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传播范文
时间:2023-04-03 14:01: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外传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前言: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以互联网、数字技术、移动通讯以及物联网技术为主要技术支撑的诸多新媒体,为文化传播与文化交流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传播媒介。其具有多元化、高效性、实时性以及互动性等特征,有效地破除了文化交流面临的时空障碍,丰富了文化传播的途径,稳步提升和扩大了文化传播的效果。内蒙古地区在对外传播民族文化的过程中,积极地运用各种新媒体,并获得良好效果,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内蒙古在运用新媒体对外传播民族文化方面的现状
首先,当地严重缺乏传播技能较强的新媒体对外传播从业者。当前,在对外传播内蒙古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文化传播人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必须要考虑和关注的关键性因素。眼下,内蒙古地区在开发本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拓展新媒体对外传播渠道方面,对外传播技能和水平较高的新媒体人才资源非常稀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够高,未能充分关注新媒体对外传播人才的训练与培育,尤其是文化传播、新媒体技术、文化产业等方面的人才都非常匮乏,此外工资、福利、薪酬较低,人员编制管理比较严格,不能有效地引进高水平的新媒体传播人才;其次,主管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的相关部门未能高度关注对在岗从业人员的新媒体传播技术训练与培训,导致了落后的新媒体传播观念,传播技术越来越陈旧。民族文化资源开发范围小,层次低的问题。内蒙古地区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该地区曾经生活过不少民族,民族文化资源异常丰富多彩。但迄今为止,该地区在对外传播民族文化时,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范围非常小,层次低的问题。不能充分地利用以及开发这些文化资源,绝大部分依旧处于简单地展示文物古迹,程式化的民俗旅游观光以及观摩表演、会展以及节庆活动的层次上。不能深入地挖掘与展现民族文化的精髓以及内涵,整体来讲,缺乏创新性的、深层次的体验方式与开发思路。
二、新媒体时代提升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效果的建议
首先,大力引进高水平的新媒体传播技术人才,充分地发挥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和特点,采取各种传播技能,积极地拓展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的领域以及范围,挖掘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通过提升新媒体传播人员的综合素养,积极有效地整合文化资源。其次,在新媒体背景下,内蒙古在对外传播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应该针对各个消费群体进行有效的分层,比如利用报纸与电视等传统媒体为老年群体提供良好的文化传播产品和服务,借助微信、微博、网络视频与博客等在内的多种新媒体,为广大青年用户提供内蒙古民族文化消费的优质产品与服务。在此过程中,相关单位应该切实把握好内蒙古民族文化的分层级对外传播问题,净化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的外部环境,翻译成各种跨文化传播的目的语,增强跨文化传播的针对性。第三,着力铸就文化精品,注重内蒙古民族文化传播的艺术性。文化传播部门应该积极地探索国内外各种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规律,强化研究内蒙古民族文化的力度。形成强烈的内蒙古民族文化品牌理念,合理地借助各种新媒体,使蒙古族民族文化传播过程中,沿着“有知识、有声、有景、有像、有故事、有物,易传播、易学、易懂”的传播方向,希望呈现出最精美,最丰富的画面、内容,将最动听的内蒙古民族语言,多姿多彩的内蒙古民族文化呈现给广大受众。在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的过程中,应该立足于民族特色,侧重于丰富的草原文化,形成较强的内蒙古民族文化品牌,打造质量、策划水平较高的精品文化项目,实施以认知与传播为主要特征的品牌化营销。通过各种新媒体,持续地创造关注度较高的民族文化热点话题,借助品牌符号,向目标受众传输内蒙古民族文化。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可以充分地联系新媒体技术的具体传播特征,持续地延伸该民族文化资源所具有的经济价值链。例如,依赖不断进步的新媒体视听媒介技术,有效地促进了民族文化资源、产品与服务的视听化转换;密切结合网络游戏及动漫产业,设计开发富有内蒙古民族文化特征的民族文化题材的网络游戏与动漫;运用先进的3D多维数字技术,有效地促进民族文化资源的体验式传播。借助日益普及的数据库技术与持续深化的数据化应用思想,进一步拓展该地区民族文化资源与产业的价值链。
结语:
内蒙古地区在运用新媒体对外传播民族文化的过程中,要积极地与传统媒体密切配合,循序渐进地找到对外传播民族文化与新媒体运用之间的契合点,进一步破除新媒体在对外传播民族文化中的障碍和难题,提升新媒体促进内蒙古地区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张竞月,王金磊.新媒体视域下民族文化传播的困境及出路分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2014,(4):134-138.
篇2
城市既是景观与形象、欲望与想象之都,也是文化与情感的容器,因此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的文化策略需要在历史与现实、审美与消费等多重张力中以城市文化为纽带制造文化认同、激活文化体验、延伸城市文脉。
制造文化认同
制造文化认同成为城市形象对外传播文化策略的第一原理。文化认同首先表现为对城市的地脉和文脉的尊重与维护,对潜藏于人们集体无意识中的城市身份与记忆的确认、激活与建构。历史底蕴与文化沉淀使每个城市拥有自己的过往叙事资源与叙事元素,构成城市形象对外传播中的个性纹理和身份印记。彰显与弘扬这些文化基因,使之成为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的共识性身份标识。
其次,基于文化圈理论的文化接近性原理告诉我们,城市形象对外传播需要扩大基于文化认同的外部版图。例如,广州城市形象对外传播应该利用粤语文化圈优势和岭南文化和其他文化的交集,扩大广府文化认同的地理分布,增加广州城市形象的质感与厚度。广州以其独特的岭南文化,延续一贯的文化历史,融合中原文化、客家文化、海外文化、华侨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独具魅力的一脉。据统计,广府籍人约占美洲华侨、华人总数的90%。目前在散居世界各地的3000万华侨、华人中,祖籍广东的占2000万人,遍布世界五大洲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香港、澳门近600万同胞中,祖籍广东的占90%以上。同语同源,情系桑梓,语言和侨谊是广州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的重要媒介与资源。当然,为规避传播风险及由此导致的传播负效应,基于文化多样性而形成的文化差异性在城市形象对外传播中的重要性也必须予以正视。例如,龙是中华文化的图腾,而英语中“龙”的对译词dragon在西方文化中则被视为邪恶的代名词。因此,从文化差异与文明冲突而言,城市形象对外传播需要尊重个性,避免禁忌,扩大文化共识的交集面,,各美其美。
再次,城市形象对外传播需要创造文化情境,提炼文化认同。城市的地缘文化与历史遗存及基于地域的故土情怀是城市的文脉与集体记忆,是城市形象扩散的根基与基因。城市是一定地理条件下的社会历史文化的积淀和表现,地缘文化是城市景观与形象赖以存在的人文根基。一定地城内的人们所居住、生产、生活的地理空间,形成鲜明的城市地域特色。地域不仅是一个城市人口再生产和繁衍发展的生存空间,而且是确保城市内部经济联系的地理条件,还是一个城市人口的语言文化、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等民族意识形成和发展的人文环境。因此,在整理和发掘城市地缘文化的基础上提炼文化认同,应该在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策略上展现城市的区域文化情境。
激活文化体验
如果说制造文化认同是对城市过往的地脉和文脉的确认的话,激活文化体验则是赋予城市文化以生命,开发城市文化的当代价值,使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的文化策略具有资源再生和效益产出的长效动力机制。“城市是被感知的存在”,激活文化体验首先需要对文化赋值。
