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艺术范文

时间:2023-04-10 02:29: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媒体艺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媒体艺术

篇1

>> 新媒体艺术论 新媒体艺术教育初探 新媒体艺术之新意 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历史和现状 浅析新媒体艺术的特征和本质 新媒体和社会空间 浅谈新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 新媒体 新媒体 新广告 “新”媒体“新”民生 新媒体 新课堂 新媒体,新渠道 新媒体之“新” 新媒体 新影像 德国新媒体艺术给城市挑刺 新媒体艺术收藏浮出水面 新媒体艺术创作研究 新媒体艺术与视觉文化 涌现:让新媒体艺术常新 新媒体艺术的审美评价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4] 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南出版社,2005:192.

[5] Lev Manovich.The language of new media.Cambrige Mass:Mit Press,2001:2747.

[6] 熊澄宇.新媒体与文化产业..

[7] 刘自力.新媒体带来的美学思考[J].文史哲,2004(05).

[8] 廖祥忠.何为新媒体[J].现代传播,2008(05).

[9] 张法.20世纪西方美学史[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326329.

[10] 朱其.Video:20世纪后期的艺术[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

[11] 马凌燕.新媒体艺术的美学研究[D].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2] 张朝晖.什么是新媒介艺术[J].美术观察,2001(10).

[13] 张朝晖,徐翎.新媒体艺术[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1.

[14] 罗伊・阿斯科特.新媒体艺术专栏[EB]..

[15] 王端廷.《域外观――什么是新媒介艺术》主持人语[J].美术观察,2001(10).

篇2

新媒体艺术最大的特性是其表现形式和内容的多元化。新媒体艺术之前的艺术作品只能从某一个角度,或者某一种感觉对欣赏者进行刺激,无法提供更加丰富、立体、多元化的艺术情境。而新媒体艺术无疑打破了这种艺术表现和感知的单一性,开启了艺术表现多元化的时代纪元。在新媒体艺术作品中,多种艺术形式和感知行为可以同时进行,并且经过艺术家的精心设计显得和谐、自然。其中,对于视觉和听觉的同步感知在新媒体艺术作品中屡见不鲜,几乎所有影像艺术作品都能够满足人们视觉感官和听觉感官的需求。新媒体艺术表现的多元化却不止于此,通过艺术家的设计与创作,新媒体艺术甚至可以实现对包括听觉乃至知觉在内的多元化的艺术表达。在名为合成时代———国际新媒体艺术大展的展厅里展出了一件挪威艺术家西斯塞勒•图拉斯的作品———《摸摸我,嗅嗅我》。作品是一面标记着0到11的十二个数字的白墙。艺术家通过仪器记录下当人们害怕时所散发的,并将这些气味通过胶囊植入墙体。当人们碰撞墙壁是就会闻到其中散发出来的味道,0到11分别表示人从没有畏惧感到极端恐惧感的心态变化过程。这样一部别出心裁的作品以独特形式展现了新媒体艺术多元化的表现方式。这部作品成功地完成触觉和嗅觉在时间上的同步,令人们体验到新媒体艺术广阔的表现空间和多元化的表现形式。新媒体艺术正在引领一场伟大的艺术变革,其变革内涵并不在于丰富了艺术家们的表现手段,而在于扩展了艺术家们的表现思路。在新媒体艺术创作中,艺术家们打破了原有创作思维的束缚,以更加多元化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角度丰富自己的艺术作品,从而使得新媒体艺术作品以更加丰富、完美的艺术形态展现在观众面前。在艺术发展的历程中艺术思想的变革决定着技术发展的趋势和动力。新媒体艺术家们正以多元化的艺术创作思维,为人们呈现更加丰富、立体的艺术作品。在新媒体艺术的创作中,艺术家们的思想得到了真正的解放,将对艺术创作的重点由技术层面转向主题内涵的表达和思想情感的表述。在这样一种解放性的艺术创作中,新媒体艺术家们不仅可以采用多种感知角度对作品进行展示,还可以将不同的艺术形式融合在一起,例如,将中国传统的水墨画风格融入到现代的电影创作中,或者将西方的舞美思想融入到中国的戏曲表演中。总之,多媒体艺术正以多元化的艺术胸怀融合着各种不同的艺术形态,而这便是新媒体艺术最重要的艺术特性。

主题的生活化

新媒体艺术和传统艺术的区别在于新媒体艺术力图打破高雅艺术和大众艺术的差异界限,使更多的人能够在新媒体艺术中享受到解读艺术的乐趣和艺术创作的成就感。新媒体艺术以开放的思想将日常生活和艺术完美地融合起来,以生活化的主题来展现新媒体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丰富的艺术内涵。在这里,新媒体艺术主题的生活化并不是单纯地为了迎合大众口味而片面地追求欣赏和阅读的通俗性,而是力争在主题的生活化和艺术表现的特性化之间寻找一个合理的结合点,将二者更好地融合,实现通过生活化的表达具有深刻内涵的艺术作品。新媒体艺术本身广阔的创作空间和丰富的表现形式给艺术家们的创作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时间。艺术家们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将很多只能存在于思想中的创作以新媒体艺术独特的方式通过生活化的主题表现出来。被称为视觉艺术之父的白南准便是一位将生活化的主体通过新媒体艺术展示从而表达深刻内涵的大师。在白南准的作品《电视钟表》中,白南准排列了24台电视,并通过对电视回路的控制使电视的画面产生角度各不相同的电子线条,电子线条的角度正好与24小时的时钟相对应。通过这样一种新媒体艺术形式,白南准把时间以空间的形式定格在24台电视机上,让人们能够在立体的空间中感受到时间的流逝,而黑白的画面又烘托了肃穆的气氛,让观众在时间与空间的交织中,进入了白南准所引导的时空冥想。再如,在他的作品《天空的鱼》中,白南准将20台电视挂到天花板上,高低不同,错落有致,屏幕朝向地面,电视中放映着各种鱼的影像。这样别出心裁的设计,使得原本只能在地上展示的鱼脱离了传统观赏模式的束缚,飞到了空中。观众已经不单单地是向前进行观赏,而是可以在整体的空间中以任何的角度进行观赏。作者以这样的艺术表现方式表达了对自然和环境的探索。新媒体艺术表现中主题的生活化可以使得作品更加贴近观众,引起观众的共鸣,告别传统艺术中艺术家孤芳自赏的创作,能够让作品在更加广阔的时间和空间传播。由于主题的生活化,所以新媒体艺术家对于作品的内容和形式都进行更加精心的设计和反复的推敲,从而达到需要表达的艺术内涵。艺术源于生活,艺术根植于生活,新媒体艺术以大众化的视角通过自身独特的艺术形式引导人们去关注和思考社会、生活中的普遍问题,所以,更具有艺术生命力。

思想的哲理化

相对于传统的艺术家,新媒体艺术家更加关注社会热点和民众生活。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新媒体艺术家是社会的评论家,甚至解剖家。他们创作的目的就是以激进的形式,以一个艺术家的眼光洞察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表达他们对社会和人性的控诉,其思想富有很深的哲理。他们往往站在社会的一角,以手中的摄像机为放大镜透析社会的某种病态和人性的某种缺失,甚至利用解构的方法解构主流社会的整个意象结构,讽刺其意象制造和消费的逻辑。在格瑞•希尔《意外事件》中,艺术家通过独特的表现手法将声音、文本和意象结合在一起,借助语义学和意识的对话,揭示了文字和声音、声音和意象以及所产生联系的周围一切环境与意识的关系,其中的哲理性和思想性至今仍被众多拥趸推崇备至。作品中不断翻飞变化的文字起初如鸟儿一样在空中自由畅翔,而后这些文字在听觉和视觉意象的戏剧性突变下被逐渐吞食,曾经的活跃与跳动最终归于听觉和视觉意象的平静。而在这样一种意象吞食文字的过程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本体论的困惑便呼之而出,即在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的过程中,文字、视觉、听觉、意象之间的关系应当如何的处理。这个作品以深刻的艺术形式记录了这一特定哲学转向过程中人们所遇到的困惑以及艺术家对它的思考。在格瑞•希尔的另一部作品《为什么事情都弄成一团糟》中,同样探讨了语言和意象的关系问题。作品依然保持着希尔的创作风格,通过倒播、文字反写、意象颠倒、秩序颠覆等各种非常规的表现手法来表现西方社会在意识转型的痛苦过程中现实意识与历史意识之间的紧张关系。新媒体艺术给了艺术家更加广阔的创作天地,新媒体艺术是最贴近普通人生活的艺术形式,所以新媒体艺术家们在创作的过程中,无不对作品赋予自己对社会和生活的深刻思考。正因如此,我们能够在新媒体艺术的诸多作品中看到更加深刻、富有哲理的思想表达。艺术家和普通艺术从业者的区别在于艺术家从不停止思考,从不放弃对人性的探索。而新媒体艺术正是给了艺术家们这样一种丰富、方便的思想表达方式。在新媒体艺术作品中,我们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作家所表达的思想哲理。而这也恰恰符合了艺术的本质———艺术是源于生活而将生活内涵高度提炼的社会实践。

篇3

科技的发展使表现艺术作品视觉形象的媒介有了革新式的发展,表现形式的改变同时也引起了审美体验的改变,文章主要讨论相较于传统艺术作品,数字媒体在介入艺术创作后所产生的交互性、沉浸性、超媒体以及综合性特征。并结合相关作品讨论这些特征在数字媒体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

数字媒体艺术;交互性;沉浸性;超媒体;综合性

前言

数字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从而产生了数字媒体艺术,其为艺术的表达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以往静态的视觉呈现已变得过于单一,也使艺术形态有了新的蜕变与多元化的成长,相较于传统的艺术传播形式,数字媒体艺术通过设计的过程在传播表现方面呈现出了更多的可能性,其是将人类的理性思维与艺术作品的感性思维相结合,并以新型数字科学技术为基础的艺术表现形式,将人类的想象力尽可能地用视觉图像的形式展现出来。在新型科技手段的冲击下,使得相应作品的审美感觉、体验、逻辑反映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同样也在影响着观看者的审美习惯。数字媒体艺术是科技时代的产物,在为创作者提供表现方法的同时也表现出了丰富的自身特征。

