于“安全处理业务”,其结果也就是不可避免地导致投资所有者可能无法获得应有的财富最大化期望。但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从发展的眼光来看,二者又是相统一的:其一,投资所有者的理财目标,其长久的利益必须首先通过公司经营者对财务目标的追求才能得以体现;其二,经营者的保守、消极态度和行为一旦被投资所有者认为“不当”,也会危及到经营管理者的利益。因而,从长远来看,经营管理阶层拟订的财务目标必须统一于投资所有者财富最大化的客观要求。

二、纳税制约下的公司财务目标

(一)纳税债务与公司一般性债务偿还对现金支付需要的差异

公司的负债主要来源于:(1)营业性债务,如各种长短期借款、应付债券、结算信用债务、其他长期应付款;(2)应付投资所有者股息、红利;(3)依法应缴纳的税款等等。前两者定义为公司的一般性债务,后者称之为纳税债务。

纳税债务与公司的一般性债务的偿还对现金流量的要求呈现差异。一般性债务偿还相对于纳税债务偿还对现金流量的约束具有较大的弹性,即体现出一定的“软”约束状态。纳税债务的清偿则体现着现金流量的“刚性”约束,基本上不存在所谓的弹性可能。税法的严肃性与规范性决定了公司只有及时足额地依法履行纳税义务,才能使其市场法人资格在 法律 上得以认可,进而才可能享有法定的市场自主权与正当经营收益的法律保护权。法定税款的缴纳,不同于公司的一般性债务,其运作的规则是必须动用现实的现金才能予以完成。

(二)现金匮乏对公司切身利益目标的负效应分析

税款的计量依托于法定税率与公司账面记载的应税收益(为便于分析,假定 会计 计税收益与税法计税收益具有同一的内涵)金额,而不考虑这种账面意义的收益所实际取得的现金流入量的状况。因而公司纳税的行为规范就是:只要体现出账面(或会计)观念的应税收益,公司就必须依法及时足额地动用现实的现金予以解缴。

既然存在着会计收益预期的应计现金流入量与实际现金流入量的非对等性同依据会计收益而非实际变现收益 计算 的应交税款现金支付的刚性约束间的矛盾的客观性,因此,单纯地依据公司最大获利能力所确立的所谓“最佳”财务目标在纳税现金支出刚性约束下对公司切身利益产生以下负效应。

其一,绝对的现金支付能力匮乏。即手持现金余额不足以支付即时税款,而公司在税法规定期满前又无法予以融通。

其二,现金的相对不足。即公司手持现金相对于纳税现金支付需要量短缺,但通过融通能够弥补,只是必须付出高昂的代价。

相对于公司投资所有者利益最大化目标,无论上述哪一种情形的纳税现金流量的短缺,都直接反映为对公司根本利益的侵蚀,即纳税的机会损失完全定义为公司的成本。一旦这种成本损失的增长额度超过账面边际税后利润时,便意味着此时的账面利润相对过度,或者说抑减一定数额的账面获利能力对公司可能更为有利。

(三)纳税约束下的公司适度财务目标的内涵规定性1.适度财务目标以公司获利能力与现金偿付能力的制衡协调为基础

账面收益最大化并非直接等同于公司投资所有者利益的最大化,后者必须充分依托于现金的偿付能力,特别是纳税现金流量的有效限度,遵循边际损益分析原理,通过获利能力与现金支付能力间的利弊权衡与制约协调,最终达成在投资所有者利益最大维护下二者的和谐统一。2.适度的财务目标应当有利于公司与国家长期利益的良性稳健增长

较高的公司账面收益的确有利于政府即时税收收入的增加,但由于政府这种即时收益的增加是基于公司需要承受较大的机会风险损失前提,一旦公司因税负相对现金支付压力过重而无以缓解时,便将对公司资金运行的内在秩序发生严重的扰乱,以致效益再殖活力基础推进滞缓。这样最终损害的就不仅仅只是公司利益更主要的将是国家利益。相反,若政府能真正通过法制规范将市场价值判断取向权力赋予作为市场法人主体的公司,使之能够充分依托有效的现金支付能力预期,而非单纯地以账面收益最大化组织经营理财决策,这样尽管可能对政府即时税收收入的增加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但这一微小的代价将换取公司长期稳定的资金基础的有效奠立,因而从长远意义看,政府的税收收入必将随着公司效益增殖活力与功能的提高和强化而得到更大的增长。

篇5

关键词:社会责任;财务目标;一致性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责任已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细数古今中外,关于企业无视社会责任引发的案例不计其数。由于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无视和疏忽,给整个社会带来严重的损失,企业本身更是难以幸免,招致破产、被并购、社会声誉的急剧下滑,承受着经济上的处罚和道德舆论上的谴责,这些无不与企业目标和财务目标相违背。

一、企业财务目标

一般说来,企业的财务目标取决于并服从于企业的整体目标,是进行正常经营管理活动的逻辑起点。关于企业的财务目标,说法不一。由“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个认识过程体现着财务目标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本质上都是为了实现企业投入资本的增值与获利。起初的财务目标更容易计量和识别,后来的目标是基于更深层次而言,“企业价值最大化”强调的是“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企业的本质是一系列契约的集合体,企业关注的绝不应该仅仅是股东的权益,各个利益主体貌似相互牵制、相互矛盾,但完全可以通过协调达到“共赢”的局面,事实上,企业只有处理好了其他利益主体的利益才会有助于实现股东财富的积累。于是,“社会责任”应运而生,并逐渐被提高到企业的经营管理战略高度上来。

二、企业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这个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但因当时经济发展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和矛盾,并未引起人们足够重视。有“企业社会责任之父”之称的鲍恩从商人从事经营活动具有满足社会期望和价值观义务角度出发,提出了企业必须承担社会责任的观点。卡罗尔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包含了在特定时期内,社会对经济组织经济上的、法律上的、伦理上的和自行裁量的期望”,这个观点至今广为沿用。根据他的观点,企业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对其利益相关者所承担的各种义务,且能够达到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期望。

关于社会责任的内容和层次划分,涉及到员工、股东、消费者、供应商和社区、社会整体利益。社会责任分为经济、法律、伦理、慈善四个层次,四个层次依次递进,最低层次要求企业履行经济职能,进行正常的经济活动获取利润,这也是实现后续层次的基础,更高一点要求企业承担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员工权利、维护消费者权益等责任,最高层次就是企业自愿承担公益责任、慈善责任等。

三、企业财务目标和社会责任的关系

从企业本质和历史发展来看,财务目标和社会责任是辨证统一的,二者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

企业的盈利性是企业存在的目的和前提,几乎所有的活动都建立在企业盈利的基础上,但如何去盈利各个企业的手段不一,根源于它们对财务目标的认识或个人道德层面深度的不同。有些企业将财务目标定的过于短期化,可能在短短几年内积聚了大量财富,但这是以牺牲职工、消费者利益和污染环境、过度浪费资源为代价的。而在国外,很多西方国家和日本企业特别重视社会责任的履行,并将其纳入到财务目标中去,体现出对职工的人文关怀、对环境的保护,并积极投身于公共福利事业和周边社区的建设等,当期可能会由于成本费用的支出而导致利润的减少,但从长远来看,将有助于股东财富的积累,这种潜在的收益将会远远超过由于履行社会责任带来的成本费用。由此可见,企业要实现既定的财务目标,就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不应该将履行社会责任看作财务目标的障碍,反而应将其看作财务目标实现的必要手段。

