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技术范文

时间:2023-04-09 07:19: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键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键技术

篇1

关键词青虾;养殖;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S966.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3-0329-02

近年来,随着青虾市场价格的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人从事青虾养殖,但在众多的养殖户中,能达到理想产量的养殖户不是很多。据调查,有盈利的养殖户占总养殖户的1/3,有1/3能保住成本,还有1/3的养殖户是亏本的。通过了解发现,养殖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养殖户对养殖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环节掌握不好。笔者经过多年养殖青虾,不断地总结经验,现将青虾的养殖关键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1塘口选择与清整

养虾池必须选择在水源好的地方建造,且水源水质清新,水量充足,周围没有污染源[1]。目前,各地大量招商引资,各种有污染的企业越来越多,因此要特别注意水源的水质情况。周围环境污染源较多的地方不适合养殖亲虾。虾池建造要合理安排苗种池和成虾池,苗种池的面积不宜过大,一般666.67~2 000.00 m2为好,成虾池面积2 000.00~3 333.33 m2,池深均为1.5~2.0 m,注水1.2~1.5 m深,池埂的坡度为1∶1,如果坡度过缓,埂边浅水区多易生长青泥苔,池底平坦,以利于拉网操作。如果虾池周围有农田,池埂要略高于农田埂,以防雨天农田中混有农药的水流入虾池,造成虾的死亡。进排水系统应齐全。在繁殖苗种前15 d要做好苗种池清於、晒塘、消毒等工作。清塘消毒用生石灰2 250 kg/hm2化浆全池泼洒。进出水口要用密眼网箔隔拦,以防野杂鱼进入池中,注水后池中要施粪肥将水质培肥,施粪肥7 500 kg/hm2左右。然后用二氧化氯对池水消毒。不管是春季放养还是秋季放养,成虾池在放苗前首先要晒塘,晒到池底泥开裂为好,晒好后用生石灰1 500 kg/hm2清塘消毒,生石灰溶化后全地泼洒,池埂都要泼洒到。待生石灰药性过后加水5~10 cm,栽种水草。一般水草有伊乐藻、软叶黑藻、菹草等,水草刚种下后应保持20~30 cm的水便于水草轧根生长。然后施有机肥3 000 kg/hm2或无机肥150 kg/hm2培肥水质。

2苗种与亲虾选择

青虾养殖的苗种以自繁为好,购置的苗种经过运输,虾苗的质量和成活率都要受影响,虾苗进入塘口要对新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过程,生长也受到影响。春季放养的苗种可以在外地购买,但夏季放养青虾最好自己繁育苗种[2]。雌雄亲虾要在不同的养殖场区或野外捕获的虾中挑选,如果总是在自己养殖的池中挑选亲虾,由于近亲繁殖会导致成虾的个体越来越小,抗病能力越来越差,从而影响养殖的产量。选作繁殖的亲虾个体要大,应达到5 cm以上,性腺发育良好,抱卵量大,肢体完整,健康无病。注意所选抱仔虾的成熟度要一致,最好挑选所抱的卵都出现眼点的亲虾,这样才能保证培育出的虾苗规格整齐。

3繁育虾苗

1 hm2苗池放150个大小为100 cm×70 cm×50 cm的网箱,网箱在使用前要进行消毒处理,每个网箱中放抱仔虾1 kg。放过抱仔虾后,每天要在网箱中投喂一定量的鲜活饵料,供亲虾食用,否则它们会自相残杀,影响虾苗的孵化量。并且每天要检查网箱,捞出死虾和已产空的虾。虾苗孵出后,前3 d池中每天投喂豆浆,用黄豆7.5 kg/hm2磨浆全池泼洒。3 d后用15 kg/hm2,7 d后可投喂青虾破碎料,以确保虾苗的快速生长[3]。此外,每隔3~4 d池中要施发酵过的有机肥,每次施2 250 kg/hm2,以培育天然生物饵料供虾苗食用。平时应注意巡塘,打苗观察苗的生长情况,早晚注意防止塘口缺氧,以免造成虾苗死亡。经过30 d以上的养殖,虾苗达到1 cm长就可以分塘转入成虾养殖。

4成虾养殖

放苗要选择在晴天上午进行。拉网捕苗,操作要轻要快,苗种带水过塘防止虾苗受伤。如果苗种池距成虾池较远,或者从外地购买经过长途运输的,虾苗运到塘口后,先放入网箱,用充气泵充氧,待虾苗从晕眩状态清醒过来以后再放入池中,以减少苗种损失,增加成活率。放苗300~375 kg/hm2。建议成虾养殖池中不要搭配其他鱼类。因为尽管进排水口有网箔隔拦,但养殖中期池塘中仍然会有许多小野杂鱼出现,如果搭养鱼类就无法清除野杂鱼。青虾喜欢夜间觅食,因此投饵要选在傍晚进行,每天1次,饵料以全价颗粒饵料为好,满池撒喂,投喂量要根据天气和虾的生长情况而定,在此特别强调每池要设5~6个观察吃食情况的食台,用白色的材料制作,大小为100 cm×50 cm,沉入池边浅水处,每天早上检查虾吃食情况,以便确定当天投喂饵料的数量的增减。青虾在蜕壳期食量减少或不吃食,平时要注意观察,发现青虾大量蜕壳就要减少投喂,以免浪费饵料且易使水质变坏[4]。

5日常管理

虾池中一定要有水草。水草除了可以为青虾提供饵料外,主要是降低池塘青虾的分布密度,增加青虾主体分布,避免青虾互相残食,提高池塘产量。水草面积不能超过虾池面积的40%。水草在池中间隔长条型分布。春季气温低要使水温上升快,池中水位保持在50 cm,5月以后水深要控制在1.2 m。养殖前期每10 d要加注新水1次,7―8月高温季节水位要保持在1.2~1.5 m,9―11月水位控制在1.2 m,高温季节每15 d后使用生石灰泼洒1次,使青虾池水体的pH值保持在8左右。虾池水的透明度宜保持在25~30 cm,偏瘦要施发酵过的有机肥,防止池中生长青泥苔。施肥量不要超过1 500 kg/hm2。在整个养殖过程中要使用EM菌、光合细菌全池泼洒3~4次,每次用量EM菌每米用15 kg/hm2,光合细菌每米75 kg/hm2。每天必须坚持巡塘3次,巡塘过程中要仔细观察青虾的吃食情况、生长情况和活动情况,根据这些信息来确定饵料的投喂量。当天气变化和秋天时节,特别注意防止虾池缺氧,高密度养殖塘口一定要装增氧机,平时要备足增氧药物,以备不时之需。另外,每个养殖周期要用药物清除野杂鱼1~2次。野杂鱼多不仅浪费饲料,增加成本,而且干扰青虾摄食,影响其生长。

6病害防治

每个养殖周期用硫酸锌泼洒2次,防治青虾体表寄生纤毛虫或蓝绿藻类。平时要经常检查青虾的外表及腮部情况,发现病害要及时治疗,常用治疗青虾疾病的药物有纤虫净、二氧化氯、二溴海因、溴氯海因等。治疗虾病时不宜在早上进行。因为早上池塘中水质含氧低,用药会造成虾大量死亡。

7参考文献

[1] 徐世泽.池塘青虾养殖高产关键技术[J].中国水产,2010(7):38-39.

[2] 吴小兰,章秋虎.青虾池塘生态高效养殖新技术[J].内陆水产,2007,32(1):26-27.

篇2

西成铁路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预制

摘 要:客运专线后张法预应力箱梁预制关系全线的桥梁施工,以铁路客运专线昭化梁场为对象,在梁场总体布置、箱梁预制的混凝土施工、预应力张拉、箱梁收缩徐变等关键技术方面进行了阐述。梁场的预制情况结果表明,箱梁预制控制质量良好。

关键词:客运专线 箱梁 预制梁场 预应力

中D分类号:U44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3(b)-0051-04

Key Technology of Precast Concrete Prestressed Concrete box Girder Construction of Xi’an-Chengdu Passenger Dedicated Line

Fan Chen

(Xi’an-Chengdu Passenger Dedicated Line Sichuan Co.,Ltd, Chengdu Sichuan, 610000, China)

Abstract:The bridge construction of Prestressed Precast Box Girder for passenger dedicated line relationship across the board, the railway passenger dedicated line ZhaoHua beam field as the object, the key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general layout, girder box girder precast concrete construction, prestressed box girder, shrinkage and creep a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cast beam field good quality control, precast box girder.