一、交互性

交互性是数字媒体艺术作品中的重要特征,也是区别于传统艺术设计作品的显著特点,交互性增强了观者与作品之间的互动交流,使观看者参与到作品最终呈现的过程当中,将以往静态的艺术呈现转变为动态的交互式艺术呈现。观看者已不再停留在驻足观看的位置,而需要通过自身与作品的操作来达到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交互性在数字媒体艺术作品中表现出三种突出的特征:1.就虚拟空间而言,观看者通过与数字媒体艺术所自带的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交流互动而完成操作;2.就现实空间而言,数字媒体艺术作品通过传感器、激发器和相应的操作系统感应人的具体动态并产生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的生理反应;3.就信息传播而言,与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所匹配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同时具有信息接收与发送的功能,可实现信息的双向传播。交互性的三个特征通过数字媒体艺术特有的设计方式表现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以及展现结果当中,是数字媒体艺术在数字技术发展下所推进的结果。交互性特征实现可“人—机—人”互动的新型交流方式与体验方式,人的互动参与是这里的核心,数字媒体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主要特征就在于强调观者的参与,甚至可以说若没有观看者的互动参与,作品就会处于未完成状态。传统艺术设计作品如:平面设计或者环境艺术设计等的呈现效果往往处于观者的脑海当中,而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呈现效果则由于观看者的参与而使作品根据不同的互动操作呈现出不同的可视结果,从而使交互性作品处于不确定的动态之中。而交互性数字作品的魅力也正在于这种不确定性。《生命的空间》(如图1、2)是新媒体艺术家佐梅雷尔创作的系列作品,在新媒体交互性作品中有重要的意义。在这件作品当中,观看者同时是作品的完成者,观看者通过计算机输入自己想要表达的一段文字,随后通过作品背后的数据处理系统将这些文字信息转化成一种可视的植物图形,随着文字的不断输入,植物图形也会按照不同的方式逐渐生成。同时观看者可以通过触屏系统,将植物图形移动与重组,从而形成新的植物图形。在《生命的空间Ⅱ》中,创作者增加了互动的范围,观看者可以在任意的时间找到自己以往创作的作品,并且再次输入文字及其他符号来增长之前的图形。每位观者参与这一作品后都会有独特的图像生成,观看者的互动操作促成了该数字媒体作品的艺术呈现。

二、沉浸性

沉浸性主要体现在虚拟现实,即VR技术当中,VR是数字技术当中运用较多的一种技术,创作者通过“0”和“1”的比特代码超越物质上数的概念,构建虚拟的或人工的虚拟世界。我们在目前众多的电影作品中可以看到这一技术的运用,如在《阿凡达》《侏罗纪公园》等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不曾见过的“真实”,从而产生巨大的视觉感染力。虚拟现实所产生的沉浸性目的在于通过营造逼真的视觉环境,并结合其他设备对人的感官产生影响,进而使观看者产生真实的生理反应。布朗在其著作中表示“在场”对虚拟现实研究来说是一个中心观念,用于描述用户将有中介的体验感知为非中介的程度。沉浸性的塑造在艺术潮流中一直便是有的,远古时期的洞穴壁画以及中世纪教堂中将建筑、光线、象征符号的等元素汇集一起的创作等,其目的在于使处于该空间的观看者沉浸在一种特定的环境氛围当中,进而产生精神上的遐想,这一艺术效果的渲染一直存在于人们的创作目的当中,而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实际是对沉浸性这一特点的一种再发挥。其运用新技术来营造不同以往的沉浸性体验:1.全感官:运用不同的技术及相关的设备创造出全感官式的体验,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以及情节故事的环境。2.参与性:与传统静态的沉浸性艺术体验不同,数字媒体艺术所营造的沉浸性体验往往强调观看者的参与性。3.戏剧性:美国学者考西指出,在动态的数字技术支持下可以产生一种新型的戏剧语言,这种戏剧语言在强烈视觉冲击的作用下匹配这新型的戏剧呈现。这种全新式的体验调动起了观看者所有的感官感受,使观看者完全沉浸在艺术家设定的环境氛围当中,达到精神的遐想与梦幻效果。VR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在业内有了不菲的成绩,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发展。近期,谷歌推出了一项全新的“VR+艺术”活动——“chrome”,这项活动能使人们更好地接触和理解VR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这件作品由六位艺术家运用3D的形式进行雕刻、绘画等创造艺术作品,而全新的数字技术支撑也由谷歌提供的V8Javascript引擎来完成,它能配合艺术家的身体所提供的数据,将艺术家所表现出来的创作过程通过数据的处理转化到电脑数据库当中,而WebMvideo和WebGL则用来渲染360°的视频内容。随后观看者通过佩戴VR眼镜进入艺术家所创作的艺术作品当中,来体验艺术家通过形式和色彩所描绘的艺术空间,沉浸在全包围的艺术空间当中,以往平面式的视觉体验被打破。观看者佩戴VR眼镜能身临其境的感受艺术氛围,并通过自己的脚步移动达到观景式浏览。这一新型的艺术体验方式打破了传统的静态审美体验,具有革新式的发展,是VR技术与艺术的突破性结合。

三、超媒体

超媒体是数字技术发展的突出成果。纳尔逊在其著作中指出的伟大构想“超文本”在数字技术的帮助下得以实现,该特征表现为读者可用不同于传统的阅读方式来进行资料的搜集,在数字技术中,所有的信息都转化为一个链接,处于互联网世界当中的一个节点,观看者可以随意地将其呈现于眼前。在数字技术世界当中,所有的信息共处于一个三维的空间当中,而改变了以往的平面或线形呈现。

四、综合性

视觉呈现方式的多样性表现促使了数字媒体艺术具有了综合性的特征。这一特点主要由艺术形式与技术相结合,从而使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在呈现方式方面具有了极大的包容性,其可以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作品所呈现的主题传达给观看者进而调动观看者的艺术反馈,共同构成艺术设计作品对观看者的审美体验,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这一特点对于传统艺术设计作品是缺乏的,而综合性的特点也正是数字媒体艺术独立并区别于其他艺术设计学科的一大特征。尼葛洛庞帝曾说“现实的质量是一种典型地运用了其他感官体验的收视效果,不单和视觉有关,各种感官构成的整体要大于部分之和”数字化时代的人在整体感知、整体思维以及整体把握世界方面应该有突出的表现,若还以以往单向的、线性的思维来感知世界,那么可能已不再适应目前社会的高速发展。我们处在一个信息化过剩的时代,信息对于人类的冲击效果严重的影响着人类对于信息的选择与接收,当代艺术设计作品的存在不能忽视对于观看者的内心影响,而综合性的特征则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探索的方向。2012年上海新年音乐会中对于数字媒体艺术的运用便很好地体现了综合性这一特点。上海音乐厅对面的建筑立面上被投影机照亮,在临近新年的时候这场名为“照亮奇迹”的声光秀即将开始,投影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建筑的外立面结构,在随后《彼得•潘》的旋律开始后,跳动的投影图形便随着音乐的节奏开始了表演,音乐、光影、建筑这三者此时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件综合性的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在随后的《龙卷风》音乐节奏中,由于节奏的欢快,光影的3D效果也更加明显,建筑外立面的每一个细节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与展现,花岗岩、柱子、窗户、雕塑等元素都被充分地考虑到整体的设计当中(如图3)。

五、结语

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独立存在于艺术设计学科当中的基础就是数字技术,在其学科范围中,数字媒体技术已不再是简单工具的意义,对于数字技术的依赖已经深深地辐射到了创作者对于技术的审美化、艺术化或观念化的探索,进而使得数字媒体艺术的“技艺”成为一种不可分离的混合体。在视觉文化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语境下,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也不再是简单的视觉形象的构建,而已经逐渐深入到艺术创作的过程当中,并影响着视觉形象的呈现方式与创作者的思维方式,同时也是对整个艺术创作机制、传播、参与的整体创新。

参考文献

[1]马歇尔•麦克卢汉.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26-27

[2]大卫•阿什德.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M].第二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124-125

[3]丹尼斯•德弗勒.大众传播通论[M].第三版.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67-68

[4]凯尔纳.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1-24

[5]石长顺.唐亚蕾.影像作为视觉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84-85

[6]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M].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4-25

[7]李彬.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256-257

[8]章利国.现代设计美学[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9:137-138

篇4

摘要:本文从新媒体艺术形态发展及互动审美的本质,对新媒体艺术形态的互动审美内涵进行研究及阐述,进一步从互动审美对新媒体艺术形态的解构与重构两个角度,阐述互动审美对于新媒体艺术形态的重要性。在数字媒体发展的背景下,互动审美为新媒体艺术的形式和风格等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建构新鲜而实在的视觉文化和美学观念。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互动审美;互动形态

20世纪90年代以降,在国内外新媒体研究报告中,许多交互设计学者的专著及访谈中,都认为各类新媒体艺术所呈现的形态构建是最直接与人们进行交流和互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互动审美所带来的功能及影响直接拉近了艺术文化与生活的距离,这种更为直接的互动形态使艺术更加亲近大众。对新媒体艺术的研究,不仅仅是将其定义为简单的理论性研究,而是将它放置在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性视角下,从精神文化的整体规划来进行综合建设。同样,在数字媒体发展的背景下,新媒体艺术形态的互动审美,跳出了原本单向叙事结构的框架。互动性为新媒体艺术的形式和风格等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即使是简单的元件,也可以体现最基本的互动理念及其可行性,体现“人机互动”“人机共栖”艺术空间的理论意义与应用思路。

