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体系范文

时间:2023-03-18 18:44: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体系

篇1

所谓机遇,是说我国未来5—10年的经济社会形势会有更加健康的发展,而发展会给改革提供良好的实施环境。当然这些机遇同时也会提出新的问题,因此也是新的挑战。

首先,我国工业化进程正处于中后期发展阶段。今后5—10年的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两位数左右的快速增长态势。我国城市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大量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工业化城市”和改革开放初期崛起的“集市型城镇”将要向现代生活和消费城市转变。这个时期,公民权利的意识将迅速觉醒,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将急遽增长。

其次,也是在这一时期,一个人口数量较大、相对富裕的中等收入阶层将会出现。这个阶层不仅将成为推动文化消费、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力量,而且将会表现出推动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参与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更大意愿。

第三,还是在这个时期,政府职能转变成为改革的中心环节。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越来越多原来由政府垄断的公共服务职能将被释放出来。这就为第三社会部门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更大的活动空间。

因此无论从需求的方面,还是供给的方面说;也无论是从物质准备方面,还是体制环境方面说,实现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新构建目标的条件都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充分。

在这种形势下,我们特别需要精心设计,适时出台各项文化发展、文化体制改革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政策,使我们的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无论在量上还是质上都有一个较大飞跃。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中长期政策建议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1、精心进行制度设计,构建链条完整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我们认为,一个能够保障每一个人充分发挥文化创造潜力,使每一个人都能够充分分享社会、经济、文化进步成果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解决“做什么”和“怎样做”两个方面的问题。目前政府的“执行力”较强,财政资金较为充裕,“做什么”的问题较为容易解决,“怎样做”的问题突出出来。

“怎样做”的问题具体说,就是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按照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构筑一个链条整齐、决策民主、廉洁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首先要建设好公共文化需求表达和搜集环节,以及这些表达基础上的公共选择环节。接下来是建立民主、透明的公共文化预算体系,让预算形成、拨付、分配、执行、审计、验收所有环节成为全程可监督和可问责的。要有效克服对传统体制的“路径依赖”,就要以具体的制度设计来实现决策机制公开化。

2、适当加大公共文化的财政投入比例,使文化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例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到中等国家的平均水平。

我国在文化发展上有较长时间的投入不足,历史欠帐需要尽快弥补。有研究表明,目前国际上中等发达程度以上国家文化投入占财政投入1%以上,比我们目前的投入水平(0.4%上下)要高出一倍半还多。在国际比较中,我国各类图书馆、博物馆馆藏水平之低首先就是投入差距造成的。因此国家应该通过“小步快跑”的方式,在未来几年迅速提高文化财政投入的比重。经过这一段高投入期以后,建立起一个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国家财政能力相匹配、与我国文化大国和文明古国地位相称的、长期而稳定的公共文化投入的预算安排。建议对此首先进行专项研究。

3、以改革的精神,吸取国外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有益经验,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格局。

我国目前还是一个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人民群众迅速增长的文化需求与文化产品和服务(无论是私人品还是公共品)的有限供给之间存在差距的状况还将长期存在。因此,政府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必然要发挥主导作用,但又不应全然垄断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而是应该开放公共文化服务领域,鼓励广泛的社会参与。换句话说,政府一方面要直接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另一方面又要制定规划和政策,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使得有限的公共财政资金能够产生放大效应,起到主导和导向作用。这方面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值得借鉴。

4、改革一线文化服务机构,建设更加实用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提供优质文化内容服务。

继续推动作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部门的一线文化机构改革。原国有文化事业单位,应根据其提品的公共属性或商品属性进行区分,根据机构的营利与非营利性质进行区分,让原文化事业单位中更多商品属性的文化产品和营利的文化机构回归市场,成为企业,通过市场机制提供日益丰富的竞争性文化商品,从而使有限的公共文化财政投入“用在刀刃上”。同时要鼓励国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与各类文化产业机构、民间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展开服务效率竞争,并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实现持续的体制机制创新。

5、采取差异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策略,适度强化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功能。

篇2

怎样使广大职工实现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的转变?**市供电公司领导班子通过对安全生产正反经验的总结和对一些事故的剖析,感到一些职工之所以在施工生产、运行管理中违章违规,究其原因还在于安全生产的理念还没有在头脑中扎根,讲起来重要,干起来忽视,出了事故后悔。只有构建科学的安全文化体系,用营造安全文化氛围的方法,使安全理念通过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等多种途径,潜移默化地在职工心里生根、开花、结果。他们采取各种形式,营造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立体安全文化氛围,使文化理念全方位渗透,安全行为多方面规范,安全文化环境多角度构造。

公司级安全文化——丰富多彩

在**220千伏变电站,在设备面板上贴有“保护定值切换操作步骤”、“保护装置改变定值区号的操作步骤”、“保护信号灯说明”、“门有挡板,小心绊倒”、“请从此进出”等温馨提示。使复杂问题变得简单,难记程序变得易懂,工作步骤一目了然。从去年3月份建立起来的以色彩标记为显著特征的变电所“视觉化管理模式”,让色彩文化走进变电所,贴近工作实际。全年变电运行操作3837次,都做到了无误操作,无误动作,而且其工作效率提高了一倍。**供电公司以“制度管人、流程管事、文化治企”为思路,扎实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安全文化活动,坚持长年开展全方位、全过程的思想教育,让安全理念从各个角度渗入职工的意识之中。去年,以安全生产“百问百查”和“安康杯”竞赛作为抓安全的重要载体,开展各种各具特色的安全文化活动。在全公司开展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活动;开展“查违章、除隐患”百日安全活动;开展“无障碍班组、无障碍单位、放心变电所、放心线路通道”活动;全面推行“作业标准化、现场规范化、管理制度化”工作,用制度约束职工养成良好的工作、施工行为习惯;还在全公司开展“我为安全献一计”活动,培育职工在安全生产中的主人翁意识;并以“百问百查”内容为基础,开展人人参与的安全生产知识竞赛活动、评选十佳优秀互保个人活动,营造了谁安全谁光荣的氛围。

