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英语范文

时间:2023-03-23 15:28: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共英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公共英语

篇1

英语作为一门基础课,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高职公共英语课不仅要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在与未来的职业相关的活动中实际应用英语完成业务的能力。通常在训练学生词汇、语法、听力理解、口头表达、阅读理解、书面表达和翻译等具体能力以达到现行《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规定标准的过程中,学生的听和读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然而学生的输出性技能,即说和写的能力的训练也应该提到与其重要性相适应的水平。

2教学内容设计

在本设计中,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目前高职院校广泛采用的教材大多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要求编写,既有文本、图片,也有磁带或光盘等音频和视频材料,因而能够并发挥基础资源的作用。Cunningsworth指出,教材最好应该看成是实现设定于学习者需求中的目的和目标的一种资源。作为范本,教材给学生提供了大量如何正确使用语言的标本。因而,无论英语课程如何改革,教材不应当完全抛弃,但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有选择的使用。

(2)教材的加工产品。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或改写。根据每个单元或任务的需要,可以讲课文改写成对话、故事、演讲等多种文体,最大限度地服务课堂教学效果。

(3)与教材中的话题相关的资料。如新标准公共英语系列教材《实用综合教程》1的第一单元话题为Education,TextA是比尔盖茨谈对教育的看法,TextB是一个苏格拉底的故事,那么与比尔盖茨以及苏格拉底有关的任何以教育为题材的内容都可以直接或间接的作为教学内容。

(4)教学辅助资料。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的资料、工具书、参考书等都可以作为课前辅助内容。鉴于教师在信息上有优势,这些内容在课前应该利用各种方式共享给学生,学生以最快的速度熟悉教材内容,避免花费大量时间讲解单词和语法。

3教学方法设计

在本设计中,任何教学方法的使用,都服务于一个目的: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情境让学生“从做中学”。总体上看,最适合本设计的教学方法有项目教学法(Project-OrientedApproach)和任务教学法(Task-BasedApproach)。

3.1项目教学法的使用

一般认为,项目教学法起源于美国教育家杜威“从做中学”的教育思想。杜威认为教学“必须是一个有待解决的实际的问题,必须是有意义有目的的单元活动;必须由学生负责计划和实行;包括一种有始有终,可以增长经验的活动,使学生通过设计获得主要的发展和良好的成长”。项目教学法的另一个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学习不是教师简单的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过程,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在本设计中,项目教学法的使用体现在用一个大的贯穿项目来组织一个学期的公共英语课,下设多个子项目来组织各个单元的教学。具体思路如下:语言学科的贯穿项目也可以是某种语言文化产品的制作。因此笔者认为,公共英语课程的贯穿项目可以定为拍摄一部系列剧,每个子项目即每个单元拍摄其中一集。在贯穿项目中,教师主要角色是导演,学生在各个子项目中的主要角色是编剧和演员,次要的角色可以是摄影师,或道具、服装、舞台布置人员等。系列剧的剧本以教材中的20篇课文为基础,导演确定总体思路,然后和编剧(每个学生淡然)讨论确定每一集的情节,并由编剧对相应课文进行改编,形成以对白或独白为主的舞台剧本。每一集可以让学生组织成一个或多个剧组,按照不同的创意和思路创作出不同的剧本,定稿后由剧组确定演员表演(每一集中学生轮流担任,确保每人都有机会参与)。多媒体教室就是拍摄现场,以讲台为舞台,活动桌椅的教室效果更好,表演者与观众距离更近。采用简易道具控制成本。一台DV是必要的教具。每次表演的视频既是可见的教学成果,也是评价和考核学生表现的重要依据。

3.2任务教学法的使用

任务教学法是20实际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做中学”的语言教学方法。JaneWillis认为,任务教学法有三个步骤:任务前准备,任务实施和语言聚焦。一个有意义、目的明确的任务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更有动力,更有积极性,效果也更容易检测。在本设计中,任务教学法的使用主要体现在各个子项目中具体任务上。每一单元,或者每一集至少需要完成以下几个环节。

(1)理解教材内容。学生首先要占有学习资料,包括教材教辅资料和工具书,以自学为主,在教师的帮助下,完全理解课文内容,为改编课好准备。

(2)改写课文形成剧本。由于课文内容有限,需要增加大量内容。因此,学生必须查阅大量相关资料,提取出有意义的易于表演的故事情节,充实到剧本中,剧本以对白和独白为主要形式。

(3)表演。把剧本内容搬上舞台,在全班同学面前阐释自己对于角色的理解。这需要演员熟练掌握剧本,并反复记忆,练习,才能进行连续的演出。

(4)准备建议的道具布置舞台等。

3.3项目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使用举例

如新标准公共英语《实用综合教程1》,涉及到教育、友谊、礼物、电影、环保、兼职、健康、名人、节日和动物10个大的话题。我们可以一个年轻的主人公求学,并在求学的过程中发生与以上话题相关的种种经历为主线创作系列剧的剧本,其拍摄即为贯穿项目。教师,学生分别在项目中担任不同的角色。其中每个话题的故事作为一集,每一集的拍摄即为一个子项目。比如第一单元涉及到比尔盖茨和苏格拉底,因此可以在剧本中安排主人公跨越时空分别去跟比尔盖茨和苏格拉底学习,并发生一系列故事。这个过程主要按照项目教学法的思想执行。具体到一个子项目,也就是每一集的拍摄,则遵循任务教学法的思路。以第一集为例,每一集的拍摄大致都有以下几个步骤。(1)吃透课文。教师给学生共享所有教辅资料,并解答学生的疑问,课前吃透课文内容。(2)创作剧本。通过网络占有大量与比尔盖茨和苏格拉底有关的典故和资料,改写成对白,充实剧本,使系列剧的每一集能够达到30分钟左右的长度。在每个同学创作的多份剧本中,选出一份或2-3份,或者把几份综合到一起供剧组使用。(3)表演拍摄。选出3个主要演员分别扮演主人公,比尔盖茨和苏格拉底。如果有多份出色的剧本,则组织2-3个剧组进行表演,并一一拍摄录像。(4)评价反思。表演结束后组织学生观看表演的视频,讨论本集中每个人的表现,包括语言技能和表演。反思不足之处,以便在下一个子项目当中做出改进。

篇2

[关键词]公共英语;专业英语;教学衔接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167(2016)03-0122-02

引言

我国成功加入WTO以后,各行业与国际间的接轨更加紧密,各行业都向着国际相同或相关行业的更深层次进一步发展延伸。随着行业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深化,各行各业与国际相关行业进一步对接,各行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标准也将随之不断提高,仅是具有专业知识技能的人才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行业需求,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具备良好的专业英语服务技能作为选聘员工的重要标准。《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到“高职英语课程是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相关业务的能力”。公共英语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处理与未来相关业务的能力则是专业英语学习的主要任务。教务部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可持续性发展道路”是当前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培养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明确了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定位。根据这一定位,高职英语教育的重心应放在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上,培养既熟悉专业技能又具有较强语言沟通能力的人才,将成为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的新趋势。

