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传播范文

时间:2023-03-31 13:26: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红色文化传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红色文化传播

篇1

[关键词]受众;红色文化;网络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交换式网络技术的产生和应用大大开拓了文化的传播范围。红色文化的网络传播正是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而发展起来的。近年来,红色文化在网络环境中的价值观引领作用不断增强,立德树人功能日益显现。但随着网络环境持续调整和网民结构不断变化,网络红色文化也面临诸多发展难题及挑战。本文拟从受众视角分析网络红色文化的发展困境,探究其高效发展路径。

一、受众视角下的网络红色文化传播困境

网络红色文化的价值体现是以受众(网民)的认可度为基础的。因此,从受众的角度分析其发展困境有利于找到问题的症结,也有利于网络红色文化更好地发展。众所周知,受众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它“以自己特殊的方式干预传播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影响传播活动的过程、决定传播活动的效果”。[1]从受众的角度看,当前网络红色文化的发展困境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其一,忽略了受众分类原则。自传播活动产生以来,传播要素和传播手段不断发生变化,受众也从最初单一媒体的捕获者转变为多媒体的挑选者,其自主选择权越来越大。在网络上,受众因性别、年龄、教育背景、政治面貌、、职业分工、文化旨趣等不同而出现了明显的分流现象。这种“人以群分”的聚集现象是网络文化影响下的客观发展规律。但不少红色文化网站及红色文化平台的目标人群意识淡漠,所提供的红色文化产品既缺乏层次感又缺少技术创新,红色文化网站及各种平台的相对价值难以体现,大众化、通俗化导致其无法抓住固定的受众,红色文化的各项功能受到抑制。其二,漠视受众与传播者之间的交换原则。传播者与受众之间是一种交换关系,传播者提供信息资源,受众花费自己的时间和金钱换取信息带给自己的满足和充实。但不同类型的受众在交换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在交换关系中,宣传型受众处于被动地位,是某些信息观念的传播客体,而市场型受众则要求将其看作信息的消费者,以便自由地选择信息。在网络世界,红色文化的宣传理念相对滞后,以“无偿”的方式默默奉献,没有树立市场型受众理念,因此出现网站疏于管理、内容及形式单一、信息更新迟缓、忽视与受众的互动等问题。这种把受众纯粹当做宣传对象而不注重提高信息质量的做法使得网络红色文化传播的效果大打折扣。其三,漠视受众信息接收的心理和习惯。红色文化的重要特性之一是富有革命底色,所以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因此红色文化的教育及传播必然带有意识形态宣传的目的。这原本无可非议,因为根本就不存在没有目的性的文化传播活动。但是,若对红色文化时代精神的挖掘不到位,把握不住思想性、时代性、知识性三者的统一关系,则很容易陷入对革命历史和革命人物的标签式宣传,以形式代替内容和目的,让政治色彩淹没心理情感,从而遮蔽了红色文化的穿透力和感染力,引发受众的拒斥心理。

二、受众理论与网络红色文化传播的改革措施

20世纪50年代之后,传播学者纷纷从受众的角度研究传播过程,美国学者施拉姆曾评论说:“一般传播学理论中的最大变化是逐渐放弃了被动的受众的思想,并以异常活跃、异常有选择的受众概念取而代之,这种受众操纵着信息,而不是被信息所操纵,他是传播过程中的一个完美的合作者。”[2]网络红色文化的教育传播过程也是受众参与、获取、评价、批判的过程。遵循受众理论,加大网络红色文化的多元创新是提高其传播有效性的重要路径。其一,以打造丰富多元的红色文化资源网络平台为基础。当今社会,虽然文化形式多元,文化消费观念分歧较大,但红色文化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代表了时代的主旋律,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仍为大多数人所肯定和接受。因此,红色文化要在更广范围内发挥作用,必须在“量”上具有优势,做大做强红色文化品牌。相关文化部门和网络机构应积极推动网络红色文化的发展,为红色文化在网上传播提供更大空间。在网络红色文化的建设上,一方面要建设先行,逐步丰富完善,坚持易得、有用原则,使网络红色文化能够满足网民的基本需求,确保在数量上持续增长;另一方面要把握网民的需求意向,借助大数据处理技术及时了解网民的文化动向,充实网络红色文化发展的薄弱之处,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整合、创新功能,打造出数量可观的红色文化宣传应用平台和知名的大型红色文化网站联盟,形成发展合力,增强红色文化影响力,使知之者、好之者、乐之者均能有章可循,各取所需,找到适合自己的红色文化资源,让网络红色文化的“公民之家”成为公民获取精神食粮的宝库。其二,以网络红色文化形式体裁创新为先导。受众对任何一家媒体而言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常客,其对传播信息反应的变化会左右其选择,而影响其选择的因素有二:一是受众知识结构、思想观念和态度立场的变化;二是信息的呈现形式和信息欣赏力的改变。在网络上,需要创新红色文化宣传方法和形式,丰富网络红色文化产品的体裁,特别要善于利用各种聊天和通讯软件传递红色文化信息,积极开发红色网络游戏和微电影等新体裁作品。根据2014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显示,中国网民的年龄结构比例为:10~19岁人群占24.5%,20~29岁占30.7%,30~39岁占23.4%,40~49岁占12%。[3]很显然,青年人是网民中最庞大的群体。调查统计报告还显示,网民对即时通信、网络音乐、博客/个人空间、网络视频、网络游戏、微博等网络应用的使用率非常高,反映了信息时代网民对网络服务的总体要求。网民接受信息方式的改变要求网络红色文化必须重点利用好新型网络应用工具,不断开发符合现代网络技术潮流的红色文化产品,满足网民的需求心理。而且,即时通信、博客/个人空间、网络视频、网络游戏、微博、微信等网络应用具有再传播的便捷性,这也是网络红色文化不可忽略的传播规律。一件好的作品无须有意推广早已众人皆知,原因就是作品与受众产生共鸣,因为“二级传播论”特别强调大众传播中的再传播规律,认为有部分受众常常会将得到的信息主动传播给他人,从而使信息在更大范围内传播。如2011年广东省委宣传部等单位举办的“红颂中华幸福广东”红段子网络文化创作大赛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活动过程中参与者能够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或网络提交红段子作品,而且能够轻易地复制和快速地传播红段子,从而促进了红段子的广泛传播。其三,以时代价值和意义拓展为灵魂。目前,网络红色文化传播过程中表现出三种不良倾向,分别是低俗庸俗的文化恶搞、刻板乏味的平铺直叙和过于意识形态化的宣传。这三种不良倾向是网络红色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可避免的现象,反映出红色文化与网络技术深度融合的效度不够,对网络红色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有待深入。但任由这些不良倾向发展下去,必将损害受众的审美心理,破坏红色文化的应有价值。为此,应跳出对红色文化的既定认识,着力提升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彰显红色文化的时代意义。首先,对红色文化的宣传也要把握时代性,符合人们的审美取向,顺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红色文化集中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其最重要的时代价值是道德教化功能。我们现在宣传红色文化就是让红色文化的时代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中国人的价值追求和实践遵循。其次,对红色文化的宣传必须把握科学性,彰显民族性,富于群众性。追求科学性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准确阐释红色文化产生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及在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影响。彰显民族性就是反对将红色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割裂开来,认清红色文化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扬弃、继承和发展,两者间有一脉相承的文化基因。富于群众性就是强调人民大众在文化创造和传承中的主体作用,红色文化是群众文化,它来自人民并将服务人民、指导人民。红色文化脱离了群众性就会成为无源之水。网络红色文化的创新应注重满足群众的需求,以朴素而真挚的形式给人民群众带来心灵的感动,特别要扎根在人民群众中,从群众中挖掘素材,讲好人民大众的精彩故事。其四,以增强传播者与受众的互动交流为发展动力。受众在传播过程中客观具有交流讨论权。早在1967年,美国学者J.A.巴伦就提出了社会参与理论,倡导维护受众的表达自由及对传播活动的参与权。受众的社会参与是促进文化广泛传播的基本条件。红色文化通过网络传播尚处于不断发展完善时期,需要不断倾听受众的意见建议。虽然现在大多数红色文化网站均设有留言区、电子信箱等交流渠道,但此类交流窗口的使用率较低甚至流于形式,根本起不到“在线交流”的作用。为增加与受众的沟通交流,还需发挥微博、QQ、微信等交流平台的传播功能,及时了解网民的意见建议,并积极推送关于红色图书、绘画、音乐、戏剧、影视等信息。同时应增加网民的参与感,如举办红色文化网络答题、征文比赛、征集红色故事、编辑红色短信等活动。通过多样性的互动交流形式使网络红色文化能够被高效利用,进而达到育人效果。其五,以培养热爱红色文化、熟谙网络传播技术的专业队伍为关键。曾说:“文化建设最重要的是要抓方向、抓队伍建设。”[4]网络红色文化的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要立足于文化本位,发挥智库优势,着力对红色文化精神价值进行挖掘和研究,提升红色文化的精神品质及价值内涵;另一方面要突出技术支撑,无论是红色网络文化工程的建设,还是各类红色文化交互式平台均需要专门技术,因此要以技术创新带动红色文化产品质量升级,积极探索红色文化产业化发展路径,提高网络红色文化的服务能力。