班组级安全文化——生动活泼

去年在**市供电公司班组开展了“平安温馨寄语卡”活动。把职工亲人写的“平安温馨寄语卡”在班组中传阅,然后大家谈感想。班里职工们相互传阅着来自不同家庭的充满温馨的寄语卡,顿时觉得生命的可贵,安全的重要。虽然经过“百问百查”活动,大家提高了安全生产理念,消除了设备安全隐患,但决不能自我陶醉,安全生产要在大家心中落地生根。在营造班组安全文化氛围中,统一制作了《安全生产十条禁令》警示牌,由班组携带到施工场地展示,使职工在生产施工中时刻牢记安全生产的要求,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同时还开辟网上安全园地,刊登安全生产经验教训、安全学习体会、论文。有的班组还利用班组网页进行安全生产技术培训。为营造具有“**电力”特色的安全文化,让职工时时处处受到“安全知识”的熏陶,公司特制安全扑克2500副,发至班组。一幅幅“安全警钟常鸣”、“一秒中的违章一生中的痛苦”等警语、画面,使职工在娱乐时也不忘电业生产安全和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他们还编印“安全工作手册”,将职工的安全警句、“安全生产违章处理规定”、班组员工互保等内容集中到手册中,发到职工手上。形成了独特的班组文化氛围。

职工家庭安全文化——妙趣横生

篇3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科学发展、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重要推力。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物质是基础,精神是导向,文化是灵魂。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利于建设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巩固全省人民为“两个率先”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有利于更好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推动江苏科学发展,向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

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改善文化民生的重要举措。文化是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合理配置城乡文化资源,让更多的文化资源和文化服务向基层农村倾斜,向弱势群体、特殊人群倾斜,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有利于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使广大城乡基层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文化成果。

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当前,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我省城乡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处理不好,将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这就迫切需要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通过提供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群众精神境界,培育良好社会风尚,发挥文化“以文化人、润物无声”的作用,疏导情绪、化解矛盾、关爱人心、抚慰心灵,促进人际之间的和睦和社会关系的和谐。

江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亮点

“十一五”以来,江苏始终把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和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目标,取得了很大成绩,呈现出诸多亮点。

一是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公共文化设施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十一五”以来,在各级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全省公共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善,基本形成“省有四馆、市有三馆、县有两馆、乡有一站、村有一室”的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南京图书馆新馆、省美术馆新馆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建成并正式开放,各地投资亿元以上的大型文化设施项目16个。全省基本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市县支中心、乡村基层服务点的全覆盖。建成农家书屋17158个,率先在全国实现农家书屋在行政村的全覆盖。

二是公益性文化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2008年,江苏省三大公益文化场馆――南京博物院、南京图书馆、江苏美术馆在全国率先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在省“三大馆”的带动下,全省各级各类公益性文化机构均着力彰显公益性质,根据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精心设置免费开放服务项目,积极开展免费开放服务。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的入馆人数大幅增加。我省现有国家一级图书馆63个,数量居全国各省市之首。在文化部2011年开展的全国第三次县级以上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中,江苏共有81个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一级文化馆”,比上届增加26个,亦居全国各省市第一。

三是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不断加大。全省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移、服务下移,不断加大对农村基层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省政府连续数年实施了向经济薄弱地区“送书、送戏、送电影下乡”工程。省文化厅组织开展了“美好江苏――文化民生基层文艺巡演”活动,将精美的文艺演出送到全省农村基层。全省各地普遍采用政府购买和集中配送的形式,把演出、图书、电影、展览等优质公共文化资源送到农村、送进社区。

四是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各地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吴江市“区域文化联动”、“激情鼓楼”南京鼓楼社区文化艺术节、“和谐江宁大舞台”群众文化活动、太仓市业余文艺团队“百团大展演”活动、“淮风楚韵”民间艺术节、“时代潮”广场文化系列活动、“百姓大舞台”广场文艺演出、靖江文艺节等一大批特色群众文化活动成为品牌。在活动中,人民群众成为文化创造的主体和舞台的主角。

加快完善江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路和举措

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的要求,江苏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将采取一系列新的举措。

一是继续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公共财政为支撑、现代科技为依托,加快建设江苏大剧院等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推进江苏省文化馆新馆建设。对现有公共文化设施进行提升改造,提高其现代化装备水平,增加和丰厚其文化内涵。进一步统筹规划和建设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网络布局,按照打造城市“15分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的要求,重点加强城市社区文化中心(文化室)建设,消除设施布局空白,形成公共文化设施对服务人群的全面有效覆盖。

二是加快公共数字文化建设。适应群众文化生活的新趋势、新要求与新特点,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形式从“传统型”向“数字型、科技型”转变。配合国家实施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加快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大力推动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美术馆建设,“十二五”期间,县级以上图书馆全部实现数字化。

三是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进一步加大投入,建立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保障机制,确保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益性文化机构开展免费开放服务,切实推动工人文化馆、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科技馆实行免费开放,推动高校、企事业单位文化资源向社会开放。建立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反馈机制,拓展服务领域,丰富品种内容,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等政策措施,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加大全社会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总供给。

篇4

上海徐汇区委常委、

宣传部长

打造一个独具

魅力的文化区

上海徐汇区借助世博会背景,把徐汇最核心的一块8.4公里长、7.4平方公里的区域定为文化产业的重点区域,起了一个名字叫西岸,我们希望利用这个空间,打造成为我们的文化地标。去年徐汇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50亿,占到GDP的14.7%。徐汇政府部门一直都在搭建一些平台,创造良好的环境为文化投资领域的企业和机构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政策支持。徐汇区目前有近万家科技企业,有不少企业在这里得到了快速成长,像“淘米”,三个人三年时间,从300万起家做到3个亿,最后在美国上市。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独具魅力的文化区。