文化赋值是在尊重城市地脉和文脉的基础上,按照目标群体的消费趣尚、审美取向,通过发掘、加工、移植的方式赋予城市文化以图腾想象、生命形象或精神境界,为产业开发提供不可复制的内容资源和叙事素材,促成城市形象从无形资产的积累向有形资本经营的转化。经过文化赋值后,城市文化具备进行体验经济开发的质素,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
其次,发展文化体验经济。体验经济就是创造个体难忘的参与性经验的产业。通过观看或参与高质量的演艺娱乐表演能给人带来轻松与愉脱的娱乐体验。基于个性体验的文化娱乐,既可以是你演我看式的“娱人”表演,也可以是参与型的“娱己”体验。如扎根于东北黑土地新民俗的电视连续剧《刘老根》取得成功后,在充分挖掘和整理东北民间、民俗文化的基础上,沈阳市和赵本山团队联手利用“刘老根”的品牌价值推出衍生产品――“刘老根大舞台”演艺节目。这台“娱人娱己”、集东北娱乐文化之大成的节目已经成为到沈阳观光不可错过的旅游项目,成功进入北京、天津、长春等城市的表演院线,现已发展为一家以文化创意、体验为特色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
体验经济的互动性和烙印性记忆特征同城市形象对外传播具有正关联,也就是说开发、发展文化体验经济能够优化城市形象,而且传播效能巨大。张艺谋利用桂林人文传说与山水风光编导的《印象・刘三姐》,成为增进桂林旅游目的地感召力的助推器,整体提升了桂林的旅游形象。杨丽萍领衔的《云南映象》以歌舞展示了云南少数民族的原生态生活画面,拓展了昆明、丽江等城市形象的文化厚度。二者都是以文化体验经济提升城市形象的成功案例。
延伸城市文脉
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的文化策略不仅需要发掘、提炼城市文化的遗产,而且需要通过延伸城市文脉以提升、更新城市形象。延伸城市文脉需要通过差异化、个性化策略对城市形象的文化内涵的纵向传播。城市的精神内涵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因此,城市形象对外传播应以纵向思维,挖掘城市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以历史延绵来展示城市的变迁历程,贯通城市形象的内涵。城市形象文脉的纵向梳理使城市文脉谱系的亮点和精华得以保存、延续和提纯,形成“影子效应”,而为城市文化延续与传承和城市形象代际传播解密读本。在梳理既往、延伸憧憬的基础上彰显城市的个性,提炼新民俗,营造地缘性精神家园,以此提升城市竞争力、发展自信心和形象传播力。
篇3
清代紫砂壶向日本的输出
日本抹茶道用不到紫砂壶,点茶所需的是釜、茶人、茶杓、茶碗等茶道具。但历史的发展似乎总有着某种机缘巧合,紫砂壶对日本的输入就源于三个历史原因:其一,就在紫砂壶于明代中晚期兴盛之后,清朝初年一位高僧隐元禅师东渡日本带去了明代饮茶的新风尚——瀹饮法,即直接在叶茶中注入沸水冲泡饮用。故而冲泡饮用所需的紫砂壶的传入就水到渠成了。其二,除了隐元禅师,明末清初还有大批中国人为避战乱而奔赴日本,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是不肯失节侍清的文人雅士。这些文人雅士必然带去了当时中国的饮茶风尚和饮茶用具,想必明末清初盛行一时的紫砂壶亦在其中。其三,又因中日贸易的繁荣,到了江户中晚期(约18世纪中后期,清代前期),煎茶道已趋成熟,至江户末明治初(19世纪上半叶。清代中期),煎茶道达到了最为繁荣的时期,并延续至19世纪末。这个繁荣而热烈的煎茶道盛行期,对紫砂壶的渴求是可想而知的。
据此可以说,日本煎茶道的发展历程也是紫砂壶逐步输入日本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紫砂壶备受推崇。日本著名学者、歌人兼小说家上田秋成的煎茶道名著《清风琐言》中即刊印了多个煎茶道所用的茶壶,很显然受到紫砂壶的影响;再如明治间日人瓮江川田刚所撰紫砂名著《茗壶图录》刊刻于明治九年(1876年),正是日本煎茶道的繁荣期。若再细看此书。会发现书中内容全面展示了日本茶界收藏紫砂壶的真实状况。单从下卷所收录的23件紫砂壶作品的造型之丰富、品种之多样即可见当时紫砂壶收藏之热,其中点出名字的紫砂壶收藏家有13人之多,他们的藏品艺术水平极高。有李仲芳、陈和之、许龙文、陈鸣远、杨彭年、符生等众多紫砂名家的作品。
这种普及和收藏不是短期内形成的,可以相信从清初煎茶道的形成期开始。宜兴紫砂壶就源源不断地输入日本了。《(江苏)陶瓷工业志·特种工艺陶瓷·陶艺名人选录》中记载道:“陈文伯、陈文居兄弟俩,清雍正至乾隆年间人。文伯号寄石山房……所制紫砂花盆,畅销日本,久而不衰。”虽然此处所记录的是紫砂花盆,但据此可以肯定地说,在雍正、乾隆年间紫砂壶出口日本当不在少数。清人寂园叟在《陶雅》一书中也记录说:“葛明祥乃乾嘉时人,欧(子明)葛瓷釉色略相似,在灰墨蓝绿之间,厂人鄙之,以为溺壶色。日本人美之以为海鼠色且谓四时花光皆与之相宜。日本人重泥,均以有纹者贱,细如鱼子者为下,盖纹片细碎乃阳羡砂之上釉者,欧氏之所仿也,要不得以广窑目之。”这些记录都可以看出日本人对宜兴陶器的推崇。
威廉·乌克斯在《茶叶全书》说:“日本有一种陶器叫做‘万古烧’,就是完全仿造宜兴的陶器,但较为轻盈和粗糙。”可见,紫砂壶在日本茶具制造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日本陶艺家主动从紫砂壶上汲取营养,另一方面,还有宜兴紫砂壶工艺师远赴日本传播紫砂壶的制作技艺。据宋伯胤先生主编《紫砂品鉴与收藏》一书介绍,当代制壶名家徐汉棠的曾外祖父邵云甫,是同治年间的紫砂高手,他曾赴日本制作陶艺品,颇负盛名。之后,光绪四年(1878年,日本明治十一年),宜兴紫砂名工金士恒和制壶高手吴阿根同往常滑,传授鲤江方寿、杉江寿门、伊奈长三等三人紫砂“打身筒”制法及陶刻装饰技法达半年之久,使得当地的朱泥技术更上一层楼,出现了小型精巧的作品,是日本制作宜兴风格的朱泥壶之始,也极大地提升了日本常滑地区制陶工艺的水平,影响至今犹在。
清代中、后期对东南亚的商品化外销
清代除顺治、康熙及雍正年间的部分年代实行了较为严格的海禁,其余近两百年间的海外贸易基本上是开放。尤其对于南洋地区的欧洲殖民地国家。甚至允许他们到除了广东之外的闽、浙、江海关贸易。在经贸往来中,茶叶以及泡茶所需,尤其工夫茶法所需紫砂壶是出口商品的重要部分。陈椽先生在《茶业通史》中分析的个中缘由是“侨销促进外销”,即华侨带动了中国茶叶和茶具在南洋的消费。当时侨销茶叶主要以青茶为主,如马来西亚、印尼、越南、缅甸、泰国等地主要消费闽南、闽北出产的青茶。而这些青茶冲泡主要是以盖碗和紫砂壶或潮汕手拉坯为主。所以,随着茶叶的大量输出,紫砂壶必然成为重要的附属品出口到东南亚地区。
篇4
一、微博的传播特征
微博(microblog),是微型博客的简称,是一种即时消息的、类似博客的系统。
传播内容简单。每条微博在140个字符以内,即两条中文短信的长度,用户用140个字符即可把当前的心情、状态以及所见所闻出来。
传播渠道多样。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客户端、手机、即时通讯工具等多种手段,随时随地信息和接受信息。特别是微博与手机(如手机短信、手机上网)、即时通讯工具(如QQ、MSN、Gtalk、skype)的绑定,极大地丰富了信息的渠道。
传播即时。由于文本编辑简便、信息渠道多样,使微博真正具有了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能以任何方式传播任何消息的4A(Anything、Anytime、Any-where、Anyway)传播能力,大大缩短了信息源到信宿的时间与空间,使信息接受者接受信息、阅读信息、转发信息的过程可同步完成,实现了信息再传播的零时间。
传播具有裂变性。因多种传播手段的相互渗透,使微博的信息能在短时间呈现出“裂变性”放大效应。当某人微博后,其固定“粉丝”甲乙丙丁……都可以实时接收,同时,上述“粉丝”中的任何人都可以“一键”转发,并立即同步到自己的微博里,而他们的“粉丝”1234……也都可以实时接收,并再次转发信息、同步到他们的微博上,这样,一个微博的内容在传播过程中就能实现无数次的裂变传播。这是真正意义上“一场正在发生的信息传播变革”。这种传播方式、传播速度、传播密度以及所达到的广度超过任何一种媒介,而实现的信息增值,也让其他媒介难以望其项背。
二、微博在对外传播中的作用
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微博所具有的传播优势,契合了推进对外传播工作创新的理念。
(一)传播主体的草根性、操作方式的简捷性,使无数个体在参与社会交往的同时,成为对外传播的信息出口。
相比冗长、复杂的博客,微博显得更加活泼、生动、自由,草根特性更加明显。由于操作上几乎不需要任何技术,完全是以一种“傻瓜化”的方式随时、随地、随心地个人的所见、所闻、所感,且不需要长篇大论,而其他人也可以通过“加关注”成为其“跟随者”,即时阅读所更新的信息,并通过“一键转发”实现信息的再次传播。这种借助即时信息构建起来的信息系统,是要比其他的信息渠道更有价值。它能进一步激发人们的表达欲望,调动其参与社会交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充分满足人们交流、沟通的同时,微博也能成为国与国之间跨境传播的信息出口。
(二)传播内容的碎片化、信息传递的即时性,有助于及时掌握对外传播的舆论话语权,形成引导合力。
虽然微博的文本被控制在140个字符,只能展现一些琐碎的信息。但相对那些结构完整、写作规范、内容较长的信息而言,这种碎片化、零散化的信息,在很多时候却有自己独特的传播优势。由于内容生产简单、传播和再次传播快捷,使微博能很快成为同一信息不同渠道、不同用户、不同载体、互动的平台。而当大量的碎片化信息都是关于同一主题之时,相同的新闻关键词就容易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并能在短时间内形成对某一事件的意见流,进而生成强大的社会舆论。显然,这就是微博的力量所在――信息虽然高度碎片化,但它们能自发组织、完成对某个事件的完整报道和传播。特别是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内,对大部分受众来说,对即时信息的需求远大于对内容解读的需求。微博短小、快捷、互动,能有效确保信息快速、快速汇集,不仅数量上呈几何级数增长,而且能时时更新。如能充分运用微博――“新媒体CNN”的这种直播形式,配合其他传统媒体的适时介入,使之形成良性的互动,就容易在第一时间里掌控突发事件的话语权。
