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施工范文

时间:2023-03-22 00:36: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深基坑施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深基坑施工

篇1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施工

中图分类号:TV55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深基坑就是指基坑达到5米深的地下室基坑或大道基坑等,深基坑施工主要包括支护体系、施工工艺技术和土方开挖几个环节。它是一项技术性、综合性很强的作业,要求各施工单位和各监测单位各个人员的密切配合和良好沟通。在进行深基坑施工时为了保证深基坑边坡的稳定和施工周围地下管线等设施的安全,通常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一些有效的支护措施,事实证明有效的支护不但可以稳定深基坑的侧壁保证施工安全,还能有减少施工失误节约施工造价。

深基坑的支护选型和依据

深基坑的施工要点在于支护体系,要做好深基坑的支护工程首先要勘察、掌握施工场地的基本情况,熟悉施工场地的水纹、地质、气候条件并掌握好周边的建筑、管线等设施的分布请款,综合、研究、制定出最优施工方案。其次是结合施工特点,结合各种支护形式,确保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有效、稳妥。

深基坑的支护类型很多,常见的有地下连续墙、支护桩、止水帷幕、腰梁拉锚等支护形式,其作用挡土和防水。地下连续墙主要指在地下挖出若干沟槽,填充适当材料而形成的具有防水、挡土、承重等功能的地下墙体。在采用地下连续墙时还要考虑到外墙和承重墙因素,在施工和规划时处理好各个层面和墙体之间的链接,防止渗水和沉降问题的出现,并根据具体的施工环境和要求将地下连续墙与其他形式的支护方式相结合,达到更好的支护效果。这种方式非常适用与城市施工;支护桩也是一种深基坑施工的常见支护形式,一般对于边坡支护和滑坡治理特别有效,常与止水帷幕或锚杆等方法结合使用。当深基坑超过10米时常会用支护桩代替地下连续墙,采用灌注桩的形式不但可以节约施工成本还可以有效的加快工程进度。所以适合的支护方式才是深基坑施工的最有效保证。结合情况,尽可能采用最用的支护形式结合的方案,让科学的支护方式更好的为工程服务。

针对于不同的情况要选用不同的支护形式。如:深基坑侧壁开挖线距离水塘、化粪池等较近情况下宜采用桩错支护形式施工;又如深基坑侧壁开挖线附近地上建筑复杂,附近又有地下管线等,这种情况就适合采取土钉墙与锚杆结合的支护方式。总之,采用任何一种支护形式,其目的都是把对周围的影响减到最小,保障施工安全、做到防水、防土、承重的作用。在具体施工中要求我们工程技术人员详细了解施工环境,认真分析施工条件,严格要求施工人员,常检测、常关注、常培训,努力作何施工的每一步预算和规划,保证施工的安全、高效、节约、并要坚决按照质量要求进行。

二、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

对于深基坑的施工,每个工序都有严格的施工流程和工艺要求,这是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前提。

2.1深基坑施工前首先要做好开挖前准备工作。第一要熟悉工程概况,完成对施工场地水纹、地质及地理环境的勘测和研究;第二明确分工,责任落实到具体的操作人员以便遇到问题时能及时处理;第三做好施工方案设计,做好施工支护方式预案工作,与各部门及时沟通、较低;第四进一步明确使用工艺要求,明确工作责任和施工方案。

2.2其次,在开挖过程中第一要做好施工记录,落实材料、机械、人员的管理和应用;第二做好变形监测、水平监测、周边沉降监测的工作,第一时间掌握变形移位现象并运用信息化施工方式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以确保问题得到及时处理;第三加强材料、机械的应用管理,随时跟进施工情况,及时了解施工所在位置土层、水位等情况,一便在紧急时刻能采取及时有效的补充措施。

2.3在深基坑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按要求做好收尾工作,准备好相关的检验、验收资料提供给相关的部门验收、检验。把好质量关,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处理,争取更优秀的施工结果,使以后的施工质量更有保障。

三、深基坑施工难点控制

深基坑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防水防土和承重,而影响这些的除了严格的执行施工要求和施工工艺流程,还要从细节入手,时时关注工程进程、时时掌握施工条件的变化,事事做到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时间提出解决预案,一旦有不稳定因素发生能及时制止和处理。

3.1深基坑的尺寸、场地形状和深度、宽度等情况决定了施工的具体方案和施工中支护的选择。所以在深基坑施工中必须先做好准备工作。通过勘探、测试等手法掌握准确的地下水分布、地表水为及雨天可能造成的影响,事先做好防水、排水工作。做好开挖和排水等方案。

3.2在施工过程中安排好材料、机械、人员的使用,积极检测,及时掌握施工中的成功和失败,能很好的应用各项支护设计保证工程施工的稳定、顺利完成。对于支护类型的选择要合理,根据科学的方式选择最佳支护形式。

3.3当支护结构和坑外地面或其他相关地方发生形变时,应立即停止坑内作业并用粘土或泥土回填组织形变加大,然后再用其他材料处理制止渗漏等情况。从新补做止水帷幕,采用撑、支、拉、灌、压等方法加固坑壁,使之支护变形保持稳固状态。当变形严重时或周围建筑出现严重的开裂、倾斜时应及时组织人员疏散,并按程序上报相关部门进行事故原因分析,及时采取有效的救护措施,控制形变和倾斜。

3.4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如遇到意外的连阴雨或暴雨等特殊情况,必须立刻组织排水、维护、加固等措施,防止土层开裂、变形等情况发生。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施工,严谨自作主张,不按设计要求施工。

3.5深基坑施工的控制重点

深基坑施工中对于不同的支护形式其施工重点也不尽相同。例如:在支护桩施工中,一般采用较多的是旋挖的施工工艺,其安全性能高、地层扰动较小,而且钻进效率高、成孔质量好,非常适合支护桩的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首先桩位工序,第一,护筒的埋设要牢固准确,护筒中心与桩位的误差不能超过10mm,并要求高出地面200mm。第二是对不同段落的泥浆控制必须严格,土质泥浆的比重必须控制在1.1到1.3之间。第三,沉渣的控制要求小于50mm,在第一次和第二次清孔中都需要对沉渣厚度进行检测,确保其厚度小于50mm。第四,钢筋笼的设计和制作要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如钢筋笼在20m内要在加工场整体制作,20m以上要分节制作。第五,水下混凝土浇灌一要保证首次浇灌量,在浇灌过程中,导管被埋置深度不得小于1m和大于5m,严禁把导管底端提出混凝土面。

四、施工中变形位移检测方案

在深基坑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地理因素,周边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等原因,会造成一定的形变和移位现象,不仅给施工造成困扰,还严重影响了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在这种情况发生时我们必须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这样才能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4.1在深基坑变形位移检测中,主要包括沉降检测,支护检测,变形检测、位移检测、周边环境检测等方面。对于各项检测要求每日必检,按真实情况及时记录、及时反馈,特别是雨后更应该加强检测力度、及时发现问题。

4.2在检测方式中,由于目的不同采用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比如沉降检测应采用水准仪等精密测量仪器,选好准点按要求测量。而对于位移检测则适合采用电子经纬仪进行测量,多次测量计算最接近准确值。除了利用先进的科学仪器,肉眼巡查也必不可少,将巡查工作列入观测计划,按时、按要求进行巡查。

4.3检测成果分析。在一切检测都有条不紊的进行时,工程管理人员对上报的检测数据必须及时的汇总绘制成相关曲线图进行科学的分析,并将每天的结果上报相关负责人和监管单位。定期对绘制图形和检测的结果进行研究、讨论,分析是否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并确定是否采用补救措施,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小结:

总之深基坑的施工是一项非常重要、非常严峻的工程,万丈高楼平地起,这第一步施工做不好影响的是整个工程的进度和质量。所以我们必须本着未雨绸缪的思想,努力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严格实施施工工艺程序,积极配合做好施工收尾工作,做到步步有备案,步步有计划,事事有预案一切尽在掌握之中。把每一项工程都当做大事来抓,做好深基坑的施工工作,保证坑体的施工质量,这是社会的要求,也是每个施工人员的责任。

[1]毛金萍,钟建驰,徐伟. 《深基坑支护结构方案的风险分析》. 建筑施工 , 2003

[2]徐至钧. 《深基坑与边坡支护工程设计施工经验录》. 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

篇2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施工;问题

1.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物的重要性和安全等级越来越高,且深基坑的开挖深度也越来越大,合理的基坑支护技术是保障建筑物安全施工的关键,为了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建筑基础必须要满足地下埋深嵌固的规范要求。建筑结构主体越高,其埋置深度也就越深,对基坑工程施工要求也就越高,随之存在问题也越来越多,这给建筑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 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现今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理论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在实际施工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2.1边坡修理不达标。在深基坑施工中经常存在挖多或挖少的现象,这都是由于施工管理人员管理的不到位以及机械操作手的操作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机械开挖后的边坡表面的平整度和顺直度不规则,而人工修理时又由于条件的限制不可能作深度挖掘,故经常性的会出现挡土支付后出现超挖和欠挖现象。这是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中较为常见的不足之处。