万晓芳

民生银行文化产业金融事业部副总裁

聚焦、融入和创新

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是少不了金融的支持。金融机构怎么样才能服务好文化产业企业呢?有三点。第一要聚焦,第二要融入,第三是要创新。只有聚焦才能更好地研究和发现文化产业行业的规律,才能更好地服务文化产业企业,了解它们的运行特点、盈利模式。融入,不管是VC,PE,还是银行,我们虽然以事业部的形式对文化产业客户进行更好的研究,也替代不了文化产业行业内的专家,但是会成为银行里面的专家,所以融入也是必须的。在聚焦和融入之后就是创新,传统商业银行是无法对接文化产业需求的,所以必须要创新,这种创新除了在产品上创新,还要广泛地采用基金的形式、理财的形式、信托的形式等等金融工具为文化产业企业进行服务。

刘向阳

上海东方惠金文化产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

另辟蹊径解决银行贷款难

东方惠金文化产业投资公司是由上海市委宣传部在2006年设立的,之后上海东方传媒集团入股。当时面临的是中小文化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设立了这么一家公司,做了顶层设计。于是我们就在市委宣传部的带领下搭好一个架构,我们有三块业务,一块是立体

化的融资平台;第二块是做好风险投资;第三是做基金。此外,我们与十几家银行进行合作,一开始有人觉得和一家两家合作就可以了,但事实上不是这样,许多银行都有自己的标准,我们通过这个方式做到了东方不亮,西方亮,这是一个很现实的方案。因为我们是服务于全上海文化产业的中小微企业,有的银行就是都不能给贷款,对此我们设立了轻资产的部门。所以这六年多,上海很多中小微文化企业都得到了东方惠金的融资帮助,如果银行做不了,我们就让村镇银行做,总之我们要有创新的思想。

李龙吟

北京演艺集团副总经理

政府投钱的文化

成不了产业

我们现在还没有完全靠市场运营来养活我们自己,但政府投钱绝对成不了产业。这是我这么多年的一个体会。我知道好多文化企业是通过银行、通过中介机构基金会来投,这是今后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最有前途的方式。但是我想说一个观点,就是我们金融机构在投资文化公司时,不要看它有多少资本,有多少能人,或者后边有多大资产的体量,应该看这个项目有没有人把它卖出去,这是最重要的。市场不是通过花钱才形成市场,是把钱挣回来才能形成市场。我说个比较极端的例子,我曾经给一个民营企业做过一个叫《飞翔》的杂技,光门票就收了上亿元,门票三四十块钱,连带的效应已经上来了。而政府财政投入的演出就不一定有这个效果。市场需求产生供给,了解市场的人会做市场的人,就会研究出供给在哪儿,他就知道拿你的钱把他花出去,怎么收回来。这样的金融资本和文化结合才有意义。

周春芳

江苏紫金文化产业基金

投资总监

专业机构做专业事情

紫金基金其中有国家财政部的投资,也有江苏地方的投资,从资金背景来看,实际上带有半官方半市场化的特点。从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扶持来看,前几年是以贷款贴息、项目补助的模式来帮助企业,这种模式对于一些重大的产业项目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扶持作用,但这种资金是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江苏经过几年的探讨,开始做股权投资,由政府引导投资文化产业,这种基金实际上跟我们之前做的是一样的。比如说在我们基金支持下,我们对补贴项目会重点扶持,所以说从政府引导和文化的结合,还是产生了非常好的连带作用。文化企业最大的特点是轻资产,以无形资产为主,这是它与传统的企业很大的不同。文化企业商业模式非常多,尤其是与新技术结合后,特别是随着消费升级带来了更多的在传统企业中不曾见到的商业模式。结合到文化投资来说,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更高,需要我们专业的投资机构做专业的事情。

齐慎

达晨创投合伙人

合理运作资本的成功标本

如何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以及实现我们投资机构的成功退出?我给大家分享一个案例,蓝色光标是做公关品牌的公司,现在已经成为创业板的一个标杆企业,它上市的市值目前已经接近300个亿,当时投的是7.7个亿,增加了40倍。它的收入当时只有4000万,到去年利润已经达到了2.7个亿,这家企业除了它的内部增长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资本市场的优势,不断去并购一些与其产业相关的公司,到今年上半年累计并购了8家公司。在这个过程中达晨做了三件事。首先是资本推动,推动其业务快速发展。第二是保持与其充分沟通,提出我们的专业经验,特别是提供我们资本运作的经验,实现其与产业的一个完美结合。第三,利用我们在传媒的广泛布局,推动企业的资源整合,推动企业不断进行并购,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

吴澍

七弦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华北区副总经理

篇5

    21世纪的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关注网络高新技术、互联网与数字化为生产理念基础的产业[1]。它涉及游戏、动漫、移动通信、互联网服务、数字出版等多个领域,以其产品的逐渐升级刺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提高[2-3],在一定程度上培育、引导市场消费。随着web2.0甚至web3.0风潮的来临,一个全新的生态规则[4-5]正冲击着现有的互联网组织模式。互联网正从一个个独立的封闭系统走向协同的创新体系,走向面向多用户提供服务的综合信息解决方案。随着我国互联网普及率的提升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利益竞争不再是个体与个体间的竞争,而是生态系统间的竞争。因此,我国的互联网发展面临的挑战是基于用户需求建立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提高互联网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1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目前在众多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广泛存在着许多结构性和技术性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1)出版发行和版权贸易。传统的出版发行渠道无法满足文化创意产业的迅猛发展,一些优秀的作品和文章,由于发行渠道的限制,不能传播给广大的读者;或者由于发行数量和质量的限制,削弱了出版物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为盗版出版物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条件。由于出版物在发行和受众两个层面上的限制,版权贸易产业步履蹒跚,一方面出版物的作者无法将自己的作品送达广泛的受众,即使想出售版权,也找不到买家;另一方面,希望购买符合自己需求的版权的买家,在传统的出版发行渠道中也无法及时、有效地发现合适的版权并进行交易。