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的概念

当前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教学主要划分为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两个阶段。基础英语阶段即是指公共英语课程教学,这个阶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阶段,此阶段的教学将中学所学的基础英语和高职将学的专业英语衔接起来,主要培养巩固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是专业英语教学的基础。专业英语即行业专门用途英语,专业英语是基础英语的扩展和延续,强调在不同领域服务于不同专业。行业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在工作实际中工作、学习、交流中运用所学专业英语的能力。

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的主要原因

高职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教学的衔接一直处理得不太理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一直以来公共英语课程都被视为一门独立的必修基础课程,主要因为其所授课程的内容与学生的专业关联不够,甚至没有关联,许多学生都认为开设英语课程的主要目的仅是为了帮助学生通过英语等级考试。(2)受高职高专院校持续扩招影响,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许多院校的公共英语课程教学都采用大班授课的方式,加上职业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大多较弱,对课程本身缺乏兴趣,这样的授课方式更加降低了课程质量和课堂效率。专业英语教学要求学生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外,还要有一定的英语基础,目前的公共英语教学是无法满足专业英语课程对学生素质的基本需求的。

基础英语向专业英语过渡的对策

要解决基础英语向专业英语过渡的问题,我们可以先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1)教材选择。基础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基本的日常英语交流能力,即听说读写译英语基础综合能力,选用的教材也应该首先以此为目标。高职学生普遍英语能力较差,选择的教材在词汇、语法、内容等各方面的难度都应该符合学生的程度,在注重语言基础教学的同时还应当考虑和专业衔接的问题。虽然基础英语是各专业的学生都要学习的一门公共课程,课程内容无法涵盖所有专业,但是如今的时代是一个学科知识高度交叉的时代,没有哪一个专业是完全独立的,学科交叉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也是专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所以基础英语在课文内容的选择上是可以涉及一些行业知识的,且难度仅以常识性基础知识为宜。这样的教学内容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层面,培养学生“厚基础、宽口径”的知识基础,同时也为接下来的专业英语教学做好准备。(2)教法方面。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一直都是读写先于听说,学生学习英语先从词汇、语法、阅读、写作开始,听说训练相对较少。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学生打下较好的语言理论知识基础,但也成为了学生学习英语却无法交流的原因之一。近年来的英语教学已经越来越强调语用能力的培养,但在实际教学中因各种原因无法很好地执行。高职基础英语作为向专业英语教学的重要过渡,相对于中学英语教学而言,应该更加强调基础语用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听说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我们调整教学方式,不能再以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方式教学,应该积极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授课,更多地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专业英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做好铺垫。另外,在基础英语阶段还可增加一些各国民情风俗、历史文化方面基本知识的讲解,注意语言文化素质的培养。了解文化风俗,能让我们在沟通交流中更好地理解对方,理解对方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选择正确有效的方式进行沟通表达。结语不可否认,要顺利完成基础英语向行业英语教学的过渡,目前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全球经济高速发展,全球一体化程度不断深化,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也随之不断提高,语言实用能力已成为专业人才在职业竞争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技能。高职院校是以培养专业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公共英语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是为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而构建的两个不同层面。要培养出满足时代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高职英语课程教学还需不断改进、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彦侠.高职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的教学衔接[J].海外英语,2012(2).

[2]张晓颖,孙小思.高职公共英语与行业英语教学的衔接研究——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科教导刊,2014(2).

篇3

【关键词】公共英语 英语教学 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118-01

一、目前公共英语教学现状

我国公共英语教学的成绩是主要的。多年来,我国大学生的英语水平不断提高,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外语人才,我们的大学生,包括理工科学生,英语水平都在提高,有些还在国内、国际多次获得英语比赛的大奖。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我们不能仅看成绩,我们要看发展,要看用现在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模式能否适应今天的高等教育发展。

二、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大学公共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往往差强人意

首先,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的英语教学长期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老师在英语课上通常是花掉80%或者是更多的时间,通过语言讲述的方法给学生进行单词解释、语法分析和句子理解。通常这类课程不仅给人的感觉非常枯燥,难以激发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而且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也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创新。

其次,一些英语课程的开设并没有达到教学设计初期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外籍教师,他们虽然来自西方国家,对于英语的口语交流自然是没有问题,但是我们不能确保每个外籍教师都是专业的英语教师,都能按照英语的教学规律与方法来进行教学。

2.人才培养陷入应试教育的泥潭

从外部环境来看,我国的教育体制中长期存在着的应试教育的问题。从义务教育阶段一直到高等教育阶段,不论是升学考试还是职称晋升,应试教育的问题一直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从而导致人才的培养也陷入了应试的泥潭而不可自拔。

3.学习者“起点”的不一致与学习“目的”的不统一

这部分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分析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质量中学生自身的问题,即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主要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学习者“起点”的不一致。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学生素质也受到一定的影响,有些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差,很多学生在高中英语成绩就不是很好,或者只是为考试而突击型的学生,他们的共同点,即在进大学之前并没有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那么,由于前期学习出现的漏洞使得学生在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听不懂、跟不上的情况。学生因听不懂、跟不上而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没有兴趣,上课更听不懂、跟不上,学习由此变得更加困难,长此以往便产生恶性循环。

其次,是学习“目的”的不统一。学生的学习愿望不强烈,目标不明确。由于我国大学公共英语是必修课,任何专业的学生都要进行英语学习。有的学生会认为英语和自己的专业无关,学习英语只是为了通过四、六级考试,好拿毕业证,毕业后就职,在工作中也不会用到它。这种想法的具体表现就是:学生上课逃课、考试作弊,甚至是在四、六级的考试中采取各种手段只为过级。这种学习愿望不强烈和目标的不确定性的产生是由于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

三、对提高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工作的建议

1.遵循人才培养的规律,按照大学公共英语的教学目标培养人才

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要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作为教学的首要目的。这就要求大学的英语课堂,应采取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的基础知识,增强学生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以此满足我国发展过程中对人才的需要。

2.优化大学公共英语的课程设置,组建优秀的英语教师队伍

关于大学公共英语课程设置的优化,有两个基本要求。第一,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参加基础课的学习,以保证大学生整体的英语水平;第二,学校应给出选修的自由,使那些正真想学习英语的学生得到更加专业的学习,如此来提高高校英语教学的质量。因此可在保证一定基础性课程的同时,增设选修课的门数。

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与组建一支优秀的英语教师队伍是密不可分的。首先,从教师自身的角度来说,高校教师要教好英语,首要条件是自身有较高的英语能力,只有自己的水平达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向学生传授知识。同时教师还应拥有较高的教学能力,不满足于现在的教学经验,对英语教学模式不断探索,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只有教师能将自身所学按照教学规律教给学生才能使学生掌握知识。其次,从学校的角度来说,高校应给教师提供更多进修、在职的学习机会,并进一步做好新入职教师的培训工作;为促使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研究与实施工作中去,应把教学质量作为教师考核的参考标准,对公共英语教学质量实行定时或临时的考核工作;组建教学团队,团队成员互帮互助,逐步提高公共英语的教学质量。