四、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及改善

就目前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整体现状来看,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比如企业一味的追求利润最大化,忽视甚至侵害职工劳动权益;严重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产品以次充好等问题。此外,企业普遍存在缺少诚信,恶意违约、破产逃债、虚假信息披露等。

篇6

企业作为一种特殊的资产,可以交易并形成市场交易价格。经济学提供了三种基本的企业价值解释。

1.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企业价值。企业作为一种特殊的资产,是各要素资产的整体组合,是人类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结晶,因而具有价值、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2.以效用价值论解释的企业价值。对于企业而言,拥有企业的效用在于企业能够带来预期收益,所以企业未来的收益的大小决定着企业的价值。

3.以古典经济学的价值论解释的企业价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商品的价格由供给和需求双方共同决定。当市场供给等于市场需求时,达到均衡,此时的价格便是企业商品的价值。

现代企业价值理论的创始人艾尔文・费雪认为,任何财产或财富的价值均来源于它能够产生为货币收入的权利,而这种权利的价值通过对未来预期收入的折现获得。对于确定性条件下的资本投资,投资项目的价值就是其未来预期现金流量采用相应风险利率折现后的现值。如果项目预期的净现值(NPV)大于零,投资可行,反之则不可行。若将建立企业(或并购)看作是投资项目,则该企业的价值是其所能带来的未来预期净收益采用相应风险利率折现后的现值。企业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价值具有一般商品的属性,也具有一般商品所不同的属性。它的特殊属性则在于企业价值强调企业的未来盈利能力是决定现时企业价值的根本要素而与企业现有的资产负债状况无关。

二、并购中的企业价值特征

企业并购过程中,被合并企业的价值和相应的收购价值是并购价格制定的基础。在一般的企业并购交易中,就目标企业价值而言,存在有三种不同的企业价值观。

1.账面价值,即目标企业资产负债表上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即股东权益。账面价值反映企业的历史成本,不体现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受会计处理方式的影响也大,一般仅作为企业并购定价的参考。

2.市场价值,公平市场价值是指在买卖双方完全自愿、无强迫易,并且双方对相关事实合理知晓的情况下的财产转移价格。这个价值反映了企业作为一种商品在市场上公开竞争、供求平衡状态下确定的价值。

3.投资价值,是指收购方在特定环境与投资要求下对目标企业价值的评价,这种价值包括了战略收购者期望获得的、由并购所创造的战略价值和协同效应。企业为实现战略目标或取得战略竞争优势,往往通过并购来提高市场占有率、控制成本;为了提高在管理、生产经营和资本运作方面的效率,企业还会通过并购来谋求管理协同、经营协同和财务协同效应,以实现“2+2>5”的协同价值。投资价值体现了并购活动的精髓,是并购企业价值的最高表现层次。

上述三种不同的企业价值观体现了并购中目标企业价值所具有的双重性特征。被合并企业的价值,从被合并方来看,就是被合并企业持续经营对其股东的价值,从合并方来看,就是合并方将被合并企业与合并企业合二为一后对合并方股东的价值。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目标企业所有者通常会采用市场价值作为并购交易定价时的基准价格。而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价值的认定主要是从投资价值的角度进行考虑的,不同的收购者可能取得的战略协同价值也不尽相同,即同一目标企业对于不同的战略收购者具有着不同的投资价值。

作为交易双方的并购企业与被并购企业利益取向的不同,对同一标的物――目标企业价值的评价的不一致,导致双方在企业价值认定上存在差异(即存在合作剩余)。一方面被并购企业以市场评估价作为出让企业的定价下限,另一方面收购企业以投资价值作为获取企业的定价上限,由此,客观上存在了围绕并购价格问题而展开的定价博弈空间。

三、企业并购的财务目标选择――并购增值最大化

并购中被合并企业价值的双重性特征,决定了企业并购财务目标的选择是并购增值最大化。两家企业并购后的企业价值超出并购前两家企业独立存在时的企业价值之和的部分,即为并购增值。设并购方企业和被并购方企业(目标企业)在并购前的权益价值分别为Sa和Sb,两企业并购后的企业价值为Sab,则并购企业价值增值为:V=Sab-(Sa+Sb)。

这里的V就是上述并购交易双方存在的谈判空间,也是并购双方在被并购企业价值认定上存在差异的客观体现。企业是追求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经济实体,一个成功的并购,应当能够给并购双方带来经济利益或价值,并购方企业才有动力去实施并购,而被并购方企业才乐于接受并购。因此,只有当V>0,并购在财务上才是可行的。参与并购的双方,对并购增值进行分配。一般而言,被并购方企业股东在并购后能得到价值提升即比并购前权益价值Sb大时才愿意接受并购,也即并购方企业要支付一定的溢价。溢价部分实质上是并购增值V对被并购方企业的部分分配,剩余部分由并购后企业的全体股东享有。可见并购增值V越大对并购双方企业越有利,它是企业并购能否顺利实施完成、能否成功的基础。

以并购增值最大化作为企业并购财务目标还具有以下特性:

1.与财务管理目标一致。企业并购作为财务管理重要内容之一,是企业的战略性投资。并购增值越大,所创造的企业价值就越多,对股东财富的贡献就越大。这是与财务管理目标股东财富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本质上是一致的;

篇7

【论文摘要】:施工企业财务目标的正确定位对施工企业财务活动的顺利进行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文章就如何确定施工企业财务目标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首先要找到确定施工企业财务目标的微观和宏观影响因素,其次就是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影响施工企业财务目标选择的两个关键问题的分析,对施工企业财务目标进行了基本的定位,最后阐述了未来施工企业财务目标确定的研究趋势和大致方向。

财务管理目标是财务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也称为理财目标。它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开展财务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它是评价企业理财活动是否合理的基本标准。施工企业财务目标,对财务管理产生导向作用,决定了企业理财的中心和方向,决定了财务运行的内容和管理的方式方法。施工企业作为特殊行业里的一类企业,它的财务管理目标有着它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因此,研究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认清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本质,才有利于正确指导施工企业财务实践活动。

一、施工企业财务目标确定的影响因素

一方面,从微观角度来讲,施工企业财务目标的选择需要考虑三个问题:第一,施工企业财务目标本身的特征,即施工企业财务目标内容的综合性,施工企业财务目标的层次性,施工企业财务目标的稳定性,施工企业财务目标的利益性关性。如果不满足以上特征的目标,则是不能称其为财务目标,更别说是最优化的施工企业财务目标了。第二,施工企业目标,即出资人创办企业的目的是什么。脱离施工企业目标去谈施工企业财务目标是不科学和客观的,因为施工企业财务目标从属于施工企业目标,如果施工企业财务目标不能体现施工企业目标,为施工企业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那么这样的施工企业财务目标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第三,施工企业财务目标定位必须基于理财主体假设。企业到底归谁所有,由谁来控制,即企业的理财主体是谁,施工企业财务目标固然要体现理财主体的要求。理财主体不是利益主体,理财主体只有其自身一个,而利益主体有企业所有者,政府,债权人,职工等等众多对象。理财主体是利益主体之间发生矛盾时的仲裁者和调停者。它能更公平,公正的处理好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共同利益。因此,从理财主体考虑施工企业财务目标会更加合适和科学。

