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路设计范文

时间:2023-03-16 00:47: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园路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园路设计

篇1

关键词 :规划设计绿化 园路

园路和城市道路不同之处,在于除了组织交通、运输;还有其景观上要求:组织游览线路;提供休憩地面,园路、广场的铺装、线型、色彩等本身也是园林景观一部分。总之,园路引导游人到景区,沿路组织游人休憩观景,园路本身也成为观赏对象。

一般绿地的园路可分为:主要道路。联系全园,必须考虑通行、生产、救护、消防、游览车辆。宽7~8米。 次要道路。沟通各景点、建筑,通轻型车辆及人力车。宽3~4米。 林荫道、滨江道和各种广场。休闲小径、健康步道。双人行走1.2~1.5米,单人0.6一l米。健康步道是近年来最为流行的足底按摩健身方式。通过行走卵石路上按摩足底穴位达到健身目的,但又不失为园林一景。

1.园路设计的原则

① 规划中的园路,有自由、曲线的方式,也有规则、直线的方式,形成两种不同的园林风格。园路忌讳断头路、回头路。除非有一个明显的终点景观和建筑。

②园路并不是对着中轴,两边平行一成不变的,园路可以是不对称的。

③园路也可以根据功能需要采用变断面的型式。如转折处不同宽狭;坐凳、椅处外延边界;路旁的过路亭;还有园路和小广场相结合等等。这样宽狭不一,曲直相济,反倒使园路多变,生动起来,做到一条路上休闲、停留和人行、运动相结合,各得其所。

④园路的转弯曲折。在天然条件好的园林因地形地貌而迂回曲折。

⑤园路的交叉要注意几点: 避免多路交叉。这样路况复杂,导向不明。尽量靠近正交。锐角过小,车辆不易转弯,人行要穿绿地。做到主次分明。在宽度、铺装、走向上应有明显区别。要有景色和特点。尤其三叉路口,可形成对景,让人记忆犹新而不忘。园路在山坡时,坡度≥6,要顺着等高线作盘山路状,考虑自行车时坡度≤8,汽车≤15;如果考虑人力三轮车,坡度还小,为≤3。 人行坡度≥10%时,要考虑设计台阶。园路和等高线斜交,来回曲折,增加观赏点和观赏面,未尝不是好事。安排好残废人所到范围和用路。可采块料-砂、石、木、预制品等面层,砂土基层即属该类型园路。这是上可透气,下可渗水的园林--生态--环保道路。之所以如此建议,是基于下面几点考虑:符合绿地生态要求。可透气渗水,极有利于树木的生长,同时减少沟渠外排水量,增加地下水补充;与园林景观相协调。自然、野趣,少留人工痕迹。尤其是郊区人工森林这种类型绿地,粗犷一些并无不当;新建园林,往往因地形变更,土方工程使部分、甚至大部分园路、广场处于新填土之上;园林绿地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要不断补充完善。这种路面铺装适于分期建设,甚至临时放个过路沟管,抬高局部路面,也极容易不必如刚性路面那样开肠剖肚;园林绿地除建设期间外,园路车流频率不高,重型车也不多;是我国园林传统做法的继承和延伸。

2.园路铺砌

块料路面的铺砌要注意几点:广场内同一空间,园路同一走向,用一种式样的铺装较好。这样几个不同地方不同的铺砌,组成全园,达到统一中求变化的目的。实际上,这是以园路的铺装来表达园路的不同性质、用途和区域。一种类型铺装内,可用不同大小、材质和拼装方式的块料来组成,关键是用什么铺装在什么地方。例如,主要干道、交通性强的地方,要牢固、平坦、防滑、耐磨,线条简洁大方,便于施工和管理。如用同一种石料,变化大小或拼砌方法。小径、小空间、休闲林荫道,可丰富多采一些,如我国古典园林。要深入研究园路所在其他园林要素的特征,以创造富于特色、脍炙人口的铺装来。块料的大小、形状,除了要与环境、空间相协调,还要适于自由曲折的线型铺砌,这是施工简易的关键;表面粗细适度,粗要可行儿童车,走高跟鞋,细不致雨天滑倒跌伤、块料尺寸模数,要与路面宽度相协调;使用不同材质块料拼砌,色彩、质感、形状等,对比要强烈。块料路面的边缘,要加固。损坏往往从这里开始。 侧石问题。园路是否放侧石,各有己见要依实而议定:看使用清扫机械是否需要有靠边;所使用砌块拼砌后,边缘是否整齐;侧石是否可起到加固园路边缘的目的; 最重要的,是园路两侧绿地是否高出路面,在绿化尚未成型时,须以侧石防止水土冲刷。建议多采用自然材质块料。接近自然,朴实无华,价廉物美,经久耐用。甚至于旧料、废料略经加工也可利用为宝。

3.园路与其它设施的关系

篇2

关键词:园路功能作用园路线性铺装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一、行业现状

现代意义的园林(landscape)学科从上世纪50年展到今天已经有了更广泛的意义和要求,是艺术和科学的综合体,涉及了建筑、植物、生态、社会经济发展等等方面,需要行业工作者掌握和具有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

二.园路设计概述

园路,是指绿地中的道路、广场等各种铺装地坪。它是园林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是园林的骨架、网络。园路的规划布置,往往反映不同的园林面貌和风格。例如,我国苏州古典园林,讲究峰回路转,曲折迂回而西欧古典园林凡尔赛宫,讲究平面几何形状。

1.园路的功能

园路和多数城市道路不同之处,在于除了组织交通、运输;还有其景观上要求:组织游览线路;提供休憩地面,园路、广场的铺装、线型、色彩等本身也是园林景观一部分。总之,园路引导游人到景区,沿路组织游人休憩观景,园路本身也成为观赏对象。

2园路的类型和尺度

一般绿地的园路分为几种:

主要道路。联系全园,必须考虑通行、生产、救护、消防、游览车辆。宽7~8米。

次要道路。沟通各景点、建筑,通轻型车辆及人力车。宽3~4米。

林荫道、滨江道和各种广场。

休闲小径、健康步道。双人行走1.2~1.5米,单人0.6-1米。健康步道是近年来最为流行的足底按摩健身方式。通过行走卵石路上按摩足底穴位达到健身目的,但又不失为园林一景。注意三点:第一,园路的铺装宽度和园路的空间尺度,是有联系但又不同的两个概念。

第二,园路和广场的尺度、分布密度应该是人流密度客观、合理的反映。

第三,在大型新建绿地,如郊区人工森林公园,因为规模宏大,几千亩至万亩,要分清轻重缓急,逐步建设园路。

三.园路的平面线型设计

(1)规划中的园路,有自由、曲线的方式,也有规则、直线的方式,形成两种不同的园林风格。当然采用一种方式为主的同时,也可以用另一种方式补充。

(2)园路并不是对着中轴,两边平行一成不变的,园路可以是不对称的。最典型例子是浦东世纪大道:100米的路幅,中心线向南移了10米,北侧人行道宽44米,种了6排行道树。南侧人行道宽24米,种了两排行道树;人行道的宽度加起来是车行道的两倍多。

(3)园路也可以根据功能需要采用变断面的型式。如转折处不同宽狭;坐凳、椅处外延边界;路旁的过路亭;还有园路和小广场相结合等等。这样宽狭不一,曲直相济,反倒使园路多变,生动起来,做到一条路上休闲、停留和人行、运动相结合,各得其所。

(4)园路的转弯曲折。这在天然条件好的园林用地并不成问题:因地形地貌而迂回曲折,十分自然,不在话下。而上海一般就不是这样。为了延长游览路线,增加游览趣味,提高绿地的利用率,园路往往设计成婉蜒起伏状态,但是上海园林用地的变化不大,往往一马平川而根据不足。这时就必须人为地创造一些条件来配合园路的转折和起伏。例如,在转折处布置一些山石、树木,或者地势升降,做到曲之有理,路在绿地中;而不是三步一弯、五步一曲,为曲而曲,脱离绿地而存在。陈从周说:“园林中曲与直是相对的,要曲中寓直,灵活应用,曲直自如。”以明。计成的话要做到:“虽由人作,宛如天开。”

(5)园路的交叉要注意几点:

避免多路交叉。这样路况复杂,导向不明。

尽量靠近正交。锐角过小,车辆不易转弯,人行要穿绿地。

做到主次分明。在宽度、铺装、走向上应有明显区别。

要有景色和特点。尤其三叉路口,可形成对景,让人记忆犹新而不忘。

(6)园路在山坡时,坡度≥6,要顺着等高线作盘山路状,考虑自行车时坡度≤8,汽车≤15;如果考虑人力三轮车,坡度还小,为≤3. 人行坡度≥10%时,要考虑设计台阶。园路和等高线斜交,来回曲折,增加观赏点和观赏面,未尝不是好事。