(三)传播渠道的多样性、媒介融合的高效性,能进一步扩大对外传播的覆盖范围。
微博的本质是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的结合物。而与手机的无缝结合则给传播带来了革命性意义。其既可以利用网络传播渠道,又可以通过手机、即时通讯工具随时随地、接受信息,以移动、简易、快捷的方式实现即时传播,并通过手机短信、桌面客户端在线更新、即时通讯(IM),使其在整合各类工具上表现出更强大的兼容能力。这种兼容能力使不同媒介传播渠道更加融合,也使不同媒介客户在使用一种媒介的同时,成为其他媒介的传播对象。而手机和网络的融合,能使不同用户在多个媒介之间相互切换,这种相互的融合,使网民、手机用户都成为微博传播的对象,对进一步扩大对外传播范围极其有利。
三、微博在对外传播中
作用的实现
(一)发挥“沉默的大多数”的作用,调动“全民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对外传播的亲和力和可信度。
微博这种融合了互联网、手机、即时通讯工具的媒介,不仅具有全球传播的能力,而且那些随时随地记录的人,都可以是新闻的报道者。这种靠个体自发记录和传播信息的模式,宣示着“全民写作”、“全民传播”、“全民记者”时代的到来,使大众传播中“沉默的大多数”有了施展的舞台。笔者认为,当前,既要继续强化各类主流媒体有组织的对外传播活动,又要高度重视微博这种“草根”力量对境外民众的影响力。毕竟,这种以社交方式出现的、由无数个体积极参与的传播,能进一步拓展对外传播的信息出口,最大限度地激发全民新闻生产力。这些自由的表达、自由的创作、自由的互动的宣传,比我们以官方媒体面目出现的“自说自话”的可信度更高,亲和力更好。
(二)借助境内境外微博平台,积极主动,有所作为,提高对外传播的舆论引导能力。
微博是一个信息共享的平台,只要有信息,用户不仅当即能看到所发的信息,而且一个用户被其他用户关注的程度、微博用户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对于同一社会事件的倾向性态度等,都可以通过相关渠道获得。这种纷繁复杂的信息、观点各异的意见,以及容易形成舆论气候的传播方式,对于对外传播的舆论引导能力,同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笔者认为,当前,一是要重视对微博产品的研究,充分借助国内如新浪微博、腾讯滔滔、9911、同学网、饭否、叽歪、嘀咕、做啥、雷猴,以及国际上著名的twitter等微博平台,使他们能够成为被我所用的、重要的“新闻发言人”;二是要在一些重大事件中,巧妙运用名人、专业新闻记者、网络发烧友的微博,通过他们拉近与宣传对象的距离;三是要发挥议题设置“风向标”的作用,通过设置相关的议题,用“裂变”产生大量同一相关主题信息,主动引导人们关注事实和意见,实现舆论引导的“悄无声息”。
(三)合理运用、适度管控,确保微博在对外传播中的良性发展。
篇5
对外传播的核心是跨越文化障碍的跨文化传播,对外传播的关键是能够担当跨文化传播重任的传播主体,对外传播的根本是传播主体的文化自觉。本文尝试通过对“对外传播主体的文化自觉”这一维度的研究,回答当前中国对外传播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提出当前和未来对外传播工作的新战略。
重视对外传播主体的文化自觉
对外传播的首要和根本的挑战就在于跨越文化障碍、壁垒和隔阂,达到同步的、和谐的文化交往,而这一切又首先取决于跨文化传播的主体的文化意识和传播素质。
首先,对外传播作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主体之间展开的一种“对话”,其传播主体只有胸怀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信心和责任担当,以独立的精神和自由的思想,以包容的心态和宽容的情怀进行跨文化传播,才能消除对外传播时的自卑心态或者自负心态。
其次,当前,国际传播和文化传播总体处于“西强我弱”的现实格局,以美国为中心的西方国家享有文化霸权,掌握着传播话语权,支配着国际传播的技术、渠道、内容、效果等。随着“普世价值”成为全球一元化标准、西方的“现代性”经验成为现代性的正统模式等现象愈演愈烈,西方文化仿佛越来越成为全球效仿的摹本。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愈发期待对外传播主体的文化自觉。
最后,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个文化没有断流的国家,是唯一一个发展到现代社会的文明古国,有着厚重悠长的文化传统和积淀,它对全球和人类整个文明的发展举足轻重,其至今散发着的生命力仍在现代社会体现着独特的价值。因此,对外传播主体完全有理由有信心表现出高度的文化自觉。
对外传播现状令人担忧
眼下,提升国家软实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致力跨文化传播等理论和实践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这是值得肯定和欣慰的。不过,与此同时也应该看到,目前的种种努力更倾向于体制改革、产业发展、传播技术提升,基本上属于“技术”、“规模”、“产业”、“市场”等领域“做大做强”;大多数具体方案,主要从修辞策略和技术操作的角度,强调缩小话语方式、表现技巧、专业化运作等方面的差距,而忽略文化的内涵、精神的价值以及文化自觉的意识。具体说来,目前对外传播主体似有3个需要反思的倾向:
一是传播主体弱化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而聚焦于中国的经济成就。传播主体对文化传播的漠视和无力,导致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形象的被建构。据调查,许多国家的民众对中国的了解多来自二手信息,对中国的印象大多停留在政治和经济层面,而对中国的文化、历史等非常陌生。
二是轻视传播主体的文化素质,重视传播主体的语言能力。虽然有学者意识到传播主体是制约对外传播效果的根本,但对于何为人才的理解,一般是将对外传播的人才,主要定位为首先必须通晓英语,然后熟练新闻业务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就高校而言,在为数不多开设“国际传播”专业的院校中,也把学生的外语语言应用能力当作核心培养目标,而对文化通识教育和文化素养培育却往往不屑一顾。从实践层面看,从新华社的记者招聘、孔子学院教师的选拔等事情中,不难发现将英语等语言运用能力放在人才选拔的首位。
三是忽略传播主体的自觉心态,强化传播主体的附庸心态。当前,对外传播似乎陷入一个误区,认为对外传播首先就是要弄清楚对方有什么样的需求,能够接受怎样的话语方式,能够怎样与对方的文化价值观达到共通等。于是,以传播对象(外国受众)为中心,将迎合、顺从国外的受众作为传播的出发点,考量和选择相应的传播内容、传播手段和话语策略。殊不知传播主体的这种附庸心态所导致的后果是:传播主体的主体性缺失、传播主体和传播对象的主体间性对话缺位。
对外传播主体的文化自觉:精神、认知、责任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全方位的问题,其中,精神文化的复兴是推动复兴的原动力。精神文化的复兴,离不开宏伟而艰巨的对外传播事业,对外传播主体可谓任重而道远。具体说来,对外传播主体的文化自觉应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自觉认识。对外传播主体需对民族文化有全面深刻的认识,既认识文化的重要性,又能对悠久的传统文化和与时俱进的现代文化有全面深入的了解,进而立足时代和实践的新发展,以新的视角阐述中国文化在当代和未来“世界文化”中的活力和地位。当然,还要具有开阔的视野和广阔的胸襟,对传播对象的文化抱有“同情和了解”,进行体认和借鉴。
自觉素养。对外传播主体,不仅要在认知层面能够认识和了解中国的文化,而且还要有情感上强烈的认同和行为上的践行,从“知”到“情”到“意”,将中国的文化精髓和文化精神,自觉融入自己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品德素养和情趣追求之中。中国儒家文化“温良恭俭让”的君子风范、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道家自由高远的人生境界、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等,都应该自觉吸收和培养,以一种气质、风范、人格等方式,积淀成一种切切实实的文化素养。身教的力量远远大于言传,在对外传播中,主体文化素养的感染力不亚于任何言语上的表达和解释。
自觉意识。对外文化传播的主体,在整个对外传播的动态结构和生发系统中,居于主导地位,所以传播的主体应该拥有文化自觉意识,对自身在对外传播过程中的重要性、在对外传播效果中的决定性有所了解。作为传播主体对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自觉意识,是传播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展开积极有效对外传播的重要前提。只有意识到民族文化的优秀精华,意识到对外文化传播是将民族优秀文化为人类共享,意识到自己的文化传播的意识、能力和行为居于主导和主动地位,才会以一种“主体间性”的方式,与传播对象之间展开平等、自由的“对话”和“交往”。