    (2)影视制作和交易。与出版发行和版权贸易业类似,普遍存在着音像制品的制作生产能力远大于推广销售能力的现象。我国每年产生的上千部电视剧和电影还延续着传统的发行和传播渠道,一方面制作商以人工的方式携带影视作品的录像到电影院、电视台进行上门推销,费时费力,效果还不明显;另一方面,影视分销渠道商也非常辛苦,往往要一部片子、一部片子地过目和筛选,生怕遗漏了能够带来较高收视率的作品,这样的操作模式效率低,人工成本居高不下。

    (3)动漫和网游。竞争日趋激烈,动漫或网游的生命周期在不断缩短,靠运营一款大型动漫或网游获取高额利润和维持企业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各个游戏开发商推出新款产品的频率在加快,网游免费、道具等增值服务收费的模式逐渐兴起,这在给玩家带来更好体验的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不便,在层出不穷、不停翻新的游戏面前,玩家无所适从,不知道哪款游戏、动漫最讨自己喜欢。

    (4)广告会展。现有的网络广告分为两种:品牌广告和搜索广告,前者以广告在网站上的位置和空间为估价和交易基础,后者以点击率和竞价排名为商务运作前提。目前困扰这两类广告的问题是如何做到将广告精准地投放给需求清晰明确的受众,并对广告投放的效果进行科学、量化的评估。此外,现代社会中,各种大大小小、形形的会展越来越多,这是经济发展和交往方式演进的必然结果,但是对于这些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的会展,如何提高会展效果和评估会展的经济效益,成为了组展商、参展商都头痛的问题。

    2文化创意产业立体生态系统

    文化创意产业立体生态系统是在基础网络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将网络生态系统的基本原则、特性、构成及运作方式应用到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行业中,形成具有文化创意产业属性的生态商业模式、系统构成和运作模式。

    2.1基础网络生态系统

    基础网络生态系统是在多种网络上营造一个新兴生态系统,其组成按照各自的角色可分为生态基础、生产者、消费者和管理者(见图1),这样的角色划分与现实生态系统非常相似。

    (1)生态基础是整个生态系统运行的环境基础,它为不同领域的角色和元素提供服务支持,支撑着生态系统中其它服务及角色的活动。

    (2)生产者及消费者:基础网络生态系统中的每个使用者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服务、信息的交互相当于现实生态环境中的物质循环。使用者在使用系统或者享受服务的同时,也为其它使用者提供服务,这就形成了网络生态系统中使用者之间相互依存、互相影响的共生共栖关系。可以将基础网络生态系统应用于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出版发行领域,生产者是出版商,而消费者则是发行商或销售商。同样,对于影视制作和流通领域,生产者是一些影视拍摄和制作公司,而消费者则可能是影视传播和放映公司,以及观众。

    (3)管理者。作为网络生态环境中初级物种的所有者和控制者,管理者负责整个网络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营并对网络生态系统中的行为进行监管及保护。例如,对于影视制作和流通领域来说,通常由文化部等政府机构或者行业协会等社团组织担任管理者。除了维护平台的正常运行外,它往往还要进行内容审查、知识产权保护、税收、流通公共安全、信息技术方面的监管和控制,并完善交易诚信机制等。通过制度和标准的设立进行相应的监管,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是管理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2.2文化创意产业立体生态环境

    在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环境中,产业体内的各个商家,如出版商、发行商、影视制作商、影视渠道商、影视零售商和播放商、动漫制作商、动漫分销商、网吧、广告创意商、广告销售商、招展商、组展商等,都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在传统文化创意商业模式中,各商家之间虽然有生意上的往来或者间接的商务关系,但是彼此之间缺乏沟通和互动,或者交互的方式比较原始,效率低、成本高,这些客观条件限制了文化创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在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环境中,通过信息化、网络化的支撑和服务手段,以及生态系统中的资源共享、信息交互、产业链业务流程管理、生态单元体验和行为分析等生态基础功能,使得原先彼此缺乏沟通的“信息孤岛”形成彼此依存、相互影响的生态环境(见图2),随着生态系统的进化和净化,优化生态系统中的资源配置,各个单元得以共同发展和进步。举例来说,随着数字出版和网络出版在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系统中的应用,出版行业可以将海量的作品通过数字化的形式在网络生态系统中和展示,发行商和版权贸易商可以通过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搜索和交互引擎,方便快捷地找到目标作品,缩短了商务周期,提高了商业运作效率。发行商和零售商可以将符合自己需求的出版作品送达消费者,使消费者从生态系统中获得实惠。而传统出版行业使用的现场专卖会,一方面可以放到网络上进行,与广告商合作,以在线的方式将数字出版物快速送达目标读者,同时可以精准地投放广告;另一方面,借助动漫和虚拟现实创意手段,通过与组展商的合作为消费者(读者)提供更加新颖、人性化的现场体验,拉动销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原先与出版商、发行商等出版行业互不相关的广告商、组展商、动漫制作商,在文化创意生态环境中,成为了有商务联系和往来的贸易伙伴,在无形之中延展了产业链,汇聚更多的商业资源,带动各个商家共同发展。在商家之间互利互惠的过程中,消费者得到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商务体验,增强了消费者的交易欲望,从价值链的源头促进了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系统的健康、快速发展。

