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教学范文
时间:2023-04-04 20:24: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跨学科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文章编号:1672-5913(2013)01-0003-03
中图分类号:G642
1 背景
1989年,美国学者舒梅克(Shoemaker)在跨学科学习基本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跨学科教学的定义:教学将跨越学科界限,把课程的各个方面组合在一起,建立有意义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广阔的领域中学习。跨学科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指出,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是学习和研究的全球性特征的一种反映,应通过新的教育和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会在多元文化环境和国际环境中独立思考和协同工作。
国外跨学科教学改革起步较早,发展较快。近年来,美国大学普遍设置跨人文与自然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人文与技术科学等新学科与综合课程,如斯坦福大学的“多学科教学与研究”(Multidisciplinary Teaching and Research)行动等。英国利兹大学在理科、艺术与社会科学、现代语言等学科领域设置各种结合课程,其中理科设置70多门;牛津大学现有30%以上课程都是由两种以上科目结合而成,诸如“哲学与数学”、“经济学与工程科学”、“生理学与哲学”等。
跨学科教育有不同的形式和内涵,从专业角度来说,设置跨学科专业,建立辅修、双学位制度;从课程教学角度来说,开设包含跨学科内容的新课程;从学生角度来说,课程的受众跨学科化,便于进行交叉融合。
在设置新的交叉学科专业时要淡化专业界限。2000年美国联邦政府颁布的专业目录,增设交叉专业,有25个学科群设置了跨学科专业,用以培养跨学科专业人才。中国教育部也于2010年开始修订专业目录,强调兼顾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专业设置。目前进行跨学科专业培养研究的文献包括工程管理类专业、工业设计类专业等。
在跨学科课程改革方面,密歇根大学提出跨学科协同教学,采用“课程合作”模式和“集合式课程”模式。前者由具有相关经验的教师共同设计、讲授;后者则是2~3门相关主题的独立课程被安排同步讲授。这种理念很务实,相对容易实施,但需要解决教学资源、信息和经验、激励机制、行政管理和学生专业背景等带来的问题。也有学校开设了新的跨学科课程,如软件知识产权管理、计算思维和网络、群体与市场课程等。
学生交叉学习也是跨学科教学的重要方式。提出指导本科生“多学科联合毕业设计”的方法,通过将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组成课题小组,制定相关题目,共同完成设计,达到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能力的目标。在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中,学生来自网络、经济、网络营销与广告、信息安全、在线支付、电子获批、法律、公共管理和在线出版等专业背景,他们在课程学习和项目实施中实现了跨学科交流。底特律大学组织工程系和护理系的学生,联合为残障人士设计城市辅助设施,并从中相互学习。则尝试面向计算机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的同学同班开设数据库系统课程。
本文在2012年7月下旬北京大学李晓明教授主持的“跨学科课程(网络、群体与市场)培训班”背景下,总结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在跨学科教学方面进行的实践,包括学科大类培养模式、教改实验班探索、数字媒体方向建设等,并对如何进一步推动跨学科教学进行了构想,包括“网络、群体与市场”这门跨学科课程的开设计划,以及如何推动跨学科选课等。在此基础上,希望能将李晓明教授的跨学科课程在我校落实,将其跨学科理念在我校发扬光大。
2 跨学科教学实践
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在跨学科教育方面已有一些初步实践,包括学科大类培养、创新班设置、数字媒体方向建设、学院平台课建设等方面。
2.1学科大类培养
合肥工业大学于2012年启动宣城校区招生工作,开设5个系,采用2+2培养模式,即2年统一培养,2年专业培养。以信息工程系为例,设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等7个计算机与信息类专业。在前面4个学期,系里所有学生在同一平台上课,强调专业大类培养,形成较宽的学科基础和跨学科背景。2年后,开始分流,进入专业课程学习阶段。尽管上述改革刚刚开始,但在此模式下,学生之间知识交叉会自然形成,跨学科优势将凸显。
2.2教改实验班
合肥工业大学于2010年成立电气信息类教改实验班,依托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管理。实验班的专业方向为电气信息类,学生由学校2010级各理工类专业的50名同学组成,是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的示范区和先导区,旨在培养基础宽厚的跨学科人才。教改实验班同样采用2+2培养模式,前2年实行跨学科的特殊培养计划,2年后自由选择专业。目前该班同学已经分散到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电气自动化、计算机、信息安全等专业进行专业学习,但该班级建制仍然保留,希望能够保留跨学科交流的环境。
2.3数字媒体方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发展使得学科方向越来越丰富。在“宽口径”、“重基础”原则的指导下,我们于2008年修订教学计划时设置以下4个模块方向:数字媒体方向、软件方向、嵌入式系统方向和网络方向。每个方向由4门选修课程和1门方向综合设计课组成。
数字媒体是一个学科交叉方向,合肥工业大学采用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与建筑与艺术学院联合培养模式。在4门理论课程中,数字媒体艺术概论课程由建筑与艺术学院承担,其他3门由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老师承担;在方向综合设计实践环节中,需要按组完成项目,我们采用4+2方式来组队,即4名计算机专业同学加上2名广告学同学,如表1所示。项目中大体按照技术、艺术方面进行分工,如完成游戏类项目,计算机专业学生负责编程实现,而广告学的同学负责文案设计和艺术指导,同学之间通过讨论等环节实现跨学科交流。
3 跨学科教学构想
3.1网络、群体与市场跨学科课程
2012年7月22-28日,由李晓明老师主讲的“跨学科课程(网络、群体与市场)培训班”在北京举行。本次培训班由教育部计算机专业教指委、计算机学会教育专委会、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三家联合发起,纳入教育部“2012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笔者有幸参加这次跨学科培训班,主要想学习跨学科教学模式和方法。关于本次培训班,个人一些总结如下:
1)听到很多学科之外的很多东西,学到了知识,还学到了跨学科教学方法,如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该如何讲清楚同一个知识点,如何深入浅出地用计算机思维和理论来解释其他领域的问题和现象等。
2)培训班学员来自不同专业和领域,与数学、管理和计算机等专业的学员一起交流、学习,本身也是“跨学科”协作的一部分。
3)计算机学科和社会学科结合很自然,因为我们对社会现象耳熟能详,对很多东西有直观的感受,这样经过理论分析的结果都能接受。这次“跨学科”培训的选题非常好,也容易推广。
正因为如此,我们计划将这门课程带到合肥工业大学,进行跨学科教学方面的尝试。北京培训结束后,我们于8月召集相关教师组织了一次教学讨论沙龙,决定开设“网络、群体与市场”课程。因为是第一次开设这门跨学科课程,我们计划采用四步策略,如表2所示。其中,第一步课程研讨班已经开始,学院3名教师已经试讲部分课程。而最终我们希望本课程与国外同类课程实现同步授课,达到课程国际化的目的。
3.2跨学科选课政策
为了推动跨学科教育,合肥工业大学在2011年教学计划中实行个性化学分,以推动跨学科选课。设置的个性化学分有6个,必须通过选择外专业课程来获得。通过此方式,一方面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外专业课程,另一方面可促进课程受众的跨学科化。这样的政策易于实施,不用大动干戈即可实现跨学科教学。
篇2
【关键词】跨学科学交叉融合艺术设计
以艺术为例,如今,数字媒体与艺术、综合类艺术、艺术学等跨学科教学,需要整合更多学科的信息、数据、技术、视角、概念和理论,解决某一学科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是一门具有复合结构的多层次、综合性学科。当代中国艺术设计教育以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众多的课程改革、不能忽视的核心是加强本体意义的活动教育改革与课程实践,以此来带动专业的建设与外部的发展。
一、跨学科的概念
学科间的相互交叉和渗透是当今知识实用性的一大特征。随着人类对自然现象认识的不断深入,科学研究问题越来越复杂化,在多个学科交叉和汇聚的条件下更有可能获得重要突破。20世纪80年代以来,跨学科研究的发展及其突出的成果,就是研究跨学科现象、规律的科学;指导跨学科实践发展的理论。跨学科一般是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的过程。当今,学科数量成千上万,交叉浩繁广阔,如何探索学科交叉的整体发展动向,把握交叉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充分发挥学科交叉在创新中的作用,是我们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而迫切的现实问题。
二、艺术设计学科
艺术设计学作为人文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在学科体系上它是一门具多层次、多结构、综合性学科。其内涵是按照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规律为人类生活而创造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一门科学。其学科的本质表现为新兴的、交叉与融合属性。
三、学科交叉与融合的必要性
现代设计教育的发源地包豪斯设计学院的教学理念是艺术要面向生活,关心实用艺术,艺术与技艺的结合,创建一个为现代革新的设计团队。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教育经由学科的交叉与融合的探索,人们可以寻求一些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从艺术设计学科的发展来看,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使得设计、艺术与科学之间建立相互联系的纽带,彼此之间相互交叉、渗透;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对相邻学科范畴的借用和改造,有利于解决艺术设计学科问题中许多原创性的概念,促进艺术设计学科范畴的内涵、架构以及运动规律的揭示,从而使得艺术设计学科内部的结构获得创新的源泉。
随着我国教育和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 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去主动的适应形势的发展, 明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迫在眉睫的中心工作。在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实践课程体系时,将实践课程体系设计为职业核心能力学习领域实践课和岗位核心能力学习领域实践课,其中职业核心能力学习领域的实践课是艺术设计专业所有学生共有的基础性的、验证性的、素质性的实践课程;岗位核心能力学习领域的实践课是根据艺术设计专业核心岗位的能力培养的要求所确定的核心技能和能力课程,拓展学习领域的实践是根据艺术设计专业综合岗位的素质和能力培养要求所拓展的课程。
四、学科交叉与融合的思路
在艺术设计的学科建设中,毫无疑问,交叉与融合是最为关键的和重要的因素,但现行的诸多客观因素均不鼓励艺术设计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1、艺术设计学科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发展性决定了其学科需要交叉与融合的必然。其中,实践性表现为有目的的艺术设计实施过程和操作过程,这就使得在教学中“产学结合”具有实施的合理性、必要性。事实上,“产学结合”促进的以项目为纽带的艺术设计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不仅直接体现在各类纵向、横向项目中,同时,能够促进形成具有广阔的艺术设计学科视野和丰富实践经验、深厚学术底蕴的教师创新团队,扩充艺术设计学科建设的生力军资源。
2、采用“通识模块综合化”的课程模式。这一课程模式强调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以通识教育为基础,让学生先接受职业群体基本的基础教育和技能训练,然后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能力以及社会需要,学习专业知识并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在此基础上,拓展学习领域,使学生向多方向发展,使学生既具有较大的就业弹性和适应能力,又具有职业针对性。其中通识:就是将工作性质相通的若干职业集合为一个职业群,分析该职业群高级技能型人才所必备的共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各职业的专业技能,再加以系统整合,学习时先广泛学习某一职业群的共同知识和技能(即通识),然后逐渐缩小学习领域,进行专门技术和专门技能的教育和培养。而模块:课程分成岗位基础能力训练、岗位核心能力训练和岗位拓展技能三个模块,每个模块的课程设置,应在分析职业岗位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培养的人才应具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通过整合,把课程分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三个模块来进行。
3、打造高水平综合素质的教师队伍
艺术设计学科的发展需要一支有规模、高水平、有素质、有实力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的建设,不仅要注重具有交叉学科背景人才的引进,同时还有注重促进现有教师的学科交叉与融合的学习,提高其自身的知识水平,教学相长,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和设计学科的建设。
结语
总之,关于艺术设计的学科交叉与融合的一些想法,是在艺术学科门独立背景下的理性思考。未来的艺术设计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立足于人的教育,朝着人才全面教育的方向发展,因此,艺术设计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必然会在这一目标上拓展新的培养渠道,实现对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⒅倭.跨学科学导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 13-20.