Key Words:Passenger Dedicated Line; Box girder; Precast beam field; Prestress

作为桥梁施工的关键工序,客运专线建设中的箱梁预制具有技术含量高、设备用量大、投资费用高、质量要求严、建设期长等特点[1,2]。如何合理地对预制梁场进行总体规划布置及对预制梁进行有效的施工质量进度控制就成为箱梁预制工作的关键。该文以西成铁路客运专线昭化梁场C50高性能混凝土后张法预应力箱梁预制为例,介绍了梁场各组成单元的总体布置建设、箱梁预制的混凝土施工、预应力张拉、箱梁收缩徐变等关键技术问题。

1 工程概况

新建西成铁路客运专线(以下简称西成客专)西安至江油段位于陕西与四川两省境内,设计时速250 km/h,全长约509 km,其中陕西省境内约343 km,四川省境内约166 km。

西成客专四川省境内设计桩号为DK344+469.4~ DK512+428.418,包含四川段正线工程和广元地区、江油车站及成都枢纽工程。西成客专四川段全线设置桥梁84座45.342 km,箱梁孔数1 106孔,其中32 m梁737孔,24 m梁369孔。

由于西成客专四川段桥梁建设任务桥隧比高,受控制性工程影响多;根据全线桥梁分布特点及各梁区的供应数量,结合每个梁场的合理覆盖范围及制梁进度满足总工期要求,统筹划分全线的预制及架梁区段,选定梁场位置及规模[3]。全线分为利州梁场、昭化梁场、江油厚坝梁场及双河梁场四个梁场,其中昭化梁场占地规模102.5亩,生产能力为373孔,为其中规模最大、生产能力最强的梁场。下面就以其为代表进行分析。

2 制梁场的总体布置

梁场的总体布置合理与否关系不仅到梁场正常运转,也关系到箱梁的预制质量,故梁场的布置应因地制宜地进行。

2.1 梁场主要区域划分

梁场各区域划分要充分考虑所选机械、场地条件、制梁工期等各种因素,统筹合理安排。昭化梁场主要区域划分为五区一站一室,五区包括:(1)钢筋加工区。(2)制梁区(包括制梁台座、内模存放台座)。(3)存梁区(含存梁及检测台座、提梁通道)。(4)提梁区(包括龙门吊轨道及临时存放台座)。(5)办公及生活区。一站一室主要为混凝土拌合站(包括砂石料场、筛洗区、拌合站)及试验室。其中还有一些辅助生产设置(如,锅炉房、混凝土输送车等设备存放区、材料仓库、机加工棚、水电及其配套系统、场内道路等)。

2.2 区域规划建设

当昭化梁场各区域划分完成后,一般按以下原则进行梁场的规划建设:(1)场地各区域功能设置尽量单一,减少各工序的施工交叉干扰。(2)钢筋加工场和绑扎区设在梁场的一端,减少与制梁区混凝土、模板等的施工交叉。(3)梁场道路宽度、台座间距、工装布置等要考虑选用设备的外形尺寸、性能参数的影响及现场拼装运梁车及架桥机的位置和方向。(4)制梁及存梁台座的数量及布置形式要满足制梁周期、效率及工期要求。(5)制梁、提梁设备的配置要与制梁工序,存梁台座数量,架梁起止时间及存梁方式相结合。

2.3 优化后的梁场布置

昭化梁场根据场地情况、施工任务、机械设置,对各区域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后的梁场布置情况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梁场共设置制梁台座6个(含32 m/24 m共用制梁台座1个),生产能力为30榀/月,存梁台座48个(其中32 m与24 m共用存梁台座20个,静载试验台座1个),双层存梁最大可存放箱梁95榀。

(5)生产初期,应至少应对两孔梁预应力筋的管道及喇叭口摩阻等预应力瞬时损失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并对张拉应力进行修正;预应力施加实行智能控制,防止超张拉,确保预应力徐变上拱限值满足要求。

3.5 控制张拉工艺

箱梁混凝土的预应力按预张拉、初张拉和终张拉三个阶段进行。张拉时在梁的两端及两侧四个顶同时进行,以张拉力控制为主,以力筋伸长值为校核。

3.5.1 预张拉

预张拉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度的60%+3.5 MPa时内模拆除后进行。张拉顺序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注意保持两端力筋的伸长量基本一致。

预张拉施加过程及监测:0~0.2 σcon(测初始伸长量及夹片外露量)设计张拉力(持荷5 min,并维持油压表读数不变,量测控制油压伸长量及夹片外露量)锚固(量测锚固回缩量)。

3.5.2 初张拉

初张拉要求在梁体混凝土强度达设计强度80%+3.5 MPa(43.5 MPa)后进行,初张拉后就可用龙门吊将梁体移出台位。初张拉力的施加过程及监测与预张拉相同。

3.5.3 终张拉

当梁体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后,龄期不少于10天才能进行终张拉。终张拉施加过程及监测:0初应力σ预张拉或初张拉σcon(测控制油压伸长量及夹片外露量)σcon(持荷5 min并维持油压表读数不变,测控制油压伸长量及夹片外露量)锚固(测锚固回缩量)。

3.5.4 管道压浆

(1)终张拉完毕后,必须在48 h内采用真空辅助灌浆工艺对管道进行压浆。压浆时及压浆后3天内,梁体及环境温度均不能低于5 ℃。

(2)压浆水泥采用42.5低碱普通硅酸盐水泥及复合型外掺料,水泥浆体质量应符合《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的规定:浆体水胶比不超过0.34,流动度应控制在30~50 s之间并不能泌水。试验室要通过多次试验进行分析比较,以确定最佳的水泥浆配合比。

(3)压浆工艺。管道压浆采用真空压浆技术[7],压浆顺序为先下后上,各道工序一定要严格按操作要求进行。压浆过程应连续一次性完成,储浆筒中的浆体要不停地搅动。压入的浆体不得含未搅匀的水泥团块,终凝时间不宜大于24 h。水泥浆要满足以下要求:28 d抗压强度≥50 MPa,抗折强度≥10 MPa;24 h内最大自由收缩率≤3%。

3.6 箱梁检验与移运

3.6.1 出场检验

预制梁出场检验主要有预制梁制造过程检验和成品检验。

(1)预制箱梁生产工艺过程控制由质检部进行逐项检验,对不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及配件等均不得使用。凡是本道工序质量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一律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当箱梁首孔生产时、批量生产中及当有影响抗裂性的质量缺陷时,应进行静载试验,要求梁体下翼缘底部边角及梁底无受力裂纹,预制梁静载弯曲抗裂性不小于1.20,静活载实测挠度不大于1.05倍设计计算值[8]。

(3)预制好的箱梁要逐件进行成品检查验收、合格后签发技术证明书。均设置桥牌,标明跨度、活载等级、设计图号、梁号、梁体质量、制造厂家、制造年月、许可证编号等。

3.6.2 箱梁场内移运

预制箱梁在梁场内运输、存梁及出场装运时,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梁不会出现损坏,梁端的容许悬出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箱梁在场内运输、起落和出场装运时,均采用联动液压装置落梁;运、存梁时要求每个支点实际反力与四个支点的平均反力值相差不超过10%(或四个支点不平整量最大不超过2 mm)。

梁场采用900 t提梁机装梁,要确保装梁安全。当提梁机行走至待移箱梁上方时,用提梁机专用吊具与箱梁吊点进行可靠联结,然后缓慢将箱梁吊起离地10 cm左右停车制动,仔细检查梁体纵、横向水平度是否满足要求,如不满足要求应将梁体落下重新调整吊杆螺栓或提梁机起升高度;同时检查提梁机起升制动是否可靠,一切正常后方可继续装梁。提梁机装梁应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进行指挥,吊梁行走时应保持在低位,梁底距存梁台位支承台面上方约30 cm高度,当运行到距运梁车3 m左右时停车,待梁体稳定后起升梁体到高出运梁车约30 cm位置,再将梁体吊至运梁车上方,调整梁置直到满足或运梁车承载要求后平缓落梁。

4 结语

客运专线梁场功能多、工期紧,在规划建设时应综合考虑场地条件、所选用机械设备、水电、场内道路、生产生活用房等多项内容,既要经济又安全适用;箱梁采用的C50高性能预应力混凝土质量要求严格,必须要从原材料、配合比、钢筋模板加工、预应力张拉、养护及移梁各方面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昭化梁场的箱梁预制由于场地布置合理,质量控制到位,所生产的箱梁均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为全线的桥梁上构施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卢春房.铁路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3.

[2] 黄第福.铁路客运专线梁场规划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09(6):42-45.

[3] 王吉连,袁开诚,李陆平.客运专线铁路预制梁场选址与总体布局的实践[J].铁道标准设计,2008(6):35-39.

[4] 周玉华,赵秀典,李平.客运专线预制箱梁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控制技术[J].铁道标准设计,2008(8):63-67.

[5] 朱琛.武广客运专线32 m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预制施工技术[J].世界桥梁,2010(4):28-31.

[6] 张克伟.客运专线32 m整孔箱梁冬季蒸气养护温度控制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09(11):23-27.

