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监测范文

时间:2023-04-03 14:57: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物监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物监测

篇1

关键词:土壤污染;生物监测;环境监测;生物

最近几年环境问题尤为突出,人类也开始加大了对环境监测与治理的力度,对于环境监测工作更是予以了高度重视,一直在对该项工作的开展方式与手段进行着完善,并开始将生物监测技术运用到其中。为了对该项技术进行有效运用,首先应对该项技术的监测原理进行明确。

1生物监测工作原理

生物监测技术是以生态系统以及生物学作为主要理论依据,运用生存环境与生物之间的紧密联系,根据生物改变情况来对环境变化进行研究[1]。主要是因为,如果生物生存环境发生改变,这些生物自身就会发生变化,例如,生物如果吸入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就会在生物体内堆积,并会使其自身性状发生改变,这时监测人员便可以此为依据,对周边水资源以及空气等资源污染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找到问题根源,依赖于生物对周边环境改变的敏感度。

2环境监测中,生物监测技术的应用方式

2.1在土壤污染监测中的运用。土壤污染问题一旦发生,地下水也会受到污染,周边动植物会受到直接波及,对地表植物以及其他生物的生长及生存都会产生影响,因此一直都是环境监测的重要内容。运用生物监测技术对土壤污染进行监测的方式,主要有三类:第一,植物监测。监测人员要对监测区植物进行关注,要根据植物正常习性,对其目前的生长状况以及生活习性进行对比,以便对其变化情况进行明确,像生长是否过快或者快慢、植物表面是否出现异样等等;第二,微生物监测。这一监测方式就是通过对微生物群落变化的分析,来对土壤污染程度进行掌握。作为土壤主要污染物,污水以及人类排泄物中含有大量微生物群,监测人员需要对土壤中这些微生物数量与结构进行研究;第三,动物监测。在运用动物监测手段对土壤进行监测时,一般会将蚯蚓作为主要的监测对象[2]。主要是因为蚯蚓对于土壤有着较高的敏感度,可以准确感应出土壤中是否含有铅以及农药等有害物质,而且该生物体中拥有一定数量的“镉元素”,这种元素和土壤中的镉元素有着直接关联,所以可以达到预期的监测效果。

2.2在大气污染监测中的运用。大气中的污染物以氮氧化物以及二氧化硫等物质为主,在对这些物质进行监测时,技术人员通常会运用植物监测的方式,来对污染物浓度进行确定。一般常用的监测植物主要有苔藓、高等植物以及地衣三种[3]。苔藓与地衣生理特征与形态较为特殊,对空气污染物有着较高的敏感度,目前已经在空气监测中得到了广泛推广,而且能够对偏远地区大气中长久性有机污染物情况进行明确。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对植物内部重金属含量的计算,分析出空气中的重金属浓度以及空气质量变化情况,且监测结果较为理想。在运用高等植物对空气进行监测时,技术人员会挑选出对空气污染敏感性较好的植物作为监测对象,并会将其暴露在空气之中,使其宏观层能够发生反应,像繁殖能力、形状以及新陈代谢等内容出现变化,以便监测人员进行观察。同时植物微观层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像植物细胞质体、净光介速率以及气孔导度等内容,都可能会发生改变,这些都为监测人员提供了有效数据,使空气污染情况得到了指示。

2.3在水体污染监测中的运用。生物监测技术在水体污染中的监测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指示生物法”。由于生物会长期生活在同一片地域,且会拥有生活习性较为固定以及生命周期相对较长等方面的特征,而运用这些特征,就能直观了解到水体环境的变化情况,从而找到水体污染物进行确定,通常这种方式多会以鱼类以及贝类等生物作为监测对象,但一般不会对脊椎动物进行观察;另一种为“微型生物群落监测法”。由于在水中含有大量微生物群落,且这些群落都对污染有着高度敏感度,所以监测人员通常会运用聚氨酯泡沫塑料块的方式,来对水体中的污染情况进行检测,运用这种方式不仅监测结果更准,而且更加方便、快捷,极受监测者推崇[4]。

2.4其他生物监测方式。随着人们对于生物监测技术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该项技术一直处于发展与完善之中,新分子工具也逐步加入到了该项技术之中,像免疫监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以及敏蛋白标志物等技术,都已经应用到了水体监测工作内,环境监测灵敏性得到显著提升,相关人员可以以此为依据,及时对水体环境污染进行预防与治理。运用生物荧光传感器对水体氨基酸类污染物进行监测时,可以运用该传感器与其他监测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来对此类污染物残留情况进行监测,以便对其进行治理。免疫传感器监测技术,是以单克隆抗体为基础展开监测的,能够对环境中的苯并芘以及芘类污染物进行有效监测,且能够将线性范围控制在每升0.2~10.0μg之间。这种监测方式能够对环境样品进行快速筛查,能够在十分钟内完成初步监测。

3生物监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对生物监测技术的分析可以发现,这项技术监测对象主要以生物为主,能够根据生物变化情况直接获取到环境污染标定数值,为环境治理工作提供了保障,因此该项技术在环境监测中进行运用是切实可行的,且今后其使用范围势必会得到不断扩展,国内环境监测水平也会得到切实提升。同时目前生物监测技术在使用时存在的监测对象涉及范围较复杂等方面的问题,也会在生物监测技术不断完善的同时,得到有效解决,监测结果也会更加准确。由于生物监测技术需要大量生命科学理论作为支持,因此随着该项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生物形态、机体构造以及遗传物质等研究会更加成熟,该项技术也会得到良好发展。同时因为环境污染问题的影响,生物系统会受到更大的影响,这时生物监测技术也会更加繁琐,这就会增加监测的难度,这时污染成因以及污染物组成也会更为复杂,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生物监测模式也会更加标准,生物监测技术的价值也会得到更好地体现。

4结论

鉴于环境监测对于环境治理工作的重要性,相关人员应对生物技术具体内容以及使用方法进行仔细研究,并能够根据不同环境的污染特点,灵活对该项监测技术进行应用,使其能够准确监测出土壤、水体以及空气中存在的污染物质,进而帮助环境治理人员精准分析出污染物成因以及污染程度,为碧水蓝天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晓云.计算机技术在环境监测信息管理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4):172.

[2]郑雪松.生物监测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运用探索[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1):92-93.

[3]官明兰.生物监测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9):148.