[2] 刘仲林,张淑林.中外“跨学科学”研究进展评析[M],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 5-8.
[3] 李光,任定成主编.交叉科学导论[M].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
[4] 王续琨,交叉学科、交叉学科及其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第16卷第1期:43-47.
[5]袁恩培, 论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文化自觉观[M]. 合肥,教育与现代化,2008
篇3
毕业设计是在校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的最后一项,是综合运用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并加以实践。这是对学生系统的全面检测。一般来说毕业设计是对大专生、本科生的硬性要求。随着时代的变迁,毕业设计也在发生着改变,不再仅仅局限于论文的形式,根据专业的不同,毕业设计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工业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内容包括:源文件,设计说明,报告册,展板,论文,实物模型等等。由于各高校学科设置和教学体系的不同,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也有所不同,但是,即便毕业设计在内容与形式上千差万别,但是在制作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一些相似的问题。
1.学生的思维易被束缚毕业设计是对本科生大学四年学习的一个总结和测评,是将四年里所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运用到毕业设计的作品里。这不仅要求毕业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素养作为基础,娴熟的动手实践能力作为依托,更需要综合而全面的系统化的知识架构作为后盾。工业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通常会与时下热点、企业项目、命题研究项目等相结合,这对毕业生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一些高校将专业方向划分的过细,设置的学科之间交叉性较为单一,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的专业理论知识仅限于本专业。即使有些高校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了一些跨学科的知识,但大多都是泛泛而谈,不能使学生很好的吸收并加以综合应用。所以在毕业设计中经常会出现学生选题困难,思维发散不开,理论知识不足,理解发生偏差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发生既制约着毕业设计的进度,也影响着毕业设计的质量。
2.学生的主动性、实践性较差在大学阶段,上课主要是以老师授课为主,其教学方式又与中学相差较大,课程时间安排相对比较零散,课业压力不大。这种改变使得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变差,往往会到结课时才开始赶作业;另外,在校上课期间,课程内容的安排主要以书本和理论性的教学为主,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比较少,导致一些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足。这些平时积累起来的学习习惯,在毕业设计选题时,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首先,学生会让导师直接选择毕业设计的命题,但因为不是自己所思考出来的,导致学生在对命题的理解上容易发生偏差和错误;其次,学生自己定好设计题目后,在与老师在意见相左时,会习惯于听从老师的意见,而忽略甚至放弃自己的设计想法;最后,在实现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因为动手能力差,实践能力不过硬,学生往往不能将自己的设计想法很好的表现出来,如:由于软件运用的能力差,动手制作成品模型时,往往会产生与效果图不一致等问题。
3.教师资源不足,整体协调性低一般来说,大学毕业设计都是由一名老师带多名学生做毕业设计,在做毕业设计前,基本上都是先选导师,再定选题内容;所谓“术业有专攻”,每名老师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但是毕业生的选题,往往五花八门,什么样的内容都有,这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学生选题不在导师擅长的范围类,就会发生两种状况,一方面,尊重学生的选题方向,但是因为不是导师擅长的领域,毕业设计可能做得不够到位,会出现理论和实践的不统一,导致一些误差的出现,对于学生答辩比较不利;另一方面,学生为了能得高分,选择导师擅长领域的选题,这会使学生思维受到束缚,不能灵活运用学科间的穿插知识。有些高校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会同意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做毕业设计,配备一到两名导师做指导。这在资源上做到了很好的补充,但是,也是会有一些问题,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老师与老师之间,会有意见和建议不统一的时候,会产生一些影响毕业设计进程的矛盾,如果不能很好的协调解决,会直接影响到毕业设计的实现。
二、跨学科实践教学的优势
在现如今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是衡量一个人是否被社会所需要的决定性因素。这就意味着,高校必须对在校学生进行全面且有效的培养。如何做到这一点,是近年来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不少高校已经意识到了这点,并开始在与国内整体教学体系不冲突的情况下,进行跨专业教学实践研究。但是“跨学科”一词的概念非常模糊,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以及国家卫生研究院指出,“跨学科研究是团队或者个人整合来自多学科的信息、数据、技术、工具、视角、概念和理论,解决某一学科和研究领域内不能解决的问题。”[1]我国跨学科研究专家刘忠林则认为,“跨学科研究是科研主体在科学划分的基础上,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跨越不同研究领域而进行的一种科学创造活动,是解决复杂的科学技术问题和社会问题而达到不同学科相互渗透的一个重要手段。”[2]跨学科教学实践是今后教育学发展的趋势,因为跨学科教学实践有着诸多的优势。一是,跨学科教学实践是一种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将各学科之间的精华加以提炼,再进行加工,往往能有着1+1≥2的思维效果;跨学科教学是一种衍生的新型教学模式,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所不具备的新生命,跨学科教学实践更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这点解决了毕业设计中学生思维局限的问题,加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二是,跨学科教学实践的方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灵活性很强,能够有效地针对不同问题、不同项目进行自由组合,这样可以解决毕业设计中学生的主动性差和资源不足的问题。三是,跨学科教学实践能对时下热点问题,企业难题,研究项目进行行之有效的分析和解决,通过这种方式巩固了团队做毕业设计的协调性问题,有主有次,让每个学生的专业特长都得以发挥。综上所述,如果将跨学科教学实践运用到工业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中,将能有效解决毕业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三、跨学科实践教学法的实施
在我国,综合性大学占绝大多数,相较于工学类、农学类的大学,在资源上有着很大的优势,这就给跨学科教学实践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跨学科教学实践的方式比较自由,组合形式也是多样化的。有些教育学者经过研究,将跨学科教学实践的形式大致分为三种:单交叉跨学科教学,多交叉跨学科教学,以及研究性跨学科教学。单交叉跨学科教学一般指两种学科之间的交叉,或者是一种学科内的两种不同方向、类别之间的互相交叉。多交叉跨学科教学指的是多种学科之间的自由交叉,可以是一次交叉也可以是多次交叉,这样就会形成一种立体的跨学科教学实践结构。研究性跨学科教学,一般指的是,在一个项目里总是包含着一些重大的社会性问题,这种命题的面非常的广,不是一种学科就能全面的分析和解决的,这就需要跨学科教学实践合作,共同研究,共同分析,共同解决。所以跨学科教学实践在毕业设计中至关重要,也是未来教学事业发展的趋势。
1.努力开拓学生思维,设置跨学科公开课跨学科教学实践能很好的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并使学生不再局限于本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能够学习到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学会宏观的把握毕业设计方向;全面、多视角地运用理论知识和锻炼实践能力。以艺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的产品设计为例,在灯具的设计中,灯具的造型可以是形态各异的,一般来说,灯具的使用是要在一定的环境之下的。有些灯的功能是照明,有些是渲染环境的,有些是起到装饰效果的;灯具是在一个大背景下进行设计,要根据环境的不同,设定不同的功能,这就需要环境艺术设计的原理和实践方法进行支持。不论是工业设计还是环境艺术设计,都是属于艺术类学科下的两种不同方向,所以这属于单交叉跨学科教学。当学生将灯具所处的环境设定为室内客厅吊顶照明灯时,得到的有效信息是,室内用灯,功能是照明。通过得到的信息,设计完灯具造型后,就要开始制作模型,学生要选取适合室内照明灯制作的材料,要了解制作材料的属性,以及不同材料的加工工艺。灯具最后是要能够使用的,其中照明电路等问题就要用到机械理论知识。这些内容可能在课堂上有专门学过,但是因为没有亲身实践,学生的理解只是停留在理论的部分,这时就需要材料学院以及机械学院的老师进行跨学科教学实践的辅导,来完成灯具的毕业设计。艺术类,材料类,机械类是多门学科间的跨学科辅导毕业设计,这就属于多交叉跨学科教学。从这个例子不难看出,毕业设计不仅仅局限在本专业,它需要很多跨学科的知识进行辅助。所以学校可以设置一些跨专业的公开课,让有兴趣或者有需要的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或者可以请相关专业的老师担任客座讲师,为学生讲解在毕业设计中遇到的专业性问题。这样,不仅让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开拓了设计思路,全面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而且为后期的实践奠定基础。
2.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加强跨学科互动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总是处于比较被动的角色,习惯性的依赖于老师,无论是上课还是完成作业,都需要老师的督促,这使得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较为薄弱;在校期间,基于主、客观等方面的因素,学生实际能参与实践的机会相对比较少,所以在毕业设计后期的模型制作环节,大多数的学生会选择模型制作公司,花钱进行最后的模型制作。跨学科教学实践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很多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有着很大的区别。在毕业设计中,跨学科教学实践,更多的是以学生作为主体,导师作为辅助指导参与毕业设计。一是,在做毕业设计时,不再是先选导师,再定选题,而是根据学生做得选题,配备相关领域的老师来进行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践指导;另外,学生应该从聆听的角色转化为主动论述的角色,这样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化被动为主动,也可以让导师了解毕业设计的构思和创意,能够及时纠正错误,指出不足。例如,每年毕业设计,都有学生做关于车辆类的设计,但都仅限于表面,不能对细节进行深度推敲,否则就会出现很多不合理的问题。运用角色转换,让学生讲解车辆的设计思想、制作环节、材料的选择、人机工程、机械构造等原理,通过学生的讲解,老师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质疑,问题的提出不仅能够及时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让学生更有主动性的去了解汽车设计中要用到的各种原理和实践方法。这种跨学科教学实践的互动模式,将学生和老师的地位进行互换,有助于调动学生在做毕业设计时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发散思维,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和实践能力。