篇3

关键词 大苗(树);移植;苗木处理;栽植;管理

中图分类号 S72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5-0214-01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人们对环境优美的要求越来越高,房产商和业主非常期望小区变的大树成荫、小树成林、花红柳绿、鸟语花香,再配以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曲路幽径,仙境一般。采取栽(移)植大苗的方法是好的,但栽植过程中不讲技术,造成欲速则不达[1-4]。笔者调查中发现造成大苗成活率低的原因有几方面:栽(移)植时间不适宜,应在苗木休眠期或树液流动前(秋后落叶或早春)栽植,否则会导致成活率低;栽植前不作任何处理,造成大苗生理失衡;起苗时主根切断过大,须根留之甚少,缓苗困难;针叶树种或常绿树种远程运输,时间过长,又无全程管护既不了解树种生物学特性,又无适应性栽植过程是造成珍贵树种成活率低的原因之一;栽后管理跟不上也是造成成活率低的重要原因。为此,在移植或栽植大苗(树)时应注意以下关键技术。

1 选择适宜的栽(移)植时间

常规大苗移植应选在树木休眠期或树液开始流动前,秋季在树木开始落叶至土壤结冻前进行;春季在土壤解冻后至树木萌芽前进行。秋季栽植要看当地气温条件,如严寒地区,因生理干旱造成“抽条”或出现冻害而降低成活率,可将苗木运进后假植,待翌年春季萌芽前栽植[1]。

2 苗(树)木选择与处理

大苗(树)栽植,历经选苗、起苗、运输、贮藏和栽植等过程,每个环节都关系到大苗(树)的成活率。选大苗(树)时,必须选择原产地气候条件与移入地相近的树种。所选苗(树)必须粗壮、主干通直、树冠端正、针叶树的树形美观、顶芽饱满、侧枝均匀、无外伤。起苗方式依据树种不同而各异,一般落叶树可用裸根法,针叶树、常绿阔叶树、难生根的落叶阔叶树,起苗时需带土球。起苗(树)前5 d灌足1次水,以便苗(树)木的根系、枝干有足够的水分来弥补移植时所失的水分,并利于起苗时的操作[2]。

裸根起苗,一般胸径在6 cm以上大苗(树),采用截干和修枝法,保持树体水分平衡。萌蘖力强的杨、柳、水杉等树种,可锯掉树冠保留主干;萌蘖力弱的阔叶树可锯掉1/2~2/3的侧枝保留部分树冠,修剪创伤面用油漆封口。

带土球起苗,常绿树种起苗时需带土球,带土量依据不同树种特性而定,一般干径大小与土球大小之比为1∶10,即苗(树)地径1 cm,土球直径10 cm,土球高度为土球直径的70%~80%。对侧根发育良好的树种,土球应适当小些,侧根根系不发达的树种,土球应适当大些。起苗前,用湿草绳将树干和比较粗的枝干缠绕严密。起苗时,在土球直径外开沟,沟宽以便于操作为准,沟沿的内侧要垂直,挖掘深度比土球的横径稍大一些,挖到预定深度时,用短柄铁锨将土球修成圆球形,用湿草绳缠严。目的是保温保湿,避免运输中土球散落,减少植株失水和不同地区温差对树干的侵害,提高成活率。

对于一些珍贵、不易成活的大苗(树),可以采用分次断根移植法,移植前2年在树干对应2个方向按树基径8倍之远处挖沟,为解决根系受伤的问题,灌入稀泥浆,促发新根。移植前1年,用同样方法在另外2个方向开沟灌浆,使根系回缩到土球范围之内,以便起苗移植。

常绿树种遇到工程急需反季节移植(生长季节)可采取施工地和起苗地同步进行,避开高温季节施工,起苗时加大土球量并用湿草绳严密扎紧,运输时遮荫喷水,树冠采取重剪强修和挖大穴深栽并立支架固定。

3 运输

运输是移植大苗(树)关键技术之一,为了防止树(苗)与车厢直接碰撞与摩擦,应在车厢底部放一些草帘或秸秆等软物质,并在车厢前加大放置的量。将根部置于车厢前部,车厢尾部横向绑一木杠,将树冠置于木杠上,用软绳固定。运输时间过长或非适宜移植期,装车后用草帘或篷布遮荫,途中每隔3~4 h喷1次水[3]。

4 挖坑栽植

挖坑与起苗同时进行,按施工计划的栽植点挖比土球直径大50 cm左右、深比土球厚度深40 cm左右的栽植坑。将表土和熟土放一边,深层土壤放另一边,挖好后,坑内施有机肥(绿肥、厩肥、鸡粪等)10~20 kg,或施复合肥2 kg左右,掺一些熟土搅匀松软。

栽植方法主要有裸根栽植和带土球栽植2种。一是裸根栽植,栽植前清水浸根24~48 h或全根蘸泥浆,栽植方法为“三埋二踩一提”,即将大苗(树)放置于坑中央,使根系均匀舒展,不窝根、不上翘,苗茎直立,分层覆土,肥沃湿润土(掺一些腐熟有机肥)填于根际,填到2/3左右将苗(树)轻轻略向上提,分层填土踏实,使土壤与根系密接,覆土厚度超过原根基痕2~3 cm,并将苗(树)穴修成盆状,以利浇水。二是带土球栽植,栽植前往坑内灌水,达坑深2/3,掺入一些含有机肥的熟土,边掺边搅成泥浆(粥状),放入带土球的大苗(树),阴阳面与起苗地相同,摆正适中,待10 min左右,泥水渗入到土球中,再用剪刀剪掉草绳,使其散落在土球周围,再封土踏实,修穴成盆状,利于浇水。

5 栽后管理

5.1 浇水

栽后当天浇1次透水,次日再浇1次透水,10 d后仍浇1次透水,这3次水是保命水,浇水后表面撒1层细土保墒,以后视墒情浇水。除此之外,为了解决常绿树种移植时保留大量枝叶而造成地上树冠与地下根系水分失衡,栽植后每天10:00—16:00往树冠上喷水,连续喷10 d。

5.2 支架固定树木与遮荫

新栽植的大苗(树)易被大风吹歪,使根部土壤出现裂缝影响成活率,因此可用3根竹竿或木棍将树体固定。对一些贵重大树或在生长期内移栽,应用遮荫网遮荫,防止日晒,减少蒸腾,提高移栽成活率。

5.3 施肥

新移植大苗(树)要经过成活、恢复树势、步入旺盛生长,需要及时供给养分,采取土壤施肥和根外追肥相结合,原则是薄肥勤施。移植当年秋季和翌年早春、秋季各施1次肥(最好是有机肥或复合肥)。根外追肥是有利于恢复树势的最佳方法之一,既供给树体养分,又补充水分。新栽植当年每15 d施肥1次,选用尿素、硫酸铵、磷酸二氢钾等其中一种配制成0.5%~1.0%的速效肥液,在早晚或阴天时向树冠喷洒[4]。

5.4 输液促活

对贵重和难以成活的树种,为了解决移植时树体水分供需矛盾,可选用输液促活技术。用木工钻在树干基部钻2~4个输液孔,孔径大小与输液针头相匹配,孔朝下与树干呈30°夹角,钻至髓心。输液孔水平分布要均匀,垂直分布上下错开。所输之液,需用磁化水或冷开水,1 L水加入ABT 5号生根粉0.1 g、磷酸二氢钾0.5 g。将树干注射器针头插入输液孔中,把贮液瓶挂于高处,拉直输液管,打开开关,液体即可输入,液体输完可换新液,一直输到苗(树)木生出新根和抽出新梢后,结束输液,再用波尔多液涂封孔口。

6 参考文献

[1] 郭世萍,张瑜.大树移植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14):243.

[2] 郑芳,王春弘,罗彩云,等.园林工程中大树移植技术的探讨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229-3230.

篇4

【关键词】 VoLTE 关键技术 标准

一、VoLTE基本理论

通过对标准LTE话音加入GSMA定义,得到的最后处理方案即VoLTE,IMS网络的实质是对网络进行业务控制,它能将LTE和EPC网络相互配合起来,从而达到分组域的话音、视频通信的目的。通过IMS系统控制,VoLTE解决方案能够为用户提供大量的话音业务,比如号码显示、呼叫、会议电话等。《中国移动VoLTE技术白皮书》要求VoLTE解决方案进一步改善,改善的方向包括追求更高质量的视频体验、支持更高清话音等,并且通过将VoLTE解决方案与融合通信结合起来使用,这样就能为用户提供更多更好的业务体验。在3GPP的技术规范的中,AMR算法和AMR-WB算法被称为是使用最频繁的算法,当然这两者的话音速率存在差别,前者为4.75~12.2kbit/s,后者为6.6~23.85kbit/s。

二、关键技术

2.1半持续调度

半持续调度的特征是有一个20ms的调度周期,它具有MCS、RB资源、传输模式一成不变的特点,而且它是基于VoIP业务而进行的一项技术。在过渡阶段,可以进行其他业务的动态调度,这是因为不需要对话音进行分组调度。在会话状态这个阶段,每间隔20m可以生成采样分组,这样的话就可以规避上行动态调度的请求,能将原有的话音传输能力提高二成左右。从理论上来说,在静默期,背景音符号出现的周期是160ms,在这个阶段,因为不存在话音数据调度,所以能蚨云渌业务进行动态调度。一旦客户进行半静态调度,延迟动态调度可以提高语音能力达到20%左右。

2.2头压缩

在用户面PDCP实体中存在UE与eNodeB,它具有LTE系统中的ROHC功能实体,如此就能实现对面数据分组的头压缩以及解压。具体步骤如下,压缩端先对报文头进行压缩,然后使头部压缩信息传输到解压端;在分析上下文的基础之上,解压方需要保障能够正确对头压缩报文进行解压。在不能使用ROHC头压缩的情况下,RTP和IP头、UDP头的开销分别是12byte、20byte、8byte。AMR话音编码速率达到12.2kbti/s,其净荷数值可以达到33byte。如果使用ROHC头压缩方式,那么总共开销是39byte,如果加上PDCP、RLC和MAC头,byte数量就会相应增加。加上不使用ROHC,数据分组长度就是616bit,所以其压缩效率是比较明显的。

2.3 RLC分段与TTI绑定

RLCPDU是通过底层上报像信息对PDCPPDU进行分段而成的,它根据自身分配的无线资源的差异而表现不同的特征。如此形成的RLC分段可以使SINR和业务解调要求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具体实施方式是占用更多时域资源,然而其也具由一个缺点:计划以外的分组头开销会相应增加。对于MAC层而言,其默认的功能是RLC分段,对于不同的分段比例,上行子帧的数量是不同的,而可实现的分片数的最大数量也会有差异性。所谓TTI绑定,就是指的是UE不需要等待HARQ进程的某些固定数目的数据,这样就能达到减少系统头开销和降低分组丢失出错的概率。