篇2

【关键词】生物监测;环境监测;表现

引言

做好污染物结构和含量分析是保证环境质量的关键所在,而由于环境特征的复杂性和地域差异性,也要选择不同的检测方式和技术手段。本文基于生物检测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特征实施了细致的阐述。

1.生物监测的原理和特征

特定的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障。生物和环境可以通过彼此的接触,实现能量的转换、交流和补充。因此两者是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旦生长环境发生了变化,生物的各种体征也会随之做出适应性的调整,包括状态分布、习性和生理指标等。举例来讲,水体中的藻类对周边的水质变化极其敏感,一旦其遭受破坏,它的生长密度和光合作用程度也将发生明显程度的变化。生物监测技术也就是利用上述变化来表达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程度。生物监测相对于其他监测方式来讲,具有显著的优势。主要表现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非破坏性,生物监测所采用的检测样本,多是一些生物遗物,例如枯萎的枝叶、动物的毛发等,因此它完全不会损害动物的生命安全。这样不仅能够达到保护其生存的目的,也能够实施较为准确的环境监测。第二,灵敏性。由于各种环境条件和介质的差异性和复杂性,对环境监测的难度极大,而利用生物积累的方式,便可以迅速准确监测被测环境的实际污染程度,这也是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其三,综合性。通常来讲,环境污染造成的因素来自多方面,而通过生物监测的方式能够较为全面的呈现各种污染物的来源和影响程度,便于实施综合的管控和预防。

2.生物监测的分类

2.1以生物的成长环境为依据 根据生产环境的不同,通常可将生物监测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模式。主动监测,即针对生物特征指标进行全面的归纳和分析,最终确定环境被破坏程度的高低。被动监测,即针对在原始系统中生物群落的研究,来定性环境污染影响的大小。经实践证明,前者的检测结果较为科学,效果明显优于后者。

2.2以生物层次为依据 根据生物层次的差异性,通常可将生物监测进行如下几种分类,如生态监测、分子、污染物、生理生化指标监测等。

2.3以物种为依据 根据物种的不同,生物监测也可分为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监测三种。例如,微生物监测原理,就是通多对其群落机构、生物机能指标的综合监测,最终获得有效结果。

3.生物监测方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实施

3.1生物群落监测法 基于生物的生理特征和行为习惯,它们的群落生存状况特别容易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例如一旦水体发生污染,一类生理机能较为脆弱的生物群体,就会出现群落式死亡或消失的现象。反之,那些抗性生物则会呈现出异常迅猛的增长趋势。因此这种方法通常被用来检测类似于水体、大气或土壤介质的污染。一般采用的指示生物种类有底栖动物、着生动物和浮游生物等。3.2微生物监测法 它通常是指通过对生长在被测环境体系内的生物成长状态,来反应所处环境介质的污染程度。这种方法的指示微生物通常采用如下几类:菌根真菌、真菌、假单胞菌总数、放线菌等。而首次获得试验成功的就是在2004年,以Berno为主的一干学者,利用重组大肠杆菌为指示生物实现了对空气内苯等多种污染物的检测结果。进入新世纪以来,该技术再次得到升级和突破,最为先进的代表是发光菌法,因为其充分利用了生理发光的性能,检测效果十分准确和有效,得到业内人士的亲睐。3.3生物残毒测定法 顾名思义,该法的实施原理就是通过对所处环境内生物体内的各种物质含量进行检测,来反应被侧环境的污染程度。例如一些环境内,可能存在较多的放射性物质、毒素等,而对于某类生物群种来讲,其体内可能出现富集的现象。在2009年,著名生物学家Fialkowski,通过实验的方法,成功的实现了对沙蚤体内微量元素的含测定,最终有效评估了其所处水域的污染程度及其来源。3.4生物测试法 它通常是指通过对受到污染作用的物种进行生物学变化状态的研究,侧面体现污染程度的一种过程。该法通常被运用在污染物排放、监测废水处理等工艺上。例如,通过实验证明,热休克蛋白在生物体内的指标高低能够有效体现环境质量水平。在此理论支持上,著名学者Monferrán组织了多位专家进行专项实验,利用检测眼子菜的谷胱甘肽芳基转移酶等其他元素的变化,最终找到了导致水污染的来源。3.5生物传感器技术 在初始的HPLC或LC-MS分离分析技术运用条件上,现代又发明了更为先进的生物传感器技术。与前两者相比,它不仅能够实现全面连续检测多元化生态体系的效果,并且依靠其极地的造价和极高的灵敏度,迅速占领了当今的环境监测市场。尤其对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pH值、BOD等参数的检测十分便捷,结果也较为理想。据最新研究报告,在光纤生物传感器的技术支持下,首次对地下水炸药成分RDX和TNT检测试验获得成功。

4.生物监测的前景展望

生物监测是一门全新的学科和应用技术,通过今几年的实践应用,它所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然而,我们也应当明白任何一种生态环境的组成非常复杂,生物监测的实施必将还要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技术阻碍。在不断技术改进的过程中,它仍然需要自然、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共同支持和配合,才能保证其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除此之外,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生态环境的破坏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可能是某种单一元素污染直接造成的。它的成因和来源及其复杂,因此相关部门也应当对生物监测的结果持科学的认识态度。

5.结语

随着生物监测技术的日益成熟,它已经逐渐成为当今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其未来前景也将不可估量。由于生物监测能够通过在宏观和微观层面将其所处环境的各种信息通过连续检测的方式呈现出来,它对于自然物种的良性循环也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所以,对于生态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应致力于生物监测的充分利用和优势发挥,通过强化管理、技术改进等方式使其真正成为造福人类的一种科学技术。

篇3

常用的生物监测技术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颁布以来,我国长期以来都有应用各种物理、化学、仪器等方法进行食品安全检测,可是就是在这样的“十面埋伏”的情况下,黑心商家仍是有空子可钻,食品安全问题仍频频发生,这是因为物理、化学、仪器等监测方法自身存在局限性,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自身的不足,无法满足日新月异的食品检测的要求,就只能被淘汰。生物监测这项技术是近几年逐渐兴起的新型技术,由于其精确、快速、灵活、成本低等特点备受各行各业的青睐,也在食品检测中逐渐发展起来。具体常用的生物监测技术有以下几种:生物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由于其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一直备受医学领域的青睐,它是根据分子识别原件,让待测物产生光热等信号,之后将其转换为易于输出的信号从而得到检验结果。但是由于其对计算机技术和微制造技术的高要求,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不能完全普及。PCRPCR技术是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的简称,它将克隆与转基因相结合,实时关注酶的变化情况,从而对食品安全进行的检测和评定。虽然该项技术对设备和人员都有极高的要求,但其极高的精确度还是让人们广泛采用。免疫学方法免疫学方法是利用酶标抗体与抗原之间的结合产生的颜色深浅程度来进行食品检测的,它的优点是具有稳定性和灵敏性,但是如果在蛋白质浓度偏低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偏差。生物芯片生物芯片技术是生物监测技术中最快速、最适用的高新技术,正是因为它高效快速的特点,在食品检测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该技术把生物识别分子排列在载体之上,利用特异性亲和反应对食品进行检测。

