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管理范文

时间:2023-03-18 07:00: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节能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节能管理

篇1

关键词 节能降损 多供少损 强化管理 经济效益

0 引言

线损率是供电部门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多供少损”是供电企业的宗旨。所以,供电企业节能增效的主要手段就是降低电网线损。其方法是:企业领导首先要有积极的节能思想,加上严密的管理组织、科学的降损技术措施和奖惩办法,节能增效的目的就会实现。

1 几种影响节能增效的人为因素

有几种影响节能增效的人为因素必须首先解决,否则就很难开展节能管理工作。

1.1 担心线损率降低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供电企业靠“多供少损”出效益。电网损失电量少,经济效益就高,反之,效益就低。然而,就有供电公司的领导说:“线损率降低了,领导的政绩有了,企业的效益没了。”所以,他宁愿让线损率居高不下,宁肯受到上级批评,也要保住企业的经济效益。这话乍听起来简直是一派胡言,但是却有他的道理。原因是,有些省电力公司对趸售县供电公司的电费收取办法是:每年由地市供电公司对其核定“折扣率”。折扣率定为30%,但一般掌握在25%。例如:某县供电公司折扣率核定为25%,即,县供电公司每收入100元电费,自留25元,上交地市供电公司75元。地市供电公司再把扣下来的5元交给省供电公司,作为对县供电公司电力建设项目的补助金使用。地市供电公司核定折扣率多少的依据,是县供电公司上年度完成的线损率和供电成本。对线损率高、供电成本高的县供电公司,核定的折扣率就高一点,反之,就低一点。

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奖励了节能工作差、线损率高的供电公司,挫伤了节能工作好、线损率低的供电公司的积极性。这个办法在很多省已经废除了。如果还有省供电公司采用此办法,县供电公司计算一下就会发现:通过节能管理取得的经济效益远大于折扣率略高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县供电公司领导千万不可再办那些“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傻事。

1.2 害怕线损指标“鞭打快牛”

有些供电公司领导因害怕上级下达线损率指标“鞭打快牛”,从而不愿意做节能降损的工作。他们说:“线损率完成得越好,上级下达的线损率指标就越低,很快就会让你完不成指标。”这话说得也有一定道理。例如:某供电公司节能降损工作做得很好,线损率年年下降,上级下达的线损率指标也跟着年年降低。在该公司电网线损理论计算达到2.80%时,上级下达的线损率指标竟是2.70%,比理论计算还要低0.1个百分点。该公司通过多方努力,年终实际完成线损率2.68%。第二年,上级又将线损率指标压到2.51%,该公司再也无法完成这个不切实际的计划指标了,于是就从“三产”上拿出钱来,自己买自己的电量,抵消线损电量,力争完成分解后的月度线损率指标,从而完成上级下达的年度计划指标。尽管如此,年终还是因“三产”赚的钱入不敷出而没有完成计划指标。

线损指标“鞭打快牛”的原因是:指标管理部门不了解下级的节能工作,总认为他们既然能够完成计划指标,就是还有潜力可挖。

解决的办法是:下级供电部门节能专责人要与上级指标下达人多进行工作沟通,将本单位的节能降损工作向上级详细汇报。当线损管理工作做得较好、线损率完成值已经接近理论计算值时,节能专责人应把电网线损理论计算的全部资料送给他看,向他说明线损指标不能再压的理由,相信他会理解的。

1.3 把无功补偿容量交给厂家来计算

近年来,供电部门出现一种怪现象:节能专责人不计算10(6)kV线路无功补偿装置的安装容量,而是把这项工作交给无功补偿设备生产厂家来计算。由于自己不动手计算,有些供电部门甚至不能向厂家提供必要的计算资料。如果厂家不接受计算,就不买他们的设备,甚至把这项工作写入招标条件。厂家为了卖设备赚钱,只好答应计算。他们在不熟悉电网结构,不知道无功负荷分部情况下,粗略完成了设计工作。待设备安装、投运后,一般都是过补偿,特别是夜间负荷低时,往往会使无功功率向系统倒送,造成线损增大,起不到节能的作用。

解决的办法是:供电部门节能专责人必须亲自计算无功补偿容量及设计安装地点,并在补偿设备安装、运行之后,定期进行检查,实现动态管理。

1.4 负责生产的技术人员必须精通业务

有一个110kV变电站,进线功率因数只有0.82,10kV母线电容器没有投入运行。当问其变电站值班员为何不投母线电容器时,在一旁站着的县供电公司生技科长理直气壮地说:“10kV母线电压不低啊!”这位生技科长只知道投入补偿电容器可以提高10kV母线电压,却不知道补偿电容器的主要作用是补偿变电站所缺无功功率的,而10kV母线电压的高低主要是靠调整主变压器有载调压分接头来实现的。难怪该变电站值班人员对变电站进线功率因数过低时,竟然视而不见了。

解决的办法是:对分管生产的中层干部、技术人员及变电站值班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对那些年龄大、文化低、技术差、思想保守、不愿学习技术或根本学不进去技术的中层干部,应该调换其工作岗位,该退居二线的要动员他们退居二线,让位给懂技术的年轻人。

2 节能增效的组织措施

2.1 建立“节能领导小组”

(1)节能领导小组的人员组成

节能领导小组是供电公司节能管理工作的最高领导机构,组长和副组长分别由总经理和与节能工作有关的副总经理担任。成员由生技、调度、用电、线路、变电、计量、营业等相关部门领导担任。

(2)节能领导小组的任务

节能领导小组组长是全局节能工作的总指挥,他的任务是全力支持“三级节能管理网”人员开展节能管理工作;副组长应做好本人分管部门的节能管理工作;组员应做好本部门的节能管理工作。

全组成员在组长的领导下,互相配合,努力工作,齐心协力,共同把全公司的节能管理工作做好。

节能领导小组成员名单,每年年初不论成员是否有所变动,都要印发文件,向全公司职工公布。

2.2 建立“三级节能管理网”

(1)“三级节能管理网”的组成

“三级”指公司级、科室级和班组级。公司级,设节能专责人1名,挂靠在一个部门工作(一般在生技科);科室级,与节能有关的科室各设1名节能员;班组级,主要是指供电所和变电站,各所、站设1名节能员。

“三级节能管理网”成员名单,每年年初不论成员是否有所变动,都要印发文件,向全公司职工公布。

(2)“三级节能管理网”的任务

节能工作是全局性的工作,涉及到每个生产、技术、经济管理部门。 “三级节能管理网”成员的任务是落实节能管理技术措施,完成节能计划指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节能专责人的选拔条件

节能专责人是节能管理工作中具体干活的带头人,选好节能专责人是搞好节能工作的关键。节能专责人应具备下列条件:

①在输电、配电、供电、用电专业中,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理论知识。

②有一定的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协调能力和文字水平。

③爱岗敬业,责任心强,善于学习,工作泼辣,能随时深入生产第一线,指导基层工作人员做好节能工作。

(4)节能员的选拔条件

①熟悉本部门管辖范围内的节能管理工作。

②爱岗敬业,责任心强,善于学习,工作细心。能在本部门领导及节能专责人的双重领导下完成节能管理任务。

3 节能增效的技术措施

(1)编制《节能管理标准》。内容应包括:管理体制,管理部门及职责,奖惩办法等。

(2)编制“年度节能降损计划”、“月度节能降损计划”及“节能降损规划”。

(3)分解下达月、季、年度售电量和线损率计划指标,定期召开节能分析会,落实节能计划的完成情况。

(4)开展节能小指标考核,内容包括:变电站进线功率因数、变电站母线电量不平衡率、电能表校验率、高压电能表校验前合格率、低压电能表轮换率、无功补偿电容器可用率、变电站站用电率、月末及月末两日抄表电量比例等。

(5)定期开展线损理论计算,找出节能降损的主攻方向,为制定降损计划提供依据。10(6)kV系统每年计算1次,35kV及以上系统每半年计算一次。

(6)对变电站及10(6)kV线路进行无功补偿优化计算,分压、分层管理无功,实现无功跟踪补偿,就地平衡。指导安装无功补偿设备,并对其进行动态管理。

(7)绘制变电站主变压器经济运行负荷曲线,合理安排运行方式,实行经济调度。

(8)紧跟时代步伐,推广高新技术及先进节能设备的应用。

(9)组织节能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利用“请进来,派出去”的办法与同行业进行技术交流,提高整体人员的素质。

(10)对在节能管理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部门和个人,提出奖励意见;对在节能管理工作中由于工作失误造成电量损失、经济损失的部门和个人,提出惩罚意见。并把意见送交给节能领导小组进行审核与奖惩。

(11)定期开展用电普查工作,杜绝偷电、漏电、烧坏CT、烧坏电能表、错抄漏抄电量、误乘倍率、CT错接线等情况的发生。

(12)组织测量变电站PT二次压降,更换不合格的PTZ,次线,杜绝因PT二次压降超标引起的电量损失。

(13)对系统CT变比进行管理,特别是专线用户和大用户,计量CT,变比不能过大,防止“大马拉小车”现象发生。

(14)设立“变电站母线旁路带路电量记录簿”,定期对变电站母线旁路带路电量检查,对遗漏的电量要及时追补,并要追查责任。

(15)认真写好月度、季度、年度节能降损工作总结。

4 管理出效益的事例

2007~2008年,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供电公司,通过使用上述管理办法后,使该公司线损率有了明显下降,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

(1)2007年,完成供电量52083万kW・h,售电量45937万kW・h,损失电量6146万kW・h,线损率11.8%。

(2)2008年,完成供电量60554万kW・h,售电量54620万kW・h,损失电量5934万kW・h,线损率9.8%。

(3)计算节约电量及增加的经济效益:

2008年比2007年线损率降低2个百分点,节约电量121 1万kW・h。按2008年平均电价0.53元/kW・h计算,增加经济效益641.83万元。

篇2

[关键词]标杆管理;发电企业;节能

标杆管理(benchmarking)又称标杆瞄准、对标管理或基准管理,起源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公司学习日本公司的运动中。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标杆管理以其极强的操作性被中外企业广泛采用,IBM公司、施乐公司(Xerox)和摩托罗拉(Motorola)等在其经营管理过程中运用标杆管理并获得了成功。然而,将标杆管理运用于发电企业的节能项目还是比较新的尝试。发电企业是能源消费大户,也是国家和地区节能的重点企业。因此,探索发电企业的节能对标活动,对于创建资源节约型发电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标杆管理用于发电企业节能的可行性

标杆管理的鼻祖是美国的施乐公司,该公司将标杆管理定义为“一个将产品、服务和实践与最强大的竞争对手或是行业领导者相比较的持续流程”。一般来说,标杆管理是以优秀企业的做法为标杆(benchmark),加以创造性地改进,并依据优秀企业的业绩指标相应地设置本企业的业绩目标,以获取企业绩效的巨大提高。

施乐公司认为,标杆管理活动可以应用于组织的任何领域之中,组织中运行的一切事务都可以进行标杆管理。事实上,电力企业广泛开展的“升级达标”、“创一流”和“同业对标”等活动就是标杆管理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只不过这些活动相对忽视了过程管理。对于发电企业而言,标杆管理可以用于运行管理、检修管理、燃料管理、技术管理、设备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发电企业节能标杆管理就是发电企业将其发电煤耗、供电煤耗、厂用电率、发电燃油消耗、发电水耗等主要节能指标与标杆企业的节能数据进行比较,进而发现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并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以提高发电企业节能效率的过程。