1新媒体艺术形态的互动审美内涵

新媒体艺术作品的形态丰富多彩。从早期利用触摸装有高压气体的瓶子、通过像头跟踪视线完成交互的作品,到借助物理媒介驱动虚拟世界并与其中的人物动物共同行动的虚拟现实艺术;从检测人类的大脑并利用脑电波驱动图像和声的作品,到具有人类生命特征的植物与动物的出现;从利用网络和机器人技术互不相识的人一起灌溉千里外的花园,到体验千里外的触觉的遥在艺术。[1]目前,新媒体艺术形态的互动不但远远超出了影响人类视觉和感情的范围,而且更多在观众的感官作用下,利用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甚至大脑等全身心的活动与作品进行直接对话。

工业社会和商业经济所代表的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更强调“互动”审美对于艺术的重要性。早期计算机与人的互动是通过扳动开关、更换穿孔卡等方式进行,对于编写程序与指令极不方便。20世纪60年代一些科学家如马克斯・马修(Max Mathews)等研发出几个计算机程序装置,使得计算机输入和读出可以在屏幕或阴极射线管上观察到。其中最重要的是美国伊凡.苏泽兰1963年开发的“素描笔(Sketchpad)”程序,改变人们与计算机交互方式,被看作是现代计算机辅助图形设计(CAD)程序的祖先和计算机图形史上重大突破之一,开创人机界面设计历史。随着字符型人机界面和计算机键盘的出现,以 DOS 为代表,特点是为了执行指令,用户必须逐一输入字符。之后随着鼠标、非线性、苹果(Apple)开发的软件界面、GUI、SUI社会用户界面等,人机互动成为可能并迅速发展。

互动审美的技术本质是人与世界、自然,以及一切事物的互动过程。在原始社会,与人们互动的对象是树木、陶器,随着人类社会的演进,互动对象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而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主流互动对象。科技的发展,互联网、PC、MP3,游戏机这类“数字化”产品的不断出现,产品功能的实现通过人和机器的互动完成。目前可分为综合媒体设计和交互式系统设计。综合媒体设计数字技术主要是将硬件有机地组织在一起,使用户能够方便地使用多媒体信息,实现远程传输的主要途径,如互联网、传播系统等多媒体。相对来说,新媒体艺术形态的审美内涵离不开新媒体技术,构成新媒体艺术互动形态的核心技术之一是复合电子技术,它具有高度系统化以及和人类的感官非常相似的各种感应功能,可利用红外线感应器、温度和湿度感应器等高精度的仪器,实现获取人类大脑无法感知的外界信息的目的。

新媒体艺术是借鉴了传统设计和工程科学的理论和技术,是一个具有独特方法和实践的综合体,其互动审美不只是部分的叠加,其内涵基础规则包括伦理的互动设计,有意图的互动设计,注重实效的互动设计,优雅的互动设计等等。所以说新媒体艺术形态的互动审美通过表达最简单和直接的完整方案,但使艺术形态本身又拥有内部的一致性,合适的包容性,并能刺激受众的认知和感情。

2新媒体艺术形态中互动审美的解构

互动性使新媒体艺术的流动性大为增强,在计算机出现之后,提供给新媒体艺术,复制、粘贴等技术操作手段,使新媒体艺术的互动审美增加了合成与拼贴的额外维度,分离的要素能够被重新整合,出现新的艺术形式。新媒体艺术形态的互动审美包含了解构与重构的统一。解构是对原有艺术形式的化解,而重构是建构,是各种形式及元素新的联系和统一的建立。新媒体艺术的互动审美也是后现代语境中传承与创新的隐喻。

新媒体艺术形态中互动审美的解构,一方面表现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并存与融合,甚至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互动性是新媒体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对于新媒体而言,这也意味着它与传统媒体的差异,突出表现了它在媒体史上革命性的发展趋势和影响。但是新媒体的互动特质有自身的历史来源,传统媒体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转变为新媒体;新媒体特有的互动审美也可以在较早的传统媒体中发现。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彼此联系,由传统媒体承接而来的多媒体、跨媒体的表现形式,带来表现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和多元化。传统媒体的技术技艺经验,表现形式的结构逻辑以及相关审美趣味,与不断发展的数字艺术、产生新鲜的视觉经验已是截然不同的文化界面。由此带来的互动审美表现形态从平面化走向空间化,从单一画种走向媒介的混合性过渡。伴随着静态与动态的光效应、肢体语言和观念交流等非传统的艺术出现,新媒体艺术形态的互动审美已将视觉图式的共性特征进行个性化解构。互动审美的设计形式具有丰富多样、直观准确、控制性好、成本低、应用生活广、与观众进行直接交流的特点。艺术专业与业余的价值观已被抛弃,艺术与技术的边界也越来越模糊。

新媒体艺术形态中互动审美的解构,另一方面则表现在新媒体艺术的“复制”――从信息处理的角度思考艺术形式。在西方,本雅明敏锐地觉察到技术复制对于艺术的影响,在其所著的《可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强调大众媒体社会中获得的艺术生产与欣赏的新条件极大地改变了艺术的本质。[2]在新媒体艺术形态中,互动审美则以“信息”和“界面”为主要表现形式,取代了传统媒体中的“形式”与“内容”,将抽象宽泛的艺术表现进行具体和实际的结构。可以说,互动审美所创造的是一种体验美学,可以将其与“体验设计”、“体验经济”相互关联。新媒体艺术形态的互动审美,不仅仅是麦克卢汉的“媒体即信息”的观点,也不仅仅意味着媒体即传播信息的工具,而是更加重视用户的互动交流与体验。在工业领域,技术人员更热衷于用于支持创建具有体验友好性、灵活性、功能性、明确性、一致性、可靠性等特质的用户界面,加强人们工作效率,丰富人们的交往方式。互动审美将艺术形式由用户的被动性和依赖性转换为淡化经验世界的感觉和认知界限,转而成为一种全新主动认知体验,并让用户融入其中。例如苹果公司的电脑、手机等信息设备,运用人机交互技术、同时音乐播放、方位传感、图形用户界面(GUI)等应用程序,并切换、剪辑,超越WIMP的交互风格,使用户体验“信息就在指尖上”。

3新媒体艺术形态中互动审美的重构

互动审美的重构在新媒体艺术形态中起到整体性的统一作用。解构是对原有艺术形式的化解,重构则是经过重新整合进行重新组合。鲍姆嘉通认为美学所研究的对象是“凭感官认识到的完善”,凭感性认识见出事物的完善,称为“感性的审辨力”,认为美学所研究的即凭感官认识到的美,这种美不能脱离认识主体的认识活动。[3]由此引申,互动审美的重构首先表现在互动信息的反馈与交流上,在媒体美学的层面出发,它可以促进社会交流、强化和阐述人类互动体验。

从广义上来说,互动信息的反馈可以理解为机器对输入和输出的反应能力。而在新媒体艺术中,机器的互动对象是人,是作品参与者和受众,与作品参与者和受众互动的机器,即使是很小的传感器,依然会产生感情和机器作用的感觉,在互动信息的反馈过程中产生与人接触和交流的能力。

众所周知,新媒体艺术作品形态不再是单向的信息传播,而是双向甚至多想的信息交流,即关注受众的理解和互动的可能性,提供并生成多种意义的感官与精神层面的交流。正是因为互动审美特性,新媒体艺术形态将多个可用或适合的多媒体进行整合,鼓励创作者或艺术家承担作品推动者而不仅是作品唯一决定者的地位,也赋予了受众及作品参与者个人思想和创造能力。受众或参与者的行为由新媒体艺术形态来决定,创作者或艺术家则通过互动审美创造交互性的参与模式来塑造艺术作品形态的特殊体验――这对于受众及参与者来说是不同于任何其他艺术类型的体验。新媒体艺术形态是交互性的,受众或参与者可以选择通过不同的途径,生成不同的作品形式和结果。

其次,新媒体艺术形态的互动审美重构则表现在将“混合”作为艺术内容的特点,对艺术形态进行重构。“混合”即文化和艺术、技术的双向互动。在信息化和“知识爆炸”的时代,跨媒体、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语言的新媒体艺术为人们不断认识与接受。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多技术风格广泛应用于人类各领域。全球经济发展及技术语境的逐步同步,同样促使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向规模化、标准化、网络化。在这种背景下,文化、艺术与技术同步促进,技术与技术之间又相互促进。

新媒体艺术形态集合了绘画、漫画、电影、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等众多门类,技术则集合了以计算机图形技术为基础,综合运用艺术、数学、物理学、生命科学及人工智能等学科的运动表现形式,是跨领域学科交叉融合,综合应用技术的艺术。这更体现了互动审美理念与技术的使用趋于多元化,又在多元化的“混合”中趋于统一和构建。互动审美与传统媒体的差异,决定了新媒体艺术形态面对市场设计并运用不同技术,实现不同审美风格的作品。“参与和互动”文化已呈现从个性逐步走向共性,共性中包含着个性的激情与理性、愉悦与变革。共性与个性,个性与共性的互补中,后审美范式,后现代主义文化逻辑在数字传媒时代必然延伸,审美意识与情趣互相发生潜移默化作用。

在新媒体艺术形态中,多学科的融合表现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这一必然性也表现在互动审美,在重构新鲜而实在的视觉文化和美学观念。应用新手段和新技术条件创造直接的、具体的、个性化的视觉语言,技术地传达自我设计理念和艺术主张,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将成为新媒体艺术创作始终不渝寻找和挖掘的追求――以互动审美和交互理念为前提,技术统一、标准、定型为基础,追求艺术独创性、个性化,求新求异,构成新的艺术创意形态。

参考文献:

[1] 陈玲.新媒体艺术史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46147.

[2] 黄鸣奋.西方数码艺术史:3、数码媒体的艺术功能[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677.