3.1VoLTE国际标准

主要相关国际标准如下:(1)3GPPTS23.237IP多媒体子系统(IMS)业务连续性。(2)3GPPTS23.292IP多媒体子系统(IMS)集中业务(ICS)。(3)3GPPTS23.216单无线频率语音呼叫连续性(SRVCC)。(4)3GPPTS23.856单无线频率语音呼叫连续性(SRVCC)增强。(5)3GPPTS23.272演进的分组系统(EPS)中的电路域回落。

3.2VoLTE国内标准

VoLTE相关国内标准主要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制定,相关国内规范包括:(1)《演进的分组核心网络语音业务解决方案研究》(已完成)。(2)《演进的移动分组域中支持双模单待语音呼叫连续性的设备技术要求》。(3)《演进的移动分组域中支持双模单待语音呼叫连续性的设备测试方法》。(4)《支持E-UTRAN到UTRAN/GERAN电路域业务回落技术的核心网设备技术要求》。(5)《支持E-UTRAN到UTRAN/GERAN电路域业务回落技术的核心网设备技术要求》。另外,CCSA计划后续制定VoLTE相关的研究报告和行业标准。

四、总结及建议

VoLTE具有一系列优势:性能良好、方案相对来讲较为简单、成本较低。VoLTE可以作为中国移动选择LTE话音解决方案时的目标方案。未来,VoLTE技术将是移动通信业务发展的主流,因为它能够给用户带来更多选择以及为客户带来更好的体验。电信运营商对于该网络的投资建设和市场运营还需要处理的问题非常多,所以做好相关的业务规划和网络建设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

参 考 文 献

篇5

关键词:4G网络通信 LTE-Advanced 3GPP 载波聚合中继技术(Relay) 多点协作(CoMP)

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12-0022-01

1 引言

当今移动通信技术步入4G时代,2013年6月韩国三星了LTE Advanced版的Galaxy S4,LTE-Advanced网络采用了当前一代LTE的技术,并在其基础上进行了演进。目前,LTE-Advanced网络的下载速度最高达102Mbps,比中国普通家用宽带无线传输速度快100倍以上。从理论上讲,LTE-Advanced网络的数据传输速度还能更快,根据最新的研究数据表明,LTE-Advanced网络数据下载速度最高能达到150Mbps,数据上传速度最高能达到37.5Mbps。

2 LTE-Advanced基本概念及主要技术参数

LTE-Advanced(LTE-A)是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的后续演进,是LTE-Advanced的简称,2008年3月开始,2008年5月确定需求。LTE-Advanced是LTE(Long Term Evolution)的演进,但其并非5G,而是对现存LTE技术的更高效运用。LTE-Advanced的技术参数如下:带宽为100MHz;理论下行峰值速率为1 Gbps,理论上行峰值速率为500 Mbps; 上行峰值频谱利用率为15Mbps/Hz,下行峰值频谱利用率为30Mbps/Hz。

3 LTE-Advanced的关键技术研究

为了满足IMT-Advanced(4G网络)的需求,3GPP结合当前的技术,针对LTE-Advanced(LTE-A)提出了几项无线网络传输的关键技术,包括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技术,多天线增强(Enhanced Multiple Antenna Transmission)技术,中继(Relay)技术,协作多点发送和接收(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技术等,通过这些关键技术的应用,LTE-A的网络速度可以得到大幅的提高。本文将对这些关键技术做如下分析和研究。

(1)载波聚合(CA)技术。载波聚合(CA)技术是聚合两个或者更多的基本载波,满足网络传中更大的带宽需求,以便达到高速传输的要求。LTE-A中提出下行采用载波聚合技术,从而可以满足带宽大于20Mhz的网络传输需求。按照频谱的连续性,载波聚合可以分为连续的载波聚合与非连续的载波聚合。按照系统支持业务的对称关系,可以分为对称载波聚合和非对称载波聚合。载波聚合的研究场景可以分为以下3类:同带连续CA;同带非连续CA;异带非连续CA。

(2)多天线增强(Enhanced Multiple Antenna Transmission)技术。由于无线网络传输受到频率资源的限制,多天线增强技术可以通过扩展空间的传输维度进而能够成倍地提高信道容量而被多种标准广泛采纳。受限于发射天线高度对信道的影响,LTE-A系统上行和下行多天线增强的重点有所区别。在LTE系统的多种下行多天线模式基础上,而LTE-A要求支持的下行最高多天线配置规格为8x8,同时多用户空分复用的增强被认为是标准化的重点。因此LTE-A相对于LTE系统的上行增强主要集中在如何利用终端的多个功率放大器,利用上行发射分集来增强覆盖,上行空间复用来提高上行峰值速率等。

(3)协作多点发送和接收(CoMP)技术。协作多点发送和接收技术(CoMP,Coordinated Multiple Points Transmission/Reception)是指地理位置上分离的多个传输点,协同参与为一个数据终端的数据(PDSCH)传输或者联合接收一个数据终端发送的数据(PUSCH)。

根据参与协作多点发送和接收(CoMP)处理的小区是否归属于一个eNB来区分,它可以分为Intra-eNB和Inter-eNB CoMP两种方式。前者只需要本基站内部各小区间交互CoMP处理相关的业务数据和控制信息,较易于实现,而后者则需要在基站间交互这些信息,对X2接口带宽有很高要求,时延也比前者更大,目前标准中讨论的CoMP方案基本上都是Intra-eNB方式。

(4)中继(Relay)技术。中继技术是在原有站点的基础上,引入中继站,中继站和基站通过无线连接,下行的数据先由基站发送到中继站,再由中继站传输至终端用户,上行的数据则反之,如图1所示,为中继(Relay)技术的传输原理图。通过中继站能够增强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并且可以支持临时性网络的分布,也可以支持群移动网络的分布,同时还能够降低网络分布的成本等。

4 LTE-Advanced的发展前景

LTE-Advanced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随人类对无线移动网络高速度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无线终端设备商(例如三星、苹果等)对LTE-Advanced的研发投入必将进入一个新的,全球的无线网络运营商(例如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对LTE-Advanced网络建设的投入也必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虽然就目前来说,LTE-Advanced的发展还处于该产业发展的探索阶段,但是随着需求的旺盛和技术的不断投入和更新,在不久的将来,LTE-Advanced也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参考文献

[1]沈嘉,索士强,全海洋.3GPP长期演进(LTE)技术原理与系统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篇6

1鸡场环境及设施要求

1.1场址选择

场址应选择地势高燥、采光充足、通风良好、交通方便、水电充足、排水良好、隔离条件好的地方。养殖场周围3 000m内无大型化工厂、矿厂、医院等污染源。距离交通主干线、学校、居民点、畜牧场、屠宰场至少1 000m以上。不应建在饮用水源、食品厂上游。

1.2场区布局

场区布局合理,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鸡舍之间距离10m以上,净道和污道分开。

1.3设备设施

应配备相应的生产及配套设施,如消毒室(池)、更衣室、兽医室、饲料库等,并要具备工作所需的仪器设备。鸡舍要配备通风换气、光照等装置。安装粪便、污水、病死鸡无害化处理设施。

2选择优良品种与健康雏鸡

2.1选择优良品种

国内外优良肉鸡品种:一是快大型肉鸡,如爱拔益加肉鸡(简称AA肉鸡)、艾维茵肉鸡、科宝肉鸡、罗斯-308肉鸡等。二是优质黄羽肉鸡,如岭南黄鸡、新广黄鸡、新浦东黄羽肉鸡等。三是地方优质肉鸡品种,如洪山鸡、江汉鸡、景阳鸡、郧阳大鸡等。对品种的选择应视养殖户的具体情况及养殖计划而确定。

2.2引进健康雏鸡

购雏时应确保种源可靠,即鸡种纯正和鸡苗健康,还必须保证其来自非疫区。通过“一看、二摸、三听”的方法来鉴别雏鸡的强弱优劣。健雏标准是毛色光亮、精神活泼、行走正常、腹部收缩良好、无血污与突脐现象,拿在手里感到挣扎有力,叫声响亮。

3确定合理的饲养规模

养殖户要根据自身劳力、饲养技术和资金、设备等条件,确定合理的饲养规模。一般养殖户以养

1 000~5 000只为宜。

4饲喂优质饲料

优质饲料虽然价格高,但其饲料转化率也高。就饲料成本而言,育成2.5kg重的肉鸡,用优质料比中等饲料可节约成本1.5元左右,且可缩短饲养时间7~8d,减少了药费、水电费、人工费等。因此,使用优质饲料比中档饲料可降低成本,提高饲养效益。

5优质肉鸡公、母要分群饲养

公母雏鸡的生理基础不同,主要表现在生长速度、脂肪沉积能力、饲料转化率等方面的差异,其对饲料营养、环境条件的要求也不同。优质肉鸡实行公母分群饲养,可以提高鸡群整齐度和饲料利用率,提高产品质量,减少残次品,节省能源,提高经济效益。

另外,公母分养要选择肉鸡在生长利用饲料最经济时出售。一般肉用仔鸡的公鸡在7周龄以后,母鸡在9周龄以后,生长速度减慢,饲料消耗增加。所以肉用仔鸡的公鸡养到7周龄后出售,母鸡要养到9~10周龄后出售。这样,公鸡可比混群饲养提前1~2周上市,经济效益较高。