基于标杆管理的分类,节能标杆管理可以分为内部节能标杆管理、竞争性节能标杆管理(行业内)和外部节能标杆管理(跨行业)等。内部节能标杆管理是发电企业开展节能对标活动的起点,同时也是进行外部节能标杆管理的基础。发电集团对集团内部处于不同地域发电企业开展的节能对标活动同样属于内部标杆管理的范畴。内部节能标杆管理不涉及保密问题,开展节能对标活动成本较低并且可以获得非常详细的资料。外部节能标杆管理(跨行业)是指通过借鉴不同行业的节能经验,以提高节能效率。通过外部节能标杆管理(跨行业),发电企业可以寻找到全新的节能方法与实践。钢铁、电力、化工、石油石化等行业都属于高能耗行业,这些行业内企业的节能措施均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二、发电企业开展节能对标活动的必要性

首先,发电企业开展节能对标活动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节能降耗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国家已把节能降耗工作放在“十一五”经济工作中突出的位置上。高能耗企业能否在节能工作中有所突破,直接决定了“十一五”规划中20%降耗目标的能否实现。电力行业是一次能源消费大户,也是国家和地区节能减排的重点,其中发电企业有巨大的节能潜力,发电企业在降低供电煤耗和降低厂用电率等方面累计可以产生39%的贡献,因此,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发电企业的节能水平,对完成国家的节能减排任务有着重要意义。

其次,节能发电调度也是发电企业开展节能对标活动的重要原因。节能发电调度是按照节能、环保、经济的原则,以保障电力可靠供应为前提,优先调度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发电,对于火电机组,则按照煤耗水平调度发电。开展节能发电调度对发电企业,尤其是火力发电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甚至关系到发电企业的存亡。实行新的发电调度规则后,能耗低、已安装脱硫装置的燃煤机组将优先得到调度;能耗高、污染重的小型燃煤、燃油机组将难以上网发电。例如,广东率先成为节能发电调度试点地区,从2008年1月1日起,节能的电厂将优先上网售电,能耗高的发电企业将卖不出电。同时,配合之前出台的脱硫电价优惠政策,凡采取脱硫措施的企业,每度上网电价将给予0.015元的补贴。

最后,发电企业开展节能对标活动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一方面,发电企业能耗的高低,不仅影响到了企业运作成本的高低,也决定着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发电企业通过积极开展节能对标活动,可以降低成本,在激烈竞争中占据主动。另一方面,经济行为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正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政府的环境政策更加侧重于节能降耗,发电企业积极开展节能对标活动无疑是一种积极应对挑战的明智之举。

三、发电企业实施节能标杆管理的流程

施乐公司的罗伯特·C·开普(RobertC.Camp)是标杆管理的先驱和最著名的倡导者。他将标杆管理活动划分为5个阶段,每个阶段有2到3个步骤。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发电企业的节能标杆管理划分为计划阶段、收集数据阶段、分析阶段和实施阶段,每个阶段又包含一系列的活动。发电企业节能标杆管理流程如下图所示。

1.计划阶段。计划阶段的主要活动包括成立标杆管理项目小组,确定节能标杆企业,获得高层管理者的支持等。标杆管理项目小组的成员通常是由5-10人构成,一般应包括发电企业分管节能工作的领导、节能管理专工和一线员工。分管节能工作的领导一般应是主管生产的副厂长(或总工程师),其主要工作是协调与外部标杆企业之间的标杆管理活动,担当与外部节能标杆企业开展标杆管理活动联络的主要负责人,同时负责指导企业的节能标杆管理活动。节能管理专工是节能标杆管理项目的直接推动者,在节能项目小组的功能发挥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工作是争取高层管理者的支持,获取节能标杆管理所需要的资源,同时协调厂部、部门和班组的节能活动。其他活动还包括安排项目小组的工作日程;明确小组成员的角色和作用;制定节能方案并负责组织实施。

节能标杆企业的选择既要考虑节能指标的可比性,又要考虑获取节能数据的可能性。为了使节能标杆管理项目合作更加富有成效,标杆管理小组需要首先罗列出那些潜在的、可能的合作伙伴,并从中选择适合的合作伙伴。一般来说,与集团内部合作伙伴进行合作,可以方便、有效地避免信息的保密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法律问题。对于外部节能标杆管理,那些有相同的需求或希望通过开展此项活动从中获益的标杆企业,包括潜在的、可能的,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此外,发电企业节能标杆管理能够取得多大的成效,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高层管理者的重视程度和参与程度。高层管理者不仅需要为节能对标活动提供各种资源,而且需要指导节能对标活动,及时解决节能对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2.收集数据阶段。收集数据包括企业内部数据收集和外部数据收集,其中企业内部数据收集是节能标杆管理的基础。对于内部标杆管理,只需要收集到发电企业(发电集团)内部历史上的一些相关数据便可。对于其他类型的标杆管理,除了需要收集到内部的数据外,还需要收集企业外部的数据。发电企业的主要节能数据包括发电煤耗、供电煤耗、厂用电率、发电燃油消耗和发电水耗等,其中供电煤耗是发电企业的核心节能数据采集对象。发电煤耗是指统计期内每发一千瓦时电量所需耗用的标准煤量;供电煤耗是指统计期内每供一千瓦时电量所需耗用的标准煤量;发电厂用电率是指统计期内厂用电量与发电量的比值;发电燃油消耗主要用于机组启动点火和日常助燃,它是指统计期内每供1千瓦时电量所消耗的燃油量;发电水耗率是指统计期内每发1千瓦时电量电能所消耗的生产用新鲜水量。

在收集数据阶段,需要为节能标杆管理项目建立专门的中心数据库。发电企业内部的节能数据收集相对而言比较容易,只需要将来自不同部门的节能数据输入到中心数据库便可。由于内部节能数据不仅是内部节能标杆管理必不可少的数据,而且是进行外部节能标杆管理的基础,所以内部节能数据尽可能详细、具体,内部节能数据不仅仅包括目前的节能数据,而且还应包括企业历史上的节能数据。虽然涉及到信息保密,外部节能数据的收集相对比较困难,但仍然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获取相关的节能数据,并及时输入到中心数据库中。这样,一是可以从外部公开发表物中采集数据;二是可以与外部合作伙伴交换节能数据;

三是从外部专家手中获得相关数据

3.分析阶段。节能标杆管理中心数据库建成后,节能标杆管理活动便进入了分析阶段。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找出节能指标存在的差距及原因,设定既富有挑战性又具有可行性的节能目标。利用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寻找企业在节能方面存在的差距,是有效实施节能标杆管理的重要一环,而找出存在节能差距的原因又是设定节能目标、制定节能方案的关键。现场考察与参观有助于发现提高节能效率的机会和存在节能差距的根本原因。现场考察与参观前需要进行精心策划和准备,最好能制定一份计划。由于现场考察与参观需要得到节能标杆企业的密切配合,所以,现场考察与参观一般只限于在合作伙伴之间进行。

由于发电企业火电机组蒸汽的压力与温度参数存在较大的差异,每个发电企业的节能目标也各不相同。一般来说,超临界、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超超临界机组与超临界机组相比,发电效率明显提高。因此,在制定节能目标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企业自身的条件,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2007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的《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到2010年,火电供电标准煤耗为每千瓦时355克,比2005年的370克标准煤/千瓦时下降15克;发电企业厂用电率为4.5%,比2005年下降1.4个百分点。这两项指标是针对大多数的火力发电企业而言的,有不少的发电企业目前已经达到或超过了这个标准。以上海外高桥电厂为例。1998年建成投产的外高桥一期4台30万千瓦亚临界机组,其机组参数、效率和环保指标均明显低于二期和三期燃煤发电机组。被称为“中华第一机组”的外高桥二期两台90万千瓦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发电煤耗仅293克/千瓦时,已经步入世界最低之列。而外高桥三期两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建成后,其发电煤耗将比外高桥二期还要低12克。:

4.实施阶段。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制定节能方案及节能计划、争取高层管理者的批准以及评估节能效果。节能目标确定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设计节能方案,并通过分析实现节能目标的成本和收益,选择最适合的节能方案。节能方案的制定以节能标杆管理项目小组为主体,也可以邀请外部专家论证节能方案的可行性。节能计划实际上是一份变革计划,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种阻力。尽可能排除与变革相抵触的力量,争取企业成员的理解、接纳与支持,关系到变革方案的成败。化解变革阻力最有效的方法是需要争取高层管理者的批准和支持。高层管理者的支持不仅体现在精神方面而且要体现在物质方面。实施阶段的另一项主要活动就是对节能效果进行评估。对节能标杆管理带来的节能效果做一个较准确的测定或估算,是实施节能标杆管理绕不开的话题。火电行业的节能率是我国多年来验证节能效果时通常习惯使用的计算方法;火电行业能效指数(energyefficiencyindex,EEI)也可作为评价火电企业能效水平的一个指标。如果没能达到预期的节能目标,节能标杆管理项目小组需要及时分析存在的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节能标杆企业也在不断地提高其节能水平,因此,发电企业需要及时跟踪节能标杆企业,及时更新节能标杆管理中心数据库,在发电企业自身节能绩效已达到节能标杆企业水平时,不断寻求新的突破,持续地进行节能标杆管理,实现最佳节能绩效。否则,即使通过实施节能标杆管理活动,也难以获得预期的节能绩效,更谈不上获得显著的竞争优势。

四、结束语

标杆管理以其超强的可操作性倍受推崇。但是,节能标杆管理在发电企业的具体应用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寻找适合的节能标杆企业。如果没有合作伙伴提供有意义的数据,标杆管理就无法有效地进行。尽管案头研究(deskstudy)和问卷调查可以获得一些节能数据,如果没有现场参观就无法获得更全面的节能数据。第二个问题是节能数据的有效性。在不同时间和区域,测得的节能数据可能不尽相同。如果节能数据不具有一定的可比性,节能标杆管理就达不到目的。第三个问题是完成节能标杆管理所需要的时间。识别节能标杆管理的合作伙伴,获得合作伙伴的同意,得到充分的节能数据并进行有意义的比较和评估,这些活动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尤其是在一些任务超出了应用标杆管理企业控制范围之外的时候,更是如此。

参考文献:

[1]CampRobertC.Benchmarking:theSearchforIndustryBestPracticesthatLeadtoSuperiorPerformance[M].ASQCQualityPress,Milwaukee,Wisc,1989.

[2]H·詹姆斯·哈里顿,詹姆斯·S·哈里顿,著.欧阳袖,张海蓉,译.标杆管理:瞄准并超越一流企业[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3]叶泽.电力企业标杆管理的启示[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6,(5).