三、结语

网络的发展充当了红色文化传播的加速器,但拥有了网络技术并不等于拥有了网络世界的控制权。传播学中的受众理论告诉我们,文化交流是信息与受众互动的过程。红色文化网络化传播需要充分尊重网络文化发展及传播规律,同时要认真研究受众的上网心理和网络行为,使网络红色文化既符合受众需求,又能够在网络世界中体现和传播时代价值。网络技术的发展强化了受众的作用,但网络红色文化不能仅限于满足受众的需要。红色文化的传播属于但不限于一般的信息传播,它更注重价值的内化,通过红色文化的传播达到净化心灵、树立风尚、坚定信念的目的。我们从受众的角度来研究网络红色文化传播,不仅仅是为了向受众提供高质量、受欢迎的红色文化产品,更要以网络红色文化为载体和工具影响受众、感化受众、教育受众,培养受众的思想道德品质,提高受众的文化素养。因此,只有基于受众的发展要求,以创新思维推进网络红色文化的发展,才会不断激发网民学习弘扬红色文化的热情,才能使其在网络课堂中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段京肃.传播学基础理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138.

[2]E.M.罗杰斯传播学史[M].殷晓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208.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4.

篇2

彰显贵州文化特色,做优民族特色文化长板,是贵州文化强省构建的源头活水、路径选择。

贵州之贵,一个是生态环境,一个是民族文化,这两个宝贝把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聚合起来、交相辉映,形成了贵州文化的独特长板。

贵州民族特色文化长板长在“多”。贵州各族人民与山相安生、与水共流长,成就了“歌舞天堂、节日海洋、文化千岛”的美誉,尤其是各类建筑、服饰、节庆、习俗、语言、歌舞等异彩纷呈,令人叹为观止。多形态的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熠熠生辉,构成了贵州文化的基本形态。

贵州民族特色文化长板长在“和”。多种文化和而不同,共同孕育了最鲜明的贵州印记、贵州特色、贵州标志,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功能,为人类文化和谐共生创造了经验。底蕴丰厚的历史文化、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充满智慧的生态文化、神奇秀丽的山地文化、知行合一的阳明文化、沉淀富集的红色文化以及自强自立的“三线”文化,形成了贵州文化身份的“条形码”,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贵州民族特色文化的特色所显、长板所在,就是文化强省战略的着眼点、受力点。“十三五”时期,我们要坚持“补齐短板、做优长板”的理念,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文化挖掘保护、文化传承创新以及文化开放合作力度,把民族特色文化长板“做优加长”。

保护好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发挥好民族特色文化资源优势,服务贵州构筑“精神高地”,冲出“经济洼地”,要大力实施优秀文化保护工程,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建设博物馆、研究院、示范基地等,打造政治教育、文化传播、精神传承新高地。

发掘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要以开放的意识,从广度和深度上发掘全省各类民族特色文化;鼓励各地区根据自身文化发展特点和优势,走特色化、差异化之路,突出区别和差异之美,提升文化竞争力;积极打造文化利用平台,高标准实施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工程。

篇3

关健词 高校红色文化 新农村红色文化 建设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红色文化建设已取得不少成绩,但相对于城市文化产品日渐丰富,城镇居民文化生活权益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的现状,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的老区农村,居民的文化权益还远未得到保障,文化消费需求远未得到满足,存在着“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选择权被忽视、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质量不高”的现象。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农村的文化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不足及地区自身的文化生产能力不足等。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尤其是与农村联系更为紧密的地方高校更应该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尤其是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作为自身发展的尺度。地方高校红色文化作为大学生德育、价值观形塑的重要媒介,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校园文化服务于新农村红色文化建设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的必选之路。

地方高校服务地方尤其是新农村建设是其存在与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高等学校面临着激烈的生存竞争压力,尤其是对拥有资源相对较少的地方高校来说,如果没有属于自己的独特优势和独特的服务对象,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是不可能的。因此,地方高校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就成为其必然选择。从市场经济视角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化、社区化、地方化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适应市场经济社会的主要特征。地方高校应立足地方特点和资源优势,以市场化方式配置生源,确定自己的服务范围,从而形成向心力,以利于地方人才培养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从教育分层视角看,地方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层次结构中处于底层,应以底层社会需求为视角,调整战略定位;应以区域化为基础,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从办学定位视角看,地方高校应面向地方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开展适合地方需要的应用研究。构筑地方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关键是高校应结合本地的地理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服务地方中办出特色,以区域化为基础打造核心竞争力。相对于农村地区文化产品供给不足的现状,高校文化人才的聚集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使得文化生产能力较为发达,文化产品供给相对丰富,甚至存在着文化生产过剩和需求不足的现象。因此,若能实现校园文化建设服务新农村红色文化建设,将校园文化建设成果的服务对象从校园扩展到新农村,不仅能够解决好当前新农村红色文化建设中所面临的文化产品供给不足的难题,也能够解决当前校园文化生产能力过剩和需求不足的难题,从而很好地调动大学生文化创作和文化生产的积极性,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农村地区文化产品供给不足的现状,中央政府在出台政策支持加强和发展农村地区文化生产力的同时,也强调要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文化援助。《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健全文化援助机制。通过援赠设备器材和文化产品、共享文化资源、业务合作、人员培训、工作指导等方式帮助农村和西部地区解决文化产品和服务相对缺乏的问题,支持其文化建设。广泛开展文化志愿者活动。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服务计划”和大、中学生志愿服务日行动中增加文化服务的内容,就是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于当地的地方文化建设,通过援助服务新农村红色文化建设,充分发挥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红色文化建设在农村文化产品供给中的作用。