(7)安排好残废人所到范围和用路。

四.园路的铺装

建议采块料-砂、石、木、预制品等面层,砂土基层即属该类型园路。这是上可透气,下可渗水的园林――生态――环保道路。之所以如此建议,是基于下面几点考虑:

(1)符合绿地生态要求。可透气渗水,极有利于树木的生长,同时减少沟渠外排水量,增加地下水补充。

(2)与园林景观相协调。自然、野趣,少留人工痕迹。尤其是郊区人工森林这种类型绿地,粗犷一些并无不当。

(3)新建园林,尤其上海园林,往往因地形变更,土方工程使部分、甚至大部分园路、广场处于新填土之上。

(4)园林绿地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要不断补充完善。这种路面铺装适于分期建设,甚至临时放个过路沟管,抬高局部路面,也极容易不必如刚性路面那样开肠剖肚。

(5)园林绿地除建设期间外,园路车流频率不高,重型车也不多。

(6)是我国园林传统做法的继承和延伸。

五.块料路面的铺砌要注意几点:

广场内同一空间,园路同一走向,用一种式样的铺装较好。这样几个不同地方不同的铺砌,组成全园,达到统一中求变化的目的。实际上,这是以园路的铺装来表达园路的不同性质、用途和区域。

一种类型铺装内,可用不同大小、材质和拼装方式的块料来组成,关键是用什么铺装在什么地方。例如,主要干道、交通性强的地方,要牢固、平坦、防滑、耐磨,线条简洁大方,便于施工和管理。如用同一种石料,变化大小或拼砌方法。小径、小空间、休闲林荫道,可丰富多采一些,如我国古典园林。要深入研究园路所在其他园林要素的特征,以创造富于特色、脍炙人口的铺装来。例如,杭州的竹径通幽,苏州五峰仙馆与鹤所间的仙鹤图与环境融洽一体,诗情画意,跃然纸上。明。计成在《园冶》中对此早有论述“惟所堂广厦中,铺一慨磨砖,如路径盘蹊,长砌多般乱石,中庭式宜叠胜,近砌亦可回文,八角嵌方选鹅子铺成蜀锦。”

块料的大小、形状,除了要与环境、空间相协调,还要适于自由曲折的线型铺砌,这是施工简易的关键;表面粗细适度,粗要可行儿童车,走高跟鞋,细不致雨天滑倒跌伤、块料尺寸模数,要与路面宽度相协调;使用不同材质块料拼砌,色彩、质感、形状等,对比要强烈。

六.园路与种植

(1)与园路、广场有关的绿化形式有:中心绿岛、回车岛等;行道树;花钵、花树坛、树阵;两侧绿化。(2)最好的绿化效果,应该是林荫夹道。郊区大面积绿化,行道树可和两旁绿化种植结合在一起,自由进出,不按间距灵活种植,实现路在林中走的意境。这不妨称之为夹景;一定距离在局部稍作浓密布置, 形成阻隔,是障景。障点使人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栖口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城市绿地则要多几种绿化形式,才能减少人为的破坏。在车行园路,绿化的布置要符合行车视距、转弯半径等要求。特别是不要沿路边种植浓密树丛,以防人穿行时刹车不及。3)要考虑把“绿”引伸到园路、广场的可能,相互交叉渗透,最为理想:使用点状路面,如旱汀步、间隔铺砌;使用空心砌块,目前使用最多是植草砖。波兰有种空心砖,可使绿地占铺砌面2/3以上。在园路、广场中嵌入花钵、花树坛、树阵。

4)园路和绿地的高低关系。

设计好的园路,常是浅埋于绿地之内,隐藏于绿丛之中的。尤其是山麓边坡外,园路一经暴露便会留下道道横行痕迹,极不美观,因此设计者往往要求路比“绿”低,但不一定是比“土”低。由此带来的是汇水问题,这时园路单边式两侧,距路l米左右,要安排很浅的明沟,降雨时汇水泻入的雨水口,天晴时乃是草地的一种起伏变化。

(5)城市道路的绿化,与道路的性质相关有很大不同,如高速公路、高架路、景观大道、步行街等,这是另一个题目的文章了。

七.改进措施

随着人们对现代园林的需求,城市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我们需要更加努力以进一步完善城市园路建设。

提高园林工程措施:

1.充分认识园路设计的地位和作用,园路是城市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环境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城市生态系统中最为活跃的生物多样性因素,城市园路不仅具备环境效益,同时具有休闲娱乐、美学、生态和社会效益。

2.从功效上防止土壤侵蚀,滞尘、涵养水源并保持地下水不受破坏。同时提高城市道路的耐用性,完善城市交通系统。

参考文献

1.苏州大学出版社,主编,钱剑林2008.

2.张亚芬,城市现状调查与分析,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4期。

篇3

关键词:园林设计;园路;类型;功能;特点;规划原则;布局;植物种植

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园路的类型园路的基本类型有:路堑型、路堤型、特殊型(包括步石、汀步、磴道、攀梯等),在园林绿地规划中,按其性质功能将园路分为:

1.1主要园路:联系全园,是罗林内大量游人所要行进的路线,必要时可通行少量管理用车,道路两旁应充分绿化,宽度4-6m。

1.2次要园路:是主要园路的辅助道路,沟通各景点、建筑,宽度2-4m。

1.3游息小路:主要供散步休息,引导游人更深入地到达园林各个角落,双人行走1.2-1.5m,单人0.6-1m,如山上、水边、疏林中,多曲折自由布置。

1.4变态路:根据游赏功能的要求,还有很多变态的路,步石、订步、休息岛、礓、礤、踏级、磴道等。2.功能与特点

2.1组织空间,引导游览在公园中常常是利用地形、建筑、植物或道路把全园分隔成各种不同功能的景区,同时又通过道路,把各个景区联系成一个整体。这其中浏览程序的安排,对中国园林来讲,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将设计者的造景序列传达给游客。中国园林不仅是“形”的创作,而且由“形”到“神”的一个转化过程。园林不是设计一个个静止的“境界”,而是创作一系列运动中的“境界”。游人所获得的是连续印象所带来的综合效果,是由印象的积累,而在思想情感上所带来的感染力。这正是中国园林的魅力所在。园路正是能担负起这个组织园林的观赏程序,自游客展示园林风景画面的作用。它能通过自己的布局和路面铺砌的图案,引导游客按照设计者的意图、路线和角度来游赏景物。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园路是游客的导游者。

2.2组织交通园路对游客的集散、疏导,满足园林绿化、建筑维修、养护、管理等工作的运输工作,对安全、防火、职工电话、公共餐厅、小卖部等园务工作的运输任务。对于小公园,这些任务可以综合考虑,过于大型公园,由于园务工作交通量大,有时可以设置专门的路线和入口。

2.3构成园景园路优美的曲线,丰富多彩的路面铺装,可与周围山、水、建筑花草、树木、石景等景物紧密结合,不仅是“因景设路”,而且是“因路保景”,所以园路可行可游,行游统一。除以之外,园路还可为水电工程打下基础和改善园林小气候。

3.园路规划原则

3.1园路在园林中的尺度与密度园路的尺度、分布密度,应该是人流密度客观、合理的反映。“路是走出来的”,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人多的地方(如游乐场、入口大门等)尺度和密度应该大一些;休闲散步区域相反要小一些,达不到这个要求,绿地就极易损坏。此外,现代园林绿地中还应增加相应的活动场地。另园林过去多以参加游览为主。游园的方式、注意自我感受,人们以思索、追溯领悟艺术中的哲理情感为主要欣赏方式,追求所谓“神游”。而现代人的旅游方式有一种要求与参与的趋势。人们不仅要求环境优美,而且要求在这样的环境中从事文娱、体育活动,甚至进行某些学术活动,获取知识,因此,还要理解相当数量的活动场地。园路广场的占地比例:在儿童公园、专卖公园、居住区公园一般可占10%-20%,在带状绿地,小游园可占10%-15%,其它专卖公园可占10%-15%。详见下表

3.2园路的布局

3.2.1平面成形布局风景园林的道路系统不同于一般的城市道路系统,它具有自己的布置形式和布局特点。自然式园林绿地常见的园路系统布局形成多为套环式、带带式和树枝式三种。在自然式园林绿地中,园路多表现为迂回曲折,流畅自然的曲线性,中国古典园林所讲的峰回路转,曲折迂回,步移景异,即是如此。园路的自然曲折,可以使人们从不同角度去观赏景观,在私家园林中,由于所占面积有限,园路的曲折更使其小中见大,延长景深,扩大空间。除了这些自由曲线的形式外,也有规划的几何形和混合形式,由此形成不同的园林风格。西欧的古典园林中(如凡尔赛宫)讲究平面几何形状。当然采用一种形式为主,另一种形式补充的混合式布局方式,在现代园林绿地中也比较常见。