另一方面,从宏观环境来看,施工企业财务目标选择需要考虑三个问题:第一,经济发达程度。施工企业财务目标的选择与经济发达程度相关,一般来说,在经济比较落后国家里,企业组织相对简单,施工企业财务目标单一;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里,涉及的财务关系比较复杂,未来不确定性的增强和决策者选择范围的加宽,使企业财务利害关系人的范围更加广泛,相应地,施工企业财务目标的选择更难取舍。第二,资本市场。企业资金的提供者,无论团体或个人,均构成了企业"利益相关"群体。一般来说,在一个吸收社会金为企业主要资金来源、证券市场发达、企业所有权分散的国家中,社会公众对企业财务的关注程度更高,施工企业财务目标的选择不能不考虑他们的影响。第三,企业经营机制。在公司制企业中,由于企业所有者与经营权的分离,社会公众作为股东的参与,"股东价值"与"企业价值"一致性的前提条件遭到破坏,而各产权主体的利益要求得到平等保护则不容置疑,施工企业财务目标的确认更是各种利益主体博弈的平衡。第四,经济体制。在一个较多宏观调控、以政府直接或间接干预经济的方式来保持社会经济运转的国家中,经济决策受国家影响较大。企业的设立,运营和破产等完全由政府决定,此时的施工企业无自主经营可言,施工企业目标由政府决定,施工企业财务目标已无从谈起。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施工企业逐渐成为市场的主体,国家的宏观调控一般通过监督,服务和补偿等方式来实施,其经济决策高度分散,施工企业也真正成为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自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增强。施工企业经营的业绩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此时施工企业的目标很明确:以发展求生存,以获利促发展,财务要为施工企业的目标服务。

二、施工企业财务目标的基本定位

1.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确定的指针问题

关于财务管理概念的表述,虽然各位专家学者不尽相同,但概念核心还是一致的,即"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根据这一概念的核心,施工企业财务目标的指针毫无疑问应该指向企业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在此之前的施工企业财务目标研究,许多学者似乎仅局限于企业的财务活动,而抛弃了企业的财务关系。这不能不说是施工企业财务目标研究中的一个严重缺陷。事实上,组织财务活动只是施工企业财务目标的表层指向,然而处理财务关系才是施工企业财务目标的深层指向。

在财务活动与财务关系的关系中,财务活动营造财务关系,只要理财主体能够遵循惯例合理组织财务活动,财务关系融洽的弹性限度不被突破,财务关系的融洽就能够维护;否则,利益主体就会动用一切可用的手段,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施加影响,务求使财务活动体现财务关系的新要求。显现利益主体的新意愿,并在动荡中有成本地重新构筑财务关系的再融洽。

2.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确定的出发点问题

财务管理目标的出发点最终可以归结为两种:一,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所有者的目标。其代表有"所有者财富最大化"、"EVA最大化"、"资金运动合理化"等。二,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应由包括股东、债权人、经营者、职工、政府、社会公众等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持有。其代表有"企业价值最大化"、"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等。这种分歧实质上是两种企业观的分歧,前者是基于"所有者观念"的企业观;后者是基于"实体观念"的企业观。从财务环境和经济理论来看,"实体观念"更加符合现代社会实际情况。首先,发达资本市场具有投资主体分散化、投资目的多元化的特征。其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要明晰产权关系,这就要求确认企业的主体地位。再次,现代经济学认为,企业是一系列生产要素之间的契约。有的论者指出,资本所有权不应与企业所有权混为一谈,这可以说是"实体观念"的经济学基础。最后,未来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企业的资本除了债务资本和股权资本外,还有人力资本、知识资本等其他形式的资本,在一些企业中,这些已经成为会计核算体系的一部分。因此,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选择"实体观念"更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有更为广泛的内涵。因此,结合以上影响因素的分析,施工企业财务目标可以归结为:在特定环境中,基于"实体观念"的处理施工活动中各种财务关系的一种财务目标。但这个目标并非是在任何时期任何状况下都适用的,只是相对稳定的,所以必须动态看待施工企业财务目标,它会随着施工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不同而不同,随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三、施工企业财务目标确定的未来趋势

结合以上关于施工企业财务目标选择的论述,未来施工企业财务目标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⑴重视施工企业财务目标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深入研究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施工企业财务目标,即从企业诞生期,成长起,成熟期,衰落期和消亡期这五个时期来研究施工企业财务目标的动态发展过程。⑵研究施工企业财务目标的整合理论。即找到一种施工企业财务目标理论能概括以上所提到的施工企业财务目标的精华及共性,并试图对这些理论形成解释及融合;从而最终达到施工企业财务目标的统一性认识。⑶研究施工企业财务目标体系结构。以往施工企业财务目标的研究大都局限于施工企业财务目标体系中的某一方面,而以单一目标指导理论研究和财务实践,容易造成以一概全,以点概面的不良后果,从而导致相关工作不能协调有序地开展。因此,有必要将中外施工企业财务目标理论研究的优秀成果按照财务日标体系结构的内在要求,科学地加以整合兼容,以推动我国施工企业财务目标理论的全面发展,更好地指导我国财务实践工作。

四、总结

综上所述,对于施工企业财务目标要树立"权变"的思想。所谓"权变"是指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企业施工企业财务目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是相对稳定的,但是,从长期来看是可变的、应予以适当调整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环境的变化,客观的评价企业的市场位置及其价值,同时也符合当代权变理论的解释。永恒的、一层不变的施工企业财务目标是不存在的,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因此,没有哪种施工企业财务目标是可以适合所有企业及企业发展各个阶段的,只有结合内外环境变化制定出的施工企业财务目标才是最优化的施工企业财务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瑞卿.浅析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目标[J].会计之友,2005,(07).

[2]财会月刊(会计版),《财务目标体系结构研究》,2005-8.

[3]财会研究,《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看企业财务目标选择》,2005-12.

[4]财会月刊(会计版),《现代企业财务目标的新选择》,2005-11.