2.2施工过程与施工设计的差别大。在深基坑中需要支护施工时,会用到深层搅拌桩,但其水泥掺量会不够,这就影响水泥土的支护强度,进而使得水泥土发生裂缝,另外,在实际施工中,偷工减料的现象也时常发生,深基坑挖土设计中常常对挖土程序有所要求来减少支护变形,并进行图纸交底,而实际施工中往往不管这些框框,抢进度,图局部效益,这往往就会造成偷工减料现象的发生。深基坑开挖是一个空间问题。传统的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是按平面应变问题处理的。在未能进行空间问题处理之前而需按平面应变假设设计时,支护结构的构造要适当调整,以适应开挖空间效应的要求。这点在设计与实际施工相差较大,也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2.3土层开挖和边坡支护不配套。当土方开挖技术含量较低时,组织管理也相对容易。而挡土支护的技术含量较高,施工组织和管理都比土方开挖复杂。所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大型的工程一般都是由专业的施工队伍来完成的,而且绝大部分都是两个平行的合同。这样,在施工过程中协调管理的难度大,土方施工单位抢进度,拖延工期,开挖顺序较乱,特别是雨天期间施工,甚至不顾挡土支护施工所需要工作面,留给支护施工的操作面几乎是无法操作,时间上也无法去完成支护工作,对属于岩土工程的地下施工项目,资质限制不严格,基坑支护工程转手承包较为普遍,一些施工单位不具备技术条件,为了追求利润而随意修改工程设计,降低安全度。现场管理混乱,以致出现险情,未做到信息化施工和动态化管理。这也是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3. 深基坑支护实施策略

3.1转变传统深基坑支护工程设计理念。现如今我国在深基坑支护技术上已经积累很多实践经验,初步摸索出岩土变化支护结构实际受力的规律,为建立健全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对于岩土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实际设计和施工方法仍处于摸索和探讨阶段,而且,目前我国还没有统一的支护结构设计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土压力分布还按库伦或朗肯理论确定,支护桩仍用“等值梁法”进行计算。这些陈旧的计算理论所计算出的结果与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悬殊较大,既不安全也不经济。因此,深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工程设计不应该再采用以往传统的“结构荷载法”,而应彻底改变传统的设计观念,逐步建立以施工监测为主导的信息反馈动态设计体系。

3.2重视变形观测,并注意及时补救。岩土工程中深基坑支护结构变形观测的内容包括:基坑边坡的变形观测、及周围建筑物及地下管线变形观测等。通过对监测数据可以及时分析并及时了解土方开挖及支护设计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分析其存在的偏差便可以及时的了解基坑土体变形状况以及土方开挖影响的沉降情况还有地下管线的变形情况等。对设计中存在的偏差,在下部施工中及时校正设计参数,对已施工的部位采取恰当的补救和控制措施,为此,要求现场变形观测的数据必须准确、可靠、及时,要求变形观测人员严格按照预定设计方案精心测量、认真负责,保证观测质量。如果在实际测量中确实发现异常情况,就需要即时研究采取措施以防止其恶化。而一旦出现大的变形或滑动,立即分析主要原因,做出可靠的加固设计和施工方案,使加固工作快速而有效,防止变形或滑动继续发展。研究和应用已有的基坑工程行业的和地区性规范以及当地的工程经验。对于重大复杂的基坑工程目前国内采用专家论证的形式,对保证工程安全、降低造价是有效和现实的一种方法。

3.3全程控制基坑支护的施工质量。岩土深基坑支护施工重在于过程控制,一旦施工过程控制环节出现问题,事后纠正和补救都会比较困难。因此我们必须进行严格的施工过程控制管理,确保施工质量。严格按设计方案组织施工。工程施工前,有关人员需要熟悉当地的地质资料、本次施工设计图纸及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另外,降水系统应确保正常工作。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改变锚杆位置、长度、型号、数量,钢筋网间距,加强筋范围,放坡系数等。设计方案变更时必须重新经专家评审。基坑支护施工单位要与挖土施工单位紧密配合,坚持分层分段开挖和分层分段支护的施工原则进行施工。土方开挖的顺序和具体开挖的方法必须与设计的工作情况相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减少开挖过程中土体的扰动范围,缩短基坑开挖卸荷后无支撑的暴露时间,对称开挖,均衡开挖,合理利用土体自身在开挖过程中控制位移的能力。岩土深基坑开挖的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以防止碰撞支护结构、工程桩或挠动基底原状土。

篇3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类型,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大城市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而同时为了节省土地,分利用地下空间,地下建筑及隧道等工程的大幅度增加,与之相应的基坑开挖越来越深,深基坑工程也随之不断增加。本文主要介绍了深基坑支护的明挖法施工技术。明挖法具有施工简单、快捷、经济、安全的优点,各种建筑物与地下管线都要开挖基坑,一些基坑可直接开挖或放坡开挖,但当基坑深度较深,周围场地又不宽时,一般都采用基坑支护,过去支护比较简单,也就是钢板桩加井点降水,一般能满足基坑安全施工,城市地下与隧道式工程发展初期都把它作为首选的开挖技术,而对于深基坑已不能满足要求。

一、近年来随着基坑深度和体量增大,支护技术也有了较大进展,按功能分常用的有

1.挡土系统:用的有钢板桩、钢筋混凝土板桩、深层水泥搅拌桩、钻孔灌注桩、地下连续墙等。其功能是形成支护排桩或支护挡土墙阻挡坑外土压力。

2.挡水系统:常用的有深层水泥搅拌桩、旋喷桩、压密注浆、地下连续墙、锁口钢板桩等。其功能是阻挡坑外渗水。

3.支撑系统:常用的有钢管与型钢内支撑、钢筋混凝土内支撑、钢与钢筋混凝土组合支撑。其功能是支承围护结构侧力与限制围护结构位移。

二、常见的深基坑支护的类型及其分析

1.直接开挖或放坡开挖。适用于地面开阔和地下地质条件较好的情况。基坑应自上而下分层、分段依次开挖,随挖随刷边坡,必要时采用水泥粘土护坡,其缺点是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大。

2.挡土、挡水支护系统。

2.1型钢支护技术:一般使用单排工字钢或钢板桩,基坑较深时可采用双排桩,由拉杆或连梁连结共同受力,也可采用多层钢横撑支护或单层、多层锚杆与型钢共同形成支护结构。钢板桩由带锁口或钳口的热轧型钢制成,目前钢板桩常用的截面形式有U形、Z形和直腹板型。钢板桩由于施工简单而应用较广。但是型钢和钢板桩的施工可能会引起相邻地基的变形和产生噪声振动,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大,因此在人口密集、建筑密度大的地区,其使用受到限制。且钢板桩本身柔性较大,如支撑或锚拉系统设置不当变形会很大,所以当基坑支护深度大于7m时,不宜采用。同时由于钢板桩在地下室施工结束后需拔出,因此应考虑拔出时对周围地基土和地表土的影响。

2.2深层搅拌支护技术:深层搅拌支护是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采用机械搅拌,将固化剂和软土剂强制拌和,使固化剂和软土剂之间产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而逐步硬化,形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水泥土桩墙,作为支护结构。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粘土、粉质粘土、粉土、素填土等土层,基坑开挖深度不宜大于6m。对有机质土、泥炭质土,宜通过试验确定。

2.3混凝土灌注排桩支护技术:排桩支护是指柱列式间隔布置钢筋混凝土挖孔、钻孔灌注桩作为主要挡土结构的一种支护形式。柱列式间隔布置包括桩与桩之间有一定净距的疏排布置形式和桩与桩相切的密排布置形式。柱列式灌注桩作为挡土围护结构有很好的刚度,但各桩间的联系必须在桩顶浇注较大截面的钢筋混凝土帽梁加以可靠联接。为防止地下水并夹带土体颗粒从桩间孔隙流入坑内,应同时在桩间或桩背采用高压注浆,设置深层搅拌桩、旋喷桩等措施,或在桩后专门构筑防水帷幕。灌注桩施工简便,可用机械钻(冲)孔或人工挖孔,施工中不需要大型机械,且无打入桩的噪声、振动和挤压周围土体带来的危害,成本较地下连续墙低。同时,灌注桩围护结构在建筑主体结构外墙设计时也可视为外墙中的一部分参与受力,这时在桩与主体之间通常不设拉结筋,并用防水层隔开。一般当基坑深8-14m时,周围环境要求不十分严格时,多考虑采用排桩支护。柱列式灌注桩的工作比较可靠,但要重视帽梁的整体拉结作用,在基坑边角处,帽梁应连续交圈。当要求灌注桩围护结构起到抗水防渗作用时,必须做好桩间和桩背的深层防水搅拌桩或旋喷桩。当周围环境保护要求严格时,为减少排桩的变形,在软土地区有时对基坑底沿灌注桩周边或部分区域,用水泥搅拌桩或注浆进行被动区加固,以提高被动区的抗力,减少支护结构的变形。