6饲养管理技术

6.1接雏前准备工作

6.1.1育雏舍要求育雏舍不能渗漏雨水,墙壁不能有裂缝,水泥地面要平整,无鼠洞且干燥,门窗严密,房屋保温性能好,并能通风换气。平养育雏舍内要间隔成几个小间,每小间面积20m2为宜,便于饲养管理和调整鸡群。

6.1.2饲养员雏鸡的饲养人员要选择工作负责、细致、具有一定养鸡经验的饲养员,并由饲养员负责育雏垫料、水桶、料桶的准备。在进鸡前2d对鸡舍进行升温,直至达到雏鸡所需要的温度为止。

6.1.3设备育雏设备包括升温保温设备(暖风炉、保温伞、红外线灯泡、电热管(板)、烟道、火炉等)、饲槽、饮水器、水桶、料桶、温湿度计、扫帚、清粪工具、消毒用具等。一般每只雏鸡占有的料槽长度为:1~3周龄4cm,4~6周龄6cm。每百只雏鸡占有饮水器60cm以上。只有保证每只鸡有合适的采食和饮水位置,才能使其均匀地生长发育。

6.1.4清洗消毒育雏舍在进鸡之前必须彻底清洗,包括墙壁、地面、笼具等设备的清洗。然后用1%的氢氧化钠(烧碱)溶液喷洒墙壁和地面,再用其它消毒剂按使用说明对育雏舍所有设备进行喷洒。最后把门窗关闭,对育雏舍和用具进行熏蒸消毒。其方法有两种:一是每立方米空间用福尔马林40mL,高锰酸钾20g。先放高锰酸钾在舍内瓷器中,后加入福尔马林,使其产生烟雾熏蒸2h。然后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使舍内烟雾散发出去。二是用过氧乙酸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过氧乙酸3g,放在容器内加热使其蒸发,密闭2h。熏蒸时舍内相对湿度要保持在60%,其消毒效果明显。

6.1.5饲料及药品按照所进鸡种的营养需要标准,提前购进或配合好雏鸡饲料。一次购进或配料最好不要超过15d的用量,以免饲料霉变和营养成分损失。为了预防雏鸡发生疾病,要准备好相应的药品和疫苗。

6.2饲养管理

6.2.1饲养阶段的划分根据肉鸡的生长发育规律及饲养管理特点,快大型肉鸡饲养阶段可分为育雏期(0~3周龄)和肥育期(4~6周龄);优质肉鸡大致可划分为育雏期(0~5周龄)、生长期(6~8周龄)和肥育期(9周龄后或出栏前2周)。在实际生产中,各饲养阶段的长短受到肉鸡品种和气候条件等的影响,饲养阶段的长短应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决定。

6.2.2育雏期的饲养管理该期的目标就是使各周龄体重适时达标,争取高的育雏率。据资料介绍,1周龄末雏鸡体重每少1g,出栏时体重将少10~15g,为了保证1周龄末的雏鸡体重达标,此期要充分做好饲养管理工作,具体操作如下。

6.2.2.1及早饮水小鸡出壳后处于高温、高密度条件下,体内水分消耗多,特别是经过长途运输,容易发生脱水。应在入舍后20min左右饮水,在饮水中加入5%~10%葡萄糖或蔗糖,最好使用高效电解多维,有利于雏鸡体力的恢复和生长。在雏鸡运抵鸡舍后的半天内,饮水要比喂料重要得多。应放置足够的饮水器以保证所有的鸡只都能够喝到水,并注意水温应在16~22℃之间。对不饮水的雏鸡可进行人工辅助饮水,可将鸡喙碰触饮水或饮水器而使其学会饮水。

6.2.2.2适时开食开饮后3~5h开食。出壳后雏鸡第一次喂食称开食。开食的早晚直接影响初生雏鸡的食欲、消化和今后的生长发育。初生雏鸡消化器官在孵出后36h才完全具备消化功能,过早开食对消化器官有害,对以后的生长发育也不利;过晚开食会消耗雏鸡的体力,使之变得虚弱,影响以后的生长和成活。开食饲料用配合饲料效果较好。上料技巧为第1周每天喂8次、第2周每天喂7次、第3周每天喂6次、第4周后每天喂5次;在不同的时间上不同的料量,以刺激鸡群的采食而取得好的饲养效果。

6.2.2.3适宜温度1~3日龄分别37℃、36℃、35℃;4~7日龄33~30℃;8~14日龄30~27℃;15日龄之后27~24℃。此期温度特别重要,如果温度过高或受寒,会出现腹泻、卵黄吸收不良、应激和脱水等问题,要勤观察并根据需要及时调整育雏温度和鸡舍的通风。

6.2.2.4相对湿度不同日龄肉鸡对湿度有不同要求,一般是1~4日龄65%~70%,以后相对湿度为60%~65%。防止脱水及飘飞的绒毛刺激鸡呼吸道从而诱发呼吸道症状的疾病。严禁出现高温高湿、低温高湿和干燥三种情况。相对湿度较低,会导致鸡群生产性能和均匀度较差;相对湿度较高,雏鸡容易脱水,呼吸道黏膜容易损伤等。

6.2.2.5饲养密度一般前期以每平方米30只为宜,后期逐步降至每平方米15只以下。饲养方式对饲养密度有影响,网上平养密度可大一些,地面平养可小一些。

6.2.2.6饲料营养全面应喂以优质的全价饲料,1周龄内的雏鸡对营养水平的要求高(粗蛋白>21%,代谢能12.5~13.4MJ/kg),所以此期的饲料营养水平很关键。2~3周龄为了降低营养代谢病(腹水症、猝死症和腿病等)的发生率,可以进行适当的限饲。也可以在1周内喂以高营养水平的开食料而在1周后配制蛋白>21%、能量11.5~12.5MJ/kg的雏鸡饲料。

6.2.2.7光照1~3日龄24h/d,强度3W/m;4~30日龄调整光照时间约16h/d,强度1.5W/m,灯高2m,31~42日龄0.75W/m,并且育雏室光照要均匀。1~2h的黑暗与照明交替进行,使雏鸡适应黑暗环境,遇到停电不至于发生拥挤,也便于控制采食,调整生长速度。

6.2.2.8严格消毒鸡舍门前要设置消毒池,经常更换消毒药水。喂鸡前,要更换工作服,并注意手和鞋的消毒,平时要坚持对鸡舍内外进行定期消毒。

6.3育肥期的饲养管理

此期的主要目标为育肥,促使鸡群快速生长以获得最大的出栏体重,管理要点如下。

6.3.1强化通风换气以通风为主保温为辅。此期如果不注意通风,鸡群的排泄物产生的有害气体会造成鸡舍的空气污浊,影响鸡群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6.3.2严格消毒特别是带鸡消毒,消毒次数为1次/d。随着养鸡时间的延长,鸡舍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如果不注意环境的治理,最终将严重威胁鸡群的健康。

6.3.3供给全价饲料和清洁饮水最好用全价颗粒料,此期的营养以高能量为主,蛋白水平可降至18%,如果具备混合条件则可在饲料中加入1%~3%的油脂以增加能量。夏天更应该注意鸡群饮水的净化及水槽和料槽的消毒。

6.3.4加强光照管理逐步延长光照时间,提高采食量,加强催肥,以获取最大出栏体重。光照23h/d,强度为0.75W/m。强度太大容易造成炸群,强度太小又起不到刺激采食的目的。

6.3.5控制湿度相对湿度65%~60%,不低于55%。

7疫病防控

鸡场能否及时做好疫病防制,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大疫病发生率,降低肉鸡死亡率,从而降低饲养成本,是提高肉鸡饲养效益的根本。商品肉鸡疫病防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7.1重视鸡场的环境卫生

坚持做好消毒工作,消毒工作要制度化、经常化、具体化。

7.2加强管理

7.2.1全进全出制饲养肉鸡必须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养完一批鸡后,必须彻底清扫、消毒,再空舍2周后才能进下一批肉鸡。

7.2.2建立完善的卫生防疫制度保持鸡舍内清洁、卫生、无异味,减少各种应激反应。定期对鸡舍内外、饮水等进行消毒。进雏前对鸡舍彻底消毒,工作人员进入鸡舍时,必须穿工作服、换上鞋帽,鸡舍严禁人员串舍和外人参观。特别邻近鸡舍发病时,应严格封锁。杜绝飞禽、老鼠、犬、猫等传播病源。粪便远离鸡舍堆积发酵、无害化妥善处理,病死鸡要焚烧或深埋。

7.3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一般情况下,10日龄时用新城疫IV系疫苗点眼、滴鼻,17日龄用法氏囊弱毒疫苗饮水。24日龄和31日龄分别重复10日龄和17日龄的免疫,同时要适时合理用药,控制鸡白痢、球虫病和慢性呼吸道病的暴发等。

免疫接种前后3~5d,停用抗病毒药物,在日粮中适量添加口服补液盐,维生素等抗应激剂。使用的疫苗要确保质量,选择国家公布或县(市)畜牧局推荐使用的疫苗;用药时选择国家允许使用的药物,严格掌握用药时间,并执行休药期制度,以免造成药物残留。

8主要传染病的控制

8.1白痢

8.1.1预防①从进行过白痢净化的种鸡场采购鸡苗。②综合卫生措施。保持稳定的育雏温度,3~15日龄鸡在饲料或饮水中投喂允许使用的抗菌药(如氟哌酸、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等)和抗菌中草药(如辣蓼、野等)。连喂3~5d,停1~2d,再喂3~5d。