篇8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企业财务目标;企业综合价值最大化;可持续发展

企业财务目标是企业资金运动以及在处理经济利益关系,人利益关系的过程中所要达到的目的。在我国企业的财务目标同企业产品的生命周期、企业规模的大小、企业经营方式和资本组织形式、企业所有权性质等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财务管理理论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其中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为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等三种,虽然分别从一定层面上揭示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本质,反映了企业经营管理的特征和要求,每一观点都有其合理之处,并在实践中有一定的运用,这些单纯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的财务管理目标,有悖于可持续发展战略。

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企业在追求自我生存和永续发展的过程中,既要考虑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提高企业市场地位,又要保持企业在已领先的竞争领域和未来扩张的经营环境中始终保持持续的盈利增长和能力的提高,保证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长盛不衰。可持续发展是上世纪80年代人们对传统发展模式进行长期深刻反思的结晶,随着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人们对可持续的关注越来越密切,从环境领域渗透到各个领域中。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企业面对着变化迅速的环境很难适应,随着众多企业失败现象的出现,如何使企业保持发展,使企业在未来依然取得良好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引起企业的重视。

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非常繁杂,众多理论都是从企业内部某一方面的特性来论述的。根据国内外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的总结,可以把企业持续发展战略区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创新可持续发展战略;(2)文化可持续发展战略;(3)制度可持续发展战略;(4)核心竞争力可持续发展战略;(5)要素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如何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倍受关注的问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企业制定的财务管理目标不是相互独立而是相互关联。正确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可以指导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是发挥财务管理职能的前提,是实现企业最佳的管理基础,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必须既要考虑经营目标的实现及市场地位的提高,又要考虑企业未来发展趋势及未来利益的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对于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又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是企业实施财务管理战略的依据,也是企业制定的财务战略的核心。要想实现企业财务战略的最佳制定方案与实施成效,以便进一步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就必须首先明确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两者之间不是相互独立、互不相干,而是相互制约并且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取向

鉴于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局限性,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不相容,它强调的是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其核心是经济发展应当建立在社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确立“企业综合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在持续发展战略下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最佳选择。企业综合价值最大化是指通过企业财务上的合理、合法经营,采取最优的财务政策和策略,正确处理企业内部和企业与社会、环境的各种关系,保证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综合价值达到最大。这是企业在科学发展观下的必然趋势也是我赞同的发展模式,其科学本质为:

1.在制定企业财务目标时,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纳入了考虑的范畴。利益相关者按照其对企业影响的重要程度包括以下几类:

(1)核心利益相关者,指与企业的经营活动具有直接利益关系的主体,如企业所有者和员工。

(2)直接利益相关者,如银行债权人、企业的供应商客户、购买者客户、行业内部竞争者、潜在的投资者及替代品生产企业等。

(3)间接利益相关者,主要是一些监督机构和部门,如政府、证券监督机构、社会公众、审计机构、行业协会及工商税务部门等。企业在制定财务目标的同时,不得不考虑相关者的决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如企业的竞争者,一旦经营者的决策影响到竞争者的利益,竞争者会做出相应的决策来应对,这些决策的后果会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企业,影响到公司的长远利益,进而影响公司的总体价值。在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下,各利益相关者被纳入到财务目标的考虑范畴中,体现了人本主义的理念。

2.全面协调企业内的财务活动和与利益相关者的财务关系。财务主体在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时,要注意全面协调企业内的财务活动和与利益相关者的财务关系。

(1)企业的财务活动通过企业的业务活动表现出来,财务目标的实现要注意协调企业内部的业务活动。企业的采购、生产、营销以及其他的基本活动以及辅助支持活动的协调,可以产生内部协同效应,达到各环节、各机构在资源上的共享、资金上的互补。

(2)产品生命周期的协调。若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要注意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成熟期及时地开发新产品或者增加新功能,使企业能够不断地经营下去。若企业生产多种产品,要注意不同产品的生命周期的协调,利用成熟期产品所带来的大量现金支持初创期产品的投入,使企业形成良性的产品周期循环和现金流的互补。

(3)利益相关者财务关系的协调。各经济利益主体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过程中既然要受到其他经济利益主体的制约,其安排经济活动就必须兼顾其他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影响,全面协调企业外部的各方财务关系人。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众人利益的协调。只有各方利益得到全面、有效的兼顾,企业才能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4)战略活动的协调。战略活动可以使一项新的管理经验得以不断推广和创新,也能够使一项新的技术应用于相关或相似的活动中去,使产品不断创新,这种无形的协同使一种创新不断推广,从而产生更多的创新。

(5)内部组织结构的协调。要尽量减少因组织结构的原因而带来的信息交流的屏障。

3.持续的发展能力。在当今社会,企业的发展更多地关注于企业战略的发展,在企业战略理论的研究下,企业的目标是企业的竞争优势以及持续发展能力,具体来说是企业拥有区别于别的企业的核心能力或者说成功的关键因素。企业发展能力的增强源于企业资源节约与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的增强。企业资源的节约要注意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尽可能避免不可再生资源的破坏和浪费,还要避免企业为追求短期利益而压缩对企业具有战略意义的成本支出,如企业职工培训基金、企业的创新投入及企业科研开发投入等。企业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正是基于企业战略上的发展优势,具体来说就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而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源于企业人力资源的质量,这是新管理时代的一个挑战。

企业发展能力要求的企业财务目标就是追求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实质是在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基础上,重视企业的人力资源的价值的实现。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还有必须建立一套基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绩效评价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够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正确合理的予以实施。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我认为这是必然的趋势和大家追逐的目标模式。

参考文献

[1]康晓玲,张懿.《从财务危机角度看我国企业增长问题》.《财会月刊》(理论).2009(1):15~17

篇9

关键词:自由现金流量 财务目标 委托 利益相关

财务管理依托于特定企业组织,并在企业活动中承担着对企业再生产过程的资金运动和相对应的资金关系进行有效协调与管理的职责。财务管理有着自己本身的特殊要求和运行机制,始终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战略。而财务目标则是财务管理活动的基本目的,是企业战略目标和任务在财务方面的综合体现。因此,如何界定财务目标,是开展和实施财务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研究财务目标也是研究财务基础理论的起点。

一、财务目标文献综述

财务目标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目前,理论界对财务目标的研究成果较多,形成了各种基本观点,对各种观点也做出了相关的评述,归纳起来主要有五种。

(一)以财务活动结果评价为核心的财务目标。如利润最大化、每股盈余或每股收益最大化、企业经济附加值EVA或其增加值最大化、经济效益最大化、综合收益率最优化、权益资本利润率最大化、现金净流量最优化等等。财务活动结果评价目标主要立足于较为传统的资金投入与产出意义上的资金活动目标,强调本金最大化增值,与财务本身内在客观要求相符合。该财务目标反映了当时企业生产所处于的生产力状况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该财务目标以财务分析数据为基础,更直接地反映了企业主体对财务管理的成果需求。

(二)以财务关系主体利益实现为目的的财务目标。在探讨企业财务目标的发展过程中,财务关系作为财务目标的核心内容之一,始终贯穿于财务目标理论演变和选择的全过程。随着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演变为委托关系。由于契约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委托与存在选择的差异,财务利益链接的财务关系问题则成为财务管理目标的中心内容,财务关系的和谐处理和财务关系所衍生出来的财务环境则影响到企业日常的运行和战略发展。财务关系目标包括股东财富最大化、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社会责任最大化、相关利益者利益均衡、企业价值最大化等。

(三)讲求公平与效率综合体的财务目标。公平与效率本身就是一对相辅相成的矛盾体。公平与效率作为财务目标更多体现了社会目标。任蔼堂(2001)提出将企业财务目标定位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杨超等(2001)也提出资本配置最优化,并阐述了将公平与效率作为财务目标的相关意义。从另外角度来分析,效率和公平在具体衡量和计算财务效益方面难以量化,衡量指标较为模糊。