2.4地下连续墙支护技术:地下连续墙具有整体刚度大的特点和良好的止水防渗效果,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下的软粘土和砂土等多种地层条件和复杂的施工环境,尤其是基坑底面以下有深层软土,需将墙体插入很深的情况,因此在国内外的地下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施工方法及机械的改进,地下连续墙发展到既是基坑施工时的挡土围护结构,又是拟建主体结构的侧墙,如支撑得当,且配合正确的施工方法和措施,可较好地控制软土地层的变形。在基坑深、周围环境保护要求高的工程中,经技术经济比较后多采用此技术。但地下连续墙在坚硬土体中开挖成槽会有较大困难,尤其是遇到岩层需要特殊的成槽机具,施工费用较高。在施工中泥浆污染施工现场,造成场地泥泞不堪。目前采用的逆作法施工使得两墙合一,即施工时用作围护结构,又是地下结构的外墙。除现场浇筑的地下连续墙外,我国还进行了预制装配式地下连续墙和预应力地下连续墙的研究和试用。

2.5土钉墙支护技术:土钉墙支护是用于土体开挖和边坡稳定的一种新的挡土技术,经济、可靠且施工简便,己在我国得到迅速推广。土钉是用来加固现场原位土体的细长杆件。通常采用钻孔,放入变形钢筋并沿孔全长注浆的方法做成、它依靠与土体之间的粘结力或摩擦力,在土体发生变形时被动承受拉力作用。它由密集的土钉群、被加固的土体、喷射混凝土面层形成支护体系。土钉支护的使用要求土体具有临时自稳能力,以便给出一定时间施工土钉墙,因此对土钉墙适用的地质条件应加以限制。《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一99)》12》规定了土钉墙适用于二、三级基坑、非软土场地、基坑深度不宜大于12m。土钉墙支护施工速度快、用料省、造价低,与其他桩墙支护相比,工期可缩短50%以上,节约造价60%左右;而且土钉支护可以紧贴已有建筑物施工,从而省出桩体或墙体所占用的地面。但从许多工程经验看,土钉墙的破坏几乎均是由于水的作用,水使土钉墙产生软化,引起整体或局部破坏,因此规定采用土钉墙工程必须做好降水,且其不宜作为挡水结构。

3.撑支护系统。

3.1锚杆(索)支护技术:锚杆(索)支护技术是在孔内放入钢筋或钢索后注浆,达到强度后与支撑结构进行拉锚,并加预应力锚固后共同受力,适用于高边坡及受载大的场所。

3.2混凝土和钢结构支撑支护技术:依据设计计算在不同开挖位置上灌注混凝土内支撑体系和安装钢结构内支撑体系,与灌注桩或连续墙形成一个框架支护体系,承受侧向土压力,内支撑体系在做结构时要拆除。适用于高层建筑物密集区和软弱淤泥地层。

篇4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土建施工;事故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口不断增加,即使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也在增加,高层不断增多,土地也越来越紧缺,如何利用土地值得我们去解决。高层建筑质量很多因素取决于深基坑工程,为确保工程的水平,深基坑支护施工方式对其起着很大的效果,避免了危险的出现,提高水平[1]。深基坑工作广泛广泛存在于高层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也解决了土地紧张的矛盾是施工中必不可少的。所以对深基坑支护施工进行了分析和建议如下。

1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1.1锚杆支护施工技术

锚杆支护是由坚硬的粘性土层、密实的粉土与砂土来加固地下结构的方法。外拉系统与挡土结构结合而成了锚杆支护结构,其主要是利用内部的锚杆对土层的压力进行适当的减压,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到保护作用,对其他结构造成好的影响。这个技术在很多工程中被使用,用途特别广泛。但是也应注意下面几点:(1)把我国(JGJ120一201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设计规范》[2]作为最基础的标准进行严格的施工和作业,保证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防止意外的发生。(2)开始施工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对所有事情落实到位,并且一定要对材料进行检测,不能选用废材,要选用性价比高的材料,既节省资金,又会对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更大的保护,选材要依照相关的标准进行规范选材。(3)准备工作中材料准备完毕以后,要对技术工作也进行合理的安排,因为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施工的进程和质量。技术的应用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考察,相应的地形有相应的技术作为应对措施。并且周围的环境也要进行检测,目的是不给周围带来影响,这样也会对施工带来好的帮助。施工过程中,应找专业人员对其深度进行仔细测量,并且做出设计方案和计划,使施工的结果更加的精确和优秀。要把排水设备等的设施进行科学的设计,并且认真实施,只要做到这些,施工才能顺利进行,才能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出及时的解决,提高了效率,增加了施工的安全性。

1.2钻孔灌注桩支护施工

钻孔灌注桩支护主要是借助机械来完成挖掘、钻孔以及钢管挤土。钻孔灌注支护的过程是先在地基中打入桩孔,然后把大量的混凝土和钢筋利用注浆机注入其中,从而做到建立牢固的地基的目的[3]。不要因为理论看起来简单就不注意,因为操作过程还是需要认真谨慎的,只有提高技术,才会发挥出其应有的效果,所以不能轻视这部分。(1)施工前要做好探测和测绘工作,要全面了解施工的环境以及周边的环境问题,只有把准备工作做到位了,才能给后续的施工带来便利,对钻孔灌注支护施工带来便利。(2)要制定合理的计划和设计,从而确定钻孔灌注支护施工的准确性。钻孔是一个很专业的任务,所以一定要找专业的人员进行操作,安装机械也要注意,这样可以防止施工慢的问题出现,施工前要做好调试工作,施工过程中要尽力避免调试,影响进度。(3)要对钻孔地点进行设计规划,从而确保钻孔的质量。做好护筒埋设工作,要对施工处进行检测,避免孔臂流沙,坍塌等问题的出现,使施工可以快速有效的进行。要想做好护筒埋设工作,必须加大孔内静水压力,避免因为水位变化而出现的位移等现象的发生,还要防止错位,坍塌等。所以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去解决。(4)对于打好的孔,要对孔进行护理,尤其是孔底,要使用反循环旋转真空吸泥机等设备去做清理工作。清理好以后,要用钢筋进行保护,将其垂直放入孔内进行加固。同时也要配合往孔内灌注混凝土,加大稳固的效果[4]。两者的同时作用,大大加强了孔的稳固性,对施工带来便利。

1.3地下连续墙支护施工技术

地下连续墙支护是一项十分专业的技术,所以其要求也相对较高,需要十分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施工作业,这样才会把地下连续墙支护技术完全发挥出来,增加施工质量,提高安全性。在对地下连续墙支护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做好检测工作,因为这是一项比较专业的技术,所以一定要确保地下连续墙是否符合标准。在对其进行设计和计划过程中,必须保证留有充足的导墙深度,避免出现地下水渗透的情况,降低工程强度。由于其专业性强,所以一定要注意人员的,要避免压力大而引发的坍塌事故发生,要避免人员的伤亡。(2)做好了检测工作和设计以后,要进行选材。选择材料的过程中,一定不要选质量不过关的材料,要选择质量过关的混凝土材料,因为只有混凝土的质量好,才可以保证泥浆护壁的强度,使得防护作用完全发挥出来,如果选用质量不过关的混凝土,这些优点将不会体现。材料选好后,要仔细进行配料,要中和好水泥,水,添加剂等的比例,确保其强度,从而真正发挥出其作用。(3)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提高施工的准确性,确保了施工的安全,增加了施工的质量,合理选择成槽施工中所需要的冲击钻、导板抓斗以及旋转切削多头钻等机械设备,并保证预留约有5个小时的时间,且槽内泥浆比重不得大于1.3。(4)灌注混凝土之前,要将固定的导管塞放入导管中,且将一根宽度、直径和槽段相一致的钢管预插到槽段端部,并做好锁口工作,这样可以防止泥浆流进混凝土中。混凝土凝固过程中,不要急于拿出钢管,要根据实际情况,缓慢的拔出,从而确保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结束语

深基坑支护施工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通过对基坑支护技术的研究,我们在具体施工中不要只追求一种方法,要学会应变,对施工的工艺以及手法进行优化、提高技术、在管理上不断创新,进一步提升基础工程能力,从而加强施工过程中整套地基的安全性和结构的稳定,并要安全施工,努力提高工作质量,确保施工可以顺利进行,既安全可靠又增加效率,两全其美。

参考文献:

[1]滕金龙,刘奕新,吴立新.土建基础施工中的深基坑施工技术分析[J].硅谷,2015.

[2]赵兵.浅析土建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6,(18):66-66.

[3]付强.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文摘版:工程技术,2015,(10):13-13.

篇5

关键字:深基坑 施工 围护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the land resources shrinking, a host of top and tall building is the groun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and utilization, together with the relevant national standards for basic buried depth and buy of civil air defence works requirements, multilayer, high-rise, tall building in the basement of the set is essential, some underground building even have four, five layers, deep over a, 20 meters, so, the underground construction of the deep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become a key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How to meet the foundation pit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afety and economic behavior, and the following through a project of deep foundation pit engineering examples, specific analysis of deep foundation pit engineering part of the key content.

