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技术范文

时间:2023-03-28 05:54: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管理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管理技术

篇1

【关键词】:草坪 管理

中图分类号:S63/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6-0168-02

草坪要能长期保持高质量,必须作好养护和管理工作。草坪的主要养护管理技术包括:灌水、施肥、修剪、除杂草、松土和病虫害防治等。

一、灌溉

要使草坪在生长季内保持稳定的生长,草坪必须定期得到水分供应。

(一)灌溉方案的确定

1.确定草坪需要灌溉的时间

草坪的灌溉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可检查土壤干湿度,如果10-15cm深处的土壤是干燥的,就应该浇水。

2.灌水量及灌水频率

草坪每次灌水的总量取决于每2次灌水期间草坪的耗水量。它受草种和品种、土壤类型、养护水平、降雨次数和降雨量,以及天气条件,如湿度和温度等多个因子的影响。

如果土壤表面经常潮湿,根系会靠近表土生长。灌溉次数太多,也会引起较大的病害和杂草问题。但某些高养护水平的草坪如高尔夫球场果岭需要每天灌溉。

(二)灌水时间

灌水时间一般应在早晨进行。在强烈的阳光下进行灌溉。在夏季高温季节白天最热的时候,地面高温容易烫伤草坪草的幼苗,为了适当地降低气温和地温,在最热的时候可以进行短暂的喷水,每次2-3分钟。

(三)草坪节水措施

为了节约水资源,在草坪管理中应采取各种节水措施。

1.提高草坪草的留茬高度,可将剪草机刀片升高1.3-2.5cm。

2.减少修剪次数。

3.在干旱时期应少施肥。

4. 芯土打孔器或薄铲给土壤通气。

5.少用除锈剂,适当施用湿润剂,以增加草坪土壤水的湿润度。

二、施肥

(一)施肥量的确定

确定草坪施肥用量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草种类型和所要求的质量水平;(2)气候状况(温度、降雨等);(3)生长季长短;(4)土壤特性(质地、结构、紧实度、PH值、有效养份等);(5)提供的灌溉量;(6)草屑是否移出;(7)草坪用途等。

给草坪施肥一般应采用含氮量高而且含有适量磷、钾的复合肥料,氮、磷、钾的比例一般应掌握在5:3:2,也可追施尿素或含氮50%的缓效化肥。还可向草坪施有机肥,草坪撒施腐熟堆肥或泥炭土等有机肥料,可以提高肥力,疏松土壤,有利于草坪根群的更新。

(二)施肥时间

冷季型草坪,每年应在早春、早秋施2次肥为宜。早春施肥,可加速反青。暖季型草坪的施肥时间,应在早春和仲夏进行。对于新建草坪,由于苗期喷水频繁,土壤表层养分易发生淋洗,导致表层土壤上部养成分缺乏,因此有必要苗期施肥。

(三)施肥方法

目前,草坪施肥方法主要有颗粒肥、叶面喷施和灌溉施肥3种。

1.颗粒施肥2.叶面施肥3 .灌溉施肥

三、修剪

(一)修剪高度和频率

一般遵循“1/3原则”,即每次修剪时,剪掉的部分不能超过草坪草茎叶自然高度的1/3。

修剪频率是指一定时期内草坪修剪的次数。而修剪膨期则是指连续两次修剪之间的间隔时间。

(二)草屑处理

一般剪草后留下的草屑都及时清除出草坪,可以作为堆肥的原料或作为饲料(需夫机油等污染)。

四、杂草和病虫害防治的一般原则

(一)杂草防除

1.清除杂草应遵循“除早、除小、除净”的原则

2.当杂草危害较生时,化学防除是必要的。

3.生物除草

在建坪之前的土地上结合种植绿肥、先锋草种等,迅速形成地面覆盖层而抑制杂草生长。

4.对于一年生杂草,应抓住每年5-6月分,7-8月份2个杂草发育高峰期。

(二)病虫害防治的一般方法

病虫害防治要以防为主,尽量为草坪创造适宜的栽培环境,促使草坪植物茂盛、健壮生长,提高抗病力。

春季草坪防病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低修剪后。第二次是草坪新叶长至2-8cm?时。

常见的草坪虫害主要有小地老虎、蝼蛄、蛴螬。小地老虎的防治措施是太阳落山后,用500-1000倍地乐灵喷施叶面。

五、辅助管理措施

中耕是指在草坪上进行有选择的耕作而不破坏草坪土壤,主要是为了改善土壤的通气透水状况。中耕要在土壤水分适中、穿刺容易时进行,应避免在含水量高的土壤上进行中耕,防止造成土壤板结。

1.打孔

打孔是用打也机械在草坪上打上许多孔洞的一种中耕方式,最深可达8-11。常用的打孔机械有垂直运动型和旋转型两种。

打孔比其他中耕措施深,而且除去了一部分土壤,极大地改变草坪土壤的容重和表面积,促进了气体交换,提高了土壤的通气性、吸水性和透水性。

打孔后要进行覆土或覆沙,一般草坪待打孔产生的芯土干燥后通过垂直修剪机或拖耙将芯土粉碎,使之重新回到孔中。

打孔要在草坪草生长旺盛、生长条件良好的时候进行,并辆以覆土、灌溉等措施。

2.条与穿刺

划条是一种深而垂直的切割作业,由安装在重型圆筒上的圆盘或V型刀片完成。深度可达7-10,在潮湿的土壤上,划条的效果比打孔要好。穿刺是用刀片或实心锥对草坪表面进行的一种中耕。穿刺的深度可通过选择实心锥长度进行调节。一般浅穿刺深度小于10,深穿刺最深可达25cm。

3.直修剪

垂直修剪是指用安装在横轴上的一系列纵向排列的刀片来切割或划破草坪。刀片可以调节,在垂直刈割机上的位置有上、中、下三种,以达到不同的深度。垂直修剪的主要作用是除去枯草层。

(二)滚压

草坪草幼苗生长的初期,适度的滚压可以有效地促进派进分蘖和匍匐茎伸长,抑制垂直生长,使节间缩短,使草坪变得致密、平整。

(三)表施土壤

表施土壤是将事行准备好的碎土或少等一薄层施入草坪的过程。有利于草坪更新,还可使坪床平整。入冬前表施土壤还可以为草坪提供保护。通常暖季型草坪草在4-7月份,而冷季型草坪草在3-6月份和10-11月份。表施后常驻进行拖耜,将施入的土或沙耙入草坪中。

(四)拖耙

拖耙是用一种重型金属网或类似的装置拖过草坪表面的作业,在表层覆土后,常通过拖耙除去粘在叶子上的土壤,使土壤落入枝叶层下部,否则会影响修剪等管理措施和击球等运动功能。

此外,还有向草坪喷洒湿润剂,改善土壤的可湿性。利用草坪生长调节器节剂对草坪草生长的抑制作用,对草坪进行化学修剪,从而控制菖平草生长,减少修剪费用。草坪切边等辅助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鲤鱼;养殖;管理;技术

1 鲤鱼养殖技术

1.1 池塘选择

用于养殖鲤鱼的池塘最好是选在电力充足、交通便利的地方,其鱼池若是旧池塘,则需要清理淤泥,以使池塘具有较好的保水性。一般池塘面积约为0.27 hm2,水深为2m左右;池底需平坦且为砂壤土最好;需要拥有独立的进水排水系统。池塘的水质需达到《国家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其中池水透明度为25~30mm,池水的溶氧量控制在6~7mg/L,pH值为6.5~8.0。