生物监测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和时代的发展,生物监测技术也在不断完善与分支,但并不是所有的生物监测技术都适用于食品检测,在应用生物监测技术时一定要注意区别对待。在食品安全方面,人们主要关注的是食物中的农药残留、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转基因食品、食品的成分和品质以及食物中的违禁药品的使用等方面的问题,在利用生物监测技术时就应该注意这些方面的应用。转基因食品检测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一种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特定生物体中的过程就叫转基因,转基因技术能提高产量的特点受到了产商的追捧,大量生产转基因食品,但是由于转基因技术还处于成长期,还存在着不成熟和不确定性,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人们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使得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检测具有重大意义。目前蛋白质检测、酶检测、酶活性检测等生物监测技术在转基因食品检测这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药物残留检测农药的喷洒在瓜果蔬菜的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它能有效的抑制害虫对瓜果蔬菜的残害,但是过量的农药残留在食物表面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危害甚至是威胁生命安全,所以对药物残留进行检测是对生命健康负责的必然要求。由于药物残留以半抗原居多,因而酶技术和生物传感技术是生物监测技术中最适合药物残留检测的方法。食品的成分以及品质分析纵观常用的生物监测技术,生物传感器是最早应用于食品成分和品质检测的,可以算是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元老级”监测技术,该项技术不仅能检测出食物中糖的含量,也可以对食品的气味进行检测与分析,是食品成分以及品质检测中的极为有效的监测技术。有害微生物的检测生物监测技术不仅可以对转基因食品、药物残留以及食品成分等进行检测,也可以通过生物监测特征,对有害的生物进行分析,从而让人们能避免受到有害微生物的影响。

结语

篇4

【关键词】生物监测;应用;灭菌;质量追溯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300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641-02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尤其外科植入性手术的开展,对医院消毒供应室的消毒灭菌要求越来越高。根据WS/T310.3-2009第3部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我院消毒供应室对所有灭菌物品除进行每周一次常规生物监测外,对植入性手术、外来器械进行每包(每锅次)生物监测。自2013年9月至2014年2月共开展了106例次生物监测,全部合格,临床没有与植入物及灭菌相关的感染报导。现回顾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我院消毒供应室选用山东丽尔康公司的AS20130870908生物监测培养器及配套提供的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菌生物指示剂。灭菌器是下排式压力蒸汽灭菌锅。设定蒸汽压力0.14Mpa、灭菌温度120℃、灭菌时间35分钟,测试包采用标准试验包。

1.2方法及步骤

1.2.1操作人员要求一般由护士长负责,护士长不在时由消毒员,监测者具备医院消毒员资格,持有高压灭菌器操作上岗证,经过生物监测操作方法培训。

1.2.2标准包准备与器械包要求用16条41cm×66cm手术巾制成23cm×23cm×15cm大小的标准测试包,将嗜热脂肪芽孢菌片小试管置于标准包的中心。标准包再放于灭菌器内排气口上方,手术器械包按规范要求包装放置,重量

1.2.348小时生物监测自动培养读器准备提前30分钟通电预热,检查仪器性能是否完好。设置参数温度:56℃,时间:48小时。

1.2.4培养操作灭菌周期结束后,取出标准包内菌片试管,在自动阅读器专用碎孔上掰碎试管内的培养基小管并轻摇混匀。再将试管放入培养仪的专用培养孔,同时设同一批次未经灭菌的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菌片试管为阳性对照,试管标签上注明“对照”,插入对照培孔,关闭孔盖。

1.2.5结果判定经48小时培养,阳性对照组的颜色由紫红色变成黄色,阴性对照组颜色保持紫红色不变判定为灭菌合格。阳性对照组培养阳性,阴性对照组培养阴性,试验组培养阳性,则灭菌不合格;同时应进一步鉴定试验组阳性的细菌是否为指示菌或是污染所致。紧急情况灭菌植入型器械时,可在生物PCD中加入5类化学指示物。5类化学指示物合格可作为提前放行的标志,生物监测的结果应及时通报使用部门。

1.2.6记录根据WS/T310.3-2009规范要求,我院消毒供应室设计了48小时生物监测记录本,内容包括手术器械包名称、包内器械件数、外来器械厂家名、手术包外化学指示标签(清洗包装者、灭菌日期、失效日期、灭菌器锅次、灭菌者姓名)、48小时生物监测结果阴性标签、对照管阳性标签、第五类化学指示卡、记录者签名。监测完成后由护士长记录快速生物监测结果,张贴生物监测标签及化学指示胶带和卡。

248小时生物监测讨论及操作过程注意事项

2.1操作者必须是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操作前认真阅读说明书,掌握48小时生物监测仪常见报警代码及处理方法。操作时戴好防护目镜和手套。

2.2生物指示剂(嗜热芽孢杆菌菌片)放入培养孔后不要移动或变换地方,如果在培养过程中不小心取出生物指示剂,必须在10秒内放回原位,否则会导致监测结果丢失监测失败。

2.3生物指示剂必须严格按厂家说明书保管,发现生物指示剂试管变形、管内培养液小管碎裂、变色,则不可使用,否则可能出现假阳性。

2.448小时生物监测前提是灭菌器的物理、化学监测合格。灭菌器必须每天灭菌前检查各仪表读数是否正常,生物监测时每锅需同时进行化学指示剂监测。三项全部合格,灭菌包才可发放。

2.5生物监测阳性或可疑时,应立即召回自上次生物监测以来所有尚未使用的灭菌物品,重新处理,并分析原因,改进后生物监测连续3次合格方可使用。

2.648小时生物监测记录作为灭菌质量追溯之源,必须保存3年以上。由消毒供应室护士长(主任)亲自保管,科室质控小组每周监督检查。

48小时生物监测可操作性强,监测效果理想。它的应用确保了病人安全,使预防控制植入性手术感染,提高医疗质量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水污染;生物监测;检测方法

一、水污染的生物监测原理和优点

1.水污染生物监测的原理

在某种前提条件下,水生生物群落及水的环境有着相互关联并且有着相互制约的现象,保持着非常自然的、暂时性的均衡体系。水环境中注入的污染物质,必将会作 用于生物本身和其种群或者其群落,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固有生物种群其数量和物种组成与及其更多特点、固有特点、生产力和生理状况等,使某些水生生物逐步消 失,然而在别的某些水生生物却能够继续生长下去,其本身和其种群的数量逐步增加。运用水质检测技术仪器监测水污程度,从这种变化的水污染生物体现,得出水 环境质量的变化,这就是水污生物监测概念和依据。