3.2.2立面成形布局园路也可以根据功能需要收放宽度尺寸,采用变断面的形式进行立面上的布局。例如:北京香山、沿蹬道攀登可以发现,不同转折处有不同的宽狭,而且在中途还没有过路亭。另外在许多园中,设置坐凳、椅子园林外延边界,除此之外,还有园路和小广场相结合等等。这样宽狭木,曲直相济,反倒使园路多变,生动起来,做到一条路上休闲、停留和人行,运动相结合,各得其所。

3.2.3园路路口规划园路路口的规划是园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规划式园林系统和自然式园路系统的相互比较情况看来,自然式园路系统中则以三岔路口为主,而在规划式园路系统中则以十安路口比较多,但从加强寻由性来考虑,路口设置也应少一些十字路口,多一点三岔路口。

道路相交时,除山地陟坡地形之外,一般场尽量保用正相交方式。斜相交时斜交角度呈锐角,其角度也尽量不小于60°。锐角过小,车辆不易转弯,人行要穿绿地。锐角部份还应采用足够的转弯半径,设为圆形的转角。路口处形成的道路转角,如属于阴角,可保持直角状态,如属于阳角,应设计为斜边或改成圆角。

要有景点和特点。在三叉路口中央可设计花坛、花舌等,要注意各条道路都要以其中心线与花坛的轴心相对,不要与花坛边线相切,路口的平面形状,应与中心花坛的形状相似或相适应,具有中央花坛的路口,都应按照规划式的地形进行设计。

4.园路与种植最好的绿化效果,应该是林荫夹道。郊区大面积绿化,行道树可与两旁绿化种植相结合在一起,自由进出,不按间距灵活种植实现路在林中走的意境。就是我们所说的夹景。一定距离在局部稍作浓密布置,形成阻隔,是障景。障点使人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在园路的转弯处,可以利用植物叙强调,比如种植大量五颜六色的花卉,即有引导游人的功能,又极其美观。园路的交叉路口处,常常可以设置中心绿岛,回车岛,花钵,花树坛等,同样具有美观和疏导游人的作用。还应注意园路和绿地的高低关系,设计好的园路,常是浅理于绿地之内,隐藏于绿丛之中的,尤其山麓边坡外,园路一经暴露便会留下道道横行痕迹,极不美观,所以要求路比“绿”低,但一定是比“土”低。

5.园路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

5.1现代园林中,由于设计师或某些个人主线,将本身很美的自然地形埋成一马平川,使园路失去立面上的变化,或将平在堆成“坟堆”强硬的使园路“三步一弯,五步一曲”。

5.2园路布局形成有自然式,规划式和混和式三种,但不管采用什么园路形式,最忌讳的是断头路,回头路。除非有一个明显的终点景观和建筑。

5.3园林绿地规划中园路所占面积,比例不适应,造成交通不便,造成人们行路挤占绿地现象。如:北京西单广场是一个繁华的商业区中的广场,每天人流都很多,但其中设计中绿地草坪战坪占有很大的面积,园路穿插其中只占很小的比例,游人难免要踩踏草坪,影响景观效果。相反,某些规划设计中,又过多规划园路,形如蜘蛛网,不仅影响景观效果,同时给建筑投资也加大了负担,还于生态不利。

5.4某些园路交叉口设计不合理,夹角太小,未考虑转弯半径。人们为了方便,往往踩踏草坪。有些交叉口相交路数量太多(如四、五条),造成人们在路叉处无所适从的现象。

5.5某些园路在与环境的处理上,不是很适宜。如与园形花坛相切,建筑物入口集散广场处,相交路口偏重量一侧,道路与水体驳岸紧贴布置等。

园路的规划设计乃至施工是一个综合园林艺术以及功能美的复杂工作,提高设计、施工者的自身素质,总结各种工程经验,达到园路在园林景观中的最佳效果,满足人民生活需要。

参考文献:

[1]毛培林 园林铺地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2年7月4日.

[2]俞孔坚 李迪华 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J] 中国 园林,2001.

篇4

关键词:园林;绿地;园路

【分类号】TU986

一、园路的设计风格

1、自然式园路的设计风格

自然式园路,是指园路的造型或者设计比较自然、随意,体现大自然原本的特色,与自然风光更为贴近,给人以舒适,娴静的感受。“崇尚自然”是中国传统思想所倡导的,因此中国的古典园路多以自然式为主,在国外也有一些自然式园路,作为自然娜仁景园林的代表,如18世纪的英国,就采用蜿蜒的小径及自然随意的设计来展现田园牧场的自然风光。

2、规则式园路的设计风格

规则式园路,造型上多以直线型园路为主,设计上多以规则的石材、砖材、青石板、木材、混凝土等材料为主,给人以大方、明快、规则、有序的感受,在西方古典主义园林中,如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园林和法国园林,在道路形式上大多数采用石材作为设计材料,设计风格和布局形式多为规则式。近代园林景观中,一些强调交通可达性的园路一般设计成规则式。

3、混合式园路的设计风格

不难看出混合式园路,即自然式园路与规则式园路互相结合所形成的园路。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混合型园路在近代中西方的园林景观中都比较常见,这也是全球一体化的产物。它吸取了自然式园路与规则式园路的优点,也在它们的缺点中进行了改进与创新,是现代园林景观中一个重要的创新点。水泥板铺装,比较平坦、有秩序,属于规则式设计风格,而中间夹杂着卵石设计,卵石本身就给人以自然、随意、舒适、娴静的感受,图中的园路是将规则式设计风格与自然式设计风格相结合,形成混合式设计风格园路。

二、园路结构类型和风格的运用研究

当代景观环境中的铺装,一般是指一种人为铺设的可供游人行走的硬质地面。也是景观环境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它不仅具有实用上的功能性,也能将人类生活中所沉淀的文化和地域风情体现的淋漓尽致。园路的结构类型和铺装风格是衡量铺装品质好坏的重要方面。它可以直接影响游人步行时的行为方式,属于人性化景观环境的范畴。园路的类型与风格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相辅相成,互相作用。

1、类型和风格在尺度与比例上的关系,比例是指存在于类型与风格、整体与局部,个体与个体之间的逻辑关系。当园路类型与铺装风格之间在尺寸比例上找到合适的比值关系,建立协调、匀称、统一的比例,便产生了和谐的视觉形象。在园路铺装设计中,合理的类型与风格是比例与尺度的构建方式,是整个景观空间构建的核心。各园路类型要素在具备合适的风格尺寸的同时,必须满足合适的类型、风格的组合比例,才能形成一个舒适的铺装界面。

2、类型和风格的场所功能,构建场所最基本的前提就是景观的类型和风格了。因为它代表的是景观场所的形式,体现的是景观场所的尺度。不同的使用对象,不同的活动内容,对于铺装的尺度在景观的比例上也有着不同的需求,设计中我们应将园路类型和风格的场所功能充分体现出来。以合理的形态与尺度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例如大型广场周边的园路,它的主要功能就是承载人群的集散,必然需要在类型和风格上进行组合搭配,在烘托整个景观大环境的同时,也将自身端庄、宏伟的气度体现出来。

3、类型和风格所造成的铺装成本,是园路铺装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它不仅可以衡量和决定铺装质量,也影响园路铺装的类型和风格,铺装在景观总体规划中所占的比例可以由园路类型和风格上的研究而实现。在实际景观规划中,有些时候减少硬质铺装的使用是降低成本的是一个重要手段,如果仅考虑环境效果,而从施工的利益角度出发,忽视园路类型和风格的考虑可能会使硬质铺装在环境中的比例失调,导致景观铺装在尺度上的不合理性。

4、类型和风格对质地影响,一般来说材料表面所呈现的自然特性称之为材料质地,包括亮度、软硬、粗细、冷暖等。不同的铺装类型和风格是由不同质地的铺装来体现的。不同质地的铺装又会带给人们不同的人体感知。柔软细腻的木质设计在类型和风格上给人于一种亲切的质感享受。坚硬粗糙质感的毛石则更能体现类型的粗犷和风格上的空旷,给人以无限开阔的感觉;一般情况下,石材、硬质广场砖等质地粗糙坚硬,给人一种稳重安全感的风格,较适合大尺度铺装类型:木质铺装在类型上其风格和质地温暖细腻,更适合小场地,不适合大面积铺设。质地、风格和类型的不同组合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和视觉感受。