    3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系统运营功能架构

    文化创意立体生态系统运营是整个生态系统完成商务运作流程,并最终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键步骤。运营工作在整个项目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文化创意产业立体生态系统的运营以品牌为统领,分为内部运营和外部运营两个关键功能域。内部运营的核心价值取向是为了提高生态系统自身的质量和价值,具体内容包括生态系统中各个商家、消费者的运营,以及文化创意产品及生态系统的建设和运营。外部运营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得到客户,更好地走向市场。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系统运营体系架构自下而上分为3个功能域:支撑域、营销域和管理域。支撑域的核心是生态环境支撑,业务支撑和网络支撑是支撑域的基础。生态环境支撑包括文化创意产品运营支撑、文化创意广告运营支撑和文化创意消费者营销支撑;业务支撑管理有帐务管理和计费管理等功能模块;网络支撑管理涵盖故障管理、性能管理、配置管理和安全管理等模块。营销域包括创意产品商营销、创意广告商营销和消费者营销。管理域包括运营分析和管理考核两个功能域,其细化的功能如图3所示。

    4基于SOA的文化创意产业立体生态系统

    4.1基于SOA的文化创意产业立体生态系统逻辑架构

    文化创意产业立体生态系统采用SOA(面向服务的架构体系)作为基本设计理念和方法,在概要设计时以服务作为划分模块的指导思想[6]。服务之间松散的耦合度提供了系统的高度可配置性与可扩充性,帮助系统摆脱面向垂直技术解决方案的束缚,轻松应对服务环境变化发展的需要。其应用架构如图4所示,主要分为3个部分:底层平台、业务构件库和工具集。

    (1)底层平台:底层基础支撑平台是整个系统的基石,以元数据为基础,将所有信息元素进行统一定义和管理,方便信息的整合和传输。平台中的服务总线为本地和第三方的服务提供注册和查找,通过自定义的格式转化,可以调用遗留系统的功能。平台还内置了调整、诊断和监控功能,当系统网络出现意外或者高负载的情况时,能够自动调整达到最优利用资源的目的。平台对各类模块提供一系列基础框架,如异常管理、配置管理、事务管理、日志管理、会话管理和信息加密保护功能。

    (2)业务构件库:丰富多样的构件库为最终用户的文化创意业务生产、流通提供了极大便利。系统提供统一的信息平台,用户可以定制自己的网站,各类新闻信息和进行市场调查。电子商务平台能够为买卖双方提供供需信息,促成交易,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支付平台能够避免财务欺诈的发生。采购管理模块定义了标准的采购流程,帮助客户降低采购成本,同时在电子商务平台搜索适合的供应商并进行评级。销售分销管理让企业掌控整个销售流程,对抽象的销售进行量化管理,提高客户满意度,加强新客户成交的成功率。网络协同使企业内部的文档流转无纸化,工作流程规范化,实现方便、可靠、安全的协作办公。

    (3)工具集:系统提供一系列常用的工具集,同时预留接口,供第三方开发插入自定义的工具集,为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系统的发展提供扩展性。系统内建的工具集包括搜索引擎、政策法规和个人空间。搜索引擎支持对word、pdf文档、企业内部Email等的全文搜索,同时对企业数据如合同、人员和供应商等进行查询,通过调用第三方接口查询汇率等各类外部金融信息。

    4.2文化创意产业立体生态系统软件构成

篇6

关键词:传统文化 传承体系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340-01

一、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意义

1.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是保护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文化根基的需要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底蕴丰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传统,天地之间、莫贵于民的民本理念,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合思想,革故鼎新、因势而变的创新精神,富贵不、威武不屈的高尚气节,扶正扬善、恪守信义的社会美德,无不凝结着前人的心血、智慧和思想精华,无不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无不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无不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几千年始终延续发展,成为维系民族成员的心理纽带,成为振奋民族精神的力量源泉,成为中华民族延绵不绝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对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巨大作用。

2.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是立足时代实践、顺应时代潮流不断进行新的文化创造的需要

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连续的过程,是在既有传统基础上进行的文化传承、变革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母体,是进行文化创造的深厚土壤,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源泉,我们要在广征博采的基础上廓清历史文化发展脉络,认真挖掘提炼传统文化的有益思想价值,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阐发,作出通俗易懂的当代表达,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其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发扬光大。当然,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是回到过去、守旧复古,而是按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要求,进行科学梳理、精心萃取,从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上进行新的文化创造,用新的思想、新的精神丰富文化宝库,不断创造符合当代精神和时代潮流的新文化。

3.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是吸纳融汇外来优秀文化成果、在与世界文化对话交流中丰富发展中华文化的需要

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与世隔绝,都需要从其他文化中汲取养分。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上,不同文化尽管有过摩擦、碰撞和冲突,但交流、借鉴和融合始终是发展的主流。一个民族要跟上时代,就必须善于同其他国家和民族进行广泛交流合作,学习和借鉴外来文明成果,取诸家之长,走自己的路。中华文化之所以生生不息、经久不衰,就在于它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具有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传统。当然,学习借鉴不是简单模仿、照抄照搬。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始终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和独立性,把有益外来文化同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融入中国文化元素,打上中华文化烙印,形成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使中华文化始终立于世界文化发展的潮头。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构成要素

1.传者与受者

在现代社会中,学校、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现代媒体等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者。而传统文化的受者主要是人,其中,青少年是主要群体。受者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受到传承内容以及传承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受者文化程度、职业类别等因素的影响。这是我们在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

2.传承内容

传承内容主要是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的传承内容应是其优秀、精华的部分,包括中华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伦理精神、民族艺术、社会制度、知识体系、节日习俗、生活方式等等。

3.传承方式

传承方式是文化传承的形式、方法、工具、手段和策略等的总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方式是传统传承方式与现代传承方式的结合。主要有民间传承、学校教育传承、媒体传承、场馆传承、文化产业传承等。