3.打破学院和专业壁垒,实现资源互补资源的不足是毕业设计中最突出的问题,如师资资源,选题资源等。毕业设计一般是采取“一师多生制”,这样会导致学生毕业设计选题的狭隘。其实,可以在学生选定题目后,配合一位本专业的老师和多名辅助老师,辅助老师不用参与毕业设计的全过程,只需在毕业设计的某个环节给予指导,而主要的老师要全程参与毕业设计,并且帮助学生掌控毕业设计的各项环节。例如,家具的设计,本专业的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造型方面的建议,但是像材料的选择和材料加工工艺等方面的知识和理论,本专业的老师可能研究的不够深入,我们就可以请材料学院的老师做指导,这样在最后答辩环节,就不会出现“虚有其表,没有内涵”的产品。另外,学校也可以与一些加工厂或者相关的设计公司进行合作,让学生进行参观学习,亲身感受一个产品,从构思到实物成型的过程,不仅加强了理论学习,还能增强实践参与性。课题项目性的毕业设计也是在近几年出现的比较频繁,这种类型的毕业设计往往涵盖了一些社会热点,企业难题等,涉及面广,需要运用到综合性学科知识较多,这就体现出跨学科教学实践在毕业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种毕业选题可以以团队的形式出现,既能全面地对项目进行研究,又能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自己所熟悉的领域发挥自己的特长。比如,艺术学院申请的“新能源汽车的设计”项目就涵盖了设计、材料、机械等学科,可以由这几个跨学科专业的学生老师来共同做毕业设计,共同进行答辩,不仅可以取长补短,更能使毕业设计变得丰富、系统、全面。
四、结束语
篇4
1.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1.1教学模式不够合理,教学内容和实践脱轨
在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中,每个单元或多或少的有几篇英语阅读文章,英语考试中英语阅读也占据着极大的分数比例。但是,教师在讲解英语阅读文章时,只会逐字逐句地讲解知识点,让学生勾划出重点内容,甚至有的教师让学生直接去背诵阅读理解内容,英语阅读理解教学停留在表面,重视语言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实践运用知识,这种舍本逐末的教学方式使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方向发生了偏离,忽略了英语阅读教学的核心内涵,单调的讲解语法和词汇,只会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同时也限制了学生思维发展。
1.2阅读习惯比较差
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不良的阅读习惯,这种阅读习惯也是受到老师的教学影响,教师在教导初学英语的学生时,习惯运用中文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快速理解英语语言知识,适应英语阅读环境。但是长此以往,学生逐渐养成了不良阅读习惯,习惯运用中文的方式去阅读英语,心中默读或者低声指字阅读的方式。这种阅读习惯不利于学生积累英语阅读词汇,无法把中文内涵和英语句子联系起来,容易混淆不清,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利于学生理解英语阅读内容。当学生遇到生涩的词汇和句子时,还需要逐字查字典翻译,从而让学生丧失了自我思考的能力。
1_3英语词汇量比较匮乏,过于重视应试能力考核
榱颂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首先必须掌握充足的英语词汇,只有具备一定的词汇才能正确理解英语句子意思。但是高中教师和学生过于重视应试考核,也就是英语测试成绩,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大量积累与考试相关的词汇,却忽视了常用词汇的积累,导致学生的词汇量严重不足,影响学生阅读文章,对于文章中的内容只能了解个大概,为了课后习题去阅读文章,没有真正理解文章内容,有时会曲解文章意思。受到应试考试的压力影响,学生逐渐丧失了英语阅读的兴趣。
2.跨学科教学方式对于提升高中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策略分析
2.1凝练教学主题
在跨学科教学方式的应用中,为了提升高中英语阅读理解能力,首先必须凝练教学主体,让学生围绕这个主题开展英语阅读学习,使教学思路和教学内容集中起来。在跨学科教学模式中涉及了多个学科相互协作,而高中英语阅读中也涉及了各方面知识,其中包括历史、语文、数学、地理等多个学科,如果把这些学科分散学习,那么难以让学生真正理解英语阅读知识。只有把这些学科串联起来,围绕特定的教学主题制定教学策略,各个学科的老师相互合作,把英语阅读理解训练贯穿在各个学科教学中,不仅利用英语教材中的内容,而且可以利用其它课外书籍上的英语内容,使课堂精读和课外泛读结合起来,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在阅读英语内容的同时,还能够学习其它学科的知识,学生在不断阅读和感悟中逐渐提升了理解能力。
2.2以教学主题为核心组建多学科学习团队
由于教学主题是多个学科老师共同设计完善的,所以必须组建多学科学习团队,学习团队共同确定一个学习方向,例如: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研究,通过英文内容来展现文艺复兴的历史,让历史学科的教师提前对文艺复兴内容进行讲解,然后由英语教师对其中的一些语法和句式进行阐述,这样学生结合不同学科进行理解,更加容易,教师帮助学生掌握全文的精髓,学生在掌握文章要领之后进行理解,能够快速找出重要语言知识点。学生在全面理解之后,小组内进行探讨,请教不同学科的老师,了解文化内涵,从文章的本质出发,能够快速突破材料语言的障碍,准确把握全文内容。
2.3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
在跨学科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授课思维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学科,各个学科教师相互协同合作,转换授课方式,同时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再由学生惯性接受知识点,而是由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学生在相互讨论之后,能够快速弥补学科教学中的思维差异,转变自己的学习习惯,丰富了学习内容,不再局限于教材知识点,而且能够让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相互借鉴,教师的教学思维变成了一种动态思维。
篇5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一个具体目标。近年来,浙江省奉化中学较为系统地开展了“跨学科主题协作教学”的实践研究,主要包括跨学科主题课程开发、跨学科主题课程教学、跨学科主题教研活动、跨学科主题探究活动等方面。这样的研究,无论是对丰富跨学科教学理论,还是对促进跨学科教学实践,都有积极意义。
陈鲁焕,现任浙江省奉化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奉化中学校长。教育管理学硕士,中学高级教师,中国宁波化学会常务理事。曾获宁波市创新教师、宁波市骨干教师、浙江省优秀教师、奥林匹克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从教20多年来,陈鲁焕一直坚守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深化对课堂教学规律的认识,逐渐形成了“以探索性实验激发学生思维,以学科知识体系整合课堂知识板块,以科学方法点拨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以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特色。近年来,在各级各类期刊、报纸发表文章50多篇,主编了5本学科教学用书和7本校本教材,主持研究了“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样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跨学科主题协作教研活动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研究”等近十个省、市级课题。其中多个课题在省、市级评比中获奖。
自担任校长以来,陈鲁焕秉承“文理兼容,人文见长”的办学理念,坚持“严爱相兼,先育后教”的教育思想,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的课程教学目标,打造“家校共生,师生共融,教师共和”的和谐校园,并根据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和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努力实现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和教育管理的现代化,为推动高中教学向更高层次发展尽责尽力。
记 者 陈校长,您好!在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科间的知识整合”的今天,贵校的跨学科主题协作教学很有现实意义。首先请您介绍一下贵校跨学科主题协作教学的要义。
陈鲁焕 好的。我校的跨学科主题协作教学,概括地说,就是由来自多学科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共同设计、讲授跨学科课程。它将学生的跨学科学习与教师的团队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学资源,使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对学生而言,它能够培养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整合的思维,习得合作技能,形成合作意识,为未来的多样化生活作准备。对教师而言,它能够促使教师在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运用、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策略运用等多个方面,互相支持、取长补短,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多学科教师的合作还能够促使教师跨学科学习的深入,拓宽教师的知识构架。
记 者 显然,开展跨学科主题协作教学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有积极意义,但是要将不同学科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在操作的过程中可能也会存在一定的难度。那么,学校选择迎难而上是基于怎样的考虑,或者说学校实施这一项目是基于怎样的背景?
陈鲁焕 首先,就像您刚才所说的,当前的教育非常注重“学科间的知识整合”。随着学科资源利用与教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课程整合教育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通过课程的综合化,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目前的跨学科教学还停留在“1+1”简单的机械整合层次,并未能真正发挥其优势。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基础课程教育改革纲要(试行)》中所明确提出“科目统整”和“建立课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社会发展联系”的精神和思想,借助丰富的硬件软件教学资源进行跨学科教学,必将成为新一轮教学研究与改革的热点和趋势。
其次,我校在高中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推动下,在课程综合化方面已经做了大量踏实的工作。如在学科课程综合化方面,地理组与物理组部分教师已经就某些有相互联系的主题尝试合作教学;计算机教师在教授设计编程时,也经常与美术教师共同探讨教学;一些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已经趋向跨学科整合,如校本课程“自然科学的和谐美”“春之舞”“Flas设计”“探索星空”“自然灾害与防治”等,并在教学实践中得以不断发展与完善。这是我们开展跨学科主题协作教学的现实基础。
记 者 具体而言,学校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探索?