三、 结论

园路结构设计是景观地面设计的精华,是园林空间环境主题和意向的体现手段之一,展示了现代城市的园林创作水平。优秀的园路设计除了能给人带来视觉上的美感以外,还能营造出一定的主题,能够引起人们情感上的深思,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园路设计装文化内涵的表现不仅要满足场地环境的条件、与场地所要表达的主题和内涵相一致,更要放在城市的大环境下,以更广阔的视野审视园林铺装的文化内涵,体现时代精神和地方特色。每一个城市都有独特的个性和品质,走在特色风景区或公园及景观带上,精心设计的园路设计装样式和建筑、小品一样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了城市特色和个性的丧失,城市文化的断层,基于土地高度开发利用原则下的城市建设使城市外部空间的营造急功近利,变得丧失本身特色,城市肌理和文脉受到严重的破坏。园林设计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通过自身的特点去改善被破坏的都市肌理和文脉,让城市变得有个性,有内涵。中国古典园路设计讲究意境蕴涵,意境的营造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精髓所在,是中国园林席位体现的一个特征。苏州园林常见的古典设计,在寓情于景和意境的创造方面十分突出,是铺装文化内涵的重要体现。如浙江花港观鱼在牡丹亭边山坡的一株古梅树下,以黑黄卵石铺设形成梅花图案,阳光透过梅树照在园路上,树影斑驳变幻,耐人寻味,是体现园林意境的佳作。这种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园路设计值得学习与借鉴,融会贯通,有助于现代园林铺装精神价值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燕玲.江南古典园林设计艺术[J]. Landscape Art&Garden History. 2007-12-19

篇5

园路是园林绿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像人体的脉胳一样,贯穿于主园各景区的景点之间,它不仅导引人流,疏导交通,并且将园林绿地空间划成了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功能的一系列空间。

园路设计的特点和功能

1. 组织空间,引导游览

在公园中常常是利用地形、建筑、植物或道路把全园分隔成各种不同功能的景区,同时又通过道路,把各个景区联系成一个整体。这其中浏览程序的安排,对中国园林来讲,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将设计者的造景序列传达给游客。中国园林不仅是“形”的创作,而且由“形”到“神”的一个转化过程。园林不是设计一个个静止的“境界”,而是创作一系列运动中的“境界”。游人所获得的是连续印象所带来的综合效果,是由印象的积累,而在思想情感上所带来的感染力。这正是中国园林的魅力所在。园路正是能担负起这个组织园林的观赏程序,自游客展示园林风景画面的作用。它能通过自己的布局和路面铺砌的图案,引导游客按照设计者的意图、路线和角度来游赏景物。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园路是游客的导游者。

2. 组织交通

园路对游客的集散、疏导,满足园林绿化、建筑维修、养护、管理等工作的运输工作,对安全、防火、职工电话、公共餐厅、小卖部等园务工作的运输任务。对于小公园,这些任务可以综合考虑,过于大型公园,由于园务工作交通量大,有时可以设置专门的路线和入口。

3. 构成园景

园路优美的曲线,丰富多彩的路面铺装,可与周围山、水、建筑花草、树木、石景等景物紧密结合,不仅是“因景设路”,而且是“因路保景”,所以园路可行可游,行游统一。

中国园林意境的创作手法

中国园林不仅借助于具体的景观———山、水、花木、建筑所成的各种风景画来间接传达意境的信息,而且还运用园名、景题、刻石、匾额、对联等文字方式直接通过文学艺术来表现深化说明意境的内涵。再者,汉字本身的排列组合、格律对仗极富于装饰性和图案美,它的书法是一种高超的艺术。因此,一旦与文学艺术、书法艺术与园林艺术直接结合起来,园林意境的表现便获得了多样的手法:象征、寓意、点题等等,表现的范围也十分广泛:情操、品德、哲理、生活、愿望、憧憬等。游人在园林中所领略的已不仅是眼睛能看到的景观,而且还有不断在头脑中闪现的“景外之景”。不仅满足了感官(主要是视觉感官)上的美的享受,还能获得不断地情思激发的理念联想、即“象外之旨”,就园林的鉴赏而言,随所皆能“见景生情”。正因如此,中国园林所达到的高度情景交融的境界,也就远非其它园林体系所能及了。

园林意境的创造是复杂的过程,也是景观设计的最高境界,要求设计者有深厚的文化艺术素养,对自然物和人类生活的无比热爱。其主要采用了三种创作手法:

1. 运用延伸和虚复空间的特殊手法,组织空间,扩大空间,强化园林景深,丰富美的感受。所谓延伸空间的手法,即借景。《园冶》中提到借景是这样描写的:“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晴峦耸秀,钳隅凌空,极目所至,俗则屏之,嘉则收之”。空间延伸,上可延天,下可伸水,远可伸外,近可互相延伸,内可伸外,外可借内,左右延伸,巧于因借。由于它可以有效地增加空间层次和深度,取得扩大空间视觉效果;形成空间虚实、疏密和明暗的变化对比;疏通内外空间;丰富空间内容和意境,增强空间气氛和情趣。虚复空间并非客观存在的真实空间,它是多种物体构成的园林空间。通过光的照射,形成虚假重复的空间。它可以增加空间广度和深度,扩大空间视觉效果;丰富空间变化,创造静态空间的动势;增强光影变化,创造无限意境。

2. 运用比拟和联想手法,使意境更为深邃。扬州个园“四季假山”的叠筑,造园者用湖石、黄石、墨石、雪石别类叠砌,借助石料的色泽、叠砌的形体、配置的竹木,以及光影效果,使踏寻者联想到春夏秋冬四时之景,产生游园一周,如度一年之感。此外,我国历代文人赋予花木以性格和情感,如松树象征坚贞不屈、万古长青的气概,竹寓意虚心有节的品质,梅花傲雪怒放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白色象征纯洁,绿色代表和平等。这种象征手法,可以增强园林艺术的表现性,拓宽园林意境。

3. 中国园林常运用匾额、楹联、诗文、碑刻等形式,与历史、人物、传说、动植物形象等相联系,使人产生联想,来点景、立意,表现园林的艺术境界,获得园林意境。总之,园林景观意境的创造要通过对各种园林构景要素的艺术加工来激发游赏者美的感情、意愿和理想,与园林设计师形成情感上的共鸣,进而达到“境生象外”、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园路设计中的几个要点

1. 弯道的处理

路的转折应衔接通顺,符合游人的行为规律。园路遇到建筑、山、水、树、陡坡等障碍,必然会产生弯道。弯道有组织景观的作用,弯曲弧度要大,外侧高,内侧低,外侧应设栏杆,以防发生事故。

2. 园路交叉口处理

两条主干道相交时交叉口应做扩大处理,做正交方式,形成小广场,以方便行车、行人。小路应斜交,但不应交叉太多。两个交叉口不宜太近,要主次分明,相交角度不宜太近,要主次分明,相交角度不宜太小两条道路交叉可以成十字形,也可以斜交但使道路的中心线交叉于一点,斜角的道路的对顶角最好相等,以求美观。“丁”字交叉口时视线的交点,可点缀风景。应避免多条道路交于一点,因为这样易使游人迷失方向,应在交叉口设指示牌。多条道路相交时,应在端口处适当地扩大做成小广场,这样有利于交通,可以减少游人过于拥挤。

3. 园路与建筑关系

园路通往大建筑时,为了避免路上游人干扰建筑内部活动,可在建筑面前设集散广场,使园路由广场渡过再和建筑物联系;园路通往一般建筑时,可在建筑面前适当加宽路面,或形成分支,以利游人分流。园路一般不穿建筑物,而从四周绕过。

园路设计的原则

1. 园路在园林中的尺度与密度

园路的尺度、分布密度,应该是人流密度客观、合理的反映。“路是走出来的”,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人多的地方(如游乐场、入口大门等)尺度和密度应该大一些;休闲散步区域相反要小一些,达不到这个要求,绿地就极易损坏。

此外,现代园林绿地中还应增加相应的活动场地。另园林过去多以参加游览为主。游园的方式、注意自我感受,人们以思索、追溯领悟艺术中的哲理情感为主要欣赏方式,追求所谓“神游”。而现代人的旅游方式有一种要求与参与的趋势。人们不仅要求环境优美,而且要求在这样的环境中从事文娱、体育活动,甚至进行某些学术活动,获取知识,因此,还要理解相当数量的活动场地。

2. 园路的布局

风景园林的道路系统不同于一般的城市道路系统,它具有自己的布置形式和布局特点。自然式园林绿地常见的园路系统布局形成多为套环式、带带式和树枝式三种。

在自然式园林绿地中,园路多表现为迂回曲折,流畅自然的曲线性,中国古典园林所讲的峰回路转,曲折迂回,步移景异,即是如此。园路的自然曲折,可以使人们从不同角度去观赏景观,在私家园林中,由于所占面积有限,园路的曲折更使其小中见大,延长景深,扩大空间。