生物监测是指利用水生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对水体污染或变化所产生的反应来判断水体污染状况的一种水体污染监测方法。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环境 的改变能影响生物的生长和生活习性,直至改变生理功能;生物的存在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如生物的摄取能量、新陈代谢等。生物与其环境的这种统一性和协同进 化是环境质量生物监测的生物学基础。

2.水污染生物监测的优点

总的来说,生物监测具有敏感性、富集性、长期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水污染生物监测有自身的特点:

①监测功能多样化。由于可以使用水污染监测的生物种类很多,加上每种生物对不同污染物都能产生反应,并且表现不同的症状,因此监测功能强大。

②监测污染状况客观。发挥水污染监测功能的生物一般生活在固定的区域,且有一个稳定的时期,与理化监测相比,更能把某一水域的长期污染状况客观地反映出来。

③监测结果可靠。某些监测生物对一些污染物非常敏感,它们能够对那些连精密仪器都无法检测的微量污染物产生反应,并表现出相应的受损伤的效应

④便于综合评价。理化监测只能检测特定条件下水环境中污染的类别和含量等,而生物监测可以反映出多种污染物在自然条件下对生物的综合影响,从而可以更加客观、全面地评价水环境。

⑤监测成本低。理化监测使用的监测仪器涉及维修和保养,而生物监测不涉及这些工作,因此监测成本较低。

二、水污染生物监测技术

1.运用指示生物在水体里出现或者消失及其数量有多少的办法监测水质

在许木启的实验里,运用了白洋淀水体里的浮游动物群种其变化来判断其水体的污染程度和自净能力。其实验的最终结果是府河D白洋淀的水体从上游至下游中,其 浮游动物的耐污种类逐步减少,而广布型种类逐步增多,而其下游众多正常水体却出现了浮游动物种类均匀分布的现象。同一时间,原生动物在上游的鞭毛虫一直到 中游却出现了纤毛虫。然而,下游却发现众多平常分布在洁净型水体的种类。这一来,表示府河D白洋淀的水体由上游一直到下游水体其污染程度在不断减少,河流 水体拥有显著的而且比较稳定的自净功能。

2.运用水生生物群落布局的变化来监测水质

在蒋昭凤的实验中,使用底栖动物的变化来评估湘江水质污染情况,最后答案发现湘江的支流底栖动物有大型无脊椎动物种及多类性指数,其物种由上游至下游走向 呈现减少情况,从这个实验看来,毒死生物的有效毒物其作用对湘江的污染却比较显著。同时还可以依据湘江支流各断面种类数及其减少程度来判断出各断面其污染 地步。另外,还监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底栖大型无脊椎的动物种类数及多类特点指数方面,也呈现出消少的趋势。从这种情况看来,有毒污染仍然存在发展的趋势。

三、水污染生物监测和检测的应用

环境的污染物是人类及其它生物最为严峻的危害,其难点就是对细胞遗传物资组成的损害。近几十年中环境生物的检测技术,特别是细胞微核技术及四分体微核技 术,已经在动植物及人类染色体受到外界理化因子损害等方面得到应用。同时,对环境监测的技术的刻苦钻研已经取得巨大的进展。微核在于生物细胞内的生成路径 和染色体畸变的相应特点早就被人们所认识,用微核测定方法取代染色体畸变的方法来监测环境污染物具有很多优点,如对生物遗传物质的伤害较小、操作简便和灵 活度高等。最常用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试验技术就是以染色体伤害和纺锤丝低毒的优点等使其成为测试植物微核监测新方法。这项技术自发现以来,在环境诱变及 致癌因子检测钻研中,更是在水质污染与及致突变剂的检测研究领域取得广泛运用。

四、水污染监测技术的发展动向

1.水污染自动监测技术

水污染自动监测是对污染源排放的废水(经过处理的或未经过处理的)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被污染的情况进行连续自动采样、测定、传输和数据处理的定时监测网络。

水污染自动监测技术起源于美国,美国在1958年开始对俄亥俄河进行水质自动监测。在日本,各水域和工矿排水几乎都设立了自动监测系统利用计算机来管理及处理数据川。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黄浦江、天津引滦济津段以及吉化、宝钢、武钢等大企业的供排水系统建立了水污染自动监测站,开始了对自动水质监测系统的研究。

2.水污染遥感监测技术

水污染遥感指应用地面、航空、航天等遥感平台对河流、湖泊、水库和海洋进行探测,诊断水体的反射、发射、吸收特征的变化,从而实现快速地确定水污染的分布状况和位置的水污染监测方法。水污染遥感常用的仪器有红外扫描仪、多光谱扫描仪、微波系统和激光雷达等。监测对象主要是水面油污染、水中悬浮物、污水排放、赤潮藻类的类型和密度等。在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辽宁省环境科学研究所利用红外技术对大连湾的油污染进行了监测。1980-1983年在天津一渤海地区组织了一次航空遥感试验研究,对天津地区污染水体的光谱特性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研究。

综上所述,对于水资源越来越紧缺的生态环境下,水体污染仍然不断受到不同程度的恶化。这样一来,即客观条件迫使水污染监测技术不断改进。水生生物监测水体即能够反应 水环境质量状况,对毒物监测灵敏度高,同时需要的测试仪器也比较简单。当前,国内的水污染生物监测方法和监测物还在不断更新,监测的灵活度越来越高。用某 些方法同样能够对特定的某些或者多种污染物作出不同程度的监测,污染程度高低同样能够明显反映出来。但是,要完成传统生物监测方法没法来完成的水体中种某 些污染物质的检测,还需要共同努力。现在有一些水生生物监测技术仍然难以确定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和含量,所以,应该采纳多种监测方法进行综合监测,以保证 监测最终结果的精确性和完整等特点。

参考文献:

[1]许木启.从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变化看府河D白洋淀水体的自净效果[J].水生生物学报,1996,20,(3):212-220.