高校红色文化走向农村地区,可以实现校园文化建设与农村文化建设的对接,改善农村地区文化产品供给状况。将高校现有的文化产品直接输送到农村,实现地方高校文化建设成果与农村居民共享,从而能够短平快地改善农村地区文化产品供给状况,及时弥补农村文化产品供给不足的困境。送文化人才下乡,提升农村地区文化生产力水平,改善农村文化产品供给不足的难题。培训农村文化建设人才,变“送”为“种”,实现农村文化建设的本土化生产,从根本上改变农村文化产品供给不足的难题。

强调地方高校红色文化建设与新农村红色文化建设的对接,发挥地方高校红色文化建设在新农村红色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能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健康的文化产品,避免当代新农村再次受到文化、文化垃圾的侵袭。因此,地方高校在地方文化建设中不仅承担着文化生产的重任,而且承担着文化传播的义务,特别是在推动新农村红色文化建设、解决当前新农村红色文化建设产品供给不足的难题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4

文章提出了新媒体发展对推动城市营销的实践和理论发展研究,提出对赣州城市形象建设的新途径、新思路和对城市品牌形象的城市文化定位,进一步完善城市的品牌塑造,通过文化精神和城市功能融合,打造赣州独有的城市特色和个性,利用微营销、微文化达到推广城市品牌形象建设的目标。

关键词: 新媒体;微文化;城市形象;

中图分类号: F29 文献标识码: A

一、 城市文化背景

赣州位于江西南部,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宋城”美誉之称,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绿化城、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城,也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

赣州的城市文化形象累积了红色文化、古城保护、宜居环保等多方面因素的历史沉淀,因此在国内有较好的城市美誉度,赣州由于地理和历史原因一直是侧重于打造红色古都的文化定位形象,但打造赣州的品牌形象名片,完善赣州的城市文化建设,除了在历史方面的元素,还有在土地资源、文化积淀、人文、自然等方面都有独特魅力。现今,城市的竞争力日趋向城市文化竞争发展,城市文化是城市品牌的核心,塑造城市文化品牌是城市发展、经济发展,内涵发展的重要进程。

二、 新媒体文化

2013年以来,中国新媒体发展进一步呈现移动化、融合化和社会化加速的态势。新媒体的受众也正处于转型期,基本民众由被动传播者转变为信息制造者角色,更为各阶层的媒介话语权开放了平台,而群体间交流对话的扩大,增加了文化、观念、思想的渗透,形成了新的传媒生态链,也为各阶层自身需求与利益提供便利,我们身处的时代,微传播亦已成为社会发展新动力,从城市建设来看,利用营销平台,扩大城市影响力,进一步推广赣州文化城市的建设,推广赣州的城市形象,需要跟进新媒体的发展模式,借助新媒体文化下营销推广手段重新塑造赣州新的城市文化形象。

三、 赣州城市文化推广研究

3.1品牌形象的整体整合

对一个已有城市化定位的历史名城来说,如果没有对城市的品牌核心重点整合,无疑散沙一盘,城市文化不仅包括城市化的历史文化,精神风貌还应该有市民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准则、消费心理、饮食习惯等,将利于城市品牌塑造的核心集聚,摒除次要元素,放大、扩大甚至夸张城市的文化形象,才能致力打造成具有独特韵味的魅力之城。

历史将每个城市都塑造成独有的模样,通过的文化累积和历史沉淀,昔日赣州有着“江南宋城”、“客家摇篮”“红色古都”“世界橙乡”“世界邬都”等各种美名,这些美名把赣州文化内涵打造成一张张多彩的城市名片,却缺少一块鲜明的招牌;赣州的苏区革命文化,以近代历史著名根据地的映像最为全国孰知,笔者也曾经从红色旅游方面进行过赣州旅游城市品牌形象进行过重新定位的包装,既然红色资源为最具影响力的名片也是城市主要个性元素,把适用于“红赣州”的旅游文化城市推广品牌形象建设成主要以“红”品牌标识的城市文化品牌形象无疑是可行且合适的,以“红”为品牌重点,包装延伸成 “红橙乡.赣州” “红钨都.赣州” “红宋城.赣州”等系列形象,重新整合化成崭新的城市样貌且把各类赣州城市映像联系应用,并且着力打造,使其有重点可推,但具独特韵味,更区别于其他同类别城市的品牌形象,这种差异化的城市面孔可更好地开发文化产品,是推广城市文化的必要整合。

3.2通过微传播的形象文化建设

基于微传播的主流传播影响,我们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微视频、客户端建设赣州的文化品牌项目,可以利用网络视频制作关于赣州城市映像的网络视频内容,传播内容可以随着形势改变,将内容定位轻松幽默去赢取广大阶层的关注和喜爱,让“红赣州”品牌文化传播的新格局和舆论造势,扩大赣州城市影响力,通过自媒体和个人的互动传播,传递城市的正能量,带动城市的自有活力。

3.3 构建新型媒体的咨询传播平台

由于传统媒体的格局改变,一座的城市文化发展壮大,除更新技术平台的建设,必将资讯进行再传播;拓展传播的方式和传播空间,整合传统媒体资讯内容,才能引导新的城市内涵内容的广泛舆论性,传统城市的格局需借助于新的传播平台扩大城市的影响力。现今的平台发展大都建立在以微信矩阵为领先的生态链系统,而忽略了自主的平台的搭建,赣州文化品牌建设可以以自主平台为微信的后台集群,再集中分析本地居民特点等各项数据,为个人用户的行为习惯建立适合用户的内容制定,以用户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构建分享转发、推广内容、参与互动的平台才能真正实现互动式传播的优势。以“红赣州”品牌建立官方微信平台,再建立各个子微信账号,最后搭建微信矩阵,以布点、连线、成面、引爆、监测等策略方式来优化整个项目品牌达到推广赣州城市文化的影响作用。

3.4 加强新媒体下的城市社会化属性

全球许多城市已经将微政务营销和民众交流、信息互动视为政务创新的新路径,不断拓展新功能,研发新的城市化推广领域;以“红赣州”为文化品牌形象,紧密联系微政务平台,将触角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领域延伸也可作为赣州在政务变革上的营销手段,借鉴社会治理的媒体新模式,采用微政务形式加强城市的文化治理,进而推广城市的知名度,引发社会各界对城市文化和建设的关注,同样可以引发各行业、产业对赣州城市的文化认知升级和城市社会化协同、聚合等能力。群智下的微交往、微文化也会激发民众及各地互动受众对赣州城市文化的熟知和认同,进而推动社会结构变革和文化发展。

3.5新媒体传播下的活动展开

21世纪以来,电子商务的时代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迈入了网络营销的行列;而数字时代,网络化的媒体营销传播也能将城市文化推广活动有效结合本地新媒体传播和流动空间新媒体传播进行推广活动,举办一系列的线上线下文化传播活动或者城市品牌营销活动,以“红赣州”的品牌文化主题,建立活动项目噱头,吸引不同阶层人士参与城市文化的建设、城市文明的传播;丰富多样的线上线下活动结合必将打造独特的城市文化文本,吸引外商投资、吸引游人观光,为赣州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发展塑造独特的文化样本、提升城市文化传播力和文化影响力。

随着数字化的到来,每个城市都在积极探索城市化发展,城市文化形象建设,城市品牌打造等新兴城市改造工程,在这个过程中,新媒体出现及更新媒体传播方式有了其无可比拟的优势,更新了新时代的沟通交流方式,一种新型的城市文化建设方式有别于以往的被动传播形式,传统的口口相传、眼见为实以更为互动有效地方式传递着城市的文化、信息。只有与时俱进地更替传统营销手段,搭载新媒体传播载体的帆,方能更好地发展城市扩大城市影响力,并打造风格多样化的城市面貌。

参考文献:

[1] 刘丹.以数码时代为契机的当代艺术的批判 [J].今传媒,2014(9).