篇3

公路运输企业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在经营过程中,造成车辆高能耗的因素很多,归结起来,包括如下四方面:

(一)运输企业经营结构、运作模式不够合理。由于市场准入标准太低,运输企业数量、素质参差不齐,造成公路运输行业主体过多、规模小、运力资源浪费严重,绝大多数运输企业经营模式单一简单,在生产过程中,运输组织调度不够合理,车辆的实载率较低,造成能源利用效率的低下。

(二)企业内部车辆油耗管理办法不够完善。多数运输企业在油耗管理方面存在弊端,如制定的油耗定额因缺乏合理性造成具体操作难以实施;又如有的运输企业虽制订了相应的油料考核办法,但因在实施过程中未能按考核结果落实奖罚,造成油料考核管理效果不够明显,未能实现考核的最终目标——有效控制油耗。

(三)车辆技术等级、技术性能参差不齐。公路运输企业中不同程度存在着重生产、轻维护的现象,在车辆节能减排技术上的研究、开发及驾驶操作技能、维护技能培训上的投入少之又少。随着运输车辆使用年限的增长,车辆性能也在逐步发生变化,故障增多,车辆能耗也随着增加,导致运输成本的上升。

(四)企业员工节油意识不强。很多公路运输企业由于缺少对员工的节能教育及驾驶技能培训,导致企业员工节能意识较差,对车辆驾驶的节能技巧了解、掌握不够,在驾驶过程中忽视了一些容易导致油耗升高的操作弊病,造成运输中能源浪费,油耗指数提高。

二、运输企业节约能耗的有效途径

(一)优化经营结构和组织结构,促进运输规模化和集约化。良好的企业管理经营模式是运输企业发展的前提和保证,也是运输企业做好节能管理的有效手段,运输企业要想从宏观上把握好企业发展的脉搏,在节能管理方面做出成绩,需抓好以下三个环节:

1、优化组织结构。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整合传统运输企业,组建管理科学、运行规范、技术先进、实力雄厚、集货物运输和站场服务为一体的新型运输企业集团,发挥资源的高效配置和集约利用。

2、优化经营结构。把车辆按照车型、车况和运力划分为不同等级,按照承接任务的运输距离和运输线路选择最适合、最节油、最安全的车辆承担不同的运输任务。加大运输装备的更新投入,积极发展节能环保的新型运力,配备技术先进、高效低耗运输车辆,最大程度发挥能源利用效率。

3、优化运力结构。积极发展集装箱运输、甩挂运输和汽车列车,通过改善运力结构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在车辆的使用上,严格控制高耗油高污染机动车的使用,鼓励发展使用低油耗、小排量的环保型汽车。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制度,逐步建立实施包括车辆油耗指标在内的车辆退出机制,对达不到油耗限制的车辆不准进入运输市场。

(二)实施车辆燃油统计考核,降低车辆燃油使用费用。运输企业做好车辆燃油统计考核的关键在于确定合理的百公里油耗定额,制定油料考核奖惩办法。在制定各种车辆的百公里耗油定额过程中,应结合每台运输车辆的车型、排量、使用年限、车况以及前期考核情况,测定所有车辆在同一驾驶员同一路况行驶时的实际耗油量和几个驾驶员在同一车辆、同一路况条件下行驶的实际耗油量,在测试结果的基础上,综合各种因素,确定各台车辆的百公里耗油定额。并根据车辆月行驶公里数和百公里耗油定额计算出每台车辆当月的应耗油总量,再根据每辆车当月的实际耗油量核算出每台车的节(超)油量及节超金额,将节超金额按适当比例奖(罚)驾驶员。

(三)重视对车辆的保养维护,保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运输车辆能否节油,除了与驾驶员驾驶习惯有关外,汽车本身技术状况的好坏也是节油的关键。要使车辆在运输生产中保持车况良好,关键要做好如下三方面工作。

1、做好车辆的日常养护,确保在最佳状态下行驶。在车辆的使用过程中要经常对轮胎汽压、底盘、发动机等关键部位进行检查和调整,加注各种油液,尽量减轻车辆的无谓承载。

2、做好车辆的定期维护,保证车辆具备良好状况。运输企业要严格按规定对车辆进行二级维护作业,保证维护项目的完整和车辆维修的标准。

篇4

关键词:合同能源管理 模式 流程 案例分析

合同能源管理是70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发展起来一种基于市场运作的全新的节能新机制。它不是推销产品或技术,而是推销一种减少能源成本的财务管理方法,是一种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投资的节能投资方式。这种节能投资方式允许客户使用未来的节能收益实施节能项目,客户与节能服务公司之间签订节能服务合同,有助于推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节能项目的实施。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一)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分类

节能效益分享型,即由EMCo提供项目资金与项目的全过程服务,合同期内EMCo与客户按照合同约定的比例分享节能效益,合同期满后节能效益和节能项目所有权归客户所有。

节能量保证型,即节能服务公司或客户提供项目资金,EMCo提供项目的全过程服务并保证节能效果。按合同规定,客户向EMCo支付服务费用,如果在合同期项目没有达到承诺的节能量或节能效益, EMCo按合同约定向客户补偿未达到的节能效益。

能源费用托管型,即客户委托EMCo进行能源系统的运行管理和节能改造,并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能源托管费用;EMCo通过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费用,并按照合同约定拥有全部或者部分节省的能源费用。EMCo的经济效益来自能源费用的节约,客户的经济效益来自能源费用(承包额)的减少。

(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优势

专业化的EMC提供了节能项目的全过程服务,免除客户在项目管理、技术、工程上的负担。

EMC承担节能项目的主要风险,包括技术和工程风险。

EMC丰富的节能项目操作经验和对节能技术、设备的熟悉,使得能够准确找出客户的节能潜力点并设计更合理的技术改造方案,选择高性价比的设备,加之丰富的 项目运作经验,可有效地降低实施节能项目的成本。

合同能源管理流程及环节

合同能源管理是EMC公司通过与客户签订节能服务合同,为客户提供包括:能源审计、项目设计、项目融资、设备采购、工程施工、设备安装调试、人员培训、节能量确认和保证等一整套的节能服务,并从客户进行节能改造后获得的节能效益中收回投资和取得利润的一种商业运作模式。EMC公司服务的客户不需要承担节能实施的资金、技术及风险,并且可以更快的降低能源成本,获得实施节能后带来的收益,并可以获取EMC公司提供的设备。具体流程如下:

能源审计(节能诊断)

能源审计阶段包括能效诊断、节能潜力评估和节能措施的可行性研究。是合同能源管理的重要基础。即完成:查清能源使用情况;分析能源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节能潜力点,提出对策;对拟采用的节能措施进行可行性分析。

节能改造方案设计

这一阶段由EMC按照与客户商定的拟改造对象进行技术、经济方案设计。具体确定改造的规模、实施地点、设备的选型、工艺改造技术、工期进度等。并预测能达到的节能量和由该节能改造项目带来的经济效益。

3.能源管理合同的谈判和签署

EMC与客户双方在完成的节能改造方案基础上谈判,并可对技术和经济方案进行反复修改,达成一致时即可签订节能服务合同。

项目投资

投资按合同能源管理的不同方式有所不同:

节能效益分享型投资―由EMCo先期提供全部项目投资,当节能项目投入使用并满足合同约定的节能效益时,客户按合同约定分期向EMC支付效益款。

节能量保证型投资―由EMCo先期提供全部项目投资,当节能项目投入使用并满足合同约定的节能率时,客户按合同约定一次性向EMC支付效益款。

能源费用托管型投资―由客户按照合同约定按期支付能源系统托管费用,EMCo自负盈亏负责能源系统的运营。

施工、设备采购、安装及调试

节能改造项目的设备和材料采购、施工、设备安装调试均由EMC负责组织完成,客户仅需配合和提供必要的条件。

节能、效益产生及监测

节能改造项目完成后进行验收,可通过实际测量结果以检验项目是否达到合同约定的技术要求,节能量是否达到合同约定。

双方签署验收报告后,改造后的设备即交由客户使用,EMC按合同约定向客户提供人员培训。

节能效益分享

在效益分享期内客户按合同约定向EMC支付效益款。客户按合同支付完全部效益款后,设备所有权归属客户,项目结束。

合同能源管理案例分析

(一)案例过程

项目简介:某大楼空调系统进行综合节能改造,根据EPC项目活动的基本程序,首先由某节能服务公司为客户开发一个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节能项目,选择技术,提供融资;其次与该宾馆客户就该项目的实施签订一个节能服务合同,采用新型节能机制,确定基准线;而后履行节能服务合同中规定的义务:采购、安装、运行、管理;保证项目在合同期内产生合同中规定的节能量,监测并确认节能量;最后,享受合同中规定的权利,在合同期内收回用于该项目的资金及合理利润,分享效益。

项目实施:该项目的技术方案是采用冰蓄冷技术对空调系统进行改造,并通过系统整体优化,改善循环泵和主机的匹配度,从而提高空调系统整体运转效率,节约空调用电。

项目成效:经改造后,空调系统做了整体优化,三台空调主机平均能耗下降30%,循环泵平均能耗下降40%,年节约电费约253.6万元。

项目投资:约400万元

节能分享:合同期内(3年),EMCo分享节能效益的80%,该宾馆客户分享节能效益的20%,合同期满后所有收益及设备归该宾馆客户。

案例分析

该客户在前三年没有任何资金投入和风险的情况下每年可享受到约50万元的节能效益。三年后独享全部节能效益和设备产权。当然,该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关键基准线和节能量的确定,这就需要委托有资质的机构进行第三方监测,有专业的节能机构作为第三方对项目运行全过程进行把关,公平、公正地组织技术、经济、节能效果评审。

篇5

一、 搭建信息平台,提高行政效率

为使重点耗能企业及时、准确了解和掌握国家节能政策,方便企业在线咨询,省内先后建立了湖北节能环保、湖北合同能源管理、节能监察等网络信息平台,及时国家和省在节能减排等方面出台的政策,实现了省级节能主管部门与重点耗能企业的双向沟通,受到企业的普遍欢迎。同时,还设立节能宣传周、行风热线、电视专题、报刊专栏宣传解读国家政策。针对节能项目申报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我委利用电子邮箱和短信平台,在国家申报项目的通知到达当天即将通知挂到网上,各市州当天就能看到并下载国家的通知,为企业申报项目节约了时间。

二、 加强宣传培训,解读节能政策

由于大部分企业是第一次申报节能项目,对项目申报的程序、方法、步骤、内容要求等方面都不是很熟悉,为了不影响项目申报的质量,我们将国家和省有关节能项目政策文件组织编写了节能项目培训教材,对全省各市州科长、重点耗能企业技术人员以及化工、建材、机电、轻工等研究咨询机构进行了系统培训,详细介绍了国家、省对节能项目范围、申报程序和项目管理等要求,就企业如何组织筛选节能项目和编制项目申报材料进行了解释说明,结合已经实施的重点示范工程和重大项目进行了案例分析。

三、 超前谋划项目,做好项目准备

近几年,特别是金融危机后,我委建立了节能项目库,为加强节能项目储备,每年组织各地收集上报一批节能项目并及时充实和更新。在每年的节能监察工作上我委明确要求,既要摸清企业能源利用的基本情况,理清企业节能工作的思路和目标,更要找出企业节能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每个企业都要规划、储备1―3个节能项目。同时,我委充分利用行业协会、节能协会、各科研机构的资源力量,帮助化工、建材、纺织、石化、有色等高耗能行业企业在运用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方面进行指导,策划节能项目,对节能潜力大、应用面广的水泥行业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余热回收利用等节能先进适应技术进行重点推广。