篇6

关键词:公共场所;公共用品;微生物;监测

公共场所公共用品卫生质量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对控制和预防通过公共场所传播疾病起着重要作用。为了全面了解我县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09年~2012年,对我县辖区内理发美容业、旅店业、娱乐场所,共1445家公共场所公共用品进行监测,其中理发美容业816家,旅店业612家,娱乐场所17家。

1.2 方法

以《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为依据进行采样和检测,并按照《公共场所卫生标准》进行评价。在理发美容店中抽查理发工具、美容工具、毛巾等,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菌群;在旅店中抽查床上用品、毛巾、杯具等,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菌群;在娱乐场所中抽查茶具,检测大肠菌群。检测中所使用的试剂质量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1.3 统计学方法

本文中的所有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期间比较以x?检验并以p

2 结果

2.1 不同年份公共场所公共用品微生物卫生合格情况

2009年—2012年,对我县1445家公共场所的4226份公共用品进行抽查,卫生合格率分别为87.96%、89.69%、91.12%、92.56%,各年度的合格率呈上升趋势,如表1所示:

2.2 各类公共场所公共用品卫生合格情况

公共用品卫生合格情况方面:理发美容业共检测2064份,合格1825份,卫生合格率为88.42%;旅店业共检测2079份,合格1911份,卫生合格率为91.92%,娱乐场所共检测83份,合格78份,卫生合格率为93.98%。理发美容业的公共用品卫生合格率略低于旅店业和娱乐场所,如表2所示:

2.3 各类公共场所公共用品微生物检测情况

公共用品微生物监测情况方面:抽查理发美容业、旅店业、娱乐场所公用物品检测大肠菌群的合格率分别为88.42%、91.92%、93.98%;抽查理发美容业、旅店业公用物品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合格率为100%,如表3所示:

3 讨论

根据监测结果显示,2009年—2012年我县公共场所公共用品所检项目总合格率为90.25%,监测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卫生合格基本情况良好,这与卫生监督执法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公共场所的监督和监测密不可分。从公共场所类别来看,理发美容业的公共用品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合格率仅为88.42%,其次是旅店业,合格率为91.92%;从卫生监测项目来看,公共用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合格率达到了100%,而大肠菌群合格率为90.25%,仍是导致公共用品不合格的主要因素。通过调查发现,造成公共场所公共用品卫生不合格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部分卫生不合格的经营单位没有按照国家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配备消毒设施,或配备了消毒设施没有按照消毒规程要求进行操作。其二,部分经营单位虽然有较为完善的卫生管理制度以及消毒设施,但是专职消毒人员不熟悉消毒技能,没有工作责任心,未能按照消毒操作规程对公共用品进行消毒,从而严重影响公共用品的消毒效果;其三,理发美容业的公共用品合格率最低,主要在于理发工具、美容工具、毛巾等用品使用频繁,消毒工作不到位,造成大肠菌群合格率较低,所以理发美容业是我县公共场所卫生整治的重点。

公共场所公共用品是致病微生物的载体,也是某些传染病的重要传播途径。所以,应根据公共场所公共用品卫生监测结果,全面分析和了解公共用品的卫生合格情况,制定和落实相应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措施,不断提高公共场所卫生质量。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其一,加大卫生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刊、广播等多种新闻媒体宣传公共场所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和防病知识,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其二,加大卫生执法监督力度,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和卫生标准,制订切实可行的公共场所公共用品消毒处理方法和流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加强对公共场所日常卫生和预防性卫生的监测工作,力求在源头处控制公共用品卫生不合格现象,提高公共用品消毒质量;其三,加强对专职消毒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其卫生操作技能和知识水平,使其掌握公共用品消毒各环节的正确操作方法,确保公共用品卫生符合相关标准。

参考文献:

篇7

经过对不同灌溉区的土壤微型生物进行检测,发现郊区的灌溉区土壤在被造纸厂排出的污水污染后,土壤的微生物高达30多种,而在没有被任何污水污染的土壤灌溉区(清水土壤灌溉区),它的微生物仅仅不到10种,可以看出:土壤被污水污染后,质量下降,主要对造纸污水灌区和清水灌区的土壤微生物检测分析,并探讨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

造纸污水;污水灌区;清水罐区;微型生物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污水得不到有效的处理,所以污水灌溉成为处理污水最直接的一种途径。污水灌溉有利也有弊,适当的污水灌溉可以有效利用水资源,还能增强灌溉区土壤的质量,使得土壤更加肥沃。但是污水经常会超过指标,含有过多的重金属,从而使得土壤受到污染,打破了土壤本身的生态结构,影响生物的生长。土壤微生物很小,但是土壤的敏锐度很高,一旦被微生物侵害,不管数量多少,土壤会立刻察觉,所以,通过监测土壤微生物的含量反映造纸厂污水对土壤的污染程度。

1我国污水灌溉情况

自从进入工业时代,我国就开始实施用污水灌溉农田,北方很多城市使用污水灌溉土壤,形成污水灌溉区。污水的排放量在逐渐增加,水资源的不断减少,所以很多城市郊区的土壤都会使用污水进行土壤灌溉。根据我国有关部门对污水灌溉区地土壤质量调查显示,到目前为止,我国的污水灌溉区面积高达864.54万hm2,约占总灌溉区面积的16.78%,可以看出,我国灌溉区面积在不断地扩大,比上一次调查增长了2.1倍。在用污水灌溉的区域里面,直接利用地下水灌溉的土壤面积达到136.33hm2。主要利用污水进行灌溉的地区是水资源很缺乏的四大海域区域,高达85%的灌溉区域面积。虽然污水灌溉区在郊区比较多,但是占整个耕地面积不大,即使是这样,污水灌溉对我们的生活影响也很大,因为污水灌溉主要集中在人口比较多的地方,经常用污水来灌溉农田。

2造纸污水灌区与清水灌区土壤微型生物检测实验

2.1采样

选择经常使用造纸厂污水进行灌溉的麦田土壤和使用清水进行灌溉的麦田土壤作为样本,对这两块地的土壤指标进行监测。每块地随机选择5块,都是100cm2面积大小,深度是15cm左右,将15cm平均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上中下各5cm。

2.2分离方法

称取0.5g的新鲜土壤作为样本,再加入土壤的渗出液体4ml,使它们充分的混合,取上层的悬浮液进行检测得出数据,将所有的悬浮液都得监测完成,经过12个小时后进行数据测量。

3结果分析

3.1土壤pH分析

3.2微型生物种类及指示比例

3.3检测结果反映

(1)由表1可以看出,经过大量的造纸厂污水灌溉的土壤,它的pH值为7.56,偏碱性,而清水灌溉的pH值为7.02,属于中性,所以得出结论:农田经过污水灌溉后,土壤质量下降,超过了污水灌溉的标准,长期这样浇灌下去,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应该合理的利用废水灌溉土壤才能有效的增强土壤的肥力,保护土壤的质量。