自觉规律。对外传播有其自身特性和运行规律。讲对外传播主体的文化自觉,不仅需要满腔热情的投入,而且要有理性的认识,尤其是站在科学高度,对文化发展和文化传播的规律进行科学把握。否则,就会导致行动上的随意性、盲目性。从当前情况看,传播主体自觉进行规律探索,尤其需要同国家的战略规划、学术探讨、业界同行进行充分的交流和互动,善于总结实际工作的成绩及问题,积极探索有效的方案。我们应该充分意识到,对文化传播的自觉规律探索是一项长期性的建设,在社会文化变迁和时代历史发展中,对外传播事业也要与时俱进。
自觉实践。了解中国文化、培养文化素养、树立主体意识、探索传播规律,固然是首要的,也是必要的,但最后还得传播主体通过具体的传播实践,自觉落实在一系列文化传播的具体工作之中。当前亟待解决几种与实践脱节的倾向:一是理想和实践脱节,国家软实力建设提到了国家发展战略,但对外传播的效果还不甚理想,尚缺乏大量具有文化自觉意识和能力的传播人才;二是学界和业界的脱节,学界关注的往往是一些焦点和热点,如提高国际传播能力、把握话语权等,所开“处方”也多为空洞的“理念”和琐碎的“技”和“术”。这一切都必不可少,也非常重要,但从对外传播业界的实际情况看,最大的困境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缺乏传播主体的主心骨――文化自觉。
篇6
1.从传授双方的互动上来讲,留学生集传播者和受传者于一身,双重身份使传授双方互动更充分,传达更准确。
尽管我国留学生群体开始呈现低龄化的趋势,但他们中的主体还是在国内完成高等教育、年龄集中于20-30岁的群体。他们成长于中国,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他们的母文化,因此,在母文化环境中,他们是长期的受传者。作为受传者的他们,对于中国文化拥有良好的认知,同时,也非常认同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当来到异国他乡留学,他们就从母文化环境来到了异文化环境。作为中国人的代表,作为中国的民间代言人,他们的言行举止、他们与当地居民的任何沟通交流活动便构成跨文化的传播活动,这时,他们便成为这种跨文化传播的传播者。
留学生为了适应异国生活,融入当地文化,与当地居民交流,他们必须熟悉了解当地的语言思想、风俗习惯、喜好禁忌等文化的表现形式。在母文化环境和异文化环境的长时间停留,使他们对于两国文化差异的感观更加明显,认识更加清晰。因此,他们这种集传播者、受传者于一身的双重身份能通过人际互动,以外国受众更能接受的方式和渠道传播中国及中国文化。
另外,由于留学生的双重身份,他们对于所见所闻所感的传递是一手资料的传播,传播的内容更真实、形象。
2.从传播渠道上来讲,通过留学生和访问学者的传播主要以人际传播为主,人际传播在传递中国文化、塑造国家形象方面有着其他传播方式不具备的优势。
在人际传播中,传播关系的成立具有自发性、自主性和非强制性等特点,其特有的双向性和自然性能够保证信息较有效地得到传播。从民间团体策划组织的一系列中国文化艺术节的成功举办,到志愿者在奥运期间所展现给世人的良好风貌,以及在西方媒体恶意歪曲事实时华人华侨留学生自发组织的抗议活动中,我们都看到人际传播所带来的良好效果。
首先,留学本身就是一个开放与包容的过程,留学生在异文化社会中的学习与生活,需要他们习惯展现自己、与不同于自己文化背景的人沟通交流,而且这种沟通交流,必须以留学生所在国的语言、文化特点为指导,留学生需要适应他们的思维方式与情感表达,这能够满足人际传播中开放性与移情作用的要求;其次,留学生散布在社会的各个层面,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与周围外国人拥有相对平等的地位,以“朋友”身份进行的交流,显然符合“平等”特征;最后,西方对我们以国家或政府为主导的对外传播活动普遍怀有抵抗和怀疑态度,而留学生有别于政府的个体角色,使外国受众不会在传播过程之初就给他们贴上“宣传”的标签,更乐于接受和认可他们所传递的信息,因此在交流过程中更容易取得支持性和积极性的传播效果。
3.从受传者的特质分析来说,我国留学生面对的受众主要是以国外在校学生为主,他们的媒体使用习惯使他们成为思维最活跃、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最强,同时也最具国际视野的群体。
国外青年受众越来越多的依赖网络获取信息,青少年尤其偏爱社交网络。社交网络的使用,是人际传播的一种延伸,是人际传播的一种网络虚拟形式。他们通过网络的形式交流心得,分享自己关注的人和事物,无形之中也在传递母国的文化和价值观。在虚拟交流中,网友的心态是开放的,他们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新闻,他们不仅关注周围的人,还关注国际上一切新鲜事,因此,他们对于网络传播行为的接受度相对较高。
同时,为给自己贴上独特的标签,吸引更多的朋友,中国的留学生也会以中国的独特文化作为网络社交的一种手段。在这种网络环境下,文化传播便成为竞相追逐的时尚,有了良好的传播效应。
基于留学生在对外传播中独特的优势,本文提出几点建议,希望有助于提高以留学生为载体的对外传播的实际效果。
1.将留学生群体纳入文化外交的战略规划,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对其进行引导。
将留学生群体纳入文化外交后,要具体确定需要做哪些工作,工作重点是什么,在特定时期应该关注的领域有哪些,这些都需要政府统一进行规划。同时,要明确责任机制,确立政府具体牵头机构和部门;明确联络机制,协调和联络政府、民间机构以及留学生群体的活动,居中协调,提供支持,发挥整体效力和文化合力;明确评估机制,定时为政府提供活动效果评估,并提出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2.加大政府对留学生文化交流项目的资助力度
对于留学生文化交流项目的支持,应引入多种资助机制,丰富资金来源。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投入,另一方面,政府还要牵头设立各种类型的基金会,广泛吸引民间资金。
3.在海外建立留学生组织和交流平台,强化留学生自觉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感,增强他们进行跨文化交流的技能。
要充分发挥留学生在对外传播中的作用,努力增强留学生自觉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感。
篇7
目前,很多传媒机构已经开始着手发掘移动智能播出终端的新商机,例如德国RTL集团在2013年5月推出针对应用服务(apps)的付费业务。用户每月支付1.79欧元后,可以在智能移动终端上通过其应用程序收看RTL2台和VOX台的直播节目,也可以回放这两个频道七天内播出的节目,还有部分30天内播出的精选节目。传媒技术的变化也促生了观众收看方式的改变,例如在荷兰,截止到2013年4月,平板电脑上视频点播(VOD)业务增长了3倍,20%的电视观众通过平板电脑收看电影、电视剧等节目。
对于我国电视对外传播来说,目标观众主要在海外,清楚他们通过哪些播出终端收看节目至关重要。我国电视对外传播亟需系统研究这些播出终端技术的变化,并根据海外播出终端技术的发展改进传播方式、优化传播渠道,以提升传播效果。
一、电视播出终端正在经历变革
近几年,电视播出终端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其主要表现形式是:播出终端多元化、互动性和移动化。多元化是指除了电视机之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电脑等也在成为电视节目的播出终端。互动性是指人们在收看电视节目的同时,不再是单向的被动收看,而演变为一种双向的行为,可以针对节目进行互动。移动化是指人们可以在通信网络覆盖的地方随时收看电视节目,不再受空间的限制。
电视播出终端变革的核心动力是数字电视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这些技术促进了播出终端的整合以及功能的改进。与此同时,播出终端功能的变化和使用方式的变化,势必会引起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进而影响到节目收看方式和电视观众心理的变化,最后沉淀为社会文化的变化。2013年3月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英国家庭的电视保有量正在下降。2003年,每户家庭平均拥有2.3台电视机,在2013年这一数字下降到了1.83台。与此同时,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日益普及。39%的英国家庭拥有智能手机,11%的家庭拥有平板电脑。27%的智能手机用户和63%的平板电脑用户主要通过这些移动智能终端收看直播电视节目。②2012年9月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五分之三的美国成年人(63%),一边看电视一边浏览网上内容,超过四分之一(27%)的人会在看电视后,在网上浏览在电视节目中所看到的相关内容。此外,几乎有一半(48%)人表示,他们在网上所看的内容,与所看的电视节目无关。在那些观看他们朋友在网上视频的人中,有半数的人表示:如果他们喜欢某个视频,那么他们通常会与三个或更多的朋友分享它。2012年,美国约有3200万人针对电视节目使用推特(twitter)发表或转载信息。根据美国尼尔森公司在2013年3月公布的一项调查,在美国18-34岁年龄段的观众群体中,推特(twitter)的使用与电视收视率之间存在直接关联。如果一个节目在推特上的转载量上升8.5%,其收视率会相应提升1%。在35到49岁年龄段的观众群体中,推特转载量若提升14%,相关节目的收视率会提升1%。③