篇5

关键词:新媒体;涌现;复杂性;生成艺术;交互艺术;中国哲学

中图分类号:J021文献标识码:A

Emergence: Let New Media Art be Fresh Forever

HUANG Wen-gao

一、新媒体的特点新媒体是计算技术与媒体技术的汇合,其准备期可以追溯到19世纪30年代,而真正成型并进入一般艺术家的工作室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从此所有媒体都可转换为计算机数据。新媒体也称为数字媒体。

每一种艺术媒体都有其特有的可能性,比如油画与国画的不同,是观念的不同,同时也是不同材料特质的展现。就工具、手段来说,新媒体艺术新在计算技术的运用,而新媒体艺术的观念则发源于杜尚以来的现代艺术传统与当代科技的概念、理论之交织。这方面已毋庸多言。本文试图在此前提下,进一步探讨新媒体艺术与技术的一个核心特质:涌现(Emergence)。

在《新媒体的语言》中,蒙纳维奇(Lev Manovich)提出新媒体具有如下几个特点:数字表示、模块化、自动化、变异性、码转换(transcode)。笔者认为,其中自动化是核心,数字表示、模块化是自动化的前提条件,变异性、码转换可认为是自动化的后果。新媒体最基本的特点是数字表示,它离不开计算机科技。计算机俗称电脑,从一开始就与自动化、智能化密切相关,新媒体的最大可能性即寓于自动化、智能化的真正进展之中。

然而,传统的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采取自上而下的途径,并不能模拟真正的智能。许多工厂的自动化生产线,其实相当机械和被动;战胜国际象棋大师的深蓝,不过是依靠人编制的数据库与高速计算穷举可能的结果。这些技术缺乏智能的一个关键特性:适应性。而真正的智能和自动化必定是内在的自下而上的自组织行为,即涌现。

晚近对于自动化智能化的研究与复杂性科学相联系,强调自下而上的涌现,并形成了智能控制的新方向。复杂性科学及其依托学科人工生命都诞生于80年代中期

,正是新媒体成型时期,这两个领域的不谋而合也就很自然了。如果说新媒体的特点是自动化,那么涌现就是高级自动化的特点,代表了新媒体最突出且最具诱惑的可能性。

二、系统与涌现

涌现是自然宇宙的普遍现象,万事万物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都是涌现的过程。用亚里斯多德的话说就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也就是老子讲的“二生三”。阴与阳交互作用生出了三,这就是涌现;“三生万物”,有涌现才有万物。二能生三的关键是阴与阳的非线互作用。非线性系统表现出混沌与复杂性。混沌产生秩序,这是老子早就讲过的,也是新兴的混沌科学研究的内容。

虽然涌现的思想古已有之,然而用科学方法来系统地研究涌现,只有在复杂性、混沌等新科学以及计算机出现后才成为可能。复杂性科学就是研究复杂系统的科学,是系统思想的最新发展。系统思想源远流长,作为一门科学的系统论是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LVonBertalanffy)创立的。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有机整体观念,即系统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新质。实际上这就是涌现,而真正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的就是复杂性科学。80年代中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创造一种理解系统的新方式,对各种系统进行研究、比较、构建以及数学和计算建模,正形成一种对系统的新的抽象理解。在典型的复杂系统中,大量简单元素的局部交互作用往往导致全局的自组织现象。自组织系统是不断演化的动态系统,并随环境的改变调整自己以维持其存在,故也称为复杂自适应系统。而简单系统指过分稳定而缺乏变化的系统以及完全随机无序的系统。

生命是如何从无生命的原子产生的?意识是如何从神经元的聚合中形成?什么是艺术的灵感与创造性?如果排除万物有灵的泛神论解释,用什么语言来探索这样的问题?可以这么说,复杂性与人工生命正在发展这么一种语言,而涌现是其中的关键概念。当然,目前关于涌现的理论还不成熟,人们主要是在研究各种各样的复杂系统,以期从中总结出普遍理论。同时出现了许多模型可以用来研究涌现,例如元胞自动机就是一个经典模型,它象一个玩具宇宙,帮助我们具体直观地理解涌现的奥秘。

举一个例子:“生命游戏”是康韦(John Conway)设计的一个最简单的元胞自动机,它就象一个棋盘格子,每个格子是一个元胞,有两种状态(死与活),有八个邻居格子。棋盘从当前状态布局转移到下一个状态布局的转换规则是:如果格子当前是死的,那么仅当它的八个邻居中有三个为活时,该格子下一步为活,否则仍为死;如果格子当前是活的,那么仅当它的八个邻居中有二个或三个为活时,该格子下一步为活,否则为死。

难以想象的是,从这个简单得近乎儿戏的生命规则涌现出了令人惊奇的丰富行为,它足以构成“通用计算机”!以屏幕上方格子的黑与白来表示活与死,可以观察到丰富的结构和图象演变过程。经典“生命游戏”的涌现行为可参考

笔者用广义元胞自动机实现的变异“生命游戏”,见下一节的介绍。

三、涌现的艺术

所有艺术本质上都是涌现的。笔者对涌现的一次最生动深切的感受来自一支曲子的产生过程。在普利茅斯一个早晨半睡半醒中,我听到那些调子象旋转的星云慢慢聚拢,纷纭的片断似乎是从无到有从天而降并相互作用最终生成一个协调的整体,这一过程既是声音的又同时是形象的,并且完全是自动的,没有丝毫人为的干预。那曲子纯粹就是其时内在状态的投影。该曲后用于笔者的短片“Dragon at grass at large”。

艺术家一直凭直觉来把握创造性和灵感,但缺乏表达这一过程的语言,使之蒙着一层神秘的色彩。我们不可能用电极测量音乐创作过程中所有脑神经原的电脉冲,从而弄清音乐的宏观模式如何从这些脉冲涌现,然而在机器里我们却比较容易做到类似的事情。比如对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声音艺术,我们可以任意改变底层规则,观察不同的涌现过程,从而获得深入的理解。

以笔者用广义元胞自动机实现的变异“生命游戏”为例来说明形式的涌现过程。变异“生命游戏”就是用数学函数表示“生命游戏”的规则并引入可变的参数,使只有两色的二值“生命游戏”变为连续取值从而可生成色彩丰富的图象,改变参数可得到不同的演化行为,分为三类:图象演化很快变为均匀的单色,对应简单规则系统;图象演化很快变为随机斑块图案,对应随机系统;图象演化过程很长,并有复杂的图案出现,对应复杂系统,也称混沌边缘。混沌边缘复杂图案的涌现经历类似生物体的出生、生长、成熟、衰老、死亡过程,图案中的元素是不断改变的,图案整体却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这使我们联想起自己的身体,每过大约四年,所有细胞都新陈代谢更新了一遍,而我们身体的基本形态依然如故。这种既能变化又能稳定的动态平衡就是涌现的特性。如图1是笔者用变异“生命游戏”生成的图象。上面的灰度图是由均匀背景上一个单点像素演化出的类似细胞的图案,下面的彩图是由五个象素演化出的形似动物的图案。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观察这些图象演变是有趣的。它是人创造的(底层规则),又似乎有自己的生命(涌现模式)。如果说新媒体的特点是自动化,而涌现是高级自动化的特点,那么具有了涌现性质的新媒体艺术就是常新的,如同海边的波涛,永远在变化,又永远有同样的模式、花纹、图案出现。当认识到机器里也可以发生与自然涌现并无本质不同的现象时,如何来看待生命、艺术、美、创造?如果后现代主义启示我们,美和形式只是社会的构造物而并不存在绝对价值,那么涌现就能够使艺术家避开专断的社会和文化惯性以及人为的影响,从宇宙本真的创生过程探索全新的形式。人工生命的创始人朗顿(Longton CG)将人工生命定义为从“已知的生命”向“可能的生命”的扩展

,同样的道理,新媒体的涌现使我们能够创造“可能的艺术”。

虽然所有艺术本质上都是涌现的,但传统艺术一般只把涌现的结果作为艺术品,是“迹”,而新媒体艺术更关心涌现的过程,是“牛”。因此,本文将把“涌现的艺术”限定为接受了复杂性科学影响的新媒体艺术,以免过泛的讨论。最有代表性的涌现艺术是生成艺术、交互艺术。

四、生成艺术

生成艺术(Generative art)不是一种艺术流派而是一种倾向,一种做艺术的方法。生成艺术没有统一的定义,当代艺术家对生成艺术的具体理解和定义往往根据各人的具体实践而有所不同。菲利普•加兰特(Philip Galanter)给出的一个比较宽泛的定义是:生成艺术是艺术家使用具有一定自治性的系统来实现的艺术,这种系统诸如自然语言规则、计算机程序、机器、或者其他过程性的发明,该系统的运行形成艺术作品。

生成艺术的关键要素是自治系统。自治即自组织。艺术家把部分或全部控制权交给了系统。

虽然这个定义相当宽泛,足以包容许多早期的艺术,但生成艺术的提出离不开复杂性科学,因为复杂性科学在研究复杂系统的同时也提供了理解简单系统的新视角,生成艺术的提出也使我们从新视角来理解过去的艺术。

生成艺术的系统可以是简单规则系统,如原始艺术和民间艺术中的拼贴与几何图案,埃舍尔(M C Escher)的哲理绘画中对面的规则分割,极少艺术和概念艺术中对简单有序的几何、数字序列、组合系统的运用(如Carl Andre、Sol Lewitt的作品);可以是随机无序系统,杜尚就很强调艺术的随机性,现当代艺术对随机无序系统的运用屡见不鲜,如凯奇(John Cage)对声音的随机选择方法;运用复杂系统的生成艺术方兴未艾,是当代生成艺术的主要潮流和未来趋势,如西姆(Karl Sims)的进化艺术,佐梅雷尔(CSommereer)和米尼奥诺(LMignonneau)的人工生命艺术,约瑟夫(Joseph Nechvatal)使用病毒模型创作的数字艺术,雷纳多(Ken Rinaldo)的“自创(Autopoiesis)”音乐机器人雕塑。复杂系统的涌现行为为艺术提供了丰富的机遇和可能性,是一片待开垦的沃土。

生成艺术的复杂系统主要来自人工生命领域,包括:遗传算法、元胞自动机、L系统、神经网络、行为选择、蚂蚁算法、反应扩散系统、分形与混沌等。作为复杂性科学的具体依托学科,人工生命是一个内涵极广的交叉学科。生物系统是典型的复杂系统,而社会、经济、文化等系统也具有类似生物系统的特征,它们都是开放的、随机而又宏观有序的、具有自组织和自调控等功能的进化中的复杂系统,因而都被纳入了人工生命的研究范围,使人工生命研究具有了广泛和普遍的意义。