由表2可以看出,经过污水污染的灌溉区监测的微生物高达47种,占总体微生物种类的92.23%,其中多污性、a中污性、b中污性种类分别占88.23%、50.00%、17.65%比例。清水灌溉渠监测到的微生物种类只有13种,占总体微生物种类的23.53%,其中a中污性、b中污性、寡污性种类分别占17.65%、14.71%、5.88%比例。

(2)经过对以上表格的数据分析得出结论:被造纸厂污水长期灌溉的土壤质量严重下降,严重超过灌溉指标,使得土壤受到很大的污染。

(3)清水灌溉区微生物的中污性有11种,占总体种类的32.36%,可以看出,清官去虽然是用井水灌溉的,但是土壤也受到污染,污染的原因还没有查明,需要进一步的调查。

4造纸污水灌区土壤的治理措施

4.1对造纸污水实施预处理

通过对污水灌溉指标进行控制来预防污水对灌溉区的污染,所以要对排出的污水进行预处理,使得污水质量达到灌溉水的指标。在输送污水的过程中,为了防止污水污染到沿途的土壤,应该用专用管道输送污水,对起始管道消毒。

4.2建立科学的污水灌溉制度

通过对污水灌溉去的土壤类别、污水指标、农作物种类以及当地的气候进行分析,合理的规划污水灌溉区。根据当地土壤的成分和养分含量、土壤的抗污染能力、农作物需要的养分、污染物对农作物的影响以及土壤的渗透能力,制定相应的污水灌溉制度。在农作物生长的不同时期,对污水的要求不同,需要定期监测。

4.3改变污水灌区传统的灌溉方式

传统的灌溉方式使得水的分布不均匀,比如漫灌,沟灌等灌溉方式,这些方式不易把握水的多少,很容易导致过多灌水,从而使得土壤的污染程度也不一样。所以应该采用喷灌或者滴灌,不仅可以使水均匀分布,还能节省水资源。

5结语

通过对土壤微生物的监测,来确定土壤的污染程度,保证土壤的质量,经过对不同灌溉区域的土壤指标进行监测,得出微生物具有多样性,充分的反映土壤的健康状况。总体而言,造纸污水进行灌溉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才能通过土壤微型生物进行较好的预测,也能够及时作出调整,使污水灌溉具有较大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参考文献:

[1]

篇8

关键词:环境监测;生物技术;应用

【分类号】:X832

1.环境监测的意义

我国环境监测软硬件建设都得到了较大的加强,对监测各种环境污染因子形成了一定的监测能力,对强化环境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可以看出环境管理以监测数据为基础,离不开环境监测的技术监督和支持。若没有环境监测,就无法管理,更谈不上科学管理。环境监测是掌握污染动向和预防污染危害的重要环节,是环保工作的“尖兵”,对加强环境管理、制订环保政策和法规、促进经济建设有重要意义。

2.生物技术的研究特点

2.1以生物作为研究对象,不过多地依赖于地球上的有限资源,主要在于对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2研究环境相对简单可行,生物技术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研究过程相对简单,可实现连续化操作,同时具有良好的环境友好性,能有效地节约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3利用生物技术开发的生物制品具有纯度高、质量优和安全可靠的特点,是未来新产品开发的一个新途径。

2.4能有效的解决传统技术下不能予以解决的难题,能根据人类的需求对生物的品种进行合理的改良,创造出更加具有经济价值的生物类型。

3.环境监测的不同生物应用方法

3.1 大气污染的生物监测

大气污染是通过对大气环境下生物监测确定大气的环境质量水平。在生物体系中,植物更易遭受大气污染的伤害,植物固定生长的特点使其无法避开污染物。对大气污染的反应敏感性强,本身位置的固定,便于监测与管理,大气污染的生物监测主要是利用植物进行监测。对大气污染反应灵敏,用以指示和反映大气污染状况的植物,称为大气污染的指示植物,较常用的大气污染的指示植物有以下几种。

3.1.1 SO.2指示植物

主要为地衣、落叶松、苔藓、杜仲、水衫等。其典型症状为叶脉间显现块状伤斑,也可能在叶缘,伤斑多呈红棕色或土黄色。

3.1.2 氟化物指示植物

主要是有唐昌蒲、金线草、郁金香、大蒜、葡萄苔藓、杏、梅等。典型症状为叶尖多见伤斑,少数在叶脉之间,伤斑一般为浅褐、红褐色,坏死部分与健康部分存在明显的界线。

3.1.3 NO.2指示植物

应用较多的有向日葵、番茄、秋海棠、柑桔、烟草等。典型症状为叶脉间有不规则伤斑,呈现白、棕色或黄褐色,也可能全叶点状伤斑。

3.2 水体污染的生物监测

在天然水域中的各种水生生物之间,以及和赖以生存的水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一旦水体被污染,水环境改变,各种水生物会产生不同的反应,从而构成水体污染监测的生物学根据。水体污染的生物监测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3.2.1 微型生物群落监测法

微型生物群是水体系统的重要部分,对水体污染有敏感的反应。最常用的方法是聚氨酯泡沫塑料块法,特点是将这种泡沫塑料块投入水体,收集其中的微型生物。基质的使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相对于其它的生物群落法,具有快速、经济和准确等优点,也适用于工业废水的监测。

3.2.2 指示生物法

指示生物法是最经典的水体污染的生物监测方法之一。利用对水环境中污染物敏感的生物种类的存在或缺失,来指示其所依赖的水体内污染物的存在状况。指示生物应具有生命周期长,活动范围固定等特点,便于持久地反映污染物对水体的综合影响。主要包括浮游动物、底栖动物、鱼类和着生生物。从分类地位看,无脊椎动物地应用最广泛。指示水体严重污染的生物包括颤蚓类、细长摇静裸藻、蚊幼虫、小颤藻等。指示水体中等污染的生物包括四角盘星藻、居栉水蚤、脆弱刚毛藻等。指示水体清洁的生物包括扁蜉、蜻蜓、田螺等。

3.3 土壤污染的生物监测

土壤污染所产生的影响大都是间接的。通过土壤农作物、人体及土壤、地下水(地表水)、人体,这两个最基本的环节对人体产生影响。因此土壤污染的生物监测,包括土壤污染物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3.3.1 植物监测法

利用土壤污染的指示植物进行监测。土壤受到污染后,污染物对植物产生各种反应“信号”,产生可见症状,生理代谢异常,如叶片上出现伤斑,蒸腾率降低、呼吸作用加强,生长发育受阻,植物成分发生变化等。

3.3.2 动物监测法

利用动物监测土壤的污染程度最常见的选择对象是蚯蚓,蚯蚓对土壤中的农药、铅等有较高的敏感性,此外蚯蚓体中的镉的浓度与土壤中镉的浓度明显相关,是一种有实用价值的土壤镉监测的指示动物。