园路也可以根据功能需要收放宽度尺寸,采用变断面的形式进行立面上的布局。例如:北京香山、沿蹬道攀登可以发现,不同转折处有不同的宽狭,而且在中途还没有过路亭。另外在许多园中,设置坐登、椅子园路外延边界,除此之外,还有园路和小广场相结合等等。这样宽狭木,曲直相济,反倒使园路多变,生动起来,做到一条路上休闲、停留和人行,运动相结合,各得其所。

园路设计与环境意境的结合

园路可以放大空间。园林是一种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的综合艺术,要表现咫尺山林的意象,需要通过园路的起伏曲折,回环往复,于限制中求自由。“一丘藏曲折,缓步百跻攀”蜿蜒的曲折,增加了游园时间和空间,并使游者左右顾盼有景,增加了游人感的审美信息量,从而达到小中见大的效果创造美丽的地面景观,给游人一种想象力或联想的力量而获得一种美的境界。

它以多种多样的形态花纹来衬托景色,美化环境,在进行地面图案设计时,应与景区的意境相结合,即根据铺地所在环境,并以其选择铺装的材料、质感、形式、尺度与研究地面图案的寓意、趣味、使地面更好地成为园景的组成部分。

1. 质感与环境

园路铺装的美在很大的程度上依靠铺装材料质感的美。一般铺地材料,以粗糙、坚固、深厚为好,也有突出表现其细腻之处的质感的表现必须尽量发挥素材固有的美。如花岗石粗犷;鹅卵石的;青石板的美丽等等。在材料的选择上,要特别注意与周围环境相调和。如北京北海公园琼岛西南的一处铺装,杭州植物园山外山饭店庭院内的铺地,由于质感纹样的相互统一,而形成一种调和的美感。草坪中点缀步石形成对此调和的美。利用铺装材料质感的不同,作出有规律的纵横穿插或交错,其变化是按纵横或多个方向进行的。如空间一开一合,一明一暗,景色有时鲜艳,有时素雅,有时热闹;有时幽静,如组织得好都可产生节奏感。各种不同质地的材料常常代表了不同的环境特征,如此利用则可事早功倍。

在考虑质感时也应和距离的安排联系在一起,通过以上各种的手法我们就可以在园路的铺装上更好的创造环境意境。如雕砖犹石铺地,又被称“石子画”它是选用精雕的砖细磨的瓦和经过严格挑选的各色卵石拼凑而成的铺地,图案内容丰富,能使人深受感染的环境。

2. 色彩和纹样与环境

园路的铺装设计利用色彩和纹样、光影效果、能把情绪赋于环境之中,深化意境是通过色彩和周围环境的达配来深化意境的。色彩是心灵观感的一种深思,它能把情绪赋于环境之中,而作用于人的心理。因此园林中对色彩的运用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园林铺地设计中有意识地利用色彩的变化,丰富和加强空间的气氛。能以其宁静、清洁、安定或热烈、活泼、舒适或粗糙、野趣、自然的风格,感染着周围环境而触境生情,使游客产生着各种的联想。有于周边的环境不一样,色彩给人的联想也就不同。所以园路铺的设计在周围环境中的意境不同的情况下选用的色彩就要表达出设计的要求,更进一步的深化环境中的意境。

园路的铺装路面以它多样的形态、纹样来衬托美化环境,增加园林的景色。利用纹样来铺装路面虽于环境有关,但更加助重于单独装饰路面的作用。园林中的铺装纹样常因场所的不同而各有变化,讲究中.路面的纹样,材料景区意境相结合,如,苏州拙政园批杷园的铺地,采用批杷纹。海棠春鸟的铺地采用万字海棠纹以增加富贵之意。从纹样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上都给环境添加联想,游而难忘的回忆,更进一步美化环境。采用卵石铺成各种图案,如杭州花港观鱼台在牡丹亭边山坡的一株古梅树下,以黄卵石为纸,黑卵石为绘,组成一幅苍劲古朴的梅影图案,使生长古梅与铺装的梅树相互对应,产生出的倒影景色。杭州植物园竹类区的一块休息性小场地在一片翠竹、山石中用卵石拼成的翠竹石影图案,在阳光下相映成趣;更增加了幽静的感觉,它们都在独立的起增加景区特色,深化景区意境。

园路铺装设计利用强弱不同的光线,富有变化的阴影可使纹样,色彩更加突出,使原来单一的路面变得五彩宾纷,朴素而深思。从一个方面可增加铺地的美感,如广州园林中用各种条纹水泥混凝土砖,按不同方向排列,产生很好的光彩效果,使地面即朴实又防腐,并且减少了地面的反光强度。

篇6

【关键词】园林道路;规划;设计

园林道路的规划设计,直接影响着园林绿地各功能的空间划分的合理控制措施,而且人流交通是否通畅,景观组织是否合理,对园林景观的整体规划的合理性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园路的类型

园路的基本类型有路堑型、路堤型、特殊型(包括步石、汀步、磴道、攀梯等)等。在园林绿地规划中,按其性质功能将园路分为:

1.1主要园路

主要园路联系全园,是园林内大量游人所要行进的路线,必要时可通行少量管理用车,道路两旁应充分绿化,宽度4-6m。

1.2次要园路

次要园路是主要园路的辅助道路,沟通各景点、建筑,宽度2-4m。

1.3游息小路

游息小路主要供散步休息,引导游人更深入地到达园林各个角落,双人行走1.2-1.5m,单人0.6-1m,如山上、水边、疏林中,多曲折自由布置。

1.4变形路

根据游赏功能的要求,还有很多变形的路,步石、汀步、休息岛、踏级、磴道等。

2.园路功能与特点

2.1功能分区

在公园中常常是利用地形、建筑、植物或道路把全园分隔成各种不同功能的景区,同时又通过道路把各个景区联系成一个整体,能将设计者的造景序列传达给游客。中国园林不仅是“形”的创作,而且是由“形”到“神”的一个转化过程。园林不是设计一个个静止的“境界”,而是创作一系列运动中的“境界”。游人所获得的是连续印象所带来的综合效果,是由印象的积累,而在思想情感上所带来的感染力。园路正是能担负起这个组织园林的观赏程序,为游客展示园林风景画面的作用。

2.2组织交通

园路对游客的集散、疏导,满足园林绿化、建筑维修、养护、管理等工作的运输工作,对安全、防火、职工电话、公共餐厅、小卖部等园务工作的运输任务。对于小公园,这些任务可以综合考虑,过于大型公园,由于园务工作交通量大,有时可以设置专门的路线和入口。

2.3构成园景

园路优美的曲线,丰富多彩的路面铺装,可与周围山、水、建筑、花草树木、石景等景物紧密结合,不仅是“因景设路”,而且是“因路保景”,所以园路可行可游,行游统一。

3.园路规划原则

3.1园路在园林中的尺度与密度

园路的尺度、分布密度,应该是人流密度客观、合理的反映。“路是走出来的”,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人多的地方(如游乐场、入口大门等)尺度和密度应该大一些;休闲散步区域则要小一些,达不到这个要求,绿地就极易损坏。

3.2园路的布局

(1)平面成形布局。

风景园林的道路系统不同于一般的城市道路系统,它具有自己的布置形式和布局特点。在自然式园林绿地中,园路多表现为迂回曲折,流畅自然的曲线性,中国古典园林所讲的峰回路转,曲折迂回,步移景异,即是如此。园路的自然曲折,可以使人们从不同角度去观赏景观。在私家园林中,由于所占面积有限,园路的曲折更使其小中见大,延长景深,扩大空间。

(2)立面成形布局。

园路也可以根据功能需要收放宽度尺寸,采用变断面的形式进行立面上的布局。例如北京香山沿蹬道攀登可以发现,不同转折处有不同的宽狭,而且在中途还设有过路亭。在许多园林中,设置坐登、椅子在园路外延边界,还有园路和小广场相结合等等。这样宽狭变化,曲直相济,反倒使园路生动起来,做到一条路上休闲、停留和人行、运动相结合,各得其所。

(3)园路路口规划。

园路路口的规划是园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规则式园路系统和自然式园路系统的相互比较情况看来,自然式园路系统中以三岔路口为主,而在规划式园路系统中则以十安路口比较多,但从加强寻游性来考虑,路口设置也应少一些十字路口。

道路相交时,除山地陡坡地形之外,一般尽量采用正相交方式;斜相交时斜交角度如呈锐角,其角度也尽量不小于60°;。锐角过小,车辆不易转弯,人行要穿过绿地;锐角部份还应采用足够的转弯半径,设为圆形的转角。路口处形成的道路转角,如属于阴角,可保持直角状态,如属于阳角,应设计为斜边或改成圆角。