3.改进大学公共英语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每门学科的教学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和方法,英语是一门语言,也有它自身的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但是对老师来说,在进行一门外语的教学过程时,不仅要遵循语言教学的规律,还要结合我国学生的特点来进行教学。首先,应明确我们学习英语的目的,即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高校教师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教师应以督促、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为主,同时也应给与一定的专业指导,以免学生进入学习的误区。让学生充分理解自主学习的重要意义并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热情,提高其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以此来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结束语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促进我们同世界各国的交流和学习,我们必须克服教育体制中存在的应试教育问题,以及处理好教学内部的诸多矛盾。同时要时刻明确英语人才的培养目标,协调师生之间的关系、学校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使之共同致力于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总之,期待我国大学公共英语能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质量,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也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输送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篇4

1.外语教学与外语测试。

语言教学与语言测试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教学的有效性可以通过测试来加以检验,而我们从测试中得到的信息反馈也有助于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外语测试是外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外语测试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评估外语教学的质量,了解学生的外语学习状况,外语测试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对参加测试额考生的外语能力做出判定。因此可以说,无论是对于教学组织者(如外语教师)还是对外语学习者来说,外语测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提及语言测试,我们便不得不谈到与之相关的两个重要概念,即测试的效度与信度。效度是指测试的有效性,即一套测试测的设计在多大程度上考查了设计人所想考的内容。效度的高低是衡量语言测试是否有效最重要的指标,它是语言测试的基本出发点。与效度相关的衡量语言测试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即是语言测试的信度。信度是指考试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信度和效度是衡量测试质量的最重要的两项指标,保证测试的高信度和高效度是测试工作者追求的目标。

2.语言测试的基本步骤。

任何科学有效的语言测试都需遵循一定的基本步骤。束定芳、庄智象(2008:173)概括了语言测试的以下几个步骤。

(1)明确测试性质。明确测试的类型、目的等本要素。

(2)确定测试要求。对测试内容、题型、时间等做出具体描述和规定。

(3)明确试卷格式和时间。

(4)明确考试标准要求。不通程度考试者所应达到的语言能力和标准应尽可能明确地描述出来。

(5)规定阅卷步骤。如果评分标准较为主观性的,对阅卷步骤的规定就极为重要。

(6)命题。

(7)预测。命题结束后,可在较小范围内进行一次预测,发现问题及时设法解决。

3.口语测试设计的基本原则。

任何语言都是先有声后有形,因此口语在语言中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将其作为一种交际工具来使用,而交际首先就应该是口头上的。可以说,没有口语测试的语言测试是不全面、不完整的。但是和阅读、写作等其他几种语言技能测试相比,口试测试是较难进行的。一方面是因为测试设计本身需要兼顾多种因素考虑,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口语测试施行起来费时费力。而且口试测试评分较为主观,考生的口语测试评定往往依赖于一位或数位考官在测试时对考生口语表现所作的判定,其信度往往较低。

因此,在设计口语测试时,我们应注意测试设计的相关原则性问题。首先,应制定相应的考试规范,明确考试目的、考试能力范畴、考试对象、评分方法等具体事项。其次,为有效提高口试的信度,考官培训也是施行口试前必不可少的环节。最后,还应该注意口试时馈入的质量。馈入途径可以是视觉的,也可以是听觉的,馈入方法可以是语言的,也可以是非语言的。例如测试中高级口语能力的口试馈入可以要求考生在理解基础上进行概括、讨论和解释等,以便重新组织后进行表达。

二、高职公共英语口语测试体系的构建

1.高职公共英语口试测试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高等职业教育有着其自身的特点与要求。刘黛琳(2008:265)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应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培养的人才必须最大限度地符合未来职业的要求。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上的外语应用能力。然后目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却面临着不少问题,相应的测试体系的构建也不尽如人意。祁杰(2010)曾指出目前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测试体系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测试过分注重对学而生普通语言知识的考核而忽视了对其实际英语应用能力的考查;二是高职公共英语测试普遍缺乏对学生职场英语应用能力的考核,测试内容缺乏一定的“职业性”。

具体到口语测试,我们认为目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还缺乏较为统一和完善的口语测试体系,使得英语口语测试在各类高职高专院校中的施行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具体说来就是口语测试的性质和目的不明确,测试内容不够完善,测试标准要求不统一,评分带有较大的主观性,等等,这一系列的因素都直接影响到公共英语测试的信度和效度。只有一一解决了这些问题,才有可能建立较为统一和完善的高职公共英语口语测试体系,也才有可能让口语测试对公共英语教学(特别是口语教学)具有正面的反拨作用。口语测试作为最为直观额考查考生口头外语交际能力的测试形式,其测试体系的构建对整个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来说,显得紧迫而又必要。

2.明确口语测试模式,选择科学有效的口试题型。

口语测试测量的是考生的外语口头表达能力,对考生这一能力的测量最佳的方式自然是让考生开口说话,如考生和考官面对面地进行交流,我们将这一测试方式称之为直接型口试。直接型口试的形式很多,其中以面试最为常见。出于经济原则上的考虑,我们认为适合高职公共英语口语测试的口试模式应该是两名考官同时考查多名考生。两名考官,一名负责面试提问,另一名负责评判打分。一般是面试时先对多名考生轮流提问,然后引导考生们相互交谈或一起完成某项考试任务。这种口试模式采用地较为广泛,效率较高,可以较为全面地考查考生的口语能力。刘润清、韩宝成(2000:160)列举了多种常见的口语测试形式:朗读、问答、复述、看图说话、扮演角色、口头作文、讨论等。我们认为,以下几种形式较为符合目前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实际,应作为固定的测试形式纳入公共英语口语测试体之中。

(1)朗读。可从学生所学的课文中选出若干难度适中,便于施行朗读测试的段落,要求学生当场朗读,重点考查学生的语音、语调。当然,考生的语音面貌并不等同于其口头表达能力。但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弱,在测试时采用较为简单的朗读形式有助于考生消解其考试焦虑情绪。

(2)问答。考官提问,考生回答应该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口语测试形式。问题的选择应尽量紧贴考生的真实生活,让考生有话可说。问题不宜过多,以三到四个左右为宜。在提问的顺序上应呈现出一定的难易梯度,由易转难,便于考生发挥较为真实的口语水平。

(3)话题讨论。考官给出一定素材或者确定某一个话题,让多名考生之间展开相关的话题讨论,讨论前给予其短时间的准备。这一测试形式对考生而言具有较高的难度,不仅考查其自身的口头交际能力,而且考查其在交流讨论中与其他讨论参与者的沟通和协商能力。当然,话题讨论前后,考官都应该给予一定的指导与提示。