电视播出终端的变革对于电视节目制作、播出以及电视机构运营等方面都在产生较大影响。以美国为例,地方频道是美国观众了解新闻的主要渠道,因此地方电视频道在美国的新闻传播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006年的时候,地方电视频道的收视份额在美国30岁以下观众群体中高达42%。不过,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年轻观众更多地从网络或手机等终端收看节目。根据2013年3月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地方电视频道的收视份额在美国30岁以下观众群体中已经下降到了28%。④根据2013年3月尼尔森公司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美国约有501万“零”电视用户,他们既不收看开路电视频道,也不使用付费电视服务。结果显示,81%的“零”电视用户的家庭中没有儿童,另外44%是年龄小于35岁。在这些不通过传统方式收看电视节目的用户中,75%的家庭拥有一台电视机,67%是通过互联网观看视频节目,另外48%是通过视频网站收看电视节目。针对这一情况,尼尔森公司将从2013年秋天开始在进行电视收视率调查时,把拥有宽带接入电视(而非传统开路电视或付费电视)的家庭纳入电视用户的范畴。
由于电视业的构成非常复杂,包括内容提供商、内容集成商、应用服务开发商、网络运营商、平台运营商以及用户设备制造商等,面对如此细化的分工,不同领域关于电视终端的发展重点相去甚远。对于平台运营商而言,目前的重点是“多屏”技术。而对于电视内容提供商(如电视台)来说,目前的重点是“第二屏”技术。
二、节目播出“无处不在”:“多屏”技术
多屏(multiscreen)技术突破了传统电视播放的空间距离,实现视频节目同步在电视机、手机、平板电脑等播放。具体而言,它是指通过无线网络,不同的操作系统(IOS 、ANDROID、WIN7、WINDOWS XP 、VISTA等)和不同的移动智能终端(智能手机、智能平板、电脑、电视)之间可以相互兼容协同操作,实现电视节目的传输和播出。近年来,多屏技术成为发达国家电视业发展的重点,其中最为成功的一个案例就是“电视无处不在”(TV Everywhere)业务的发展。截止到2013年4月,西欧70%以上的付费电视用户都可以使用“电视无处不在”(TV Everywhere)多屏服务。在美国,截止到2013年4月,“电视无处不在”业务的用户规模增长了120%。美国康卡斯特公司(Comcast)互动媒体部门总裁埃米·班斯(Amy L. Banse)认为,“电视无所不在”服务为用户提供了收看更多电视节目的多种方法。用户可以利用手机设备或是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在汽车里来收看电视节目。随着数字化的推进,世界发达国家都对电视基础设施进行更新换代,通过光纤到户(FTTH)等方式提升电视播出系统的业务范围和营利能力。除了三网融合或四网融合策略之外,多屏策略是目前另外的一个主要增值方向。2013年3月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美国,约75%的付费电视用户表示,如果付费电视运营商提供多频服务,他们将使用该服务收看直播电视节目。约一半受调查者表示,他们愿意每月额外支付10美元使用多频服务,50%的人表示,如果多频服务的价位是每月5美元,他们将使用该业务。⑤另外,多屏技术对于提高服务质量、改善用户体验也有重要作用,这有利于巩固用户规模。
英国天空广播公司(BSkyB)是欧洲多屏业务的领先者,它在2012年初推出了名为“天空翱翔特供”(Sky Go Extra)的多屏业务。这项业务面向所有的高清电视用户,每月资费是5欧元。该业务的用户可以将节目内容下载到移动智能终端,然后通过这些移动终端收看好莱坞电影等节目。这是英国天空广播公司多屏策略的最新举措,此前,该公司早在2005年就开始通过手机提供视频节目,在2006年通过电脑提供节目。2011年,该公司又推出了“天空翱翔”业务。当时,这项业务是作为一项免费增值业务提供给所有电视用户,其特点是公司用户可以通过多种终端收看直播或点播节目。截止到2012年底,该业务的用户达到了310万,约占英国天空广播公司用户总数的30%。英国之所以能大力发展多屏业务或“电视无处不在”业务,是因为英国电视市场具备先进的基础通信设施和较大的客户群体规模等方面的条件。
UPC公司的“地平线”(Horizon)服务是在2012年9月推出的,该服务被定为下一代付费电视业务,满足用户在家庭内对优质电视节目消费的需求。这项业务为电视业发展开创了一个全新视角,即用户仅需通过数字电视端口,就能享受到数字电视、网络和电信业务的打包服务。通过UPC“地平线”业务,观众可以在享受高清画质的同时选择收看上千部影像资料内容;观众不仅可以通过电视,还能通过笔记本电脑、便携式平板电脑或是智能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收看电视、电影节目;其三维立体用户界面使得观众能够享受快速、便捷的收视导航;同时,观众能够通过无线网络在电视机上展示照片、播放音乐等多媒体,甚至还能享受为用户量身定做的电视节目特别提示,这就意味着用户能够进行收视选择、网络互动等活动,从而实现更为人性化的互动服务。
三、播出与社交兼顾:电视播出终端的“第二屏”技术
牛津词典英国2012年度词候选词里有一个叫“second screening”(第二屏),这个词所描绘的情境是现代人在看电视时,同时上网、看手机或平板电脑。“第二屏”目前正成为电视播出终端的一项重要功能。电视移动终端的发展除了着重满足观众随时随地收看电视视频的需要,还着力强化社交应用和分享功能。通过开发智能移动设备的社交网络功能,观众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参与社交网络,分享对于电视节目的观感和心得。根据2012年的一项研究结果,英国电视观众在观看电视的同时大多会有其他行为。其中,查收电子邮件的比例最高,多达86%;其次是浏览网页,比例为84%;网上购物位居第三,比例为79%;位居第四位的是浏览脸谱网(Facebook),比例为74%;排在第五位的是办理网上银行业务,比例为70%;电脑游戏位居第六,比例是60%。而另一项研究发现,在英国、法国和西班语等国年龄处于十几岁阶段的电视观众群体中,四分之三的人在收看电视节目时会同时在社交网络上就这个节目进行讨论。另外,在年龄为18到24岁的观众群体中,42%的人会在观看电视节目的同时,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浏览与节目相关的内容。而且,44%的人会通过移动设备查找电视节目中播出的相关品牌或广告。这也是“第二屏”技术发展迅速的原因所在。
目前,很多电视播出机构为了强化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传播效果,都在着力强化“第二屏”等社交功能。2013年4月,半岛电视台英语新闻频道(Al Jazeera English)对其iPad第三方应用(APP)进行升级改版,尤其是强化“社交第二屏”(Social Second Screen)功能。观众在收看半岛电视台新闻节目的时候,可以借助“社交第二屏”功能浏览该频道的官方推特(Twitter)内容,以及个人推特留言和标签等。另外,观众还可以通过推特、脸谱(Facebook)或电子邮件与朋友、家人和粉丝及时分享节目内容。
除了“第二屏”社交功能之外,国际知名电视播出机构还非常重视对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的播出功能。法国电信公司在2012年11月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平板电脑和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在媒体使用方面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研究发现,在英国,手机在媒体消费行为中所占比例已经上升到了58%,平板电脑所占比例为21%。在2011年,手机和平板电脑所占比例分别为41%和11%。在用户通过移动智能终端浏览的视频节目中,新闻和体育所占比例最大,各占30%;电影位居第三,占23%;纪录片排名第四,比例是22%。智能手机是真正的电脑,其操作系统可以支持大量的应用软件和编程语言。事实上,它们首先应该被当作电脑,其次才是电话。⑥2013年3月,半岛电视台针对Windows 8手机操作系统推出了新的第三方应用。此前,半岛电视台已经针对蓝莓和安卓手机操作系统以及安卓平板电脑操作系统推出了相关应用。半岛电视台此举是为了拓展新媒体播出渠道,大力发展移动智能播出终端。
四、结语
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技术革命正在改变着人类生活的基本范畴:时间和空间。⑦播出终端的移动化、互动化、社交化特点正在消除人们使用媒体时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让人们随时随地可以获取信息、享受娱乐、相互交流。对于这些变化,我国电视对外传播机构和从业人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近年来,我国电视对外传播发展迅速,国家围绕国际电视频道建设、海外节目采编播力量建设、海外播出渠道和内容分发体系建设等方面加大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电视对外传播的本质属性是一种对外传播,目标受众、播出渠道和运营环境都在海外。因此,我国电视对外传播需要因应国际电视技术发展、受众特征变化以及传播环境改变,当务之急就是要针对境外播出平台“多屏”技术和播出机构“第二屏”技术等带来的终端和受众变化,及时更新传播理念、调整传播策略、改进传播手段。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多语种国际频道的传播策略和影响力研究”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为11AXW002。)
「注释
①European multiscreen: hopes and challenges, http://broadbandtvnews. com. 20130517.