[2] 詹国枢 .看好壹读的数字化转型 [J].中国报业,2014.

[3] 许鹏等.新媒体艺术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篇5

【关键词】城市文化;媒介资源;移动互联网;整合

城市文化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推动城市进步的重要力量,也是城市的灵魂。从精神文化的层面上看,城市价值观和社会公众的行为作为城市文化的体现,需要长久的历史积淀、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和行之有效的传播途径。因此,城市传媒体系作为进行城市文化传播的主要工具,能够将城市文化的内涵、价值理念以全方位、持续性的方式进行传播,使社会公众对城市文化形成共识,增强公众对城市文化和城市价值理念的认知,从而实现公众对城市文化的主动传播和积极参与、互动。

城市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应注重新媒体的运用,结合本地传媒体系的特点、公众对城市文化的认识和评价情况制定城市文化传播策略。特别是城市文化传播要善于结合新兴的媒介形式,整合媒介传播渠道,改进信息传播方式,提高信息的传播效率。

城市文化传播应完善网络媒体平台,整合网络媒体资源

(一)网络媒体城市文化传播的现状

(二)网络媒体城市文化传播的问题

第一,网页数量多,缺少对唐山城市文化的系统展示平台。

通过对唐山本地几大网络媒体的调查,发现几个网络媒体中都设置了传播唐山城市文化的栏目。其中环渤海新闻网的文化频道、中国唐山网的唐山文化频道和唐山网络广播电视台的唐山广播频道都选择了唐山地方文化中被誉为“冀东三枝花”的传统艺术形式作为主要内容;唐山网络广播电视台的唐山电视频道则选择了唐山历史文化、旅游特色作为主要内容。从总体上来看,各大网站对唐山城市文化的传播各有侧重,但各网站的内容设置缺少系统化的整合,很难通过某个网站较为全面、完整地查阅到关于唐山文化发展的全貌。

第二,内容资源的呈现方式较为单一。

在调查的几个网站中,唐山网络广播电视台的内容资源在呈现方式上主要以视频和音频为主,信息内容与电视媒体播出的内容一致,按照播出时间的顺序进行排列,受众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收听或收看。其他几个网站中的内容资源主要是以文字和图片的方式加以呈现,最为普遍的信息呈现方式为“标题+图片+正文”。

第三,网页的主页面上互动环节的设置较少。

与传统大众媒体相比,交互性是网络媒体的重要特点之一。通过对几个网页的调查发现,大多数页面并没有开设方便受众对城市文化传播的频道(板块)内容进行快速查找的搜索栏。只有个别网站在主页中设置了对所有频道内容进行搜索的搜索框。并且,围绕城市文化主题进行专题讨论的论坛区、讨论专区等项目在几个网站中也没有开设。

(三)网络媒体城市文化传播的策略

第一,打造网络媒体城市文化传播的品牌平台。

目前,唐山城市文化传播对网络媒体的运用处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过渡时期,即从网络媒体平台搭建到网络媒体平台建设的时期。在这一阶段,应注重唐山本地各个网站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根据网站的定位和受众群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传播切入点对唐山城市文化信息加以传播。特别是应善于利用不同网站已有的知名度和号召力,重点培养能够对唐山城市文化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系统化传播的网站,并将其打造成人们熟知的文化传播平台,使其成为宣传唐山城市文化的名片。

第二,推进网络媒体上城市文化传播的内容资源整合。

网络媒体的信息量远远超过其他传统大众媒体,关于唐山城市文化的信息在各个网站上的信息数量也相对丰富,随着动态信息的不断更新,人们在获取了大量信息的同时也会产生信息过度的困惑。因此,对网络媒体中的内容资源加以整合成为网络媒体建设中关键的一环。对网络媒体内容资源的改进措施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展开:一方面,丰富内容资源的表现方式。在前文中提到唐山本地各个网页上关于城市文化的信息,内容呈现方式较为单一。在今后的发展中,可以通过多样化的表现方式吸引受众的注意力,采用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相结合的方式对内容加以编排。比如,关于地方戏曲——评剧的板块,只有唐山网络广播电视台的部分节目中将评剧以音频的方式加以呈现,中国唐山网的唐山文化频道中有关评剧剧目的视频内容,其他唐山本地的网站中只是采用了静态的文字和图片的方式加以呈现。其实,可以借助相应的技术手段,在网页的内容中开设固定栏目,引入视频或音频信息,增加用户体验效果,让人们更为直观地感受评剧的魅力。

另一方面,协调内容资源的比重。不同类型信息的重要性程度和时效性有所不同,在保证充足信息量的同时,对各类型文化资讯在版式安排上的比例关系应有合理的配比。比如,动态新闻有些安排为一条简短的文字新闻即可,有些则需要以专题的方式安排较大的版面持续进行关注和报道,特别是成为重要历史事件的信息时效性较长,可能很长时间之后仍然会有人关注和阅读。因此,协调内容资源在版面的比重关系也是整合内容资源的一项重要任务。

第三,拓宽网络媒体城市文化传播的互动环节。

大众传播者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收集反馈信息是工作的难点。对于网络媒体而言,开放性的平台使得大众与传播者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更为容易。同时,大众的反馈信息能够让传播者更为准确地把握信息传播效果,并及时加以调整。像关于地域文化、民俗、民风等信息在多年的历史积淀中已深深植入唐山市民生活,每一个唐山人对城市文化的感知方式、理解层次都会有所不同,在网络媒体中设立讨论专区,围绕唐山城市文化建设的不同主题建立论坛,让更多的唐山人参与到城市文化的传播过程中,既加深了人们对城市文化的认知,同时也能使城市文化更具凝聚力和人文精神。

城市文化传播应扩展移动互联网平台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以智能手机、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终端设备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使用,特别是手机媒体成为人们及时、快速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据2011年9月工信部公布的2011年8月通信业运行状况显示,2011年1~8月,全国移动电话用户达到94008.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中,3G用户达到9412.1万户。[1]

庞大的用户数量使手机媒体的信息传播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各种依托移动互联网产生的应用程序和应用商店在手机媒体上应运而生。2011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手机微博成为2011年上半年增长最快的手机应用。2011年上半年手机微博在手机网民中的使用率达到34.0%,较2010年下半年的15.5%增加18.5个百分点。[2]因此,利用移动互联网在手机媒体上开辟城市文化信息传播的新渠道成为符合时展趋势的选择。

微博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较少,而且可以通过手机媒体随时进行更新和访问。借助微博的形式能够将城市文化信息快速向大众传递,并且通过对城市文化信息的评论、转发,还能够扩大信息的影响力。对于城市定的重大事件如2016年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开设手机微博能促使更多唐山市民持续关注这一事件,并以发表评论或提出建议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各项活动。