陈鲁焕 我们主要在跨学科主题课程开发、跨学科主题课程教学、跨学科主题教研活动、跨学科主题探究活动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1.跨学科主题课程开发 我们主要开发了以下几种类型课程。
一是合作式课程。这类课程由具有相关经验的教师共同设计、讲授。如“中东问题”是一门跨历史和地理两个主题领域的讲授课程,由两名教师共同组织设计、教学课程:一名教授历史,另一名教授中东地理。这门课程的产生是基于跨学科的理念:地理和社会历史的学习必须和文化、理念的学习同步进行才更容易被理解,反之亦然。
二是集合式课程。这是由两至三门相关主题的独立课程被安排同步讲授,并定期召开一些联合研讨会,融合多学科的观点。如“多媒体技术与绘画设计”这门课,可分成多个部分来讲授,每部分都会侧重该主题的某个方面:一部分侧重计算机绘画设计的可视性和人工智能;另一部分强调计算机绘画的艺术性呈现方式;还有一部分则侧重计算机绘画对学生态度和行为的影响。这三部分内容平时单独开设,但是每学期都会安排一至两次授课时间,将三门课整合在一起,进行联合讲授或实验活动。
三是金字塔式课程。即一门课程由名师、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共同完成,不同成员在课程组织中承担不同的职责,如名师开讲座,骨干教师组织具体的课程教学,青年教师担当教学或实验助手、负责准备教学资料、批改作业等。学生的学习形式也比较多样,如大班上课、选修课、小组作业、主题研究等。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在国外的大课中运用得比较普遍。
2.跨学科主题课程教学 我们对跨学科主题协作教学的具体教学过程与教学技术进行了研究,逐渐形成了具有普遍意义的跨学科主题协作教学的基本模式:确定教学主题—形成教学团队—完成教学设计—开展课堂教学—听课评课研讨。
3.跨学科主题教研活动 这些活动包含跨学科的听课、评课与研讨,跨学科的通识教育,不定时的学科学习与研究的方法论讲座等。
4.跨学科主题探究活动 这主要包含两部分内容:教师关于跨学科教学的各级子课题研究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探究活动。前者不但能提高教师的研修能力,更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平台;后者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指导教师共同指导一个跨学科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方法,共同探索,共同评价。
记 者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您觉得贵校的跨学科主题协作教学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陈鲁焕 通过三年的实践探索,应该说还是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也有了一些初步的教学成效。
一是开发了一些深受学生喜爱的跨学科校本课程,其中一部分校本课程还入选了宁波市精品校本课程。
二是在参与跨学科主题协作教学中,教师不但纵向深化了自己的专业知识,而且横向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面对求知欲望强烈的学生,更显得从容。教师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也增强了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权威。学生上课的兴趣更加浓厚,加深了对任课教师的个人理性崇拜,这也成了提高教学效率的正能量。
三是跨学科的教学也进一步促进了学校的跨学科教研活动。大家都觉得这样的跨学科教研活动收获挺大,能够激起各学科教师较大的认知冲突,教师们的教学反思更加多元,更加专业,更加深刻。这对促进教师在反思中迅速成长大有好处,也为不同学科教师搭建起一个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平台。
四是跨学科主题协作教学活动也培养了教师合作的意识与能力。教师之间、科室之间串门研讨的机会增多,教师们都认为,能从其他学科的角度看待本学科,本身也是一种进步,以前自己太井底之蛙了。跨学科的教研,让教师们接触到了更加精彩的不同的课堂教学文化、不同的教学模式、不同的教学风格。
记 者 可以说跨学科主题协作教学的实施,无论对教师的教还是对学生的学都成效显著。我想,在取得这些成绩的过程中,学校一定也克服了很多困难。
陈鲁焕 是的。相比于传统的教学,跨学科主题协作教学组织起来相对复杂,花费也较大,很多教学经验和技巧尚处在摸索之中,所以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一是在资源方面,与传统教学相比,跨学科主题协作教学需要更多的资源予以保障。无论是教师的组织、教学硬件的匹配,还是新课程内容的开发、行政上的支援等,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经费投入;在一些复杂的跨学科协同教学课程启动过程中,各学科之间如何相互协调、密切配合等,这些都是必须面对的问题。
二是在信息和经验方面,对教师而言,开展跨学科主题协作教学需要学习更多关于协作教学的经验和技巧,了解不同协作教学模式的优缺点以及不同的管理与评估方法,学会相互间的有效合作等。而在跨学科主题教学实施的前期,大多数教师不知道从何处去获得这些信息和经验。
三是在激励机制方面,学校原有的激励制度设计,不能充分支持跨学科主题协作教学的开展。从事跨学科主题协作教学对很多教师尤其是新教师而言,需要承担风险。因为协作教学需要大量时间,教师必须减少相应从事研究的时间;协作教学启动阶段需要大量努力而结果未知,对教师的职业生涯可能功效不大;协作教学的独特贡献难于评价,教师的教学努力往往可能得不到足够的认可和奖励。此外,当前的高中教育也偏重于将更多的奖励放在高考学科的教学上,而不是在跨学科教学上。
四是组织跨学科协作教学在行政管理上也比较复杂,既需要协调好各部门的需求,也需要课程领导者协调好不同学科教师的需求。教师需要管理部门的基础性支持,如安排上课时间、选择地点、确定学分数等具体问题;教研组也面临一些问题,如跨学科课程究竟由哪个部门负最终责任,当参与的各部门在评价教学工作量、贡献程度、补偿水平上产生分歧时如何解决等;教学管理部门也要考虑如何进行有效的课程管理协调、提供适时帮助等系列问题。
五是在学生方面,参与跨学科课程的学生具有多样化的背景和兴趣,如何设置课程目标去协调差异,也是一个难题。
篇6
【关键词】跨学科教育 高校 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5-0020-02
在当代教育活动中,最具活跃性和生动性的教育形式无非是跨学科教育,作为一支在当代教育发展和改革中的重要力量,往往呈现出教育前瞻性的特点,对教育的发展方向起着引领的作用。在当代学科发展中,跨学科教育具有典型的意义,展现出学科既综合又分化的特点,并将发展方向定为高度综合为主,体现出新兴学科属性的同时,又与当代的科学技术发展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作为一支新兴的教育新军,在高校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跨学科教育的内涵
1.跨学科教育
作为支撑跨学科学的支柱之一的跨学科教育,是在教育活动中,引入跨学科而形成的新型教育范式。因为大学教育所具有的特殊属性,因此,跨学科教育是融研究和教学于一体的,具有新型的研究教育色彩。由于兼容性是诸多学科的特点之一,很容易交汇贯通形成一体化的知识立交桥,因此,汇聚到一起的知识就导致创新性成为跨学科教育的特点之一。在进行跨学科教育时,一定要注意摆脱只注重书本知识的教育误区,使跨学科教育更具有“认知—实践”的教育色彩。
2.跨学科教育的模式
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将跨学科教育分为研究性教育、多交叉性教育以及单交叉性教育三种模式。
第一,研究性教育模式。在教学活动中的载体是综合性的科研项目,采用结合教育实践、教学研究的方式,将不同学科的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参与作为一个团体,从而形成了跨学科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引入跨学科教育,可以让跨学科教育更具有教育的创新性和认知性。
第二,多交叉性教育模式。多交叉性教育模式是指在多种学科之间相互影响作用的条件下形成的。这种教育模式具有立体化、大跨度交叉以及多种学科共同参与的特点。如在高校中开设环境学学科或城市规划学学科等,就是依照学科群的特征来进行跨学科教育的。
第三,单交叉性教育模式。单交叉性教育模式是指由两门典型的学科之间相互影响作用的条件下形成的。这种模式是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进行互相交叉形成的两方面内容的跨学科教育。一般情况下,会形成跨学科教育的理论纲领和教育理念,并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始终起着指导的作用。如在高校里经常会提到理工结合和文理渗透,这主要是跨学科教育所具有的一种理论泛指的特性。
3.跨学科教育的基本特征
通常情况下,跨学科教育模式的评价是:对于跨学科教育而言,学科属性和最基本的属性就是教育的研究性和知识的交叉性。当然,跨学科教育的三个基本特征也就由此体现出来,分别是创新特征、综合特征以及研究教学一体化特征。
第一,创新特征。跨学科是在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下实现发展,并且突破之前单一学科所特有的学科壁垒式、束缚性较强的生存和发展模式,而开拓了一片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空间。因此,从这个方面来看,跨学科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创新性。
第二,综合特征。目前,人们所接触和学习到的知识,其在根本上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在人们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又对这个整体进行不断的补充和完善。在社会生活中,为了能更好地学习、了解知识,经常会采用分割的方式来对知识整体进行单个部分的剖析。在对知识进行分割的整个过程中,就是不断产生新学科的一个过程。随着新兴科学技术在20世纪后半期得到不断的发展,各门学科之间进行相互的交织和融汇,并且形成一个综合的学科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发展趋势。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看,在面对相对复杂以及综合性较强的社会问题和科学问题时,任何一门单一的技术或单一的学科都不能全面地解决问题。因此,在跨学科教育中,综合性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特征。
第三,研究教学一体化特征。从我国的教育现状来看,当代大学所要具备的教育功能,既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播,又要引导学生在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创新,达到活学活用。跨学科教育,将相对复杂和困难的研究课题和社会课题作为蓝本,老师在课堂上采用研究性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知识时,也要对知识进行研究和拓展,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教学互动,从而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知识传播和知识创造的同时进行,体现出新型教育模式的优点。
二 跨学科教育在高校中的应用
1.跨学科教育的教育课程体系设计