1.2 鱼苗培养

鱼种必须选取无病无伤、体质健壮、行动活泼、规格整齐者。鱼种培育一般采取2~3个品种的鱼混养,但以一个品种为主。以鲤鱼为主养鱼的池塘,667平方米放夏花6000~每8000尾,搭配20%的鲢鱼和草鱼或20%的鳙鱼和草鱼,出塘规格可达15~18厘米;如每667平方米放夏花8000~10000尾,出塘规格可达13~16厘米。日常管理是每天巡塘一次,观察水色和鱼种的活动情况。要经常清洗饵料台,清除池边杂草。每10~15天用漂白粉消毒食场。鱼种培育到8、9月份时,要把不同规格的鱼种分塘培育。为改善鱼池的水质,水源充足的地方每月加水2次。

1.3 鱼种放养

头年秋后或当年春,水温8~10C时进行。2.放养品种、数量:鲤鱼种亩放800~1300尾,鲢鱼种300~600尾。3.放种前池塘清整与施肥:生石灰干法清塘,亩用量100~150公斤,亩施基肥(以发酵鸡、牛粪为好)150~400公斤,以后整个养殖过程中不再施肥。

1.4 喂养

1.4.1 喂养的饲料

若鲤鱼重量38%的饲料;若鲤鱼重量100~200g/尾,则需要选择粗蛋白质含量>32%的饲料;若鲤鱼重量>200g/尾,则需要选择粗蛋白>28%的饲料。

1.4.2 喂养的方法

在鱼苗初期,可均匀地向全池泼撒饲料,但随着鱼苗的不断长大,可逐渐使用投饵机进行投喂。在喂养过程中需要灵活掌握鱼体大小、水质、水温、天气情况以及鱼体健康指数等来科学把握投饵量。每次喂养时以让鱼吃到8成饱为宜。

2 常见病防治方法

2.1 指环虫病

该病主要是由于指环虫寄生于鲤鱼的鳃丝上引起的。大量寄生时,病鱼鳃黏液增多,鳃瓣无血呈苍白色,鳃部明显浮肿,鳃盖张开,呼吸困难,病鱼游动缓慢。流行于6月下旬-7月上旬。适宜温度为20-25℃。

防治方法:(1)用生石灰彻底清塘,“百毒清”或“杀灭海因”全池泼洒,“聚维酮碘液”浸泡。(2)用“指环虫煞星”全池泼洒,内服“高稳维C”。

2.2 瘦肌病

该病是由长期投喂氧化变质的鱼粉等饲料,放养密度过大造成的。病鱼游动缓慢,身体发直,背部肌肉极瘦,状若刀刃,解剖后可见内脏变为灰黑色,病鱼食欲不振。

防治方法:在配合饲料中加瘦肌灵,每500千克饲料加入50克和维生素C500克,连喂30-50天。

2.3 白皮病

病背鳍基部或尾柄出现白点,并迅速地扩大,背鳍和臀鳍间的体皮以及尾鳍处都出现白色。最后病鱼的鱼头往下朝及尾巴反而朝上,并与水面相垂直,不多久就会死亡。

防治方法:拉网操作要小心,避免使鱼皮肤受伤,因体弱的鱼容易受伤,所以在饲养上,一定要使鱼吃好及体质健壮。治疗办法是:每立方米水用漂白粉一克全池泼洒。

2.4 鲤鱼暴发病

鱼体暗黑色,眼球周围出血,眼球内出血,两侧眼球突出,鳃苍白甚至水肿,有时病鱼在水里旋转,时而沉于池底,时而狂游,跳出水面或侧游,病鱼腹壁收缩。一般在早春或晚秋,水温低于14℃时易暴发流行。池塘老化,管理不善池塘经多年养殖,逐渐老化,消毒不彻底或未能及时清塘消毒。这样池塘原有的病原、中间寄主、携带病原的动物和敌害生物没有被杀死,继续侵染养殖鱼类。另外,池塘残饵、残草未及时清理,施放未经发酵或未充分发酵消毒的有机肥料,加重水体负担,造成水质恶化,为病害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防治方法:在鱼病流行季节前,用消毒剂对水体进行消毒有很好的预防效果。选用药物时要根据本地区过去的鱼病流行情况,对症下药。细菌性鱼病一般用漂白粉或溴氯海因及二溴海因,寄生虫病可用敌百虫。同时要配备一定的药饵,在鱼病流行前投喂。

2.5 鲤鱼竖鳞病:病鱼体表粗糙,部分鳞片向外张开象松球,鳞片内积聚着半透明或含有血的渗出液,以致鳞片竖起,用手在鳞片上稍加压力,渗出液就从鳞片下喷射出来。有时伴有鳞基充血,脱鳞处形成红色溃疡,眼球突出,腹部膨胀。病鱼行动迟钝,呼吸困难。鱼体受伤鱼种在下塘前经拉网、运输、搬运、过筛等环节,由于操作不慎,会造成鱼体脱鳞或擦伤,从而感染或继发细菌性鱼病,或加重病毒性鱼病。

防治方法:鱼体消毒对鱼体在下塘前用食盐、高锰酸钾、漂白粉等进行消毒。漂白粉浸洗消毒可防治细菌性皮肤病和鳃病。高锰酸钾可防治寄生虫病,食盐可防治水霉病、粘细菌等。

篇3

关键词 实施;技术状态;策划;实现

中图分类号F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1-0021-02

0 引言

技术状态管理是美国50年代初期军备竞赛的产物,其后被西方发达国家引入航空航天领域。随着这项技术的发展,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大型工程管理中已得到应用,并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理论和方法。它使航空产品在全寿命周期内得到全面而系统的管理。正因为推行了技术状态管理这门技术,美国空间和航空技术保持了世界领先水平。而我国航空工业管理还比较落后,在国内军工企业中,人们对技术状态管理的理解还不很深透,执行不够完善,不够系统,不够严密。因此,有必要结合实际的工作体会,对怎样实现研制产品的技术状态管理作一些实施性的探讨。

1 技术状态管理简介

技术状态就是在技术文件中标明的,在制造和使用中实际达到的各种产品特性。技术状态管理是将技术的和管理的手段用于产品的需求识别、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和使用保障的全寿命周期中。主要表现为对反映产品项目技术状态的技术文件的形成、审查、整理、鉴定、批准、定型、复制、发放、更改、执行、偏离、超差、检验、试验、验证、记录等项工作进行控制,对技术状态项目进行审核,对标志、控制、审核的情况进行记录和报告,并对这些工作进行技术和行政的指导、监督和管理的一种活动。对于大多数生产型组织,可以这样说,技术状态管理是传统技术管理的核心,是传统技术管理内容的拓展、外延、完善和提高。

实施技术状态管理,可以准确无误地掌握产品的实时状况,可以查询完整的研制记录,能够增加产品的稳定性,提高产品的可靠性,从而确保产品的研制质量。军工单位目前通过执行“研制程序”,“定型工作条例”,“图样及设计文件管理制度”,“生产技术管理制度”,“不合格品管理制度”,以及实施“冻结技术状态”,“质量评审”,“技术资料归档”,“工程更改”等一些工程管理办法来进行技术状态管理。

产品研制过程中的诸多质量控制活动也是围绕技术状态控制开展起来的,技术状态管理是否到位、产品技术状态是否受控关系到产品研制的成败及研制质量水平的高低,因此,单位应该将技术状态管理体系的建立作为首要环节。

2 实施技术状态管理

本单位以航空产品设计为主,其特点是需要大量的数据来表达产品定义和实现的状态和过程,产品研制的各个环节的信息量大,对产品设计过程管理及设计资料存档有较高需求,为保证产品信息传递和继承的一致性,实现产品数据表达与管理的完整、精确和协调,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动态数据,实施技术状态管理非常必要。它能够全面反映出产品当前的技术状态,包括从产品概念的提出、形成开始后的技术状态的标志过程情况,技术状态更改、偏离、超差特许的提出、处理、批准及贯彻情况等。这些文件资料可供与产品有关的设计人员、工艺人员、管理人员使用,以保证他们个人和相关组织采取正确的行动。