Key word: deep foundation pit construction palisade

中图分类号:TV55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一幢高层写字楼和一幢高层商务办公楼,其中写字楼24层,建筑高度为97.4米,结构类型为钢框架―钢筋砼筒体结构。商务楼27层,建筑高度92.4米,结构类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三层车库,平面形状极不规则。东西向约100米,南北向约160米。总建筑面积111945.8,地下室面积26266.8,基坑面积约12300,基坑延长米约450m。本工程±0.00标高相当国家黄海标高6.10m,场地及周边道路平均高程约为5.600m、即相对标高为-0.60m。地下室底板标高为-10.650 m。

整个地下室挖土深度情况如下:配电房位置挖土深度为12.45m,承台位置为13.1m;立体车库位置板底挖土深度为13.85m,承台位置为14.4m;主楼电梯井位置挖土深度为16.15m;地下室其它位置板底挖土深度为11.80m,承台位置为12.5m。车库与地下室底板间的高差为2.6m;电梯井与地下室底板间的高差为4.2m。坑底土质为淤泥质土,土方开挖量约为155000m3。

二、深基坑围护结构设计

综合本工程场地地理位置、土质条件、基坑开挖深度和周围环境条件,本工程基坑围护设计时主要考虑排桩+内支撑、地下连续墙+内支撑、TRD工法墙(或SMW工法桩)内插型钢+内支撑三个方案,并进行技术经济对比分析:

1、地下连续墙围护方法虽安全、可靠,但需考虑以下方面因素:

1)本工程地下室在汽车坡道、商务办公楼及其他位置的地下外墙形状为弧形,采用地下连续墙需对建筑边线进行调整。

2)地下室外墙有多处为直角形的阳角,采用地下连续墙时,为避免应力过分集中,上述几处的直角形的阳角部位需考虑进行调整。

3)商务楼写字楼位置部分承台挑出外墙,结构需进行难算、调整,否则容易对结构基础形成偏心荷载。

4)地下边连续墙施工及配套设施多,占用场地较大,无法与工程桩同步穿插作业,不利工程进度。

2、TRD工法虽占用场地小,对基坑环境、止水性高但对工程而言采用该法施工需考虑以下因素:

1)本基坑转弯多、拐角点多,TRD施工麻烦。

2)三层地下室施工周期长,型钢租期长,不利于工程造价。

3)后期型钢拔出对周围环境影响大。

3、钻孔灌注桩排桩围护施工设备多、但占用场地少,施工组织方便,施工工艺成熟,有利于质量控制;与工程桩可同时或交叉作业,有利于施工进度;缺点是泥浆污染及外运,但可结合工程桩统一安排。

4、以上三种施工方案经过预算比较,造价均衡,偏差不大。

综合以上分析比较本工程地下室基坑围护采用钻孔灌注桩排桩加三道钢筋砼内支撑的围护体系,外侧设置一排¢650直径三轴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对基坑阳角及周边环境比较敏感的重点部位和电梯间挖深部位,用三轴水泥搅拌桩作重力式支护和对土体进行加固处理。排桩采用¢900和¢1000直径钻孔灌注桩,桩间距为200,桩长30.0m,混凝土强度为C25,主筋直径为¢25三级钢;三道钢筋混凝土支撑分别设在-0.6、-5.30和-9.25m,支撑梁梁高为750、800和850,砼强度为C30;支撑立柱桩为钻孔灌注桩,共82根,其中45根为新打立柱桩,37根为利用工程桩,桩径为¢800,工程桩为钻孔灌注桩。止水三轴水泥搅拌桩采用套打一孔法工艺,桩长18.0m,基坑四周连续布置。

基坑支护体系根据实际施工需求,结合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及重要性系数科学严谨的设计,充分利用新技术、新理念,勇于创新,开拓思路,进行新的尝试,深基坑支护结构各元素往往是相互结合,各结构相互结合,以先撑后挖为基本原则设计支护结构体系,以基坑安全为重点,具体事物具体分析区别其他设计领域,改变传统观念,利用施工监测反馈动态信息指引设计体系。重视对支护结构理论和材料的试验研究,结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三、深基坑围护工程施工分析

基坑支护施工要综合考虑工程所在地的地理条件、工程类型、基坑开挖规模、周边环境、支护结构等因素。基坑支护施工要注重支护结构的稳定,坑体变形,并根据周边环境条件,控制变形在一定的范围内。控制的关键是基坑的稳定性、土移、轴力变化、地面变形及地下水位的控制,并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地调整方案。

本工程场地东南侧与某供电局电缆工程公司毗邻,东侧与某广场隔路相望。西面为实验小学,南面是小区,北面为本工程的二期小区建筑。场区东面紧临城市的主干道路,基坑围护桩内侧距离该侧用地红线约4~5m,道路下埋有电力、污水管、雨水管、给水管、燃气、通讯等管线,埋深1.5m~4m。基坑西侧隔一条道路与住宅小区和实验小学相邻,基坑距离该侧用地红线4.6m~9.4m,道路下埋设有电力、给水、雨水、污水等管线。围护桩中心距离该侧建筑物约14.5m~18.5m。基坑南侧为住宅小区,基坑距离该侧用地红线约7.3m, 围护桩中心距离该侧建筑物约15m。小区内道路下埋设有电力、雨水及通讯等管线。基坑东南侧为某供电局电缆工程公司7层办公楼及1~2层用房。本工程结构复杂,场地狭窄,交叉施工难度大,地下室面积大,土方开挖量大,基坑较深加之本工程处于市中心受早晚交通管制及周边居民影响。诸多苛刻客观条件给基础施工过程造成重大难度,但该项目在基础施工阶段基坑安全是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为此参建各方人员多次开会协商,聘请深基坑方面资深专家作为该项目顾问,优化方案。提前考虑方方面面的不利因素,分别制定有效预控措施,施工时充分考虑工程对周围设施的影响,合理安排施工流程,使施工在有限场地和时间内运转顺畅,做到尽可能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要确保基坑安全。

四、深基坑围护的施工流程

该工程深基坑施工流程包括:施工前准备、止水帷幕桩与围护桩的施工、土方开挖与支撑梁交叉作业、地下室结构及换撑构件施工与分段拆撑交叉作业、土方回填。整个深基坑工程包括止水、围护、支撑、挖土、拆撑、防水等环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有可能导致施工失败,包括深基坑支护的施工,严重的甚至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所以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施工规程、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及相关的技术规范组织施工,对各施工要点制定具体措施,并加强过程控制。在深基坑施工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难以避免的。本基坑在施工时周边道路也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缝及下沉,且周边环境复杂,给施工增加了更大难度。一方面我们及时对出现的裂缝及沉降进行修补以免影响扩大。另一方面尽可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土方开挖与拆撑是作为本基坑工程的关键工序,是基坑安全的重点控制工序,是进度计划实施的关键线路,而在基坑施工中两者相辅相成。所以土方开挖施工时严格执行设计文件精神,必须是基坑形成牢固的支撑体系方能开挖,土方开挖前,对周围建筑物、构筑物进行拍照和录像,对地质勘测报告、周围建筑物及地下设施情况等信息进行分析,对特殊土质精心组织施工,软土地区分层开挖的深度不宜太大。若挖土高差太大或挖土进度过快,极易改变土体原来的平衡状态,降低土体的抗剪强度,可导致土体快速滑移,这样不利工程监控,易造成坍塌事故;拆撑也是一样,必须是结构楼板与换撑构件形成了牢固的支撑体系才能进行该区域拆撑。施工时采取分段拆撑方式,使应力得到缓慢释放,在拆撑时先采取人工拆除与围护桩的连接,避免了由于拆撑设备振动带来的影响,并且严格控制基坑周边的堆载,在拆撑前进行卸载,转移施工堆载平台,有效分配资源,加快施工进度等措施,并结合基坑及周边监测情况及时调整施工方案,使基坑安全风险降至最低。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安全措施确保了该基坑施工一直处于安全范围之内。

五、深基坑工程监测

1.基坑工程除进行安全可靠的围护体系设计、施工外,尚应进行现场监测,做到信息化施工,基坑围护体系随着开挖深度增加必然会产生侧向变位,关键是侧向变位的发展趋势与控制。通常围护体系的破坏是有预兆的,因此进行严密的基坑监测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专业基坑监测单位的监测情况可及时了解围护体系的受力状况,可以达到及时校正、修正施工方案和指导现场施工的目的,使基坑处于安全可控状态。

2.该工程基坑的监测,由专业人员对深层土移、地下水位、围护桩、立柱桩的竖向位移、支撑杆件的轴力进行严密监测,土方开挖至基础施工阶段以每天1至2次的监测频率测试,除对以上基坑本身监测外还应对周围建筑物(基坑深度的2倍范围)及地下管线进行监测并及时将观测资料反馈给建设、施工、监理、设计等单位以便及时分析处理。通过日常观测及专业单位的监测来确保基坑施工及周边环境的安全。以免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

六、结语

篇6

关键词:深基坑工程;项目管理风险;施工控制;监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TV55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年来,本人从事的高层建筑与深基坑比较多,就其深基坑施工管理做以下总结与论述:

1.深基坑工程存在的风险

1.1 设计方面的风险

设计方案缺乏专家论证,支护结构设计不合理。支撑锚固结构设计失误。水控制设计不当。盲目设计,不按规范规定设计,设计安全储备过小等因素引起的基坑工程事故。

1.2施工方面的风险施工质量差

没有严格遵守施工规程,不按专家论证的施工方案施工,施工管理人员缺少施工经验,施工超挖,基坑暴露时间过长,基坑堆载严重超标,施工管理混乱,安全意识淡薄等。

1.3 监理方面的风险

某些监理公司的人员专业素质较低,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向业主提供工程信息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错过决策的良机;某些监理人员思想麻痹,工作不积极主动,认为自己和基坑工程风险问题无关,对设计和施工方案审查不严,或淡化了对材料的核验和抽检工作;对基坑工程的重点部位和重要工序没有旁站监理或提醒施工单位高度重视,而导致关键部位施工质量不过关,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对施工单位严重的错误行为(如桩后卸土严重不足,挖掉支护结构内侧留置的反压土体,先挖后撑,严重超挖,监测不及时等)没有及时制止,从而酿成事故。

1.4其他方面的风险

由于突发性的地震、台风、洪水、泥石流或暴雨的发生,造成支护结构的破坏;不利的地理位置,如基坑工程主要集中在市区,施工场地狭小,周围建筑物密集,临近道路和市政地下管线,施工条件差,易引发事故。

2.深基坑支护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2.1目前,设计人员用的极限平衡原理是一种简便实用的常用设计方法,其计算结果具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将这种设计方法用于深基坑支护结构,只能单纯满足支护结构的强度要求,而不能保证支护结构的刚度。众多工程事故就是因为支护结构产生过大的变形而造成的,由此可见,评价一个支护结构的设计方案优劣,不仅要看其是否满足强度的要求,而且还要看其是否产生环境问题,关键在于其变形大小。鉴于上述实际,在建立新的变形控制设计法时,应着重研究支护结构变形控制的标准、空间效应转化为平面应变和地面超载的确定及其对支护结构的影响等问题。

2.2大力开展支护结构的试验研究

开展支护结构的试验研究(包括实验室模拟试验和工程现场试验),虽然要耗费部分资金,但由于深基坑支护工程投资巨大,如经过科学试验再进行设计时,肯定会节省可观的经费。因此,工程现场试验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工程实践积累大量的测试数据,可对同类工程的成功打好基础,为理论研究和建立新的计算方法提供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2.3探索新型支护结构的计算方法

高层建筑的飞速发展给深基坑支护结构带来一场技术革命。在钢板桩、钢筋混凝土板桩、钻孔灌注桩挡墙、地下连续墙等支护结构成功应用后,双排桩、土钉、组合拱帷幕、旋喷土锚、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多孔板等新的支护结构型式也相继问世。但是,这些支护结构型式的计算模型如何建立、计算简图怎样选取、设计方法如何趋于科学,仍是当前新型支护结构设计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3.施工阶段的控制要点

施工阶段是项目实施的关键阶段,监理工程师应根据地质勘探资料和当地水文气候条件,结合当地深基坑工程施工的经验和条件,确定工程的关键项目,要求施工单位制定专项施工方案报监理机构审核,并强调要制定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深基坑属于内支撑加支护桩结构类型,需充分考虑土方施工与内支撑的先后施工顺序,在拆除时需充分考虑主体施工与拆除内支撑的关系,有施工完成与拆除支撑一正一反的专项施工方案,确保基坑施工安全与主体工程质量,为减少拆除内支撑对基坑的震动,影响周边建筑物的安全,可优先采用膨胀剂静爆后再行风炮机人工拆除。

深基坑工程包括挖土、挡土、围护、防水等环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有可能导致施工失败,甚至造成事故。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施工规程、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及相关的技术规范组织施工,对各施工要点要制定具体措施,并加强过程控制。例如,确定土方开挖方案时,应对周围建筑物、构筑物进行拍照和录像,对地质勘测报告、周围建筑物及地下设施情况等信息进行分析,对特殊土质需精心组织施工,膨胀土地区不宜在雨季开挖,软土地区分层开挖的深度不宜太大。若挖土高差太大或挖土进度过快,极易改变土体原来的平衡状态,降低土体的抗剪强度,可导致土体快速滑移,这样不利工程监控,易造成坍塌事故。

4.深基坑监理管理

4.1监理控制要点:

必须重视地质勘察工作。监理工程师要熟悉并掌握工程的地质勘察报告,熟悉基坑开挖所在地的地形、地貌和地质特点,分析深基坑可能导致边坡土体滑坡的各种可能,对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关键地段、重要地层和土质技术指标做到心中有数。由于地质勘察资料不一定很详细而且与实际情况略有有出入,监理工程师在基坑开挖中还要经常比对现场的地质情况,与地质勘察报告差异很大时要及时书面告知建设单位,由建设单位通知勘察和设计单位,是否需要调整施工组织设计。

4.2做好深基坑支护的应急准备预案,做好预测、信息采集与反馈、控制与决策等方面的内容。

必须加强观测,出现问题,立即按深基坑支护的应急准备预案进行救险施工,根据土层位移的时空效应,及时掌握土体变形特性、边坡的稳定状态和支护效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预防边坡失稳和周围建筑沉降等事故发生。

4.2.1基坑水平位移监测

基坑变形监测的特点之一是工作繁琐且重复较大,因此在工程质量控制方面承担重要责任的测量工程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测量工作的重要环节上,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测量监理工程师主要质量控制点是对施测单位布设的控制网的审核。就水平位移观测的方法可采用坐标法和轴线法。坐标法应布设观测控制网,其形式包括:三角网、导线网、边角网,采用轴线控制时,轴线两端应分别建立检校点。控制点宜采用强制归心的观测墩,监测网应根据监测方案精度要求进行估算优化。

根据水平位移监测网的主要技术要求,结合基坑场地的特点:四周均有高层建筑物,在基坑周边布设控制网显然是不可取的。而施测单位用三角网形式布网,控制点建立在高层建筑物楼顶,通视条件良好,便于观测,便于保存控制点,符合测量规定,也符合监理实施细则的原则。最后监理工程师经审核同意施测单位建立三角网形式,并对其布网作进一步优化。不但施工测量方便,监理复核也更直接明了。既保证精度,又提高工作效率。

4.2.2基坑垂直位移监测

垂直位移观测点应布设成监测网。监测控制网又布设成闭合水准环、结点符合水准路线。垂直位移监测网应满足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

4.2.3监理工程师对每次监测成果的要求是:

1)设计各种观测数据、采集记录、计算表格、监测成果汇总表、监测进度表、监测时间变形和变形曲线图,供监测和观测数据处理成果登记用。

2)监测成果分析表式化、着重与警戒值比较和相关监测项目对比,变形发展趋势预测。

3)设计监测成果信息流程和报警讯号紧急发送制度,以利有关各方及时了解监测动态和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工程事故和消除工程隐患。

4.2.4编写监测监理总结报告

支护完毕后,应要求支护施工单位与总承包单位办理阶段验收和文字移交手续,将基坑支护情况、监测结果、注意事项等书面转交总包单位,同时要求检测单位加强深基坑监测,备案。

5.突发事件的处理

建筑施工是一个投资大、周期长、参与人员多的过程,施工过程中会发生许多不可预见的事件。对于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更要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技术准备。常见的突发事件有:基坑内管涌、流沙;基坑支护局部出现成因不明的裂缝、沉降;气象异常,出现持续多日的狂风暴雨;相邻工地施工的影响,如降水、打桩、开挖土方;地下障碍物妨碍基坑支护结构或止水帷幕的施工等等。事件发生后,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并会同相关单位研究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李礼.浅谈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民营科技2010(05).

篇7

【关键词】深基坑;施工质量;质量控制措施

【 abstract 】 now our countr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unceasing development, subject to need to rely on the smooth construction of deep foundation pit construction quality guarantee. The main body of the project control target directly affected by the influence of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This article mainly to the deep foundation pit construction of som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 keywords 】 deep foundation pit; Construction quality;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前言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高层建筑在城市中到处可见,但是,现在的高层建筑的深基坑的形式多种多样,而且基础的深度越来越深,为了使建筑的基坑的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我们应该在深基坑的施工质量上进行有效的控制。

2. 深基坑施工的工程现状

2.1深基坑支护的结构类型

现在随着人们对高层建筑深基坑技术的研究,人们在工程实践中总结出来多种适合不同地质条件和基坑深度的支护体系。

现在,我们国家常用的基坑支护结构主要有水泥搅拌桩和土钉墙,这两种结构形式主要适合于基坑深度不超过5米,土钉墙主要适用于基坑深度不超过10米的基坑。如果建筑物所处的地质条件比较好,则可以将土钉墙适用的深度增加到地下15米。水泥搅拌桩是一种既可以挡水又可以挡土的结构形式,土钉墙则是主要应用在地下水位比较低或者地下水位可以被可以较容易降低的地区。水泥搅拌桩可以有很多种形式,比如:格构式、实体式、拱型、空腹式、加钻孔灌注桩,水泥搅拌桩不仅可以进行浆喷而且可以进行粉喷;土钉墙一般情况下可以单独进行使用,有时也可以与其他的支护结构进行联合使用。

2.2支护形式

现在在实际的工程中,人们常用的支撑体系主要可以按照其受力性能和形状分为:井字撑和斜角撑结合、单跨压杆式、竖向式、多跨压杆式、双向多跨压杆式、平面斜角式、水平桁架式、水平框架式、辐射关支撑和大直径环梁相结合形式等一系列的支撑形式。现在支撑体系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形式,其在实际的应用中可以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进行灵活的设计来满足施工质量的要求。