(四)所有者财务目标。干胜道(1995)立足于两权分离条件的现代企业制度,以财务分层理论为基础,提出在两权分离条件下的所有者财务目标。他认为,经营者的财务目标是自身效用最大化,而所有者财务目标与经营者财务目标不一致,股东内部财务目标不一致,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财务目标实现的路径也不一致。企业要顺利实现所有者的财务目标,必须加强对经营者的财务监督,加大对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通过各种激励方式(如股票期权、递延年薪等)使经营者的财务目标与所有者的财务目标趋于一致。

(五)复合式财务目标。基于财务目标的各项探讨的侧重点不同,从而产生了不同的财务目标观点。因此,为顾及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杨爱华(2006),关勇军、瞿F(2006)提出了构建复合式财务管理目标体系,即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企业经济效率最大化、股东或资本所有者价值最大化三级财务目标体系,从而实现让企业关键资源所有者和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都能实现最大化目标。

二、财务目标内涵理解

如何确定企业财务目标,需要从财务目标的内涵去加深理解。财务目标具有以下特点:

(一)财务目标从属于企业目标,客观体现企业目标的性质。企业目标具有多元化特点,从经济角度可分为经济目标和非经济目标。财务目标则体现为企业的经济目标,通过资金的不断运动与管理而实现。财务目标着眼于企业目标的实现,又受企业目标的影响,财务目标与企业目标具有一致性。财务状况的最优是实现企业目标的基础。企业目标是基于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综合目标,那么财务目标也必然要体现各利益相关者的根本经济利益。

(二)财务目标具有本身的框架体系。财务目标是依托于企业目标而存在的特定经济目标,应具有层次性。从宏观上看,财务目标可分为总体财务目标和具体财务目标。总体财务目标与企业目标一致,为企业持续发展战略服务,是企业的根本财务目标,具有导向,是各利益相关者利益博弈与协调的综合体目标成果。而具体财务目标是立足于企业各具体管理工作的财务目标,包括各个经济项目、投资对象、主体利益的目标,反映了微观层面的利益需求,直接体现为某项经济事项的财务成果最大化。

(三)财务目标的动态变化与持续完善性。财务目标依托于企业组织,而企业组织受其生存与发展环境,以及企业内部结构的差异性影响,从而使得财务目标不可能定位的非常准确。财务目标关系到企业财务管理的利益调和,其本身就具有利益性。财务目标的设定只能做到相对满意的程度,是各利益主体之间博弈的结果。

(四)财务目标的生命周期性。财务目标是依托于企业生命发展阶段而存在的,不同的生命发展阶段,企业财务目标各有差异。干胜道(2006)分析了企业财务目标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所实现的路径原理,通过“做饼”、“分饼”路径阐述了企业的财务政策选择应该与企业自身发展阶段相适应,遵循企业生命周期特征规律,由此一来才能有效提升企业利润,保护股东权益,从而实现财务目标。

三、自由现金流量的内涵理解与财务目标的重新定位

(一)自由现金流量的内涵理解。1986年,詹森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的《自由现金流量的成本、公司财务与收购》一文中,最早正式提出了自由现金流量(FCF)。自由现金流量这一概念的提出,引起了学术界对自由现金流量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各种提法纷纷出现,比如“袭击者现金流量”(raiders cash flow)、“超额现金流量”(surplus cash flow)、“多余现金流量”(excess cash flow)、“可分配现金流量”(distributable cash flow)、“可自由使用的现金流量”(disposable cash flow)等。近年来,学术界紧紧围绕“自由现金流量”的概念、计算内容、成本、分配,以及它对企业业绩的考察、高管薪酬激励机制、并购等方面的意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学术讨论和研究。就自由现金流量内在意义而言,可以理解为:

1.自由现金流量是企业在满足各项资金所需后沉淀下来的现金流量,是企业经营的积累成果。就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理论界从不同角度描述了自由现金流量的来源。比如詹姆斯・范霍恩(1998)指出自由现金流量就是为所有经内部收益率折现后有净现值的项目支付后剩下的现金流。汤姆・科普兰、蒂姆・科勒(2002)提出自由现金流量等于公司的税后营业利润加上非现金支出,再减去营业流动资金,物业、厂房与设备及其他资产方面的投资。它未纳入任何与筹资有关的现金流量,如利息费用或股息。实际上,自由现金流量也等于向所有资本供应者支付或收取的现金流量总额(利息、股息、新的借款、偿还债务等)。肯尼斯・汉克尔、尤西李凡特(2001)认为自由现金流是企业在满足了净现值大于零的所有项目所需资金后的那部分现金流量。

2.自由现金流量存在于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由管理层代为管理且具有成本。自由现金流量产生于企业各个生命周期的各项生产活动中,管理层决策影响着自由现金流量的流量、增量和存量。虽然,公司治理和股权制衡对限制管理层在自由现金流量的支配上有很大作用,特别是大股东。然而,管理层对自由现金流量的长期占有、闲置或者在职消费、低效益使用等等,势必产生一定的成本(机会成本、占有成本、低效益使用成本和风险成本)。

3.自由现金流量的使用必然涉及到各种利益问题。自由现金流量的分配与使用是企业各利益主体关注的焦点,也是各利益主体利益的根本落脚点。自由现金流量的应用与企业价值也息息相关。比如利用富余的自由现金流量回购市场股票,缩小资本市场的股票份额,从而进一步提高每股价值。自由现金流量还可以用于偿还债务,降低利息支付压力,从而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当然,自由现金流量也可以用于投资新的项目,从而实现再增值,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

(二)以自由现金流量定位的财务目标意义。

1.自由现金流量贯穿于企业财务活动的各个环节,融合了企业的各项财务决策。可以看出,自由现金流量贯穿于企业活动的各个环节,如筹资、投资、经营活动等各个环节都会产生现金流量,每个环节所产生的自由现金流量预示着每个环节的活动成果。一旦自由现金流量为负,必然会引起其他环节上的决策调整。姜秀珍等(2003)认为,自由现金流量是融合企业投资决策、筹资规划和股利政策的决策变量,自由现金流量是全部财务政策、预算(营运资本政策、资本预算、资本结构和股利政策)实施的结果。自由现金流量不仅是财务目标的基本变量,同时也是财务管理与企业战略管理过程相连接的重要纽带。对自由现金流量的规模、结构和未来投资方向等的管理,也是财务管理的过程管理。通过自由现金流量,才能把筹资、投资和股利分配等这些财务核心问题联系起来、统筹规划,而不是孤立地考虑企业筹资、投资和股利分配决策。以自由现金流量概念作为财务分析、规划的突破口,有利于提升整个财务规划、统筹决策的水平。自由现金流量是财务目标与财务活动、财务收益与财务风险、价值管理与制度管理的有机整合,使我们对财务理论与实践的认识得以升华和深化。