3.运用科学有效的评分方法,注重对考官的考前培训。

选取何种评分方法是口语测试设计者需慎重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一问题直接影响着口语测试的质量。邹申(2005)介绍了口语测试中常见的两种方法:整体评分法(holistic scoring)和分析评分法(analytic scoring)。 整体评分法又称印象评分法,它是指考官根据自己的总体印象给考生打分的方法。与此不同的是,分析评分法则是对考生的口头表现按照口语能力中的构成要素分别评分,然后累加各方面算出总分或者换算成等级。这两种评分方法各有侧侧重,可优势互补。我们建议,在针对高职公共英语的口语测试中,可将两种评分方法融合起来加以应用。汪霞(2008)制定出融合两种评分方法的针对高职商务英语口语测试的评分细则,着重从准确性、连贯性、交际性、灵活性和恰当性这五个方面来考查考生的口语水平,并将学生的测试成绩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

另外,为了保证测试成绩的信度,我们还需要加强对考官的培训,努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考官队伍。高职院校中口语测试考官往往由该校英语教师兼任,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考官在评分时往往会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为了保证考试的公正客观,保证测试本身的信度,在考前对考官进行统一的培训显得尤为必要。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上文曾提到口语测试往往是由两位考官协作完成,因此在培训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有所侧重,对施考员和评分员的培训内容应加以区别。

4.高职公共英语口语测试内容应具有一定的“职业性”。

刘黛琳(2008:265)指出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应将与具体行业主要岗位(群)工作过程相关的英语内容组织到英语教学过程中来,以强化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的实用性特征。与之相匹配,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测试体系也应该具有一定的“职业性”,应重点考查考生在实际工作场景中的外语应用能力。祁杰(2010)提出构建适合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的“1+X”测试体系,将对学生普通英语应用能力的考查与对其职场英语应用能力的考查共同纳入到公共英语测试体系之中。

我们认为,在设计公共英语口语测试中,在选取测试内容、设计测试题型时,应适当加入职场英语相关内容,考虑对学生职业英语应用能力的考查。突出口语测试的实用性特征,符合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特点与基本要求。

三、结语

口语测试作为外语测试中最为直接的考查考生外语口头表达能力的测试形式,是高职公共英语测试体系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对高职英语教学本身也有着很强的反拨作用。鉴于目前高职公共英语口语测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与困难,我们认为,应该从高职院校公共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出发,以相关测试理论为基准,设计出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具有很强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的高职公共英语口语测试体系,努力保证测试本身的信度和效度。从而进一步推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本身的进步和发展,做到教学与测试紧密结合,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1]刘黛琳.高职高专外语教育发展报告[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2]刘润清,胡壮麟.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邹申.语言测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4]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模式

一、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概述

在高职院校,学生们除了要学习必修的专业技能课之外,还要学习公共英语课程,由此可见,公共英语课程的重要性。公共英语课程学习范围广,教学内容充实,学生们在这门课程的学习成果直接影响到其应用型人才的塑造,因此,有一个良好的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模式是十分重要的。就目前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情况看来,公共英语课程较其他专业技能课程的发展稍微落后,尚未形成一套明确的适用于公共英语课程的教育教学体系,由于缺乏课程分类教学指导,使得公共英语课程不能适用于不同类课程学习人才的发展,除此之外,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手段也仅仅是重复高中英语或者是本科英语难度的简化,因此高职院校应形成一套适合不同类课程学习人才进行学习的公共英语教学体系模式,以满足人才的全面发展,培养其综合素质。

二、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1.教学现状。以开封大学为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现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学生方面。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基础较为薄弱,因此导致其学习积极性不够高,学习兴趣自然提不起来,许多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对于就业没有太大的帮助,也有学生认为自己毕业后就不会再用到英语了,所以对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不够高;二,教师方面。教师的教学观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不能将英语教学与学生的就业相关联,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知识储备不够,缺乏相关教学经验以及行业经验;三,教材方面。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课程教材专业性不够强,仅仅是一些日常生活的简单对话,没有学生所学习课程的专业词汇,这对高职院校学生而言,是缺乏教学目的性的。2.问题及成因。以开封大学为例,公共英语课程在教学方面的问题主要围绕以下几个层面展开:一,公共英语教学目标错位,未能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高职院校旨在培养技能型人才,因此公共英语教学是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但是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所开设的公共英语课程只是围绕基础英语展开,缺乏与学生所学习的必修课程的相关性,未能体现高职院校的职业特性;二,过于注重基础,没能考虑学生的就业实际需求。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在高中就已将英语的基础语法全部学完,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英语学习基础,但是部分高职院校在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上,还是将英语语法课程再教一遍,这没有体现公共英语课程为专业技能课程服务的目的。

三、加强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研究———以开封大学为例

1.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就开封大学目前的公共英语教学实际情况看来,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效果不理想,因此,就要对学生的英语基础进行加固,注重对其基础知识的培养。教学管理小组应制定具有实际性的教学目标导向,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巩固学生的基础能力,所教授的内容应该围绕日后的就业展开,并涉及专业应用词汇以及句型等。除此之外,教师的作用应是引导性的,通过不断地实践后制定出一套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并进行教学角色的转变,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则起到辅助作用。在教材的使用方面,要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材,这样能够培养其英语方面的专业性,为日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英语运用基础。2.改革课程体系。目前,以开封大学为例的高职院校,还是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课本为教学主体。各高职院校应改革课程体系,与多媒体技术结合,通过技术模拟建立仿真性的职业工作现场,培养学生的职场交际能力。建立一套与多媒体技术结合的教育体系,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建立,除此之外,教师也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将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3.交互式教学在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高职院校应该更加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应该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回答问题与课堂的活动,这样对其语言能力能够起到一个锻炼的作用。教师要做好每节课的课前准备,每一个环节都要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这样能够使得课程顺利地进行下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要发生转变,以学生为主体,更多是的学生主导课堂,教师起到的则是辅作用,教师可以根据不同课本内容设置不同的课程模式,例如让学生演讲与自己相关的生活主题或者是进行一个短剧表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不同的课程模式,这样的交互式教学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4.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的衔接。通过日常的教学与调研,发现大多数开封大学的学生在前两年是英语学习的最佳状态,因此,学校应制定一套衔接式英语教学模式,先在第一学年进行公共基础英语课程的教学,将学生的英语基础打好,教学内容应对其高中学习内容进行一个承接。在第一学年完成基础英语的教学任务之后,在第二学年加入专业英语课程,不同专业学生的课程内容是不同的,这样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有利于学生英语专业性的培养。这样衔接式的教学方式能够起到一个承接的作用,打下良好的英语学习基础对于学生日后学习专业课程是十分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张尧学.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可持续发展.北京: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讲座,2009—7—7.

[2]王芳,王西银.高职高专英语教材应用情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6):72.