2.1 组织与策划

全寿命周期的技术状态管理是一种工程管理技术,也是一种新颖的管理思想。作为一种管理技术,它是需要组织内各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别进行的多项活动的总和,而不能仅看成是由技术部门进行的技术文件更改活动。

为了有效实施技术状态管理,应建立技术状态管理的组织并明确其职责及权限。在实施过程中,确定技术状态项目及其负责单位,根据具体项目的内容、重要性、复杂程度、规模、预定用途、综合保障要求和其所处的研制生产阶段等具体情况确定不同的实施方法并随时更新,以确保技术状态管理活动与其他活动协调一致。

在实施技术状态管理活动时,要做好策划工作。明确技术状态管理的标准流程,编制技术状态管理计划, 规定每个参与者的职责和技术状态管理工作,技术状态管理工作又分为技术状态标识,技术状态控制,技术状态审核,技术状态纪实等工作内容和活动。结合本单位实行的技术管理、质量管理来落实这些活动的职责,保证管理活动顺利开展。

在产品研制的全过程中始终要严格执行技术状态管理,充分保证研制产品技术状态的正确、完整、协调、及时和可追溯性,以确保产品研制顺利进行。

2.2 实施范围的选定

产品的技术状态主要反映在产品技术文件中,要记录产品的技术状态,应该从产品的最初提出时形成的文件开始进行记录。其中设计文件是产品的加工、生产、检验及今后产品的使用、维护的主要依据。因而我们选定的范围应包括产品所有的设计文件,包括:1)已批准的现行技术状态标识文件;2)设计、工艺、试验技术文件;3)技术状态基线文件更改及执行情况;4)产品的所有零件及使用的外购件材料;5)各项评审、审核、定型文件汇编;6)试验、交付使用过程时的质量信息及传递、分析、处理情况;7)对于产品技术状态改变有影响的有关文件和活动情况的记录与报告(如产品研制合同、产品研制总要求、会议纪要等)。

产品技术状态管理的范围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定,选定的范围过少,不足以反映产品技术状态;选定的范围过大,不但加大工作量,而且也会带来过多的冗余信息,对于最终产品技术状态信息的获取也会带来不便。

2.3 产品技术状态管理的实现

篇4

[关键词] 温度 水分 光照

[中图分类号] S64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1-0047-02

番茄属茄果类蔬菜,别名西红柿、柿子、番柿,起源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的迷鲁、厄瓜多尔、玻利维亚等地形复杂的河谷和山川地带,大约17、18世纪从东南亚引进我国沿海城市,20世纪50年代初迅速发展,目前已成露地和保护地栽培的主要果菜,在蔬菜生产、供应占有重要的单位。但是随着连作及保护地的栽培使等使番茄的病害不断的增多、加重,从而不断增加施药次数及施药量,使病害增加了抗药性,也同时增加了作物的含药量,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控制。在番茄生产中培育壮苗是丰产栽培的关键技术之一[2],采用温度的三高三低及水分的三足两控结合养分和光照的调节来培育壮苗,所以在作物生产过程中培育壮苗是有重要意义的。

一、苗床准备及催芽阶段

番茄在苗期进行花芽分化,因此秧苗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品质、熟期和产量的形成。种子发芽阶段靠自身的营养,出土后主要从土壤中吸收养分,肥沃、疏松、无病虫种粒的床土才是培育壮苗的基本条件。

1.床土的基质比例

壤土50%~70%,发酵好农家肥20%~30%,草木灰等10%~20%,复合肥0.2%~0.3%[2]。床土消毒:每平方米用福尔马林30ml ~50ml(毫升),加水3 L(升)喷洒床土,用塑料膜密闭苗床5d(天)后再播种[3]。

2.种子消毒及催芽

种子用55 ℃温水浸种20min或种子充分吸水后用适当的药液(1%的高锰酸钾或福尔马林)消毒,清水漂洗干净后,用湿纱布盖在25~30℃下催芽,有2/3种子露白时播种,或漂洗干净后,晾干直接播种[1]。

二、播种到出苗阶段

种子出苗期间要创造良好的适宜发芽出苗的环境条件,达到早出苗,出苗齐,特别是在早春育苗,保证苗畦环境的温度。这个阶段要维持较高的温度,棚内保持昼温25℃以上,夜温18℃左右[1],育苗环境温度较低发芽慢,出苗慢,温度过低会造成烂种。若温度过高,再加床土干燥,使幼苗根尖变黄,影响根系的发育,这一阶段的阳畦(冷床)育苗特别注意白天充分采光增温,夜间盖好草苫加强防寒保温。注意种子出上后,应立即撤掉地膜或报纸等覆盖物,给以充足的光照,同时幼苗刚出土50%~60%,就要降低温度,以避免胚茎过度伸长而形成“高脚苗”或叫“拔脖苗”。否则继续高温易引起胚茎细长,成为高脚苗(徒长苗)。除了温光管理外,出苗前后如上壤发生龟裂,可用细竹签把表土轻轻地扦松,也可撒一薄层细土(即片土),片土应在晴天中午小苗叶上无露水时进行。

三、出苗到分苗阶段

这期间在管理上是要控制温度比出苗前的温度要低,要增强光照。

1.出苗阶段

幼苗开始出苗到出齐苗,要逐渐降低苗床温度,从出齐苗到分苗前这段的温度都要控制。这阶段降低温度,可抑制幼苗的徒长。番茄幼苗的子叶发生弯曲,是冷害的表现。从出苗到幼苗长出2片真叶,这一阶段幼侧根不断增多,同时生长点不断分化出叶的原始体。在积累了较丰富的营养物质之后,将开始花芽分化。这一阶段是培育壮苗的关键时期。这期间在管理上是要控制温度比出苗前的温度要低,幼苗出齐后,要增强光照。白天气温保持在25 ℃ ~28 ℃,夜间 15 ℃ ~20 ℃,地温 15 ℃ ~22 ℃[4]。幼苗长到2片真叶时应进行分苗前锻炼。但阳畦育苗,应防止温度太低。经过3~4天,当幼苗颜色变为深绿或微带紫色时即可进行移苗。

2.分苗阶段

随着秧苗逐渐长大,需要进行营养面积的扩大,需要把秧苗移植到另一处的苗床。这样可以使秧苗不出现拥堵,能够充分的吸收水肥。快速健康的生长。

2.1分苗的次数和时间

由于番茄花芽分化连续性,提倡一次分苗和早分苗,最晚也要在2~3片真叶花芽开始分化前分完苗[5]。分苗要选天气晴朗无风,气温较高时进行。

2.2分苗的方法

注意不可损伤茎叶,一般先开沟,挖取秧苗将根系在土壤中放舒展,勿使根系弄成一团或扭结,先覆些土然后往沟中浇水,待水渗下后再将土覆平,此为“开沟暗水稳苗”,如此地温下降慢,缓苗快。栽植深度稍深于幼苗原来生长深度,子叶一定在地表上,不可埋住,不要粘上湿土,株行距相等,茄果类和瓜类的秧苗10厘米×10厘米为好。

2.3分苗后的管理

分苗后苗床内以保温保湿为主,要适当提高温度,促进根系的恢复,加快缓苗。等秧苗中心的幼叶开始生长时,表明秧苗已经发生新根,这时苗床要适当通风、降温、降湿,以防止秧苗徒长。

四、分苗到定植前的管理

秧苗进行分苗以后当心叶开始生长时,就表明秧苗已经缓苗。从这时开始直到秧苗田间定植前,秧苗的生长速度较快,这时要注重管理,使秧苗的素质得到提高。在这个时期部分秧苗要进行花芽的分化。