2.自由现金流量是衡量企业财务质量的综合指标。自由现金流量是企业税后净利润在满足了企业未来净现值大于0的项目所需资金后的剩余现金,是实实在在存在于企业,可供企业用来满足额外需要的资金。自由现金流量可基本划分为企业自由现金流量和股权自由现金流量。前者考虑了资本支出,扣除了企业维持持续经营而进行的固定资产和营运资产投资所需的现金,后者则考虑了利息的支付和债务净增加。自由现金流量综合考虑了企业的经营、投资和筹资。一方面真正体现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的净利润和拥有创造企业财富的能力,另一方面这些剩余的自由现金流量可作为企业投资新的项目、扩展市场业务、提升企业价值的资金保障。自由现金流量反映的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种发展能力充分考虑了企业的财务风险、未来获现能力等因素。比如自由现金流量的每年持续增长,预示着企业的可持续获现能力;自由现金流量与债务总额的比较,则反映了企业偿还能力的大小以及再融资的实力。自由现金流量存量越大,表明其能够支付股东的股利和负债越有现金保障。谢志华(2007)也认为,满足了全部净现值为正的项目之后的剩余现金流量越多,表明能够支付给股东的红利越多,企业的价值也就越大。自由现金流量内涵了企业利润最大化和股东红利分配最大化的双层含义。

3.自由现金流量较好地诠释了各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关键点。结合国内近几年的相关研究,自由现金流量被划分为企业自由现金流量和股权自由现金流量。符蓉等(2007)对自由现金流量进行了层次划分,将自由现金流量划分为经营现金净流量、企业自由现金流量、股东自由现金流量、债权人自由现金流量、管理者自由现金流量,划清了自由现金流量在各利益相关者方面的所有权限,明确体现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争夺焦点。自由现金流量既是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判断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他们之间相互博弈的核心内容。体现为:一是企业需要稳定和大量的自由现金存量和流量,以应对债务风险和筹资风险,而且持有越多的自由现金流量对企业来说就占有越大的主动权。二是自由现金流量是股东或有的最大红利,是股东投资偏好的依据。自由现金流量切实反映了企业的真实价值,是评价管理者努力程度的最好指标,相对客观直接。三是管理层对财务状况的判定也可通过自由现金流量来把握,同时自由现金流量也是管理层占有公司经营权大小的重要内容。四是自由现金流量是债权人提供资金支持的最佳参考依据,自由现金流量可用于衡量企业的偿债能力,稳定充足的自由现金流量能表明企业还本付息能力与经营能力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4.规范和优化自由现金流量的管理和使用有利于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从当前理论界对自由现金流量的分析来看,自由现金流量存在极大的机会主义。自由现金流量存在的较为普遍的成本体现在超额在职消费、过度投资、闲置等方面,从而导致企业费用出现“赘肉”。在利益相关者矛盾上,管理层存在无顾忌地“挥霍”自由现金流量,进行物质与非物质在职享受,更改募集资金用途,低效率投资和并购,扩大自我商业帝国等。大股东利用持股优势与管理层合谋,通过“利益输送”“关联关系”占有自由现金流量,消极监管。自由现金流量的存在,影响到股东与管理层、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分配和平衡,从而使得各利益主体之间目标不一致,导致企业业绩下滑。虽然自由现金流量仅仅是财务指标体系的一项指标,但其所涉及的财务效益和财务关系问题非常突出。妥善解决和处理好自由现金流量所引发的各种矛盾,更有利于企业内部利益群体的平衡,保持财务目标高度一致。因此,将自由现金流量提升到财务目标层次来探讨,其所达到的效果是财务目标和企业发展目标所期望的,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汤谷良等(2002)指出,自由现金流量是企业财务在时间与空间的集合。综上所述,自由现金流量概念是财务目标与财务活动、价值管理与制度管理、时间安排与空间规划、财务收益与财务风险的完满整合。自由现金流量的构成要素、内部结构又使得这种整合的逻辑关系清晰、衔接恰当,使我们对财务理论与实践的认识得以升华和深化。

四、实现自由现金流量作为财务目标的相关途径

(一)以相关基础理论为支撑,创建自由现金流量的财务目标体系。自由现金流量是企业满足了各项未来资金需要项目之后剩余的现金流量,是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享有的成果。自由现金流量涉及理论较多,各种理论从不同角度都可以对自由现金流量进行理论诠释。现代广义分配理论指出,各项投入要素都应该参与自由现金流量的分配。产权理论最终要求享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而自由现金流量的占有是各所有者剩余索取权的体现。利益相关者理论对自由现金流量所涉及的利益群体进行了划分,各利益群体的利益大小则取决于各自对自由现金流量产生的贡献差异。然而,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委托契约的不完备和环境的不确定因素的客观存在,使得管理层与股东、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在自由现金流量上产生了委托问题。股东特质理论进一步分析了股东之间的持股差异和自由现金流量分配的多少。自由现金流量本身就属于财务问题范畴,如何处理好各种财务关系,科学化、最大化管理和利用好自由现金流量,就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财务目标。

(二)进一步理顺自由现金流量与财务目标的内在关系,实现二者的一致性。财务目标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协调好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此自由现金流量与财务目标的相关性最强。自由现金流量是企业经营成果的终极体现,存量越大,表明企业经营效果越好。同时,自由现金流量越大,利用效果越好,价值再创造能力越强。自由现金流量涉及利益相关者群体较广,这些利益相关者在自由现金流量上存在不同的诉求。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激烈博弈,使得自由现金流量成为企业财务关系问题的关键点。因此,处理好自由现金流量内在的矛盾关系,也是企业实现各利益相关者和谐关系的重点,与企业长远融资战略和发展战略密切相关。当然,在定位自由现金流量作为企业财务目标的同时,要注意处理好自由现金流量与企业财务的具体目标关系,具体财务目标不能仅仅停留在企业某个环节的自由现金流量最大化,比如筹资、经营、投资活动中产生的自由现金流量,还要上升到企业的综合经营成果,实现剩余自由现金流量的最大化。与此相对应,自由现金流量在企业各个环节的财务关系的处理也会影响到企业的根本发展。

(三)构建以自由现金流量为核心的财务目标评价体系。财务目标的实现是衡量企业生产经营成果和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过去在评价企业财务能力时往往会借助一系列的财务指标,包括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等,来测算企业的营业利润增长、资产利用率、企业价值等,以自由现金流量为财务目标仍然需要相关的评价体系来支撑财务目标的实现水平。简单来说,可以划分为直接评价法和间接评价法。直接评价法以自由现金流量为基础,横向和纵向对比各项财务指标,从而较为直观地测算企业的财务目标的实现程度。间接评价法体现以自由现金流量为中心的各项财务关系的均衡程度,这种均衡关系直接影响到企业股权关系的平衡和财务目标的一致性。如下表所示。

(四)充分发挥机构投资者对自由现金流量的监管,实现财务目标的实质意义。财务目标强调整体利益的和谐统一。然而,在公司实际治理中,由于各利益相关者持股比例的不同使得他们对企业最终自由现金流量的支配权有很大差异。一般来说,股权越集中,股东在股东大会上越具有发言权和投票权,对公司管理层监督越有力,对具有最终利益索取权和控制权代表意义的自由现金流量来说同样适用。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国有股“一股独大”,上市公司主体缺位,上市公司自由现金流量是国有企业“脱贫脱困”的主要来源,国有控股股东利用持股比例高进行非正常性分红,套取自由现金流量,侵占公司利益,严重损害了中小股东利益。有的甚至与管理层合谋,共同控制公司的自由现金流量,在职消费、盲目投资、低效率使用自由现金流量,影响了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作为资本市场新兴快速发展的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股权制衡等方面发挥着“股东积极主义”作用,有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降低委托成本,促进企业稳定持续发展。实证检验也证明,机构投资者在自由现金流量方面的监管作用也是非常有效的。因此,要壮大我国的机构投资者,优化机构投资者的不同类型的市场份额,充分发挥其长期持股、追求稳定收益的监管作用,完善国家对机构投资者的相关法律保障,可以强化机构投资者的参与治理能力。S

参考文献:

1.任蔼堂.再论效率与公平:企业财务目标的归属[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6):72-76.