3.3.3 微生物监测法

主要是通过监测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变化来反映土壤受到生物污染的状况。人粪尿是土壤生物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其次污水灌溉也可引起土壤的生物污染。通过对土壤中异养菌(主要是细菌、放线菌和霉菌)的分离和计数,观察和了解受测土壤中微生物群系的结构和数量的改变,从而评价土壤被微生物所污染的状况及程度。

4.环境监测中的生物技术

4.1常规监测技术中微生物的应用

常选用间接指标即粪便污染的指示菌大肠菌群作为代表。另外还有发光细菌法,污染物致突变的微生物监测,藻类与水质污染监测方式。

4.2生物传感器技术

4.2.1 BOD微生物传感器检测仪(BODs)

生物化学需氧量(BOD)是环境监测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它表示水中污染物的综合污染程度。

4.2.2 DNA生物传感器在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

基于生物催化和免疫原理的生物传感器在环境领域中获得了广泛应用。

4.2.3 可检测化学制剂和生物制剂的生物传感器

这种被称为生物发光型生物指示器IC(bioluminescent bioreporter IC,简称 BBIC)的器件技术可在众多的应用(从航天器到反恐)中巧妙地检测出氨、锌等各类化学物质。

4.2.4 光纤化学/生物传感技术

光纤技术与光谱分析技术的有机结合就构成了光纤传感技术。光纤传感技术突破了光谱分析的传统模式,光可由光纤直接导入样品,而样品不必放入光谱仪中就能进行测定。特别适用于环境污染物、生物药物, 以及生产过程的原位、在线监测和对样品的无损测定。

4.3生物大分子标记物

生物大分子标记物是指生物体内的一些对外界环境变化敏感并能产生一些可检测变化的大分子物质,这些大分子物质能够反映环境变化对生物体的影响。

4.3.1核酸分子标记物检测

核算分子标记物检测方法有核酸分子损伤检测技术、报告基因标记技术及DNA芯片技术。

4.3.2蛋白分子标记物检测

蛋白分子标记物检测方法有酶分子标记物检测、金属硫蛋白( Metallothione in ,MT)的检测、热休克蛋白( Heat Shock Prote in , HSP)的检测及抗氧化剂防御系统的检测。

4.4微核技术

微核技术可用于监测大气污染,监测土壤污染,监测水污染,监测有机物污染,监测重金属污染,监测物理辐射污染。

4.5生物芯片技术

由于生物芯片具快速、准确、无污染等优点,在水体微生物监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生物芯片技术可用于控制水质、瞬时检测病原细菌、菌的基因表达水平及进行细菌检测和菌种鉴定。

参考文献

[1]冯继光,王宝松.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及展望[J].科技信息,2008,18.

篇9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及先进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的食品工业也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对于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食品检验的重要性也就愈加突显出来。尤其是生物检验技术,近年来在食品检验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并受到了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文章对几种常见的生物检测技术及其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讨,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食品检验;生物检测技术;应用

人们的生存离不开食物,而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更是与食品检测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食品检测的过程中,生物监测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食品检测的质量,并且提高了食品质量的安全性。目前,生物监测技术应用于食品检验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进展,在实际的食品检验工作中也获得了验证。但是,时代都是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的,如果一项技术不能够不断地改进和优化,就必然会被时代所淘汰,生物检测技术也同样如此。食品工业的发展对于生物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食品检验领域研究的一个重点课题,就是加强生物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从而使我国的食品安全质量上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1在食品检验中常见的几种生物检测技术

1.1免疫技术生物检测技术有很多种,而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是免疫技术。目前,在食品检测中,免疫技术获得了很好的应用,并且在很多方面都有其自身的优势。除此之外,与其他检测技术相比,免疫技术还可用于对于食品进行结构分析,并且操作起来最为简单,功能也最多。

1.2生物酶技术对于微生物污染和残余农药含量的检测,通常可以采用生物酶技术。生物酶技术可以分辨性质和结构差别很小的物质,而较强的特异性更是该项技术的一个突出特点。目前,免疫法和生物酶技术融合而成的新的检测技术,即酶联免疫技术,已经在食品检验领域中获得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在国外,这项技术的推广效果较好,我国在这一方面虽然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然而由于起步相对较晚,与国外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而灵敏度和准确性高则是该项技术的最大优点。

1.3PCR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又名基因体外扩散法,能够在生物体外快速扩增DNA序列,也可以扩增指定的基因,简称为PCR技术。该项技术目前已经在很多领域获得了应用,最早则是应用于转基因和基因克隆技术上,因其在微量和精度方面的优势,被越来越多的领域所采用,应用范围逐渐扩大。经过研究发现,检验食品是否受到污染的关键,取决于对于遗传背景和基因序列检验的准确程度,而这一点正是PCR技术的优势之一。

1.4生物芯片在食品检验中,还有一项高新技术,即生物芯片技术。该项技术主要通过微量点样或者光导原位合成的方式,使得在载体表面的生物分子产生有序的固化,进而形成二位分子排列,继而同样品分子杂交。杂交分子会产生一定的信号,根据信号的强弱,并利用特定的仪器,可以对信号进行测定,检测的效率较高而且速度较快。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最终可以得出检测的结论。生物芯片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推动了进出口商品监管预警系统和反应系统的建立,不仅可以确定食品性疾病的阂值,对于食品的安全状态,人们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更加科学的认识。然而,该项技术也有一定的缺点,其应用性能还有待完善,技术成本也相对较高,阻碍了该技术的应用。但是,这项技术的潜力和前景还是十分广阔的,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也被投入到了技术的开发和研究中,相信生物芯片技术的大范围推广和应用将成为食品检测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1.5生物传感器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的特点是检测速度快,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并且操作起来十分简单方便,具有较强的特异性,是一种新型的技术。其工作原理是选用酶、抗原、抗体、DNA等活性物质,经过一定的处理后作为分子识别元件,并与待测物进行特异性结合,最终产生复合物,如光和热等。信息通过信号转化器来进行传播和放大输出,即可以获得所需的检测结果,该项技术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并也因此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2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2.1有害微生物的检测我们日常使用的相当一部分食品中,存在着很多的有害微生物,数量十分巨大,并且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加强有害微生物的检测质量,提高检测手段变得尤为重要。生物检测技术应用于食品检测,其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可以检测有害微生物。因此,应加强生物检测技术的研究,并加强对于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的力度。以上提到的几种生物检测技术,酶联免疫技术和PCR技术都可以很好地进行有害微生物的检测。