城市文化传播应注重多媒体平台的融合

城市文化传播的多媒体平台包括传统大众媒体和以网络媒体、手机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多媒体平台在信息资源采集、筛选、加工、制作、的流程中呈现高效、快捷的特点。因此,对城市文化的传播可以充分利用不同类型媒体平台的优势,提高信息传播效率,增强信息传播效果。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展开:

第一,对唐山城市文化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建立信息资源共享的平台。根据城市文化信息的内容特点分别制作成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对于动态信息进行分类归纳,形成不同的信息专题库。在对城市文化信息进行传播时,不同类型媒体平台可以按照媒体类别对城市文化的内容信息各取所需,面对不同的受众人群进行传播。同时在对信息资源加以利用的过程中,不断引入关于城市文化的新内容,再次放回到信息资源平台中,如此循环往复,就使得资源共享的平台可以保持信息的及时更新和信息内容的不断丰富。

第二,注重传统大众媒体与新媒体的协调、合作。以电视、广播、报纸为主的传统大众媒体在风格定位、内容定位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新媒体则打破了区域的限制,受众范围也更为广泛。传统大众媒体中关于城市文化传播的信息资源通过新媒体进行二次传播后,可以让更多唐山城市以外的大众对唐山城市文化有所了解。比如唐山城市形象宣传片、唐山电视台开办的文化街、话说唐山、走四方等栏目都是传播唐山城市文化的窗口,通过唐山网络广播电视台加以呈现,扩大了城市文化传播的受众范围。

同时,年轻群体在媒体接触方式和接触习惯方面与以往有了很大不同,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新媒体作为主要的信息接收源。例如,当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手机使用微博关注新闻、了解信息动态。因此,在进行城市文化传播过程中,还应通过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广泛搜集年轻群体对城市文化的认知状况,发挥新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增加他们了解和接触唐山城市文化的渠道。

第三,凸显网络媒体在多媒体融合中的作用。通过了解唐山本地几个网络媒体中城市文化传播的现状,发现利用网络媒体对城市文化进行传播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掘。比如,应推动网络媒体与手机媒体的联动,发挥网络媒体的互动作用,使线上互动与线下活动相结合。在网络媒体上开设传播唐山文化的专门网页或频道,将唐山文化以不同专题的方式加以整合,制作成各具特色的网络多媒体新闻。比如,对唐山红色文化的传播可以从报道形式上推陈出新,将传统的文字报道、图片展示的方式进行改变,加入视频、音频和Flash动画等元素,开办广受年轻人喜欢的闯关答题活动,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同时,在参与网络活动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手机微博邀请好友参加或发表相关评论。

参考文献:

篇6

1.文化行业中人才流失比较严重

文化产业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无论多精彩的电视节目,其中人是最主要角色。在快速发展的文化产业大背景下,高新技术也广泛应用在文化领域中。随着不断深化的体制改革以及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电视行业也越来越迫切地需求优秀的人才。河北省电视行业中,优秀主持人资源较为缺乏,而随着人才流动,许多培养出的优秀主持人,被其他地市或单位挖走。我们不得不思考:为什么我们留不住优秀的主持人人才?这些人走了之后,我们的后备梯队里还有没有能够顶班的人才呢?因此,在河北的文化产业发展中,现在需要解决的,不仅是要培养优秀主持人,还要留住优秀的主持人人才,解决人才流失的问题。

2.在文化产业的开拓发展中缺乏竞争意识、市场意识和创新意识

在我省,目前仍存在事业型管理模式,许多文化单位缺乏危机感,市场意识淡薄,存在“等、靠、要”等陈旧思想。经济发展了,文化体制改革却远远跟不上经济体制改革的脚步。文化产业发展中缺乏效益观念,不敢创新,电视节目套路流于陈俗,缺乏市场竞争意识、经济效益意识以及产业意识,还缺乏按市场规则运作的意识和管理经验。

二、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式

1.提高对文化产业战略地位作用的认识,转变观念,敢于突破,敢于创新

河北省文化产业要获得快速发展,首先需要解决的关键是思想认识的问题。因为目前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是思想观念陈旧老套的问题,这也逐渐成为改革发展的障碍。因此,需要在思想认识上打破束缚,力求创新,发展一批像《综艺黄金档》这类敢于创新敢于突破的文化综艺类节目。要破除只讲投入不讲产出这种老套的公益性意识形态,进一步树立产业属性,并充分认识文化的经济价值。还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项目开发、资源配置、流通体系、产业经营中的作用,文化产业实现扩张和聚集,进一步提升我省文化产业在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2.充分利用我省丰富文化资源背景

河北省有着丰厚的文化资源背景,因此文化产业发展应该说有着巨大的潜力。西柏坡的红色文化,邯郸的赵国文化,承德园林的皇家文化等都是我省的优势资源。河北文化产业的发展要集中资金和人才,进一步将资源进行整合,制作文化精品。

3.鼓励、引导民间资本以各种形式共同参与文化产业的兴办

可以对国有文化单位或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实现强强联合,创建一批生产经营规模大、产业化程度高、综合效益明显、辐射范围广、有明显的市场竞争优势的大型知名企业。比如,深圳文化产业发展中,加大文化投资力度,拓展文化投资渠道就是其成功的突出特点和原因。近年来深圳万科文化传播公司对于文化建设进行直接投资,并将文化归入企业的经营范畴,不仅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还制作出了一大批国内外获奖的作品,创造了极大的社会效益。万科文化传播公司获得的巨大成功也表明,文化产业不仅需要良性循环、滚动发展,还要形成扩张机制,这也是文化产业能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三、结束语

篇7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闽西;本土;研究性学习

陶行知先生说过:“社会即学校、社会即课堂。”社会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教科书,是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资源库。“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校因时制宜,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落实课程计划的要求。这就需要各学校充分挖掘当地的地方资源,通过利用这些反映特定地域、自然和人文特色的乡土资源,引领学生积极走出课堂,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走到广阔的自然和社会生活当中。如何运用本土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一个现实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本文就实践过程中的点滴感悟作一番梳理,希望能够给教师们以启发,期待着我们闽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先行者们发挥聪明才智,立足本土开展研究性学习。

一、立足本土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突破口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但是,很多教师在指导研究性学习时,常常觉得无从下手,原因是目前的综合实践活动只有《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而无现成教材,只有教学范畴而无具体内容。本土资源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特别是龙岩拥有丰富的地方资源,有众多的客家、河洛文化资源,是海内外客家人的祖地,还有台湾农民创业园、永福花香飘四海,秀美的冠豸山自然风光,世界文化遗产―福建永定土楼,又是福建省重点侨区、林区、矿区和旅游区,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中央苏区重要组成部分,是的出发地之一,是思想的发祥地,“故乡、红色的土地、红旗不倒的地方”。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将有利于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从而真正实现走进自然、社会,发展自我,可以说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突破口。

二、利用本土资源有效开展研究性学习

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性,首先必须要充分挖掘闽西所独具的本土资源,无论是哪一方面的本土资源,只要开发得当,都能成为研究性学习的有效资源,成为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特色之路。下面谈谈如何利用本土资源,按研究性学习的流程有效开展研究性学习的 做法。