2.干胜道.解析企业财务目标三大误区[J].会计师,2006,(6):25-29.

3.Jensen,Michael C.Agency Costs of Free Cash Flow,Corporate Finance,and Take Over America Economic Review,1986.

4.肯尼斯・汉克尔,尤西・李凡特著,张凯等译.现金流量与证券分析[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5.詹姆斯・范霍恩等,郭浩、徐琳译.现代企业财务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6.汤姆・科普兰等著,郝绍伦等译.价值评估[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7.姜秀珍,陈俊芳,刘德强.自由现金流量:一个重要而特殊的财务命题[J].上海财税,2003,(3):15-18.

8.谢志华.自由现金流量是把双刃剑[J].首席财务官,2007,(7):172.

9.汤谷良,朱蕾.自由现金流量与财务运行体系[J].会计研究,2002,(4):32-37.

作者简介:

篇10

关键词:股东至上主义利益相关者财务目标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概述

(一)股东至上主义此理论认为,公司是基于股东投资人股所形成的,且享有相当于所有者的权利,公司享有法人财产权,赋予公司法人财产权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股东投资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在公司治理结构的设计上,相应地形成了以股东权保护为中心的体系。传统上公司治理结构的构建和改革也都是遵循着这一理论框架而进行。但自上个世纪以来,面对新的经济形势,各国公司治理结构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构成了对传统治理模式的有力挑战。首先,股权内部挑战。传统的公司治理多为私人或家族持股,“二战”以来,随着机构投资者的兴起,出现了法人股权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该模式相对于大公司日益分散化的股权以及因股东专注于投机而引起的对公司监控不力最终导致“控制权”弱化的公司现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处于相对弱势股东权的保护。然而这一模式仍然没有解决公司作为利益系统所应具有的权利平衡作用。再加之投资者的法人本身有自己的法人利益,同时又是众多中小投资者的委托人;这样一来,投资法人利益、被人利益以及公司利益就存在着难以解决的逻辑矛盾。其次,经理权挑战。经理权究其实质乃商法上的权,是独立于股东权的公司制度权利体系中的又一重要权利。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纷繁已使公司经理成为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公司在组织技术的要素中,管理要素已日益凸现出其重要地位。但公司经理以此为契机,由单纯的“他人资本管理者”发展到拥有公司控制权的庞大“经理阶层”,从而爆发“经理革命”。无论是经济学家还是法学家,不得不对这一影响公司命运的特殊利益阶层权利结构予以关注。因此,单纯地强调股东权及其对经理权的严格控制,已不再适合经理权的法律性质及其实际发展;但过分地强调经理权,而无视其他利益主体的存在价值,只能是有害无益的观点。实际上,经理权的过分强大已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构建一种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的目的在于使公司制度所涉及的相关权利(包括经理权在内)之间保持一种适当的平衡,而不是孰优孰劣的问题。就此而言,以股东权保护为中心的治理模式已不能做出有效的回应。再次,职工参与经营权挑战。经营权职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权利,一般是指股东依法定程序通过取得董事或监事资格等手段参与经营管理公司业务的权利。经营权通常为作为股东权益代表的董事会及其下属的经理层所拥有。但随着经济民主化和社会民主化程度的提高,在“公司法学的理念不仅仅是经济效益”的价值观念的指导下,人们已逐渐认识到“一个健全的公司法律制度是经济利益与对人平等权利尊重的民法价值的双重努力下的结晶”。就特定公司职工而言,其本身具有“人质”效应:当公司出现经营危机时,作为股东可以通过“用脚投票”,转移投资方向减少其损失;而作为职工由于其工作技能的资产专用性,使得其在短时间内难以做出迅速的回应。这说明职工与公司之间的紧密程度以及赋予其参与经营权的重要意义,职工参与经营权已成为历史的必然。如挪威于1980年修订的《宪法》中明文规定,有关职工在其工作场所享有共决权的条款应由法律做出明文规定,并据此建立了独特的公司大会制度;德国则建立了职工监事制度,赋予职工参与经营权;其他一些主要欧洲国家,也都纷纷建立了保障职工参与经营权的具体制度。

(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 利益相关者指的是在公司管理中参与公司运行的各种人员和组织都成为公司风险的承担者和利益的分享者。由此可见,股东、债权人、雇员、供应商、消费者、社区、相关的社团、社会组织还有政府等都可以视为公司的利益相关者,显然利益相关者的范围是宽泛的。美国学者克拉克森认为,“利益相关者是对于公司及其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活动享有或主张所有权、权利或者利益的自然人或社会团体”,克拉克森进一步把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划分为两大类:一级(Primary)相关团体,是指那些对于公司的生存不可缺少的人。包括公司的所有者、客户、职员、社区及政府,也可能还包括其他方面,如供应商和债权人等。二级(Secondary)利益相关团体,包括与公司的生存关系不大的其他组织和个人,但公司的经营对他们的利益有影响。二级利益相关团体包括有关各方,如环境主义者、媒体、学者和批评家、贸易组织,甚至竞争者。所谓“利益相关者”指的是“通过专用性资产的投入而为企业的财富创造做出过贡献的产权主体”。 “利益相关者”治理就是要让所有这些通过专用性资产的投入,为企业的财富创造做出过贡献的产权主体参与到公司的组织机制、决策控制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中去。美国经济学家科斯提出了“企业契约理论”,将企业概括为“生产要素的交易,确切地讲是劳动和资本长期权威性的契约关系”,由此更多的学者开始将公司理解为一个由物资资本所有者、人力资本所有者以及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间的一系列契约的组合,即具有不同资本的个人和组织通过谈判来分配各自的责任、权利和利益,谈判的结果就是形成有约束力的企业契约。可见,公司不只有股东一个人的利益主体,债权人与股东投入了物资资本;经理人员等经营管理者和职工是人力资本的投入者;顾客、社区等投入社会资本(信誉资产)。作为签约人的企业参与者都必须对自己投入企业的要素拥有利益请求权,这种利益可以通过经济形式也可以通过非经济形式表现出来。

鉴于股东至上主义存在的问题,使人们把眼光逐渐转移到企业利益相关者上来,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目标并非唯一地追求所有者的资本收益最大化,企业本质上是多边契约关系的总和,或是由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组成的“契约网”,契约本身所内含利益主体的平等性和独立性,要求公司管理结构的主体之间应该是平等、独立的关系。这些相互关联的主体,包括股东、债权人、经营者、生产者、消费者、供应商及其他有关利益主体,组成了利益相关者,而企业的效率则需要建立在利益相关者平等的基础之上。在这样一种新的公司治理逻辑下,企业不仅要重视股东的利益,而且要重视其他利益相关者对经营者的监控;不仅要强调经营者的权威,还要强调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实际参与。具体讲,在董事会、监事会中要有股东以外的利益相关者代表(如职工代表、债权人代表等),以发挥利益相关者的作用。1984年,美国学者弗里曼(Freeman)发表了名为《利益相关者探讨》的文章,认为股东的利益不应该被看作居于最高地位,而应是利益相关者网中的一员。公司是一个利益关系网,每个关系网中的各个要素都是建立在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在公司治理中公司的管理者不但要为实现股东利益服务,也应该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20世纪80年代后,许多国家开始在公司法中规定,允许经理对比股东范围更广的利益相关者负责,其实是要构建一种“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