1.温度与光照

早春育苗的此阶段外界气温渐转暖,但变化剧烈,时有寒流,所以不能稍有疏忽。温度的管理要科学合理的进行,注重种植环境的通风、降温,使秧苗不出现徒长的现象。还要注意种植环境的保温,适时的进行观察,使苗床的环境温度适中。这个时期光照对秧苗也有重要的影响,对光照有较高的要求,常用的加长秧苗光照时间的方法是早揭晚盖草苫。

2.浇水与追肥

随着种植环境的通风,气温的不断升高,秧苗不断的长大,要适时的对秧苗进行施肥和浇水。浇水量也要适量,施用的化肥量是每667 5千克尿素,还可以喷施两次0.2%~0.3%的磷酸二氢钾,对培育壮苗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五、定植前秧苗的锻炼

秧苗在定值前要对种植的环境进行锻炼,加强秧苗对大田环境和其它种植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秧苗的抗逆性和抗寒性。这个过程对秧苗的定值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囤苗

屯苗的时间常常是在秧苗定值前7~10天。进行屯苗时首先对苗床进行浇水,而且要保证水浇透。然后根据秧苗的株行距进行切坨,进行切坨时要保证秧苗的茎叶不受损伤,根系完整。最后在苗畦的一边选好地方,摆放好带苗的四方坨,在摆放时要保证整齐、摆匀、摆紧,而且要用潮土填充好坨间的缝隙。屯苗完成以后要注重这段时间的管理,要适当的对秧苗进行降温、控水,对秧苗进行锻炼,提高秧苗的适应能力。

2.低温炼苗

秧苗进行定值的田地和育苗的种植环境存在最大的差异是温度。因此秧苗定值前要进行锻炼,用来提高秧苗对种植环境低温的适应能力。秧苗定植前的低温锻炼要逐步进行,不能急剧降低过多,一般在囤苗锻炼前7天,白天加大通风,逐步揭开覆盖物,进行田间定值的前5天在夜间取掉透明的覆盖物,逐渐取掉所有的覆盖物,使秧苗所在的环境与种植的田间环境相似。

3.控水炼苗

实施切坨囤苗的锻炼时,要停止对秧苗进行浇水,以便抑制秧苗地上部分的生长,不断增强秧苗的抗逆性。囤苗几天以后,当土坨逐渐变得干硬时,就可以进行秧苗的田间定值。

六、育苗期间易出现的问题

1.秧苗徒长

秧苗发生徒长主要原因是温度高、光照不足、苗床温度高,特别是夜温高,秧苗呼吸作用增强,消耗养分多,积累的干物质减少,秧苗细弱。秧苗徒长的条件是氮肥偏多,水分充足,在正常的温度和光照下,氮肥和水分充足也不能引起明显的徒长,只有在光照不足、温度过高,并且氮肥、水分充足时秧苗容易出现徒长。防止秧苗徒长,要增强光照和降低温度,合理通风降温,注意水分管理,适期喷施磷钾肥。如果出现徒长的秧苗可喷2000毫克/升的矮壮素,效果较好。

2.秧苗僵化

主要原因是苗龄过长,秧苗长期处在低温、干旱环境中生长造成的。防止秧苗僵化:秧苗管理上不要控苗过度,要给秧苗适宜的温度和水分,注意苗床施肥,已发生僵化的秧苗要适当提高苗床温度,适当浇水,适量追肥,还可喷10~30毫克/升的赤霉素。

3.寒根、沤根、烧根

寒根是由于苗床地温太低的原因,其根系颜色仍然是白色。主要采取提高地温的措施避免。沤根是由于苗床土壤水分常处于接近饱和状态,湿度过大,缺乏空气,地温低,根系易沤烂,颜色变黄褐色。地上部停止生上,叶片变黄。防止措施,提高地温,控制浇水量,浇水后可用铁丝钩行间中耕松土,既保墒又可疏松土壤,增温通透,发生后要及时通风排湿,中耕松土放湿。表现为根系很弱,颜色变成黄褐色,地上部叶片变小,发皱,叶边缘变黄、干枯、植株矮小。防止措施:注意苗床要合理施肥和追肥,一定腐熟后使用,发生烧根可适当多浇水,降低土壤溶液浓度,并要提高育苗床温度。

七、番茄壮苗标准

一般冬季育苗70天左右, 夏、秋季育苗30天左右, 春季40~50天苗龄; 壮苗株高 15~20cm左右, 节间短, 呈紫绿色。 叶片7~9 片, 叶色深绿色带紫, 叶片肥厚; 第 1 花穗已现大蕾; 根系发达, 吸收根多; 植株无病虫害, 无机械损伤[6]。

参考文献

[1]吕家龙.蔬菜栽培学各论(南方本).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2]番茄育苗起要点.中国长农网2009.

[3]黄婷婷,刘炳禄等.保护地无公害番茄生产技术规程.北方园艺,2010.

[4]马恒梅.日光温室冬春茬番茄栽培管理技术.河北农业科技,2011.

篇5

关键词杜仲;栽培;管理;技术;皖东地区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是我国特产的多用途经济树种。干燥树皮入药为名贵中药材,有补肝肾、强筋骨、除酸痛、降血压等功能;树叶可制成多种保健品,并且可以提炼杜仲胶,杜仲胶兼有塑料和橡胶的双重特性,物理、化学性质优良;木材材质优良,是制造各种生活、工艺品的良好材料;杜仲油是高级营养和工业用油,种子出油率高达27%,可谓全身是宝。杜仲树、叶、果实形状优美,中幼龄期树皮细致光洁,也是城市绿化优良树种。

杜仲分布于长江流域,已有近千年栽培历史,它对气候、土壤适应的幅度较广,现主产于贵州、云南、四川、湖北、陕西等省,一些邻近省区也有栽培。皖东地区在气候、母岩、土壤、地形和光照条件等方面均与主产区相符,具备扩大杜仲栽培范围,增加杜仲资源的条件。

1育苗

杜仲育苗可用种子、扦插、压条以及嫁接等方法,生产上以种子繁殖为主。

1.1整地作床

选择土质疏松肥沃而排水良好的地块作为播种地,进行深耕细作,并施足基肥。作苗床宽1.2m,高20~25cm;步道沟上宽50cm、下宽30cm,边沟深35~40cm。2月份细致整理苗床时,土壤作药物处理,用50%辛硫磷45kg/hm2加细土375~450kg/hm2(药液约10倍水稀释喷洒细土并拌匀,使其充分吸附),撒于苗床上,然后耙平。

1.2种子处理

播前30~40d将种子浸入冷水中24h,滤去上浮种子,取下沉种子与5倍左右的湿沙混合催芽。贮藏30d后,种仁充分膨胀,胚芽稍露白后即可播种。

1.3播种方法

一般在3月初播种,采用条播法,条距20~25cm,播120~150kg/hm2。播种沟深5cm,覆土1~2cm,并覆盖地膜或稻草以提高地温及保墒。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揭去覆盖物,稻草分3次揭完可保护幼苗。

2植苗造林

2.1造林地选择

一般选择向阳的缓坡,山脚,山坡中、下部及山间台地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至微碱性土壤。

2.2整地

全面垦覆,深翻土壤,秋冬定点挖穴以利冻垡。穴规格为0.6m×0.6m×0.4m,翌年早春还土至穴深的2/3,蓄水保墒,并施入土杂肥2.5kg或过磷酸钙0.25kg,与穴土拌匀备栽。

2.3造林密度

每穴定植1株,一般株行距为1.5m×2m、2×2m或2m×3m,栽植1 665~3 330株/hm2。以2m×2m的株行距最佳。

2.4造林时间

2月中旬至3月上旬,抓紧雨后土壤墒情好的时间栽植,充分利用天气条件。

2.5栽植方法

现起现栽,打透泥浆,选用80cm以上一至二年生健壮优质苗定植。苗木栽于穴中央,分层回填表土,并把苗木轻轻上提,使其根系舒展,与土壤紧密结合,然后层层踩实。培土高于原苗木土痕3~5cm,不宜过深。总体要求是:根舒、苗正、土实、深度适宜。