四、 严把项目审查关,确保项目质量

一是各市州严把项目初选关。通过培训、发文和网上咨询等渠道,各市州发展改革委基本上熟悉和掌握国家节能项目申报条件,在对企业申报项目初选时,就把企业规模小、经济效益差、节能效果不明显、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筛选掉。二是严把项目评审关。项目报到省里后,我委组织有关行业专家对项目可研报告或项目资金申请报告进行严格评审,重点从项目所采取工艺技术是否先进、适用和经济,项目节能量的确定原则、确定方法和监测方法是否符合要求,项目节能量的计算方法和过程是否科学合理,并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未通过专家评审的项目,及时向企业说明原因。三是严把现场考察关。将通过专家评审的项目在网上进行公示,并委托相关行业专家或第三方机构组成专家组赴企业对项目进行实地考察,把人情项目、虚报项目和其他不符合申报原则的项目筛选掉。四是把好项目修改完善关。根据专家评审和实地考察的结论,对需要修改完善的项目,企业根据专家提出的意见修改后,我委再次委托专家进行单项审查。五是严把项目上报关。湖北省上报国家的节能项目都要在委主任办公会上进行集中讨论后行文上报。通过上述严格把关,提高了申报项目的质量。

五、认真整理汇总项目资料,确保资料齐备详实

申报节能项目的上报文件是项目汇总的最终体现,项目建设内容是否清晰、各项材料是否完整都应在汇总文件中加以标注,以方便查询。因此,在设计项目汇总表时,我委将项目单位、隶属关系、项目类型、项目建设内容、可研编制单位、评估单位、总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号、申请资金额度、银行承诺出具单位及编号、资本金和自筹资金证明单位、环保批复单位及文号、用地证明等重要信息都一并录入,非常方便管理。为便于保存项目纸质材料,也为了方便专家评审,我委对企业申报材料的装订顺序、装订大小、装订方式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确保项目申报纸质材料整齐统一,方便保存。为保证电子申报材料能够满足国家要求,我委也对项目电子材料的目录建立、文档格式做了明确规定,对中央投资、财政奖励项目编报系统进行了培训。

六、发挥主管部门作用,做好部门协调工作

一是加强与财政部门的衔接沟通。在项目组织申报过程中,我委注重发挥熟悉国家产业政策、了解企业和行业情况的优势,在项目选择、评审、确定等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同时积极主动地联系同级财政部门,加强沟通,确保项目组织申报工作的顺利开展。国家节能项目资金计划到省里后,我委督促财政部门尽早将资金拨付到企业,加强资金管理,加快项目实施进度。二是加强与环保部门的衔接沟通。为了做好节能项目环评工作,我委积极协调省环保部门简化环评程序,创建节能项目“绿色通道”。省环保部门将需由省级审批的申报节能、节水、循环经济、综合利用、污染防治等方面项目环评一律委托项目所在市州级环保部门负责审批。市州级环保部门明确将节能项目纳入重点项目管理,简化程序,优先安排评估,优先审批。

七、搭建融资平台,破解项目资金难题

长期以来,融资难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节能项目改造的首要瓶颈。为此,我委积极与金融机构探索解决节能项目融资难的办法,每年组织兴业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与重点企业对接会,及时将有关信息通报相关银行、企业,对节能项目开展能效贷款,加大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的信贷支持,为湖北省节能项目提供了资金保障,取得了良好效果。

八、加强项目日常监督管理,确保项目质量

为确保已获得国家支持项目严格按照国家批复内容建设,我委严格规范项目的实施,要求项目实施单位要根据项目批复,进一步落实项目有关实施条件,土建、安装、监理和材料、设备采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招标投标,项目实施要做到质量、投资和工期“三包干”。建立了项目进展情况定期报送制度,要求各项目实施单位要按季度报送项目投资完成情况、项目建设进展情况等内容。各市州发改部门加强对项目的跟踪管理,定期不定期地对项目实施进度、资金投入情况、企业领导重视程度、技术人员等方面进行监督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纠正。

九、探索项目后评价和后激励机制,总结项目成果

2010年,我委稽查办对已经完工的部分节能项目进行了现场后评价,对项目目标、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进行系统客观的分析。确定预期节能目标是否达到,主要效益指标是否实现,通过分析评价找出成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为来年谋划项目提供重要依据,同时也为被评项目实施运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从而达到提高节能效益的目的。我委还利用省、市级节能专项资金,对节能效果明显的项目,按获得国家资金的一定比例进行省、市级激励,有力地推动企业实施项目的积极性。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国家“十一五”期间安排湖北省的节能重点项目基本上已竣工投产,逐步发挥效益,取得明显成效。

(一)有效提升了全省节能技术水平

工业领域中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均有较大幅度下降,其中火电供电煤耗下降5.93%,吨钢综合能耗下降2.48%,水泥综合能耗下降25.39%,合成氨综合能耗下降10.21%,电解铝综合能耗下降3.43%。

(二)取得了良好的节能效果

“十一五”期间,全省先后有300多个节能项目列入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或节能财政奖励项目实施计划,拉动资金180多亿元,项目全部实施后,实现直接节能500多万吨标准煤。

(三)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通过实施节能技术改造项目,企业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列入省“百家节能工程”(含31家千家企业)与国家和省政府签订的“十一五”期间节能目标共674万吨标准煤,实现节能量1206万吨标准煤,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52.79%。

篇6

1保障建筑节能施工管理的整体性

要实现建筑节能施工管理工作的优化,就要在整个工程项目的寿命周期之内,尽量地减少管理工作的委托现象。而减少管理委托,就避免了管理工作的割裂,保障了建筑节能施工管理工作的整体性,使得整个工程项目能够在计划内发展,减少违约情况的发生,避免了能源的浪费。坚持这一原则,就能够保障建筑施工的节能管理,使工程项目到达较高的质量。

2保障建筑节能施工管理的信息交流

在现如今的建筑施工单位中,施工管理过程中,往往存在着管理工作的分离,在一个建筑项目施工的整个周期之内,在项目的不同部分之间,会有不同的管理人员进行着分工管理。这就需要每一位管理人员之间的进行不断地交流。然而,由于管理人员较多,负责的工作也很繁杂,难免会出现信息交流的问题。因此,应当适当地调整建筑节能施工管理的模式,减少管理工作的分离,加强建筑施工的不同时期、不同部分管理之间的交流,保障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为建设更高质量的建筑奠定基础。

3保障建筑节能施工管理工作经济效益最大化

建筑施工中的节能管理,其最终目的就是为建筑施工单位节约更多的能源,降低施工的成本,一方面,利用更少的资源建设出质量更高的建筑,另一方面,为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做出贡献。因此,在建筑节能施工管理中,应当将增大建筑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为管理目标。这也就要求建筑节能施工管理工作应当将从项目的整体出发,充分考虑施工的整个周期、建筑的每个部分,从而寻找出一种能够为建筑施工节约最多能源的一种管理方案,实现建筑施工最终的节能目标。

二优化建筑节能施工管理工作的措施

1实现施工管理集权与分权的统一

在建筑节能施工管理工作中,既需要管理权利的集中,有需要将管理权利进行分离。集中权利,是要能够使管理者具有足够的权限,在对建筑施工的整个过程进行整体性地把握,并对管理工作进行指挥和引导;而将权利进行分离,则是为了避免管理者过于使用权利,而不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权利过于集中,管理者就有可能会忽略更好的管理方式,其决策也许并非是最优方案,这就会使得建筑节能施工管理达不到最佳效果。从整体来看,实现建筑节能施工管理的集权与分权的统一,能够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2完善施工管理分工协调合作

建筑施工过程中,节能管理不仅仅是在对项目工程的质量进行监督和管理,更是对于全体工作人员的监督。从根本上来说,要对建筑节能施工管理工作进行优化,首先就要做好对于全体人员的管理。管理好领导者与基层员工的关系,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赋予不同的人员、部门应有的权利和应当负担的责任,就能够避免因为权利、责任不明确和利益的冲突而导致相互之间的矛盾。才能够进一步相互配合,做好整个项目施工的节能管理,共同为施工单位争取更大的效益。

3实现施工管理跨度与管理层次的统一

管理的跨度指的就是管理工作所能够涉及到的管理范围,而管理层次则指的是管理的深度。增大管理跨度,能够有效地加强管理人员之间、管理部门与施工单位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保障信息的交流,为节约施工能源提供信息保障,然而,其弊端则是淡化了管理层次。而深化管理层次,则能够加强上级领导对下层员工的管理,直接深入的管理有利于管理方案的实施,而其弊端则是缩小了管理的跨度。管理跨度与管理层次各有利弊,最好的方法就是权衡两者,实现两者的统一。

4保障管理中的责任、权利与利益的对等关系

篇7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和使用、维护、装修建筑工程中的建筑节能及相关管理活动。

第三条本规则所称建筑节能。通过执行规定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用节能型建筑材料、节能系统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提高建(构)筑物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降低建筑物能源消耗的活动。

第四条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工作。市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办公室、市散装水泥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协同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市发改委、财政、国土资源、规划、质量技术监督、环境保护、科技、工商、税务、物价、交通、公安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建筑节能管理工作。

第五条新建建筑工程执行建筑节能50%设计标准。

其余镇、处、场、管理区50%新建建筑工程执行建筑节能50%设计标准。年起所有新建建筑工程执行建筑节能50%设计标准。园林办事处、广华办事处、江汉石油管理局矿区及管辖范围、潜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杨市办事处、周矶办事处、周矶农场管理区新建建筑工程及政府投资项目必须严格执行建筑节能50%以上的设计标准。

积极推进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年全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达标率达到20%以上。

第六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建筑物的布局、朝向、通风和绿化等方面应综合考虑能源利用和建筑节能的要求。

特别是成片住宅小区和公共场所时,建设单位在申报新建、改建项目。应按照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做好建筑节能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并附建筑节能计算书。

第七条设计单位应当按照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范和现有节能技术的要求进行设计。保障建筑物达到节能50%标准。

第八条施工图审查机构应对施工图设计文件中的建筑节能进行审查并单列节能审查内容。未经审查或审查不符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强制性条文的审查机构不得颁发审查合格书。建设单位在办理项目施工许可证时。

经审查批准的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变更涉及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强制性条文的须按程序重新审查。

第九条建设单位应当依法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进行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与施工。降低建筑物节能标准。

第十条施工和监理单位应当按照建设工程特点、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建筑节能施工技术的要求编制详细的施工和监理计划。确保工程质量。

第十一条建筑工程在设计、施工、装修、维护、改造过程中。

第十二条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在对建筑工程的各方主体行为进行监督时。并对其使用的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用能设备、产品、技术的工艺进行监督,对达不到要求的应当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责令其改正。

第十三条建设单位在组织项目竣工验收时。并在竣工验收报告中注明已实施的建筑节能内容。

应当同时提出较详细的建筑物建筑节能的专项监督意见书。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对建筑工程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时,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在提交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报告时。应当核验质量监督机构提供的节能专项监督意见书。

不能提供节能专项竣工验收报告和节能专项监督意见书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建设单位组织竣工验收或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并重新组织竣工验收。

第十四条销售或者交付建筑物时。应当在建筑使用说明书中详细注明建筑物节能系统的状况以及相应保护、使用要求。

应当要求建设单位提供审核的节能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建筑物节能专项监督意见书,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在受理建设单位预售、销售申请时。并对其建筑物说明书中的节能内容予以审核。

第十五条建筑物所有权人或使用人在使用装修、维护、改造建筑过程中。不得损坏原有的建筑节能设施。若损坏的应当由责任人将原有的建筑节能设施复原;不能复原的应修复建筑节能系统达到原有系统的节能效果。应当遵守建筑节能的要求,

第十六条除因旧城改造的房屋拆迁等产生的旧实心粘土砖可就地利用外。城市规划区不得使用粘土砖(含粘土实心砖、粘土空心砖、粘土多孔砖及其它粘土制品,下同。年起各镇、处、场、管理区要逐步淘汰粘土砖,年要全面禁止。