第一,学科群相关联的跨学科课程设计。高等院校是通过学科群教育的方式来达到走“学、研、产”三者相结合的道路目标。学科群,是指跨学科、多学科进行组合之后的形式,每个学科之间都存在着相同的学科知识关联性和理论基础。在设计跨学科课程时,一定要将学科的属性把握好,这是设计的关键。在设计时,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将跨学科知识作为出发点,与各个学科之间形成网络知识架构;对每个学科之间内部所存在的关系进行整理和协调,将核心学科的带头作用发挥到极致,从而达到对跨学科课程整体进行优化的目标。
第二,与研究型学习相关联的跨学科课程设计。研究型学习,就是载体为研究项目和创新知识的新型学习方式,它要求动力系统的竞技性、思维系统的多样性以及知识系统的跨学科性。研究型学习将研究和教学一体化,为了对学生学习所需要的空间系统进行扩大,在组织学习活动时,将研究问题作为其中心,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现成的学习答案不通过无纸化教材来提供以及不断创新归纳新知识。
2.跨学科教育的结构设计
跨学科教育主要由新型的跨学科大学的教育结构和传统大学的跨学科教育结构所构成。
第一,跨学科大学教育结构设计。当前,不管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跨学科大学。跨学科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复杂的教育结构呈现在高校面前,具有传统教学的优秀品质的同时,也对跨学科教育所独有的鲜明个性起到了开拓创新的作用。
第二,现代大学中的跨学科教育设计。在教育结构的调整上,我国高校的跨学科教育已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其中有重点进行调整的包括理工院校、单科大学等,在我国的当代高校教育中,正在逐步地形成综合化的教育雏形,更在教育操作和教育内涵上有巨大的突破。如清华大学从传统的单一学科背景下所进行的主要培养的“专业对口”转变为在各个学科综合交叉下所形成的“通识教育”的宽口径培养。这种具有高度融合性、综合性的跨学科办学思路,在跨学科教育上,既是一种新的设计,也是一种广受关注的教学实践。
3.跨学科教学方式设计
第一,教师教学方式。在跨学科教育这一大背景下,老师也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作为新时代的创新型教师。跨学科教学方式具有两个特点:(1)呈现出“多人一课”和“一人多课”的教学格局。“一人多课”是指一个老师需要担任多个学科的课程;“多人一课”则是教学活动中的激励机制,不能随机应变的老师,必将被淘汰。(2)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因此,教师一定要具备技能、知识以及心理储备能力,能紧跟时代步伐的过硬本领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学生学习的方式。在跨学科教育这一背景下,学生在学习上也要实现学习方式的两个转变:(1)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在跨学科教育中,教育的本质就是以人为本,也就是要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置,因为,学生一定要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能主动对知识进行研究和归纳,从而收获更多的知识。(2)由一元化知识学习转变为多元化知识学习。单一的学科教育,只会让学生将学习精力放在一门学科上,并不能实现全面的发展,而跨学科教育所具有知识多元化的特点,因此,学生只有更好地对知识所具有的有效性、整体性等进行把握,才能更好地实现全方位的发展。
三 跨学科教育的保障机制
1.跨学科教育的管理创新
跨学科教育具有参与人员较复杂、教育形式不集中以及没有明确划分学科界限的特点,并且当前在管理方面,还缺乏一定的经验,这对于高校教育而言,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对教育管理进行创新:(1)组织教育机构。跨学科的教育研究中心和学院同时存在,在管理形式方面,具有宽松性和灵活性。教育学院在进行跨学科教育时,将教学形式为主要的出发点;而教育研究中心在进行跨学科教育时,将科研项目作为主要的出发点,并且将重点放在培养高技能的跨学科人才上。(2)教育制度结构。每一种管理,不论是公司管理,还是高校管理,只要存在一种固定的模式,就一定要制订相应的保障制度。对于跨学科教育而言,虽然也应有一定的保障制度,但是,这种制度一定要远离死板的、约束性较强的传统的束缚制度,而是应在高校中建立健全具有开放性、服务性以及引导性的制度保障体系。(3)组织管理机构。对于高校的跨学科教育而言,是由专家学者来构成管理机构的,因此,应将首席教授负责制运用到各个门类的跨学科教育之中,从而将跨学科教育的学术性体现出来;并且,还应将管理组织结构更加扁平化,将管理与研究作为重点,实现其合作和协调的统一,从而达到跨学科的学科属性与管理形式相一致。
2.跨学科教育的环境建设
跨学科教育的环境建设,在这里主要谈的是对人文环境的建设,主要有三方面内容:(1)在高校的教育活动中,一定要将跨学科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并且对其特殊意义进行了解。当前,在我国高校的教学中,老师和学生都没有重视跨学科教育,并且还不是太了解,这主要是因为学校没有对跨学科教育进行系统的宣传以及在上面投入的工作精力也不够等,因此,高校的学校领导,一定要重视跨学科教育,制定系统的宣传和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和老师认识跨学科教育,并积极参与进来,对跨学科领域进行创新,从而推动良好教学氛围的形成。(2)在学校中采用激励机制,对在跨学科教育方面起带头作用,以及对取得良好教学成果的老师进行奖励,从而有效提高跨学科教育在高校各门学科之中的地位。(3)要认真了解跨学科教育所具备的风险性、创新性以及复杂性,为专家和学者提供一片广阔的研究空间,并且鼓励他们进行学术研究和学术创新,努力的推广跨学科教育,从而为学校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保障。
四 结束语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将跨学科教育思想运用到高校中,不仅对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进行培养,实现其全面发展,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老师的创新和科研能力,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仲林.跨学科教育论[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1
篇7
【关 键 词】农村教师;跨学科教学;学生·学校·教师;不利发展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2-0144-03
汪清县乡镇中学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在语文学科方面,乡镇学校的教师跨学科、跨年级从事课堂教学现象很多,不是个案。部分语文教师教两个年级的语文课,也有的教三个年级。更有甚者,有的语文教师兼教生物、化学、地理、综合等理科科目。乡镇学校严重缺乏专业语文教师,很多教师都教好几个科目,很令人感叹,这也许是农村学校办学特色之一!
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再跨年级授课和跨学科教学是无奈之举。在实际工作中,教师无法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无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更没有时间集体备课、研究校本、课题以及教学发展趋向,成了上课的机器,玩偶,弊大于利。下面是两位跨学科、跨年级教师的感受:
“我是一名农村中学语文教师,由于学校工作需要,本学年由我担任八、九年级语文教学。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有一些弊端。语文教学繁琐而又复杂,既要检查积累、背诵,又要检查随笔,还要检查作业,批改作文,还要备课,况且语文学科涉及的面又太广。教两个年级往往会出现顾此失彼现象。
九年级面临着毕业、升学,既要学习新课,又要复习旧知识,故时间倾斜要多一些,这样对八年级在一定程度上,会有所影响。要想‘双面开花’有一定难度。”(百草沟中学语文教师)
“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大多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对理科知识扔得太久了。学校除了让我教三年级语文,同时又让我教全校的生物课。实际工作中真是困难重重,为了完成学校安排的教学任务,在小科目教学上的付出也是相当大的。
对生物学科不能全方位把握,驾驭能力差。首先生物学科中的一些最基本常识性的知识得在备课中根据教师教学用书一步步、一点点去抠、去记,无形中增加了我的工作量,特别是一些专用术语不能灵活运用。虽然有些知识凭借语文教学能力与现实生活能联系起来,但有时联系多了反而过犹不及,效果事倍功半。生物教研员给我的生物课的评语就像郭冬临的小品,有时讲得像快板一样,最终结论是:生物讲得像语文。其次,生物教学中科学实验是必做的,因为要填写探究实验报告册。作起实验来笨手笨脚不说,还存在演示不规范,手法不正确,用法不恰当等等不足。记得我在一次演示实验中,用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滴法不对,被教研员纠正过。这是生物教研员在身边可以及时改正,若不在,谁来矫正呢?当时我想:反正教学效果出来了就行,至于专业的操作那是专业教师的事儿。可凭良心细想,在其职尽其责,不能误人子弟。担心学生上初三以后,学化学后,学会实验操作的正确方法,回头一想初一、初二做的生物实验一定会嘲笑我:这老师不懂装懂。对我的威信有一定的影响,教学压力很大。再有,书中的插图有的不理解,还无人请教。植物学还可以,动物学中的一些蠕动的动物和细菌、真菌的插图,有时备课时看得我直恶心、头皮发麻,讲课时不敢再去看。让学生自己观图效果肯定不好,心一横认真研究了也传授给学生了,可回到宿舍连饭也不想吃。明知道是心理作用,就是克服不了,脑中全是裸的动物尸首”。(天桥岭东新中学语文教员)
以上两位教师仅仅代表跨年级、跨学科的教师表达了自己的心声、感受,令人深思!这种现象严重违背教学规律,做法存在很多潜在的危害。
从事过教学工作的教师都知道:隔行如隔山。语文教员从事理科教学,学科本身没有交叉的地方,无法联系起来。教师本身不具有相关理科的知识理念,无法确定准确的教学目标,更谈不上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渗透和整合开阔视野和提高学习效率。实际教学中,对课堂的科学、合理、规范设计、师生之间的互动,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更成为天方夜谭。
即使教同一个学科的两个年级语文课也是不科学的。所有跨年级教学的教师首先是环境不适应,手忙脚乱,一切摸索着前进,感觉上课像走在两条平行线上,每天就像一个陀螺似的不停转着。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这些常规工作都是不同的,需要花双倍的时间和精力,更不用说其它了。其次,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教材的内容使教师无法做到两方面兼顾。教师队伍中女教师偏多一些,既要工作又要做家务,真正没有负担的老师很少。语文教学涉及的知识面很广,语文教师课前准备工作也很多。教师要细致深入的备课,同时对教材的知识点把握要准,对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认识也要理解得更深刻一些。语文教学在“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有明确的要求,而且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有机结合,并贯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他能够把一个年级的语文教学研究透了,就已经相当不错了。既要传授背景知识、字词知识、朗读训练、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要求教师整体感知、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延深拓展,更要把握三个维度,达成和谐统一。一个年级的备课做到这些方面,教师就已经够累的了,何况是两个甚至三个年级呢!教师根本做不到,上课只能照本宣科,效果极差。