基于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考虑,西方国家进行了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实践。主要包括:(1)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制度

最早出现于美国的1940年的《投资公司法》,兴起于20世纪60~70年代。在世界范围出现董事会职能减弱,公司经营者成了企业的真正主宰,导致严重的内部人控制,公司业绩不佳,股东利益被侵蚀。董事会的沉默和缺乏监管的管理层控制被认为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为此,独立董事作为具有独立的外部董事和一种有效的监督经营者防止内部人控制的方式逐渐形成(2)职工持股计划。也称为股票期权计划,是将股票期权概念借用到企业管理中而形成的一种制度。是指经营者在与企业所有者约定的期限内享有以某一预先确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本企业股票的权利,这种股票期权是公司内部制定的面向管理人员等特定人的不可转让的期权。这种制度是美国经济学家、律师路易斯・凯尔索(LouisKelso)最先提出来的,因而他被称为职工持股计划之父。西方国家兴起职工持股计划的原由之一就是顺应兴起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同实物资本和货币资本等非人力资本在地位上等同,并且认为人力资本价值是企业最主要的无形资产。西方职工持股计划制度之所以在西方国家得到普遍发展,主要原因即为有效解决上市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与公司股东之间存在的委托――关系所固有的利益冲突,以及提升人力资本这一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其实质是一种有效的长期激励机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企业中,90%以上的公司都推行了职工持股计划。(3)管理层收购。1980年,英国经济学家迈克・莱特(Mikewright)在研究公司的分立和和剥离时发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在被分立或剥离的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被出售给了原先管理该企业的管理(或经理)层。后来,英国对此类收购进行融资的主要机构工商金融公司把这种现象起名为经理人融资收购(Managementbuy-outs),简称为MBO,并一直沿用至今。

二、西方国家基于利益相关者财务目标主要理论简述

(一)托管责任理论托管责任理论认为,公司是有自己个性、特点和激情的机构,关注的是利益相关者群体――投资者、雇员、供应商、顾客和管理者等的广泛利益,而不是只关注其中某一类。因此,这种公司很自然地被看成是一种社会组织,拥有社会责任和公共利益。这样的公司制度和管理模式,应当界定为“托管制模式”而不是“股份制模式”。在托管制模式中,公司的董事会成员是公司资产的受托管理人,而不是股东的人。受托管理人的职责是保持公司的资产,并公正地平衡各种利益关系,为了促进公司利益的发展,他们有权在任何情况下以他们认为合适的方式采取行动。

(二)公司社会责任理论 公司社会责任理论认为,公司对社区提供的服务有利于增进社区利益,社区利益作为一项衡量尺度,远高于公司盈利。早在1924年,谢尔顿(sheldon)就把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经营者满足产业内外各种人群需要的责任联系起来,并认为公司社会责任含有道德因素在内。按照一贯的解释,公司社会责任是指“公司董事会作为公司各类利害关系人的信托人,而积极实施利他主义的行为,以履行公司在社会中应有角色的义务”。该定义包括利他主义原则和受托管理原则。公司社会责任内含公司股东以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和社会利益以及整体社会的利益,理论上公司的社会责任通常与社会公平、社会正义、社会道德、社会福利及社会权等概念联系在一起,并以此为理论基础。

(三)共同所有权理论 共同所有权理论认为,在资本相对稀缺并且相对重要的环境中,尤其是在古典资本主义企业中,资本强权观或资本雇佣劳动的企业制度与现实情况显得比较和谐。但进入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企业,特别是以人力资本为关键要素的新型企业,资本强权观就显得难以自圆其说。因为公司并非是简单实物资产的集合,而是一种法律框架结构,其作用在于管理所有在企业的财富创造活动中做出特殊投资主体间的相互关系。首先,向企业提供专用性资源的并不限于股东,供应商、贷款人、顾客,尤其是企业雇员往往都做出了特殊的投资,都面临被“勒索”和承担企业经营的风险,所以,公司从经济本质上来看是一个难以被市场复制的专用性投资的网络,且是围绕着关键性资源而生成的专用性投资的网络,是一种管理专业化投资的制度安排。其次,对企业的权力并不需要财产权来支撑,对任何关键性资源的控制权都是权力的来源。按照风险承担者应该获得风险控制权的逻辑,那些向企业提供了专用性投资并承担企业经营风险的利益相关者,都应该分享企业的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再次,企业的本质在于创造和分配组织租金,而组织租金是企业专用性人力和非人力资本联合生产的产物。既然组织租金是团队成员共同创造的集体产品,自然应该由各方共同拥有。因此,向企业提供专用性投资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拥有企业的控制权并实行共同管理,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三、西方国家基于利益相关者财务目标理论的优势分析

(一)有利于各利益相关者的长期合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力资本或智力资本在企业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利益相关者财务目标理论更多的关注人力资本这种企业的专属资本在企业中所占的重要地位,而企业本质上是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契约,是两种生产要素博弈均衡的结果,并表现为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在企业中,一些资源的价值依赖于其他相关的资源,依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持久合作,任何一方的随意退出或机会主义行为都可能使对方的利益遭受损失。同时,相互依赖的资源也是相互特异的,从而存在替代成本。为保护相互依赖性的资源免于受损,企业成员只有缔结长期契约,以确保一个可以预期的补偿,而共同治理逻辑恰恰有助于保持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长期合作。

(二)有利于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衡 现代公司的有限责任原则以及契约的不完备性决定了物资资本所有者常常会在资本市场上扮演“投机者”的角色,他们只关心市场上资本价格差所隐含的套利机会。一旦企业发生危机状况,投资者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用脚投票”一逃了之,不会考虑企业长期利益。相反,企业的经营者与广大职工等利益相关者则向企业投入了大量的专用性人力资本,一旦企业被接管或破产倒闭,人力资本随着其所有者的失业会大幅贬值,因此他们更有积极性关心企业的长期发展。从这方面考虑,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会比“股东至上”模式更有助于追求企业的长期发展。

(三)有利于实现了公平与效率的结合 首先,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会激励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利益的更加关注,从而减少员工的偷懒行为和企业激励监督的成本。其次,共同治理模式使企业与员工、供应商、债权人等之间签订了一份隐形保险契约,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得到了企业的隐形保护,这使得利益相关者在向企业投入更多专用性资本时无须担心遭到企业的敲诈,从而这种长期合作会大大减少交易成本。另外,在物资资本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股份公司中,经理人员可能会利用控制权来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发生成本。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处在公司外部的股东很难监控经理人的行为。而债权人作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具有信息优势,银行既有动机也有能力监督经理人的行为;员工则在企业的内部,能直接观察到经理人的行为。因此,他们参与公司治理能明显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