8.1.2治疗首选药的剂量比预防量加倍,同时注意用小苏打或电解质多维辅助治疗。

8.2大肠杆菌病

8.2.1预防管理过程中要注意水质卫生和加强环境消毒,保持良好的通风使空气清新,防暑、防寒、防潮湿,杜绝拥挤等应激因素。

8.2.2治疗首选药物为头孢类、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

8.3球虫病

8.3.1预防①提倡笼养,网上平养方式育雏。②保持鸡舍干燥、避免垫料潮湿。③15~35日龄在饲料或饮水中投喂允许使用的抗球虫药如氨丙林、地克珠利、马杜霉素等,连喂3~5d,停1~2d,再连喂3~5d。

8.3.2治疗首选药的治疗剂量比预防量加倍,同时投喂维生素K和维生素C有辅助疗效。

8.4新城疫

8.4.1科学免疫分别于10日龄、24日龄进行疫苗接种,首免用弱毒苗,饮水免疫或点眼滴鼻。

8.4.2治疗一旦发病,应立即隔离病鸡,对未出现症状的所有鸡只用弱毒苗紧急注射,注射时应每几只鸡换一次针头,分群注射秩序为健康鸡到可疑鸡。

8.5禽流感

8.5.1科学免疫分别于10~14日龄、25~35日龄用灭活苗进行接种。

8.5.2加强管理加强饲养管理,保持良好的通风使空气清新。

8.5.3防控一旦发病,应立即全群隔离、封锁、扑杀,对周围的健康鸡群紧急注射禽流感疫苗。

篇7

黄瓜夏秋季育苗时,苗期高温多雨,容易引起徒长,且不利于雌花分化,加之湿度过大,易引起黄瓜苗期生理病害发生,因此不利于培育壮苗。在夏秋季育苗,可从以下关键技术着手。壮苗的标准

夏秋季黄瓜壮苗的标准是秧苗直立,子叶完好肥厚有光泽,2~3叶1心,株高15cm~20cm,下胚轴不超过8cm,茎粗0.5cm以上,节间短。根系发达,须根白色,多而粗壮。无病虫害,无损伤,大小长势均匀一致。

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的一般方法有高温烫种、温汤浸种、药剂浸种等,有条件的地区还可进行低温处理、变温处理等。烫种和浸种处理不仅可以杀死潜伏在种子表面和内部的病原菌,还能使种子吸足萌发时所需要的水分,而温度处理可使种子发芽势增强,增强植株的持水性和根系抵抗力。

高温烫种:可用“响边水”(78℃左右,或是3杯刚烧开的水加1杯冷水即可)烫种,用水量一般为种子干重的5―6倍,加水后放入饱满的黄瓜种子随即朝一个方向不停地搅拌至水温降至30℃左右,然后浸种1h~2h即可。切忌中间停留或反方向搅拌,以免将种子烫伤,吸水量相当于种子干重的65%左右即可。

温汤浸种:是将饱满的黄瓜种子投入50℃的热水(常用2杯刚烧开的水加1杯冷水。黄瓜种子不耐热,用50℃热水即可)中,水量为种子量的4-5倍,盆中放置温度计,并不停搅拌,不断加热水保证50℃水温30min。为保险起见,可用双盆保温法,即将装有种子及50℃热水的小盆放在大盆中,在大盆中倒入高于50℃的热水,并在小盆中放温度计保证温度在50℃不变。到时间后立即将种子捞出置于常温水中浸泡2h~4h,期间换一次水。温汤浸种对种子表面附带的一般病菌均可杀灭。

药剂浸种:是针对温汤浸种温度无法杀死的病毒病原物才用。用10%磷酸三钠水溶液浸泡带病毒病的种子30min-40min即可。药剂浸泡结束后,需用清水反复冲洗种子上的药液,以防发生药害。

低温处理:将萌动但没有出芽的种子放到0℃~2℃环境下1天~2天,而后取出让其自然恢复至常温,接着继续催芽。

变温处理:是将萌动的种子放到0℃~2℃环境下处理15h左右,再移到18℃~22℃环境下放置14h左右,而后再转入低温下,再移到常温下,如此反复,直至出芽。

催芽的关键是保温、保湿、换水。将浸泡后的种子放在湿润的纱布上并折起覆盖种子,置于底部有少量水的培养皿或者盘子中,放入28℃~30℃的恒温环境中进行催芽。一般24h~36h可出芽。每天早晚将种子取出,将纱布清洗并让种子透气,各换1次水,利于种子整齐出芽。出芽后每隔5h~6h将露白的种子挑出,放入3℃~5℃的低温处,准备集中播种。夏秋季气温较高,育苗可不进行催芽,但催芽能使出芽更整齐,便于苗期管理。

营养土配制

根据生产地的资源条件选择营养土的类型,原则是透气性好、保湿、保温、透水。经试验得出,适宜的黄瓜育苗营养土容重为0.62g,mL~0.80g/mL,常用的是将充分腐熟的猪、鸡粪占50%65%,三年内未种过葫芦科植物的田园土35%~50%,过筛掺匀:或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按草炭:珍珠岩:蛭石体积比为6:3:1混匀。而后每方营养土中加入50%多菌灵粉100g及复合肥1kg,混合均匀后,装入营养钵或者穴盘中即可。

育苗方式

夏秋季黄瓜育苗温度较高,植株生长很快,一般日历苗龄在18天~22天即可定植,苗龄较短,可用商品营养土块育苗。但因营养土块成本较高,一般采用50孔或72孔穴盘育苗。温度管理

出苗前,为使尽快出苗应进行高温管理,晴天白天25℃~28℃,夜间15℃~17℃;子叶展开到真叶显露心,温度宜低,要预防形成高脚苗和发生苗期病害,温度白天20℃左右,夜间10℃~12℃;真叶显露至4叶期是花芽分化期,既要防徒长,又要促进雌花分化,宜采取低夜温管理,温度控制为白天20℃25℃,夜间12℃~15℃,同时日照时间控制在8h~10h。夏秋季温度较高,可通过遮阳网遮阳、浇灌井水进行气温和地温控制,有条件的地区可通过湿帘和风机循环降温。

肥水管理

黄瓜幼苗对磷肥的需求很敏感,会影响到后期的生长。因此,幼苗期可叶面喷施1‰2‰磷酸二氢钾水溶液1次~2次。

苗期水分管理原则是见干见湿,不旱不浇,促控结合,防止幼苗徒长,可采用小水勤浇的办法控制。浇水宣在中午前后进行,浇水后放风排湿,以防因湿度过大而发生病害。

促进雌花分化

苗期是黄瓜花芽分化和发育的重要时期。黄瓜在于叶展开后10天左右开始花芽分化,成苗期18~20节的花芽分化基本完成。花芽的分化具有可塑性,花芽性型分化对于温度和光照条件敏感时期为1片~5片真叶展开期,因而可通过调节此时的环境条件来影响其性型分化。

适度的低夜温可促进雌花分化。真叶显露后,夜温可适当控制在14℃~15℃之间,这样可以有效增加雌花节比例和降低第一雌花节位。

强光照和短日照有利于促进雌花分化,而遮阳或弱光、长日照则促进雄花分化。经研究表明,8h~10h的光照对雌花的分化最有利。夏秋季育苗可将遮阳时间适当调整,一般在10:00~16:00间遮阳,以保证充足的光照时长。

适度提高空气中的CO2浓度,可有效抑制黄瓜植株体内的营养消耗,有利于促进雌花分化。

植株体内激素种类及含量是黄瓜花芽性型分化的关键因素。各种环境因素均是通过影响植株体内激素含量而影响黄瓜性型分化的。也可使用外源激素来促进雌花分化。一般在苗期可喷洒乙烯利、萘乙酸、黄瓜增瓜灵等。具体的用法如下在2―4叶期,叶面喷洒100mg,kg~150mg/kg(10%~15%)乙烯利溶液1次即可;或是在1~3叶期,叶面喷洒10mg/kg(1%)萘乙酸溶液1次也可在2~3叶期,用黄瓜增瓜灵400倍液喷洒叶面1次。

病虫害防治

夏秋季黄瓜育苗发生的侵染性病害较少,虫害主要有蚜虫、粉虱类、斑潜蝇、蓟马、叶螨等,主要发生由温湿度不当引起的生理病害和喷洒杀虫剂引起的药害。

农艺措施防治,在育苗前将育苗设施及工具全面消毒。在不影响温度要求的条件下增加通风进行降温排湿。

物理防治,在育苗棚风口和进出口处使用50目的防虫网,阻隔害虫进入。在育苗棚悬挂黄板、蓝板,约15m2挂一块,挂在幼苗生长点以上15cm~20cm处,可诱杀粉虱类、蚜虫、斑潜蝇及蓟马等害虫。

化学药剂防治:在进行化学药剂防治时应注意:药剂轮换使

用,以免产生抗药性:浓度要合适,以免使幼苗产生药害:选晴天上午露水蒸干后打药,切忌中午前后高温时段打药:打药部位要准确,根据病虫害分布规律进行针对性防治。若是在育苗前已进行棚室消毒,发生病虫害的几率更小,若发生病虫害在20天左右的苗期最多用药一次。常见病虫害的化学防治如下:

粉虱类:虫量少时,可喷洒10%扑虱灵乳油1500倍液,25%虱鸟(噻嗪酮+异丙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虫量多时,可加入少量的拟除虫菊酯类(功夫、灭扫利、敌杀死等)杀虫剂,或喷洒70%吡虫啉5000倍液,25%阿克泰水分散性粒剂6000倍液。

蚜虫:喷洒70%毗虫啉5000倍液、5%啶虫脒1500倍,20%灭扫利乳油2500倍液。

斑潜蝇:可喷洒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20%斑潜净微乳剂2000倍液、10%烟碱乳油1000倍液。

蓟马:虫量少时喷洒肥皂1%稀释液、70%毗虫啉5000倍液、25%阿克泰水分散性粒剂6000倍液、2.5%莱喜悬浮剂1000倍液。

叶螨:可喷洒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常见异常苗的补救措施

戴帽苗:夏秋季育苗高温,由于种子瘦小、覆土过干过薄、湿度太小等原因易造成种子拱土时种皮不脱落而带帽出土。可在育种前挑选大小均一、颗粒饱满的种子,覆土时用潮土覆盖,覆土厚度为1.5cm~2cm,播种前浇足水,出苗前保证营养土湿润。刚出土的戴帽苗可洒清水或覆盖湿土,增加湿度使其自动脱帽,或在早上露水未干前进行人工脱帽。

沤根:夏秋季育苗沤根一般是由湿度大、营养土中掺有未经腐熟的粪肥和过量施用化肥引起的,其中湿度过大最为常见。常见补救措施有:使用完全腐熟的粪肥,化肥施用适量,严格控制浇水,见干见湿,不干不浇,加强通风排湿。

徒长苗:夏秋季育苗高温多雨,尤其是高夜温和高湿度使秧苗生长快,极易形成高脚苗,定植后不易缓苗。可根据苗龄选择适合的育苗方式,提供更大的生长空间,避免秧苗拥挤生长。加大通风,降温排湿,尤其是夜间温度和湿度,适当控制浇水。使幼苗在不发生灼伤的前提下尽量见光。减少氮肥施入量,喷施磷钾肥。当幼苗长势过旺时也可喷洒40%~50%矮壮素1000倍液或50mg/kg多效唑调节。

篇8

关键词 生态养猪;模式;环境;绿色饲料;猪肉品质

中图分类号 S828.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4-0252-01

建立猪舍净化、多层防虫、生态消毒、粪便清洁化生态处理和生态控温等环境保护体系,根据生猪健康养殖要求标准,添加原生态植物饲料技术(已申报国家专利),采取全价饲料加原生态植物饲料(还原剂)的生态健康养猪生产模式,快速有效的提高了商品育肥猪自身免疫力和肉产品的品质,起到了对猪肉产品的降脂、催嫩、增香作用,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 生态健康养猪生产模式

以颍上县经纬循环农业有限公司养殖和种植的资源条件,采用“粮―猪―沼―菜(菌)”生态循环养殖模式,技术流程如图1所示。利用该公司面粉厂的副产品及原生态植物加工成混合饲料,用于优质种猪和商品猪的饲养。养猪场的粪尿和污水进入沼气池,经沼气池发酵,所产生的沼气为养猪场提供燃料和照明。沼气燃烧机燃烧产生的热能,用于母猪产仔舍,仔猪保育舍取暖及面粉厂挂面车间的烘干。沼气池产生的沼渣、沼液用于小麦和蔬菜灌溉,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达到养猪污物零排放。

2 生态健康养猪场环境保护和净化

樟树四季常青,生长周期长,抗风能力强,树形巨大,遮荫避阳,吸灰滞尘,净化有毒空气,防虫。薄荷茎叶有特殊香味,可驱蝇、蚊、虫。猪场周边种植樟树,建立高空10 m立体绿色植物环境保护隔离带,每栋猪舍之间种植1~2 m宽的薄荷,作为低层绿色环境保护隔离带;形成有效净化有毒空气,消毒,驱虫,保持空气清新干净,调节生猪养殖场的光照、温度与湿度的纯生态绿色保护体系[1]。

3 猪舍环境保护和调控措施

一是猪舍外安装高低层太阳能型及直流蓄电池型宽谱杀虫灯,猪舍内放置宽谱箱体式灭蚊器和防蝇蚊卷帘,形成猪舍内外立体防虫、杀虫网。实现杀虫驱蝇和生态消毒无药化[1]。二是猪舍内安装风机和湿帘,四周增设双重管道(扩散器)控温系统,即冷水降温管道和热水加温管道,同时安装智能化定时自动冲洗系统,实现猪舍内自动控温和定时自动冲洗的优良环境[2-3]。

4 原生态绿色植物饲料的应用

原生态绿色植物饲料主要包括薄荷、生姜、大葱、大蒜、红薯叶、豆油和马齿苋等,根据不同阶段的生长和育肥猪营养标准配制全价饲料,并添加不同比例的原生态绿色植物饲料,大大增加饲料的适口性、利用率,并能抗菌、抑菌和杀虫;有效提高了各生长阶段肉猪的免疫力和生长速度,降低了猪肉产品脂肪的沉积和有害、有毒物质残留,出栏的猪肉产品肉质细腻、鲜嫩、纯香,味美安全[4]。

5 猪肉品质检测结果

对200日龄出栏的常规猪舍、环境和常规饲料饲养的猪肉产品,市场“无公害”标注的猪肉产品以及生态健康养殖猪肉进行检测,结果见表1。

出栏屠宰后猪肉的检测检验结果表明:瘦肉率高,肌肉红色均匀,有光泽,脂肪洁白;黏度适中:外表微干或微湿润,不粘手;有弹性:指压后凹陷立即恢复;气味:有明显的青香味;加工后肉产品色泽红润、香味扑鼻、柔软细嫩,易咀嚼。

6 参考文献

[1] 许琴瑟,朱淑斌,朱邦华.生猪健康养殖技术要点[J].四川畜牧兽医,2011(2):39-40.

[2] 生猪健康养殖技术[EB/OL].(2013-04-12)[2014-01-14].http://.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59840.

篇9

关键词:3G;TD-SCDMA;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TN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2)042-0125-01

TD-SCDMA是一种集多种技术优势于一体,系统容量大、频谱利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的全新的移动通信技术。

1关键技术一:时分双工(TDD)

越来越多的非对称包交换和互联网业务的典型特点是上下行链路负载业务量的不对称性,根据TDD发送和接受在同一频带(不成对)的不同时隙内进行的特点,在上下行链路间的时隙分配方式上设置一个灵活的转换点实现切换,即在周期性重复的时间帧里传输TDMA突发脉冲的过程中,通过周期性转换传输方向,在同一载波上交替进行上下链路传输的调整,自行解决所有对称和非对称业务及其他混合业务的上下行链路资源分配需求问题。并且该方式无需提供成对频段,可以降低用户检测器的复杂度;对称电波的传播特性还便于利用智能天线等新技术,达到提高性能、降低成本的目的。

2关键技术二:CDMA的同步

CDMA的同步是通过对系统帧结构的设计和一个开环/闭环的同步控制机制,使移动台动态调整发往基站的发射时间,使上行链路各终端信号在基站解调器完全同步,这样可使采用正交扩频码的各码道在解扩时完全正交,相互之间不会产生多址干扰,大大提高了系统容量,提高频谱利用率,还可以简化硬件,降低成本。

移动台从基站接收到的DwPTS中获得基站要求的UpPTS的到达时刻,再利用开环控制的方法,根据移动台所接收到的DwPTS的信号强度来估计与基站的距离,获得估计的信号发射提前量。同时,基站获得UpPTS中确定其到达时刻和所要求同步的时刻之差,接收到的功率电平和所需电平之差,以及此信号的达到方向,并将此同步和功率控制信号在下一个下行帧的FACH中传送到移动台(闭环控制)。然后,移动台根据此控制信号,在指定的RACH种实现上行同步并完成接入。

3关键技术三:多址连接技术

FDMA(频分多址)—将给定的频谱资源划分为若干等间隔的频道供不同的用户使用。

TDMA(时分多址)—把时间分割成周期性的帧,每一帧再分割成若干个时隙,以时隙作为信道供不同的用户使用。

CDMA(码分多址)—以扩频技术为基础,利用不同的码形实现不同的用户信息传输。

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在通信系统中都设法设计出最高效的多址技术来满足要求。目前能够利用的资源就是频率、时间和码形。因而TD-SCDMA系统同时采用FDMA、TDMA和CDMA技术。

此外,TD-SCDMA正在研究另一种多址技术—空分多址(SDMA)。SCDMA基于智能天线技术,依靠阵列天线,用波束成形来分隔不同方向的用户,使同一组资源在不同方向上又可以重复使用,大大提高系统容量。

4关键技术四:联合检测

CDMA系统中同一小区的许多移动台都工作在同一频率上,对于某一移动台而言,其他移动台的电平就是干扰电平,这就是多址干扰。

消除多址干扰的办法是采用联合检测技术。该技术的基本思路是对基站接收到的多个移动台信号按照功率强弱进行排序,先对最强的信号进行解调,再利用其判决结果产生此最强信号的估计值,并从总信号中减去此估计值(对其余信号而言相当于消除了最强的多址干扰);其次,再对次强信号进行解调,并按同样的方法处理;以此类推,直至把最弱的信号解调出来。这种方法也称为连续干扰对消法。

5关键技术五:功率控制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不同移动台离基站的距离不同,要是都发射相同的功率信号,就会出现近地强信号压制远地弱信号的现象,这叫远近效应。