②TV viewing up driven by mobile consumption,http://digitaltveurope. net,20130318.
③Twitter impacts TV ratings, says Nielsen,http://,20130321.
④Local TV news audiences drop,http://,20130318.
⑤75% of pay-TV subs highly likely to use multiscreen live linear service,http://,20120320.
篇8
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西罗马,东长安”就是西安在世界历史地位的写照。至今,西安与雅典、开罗、罗马齐名,同被誉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历史上的长安,尤其在盛唐时期,曾是世界上各项综合指标最强大的城市,是世界上第一个“万国通商”的国际大都市。但现在,当今罗马在世界上的知名度远远高于西安,这固然与罗马作为现代意大利首都及其政治、文化中心不无关系,但西安文化的传播力度弱于罗马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在国内外大力传播西安文化等同于传播中华文化。而如何有效地传播璀璨的西安文化,让西安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是当务之急。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通过选取来西安的外籍人士为研究对象,主要调查他们对西安文化感兴趣的方面:如旅游、文学、文艺、历史、饮食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及其在了解西安文化的过程中遭遇的困惑,从而确定西安文化对外传播路径中的重点和难点,为确定西安文化对外传播路径的适当、有效形式提供第一手资料及参考依据。
三、调查结果
(一)关于西安旅游
对于“最能代表西安旅游的景点”这一项中,85%(42人)的外国人选择了秦始皇兵马俑。这表明兵马俑已经真正成为代表西安文化的一个强有力的品牌。但是,作为为十三朝古都,西安历经周、秦、汉、唐这些中华民族最灿烂文化的时代,西安文化就代表了中华文化。秦始皇兵马俑仅仅是西安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代表,西安作为一个拥有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其特色文化符号还有很多,但就目前来看,更多元的文化符号和价值依然没有被完全挖掘出来。
而对于西安旅游景点介绍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翻译表达不准确、不完整(71%);27%的外国人认为翻译的语法有问题。而剩下2%的人认为存在拼写错误。
(二)关于西安饮食
饮食也是一种文化载体,西安饮食文化之博大精深与其历史悠久有很大关系,更多表现为皇室文化、帝王文化、宫廷文化和地域文化。在全国很多地区的传统吃食、民族小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消失时,西安的大多数吃食都很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在西安饮食这一部分,84%(41人)的外国人表示非常喜欢或者喜欢西安当地美食。最能代表西安小吃的这一选项中,外国人几乎列举了所有西安当地最著名的小吃,诸如,牛羊肉泡馍、肉夹馍、岐山臊子面、凉皮等。这表明西安小吃已经成为西安文化最重要的一个符号。从旅游者的角度来看,吃不仅仅是填饱肚子,更是欣赏、了解、品味一个地方、一座城市的饮食文化和饮食特色。所以,一个城市的饮食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品牌形象之一。在宣传西安饮食文化时,可制作《舌尖上的西安》(A Bite of Xian),参照近期热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这是中国一次成功的文化传播范例。影片以中华文化为主体,借鉴西方成熟的表现形式,极具开放包容气质。我们应当调动起西安的媒体力量,做出此类凝聚民气、触摸生活的写实纪录片,为文化宣传带来一股清新之风。以美食作为窗口,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中华饮食之美,进而感知西安的文化传统和当地社会变迁,对其产生亲近感,形成一种文化认同。
对于“是否愿意更多了解西安当地小吃的背景文化和参与这些小吃的制作体验”这一项中,75%的外国人表示非常愿意更多了解西安美食的文化知识或者亲身体验制作手法。西安美食除了可以让更多国内外品尝以外,还可以邀请受众亲身体会制作过程,从而达到更好地了解西安博大的饮食文化的效果。
(三)关于西安传统民俗、影视、音乐等
对于列举最能代表西安的传统民俗这一项中,外国人表示“唐乐舞”、“秦腔”、“皮影戏”、“安塞腰鼓”、“剪纸”等都是西安民俗的代表。西安民俗文化是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具有几千年历史的厚重积淀,也是历代先人生活意义的体现。总括起来西安民俗文化有原发性、原始性、古老性、奇奥性以及多样性的特点,充分说明西安民俗文化具有不同凡响的存在价值。
而对于西安的电影和音乐创作,大部分的外国受访者表示知之甚少。仅7人表示知道并观看过西安籍导演张艺谋的电影作品。而仅1人表示了解著名作曲家赵季平的音乐作品。
对于这样的数据,我们应该亟须呼吁西安本土的电影人和音乐进一步开拓思想,将秦人秦地传统的民族文化和音乐元素用现代的影视和音乐技法表现,思考如何把当代西安作为各类媒介的背景推介出去。
(四)关于西安文学
第一部分询问外国人是否听说或阅读过陕西籍作家及其作品。有高达92%(45人)的外国人表示没有听说或阅读过任何陕西籍文学作品。而在询问是否愿意参观或者访问陕西籍作家的名人居所或生活创作的地方时,75%的外国人表示非常感兴趣。
这一惊人的数据表明西安文学还没有真正地完全的走向国际,被世界了解。陕西籍著名作家(如:贾平凹、实、叶光岑等)的作品如何翻译成更多国文字,更加系统的推广至全世界,依托这些作家的作品进一步传播西安文化依然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四、西安文化对外传播路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西安作为世界四大古都之一,其对外文化宣传却不能与其历史地位相匹配。其存在的以下几类问题:
问题一:西安历史文化资源研究、挖掘、利用不足,已利用的文化资源缺乏整合。缺乏多元化的文化代表符号的精炼、开发和利用。西安在文化资源的数量上,尤其在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西安的优势文化资源未能有效地挖掘和开发,文化资源结构不合理,创新和策划严重不足。
问题二:由于西安本土缺少具备独特眼光和创新思路的精品策划,因此很难出现文化精品。在现代传媒、动漫游戏、数字视听、出版发行、演艺娱乐、文化旅游、影视、网络文化、会展博览等各个新兴文化产业领域都被动落后,严重阻碍西安文化对外传播的速度。以“米老鼠”和“唐老鸭”为代表的美国动画文化产业仅日本东京迪斯尼的2011年最高游客就达2547万人次。而世界第奇迹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参观人数最多仅有211万人次。一个是真实的世界文化遗产,一个是虚幻的动画王国,其差距之大令人深思。
(二)相应的对策
积极利用西安历史、文化和旅游的多元资源,积极开发整合资源,让多种文化传播形式有机结合、提炼更多西安特色的文化符号,增加本土文化的趣味性和参与性。例如:西安本土文化企业以秦始皇兵马俑为原型开发的“秦BB”卡通兵马俑玩偶、动漫等就是很好的尝试。
利用网络媒体平台和移动互联网平台传播西安文化。西安应该打造网络媒体城市文化传播的品牌平台。特别是善于利用不同网站的定位和受众群,重点培养能给对西安文化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系统化传播的网站,使其成为人们熟知的文化传播平台。并且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在网页的内容中引入视频或者音频信息,增加用户体验效果,让人们更直观地感受西安各类文化的魅力。
西安文化传播还应该扩展移动互联网平台。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以智能手机、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终端设备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使用,更倾向于选择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新媒体作为主要的信息接收源。因此,在进行西安文化传播过程中,还应通过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广泛搜集外国人群体对城市文化的认知状况,发挥新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增加他们了解和接触西安文化的渠道。