4.保障体系

保障体系主要是指保障文化传承良性运行的制度、法律、政策、措施,以及民间传承机制等方面构成,还包括运行机制、监控与评估体系等内容。

三、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建设

1.加强保护历史文物

历史文物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保留下来的遗迹、遗物,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鲜活的物质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从历史文物中,我们可以了解一个时代、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生产方式、政治制度、社会风俗、思想观念、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历史信息。没有历史文物的物质之躯,也就没有传统文化的存在,更谈不上文化传承体系的建设。必须进一步健全完善历史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文化典籍整理和出版工作,推进重大历史文物的保护工作,扩大历史文物管理人员队伍规模,提高其能力素质和科技应用水平。只有这样,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才能长期具有直观体验的物质对象,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留第一手资料和基本信息来源。

2.培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践行者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键是培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践行主体。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是全体国人。只有把优秀传统文化外化为个人的行为自觉,传承体系的建设才有源源不竭的生机和活力。

应该把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到国民教育的内容之中,夯实学生传统文化的认识基础,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造就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接班人。同时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现实生活当中,重新挖掘和阐发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使之成为不可或缺的生活话语和实践指南。只有这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为人们所接受,并在现实生活中加以体验和践行,使之固化为人们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追求。

篇7

结合许多学者关于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沿革和西安以及周边地区在历史上园林建筑和艺术发展的脉络归纳,总结西安及其周边地区园林建筑的特色和发展,并浅要分析其对西安当代城市绿化建设的意义。

关键词:

园林建筑;西安;文化传承

西安自古以来就是西北重镇,依托六朝都城,西安及其周边地区的园林建设在我国古代园林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从皇家园林到私家苑囿都有典范代表。作为城市生活展开和衍生的场所,研究西安的园林建设文脉对西安现代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都有重要影响以及对中国古典园林的探究都有重要意义。

1西安及其周边园林建筑发展的文化脉络

1.1卷阿园林景观文化

关于西安地区最早园林营造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前600年。《诗经•大雅•生民之计》中描述:“有卷者阿,飘风自南,岂弟君子,来游来歌”卷中“卷阿”就是今天陕西岐山县西北的凤凰山,周成王曾到此处游历,后来此地有周公庙,庙中有石刻、壁画等,并且常有后人来此进行祭祀、朝拜等各项活动。这种民俗风情场所的形成是早期游乐地的原型。

1.2秦汉上林苑文化

西安古时为汉长安城,基于长安城周围水源充足,气候适宜以及汉代生态环境的完整性,西汉的园林建造生机勃勃,以西汉上林苑最为代表。西汉上林苑是沿用秦上林苑建造的,汉武帝时国力强大,建造上林苑以满足汉武帝的奢望,据记载:“上林苑门十二,中有苑三十六,宫十二,观二十五。”除了皇家园林的浩大,西汉茂陵富民袁广汉的私家园林是中国古代私家园林的起源。据记载:此园“东西四里,南北五里。奇树异草,糜不培植。”并且园内配有激水、山石、楼阁,与后世成熟的园林并无大的区别。

1.3隋唐园林文化

唐代园林文化是中国古典园林及其兴盛之时,唐代园林继承隋唐之前所有园林的长处,园林与建筑的营造更加契合与成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强大,唐代逐渐修建了大明宫、翠微宫、曲江池、大雁塔、兴庆池、玉华宫等,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园林建筑文化体系。

1.4明清园林文化

长安城的园林和园林建筑的隋唐繁荣之后,在明朝有了新的发展,明代园林的属性更加明确,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文教园林、公共园林在此时更是蓬勃发展。明代引龙首渠、永济渠2条水,为明代市民生活和军事防御提供了方便的同时,也使得明代的园林建设因有了水面的点缀而富有生机和活力。以山水为摹本,虽为人作,宛若天开成为这一时期的造园法则,出现了关中书院、兴庆宫、云居寺等园林建筑和公园。园林建筑与绿化共同构成城市的公共活动空间。明代园林在城内繁盛一时之外在城外园林绿化业可圈可点。明代在城外以护城河沿岸和永济渠沿岸修建了2条大的城市绿化带,在军事防御和城市绿化上有积极的作用,也为今天西安城市的绿化提供了历史参考。

2西安及周边园林建筑发展对今天城市建设的影响

现代西安的城市园林建设中依然继承了历史上长安城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情怀。如今对历史文物和历史风貌保护日益重视,西安在保护和修复历史遗迹的同时,在城市公园景观建设上积极汲取历史上园林建筑的格局和文化元素,其中尤以唐代园林建筑对西安现代城市建设影响最为深远。其中大唐芙蓉园、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曲江池遗址公园都是结合唐风运用现代造园技术实践的典范。以大唐芙蓉园为例,大唐芙蓉园中以亭廊坊桥等唐风建筑群为主,还有围合的精致小院落,其间曲水环绕,茂林修竹,建筑群和景观环境相得益彰。园中还有许多具有历史形态的雕塑小品和实物展示,如拴马桩和石马等。融入古典元素的同时,为了展示西安文化,园中还加入了许多陕西特色的民俗元素,使得大唐芙蓉园的建造在时间维度上具有前进的意义。西安的城市公共绿化在公园小品上继承了大量唐风元素,在街景的绿化和格局上也极具历史风貌,西安道路呈方格网状布局,道路绿化沿用唐代盛行的柳树、槐树,但是现在自然条件的变化及城市建设的需要使得园林绿化困难重重。

3总结

从历史上的园林建设中汲取长处并结合现状提出了几点关于西安城市绿化建设的建议:(1)对现有珍贵树种进行保护,对现有的绿化园林加强治理和管理。(2)结合汉唐城市建设的风貌,对特色植物进行推广和种植例如牡丹等具有历史意义的物种并结合气候和技术对物种进行适当改良。(3)防止千园一面,城市公园要打造独有的特色,可以以不同植物或水景等定义园林特色,增强城市园林公园的市民活力。

作者:刘逸飞 单位:长安大学

参考文献

篇8

摘要:公共图书馆服务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

>> 试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试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图书馆服务创新 试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路径 试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建构与创新 秦皇岛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研究 创新机制 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创新 改革创新促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 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路径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步伐 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综述 浅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乡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试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与服务方式的创新路径 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视阈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以文化产业创新改善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创新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路和模式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王占请.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趋势[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17):16-18.