归纳起来有以下弊端和危害:
1. 它大大加重了老师的工作量,损害了教师的身心健康。不但身累而且心更累,教师工作本来是良心工作,教多教少由自己把握,脑力劳动占大部分,是非常劳神的。教一个年级有充足的时间备课,带两个年级就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尤其语文是个大学科,知识面广,字词句要掌握,阅读要训练;要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还要及时批改作业;更重要的是还得批改、讲评作文,做好课后辅导工作;语文教师要具有广阔的知识面,要吃透教材教参,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基本理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必须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性,综合起来才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还要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搞好双边教学,重视教法,解决如何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并变成自己的能力,这些都要求语文老师要做到。教两个年级,教学任务多,批改任务重,很难做到以上各个方面的要求和任务。本身教一个年级从早到晚就忙个不停,再增加一个年级备课量,教师会感到身心疲惫,有损健康,根本没时间去认真思考上述问题,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更是不可能的事。
2. 它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不利于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语文教学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需要不停地总结、反思,不停地更新自己的理念,提高教学水平。从事两个年级教学,思想混沌,精力不够,不能吃透教材。有时加大力度重点培养某一个年级,而必然忽视另一个年级,两个年级的教学质量都难以保障。而已有的知识、经验已无法满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常有顾此失彼得不偿失的现象。教两个年级虽然对于教材的熟悉有了一定的保障,但当教师在教学之后,发现了问题想进一步改进,在时间上来说就比较困难了。那个班级的课程可能已经上完,下一节课是另一年级的课,教师如想调整只能等下一阶段了。一般来说,主讲初三并兼带初一或兼带初二,这样的话侧重点毫无,往往是顾了这边,顾不上那边。理论上讲重点当然放在初三。学生在看,学校在看,社会也在看,它有个升学压力,教师要选题、找资料、做题、批改,迫使你必须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初三教学当中去。当初三的教学花去了大量时间时,必然会影响到初一或初二知识的传授和掌握,进而影响到下一届或下两届的教学质量。反过来,由于初一或初二的牵制,必然也会影响到初三,因为初一或初二的教学也有备课,最简单的教案必须写,领导要检查的;同时作业要批改、要考试、要辅导,这都要花费大量时间,同样会影响初三教学,进而影响到初三教学质量,双方互相牵制。周而复始,恶性循环,有时兼带的年级课就只有敷衍塞责了。实际上教师只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写写教案而已,调查发现:教两个年级的语文课,会有一个年级的教育质量很差,社会反响特别强烈。提高教育质量只是空谈。因为时间是有限的,精力更是有限的,到头来只会两边都不到岸,两边忙乎两边空,两个年级都没教好。教师忙于教学根本没时间学习进修培训,素质逐年下降,所以乡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较县城中学普遍偏低,高中都得降分录取,这和多数教师兼课有一定的关系。
3. 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不利。因为任课教师跨年级跨学科教学,语文教师多数做班主任工作,对于学生的思想工作很难做好,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不全面不透彻,也不会做到较为深刻的认识,管理不到位,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尤其是当遇到两个年级中有一个学习风气较差的班级时,教师很难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到头来,教师筋疲力尽,学生良好的习惯也无从做起。
4. 跨年级教学滋长了教师的惰性,不利于学校长远发展。因为没有时间和精力钻研教学,校本研究和课题研究根本谈不上,又没时间外出培训,吃老本,一年一年只好用现成的教案,这样以来,年年老一套。有时上课连教案讲义都来不及写,甚至根本没写教案,就匆匆忙忙去上课,课堂上学生睡大觉也熟视无睹,学校领导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教学效果如何无法顾及,何谈创新改革,教师抱着混的态度从事教学,学校的教学水平怎么会提高呢?
农村中学的学生数和县城的学生总数差不多,近一半的学生处在不饱和教学当中,学生能力、成绩很低,所以汪清县在全延边州语文教学质量评定上得到“汪老八”的称号,也就不足为奇了。
篇8
关键词:美术;跨学科;资源渗透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教龄已有30年来,从小就喜欢美术,那时只要我完成其他作业后就全身心的投入美术学习中,美术有了一点功底,后来考上师范我的美术也很好,并多次在学校组织的美术绘画中获奖,分配工作后在美术上仍然是笔耕不拙,后来到了中学教数学(那时中学没有美术老师)学校关于美术方面的事全是我的事,后来中学撤了我就成了我们学校的一名美术教师,至今教美术已有10年的教龄了,回想我这30多年的小学包班,中学教数学,后来又做全职美术老师,多年的实践我感觉到美术教学与其他教学有非常大的关系。
一、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有赖于美感
在美术这一学科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手段的改进是很重要的,但是和谐的师生关系、因人施教的教学理念、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交流与美术教学质量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关系。一开始是在小学五年级的数学,记得有一天数学课上我为了讲好一个数学应用题,无心中我画了一个小兔帮助我讲好一个应用题,这时候全班同学一下子挣着好奇的眼睛看我画的小兔顿时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同学们借助我画的图理解了这道应用题,课下同学们和我说“老师你画的画真好看,我们可爱美术课了”。可惜没人教,通过这堂课我感觉到了美术课在教学中的作用,它是传播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有力工具,同时又是深受同学喜爱的一门功课,一个熟练用美术知识帮助教学的老师一定会把课堂搞得富有乐趣、情趣。一个富有美术知识并借助美术知识一定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学们不光把老师要教的知识学会了,同时还能提高、开发有美术知识天赋才能的学生的智力开发。潜意识的拉近师生关系,无形当中提高了老师在同学们的威信。
二、跨学科渗透美术教育
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跨学科的美术教育是指美术课程的教学向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等学科渗透的过程,使大多数最起码有一部分同学的美术智力因素得到有效的开发,这是开发幼儿智力、发展幼儿非智力因素的有效方法。跨学科的幼儿美术教育应明确幼儿美术教育的直观感性教育特征和审美育人方向;根据儿童特征,进行教学组织和方法变革;遵循幼儿美术创作的特点和培养创造性能力的要求。
三、美术课融入其他学科的教学资源
《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所谓文化情境,是指一件美术作品被创作出来时所依托的文化环境、条件及其特征。实际教学工作中怎样把美术欣赏与语文、音乐、历史等其他学科综合起来呢?
1.美术欣赏与语文综合。
讲到美术欣赏与语文的关系,就不得不讲到诗。诗是人类很美的语言,是人类灵魂逃逸现实的栖息方式。
我们常说“诗情画意”,这充分的说明了诗与画的美妙结合。诗通过文字让我们想象美好画面。而画却可以更直观的将这美妙景色奉献眼前。二者结合,更能令我们产生美好的视觉与知觉的感受。比如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南宋马远的一幅《独钓寒江雪》便与唐代柳宗元的诗《江雪》相得益彰,将画与诗结合在一起品味,更能够体会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独特意境。欣赏这一诗一画,可以领略到“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的艺术趣味。从诗歌的想象可感特点到绘画的具像可视特征,体现了画家的艺术修养;而从中国绘画的具象可视特征到诗歌的想象可感特点,则体现了诗人的人文素养。当然,中国文学博大精深,在文字的变化中,在词语的修饰中,在那些字句之间,无不彰显着美好的画卷。
2.美术欣赏与音乐综合。
人类社会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音乐,已无法查考。在人类还没有产生语言时,就已经知道利用声音的高低、强弱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情。随着人类劳动的发展,逐渐产生了统一劳动节奏的号子和相互间传递信息的呼喊,这便是最原始的音乐雏形。所以,音乐是人类的另一种语言,我们常说,虽然说语言是有国界的,但是音乐是无国界的。这说明了即使无法用语言向对方说明的事情,但是用音乐足以让心灵相通。那音乐这门艺术又是怎样与美术欣赏结合在一起的呢?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我们往往从耳朵听到的旋律来感受各种情绪。美术欣赏主要是看,看画、看图。画是无声的,我们将美术与音乐巧妙结合之后就会让观者产生不一样的情绪体验。
3.美术欣赏与历史综合。
为什么说美术欣赏也同历史学科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呢。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历史的概念。历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而美术折射着人类的精神文明,从现在我们欣赏的很多作品都能够反映出来。在进行美术欣赏的时候,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从历朝历代的著名作品开始欣赏的。所以,这就注定了在分析作品的时候,必定要牵扯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人文风情。
篇9
[关键词]跨学科跨学科教育职业教育交叉科学