篇6

一、产教融合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

2015年8月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要求:为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有效开展实践性教学,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都要加强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要占总课时数一半以上[2]。2015年10月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通知,要求把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和重要举措之一。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教育要求以育人为根本、以就业为导向,重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产教融合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有学校教学、科研攻关、服务地方等多方面能力,即不但要具备开展教学活动及学术研究的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指导学生应用专业知识的实践能力,教师要能够面向行业企业需求、面向学生未来的职业岗位需求开展教学活动、学术研究和实践活动。产教融合要求高职公共英语教师根据《意见》要求有效开展实践性教学,根据产教融合的需要提升自身教学能力。

二、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

《2015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的数据显示:高职的政校行企联合办学已经取得较好成绩,现有校企合作企业近16万家,校均超过120家[3]。然而,一些公共英语教师认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只与专业英语教师有关,公共英语教师在其中无可为、可不为。这种理解偏差使得高职公共英语教师满足于现状,没有意识到产教融合对他们的教学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教学活动与产教融合要求脱节。产教融合模式强调的是政校行企多方联动,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学校和企业发挥办学主体作用,行业协会发挥桥梁作用,通过“校中厂、厂中校”的校企合作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业竞争力和全面而自由发展的能力[4]。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应该顺应产教融合的理实一体化要求,更新教学理念,根据高职教育特点、英语学科教学规律和产教融合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以专业为背景、以任务为载体开展教学活动,将英语知识学习与专业技能培养相融合,将语言学习与职业精神培养相融合,将理论学习与动手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在未来目标职业岗位上的竞争力。但是,目前很多高职公共英语教师进行的教学活动离上述要求还相差较远,他们教学观念陈旧、知识结构单一,重视英语学科的理论性和系统性,忽视了高职英语应该具有的应用性和技术性;他们在观念上没有接受产教融合,在行动上没有落实理实一体化,仍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没有跟上产教融合的步伐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观念和理念,没有完成培养学生用英语处理和解决与未来职业岗位有关问题的能力。2.学术研究与产教融合要求脱节。产教融合中的“产”与“教”是密切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只有在产教融合黏合度高的情况下,才能向更高层次的产学研发展。产教融合本身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检验理论,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过程。但对于很多外语语言学专业毕业的公共英语教师来说,知识结构单一、专业知识匮乏、企业实践经历缺乏,导致他们学术研究范围狭窄,科学研究只能集中在语言学和课堂教学,校企合作的横向课题甚少。高职公共英语教师申报的课题因为脱离产教融合的发展趋势,使得课题申报成功率低,导致学术研究成果技术含量低、数量少、职称评审不达预期。3.实践能力与产教融合要求脱节。产教融合要求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与学生所学专业密切相连,要全方位为专业教学服务。这就要求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企业实践经历,这对有效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用英语处理专业问题、提高专业技能等具有独特的促进作用。然而,目前高职公共英语教师的实际情况却不尽如人意,他们缺乏企业实践经历和行业背景知识,不了解学生未来职业岗位对英语知识和技能的需求,不了解学生专业技能的工作流程和操作方法对英语知识的需求,不了解学生专业领域发展趋势对英语知识的需求。高职公共英语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缺乏,导致他们在教学活动中脱离专业需求、学生需求和行业企业需求,不能有效培养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上所需要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三、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途径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只有在观念上接受产教融合,在行动上落实教学做一体化,才能提高高职公共英语课的教学效果,为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做出应有的贡献。1.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树立教学新理念。高职院校的办学目的是为企业输送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复合人才,因此,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教学、实训等方面需要企业积极参与。企业的生产发展需要高职教育为其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复合人才,企业的技术改造、产品研发和员工培训等也离不开高职院校的支持。因此,学校和企业双方的刚性需求决定了产教融合是校企双方的“必修课”,既是职业教育的命脉,也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在产学融合背景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师要改变自身角色定位,摒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的“三中心”观念,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发挥好引导和辅助作用。此外,公共英语教师要系统、科学、深入地学习产教深度融合背景下的高职英语教育教学理念,掌握产教融合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具体要求,让英语教学活动既遵循英语学科的教育基本规律,又体现高职产教融合的特色,真正做到教学做一体化。2.充实专业知识,提高综合素养。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既要注重语言基础,又要培养语言应用能力,这就要求公共英语教师除了具备一定的英语知识外,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要把基础英语知识与学生专业知识结合以来,对学生所学专业的背景、发展趋势,专业领域的前沿知识、新技术、英语词汇和文章,学生未来职业岗位对英语应用能力的需求等进行学习和研究。教师充实专业知识,一方面可以将英语知识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提高公共英语的教学效果,更好地服务于专业;另一方面也能拓宽教师个人的知识领域,提高课题申报成功率。3.提高专业实践能力,落实工学结合。产教融合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提出了新挑战。高职公共英语教师面向全校授课,应具备不同的专业英语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但教师的精力有限,因此可以把教师划分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承担不同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教师通过集体备课,较好地学习专业知识并应用于教学活动。要建立公共英语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教师可以根据所教学生专业,到机电、经贸、纺织、服装等企业实践锻炼,也可以把课堂搬到产业园区、企业车间等生产一线,教师在实践中将英语语言与学生所学专业有机结合,凸显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的职业性、行业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同时教师自身也增加参与企业科研活动的机会,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自身专业能力。4.构建全面培训体系,提高培训质量。科学有效的教师培训体系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最主要和最直接途径。通过课程进修、信息化能力培训、组织论坛、行业企业实践项目、境内外研修等多种方式,构建公共英语教师的全面培训体系,加强公共英语教师培养培训平台建设,多途径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打造一支“教练型”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团队。5.健全评价制度,实行绩效考核。健全的考核评价制度既能发现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在产教融合中存在的问题,也能反映出产教融合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还能监督各种培训活动的有效性。健全高职公共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的考核机制,督促教师既通过内因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专业实践能力,提升教学能力,又监督培训体系建设和培训质量提高,保证公共英语教师教学能力需求和教学能力培训的平衡。在评价的基础上实行绩效工资,激发教师内在教学能力发展的主观能动性,调动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产教深度融合。

作者:姜燕 单位: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国新闻网.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作指示接见代表[EB/OL].(2014-06-23)[2017-01-26].www.chinanews.com/gn/2014/06-23/6311537.shtml.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A/OL].(2015-08-20)[2017-01-26].www.jyb.cn/in-fo/jyzck/201508/t20150820_634473.html.