执行国家和省关于预缴、征收、返退和使用、管理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的规定。上款规定范围内。

第十七条市各职能部门要加大力度落实国家对粘土砖的有关限制政策和规定。不得办理相关许可证件。对国家明令淘汰的小型18门以下砖厂,自本规则下发之日起,由各职能部门依法吊销其许可的证件和执业证件,并予以取缔。18门以上的砖厂,自年起按每年20%比例相继取缔,年全部取缔。

积极向生产新型节能墙体材料转型。各墙体材料生产企业要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引导下。

第十八条自年起。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条件实施混凝土商品供应,年月日起,全市施工现场严禁现场搅拌混凝土。年起,全市施工现场全部使用干混砂浆。

执行国家和省关于预缴、征收、返退和使用、管理散装水泥专项基金的规定。上款规定范围内。

第十九条政府鼓励、引导扶持建筑节能与新型墙体材料及散装水泥的科研、开发、生产和推广应用。

投资主体可以按协议分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所获得的利益,鼓励各团体、个人投资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并享有国家税收减免政策。

经认定符合国家和我省公布的新型墙体材料或资源综合利用目录的按规定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新型墙体材料、节能门窗、污水再利用、地热利用等建筑节能产品。

第二十条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建筑节能的宣传培训工作。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建筑节能政策、标准规范、科谱知识的宣传,各部门和新闻单位应予以支持、配合。

第二十一条建设单位明示或暗示规划、设计、施工单位违反建筑节能设计强制性标准。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二条设计单位未按照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进行设计的应当修改设计。未进行修改的给予警告。累计三项工程未按照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设计的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

第二十三条对未按照节能设计进行施工的施工单位。整改所发生的工程费用,由施工单位负责。并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处工程合同价款2%以上4%以下的罚款。两年内,累计三项工程未按照符合节能标准要求的设计进行施工的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

第二十四条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或施工图审查机构违反本规则规定。并按实际用砖量折算成标准砖数,按每标准砖0.2元对责任单位处以罚款;使用袋装水泥的按现场实际使用袋装水泥量,按每袋(50公斤)袋装水泥0.5元处以责任单位罚款。以上处罚最高不得超过3万元。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五条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或施工图审查机构违反本规则规定。对责任单位处以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篇8

关键词: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节能服务业

中图分类号:F206

一、合同能源管理及其基本运作机制

能源,是人类生存、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资源,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国防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能源与人类社会息息相关,它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不亚于人类对粮食、空气和水的依赖程度。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类对于能源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尤其是对于石油、煤炭、天然气等非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几乎达到了极限,严重的超出了自然界可承受的范围。各种自然资源即将开采枯竭,人类社会正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全球范围的能源危机。

在能源消耗日益增加的同时,由此带来的地区环境和全球环境的急剧变化也对人类生存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其中,由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是国际社会最关注的热点。温室气体的排放主要来源于人类对矿物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的大量消耗。因此,世界各国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都把节约和充分利用能源当成首先考虑的问题。而对于高耗能的企业来说,能源成本在企业总成本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所以想方设法开源节流,降低能耗费用,也已成为企业积极探索的问题之一。

20世纪70年代世界石油危机爆发后,合同能源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节能机制在市场经济国家逐步发展起来。所谓合同能源管理(Energy Management Contract,简称EMC),是指节能服务公司(Energy Service Corporation,ESCo)通过与客户签订节能服务合同,为客户提供节能改造的相关服务,并从客户节能改造后获得的节能效益中收回投资和取得利润的一种商业运作模式。就像医院一样,我们要有专家,为用能企业进行能耗诊断,计算出节能服务公司能为它节省多少能源;要有资金、设备和技术,可以为企业进行节能改造,安装调试;最后还需要系统性的服务和培训,建立一个长效的节能机制。经过近30年的发展和完善,这一新机制在北美、欧洲、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逐步得到推广和应用,在这些国家中出现了基于这种“合同能源管理”机制运作的、专业化的“节能服务公司”(ESCo),并且其发展势头十分迅猛,目前,全球已有80多个国家通过节能服务公司(ESCo)采用新的电能提升技术、能源合同机制及对电力需求方的有效管理等方式来帮助用户提升电能使用效率,在美国,ESCo已发展为一种新兴的节能产业,每年有10亿美元左右的业务。

合同能源管理运用市场机制来实现能源节约,其基本运作机制是:通过合同约定节能指标和服务以及投融资和技术保障,整个节能改造过程如项目审计、设计、融资、施工、管理等由节能服务公司统一完成;在合同期内,节能服务公司的投资回收和合理利润由产生的节能效益来支付;在合同期内项目的所有权归节能服务公司所有,并负责管理整个项目工程,如设备保养、维护及节能检测等;合同结束后,节能服务公司要将全部节能设备无偿移交给耗能企业并培养管理人员、编制管理手册等,此后由耗能企业自己负责经营;节能服务公司承担节能改造的全部技术风险和投资风险。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实质是一种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投资方式。这种节能投资方式允许用户使用未来的节能收益为工厂和设备升级,降低目前的运行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载体是节能服务公司(ESCo)。节能服务公司(ESCo)是一种基于合同能源管理机制运作的、以赢利为直接目的的专业化公司。节能服务公司与愿意进行节能改造的用户签订节能服务合同,为用户的节能项目进行自由竞争或融资,向用户提供能源效率审计、节能项目设计、原材料和设备采购、施工、监测、培训、运行管理等一条龙服务,并通过与用户分享项目实施后产生的节能效益来赢利和滚动发展。能源管理合同在实施节能项目的企业(用户)与专门的节能服务公司(ESCo)之间签订,它有助于推动节能项目的实施。

从节能服务公司(ESCo)的业务运作方式可以看出,节能服务公司(ESCo)是市场经济下的节能服务商业化实体,在市场竞争中谋求生存和发展,与传统的节能改造模式有根本性的区别(见图1)。

节能服务公司(ESCo)一般向客户提供的节能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能源审计。ESCo公司针对客户的具体情况,测定客户当前用能量和用能效率,提出节能潜力所在,并对各种可供选择的节能措施的节能量进行预测。(2)节能改造方案设计。根据能源审计的结果,ESCo公司根据客户的能源系统现状提出如何利用成熟的节能技术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成本的方案和建议。如果客户有意向接受ESCo公司提出的方案和建议,ESCo公司就可以为客户进行项目设计。(3)施工设计。在合同签订后,一般由EMC公司组织对节能项目进行施工设计,对项目管理、工程时间、资源配置、预算、设备和材料的进出协调等进行详细的规划,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并按期完成。(4)节能项目融资。ESCo公司向客户的节能项目投资或提供融资服务,ESCo公司可能的融资渠道有:ESCo公司自有资金、银行商业贷款、从设备供应商处争取到的最大可能的分期支付以及其它政策性的资助。当ESCo公司采用通过银行贷款方式为节能项目融资时,ESCo公司可利用自身信用获得商业贷款,也可利用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性担保资金为项目融资提供帮助。(5)原材料和设备采购。ESCo公司根据项目设计的要求负责原材料和设备的采购,所需费用由ESCo公司筹措。(6)施工、安装和调试。根据合同,由ESCo公司负责组织项目的施工、安装和调试。通常,由ESCo公司或其委托的其他有资质的施工单位来进行。由于通常施工是在客户正常运转的设备或生产线上进行,因此,施工必须尽可能不干扰客户的运营,而客户也应为施工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方便。(7)运行、保养和维护。设备的运行效果将会影响预期的节能量,因此,ESCo公司应对改造系统的运行管理和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以保证达到预期的节能效果。此外,ESCo公司还要负责组织安排好改造系统的管理、维护和检修。(8)节能量监测及效益保证。ESCo公司与客户共同监测和确认节能项目在合同期内的节能效果,以确认合同中确定的节能效果是否达到。另外,ESCo公司和客户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协商确定节能量”的方式来确定节能效果,这样可以大大简化监测和确认工作。(9)ESCo公司收回节能项目投资和利润。 对于节能效益分享项目,在项目合同期内,ESCo公司对与项目有关的投入(包括土建、原材料、设备、技术等)拥有所有权,并与客户分享项目产生的节能效益。在ESCo公司的项目资金、运行成本、所承担的风险及合理的利润得到补偿之后(即项目合同期结束),设备的所有权一般将转让给客户。客户最终就获得高能效设备和节约能源的成本,并享受ESCo公司所留下的全部节能效益。

节能服务公司(ESCo)自身可能没有能力完成上述全部的服务,但是,作为专业化的节能服务公司,EMCo可以通过整合各类外部资源,达到合同规定的节能量。可能会涉及各类型的机构(见图2)。

节能服务公司(EMCo)所开展的EMC业务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商业性。EMCo是商业化运作的公司,以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实施节能项目来实现赢利的目的。二是整合性。EMCo业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推销产品、设备或技术,而是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机制为客户提供集成化的节能服务和完整的节能解决方案,为客户实施“交钥匙工程”;EMCo不是金融机构,但可以为客户的节能项目提供资金;EMCo不一定是节能技术所有者或节能设备制造商,但可以为客户选择提供先进、成熟的节能技术和设备;EMCo也不一定自身拥有实施节能项目的工程能力,但可以向客户保证项目的工程质量。对于客户来说,EMCo的最大价值在于:可以为客户实施节能项目提供经过优选的各种资源集成的工程设施及其良好的运行服务,以实现与客户约定的节能量或节能效益。三是多赢性。多赢性是EMC业务的一大特点,一个该类项目的成功实施将使介入项目的各方包括:EMCo、客户、节能设备制造商和银行等都能从中分享到相应的收益,从而形成多赢的局面。对于分享型的合同能源管理业务,EMCo可在项目合同期内分享大部分节能效益,以此来收回其投资并获得合理的利润;客户在项目合同期内分享部分节能效益,在合同期结束后获得该项目的全部节能效益及EMCo投资的节能设备的所有权,此外,还获得节能技术和设备建设和运行的宝贵经验;节能设备制造商销售了其产品,收回了货款;银行可连本带息地收回对该项目的贷款,等等。四是风险性。EMCo通常对客户的节能项目进行投资,并向客户承诺节能项目的节能效益,因此,EMCo承担了节能项目的大多数风险。可以说,EMC业务是一项高风险业务。EMC业务的成败关键在于对节能项目的各种风险的分析和管理。

二、合同能源管理的优势及基本类型

(一)合同能源管理的优势

在传统的节能投资方式下,节能项目的所有风险、所有盈利都由实施节能投资的企业承担,这也是许多企业在节能面前踌躇不前的原因。而且大多数情况是,实施节能企业的客户由于自身种种原因的限制,自行的节能投资并不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的节能效果,存在节能投资的浪费,甚至项目的失败。因此,有关专家指出,当前我国节能最为迫切的任务,就是引导和促进节能机制面向市场的过渡和转变―有没有一种方式,让企业“零风险”地收获节能技术改造带来的效益?让项目的节能投资达到最科学、最完美的节能效果?回答是肯定的,这就是我们所讲的“合同能源管理”,这也是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本质功效。合同能源管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节能新机制、新模式,这种模式可以有效降低用户的风险,为客户最大限度地创造价值。它不仅适应现代企业经营专业化、服务社会化的需要,而且适应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潮流。