与人工生命密切相关的,一种常见的生成艺术定义方法是借用人工生命里基因型与表现型的概念来表示作品的生成方法,生成艺术的中心任务就是构造基因型以及基因型在其中展开为表现型的媒介。基因型编码的是艺术家想象的可能世界的概念性底层规则,基因型通过运行、解释、表演生成表现型。表现型是基因型编码的过程的实现,是形态多样的虚拟生物、数字雕刻、音乐、建筑等。每年一度的“生成艺术”国际会议的主办人、米兰工学院教授索杜(Celestino Soddu)

,以及组织了三届“迭代:电子艺术中的生成系统”国际会议的阿兰多林(Alan Dorin)和梅科马克(Jon McCormack)

,都是从这个途径定义生成艺术的。

基因型、表现型等概念来自生物学,在人工生命特别是其分支进化计算里应用。人工生命研究生命涌现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模拟进化和发育。道金斯(Richard Dawkins)是模拟进化以生成生物形态的先行者。模拟物理环境中三维形态和行为的共进化则以西姆(Karl Sims)的《进化虚拟生物》为创始

,开创了计算机图形和动画的一个新方向,对进化艺术影响比较大。同时,CAiiA-Star的博士毕业生,生物学家和艺术家CSommereer和LMignonneau从1993开始创作了一系列进化虚拟生物的交互式计算机装置,如“A-Volve”、“Life Spacies”等。

早期的人工进化没有考虑发育,基因型直接编码表现型,生成的形态比较简单,此外进化中主要是随机变异起作用,而发育过程中的自组织现象更为突出,因此近来人工进化系统更注重发育,同时也有完全专注于发育过程的生成艺术,如人工形态发生(Morphogenesis)。

生物体都是由一个单细胞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等过程发育而来的,这个过程至今仍然充满未解之谜。生物学家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提出形态场假说来解释发育中的形态发生,但形态场的实质至今未明朗。蛋白质扩散形成的浓度梯度场可以说是一种化学形态场,而另一些形态场同样可能存在,例如生物体内光子形成的通讯网络,可能对发育同样重要

,而中国哲学讲究的气很可能也是一种形态场。

图2人工进化发育

基于人工生命的交互生成艺术(Generactive Art)是笔者的一项研究

,基于基因网络与化学形态场建立发育模型,用遗传算法进化基因网络以生成虚拟生物的形态与行为,得到的虚拟生物能够在物理模拟环境里以各种方式向食物运动(观众可以点击鼠标投食),并且对环境中的声音、运动作出反应。观众的行为会影响虚拟生物的形态和运动方式,除声音、动作外,拟采用更微妙的生物信息,例如呼吸,在中国哲学里是很奥妙的。图2是几个例子,每个虚拟生物都是由一个类似细胞的球体基元通过其中染色体与蛋白质的交互作用发育而来。

以上介绍的工作技术性很强,与笔者天然的兴趣(绘画、文学)似乎没什么联系。新媒体艺术强调自下而上的涌现,而传统艺术强调自上而下的控制(成竹在胸),二者的融合是很值得研究的,笔者正在进行的一个项目,就包括设计的角色与自涌现虚拟生物的交互实时动画,以结合涌现的新颖多变与绘画、文学等传统因素。

五、交互艺术

与生成艺术一样,交互艺术(Interactive art)也同样强调涌现。这两种艺术形式其实有深层的联系,它们都接受了复杂性科学的系统思想:从系统元素间的局部交互形成有质的不同的整体涌现。只不过交互艺术更强调把观众包括到系统中,让观众和环境信息可以影响系统的参数和演化过程,观众因而同时成为了作者,在主体与客体、内与外的交互循环中,涌现的可能性更加不可限量。

高级的交互艺术应该同时也是具有生成性的,即系统对观众的反应不应局限于艺术家预定的少数可能性,而是具有涌现的广阔空间,这样实现的交互是开放式交互,通过复杂系统的自组织,偶然的、无联系的事件链可以形成宏观有序的行为。而预先设定的简单对应的交互称为封闭式交互。无疑我们对开放式交互更感兴趣。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交互艺术同样没有统一的定义,虽然一些早期的动力艺术、装置与表演等也可以说是交互艺术,但当代交互艺术的主要内容及其未来趋势是与复杂性科学相联系的。笔者比较接受西蒙(Simon Penny)的观点

,即交互艺术所指的交互,不应泛泛而言,而是机器调制的交互。

交互系统是一个机器系统,通过对传感信息的自动化智能化处理,对用户输入做出实时的响应;而交互艺术作品就是处理艺术主题的交互系统,它本身可以不是艺术表达,但是能根据实时输入生成艺术表达。 交互系统必须以智能化的、认知上复杂的方式来做出实时响应,因此,只有通过高速度的信息处理才可能实现。

交互艺术的控制结构可以用自动化领域常见的方块图来表示:

图3交互结构示意图传感器:检测来自观众与环境的信息(也可包括系统自身执行器的输出),并把检测的物理量变为电信号,种类繁多,可检测运动、光、热、语音、心电、脑波等。

控制器:处理传感器信号产生输出。如电脑。

执行器:如电机、扬声器等,用控制器的输出产生动作,生成声、视、运动等艺术形式。

控制策略很多。传统人工智能采用自上而下的策略以及数据库搜索技术,只能产生封闭式交互。复杂性与人工生命是自下而上的涌现技术,成为智能控制的新方向,可以实现开放式交互。

Planetary Collegium是开拓交互艺术新形式的国际性先锋机构,其前身是英国威尔士大学CAiiA(交互艺术高级研究中心)和英国新港Star(科学技术与艺术研究中心),其主席和创始人罗伊•阿斯科特(Roy Ascott)提出交互艺术之五个阶段是

连接,沉浸,交互,转化,涌现。

观众首先必须连结,并全身融入其中(而非仅仅在远距离观看),与系统和他人产生互动,这将导致作品以及观众的意识产生转化,最后会涌现全新的影像、关系、思维与经验。

可见,交互艺术的最高阶段和最终目的是涌现,交互只是手段。面对一件生成艺术或交互艺术作品,应该注意它有何种涌现性质,眼花缭乱的效果与时髦技术不见得都有新内容新观念。

当然,交互艺术在最高阶段的涌现涉及人的经验和意识,这是新媒体提出的最困难的问题,而交互艺术也因此与意识研究发生了关系,并在当代意识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如Planetary Collegium就一直积极参与每年一度的“走向意识的科学”国际会议。

六、意识研究

现代媒体发明家、艺术家、批评家、心理学家认为,精神表示和运作与外在的视觉效果如图象的融合、合成、编辑等可能是同构的。从弗洛伊德到当代认知心理学家都不断地把精神过程等同于外在的、技术生成的视觉形式。这种看法是与现代科技相联系的,例如神经网络的连接主义模型就显然把脑活动归于可视的斑图模式。同样,新媒体与虚拟现实被认为可使思维对象化、客观化,并透明地与精神过程融合,扩展和增强记忆、推理、意识能力。

二十世纪科技的发展最终使意识这个一直被科学拒之门外的问题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并成为联系科学、艺术、东方哲学的一个热点。西方主流科学一直以客观和抽象的方法研究世界,然而有趣的是,在它不断地还原世界以寻找终极粒子的努力之后,它在亚原子场里只找到交互联系的事件网络,而这网络并非独立于意识而存在。量子力学的一个结果,就是“物质”消失在虚空中。亚原子粒子只不过是能量包。在量子场论中,场是基本的物理实在,其基态是真空(零点场),但真空不空,虚粒子在其中自发地生生灭灭,永不停息,受到激发才成为所谓物质粒子,构成我们世界的幻象。这正应和了中国的古老气论,万物无非气之聚散。“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而“无”也并非一无所有,“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幽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按照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学派解释,是意识引起波包坍缩生成粒子从而构成我们的物理世界。量子力学的这种场―粒子―意识的联系与“太极元气,含三为一”的天-地-人学说颇为相似。“也许道家的道可以被看作最终的统一场,它不仅是产生物理学研究的现象的根源,也是产生包括意识在内的所有其他现象的根源。”

与此同时,与佛、道对自我的否定遥相呼应,当代认知科学发现人的自我意识并非一个居于中心地位的统一体,我们的思维和情绪并非只有一个控制中心,我们对自己的思维过程并没有完全的控制权。按照认知的连接主义模型,我们通常归属于自我的现象其实是没有“我”参与的自组织过程。科学对意识研究得越多,越发现古老东方哲学的价值。道家内丹修炼的阴神、阳神,佛家的阿赖耶识,其对意识洞察之高深远非目前科学所能及。

这些发现的结果,就是科学不能再忽视意识问题,不能再忽视东方哲学。虽然量子理论似乎与东方哲学相容,然而,“其含义不是我们能够指望通过研究理论物理而增加对意识的理解,而是我们现在必须认真考虑用主观认识论补充或取代目前的主流认识论。”

意识成为纯科学研究要攻克的最后一个堡垒,是当今科学最前沿学科交叉跨度最大的领域,已经不局限于正统西方科学、哲学的方法,而包容了艺术、东方神秘主义传统,因为意识本质上只能以第一人称方法来掌握。如何结合第一和第三人称的方法,是目前意识研究的方向和难点。

与此相联系,新媒体先锋Planetary Collegium以艺术、技术、意识的跨学科研究作为工作中心,寻求原始巫术、超心理学、亚洲哲学等人类智慧传统与新科学的结合点,其关心的问题包括:生物光子学与迄今被忽视的生物信息通道(如经络与气)的可能联系