3抚育管理

主要是针对幼林而进行的抚育管理。

3.1林经间作

林经间作可改善林地表层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林地利用率。条件适宜的林地可套种花生等经济作物,既起到以短养长的成效,也起到以耕代抚的作用,减轻早期投入大的压力。每年每穴馒头状培土2次,秸秆还田,培土时将部分秸秆埋入树周。同时,林经间作可以基本解决全垦整地带来的水土流失问题。因为江淮地区雨水大多集中在夏季,此时林地全部被经济作物覆盖。只有秋季作物收获后的大雨有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的可能;但这种情况极少出现,而且杜仲造林后的第4年就基本郁闭了。

3.2修枝除萌

修剪(包括抹芽)可提高杜仲生长速度和干形通直率。杜仲的根蘖、萌生能力强,要及时剪除过多的侧枝及地面上的萌蘖枝,以促进主干生长。可在每年秋冬杜仲休眠后到翌春萌动前,修剪1次,只保留1个主干,侧枝修光或保留1/3。少部分50cm以下即分杈,而且是每杈生长均衡的双杈、三杈木,可保留分杈,但每杈也只保留1个主梢。

3.3松土除草

不间种的林地每年至少除草2次,最后1次除草可结合穴抚进行。

3.4追肥

造林后2~4a,每年4~5月份施尿素600~750kg/hm2或每株施腐熟的农家肥20~25kg,环状开沟约15cm,施后覆土。

3.5病虫害防治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要及时做好预测预报工作,加强田间(林地)管理,改善林地的卫生状况,增强树势。

篇6

关键词玉米;苗期;管理

玉米是我区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在农业生产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近几年试验,同等条件下,玉米要想夺取理想的产量,必须抓好苗期的管理技术,因为玉米苗期主要是长根、增叶、茎叶分化,是决定叶数和节数的时期。苗期管理的主攻目标是促根壮苗,争取苗全、苗齐、苗壮,为高产打下基础,必须抓住如下关键措施。

1查苗补苗

玉米出苗后,应立即进行查苗、补苗。在玉米三叶期以前,发现连续缺苗3株(穴)以上,应及时进行补苗,可采取带土移苗补栽的办法,以减少株间苗势的差异。移栽要在阴雨天或晴天下午进行,栽后要及时浇水,缩短缓苗时间,确保成活。缺苗3株(穴)以下,在缺苗处一侧或两侧,留双株即可,玉米缺苗一般不提倡补种。

2间苗定苗

适时间苗、定苗是减少弱株率、提高群体整齐度、确保适宜密度的关键。玉米生长快,应适时早间苗、定苗。一般掌握1~2片展叶时间苗,2~3片展叶时定苗。间苗原则是去弱苗留壮苗、去病苗留健苗。间苗定苗时间应在晴天的下午进行,因为此时病苗、虫咬苗发育不良的幼苗易萎蔫,便于识别淘汰。对于苗矮叶密,下粗上细、植株扭曲的丝黑穗侵染苗等,应彻底剔除。病虫害较重的地块,要晚间苗、定苗。双株留苗时两苗间距5~10cm,松土选留大小一致的健苗,避免造成大苗欺小苗的现象;套种玉米虫害多,伤残苗多,草害重,保苗难度大,应适时间苗、晚定苗,一般2片展叶时间苗,3~4片展叶时定苗。

3蹲苗促壮

蹲苗是根据玉米苗期生长规律,用人为的方法进行挖上促下,解决地上部生长与地下部生长矛盾的一项有效措施。蹲苗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苗期底墒好的情况下,不追肥、不灌水,多锄地,造成上干下湿、上松下实的土壤环境;另一种方法是扒土晒根,即结合定苗。蹲苗时间:春玉米约1个月,夏玉米20d左右,应视地力、品种、苗情灵活掌握。晚熟品种时间宜长,早熟品种宜短;密度大的宜长,密度小的宜短;土质肥沃的可较土质瘠薄的时间长些;壮苗多蹲,弱苗少蹲或不蹲,无论时间长短均应在拔节前结束,以免影响穗的分化。

4弱苗偏管

定苗之后,虽已剔弱留壮,但仍难免出现弱苗。如地势低洼、干旱严重、肥力不足、覆土过深以及害虫咬伤等都能引起弱苗产生。弱苗对产量影响很大,应及时采取措施,使其由弱转壮。其措施是采取单株管理,使之迅速赶上一般植株高度,常用的方法是偏施速效肥。对于涝洼地,追肥提苗,排水中耕,散墒通气。严重干旱的地块,应浇小水,结合中耕促苗。

5中耕松土

中耕不但可以疏松土壤、流通空气、提高地温、增强微生物的活动、促进幼苗健壮,而且还可以消灭杂草、减少地力消耗,在干旱时,能防止水分蒸发,起到防旱保墒的作用。据近几年调查,玉米苗期中耕2次比不中耕的次生根增加5~6条,根深增加6~7cm,增产10%左右。一般中耕2~3次,第1次在定苗前,深度3~5cm,此时幼苗矮小,要避免压苗、伤苗;第2次、第3次在定苗至拔节期,深度10cm左右为宜。中耕的原则是苗旁浅耕、行间深耕。直播玉米苗期正逢雨季,要浅中耕,中耕过深,土壤蓄水过多,易造成芽涝或苗涝,套种玉米麦收后应立即深中耕灭茬,疏松土壤,促进根系发展。

6追施提苗肥

苗期追肥具有促根壮苗、促叶、壮秆等作用,一般在定苗后至拔节期进行。具体追肥时间应根据苗情、土壤肥力等情况定。三类苗、移栽苗、未施基肥或种肥的地块及低洼潮湿的地块,要早追、重追提苗肥,壮苗、土壤肥力高、基肥种肥充足的地块,可不追或少追提苗肥。苗肥追肥量,原则上磷肥、钾肥全部施入,氮肥追肥量根据苗情来定。一般高产田施用总氮量的20%~30%,中产田用50%~60%,低产田用60%以上。追肥方法:一般采用沟施或穴施,深度5cm以上,距苗根10cm以上,不要烧苗。

7病虫害综合防治

7.1病害防治

(1)大斑病。用40%克瘟散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

(2)小斑病。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

(3)病毒病。发病初期用20%病毒克星500倍液和绿叶宝400~500倍液混合喷治,有一定效果。还可用氧化乐果乳油1 500倍液或50%避蚜雾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和灰飞虱,消灭传毒昆虫。

7.2虫害防治

(1)地老虎。出苗后用2.5%敌杀死800~1 000倍液,于傍晚喷洒苗行,或用0.05%毒砂撒苗行两侧防治。

(2)蚜虫。用40%乐果乳剂1 000~1 500倍液喷洒苗心;或用40%氧化乐果乳油、50%马拉硫磷乳油、25%亚氨硫乳油1 000倍液防治,同时还可兼治蓟马、瑞典秆蝇和飞虱等害虫。

(3)粘虫。危害套种玉米的是第2代粘虫,危害夏直播玉米的是第3代粘虫。可用90%晶体敌百虫或40.7%乐斯本乳油1 000~1 500倍液防治。

8防除杂草

主要是化学除草和中耕除草。在玉米苗期,如在多雨天气、不能锄地等情况下用除草剂防除效果极佳。化学除草要严格选择除草剂,准确控制用量。方法是茎叶处理。

8.1玉米三至五叶期

用50%乙草胺乳油1 200~1 500mL/hm2,或用33%除草通乳油1 500~2 250mL/hm2,对水600~750kg/hm2喷洒行间地表。

8.2四至六叶期

用40%莠去津胶悬剂2 250~3 000mL/hm2、72%的2,4-D丁酯900~1 200mL/hm2、80%草净津可湿性粉剂1 500~3 000g/hm2、20%使它隆乳油1 050~1 350mL/hm2、75%阔叶散干悬乳剂15~30g/hm2,对水600~750kg/hm2定向喷雾。喷雾时要注意在喷头上加防护罩,以避免玉米心叶发生药害;并要注意人身安全。

9参考文献

[1] 何文铸,高强,刘永红.玉米苗期田间管理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05(4):12.