合同能源管理这一基于市场运作的节能机制,不仅是一种推动节能产业成长的节能综合服务的商业模式,更是一种减少企业能源成本的财务管理方法。它打造的是一个优质的专业化模式的服务新平台,采取的是一种双赢的共同承担风险的商业新模式,推行的是一种为企业一条龙服务的“交钥匙”工程。节能服务公司的经营机制是一种节能投资服务管理,客户见到节能效益后,节能服务公司才与客户一起共同分享节能成果,取得双赢的效果。节能服务公司公司服务的客户不需要承担节能实施的资金、技术及风险,并且可以更快地降低能源成本,获得实施节能后带来的收益和节能服务公司公司提供的设备。如果把能耗大户比成“病人”,那么,节能服务公司就如同“医生”。不用“病人”投入一分钱,医生却能对症下药,开出疗效显著的“节能药方”,然后再从节约的能耗中获得分成收入。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实质是一种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支出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投资方式,这种节能投资方式允许用户使用未来的节能收益为企业的设备升级,降低目前的运行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节能服务公司提供一条龙服务,不仅可以形成节能项目的效益保障机制、降低成本和风险,而且能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化,从而为建立节能产业提供了具体途径。合同能源管理可以解决耗能企业开展节能项目缺乏资金、技术、人员、管理经验等问题,实现节能零投资、零风险、持久受益,从而提高其节能积极性,并使企业有更多精力发展主营业务。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引入,使得节能有机会变成一项创造财富的过程,把环保、生态等众多产业的绿色价值变成了人们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效益。按照EMC模式运作节能项目,在节能改造之后,客户原先单纯用于支付能源费用的资金,可同时支付新的能源费用和ESCo的费用。合同期后,客户享有全部的节能效益,会产生正的现金流(如图3)。

合同能源管理的节能效果不止是一个节能设备的参数度量,更是一个时间度量。由于节能设备生产企业只负责销售节能设备给用能单位,买卖结束后,节能设备生产企业难以保证节能设备能够达到预期的节能效果,而合同能源管理的节能服务正是要帮助企业发挥出节能设备的最佳效果。合同能源管理作为节能设备生产企业和用能单位之间的一种节能效果契约,以节能服务为手段,以节能效果收益为盈利模式,能保证节能项目的节能效果。合同能源管理将加强节能设备生产企业和用能单位之问对节能环保的认识,促进节能设备产业和节能服务产业发展。

因此,合同能源管理还可以成就一个行业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合同能源管理具有明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它的产业禀赋使其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成为低碳经济的代表性产业之一。在能源紧张、节能减排日益重要的中国,节能服务行业有巨大的市场需求。由于具备高增值性的特点,它还可以吸引投资、扩大就业,带动信息咨询、技术服务、实验研究等相关产业部门的兴起,从而对节能服务行业的立业和发展提供支撑。合同能源管理作为一个高效率的市场化机制,与众多产业有密切的交集,可以带动这些产业尤其是新兴产业领域的发展。比如融资租赁产业,合同能源管理机制为融资租赁提供了一个发展的新领域,在节能领域里,融资租赁能够发扬优势,避开劣势。合同能源管理涉及更广泛行业领域,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制造业、从纺织行业到石油化工等链条关系行业,其中一些行业是单靠融资租赁无法涉及的,还有一些是融资租赁在中国的市场环境下很难涉足发展的。合同能源管理机制还使融资租赁能够进入中小企业,为中小企业的节能技术改造服务,发挥其推进市场化进程、提高企业技术水平、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两者的结合,可以为双方的全面健康发展提供条件。

(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基本类型

结合国内外合同能源管理的实践,可以把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划分为以下5种基本类型:(1)节能量保证支付型。此种模式是在项目合同期内,ESCo公司向企业承诺某一比例的节能量,用于支付工程成本,而达不到承诺的节能量的部分,由ESCo公司自己负担;超出承诺节能量的部分双方分享,直到ESCo公司收回全部节能项目投资后,项目合同结束,先进高效的节能设备无偿移交给企业使用,企业享有以后产生的全部节能收益。该模式适用于诚信度较高、节能意识一般的企业。(2)节能效益分享型。此种模式是在节能改造项目合同期内,由ESCo公司与企业双方共同确认节能效率之后,双方按比例来分享节能效益。例如,在5年项目合同期内,客户和EMCo 双方分别分享节能效益的20%和80%,EMCo必须确保在项目合同期内收回其项目成本以及利润。此外,在合同期内双方分享节能效益的比例可以变化。例如,在合同期的头2年里,EMCo 分享100%的节能效益,合同期的后3年里客户和EMCo双方各分享50%的节能效益。项目合同结束后,先进高效节能设备无偿移交给企业使用,企业享有以后产生的全部节能收益。这种模式其实是第一种模式的演进模式,制约这种模式发展最重要的是诚信问题,这也是该模式发展的最大障碍。该模式适用于诚信度很高的企业。(3)能源费用托管型。此种模式是指由ESCo公司负责改造企业的高耗能设备,并管理其新建的用能设备。EMCo公司向客户提供能源系统管理和改造服务,承包能源费用和运行费用;承诺为客户实施节能改造并规定节能效果;双方的经济利益来自于提高能源管理水平和节能改造产生的节能效益;合同规定能源管理和改造服务标准及其检测和确认方法。如果EMCo没有达到合同规定的服务标准和节能效果,应赔偿客户的相应损失。项目合同结束后,先进高效节能设备无偿移交给企业使用,以后所产生的节能收益全归企业享有。该模式适用于诚信度较低、没有节能意识的企业,一般不采用。(4)改造工程施工型。企业委托ESCo公司做能源审计,节能整体方案设计、节能改造工程施工,按普通工程施工的方式,支付工程前的预付款、工程中的进度款和工程后的竣工款。该模式适用于节能意识很强、懂得节能技术与节能效益的企业。运用该模式运作的ESCo节能公司的效益是最低的,因为合同规定不能分享项目节能的巨大效益。这种模式的风险重要在实施节能工程改造的企业,因此对节能服务公司的要求非常高。市场上往往有一些企业在某一项节能技术上有优势,但其他的配套技术不能满足用户需求。因此,这种模式目前采用还不多,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发展,节能服务企业最终会采取这种模式进行全方位服务。(5)能源管理服务型。此种模式是指企业委托ESCo公司进行能源规划,给予整体节能方案设计、节能改造工程施工和节能设备安装调试。ESCo公司不仅提供节能改造业务,还提供能源管理业务。在节能设备运行期内,ESCo通过能源管理服务获取合理的利益,而企业所获得的收益为:因先进节能设备能耗降低而降低的成本和费用。对许多经营者而言,能源及其管理不是企业核心能力的一个部分,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方式是低效率、高成本的方式。通过使用ESCo公司提供的专业服务,实现企业能源管理的外包,将有助于企业聚焦到核心业务和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方面。能源管理的服务模式有两种形态:能源费用比例承包方式和用能设备分类收费方式。

从目前情况看,大部分能源管理合同是上述五种方式之一或某几种方式的结合。对每一种付款方式都可以作适当变通,以适应不同耗能企业的具体情况和节能项目的特殊要求。但是,无论采用哪种付款方式,建议均应坚持以下原则:EMCo和客户双方都必须充分理解合同的各项条款;合同对EMCo和客户双方来说都是公平的,以维持双方良好的业务关系;合同应鼓励EMCo和客户双方致力于追求可能的最大节能量,并确保节能设备在整个合同期内连续而良好的运行。

目前节能效益分享型项目仍是主流,节能量保证型项目迅猛增长,能源费用托管型项目纷纷涌现。而在分布上,节能效益分享型项目主要分布在建筑领域;节能量保证型项目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能源费用托管型项目主要出现在具有一定规模的医院、宾馆饭店和商业卖场。在时间上,节能效益分享型项目的分享期限有延长的趋势,平均超过4.5年,最长超过10年;能源费用托管型项目的托管期普遍较长,平均超过10年,最长为15年。随着国内合同能源管理公司运营管理的不断成熟,目前开始出现节能效益分享型与节能量保证型相结合、节能效益分享型与能源费用托管型相结合以及租赁业务与合同能源管理相结合的复合型商务模式。

三、我国合同能源管理政策及发展前景

我国是世界上能源消费大国,同时也是能源效率较低的国家,目前在能源用户中存在大量的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节能技改项目,这些项目完全可以通过商业性的以赢利为目的的合同能源管理(EMC)来实施。从较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节能事业发展的经验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合同能源管理(EMC)”这种节能机制同样适合我国的情况,我国已有的节能机构和潜在的投资者完全可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新机制实施节能项目,并从中获得赢利和发展。合同能源管理是完成节能降耗任务的重要举措。

合同能源管理(EMC)在中国起步较晚,1997年才进入中国,相关部门同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共同开发和实施了“世界银行(WB)/全球环境基金(GEF)中国节能促进项目”,第一次引入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并在北京、辽宁、山东成立了示范性能源管理公司,它们分别是北京源深节能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辽宁省节能技术发展公司和山东省节能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其任务是按合同能源管理机制为客户实施节能项目,自此拉开了我国节能服务产业的序幕。“世界银行(WB)/全球环境基金(GEF)中国节能促进项目”的核心内容是:(1)利用世界银行和GEF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在我国引进、示范和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的市场节能新机制;(2)促进我国节能机制面向市场的全面转轨和节能产业化进程;(3)不断提高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水平,有效减缓我国温室气体的排放增长速度,从而为缓解全球温室效应作出积极的贡献。