;虚拟现实、网络感知与土著巫师服用药草所致的超常意识的沟通

,等等。Ascott提出“湿媒体(moistmedia)”来表示人机交互中湿性生物学与干性电路难分难解的状态

,这是交互技术与艺术发展的趋势。研究和创造新媒体交互过程中人的经验和意识,在主体与客体、心与物的循环中探索艺术的可能性,就是探索自我的可能性。在后生物与后人时代,人将在与机器、其他生命的共生中重新定义,决定一切的是意识,而中国哲学的参与,将减少向茫茫未知的盲目历险,使意识研究成为我们“复性”旅程的一部分。“天命之谓性”,圣人五十知天命,一般人一辈子糊涂,却也喜欢谈论永恒的人性(或者改造人性)。意识研究不管使用什么高科技新发明,这才是真正的问题。中国新媒体艺术家应当把握这个复兴中国传统哲学美学的契机,认真思考“气韵生动”、“艺以载道”这些老话题在当代的新意义。

七、新媒体:第三种文化

近代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分裂以来,自然科学发展迅猛同时异化的倾向也日益严重,艺术与人文学科则日益呈现被动甚至退化趋势。当代最重要的文化塑造是在科学家的实验室而不是艺术家的工作室进行的。自从斯诺在《两种文化》中提出这个问题并在该书第二版里建议一种新的“第三种文化”以弥合两种文化的鸿沟以来

,迄今情况并没有什么改善。新媒体艺术创造了一个在人文学者与科学家之间积极对话的空间,从而促成第三种文化的涌现。

两种文化的鸿沟在中国尤其明显。笔者参加了一次在某艺术学校召开的全国性数字艺术会议,学校大门口立着创立者颜文的大笔题字,与会诸公进进出出若无所睹,笔者随便问了几个人,都不知颜文何许人。这件小事反映了什么问题呢?在数字艺术(或新媒体、数字媒体等)大旗下,会聚了众多非艺术专业背景的人,很多同志对艺术所知甚少,然而数字艺术对技术的依赖却戏剧性地把他们推上了潮头。成百上千的理工农学院成立了数字艺术类专业。另一方面,艺术学院的数字艺术对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核心技术的了解掌握不足,往往仅视科技为实现自己想要的效果的工具,这种“换笔”思维是肤浅的,不可能与科学家深入合作。艺术的神话早就破灭了,说到底,人人天生就是艺术家,科技不欠艺术什么,艺术离开科技就将成为古董或花瓶。所以Ascott说,艺术家不但要思考科学如何对艺术有用,也要思考艺术如何对科学有用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Planetary Collegium多年来一直积极参与“Toward a science of consciousness”以及Siggraph等科学会议,值得我们很有创意的艺术家们思考。

如果不改变科技与艺术断裂的现状,那么,我们的新媒体艺术不新,甚或与传统断裂,成为异化而非文化,并非危言耸听。技术一日千里,这个庞然大物投下的希望与阴影一样多,如果艺术家不主动去构想其光明的一面,也许将来就不得不被动地生活在其阴影里。技术并非天然美善的,正如在当代科学最前沿的意识研究领域已经认识到的那样,如果对意识的科学研究不考虑我们日常的理解以及古老东方哲学的第一人称经验,那么未来的文明(机器与人共处的文明)走向可能是危险的。意识研究对东方哲学与艺术的关注并不仅仅是科学问题,也是伦理问题。

图4太极图提出自创(Autopoiesis)理论的法国科学家维热纳(Francisco Varela)说,当代科学对亚洲哲学的再发现可能将成为西方文化史上的第二次复兴,其意义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对古希腊思想的再发现一样重大。笔者认为,新媒体艺术应该就是这个新文化的开路先锋,作为第三种文化,它不仅要连接科技与人文,也应该连接西方科技与东方哲学。这对于中国艺术家尤其意味深长。如果说艺术的本质就是意识的创造与传达,那么与中国哲学相联系的中国艺术,其“艺以载道”的美学追求无疑是最高明的,道不落于顽空,艺不失于低俗,当它与新媒体科技联姻之时,将是何等博大精深的文化气象,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文艺复兴”。

也许应该赋予“第三种文化”这样的新意:它连接所有文化的二元对立,是在对立二元充分交互过程中具有涌现性的“二生三”(见图4)。那么新媒体艺术作为第三种文化,其内涵就更加丰富奥妙,对于我们以艺进道、整合意识和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与Ascott提倡的syncretic art有异曲同工之妙

,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Lev Manovich,The Language of New Media,MIT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 London, England 2001约翰霍兰(著),陈禹(译)涌现――从混沌到有序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米歇尔•沃尔德罗普(Mitchell Waldrop)(著),陈玲(译)复杂:诞生于秩序与混沌边缘的科学北京:三联书店,1997

Wengao Huang,Self-organization, New Media and Traditional ChinesePhilosophy, "New Media Art,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Multimedia Art Asia Pacifi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04 Singapore

Huang Wengao, Pattern Formation in Mutation of Game of Life,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2005 6A(Suppl I):66-69

Galanter Philip, 2003 What is generative art? Complexity theory as a context for art theory In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Exhibition and Performances on Generative Art and Design (GA 2003), Milan Available online at and at

wwwcelestinosodducom/

McCormack, J Dorin, Art, Emergence, and the Computational Sublime, in Second Iter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enerative Systems in the Electronic Arts, Dorin (ed) CEMA, Melbourne, Dec 2001, pp67-81

Sims, K Evolving Virtual Creatures,Proceedings of Siggraph1994,Orlando, Florida, 1994, pp 15-22

Sommerer, C & Mignonneau, L Modeling the Emergence of Complexity: Complex Systems, the Origin of Life and Interactive On-line Art LEONARDO, 2002,35(2):567-575

Roy Ascott,Consciousness, Connectivity and Coherence: a biophotonic perspective,“QI and COMPLEXITY”Consciousness Reframed2004:The6th international research conference Beijing, Dec 2004

Wengao Huang, Circular Causality in Interactive Morphogenesis, "Altered States: transformations of perception, place, and performance", A transdisciplinary conference convened by the Planetary Collegium, University of Plymouth, UK, 22 - 24 July 2005

Wengao Huang Evolving Gene Regulatory Networks for Virtual Creatures,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tural Computation, Volume 6 pp396-400,200810

Simon Penny,From A to D and back again: The emerging aesthetics of Interactive Art,Leonardo Electronic Almanac april 1996 consciousnessarizonaedu/

Capra, F (2000), The Tao of Physics, Boston: Shambhala Publications, Incp211

Harman, W W (1996),‘Toward a Science of Consciousness: Address two Central Questions’, Toward a Science of Consciousness (ed Hameroff, S R, Kaszniak, A W, Scott, A C),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pp743-751

Roy Ascott,Seeing Double: Art and the Technology of Transcendence, In: Roy Ascott(ed) Reframing Consciousness, Intellect Books, Exeter, UK / Portland, Oregon, USA, 1999, pp66-71

Wengao Huang, New Media Art as Embodiment of Tao, In: Mel Alexenberg(ed) Educating Artistsfor the Future, Intellect Books, Bristol, UK/Chicago,USA, April 2008, pp155-168

CP斯诺(著),纪树立(译)两种文化北京:三联书店,19943

Roy Ascott, Pixels and Particles: The Path to Syncretism,In: Mel Alexenberg(ed) Educating Artistsfor the Future, Intellect Books, Bristol, UK/Chicago,USA, April 2008, pp47-60

篇6

    在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时间并不很长,最早开设这个专业也是为了跟国际接轨,现在很多艺术院校开设了相应的多媒体与数字艺术专业。国内的新媒体艺术家如邱志杰、张培力、王劲松、王功新、李巨川等,他们都是中国最早关注新媒体艺术的人。在他们的作品中,你可以看到他们是如何解读新媒体的,是如何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去表达自己的思想的。其实,新媒体艺术是观念艺术的一个分支。当他们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去辅助作品,去创造现实中的虚拟时,他们的行动则更为直接、深刻地引发人们的思考。

    图片媒介经历了从照相到造相的发展。摄影家阿尔弗雷德?斯蒂格利茨、布勒松都是直接摄影,也就是没有对底片进行修饰,布勒松的“决定性的瞬间”更是用一种自然而然的抓拍方式获得影像。而新一代摄影家杰夫?沃尔、纽顿、大卫?霍克尼、布拉德?弗孔、斯科兰德都是“制造决定性瞬间”,通过摆拍或者拼贴的手法来制造图片,这种照相是用抓拍的方式寻找决定性的瞬间,是一种基于视觉美学的纯粹摄影。而造相是用摆拍的方式制造决定性的瞬间,是一种观念形态的实验摄影。现在的年轻艺术家普遍采取的是造相的方式,并且他们的摄影观更为开放。摄影带给我们一种新的视野,一张图片可以是艺术的,做图片的过程也可以是艺术的,展示图片的方式可以是艺术的,传播图片的方式也可以是艺术的。这种拓展了的摄影方式,也暗示着有修正的可能,新的摄影活动正是从这些可能性出发的。这种摄影之后的摄影是把摄影当做了一种文化生产,而这种文化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体现着个人意志与社会浅谈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及问题文/段舜婕新媒体艺术是科学和技术的完美结合,通过数字化合成技术虚拟现实并重构世界,强调交互感应。现在有很多介入虚拟艺术的沉浸式作品,包括建筑、雕塑、绘画、剧院、电影、摄影,甚至全景图或幻景这类历史性图像媒体。数字艺术能够深入地发掘和延伸图像潜在的美学价值。虽然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也正是由于这样或那样的不确定性,才使艺术创作有了更为广阔自由的发展空间。影视传播心理的共同作用。从媒介形态的角度看,当代摄影活动的分布还是很广的,它分布在传统的图片印刷品上,也分布在美术馆空间中,既成为了图片装置,又与行为艺术结合而成为摄影行为,进入社会空间。虚拟空间中的摄影活动,则成为摄影的最新游戏场所。

    录像媒介是时间、运动与叙述的统一体。早期录像艺术的最重要形式之一是行为记录,如阿孔奇与他的作品。录像媒介作为非集权性的工具,作为艺术、社区、个人表达和大众传播最前沿的工具,拥有独一无二的地位,保持着原有的批判性。比尔?维奥拉的《千禧年的五个天使》以现代录像技术、手段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的绘画语言。加里?希尔认为影像装置是录像的一部分。