(一)收集、了解本土资源,做好实施准备

首先要组织教师对本土资源进行充分了解,做好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准备工作,开展宣传发动工作,统一认识。建立领导、研究、管理、实施的队伍,采用形式多样的培训方法促进教师指导能力的提高。确定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方案,制定好学校实施本土资源的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俗话说,好的计划是成功的保障,学校有了合理的计划,各个相关部门才能根据方案的要求进行细化,教师才能按时间节点进行布置、落实,制定出具体研究方案。

(二)立足本土确定研究课题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结合本土资源,问题从何而来?怎样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是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在准备阶段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活动前,让同学们充分了解家乡的人文、地理、历史,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确定研究的主题。主题活动确定后,还要引导学生找到研究的切入点,帮助学生分解主题,确定自己研究的小主题。

如新罗区的一些学校组织学生对南方龙文化的起源和发祥地进行调查,了解龙岩处于河洛(闽南)文化与客家文化的交汇点对中国南方龙文化源头的历史作用。同时,同学们通过龙岩境内关于“龙”的地方命名调查,发现古代人把江水称为九龙江,把环绕龙岩城的九龙江上游称作龙津河,把城郊的汇水口称作龙门,建立城市标志为龙门塔。以至县辖有九龙乡(今属漳平),山有龙山(今属南靖),水有龙潭(今属永定)。这种强烈而浓郁的龙文化气息,是河洛文化的内核,也是中国南方龙文化最早的轨迹和起源。连城的一些学校选择“走进冠豸山”的研究课题,并将课题分解为:对冠豸山自然景观的探究、对冠豸山地理文化的探究、对冠豸山人文历史的探究、我是冠豸山小导游、走进培田古民居、对冠豸山的特色文化探究、冠豸山的民风民俗探究、冠豸山的植物多样性和动物多样性调查、冠豸山旅游经济分析、冠豸山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冠豸山的方言文化调查等。

(三)制定自主活动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明确将“学会制订活动方案,初步具有规划意识与规划能力”列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学生自主设计的活动方案是在学生经历了主题确定阶段并完成分组后,为即将展开的本土资源进行研究的必要准备,体现出实践学习中学生的自主管理和对学习进程的预设,可以保障活动有序地进行。如,武平三中围绕课题《追溯名人足迹 提升客家文化》,对课题研究进行了布置,确定了阶段目标,针对研究性学习的规范实施开设“确定调查方法,制定研究性学习计划”的研讨课。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探究,集思广益,学习选择适当的调查方法,制定研究性学习活动计划,明白了制订活动计划的目的是为了指导下阶段的活动。

(四)充分挖掘本土课程资源,做好四大领域的整合

结合我们闽西特色文化内涵,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充分挖掘课程资源,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将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大领域相整合,真正实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如长汀由水土流失严重的“火焰山”变成了绿满山、果飘香的“花果山”,逐渐探索出一条适宜南方水土流失治理的新模式,同时还帮助农民脱贫致富。长汀“既改善生态又改善民生”的治荒法宝值得借鉴,从中可以产生一些主题进行探究。组织学生开展围绕“既改善生态又改善民生”水土流失治理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不仅要到社区调查垃圾的存在、现状、问题,更重要的是对问题的思考,对社区居民的思考,对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思考,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社区环境的思考等。带着这些问题,学生们走入社区,参加社区实践,服务社区,开展“生态长汀・环保卫士”的志愿服务活动,倡议“种下一棵树、圆我美丽梦”的系列活动,实现渗透劳动与技术教育领域的相关活动;活动过程当中注意收集相关信息、录像,活动结束制作电子文档,进行展示汇报,将信息技术教育整合于整个活动的过程之中。这一活动基本上涵盖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开发三条线索(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他们共同构成了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一个完整的活动领域,充分将综合实践活动中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劳动与技术教育四大领域整合,加上其它的非指定领域,就构成了学生完整的生活、活动领域。

(五)总结提炼本土特色经验、做法

总结是指总结各方面的情况并得出结论,同时对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活动。总结时,要把问卷调表、访谈提纲与访谈记录、观察日记、考察日记等各项资料,按照活动计划、活动过程、活动体会等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并管理和分析活动档案。撰写总结报告应包括活动的基本情况、对目标或计划采取的措施、活动的成效、活动的特别之处、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下一步的打算等内容。

上杭三中同学们深入才溪乡开展了“才溪乡调查报告”的研究性学习。围绕该活动,同学们深入民众家中调查、实地考察,充分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闽西是红色革命根据地、中央苏区组成部分,各县、市都有非常丰富的红色资源,如果能够以当地的红色资源为载体,开发富有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就能形成具有“红色基地”文化的校本课程。上杭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有着非常丰富的革命传统教育资源,同学们通过研究性学习,对家乡革命史有了更全面、深刻的了解,掌握了许多第一手资料。在总结阶段,把问卷调查表、访谈提纲与访谈记录、观察日记、考察日记等各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出了“了解家乡革命史,做红色文化传播人”,开展了知识竞赛、创作汇报:各组上台表演一个节目(讲故事、朗诵、小品、课本剧、歌曲、合唱、乐器表演等,主题内容与本课题相符合)、实地拍摄与简述作品展示、扮演“才溪乡调查报告”讲解员,真正做红色文化的传播人。

三、利用本土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目前,有些学校在利用本土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中常常因为是本土较熟悉,出现形式化、代办式、随心所欲、应付式等现象,所以,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本土资源的开发也应从课堂中起步,按照研究性学习的六个单元15个步骤,每周一节课,从选题――实施――总结三个阶段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相互交错和彼此推进。

2. 将探究本土资源与学科学习相整合,力求做到一个活动,多方收效。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将各学科的知识技能进行重组、拓展和延伸。

3. 评价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在探究本土资源不同阶段的状况;关注学生不同个体发展的多样性;关注过程评价,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促进学生动态发展。

4. 学生深入本土参加调查研究、实践活动,同样要做好安全保障,时刻强调活动中要注意的事项,同时获得社区、家长的支持。

5. 组织师生对本土资源的学习,努力通过开发本土资源实现教师课程驾驭能力的提高;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突出学生的个性。

篇8

[关键字]客家文化;地域特色化;特色旅游;绿色产业

Abstract: : Meizhou Hakka cultural base of the build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lusters of Hakka culture, enhance the cultural and industrial scale, intensive, professional level, to carry forward the fine cultural industries to explore the city cultural resources,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al industries, construction, Meizhou,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e of the citysignificance. The concept design has made ​​some prominent geographical features of exploration,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Hakka culture, natural landscape, cultural landscape, and solve the base of the general character of outlook to create the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utilization, the coordination of the layout of the service facilities, so that the base functions more reasonable, more prominent geographical features.