路口要设计有景点和特点。在三叉路口中央可设计花坛、花台等,要注意各条道路都要以其中心线与花坛的轴心相对,不要与花坛边线相切,路口的平面形状,应与中心花坛的形状相似或相适应,具有中央花坛的路口,都应按照规则式的地形进行设计。

(4)园路其他要素。

①园路与建筑。在园路与建筑物的交接处,常常能形成路口。从园路与建筑相互交接的实际情况来看,一般都是在建筑近旁设置一块较小的缓冲场地,园路则通过这块场地与建设交接。多数情况下都应这样处理,但一些起过道作用的建筑,游廊等,也常常不设缓冲小场地。

常见的园路与建筑采用平行交接和正对交接,是指建筑物的长轴与园路中心线平行或垂直;还有一种侧对交接,是指建筑长轴与园路中心线相垂直,并从建筑正向的一侧相交接,或者园路从建筑物的侧面与其交接。实际处理园路与建筑物的交接关系时,一般都避免斜路交接,特别是正对建筑某一角的斜角,冲突感很强。对不得不斜交的园路,要在交接处设一段短的直路作为过渡,或者将交接处形成的路角改成圆角,应避免建筑与园路斜交。

②园路与水体。中国园林常常以水面为中心,主干道环绕水面,联系各景区,是较理想的处理手法。当主路临水面布置时,路不应该是始终与水面平行,这样因缺少变化而显得平淡乏味。较好的设计是根据地形的起伏,周围的景色和功能景色,使主路和水面若即若离。落水面的道路可用桥,堤或汀步相接。

应注意滨河路的规划,滨河路在城市中往往是交通繁忙而景观要求又较高的城市干道。滨河路是城市中临江、河、湖、海等水体的道路,临近水面的步道的布置有一定的要求。游步宽度最好不小于5m,并尽量接近水面;滨河路比较宽时,最好布置两条游步道,一条临近道路人行道,便于行人来往,而临近水面的一条游步道要宽些,供游人漫步或驻足眺望。

③园路与山石。在园林中,经常在园林两侧布置一些山石,组成夹景构成景色,要有一种幽静的氛围。在园路的交叉路口,转弯处也常设置假山,既能疏导交通,又有起到美观的作用。 (下转第141页)

(上接第119页)④园路与植物。园路最好的绿化效果,应该是林荫夹道。郊区大面积绿化,行道树可与两旁绿化种植相结合在一起,自由进出,不按间距灵活种植,实现路在林中走的意境。

在园路的转弯处,可以利用植物进行强调,比如种植大量五颜六色的花卉,既有引导游人的功能,又极其美观。园路的交叉路口处,常常可以设置中心绿岛,回车岛,花钵,花树坛等,同样具有美观和疏导游人的作用。

还应注意园路和绿地的高低关系,设计好的园路常是浅理于绿地之内,隐藏于绿丛之中的,尤其山麓边坡外,园路一经暴露便会留下道道横行痕迹,极不美观,所以要求路比“绿”低,但一定是比“土”低。

4.园路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

(1)现代园林中,避免将本身很美的自然地形改成一马平川,使园路失去立面上的变化,或将平地堆成“坟堆”,强硬的使园路“三步一弯,五步一曲”。

(2)园路布局形成有自然式、规划式和混和式三种,但不管采用什么园路形式,最忌讳的是断头路,回头路,除非有一个明显的终点景观和建筑。

(3)园林绿地规划中园路所占面积、比例不适应,造成交通不便,造成人们行路挤占绿地现象。某些规划设计中过多规划园路,形如蜘蛛网,不仅影响景观效果,同时给建筑投资也加大了负担。

(4)某园路交叉口设计不合理,夹角太小,未考虑转弯半径。人们为了方便,往往踩踏草坪。

篇7

关键词:园林;道路;设计原则1 园路要主次分明

①主路:主路要能贯穿园内的各个景区、主要风景点和活动设施,形成全园的骨架和回环,主路最宽,一般为4~6m。结构上必须能适应管理车辆承载的要求。路面结构一般采用沥青混凝土、黑色碎石加沥青砂封面、水泥混凝土铺筑或预制混凝土块等。主路图案的拼装全园应尽量统一、协调。②支路:园中支路是各个分景区内部的骨架,联系着各个景点,对主路起辅助作用并与附近的景区相联系,路宽依公园游人容量、流量、功能及活动内容等因素而定。一般而言,单人行的园路宽度为0.8~1.0m,双人行为1.2~1.8m,三人行为1.8~2.2m。次路自然曲度大于主路,以优美舒展富于弹性的曲线构成有层次的景观。③小径:园林中的小径是园路系统的末梢,是联系园景的捷径,最能体现艺术性的部分。它以优美婉转的曲线构图成景,与周围的景物相互渗透、吻合,极尽自然变化之妙。小径宽度一般为0.8~1.0m,甚至更窄。材料多选用简洁、粗犷、质朴的自然石材(片岩、条石、卵石等)。

2 园路的布局

西方园林追求形式美、建筑美,园路笔直宽大,轴线对称,成为“规则式”景园。而中国园林多以山水为中心,园林也多采用具含蓄、自然的布局,但在寺庙园林或纪念性园林中,多采用规则式布局。所以园路的布局要做到萦迂回环,曲径通幽,以“自然式”景园为特点。园路要随地形和景物而曲折起伏,若隐若现,“路因景曲,境因曲深”,造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趣,以丰富景观,延长游览路线,增加层次景深,活跃空间气氛。也就是园路的曲折要有一定的目的,随“意”而曲,曲得其所,如:在自然式水池岸布路与宜随池而曲,略有凹凸变化;山坡路宜盘旋环绕而上;两土丘之间沿丘脚的相接线弯曲布置;为逾越石山、花丛等障景而曲;符合传统“曲径通幽”的要求而曲。最忌弯曲时角度相同,在短距离内曲得太多以及走投无路的曲。

3 园林的多样性

园林中路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人流集聚的地方或在庭院内,路可以转化为场地;在林地或草坪中,路可以转化为步石或休息岛;遇到建筑,路可以转化为“廊”;遇山地,路可以转化为盘山道、蹬道、石级、岩洞;遇水,路可以转化为桥、堤、汀步等。路又可以它丰富的体态和情趣来装点园林,使园林又因路而引人入胜。

4 园路的结构设计

①面层:路面最上的一层,它直接承受人流,车辆的荷载和风、雨、寒、暑等气候作用的影响。要求坚固、平稳、耐磨,有一定的粗糙度,少灰土、便于清扫;②结合层:采用块料铺筑面层时在面层和基层之间的一层,用于结合、找平、排水;③基层:在路基之上。它一方面承受由面层传下来的荷载,一方面把荷载传给路基。要有一定的强度,一般用碎(砾)石、灰土或各种矿物废渣等筑成;④路基:路面的基础,它为园路提供一个平整的基面,承受路面传下来的荷载,并保证路面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5 路面的铺地

我国古典园林中铺地常用的材料有:石块、方砖、卵石、石板及砖石碎片等。传统的路面铺地受材料的限制大多为灰色并进行各种纹样设计,目前较为流行的是预制块铺路。原因是工厂化成本较低、颜色品种多,且可以重复使用。形状有方、长方、六角、弧形等到等,变化很多,可拼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平板冰片路是用不规则的花岗岩石、青石板等精心错开铺设面成。它的特点是“乱”,忌规则。在铺砌过程中尽量避免连成直线或相互平行,两块石板之间缝隙愈小愈好,接缝不能露太多的水泥。所成的纹理以三角形居多,四边形其次,五边形最少,木片小径,用树皮和木材破碎后作覆盖材料,木片纵横交错,纹理清晰,具有自然野趣。用光面混凝土砖与深色水刷石或细密条纹砖相间铺地,用圆形水刷石与卵石拼砌铺地等等。此外,用砖铺路可铺成人字形、纹形等形状;砂砾小径,可铺成斑斑点,还用各种条纹、沟槽的混凝土砖铺地,在阳光的照射下,能产生很好的光影效果,不仅具有很好的装饰性,还减少了路面的反光强度,提高了路面的抗滑性能。彩色路面的应用,已逐渐为人们所重视,使路面铺地的材料有较多的选择性并富于灵活性。因此在铺地设计中要有意识地利用色彩变化,这样可以丰富和加强空间的气氛。较常采用的彩色路面有:如红砖路、青砖路、彩色卵石路、水泥调色路、彩色石米路等。随着新兴材料的增多,园路的铺装将是五彩斑谰。

篇8

关键词:园林道路;设计;规划

 