篇7

(一)数字媒体艺术的审美体验更加大众化

在传统艺术创作中,创作者主要是具有一定艺术水准的专业人士,这些文化水平较高的创作者给普通民众带来一种神秘感和距离感,传统艺术作品不够贴近普通民众的生活,给普通民众传达了一种只有欣赏水平高的人才能欣赏艺术作品的审美体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媒体艺术为普通大众提供了更多欣赏艺术作品的机会,简单易操作的数字媒体技术为普通民众进行艺术创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大众化的创作模式和大众化的审美特点使得数字媒体艺术更加贴近人们生活,更加大众化,促进了艺术作品发展的多样化,丰富了大众的审美体验。

(二)数字媒体艺术具有开放性的美感

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过程与传统艺术相比具有非常大的开放性,在传统艺术中创作者所创作的作品具有完整性,创作的终结也意味着作品的完成,而数字媒体艺术可以进行复制和删改,除创作者之外的观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对艺术作品进行重新修改和再创作。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可以根据不同作者的不同创作思路进行修改,数字媒体艺术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丰富自身的艺术意蕴,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审美体验和审美需求,推动现代艺术的发展。

(三)数字媒体艺术具有非逻辑性的审美特征

不同于传统艺术的逻辑性审美特征,数字媒体艺术具有非逻辑性的审美特征,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审美逻辑。创作者可以尽情构思使用非逻辑性思维进行天马行空的创作,在创作中运用了较多倒叙、跳接、反转等技术,因此人们欣赏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时,不能仅凭借惯有的逻辑思维进行赏析,而是应该从现代人的思维和创作者的创作意图角度进行艺术赏析,从而获得更丰富的审美体验。

(四)数字媒体艺术具有超现实的审美体验

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依托于数字化技术,传统艺术创作是以现实中的事物为原型进行再加工和创作,因科学技术水平有限,传统艺术创作灵感来源于现实生活,数字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相比,具有超现实的审美体验。数字媒体艺术中展现的恐龙、生化危机、外星人等题材具有超现实性,数字媒体艺术可以运用多种现代技术进行声音和图像的模拟,能给观赏者带来极强的感官冲击和震撼的视听效果,丰富了人们的审美体验。

二、总结

篇8

关键词:数字技术;艺术设计;数字媒体;新媒体艺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数字化时代。数字化是指利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把声、光、电、磁等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或把语音、文字、图像等信息转变为数字编码,用于传输与处理的过程。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是基于数字科技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生的艺术形式,主要涉及到视觉艺术、人机界面、信息传播、多媒体、数字网络、动画、广告、游戏、虚拟环境,虚拟产品设计等方面,是高新技术与艺术思维的完美结合。新型的技术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新的思维空间和视觉空间,也带来了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一、数字媒体艺术的正确认识

新生事物的发展是在质疑和改善中不断发展的,数字化对艺术设计的发展有利有弊。电脑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使得设计师们使用电脑进行设计,这是现代艺术设计史上设计方式的一次大革命,它标志着一种新艺术形式的产生。但是,对于数字技术的过度依赖,同时也让我们的设计师们进入了一个误区,让我们的设计师们过度的注重数字技术的学习,而忽略了对艺术理论的学习和领悟,这个错误的观念导致了软件应用能力很高,但设计水平良莠不齐。艺术创作中的数字技术固然重要,通过计算机数字技术可以制作出丰富多彩的艺术品,不仅仅能“再现客观”,更能“虚拟现实”,能为设计者带来更广阔的设计思维,更有效的设计方法,更独到的设计表现,更广阔的交流空间。即使这样,数字技术也不能成为艺术设计中的主导,艺术设计的灵魂还是在于设计,在于创意,而数字技术只能作为创意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现在很多设计师局限于对数字技术的追求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在数字时代,数字技术与现代艺术设计的相结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数字技术已经融合到了艺术设计的各个领域。现代艺术设计与数字技术已经是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要科学的去认识和平衡数字技术与现代艺术设计之间的关系。时代的发展,设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设计不仅要适应时代,更要引领潮流,所以现代艺术设计必然要创造更新的设计文化。数字技术为现代艺术设计搭建了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设计师们应该更好地利用这个平台,在数字技术中融入传统设计文化、传统设计思维,并把传统的与现代设计思维相结合,通过现代数字技术表现出来,以超前的设计意识使现代艺术设计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对传统艺术设计的影响

1、设计思维能力得到了延伸

数字化技术的运用,替代设计师完成了大部分理性工作,给艺术设计的造型语言、设计观念、组织方式、工作方法、表现形式、设计效率等方面带来了崭新的面貌,产生了强大的震撼,其对传统艺术设计的影响深远。进入数字化信息社会的设计,设计对象和心理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大量与现代化科技有关的新产品层出不穷,而传统设计的产品也不断吸纳现代信息的元素,使设计出的产品在产品本身和制造方面都带有了智能化的色彩。设计的产品更具人性化,冷冰冰的产品拥有了人情味,使人们在科技包围的环境中不再感到陌生,这也成了现代设计的准则。数字化技术除了让我们有了一个便捷聪明的工具以外,同时使我们的设计思维得以延伸,设计思路更为大胆,设计触点越发广泛。开启了设计师原本无法触及的领域和长期封闭的灵感边缘。

2、设计内容形式得到了丰富

新的传播形式和传播媒介的出现,使得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所涉及的内容得到极大的丰富和拓展。网络、数字电视、互动媒体、交互游戏、虚拟空间等都成为信息传播的形式和主要介质,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范畴受到突破性的冲击,数字载体的发展极大地延伸了视觉传达的设计形式和内容。新媒体艺术设计理论和美学范畴继承了部分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的理论体系。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的理论体系依然可以作为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理论基础。其在美学的审美理论基础是相同的。在设计的理论和平面视觉创意法则方面是相似的。在设计和表现的内容上是相近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是时代的产物,它具有时代的先进性,它的表现形式更丰富,信息量更大,更具备科学性、时代性。因此,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在继承传统设计理论的基础上,还必须根据其信息传播的形式、媒介以及传播的复合性、学科的综合性、技术的数字化等特征,来完善提高这一新型学科。

3、设计手段方式得到了提升

在传统艺术设计过程中,设计师是靠手工来绘制设计方案,。设计与制造由不同的人来完成。当产品完成之后,设计者再根据产品、静态图来讨论设计的功效。而使用者与产品之间是动态的,是多种感觉的一种直接交互的使用过程,这与设计者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具有很大的不同,设计者还得依靠使用者的反馈才能了解设计的成效,这造成了设计与使用的不连续性。新媒体艺术设计,充分运用数字化技术。展示了其存储方便、修改容易,设计效果稳定等优势。消除了设计与使用之间的不连续性,使设计能在模拟真实使用的情景下完成,从而提高了设计的功效,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传统设计手段的局限,使构思、设计、制造和使用更具连贯和一致性,使产品更人性化。

三、数字媒体艺术推动了现代艺术设计的教育变革

随着数字艺术设计的发展,艺术设计的教育也发生了质的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注重的是对学生进行艺术史、艺术学等学术型的教育方式,学生们在学校学习的仅仅是理论知识,要通过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和对艺术创造的能力来自我完善才能真正地创作出艺术作品。这样的教育体制是不完善的,导致了很多不知道如何学习的学生放弃了艺术设计。数字时代的艺术设计强调的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而教育也同样如此,学生学习的不仅仅是那些基础知识,还要学习数字技术,在艺术修养和数字技术两者之间平衡发展,教育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新型的艺术人才。这样助于我们构建起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教学结构体系,是教育更具有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动画艺术;影响

动画是当前影视产业中主要的产品类型,我国的动画设计历经了60多年的变革,从水墨设计直到当前的三维动画设计,动画艺术一直在不断的进行改变。当前,数字媒体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更是推动了动画艺术的变革,将其发展到了另一个艺术的高度,改变了动画艺术的设计理念、平台及形式等等。

一、数字媒体艺术简介

数字媒体艺术是一项专门用于生产创作影视系列作品的技术。它以现代的计算机设备和技术为载体,以传媒艺术和数字化科技为基础,将人的艺术思维、理念以某种具体的形式呈现出现。它的出现满足了现代人对影视动画作品的高端需求,改变了人们从事艺术设计的方式和理念,优化了艺术设计设备,让人们能够更好的传达和呈现自己的设计思维和艺术想法。

随着现代数字科学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媒体艺术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不断的翻滚前进,加深了与现代高新科学技术的融合,这是一种与现代科学和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数字媒体艺术包含了艺术设计、数字化技术、艺术理念以及计算机技术等多种科学,它既是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是一种新的艺术设计手法,它的出现让人们感受到了一种超乎自然的魅力,它所呈现的出来的作品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它完全可以按照设计者的想法进行操作,立体的展现非现实世界当中的事物,因此,它也被广泛的用于影视作品设计、动画设计、广告设计以及一些艺术品、工艺品的设计当中。

二、动画艺术发展简介

我国影视产业起步较晚,动画艺术产业更是在影视产业兴起多年以后才开始出现。我国最初的动画艺术主要取材与传统的民间和国学艺术,例如剪纸、皮影以及水墨等,最初的动画作品以传统艺术形式为主,人们称当时的动画艺术为“中国学派”,其具有浓厚的中国风艺术韵味,民族特征鲜明而强烈。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外开放的程度也越来越高,外国的艺术逐渐的进入到了我国的动画产业当中,较为著名的作品有《海尔兄弟》、《人猿泰山》、《灰姑娘》等,外国动画作品的流入,推动着我国动画艺术的变革,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动画艺术开始大量的汲取国外动画艺术作品的特点,从最初的复制,走到了如今的自主创新。在很多的动画作品当中,呈现出了华丽的服饰、生动的人物形象,包括人物的神态、口吻、动作等都更加的接近于现实世界。动画片从二维动画逐渐的发展到了三维动画,直到现在的3D动画影片。在其发展过程中当中,动画艺术经历了巨大的改变。