篇7

关键词:新媒体;三本院校;公共英语教学

新媒体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进而流传至全世界,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新媒体的形式和载体越来越多,主要有网络、手机及广播等形式。新媒体的运用范围也涉及到了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已经在逐渐改变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与普及,与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密不可分,与传统的媒体相比,一是新媒体的传播速度更加快捷,使用更加方便。现如今,人们在家里就可以掌握全世界发生的各种新闻。二是新媒体的传播范围广,且及时。新媒体的传播是没有地区限制的,它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将某个地区发生的事情传播到世界范围内。三是新媒体为用户提供了发表意见、进行互动的平台。新媒体的一大优势就是用户可以对新闻发表自己的看法,在网络上交流,具有公开性和大众性的特点。

当今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很多学生同时拥有微信、QQ和微博等多个网络通讯账号,他们利用这些新媒体途径与外界进行沟通,因此,当前的三本公共英语教学,可以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因势利导,将英语教学进行延伸,提高三本院校公共英语教学的效果。

一、三本院校公共英语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三本院校的学生与一本和二本的学生相比,学生整体基础差,英语学习水平参差不齐,且很多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目的不明确,导致对学习英语提不起兴趣,为了应付考试而不得不学习英语。因此,当前三本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没有解决学生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学生几乎听不懂英语资料,也说不出流利的英语,更写不出完整的英语文章。主要的问题有如下。

首先,三本院校公共英语教学的理念落后。目前,三本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学过于注重教师对学生的输入,而忽视了学生的英语基础培训,缺乏对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训练。尤其是很多英语教师过分强调语法和背诵,而忽视了听与说的练习。

其次,三本院校的英语课堂以教师为主导,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由于三本院校学生的自觉性差,因此,很多英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采用填鸭式的课堂进行教学,这种乏味的课堂不仅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没有顾及学生的个体差异。所以,学生对单调的英语课堂教学渐渐失去了兴趣,只能被动接受知识,从长远来看,这种教学方式影响了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

最后,三本院校公共英语教学的手段和方式单调。由于大学生英语四六级的普遍实施,使大学生有了明确的英语学习目标,尤其成为了非英语专业学生衡量英语水平的重要标准。但是,由于学生过于重视四六级的成绩,平时的英语学习都围绕四六的考试内容进行,忽略了对英语运用能力的练习。

二、新媒体在三本院校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相较传统媒体,新媒体在快捷性、及时性、互动性和丰富性方面具有突出优势,而如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微信、微博和QQ等新媒体形式在学生中也是随处可见。三本院校公共英语的教师可以有效地利用这些新媒体形式,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有效提升公共英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具体有以下措施。

一是在三本院校公共英语教学中运用微课堂。在传统的三本院校公共英语教学中,采用的是比较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也就是围绕着语言理论为核心的英语知识体系,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循序渐进地开展相应知识点的讲授。这种方式需要学生付诸极大的精力和时间进行集中式的学习,也使得三本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活动变得枯燥、任务重,学生疲于应付公共英语课的作业、需要背诵记忆的知识内容,逐渐对英语课程失去学习的热情。而微课堂是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其就是以课程片段的形式相应的视频,然互通过互联网进行广泛快速分享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其课时时间为1~10分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形象性,能够有效地利用学生的碎片化时间,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使学生不断完善对自身英语知识体系的构建。

篇8

关键词:学习策略、创新性、职业性、实践性

中图分类号:F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8-0214-01

An analysis of learning strategies for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courses

Li Na

(Heilongjiang Agricultural Engineearing Vocational College, Harbin 150088)

Abstract:During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public English, some students has much shortcomings in learning strategies, which led to little effects of them in spite of learning English for many years. This article includes two aspects that concerning the study practice process for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and innovation in reform of higher vocational teaching, which aims to summarize how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and puts forward the effective measures for students' to master effective skills by using a year as soon as possible.

Key words:learning strategy,innovativeness,occupational, practice

公共英语作为高职最重要的基础课之一,肩负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重任,以满足社会对各类人才涉外交际能力不断提高的要求。与高职专业教学突飞猛进的跨越式发展相比,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发展则显得有些滞后,同时也落后于基础教育和本科教育的公共英语教学改革。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目前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弱化了其服务专业教学的功能,在公共英语课堂教学中,部分学生在英语学习策略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导致学习英语多年,但收效甚微。如何提高公共英语教学质量,使学生有效利用一年时间尽快掌握英语技能,这是公共英语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理论层面上来看,公共英语教学目标错位,未能充分体现高职特点。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被看成是孤立的公共基础课,大部分学校只开设基础英语,与学生的专业和将来的工作岗位缺乏紧密的联系,并以通用的英语能力作为评价高职英语教学质量的标准,并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中进一步强化。高职公共英语的实际目标与高职教育的总体目标错位,高职的职业特点未能充分体现,就业导向的培养目标未能显现。

一、过分注重基础,忽视记忆策略技巧练习

英语的基本语法等在高中阶段已全部学完,把整个高职阶段的英语学习全放在“打基础”上,显然有很大程度的浪费。“死读书、读死书”,这正是高职学生词汇量小的原因所在。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运用形象和声音等记忆策略,把枯燥乏味的死记硬背变得生动有趣,不断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将听到的和看到的英语句子、文章、谚语警句等做成摘要笔记。部分学生热爱摘抄,但是记过之后弃于一旁,温故知新的环节存有漏洞。应认真分析目前的现状,从旁督促,使学生所学知识真正实现学有所有,学以致用。

二、盲目焦虑导致课堂听课效果下降

部分学生听课时容易受到其他同学说话等的干扰,无法集中注意力,导致听课效果差,知识记忆不深刻。偶尔因为回答问题错误导致内心受挫,听课积极性越来越差,最后形成厌倦课程的恶果。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善于运用情感策略,帮助其克服英语学习中出现的焦虑和心理障碍,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善于培养积极的学习情绪,多和教师及他人交流,拓展社交圈子,不断提高英语听说能力。

三、应试倾向严重,题海战术促成“高分低能”

一方面在管理层面,由于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的官方背景,以及在不同院校间的可比性,各高职院校的领导都把该考试作为学校公共英语教学质量的检测手段,进而片面强调考试过级率,使得全国范围内英语应试教育倾向严重。笔者所在单位大一学生入学即可参加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等级(A)级考试。部分学生仍延续高三模考的题海战术,一味追求寻找真题,将模拟套题作为临考的必胜法宝。忽视单项训练,尤其是对语法点的理解及总结。在紧张的做题过程中,时而翻看答案,时而查阅资料,时而放松,时而紧张。一套试题不按规定时间完成,无法起到复习的效果。久而久之,由于答案频繁错误而失去继续努力的信心。另一方面在教学层面,部分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基本以讲解语言知识为主,阅读以外的能力训练非常薄弱,基本不涉及语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针对此状况,教师应在授课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单项训练,强化薄弱语法点,加强与学生的课下交流,了解他们在学习中的难点及复习中的拦路虎,积极鼓励,促进提高。

四、自我调节能力和控制能力较差

部分学生无法深刻剖析学习过程中的劣势和优势所在,没有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分析自我的习惯。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应养成分析自我的习惯,培养自身的调节与控制能力,最终实现自我完善的目标。

五、主动解决问题能力的缺失

部分学生不善于思考自己应怎样主动解决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也不善于将自己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与他人交流,更不善于将自己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与他人共同探讨找出解决此问题的有效的办法。因此,在进行教学实践活动中,应加强指导学生怎样主动将自己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与他人交流,达到解决问题的目标。

职业性是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改革方向。遵循“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培养的对象具有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因此,作为高职重要基础课程的公共英语,必须摆脱本科公共英语学科知识结构的影响,把职业性作为改革的方向,最终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新的课程不一定系统反映语言科学的知识体系,但必须反映工作岗位的要求和职业发展的需求。

实践性是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实现方式。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交际能力也必须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掌握。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实践性表现为三个层次:首先,日常教学要从以语言知识的讲解为主转变为以语言技能的训练为主;其次,课程内容应能反映将来的工作岗位和职业发展。

综合能力的培养是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目标。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同样应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又满足个性发展的需要,因此,一个全面发展的职业人应具备专业、方法及社会三方面的能力。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新目标是培养学生用英语工作的能力、进一步学习英语的能力以及用英语与人交流的能力,总之,是培养一种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莉萍.专门用途英语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2]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J].中国高教研究,2009(7).