2.2食品中残余农药的检测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并且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为了获得更好的产量,得到更高的利润,在农产品的培育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化肥和农药。虽然产量大幅度提升,然而产品质量和安全却下降了,甚至生产出了很多有毒的食品,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来说,无疑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威胁。食品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引发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对于食品中残余农药的检测,也成为食品检测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众多的生物技术中,生物传感器技术和酶技术十分适合对于残余农药的检测,并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2.3食品成分和品质的检测食品检测工作中,还有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即对于食品品质和成分的检测。对于食品成分的检测,在一段时期内,我国主要采取的是生物感应法。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应用,食品工业领域也获得了飞速的发展,目前已经开发和研究出将酶作为传感器的检测方法,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4转基因食品的测试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外,食品检测技术还可以运用在转基因食品的测试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转基因食品认识程度的不断加深,转基因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所以,转基因食品对于人们身体健康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的检测。目前,酸检测法、蛋白质检测法是较为有效的两种方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食品检验中生物检测技术的运用研究对于食品领域的发展以及人们的身体健康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然而,生物检测技术的运用研究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同时又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研究,再加之我国食品领域对于生物检测技术应用的研究并没有达到一定的深度,因而不利于实际工作中生物检测技术应用的提高。所以,在今后食品领域的发展中,要加强对生物检测技术的重视和研究,并且要从食品检验的多个角度,从生物检测技术应用的多个方面进行研究,从而研究出更好、更有效地促进生物检测技术应用提高的方法和措施,从而促进我国食品检测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运如.食品检验中生物检测技术应用的分析[J].新农村(黑龙江),2011(3).

[2]罗梅兰,叶云,梁超香.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研究[J].食品与机械,2006(2).

[3]杨景涛,张凤岭.食品检验中的生物检测技术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1(15).

[4]李岩.食品检验中生物检测技术应用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3).

[5]朱昊浩.基于生物技术的快速食品检测研究动态[J].科技资讯,2011(9).

篇10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现状;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S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4-71-1

林业有害生物是关帝林局森林的主要灾害之一,它不仅具有水灾、火灾那样的危害性和毁灭性,还具有生物灾害的特殊性和治理上的长期性、艰巨性。全国现有森林病虫种类繁多,对森林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尽快掌握林区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分布情况、发生规律和特点,建立系统的长效治理和科学防控机制,对实现关帝林局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关帝林局基本概况

关帝林局位于山西省西部,吕梁山脉中段,晋中盆地西陲。区内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土壤主要有褐土性土、山地褐土、黄绵土、棕壤等土类,部分高山地带还有少量草甸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资源主要有油松、落叶松、云杉、桦树、杨树等。关帝林区是黄河流域不可多得的绿色宝库,对改善和优化黄河中游生态环境发挥着积极作用。

2 关帝林局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现状

随着天保造林绿化步伐的加快,森林面积逐年增加,为各类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提供了大量寄主植物,加上关帝林局林区生态环境脆弱,是林业有害生物的高发区。林业有害生物每年给关帝林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防治形势十分严峻。一是主要发生危害种类有20余种,特别是以危害油松树为主的大小蠹虫、松材线虫等害虫时有发生。二是随着人工造林面积的增加,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也不断增加,在当前资金、人力、技术等有限的情况下,防治难度加大;三是全球气候变暖,灾害性天气频繁出现,加之林区生态环境脆弱,危害性有害生物潜在威胁增大;四是依法治理力度不够,缺乏行之有效的制约监督惩罚机制。五是防治检疫工作基础薄弱,专业技术人员短缺,整体救灾能力相对较弱。六是顽固难治,暴发现象常有发生。

3充分认清当前关帝林局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临的严峻形势,切实增强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林业生物灾害不像森林防火,看得见、摸得着,林业生物灾害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潜伏性、暴发性和毁灭性,有些病虫害的防治甚至成了世界性难题。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和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速度也在加快。特别是工业开发区、电力、通讯等部门,大量使用和丢弃包装物。通过包装物传播是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的重要渠道。当前关帝林局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临严峻形势。

4 制约关帝林局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主要因素

4.1专职森防检疫人员少,监测预报工作薄弱

关帝林局专职森防人员仅森防分局几人,林场森防员大多兼职,存在顾此失彼现象。全局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网络虽已形成,但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因而林局森防部门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病害和虫情,工作常常处于被动状态。

4.2科技力量不足,防治手段落后

新技术应用和现有科研成果推广力度不够,尤其是一些蛀干性害虫隐蔽性强,防治难度大,简便易行的防治手段还没有探索出来,只能采取一些费工费时的方法加以防治,严重影响了防治进度。

4.3防治经费短缺,整体抗灾减灾能力不高

具体表现是基础设施不足,缺乏必要的测报、防治、检疫设备和交通通讯工具等,病虫害的防治率低,先进适用防治技术的应用与推广跟不上。

5 加强有害生物防治的主要对策和建议

(1)通过有效的病虫害监测,及时准确地预报森林害虫的暴发趋势,将害虫的种群密度控制在该生长环境及经济效益可容许的范围内。主要内容包括:良种选育、栽植技术等。

①选种:种子是树木繁衍和茁壮成长的基础。因此必须重视良种培育,建立母树林、种子园;重视种子检验。②育苗:良种出壮苗,壮苗具有较强的抗虫能力。有虫苗木必须加以处理后才能出圃使用。③栽植技术:林业技术防治是防治有害生物的基本方法。一是造林时必须考虑土壤中的害虫问题,如果土壤中地下害虫过多,必须对土壤进行消毒才能考虑造林。二是尽可能的考虑适地适树。三是通过封山育林减轻人为干扰,使纯林变为混交林。

(2)加大森林病虫害系统监测调查,及时准确地掌握监测的对象发生发展规律和种群动态。监测对象一般是在当地曾经发生过或目前在局部地区大发生的害虫。

(3)加强森林防治建设,提高防治能力。一是建立多元化筹集资金机制,不断拓宽投资渠道,加大森防资金投入;二是严格执行“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充分调动广大农林群众的积极性;三是强化森防机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森防队伍的整体素质,以便更好地服务林区建设。

(4)借鉴工程治理的经验和做法,大力推广生物药剂、无公害农药喷施技术,使森林增强防疫机能;定期封山育林,使森林植物种类增多,植物的垂直和水平结构复杂,从而使森林抗虫害能力加强;林中适当配置灌木林层和草本植物可以增加寄生性天敌昆虫。

(5)严格执行检疫条例,阻止危害性病虫害的入侵。重点是加强产地检疫,特别是在高速公路难以设站检查和其他公路又缺乏检疫检查站的情况下,产地检疫必须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