园林道路是园林的组成部分,起着组织空间、引导游览、交通联系并提供散步休息场所的作用。它象脉络一样,把园林的各个景区景点联成整体。所以,它具有与人行道路相同的交通功能外,还有许多特有的功能和性质,了解这些能和性质,有助于更好的设计。 

 

一、园林道路的作用 

 

(一)划分园林空间 

园路规划决定了全园的整体布局。各景区、景点看似零散,实以园路为纽带,通过有意识的布局,有层次、有节奏地展开,使游人充分感受园林艺术之美。中国传统园林“道莫便于捷,而妙于迂”、路径盘蹊”、“曲径通幽”等都道出了园林道路在有限的空间内忌直求曲,以曲为妙,目的在于增加园林的空间层次,使一幅幅画景不断地展现在游人面前。 

(二)引导游览 

园林无论规模大小,都划分几个景区、设置若干景点,布置许多景物,而后用园路把它们联结起来,构成一座布局严谨,景象鲜明,富有节奏和韵律的园林空间。所以,园路的曲折是经过精心设计,合理安排的。使得便布全园的道路网按设计意图、路线和角度把游人引导输送到各景区景点的最佳观赏位置。并利用花、树、山、石等造景素材来诱导、暗示,促使人们不断去发现和欣赏令人赞叹的园林景观。 

(三)丰富园林景观 

园林中的道路是园林风景的组成部分。蜿蜒起伏的曲线,丰富的寓意,精美的图案,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与四周的山水、建筑及植物等景观紧密结合,形成“因景设路”、“因路得景”的效果,而贯穿所有园内的景物。 

 

二、园路的类型 

 

园路的基本类型有:路堑型、路堤型、特殊型(包括步石、汀步、磴道、攀梯等),在园林绿地规划中,按其性质功能将园路分为: 

(一)主要园路 

联系全园,是罗林内大量游人所要行进的路线,必要时可通行少量管理用车,道路两旁应充分绿化,宽度4-6m。 

(二)次要园路 

是主要园路的辅助道路,沟通各景点、建筑,宽度2-4m。 

(三)游息小路 

主要供散步休息,引导游人更深入地到达园林各个角落,双人行走1.2-1.5m,单人0.6-1m,如山上、水边、疏林中,多曲折自由布置。 

(四)变态路 

根据游赏功能的要求,还有很多变态的路,步石、订步、休息岛、礓、礤、踏级、磴道等。 

 

三、功能与特点 

 

(一)组织空间,引导游览 

在公园中常常是利用地形、建筑、植物或道路把全园分隔成各种不同功能的景区,同时又通过道路,把各个景区联系成一个整体。这其中浏览程序的安排,对中国园林来讲,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将设计者的造景序列传达给游客。中国园林不仅是“形”的创作,而且由“形”到“神”的一个转化过程。园林不是设计一个个静止的“境界”,而是创作一系列运动中的“境界”。游人所获得的是连续印象所带来的综合效果,是由印象的积累,而在思想情感上所带来的感染力。这正是中国园林的魅力所在。园路正是能担负起这个组织园林的观赏程序,自游客展示园林风景画面的作用。它能通过自己的布局和路面铺砌的图案,引导游客按照设计者的意图、路线和角度来游赏景物。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园路是游客的导游者。 

(二)组织交通 

园路对游客的集散、疏导,满足园林绿化、建筑维修、养护、管理等工作的运输工作,对安全、防火、职工电话、公共餐厅、小卖部等园务工作的运输任务。对于小公园,这些任务可以综合考虑,过于大型公园,由于园务工作交通量大,有时可以设置专门的路线和入口。 

(三)构成园景 

园路优美的曲线,丰富多彩的路面铺装,可与周围山、水、建筑花草、树木、石景等景物紧密结合,不仅是“因景设路”,而且是“因路保景”,所以园路可行可游,行游统一。 

除以之外,园路还可为水电工程打下基础和改善园林小气候。 

 

四、园路布局设计原则 

 

(一)因地制宜的原则 

园路的布局设计,除了依据园林建设的规划形式外,还必须结合地形地貌设计,一般园路宜曲不宜直,贵在合乎自然,追求自然野趣,依山随势,回环曲折;要自然流畅,犹若流水,随地势就形。 

(二)满足实用功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园林中,园路的设计也必须遵循工人行走为先的原则。也就上说设计修筑的园路必须满足导游和组织交通的作用,要考虑到人总喜欢走洁净的习惯,所以园路设计必须首先考虑为人服务、满足人的需求。否则就回导致修筑的园路少人走,而园路的绿地被踩出了园路。

(三)园路的环绕性,切记设计无目的、死胡同的园路 

园林工程建设只能感的道路应形成一个换状道路网络,四通八达,.道路设计要做到有的防矢,因景设路,因游设路,不能漫无目的,更不能使游人正在游兴时“此路不通”,这是园路设计最忌讳的。 

(四)综合园林造景进行布局设计的原则 

因路通景。同时也要使路和其他造景要素很好的结合,使整个园林更加和谐,并创造出一定的意境来。比如,为了适宜青少年好立宪的心理,宜在园林中设计羊肠捷径,在水面上可设计汀步;为了适宜中老年游览,坡度超过12°就要设计台阶,且每隔不定的距离设计一处平台以利休息;为了达到曲径通幽,可以在曲路的曲处设计假山、置石及树丛,形成和谐的景观。 

 

五、园路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现代园林中,由于设计师或某些个人主线,将本身很美的自然地形埋成一马平川,使园路失去立面上的变化,或将平面堆成“坟堆”强硬的使园路“三步一弯,五步一曲”。 

篇9

关键词:园林 道路 规划

园林道路,是指绿地中的道路、广场等各种铺装地坪。它是园林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是园林的骨架、网络。园路的规划布置,往往反映不同的园林面貌和风格。园林道路是园林绿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园路的规划,直接影响到园林绿地各功能空间划分是否合理,人流交通是否通畅,景观组织是否合理,园路的规划是园林设计的重要环节。

1.园林道路的作用

园林道路规划决定了全园的整体布局。中国传统园林“道莫便于捷,而妙于迂”、“曲径通幽”等都道出了园林道路可增加园林的空间层次,使一幅幅画景不断地展现在游人面前的作用。

园林无论规模大小,都划分几个景区、设置若干景点,布置许多景物,而后用园路把它们联结起来,构成一座布局严谨,景象鲜明,富有节奏和韵律的园林空间。园路使得全园的道路网按设计意图、路线和角度把游人引导输送到各景区景点的最佳观赏位置。丰富园林景观。园林中的道路是园林风景的组成部分。且与四周的山水、建筑及植物等景观紧密结合,形成“因景设路”、“因路得景”的效果,从而贯穿所有园内的景物。

2.园林道路的类型

园林道路的基本类型有路堑型、路堤型、特殊型(包括步石、汀步、磴道、攀梯等),在园林绿地规划中,按其性质功能将园路分为:主要园路:联系全园,是大量游人所要行进的路线,必要时可通行少量管理用车,道路两旁应充分绿化,宽度4~6m;次要园路:是主要园路的辅助道路,沟通各景点、建筑,宽度2~4m;游憩小路:主要供散步休息,引导游人更深入地到达园林各个角落,双人行走宽1.2~1.5m,单人行走宽0.6~lm,如山上、水边、疏林中,多曲折自由布置。变态路:根据游赏功能的要求,还有很多变态的路,如步石、汀步、休息岛、踏级、磴道等。

3.园林道路设计的三维过程模拟

园林道路承担着游览过程的实体框架设计师可以创建一种二维过程模拟即针对正在规划中或设计中的路线网络做主观的三维过程模拟在规划游览路线上进行视线游赏过程的模拟遵循设计的前提条件和各种外部条件进行景点的设置.对园林景观整体艺术氛围进行统筹〕进而结合综合景观效果和整体艺术氛围的要求对园林道路再做修改和商榷以完成一个合理万案的设计。

3.1园林道路游览视线的预览

园林设计需处处考虑观景者的感受, 为其提供景观与观景的便捷性, 要设计出能够从多个方面来游览观赏的景观, 设置园林的良好景观节点, 将视线的设计添加到路网设计上, 从而在模拟的游览路线上做视线模拟, 即可以很直观地研究景观与观景的关系, 同时还可以根据园林道路提供的路线, 引导更深入地探讨连续的观景行程中路线上景观的整体效果, 深入探讨整体观景行程中怎样才能取得最具艺术活力和识别力的视觉感知。

3.2园林道路设计过程模拟

园林道路作为游览路线上的载体是通过整体风格语言表达景观的。空间的设计组织不同于各个景观单元的简单叠加能表达出更为意味深长的艺术效果,所以园林景观整体的艺术效果是任何片断都不能取代的。同时在园林路网上模拟游览过程可以探讨如何使景观更加合理、整体性更强以种种序列的组织,形成景园特有的结构和连贯丰富的游览过程。园林道路如同游客的血脉一样.是一系列器官的载体,大的器官又由子器官所组成。有了精心设计的、合理布局而又富有个性的空间,游客才能很好地感知艺术氛围浓郁而又极具创造性的园林景观。