篇7

1  定植建园

1. 1  立地条件的选择

黑莓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干旱,平原、丘陵山地均可栽植,但最适宜土层深厚、质地疏松的壤土或砂壤土。土壤p H 值在6. 2~7. 6 为好,最高不超过8. 2 。瘠薄山地栽植时,可起高垄在垄上栽植。

1. 2  品种的选择

黑莓品种很多,栽培时应选择产量高、易栽培、易加工、果型大、色泽好的品种。从实践中 观察到赫尔、切斯特、宝森、三冠王、沙尼、卡依娃、沃尔都、博爱神等都是较好的品种,它们适应性好,产量高,抗病虫,果实可鲜食也可加工。

1. 3  栽植密度和时间一般株行距为1. 0 m ×2. 2 m 或1. 2 m ×2. 0 m ,每667 m2 (亩) 栽植333 株或280 株。栽植时期分为秋栽和春栽,春栽在土壤解冻后到苗子萌发前(3~4 月) 都可进行;秋栽在苗子木质化后至土壤封冻前(10~11 月) 进行。生产上为提高栽植质量和早结果,以秋栽为好。栽前应精细整地,施足基肥。栽植时要进行苗木根系修剪,剪留10~15 cm 长的根系,剪除伤、枯、烂根,对长途运输和假植的苗子,栽前应放清水中浸泡3~5 h (小时) ,栽后压实土壤,浇足水,以提高成活率。

2  肥水管理

2. 1  基肥

施基肥可分春、秋两次进行,春季萌芽前,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按每667 m2 (亩) 1 000kg ,另加50 kg 尿素和磷肥,拌匀后均匀撒施于株丛内,结合萌芽前松土,将肥料翻入土内。秋季可在10~11 月份土壤封冻前,在植株一侧离根颈30 cm 处挖沟施入,沟深、宽均为30 cm ,每667 m2 (亩) 施有机肥2~3 t (吨) ,施后掺土混匀,并结合灌水。

2. 2  追肥

1) 促萌抽枝肥。萌芽后进行,每667 m2(亩) 用尿素20~25 kg ,在株侧开沟施入。

2) 开花坐果肥。开花初期,每667 m2 (亩)用尿素35 kg ,在株旁开沟施入。

3) 促果膨大肥。早茬花坐果后,果实的生长、晚茬花开花及新梢生长同时进行,此期大约35~50 d (天) 时间,此时追肥可有效缓解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争夺养分的矛盾,追肥要随水进行,每10 d (天) 左右追施1 次,每667 m2(亩) 施尿素15 kg 和氮、磷、钾复合肥20 kg。

2. 3  浇水

黑莓喜湿不耐涝,生产上要掌握前控后促,促控结合(前期控制水分有利于新梢的健壮生长和花芽分化,坐果后需水多,要保证水分供应) ,雨季低洼地及时排涝。浇水后划锄松土时应注意松土不宜过深,并注意不要伤到地下根茎的基生芽,因这些芽萌发后即能生成强壮的基生枝。黑莓一般应浇好以下5 次水:

1) 返青水。春季萌芽前根据土壤墒情适当浇1 次返青水,以利萌生长枝。

2) 抽枝水。萌枝后,新梢长到10 cm 左右时浇水,有利于枝条生长和花芽的深度分化。

3) 促进坐果水。为保证新梢迅速生长和后茬果正常生长发育,此期可结合追施开花坐果肥进行浇水,并在浇后松土。

4) 保果膨大水。进入果实膨大期要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以利果实正常膨大,如遇夏季干旱天气,应7 d (天) 左右浇1 次水。

5) 越冬水。在土壤封冻前7~10 d (天) 浇越冬水,以保证安全越冬。

3  搭架整形与修剪

3. 1  搭架绑蔓

新栽幼苗长到50 cm 时易弯曲,应及时立支架绑缚。栽后第2 年开始结果,应搭架绑蔓。一般采用篱架,在行间每隔8~10 m 立一支柱,支柱高1. 5 m ,然后把10~14 号的铁丝固定在支柱上,第1 道铁丝距地面50~60 cm ,用以引缚基生芽抽生的枝条,以后随枝条生长,逐年增加铁丝的数量。当秋天气温降低后,可对初生茎保留5/ 6 进行短截。

3. 2  修剪

1) 定植当年的修剪。定植成活后,对过密的细弱枝、破损枝齐地剪除。当年新梢长到40~60 cm 时,对密度过小的植株于10 cm 处摘心,以增加枝量。

2) 栽后第2 年的修剪。①春剪。春季开始生长后,首次对经过越冬的花茎(2 年生茎,即结果母枝) 进行回缩,剪留长度依据品种和长势及花茎长短、强弱而定,一般中上部的花芽质量好,是结果的主要部位,花茎长而粗壮者应长留,弱者短留。开花后,是当年初生茎萌发和生长最快时期,也是开花坐果需肥水最多时期,此期修剪的重点是选定初生茎(因它是下年的果茎) ,修枝时要去弱留强,留枝量为1 m 长的栽植行内选留初生茎9~12 枝。②结果后的修剪。主要是剪除结过果的果茎,剪刀要紧贴地面不留残桩(主是为了降低初生茎的着生部位,使之长势壮,结果好) 。③秋剪。在秋季初生茎生长缓慢期,一般在当地霜前25 d (天) 左右进行秋剪,过早易刺激芽萌发,过晚对促进芽成熟作用小。剪留长度一般为茎长的5/ 6 。

3) 盛果期树的修剪。栽后第3 年管理较好的果园已进入盛果期,此时生长和结果的矛盾更为突出(主表现在争夺养分和生长空间) ,修剪则更为重要。可分为: ①夏剪。即5 月下旬至6 月中旬,新梢长到40~60 cm 时,对根茎发生的萌枝进行摘心,促进侧枝生长;当萌枝长到1. 0~1. 2 m 时打顶,以控制其高度,促侧枝生长;当侧枝长到80 cm 时,也应摘心以促进结果枝的发芽分化。②秋剪。于8 月中旬采果结束后将结过果的2 年生老枝全部齐地剪除,以尽早改善当年生枝通风透光条件。③冬剪。将枯枝及细弱枝剪除,并疏去过密枝,并对留下的枝条全部短截,剪留长度1. 4~1. 5 m ,留枝数量平均每株6~8 枝。

4  病虫害防治

黑莓引入时间短,病虫害发生较轻,从目前我地栽培情况看,尚未发现病虫危害,但据有关资料介绍,其主要病虫有金龟子和茎腐病。

4. 1  金龟子的防治

以成虫危害取食嫩叶、花蕾,幼虫危害茎基部的幼芽及韧皮部。防治时可据成虫喜欢群集于枝条上危害花、叶的特性,进行人工捕捉;采果前20~25 d (天) ,用25 %的甲虫净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 倍液喷雾。

4. 2  茎腐病的防治

茎腐病易从初生茎的伤口感染,茎感病后,木质部变成水渍状、暗褐色,表皮翘起脱落,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病。防治方法:生长期防止初生茎受伤;采果后清除病枝、病叶等;开花初期喷0. 3 °Be~0. 4 °Be 石硫合剂,或春季上架前喷4 °Be~5 °Be 石硫合剂。