[作者简介]马恩祥(1955-),男,天津人,天津师范大学,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图书馆情报学。(天津300387)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7-0171-02
当代科技和教育发展的突出特点,是在学科高度分化基础上,综合跨学科趋势,加强拓宽学科交叉的力度和广度,实现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本文将就国外跨学科教育的最新进展以及与职业教育的关系、作用和影响作一简要论述,以期抛砖引玉,引起更多同行的关注。
一、跨学科与跨学科教育
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当时的理事会提出:它的主要职能是发展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学会的综合研究(那时它共有7个学科性专业学会),而“跨学科”一语是该理事会会议速记使用的记录文字。最早公开使用跨学科一词的是该理事会成员、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伍德沃思(R.S.Woodworth)。1926年,他在理事会上指出,理事会是由不同学科背景不同的专家组成的,目的是促进不同学科间的交流合作,为此,伍德沃思使用了一个前所未见的词“interdisciplinary”,该词由英文前缀“inter”(交互、跨)和“dis? ciplinary”(学科)组合而成,通常翻译为中文“跨学科”。1937年,《新韦氏大辞典》和《牛津英语辞典补本》首次收入“跨学科”一词。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跨学科”一词风靡世界,极大影响了科技和教育发展的模式。
目前,对“跨学科”的含义有多种探讨。刘仲林教授(1993)认为,通常说的“跨学科”有三方面相互关联的含义,即:(1)广义(宽指)的“跨学科”含义。凡是在研究或教学中涉及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关联的活动,都称“跨学科”;(2)狭义(专指)的“跨学科”含义。专指两门或两门以上不同学科交叉以后形成的交叉性学科群,如物理化学、教育经济学等,我通常称“交叉科学”(或交叉学科);(3)元学科(特指)的“跨学科”含义。由对“跨学科”现象的历史、规律和方法的研究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领域,通常称“跨学科学”(或交叉科学学)。美国尼萨尼(M.Nissani)教授有一个较新而简明的说法:“跨学科”可以定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要素的时尚结合。“跨学科”包含依次相续的四个典型方面:(1)跨学科知识;(2)跨学科科研;(3)跨学科教育;(4)跨学科理论。
由上可见,“跨学科教育”是现代“跨学科”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跨学科教育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就萌发了。不过,真正形成规模的改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末。1970年9月由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所属“教育研究与改革中心”和法国教育部联合主办的跨学科教育国际研讨会在法国尼斯大学召开,会后出版文集《跨学科——大学中的教学和研究问题》,标志跨学科教育步入一个新时期,该文集也成了跨学科教育理论的经典文献。
目前跨学科教育涉及面非常广阔,从教育层次上来看涉及小学教育、中学教育、职业教育、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各层面,从专业内容上看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工程技术等各领域。世界著名的美国“跨学科整合协会”新世纪提出的目标是:提倡最佳实践技术的跨学科教学;提倡最佳实践技术的跨学科研究;探索新的至关重要的跨学科性和一体化的模式;推动跨学科和整合方法在现实世界的应用;鼓励同时在本科和研究生水平的高品质的跨学科课程发展;跨学科项目评审标准的制定;提供跨学科教育的评估方案和课程的最佳实践方法;鼓励在高等教育的管理制度、人事政策和资金分配方面,支持跨学科的教学和研究;促进跨学科和整合性教学和学习的奖金落实;支持和加强学会内外跨学科和整合的战略发展等。
二、从“跨学科大学”看“职业教育”的作用
奥地利教育家詹奇(E.Jantsch)运用系统论的观点设计了新颖的“跨学科大学”蓝图,在跨学科教育研究上具有代表性。詹奇把跨学科教育体系看成一个多层次、多目的、分等级的系统。如172页图所示。这个系统层次分明,由低到高呈金字塔形(见图左侧标识):(1)最底层为经验科学层次,主要是指我们常见的自然科学单学科体系。大体分为三个科学体,无生命的物质科学(如物理、化学、地质学);生命科学(生物学等);心理科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2)第二层为实用层次。包含三个部分:物质技术,它包括从生产简易产品的基本技术到复杂的综合技术;自然生态学,包括种植技术、养殖技术等;社会生态学或简称文化,它包括社会学、语言学、微观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等。(3)第三层为规范层次,焦点集中在广义的社会系统或生态技术上。如人类环境生态学。(4)最高层次是目的层次,通过像哲学、艺术和宗教等的相互作用,使价值和价值动力学发挥作用。
“跨学科大学”共有四个层次:目的层次、规范层次、实用层次、经验层次,并应对应有三种系的建制(见图右侧标识):(1)系统设计实验室。主要进行复杂系统的跨学科战略研究和系统规划设计的科研和教学。(2)功能定向系。这些学系注重科学和技术在社会现实中的应用,打破学科界限灵活地研究和传授达到某一功能的各项技术。这些系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以功能为核心,培养适应本方向发展的各类跨学科人才。(3)学科定向系。这些学系按通常的单学科分系,和传统大学的系建制类似,但范围有所不同,侧重基础知识,为进一步跨学科学习打下基础。
由以上“跨学科大学”(见图)设计可知,大学的结构可分为:系统设计实验室、功能定向系、学科定向系三大部分。其中“功能定向系”即按社会功能、社会职业划分的系,其重点在知识和技术的社会应用,使学生灵活地掌握围绕某一社会功用相关的各项专门知识技术。显然,“职业教育”正属于“功能定向系”,它的教育特点比“学科定向(基础科学)系”有更鲜明的跨学科性。这说明,在未来的大学改革中,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职业教育不仅有满足社会职业需要、培养初级应用技术人才的含义,也有在专科、本科(学科定向系)的基础上,培养更高层次跨学科综合应用人才的含义(功能定向系),这一点,值得我国职业教育界关注。
2011年,哈泊瓦(S.N Khapova)等人发表了《应用跨学科方法研究当代职业规划》,对职业规划进行了深入的跨学科探讨。他们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和经济学对职业生涯概念进行了不同的描述和探讨,进而引入了一项大规模的跨学科调查,分析了上述各社会科学领域职业规划研究专家的不足,进而建议社会科学研究者应做到:重视各种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引入更多适合的多学科、跨学科研究方法、保持更宽泛的交叉学科对话交流,面向未来,培养更高层次的跨学科职业人才。
三、对我国职业教育的跨学科反思
与国外发达的职业教育相比,从总体上说,我国职业教育研究大多跟普通教育研究随行,独立性较差,特别是对跨学科问题关注不够,没有把职业教育的自身特点充分展现出来。“跨学科”对我国职业教育未来发展至少有四个方面的重要影响:
1.适应职业教育跨学科发展的需要。随着当代科技、经济、社会飞速发展,新的跨学科专业、职业层出不穷,为适应这一变化,职业教育亟待建立跨学科视野,反映当代交叉科学发展大趋势。例如:包装职业教育粗看起来涉及的主要是包装技术,但细分析起来却涉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三大门类。像包装材料学、包装机械学、包装工艺学、包装营销学、包装心理学、包装经济学、包装过程自动化等。又如:“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比较新的职业教育领域,它纵向分为法律、管理、艺术三个层面,横向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由此三三交叉形成九个交叉点,构成了人力资源管理的跨学科网格。
2.适应职业教育跨学科研究的需要。跨学科研究是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方向。在普通教育学跨学科研究的示范与启示下,我国职业教育不断拓宽自身的研究领域,出现了为数不少的新兴的跨学科研究领域,例如:职业教育的管理学、教育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哲学、文化学等新兴领域层出不穷。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既有共性也有自己的个性,其中一个最鲜明的个性,就是紧贴社会职业需要的广泛的跨学科性,其研究空间十分巨大。
3.适应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创新不仅需要精湛的专业知识和技艺,更需要广泛的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否则难以做出重大的、原创性的创新。例如:光密码锁发明人方荣光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该锁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跳出传统机械制锁方法窠臼,跨学科引入现代光密码控制技术。其原理是装设光码电路板,只有光密码与设定的门锁密码一样才能开锁。如果没有光密码,除非用爆破,小偷根本无从下手。方荣光悬赏200万现金,声称谁能打开光密码锁,现金就当场奉送。擂台设了很久,尝试开锁的高人不计其数,但都无从下手。职业教育不仅仅是培养会技术的劳动大军,更需要培养视野广泛、眼光敏锐、善于创新的人才,为此,跨学科教育,应该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4.适应21世纪高级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四个学会”: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和学会生存,作为现代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四个学会,不是单纯的某个专业技术培养,而是一个科技与人文综合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例如:就第一个“学会求知”而言,看起来是学知识,但知识有显性知识(言传知识、书本知识)和隐性知识(意会知识、社会知识)两大类,其中后一种知识,不是单学科课堂讲授能学会的,必须在社会实践中才能获得。不言而喻,“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和学会生存”更是单独的课堂学习无法真正获得的,必须打破学科专业的界限,文理综合学修。从未来“跨学科大学”的建设角度说,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既可能是低于普通大学的初级应用人才培养,也可能是高于普通大学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培养,后者的跨学科深度和广度,将代表未来跨学科教育发展前沿。
[参考文献]
[1]刘仲林.交叉科学时代的交叉研究[J].科学学研究,1993(2).
[2]刘仲林.跨学科教育论[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1.