五、结论
篇9
一、翻译新闻的传播模式
美国学者拉斯韦尔发现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并按照一定顺序加以排列,形成了传播学上划时代的五W模式,这个模式图可用图一表示如下:
图一、拉斯韦尔五W模式
翻译新闻本身就是一种跨文化,跨国界的传播行为,并且牵涉了从源语的传播模式到译语传播模式的转换,因此翻译新闻的传播模式可以用模式图图示二来表示:
由此可见,从源语传播模式到译语传播模式的转换过程中,翻译新闻的各个环节,传播者、讯息、媒介、受众和效果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传播者由中国新闻传播机构和从业人员变成了负责翻译新闻的译者,传播讯息由中文新闻报道变成了外文新闻报道,传播媒介由中文新闻传播媒介变成了外文新闻媒介,受众由中文受众变成了外文受众,传播效果显然源语新闻主要对内产生影响,而译语新闻则对外产生影响。从翻译新闻的传播模式图也可以看出,翻译学对翻译新闻的指导作用主要集中在传播讯息转变的环节,探讨的是翻译新闻过程中讯息本身的转换理论依据和实践策略,但对其他各个环节的关注则相对缺乏。然而,讯息转换以外的其他环节,包括传播者、媒介、受众的变化都对最后译语新闻的传播效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探讨如何优化翻译新闻的传播效果,仅仅关注讯息的转换是不够的,综合分析传播者、讯息、媒介和受众的转化才有可能得到更加全面的研究发现。
二、翻译新闻传播过程各环节的对比分析
翻译新闻跨越了源语与译语两种新闻传播过程,将这两个过程里各传播环节的特点加以对比分析,可让译者更充分认识到翻译新闻绝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一优秀的新闻译者必须面对传播各环节的异同对翻译所造成的影响。
(一)源语与译语的传播主体对比:
翻译新闻的原材料来自于中文新闻报道,源语传播主体是中文新闻传播者,即中国各地各类各级新闻媒体机构与其从业人员。源语传播主体对传媒性质、功能、新闻价值观、宣传观、舆论观的认识符合社会主义中国的新闻传播观念,并以此观念指导新闻实务,确定编辑方针,发挥社会新闻传媒的社会功能。译语传播主体显然是从事翻译新闻工作的外文新闻译者,目前主要包括中国各级各类外宣媒体及其从业人员。对外报道译者群体背景差异大,不仅翻译水准参差不齐,而且对外新闻传播的专业素养同样差距明显,既有具备海外新闻传播领域工作学习经历、熟悉中外新闻观念制度差异的国际化外宣人员,也存在照搬源语传播所有特点、内外不分、只埋头语言转换的人员。
(二)源语与译语的传播讯息对比:
翻译新闻的源语讯息是在中国新闻价值观指导下采写,并依据以正面宣传为主的编辑方针刊发,以中国读者为主要受众,具备报道新闻,引导舆论,服务社会,传授知识,提供娱乐,刊播广告多种功能的中文新闻报道。而译语讯息则是由负责对外传播的翻译新闻译者依据一定的标准从海量的中文新闻报道中筛选,以报道中国、宣传中国为明确目的,翻译并对外国受众发送的外文新闻报道。译语讯息由译者设置议题,设置标准由于各地各类外宣媒体的差异呈现不同,但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以译语受众的需求设置译语讯息范畴,一类仍以源语的编辑设置思路来确立翻译的内容。经过挑选的对外新闻又由于从业人员的翻译素质差异产生两种外文新闻,一种是沿袭源语的新闻报道体例相对直译,一种是顺应外文新闻的报道体例进行编译。
(三)源语与译语的传播媒介对比:
源语新闻的媒介形式多种多样,包括电视媒介、电台、报刊、网络、通讯社。不同类型的媒介形式有不同的传播特性,因此针对不同媒介的新闻也具有突出相应媒介传播特性的不同语言特点。例如广播语言在句式上和报纸语言就有较大差距,广播一般不用插叙、倒叙,避免倒装句,还要少用长句。而电视语言则需和画面紧密配合。源语新闻翻译成译语新闻后同样也是为多种传播媒介使用,问题在于,有时候源语新闻和译语新闻的传播媒介正好一致,有些时候则是交叉跨越,源语是通讯社的新闻稿件,译语却是为外文电视准备的,或者中文新闻是报纸的报道,外文却用在报刊、电视、电台等多种不同的媒介中。
(四)源语与译语的传播受众对比:
源语新闻的传播受众虽因媒体的类别而各有差异,但绝大部分属于国内受众,他们熟悉中国的新闻传播观念,接受中国的新闻报道形式,也肯定中国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因此,源语新闻的受众与源语新闻的传播主体处于同一文化背景下,并且传受关系总体呈现正态的良好互动。译语新闻的传播受众则情况复杂,既有国别、文化和受众群体背景的差异,也有对新闻传播观念和报道形式,对中国新闻关注点,以及对中国的认识差异。对跨文化传播差异的认识程度也是区分译语受众的重要指标。如果用其中最重要的指标对译语受众进行大体分类,译语受众大体可分为类别,用图三来说明:
当然,翻译新闻受众的复杂性绝对不是这个分类所能概括的,但依据这几个指标分出的类别能大体区分译语受众对中国外译新闻的接受程度。综上所述,通过对翻译新闻源语与译语新闻传播环节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到外译新闻的传播生态和源语差别很大,传播主体、讯息、媒介、受众,源语和译语处在完全不同的传播生态环境中,传播要素的差异直接影响了最后的传播效果。因此,在对比分析翻译新闻传播环节的基础上探讨一些优化翻译新闻传播效果的策略,则是从传播学角度来分析翻译新闻的意义所在。
三、优化翻译新闻的传播效果
全球多家境外媒体在中国派驻记者,中国对外传播的形势不容乐观。面对激烈的竞争,如何才能让国际受众更多接受到中国对外传播媒体的信息,这将在较长的时间内是个值得探讨的议题。译界人士已为如何提高对外新闻传播的翻译质量做出了许多研究,但仅仅提高传播讯息的质量是不够的。传播行为的效果,依赖于传播过程各环节的畅通和优化。因此,在对中国翻译新闻现状的各个传播要素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其传播主体、传播讯息和通道(媒介)以及受众三大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改善的建议和策略,将有益于翻译新闻传播效果的优化。
策略一:传播主体环节的优化翻译新闻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资格准入
传播学的很多研究表明,传播主体的形象是影响受众对传播接受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讨论传播效果的优化,首先就要优化传播主体的形象。目前,翻译新闻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对在职人员的职业培训和对今后新进人员的资格准入对于提升翻译新闻传播主体的整体形象迫在眉睫。如前文分析,翻译新闻从业人员实际上身肩两职,一是新闻报道中译外的译者,二是中国新闻对外报道的传播者。因此,提升翻译新闻人员的整体形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资格准入标准和培训框架:
第一方面,语言与翻译能力。对外文水平的要求和新闻翻译的技能无疑是翻译新闻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如果国家对外传播机构能够设计统一系统的培训与考核计划,专门针对翻译新闻人员的语言与翻译能力,就能基本保障各类各级对外传播人才的基本素质。
第二方面,比较新闻传播专业素养。传统的翻译新闻人员主要是语言类背景的专业人士,整个行业均有重语言轻新闻业务的趋势。外译人员虽然没有直接报道新闻,但在翻译新闻这种对外传播活动中,他们实际担任了对外传播者的角色,设置对外新闻的议程,编辑对外新闻的文稿,决定对外新闻的传播方式,所有这些工作,都要求翻译新闻人员对比较新闻传播学领域有充分的认识,对中外新闻传播观念的差异、新闻价值观、真实观、功能观、编辑方针、报道方式的差异都了解掌握,只有这样才能胜任国际传播者这一角色。
第三方面,跨文化传播观念和技能。除了语言与新闻两方面的素质要求,作为向世界传播中国的翻译新闻人员,还必须了解和培养跨文化传播的观念,了解译语受众的文化背景,学习不同文化的异同,并关注文化差异对翻译新闻的影响。翻译新闻本身就是一种跨文化传播,因此翻译新闻的从业人员应当熟知跨文化传播的技能技巧,传播中华文化,尊重其他文化,在翻译新闻的过程中注意传播策略,,以期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
策略二:传播讯息及媒介环节的优化翻译新闻的业务规范与媒介配合