2000年6月30日,原国家经贸委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司向全国发出《关于进一步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通告》,并做了大量的宣传、培训工作。这一通告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响应,随之涌现出许多新兴/潜在的节能服务公司(EMCo)。2003年11月,在中国投资担保有限公司设立世行项目部为中小企业解决贷款担保的难题,并专门成立了一个推动节能服务产业发展,促进节能服务公司成长的行业协会――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EMCA)。EMCA是我国节能服务产业的行业协会性组织,也是国家发改委/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GEF)中国节能促进项目二期子项目执行机构之一。EMCA为民政部正式批准成立的非盈利社会团体组织,其目标是推广和发展以EMC机制运作的节能服务公司,有针对性地为新兴/潜在EMCo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援助,帮助他们建立与提高各方面的运营能力,促成更多新EMCo的建立与发展,并最终形成我国的节能服务产业。EMCA在节能技术、节能项目运作、国家节能政策和规划、金融、财务、税务、法律等方面拥有强大的专家队伍和技术实力,并与美国、日本等国的ESCO协会、UNDP、UNEP、WWF、EVO等国际组织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世界银行的指导下、在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中国节能促进项目办公室的直接领导下,以宣传和推广“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机制为手段、以新兴/潜在节能服务公司(EMCo)发展需求为导向、以配合政府机构推动节能工作为依托、以建立和提升EMCA自身能力为根本开展工作;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EMCA已逐渐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04年4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通知》([2004]30号) 要求2004年至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工作,并提出七项综合措施,其中第五项为,要推行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节约新机制,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融资担保等新机制,培育和发展节能节水技术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节能节水技术服务。2004年11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我国第一个 《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第二条指出:“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以促进节能产业化,为企业节能改造实施全程一条龙服务。”2005年6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工作重点的通知》(国发〔2005〕21号)第八条指出:“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和节能投资担保机制,为企业实施节能改造提供服务。”2006年4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办等五部委联合下发的《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第四条指出:“重点推广合同能源管理,为千家企业节能改造提供节能诊断、融资、设计、改造运行、管理等一条龙服务。”2006年7月25日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关于印发“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发改环资〔2006〕1457号)指出:“培育节能技术服务体系。各级各类节能技术服务机构要强化服务意识,拓宽服务范围,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在竞争中不断做大做强,在十大重点节能工程的实施中发挥重要作用。要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为企业和用户提供诊断、融资、设计、改造、运行、管理‘一条龙’服务,以节能效益分享方式回收投资和取得合理利润,推进企业节能技术改造。”2006年8月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十一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指出:“开展能源审计,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自愿协议,电力需求侧管理等节能新机制,促进节能技术进步。”于2006年8月6日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明确提出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来推进企业节能技术改造。2007年6月3日颁布的 《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 (国发〔2007〕15号)第十九条指出:“培育节能服务市场,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重点支持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为企业以及党政机关办公楼、公共设施和学校实施节能改造提供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一条龙服务。”2007年11月颁发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通知》(发改企业[2007]3251号)指出:“健全节能减排服务体系,探索污染集中治理模式。组织专家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咨询和诊断,鼓励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为中小型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咨询,并提供设计,培训,融资,改造,运行管理一条龙服务,完善相关政策,大力发展产业化,社会化,专业化的中小节能服务体系。”2007年10月28日颁布的、2008年4月1日起实施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七号)第二十二条规定:“国家鼓励节能服务机构的发展,支持节能服务机构开展节能咨询、设计、评估、检测、审计、认证等服务。国家支持节能服务机构开展节能知识宣传和节能技术培训,提供节能信息、节能示范和其他公益性节能服务。”2008年10月正式施行的《公共机构节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1号)第二十六条规定:“公共机构可以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委托节能服务机构进行节能诊断、设计、融资、改造和运行管理。”这为中国节能服务行业提供了在公共机构节能中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据统计,我国“十一五”期间运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节能服务公司由76家增加到782家,节能服务产业拉动社会资本投资累计超1800亿元。《“十一五”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报告》预计,“十二五”期间,全国节能服务公司数量将从782家发展到2500家,节能服务产业将实现总产值3000亿元。节能服务企业的发展无疑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实践表明,在我国引进和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实行合同能源管理,可以大大降低用能单位节能改造的资金和技术风险,充分调动用能单位节能改造的积极性,国内外的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节能措施。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积极发展节能服务产业,是利用市场机制促进节能减排的有力措施,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迫切要求,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客观需要。

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2010年以来,合同能源管理再次迎来政策扶持的曙光,先是国务院将其确立为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随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对节能服务公司从事节能减排项目给予营业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减免。2010年是合同能源管理驶入快车道的一年。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2010年3月17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了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加快节能服务产业发展,2010年4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四部委《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 ([2010]25号)(以下简称《意见》),为合同能源管理推广创造了良好的政策和体制环境。《意见》强调,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将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纳入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中央财政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支持范围,对节能服务公司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的节能改造项目,符合相关规定的,给予资金补助或奖励。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对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取得的营业税应税收入,暂免征收营业税;对其无偿转让给用能单位的因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形成的资产,免征增值税。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符合税法有关规定的,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用能企业按照能源管理合同实际支付给节能服务公司的合理支出,均可以在计算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区分服务费用和资产价款进行税务处理。能源管理合同期满后,节能服务公司转让给用能企业的因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形成的资产,按折旧或摊销期满的资产进行税务处理。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企业办理上述资产的权属转移时,不再另行计入节能服务公司的收入。同时,进一步改善金融服务,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根据节能服务公司的融资需求特点,创新信贷产品,拓宽担保品范围,简化申请和审批手续,为节能服务公司提供项目融资、保理等金融服务。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入的固定资产可按有关规定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积极利用国外的优惠贷款和赠款加大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支持。《意见》同时明确,到2012年,扶持培育一批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发展壮大一批综合性大型节能服务公司,建立充满活力、特色鲜明、规范有序的节能服务市场。到2015年,建立比较完善的节能服务体系,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进一步壮大,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合同能源管理成为用能单位实施节能改造的主要方式之一。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意见》鼓励节能服务公司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方式,实行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形成一批拥有知名品牌和强大竞争力的大型服务企业;鼓励大型重点用能单位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和管理经验,组建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为本行业其他用能单位提供节能服务。《意见》还强调,要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服务和自律作用,大力开展业务培训,加快建设信息交流平台,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积极开展节能咨询服务。《意见》同时要求地方各级政府加强用能计量管理,督促用能单位按国家有关规定配备能源计量器具,为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提供基础条件。要组织实施合同能源管理示范项目,加强对节能服务产业发展规律的研究,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有益做法,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推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2010年6月3日印发《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10]249号)(以下简称《暂行办法》),中央财政2010年安排20亿元,用于支持节能服务公司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在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以及公共机构实行节能改造。《暂行办法》规定,对节能服务公司以节能效益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的,年节能量在500吨标准煤以上(含)、10000吨标准煤以下的工业节能改造项目给予奖励,其他节能改造项目的节能量下限放宽到100吨标准煤以上(含)。奖励资金由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共同负担。中央财政奖励标准为240元/吨标准煤,省级财政奖励标准不低于60元/吨标准煤。 《暂行办法》明确,对符合支持条件的节能服务公司实行审核备案、动态管理制度。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将公告符合条件的节能服务公司名单及业务范围,鼓励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合同能源管理,并根据实施情况对备案名单进行调整。

2010年6月5日,我国首个合同能源管理投融资交易平台在北京环境交易所正式上线运行,这也是社会资金进入节能投资领域的首个通道。这种交易模式允许节能服务公司对未来的服务收益进行转让,由第三方投资者购买,这样,节能服务公司未来节能收益能提前变现而实现融资。北京环境交易所董事长熊焰表示,合同能源管理投融资交易平台旨在解决合同能源管理中的融资难问题,通过这个交易平台,可将节能服务公司未来的服务收益进行转让,以获得流动资金开展新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2010年8月9日,由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提出,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等单位负责起草的《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以下简称《通则》)作为国家标准(标准号为GB/T 24915-2010)正式,并于201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GB/T 24915-2010)规定了合同能源管理的术语和定义、合同类型、技术要求和参考合同文本等。该标准的制定对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用能单位采用合同能源管理这一节能服务机制实现节能降耗具有指导意义;对政府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机制,落实有关激励扶持政策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标准紧密结合当前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新形势和政策导向,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通则》的出台为规范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实施、相关部门进行行业管理和奖励政策的落实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依据,在为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提供技术规范的同时,也为节能服务企业提供了基本操作指南。对欲申请财政奖励资金的节能服务企业而言,《通则》显得尤为重要,《通则》将是相关政府部门审批奖励资金申请的重要依据。总之,《通则》实施是我国节能服务产业的一件大事,需引起节能服务企业足够重视。

国家密集鼓励合同能源管理政策客观上刺激了合同能源管理的发展。政策之后,有些地方政府对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极为重视。2010年7月,《上海市节能量审核机构管理办法》正式印发。该办法对审核管理机构的技术资质、专业人员配比等均做出明确要求,对获得节能量审核资格的机构将颁发相关证书,证书有效期三年。2010年9月,《北京市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节能量审核机构管理办法(试行)》正式,经过公开征集、机构自愿申请、专家评审答辩等环节,北京节能环保中心、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等5家单位被确定为北京市节能量审核机构。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010年12月30日印发的《关于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0]110号)规定,自2011年1月1日起,对符合条件的节能服务企业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取得的营业税应税收入,暂免征收营业税。节能服务企业实施符合条件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将项目中的增值税应税货物转让给用能企业,暂免征收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方面,该通知明确要求,对符合条件的节能服务企业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符合企业所得税税法有关规定的,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按照25%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这些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将给节能服务企业带来实质性影响。一方面,具有完整节能服务产业链的企业将更加受益;另一方面,节能服务企业的盈利能力也将大为提升。

2011年3月14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公布了第二批节能服务公司备案名单,共有523家节能服务公司入围,此次名单比第一批增加了62家企业。公告中提到,第二批备案名单中的节能服务公司2011年1月1日以后签订并符合条件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都可以申请国家财政奖励资金。2011年3月16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健全节能市场化机制,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和电力需求侧管理,完善能效标识、节能产品认证和节能产品政府强制采购制度。由此,节能服务正式升级为国家战略。

2011年5月4日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公共建筑节能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十二五”期间,两部门从加强新建公共建筑节能管理,推动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推进能效交易、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机制创新等多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力争在推进建筑节能上有所突破。同时,《关于进一步推进公共建筑节能工作的通知》还明确要求各地积极发展能耗限额下的能效交易机制,大力推广运用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创新机制。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难以改变,依靠新能源改变我国能源结构将是个长期过程。面对资源和环境的挑战,我国必须坚持节能减排优先的原则,加快对高耗能、高耗材、高排放、低效能产业的技术改造。为此,这期间,要积极推动合同能源管理等有效的市场方式来推进节能减排。目前我国大量的已有成熟技术不能集成化使用,单个企业、个人使用成本过高。因此需要创新节能服务方式,将已有的节能技术集合起来,由节能服务商来提供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因此,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将成为“十二五”期间推动节能减排的重要抓手。上述系列政府表明,国家为增强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工作力度,鼓励企业运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明显加大了合同能源管理政策推进力度。摸着石头过河,是合同能源管理成长的必经阶段,随着节能市场的逐步成熟,一套能被节能产品供应商、节能服务供应商、能源用户和投资界所认可的商业模式会慢慢呈现。

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达32.5亿吨标准煤,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能源消费国。而根据“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必须控制在42亿吨标准煤以内,这意味着未来几年内我国节能降耗的任务将十分艰巨。同时意味着未来我国节能市场潜力非常大。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充分发挥国内市场潜力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合同能源管理的推广,有利于促进投资,搞活内需,加速企业的技术改造;充分发挥节能服务公司的专业化功能,提高企业的节能减排意识。当前,我国政府正在积极全面落实节能减排工作,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要完成既定的综合节能指标,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来整合各项节能技术的运用,将实现能源管理从自我管理模式向社会化、专业化管理模式的转变,这种节能服务产业化的发展正日益显现出巨大的生机。合同能源管理及节能服务产业刚刚兴起,这一个市场有待培育。随着国家的大力扶持,合同能源管理必将进入发展的佳境。我国合同能源管理及其推动的节能服务产业即将进入历史上“最好的时光”。当前我国步入了“十二五”的关键时期,节能减排工作也进入了攻坚阶段。为实现国家新的“十二五”规划目标,达到用能单位与节能服务双赢的良好愿望,共建和谐社会和低碳生活,需要我们携手并肩,共同努力。我们要发挥优势,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为节能减排作出应有的贡献。在我国政府强力推进节能工作的政策背景下,我国节能服务产业市场空间既大,节能服务产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必将迎来蓬勃发展的春天。可以预计,“合同能源管理”此后的美好前景,将更加值得期待。

参考文献:

[1] 吴施勤.合同能源管理促进政府机构节能的作用[J].中国能源,2004,(5):22-23.

[2]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EMCA).市场化节能新机制―合同能源管理[EB/OL],省略,2006,(10).

[3] 张春雷.我国合同能能源管理机制实施的难点分析与对策研究[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8,(1):113-115.

[4] 蔡瑾,何川.合同能源管理的理念与应用[J].上海节能,2008,(10):48-52.

[5] 许艳,李岩.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中美比较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8):1-8.