[3]胡东平.实践文化强国战略再创中华文化新辉煌[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4):93-96.

[4]钟刚毅,程孝良,李勇.公共图书馆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视角[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5):78-81.

[5]郭桂英.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创新与发展[J].河北科技图苑,2008(5):61-63.

篇9

关键词:和谐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新时期文化建设面临的一个战略性课题。近年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国家到地方都日益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国家、省、市现行的涉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不断完善,全国各地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资金投入日益加大,兴建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不断增加,硬件设施明显改善。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很不健全,与文化产业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相比,我国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改革发展步伐却显得有些迟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还存在着一些困难与问题。

一 当前公共文化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资金投入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落后。

全国38240个乡镇,5800多个乡镇无文化站,23000多个图书馆、文化馆需要新建和改建;许多县和乡镇的文化宫、影剧院、书场、农民公园等公共文化机构都已相当陈旧,面积狭小,年久失修,服务能力逐渐弱化。目前为基层群众服务的多数公共文化机构运转存在较大困难。许多县级图书馆购书费得不到保障,全国有700多个县级图书馆无购书经费,占公共图书馆总数的1/4。文化馆、文化站业务经费和活动经费紧缺。多数县级电影公司难以正常运转,许多县级剧团有名无实,无法正常演出。有的公共博物馆免费开放后,政府保障资金没有完全到位致使公共博物馆难以为继。而且广大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设施更加落后,基层文化服务功能有所萎缩。有的地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或利用率不高或挪作它用。一些基层文化站门庭罗雀,其结果是被随意挤占,形成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基层文化站(室)步入建了倒、倒了建、循环往复的怪圈。还有的乡镇基本无综合性文化站,有的村社(社区)基本无活动室及相应设备,也无专兼职人员。有些地方广播电视覆盖率低,收视效果差。还有一大批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物景点根植于民间,由于多年得不到保护,濒临灭绝和消亡的边缘。

2. 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与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足依然存在着矛盾。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生活条件的逐渐改善,人们对生活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态势。但由于资金投入的不足,人才的缺乏,致使文化服务产品单一,人们对很多文化活动的兴趣不浓参与亦少,更谈不上创建文化服务品牌了。在广大农村由于没有用健康的歌舞节目、体育比赛、电影等占领新农村的文化阵地,致使封建迷信势力猖獗。同时,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短缺,能够向社会成员分配的文化财富十分有限,文化市场的产品和服务价格偏高。其中突出的问题还有弱势群体文化生活比较匮乏,农村和农民的公共文化服务缺口巨大,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分配不均,社会不同群体无法共同享有文化成果,农民群众以及城镇低收入居民、农民工等广大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享有的公共文化服务存在较大反差。

3. 政策法规刚性支撑体系缺失 。

国家、省、市现行的涉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大部分都是从宏观的角度,提出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但是在微观的执行层面上,缺乏刚性的政策支撑,特别是在经费保障、经济政策、捐赠制度、人才队伍建设、管理体制等等方面只是作了原则性的要求而缺乏具体的政策规定,相关政策法规还不健全,这与中央对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和文化事业发展的现状都不相适应。体制继续困扰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管理的部门分割、行政壁垒,各级政府的行为不到位和责任落实不明确也都阻碍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

4.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人才缺少 。

很多地方公共文化服务队伍的呈老龄化趋势。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一些项目吸引不了很多的参与者,致使人才十分缺乏。这是由于编制、职称的瓶颈效应使得留人难,很多文化工作部门编制少、待遇低,这直接影响到了队伍的稳定性。

二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效途径

1.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和谐社会,带给我们的一个重要新理念、新认识,就是"以人为本";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同样要坚持以人为本,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文化成果。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文化活动建设的源泉是人民群众,文化活动的主体也是人民群众。要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出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按照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理念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供给能力,多生产群众买得起、看得懂、用得上的文化产品,多举办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多提供群众普遍欢迎的文化服务,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全社会文化生活质量。要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开展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让健康向上的生活格调充实群众生活、占领思想阵地,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参与活动中各尽其长、各得其乐。要特别关注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和外来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需求,积极开展适合这些人群的文化活动,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从"以人为本"这一新理念、新认识出发,有助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从而把公共文化服务提高到和谐社会这个更高的层次上。

2.加快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建设,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

这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公共文化设施包括各种文化历史遗存和已经建成的覆盖城乡的群艺馆、文化馆、文化站、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广场、公园、文化中心、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影剧院等,以及利用现代化手段向公众提供服务的公共文化信息系统。要着力建设更加实用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提供优质文化内容服务,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多元化机制。加大重大文化工程实施力度,实施文化共享工程、送书下乡工程、流动舞台车工程,增加公共文化服务的资源总量。制定方案,抢救和保护一批"民保"、"文保"工程。尤其要注重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进一步优化基层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提高广电覆盖面,力争实现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基本建成覆盖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特别要支持乡镇文化站扩展功能、共建共用,形成融宣传教育、信息服务、科学普及、文化娱乐、体育活动等于一体的文化中心。结合各地实际,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建设一些基础条件较好,具有辐射功能和影响力的示范乡镇,从而带动其他乡镇再建设、再发展,最终通过上下联动、乡镇互动,进而促进乡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新格局的建设。