篇10
关键词:三语教育;跨学科;少数民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0-0153-03
一、引言
语言学各分支,如系统功能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计算机语言学、音系学、语用学、神经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教育语言学、病理语言学、跨文化语言学、比较语言学、接触语言学、生态语言学,其他研究领域,如语言习得、话语分析、语言认同、语言教育、多语言现象、语言规划也都体现了当代语言学研究的跨学科性质(Mark Aronoff & Janie Rees-Miller,2001:F7-F44)。例如,教育语言学是语言学和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并且还涉及心理学、认知科学、社会学、跨文化交际等。周晓琴和许焕荣(2008)发现,教育语言学研究范围在不断延伸,包括母语和第二语言习得、少数民族语言和外语教学、双语或三语教育、语言规划和政策、教育技术、话语分析、课堂研究、课程设计、语言和性别、语言和职业等等。作为教育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共享的研究领域,有关三语教育的论文、项目和专著都体现出了跨学科研究视角,并且从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民族学、跨文化交际,以及政治、经济、地理、等不同学科探究。苏德(2013)指出,跨学科研究方法的意义在于新视角、宽领域、新思维,以及学科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撑。同样,三语教育的跨学科研究有助于建构三语教育理论和教育模式,从而解决三语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二、文献回顾
三语现象在多民族聚居区普遍存在,例如,居住在丽江纳西族聚居区的多数白族人是白、纳、汉三语者。国外学者一般把三语教育定义为三种语言的教学活动或者第三语言教学。三语教育从双语教育发展而来,在国外,语言政策、双语教育理论、模式和实践都得到很好的研究。在国内,刘全国和李倩(2011)对民族地区英语课堂的三语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刘全国(2013)在《三语教育与三语教学》一书中归纳介绍了国外一些双语教育理论和双语教育模式(p.18,19)。双语教育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从双语教育规划与政策到双语教育理论,从双语教育模式到双语教师师资、教材和方法,都已形成了“理论-模式-实践”的完整体系(刘全国 2013:19)。国外三语教育研究者主要研究三语习得中的各种社会和心理因素(黄健,王慧 2012)。张武江和张卓(2013)提到四种三语教育模式:语言转换模式、因素模式、多语动态模式和文化适应模式。在欧洲,三语和多语教育政策促进了多语教育的发展。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三语教育也是在双语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从教学方法到功能研究,从描述到实证研究,从语言学视角到跨学科视角,国内外比较研究,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相结合,双语教育逐步走向成熟(李枚珍,2011)。三语(蒙语、汉语、英语)教育首次于1992年在小学校开始实施,之后,三语教育逐步在中国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开展起来。自2001年英语作为小学校课程后,全国范围三语教育逐步形成。黄健和王慧(2012)把中国的三语教育分成两个阶段:研究初期(1992-1998)主要关注三语教育的改革思想、意义、课程、教学方法;发展阶段,自2001年来,研究转向语言政策、语言学理论、教育学理论、民族文化融合等,研究领域扩大,研究视角涉及社会学、民族学、心理学等。三语教育在其意义、途径、模式、语言迁移、课堂语码转换、三语教师培训等方面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刘璐璐,张海燕2013)。国内近年三语教育理论和实证研究简述如下:
在云南居住有25个少数民族,拥有丰富多样的生态、文化、语言和多语教育环境,关于少数民族双语、三语和英语教育有较多的研究。李强(2003,2006)从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思维、语用、跨文化交际、民族学等不同方面对少数民族学生英语习得做了很多研究。在西双版纳傣族和爱尼族三语或外语教育状况研究中,胡德映(2007)分析了少数民族学生不理想的英语学习成绩的原因,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不合格的英语教师、学生缺乏自信、效果不佳的学习策略和英语学习环境、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之间的差距等。从其研究结果看,对学习者成绩的影响因素是相互作用的。从社会语言学、语言政策和语言意识形态角度,杨红艳的博士论文研究了丽江旅游环境下的多语言现象(纳西语、汉语、英语:丽江的多语现象,2012)。她的研究探讨了语言政策在三语(纳西语、汉语、英语)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和个体纳西人的语言意识形态中的表现。其研究发现表明,纳西语作为民族身份和旅游经济中的文化价值得以保持,汉语因国家统一、教育和社会经济进步而受到高度的评价,由于全球化交际和经济利益,个体纳西人对英语持有积极的态度,但英语学习效果不太理想。另外,随着语言政策和教育政策的实施,以及有些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兴起,少数民族语言、汉语和英语的关系变得更复杂。刘全国(2013)在《三语教育与三语教学》一书中从理论上对三语教育的定义、类型、模式、多语-多文化环境、课堂文化构建等做了全面探讨。此外,他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三语教育的实证研究中,探讨了英语教师的现状和补偿机制,以及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策略、困难和风格。在《云南三语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一书中,张雨江、盖兴之等作者基于云南拉祜、傈僳、纳西和彝族等少数民族的母语、汉语、英语教学,提出了三语教学理论、语言对比理论、翻译理论的新观点。他们的研究试图从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多元文化教育的不同视角,探讨三语教育问题。原一川、胡德映等(2013)研究者对云南省跨境民族学生三语教育的态度进行实证研究,调查发现,云南跨境民族学生具有很强的民族身份认同和学好三语的信心,被试充分肯定了三语教育的成效,并赞同三语教育对跨境民族地区的民族团结、稳定、安全以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原一川、钟维等(2013)研究者在云南省跨境民族学生三语教育的态度、三语现象和三语教育现状的调查基础上,提出对云南跨境民族地区外语教育规划建议,即少数民族自治县采用民族语“就近”选择,以及非少数民族自治县采用邻国语种“优先”选择原则,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三语教育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方案。
三、讨论
15年间,中外研究者都对三语教育显示了极大的兴趣,关于三语习得、语言迁移、外语学习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三语教育比双语教育更复杂,从研究领域和范围看,三语教育研究具有跨学科性,与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跨文化交际等学科都有联系。在中国,三语教育还与民族学、少数民族教育及其文化、宗教、政治和经济等因素相关。为建构科学合理的三语教育体系,需要多学科的研究。跨学科视角无疑是研究三语教育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构建三语教育理论、教学模式,从而指导教学实践,最终提高三语教育的质量。
1.从语言学角度研究三语教育。双语和三语教育研究者虽然对二语、三语已进行了很多研究,但对语言,特别是少数民族语言做进一步的研究很重要。根据阈限理论,母语能力不足将影响二语和三语学习,进而影响学习者获得其他科目的知识。但问题是,熟知少数民族语言的语言教师和研究者很少,有的教师在语言教学中不能给学生恰当的解释,他们不能通过比较不同语言来分析学生的错误,并帮助学生克服语言学习中的困难。有的研究者同样不能对少数民族语言和比较语言学做深入的研究。教师了解音系学、形态学、句法和不同语言学流派的观点将有助于他们指导语言教学,预测和分析学习者的学习困难,对少数民族学生给予个别指导,帮助他们有效地学习外语。而且,对少数民族语言的研究不仅能够促进第一、第二、第三或外语语言能力的提高和知识技能学习,还能促进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的保持和创新。
2.从教育学角度研究三语教育。三语教育可能会引起语言之间地位、教学时间,以及教育、家庭、社区、工作语言的使用频率之间的竞争。从教育学视角做研究,对有关课程设计、适用于少数民族学生教科书的编写、教学大纲、测试标准、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学方法、教师培训、教育政策和语言政策等的问题就能够得到较好解决。以教师培训为例,三语教育研究中,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师的现状研究结果表明,缺乏合格的语言教师,特别是三语教师,是阻碍少数民族地区三语教育的一个因素。小学英语教师学历偏低,并且有些不是英语专业毕业。语言教师教学观念传统陈旧,很难适应新课程标准,教学效果不理想,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他们的语言和文化知识以及教学方法需要提高更新。
3.借助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理论研究三语教育。根据三语习得研究成果,第三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在学习过程、认知和心理特征方面存在不同之处。曾丽和李力(2010)总结国外三语习得研究,并指出三语习得的一些特征,尽管受不同因素的影响,语言能力的发展是线性的,同时,多语学习过程是非线性的,对三语学习者来说存在更多语言磨蚀的可能性,他们需要在语言保持和学习方面付出更多的努力。但三语学习者在已掌握第一和第二语言后认知方面显示出更多优势。曾丽(2010)也陈述了语言迁移的复杂性和社会因素,第三语言习得同时受第一和第二语言的影响,多语学习者根据需要在不同场合使用不同的语言。第一、第二、第三语言习得过程具有多样性,并影响学习结果。三语习得的这些特征对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学生三语习得具有指导意义。居住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普遍经历母语、汉语、和英语的三语习得过程,但教学中汉语作为少数民族学生的第二语言和外语作为第三语言的情况被忽视,对三语习得的复杂性,特别是认知过程和语言习得心理机制的研究很少。李强(2003)在《文化多样性与英语教学》一书中反映了这样的观点:基于多语和多样文化的外语教学研究,对基于多元文化环境的三语教育研究是一种有意义的探索。
4.从民族学、社会学、跨文化的视角研究三语教育。三语教育与民族学关系紧密,中国的少数民族不仅要融入中华民族,而且肩负着继承和创新民族文化的责任。每个少数民族都拥有使用本民族语言的权利,普通话的推广使得中国的56个民族和讲不同方言的人们能够顺利地进行交际,普通话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然而,这样的语言政策的实施一定程度上也使得一些较少人口使用的民族语言力量减弱并且处于濒危状态,有的少数民族在适应主流文化中放弃自己的语言而转用或改用其他民族的语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少数民族语言使用减少意味着少数民族将失去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语言政策的制定应该考虑地区间的差异和民族关系。三语教育应该在母语、汉语和外语(英语)之间保持平衡,寻求基于多元文化的三语教育模式。三语教育是少数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整个民族的教育水平。
四、结论
自19世纪50年代以来,语言学和语言教育迅速发展,当代语言学研究不仅仅局限于语音、句法、语义和语篇研究,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已融入到语言教学研究中,展现了语言学研究的跨学科性和更强的生命力及广阔的前景(李强,2003)。由于三语教育主要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受到当地社会、经济、民族文化、地理环境的影响,三语教育呈现出多样性、特殊性和复杂性。目前的三语教育实践基本在双语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三语教育研究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三语教育理论和教学模式还在探索之中,虽然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一些研究成果,但是三语教育水平还滞后,主要是因为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阻碍:文化差异、母语的负迁移、三语教师缺乏(和新梅,2010)。三语教育的意义已成共识,李晓和童安剑(2008)论述了三语教育研究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育和多元文化构建的意义。然而,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三语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三语教育研究涉及多种学科,跨学科研究将使三语教育研究获得突破性进展。
参考文献:
[1]刘全国,李倩.我国民族地区英语课堂三语教学模式探索[J].青海民族研究,2011,22(1):75-78.
[2]刘璐璐,张海燕.国内三语教育研究相关文献综述[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98-99.
[3]李晓,童安剑.关于少数民族聚居区三语教育研究意义的思考[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76.
[4]李强.英语民族与云南少数民族语用习惯差异[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5]李强.文化多样性与英语教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6]李枚珍.30年来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发展与现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89.
[7]黄健,王慧.国内外民族地区三语教育之比较[J].贵州民族研究,2012,(5):192.
[8]和新梅.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三语”教学的阻碍因素[J].教学论,2010,(31):314.
[9]原一川,钟维,吴建西,饶耀平,范庆红.三语背景下云南跨境民族外语教育规划[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3,45(6):18-25.
[10]原一川,胡德映,冯智文,,尚云,原源.云南跨境民族学生三语教育态度实证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3,24(6):80-87.
[11]周晓琴,许焕荣.中外教育语言学学科发展评述[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25.
[12]张雨江.云南三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3.
[13]张武江,张卓.三语习得研究概述[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7):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