2.3逆作法施工技术

逆作法作为一种新型的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高层及多层建筑地下室施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但有效提高了施工的进度和质量,而且对于保障施工安全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国际建筑行业中,德国、日本、美国、法国等国家率先进行了逆作法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实践,并且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而我国建筑行业中采用施工技术是从沈阳开始的,其后在沈阳的各个大工程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而推广全国,它们的基坑支护都是采用的地下连续墙兼作地下室外墙,其在施工过程中使用到了逆作法施工,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逆作法施工在工程实际中可以使基坑开挖和支护结构暴露的时间大大缩短,使劫掠结构得到了较高的改善,这主要体现在基坑的刚度得到有效的增加,此外还为建设方节省了一大笔的开销,逆作法施工可以使支护结构对相邻建筑的影响大大降低,使工程整体造价得到降低,是一种一劳多得的施工方法,给我们国家的施工技术带来了革命性的改革。

2.4锚杆的使用

现在我们国家的大多数地区都在使用锚杆技术,这主要是由于锚杆技术给基坑开挖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优势。由于实际的施工技术要领先于设计理论,在我国一些建筑行业的专家开始对一些设计、施工和材料的方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因而出现了一些二次注浆技术和干成孔注浆技术,它们都可以一些饱和软土中使用。

3. 深基坑支护的施工顺序和施工的基本要求

3.1施工顺序

在实际的工程实例中,施工单位一般会根据支护体系的自身特点,并结合基坑场地和周边的环境等,基坑支护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具体的施工顺序如下所示:

场地平整第一阶段的土方开挖进行东侧斜撑施工和第一道支撑养护第一道支撑进行第二阶段的土方开挖施工第二道支撑养护第二道支撑第三阶段的土方开挖封底垫层地下室结构施工。

3.2施工的基本要求

3.2.1深基坑的支护作用主要是为了起到挡土的作用,使基坑周边的边坡保持长久的稳定。在确保最基本的要求以外,施工单位还要尽量使用先进的施工技术,编制出结构简单并且受力明确的施工方案。

3.2.2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基坑支护体系要确保基坑周边的想念建筑和地下管道的安全。在施工期间,基坑开挖时往往会引起土体的变形和沉陷,采取支护体系正是为了防止这些现象对邻近的建筑物和地下管道产生影响。

3.2.3施工过程中要确保施工作业面始终在地下水位以上,这就需要施工单位通过必要的排水和降水措施来实现。

3.2.4进行支护方案的编制时要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使工程的总造价尽量降低,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4.土方开挖

建筑物土方开挖的过程就是使原状土的平衡产生破坏,这就会使墙体产生产生变形,基坑自身和周边的区域也会随着变形,这就给基坑的开挖形成了危险隐患。

5.基坑降水控制

在基坑降水过程中,所用的降水井的质量对降水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在进行基坑降水前一定要对管井和管的质量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并对井位的垂直度进行控制,防止井位倾斜。下井管时可以利用分段设定位器的方法来确保整个井管的垂直度。

6.现在深基坑支护中存在的问题

6.1我们国家现有的深基坑施工技术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目前为止,我们国家的深基坑主要是以深、复杂、大为主要特点,特别是一些地区地下水位比较高和一些沿海地区,这对深基坑的支护带来了复杂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国家对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使我们国家的深基坑支护体系得到有效的发展。

篇8

关键词:深基坑,设计,施工,开挖与支护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d the foundation pit engineering design, deep foundation pit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the deep foundation pit excavation and supporting of related problems, for we exchange and learning.

Keywords: deep foundation pit, design, construction, excavation and supporting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问题的提出

工程实践表明,基坑支护工程是建筑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施工方法,它包括地下连续墙、排桩支护、重力式档土结构、喷锚支护结构和组合式支护结构等形式,其施工过程极易发生坍塌伤亡事故。笔者认为,基坑坍塌的常见原因主要是因为:(1)坑壁的形式选用不合理;(2)坑壁土方施工不规范;(3)对地表水的处理不重视;(4)支护结构施工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等。因此,必须从影响基坑支护工程的因素上分析内因,提出彻底解决的方案和措施。

2、基坑工程设计

2、1设计深度

对设计单位而言,(1)在确定基坑支护方案时,应对基坑工程各部分进行充分的调查、分析计算,统筹兼顾,达到各部分的状态在系统协调下使总体的效益最优,但同时要注意系统的最优化并不是要求所有部分均达到最佳的特征;(2)在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积极收集支护结构应力检测以及边坡位移观测数据,并根据所取得的施工信息深人并修改原设计,以获得更切合实际的最佳效果,切实作到动态设计的要求。极收集支护结构应力检测以及边坡位移观测数据,并根据所取得的施工信息深人并修改原设计,以获得更切合实际的最佳效果,切实作到动态设计的要求。

2、2设计计算

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仍基于极限平衡理论,但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并不那么简单。工程实践证明,有的支护结构按极限平衡理论设计计算的安全系数,从理论上讲是绝对安全的,但有时却发生破坏;有的支护结构安全系数虽然比较小,甚至达不到规范的要求,但在实际工程中却满足要求。极限平衡理论是深基坑支护结构的一种静态设计,而实际上开挖后的土体是一种动态平衡状态,也是一个土体逐渐松弛的过程,随着时间的增长,土体强度逐渐下降,并产生一定的变形。所以,在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建议要不断探索新型支护结构的计算方法。因为,高层建筑的飞速发展给深基坑支护结构带来一场技术革命。在钢板桩、钢筋混凝土板桩、钻孔灌注桩挡墙、地下连续墙等支护结构成功应用后,双排桩、土钉、组合拱帷幕、旋喷土锚、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多孔板等新的支护结构型式也相继问世。但是,这些支护结构型式的计算模型如何建立、计算简图怎样选取、设计方法如何趋于科学,仍是当前新型支护结构设计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深基坑支护结构正在向着综合性方向发展,即受力结构与水结构相结合、临时支护结构与永久支护结构相结合、基坑开挖方式与支护结构型式相结合。这几种结合必然使支护结构受力复杂。所以,建立新型支护结构的计算方法,已成为深基坑工程技术的当务之急。

3、深基坑工程的实践

3、1深基坑工程的基本要求

随着高层建筑的兴起与普及,深基坑工程越来越多。目前国内应用较多的深基坑支护技术有桩—墙内支撑支护结构、桩墙—预应力锚杆支护结构、重力式水泥土挡墙结构、土钉墙支护结构和沉井结构等,选择深基坑工程技术方案主要考虑工程的“安全”和“经济”效果。深基坑开挖产生的土移引起周边建筑物、构筑物、管线的变形和危害,对此,必须在设计阶段提出预防和治理对策,并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必要的手段和应变措施来确保基坑和周边设施的安全

一般,在开挖深度不到6m时,单凭经验施工基本可以满足一定的建筑要求,即使地基土质略差,用一般方法也能安全施工。如果深度大于6m,需要涉及到土力学方面的一些问题,根据一些专家的建议,处理开挖时挡土墙周围地基的稳定问题,一般采用稳定系数Ns=γt.H/Cu,对Ns≤4为浅开挖,Ns≥7为深开挖,其中γt是湿土单位体积的重量(t/m3),H为开挖深度(m),Cu是土的不固结不排水剪切强度t/m2。

3、2深基坑开挖与支护一般方法

深基坑开挖采用放坡无法保证施工安全或现场无放坡条件时,一般采用支护结构临时支挡,以保证基坑的土壁稳定。(1)透水挡土结构:①H型钢(工字钢)桩加横插板挡土;②间隔式(疏排)混凝土灌注桩加钢丝网水泥抹面护壁;③密排式混凝土灌注桩(或预制桩);④双排灌注桩;⑤连拱式灌注桩挡土;⑥桩墙合一,地下室逆作法;⑦土钉支护;⑧插筋补强支护。(2)止水挡土结构:①地下连续墙;②深层搅拌水泥土墙;③密排桩间加高压喷射水泥注浆桩或化学注浆桩;④钢板桩。(3)支撑部分:①自立式(悬臂)支护;②锚拉式支护;③土层锚杆;④钢管、型钢水平支撑;⑤斜撑;⑥环梁支撑法。

4、深基坑开挖与支护中应注意的几个要点

4、1深基坑开挖前

深基坑开挖前,施工单位应按照专项施工方案要求,对有关措施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毗邻建筑物、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等重要部位的专项防护措施落实到位。深基坑工程施工单位应当加强对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管理,履行技术管理程序,按照审定的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并对施工现场和周围环境进行监控。深基坑坑顶周边在基坑深度2倍距离范围内,严禁设置塔吊等大型设备和搭设职工宿舍。在深基坑周边上述距离范围内,确需搭设办公用房、堆放料具等,必须经深基坑工程设计单位验算设计,并出具书面同意意见;深基坑工程施工单位应对基坑进行特殊加固处理,加固方案必须经原专家组评审。