5  适时采收与加工

由于黑莓为浆果,不耐贮运,因此成熟后应及时分批采收,一般每隔1~2 d (天) 采收1 次,要在早晨采收,雨天不采收。采收后应及时分类包装,进行速冻或打酱、榨汁等处理。

6  越冬防寒

篇8

[关键词] 东魁杨梅 冬季管理技术 措施

[中图分类号] S66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0-0123-01

浙江省临海市白水洋镇是杨梅的主产区,也是国家级杨梅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目前已种植杨梅3.9万亩,年产值3亿元,已成为当地山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东魁杨梅具有丰产稳产,抗风,成熟时不易落果的优秀特性,是鲜食水果中的佳品。也是目前我国最大的杨梅素有"杨梅王"之称。近几年随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东魁杨梅种植已经成为农村致富的特色产业,深受果农的青睐。

杨梅冬季生产管理,直接影响杨梅翌年的产量和品质,是杨梅一年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尤其在暖冬天气下,更要加强。冬管时间一般从十一月份开始,但如果11月温度过高,若是在11月份就开始施肥与剪枝,会促发杨梅的冬梢,所以要将冬管的开始时期推迟到12月。杨梅冬季管理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适时修剪枝梢、合理施肥、喷洒石硫合剂、防雪防冻害、树盘护理等,具体管理内容如下。

一、修剪枝梢

东魁杨梅一般11月份开始至翌年二月份是杨梅冬季修剪时期。最宜时间以十一月至十二月上旬,因为有的年份冷空气来得早,剪后遇冷空气,剪口附近叶、花易受冻。成年树修剪以疏散直立小枝(尤其是树冠上部和直立小枝)为主,留斜生枝。疏散枯枝、病枝和生长不充实的秋梢,对交叉枝和重叠枝进适度疏散。少花树疏去过多无花枝,尤其是强枝,以减少明年春梢抽发量提高座果率。多花树可疏删部分过强、过弱的花枝,使留下花枝发育良好,提高花质。初生树、旺长树修剪量不宜过重,以免越剪春梢越多,对坐果不利。进入结果期时,基本保证树冠上、下、内、外枝条分布均匀,通风透光。

幼年杨梅树,采用先放后理,从第3年开始整形修剪。在距离地面约40厘米处,先留下3个方位的适宜主枝,促发副主枝,逐年向外扩展。剪去内部拥挤的与下部拖地的枝条;留好斜生的枝条或采取拉枝、撑枝的方法促其斜生,以增加有效的光合面积,并使树体内通风透光良好。

二、施肥

成年结果树应在11月中、下旬至第二年1月下旬施肥。树势弱,花芽多的树,适施追肥,树势强的不施。肥料以钾肥为主,如草木灰或焦泥灰、硫酸钾等。树叶黄的树可地面增施低磷、高钾复合肥,杨梅专用有机肥等。

冬季为了促进花芽发育,杨梅树可喷0.01%钼酸铵、0.2%硼砂、0.2%磷酸二氢钾、800倍翠康花果灵、1-2%过磷酸 钙浸出液等营养剂。

三、病虫防治

剪除病虫枝,清扫园间落叶并集中烧毁,减少病虫。树干、枝条和地面喷洒浓度为3到5波美度的石流合剂进行消毒,杀灭地衣、苔藓、粉虱、蚧壳虫之类病虫及寄生物,既可杀虫、杀菌,又可补硫补钙,清洁园地和树冠,一举多得。注意事项:刮大风寒潮来临时,不宜使用石硫合剂。

白蚁繁殖力强,是杨梅主要害虫,用2.5%天王星(苯联菊脂)1000倍再加上红糖100倍,浇于树盘根颈基部,效果非常显著,一次用药隔年有效。

四、防雪防冻

冬季下雪会折断枝干,雪天要及时摇雪,预防枝干折裂、叶片冻伤。冻害严重发生时,在杨梅的主干一级主枝处涂白(石灰10份、食盐1份、硫磺粉1份、水40份)或用稻草包扎主干,减轻树体受冻,树皮开裂。

五、树盘护理

有的成年树因受台风、雨水等影响,根际外露,冬季可在杨梅树冠底下加客土,可使地表保湿保温,增强根系吸收能力。最好的客土为狼箕底下的黄泥土。加客土前注意清理干净树冠底下的病虫落枝与落叶,清理好后集中烧毁。

东魁杨梅进行科学合理的冬季管理,可以在冬季调整好树体的营养,有利于花芽的发育。进一步减少病虫害。提高了果实品质,不但增加了东魁杨梅的经济效益。更加促使了农业经济快速发展,为果农增加收入。

参考文献

[1]牟建新,彭伟丽. 东魁杨梅施肥与管理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1,01:162.

[2]邵华. 东魁杨梅的冬季管理[J]. 农村实用技术,2011,01:44.

[3]覃曦静. 东魁杨梅秋冬季管理技术要点[J]. 南方园艺,2009,01:29.

[4]谢华华,王华珍,谢国强. 东魁杨梅科学栽培管理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8,10:26+28.

篇9

夏季是苗木生长的主要季节,也是对苗木生长量产生重要影响的时期,该时期应加强对肥水条件的管理,并做好杂草的清除工作,还应对苗木进行必要的修剪及病虫害的防治,以实现在较大程度上提高苗木生长量及质量的目的[3]。现将名优苗木夏季管理技术总结如下。

1水分管理

1.1及时排水防涝

一般夏季雨水较多,应及时地进行排水防涝工作。由于湿润的环境条件下植物也能正常地生长,因此,水分本身并不是产生涝害的根本原因。植物之所以产生涝害,是因为土壤中氧气缺乏,导致二氧化碳浓度过高,进而对植物的吸水产生阻碍作用,时间久了就会使根系中毒,产生涝害。植株受涝的症状表现为:根部及叶片均发黄,植株失水萎蔫,严重时可导致植株的干枯死亡。因此,积水对苗木造成的伤害较大,应及时排除积水,这是防涝的关键。易受涝害及忌积水的树种有:罗汉松、降香黄檀、紫薇、茶花、檀香、柚木、桂花等。

1.2及时灌溉

总体来讲,苗木速生期前期需要的水分较多,尤其是在观果苗木的幼果期和观花苗木的开花期,更不能缺水,若缺水,对植物的生长可产生很大的影响[4]。因此,应及时进行灌溉,夏季的灌溉应坚持多量少次。每次灌溉要保证灌透、灌匀,谨防浇半截水。在苗木生长的后期,除遇特别干旱的气候外,一般不需进行灌溉。

除此之外,名优苗木移栽后夏季水分的管理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土质不同,采取的管理方法也有所不同。对于黏质土,在防涝的基础上,还要注意防旱工作,并及时地进行中耕松土,适当地减少灌水的次数,应根据土壤状况酌情增加每次的浇水量。对于沙质土,由于其孔隙度较大,对水分的渗透力强,易干不易涝,因此宜多灌水。对于富含有机质的腐殖土,由于其质地疏松,蓄水量大,既不易干又不易涝,应相应地减少灌水次数及灌水量。二是遵循干湿交替的原则。一般苗木均属于旱地植物,当根区土层中的含水量超过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时,植株的缺氧现象就较为明显。一般土壤中的水分越多、持续的时间越长,植株受到的危害就越严重。植株根系生长与氧气有较为密切的关系,采取干湿交替的灌溉方法既可为苗木供应充足的水分,又可为根须供应充足的氧气。