[4]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5] 姜大源.基于教育类型定位的中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探索[J].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篇9

大学英语教研室从学习习惯、学习认识、内外在因素、教师因素等方面对我院文科各专业学生进行了英语自主性学习调查,多角度地分析了学生英语学习的情况。

1.1学生现状。

结合平时老师的上课过程,以及对学生高考成绩的部分了解,发现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的英语底子薄,基础差,高考成绩处于及格以下。

1.2学习目的态度情况。

以往的公共英语教学任务是以学生通过“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即B级为目的的,因此有60.5%的学生是为了通过考试而学习英语的,有34.2%出于职业发展需要而学习英语,然而这两种需要产生的学习能动性会根据外界客观的变化而变化:有些学生一旦通过了B级考试,或认为他们以后的职业跟英语无关联,他们的这种能动性就不再继续。只有5.3%的学生是出于主观爱好而学习英语的。

1.3自主学习习惯的调查。

调查显示有55.3%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预习、复习习惯,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虽然学习目标比较明确,但是缺乏基本的学习能力和方法。大部分学生仍然严重依赖教师完成英语学习,被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或作业,没有养成主动积极学习英语的习惯。从与学生的谈话中我们还发现,对英语不感兴趣,本班学风问题,教师教学风格不对胃口等方面的原因会影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1.4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掌握情况。

从教师上课掌握情况与学生自我评价中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初高中阶段英语基础不牢固,词汇量严重不足,语法知识掌握甚少,听说能力较差,英语表达中式英文,翻译成中文就是欧式体,学生英语技能的掌握情况不容乐观。

1.5对于实行分班教学是否会给学生带来帮助的调查。

有60.5%的学生认为有帮助,26.3%认为没有帮助,还有13.2%的学生无所谓。学生这种漠然的态度让教师也倍感担忧。在这个问题上学院已经采取了措施,在教授一个学期公共英语课程后根据学生B级成绩第二学期实行分班教学。但是经过课堂教学发现两极分化比较严重。更严重的是,大部分B级考试没通过的学生由于英语基础差,信心受挫等诸多原因有“破罐子破摔”现象,而有部分B级考试通过的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没有了,因为有相当部分学生认为B级考试通过了就等同于拿到了毕业证,四六级也无望通过,这样学生学习主动性明显下降,就出现了“越学越差”的现象。这个问题无论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态度上等方面都需要重视。

2.对公共英语教学改革设想

2.1课程设置。

在高职高专公共英语学期与学时设置方面,通过调查、分析与讨论,在充分考虑和权衡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能力构成,整体学时基本状况,英语教学基本特点,以及我院文科专业学生接受英语教育当前和长远发展需要的前提下,我们认为我院英语教学的学期设置可为三个学期,分别为公共英语,职业英语、专业英语,学时设置为一周4、4、2学时。第一学期的公共英语旨在帮助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查漏补缺,能使大多数同学通过B级考试。

2.2公共英语教材支持。

教材建设是教学建设的基础设施,对教学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支持与保障作用。教材配套改革与建设的基本思路是:构建以应用能力培养为基本导向,以分层次教学为基本特征,以“公共英语+职业英语+专业英语”为结构模式的实用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材建设体系,以使教材的内容及组织能够最大限度地符合我院文科专业学生形成和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实际应用能力的要求。

2.3公共英语的教学组织。

2.3.1重视与学生的交流

2.3.1.1注重我院文科专业学生的学习目的。

不同的学习目的必然会导致不同的学习效果。据观察,具有远期目的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努力,学习也更加持久。我院学生公共英语的学习目的就是提高听说读写译能力,顺利通过B级考试,当然对后续英语学习也有打基础的作用。

2.3.1.2帮助我院文科专业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

在跟学生交流中发现很多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对英语学习没有信心,自暴自弃。因此教师无论是在课堂还是课后都要鼓励学生,只要是能看到学生的一点努力,即便答题答得不正确、不到位也要表扬学生,这样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才会大大提高。

2.3.1.3指导我院文科专业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优秀是一种习惯。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是学生英语学习上取得成功的必备素质。

给学生的建议是:在背单词方面,采用循环记忆法,以七天为一个循环,反复记忆,克服遗忘。在阅读方面,采用将精度和泛读相结合的方法,提高阅读质量和速度。在朗读方面,培养积极朗读的习惯,读和看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要努力克服心理障碍,大声读出来。在听力和表达方式上要多采用练习与实战的方法做到正确用英语进行交流与表达,做到胸有成竹。此外第一学期还要注重B级考试的题型加强练习,只要坚持下去,就可以达到B级要求,顺利通过考试。

2.3.1.4注重教师本身在学生英语学习中的角色。

教师作为教育一线工作者,一言一行对学生都具有较大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督促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提高职业素质和教学能力,时刻关心学生的学习动态。

2.3.2培养学生学习公共英语的兴趣

2.3.2.1教学手段方法要改进。

根据调查,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我院公共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这种方法也得不到学生的认可与支持。以学生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启发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应成为我院公共英语文科专业教学组织过程的基本共识。我院文科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不强,用于英语学习的时间很少,教学组织模式必须选择英语能力培养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得到最大化实现的形式,并且大量运用PPT中声、光、电的结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3.2.2采用多种形式,活跃课堂气氛。

在明确一堂课的教学目的,确定重点、难点,安排合适的教学步骤后,还必须考虑采用何种引入手段,尽快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新课上,使学生主动学习。如:新课引入的设计除了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还要根据新语言材料的特点进行开展。不同的授课内容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归纳法、演绎法、举例法等,通过多变的教学方法激起学生积极学习的心理状态。教师上课时既要注意课堂秩序,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学生有了兴趣,才能更好进行英语学习。

2.3.2.3.组织公共英语教学的第二课堂。

丰富学生英语学习第二课堂,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我院应有组织地开展诸如英语角、英语俱乐部、英语口语竞赛等,学院也可统一播放英语广播,英语歌曲等有助于公共英语学习中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形成和提高的活动,并为学生提供拓展性学习的网络平台。

2.3.3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我院文科专业的学生在公共英语学习方面缺乏主动积极性,较懒散随意,所以在学生管理上也要加强。