4、2开挖与支护施工

城市高层建筑的发展,使基坑深度日益增大,边坡也越来越陡立(一般在80~90°).目前各种边坡稳定的理论计算模式都是在60°左右建立的,与陡立边坡的初始受力状态有较大差异.边坡开挖后,破坏了原自然土体的三向受力状态,在开挖面附近产生一个高能区.其中一部分能量传给周围土体,一部就成为使土体变形的动力.对近于直立的边坡,若一次开挖深度太大,积聚的能量就很大,有可能成为破坏的突破点而产生塌方.所以施工中必须控制开挖面的长度与深度,并进行快速支护,使支护尽早发挥效能,达到控制和消灭破坏突破点的目的.分层分段开挖并支护有利于边坡能量的释放.前期开挖掘层段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锚体传到土层较深部位,有一部分受已施工面板影响留在坡面浅层部位.当下一层段开挖后,就被后期开挖段吸收并释放.因此,分层分段开挖并支护的施工方法也是一个能量释放的过程,最后总的开挖能量留在坡面的较少,这对整个破面的稳定是有利的。

4、3几种支护结构革新

结构受力改变结构形式上,闭合拱圈挡土、连拱式基坑支护,都是将平面结构改变为空间支护结构,利用拱的作用,一方面减小土对桩的侧向压力,另一方面将结构受弯变为拱圈受压,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受压特性,降低了工程费用。施工方法上,桩墙合一地下室逆作法,是将基坑支护桩和地下室墙合在一起,将地下室的梁板作为支护,从地下室顶往下施工,地下室外墙也施工.它的优点是节约投资,在地下水丰富、不易降低水位地区,尚须作止水帷幕。另外,近年来的喷锚支护法、锚钉墙法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并显示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它不要一根桩、一块板、一根管、一根撑,完全抛弃了传统法及其被动支护概念,以尽可能保持、显著提高、最大限度地利用基坑边壁土体固有力学强度,变土体荷载为支护结构体系的一部分.它主动支护土体,并与土体共同工作,具有施工简便、快速、及时、机动、灵活、适用性强、随挖随支、挖完支完、安全经济等特点。其工期一般比传统法短30~60天以上,工程造价低10%~30%.支护最大垂直坑深18m,建筑淤泥基坑深达10m。

4、4深基坑开挖或支护工程完成后

深基坑围护结构施工完工后、地下结构工程施工前,必须由建设、深基坑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对深基坑工程进行联合验收,对基坑开挖与支护工程的稳定性、时效性等方面出具书面意见,并报当地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部门备案,合格后方可进行地下结构施工。深基坑工程完成后,施工单位应及时进行地下结构工程的施工,并在基坑围护结构有效时限内和主体结构满足抗浮要求时,及时进行基坑回填工作。严禁基坑长时间暴露。深基坑开挖或支护工程完成后,因特殊原因可能造成基坑长期暴露或超过支护设计安全期而危及周边环境安全和施工安全的,建设单位应及时回填或采取有效加固措施,并承担未能及时回填或加固而发生安全事故的相应责任。

5、结束语

总之,基坑工程是建筑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深基坑工程施工的成败往往事关工程全局。深基坑施工的安全可靠,直接关系着高层建筑的安全性、稳定性和长久性。深基坑的支护工程要从支护的设计和施工两面着手,确保质量。良好的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是整个工程施工顺利的前提与保证,是整个庞大工程的重要开端。

参考文献

1、李涯,胡长明。深基坑开挖与支护过程中的若干问题[J],福建建筑,2008年3期

篇9

关键词:桥梁承台;深基坑支护;施工问题;处治措施

1引言

桥梁承台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期间,应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深入性、系统化地执行工程建设任务,有效解决桩间土脱落与沙涌问题,合理应对降水不良的问题,在严格治理的情况下,提升深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质量,有效应对施工问题带来的不良危害。

2桥梁承台深基坑支护施工工艺分析

2.1支护桩的施工工艺

支护桩属相关工程中控制性部分。首先,适时时机依照现场地质特点、桩体直径和深度等设计标准,可利用钻机成孔。在成孔前孔内设置黏土,部分部位设置片石(粒径≤15cm),并采用顶部抛石的方法冲砸处理,可最大程度保证不平整的岩体均匀受力,成孔率高且质量好,是岩体不平整的现象的关键技术。钻孔的操作中,为保证钻渣泥浆能够大量的进入到孔壁中,需要减少抽渣的环节:可在冲砸到护筒下部分m3~4m区域时利用高冲程的形式正常的钻进,在钻入4m~5m时进行抽渣处理。成孔后需要及时检验深度、直径和垂直度,如发现偏差超出设计标准的50mm即进行纠偏,确保成孔质量。其次,开展清孔的相关工作时,不可过早进行泥浆稀释,应对泥浆进行快速循环处理,在指标与要求相近之后施作稀释工艺。如导管下放时间较长,可同步性的开展泥浆循环处理工作,确保其具有一定的悬浮性。最后,应结合要求制作钢筋笼,对其进行吊装处理[1]。可以通过箍筋成型的技术措施制作,使用机械设备进行接头的连接处理,在吊起的阶段,应与孔径相互对准,缓慢地放下,如果遇到阻碍,就要缓慢降落、正方向和反方向旋转下放,以免因为和孔壁碰撞出现塌落的事故。下放期间也应该重点关注与了解孔内的水位状态,一旦有异常情况就要立即停止操作,检查有无坍塌的风险。完成钢筋笼的设置工作之后,需要保证牢固性与稳定性,以免在灌浆期间出现下落现象或上升现象。完成混凝土浇筑后,待初凝时接触钢筋笼固定部分,使得钢筋笼能够随混凝同收缩,预防出现黏结力损失。

2.2冠梁的施工工艺

冠梁及类似结构施工前,应做好桩芯顶面区域混凝土结构的凿毛处理,去除桩体顶部区域的浮渣、杂质和水分等。如锚固钢筋存有锈蚀需即清除,校正后,所处理的桩芯混凝土顶部区域标高不能大于比理论标高值,后可照相关要求进行冠梁区域钢筋的绑扎处理:利用焊接技术连接主筋和桩顶区域的锚固筋结构,使各结构形成整体。对冠梁区域的钢筋进行绑扎后,需设置模板结构,以钢模板为宜,对其进行牢固、稳定处理,检验合格后方可开展浇筑工作,需一次性将混凝土浇筑到标高位置[2]。

2.3土方开挖的工艺

工程中的支护桩结构、冠梁混凝土结构的强度能够符合设计数据值71%左右的时候,就可以进行土方的开挖处理,使用挖掘机设备进行开挖,然后运输到弃土场区域。在开挖的环节中需要注意,使用分层性、均匀性的处理方式,每个层面的厚度在1m左右,如果有地下水位过高或者是流泥严重的问题,就要停止操作,待降水处理之后继续开挖。

2.4支撑结构施工工艺

在内支撑的支护施工过程中,可以设置钢支撑结构,和土方开挖之间交叉搭接处理,先支撑、后开挖,每开挖一层之后都需要设置一道支撑,才能进行下一层次的开挖处理,这样才能保证支护的施工效果。在完成内支撑的设置以后,需在支护桩之间喷混凝土材料,一边开挖、支撑一边进行混凝土的喷射,将厚度控制为8cm,使用强度为C20的材料进行喷射,锚筋的强度控制在设计范围之内,长度与相互的间距控制为1.5m,竖向的距离设定为2m,利用双向筋制作钢筋网片,在铺设期间每一边的搭设长度控制为20cm以上。要求在完成每一层的开挖任务之后,若坑壁上面的土壤质量较低,需要对其进行修整,喷洒混凝土材料,以减少坑壁土壤在外面暴露的时间。绑扎钢筋网的过程中应该遵循牢固性、可靠性的原则,在坑壁上面每3m设置垂直性的短钢筋锚固,然后喷射混凝土应该与被喷射面之间维持在1m左右的距离,垂直喷射的情况下,保证强度和质量。对于底部区域的钢筋网,搭接区域可以先不进行喷射,在和下面一层钢筋网相互搭接、稳定绑扎之后,再喷射混凝土,保证搭接区域的质量强度和稳定性[3]。

3桥梁承台深基坑支护施工问题和处治措施

3.1桩间土问题和处治措施

此类问题的出现,就是在土方开挖、支护的过程中,桩间土出现了涌沙的问题、塌落的现象,形成高度在1m左右的桩间孔洞,部分孔洞的高度甚至会超出1m范围,地质条件在中砂层区域、粉砂层区域,则属于浅水层,水分含量较高,使用传统性的管井降水措施很难确保降水的效果,对砂层进行剥开后任会处于富水状态,在桩间的土壤会出现流失的问题、塌落的问题。并且在不良的土壤环境中,降水井中的水泵和管井经常会出现堵塞的现象,不能保证降水的效果。在发生此类问题之后,坡面的土层结构会很快地塌落,为了预防出现大幅度塌落的现象,应该在上面设置沙袋,并且增加横向压筋的密度,合理的设置土钉墙进行加固处理,并且提升泄水管的数量。对于桩间已经塌落的部分,应该进行填充、夯实与封闭性地处理,如果有潜在性的孔洞,需要设置沙袋进行填充,同时借助注浆技术措施进行加固处理,以免孔隙的出现带来质量问题。为从根本上杜绝发生此类问题出现成本损失、质量风险,应在事前就做好预防工作,在现场中使用快速施工方式、分段性和分层性的开挖方式进行处理,将原本2m的开挖厚度转变成为1m的开挖厚度,使得施工人员在设置桩间支护的过程中,实时性地开展开挖工作和修坡工作,确保开挖的操作能够与支护建设之间相互密切连接,一边开挖一边支护,不可以留下缝隙,避免发生桩间土壤的塌落问题或是其他问题。为加快砂层的封闭速度,应将传统的钢筋网转变成为成品钢丝网,这样在设置成品结构的情况下,可以预防现场编网造成施工速度的影响[4]。