Keywords: Hakka culture; geographical features of; special tourism; green industry

中图分类号:TU98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客家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客家文化归纳起来有:客家话、客家文教、客家艺术、客家文物、客家民居、客家学术流派、客家餐饮、客家服饰、客家习俗等。随着梅州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文化产业的日益繁荣,城市建设中的客家特色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但是,目前梅州大部分地区的城市建设来看地域特色越来越不明显。基于此,本文以梅州客家文化基地概念规划为例,对城市重点地区的地域特色化建设进行探讨。

1项目背景

梅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粤东北的中心城市,是客家人集中居住之地,素有“客都”之称。近年来,城市发展迅速、着力推动客家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客家文化产业基地所在的东山片区已经具备开发文化与教育旅游产业的良好基础,只要全面整合资源,围绕做活山水文章,产业发展大有可为。基地的建设为加快绿色的经济崛起,建设富庶美丽幸福新梅州注入新的活力。

2地域特色文化分析

2.1梅州文化

梅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客家文化独树一帜,梅州地域文化主要有客家文化、红色文化和宗教文化,其中以客家文化最为典型。

2.2客家文化解读

客家文化是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与周边文化相互区别的移民文化。其文化主要体现在客家语言、建筑艺术、餐饮文化、传统文化、山歌文化、客家服饰等方面。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兴盛的文教,造就了一批光耀中华的历史文化名人。

2.3梅州客家村落建筑与布局特征

梅州山地丘陵广布,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梅州客家先祖创造性地构筑了客家民居山地建筑模式。客家村落、建筑选址布局,是对中国传统择居选址思想继承与发展,探索适合山地村落布局形式与特征,人与自然和谐,功能要求的结果,是客家民系智慧的结晶。

3基地现状、swot分析

3.1本项目基地处于梅州城区边缘,面积约3.72平方公里。梅江从从项目基地两侧蜿蜒而过,项目基地可俯瞰梅江与整个梅城。现状基本上处于原生态状态,区域内以丘陵、沟谷与水库为主,地形起伏较大、比较复杂。

3.2综合分析

3.21优势

区位:与城市中心区关系密切,是梅州黄金旅游线上必经之地

交通:具有方便的陆、空交通条件

资源:具有丰富的原生态的山、水资源

文化氛围:周边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与名胜古迹

3.22劣势

如何规避场地自身不利因素对项目的影响

场地山地多,平地少且分散,大部分平地为水库的泄洪区,开发难度大

场地本身文化资源匮乏,场地的特色与知名度不够

场地内有一定数量的民房和公墓,拆迁难度大

3.23机遇

国家强调发展文化产业、绿色崛起的政策支持

作为世界客都,具有广大海内外客籍市场资源

梅州旅游定位:梅州明确以“塑造世界客家之都,打造客家文化精品、热泉康体休闲特品和山水休闲度假名品的旅游发展定位

3.24威胁

如何在各地都打“客家牌”的形势下,在周边众多项目当中脱颖而出

如何树立自己的品牌,成为梅州旅游重要的一站?如何在地块山地多,平地少,不利因素多的场地条件下,化不利为有利

如何促进梅州旅游业发展,引领新梅州文化旅游新模式

4主题研究

4.1旅游市场分析

梅州拥有全球1.2亿客家人的潜在客群,梅州市旅游消费市场主要以国内为主,境外为次,已初步形成“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并存的市场格局。现状旅游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有一定的旅游品牌,因交通的限制和没有珠三角发达城市的有效辐射,外地高消费客群比例较少;市场旅游产品初级,无法实现强有力的持续吸引;本地客群可支配收入较低,消费能力有限。

本项目旅游功能站位需要跳出区位困局,把旅游过路站变成旅游目的地。针对市场,通过走差异化路线、对客家文化深入发掘和体验,吸引海内外广大的客籍消费群。

4.2商业及商务市场分析

梅州现状城市商业落后,城市缺乏休闲类商业项目;不能满足当地居民的消费需求,高端消费功能缺失,导致城市的高端消费外溢;经济发展将催生商业向综合业态方向发展,休闲娱乐将在未来商业发展中发挥重要的补缺角色。

本项目商业依托区位条件,与项目邻近构筑新的城市核心商圈。选择街区商业形态,与项目旅游和自然资源结合,打造城市休闲商业和旅游目的地商业,营造集购物、休闲、文化、娱乐等多功能多选择消费空间。

5设计定位与设计理念

5.1定位

(一)战略定位:

“融汇世界的客家,展示客家的世界”“客属地区文化传播中心”“客都新文化产业改革示范项目“

(二)市场定位

以梅州地区、国内客籍地区为主要客源市场,港澳台及海外地区为次要客源市场。

(三)目标客户群定位

海内外客籍华侨、客籍年轻人、客籍成功人士、其他热爱客家文化人士。

(四)项目功能定位

打造以“客家文化”为主线,集文化旅游、文化创意、运动休闲、养生度假、生态体验、健康人居的绿色产业链。

5.2定主题

宜文、宜游、宜闲、宜居、宜绿

6地域化特色的概念设计

6.1布局要点

在功能空间布局上,紧密结合项目场地“一山三谷”的地形地貌特点,并融入易经思想、五行说及风水理论,将功能、形式、寓意三者有机结合。注重生态保护、文化体验、景观打造、经济效益四者的有机结合。

6.2地域文化传承与发扬客家精神

通过挖掘客家文化精髓:勇于开拓,锐意进取;崇文重教,文武兼备;尊福敬宗,敦乡睦里;谦和处世,与人为善四大特征。以客家精神为源,演绎文化产品:如文化产业、名士园;终身教育、养生、健身;客家风情小镇;特色教育、退休示范社区。通过产品设置,传承客家文化之灵气,弘扬客家之精髓,为项目主题策划开拓途径。

6.3现状场地景观元素―湖、山、溪、谷、江

整体布局以现状景观为核心,东西两翼展开,分别以湖、山、谷、溪,江为主题打造不同的版块:旅游休闲版块、山林公园版块、溪谷田园版块、养生休闲版块、旅游集散版块。

7结语

梅州文化产业基地概念规划设计在突出地域特色化方面做出了一些尝试,梅州客家文化产业基地以绿色生态为本,以客家文化为魂,将山、水、人文全程演绎,实现以生态促旅游,以文化提升旅游档次。项目以客家文化为主线,通过客家风情小镇、城市商业综合体、客家祭祀广场等重点项目的打造,地域特色更加突显,形成梅州客家文化展示平台与城市形象展示窗口,对于提高梅州文化软实力、提高城市影响力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林智敏,对梅州传统客家民居保护与利用的思考.山西建筑.2006,(9):39

[2]房学嘉.客家源流探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丘权政.客家的源流与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

[4]房学嘉等.客家文化导论[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2.

[5]杨赐文.论围龙屋与客家居住文化[J].嘉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8,16(5):

篇9

一、多元文化视域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挑战

社会思想领域逐渐呈现出道德标准多元化与利益主体多元化的趋势,增大了在多元价值背景下个体价值取向的自主性。但是,一方面大学生的个体价值观极易受到自身认知水平、社会阅历及知识结构等因素的制约,自我控制能力、辨别是非能力及自主选择能力较差,使其作为价值观接受个体价值的自主性选择过程中面临困境。另一方面,多元文化价值观冲击。传统的价值导向,使大学生对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自主认知产生动摇,大大增加了大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成自身内在行为准则与价值的难度。大学生存在思想政治层面上的各种困惑及偏差,根本原因是他们缺乏政治理论的支撑。[2]

1.价值多元化对思政教育主流意识带来挑战

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思想政治教育也不断向多元化价值观逐渐转变,特别是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推动下,来自世界各国的不同文化已经逐渐融入到传统的中国社会文化中去。价值观多元发展对思政教育带来挑战,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需要在文化多元的大背景下进行适当调整以适应社会的发展。现阶段的意识形态领域,一些西方国家的敌对势力不断运用意识形态的渗透对我党的积极意义及成就进行抨击,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造成较为明显的负面影响。