4.园林道路设计中的问题

中国城市的发展推动了园林设计的发展,但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由于甲方和设计师或某些个人的主观想法,背离了园林设计的初衷或者说是太想达到理想的效果.而破环了园林本身很美的自然地形,促使园林道路丧失了本来平面上的变化任意使园路三步一个弯,五步一个曲。设计师一定要坚持在不改变原有地形的基础上,顺时顺地地营造合理路网。为了使园林道路的设计更加合理使游客游览更加舒畅要注意下面这几个问题:

4.1在路网设计时要统筹考虑切忌出现死路、断头路或多余路。

4.2两种不同级别的园林道路在各自的顶点进行交汇时.需在交汇点设置过渡空间或设置一个景观节点不要直接进行对接。

4.3园林道路是引导观景者进入各个空间的纽带所以在一条园林道路引导观景者进入下一个空间时,如进入建筑内部或进入滨河道等,在道路顶点处的铺装设置上要有明显的变化以提示要进入下一个景观空间。

4.4在道路遇到地形起伏时一般地形相对高度低于45厘米时.可以采用缓坡设计不宜设置台阶。如果相对高度高于50厘米时一般需设置三个以上的台阶。在设置台阶的问题上园林中需要设置台阶的一般设置数量要大于两个因为两个台阶的高度在室外不足以给行人形成视觉提示往往会忽略台阶,造成不必要的危险。

4.5在园林道路上由主要园路分支出来的次要园路宜在主要园路的景观节点上分出这样就显得顺理成章。

4.6在较短的距离内园林道路的一侧不宜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支处,应尽量避免多条道路交接在一起,如果避免不了则需在交汇处形成一个独立的空间。

4.7在设置蜿蜒曲折路面时曲折幅度不宜过大也不宜过于频繁以达到方便通行的目的。如没有景观节点作支撑则会造成观景者踩踏草坪破坏植被。合理的园林道路设计可以很好地体现园林道路的造型美、艺术美和使用美让观景者随路游景自由快乐地体会园林景观中各种设计的美。

总而言之,园林道路作为构成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园林景观效果的呈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在设计时,一定坚持设计原则,合理规划和布局,进而更好地引导人们欣赏园林景色。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园林景观;地面设计;造型;内容

园林铺装是指在园林环境中运用自然或人工的铺地材料,按照一定的方式铺设于地面形成的地表形式。作为园林景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园林铺装主要通过对园路、空地、广场等进行不同形式的印象组合,贯穿游人游览过程的始终,在营造空间的整体形象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铺装的园林道路,在园林环境中不仅具有分割空间和组织路线的作用,而且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休息和活动场所,同时还直接创造出了优美的地面景观,给人以美的享受,增强了园林艺术的效果。

园林中的道路有别于一般纯交通道路,其交通功能从属于游览的要求,虽然也利于人流疏导,但并不是以取得捷径为准则的。园路与景石、植物、湖岸、建筑相搭配,受环境气氛的感染,“出人意外、入人意中”。现代化的城市中,笔直宽阔的道路上车水马龙,与林立的高楼大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人产生紧张的压抑感,而看似随意的园林小道反而使人有贴近自然的感觉,让人们从烦燥、紧张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因此,园路的设计应该充满生活气息,充满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基于这样的要求,园路的铺装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当然,铺地作为园林的一个要素,它的表现形式必然要受到总体设计的影响。

一、地面设计中的色彩表现

1.色彩表现中的作用及情感

色彩是环境主要的造景要素,是心灵表现的一种手段,它能把风景强烈地诉诸于情感,从而作用于人的心理。因此在园林造景中,对色彩的运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地面铺装的色彩更应该和植物、山水、建筑等统一起来,进行综合设计。如果场地的地面色彩简单,可通过线与形的变化来丰富空间的特征。

地面铺装的色彩一般是衬托风景的背景,或者说是底色,人和风景才是主体,当然特殊情况除外。地面铺装的色彩须沉着,色彩的选择应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色彩应稳重而不沉闷,鲜明而不俗气。不同的色彩会引起人们不同的心理反应,一般认为,暖色调表现热烈、兴奋的情绪;冷色调表现幽雅、宁静、开朗、明快,给人以清新愉快之感;灰暗色调表现忧郁、沉闷。因此在铺地设计中,应有意识地利用色彩的变化,来丰富和加强空间的气氛。

2.地面设计中的色彩调和

色彩的调和要注意同一色调、近似色调和对比色调的配色、配合。比如,公园的铺装,有混凝土铺装、块石铺装碎石和卵石铺装等,此时各式各样的东西同时存在,如果忽视色调的调和,将会大大破坏园林的统一感。比如,在同一色调内,利用明度和色度的变化来达到色彩的调和,这时就容易达到沉静的个性和气氛。如果环境色调令人感到单调乏味,那么地面铺装可以变化。近似色调配合,在配色时要注意在近似色调之间决定主色调和从属的色调,两者不能同等对待。如果使用的色调增加了,则应减少造型要素的数量。对比色调的配色是由互补色组成的,由于互相排斥或互相吸引都会产生强烈的紧张感,因此对比色调在设计时应谨慎运用。

尽管庭园能够提供最理想的隐秘空间,但如果它的四面被高墙围住,也会因缺少光线而显得昏暗,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是使用能够反射园内光线的浅色调地面,大片的地砖显得光线充足。但有一点需要注意,要避免使用彩色铺地,因为彩色地面时间长常常会褪色。铺地必须能为任何活动提供一个淡雅的背景,而不应喧宾夺主,过于突出。

二、园林铺装的功能

功能性是进行园林景观设计之时一个十分重要的指导原则,尤其是公园这样的公共场所更要注重人的存在,做到时时处处以人为本。一个成功的园林设计往往是以满足功能性为主导,做到了功能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1空间的分割和变化

园林铺装通过材料或样式的变化体现空间界线,在人的心理上产生不同暗示,达到空间分隔及功能变化的效果。两个不同功能的活动空间往往采用不同的铺装材料,或者即使使用同一种材料,也采用不同的铺装样式,这种例子在公园中随处可见。

2视线的引导和强化

园林铺装利用其视觉效果,引导游人的视线。在园林设计中,经常采用直线形的线条铺装引导游人前进;在需要游人驻足停留的场所,则采用无方向性或稳定性的铺装;当需要游人关注某一重要的景点之时,则采用聚向景点方向的走向的铺装。另外,通过铺装线条的变化,可以强化空间感,比如用平行于视平线的线条强调铺装面的深度,用垂直于视平线的铺装线条强调宽度,合理利用这一功能可以在视觉上调整空间大小,起到使小空间变大,窄路变宽等效果。

3意境与主题的体现

良好的铺装景观对空间往往能起到烘托、补充或诠释主题的增彩作用,利用铺装图案强化意境,这也是中国园林艺术的手法之一。这类铺装使用文字、图形、特殊符号等来传达空间主题,加深意境,在一些纪念型、知识型和导向性空间比较常见。

三、地面铺装的质感

铺装的美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材料质感的美。一般铺地材料以粗糙、坚固、浑厚者为佳。

1.质感的表现须尽量发挥材料本身所固有的美,以体现出花岗石的粗犷、鹅卵石的圆润、青石板的大方等不同铺地材料的美感。

2.质感与环境和距离有着密切的关系。铺装的好坏不只是看材料的好坏,而是决定于它是否与环境相协调。

3.质感调和的方法,要考虑统一调和、相似调和及对比调和。

4.铺地的拼缝在质感上要粗糙、刚健,以产生一种较强的力感。而砌缝明显,则易产生漂亮整洁的质感,使人感到雅致而愉快。

5.质感变化要与色彩变化均衡相称。如果色彩变化多,质感变化就要少一些。如果色彩、纹样均十分丰富,则材料的质感要比较简单。

环境、色彩、图案以及植物在增添庭园气氛方面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实际上,我们选择使用的各种铺地材料,对我们欣赏园林以及在园中的活动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平滑的铺地会使我们加快脚步,而粗糙的铺地则会使我们的脚步放慢,沙砾和碎石路面则更会使我们动作放缓。高低不平的鹅卵石地面使你小心翼翼,而光滑的巨石则令你望而却步。选择不同的铺地会对人们的行为活动产生较大影响。在狭小的前庭园,没有安排停车位,而是选择用铺地、植物和巨大光滑圆石来点缀。它们方便打理,经久耐用,而且圆石的雕塑效果与冬青绿篱刚好相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