2合理追肥

苗木施肥的肥料种类一般采用速效肥或腐熟的人粪尿。施肥应勤施、薄施,次数宜多但每次用量宜少[5]。施肥一般选择在苗木生长稳定后开始,施肥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必须待苗木生长稳定后才可以开始施肥。小苗、营养杯苗生根快、生长稳定快,种植当年夏季可开始施肥;大苗、大树在种植当年夏季一般不进行施肥。圃地苗木应以施水肥为主,山地种植的苗木可在雨后离苗木10 cm处进行圈施尿素10 g/株左右。

3适当遮荫

对于耐阴的茶花、南方红豆杉、竹柏等树种,苗木若移栽过迟,应选择在生长的初期进行降温,以防止高温热害。有条件的可进行适当遮荫,如搭荫棚、覆盖遮阳网等。可根据树木的生活习性、种类及树体本身情况确定遮阳程度。为了保证苗木正常地进行光合作用,不可选择遮阳率过高的遮阳伞,以让树体接受一定的散射光,一般可选用遮阳率在40%~60%的遮阳网。遮阳不仅可以降低树冠温度,还可以减少树体水分的蒸发,避免日灼危害苗木。若温度过高,可对幼苗的生长产生不利的影响。一般遮阳后可使地表温度降低约10 ℃,因此,为了给苗木的生长创造有利的条件,有条件的地方应对苗木进行遮阳。

4病虫害防治

夏季苗木的病虫害主要有根腐病、立枯病、食芽害虫、食叶害虫、地下害虫等。根腐病、立枯病的防治上,可喷洒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稀释液、波尔多液100~200倍液等进行喷雾,7~10 d喷1次,连喷3~4次;食芽害虫、食叶害虫的防治上,可喷洒90%晶体敌百虫1 000倍液等进行喷雾;蝼蛄、金龟子、蟋蟀等地下害虫的防治上,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 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1 000倍液等进行喷雾,还可采取人工捕捉的方式防治。

5松土除草

夏季每次灌溉或降雨后应及时进行松土。为利于苗木的生长,松土的深度宜浅,以促使表土的疏松。中耕松土应逐次加深,切记不可伤苗和压苗。据试验,晴天的中午,松土后的地表温度高8 ℃左右,因此,在高温、干旱的晴天中午不宜松土、除草,最好选在阴天早、晚或雨后进行。

清除杂草是减少苗木病虫害、促进苗木旺盛生长的必要措施,除草宜“除早、除小、除了”。主要方法有人工除草和化学除草。人工除草是通过人工铲除地表杂草,对不便除草和松土的小苗,可将苗间杂草拔掉,再在苗床上撒盖1层细土,防止露根透风。如果利用化学除草则应注意保护好苗木,防止伤苗。

6参考文献

[1] 王晓娟.树木栽植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15):215.

[2] 李霈.西吉县城市绿化树木管理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3):256.

[3] 何晓妍.城市绿化树木的养护管理要点[J].建筑科技与管理,2011(5):80.

篇10

关键词:巴戟;栽培;管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S66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2-50-1

1 栽培技术

1.1 地块选择

巴戟栽培地要选择具有一定坡度的稀疏林下或者林木覆盖下的中下部向阳丘陵地块。所选地块应土壤疏松且土层较厚,而且有一定的肥力,可保证巴戟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对于灌木丛生的林地,要在冬季进行处理,消除地上杂草,并且进行焚烧,植物焚烧后的灰可做巴戟生长所需要的肥料。但是要注意如果有山苍子、樟树等含挥发性物质的树根一定要深耕拔除干净,这些物质存在会影响巴戟的生长。冬季进行耕地翻土,春季进行培畦,畦宽1米,畦高20~25厘米,每亩施入基肥1500公斤。火烧土可以做基肥使用。

1.2 巴戟繁殖方法

巴戟的繁殖方法包含以下三个方面:扦插繁殖、块根繁殖和种子繁殖方法。

1.2.1 扦插繁殖方法 选择扦插繁殖方法就要进行插条选择和截取。选择二、三年生的粗壮野生巴戟或家种巴戟,从母株剪下后进行截取,每段5厘米,刀口要锋利切不可将剪口压裂。尖端第一节保留叶片,其他叶片都不清除,之后便可扦插。对于没有及时扦插的插条要妥善保管,可进行假植(用草木灰或者黄泥浆蘸根部并放于阴凉处,不可暴晒)。春季是插条最佳时节,在雨水前后进行扦插,随着雨水增加,插条成活率也会随之提高。扦插方法按照行距15~20厘米开沟,然后整齐将插穗按照2厘米的株距放在沟内,之后覆盖土,插穗不可埋于土中,约20天插条即可生根。这种扦插方法可保证生根率为80%以上,为了更好地提高其生根率,在扦插之前可用生长激素对插穗进行处理。

1.2.2 块根繁殖方法 要选择茎宽窄均匀、根部没有损伤的无害虫的种苗,需截成15厘米左右一段。块根繁殖需要苗床,按照20厘米的距离进行开沟,5厘米的株距整齐摆放,覆盖土壤,块茎露于苗床面1厘米。

1.2.3 种子繁殖方法 选择无病害的植株做母株,待开花结果后,及时收集进行播种。种子播种距离3厘米,播种之后用黄土或者火烧土进行覆盖,厚度为1厘米。

2 田间管理

2.1 修剪枝蔓

巴戟随地蔓生,藤蔓生长过长,所吸收的养分也越多,从而影响根系以及物质的积累。在冬季可将老化过长的部分剪去,保留幼芽部分,这样可维持或者保证物质生长所需营养,使营养集中于根系。

2.2 施肥

肥料是植物生长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要掌握好施肥时间以及施肥量。一般而言,在苗木长出1~2片新叶时开始施肥,以农家肥、火烧土、草木灰等有机肥为主,每亩施入量大约1500公斤。施肥要有选择性,氯化铵、硫酸铵、猪牛尿液等不可施入。如果出现种植地酸性比较大,可适当施入石灰,每亩约55公斤。

2.3 除草

除草是植物生长中必需的一道工序,草生长必然吸收大量养分,与此同时,巴戟所吸收的养分有限,会出现匮乏状态,从而影响巴戟的正常生长。除草时间为定植后2年,每年都需除草2次,可选择5月和10月进行除草。除草要注意巴戟根系附近的草要用手来拔,避免伤害到巴戟根系。除草中也应适当进行培土,以保证巴戟根系埋于土中。

2.4 收获与加工

巴戟生长过程非常漫长,种植后7~8年才可收获,收获时切勿伤到根皮。收获的巴戟也不宜放置时间过长,以免影响质量。收获的巴戟需要进行简单的加工,一是要洗去上面的泥土;二是要剪去叶茎以及须根;三是要把巴戟晒至6~7成干之后,用木锤轻轻将其砸扁,按照生药规格切成7~13厘米分割成小段;四是要在阳光下晒2~3天干燥即可。

2.5 病虫害防治

2.5.1 茎基腐病 这种病一般发患于每年10月份,根据笔者的经验,总结以下几点防治方法。一是增强巴戟抗病能力;二是不要使用胺类化肥,这会造成土壤酸化以及巴戟组织软化;三是调节土壤酸碱度;四是对病情严重的植株进行处理。发病的巴戟要连根拔除,并且在坑中放入石灰进行杀菌。随后使用石灰于草木灰按照1∶3的比例施入巴戟根部。

2.5.2 轮纹病 此病主要危害巴戟的叶片,其防治方法如下:用1∶2∶100波尔多液喷施,每隔7~10天喷洒一次,持续2~3次,且根据病情来确定是否继续喷施。

2.5.3 烟煤病 该病是由于介壳虫、蚜虫等危害后茎、叶、果出现病症。发病的巴戟表面会出现暗褐色毒斑。防治方法如下:一是用50%退菌特800倍液喷施,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2~3次;二是用木霉菌制剂进行生物防治。

参考文献

[1] 罗新华,陈瑞云.巴戟天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