2.当前文化传播方式挑战思政教育主动权

随着多元文化的不断发展,虚拟网络和新兴媒体不断涌现,为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的血液、开辟新的渠道,也提供了新的手段与武器,与此同时,这些新兴的文化也给大学生思想的形成、教育主流渠道的建立带来了挑战。虚拟网络并不是单纯的网络虚拟空间,它是现实社会向虚拟空间发展延伸的结果,是社会关系、社会角色及社会利益在?拟世界的再现。虚拟网络的强势来袭正迅速地改变现代大学青年的生活与交流方式,并以此形成特有的新兴文化形态――虚拟网络文化。[3] 然而网络平台上充斥着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对于社会经验不足、甄别能力不强的大学生而言,他们的社会道德感知易陷入困惑、模糊或者迷茫中,不能将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完全区分开来,挑战了思政教育的主动权。

3.网络信息丰富性和复杂性挑战思政教育权威性

当前互联网技术提供的文化传播方式,对青年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及意识形态都形成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动下,中国青年大学生获得讯息的渠道越来越广,这样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大学生认知面。同时大学生通过这一渠道学习,也可能接触到更为复杂的社会意识形态,一些不良信息通过互联网渠道传播给大学生,影响了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思想政治意识形态。网络信息丰富性和复杂性挑战了大学思政教育的权威性。

二、多元文化视域下大学思政教育创新路径

1.提升思政教育自觉性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在多元文化视域的社会背景下进行的调整,进一步带动了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的健康和积极发展。但要实现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行为准则与价值观,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自觉性,这就需要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教育内容到教育方式上进行深入改革,推动大学思政教育与当代社会主流价值的发展趋势相结合,进而带动多元文化视域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

2.将思政教育融入文化中开展德育工作

杜威指出“教育即生活”,人们所需的信仰不可靠生硬灌输进去,所需的处事态度不可粘贴上去,但个人生存所在的特定生活条件将引导人们看到或者感觉到一种事物,而不是另一种事物――所以他所在的生活条件在他的身上逐渐形成某种行为系统或者某种行为的方向。因此,要将思政教育融入文化中开展德育工作。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这一环节,并根据实际教学需求,为学生选择优良的社会实践平台,建立推动德育工作的长效机制以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效率和时效性。促使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比如游览红色文化基地、参与志愿服务及生产劳动等活动,将思政教育融入生活,使学生在实践中取得理想与信念的认同感,在实践中不断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爱国意识。[4] 使学生深入感受现实、体验实际生活、了解社会动向,寻求个体价值观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高度融合。

3.将网络作为思政教育的载体

篇10

关键词:网络文化;大学生;价值观

一、网络文化的特点

(一)传播主体个性化

网络文化的传播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的交流。而人作为主体在社会发展中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人这个主体,那么就没有社会的发展了。微电影让个体都可以参与进来成为导演,微小说让个体发挥自己的创作才能,反映社会现实。微商让个体可以在合法的平台实现自己的利益。在这种大环境下,更多人接受并喜爱微文化,也更加重视自身价值的体现。

(二)传播内容多元化

网络文化是一种凝聚的力量,在不经意间改变人们的生活。它以速度快、信息新、传播广、受众大等特点深受群众喜爱。在传播的过程中,个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使得微文化的内容呈现多元化的发展。

(三)传播方式交互性

网络文化是在科技的倡导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它的出现和以往信息传播是不一样的,它的传播使得网民不仅可以及时地受到最新消息,而且可以反馈给广大读者,及时表达自己的观点,实现了人与人之间迅速地沟通,这种方式地转化对个人而言,实现自己的价值,丰富自己的日常生活,对于社会而言,微文化加快了社会的转型,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二、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

当前我国处于改革的攻坚时期,价值观的多元化也在逐渐显现。在这个背景下,更要注重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网络文化融合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征。网络的开放性保证了网络文化的活力。过去的大学生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更所的采取“上请下达”的方式,大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很窄。在网络平台上,师生平等、开放地获取信息,事实表明,简单的灌输教育以及不可能达到好的效果,甚至会引起大学生的不满,教学空间的开放必将引起一场教学的改革。

网络文化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是双重的,即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的一面是网络文化激发了大学生的求知欲,他们有独特的创新意识,在新时代的带领下,逐渐发挥着自己的特性;网络文化扩大了大学生的交往面,他们可以在网络中广泛交友,并且学习不同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网络文化还使得大学生的审美价值逐渐的与时俱进,把时尚和流行当做自己发展自身能力的代名词。网络文化给大学生还带来一些消极影响,西方价值观的不断渗透让大学生的思维混乱,政治意识也淡薄了;还有就是网络信息有不同的来源,各种声音对信息有不一样的评价,大学生容易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下迷失自我, 模糊其道德意识;最后就是大学生的人生价值逐渐现实化,追求现实性的利益,如果没有真正的利益,他们可能要相信现实性的新闻或消息等等,所以在新形势下,必须加强大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宣传,发挥好积极作用,并找到相应的对策去解决网络文化带来的消极影响,下面是一些对策:

网络文化的迅速发展是大势所趋,在面对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双重影响,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积极面对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微文化的积极作用发挥到最大,具体的措施从政府、学校、个人三方面入手:

(一)加强政府对网络文化的监管

政府要规范网络文化的环境,网络文化是一种文化精神产品,对人的精神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它又是一种商业产品,在发展时带有商业的色彩,有些网络文化的传播为了迎合公众的需要,增加经济利润,大力宣传文化垃圾,加剧了微文化的消极影响传播。为此,政府应该大力宣传红色文化,加强人们的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大众的文化鉴赏力,以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为目标。各级的文化管理机构应该大力打击不良文化在互联网的传播,清除一些假恶丑的现象。政府还应该制定明确的奖惩制度,对于群众举报违法的行为给予奖励,促进红色文化的传播,对于如实的违法行为应该给予相应的惩罚,还网络一个天朗气清的氛围。鼓励微文化积极面对国际竞争是政府要面对的又一重心。

(二)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

一方面要培养大学生的理性思维,提高他们透过事物的现象接受事物本质的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老师要引导大学生多读经典数目,传达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实现好自己的责任。在现在复杂的网络大环境下,有理性的政治思维是非常难得的,所以大学生学会看透事物的本质,依靠正确的思维解决问题是当今时代大学生要具备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要结合网络文化的形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学习。学校的理论课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所以在教学中在教学过程做到与时俱进,

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微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吸进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即满足大学生对新技术的好奇心,又能使枯燥的理论学习变得生动有趣,真正得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受到广大学子的喜爱。

(三)加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一方面应该树立崇高的人生观。大学生课程中要对学生人生观进行正确的引导,大学生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要有坚强的意识,不被周围花花绿绿的环境所吸引,坚持正确的人生目标,迎难而上,不退缩。这样才能在复杂的环境中实现自身的人生目标。另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准确评价网络文化的影响。现在社会出现许多思潮受到自身利益的控制,大学生应该有适当的社会主义责任感,把自己融入到社会发展中,用正确的价值观对自身进行指导。做一个优秀的微文化的社会传播者、传播有正能量的内容、遵守网络规范和道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陈芝海.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

[2]徐志萍.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5.

[3]陈渊. 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建构的影响析论[D].武汉理工大学,2007.

[4]张琳.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特点及其引导[J]. 科技创业月刊,2006,(12):181-182.

[5]陈志勇.网络新媒体视域下以文化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体系中的应用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5,(12):27-2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