3.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当要着力发展特色文化。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发展活力的社会。社会活力是社会进步、协调、和谐的基础和条件,它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和人的发展等各个方面。文化上的活力是营造健康、和谐、文明进步的社会氛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有一方人的特性。文化是有地域性的,这种地域性的特性往往蕴涵着无穷的活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举办公益性文化事业,要充分发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发展以历史文化遗产、人文自然资源为基础的文化事业,培育一批文化名镇、名村、名园、名品,使广大人民群众在发展文化事业的过程中享受文化成果。要发展具有民族传统和民族特色的戏曲、杂技、花灯、赛马等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项目。要充分发掘特有的民族文化资源,打造民族文化品牌,激发地方经济内在的活力,保证文化活动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要加强对包括传统文化习俗等在内的优秀本土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活动的水平,提高活动的覆盖面和吸引力。要努力寻求特色文化与新时代需要的民族精神和科学昌明精神之间的契合点,让本土民众的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以及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得到保护和张扬。挖掘特色文化是文化建设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也将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篇10

(一)以政府为主导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政府主导、参与形成的一种传播文化方式,以满足人民利益文化的需求,主要包括几项内容,一是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指政府财务进行投入的各类文化设施,如博物馆、美术馆、文化广场等均由政府投资建设,是公共文化的物质保障。二是公共文化政策制度,是以政策制度为建设条件,保障与扶持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如国务院颁布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此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制度基础。三是公共文化组织机构与人才,组织机构是指从事参与各项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单位,人才是指实施公共文化服务的专业管理人员,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力量。四是公共文化活动主体,作为大众文化建设主体的广大人民群众,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基,是实现文化建设共享的目标保障。五是公共文化活动方式,即是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提供的技术手段,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也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的运用,自两千零二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实现了文化共享的信息共享工程以及各类网上美术馆、网上文化传送等,实际就是运用科技手段进行文化传播。六是建设公共文化事业经费,为了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正常运行,我国政府以发动社会捐助、赞助及政府投资等方式筹集经费,从而保障我国公共文化事业的顺利进行。

(二)公共文化服务应具备特征

公共文化服务与市场化的经营性文化产业不同,其应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公平均等性,公共文化服务是具有平等分配的服务,公共文化资源与公共设施资源应平等分布,尽可能保证人人都能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同等程度的公共文化服务,从而达到公共服务的平等性要求。第二,公益性,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具有公益性质,其不以营利为目的,追求的是全体公民共享文化成果的社会效益,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应降低收费或免费供人们享用,从而体现其公益性特征。第三,便利性,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均是考虑到人民的距离程度,为人民提供最近的服务,以便人民能够随时方便活动。第四,多样性,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服务的不同需求,政府应推出各项服务与产多层次特色的服务设置,如各类美术馆、博物馆等。第五,普及性,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应面向大众,为全体公民普遍享用。公民共同分享丰富的、基本无差别的文化内容,有利于新知识、新观念的传播和普及。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价值理念、目标任务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主要是利用各类文化资源的整合,促进社会效益发展,从而达到服务优化的目的。为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肩负着艰巨的任务,唯有通过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解决人民文化利益问题,才能保障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顺利建设,为此,需要更加重视并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明确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价值理念和目标任务,真正把公益文化事业做大、做强、做实,从而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一)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

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关注民生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执政理念与社会共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仅仅是思想道德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而且还关乎民生,因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是日益明显,无论是乡村或城市,对文化的追求越来越强烈,从而使由原本生产生活转变为文化消费生活的精神形态,构成当今民生的主要内容。发展精神层面的民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是公共文化服务应坚持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价值观念。因此,第一步要做的就是积极发动人民群众创造力量,使其能够成为建设公共服务体系的活动主体,推进精神文化的发展。第二,扩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范围及提高服务质量,努力消除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之间的差距,保障人民群众文化利益的均衡,第三,整合利用有效的文化、人力、设备等资源,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的人性化、功能化,体现国家对每位公民文化需求的关怀,。

(二)公共文化服务的目标任务

由于长期缺乏对公共服务权益性、公共负担性和政府负责性的认识,导致我国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动力不足,加上国家财政对于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造成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供求矛盾突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服务的提供主要是以公共权力而非利益交换为依附,因而政府应该担当起提供市场,以保障公共文化服务的全面发展。为更好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首先要做的就是制定目标任务,第一,合理界定政府干预文化市场限度。政府应运用公共权力制定的相关条例,对文化市场分别进行干预,干预部分主要包括服务价格、服务质量、成本效益、公共补贴等方面,以此约束政府内外独立运行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行为,确保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提升、保证公平,除此之外,还需建立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监管体系,包括专业的监管团队、监管程序等,以保证政府干预准确、有效。第二,逐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不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实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政府应对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实现均等化,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坚持统筹规划城乡、普遍均等原则。逐步使城乡居民均能得到文化服务权利的平等发展。但目前,由于农村尚未普及公共文化服务,导致城乡之间两级分化严重,为此,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方能改变两极分化现象。

三、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政策建议及措施

明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价值理念、目标任务后,还需相关政府落实、提供相关措施,才能保障目标任务得以有效完成。

(一)健全公共文化投入机制及设备完善

政府要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社会经济总体规划来发展,纳入工作部署、公共财物支出管理预算及考核奖惩,并落实到各领导部门具体工作岗位上,保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能够得到应有的重视,得以长远发展。逐渐健全政府财政主导、稳定社会经济增长,确保政府发挥主导地位。同时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增加公共经费的投入力度及公共文化事业机构的资金投入,设置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专项资金,制定资金管理方法,对需要建设的设施机构给予适当补充。再者根据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民对文化需求日益强烈的情况,必须保障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完善。设施建设选址,应先了解当地经济发展、环境条件、文化建设需求量等再进一部规划设施建设的数量、布局,根据当时发展需求建立具有社会主义特色文化的基础设施。

(二)推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