传播讯息及媒介环节解决的是传播过程中说什么和怎么说的问题。如前面分析,如果翻译新闻者对于如何设置对外新闻的议程和稿件翻译的实务没有明确细致的指导标准,而是各类各地各级媒体各自为政,翻译出来的对外新闻报道就可能出现新闻议题选择不当,报道写作范式不当,宣传手法不当,从而有可能导致对外新闻引起译语读者反感的严重后果。因此,制定并出台中国对外新闻传播机构专用的翻译新闻业务指导手册,对翻译新闻各方面实务操作都加以明确,详尽的规范,类似许多大的国际新闻传播机构制定的《员工报道手册》,让从业人员了解中国翻译新闻工作的性质和要求,规范稿件的选取、编辑、翻译和后期制作的业务。其中,对翻译新闻翻译业务的指导和规范,需要新闻译界研究者们的大量细致工作。
媒介的使用保证了传播渠道的畅通。翻译新闻的从业人员应该了解不同媒介的传播特性,掌握不同媒介的语言要求。如果从事电视翻译新闻的人员不熟悉其他媒介的语言特点,就会导致前文所述源语稿件不适用译语新闻的传播媒介特点。同样,中国各类对外传播媒介如果能够互相配合,统筹规划,为对外新闻选择和搭配最适合的传播媒介,就能充分发挥平面、视听、网络等媒介在对外新闻传播方面的不同传播优势。
策略三:传播受众环节的优化受众调查与传播策略
受众的接受程度直接影响传播效果,因此受众研究在传播学领域非常重要。前文的分析首先区分了源语受众和译语受众,翻译新闻的原稿是针对中文受众的,而译语则需要面对国际受众,这两者在文化背景、信息需求方面的差异巨大,如果译者把为中文受众提供的新闻全套照搬给国际受众,只转换语言,而没有依据国际受众的新闻需求,忽略他们对新闻与传播的理解,就造成了外宣研究上经常提及的内外不分的错误。而如果只注意内外受众的差别,又忽略了外文受众构成的多样化和不同需求,就造成了一些研究者提出的对外传播中的外外不分的问题。
根据前文对外文受众的大体分类,可以发现一、二、三类受众群体与中文受众的文化差异小,新闻传播观念差异不大,或是对跨文化传播的差异有主动积极的认识,这一类受众是对外传播中较容易达到传播效果的。第六、七、八类受众则刚好相反,与中文受众的新闻传播观念差异大,又对跨文化传播认识相对不足,或是文化差异巨大,这类受众是传播影响的难点,由于对差异的排斥,他们容易产生受众逆反心理,逐渐形成一种心理定势,对传播主体抱有偏见,从而影响对传播内容的信任。
在对外文受众进行调查分类的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传播策略,而不是没有差别地僵化使用某种传播技巧,是最终优化传播效果的重要方法。传播技巧中最常用的一些手段,包括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述诸理性还是述诸感情等,如何贯彻在翻译新闻中需取决于对外文受众详尽的受众调查和反馈的基础上。比如,美国的研究表明,在传播内容中采用双面说理还是单面说理的效果与受众的文化程度有关,程度高者双面说理有效,而程度低者单面说理更有效。这些研究说明对外文受众同样应该区别对待,应该在对受众进行系统调查反馈的基础上制定翻译新闻的传播策略,对特定的外文受众采取特定的传播技巧,才能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
四、结语
篇10
关键词:一带一路;河南钧瓷;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3月31日
一、绪论
河南钧瓷原产于禹州,始于唐,盛于宋,是我国北宋以来的一类重要瓷器品种。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指导下,钧瓷发展迎来又一个新的高峰。针对其进行的相关研究更是层出不穷,对钧瓷进行了多科学、多视角、多层次的探索研究。
钧瓷文化研究著作涵盖面较广。例如,李建设从文献学的视角看有关于钧瓷起源的三种观点,为钧瓷起源的探究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李建峰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详细叙述了钧瓷的起源、衰败和复兴发展。这些研究一般从钧瓷的产生、历史、兴衰等方面进行考证。另外,重点研究钧瓷制作流程的文章也比较常见。例如,谢一菡在博士论文中,以传承为主线,剖析钧瓷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何来、传承何在、传承何往等诸多问题及答案,寻求钧瓷传y制作技艺传承与发展的内在规律。除此之外,刘立胜则独辟蹊径,“钧瓷工艺文化的英译对于在海外传播中国传统瓷器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钧瓷英译还存在诸多误译,钧瓷英译应遵循专业性、对象性及目的性原则,以助于国外游客对于钧瓷工艺文化的深层次了解,促进其在国外的广泛传播。”
以上这些研究多从发展历程、工艺制作流程、瓷器名英译等方面进行研究,而针对钧瓷文化对外传播与形象建构的研究文章还不多,目前多是集中在文化产业发展概观方面,如张自然的《钧瓷文化精神探析》及李争鸣的《钧瓷文化传播及理论构建》。
本文主要采取了文献研究、实地调查、比较分析和精读理论的方法,收集的资料主要有期刊、书籍、相关政策、硕博士论文等,对禹州钧瓷制作中心和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进行了实地调查采访,探索钧瓷文化传播与形象建构的一般规律。
二、钧瓷对外传播中的主要问题
(一)钧瓷外销的地域阻碍。针对钧瓷的熟知度和在国内的接受度,我们选择了中国三个不同位置的城市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分别是长春市、太原市和中山市,调查对象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毕业生和白领工作者。调查结果显示,有15%的人对钧窑没有任何概念,37%的人不知道钧窑在禹州,38%的人只知道钧瓷是种瓷器,3%的人对钧瓷和钧窑完全没兴趣。由此可见,真正了解钧瓷的人寥寥无几。而我们用景德镇陶瓷做了对比调查,结果显示76%的人知道景德镇瓷器,大概了解它是“中国瓷都”,4%的人对景德镇瓷器有浓厚兴趣。以上数据仅是针对国内做的调查,可见景德镇瓷器相比禹州钧瓷传播更广。
究其原因,地理位置不能忽略。禹州市在行政区划上归属于许昌市,位于河南省中部的枢纽位置。自古以来素有“夺中原者夺天下”的说法,禹州位于河南省中部,南北各有两大山系,环抱颍川平原,颍河贯穿城市之中,自舜时期就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城市,禹在此受封为夏伯,并称颍河为母亲河,这都清晰的表明禹州位置的重要性。禹州向东可到达洛阳,是古代路上丝绸之路的最东端,钧瓷便由此从陆上传向西域各国,远至非洲等地。
但对于如今的禹州钧瓷传播来说,上述种种优越的地理位置,看似是优势,实则对钧瓷外传带来阻碍。禹州地处内陆,郑州又是全国铁路交通枢纽,但海运缺陷不容小视。海运是运输大宗货物的主要渠道,其作用铁路远不能及,这就阻碍瓷器外销和传播,尤其是海外传播。相比之下,景德镇也地处内陆,但亦处东南地区,距东南沿海各港路途并不远,尤其是在景德镇与广州之间形成了一条稳定的水路通道,景德镇瓷器得以源源不断地外输,影响力自然高过禹州钧瓷。
(二)钧瓷文化产业发展薄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一词最先起源于industry culture,译为“文化工业”,也可以译为“文化产业”。
我国的文化产业一词最早出现在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所作的报告中,大会报告第一次提出了积极发展文化产业的要求。十报告又明确指出要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给文化产业描绘了新的发展蓝图。而相对于文化产业,文化事业没有严格统一公认的学术定义。百度百科对文化事业做出的解释是:“文化事业是我国政治经济体制当中存在的文化事业单位的集体名词”。文化事业不以盈利为目的,目的在于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钧瓷作为中国瓷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中国文化事业的重要元素。在禹州,有关钧瓷所建的文化事业单位不在少数,钧官窑址博物馆就是典型代表之一,它是禹州对外宣传钧瓷的一个有利窗口。但是,关于钧瓷所兴建的文化产业却相对薄弱。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博物馆的每一个展厅都有双语介绍,但是博物馆周边少有与瓷器相关的商铺或者是其他宣传窗口,在博物馆内,仅有一家纪念品商店。在央视推出的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第三季第三集中,钧瓷的故乡神,很少有大型的企业集中制造钧瓷。同时,禹州作为夏朝的故乡,也作为明清时期四大中药材集散地,拥有浓厚的历史背景,对于我们研究中华民族的文化深厚底蕴有借鉴价值。但是,这些有利资源并没有得到良好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