三、分析数字媒体艺术对动画艺术变革的影响

数字媒体艺术投入市场以后,传媒艺术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尤其是它对于动画艺术变革的影响。数字媒体艺术在设计手段、设计平台以及设计理念上都有着崭新的地方,其所创作出现的动画艺术也具有不同的特点。总体而谈,数字媒体艺术对动画艺术变革的影响如下:

(一)对动画传统光学胶片的影响

传统的动画艺术设计的后期制作一直是一大难题,由于缺乏先进的技术设备,常常使得前期制作好的动画作品在进入后期制作后,出现了质量下降的问题,诸如作品中的色彩、特技、人物形态等,在后期制作呈现出来的效果往往与设计者最初了想法有着很大的差别。进入数字化媒体时代以后,人们运用数字媒体艺术相关技术进行动画作品的后期制作,可以完整的保留作品的当中的艺术特点,并将其放大,优化其艺术效果。现代的胶片可以更好的表现传统光学胶片无法呈现的化妆效果和机械模型,使得作品当中的特效镜头更具真实性。诸如恐龙追击、瀑布逃生、爆炸、火海等场面,不论是从其立体性、真实性,还是从其色彩、动作上来看,都更加的完美。

(二)对动画艺术表现形式的影响

动画艺术形式的创新与动画设计技术的发展是分不开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出现完完全全的改变了动画艺术的表现形式。作为现代一种先进的动画设计技术,数字媒体艺术能够更好的帮助设计者表达自己的想法。传统的动画设计中,作品颜色、画稿绘制以及拍摄都需要人工来完成,设计工作十分繁琐,而且周期长、工作量大,出来的色彩和动作效果也不是尽如人意。而现代的数字媒体艺术则可以通过计算机和软件,大批量的进行上色、稿件绘制和镜头拍摄,色彩效果、机械动作、人物效果的表达都更加的鲜明立体,人们不再需要在纸张的反复绘制作品所需要的人物、动作和故事情节,只需要在计算机当中绘制出需要的人物和场景之后,借助动画软件,就可以让人物完成相应的动作或表情,这样的表现形式使得动画作品中的人物动作更加具有连贯性,提升了动画作品的真实性。数字化媒体艺术的出现,推动了动画艺术表现形式的革新,精简了动画艺术设计过程,提升了动画作品的设计效率,使得其表现形式更具灵活性、灵动性和操作性。

(三)对动画艺术设计理念的影响

在传统的动画艺术设计当中,由于缺乏先进的设备,加之艺术文化闭塞的影响,使得人们在进行动画艺术创作的时候,只能够提出国内的文化元素和艺术元素进行创作。诸如《小蝌蚪找妈妈》这一作品,就是借鉴了中国传统水墨画艺术理念而进行创作的。数字化媒体艺术出现之后,动画艺术设计在色彩、人物、机械以及特效等各个方面的设计中都没有限制,设计者可以自由的发挥,即使是天马行空,数字化媒体艺术也能将其完整的呈现出来,人们对于动画设计也不再拘泥于传统的理念,而是大胆的创新,他们不但大量的吸收国外作品的艺术设计理念,更是进行了自我创作,不断的根据国内动画观众的需求和市场发展特点,摒除了拘泥于传统文化的艺术设计理念,采用了新的设计方式和表现形式,使得现代的动画艺术更具时代特征和现代气息。

(四)对动画艺术设计平台的影响

数字媒体艺术的创新对动画艺术设计平台的改革和影响是必然的。现代动画艺术设计几乎都是运用计算机操作平台进行创作,稿件绘制只停留于初期的创作阶段。各种类型的数字化平台被广泛的运用于动画艺术设计的前期制作和后期制作当中,整个动画艺术设计的平台都在进行更新。

结束语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诞生和使用,对国内动画艺术革新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这一过程中,人们对于动画作品的赏析理念和角度也在发生这变化,动画艺术也就迎合着这样的变化,借助于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理念和平台,大胆的进行创新设计。当前三维立体创作设备、虚拟现实设备及其技术已经被逐渐的运用到了动画艺术设计当中,尤其是一些大型网络游戏和商业动画广告设计,这一系列数字媒体艺术及相关技术的出现,在不断的推动着动画艺术的变革、发展和创新。(作者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飞.数字媒体艺术对于动画设计的影响[J].北方文学旬刊,2014(02):133-134.

[2] 肖洁.对于数字技术与数字媒体对动画创作的影响分析CJ]中国新通信,2014(25):336-338.

篇10

关键词:互动媒体艺术  现实经验  模拟  艺术升华

当互动媒体技术进入人类视线的时候,它只是作为一种人机交互式界面的机器而存在。但这种存在改变了受众接收信息的方式,也改变了受众对电子媒体界面所传递的信息只是单向性的认识。因为当受众接收到信息后,能够通过对交互式机器发出特定的指令,来完成对所接收到信息的反馈。这就是互动多媒体 区别于其他信 息传播方式的最大特性。

当艺术家发现互动媒体技术这一特性时,他们尝试着是否可以利用互动媒体技术创造出新型的艺术作品,以此来传达他们的艺术感悟。他们最先关注是现实经验,从架上绘画到数字艺术的发展进程中,非常多的作 品题材是 关注人类 的现实经验,现实经验是最能直接的体现社会的精神 内核 的题材。艺术家能把不同的现实经验进行重组、抽离和选择,而创造出动态的非现实的虚拟影像。比如马塞尔·杜尚的油画作品《下楼的裸女二号》就是把模特下楼的动作过程用一种静态的画面来体现不同时间状态下的视觉感受。特别是在互动媒体艺术中,作品信息的传递是双向的。作品同外界是有着信息交流的,作品会根据外界所传递的不同信息而发生不同的变化,从而反馈出不同的信息。这种艺术形式给了艺术家一个更为广泛的创作空间,作品呈现给观众的面貌可以不是一种,而且可以多种截然不同的结果,而这些结果是由观众控制的。这种艺术形式能够使艺术家以现实经验为题材的创作散发出比架上绘画更为璀璨的光芒。

最开始艺术家是对现实经验进行实验性的模拟。这并不是单纯的模拟,而是利用受众不同的感官感受来模拟现实存在的体验。由日本电气通信大学智能机械系的团队集体创作的《Conspi ratio》是用一种游戏的方式来模拟现实,从而彻底的改变受众 的感官感受。观众可以预先从一个互动媒体的显示界面上选择可乐、牛奶等各种可吸食的饮料、食物甚至是游动的乌龟,然后这些食物或饮料的平 面图形就会在一个平铺的显示器上来回游动。受众使用一个用特殊传感器制作的吸管对准这些图形猛吸几口,它们就会慢慢缩小,直到消失不见,就如同真的被嘴巴吸走了一样。与此同时,借由空气的压力、吸管的颤动以及从系统中传出来的特别的声音,即便不是通过味觉来感受这件艺术作品,受众都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这一有趣的互动媒体艺术装置,受众受到不 同于 以往 的感 官刺激来与他人分享 自己通过吸管享受美食的真实体验,这在普通环境下绝对是难以想象的。以我们 的社会 经验来说,人与人之间,通过血缘、生活以及工作等众多错综复杂的关系形成了一张社会关系网络,这种关系网是不可见的。然而艺术家试图通过利用视觉形态这种方式,艺术的模拟和再现这一张无形的社会网络。OritZuckerman与Sajid Sadi合作的互动媒体艺术作品《聚光灯》,就是~组通过16个显示器播放人物视频肖像构成的社会网络 。每一显示器中有一个肖像的视频,肖像之间通过互相张望来进行交流。参观者可以通过按压16幅视频肖像中的任意一个肖像来打断整体的动态。其余的15幅肖像会自动的反应并把注意力集中到被选择的肖像上,感觉就像被选择的肖像是焦点所在一样。每隔数秒种,任意选择的肖像都会向邻位的肖像张望,而旁边的肖像也会望过来。这16幅 肖像构成了一个社会网络。而参与者的互动则影响了这个相互关联的网络,也就暂时成为这个网络的第17个成员。

当艺术家进入更深层次的探索时,他们认为可以在模拟现实经验的基础上,打破原有的架构,以一种超越以往的现实经验展现在受众面前。在我们以往的经验里,当我们把玻璃杯放在吧台上或着推动玻璃杯在吧台上移动的时候,最多能听到玻璃杯碰撞吧台的声音。但是UVA机构能利用参与者移动杯子的动作创造出绚丽的互动影像色彩。《iBar》是一件吧台互动作品,当参与者把酒杯放到吧台上时,吧台上出现的绚丽射线将不同的酒杯连接起来。当移动酒杯的时候。

射线会根据酒杯的移动轨迹形成不同的几何图案。艺术家把我们以前容易忽视的这些微小的细节经验,以一种炫目而美丽的射线动画展现在受众的面前。而艺术家Ch ristaSommere~nLaurent Mignonneau所创造的互动艺术作 品更是把人类的现实经验升华到一个更为神奇的艺术世界。他们的作品《朦胧特快》以艺术化的形式模拟了列车行驶过程 中窗外的美丽的夜景,当坐在座位上的观众拨动显示器做成的窗口时,车窗会变化出各种各样色彩绚丽的朦胧夜景。作品也从另外一个层面还原了人们在不经意问浏览飞速移动的物体时,产生模糊不清的图像的视觉感受。并且诠释出一切事物都将在时间的长河里转瞬即逝,只留下了人类模糊而美丽的视觉体验。

互动媒体艺术作为当今高科技的现代艺术代表,融合了广泛的艺术形式和内容,目的就是要打破传统美学观念对艺术的理解。艺术家们正是以人类的现实经验为艺术脉络,以互动媒体技术作为技术载体,以观众最为熟悉的模式作为形式的表达来体现互动媒体技术对人类现实社会经验的艺术升华.

参考文献

[1]童芳.《新媒体艺术》,福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2]郭晓寒,何雨津,《互动媒体艺术》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张燕翔,《当代科技艺术》科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