为了解决远近效应,CDMA系统在正向和反向均采用功率控制方法。反向功率控制是每个移动台接收并测量基站发来的信号强度,并估算正向传输损耗,然后来调节其反向发射功率,使其信号在到达基站时具有相同的电平,且达到信噪比门限。正向功率控制是移动台通过检测基站发来的信号强度,不断比较信号电平和干扰电平,向基站发出请求调整基站的下行发射功率,使移动台无论在小区的任何位置,收到基站的信号电平达到信干比要求。

6关键技术六:智能天线

智能天线是一种自适应阵列天线,通过调节各阵元信号幅度和相位的加权因子,以一个或多个高增益的窄波束对准并跟踪所需信号方向,同时以波束零点对准并跟踪干扰信号方向。

在TD-SCDMA系统中,我们用8个完全相同的天线元素均匀放置在一个圆形上组成天线阵列,每两个天线之间的距离是载波波长的一半。这样可以产生多个独立的有方向性的高增益波束,分配给不同的用户。利用自适应波束成形可以有效消除干扰,提高系统容量,各种利用数学公司表示的算法都可以实现。

7关键技术七:软件无线电

软件无线电是一种基于可编程的硬件平台,关键思想是在尽可能靠近天线的部位(中频甚至射频),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进行软件处理,即可以实现不同标准的通信设施(如基站和终端等)和实现不同的业务性能。其显著特点是通过软件即可完成硬件功能,可代替昂贵的硬件设备;良好的灵活性和可编程性;对环境的适应型号,不会老化;便于系统升级和维护。对于TD-SCDMA系统来说,软件无线电可以实现智能天线、同步检测等。

8关键技术八:接力切换

TD-SCDMA系统由于智能天线的使用,大致可以定位移动台的方位和距离。当移动台进入切换区时,便可以通过基站控制器(BSC)通知另一基站做好切换准备,使移动台在不中断和原基站联系的情况下和新基站建立起新联系,达到接力切换的目的。接力切换避免了切换的频繁性,提高切换成功率,降低切换时对临近基站信道资源的占用,大大提高了系统容量。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路面检测 关键技术 养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U491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交通早已成为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国家经济领域的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交通领域的基础建设也就越来越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交通的发展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在所有的交通途径中,公路交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最为靠近且不可分离。

2001年,在全国的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的会议上,首次明确提出树立“公路建设是发展,其养护管理也是发展”的观点,努力研究先进的、实用的公路养护新技术,为全面提高公路养护的工作效率和技术水平奠定坚实基础。因此,采用先进的检测手段和评价技术自动地进行公路路面病害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

1研究背景和意义

公路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俨然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标志,近几年我国公路的建设十分迅速,据官方资料至2005年年底,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已经达到了4.1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二位,而在“十一五”期间全国又新建成高速公路2.4万公里,至此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6.5万公里。

但是因为公路暴露于大气中,需要长期承受着雨水的腐蚀、车辆的重压、人为的破坏等等,因此养护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否则将严重影响到交通安全的状况。在公路养护中,如果在裂缝出现的初期能够及时的发现,并且对裂缝的发展情况给予实时的跟踪,之后对裂缝状况进行修补。照此公路的养护费将会大大的减少。

目前国内主要是依靠人工来检测公路的路面状况,这早已经不能够满足高速发展的公路状况的检测要求,其主要的缺点如下:

(1)人工成本耗费过大:基于工人的视觉的检测需要依靠养护工人亲自到现场,使用眼睛来观察,然而一条公路的里程数相当可观,因此工人的劳动强度过大,会耗费大量的人工成本。

(2)时间过长:检测工人在进行检测作业的时候主要依靠步行查看,并且由于是基于人的视觉特性,导致检测速度依然很慢而且效率极低,因此完成全面的检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3)判定结果不够准确:由于是人工的肉眼检测,在判断裂缝时及其容易受到人工的主观因素影响,导致采集的数据不够精确,因此判定结果就会因人而异,对后续的修护造成影响。

(4)影响正常的交通:在检测路面病害的时候,需要将检测的这段公路封闭,这会对公路的正常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

(5)安全性差:尽管检测路面病害的时候封闭了相关的检测车道,但是庞大的交通流量依然对检测人员的人身安全存在一定的隐患。

(6)成本过高:因为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时间,所以花费很高。

数字图像处理,又称为计算机图像处理,它是用计算机将图像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再用计算机对其加工处理的过程。该技术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初期,数字图像处理开始行成为一门学科。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开始,人工智能、计算机技术伴随着图像处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得到迅速的发展,数字图像处理的技术开始向着更高的层次发展。

目前,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裂缝检测的方法早已广泛应用于工业中。因此,基于图像处理的路面裂缝检测技术早已经成为了可能。在不影响正常的公路交通的情况下,该技术利用车载摄像头对公路路面进行图像采集,对所采集的路面图像可采用离线处理和实时处理这两种方法进行数字图像处理,经过相应的检测处理之后,得知路面裂缝的信息,例如裂缝的位置、裂缝的类型、裂缝的严重程度等等。

2路面裂缝检测系统的关键技术

路面裂缝检测系统一般分为四个部分。第一步是路面图像采集;第二步是对路面图像进行初步的预处理,对路面图像去噪;第三步是对路面裂缝进行目标提取,对路面图像分割再做裂缝边缘提取;最后一步对路面裂缝图像进行分类,此外,还可以对裂缝的特征信息进行处理,比如计算裂缝的位置、类型等等。

2.1路面图像采集

在路面图像采集的过程中,一般是将高精度的高速摄像头安装在公路路面检测车上,检测车在高速行车的情况下进行对能够覆盖整个车道的路面图像进行采集,要求图像清晰可靠。

2.2路面裂缝图像的预处理

由于采集设备自身因素、路面的各种噪声干扰、光照的不均匀等等,检测车所采集的路面图像中会带有大量的随机噪声。为了提取裂缝,就必须要消除或者减弱这些噪声,我们采用图像滤波预处理。图像滤波预处理包括空域滤波处理和频域滤波处理。空域滤波处理对图像不做任何变换值的处理,直接对图像的像素点进行处理。频域滤波处理是先将图像进行变换值的处理,再将其转换到空间域处理。

王建兴,秦国峰等人分析路面图像中的噪声以及裂缝信息的特点,结合已有的去噪算法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路面裂缝检测的多级去噪模型。其主要方法是串联多种去噪模型,逐步对路面图像的路标线和杂物噪声、随机噪声、油污噪声以及路面噪声进行去除。

一种利用图像形态学滤波器消除噪音先和识别裂缝的算法由马常霞提出。马常霞提出孤立噪声点的去除可通过组合中值滤波去除。相比均值滤波和中值滤波对于背景纹理变化较大的情况处理效果不理想。借此张娟等提出了二维自适应维纳滤波方法,其主要思想是根据像素局部邻域的统计特性的估计进行滤波。

2.3路面裂缝目标的分割

起源最早的、最常用的是图像分割算法是阈值分割法。因为阈值分割算法计算量小、运算速度快、性能稳定、实现简单而成为路面裂缝图像分割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技术。

一种基于直方图的路面裂缝图像阈值分割方法是由Kirschke提出。该方法的主要思想是先将所采集的路面图像划分为若干个大小相同的子图像;分析研究划分后每个子路图像的直方图,根据不同的直方图特征将其全部子图像分为两类,裂缝子图像和非裂缝子图像;最后对裂缝子图像进行阈值分割。该方法对细小裂缝识别效果差,对明显裂缝明感度高。

Cheng 等人分析沥青路面图像的分割阈值与像素灰度的均值和方差明显相关,一种基于减少样本空间阈值分割算法由此提出。该算法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建立一个庞大的样本空间;接着为了提高算法的实时性去掉相似样本,减少样本空间。然而这种算法未考虑裂缝的空间分布特性,分割阈值仅仅只是由像素灰度的均值和方差来确定,这是其最大的缺点,这一缺点最终导致裂缝目标存在错检和漏捡的情况较多,检测效果不理想。

2.4路面裂缝类型的分类

目前,常把裂缝分类成横向裂缝、纵向裂缝、网状裂缝和块状裂缝。

裂缝的分类方法大致可分为无监督分类和有监督分类,所谓无监督分类是不需要人工采集样子数据,自然聚类,通过聚类方法来自动分类;有监督分类是利用样本数据作为依据建立和训练分类器,然后再分类,是通过设计分类器来实现。B.J.Lee 提出了一种集成神经网络技术的路面图像的裂缝类型分类系统,该系统包括了三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分类器对路面裂缝图像进行分类,分别是基于图像的神经网络、基于直方图的神经网络和基于概率的神经网络。每个神经网络最佳的架构的确定是基于样本数据的学习训练。实验结果证明,基于概率的神经网络分类效果最好。

3结语

虽然近些年图像处理技术在裂缝检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但仍存在一系列技术问题有待改进。本文主要围绕基于图像处理的路面裂缝检测过程中存在的关键性问题进行研究。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1)由于路面图像容易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路面图像亮度不均匀,原本可以有效分割的图像现在不能有效分割。因此,对于不均匀亮度的路面裂缝图像如何有效分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2)裂缝类型分类中,因为块状裂缝本身就属于网状裂缝,所以在两种裂缝类型分类过程中,分类器的准确性有待提高,可借助三维激光扫描扫描仪,将采集到的路面三维信息与二维图像结合,所提取特征中包含空间三维信息,以达到裂缝的精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