[6] 孙红.合同能源管理是一轮新的产业革命[N].中国企业报,2010-4-20.

[7]袁海臻等.我国合同能源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能源技术经济,2011,(1):58-61.

[8]陈.加快我国合同能源管理发展的思考[J].中国能源,2011,(1):32-35.

篇9

1.1概念合同能源管理(简称EMC),即由专门的节能服务公司(简称ESCO),通过与客户签订节能服务合同,为客户提供节能设备技术改良和更新服务,提供服务所需的资金,在合同期内,ESCO按照合同中双方确定的节能目标向客户提供综合节能服务,从而使节能降耗所节约资金的全部或部分用来回收投资、获得利润。合同结束后,设备和全部节能效益归客户所有[1]。

1.2合同能源管理解析节能改造的费用由改造完成后节约的能源所产生的利润来承担,用能单位只需将节能改造的想法交待给ESCO,无需承担任何改造费用,在未来产生节能收益时再支付。

2吉林省既有建筑领域EMC现状分析

2.1吉林省既有建筑领域EMC的现状吉林省既有建筑领域EMC的现状要从省内目前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情况和EMC的应用状况两点来进行分析:

2.1.1吉林省既有建筑领域节能改造的现状吉林省属于北方严寒地区,建筑能耗问题尤为突出。作为严寒地区第一个进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的大省,仅2014年吉林省的供热能力在原有基础上新增5000万平方米,陈旧管网新建和改造达1500公里,小锅炉房改造300座、新建锅炉房38座;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2000万平方米,陈旧小区综合整理达1000万平方米;城市供热、室内保温都得到明显改善,并逐步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1.2吉林省既有建筑领域EMC应用现状目前已有部分用能企业将EMC应用到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吉林科龙建筑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运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完成了长春亚泰桃花苑、亚泰广场供暖区域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经检测,改造后的节能效率为42.3%,每年可节约标煤4670t,节电23.51%,减排二氧化碳12235.4t[2]。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下发的文件显示,目前国内五批备案节能服务公司总数已达3210家,但由于ESCO的管理体制不健全、技术欠缺、经验不足等原因,EMC在吉林省的应用情况还很不完善,节能服务公司总体数量十分有限:图1为节能服务公司统计图,横向表示不同批次情况,纵向表示吉林省备案节能服务公司的数量。目前吉林省在国家备案的节能服务公司总数量仅占全国的1.68%。

2.2吉林省既有建筑领域EMC分析吉林省合同能源管理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很高的社会认知度,节能服务行业的进展速度也比较迟缓,影响EMC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

2.2.1诚信问题由于EMC为新兴行业,没有严格的标准和规范制约,因此存在节能服务公司以及用能单位双方进行欺瞒的不良行为。部分用能单位故意将节能量说的偏低,而使ESCO处于劣势,导致ESCO用大量时间进行风险控制。部分ESCO为了拿到项目,对自身的财务、技术等不足条件进行了隐瞒,更换约定好的节能设备,导致节能设备提前老化等不良行为。

2.2.2融资问题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运行方式是:改造过程中的成本由改造完成后节约的利润来承担,用能单位不需支付任何改造费用。ESCO要在前期垫付节能改造的全部费用,以及在节能改造后,聘请专业队伍对其进行评估的费用。按照我国目前的信贷规定,ESCO如若没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稳定的行业基础是很难融资的,融资问题成为阻碍EMC发展的关键因素。

2.2.3节能技术专业化水平不高在建筑节能合同管理中,ESCO对节能项目进行改造,在改造的过程中进行能耗的监测,改造后对节能量的检测等,要求ESCO必须是专业的建筑节能队伍。由于EMC模式在吉林省的运用时间才几年,所以需要引进更多先进的技术和经验,让EMC模式在吉林省尽快成熟。

3完善吉林省既有建筑领域EMC的建议

如何让EMC市场更加完善、规范,加快吉林省节能事业的前进步伐,是目前吉林省EMC面临的主要问题,以下有几点建议:

3.1完善EMC的法律体制加大对EMC的保护力度,用法律、法规对EMC市场进行规范化管理,避免用能单位与ESCO产生纠纷,使其有法可依,各自规范自己的行为,以此才能保证EMC在吉林省顺利并长足发展。

3.2增设EMC监督管理委员EMC监督管理委员会对ESCO成立前的资质材料进行核实,审批合格的才可依法成立,确保ES-CO的专业性和正规性。ESCO不是终生制的一次性审查,而是需要ESCO对其定期审核,通过审核的ESCO,按规定时间进行信用评级,评级结果可给予银行借鉴和使用。

3.3加强ESCO的自身建设节能服务公司必须确保诚信经营,“诚信”是用能单位选择ESCO的最主要标准,同时也是融资的基本保证;不断提升ESCO自身的业务、技术水平,积极吸取经验;ESCO要根据自身情况,建立一套系统的管理制度;节能服务公司之间增强经验互换、互补,以求ESCO行业的整体性进步。

3.4建立EMC产业基金银行贷款由于程序多、要求严格等,使ESCO陷入融资困境。建立EMC专业产业基金,方便ESCO向EMC产业基金申请贷款。由专业的管理人员制定一套完整的EMC审批程序,对符合审批条件的单位发放贷款。EMC产业基金可以通过提供第三方担保的方式为ESCO提供帮助,切实地解决好EMC融资难的问题。

3.5设立EMC节能检测公司节能检测公司的设立对整个EMC行业非常重要,公平、公正的对节能改造项目的成果进行证实。使用能单位和ESCO在面对项目的节能量上减少不必要的纠纷,也加大了双方合作的成功率。在国内EMC法律环境不是十分健全的情况下,为双方合作的顺利进行,以及确保节能工程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结论

篇10

物业管理企业成本包括:人员工资;消防、监控、给排水、采暖等设备设施的日常运行和维护、保养费;清洁卫生、绿化养护费;垃圾运输费;公共秩序维护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及公共责任保险费;办公费;经业主委员会同意的其他费用。其中物业管理企业成本构成大致为:人力成本35-45%;公共能源25-35%;营运成本18%左右;管理费用6%左右。其中,人力资源成本和能源消耗成本占整个物业管理成本的60-80%,而人员岗位是固定的,故公共能源成为物业管理企业成本控制的重点。

二、能源成本控制措施

物业管理企业应在消除一切浪费、不断改进、及时调整的指导下,在满足业主对能耗需求(设备设施和照明的正常需要)的同时,有机控制能耗成本。具体措施有以下四点:表计无遗漏、电价准确核算、管理无空白、平衡点运行。

1)、做到表计没有遗漏。第一,为所有入住业主安装电表。电表计量数减去业主使用的电量为物管企业应该承担的电量,包括:物业设施设备所计量的电量、公共照明计量电量、以及物管企业自己的办公用电计量等。第二,充分利用电力峰平谷优惠政策,根据实际用电时间需求,安装智能电表可节约一部分电费。第三,为实时监控重要设备设施用电,除给设施设备安装的总表外,还要为特定的设施设备安装电表专项计量。第四,为实时监控公共照明用电,应以楼层为单位安装表计。第五,为物管企业自用房安装电表。表计无遗漏是能耗成本控制的基础和前提。

2)、电价准确核算。因为电力公司根据夜间低谷和白天高峰分别实行三种电价,按照峰、平、谷三个用电时段分三个不同的电价对用电进行计量,电费的单价有三种,还需要考虑功率因数的指标,无功计量,不达指标可能会罚款。另外,多数办公楼可以进行房间调整,一般供电公司不会对可分割写字楼能实施户表工程。为减少物管企业的成本,每户业主到总表间的线路损耗只能采取业主公摊的方式补空。

3)、管理无空白。计量范围要包含所有的应该计量的用电用水用气。制定设施设备使用规程,专人负责管控运行时间。杜绝一切可能的无管理现象,如长明灯、夜班时间因责任不明确或安排不当而无人关闭的用电系统等。可以通过能源小组定期对写字楼进行全面的巡查来杜绝能源管理的空白点。能源小组寻找可能的空白点,制订管理控制的措施改进,达到不断修正、完善的目的。

4)、实行平衡点运行。能源控制的平衡点运行是指凡是使用电力能源的系统,如写字楼的设备设施用电、照明系统用电等,其开启、关闭和运作的时间和方式,刚好能满足写字楼业主正常的需要,能源管理在没有多余浪费的需求和供应的平衡点上运行。理想的平衡点运行是不存在的,临界点运行是写字楼能源控制不懈追求的目标。为此,企业不仅要从管理规定上,而且要从人员操作上进行长期细致的努力工作。比如,不仅有设备的运作规程,还应制定其能源控制操作规程;在照明管理上,除正式规定外还可以将写字楼划分成不同的责任区域,要求员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整操作规定,根据业主的使用情况及时地开、关调整,使之既能满足业主的需要,又能最大限度地节约用电。

节约能源既要从管理上抓,又要从细节上抓,具体从三个方面实施。

1)、突出抓好节约用电

1、对办公场所空调系统进行节能改造,要求每位水电暖值班人员务必精心调整。主要措施为:一是根据天气变化调整出水温度,夏季9——12度,冬季35——40度;二是尽可能用一台循环泵,并且间断运行。三是尽可能减少中央空调运行天数。

2、工作人员在办公时间要充分利用自然光照、坚决杜绝无人灯、长明灯。机房、会议室等场所要做到留应急照明外,在有人工作时开灯,做到人走随手关闭照明。

3、降低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的待机能耗。合理安排使用电脑、打印机等用电设备,最大限度降低能耗。不使用时,关闭电源。

4、企业大院大门岗探照灯、草坪灯只在节日期间或有特殊要求时开放,平时不开。同时,对广场、道路及绿化带等公共区域照明设施要有整体规划,对能耗高的灯具进行技术改造,保证照明的同时不浪费公共能源,实施绿色照明。

5、严禁在办公室、值班室等处使用电炉、电取暖器等电器。

2)、注意节约用水

1、每位水电暖工作人员要加强对水暖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常态化检查供水管线以及容易发生漏水故障的的点,如自动补水箱等,更换节水龙头和节水卫生洁具,严查跑、冒、滴、漏现象,发现故障及时排除。自觉养成节水习惯,随手关闭水龙头,杜绝长流水现象。

2、关于企业服务绿地养护用水,每位水电暖工作人员要熟练掌握自备泵供应井水回水和自来水直供两种方式的转换,并根据季节和天气变化情况,科学、适时进行灌溉,提倡喷灌、微灌、滴灌的灌溉方式,鼓励利用雨水,尽量减少用水量。

3、企业热水供应方面:建议洗浴热水改24小时供应为分段供应。要求每位水电暖值班人员在节假日灵活掌握,如无施工,则可暂停供应。如资金允许,制热水方式则由现在电热能改为太阳能。

3)、精打细算使用办公和维修耗材

1、加快企业办公网络建设步伐,积极推进网上办公,做到文件材料尽量通过局域网报送,提倡无纸化办公。

2、复印、打印等办公用纸指定专人管理,严格控制。未定稿材料部门之间传送的纸质材料及日常文件的打印,实行双面打印。

3、采购备品备件方面:一是要求物品采购负责人要采购在国家节能目录内的知名品牌。二是改变观念,由物美价廉改为物有所值。如采购节水水龙头、节能电器等。

4、修理更换方面:要求每位水电暖工作人员要有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理念,做到接通知马上到,具备条件立即修好;不具备条件,向领导汇报,联系专业人员尽快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