3.2降水问题和治理措施

一般情况下桥梁承台深基坑支护方面,出现降水问题的原因就是降水基础设施长时间运转的过程中,基坑侧壁的导水管出现了线状流水的现象,侧壁还是在湿润的状态,可以发现其中存有没有排出去的地下水,一方面,可能是区域之内的地下水非常丰富,分布的范围很广,粉细砂结构不具备一定的渗透系数,管井降水的效果不佳。也可能是因为在降水施工的过程中,没有及时针对地面进行硬化处理,雨季阶段有雨水会进入到管井之内,使得降水效果降低。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一些降水井和锚杆之间的距离很小,钻孔注浆期间,水泥会在土壤空隙中进入到管井之内,对降水工作产生不良的影响。也可能是降水井就在锚杆施工范围之内,钻孔期间对管井造成了破坏。对于此类问题,在预防期间,需要进行管井地面的硬化处理,增加其和锚杆之间的距离,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不可以在锚杆钻孔区域中设置管井,以免在钻孔期间管井受到破坏性影响。施工期间存有降水造成的后续问题应做好治理。首先,在基坑开挖到底部区域的时,如果没有合理的设置垫层或者底板结构,就容易成为地下水上涌通道,出现渗水,甚至会导致基坑底部受到浸泡。此状况需集水,设置集水井,利用下水泵将坑底区域的水分连续性抽出,同时沿着渗水的部分破除混凝土,形成相应和集水井间相互连接的排水沟。排出水分之后需设置垫层的放回结构,确保基坑底部不会受到水分的破坏与侵蚀[5]。

3.3基坑变形问题与治理措施

基坑变形属于桥梁承台深基坑支护施工期间常见易发问题,影响深基坑支护的质量。工程中基坑上部分设置砖墙支护结构,由于抗弯强度很低,在后侧填土不能符合密实度时,易出现结构位移。因此建议在施工期间,严格开展回填土密实状态的监测,选择具备一定抗弯强度的支护材料,并且设置能够约束支护端部的阴角和基础设施等,预防出现位移。同时,工程建设期间,冠梁和锚杆等部分可能会受到下部分区域土壤的约束作用出现位移,导致桩体结构形成中间大、两边区域小的形状,此时即需安排专业人员到现场开展深入的监测与分析,明确冠梁和锚杆部分的现场情况并进一步详细勘察土质土体结构,预防发生位移。最后,在深基坑支护施加预应力的过程中,已经位移的桩体能够良好回弹,起到治理位移问题的作用。因此建议施工期在深基坑支护中施加预应力,形成位移综合防控作用与限制作用。

篇10

【关键词】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

【 abstract 】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foundation pit is to establish a set of relatively complete design technology theory and practice experience, timely innovation and improvement, to meet the different needs of the actual work.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deep foundation pit engineer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 key words 】 deep foundation pit engineering, design,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是一项技术要求高、操作复杂、涉及内容较广的具体工作内容,其设计与施工必须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信息来检验、修正,以提高每个深基坑工程的安全性,深基坑设计与施工是当前城市高层、超高层建筑突显的技术难题。为了适应建筑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基坑支护的设计与施工也应该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设计技术理论与实践经验,适时进行革新与完善,以适应不同的实际工作需要,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都要加强对经验的积累并不断吸取国内外先进的设计理论与知识,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通过现场实际状况及监测成果不断地比较、论证,不断地调整,并逐步具备更高的技术水平与能力,进而促进建筑业的稳定发展。

一、深基坑工程的设计

深基坑支护是一项技术性和危险性都较高的的工程,施工人员都要普遍要到地下十几米到几十米的空间进行,因此,必须要有科学、合理、有效的设计,只有成功的设计才能保证深基坑支护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与完成。深基坑支护的设计是地基项目施工的主要技术保障与施工依据,对于地基施工的进度与质量具有先导性作用。

1、基坑支护的设计要求

基坑支护设计要最根本的是保证其稳定性,因此就要防止变形,不能超过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还要控制位移量,不致影响周边建筑物的安全使用。支护结构变形计算中,设计人员要尽量保证各项计算项目数据与结果的真实、准确,根据周边环境条件,控制其在一定的范围内。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迅速提出整改方案。

2、支护结构的强度设计

在深基坑支护设计工作中的支护结构的的强度是保证支护工程方案顺利进行的核心,其强度是否符合国家相关工程质量标准与技术要求,将直接关系到地基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耐腐蚀性、使用年限等问题。强度设计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首先设计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与能力,然后在熟悉了工程现场的情况下结合本工程的地质、水文条件等的基础上设计。同时要保证基坑的强度对建筑材料的质量是必须严格把关的,只有材料的质量过硬,工程的质量才会过硬。

3、不同地质条件的深基坑支护设计重点

深基坑支护项目施工往往需要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中开展和进行,因此要根据基坑周边情况及土质情况并结合设计要求,通过施工安全、造价、工期等方面分析选定最优支护方案。对于淤泥质黏土,设计人员应注重挖掘机械的应用,其开挖深度要尽量控制在6m——10m,之间;对于软土,设计人员可采用悬壁式、单支点及多支点式、圆筒式等支护结构并同时注意深基坑的整体硬度和强度,土层较软的部分还要进行加固设计;对于填土,设计人员应注意地下水渗流破坏,避免地下水的流动与冲刷对支护系统的腐蚀,有必要排除深基坑中的存水量。通过不同的地质情况进行不同的设计重点,以保证深基坑施工人员的安全、机械设备的稳定以及工程的安全稳定。

4、明确基坑支护设计单位责任

岩土工程专业施工单位,同时一般也是设计单位。深基坑挖土施工组织设计中,基坑设计人员应提高各有关单位对深基坑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首先要明确施工项目的主体与责任人,明确业主现场代表、施工监理、总承包单位主要管理人员、深基坑支护所有施工人员和深基坑支护设计人的责任和主要施工的任务,并要重视监理单位的作用。明确了深基坑支护设计单位,提交了深基坑支护设计单位资质,有助于未来施工中出现问题的时候更容易的找到责任人。

5、加强基坑设计的审核和监督

对于道路、桥梁、地铁等各种建筑基坑支护大多数是临时的,要结合实际情况和本工程特点进行选择经济、合理的支护设计方案,基坑设计不仅是保证其安全稳定,还要保证之后的施工能顺利进行,因此要同是施工单位的设计方,应单独提交基坑支护设计,设计封面和设计图上均应有设计人、审核人和审批人签字。这样,在基坑支护施工中如出现问题需做设计变更时,就能够很快找到设计人,便于追究责任,快速解决问题。

二、深基坑工程的施工关键

1、地下水控制

地下水控制是基坑工程中的一个难点,因土质与地下水位的条件不同,基坑开挖的施工方法大不相同。有时在没有地下水的条件下,可轻易开挖到6m或更深;但在地下水位较高,又是砂土或粉土时,开挖3m也可能产生塌方。所以,对于沿海、沿江等高水位地区或表层滞水丰富的地区来说,深基坑工程的地下水控制的成败是基坑工程成败的关键问题之一。在基坑开挖中,降水排水及止水对工程的安全与经济有重大的影响,多数基坑工程事故与水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一般情况下软土地区地下水位较高,深基坑工程开挖时,为改善挖土操作条件,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增加土体抗管涌、抗承压水、抗流砂的能力,减少对围护体的侧压力,从而提高基坑施工的安全度,往往对坑内、坑外采取降水。

目前,降水主要有轻型井点及多层轻型井点、喷射井点、深井井点、电渗井点等。但降水过程中,由于含水层内的地下水位降低,土层内液压降低,使土体粒间应力,即有效应力增加,从而导致地面沉降,严重时地面沉降会造成相邻建筑物的倾斜与破坏,地下管线的破坏。另外,在坑内降水时,如果降水深度过深,由于水位差增加,易出现管涌,造成工程事故。为此,施工决策前,需要了解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及其危害程度,以便提出最佳决策方案,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及保障施工安全。为了防止由于降水引起的各类意外事故,可采取以下措施:

(1)基坑四周设置的如果是不渗水挡土墙,可取消坑外降水;

(2)在坑外降水同时,在其外侧(受保护对象之间)同时进行回灌;

(3)尽量减少初期的抽水速度,使降水漏斗线的坡度放缓;

(4)控制坑内降水深度,一般降水深度在基坑开挖面以下0.5m~1.0m;

(5)合理确定挡土墙的入土深度,防止管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