2.3.3.1加强与班主任辅导员的交流。

在与辅导员班主任的谈话中可以了解到我院文科专业部分学生是比较难管理的,这些学生不仅需要辅导员的教导与帮助,还需要任课老师的严格要求与关心,在课堂上不仅要严格地实行点名制度,而且要注重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提醒学生认真听讲,启发学生回答问题,以表扬为主。除此之外还要与辅导员班主任一起加强学生早晚自习的学习效率,布置一些朗读,练习口语的作业,让学生加强英语语感,使其不再无所事事。

2.3.3.2调整作业形式,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比例。

我院文科专业学生有作业抄袭及不做的情况,并且由于基础差,很多学生期末考试不及格,因此原来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比例为3∶7,经讨论调整为4:6,并觉得这个比例应该进一步加大。针对学生不做作业和抄袭情况,教师采用课堂十分钟测验形式,当堂测试这节课所讲的生词、句型、语法等,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事后教师课后批改,给予平时成绩。

3.对于职业英语的影响

职业英语旨在提高学生原有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培养锻炼学生在职场情境中实用英语的意识和信心,为将来学生职业中实用英语打下良好基础,提高学生企业文化及职业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求。学习讲究循序渐进,只有打好公共英语学习的基础,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端正了学习态度,有了基本的听说读写译能力,有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和学习兴趣,才可以投身职业英语乃至后续英语课程的学习中。

4.结语

我院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从公共英语到职业英语再到后续英语教学是一个需要全方位配套进行的一个系统工程,在改革中既要保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格,又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这是一个长期推进的过程。但是只要明确改革的方向,愿意付出持久的努力,并不断创新,我们就一定能克服改革过程中遇到的一切困难,最终实现改革预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篇10

1.高职公共英语通识教育的研究现状。

与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研究的沸腾形成对比的是,我国高职公共英语通识教育的研究似乎有些迟滞。在中国知网,以“主题”和“摘要”(1979-2013)为模糊检索能查询到包含“通识教育与高职英语”的论文分别只有6和5篇。其中2篇有关商务英语。其余几篇中,陈霞对通识教育背景下的高职公共英语发展策略进行了研究,觉得应该从课程设置、教师素质、教学方法、教材等方面着手构建通识教育下的高职公共英语的未来。李国平从高职公共英语对通识教育的贡献的角度探讨了二者的关系,对于教学模式、教师素质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谭艳阳初步探讨了通识教育意义下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对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模式、课程评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为未来的高职公共英语通识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借鉴。

2.课程目标单一,应试目的过于明显。

大多数高职院校在英语课程设置上还是一门普通公共英语基础课程,课程目标比较单一,注重听说读写技能的培养,设置了与听说读写等常规相关的课程,重视语言知识的积累,应试目的过于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文化素养的提高。就以常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之前,学生是否能通过“全国高等学校英语能力考试”就作为老师教学效果中重要评价标准之一。这就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重视单词讲解、语法讲解或是课后习题讲解,而忽略了对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更别提以英语为媒介向学生传播不同社会文化或是其他学科的知识。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学校和教师的这种错误教学理念也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学习的理解。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很多学生已经狭隘地认为学习英语就是为了应对考试,而根本没有体会到学习本身带来的快乐。

3.教学模式单一。

部分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课仍然采用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在上课时所要做的仅仅只是听老师讲以及认真做笔记,很少有开口说英语的必要,自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机会就更是少之又少,学生的情感和心理需求长期被漠视。以常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之前,老师几乎是课堂上的主角,呈现的是一幅老师讲得天花烂坠、学生呼呼大睡的场面,势必公共英语课堂教学会出现投入大、效率低、事倍功半的结果。

4.以通识教育为理念的英语配套教材缺乏。

高职英语教材由于定位的是语言和专业知识都比较薄弱的专科学生,多半是以语言系统为主线,以技能训练为骨架,其语言更是略显简单,内容过于疏浅单调,知识略显陈旧乏味,国内尚无一套能充分融通识教育于大学英语教学的高职高专英语教材。以常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之前,我们主要参考使用的教材为《新潮实用英语综合教程》、《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综合教程》、《实用临床医护英语口语》、《医院情景英语》、《药学英语》、《国际音标》、《英语实用基础语法》等。这些教材具有一定的优点,尤其是《新潮》和《21世纪》增加了文化知识的比重,不足之处是这些文化知识显得零散无序,缺乏贯穿始终的知识体系,目的指向性不强。

二、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整合通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针对目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整合通识教育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在课程目标的设计上要体现通识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决定教学实践。学校和教师都应充分认识到教育的本质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更重要的在于“育人”,即将学生培养成为健全的、有责任感的、和谐发展的人。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是高职学生的一门必修的通识课程。应该把高职英语课程目标分为教育和语言两项(教育目标指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和智力开发等方面的追求),这样高职英语课程教育目标和通识课程总体在内容上就进行了整合,从而更充分地体现了通识课程的教育理念。以常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院的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描述家庭和社会生活以及大学学习生活等相关的词汇和短语,了解中西方关于这些主题的异同,欣赏和初步了解一些英美两国的历史地理以及传统节日等人文风俗习惯,并能在一定的西方文化背景下,初步运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日常生活交流的能力,刺激英语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想学能学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不难看出,该教育目标不仅强调语言的学习目的,也重视“教育”本身的目的,即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和智力开发等方面的追求。

2.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通识教育理念下,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将培养学生学习技能和策略作为教学目标之一,这就要求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模式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教学法。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再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课堂活动的主动参与者,教师则是课堂活动的管理者,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以常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去完成某些任务,根据完成的结果逐一给分。例如,师生角色互换,各小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话题做一份15分钟的课件,并派代表在班上展示;话剧表演,西方影视欣赏后进行角色模仿等。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容易消除由于自身英语基础差而产生的焦虑感,使他们敢于开口说英语,提高了他们的英语沟通能力,并增长了见识。

3.教材的内容选取上要符合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

在教材内容的选取上,应针对高职学生入学英语基础薄弱的特点,选取难度适中且适合高职学生的教材,增加文化知识的比重,既要广泛地涵盖各门类学科,又要有贯穿始终的知识体系,而不是零散无序,目的指向性不强。以传承文化为目标,但也应当多加考虑高职院校涵盖的各科专业知识,综合性和实用性并重,从而为国家培养出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高级复合型技术人才。以常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院教师认识到,即使是最优秀的教材,其内容也只能反映过去的学科进展,不能与时俱进,其形式也相对固定。为了最大程度地利用教材进行通识教育,该院教师以参与编写的《新潮实用英语综合教程》教材为主线,利用现在资源丰富的英语学习网站,搜集每个单元主题的相关语音、图片、影视英语剪辑、阅读材料,多媒体等,将课程的内容设计为“四主题”“五融合”,“四主题”即为大学学习生活、家庭及社会生活、实用情景英语和跨文化交际英语。“五融合”即为公共英语与实用职场情景英语的融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拓展项目相融合、教师面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相融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融合和英语能力的培养和学习策略的培训相融合。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内容上也很好地补充了通识教育课程的知识。

三、结语